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法

2024-07-22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共14篇)

篇1: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法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法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代教学法中的一朵奇葩。问题式教学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应遵循问题创设的原则,讲究问题设置的方式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新课程,历史教学,课堂效率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新的教育理念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新课程在我省已经实施近四年,但我们通过随堂听课,与广大教师和学生座谈交流了解到,教师的教育理念有较大转变,教学行为有很大改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不够协调,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很充分,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怎么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针对这个实际问题,我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在调节教学和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讨论式教与学法”教学模式。

由问题而进行思考,由思考而提出问题,是青少年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课堂教学实践证明,问题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可以诱发学生主动质疑和思考,开发学生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在课堂中开展问题式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重点探索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实施,取得了一些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鸦片战争》一课中,传统的教学问题设计是:1.战争前中西方社会的情况怎样?2.鸦片的输入有什么危害?3.林则徐怎样禁烟?4.鸦片战争的经过怎样?5.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组织虽然面面俱到,但既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使学生掌握历史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因而也就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如果改为这样的问题设计:1.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源是什么?2.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是否认同“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是必然的”观点?4.“落后应该挨打”、“落后必然挨打”的观点中,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通过这样的“史论结合”,既加强了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理论的传授,又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历史问题应建立在学生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两种不同形式,不能因强调后者而排斥前者,而是应将两者优势互补。

因此,问题式教学过程中必须将教师对知识的讲授和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有机地统一于历史问题之中。教师通过点拨示范,将大难点化成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然后指点迷津,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启动思维,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解答教师设计的问题,关键是引导学生从分析问题的条件入手。为此,教师进行问题教学过程中,既要设计好问题,又要有明确指向的诱导、点拨、示范,实现教学方法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机结合。

例如:在高中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的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中,我采取了自学―(学生)提问―解答的方法教学。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令人刮目相看,诸如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到底有哪些?2.古代农业政策?等。这些问题都透视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并指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要求做到质疑要注重前提,解决要注重方法,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而且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

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在课堂实践中的设置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也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问题设计必须具有科学性和较高概括性。一个“好问题”应是教师在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准确理解和掌握后提出的,应是明确而具体的,便于学生领会要求。如果题目偏离教材过多,设问过大,涉及的内容过多,学生将难以把握。如教师在设计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时,如将其分解为金融问题、工业问题、农业问题、失业问题,不仅切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又能化解问题难度,也使问题明确而具体。

问题设计要适合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好问题”应有一定的难度,答案是简单的“是”与“否”的问题应在设问中尽量避免,但同时又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的设置要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回答。教师也可以通过铺垫降低问题难度,帮助学生解答。

问题设计必须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设计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重要因素。即使教师设计的问题本身质量不错,但如果形式单调,内容枯燥,学生未必积极参与,这将大大降低课堂的效率。因此学生兴趣是教师设计问题必须考虑的因素。如在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19世纪中叶,处在农奴制下的俄国是怎样的一种社会状况?如果你是当时俄国的一位考察员,你在进行社会考察后将如何回复亚历山大二世?”通过将问题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专题式课程结构下的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多,跨度大,头绪杂,因此,设问时还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既要注意章节之间的联系,也要注意专题之间的联系,还要注意中外历史的联系。对同类历史问题,可以打破章节的界限,放在一起进行设问,使问题式教学法在帮助学生形成纵横交错的历史知识体系方面发挥其独到的作用。例如:在讲授《罗斯福新政》时可以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苏联的新经济政策进行比较设问;而在讲述《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时联系必修Ⅰ《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形成因果联系。

结语:当然,“教学有法,但教无定”,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推广和使用都必须因时间、学科、内容、老师而异,不能生搬硬套,使教学模式走向教条化。问题式教学法实施过程中也应遵循问题创设的原则,讲究问题设置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改造和完善,这样才能使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焕发独有的艺术魅力,更好地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篇2: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法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新课改中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它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师生互动等都有积极的作用。为了确保课堂讨论质量,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精心组织,全程参与,及时调控。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充分准备,全员参与

讨论题目要提前公布,明确讨论目的、要求,列举论题的分问题,认真钻研教材,查阅参考资料,写好发言提纲。同时,教师应营造一种积极、和谐的课堂讨论氛围,使每位学生都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所得,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讨论的问题要精心选择学生学习中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有利于对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命题的范围应是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重要历史人物,以及与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热点问题。其次,所确定的`问题要具有发散性和新颖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创设的问题应难度适中,让每个学生都思有所得,有话可说。

三、精心组织,有的放矢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课堂讨论,教师应统筹组织,做到心中有数: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特别要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负责。备课中对讨论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尽量考虑到,讨论中要紧扣主题,狠抓教学目标的落实,切实把它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四、控制节奏,保证时间

篇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

一、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

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 要考虑到给出问题是否有思考的价值, 是否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在进行命题时, 教师不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命题, 而是要紧扣教材要求和教学目标, 提出具有思考和讨论价值的命题。命题要把当今社会的热点和历史中的重大事件进行结合命题, 通过借鉴历史来对社会现状谈出自己的看法。

