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孩子的座右铭

2024-07-09

关于教育孩子的座右铭(精选11篇)

篇1:关于教育孩子的座右铭

1) 世间最大的一种痛,莫过于在起点便失去了盼念,一日日煎熬着接近终点。

2) 爱一个人不是一辈子的事,爱一个人只是一个阶段的事。

3) 爱得自由比爱得深刻更幸福,占有对方的全部并不是爱的真谛。

4) 寻一棵大树好乘凉,不如自我自养自乘凉。女人,自己强,比什么都强!

5) 女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要先变成什么样的女人。

6) 做女人,千万不要跟男人比下贱。因为如果你不幸地赢了,就真成了最终的灰烬。

7) 在爱情这件事上,女人宁可自私,不要自虐。

8) 恋爱,可以钟情可以专情可以自作多情,但不必太痴情。对女人而言,痴情也是一种罪过。

9) 心无城府才是最大的城府,用一分憨厚来掩饰做人的精明。

10) 痛苦之下仍然在笑,说明已经长大,有一种虚伪叫做——坚强。

11) 从此之后,海阔天空不再与你有关,往昔是甜是蜜是伤是痛全都恩断义绝,关起一扇观望顾盼的心门,告诉自己和他人:从此后,我只在乎我自己。

12) 飞上枝头的,未必都是凤凰。

13) 如果不想以后有锥心刺骨的疼痛,那没有回报的爱不要付出。

14) 输也要输得彻底,疼也要疼得毫无悬念。

15) 都市不需要真实的人,只需要坚强的人。

16) 挑丈夫的条件不需要多,一条足矣:他有爱有宽容,对你,对世界……

17) 对于没有承诺的爱情,可以玩,但不可以当真。

18) 一个依赖他的女人,他会宠爱;一个他依赖的女人,男人却无法离开。

19) 舍得自己过生活。不要每天都围着老公和孩子,应该给自己留些空间,朋友同学的聚会该参加一定要参加。

20) 为什么那么多女人在婚姻问题上输得那么惨?只因为高估了男人的用途。

篇2:关于教育孩子的座右铭

1、良言暖三春,恶言记终身。

2、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3、奉献人生,付出才会有收获。

4、希望在我们心中,未来是靠双手去创造。

5、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6、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7、新的一天是新的起点,不断小结不断提高,无限创造。

8、教师要拥有一颗宽容公心,一双欣赏的眼。

9、爱己之心爱人,律人之心律己。

10、勤勤恳恳教书,踏踏实实育人。

11、严格是真正的爱护。

12、事在人为 ,境由心造。

13、好人有好报,即使没好报,也要做好人。

14、言力所能及之言做力所能及之事思力所不及之思。

15、以师为朋,德高为范,以生为友,身正为师,以校为家,政勤为上。

16、以人为本,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

17、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充满爱心的人,就会是成功的人。

18、轻负担,高效率,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

19、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20、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

21、每天吃一颗糖,然后告诉自己:“今天的生活果然是甜的。”

22、博学 ,勤思 ,笃行。

23、从零开始,持之以恒。

24、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育人。

25、学生的需求,我们不懈的追求。

26、我要像红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27、生以求知为乐,师以从教为荣。

28、球”是在比赛中争夺过来的,而不是等来的。

29、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30、喜欢孩子,善待孩子。

31、学生的满意,是最大的幸福。

32、对待学生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33、我最期盼的是学生的点滴进步

34、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3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6、业精于勤,荒于嬉。

37、世界上没有陌生人,只有未认识的朋友。

38、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探索与进取。

39、凡事皆有可能,机遇属于有自信的竞争者。

40、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

41、内存一个爱,外显一个笑。

42、播种希望,收获明天!

4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44、行为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45、用真情教书,用真心育人。

46、人不可以瞧不起自己。

47、班主任工作就如大禹治水,反靠堵塞行不通,重在疏导。

48、爱是最好的教育,而表达爱的最好的方法是欢喜、鼓励和赞赏。

49、人生如下棋,必须有远见方能获胜。

50、宁与人共醉,不要我独醒。

51、生命正因为风雨而变得精彩。

52、说老实话,干良心事。

5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篇3:关于父母对孩子教育责任的研究

1. 父母是帮助孩子建立早期依恋关系的最佳人选

父母是孩子最初依恋的源头。从孩子出生那天起,父母就是孩子在世界上最早接触的和最亲的亲人。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对养育他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必然会产生一种早期依恋关系,这种早期依恋关系着是否能够促进儿童愉快积极的情感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社会责任感的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和早期学习能力的发展等。如果父母教养得当,孩子对父母会产生安全型依恋,产生这种依恋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会相对较小;如果教养不得当,则会使孩子产生不安全型依恋(包括回避型和矛盾型依恋),产生这种依恋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相对而言要大得多。

