“自我”纯洁性养成

2024-06-26

“自我”纯洁性养成(共9篇)

篇1:“自我”纯洁性养成

学习时间:3月10日

学习地点:支部活动室

学习内容:保持党的纯洁性首重党员“自我”纯洁性养成2012年1月9日,中央纪委十七届七次全会在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要坚持“四个结合”,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同时,总书记对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二是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三是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作风纯洁;四是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五是要大力加强监督和严明纪律。(据人民网)在今年的中央纪委全会上,胡总书记如此重视和强调党的“纯洁性”问题颇具深意。外界新闻媒体也注意到了胡总书记讲话中的这一强调,乃至于部分媒体在报道全会精神时冠以“胡锦涛十次提到中共‘纯洁性’”的标题。那么,如果落实总书记的这一讲话精神呢?笔者认为,要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要重视党员“自我”纯洁性的养成,正如总书记所提出的,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只有每一个党员自身达到了纯洁性的要求,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做到保持纯洁性。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如下自我“五个方面”的纯洁。

一是党员自我思想纯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根本保证。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和纲领,要保持党的纯洁性首先要抓好每一个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定每一个党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当前,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各种消极思想,腐朽观念,对党员干部保持思想的坚定性、纯洁性构成了威胁。这就需要我们更加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将“三项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活动作为思想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永葆党员的思想纯洁性,为党的纯洁性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二是党员自我保持纯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本质要求。每一名党员就是党的一个窗口,一面旗帜,代表着党的形象和面貌。保持党的纯洁性本质要求每一名党员都要保持纯洁性。党员自我纯洁性的保持必须把好三关,一是入口关,关口前移,从源头上把好党员质量,将真正心系党和人民的纯洁性高的同志介绍入党。二是教育关,加强对党员队伍的管理教育,确保思想上入党。三是剖析关,定期对自我党性修为进行剖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修正。

三、党员自我作风纯洁是检验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标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检验纯洁性的试金石。在党史上,有一系列优良传统和好的作风,确立了党的形象,使党受到群众的拥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传统和作风不仅不能丢,反而要更加重视,只有党员自我能够做到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样才能使党不脱离群众,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四、党员自我清正廉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关键环节。腐败所产生的危害众所周知,群众最痛恨的也是腐败。腐败的根源在于权力失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掌握一定的权力,这些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维护群众的利益,而不是为人民币服务,维护自身的利益,因而,党员干部自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保持清正廉洁,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情怀,也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关键环节。

五、党员自我接受监督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前提。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监督,党员自我接受监督方能确保权力在约束下行使,不超越固有的边界。温总理说过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同样,只有在阳光和透明之下才会有纯洁,因此党员自我接受监督是体现党的纯洁性的重要前提。为此,要按照总书记指示的那样,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监督,推进党务公开,发挥舆论监督积极作用,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篇2:“自我”纯洁性养成

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员的纯洁性,是党员的立身之本,失去纯洁性,就意味着党员失去了模范先锋作用。只有党员保持纯洁性,党才能坚强有力,党的事业才能健康发展。如何保持纯洁性,成为永葆党员本色,与腐败斗争的重要问题。保持纯洁性,在笔者看来,无非包括自律和他律。目前来说,各项法律制度日趋完善,监督渠道日益增多,监督体系日渐完善,他律逐步走上正轨,而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贪腐大案,不是因为制度漏洞,而是个人的利欲熏心,因此,加强党员干部的自我修养对于保持纯洁性至关重要。

党员干部要常修正义之气。党员应该成为正义的化身,不能做歪风邪气的助长者,必须做到坚持党性原则,也是干部德才兼备的基础。守不住原则的人,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面对违背原则之事睁只眼、闭只眼,成了不正之风的纵容者。党员要能够坚守原则不动摇,严格按程序办事、按制度办事。在工作中不掺杂个人好恶,不把个人的主观印象带到工作中去,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对待群众。

党员干部要常修廉洁之气。党员保持纯洁性,就必须与腐败划清界限,不沾染腐败之气。只有常怀律己之心,才能坚守道德防线,永葆清廉本色。领导干部要增强自我修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不触碰法纪底线。要时刻保持警惕,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常守为官之德,不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党员干部要常修高雅之气。党员干部不能堕入庸俗,否则必然走入歧途。要远离小圈子、小兄弟,不沾染不良的小爱好,脱离低俗趣味,不涉足娱乐性场所。要常修高雅之气,培养高雅爱好,陶冶情操,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侵蚀面前一尘不染。要有进取之心,真抓实干,绝不能消极懈怠,贪图安逸。

