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文学观的当代意义

2024-07-30

冰心文学观的当代意义(精选5篇)

篇1:冰心文学观的当代意义

冰心文学观的当代意义

一 创作总根于爱

创作主体对文体的选择是一种最自觉最积极的行为,具体而言,创作主体的人生履历、学识涵养、人格情怀、个性气质等牢牢地制约着他的文体意识。冰心在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的《冰心全集》自序中说:“我知道我的弱点,也知道我的长处。我不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也没有喷溢的情感,然而我有坚定的信仰和深厚的同情。在平凡的小小的事物上,我仍宝贵着自己的一方园地,我要栽下平凡的小小的花,给平凡的小小的人看!” 统观冰心一生的创作,她之所以对散文这一文体情有独钟,就在于这一文体独有的朴素、静和的美学特质最容易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设起一座思想与情感的桥梁,最利于负载冰心澄澈、温润、仁厚的心性。

“创作总根于爱”,鲁迅的名言揭示了创作心理的一条普遍规律,更切合冰心的创作初衷。在70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冰心一以贯之地将爱作为文学母题、价值尺度和精神旨归,以爱心为文心,以布爱为使命。“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寄小读者•通讯十九》)于是,亲朋之爱,自然之爱,童真之爱就成为冰心在散文创作中布爱的三种具体形式。无论哪一种爱,冰心都真诚地表达了社会最基本最朴素的精神诉求。冰心之爱,决非抽象空洞的理念,而有着真切的内容、真挚的情感、炽烈的情怀和生动多样的形式。例如在《寄小读者》中,冰心纵情歌唱母爱的.博大、无私和永恒,虽说因主观感情的浓烈而夸大了母爱无所不包无所不及的神奇伟大,但冰心并没有将母爱囿于人伦亲情的范围,而是将它升华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典范和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冰心笔下的母爱在艺术表现的层面往往达到了形象大于思想的审美效果,如《往事》之七的篇末点题:“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着重阐发母爱抚慰和庇护心灵的普遍意义,丝毫没有宗教式布爱的说教和夸饰,而是将思想旨趣隐匿于生动鲜活的意象之中,营造出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

当然,在“爱是有阶级性”的学说甚嚣尘上之时,冰心文学中的“爱”一度被指责为无原则的“泛爱”也就在所难免了。需要说明的是,冰心早期散文确有泛爱倾向,以为爱是人类的天性、世界的本质,是永恒普遍、博大无私、同质等量、无须分辨的。这显然不能为那些习惯用阶级分析方法看待文学艺术的论者所接受,在他们看来,冰心笔下的爱当然是抽象虚幻、遥不可及、难以认同的。事实上,并非冰心的认知水准不能达到从本质上辨认美丑善恶的高度,诚如她自己所表白的,“人世的黑暗面并非没见到,只是避免去写它”,因为“这社会上的罪恶已够了,又何必再让青年人尽看那些罪恶呢”(子冈《冰心女士访问记》,见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

在人类早已步入21世纪的今天,重新审视冰心文学作品中爱的对象、爱的内容和爱的形式,我们会吃惊地发现,冰心之爱并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消解其积极的意义。相反,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现实面前,在“爱已成为往事”的今天,我们不仅倍加珍视冰心老人赐予人类的爱,而且,冰心之爱无疑能给我们寂寞、冷清、甚至恐怖的精神家园带来一定面积的生机和温暖。

“创作总根于爱”,是人文精神在文学创作中的直接显现。尽管如今“人文精神”成了时髦艺术家的口头禅,但真正“根于爱”的创作却每况愈下。当今文学创作中,把肉麻当有趣,视庸俗为通俗,甚至“以突破禁区”为幌子大肆渲染暴力、色情、恐怖的作品为数不少,“创作冲动”变成了“利益驱动”,作家的人文操守、道德良知、社会责任和艺术使命已沦为名利的奴婢,以此反观冰心毕其一生矢志不渝地坚守的文学观,其意义便足见一斑了。