2. 教育孩子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而不是单方或他人的责任

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从道德角度看,父母对孩子都负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而有的父母把孩子交给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人照看,平时只管寄钱回家,一年半载才回来看孩子一次,有的甚至几年十几年都不回家,这样的父母毫无疑问是在推卸其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其实,对孩子而言,父母的陪伴才是最珍贵的爱。还有的家庭,虽然双亲和孩子一起生活,但是往往“家庭教育分工中母亲唱主角,父亲‘缺位’近一半”。[1]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那些不和妻子共同参与教育孩子的男人,也是在推卸他作为孩子父亲应负的教育责任,父亲角色的缺失尤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 父母对孩子的关注越多、影响越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最久,他们往往把更多注意力花在孩子身上。让我们以独生子女及其父母和教师为例,一对父母教育1个孩子,假设他们一天分别对孩子投入100%的注意力,那么他们对孩子的注意力加起来就是200%,假设一个教师一天教育100个学生,他每天对每一个孩子平均分配的注意力就是1%。很明显,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关注率远远高于教师对这个孩子的关注率,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也就相应要比教师大得多。一般来说,受到父母关注多的孩子,比受到父母关注少的孩子,在心理上更健康,行为表现更优秀,但是家长也要防止对孩子过度关注,以免适得其反。

二、造就有责任心的父母

1. 父母需了解教育学的理论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做物理学家、数学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做父母,做丈夫或妻子。”[2]他认为,“我们的社会———无论是家长还是将要建立家庭的青年,都需要有一本家长教育学,需要有一本关于家庭、婚姻的道德修养以及如何教育孩子的书。家长教育学应当成为每个公民手边必备书……这门关于培养人的科学应当占到最重要的位置。”[3]年轻的父母需要跟随那些感情丰富、精力充沛、道德高尚的人,并且最好是已经建立幸福家庭且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着丰富而科学的经验的人,跟随他们去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恋人、如何使夫妻关系和谐、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等知识。与没有受过此类教育的人相比,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在这方面的表现一定要好得多。如同一个学习过游泳的人一定比从未学过游泳的人更熟悉水性一样。

2. 父母要无条件地爱孩子

“无论何时都不要使孩子觉得自己是不可救药的、是不够格的。”这话讲的就是不管孩子是否完美,父母都要无条件地接纳他,无条件地爱他。

许多父母甚至根本不知道要无条件地爱孩子。有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只有当孩子在听话、不给父母添麻烦、学习成绩好、没有任何疾病、没有任何心理问题等条件下,他们才喜欢孩子;反之,则采取粗暴的方式对待。

只有当父母无条件地、不带任何功利性质地、无私地爱孩子,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无条件地支持、信任孩子;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自由表达意见(包括表达愤怒和不满);允许孩子反对自己;倾听孩子;不比较,不苛责……只有这样无条件的爱才能真正带给孩子自信、快乐和力量。父母只有这样无条件地爱孩子,才能赢得孩子无条件的信任和尊敬。

3. 父母应尽量给孩子完整的爱

当今社会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内心缺少关爱,容易孤僻、偏激、仇视他人、敌视社会。在单亲家庭中,与孩子共同生活的父亲或母亲如果不能做到给孩子完整的爱,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向畸形发展。

对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缺少了爸爸(妈妈)的爱,天空就比别人少了一半晴朗,只有当妈妈(爸爸)给予她更多,才能弥补这种缺失的爱。假如是妈妈带着孩子一起生活,在孩子能听懂一些简单的道理的时候,就有必要给孩子讲清楚他的“爸爸”。妈妈不用对孩子刻意隐瞒,把孩子当朋友,告诉他为什么要和他的爸爸分开。妈妈要用尽量平和的语言、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来告诉孩子。在对孩子讲他爸爸的时候一定不能指责或抱怨他爸爸,不要说“他根本就不想要你”这类话,而是说“他暂时没有条件或机会来照顾你、爱你”,这样孩子内心里还会阳光,还能接受或期待他的“爸爸”,而不是担心或讨厌自己在爸爸眼里是多余的。