篇3:养成良好心态丰富自我涵养

1. 爱心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部分, 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教育, 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一个生命对一个生命的无私关爱。爱是春日雨露, 是夏日凉风, 是冬日暖阳。它可以滋润每颗幼小的心灵, 唤醒每个沉睡的生命, 给人希望, 给人未来。教师有了对学生和教育事业的爱, 才能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 才能在育人岗位上百折不挠, 乐此不疲。

(1) 关爱学生, 要了解学生。教师平时要多留心观察学生, 细致地考察每个学生的家庭、社会环境和个人的爱好、特长, 要深入地研究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生活、学习情况, 探索其中规律, 因材施教。比如开学不久, 我班女生因痛经请假的人就不下三人。于是, 每个学期初, 我都会为她们买回几斤红糖和姜放在宿舍, 叫她们必要时用姜片泡红糖水喝, 这样能有效缓解痛经。此后, 再也没有女生因这方面的事由请假。

(2) 关爱学生, 还要尊重学生, 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朋友, 不随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好生和差生都要关心爱护, 不分彼此。只有这样, 才能沟通师生感情, 融洽师生关系, 实现教育目的。比如一天中午下班后, 平时很爱在课堂上讲话、成绩一般的文浩红着眼睛来办公室找我, 说感冒发烧想请假回家。我安慰他小感冒不要紧, 带他去看医生就好。奇怪的是, 自那次后, 他在课堂上讲话的坏习惯就改了。大概是觉得老师对他好, 不好意思再违反纪律了。

2. 宽容

宽容的班主任能容逆耳之言。宽容的班主任, 胸襟豁达, 理解人, 体谅人, 能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 能在班级管理中发扬民主, 广开言路, 让学生畅所欲言。宽容的班主任能容异己之人。宽容是爱的甘露, 宽容是爱的期待。一个拥有良好心态的班主任, 在工作中能够宽容对待顶撞自己的、有缺点或犯错误的学生。对学生宽容, 学生也会报之以和谐, 为自己往后的教育留下运作空间。

面对问题学生, 有些教师心中无爱, 充满厌恶, 对他们大声呵斥、怒目批评, 甚至恶语中伤, 暴力惩罚。这是教育的下下策。长此以往, 学生会对这种无爱的教育习以为常, 变得无所顾忌, 刀枪不入。真爱, 是宽容, 是耐心, 是感化, 是等待。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动辄劝退、开除, 是在遗弃学生、放弃责任!

3. 自信

自信的班主任了解自己。能正确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的特长、优势和劣势。他不会跟自己过不去。每个班级都常常有解决不完的问题和矛盾, 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自信的班主任不会在困难面前停滞不前, 不会钻牛角尖, 也不会跟自己过不去。他能把握前进的大方向, 明白在班级管理中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他坚信这个问题最终定会妥善解决。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 28岁才在反复申请的情况下如愿以偿当上教师。他对工作充满信心, 不因客观条件的局限而退缩, 大胆改革, 勇于创新, 仅3年就成效突出, 获省“优秀班主任”称号。之后两年, 他的教改报告获全国中语会好评, 名扬教育界。至今已成就斐然。他坚信“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能, 要开发自己大脑的潜能, 开发大脑的智力资源, 第一要紧的, 就是坚信自己有巨大潜能”。相比之下, 我们的学历、工作环境都优于当年的魏书生, 所以, 我们更应正视自己, 信心百倍地挖掘自己的潜能, 在工作中不断创造辉煌。

4. 乐观

积极的心态看到的永远是事物好的一面, 而消极的心态只看到不好的一面;积极的心态能把坏的事情变好, 消极的心态则会把好的事情变坏。班主任应该具有积极乐观的好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一个班主任成功的关键。具备了这种心态, 班主任才能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才能让自己的世界充满阳光, 才能给学生带来希望。积极乐观的班主任, 能够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 知足常乐, 能够为自己和学生永远找到一份愉悦。

积极乐观的班主任有建设性的头脑。班主任是领跑者, 班主任跑得多快, 学生们跟着就会跑多快;班主任是船长, 指挥班级这艘航船破浪远航。任何事业都会出现顺境和逆境的交替, 不管处在怎样的境况中, 具有良好心态的班主任, 他都会保持一种积极的情绪。哪怕是处境艰难的时候, 他也能创造性地开辟出另一条新的道路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始终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 是成功班主任的共同特征。