二 因情立体,即体成势

刘勰“因情立体,即体成势”(《文心雕龙•定势》)的创作论旨在强调创作主体的情感与文体和文体与谋篇之间的特殊关系。冰心的散文创作正是对这一理论的积极实践,她始终追求意到笔随、情文并茂、形神兼备的散文美。冰心一贯强调情感积累对文学创作的驱动作用,强调创作主体的个性气质对于风格的决定性作用,她认为:“文章写到有了风格,必须是作者自己对于他所描述的人、物、情、景,有着浓厚真挚的情感,他的抑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袭的语言,乃是代表他自己的情感的独特语言。”(《关于散文》)冰心始终恪守这一准则,从不肯“不自然地,造作地,以应酬为目的地写些东西”(《寄小读者,通讯十六》),从而确保她的创作真正做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综观冰心一生的创作,我们不难看出她的众多散文篇什都是“为情而造文”的典范之作,体现出情至文生,笔随心到的创作心理机制。正如冰心自己总结到的,“如《南归》,我是在极端悲痛的回忆中写的,几乎不经过思索,更没有炼字造句的工夫,思绪潮涌,一泻千里!又如《寄小读者》,执笔时总像有一个或几个小孩子站在我面前,在笑,在招手……又如《往事》,那都是我心版上深印的雪泥鸿爪,值得纪念,不记下可惜,这又是一种。还有的是一人,一地,一事,触动了我的感情,久久不释,如《尼罗河上的春天》,《国庆节前北京郊外之夜》,《一只木屐》,写来也很自然而迅速。此外为追悼朋友之作,也不需要打什么稿子,顺着自己的哀思,就写成一篇文章。”(《冰心散文选•白序》1982)。

《寄小读者》不仅是冰心“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创作观的最佳显现,而且是“冰心体”成熟的显著标志。这个时期的冰心客居异邦,“书信体”是冰心心性对体式的最自觉的选择。这种选择帮助她设定了与小读者谈心的角度、姿态和口吻,既利于抒发作家的游子情怀,又给人亲切、温馨、自然的审美享受。不做作,不矫揉,清纯洁雅,文心如人心,这就是冰心散文的独特美质。

“因情立体,即体成势”揭示了文学创作中情感与文体,文体与文势之间的微妙关系,无疑是文学文体的生成正途。冰心的创作正是对这一文学观的积极继承,对我们今天在文学创作中如何把握和处理情与体、体与势的关系问题,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 言必已出,情尽乎辞

郁达夫曾概括评价冰心的散文“意在言外,文必已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度”(《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应当说是切中肯綮。语言表达是语言风格的外在表现层面,同时也是作家在长期的实践中诸多因素如学识涵养、个性气质、时代精神等的有机整合。冰心从小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唐诗宋词、“八大家散文”、晚明小品谙熟于心,她的创作初期正是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之时,现代散文以打破旧规自创新体为主潮,冰心躬逢其盛,把“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托付于现代美文,以独创的“冰心体”为新型散文树立了一种风范。冰心一贯坚守“言为心声”的古训,认为散文创作是“感情涌溢之顷,心中有什么,笔下就写什么;话怎么说,字就怎么写;有话即长,无话即短;思想感情发泄完了,文章也就写完了”,以此写出的散文是“最单纯,最素朴的发自内心的欢呼或感叹,是一朵从清水里升起来的‘天然去雕饰’的芙蓉”(《垂柳集•序》)。纵观冰心散文,尤其是那些脍炙人口的篇什,无一不是情至文生、意在笔先、意到笔随、率真见性、自然天成的产物。因政治和时代原因,冰心也曾写过一些“镀金莲花似的,华而不实的东西”(《垂柳集》序1982),对此,冰心以“努力出棱,有心作态”严加自责。论及散文的语言,暮年的冰心更是融注了创作和生活的双重体验,她说:“我以为散文的语言应如同老朋友在林中散步,灯下漫淡那样。”(《关于散文》)。