只有孩子觉得虽然爸爸妈妈分开了,但是他们俩仍然爱着他,他才有了爱的安全感,对人、对社会的基本信任才能建立起来,心理才会更健康地成长。

4. 父母要终身学习

现代社会越发复杂,孩子呈现的问题越多样,对父母提出的教育要求就越高。教育孩子是一门非常重要并且十分复杂的学问,没有任何一种成功能够代替孩子教育的失败。父母不断的提升与学习十分重要。

父母除了对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品德不断地提升与学习外,他们学习孩童教育的途径亦非常广泛。例如,参加本地的家长学校、听各种教育报告和讲座;参加网上家长学校,学习网络分享的音频、视频和文章;或者与教师、同事、同学、朋友、网友等进行交流分享等等。通过学习,为人父母者,也提高了自己在孩子心中的榜样作用。

5. 培养孩子尽可能多的好习惯

一个好习惯将使孩子终生受益。孩子的好习惯越多,成长越顺利,成才越容易。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孩子年纪越小,可塑性越强,养成好习惯就越容易,所以给孩子培养好习惯开始得越早越好,有些好习惯可以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培养,比如良好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等。

孩子好习惯主要有四种: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阅读习惯。前三种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后一种关系到孩子的心灵健康。笔者认为,阅读习惯是这四者当中最重要的习惯。

哈佛大学的一位校长说:“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了他的优秀程度。”农村的孩子普遍比城市的孩子自信心更低、见识更少,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孩子生活的天地更小、所接触的信息资源少、人力资源少、他们父母的眼界更狭窄。怎样做到既不用花太多钱,又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和阅历呢?办法就是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唯有自我阅读是没有门槛、不分阶层的。一个养成了终生阅读习惯的孩子,必定是一个见识广博、胸怀宽阔、内心强大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最有可能获得更广阔的人生舞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习惯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习惯。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不应该只盯着学校和孩子,还应该把很大一部分注意力放在家长身上。父母应该承担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是帮助孩子建立早期依恋关系的最佳人选。成为合格有责任心的父母需要了解教育学理论、无条件爱孩子、培养孩子尽可能多的良好习惯、尽量给孩子完整的爱,并且要终生学习。

关键词:原生家庭,家庭教育,责任心,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篇4:关于“孩子的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漠视了儿童心灵的丰富性,我们以成人世界并不成功的人生经验、终不知是否正确之故的成见、习以为常的心理习惯去迫儿童就范。现代教育的悲剧就在于它的赤裸裸,带着功利的好恶,要像调教狗一样调教人。马修斯认为这是人类的愚昧和偏见。例如他在自己的《哲学与幼童》里首先举例:一个哈蒂姆的六岁孩子,偶然在吃了一样从未吃过的好东西后,就不可思议去问:“妈妈,请您告诉我,我今天为什么会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这是不是在梦中?”但母亲不仅无论如何说服不了孩子,而且还会固执地认为这是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而孩子经过思索说:“妈妈,看来这不是在做梦,因为我会在梦中问我自己是在做梦么?”不管孩子解决了这个问题没有,在马修斯看来,这就是孩子的哲学思维:好奇、冲动、提出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符合所有哲学思维所具有的程序与品格。亚里士多德说过,哲学起源于怀疑和好奇。英国哲学家罗素告诉我们,哲学即使不能解答我们所希望解答的许多问题,至少有提出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增加对宇宙的兴趣,甚至在日常生活最平凡事物的表面现象下,看到事物的新奇与值得怀疑之处。维特根斯坦则说:“哲学家的行为经常与小孩的行为差不多。小孩在一张纸上胡写乱涂后问大人:‘这是什么?’——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大人曾几次给小孩画图画,然后说:‘这是一个人’,‘这是一幢房子’等等。后来小孩又涂画了一些符号,问道:‘那么这又是什么?’”用我们东方思维来说,这同样是一个有趣的人生哲学问题,因为这个孩子等于演绎了一个类似于“庄周梦蝶”的故事。庄周不是在梦中问自己,究竟是蝴蝶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变成了蝴蝶吗?笛卡尔在他的《沉思》里,也曾经为辨别梦还是生活颇费踌躇。对于这个故事,博尔赫斯同样感到惊异,他在《博尔赫斯谈艺录》里,就曾经质疑,为什么庄周会梦见蝴蝶?为什么梦见的是蝴蝶而不是汽车呢?这显然是个很可笑很无用的问题。是啊,这是多么可笑的幼稚的问题!但是,哲学思维就这样与生俱来地启动了。接着这个孩子又给母亲提出了更加荒唐离奇的问题,“请问妈妈,人长着一张嘴,只能吃一种东西;为什么人长着两个眼睛,却不能看见两个妈妈呢?”——除去生理学的角度,谁能说这不是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列特提出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命题相似呢?