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是非、好坏、得失。积极乐观的班主任能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在思考问题时, 能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判断, 找到走向成功的途径和方法。因此, 具有积极乐观心态的班主任, 困难和挫折只会成为他积极进取、奔向成功的资本。愿我们每个老师, 尤其是班主任, 都能好好利用这一资本。

5. 进取

班主任需要学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 常常能让一个教师在课堂上或班级管理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从某种意义上说, 阅读很大程度上决定班主任的思想境界, 而其思想境界的高低往往决定了班集体建设的成功与否。班主任尽管工作繁忙、头绪众多, 但自身的业务和政治学习不可一日放松。

班主任需要读书。读书, 是教师的一种生活。作家祝勇说:“ (读书) 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所以, 真正的读书人, 并不张扬自己书读得多。”读书是班主任的“看家本领”, 必须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北宋诗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的人面目可憎、俗不可耐。那么, 长时间不读书的班主任, 无疑是一个可怕的教育者。经常读书学习的班主任影响力大。不学习就不能提高, 不学习就不会创新。一个在知识面前止步不前的班主任, 一个没有创新思想和能力的班主任, 是没有影响力的。

经常学习的班主任更能适应变化。学习不仅是一种心态, 更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谁会学习, 谁就会成功。班主任应该坚持不懈地学习, 以适应当今飞速发展变化的世界。《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曾指出:“我们的孩子们将生活其中的世界正在以比我们的学校快四倍的速度变化着。”如果教师尤其是我们班主任, 不能把准时代的脉搏, 不断地读书, 拓展视野, 增长学识, 不仅不能教好学生, 反而会因为自己的落伍而妨碍学生的发展。可见, 多读书, 积极进取, 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 是班主任的立身之本。

6. 创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中学生成长的新情况、新特点对我们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我们要有开拓创新的意识。

古语有云, 要给学生一瓢水, 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 我们应该说, 要给学生一瓢水, 教师要有一溪水。“一桶水”与“一溪水”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不同概念。后者无论是量上和质上都和前者有不同的要求。一桶水有枯竭的时候, 一溪水却源源不断,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天天看书, 终生以书籍为友, 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 它充满着思想的河流。”一溪水还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 而且要做到老, 学到老, 博古通今, 不断开拓创新。创新, 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我们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班主任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 用自身开拓进取、博学求新的精神感召学生。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毫无创新意识的班主任, 其思想、知识会日趋僵化, 极难培养出敢于冒险、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学生, 其工作成效也永远落后于人。

因此, 在这个信息化飞跃发展的时代里, 我们班主任除了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外, 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 积极开拓创新, 学习和掌握各种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技能和方法, 与时俱进。“为了学生的一切, 一切为了学生。”愿我们每个班主任在生活工作的实践中都能养成良好的心态, 并不断丰富自我涵养, 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钱海荣.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J].师道, 2004.

篇4: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自我发展

一、引导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课前预习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正如工人建房要备料,军队打仗要备战一样,学生上课也要备学,其主要任务是预先学习和预备学习。很多中职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缺乏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预习的任务与方法,重视预习,取得听课的主动权,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具体的步骤如下:

1.自主阅读。在具体预习每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本单元的训练要求,通读课文,对文章有个初步的印象和整体感知,注意课前的提示及课后的练习,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尤其是不同的文体,阅读的要求也会有相应的不同,通过自主阅读看出整个单元中课文的共性以及每篇课文所具有的个性。

2.自主查阅。一篇文章里,难免会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词或一时不理解或似懂非懂的语句,遇到这些问题时,可以用笔划出来,通过查阅工具书,弄懂它的意思,或者上课上有针对性的听讲,扫清阅读障碍。例如《虞美人》一课,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在课前自主查找关于词的一般知识以及关于作者李煜的相关介绍,了解李煜独特的风格。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也能通过知人论世培养学生的初读感知。

3.独立思考。学生可以根据提示及练习题等进行自主思考,包括: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教师可以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做必要的眉批。也可以让学生以批注的形式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认识与感受,以及认为作者写得比较好的地方,或认为有疑问的地方,在书的边角上做记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等符号。