在进行命题时, 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注意命题的综合性。如“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 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已走向反动, 而东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却表现出极大的革命性, 试结合史实分别指出这种反动性与革命性的表现, 并分析其原因。”通过这个命题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系统, 通过系统地组织学习内容, 把具有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问题结合思考, 使学生的知识能更系统化。

2.加强命题知识的横向联系, 即学科联系。历史不是孤立的学科, 它和其他学科都有联系, 在进行命题时, 可以通过结合各个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使他们不仅能从纵向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还能从横向来增加对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 提高了他们对历史的认识, 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 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现实事件相联系, 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 使他们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不再局限于定式思维, 创新性思维获得了发展。

二、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前提

在进行课堂讨论之前, 教师和学生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教师要对制定的命题进行反思, 考虑命题能否激发学生的思维, 能否提高他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是否具备讨论的价值。学生在进行课堂讨论前教师要让学生阅读有关的材料, 增加他们的知识量, 使他们在进行分析讨论时有所依据。在进行讨论时, 进行小组合作, 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得出命题的答案, 让小组的代表陈述出来, 最后教师进行命题讨论的总结。

三、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是搞好课堂讨论的核心问题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进行课堂讨论时, 教师要让学生没有压力地进行讨论, 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同时, 在学生对问题的讨论中出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 教师要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使他们能正确地沿着讨论的方向进行。在课堂讨论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 对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言的学生进行表扬, 对比较内向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在以后的讨论中大胆地开口。教师要善于总结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看法, 并在最后的总结过程中由这些错误看法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探究, 思索为什么会这么想。如在讨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 有学生将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与美国当年的经济危机等同起来, 认为要照搬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此, 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着力揭露美国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 认清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接着, 我在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之后, 启发学生畅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目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只不过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阵痛, 是局部的、暂时的, 与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呈现的“大萧条”“大恐慌”是根本不同的。从而正确理解党中央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 倡导有中国特色的“罗斯福”措施, 不失为借鉴国际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的明智之举, 这对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 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很有积极意义。

开展课堂讨论, 收到了如下效果。

1.学生体会到了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的乐趣。通过课堂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 使他们都积极思考, 想成为小组中第一个想出问题答案的人, 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2.在进行课堂讨论中, 由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都不甘心落在人后, 就会使他们更认真细心地进行问题的分析、思索, 同时能激发学生把自己的答案用更完善的语言表达出来, 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的总结能力。

3.提高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进行联系, 使他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在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 学生会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使自己能有条理地、系统地说出对问题的看法。

4.在学生进行讨论时, 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运转, 同时由于在讨论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意见, 会激发学生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正确而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 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和深入理解。

篇4: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

教育改革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方法。老师不再满堂灌.学生不再被动接受。学生的主动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课堂讨论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所有教师都在不断探索的课题。而高效课堂的核心就是分组合作学习,课堂讨论是分组合作学习所采用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课堂讨论是学生根据教师或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个人的看法,相互学习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是让学生主动思考的最有效途径。如何将这一教学手段用于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活跃课堂气氛,开拓思维,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前提

教师事先公布讨论题,提出目的和要求,布置必读的参考资料,提供某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并事先确定3至5个主要发言人,其余为补充发言人,或按坐位每10人为一组,选出代表汇集小组意见作中心发言。学生则要根据讨论题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资料,写好发言提纲,人人都做发言的打算,发言要力求做到:不离题,不超时、态度认真大方,尽可能讲普通话,口齿清楚,措詞得当。

二、课堂讨论要贴近当前社会实际

在教学中,历史教师若能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讲解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则能有效防止枯燥的说教,变抽象为具体,变空洞为有味,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外,还应想方设法使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现实问题,拉近时空距离,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与技能评析当前的时政热点问题,加深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当前的时政热点问题,是过去历史问题的延伸。可以追朔其历史根源、演变轨迹,可以由热点现实问题引出许多相关联系的历史现象,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激发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和探究的欲望,强化学生对相应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高屋建瓴,掌握好火候。当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陕的学生。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变不足为圆满,变错误为正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如在讨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有学生将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与美国当年的经济危机等同起来,认为要照搬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此,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着力揭露美国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认清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接着,笔者在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之后,启发学生畅谈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目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只不过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阵痛,是局部的、暂时的,与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呈现的“大萧条”、“大恐慌”是根本不同的。只是某些现象有相似之外,况且在程度上也轻微得多。

四、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设置问题

课堂提问既要立足于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又要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提出的问题,一定要顺应学生个体的实际状况。因此,问题的难度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问题过难,学生容易产生畏惧感;而问题过易,则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倦怠。因此设置问题难度是个技巧,这个技巧应该把握住所出问题必需是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有利于学生回答,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水平的学生对于同一问题的难度认识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到提问时有的放矢,这样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学习过程,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因此,笔者根据能力不同把学生分成了三个层次:识记型、理解型和运用型。识记型的学生是指对书本知识只停留在死记硬背这一水平的学生。理解型的学生是指能比较全面地掌握书本知识但运用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运用型的学生是指不但能比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能比较好地运用知识的学生。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不同设置与其相适应的问题,使提问的效果最优化。