文学创作是一种以语言为载体的传情达意的精神劳动,因此,情与辞的关系问题历来为人们关注,于是便有了“情尽乎辞”、“情溢乎辞”和“辞溢乎情”诸种差别。冰心也曾有过“情溢乎辞”的创作情形,她比较自己代去国前后的散文是“去国以前,文字多于情绪,去国以后,情绪多于文字”(《寄小读者•通讯十六》),但她努力克服情与辞的矛盾,自觉追求“情尽乎辞”的创作境界。当今文学创作中,冰心自责过的“镀金莲花”并非罕见,“辞溢乎情”的现象在散文创作中表现尤甚,即便是那些所谓名家的散文,也缺少浑然天成、自然无迹的篇什。而在普通作者的散文创作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情与辞的矛盾,或语言干瘪生硬,缺少情韵,或感情泛滥,矫揉造作。如何处理好情与辞的关系,冰心的创作见解与实践已经给了我们太多有益的启示。

篇2:冰心文学观的当代意义

摘要: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冰心文学经典及其思想价值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且最终评价都存在较大差异。在不同时期背景下,冰心文学经典的当代价值遭受到各种批评与赞扬,而冰心文学经典所蕴含的独特价值对我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到底有何影响值得文学界重审与反思。本文主要阐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冰心文学经典的创作评价,并分析了西方理论视野下冰心文学经典面临的质疑,针对冰心文学经典的当代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关键词:冰心;文学经典;当代价值

作为20世纪文学领域的重要人物,冰心的作品一直以来都有着众多读者追捧,但是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冰心文学经典的艺术成就与思想内涵遭受到不同意见的评价。由于时代不同,其文学环境也有所不同,冰心的文学经典难免遭受不同立场的质疑甚至批评。但是直到今天为止,也不能否认冰心在我国文学史上造成的影响力之大。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冰心的艺术成就与思想价值的评价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冰心文学经典的当代价值研究较少,甚至有冷落现象,这对于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因此,针对冰心文学经典的当代价值进行重审与反思,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一、不同时代背景下冰心文学经典的创作评价

在冰心进入文坛之初,就已经存在了许多与问题小说相关的批评论调。例如,蒋光赤曾表示,冰心所代表的是“暖室里的花朵”与“贵族小姐”;阿英在《现代中国女作家》一书中曾将母爱、童年回忆以及伟大的海概况为冰心的“爱的哲学”,表示冰心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唯心论者。也正因为如此,冰心曾因为“爱的哲学”而受到不少的批评与指摘;茅盾在其创作的《冰心论》中对冰心作品在社会中起到的作用与影响力表示肯定,但是同时也认为他的小说仅停留于印象式感悟层面,缺乏一定深度;王侃层在全新时代语境下表示,冰心的文学生命与现代性内涵无关,而属于“闺阁文学”,甚至认为其“母爱”背后蕴含着浓厚的男权意识,是“新历史条件下的一种退步”。随着时代的变迁,每个人的研究视角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冰心文学经典也在接受着更多的评价。但不论是批评还是赞扬,冰心的文学作品依旧对我国文学造成了深远影响。

二、西方理论视野下冰心文学经典面临的质疑

冰心早年就读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由于受到“慰冰湖”的感染,文字也流畅如“春水”,抚慰读者的心灵,使读者感受到温暖。虽有一些批判的声音,但冰心的文字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先河,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支持。于20世纪末,由于西方文学思想的涌入,对冰心作品的评价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冰心文学作品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鉴于对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是建立在西方文字浪潮基础上的,其评价标准、诠释方式、研究视域等都受到了影响,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文学秩序,使冰心的位置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众逐渐将目光转向了丁玲、张爱玲等作家,认为这一类作家的作品才具备现代性内涵。简单来说,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冰心作品中的“贤妻良母主义”提出了质疑,涌现出各类颠覆性的思想认识。