二、引导学生养成善于合作交流、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一方面,现在的中职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思考和认真倾听教师或他人说话的习惯,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常常不愿去主动思考,习惯了教师把最终的答案“喂”给自己,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已经成为中职生踏上工作岗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要求组内成员能够人人参与,认真倾听组内成员的发言和建议,让学生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

例如在学习《边城》一课,笔者就“本文写于1933年,当时的中国存在这样美好的世界吗?既然‘几乎不存在,那么作者描绘这个‘边城又有何目的呢?”这个问题进行了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有的小组结合时代背景进行了阐述,有的小组结合《桃花源记》进行了理解性的阐述,还有的小组结合作者的原话,对沈从文小说题材、创作意图进行了阐述,在各小组代表发言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做到认真倾听,并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综合思考,通过讨论,不仅能够让学生去理解这篇小说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感受合作的乐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积极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发挥教师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地位,让学生经历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的全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养成善于合作交流的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三、引导学生养成课后广泛阅读、自主摘抄的好习惯

从语文教学实践来看,中职学生的自学能力相当差,自读一篇1000-2000字的较浅显的文章,如果理解80%,多数人需要半小时以上。著名教育家吕淑湘说过:“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核心,而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最佳补充方式。因此,教师应喜欢学生在课外多阅读,逐渐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中,首先制定学生的阅读计划,有计划地指导他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以教材为平台,拓展课外阅读,如学习完《虞美人》一课,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望江南·多少恨》《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等李煜的其它作品,使课内与课外快捷链接,从更广的层面上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树立“大语文”理念,向学生推荐中职语文教材外的经典范文,以及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辅以一些必要的说话技巧方面的书籍。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完善逐渐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其次是要强调动笔的重要性。在阅读时遇到好的词语、佳句、点评、故事情节等可以记录下来,在以后的写作中可以灵活加以选用。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呼唤,更是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

(此文系2014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养成良好习惯”的自我教育模式探索》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赵立苹.浅谈培智语文教学中的良好习惯培养【J】.新课程学习,2014(4)

篇5:保持党的纯洁性自我剖析材料

通过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党员干部队伍要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才能有力地促进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作用的充分发挥。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是党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迫切需要。

对自己进行自我检查,还存在不少的差距,特别是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以来,自己深刻的认识到政治学习跟不上,业务学习还要加强,不能急用先学,要长期坚持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要提高管理水平,克服工作遇到困难急躁情绪,要虚心听取同志们的意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针对上述问题和产生问题的根源,本人决心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章程》为尺子,制定得力整改措施,并随时接受领导和群众的监督。要通过整改,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个人的党性观念,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工作,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身到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

1、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抓好学习。要自觉、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党的理论、时事政治、经济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决抵制各种腐败现象的侵蚀,加强党性锻炼,争当思想道德的示范者和引领者。并把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办事效率,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

2、要打破传统的定势思维模式,力求本职工作和协调服务方式的创新。要使自己担负的本职工作有所作为,首先必须按照岗位职责不折不扣地做好领导交办的和岗位职责规定的每一件事情和每一项工作。其次,要立足本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按照上级精神和领导意图,超前思维,宏观定位,微观突破,提炼升华,宣传到位。

3、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党员,要按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革命热情、旺盛的革命斗志、科学的工作态度、积极的主人翁精神为文化宫发展贡献力量,要为我宫这样一个团结战斗、廉政高效的集体增添一分色彩。衡量自己整改的效果,关键在于遇到工作不推,遇到困难不躲,遇到利益不争,归根结蒂一句话,要看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够不够,看自己取得的工作成绩佳不佳。

篇6:党员保持党的纯洁性自我剖析材料

保持党的纯洁性,包括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等各方面的纯洁。其中,作风是一个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外在体现,它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在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和优势。人民法院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专门机关,保持司法作风纯洁是法院党的建设重要内容,是提升法院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

(一)保持司法作风纯洁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关键所在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说:“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执法公信力来源于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来源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形象系于公正,法威存乎民心”。每一名法官都应当有“使人民幸福就是最高的法律”的思想境界,在实践中努力做到为民解难、为民解惑、为民解忧,使人人平等地享用司法资源。近年来,我院围绕作风建设下了很大工夫,相继开展了“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观点大讨论、机关效能建设等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紧密结合审判工作实践加强司法作风建设

加强法院队伍作风建设,全面提高法官队伍整体素质,是人民法院永恒的工作主题,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的根本保证。