篇5: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法

如何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历史教学中比较复杂的问题。教 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如果讲不好,学生不但不能正确理解,反而形成错误概念,甚至 产生不满心理,更为严重的是影响民族感情。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讲述这些问题?下面就自己在教学实 践中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要实事求是。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其他各民族都是我们祖国这一大家庭的成员,而且有些民族的 历史非常悠久,例如,西北的羌族,南方的苗族等,在汉族形成的同时就出现了。今天满族的祖先西周的肃慎,蒙古族的祖先商代的东胡,曾经十分强盛,并且建立过政权。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族十分强盛,隔着长城 与秦汉帝国对峙。魏晋南北朝时,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则更多,而且不少国家还进入到中原地区。宋朝时,契 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党项族建立的夏,就统治了大半个中国。元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 管辖的范围更广,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一了中国,成为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封建王朝。满族建立的清朝,疆 域广大,是当时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由于各民族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过程中,作出了 重大的贡献。在我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民族,就是一直受到华夏族歧视的犬戎族,在 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下,通过商鞅变法,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任务,推动了我 国历史的向前发展。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在统一北方后,经过孝文帝改革,逐步强盛起来,促进 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大融合,为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到后来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满族建立的清 朝,不但入主了中原,而且统一了全国。我国今天的行省制度就是从元朝开始的,我国今天的版图,基本上是 清朝前期确定的。

篇6: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讨论研究论文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讨论的必要性

首先,可以促进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有效的课堂讨论,可以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活跃课堂氛围,使高中历史课堂富有生命活力,不再机械沉闷、枯燥乏味,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释放学习压力,配合教师所制订的教学计划,从而提升高中历史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其次,可以强化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课堂讨论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积极主动,并且思维活跃,可以强化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并且在讨论中,学生的观点可能不一样,通过互相分享与交流,学生知识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学习,产生优势互补的学习效果,对于部分历史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高中历史教学课堂讨论的主要作用

1.活跃历史课堂气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课堂讨论,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使高中历史课堂不再死气沉沉,充满生机和活力。另外,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由传统的教师一人独讲发展为多位学生共同参与,一人发表观点转变为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可以有效优化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布局,增加师生间的有效互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历史知识学习中,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够笑逐颜开,课堂学习氛围变得较为轻松。例如,在进行《辛亥革命》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袁世凯”这一历史人物进行课堂讨论,分析他的功与过,在传统历史课堂中,对袁世凯的负面评价较多,往往认为他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教师可以对他进行全面的介绍,如训练新军、逼迫清帝和平退位、督修铁路和办工厂等,从而让学生全面认识这一历史人物,在课堂讨论中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并且对历史知识理解得更加客观、透彻。

2.激发历史学习兴趣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更加懂历史和爱历史,甚至是痴迷地去研究一些历史事件或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和学习历史课程。因此,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讨论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教学进程的良性发展,对于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进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以及对世界各国的影响进行讨论,部分学生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俄国十月革命,会对其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通过查找资料来分析当时的社会形势,给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带来哪些影响,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历史知识。

3.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论对于任何学科来说,自主学习能力都十分重要,特别对于高中历史课程来说,知识点较为分散,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恰当的课堂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以充分提升,长此以往,学生能够自主、独立学习历史知识,能够产生事半功效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国共的十年对峙》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国共的十年对峙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进行课堂讨论,包括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长征和西安事变等,通过对这些重要历史事件的讨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拓展,掌握了学习历史知识的技巧与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了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

4.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在通常情况下,高中历史课堂往往会显得乏味枯燥,部分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兴趣不高,为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来实现。高中历史教师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促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且主动发表自己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看法与见解,充分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学习《解放战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解放战争的影响和意义进行课堂讨论,包括解放战争对中国的局势有什么影响?对东亚和世界的局势产生什么影响?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制度有什么影响等,通过对解放战争的讨论和分析,学生对解放战争的认识将会更加全面,由于解放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较大,因此,学生在讨论和学习时会更加积极主动。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要求。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堂讨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使历史知识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李国栋.浅析课堂讨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良性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34):49.

[2]金自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探微[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201-202.

篇7: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穿插艺术

历史学科涉及的人物众多、事件繁杂,而且由于历史具有过去的特点,在课堂教学时无法把相关的历史事件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因此,在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部分教师比较重视历史学科的知识传授,却忽视了历史知识原本所具有的趣味性;比较重视历史知识的逻辑性,却忽视了历史知识的形象性。由于教学方法不合适,往往会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教学内容乏味,极大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学习历史课程兴趣不浓的现象,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如何改变这一现实,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