孩子的哲学思维是心灵的、美学的。孩子的思维具有成人世界难以想象的超常性和诡异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充分注意理解、尊重儿童的这个思维的特点并和他们去耐心地对话。马修斯指出,儿童的哲学思维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的、生动的“简短的生活轶事”;但也不排除孩子哲学思维关注的“持久性”和“坚毅性”。在讨论哲学与幼童时,作者便充分注意到了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放过在孩子生活的任何细节处去搜寻有趣的例证。在不足八万字篇幅的著作里,马修斯讨论了“困惑”、“游戏”、“推理”、“故事”、“幻想”、“焦虑”、“纯朴”、“对话”等九个和孩子哲学思维息息相关的问题。

《世说新语》肯定不是一个讨论儿童与哲学思维的著作,但也无意识地讲到了哲学思维和幼童相关的趣事佚闻。说晋元帝司马睿很喜欢自己的儿子司马绍,即后来的晋明帝,有_天长安来了一位客人,晋元帝为炫耀儿子的聪明,就问儿子,你能告诉客人是太阳远还是长安远吗?儿子说当然是太阳远。元帝问何以故?儿子回答说,因为看到了长安来的客人,却没有看到从太阳来的客人。第二天晋元帝故伎重演,问儿子太阳和长安到底哪个更远,没想到儿子却出尔反尔回答是长安远,晋元帝惊诧问何以故?儿子回答说,因为我们抬头就可以看见太阳,却无论如何看不到长安。正是由于看到了孩子心灵世界的博大,明代的李贽提出了“童心说”,在宋明理学法网恢恢的时代,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伟大创见。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一生如果有过慧眼,那就应该是孩提时期。可川端康成固执地认为,是“临终的慧眼”。如果这不是别有用心,就是企图为他的自裁找一个自圆其说的理由。 《哲学与幼童》是一本启人心智的著作,作者用大量有趣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儿童与生俱来拥有运用哲学的能力。他/她们天真纯朴的心灵对于万有的宇宙和人生所萌发的种种匪夷所思的疑问、困惑,“都含有探索真理的意味,符合深奥的哲学原理”。译者陈国容说:“《哲学与幼童》一书,是由钱钟书先生推荐给三联书店的,我荣幸地接受了三联书店给我的翻译工作。”作为智者的钱钟书为什么会推荐这部书呢?这里是否隐含了推荐人育儿经历的经验总结,抑或失败教训的自责与忏悔?我们自然是不得而知的。但在杨绛先生的《我们仨》里,却有这样一段不着痕迹的育儿过失的检讨:“姐姐妹妹都怪我老把圆圆抱着搀着,护着孩子失去了机灵。这点我完全承认。我和圆圆走在路上,一定搀着手;上了电车,总让她坐在我身上。圆圆已三四岁了,总说没坐过电车,我以为她不懂事。一次我抱她上了电车,坐下了,我说:‘这不是电车吗?’她坐我身上,勾着我脖子在我耳边悄悄地央求:‘屁股坐。’她要自己贴身坐在车座上,那样才是坐电车。我这才明白她为什么从没坐过电车。”

人类可以登月,可以克隆,可以制造傻瓜相机,但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明过傻瓜人生,甚至即使以后也不会有所谓的哲人敢斗胆去撰写《人生指南》一类的教科书。可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人生的探讨。澳大利亚的安德鲁·马修斯是位传染快乐的人,他为孩子们写了《做个快乐少年人》。这是一本把“形而上者谓之道”的幼童哲学思维培养,转化为“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可操作的人生话题演练。这样看来,两个马修斯的著作为我们提供一个“道”与“器”互补的例案。天下为人父母者,若无奢望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精神贵族,而愿意培养孩子拥有一个平凡、有用的快乐人生的话,那就有必要读读《做个快乐的少年人》。安德鲁·马修斯的尝试是成功的,例如有些事实就摆在你的面前:一个十岁男孩,他的宝贝就是足球,足球就是他全部生活的内容,他抱着它睡觉、吃饭。他对于与足球相关的世界无所不知,但对于婴儿来自哪里却从来没关心过。有一天下午,他丢失了足球,到处寻找却找不着,他疑