大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增强政治工作感召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最根本的就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着力掌握其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坚定不移地把“三个至上”指导思想作为做好法院工作的根本指针,增强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自觉性,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理论水平,牢记“两个务必”,明确法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突出发展为第一要义,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大力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凝聚法院队伍向心力。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必须坚持从严治院,加强对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与监督,严肃查处各种违反规定、有损法官形象的行为。同时,要强化自律意识,防微杜渐,甘耐寂寞、处处检点,在复杂的司法环境中经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以良好的道德操守和庄重文明的举止,取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尊重。

大力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提高审判执行公信力。大力培养法官的认真负责之风、严谨细致之风、学以致用之风,真正把执法办案作为神圣的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积极研究并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大力加强为民作风建设,发挥审判工作亲和力。法官只有从思想上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位置,才会把对群众的感情体现到自己的审判工作实践中去,用实际行动切实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法官要把工作重心放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上,在具体工作中要切实把握一个“细”字,突出一个“实”字,带着一个“情”字,追求一个“了”字,不断提高审判的质量和效率,让人民群众满意。

(三)新时期保持司法作风纯洁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

保持司法作风纯洁就是要与时俱进,树立与时代进步和司法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新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作风的走向,在实践中形成的符合司法规律的新观念是推动司法作风建设和审判工作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就是要扎实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这是人民法院准确把握形势、应对挑战的根本理念和实践指南,是人民法院维护公平正义、确保司法工作生命线的重要保障,是人民法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具体实践。

保持司法作风纯洁就是要创先争优,以高昂的精神面貌展现人民法官的新形象。加强党员干警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始终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创先争优的坚实基础,发挥组织优势,进一步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和载体,坚持把创先争优作为培养优秀人才、提升队伍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更加注重培育和选树一批密切联系群众、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的典型和主动服务群众、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典型。

保持司法作风纯洁就是要顺势而为,制定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相适应的新举措。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密切联系群众,引导干警深化对人民法院人民性的理解和认同,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问题。高度重视审理各类涉及民生的案件,进一步完善司法便民利民措施,在健全群众工作机制上下工夫,进一步畅通民意沟通渠道,真正把群众视为亲人,当做朋友。

篇7:“自我”纯洁性养成

一、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在日常政治理论学习中,学习的内容不系统、不广泛,深度和广度把握不够,没能真正的理解和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系统理论和精神实质。对政治形势研究不够,政治意识淡薄。

二、业务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刻。家电、摩托车下乡和涉农补贴等方面工作繁杂,用于处理工作的时间占据了大部分,加上在学习上搞实用主义,与平时工作有关的就学一点,与平时工作联系不紧的学得较少。对会计业务知识的学习学的很不深刻。

三、工作方法有待改进。在日常工作中与同事面对面交流沟通不

第1页

主动,工作多时存在急躁情绪,缺乏耐心。在面对有些工作任务时,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去把它做到最好,导致工作缺乏整体考虑。

四、创新意识不强。来财政所工作近4年,在日常工作中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工作上表现出因循守旧,认为自己已经是老同志,不需要再进行研究,养成了墨守成规的习惯,只满足于维持现状,不求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懒得去思考如何开拓、创新的问题。导致工作上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局限在老方法之中,很少有意识地去针对具体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工作上缺乏新意和亮点。

五、自我批评做的不够好,对自己的缺点也没有主动请同志正面指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学习业务知识作为自己的第一任务,克服浮躁心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做到不懂就问。发扬“不怕吃苦,乐于奉献,扎实工作“的精神,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每一件事情。要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加强自我约束,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以上剖析,肯定有不到之处,恳请领导、同事多提批评和宝贵意见。

篇8:基于遗忘曲线的自我激励养成研究

一、自我激励培养的过程性

自我激励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的养成是一个过程。自我激励的养成过程除了个体的努力外, 组织也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自我激励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外人的参与, 听凭组织成员“自生自灭”, 这种方式也需要组织有意识地培养。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 组织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在达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满足个体的需要, 以此来有意识地主动培养员工的自我激励。管理者必须调整自己的角色, 改变以往施舍者的形象, 扮演好“帮助者、指导者和调节者”三种角色, 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为帮助他人实现自我激励。

二、遗忘曲线妨碍自我激励的实现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反复实验, 对人的记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最终得出了一条有关记忆的遗忘曲线。通常来讲, 人们在记忆一项内容后间隔一段时间, 对这项内容的记忆程度就会逐渐减弱。这个规律主要说明了人的记忆痕迹随时间而逐渐衰退的过程。在记忆没有完全消失之前, 如果适时地反复和巩固, 加深对内容的印象, 那么记忆就会保持的更持久, 变得更牢固。如果间隔时间太长, 再次记忆就几乎等于完全重新学习了。