一、以历史教材为主讲内容,适当穿插历史故事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在一堂40分钟的课中,学生的思维状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课堂开始的前10分钟,学生的思维趋于逐渐集中阶段;在课堂进行的第10~30分钟,学生处于思维最集中阶段;在课堂的最后10分钟,学生的思维集中程度逐渐下降。因此,在进行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思维集中度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引入有趣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集中度和学习兴趣。在课堂开始或即将结束,学生思维集中度不是很高的时候,可以适当插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典故。比如,在讲授宋朝初期强化中央集权内容的时候,可以在新课导入阶段穿插“杯酒释兵权”这个历史故事,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宋朝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认识和理解。以历史故事开始新课学习,可以让学生加快进入上课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即将结束时,可以穿插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课堂讲授的内容,加深印象。如在讲授周朝历史时适时穿插“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周朝衰亡的原因。

二、恰当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形式

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于历史教学过程中,为现代教育改革注入新鲜血液,引起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生动、具体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把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还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更为直观地感受当时的历史事件。比如,在讲授辛亥革命的内容时,为配合讲课内容的需要,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穿插与这部分内容相关的视频、音乐等。笔者在教学时就根据教学进度和讲授内容,在课堂上播放了《辛亥革命》这部由成龙、李冰冰等大牌演员主演的电影片段,为学生展示了辛亥革命期间的历史巨变。在电影营造的氛围中,学生真切感受到当时社会对于革命的热情及革命的意义,活跃了课堂氛围,丰富了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的形式,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挖掘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历史的过去性使得历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距离。乡土历史是在我们身边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人物,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说,乡土历史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当地的历史古迹中的一片瓦当、一块残碑或者一座建筑都包含着各类历史信息。引导学生去考察、参观,实地感受、考察前人生活过的地方,不仅能够丰富历史课程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把所学历史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故乡的了解和热爱之情,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因而,高中历史教师重视挖掘和恰当引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十分有效的。

总之,历史课程的教学不仅要尊重历史学科原本所具有的趣味性、逻辑性、知识性,而且要增强历史课程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历史教学方法也可以更为灵活、丰富,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更多的背景知识、新闻时政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和效率。

参考文献

篇8: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 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 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 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 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 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 让学生多问“为什么”。哪么高中历史课如何搞好课堂讨论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 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命题的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 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 贯彻教学大纲, 着重于对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命题的范围应是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重要历史人物, 以及与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热点问题。在命题的技巧上, 笔者的主要做法是: (一) 注意命题的综合性。如“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 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已走向反动, 而东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却表现出极大的革命性, 试结合史实分别指出这种反动性与革命性的表现, 并分析其原因。”此题涉及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六章十节的相关内容, 这就帮助学生打通因教材章节所带来的知识割裂, 使相关的知识体系化、网络化。 (二) 加强命题知识的横向联系, 即学科联系。因为历史与政治、语文及地理联系密切, 命题时充分利用这种联系, 将知识的触角延伸到相关学科和现实生活中去, 以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融合和借鉴, 加大知识贮量, 使之为创造性思维服务。如通过对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讨论, 联系到我国1958年的大跃进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 使学生从历史和现实中借鉴教训, 得到启示, 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 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而正确看待当前出现的国企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等社会现象。使学生的认识源于教材, 却又高于教材。 (三) 注意命题的多角度和新颖性, 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从各个角度、种种联系中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 捕捉其规律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如“试分析匈牙利事件和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的性质, 若苏联不出兵, 你认为捷克斯洛伐克将向何处去?”讨论中, 学生们对苏联若不出兵, 捷克斯洛伐克的前途提出了三种设想:一是改革取得较大成效, 但被苏联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 如南斯拉夫那样, 成为不结盟国家;二是随着改革的深化, 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 捷共领导人把握不住社会主义方向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三是捷共出现邓小平式的领袖人物,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获得极大成功, 给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则可能避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那么整个世界历史将可能重新改写。“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这样被点燃了。

篇9: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

一、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

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要考虑到给出问题是否有思考的价值,是否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在进行命题时,教师不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命题,而是要紧扣教材要求和教学目标,提出具有思考和讨论价值的命题。命题要把当今社会的热点和历史中的重大事件进行结合命题,通过借鉴历史来对社会现状谈出自己的看法。

在进行命题时,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注意命题的综合性。如“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已走向反动,而东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却表现出极大的革命性,试结合史实分别指出这种反动性与革命性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通过这个命题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系统,通过系统地组织学习内容,把具有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问题结合思考,使学生的知识能更系统化。

2.加强命题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联系。历史不是孤立的学科,它和其他学科都有联系,在进行命题时,可以通过结合各个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他们不仅能从纵向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还能从横向来增加对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了他们对历史的认识,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现实事件相联系,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使他们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不再局限于定式思维,创新性思维获得了发展。

二、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前提

在进行课堂讨论之前,教师和学生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教师要对制定的命题进行反思,考虑命题能否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否提高他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是否具备讨论的价值。学生在进行课堂讨论前教师要让学生阅读有关的材料,增加他们的知识量,使他们在进行分析讨论时有所依据。在进行讨论时,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得出命题的答案,让小组的代表陈述出来,最后教师进行命题讨论的总结。