心肯定是被人偷了。最后他看见一位女士,她好像把他的足球藏在外衣里面,他怒气冲冲上去质问:“你干什么把我的足球藏在你衣服里面?”当然,不是她拿走了他的足球。不过,这天下午这个男孩总算知道了婴儿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以及十月怀胎的女人的样子。谁说人生不能彩排,马修斯的研究告诉我们,一次性的人生也是可以预演或彩排的,然后再正式粉墨登场。如每个童年所有的游戏,都是对于成人世界的模仿,从游戏程序到游戏规则的设计,无不具有成人社会的仪式,因此孩子的游戏,莫不是对成人社会生活的提前演练。

在这本为孩子们量身定做的书里,这样讨论孩子的教育,我们不仅找到了轻松,而且也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式。例如,我们也可以说孩子快乐教育的最基本的训练应该是生活态度。如果生活常常是给予,那也许是另一回事;问题是我们经常生活在逆境中,或者,我们经常是失败者。假如“你申请了一份兼职,他们却聘用了你的朋友;你新买了一辆车,在一星期内却被偷了;或者,你爱上了隔壁的男孩,他却爱上了对面街道女孩”,你很容易产生这个世界和你过不去的感觉。我们该如何改变自己懊恼的感觉呢?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人采取所谓“屡败屡战”的方式,但这样处理的方式是不是把生活描绘的太悲壮了?还有一种是“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笑,你对它哭它就哭”的说法,这样的黑色幽默等于把生活比成了哈哈镜,而让自己扮演了一个小丑的角色。而马修斯认为,“关键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你怎么样去处理它”——“案例一:我的朋友约翰·福佩天生没有手臂。他获得了传播学硕士学位,还到世界各地的公司和学校去演讲。他从来都不会问:‘为什么我天生就没有手臂?’他只会问自己:‘我可以怎样去克服它呢?”’对于一个失败者,或对于逆境中的生活实在没有更好的灵丹妙药,惟有你如何积极地面对它。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也曾从反面讲过一则如何面对失败的故事:从前有个臭棋篓子,和人下棋每下必败。为此他向神仙求助下棋必赢之法。神仙告诉他:我没有必赢之法教你,但可以教你必不输之法,那就是你以后别再和人下棋了,这样你肯定就不会输了。我们都知道《阿甘正传》里的阿甘吧,他不光腿不方便,而且只有常人百分之六十至七十五的智商,但他有百分之百的情商,有稚拙到几近圆满的良心道德,在他的母亲的呵护下,经历了残酷现实生活的锤炼后,他居然长成了大树。

人生的形式常常是以这种积极自助的方式来完成的,如马修斯称之为“积极思想”对孩子的帮助:想象你坐着巨型客机飞往欧洲,机翼的一个引擎掉了下去,你希望机长会有什么反应?你会不会希望机长说:“保持冷静,扣好安全带!飞机有点摇晃,但我们会安全着陆的?”反者,你还是希望机长在客舱过道上来回气急败坏地尖叫着:“我们全都死定了?”——你想想,哪个家伙有可能让你安全着陆?“现在,在你每一天的生活里,你就是你的机长”,你就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生在森林里,你只有一把斧头,一个指南针,一把坚果和浆果,你就可以出发了,即使生命的罗盘早已指错了方向,你不仅可以披荆斩棘穿过树林,你还可以学会与动物相处。

篇5:关于教育的励志名言座右铭

2. 为学生的一切,一切为学生。

3.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到寻源自不疑。

4.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5. 天空不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远。

6.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7. 笑到最后才笑得最灿烂。

8.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孩子的笑脸是校园里最灿烂的阳光。

9. 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工作。

10. 文以载道”,教师之道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应该时刻牢记这一教训,要认真备课,精心上课,耐心面对每一位学生。

11. 独物之教风,以尽匹夫之责。

12. 踏踏实实地做,心中也踏踏实实。

13. 耐心、细心、恒心。

14. 真心待人踏实工作

篇6:孩子的座右铭

一、学者,路慢兮兮,取且难,克之则成,屈之则败。

二、快乐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

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四、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五、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

六、争分夺秒,鏖战百日,百日冲刺,成功在望。

七、有怎样的开始,就有怎样的结束。

八、改变人生,从改变今天的思维开始。

九、今天拼搏努力,他日谁与争锋。

十、充满自信,并勤奋努力,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十一、自信+努力+发奋+勤劳+汗水=成功!