事实上,冰心始终关注女性生存处境,陆续撰写了《两个家庭》、《关于女人》等文学创作,着重描述14位女性形象,将女人视为真善美的象征,即使身在“潜庐”,也依旧不改初心。

三、冰心文学经典的当代价值

对女性文学侧重于社会历史性分析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但是在西方理论视野下,随着批评方法的多样化,女性文学受到了多重挑战与质疑。由此可见,不同时代的社会需求与思想诉求对当代文学研究的影响都有所不同。冰心文学经典的研究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与西方思想的争议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变迁,在新时期背景下,人们开始深思冰心的文学经典及其思想对于当代而言到底具有何种价值。

从冰心的整个艺术成就来看,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发展中,冰心的文学经典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一个时期的现当代文学作品研究都离不开“冰心”这个名字。不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都有着冰心的经典之作,这对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界与读者都有着深远影响。在“五四”新文学期间,冰心创作的主要动力是“为了人生的理想”,她从“问题小说”开始创作,如短篇小说集《超人》,这一小说开创了新的文体,即社会问题小说文体。同时,冰心开创的文体较多,还包括“小诗”文体,如诗集《春水》、《繁星》等;诗体散文文体,如散文集《寄小读者》。在冰心的创作生涯中,接触的文体繁多,不论是在青年、中年、老年亦或儿童中,都有冰心的支持者。

文学家的写作观念与文化修养都会与其作品密切相连,通过仔细的研究分析,可以从作品中“看到”作家的个性、气质以及其当时创作的心境。许多学者都认为女性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批判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冰心的作品极少存在批判性姿态。由此可见,冰心在受新思想影响的同时,依旧还保持着自身平和的心境与传统的思想观念。例如,冰心曾认为,恋爱婚姻观不应仅跟从自己的心灵或父母的决策,而应当将理性、心灵与父母的想法相结合,实现“自由选择、父母俯允、理性裁决”的统一,新时期的妇女不应当仅“为人”,同时不忘“为女”。吴文藻曾表示,冰心是一个集新思想与旧道德于一身的完人。冰心的写作历程长达80年,在这80年里,冰心始终认为有爱才有一切,也正是这种不变的“爱”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在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冰心的许多作品都被选入其中,如《荷叶母亲》、《小桔灯》、《再寄小读者》、《繁星》、《春水》、《笑》、《纸船》等等,这些作品无一不充满着“爱”与“美丽”。巴金先生在读过冰心晚年作品《我的家在哪里?》、《故乡的风采》、《我梦中的小翠鸟》之后,曾表示自己仿佛真的从作品中看到了一个“美梦”,并且这个梦中,还有故乡和小翠鸟。冰心最爱的花朵是玫瑰,在她长达1个世纪的生活中,她一直认为人生理想应当是爱与同情分别在生命道路的左右,并且可以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她的一生都被花香点缀着,即使踏着荆棘也不会感觉痛苦,即使落下泪水也不曾感到悲凉。

冰心始终坚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为人与写文相统一,因此,即使是在21世纪的现代化思想背景下,冰心的文学作品及其思想在我国文学史上仍旧具有独特价值。冰心文学经典的当代价值不仅没有因为西方思想的批判遭受损伤,导致文化“断裂”,反而还更加突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精神。谢冕先生曾表示,冰心曾用自己的真心燃烧了整整一个世纪的“爱”,她用不竭的热情释放着有限的光与热,以不卑微的从容与平淡教会了别人如何去“爱”。作为中国本土文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冰心留给世人的文学经典与文学思想都是不可侵犯的精神财富,并且,冰心文学经典研究具有挖掘文学精神根基的重要意义,指引当下文学的现实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冰心代表着“爱”与“纯洁”,她用自己的作品温暖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文化融合与文化失真的矛盾中不断沉浮,而冰心将本民族深厚的人本主义思想传统与进步文化思想相结合,维护着人类精神的同时,还能保持理性的纯洁与高贵。冰心认为,“爱”与“美”是人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只有将“爱”与“美”相结合,才能使生活更加美好。冰心文学经典也是如此,充满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博爱,成为中国本土文学精神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篇3:试述冰心文学经典的当代价值