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搞好课堂讨论的核心问题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进行课堂讨论时,教师要让学生没有压力地进行讨论,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在学生对问题的讨论中出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能正确地沿着讨论的方向进行。在课堂讨论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对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言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比较内向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在以后的讨论中大胆地开口。教师要善于总结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看法,并在最后的总结过程中由这些错误看法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探究,思索为什么会这么想。如在讨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有学生将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与美国当年的经济危机等同起来,认为要照搬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此,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着力揭露美国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认清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接着,我在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之后,启发学生畅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目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只不过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阵痛,是局部的、暂时的,与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呈现的“大萧条”“大恐慌”是根本不同的。从而正确理解党中央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倡导有中国特色的“罗斯福”措施,不失为借鉴国际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的明智之举,这对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很有积极意义。

开展课堂讨论,收到了如下效果。

1.学生体会到了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的乐趣。通过课堂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使他们都积极思考,想成为小组中第一个想出问题答案的人,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2.在进行课堂讨论中,由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都不甘心落在人后,就会使他们更认真细心地进行问题的分析、思索,同时能激发学生把自己的答案用更完善的语言表达出来,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的总结能力。

3.提高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进行联系,使他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在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学生会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自己能有条理地、系统地说出对问题的看法。

4.在学生进行讨论时,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运转,同时由于在讨论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意见,会激发学生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正确而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和深入理解。

总之,教师对课堂讨论的环节设置要掌握一定技巧,提出有效的命题来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掌控讨论的方向和速度,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篇10: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法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

苗生俊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与提高,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媒体介入课堂教学:教学手段现代化已成为当今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人对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略有所得,现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试就有关问题谈谈一己之见。

篇11: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法

吉林省双辽市玻璃山镇中学刘文波136403

摘要:分组讨论是新课改后现代课堂教学中倡导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分组讨论教学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有效学习的一种组织教学的方法,本文就分组讨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分组讨论教学法合作主动学习课堂教学效率

分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围绕教学中的某一中心问题,通过共同探索和交流分享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的一种组织教学的方法。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分组讨论教学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和补充,“使学生学会与人相处,改善人际关系,学会交流、表达、合作、反思,了解和尊重各种不同意见,培养集体荣誉感,促进学习小集体的形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参与精神”。[1]许多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尝试运用分组讨论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在于小组成员在完成小组任务的的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2]

总结过去一些分组讨论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往往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所设问题没有讨论价值,讨论流于形式。

有些问题过于简单,不具有探究性,根本没有讨论的价值。结论单一而具体的问题锻炼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虽然按照教师的要求在发表自己的看法,形式很热闹,但这种分组只有表面形式,却并没有实际效果。

2、学生准备不充分,缺乏主动合作,交流无法深入进行。

教师课前没有要求学生做准备,没有预习新课,上课提出问题直接讨论交流,讨论的结果往往是就事论事,而且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作为基础,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程度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才有可能出现针锋相对的正面交锋,才能擦出思想交流的火花。否则学生缺乏主动合作,准备不充分,交流无法深入进行,分组讨论只能停留在表现上。

3、学生参与面有限,缺乏自制力,影响讨论效果。

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态是有差异的,往往少数反应快的学生讨论非常投入,发言频繁,而大多数人几乎成为多余的人,缺乏自制力,只能坐在那里“看戏”,甚至利用这个机会说闲话,讨论别的事情,小组汇报真正发言的仍是那一两个学生。

4、学生分组讨论的时间过多或过少。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教师常常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在有的学生讨论到点子上或正在讨论的兴头上就喊“停”,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足,得不出真正的合作结果,不能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有的教师安排学生讨论时间过多,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这种情况在公开课时出现较多,教师往往用这招来调解课堂时间,失去了分组讨论的意义。

5、教师不做引导,问题没能向更深层发展。

有的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就让学生踊跃讨论发言。原本当学生完成后,教师就该讲解、总结,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将知识的外延扩大。可是教师为了教条的体现“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等理念,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分组讨论没有将问题向更深层次发展。也有的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时,仍然在讲台上等待,或无目的的巡视,只是象征性的走走„„其实在学生的活动中,教师应该担负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由于学生真正掌握分组讨论法来学习需要一个过程,教师也需要有一个自我反思和调整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学会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同时设计的问题又要符合学生循序渐进认识规律。学生要逐渐适应参与讨论的学习习惯,并根据教师的指导学会使自己的讨论能够围绕中心,说在点子上扩大讨论的参与面,通过辩论探究问题,提高讨论的探究质量,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引导,使讨论步步深入。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所以设计讨论的问题的前提一定要紧紧扣住历史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入手,在此基础上设计围绕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的问题。

1、设计分组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

好的讨论问题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提出学习任务,活跃求知欲望,深化理解,启发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等多种功能。所以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能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问题。尽可能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趣味性和生活性的问题、规律性的问题作为讨论学习的载体。

例如,在《工业革命》一课中,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的原因、重大的发明及工业革命的影响,于是设计的问题是: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兴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是工业革命兴起的基础和前提?为什么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成为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经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定会提升学生分解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问题的设计要步步深入。