十二、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十三、成功不会向你走来,你只能向成功奔去!

十四、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十五、在强者的眼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十六、牵着孩子们的手,快乐地迎接每一天!

十七、年轻是本钱,但不努力不值钱。

十八、你们是我眼中一道最美的风景。

十九、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耻于问人,决无长进。

二十、知识是进步的`殿堂,互动学习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二十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二十二、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二十三、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二十四、面对机遇,不犹豫;面对抉择,不彷徨;面对决战,不惧怕!

二十五、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二十六、用清眸透析心灵,用宽容善待孩子。

二十七、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二十八、人生因奋斗而精彩,生命因追求而斑斓。

二十九、我心中有孩子,孩子心中有我。

三十、困难挑战机会助我成功,时间效率健康帮俺成材。

三十一、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三十二、宝宝们的进步,就是我快乐的源泉。

三十三、认真”能陪伴着你,“成功”也就能陪伴着你。

三十四、计划要细,动手要早,落实要准。计划与目标、行动一致。

篇7:适合孩子的座右铭

2.天下绝无不热烈勇敢地追求成功,而能取得成功的人。――拿破仑一世

3.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4.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

5.一个人是在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反抗中创造成功的。

6.为明天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智慧,所有的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就是你能应付未来的唯一方法。

7.人最可悲的是自己不能战胜自己。

8.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9.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10.当你跌到谷底时,那正表示,你只能往上,不能往下!

1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4.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

篇8:关于教育孩子的座右铭

关键词:孩子,挫折,原因,耐挫能力,挫折教育,措施

随着生活条件得不断改善, 孩子的耐挫能力越来越弱。为了培养新一代的具有强大心理素质的青少年, 家庭教育要更加重视挫折教育, 要加强孩子耐挫能力的培养。

一、挫折的普遍存在

挫折时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 遇到干扰、障碍, 遭受损失或失败是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亦是遭遇挫折, 面对挫折, 战胜挫折的过程。当遭遇挫折时, 就需要孩子们去运用自己的抗挫本领, 克服困难, 战胜挫折。但, 许多孩子一遇到挫折就畏缩不前, 缺乏耐挫的本领和强大的心理素质。随着自卑、焦虑、忧愁、失落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孩子们面对挫折时就越显得怯弱。

二、孩子耐挫能力弱的原因

1.物质生活条件得日益优越

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在不愁吃穿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没有对家庭经济的焦虑, 遇到一点挫折或不顺时就觉得整个世界都不爱自己了, 极其容易产生情绪低落, 甚至选择离家出走或者自杀。

2.现阶段的教育片面地重视知识教育

当今社会, 我国家庭教育实际上是重视知识教育, 而忽视孩子的情感教育。从孩子入学开始, 家长便开始紧张孩子的文化课成绩, 不惜花钱给孩子买学习资料, 请家教老师, 甚至将孩子送到封闭式的寄宿学校, 只为了让孩子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但却严重的忽视孩子的道德行为以及心理健康。这造成了大部分孩子缺乏自主的能力和自尊心, 没有独自解决问题的本领。

3.家长教育理念落后, 忽视孩子的个性

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可以说是一生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家长会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附加在孩子身上, 或者看见别人的孩子学习某些乐器或者运动, 就会逼自己的孩子去学, 不顾自己孩子的兴趣、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这样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任何自主选择自己人生和理想的兴趣, 加剧孩子耐挫能力得弱化, 以致于会变得越来越脆弱。

4.家庭教育缺失实践教育

一方面, 有些家长一味得要求孩子要做一个勇敢胆大和意志力坚强的人, 但自己一遇到事情就灰心丧气, 不思进取, 这对孩子来说, 是极其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 许多孩子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挫折, 不知道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 这样, 一遇到挫折, 也是无力解决。