一、不同时代背景下冰心文学经典的创作评价

在冰心进入文坛之初就已经存在许多与问题小说相关的批评论调。例如, 蒋光赤曾表示, 冰心所代表的是“暖室里的花朵”与“贵族小姐”;阿英在《现代中国女作家》一书中曾将母爱、童年回忆及伟大的海概况为冰心的“爱的哲学”, 表示冰心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唯心论者。正因为如此, 冰心曾因为“爱的哲学”而受到不少批评与指摘;茅盾在其创作的《冰心论》中对冰心作品在社会中起到的作用与影响力表示肯定, 但是同时也认为他的小说仅停留于印象式感悟层面, 缺乏一定深度;王侃层在全新时代语境下表示, 冰心的文学生命与现代性内涵无关, 而属于“闺阁文学”, 甚至认为其“母爱”背后蕴含浓厚的男权意识, 是“新历史条件下的一种退步”。随着时代的变迁, 每个人的研究视角都发生较大的变化, 冰心文学经典也在接受更多的评价。但不论是批评还是赞扬, 冰心的文学作品依旧对我国文学造成深远的影响。

二、西方理论视野下冰心文学经典面临的质疑

冰心早年就读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 由于受到“慰冰湖”的感染, 文字也流畅如“春水”, 抚慰读者的心灵, 使读者感受到温暖。虽有一些批判的声音, 但冰心的文字开创文学史上的先河, 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于20世纪末, 由于西方文学思想的涌入, 对冰心作品的评价产生巨大的影响, 给冰心文学作品研究带来巨大的挑战。

鉴于对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是建立在西方文字浪潮基础上的, 其评价标准、诠释方式、研究视域等都受到影响, 建立一个全新的文学秩序, 使冰心的位置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众逐渐将目光转向丁玲、张爱玲等作家, 认为这一类作家的作品才具备现代性内涵。简单来说, 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国内外学者对冰心作品中的“贤妻良母主义”提出质疑, 涌现出各类颠覆性的思想认识。

事实上, 冰心始终关注女性生存处境, 陆续撰写《两个家庭》、《关于女人》等文学创作, 着重描述14位女性形象, 将女人视为真善美的象征, 即使身在“潜庐”, 也依旧不改初心。

三、冰心文学经典的当代价值

对女性文学侧重于社会历史性分析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 但是在西方理论视野下, 随着批评方法的多样化, 女性文学受到多重挑战与质疑。由此可见, 不同时代的社会需求与思想诉求对当代文学研究的影响都有所不同。冰心文学经典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流逝与西方思想的争议经历不同时代的变迁, 在新时期背景下人们开始深思冰心的文学经典及其思想对当代而言到底具有何种价值。

从冰心的整个艺术成就看,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发展中, 冰心的文学经典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任何一个时期的现当代文学作品研究都离不开“冰心”这个名字。不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 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冰心的经典之作, 这对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界与读者都有深远的影响。在“五四”新文学期间, 冰心创作的主要动力是“为了人生的理想”, 她从“问题小说”开始创作, 如短篇小说集《超人》, 这一小说开创新的文体, 即社会问题小说文体。同时, 冰心开创的文体较多, 包括“小诗”文体, 如诗集《春水》、《繁星》等;诗体散文文体, 如散文集《寄小读者》。在冰心的创作生涯中, 接触的文体繁多, 不论是在青年、中年、老年抑或儿童中, 都有冰心的支持者。