问题如果难度过高就不可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启发性、层次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监控,给学生足够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否则容易造成讨论流于形式,在小组内加入一些竞争机制,会促进学生产生较高的积极性,培养集体荣誉感,这样会不断完善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思维产生了碰撞,情感产生了交流,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4]

3、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做到科学分组。

心理学表明,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愉快,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对学生有较多的表达机会,所以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师生民主自由和谐互助的气氛,让学生凭兴趣自由选组,做到让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配合在一个小组,每组的整体水平相当,做到科学分组,使学生相互交往,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发言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主动学习的动机。“现代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经验的共享与

小组成员的合作。[5]

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小组整体在合作中所运用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和独特见解,也要关注每个小组成员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参与程度、合作的态度、合作的过程,并进行积极的引导,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相学习。在历史课上运用分组讨论教学法进行教学,需要以教师教学观念的革新为前提,教师是教学情境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主导者。

总之,“分组讨论法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对于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课堂效率的提高有较显著的作用。[6]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耐心指导学生逐步改变学习方式,尽快使学生适应课堂分组讨论教学,从而让学生真正达到课程改革制定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P452001

[2]《新课程下的学生观》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P1502005

[3]《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P2

[4]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P14

[5] 陈旭运《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P102

[6] 马运《慎重使用课堂的“分组讨论” 》 光明日报2005

注:作者姓名:刘文波

出生年月:1972年8月

性别:男

籍贯:吉林省双辽市

单位全称:吉林省双辽市玻璃山镇中学

职务:教导主任

职称:中教一级

篇12: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质的创造精神引发出来。

新课程改革《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高中的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汉语言的字、词、句、篇及语法、逻辑、修辞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陶冶。然而高中语文教学的客观现实总是不能令人乐观,教学的 “投入”与“产出”太不成比例:课堂效益不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高,程式化的套路死死束缚着教师的手脚。这使我们意识到,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中,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非冲破这套程式不可,而突破口就在于运用好问题教学法。

一、“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问题教学”并不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才提出来的新概念,而是早已有之的,并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问题教学法的创始人是杜威。杜威反对传统教育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书本知识、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经验相脱离的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基本步骤是:第一,学生必须感觉到困难,最好是他在自己所参与的活动中受挫,这样,如何使活动继续下去的问题就产生了;第二,一旦感觉到了问题,学生就要加以探索并明白地确定问题;第三,在彻底调整和分析了情境以后,学生就要收集资料,以明确怎样使自己开始时的活动得以继续下去,或者将其改造成一个更合适的形式;第四,学生根据假设,从自己的资料中推出它的含义;第五,学生把看来最能达到他的目的的假设付诸实践,并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正确。

可以看出,杜威的问题教学法是充分地体现了他所主张的“做中学”的活动原则的,他认为,儿童并不是先了解了事物以后才利用事物的,而是在利用事物达到某一目的的过程中了解这一事物的。问题教学法看重的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并认为只有把教学和学生天生的活动倾向联系起来,学生才会有内在的自发的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对“问题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作过详细的论述:“问题教学是发展性教学的高级类型,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这些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需要由教师系统地创建一些问题情境,并组织学生为解决教学问题而进行活动,同时也将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与掌握正确的科学结论最优地结合起来。” 他提出,可以采用教师带领学生解决课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和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等不同方式,使教学成为有明确目的、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这些科学的理论不仅符合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而且也反映了认识的辩证法原则。

找到了“问题教学法”的理论依据,那么我们就接着探索其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上的运用。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当我们基本明确问题教学法的含义之后,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教学法,也就有了明晰的思路,这就是:

第一,首先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以带动他们的创造型思维。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培养,都是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从自己的学习操作活动中完成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如教《故都的秋》,我问学生这篇文章好在何处?学生说情景交融。我说哪一篇好文章不需情景交融呢,说明这不是主要的。学生又说写出了故都的秋的五幅图景。我说这谁都可以做到啊?学生又说细致巧妙地写出这五幅图景。我说哪一个是最好的答案?学生笑了。我说语文的答案有时就是这样,“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我们在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须达到问题性水平高,即是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重,具有较高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问题性水平低,即是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轻,甚至极少包含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具有较低的甚至根本不具有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当然,问题性水平高也必须有一个限度,不能让学生如“丈二金刚”,这样会适得其反。问题性水平与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就足够了。否则,学生的思维难以启动跳跃,到头来是徒劳无益。

第二,适时转到以学生发现问题为主的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觉提出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开始由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但要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能独立地听、说、读、写,就必须培养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作为教师,我们应在教学中不断灌输给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学需先疑”的观念。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知识的掌握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然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鼓励提问,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学生这种探究问题的动机和真实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最有力的驱动力。

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呢?