在培养自我激励的过程中, 个体对激励的记忆也是符合遗忘曲线的, 在此给出激励的遗忘曲线, 如图1所示。其横坐标表示激励的时间跨度, 纵坐标表示激励强度。人对激励的记忆也会随着时间而逐渐衰退,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会遗忘初始的激励, 激励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不再具有初始的工作热情和激情, 这对于培养持久的自我激励是一种不利的讯号。那么, 组织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一规律, 让它在培养自我激励中发挥作用呢?

三、如何培养自我激励———构建强化模型

遗忘曲线告诉我们, 人的记忆随时间而衰退, 同样组织所采用的激励措施对员工产生的效果也会随时间递减。在现实中, 个体对激励的记忆也存在遗忘, 那么在帮助员工实现自我激励的过程中, 组织必须采取一系列地激励对其进行强化和巩固, 对员工再激励, 才能让其逐渐养成自我激励, 进而将自我激励变成一种常态, 变成一种习惯, 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为此, 根据激励的遗忘曲线规律, 本文构建了实现自我激励的强化模型, 如图2所示。

1. 个人需要

个人需要是多层次的。在现实中, 每一位员工都有自我的追求, 有保持有关个人价值和生活的意义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员工的个体需要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本生活需要, 包括薪资要求和工作稳定性;二是工作环境需要, 包括管理和文化等企业软、硬环境;三是个体发展需要, 即自我的提升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由于个体在个性方面的差异及所处成长阶段的不同, 其需求也是有差异的。究竟是靠优厚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事业留人, 还是依赖职业生涯发展留人, 应该对具体对象进行具体分析。了解个体的个性需要,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才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针对个体的需要, 组织给予的刺激是一个关键因素, 这个刺激应直接与个体需要挂钩。与个体需要密切相关的刺激可以激发员工的潜能, 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瞬时激励

瞬时激励类似于“一时的冲动”, 员工受到刺激之后, 就会产生一股工作热情, 其积极性和能动性瞬间有一个质的飞跃, 但是这种热情不会是持续的、长久的。正如“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当这种瞬时的工作激情消失后, 个人又会趋于平淡, 满足于先前的工作状态。

3. 短时激励

短时激励不同于瞬时激励, 它可以产生比瞬时激励更长的激励效果。在培养员工自我激励的过程中, 组织不能将激励只停留在留住员工所采用的优厚的薪酬等物质方面, 而应重点考虑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主动性上, 因此在对员工进行短时激励上, 组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清晰的工作价值。无论是处在技术岗位还是行政管理岗位, 在企业中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作为管理者, 应让员工意识到自己是在从事富有意义的工作。没有什么比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毫无价值更让员工士气低落。员工需要了解工作的性质, 岗位的价值和岗位的具体职责。只有员工在明确了岗位职责及工作性质之后, 员工才能更加了解自己工作所具有的社会价值, 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工作, 同时也不断地挑战自我, 激励自我。

(2) 充分的员工授权。长久以来, 组织对员工的激励往往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其实, 优厚的薪资和福利只能用来留住员工, 它是赫兹伯格中所提的保健因素, 不能带来任何激励的效果。有关研究认为, 挖掘员工的内在动力, 发挥其内在的潜能, 这是自我激励实现的关键环节。要实现这种激励, 组织不能试图将激励强加于员工身上, 而是将任务分配给他们, 让他们按自己的方式去完成。在这样的过程, 他们才会寻求自我激励。

(3) 明确的员工角色。赫兹伯格曾说过:“你要人们努力工作, 就得给他们一个好工作做。”组织不仅要让员工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而且要让他看到自己工作的整体性, 自己工作在全局中的作用。通常, 能够激励一个人的不单单是他工作本身的价值, 还有工作的实际成果。员工可以看到自己在整个组织中的位置, 看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对于实现整个组织目标的意义和影响, 看到组织对个人的认可、信任及赋予自己的重任。这种对于自身的正确认识和来自外部的积极评价还能够让员工更具有创造性和主动性, 不管工作中有什么困境, 只要员工的思想能够进行调整, 问题就肯定能够迎刃而解。