文学家的写作观念与文化修养都会与其作品密切相连, 通过仔细的研究分析, 可以从作品中“看到”作家的个性、气质及其当时创作的心境。某些学者认为女性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批判性, 但不可否认的是, 冰心的作品极少存在批判性姿态。由此可见, 冰心在受新思想影响的同时, 还保持自身平和的心境与传统思想观念。例如, 冰心曾认为, 恋爱婚姻观不应仅跟从自己的心灵或父母的决策, 而应当将理性、心灵与父母的想法相结合, 实现“自由选择、父母俯允、理性裁决”的统一, 新时期的妇女不应当仅“为人”, 而应当不忘“为女”。吴文藻曾表示, 冰心是一个集新思想与旧道德于一身的完人。冰心的写作历程长达八十年, 在这八十年里, 冰心始终认为有爱才有一切, 正是这种不变的“爱”感动了无数读者。

在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中, 冰心的许多作品都被选入其中, 如《荷叶母亲》、《小橘灯》、《再寄小读者》、《繁星》、《春水》、《笑》、《纸船》等, 这些作品无一不充满“爱”与“美丽”。巴金先生在读过冰心晚年作品《我的家在哪里?》、《故乡的风采》、《我梦中的小翠鸟》之后, 曾表示自己仿佛真的从作品中看到一个“美梦”, 并且这个梦中, 还有故乡和小翠鸟。冰心最爱的花朵是玫瑰, 在她长达一个世纪的生活中, 她一直认为人生理想应当是爱与同情分别在生命道路的左右, 并且可以随时播种, 随时开花, 她的一生都被花香点缀, 即使踏着荆棘也不会感觉痛苦, 即使落下泪水也不曾感到悲凉。

冰心始终坚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将为人与写文相统一, 因此, 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思想背景下, 冰心的文学作品及其思想在我国文学史上仍旧具有独特价值。冰心文学经典的当代价值不仅没有因为西方思想的批判遭受损伤, 导致文化“断裂”, 反而更突出我国传统文化精神。谢冕先生曾表示, 冰心曾用自己的真心燃烧整整一个世纪的“爱”, 她用不竭的热情释放着有限的光与热, 以不卑微的从容与平淡教会别人如何“爱”。作为中国本土文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冰心留给世人的文学经典与文学思想都是不可侵犯的精神财富, 并且冰心文学经典研究具有挖掘文学精神根基的重要意义, 指引当下文学的现实发展。

四、结语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中, 冰心代表“爱”与“纯洁”, 她用自己的作品温暖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在文化融合与文化失真的矛盾中不断沉浮, 而冰心将本民族深厚的人本主义思想传统与进步文化思想相结合, 在维护人类精神的同时, 保持理性的纯洁与高贵。冰心认为, “爱”与“美”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 只有将“爱”与“美”相结合, 才能使生活更美好。冰心文学经典也是如此, 充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博爱, 成为中国本土文学精神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冰心文学经典及其思想价值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且最终评价存在较大差异。在不同时期背景下, 冰心文学经典的当代价值遭受到各种批评与赞扬, 而冰心文学经典蕴含的独特价值对我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到底有何影响值得文学界重审与反思。本文主要阐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冰心文学经典的创作评价, 分析了西方理论视野下冰心文学经典面临的质疑, 并针对冰心文学经典的当代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冰心,文学经典,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曹亚明.现代性反思背景下冰心文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及价值探析[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03.

[2]刘金花.论冰心儿童文学创作的异质性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3]周甜甜.家庭伦理视野下的冰心小说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 2011.