首先,我们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师生互动贯穿课堂本身。课堂上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气氛,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遇事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一个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从而也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现欲望。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点拨学生理解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敢想、敢问。如在教学《我很重要》一课时,先前都是把课文中所存“疑点”都尽数找出,然后引导学生,提问学生。后来则先采用主要问题贯穿全文,再将部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寻找,去讨论,然后自己去解决。

其次,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和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师不宜在课堂上包办,而应把时间,把任务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自学思考,提出有独到之处的问题,更使人惊喜的是通过讨论学生常常能想出比老师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在《小狗包弟》的教学过程中,我就给了学生一个极为笼统的问题,即“谈谈本文的对比手法”。学生在这个问题的讨论、探究过程中,分别找出了文中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语句,从而从文字深处一步步挖掘出文章的深刻内涵。

第三,认真对待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寻求最佳解决途径。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对这类问题,一般在鼓励其创新的话语引导下,用婉转的语言告知学生,因为与上课内容关联不紧,建议在课外帮助他解决;第二类,与课文内容有关,但没有切中要害、关键的问题,处理这类问题,教师可以自己解答,也可以请同学帮助解答;第三类,是那些跟课文关系密切的,能打开学生思路的问题,对待这类问题,教师要着重对提问的学生加以鼓励,甚至可以把问题公布出来,让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作为学习的重点。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起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当中,问题教学的进行显得尤为重要。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最最基本的能力,不仅在学生学习时期能发生迁移,即从语文学科的学习迁移到其它一切学科的学习中去,而且在学生走向社会,进入生产岗位和科研岗位之后,能迁移到一切情境中去。李政道说过: “最重要的是会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国外教育家有一种说法: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就是他提出问题的水平,问题的深度即智力的高度。假如我们从语文基本能力迁移的角度看问题,从学生一辈子受益的角度看问题,那么,在语文教学中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值得的。

篇1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法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是《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本课选自人教版新编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三。

1.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 但对教师的依赖比较严重, 尚未养成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的习惯。

2.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社会经济现象是由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这一内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辩证关系。

情景描述:

1.提出问题

师:板书问题:1.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为什么这样说?你认为该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2.洋务运动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说洋务运动失败了?失败原因是什么?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讨论, 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开始认真看书、归纳, 前面的问题基本能顺利解决, 但谈到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时, 有一位学生突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说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开端, 就说明洋务运动发挥了作用, 为什么又说它失败了?”这个问题引起全班学生的争议, 在备课时我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但看到学生兴致勃勃的样子, 我临时做了调整,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我根据各组情况做适当的指导。

2.展开讨论

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很高, 讨论非常激烈, 有些学生甚至争得面红耳赤, 这在以往的课堂中是比较少见的。

3.展示结果

我让学生每个学习小组派代表发言, 阐述本组的观点, 学生展示的结果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他们不仅观点明确, 而且非常全面, 充分体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 而且下课后还有学生在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反思与研究:

这个小小的插曲勾起我对历史教学现状的深刻反思。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讨论合作教学成为很受教师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 因为它是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灵活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但因为这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形式, 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现象一:教师备课时对学生的情况准备不够充足

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 很多教师在备课时, 注意更多的是考纲和教材的结合。然后想办法让学生读懂教材、掌握教材, 并且能举一反三, 根据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却忽视了课堂的主人——学生, 教师的先入为主, 造成对学生情况的掌握不足, 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讨论题目并不符合学生情况, 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所以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欠佳, 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现象二:不相信学生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 十分周到地设计好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甚至包括过渡语, 但是却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另外进行小组讨论时, 教师很少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有的学生提出一些超过教学设计范围的问题, 就会被教师“下课再做讨论”等借口搪塞过去, 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不放心学生, 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

现象三:小组讨论流于形式

小组讨论相对来说是比较新的教学手段, 还处于探索阶段, 课堂中经常出现因为问题设计不当, 学生参与不积极等因素使讨论流于形式的情况。或者从表面现象来看, 讨论似乎非常“热烈”, 但却没有围绕核心问题展开, 学生们只是漫无边际地乱谈一通, 讨论并没有真正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 也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现象四:讨论中存在“看客”现象

在课堂讨论中有一部分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 他们不愿意加入讨论行列, 只在旁边充当“看客”, 也有的学生已经总结出了自己意见和结论, 但并不积极发言, 而是“各自为政”。这热闹的课堂讨论的背后是只“作”不“合”、只“议”不“思”、只“说”不“听”。

提出建议:

基于以上现象, 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1.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在要仔细研究考纲, 认真钻研教材, 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并科学地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这样就能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事可干, 真正体现出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在一节课结束时, 告诉学生下一节课的问题, 这样学生可以在预习时单独思考, 使他们在下节课的讨论内容更有针对性。

2.课堂上教师要及时引导, 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首先, 教师要认真观察和倾听, 追踪学生讨论的进程, 因为学生在讨论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 出现某些史实上的错误, 这时教师要及时介入, 进行有效的引导, 帮助学生走出误区。其次,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 使各个小组的讨论始终紧扣主题。