(4) 适度容忍的企业变革。在现实中, 往往存在这样一个误区:人力资源管理者总想方设法地去改变个体, 而没有思考过组织本身存在的问题和组织自身的局限性。其实, 组织可以去尝试利用无成本的激励方式, 即利用员工的内在欲望和需求, 促使他们实现最大的激励度和工作效率。这种适度容忍的企业变革方式, 可以减少组织内部不利于激励的消极因素, 充分调动员工的本能实现自我激励。例如, 组织容忍个体在学习中犯错, 避免粗暴地批评和指责;员工感觉工作单调乏味, 可以尝试给工作添加一些乐趣和调和剂;鼓励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动、团结与协作等。

4. 长时激励

长时激励, 即组织提供的长期激励, 它比短时激励发挥更持久的作用, 能创造能满足员工个人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员工可以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很好地结合, 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达到个人需要的满足。

(1) 企业文化的塑造。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习惯和做事的方式, 它影响员工成员的行为方式。通过企业使命和价值观来改变员工的观念, 使员工从自身的主观意愿出发, 采取管理者需要或者是期望员工所表现的行为。这种文化的熏陶使员工产生很强的归属感、自豪感, 所激励出的工作热情更高涨, 工作动力更强劲, 也更稳定持久。这种文化的激励从员工进入企业就应该开始, 可以为员工的自我激励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 职业生涯计划的落实。职业生涯计划是导向未来的, 职业生涯所涉及的是个人组织中改变自己的工作生命的历史。通过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实现组织目标并迎接环境的变化, 而个人在其中获得一种生涯的成长。企业管理者帮助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设计适合自己的事业发展规划, 开通职业通道, 通过这将个人在企业中的工作和个人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而达到员工自我激励的目标。

(3) CPS战略。CPS战略, 又被称为“共同繁荣”战略, 是将企业和员工缔造为利益共同体的一项战略举措。企业是所有者和员工的利益共同体, 任何单方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也是不现实的。在操作层面上, 员工持股计划、企业与员工收益共同增长计划等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对培养员工的自我激励可以产生长远的影响。

在组织提供的良性环境氛围中, 经过组织精心设计的激励强化培养方案, 员工将会走向自我激励。

四、结语

本文将遗忘引进到自我激励的实现中, 为培养自我激励提供了一个有效思路。本文的自我激励强化模型从个体的需要出发, 兼顾了组织满足个人需要的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 提升了激励的强化效果, 在这个良性循环中, 最终使个人养成内在的自觉激励。

参考文献

[1]龚剑奔.试论自我激励的“学习型人”[J].天津商学院学报, 1999 (05) .

[2]陈立军, 邹小山.新时期激励理念创新——自我激励模式[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04) .

[3]谭勇.品牌传播长期有效性探析——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品牌核心价值[J].企业经济, 2008 (06) .

[4]吴国存, 李新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

[5]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 (第9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篇9:雷锋道德品质自我养成探析

关键词:雷锋;道德;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66-02

雷锋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楷模,“向雷锋同志学习”不仅要学习雷锋同志高尚的道德品质,也要学习他道德品质养成的方法。雷锋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非常注重道德品质的自我养成与提升,积累了系统的自我教育方法。虽然50年过去了,但这种自我教育的方法却历久弥新,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雷锋道德品质的自我养成方法

(一)自觉学习

雷锋非常爱好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已成为他的一种需要和一种生活习惯。他在日记中写道:“毛主席的著作对我来说好比粮食和武器,好比汽车上的方向盘,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车没有方向盘不行,干革命不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行。”[1]42,11他深刻认识到学习特别是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因此,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各种政治书籍。有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他提出学习上要提倡“钉子”精神,善于钻和挤。他平时总是挤时间读书:早起点,晚睡点,饭前饭后挤一点,行军走路想着点,外出开会抓紧点,星期假日多学点。

(二)自我反省

雷锋将自我反省作为提升自己思想道德素质重要的途径,他在日记中把人的思想比作螺丝钉、比作洗脸,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一天不洗脸,脸上的脏东西和灰尘就不会掉。人的思想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才不会背包袱。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雷锋学习完毛主席写的《纪念白求恩》的文章,对照白求恩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技术学习,还不是那么刻苦钻研,学得也不够深透。虽然他在技术学习上比别人做得要好,但他仍然鼓励自己:再加一把油,勤学苦练,虚心学习。他以前做事,老是一个人去干,不爱叫别人,生怕别人不高兴。后来,经过学习和反思,他意识到,一个人只有和集体结合在一起才能最有力量。他要求自己今后无论做什么,一定要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团结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共产主义而贡献力量。