[4]尹喜泉.论冰心作品中的普世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篇4:浅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意义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 实践观 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活动。”[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出,实践就是由实践主体凭借实践工具作用于实践客体而形成的活动,是人们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物质世界的社会历史活动。这种活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客观性,人们的实践活动和主观认识活动不同,从它的要素、过程和结果看,具有明显的客观实在性。二是能动性,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的标志。三是社会历史性,人们的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从事实践活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实践内容、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明确和精炼的语言概括了实践的过程和构成要素,实际上是从劳动的过程和要素的角度为实践做了科学规定。他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主张从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去把握实践,认为实践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三个方面构成。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实践客体是指社会主体所要探索或改造的对象,它主要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人类客体。实践手段是社会主体在探索或改造现实世界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实践客体三个方面综合作用而构成现实的实践活动。

实践通常具有两大社会功能:第一,具有实践创造客体价值的功能。一般地说,世界上一切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成果,都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本质上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第二,实践具有优化主体的功能。人的实践活动,既改造了客体也改造了主体,既创造客体价值也提高主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现实社会中,实践活动通常表现为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是处理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不仅生产出了人们生存和社会活动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且也产生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处理社会内部人与人的关系、改造社会的活动。科学实验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分化和形成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实践形式。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就是指实践不仅造就了社会依存的自然基础,而且创造了人类社会历史。人是唯一没有让自然界来规划其生活的存在物。自然界无法自发满足人的需要,人类要根据自己的本性、需要和能力,通过劳动来创造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自身赖以存在的自然基础的同时,也就创造了人类社会本身。

在造就自然基础和人类社会的活动中,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水平不断提高,并形成了体现人的能动特点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第一,实践决策。实践决策是直接关系到实践活动成败的关键。为了保证实践活动的成功,不仅要看到眼前利益,也要顾及长远利益;不仅要顾及局部利益,更要着眼于整体、全局利益。第二,实践目标的制定。当实践主体作出进行某项实践活动的决策时,就要开始制定实践目标。实践目标不仅是对现存事物的反映,也是对经过实践改造以后将要出现的东西的预测。这种预测是以对现存事物的反映为基础的。第三,实践的组织和管理。实践的目标制定之后,除了选择好实践工具、优化实践主体之外,科学的组织管理就成为实践活动持续、健康、高效运转的基本保证。第四,实践结果的检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而且也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人们在实践中取得了关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后,再以这种认识指导实践,如果达到了预期的结果,那么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实践过程的终结,形成了相应的实践结果,实践结果是实践过程中各种因素融合的产物。它意味着实践目标在被改变了的客体中的实现程度,主体的一切努力也就最终体现在这种客体之中。

把握马克思的实践观有两个基本点:其一是直接现实性。凡可称之为实践的,一定是对独立的对象进行有效改造的活动。因此,尽管实践的范围极其广泛,每一种实践形式都有其存在的依据,而根本制约它们的,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条件。其二是普遍性。实践是人类进步趋势的坚实基础,具有普遍性、统一性的特征。生产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交往的扩大,不断地表明了这一趋势。实践的普遍性特征日益显露出来,揭示着人类实践的大趋势,将个别实践提升到人类实践的高度,求得人自身更健康的发展,正是马克思实践观的深刻内涵。两个基本点的有机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真正做到了科学与价值,现实与未来的统一。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一个大系统,即由实践的各个要素、各种实践活动所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实践的各个要素、各种实践活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状况,对系统整体能否良性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实践的各个要素、各种实践活动之间只有相互适应、彼此协调、良性互动,才能实现整体的和谐发展。

我们只要坚持和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所含有的科学性和逻辑来理解它,对待它,就能在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真正地和充分地发挥它的巨大社会功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使主观思想不断与新的实际相符合,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前提和保证,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和目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现实实践的不断发展进程中,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正是在于它的科学实践性。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化,需要我们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而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又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的具体展开。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一次伟大实践总结,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科学发展观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0世纪中叶以来,不合理的实践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导致了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严重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正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实践活动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果。科学发展观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应该在历史长河中全面把握实践的客观效应。科学发展观特别注重规范人的行为,提醒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根据资源、环境等条件提供的可能性展开实践,要求主体在实践中对自己的目的、追求有所节制,不但不能超越客观环境、资源等条件提供的可能性展开实践,而且要避免对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威胁。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各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4]