3.教师要做好总结

课堂讨论结束后, 教师要对本节课的讨论情况及时总结, 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进行恰当的评价。如对优等生要从严, 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 中肯地指明其不足的地方, 使优等生学习有方向;对于后进生要从宽, 及时地肯定他们的闪光点, 以便使后进生学习有信心, 这样就可以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够有成就感和方向感, 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总之,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问题设计--独自探究—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的教学实践, 使问题探究和学生合作讨论有机结合,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问题设计和小组讨论相结合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 它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也可以体现分层教学的理念。本文中将谈谈这种教学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篇14: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法

一、问题讨论式高中历史课堂教模式的缘由

㈠问题式教学法

我国自古就有“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的说法,它深刻而直接的揭示了“疑”、“思”、“学”三者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还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学的雏形理论,如朱熹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陆九渊的“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等等。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现代的课》中提到:“……从内部结构的观点来看,可以认为问题性的课是这样的: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的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指导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马赫穆托夫的这段理论概括,实质上是为我们下了一个问题教学法的定义。

因此,笔者对问题教学法可以作这样的界定: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即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探索出问题教学法课堂上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解答所设的问题,敞开思路,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组织讨论,学生横向交流,促进共同提高。在学生通过自学对所设问题有一定的理解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他们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㈡讨论式教学法的概念

所谓讨论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理论或某一问题或社会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讨论、辩护、对话等,以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主要包括讨论式提问、讨论课、学生讲课等内容,在讨论中教师有意识地从教材内容、国内外重大事件、难点问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选择讨论主题,让学生去根据主题讨论。讨论式教学法是在课堂中教师给一个主题给学生讨论,教师在讨论的进行中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动态,随时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讨论式教学方法时还要注意讨论的主题要难度适中,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对讨论主题的确定必须是建立在深入理解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前提上。教师还要注意学生讨论的时间也要适中,不能多长,也不能过短,要随时了解学生的讨论进程。只要做好这些就能更好地发挥出讨论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讨论式教学不同于灌输式教学,它能够使得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理解、领会教材内容,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自由讨论、激烈争辩的气氛中求得共识,获得新知识。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素质得到提高。

笔者认为论式教学符合高中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认知规律。它着眼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正是在积极参加讨论、大胆发表自已的见解的过程中,较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竞争精神,领悟知识的真谛。这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验证,主动去探求知识、获取知识,较好地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讨论式教学离不开问题。

二、问题讨论式高中历史课堂教模式

所谓“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就是把教材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由老师或者学生提出来后,再通过大家共同讨论进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结合高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及思维方式和思维需求,通过师生设问、师生解问、生生设问、生生解问、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给学生思考时间,激发学生好奇心和追求真知的愿望,用问题链的形式,把相关内容串联起来,达到乱中理丝的目的,将大难点化解成一个个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通过讨论方式,再辅之以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朱熹在《白鹿洞学规》中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一学序并赋予新的内容而展开的。博学主要是指对教材认真预习、阅读、反复推敲。审问主要指激疑、设问,要求学生就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质疑、设问,刨根问底,并对问题进行提炼、排列,使之形成问题链。博学、审问在操作过程中体现在学生课前预习和问题情境创设、分组讨论这三个环节上。慎思,指学生应养成独立思考、据材料分析问题能力。明辩主要指学生能依据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能据材料进行归纳、概括。行,指应用,能对材料中内容进行识记、理解、评论和分析等。

三、问题讨论式高中历史课堂教模式课堂操作

1.课前

【教师】根据每节课的内容、知识体系和学生的起点行为设计预习思考题

【学生】根据预习题,阅读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课中

每个教学主题均采用下面的双向互动式实施课堂问题讨论式学习,构成一个课堂学习循环节:

【教师】创设情境 激励质疑 合理分组 激励评价 引导归纳

【学生】养成问题意识 学会问题质疑 讨论问题求证 交流问题拓宽 交流心得构建体

整个课堂学习在完成几个循环节基础上,由老师布置基础练习,全体学生讨论、板演和书面练习。

3.课后

教师要开阔视野,精编综合练习或者活动,组织学生先复习后完成相应的作业或者活动设计、实践。

四、问题讨论式高中历史课堂教模式应坚持的原则

问题讨论式高中历史课堂教模式,应继承和发扬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合作性原则、适时原则、因人循序、反馈强化的基础上,主要强调下列原则

㈠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意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的发展具有多样性、连续性、规律性及结构性等等特点②。历史是客观的,当研究者以思维为中介对其加以科学研究时,这些特点便反映在人们研究历史时的认识规律中,形成历史学科的思维方式。只有让学生们逐步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与思维方式的特点,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并驾驭历史思维能力。

㈡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重学生现有的知识基储理论基础与能力基础,学生的现状是教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依据,任何教学方法均离不开学生的客观实际。因此调查了解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程度、认识方法、依据的思想观点,就成为我们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前提。

㈢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重创设有益的学习情境。美国教育家林格指出:在教学中,教育心理学关心三个焦点区域的理解的发展,即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这三个区域相互重叠和相互关联③。创设历史学习的情境是为了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学习、探究的心理气氛之中,自觉地、主动地感受历史,从而激发起学生去理解与寻究历史问题的愿望。

上一篇:职业设计规划设计书下一篇:我终于懂了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