(三)独立思考

雷锋是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他都能结合实际进行深邃的思考,通过独立思考,他的道德认知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毛主席看了《雷锋日记》后这样评价他:此人懂些哲学。雷锋坚持写日记,每篇日记都闪烁着思想的智慧。“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些脍炙人口和富有哲理的名言都是他独立深入思考的典型表现。

(四)自我激励

雷锋自参加工作以来,转换了多个工作岗位,每到一个新岗位,雷锋总要给自己提出要求,作出保证,通过这种方式激励自己不断发展。在望城县当公务员时,他对自己提出六条保证;在参加新建焦化厂的工作时,他向自己承诺四点;刚入伍时,他又给自己提出六条奋斗目标。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每受一次教育,都会自觉地对自己进行激励。“我一定要、要记住、我保证、我们应当”等词语频繁地出现在他的日记里。他还经常以优秀人物为榜样,从英雄身上汲取自己成长的营养,白求恩、黄继光、时传祥、向秀云等给了他进步的精神动力。

(五)勇于实践

雷锋绝不做一个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是他最突出的品质之一。他总是将自己的学习所得、思考所得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的认识。他用“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来践行自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承诺。在学习了毛主席“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句话后,他立即把连队发给他的一斤苹果转送给医院的伤病员。

二、自我教育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自我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预言:“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2]200从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规律来看,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主要是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接受教育的结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社会教育只是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外因,自我教育才是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内因,大学生道德教育最终还是要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来实现。只有受教育者真正理解并内化教育内容,才能达到道德教育的预期效果。因此,将自我教育贯穿于学生道德教育的全过程,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在本质要求。

(二)自我教育是实现大学生道德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自我教育能指导受教育者客观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对待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各种关系,不断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使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在对个人的教育中,自我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并提出了“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的著名论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到来,教育理念和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即由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型,由阶段性的学校教育转到社会化终身教育转型。大学生在离开学校走向未来社会后,更多的是要通过自我教育,主动地接受科学的、先进的思想观念影响,抵制消极的、负面的思想观念影响,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形成具有良好道德人格的社会人。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实现大学生道德教育最终目标的根本保证。

(三)自我教育是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大学生道德教育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样才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长期以来,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对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措施不多,过分依赖外部的教育而忽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习惯采用单纯的理论灌输和强压式的教育方式,使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一定程度上呈现“实质性低迷”的状态,这与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大学生道德养成的规律相背离,不利于激发大学生主动接受道德教育的热情。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进大学生对道德教育活动的认同、接受和配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把大学生置于被动消极的地位,为他们创造平等、互动、交流的教育环境,通过主动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反思自我行为,进行自我控制与激励,更好地把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及个人品质,这样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才有实效。

三、自我教育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一)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先决条件。大学生“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里说的就是学生在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里的自我教育。”[3]338大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校中任何一项教育活动都需要他们的积极参与。为此,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活动中,我们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入手,培养学生生活自律、行为自控、道德自觉的现代文明人素质。要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自我监督,从而调动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

(二)广泛开展阅读活动,激发自我教育潜力

学生的自我教育可以从阅读一本好书开始,真正的阅读能够开启学生的心智,激起他们对自己和世界的深思,引导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强调书籍对自我教育的作用,他指出:“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年代里就爱上了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以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4]。因此,要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必须引导大学生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可根据学生的兴趣、阅历等情况,鼓励他们阅读一些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书籍。特别要引导学生读一些英雄人物传记,可使学生找到做人的榜样,从心灵上产生共鸣,以达到增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的目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用英雄人物的生活作为测量自己的尺度。”[3]346

(三)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锤炼自我教育能力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锤炼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主要途径。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和自我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在与社会不断交往过程中逐渐提高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实践过程。离开了大学生的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就谈不上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我们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鼓励他们多开展以“学雷锋”为主题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因为“自我教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让一个人去关心另一个人,力求看到自己身上的好东西在另一个人的身上表现出来。”[3]340通过在与别人的多重关系中,学会关心帮助别人,造就自己高尚的品质,这样才能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需要,锻炼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雷锋全集(珍藏版)[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上一篇:九年级语文醉翁亭记练习题下一篇:如何提高珠宝品牌终端销售人员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