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走向21世纪,实践观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一个时代焦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们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摆在中心地位上,政府工作的重心以人民的利益和广大群众的意志为转移。因此,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是为人民服务,并因而奠定了理想、情操和精神生活的基础。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不同解释中,不仅包含了政治制度上的选择,也包含了精神文化上的选择。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从根本上把握了国家的利益,把握了人民的利益,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注目的伟大成就。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被不断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叶敦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P3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60

[3]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P201

篇5:当代文学的启蒙意义论文

一、文学教育的意义与必然性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把握当代文学的启蒙意义进行文学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反之,进行文学教育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代文学的启蒙意义。

1.1进行文学教育的意义

文学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属性是文学的基本属性,所以文学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审美教育。阅读主体通过阅读感受文学的审美方式,从中受到熏陶,也使得文学实现其自身的价值。文学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的培养,让学生通过阅读、欣赏作品发现作品中的自然美、艺术美和人性美,达到唤起潜藏在学生心中的美感的目的。与此同时,也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他们对美的感受、鉴赏以及创造能力。文学教育能够让学生领略语言的魅力。语言造就了文学,文学的魅力源自语言的魅力,而文学作品的语言都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锤炼成就的艺术语言,能够经受学生的反复思考与琢磨。读者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总是对其中的语言美寄予深厚的期许,希望感受到文学作品中通过语言所传递出的情感与人性的力量,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进行文学教育还可以使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得到提高。文学源于生活,反映现实生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对各个时代的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关系进行了解,使他们能够对各个阶段的文学进行思考,丰富他们的文学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文学艺术是一种诉诸人的情感的精神产品,所以文学教育又为学生提供一种精神价值观。阅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一般的人文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而情感教育的作用,又可以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形成感情上的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1.2文学教育的必要性

进行文学教育不仅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社会进步,也是为了完善语文教育和促进文学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当代文学的启蒙意义所在。文学教育从实质上说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因为文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强调“人”的作用,满足人的精神世界。而使学生了解当代文学,学习当代文学,能够促进当代文学的发展,学生在文学中获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塑造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要进步,人类要发展,就要重视文学事业,促进文学的发展、繁荣与兴盛。

二、当代文学启蒙意义下的启示与策略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是天然的、相互作用的。文学的教育功能需要借助语文教材来实现,教育的教学目标又要通过文学来获得完善。文学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而文学教育也推动着文学的发展。在文学繁荣的.当代,文学的启蒙话语与当代文学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21世纪的当代文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这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这让我们不禁想,要怎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2.1重视文学教育的本质属性———审美

文学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并不是单纯将文学作品用来进行读写训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要让文学作品成为传播爱与审美的源泉。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净化读者的心灵,让读者享受到精神世界的愉悦,情感得到慰藉。文学教育的审美功效就是让读者以审美的眼光阅读文学作品,获得这些精神上的感受。审美的属性让文学教育成为真正的人文教育,它让学生沉浸在彰显人文性的作品中,获得对人文知识的感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思想境界,让文学教育走进每个学生的心中,体现文学教育的价值。

2.2以人为本

当代文学的启蒙意义要求文学教育以人为本。文学本就是人学,它的价值追求就是以人为中心,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也要具有人文关怀的情结,要将人文关怀的情结作为自己的社会职责。但凡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会以人文精神为主,寄予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从文学创作与文学接受的主体是人这一角度来说,文学教育的主体也应该是人,所以文学教育实质上是人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应当充分认识到人是文学接受的主体,要充分调动文学的本体性与师生的主体性。文学教育以课堂为进行活动的场所,将文学作品作为师生共同欣赏的对象,使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对话,从而实现文学教育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在课堂上,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解读作品中的人性的光辉,感受其中的情感力量,使学生在学习作品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获得情感的愉悦与精神的享受,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思想境界。以人为本是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体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人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进行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总结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过了腊八就是年教案下一篇:船舶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