三、培养孩子耐挫能力的措施

1.重视挫折教育, 有意得设置挫折情境

在家庭教育中, 要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 自然就要重视挫折教育。现在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了之后, 家长越来越溺爱孩子, 总认为什么都满足孩子才是爱孩子, 不想让孩子吃苦。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到, 挫折时必然存在的, 要正确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 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甚至, 有时候应该有意得设置挫折, 进行培养孩子耐挫能力得训练。当孩子需要某些东西的时候, 不能一味得满足孩子, 要让孩子自己独立地去思考去探索。

2.重视孩子的情感教育

家长们不应该片面地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 要求孩子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应要重视孩子的情感教育, 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孩子正视挫折, 培养孩子积极的挫折意识和坚强的意志, 增强孩子的耐挫能力。

3.家长要重视孩子的个体差异

家长不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法强迫孩子去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 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重视孩子的个体差异, 尊重孩子的爱好, 从孩子感兴趣的地方下手, 不要给孩子造成无法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阴影。

4.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应该合理并且有效得利用自己家长的身份, 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不能一味地溺爱孩子, 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当孩子的要求和行为不合理时, 要指出批评, 监督改善。坚决不能对孩子不闻不问, 不能让孩子的孤独感不断增加。当孩子的情绪低落时, 家长要信任并鼓励孩子。家长对孩子成功得鼓励是对孩子的肯定。

5.家长以身作则, 加强实践磨练

在儿童教育中, 榜样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 父母的榜样作用就会影响到孩子品格的形成。在孩子的性格形成问题上, 没有比父母的榜样作用更令人觉得惊叹的了。父母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并且经常监督孩子的行为, 及时矫正孩子不好的一面。这样, 孩子一旦形成良好的品格, 对其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来临时, 就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他会敢于去尝试, 敢于去和失败做斗争。

“耐挫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挫折是一种心理反应, 在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中, 应该立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生活和发展需求, 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 不仅要帮助孩子认识挫折心理、减轻挫折压力, 增强抗挫能力, 还要发掘其心理潜能, 超越自我。在家庭教育中, 要重视挫折教育, 家长要教会孩子适应各种挫折, 正视挫折, 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 增强孩子抗击挫折的本领, 为孩子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贾青.试论家庭心理素质教育, 湖南教育学院报.2000 (2) .

[2]王玉萍.宋玮.儿童需要耐挫能力的培养, 教育导刊.2006 (9) .

[3]龙云兰.家庭教育中要重视挫折教育,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 (8) .

[4]刘海荣.小议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 在线教育艺术.2009 (2) .

篇9:关于胆怯孩子的教育

关键词:胆怯幼儿;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240-2

作为一线的老师,工作中我们特别注重两类孩子:一类是特别出众的,他们聪明、乖巧,容易博得我们的喜欢;另一类是爱惹事生非的,他们时时闯祸,经常打人,我们不得不时常盯住这一类孩子。老实孩子,他们不找事,不添麻烦,不容易引起我们的重视。《纲要》中指出:要树立正确地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如何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关注胆怯孩子的教育呢?下面结合一个特殊教育案例谈谈这个问题。

一、要重视吸收有关反映孩子情况的信息

孩子心理行为有了问题,会表现在各方面,引起与他密切接触人的注意。而我们刚开始与孩子接触时,是盲目的,真正了解孩子,与孩子互动起来需要一定时间,作为一线的老师,一定要重视各方面的信息,综合采纳。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了解时间,增加工作效率。蓓蓓能很快纳入我的视线就源于我及时接纳了各种信息:她是我从中班接的一个孩子,小班的老师反映她很老实,班里有她没她一个样;她母亲也找我反映情况,说她孩子很内向,很老实,让我们多关照。由于有了两方面的信息,开学的第一天,我就注意观察她。

场景一:我们组织孩子们喝水时,小朋友们都去了,她却安安静静的坐在小椅子上,我温和地对她说:“你快去喝水吧!”她这才慢慢起身,来到开水桶旁边,看着小朋友你争我抢地拿杯子接水,她又悄悄地躲在一边,不敢靠前,等所有的小朋友都接完水,她才慢慢地、很小心地走到水桶边,我发现她接水时手在颤抖。

场景二:上课时,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大声讨论,她只是端端正正地坐在小椅子上,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我拿眼睛微笑地对视她,她很不好意思,赶紧躲开。

场景三:户外活动时,孩子们踊跃排队,她却坐在小椅子上一动不动,“蓓蓓,快过来站队呀!”我说,她很不好意思地站起身来,满脸通红,目光祛怯的,低着头走过来,远远地站在队伍的最后面。孩子们玩套圈,你追我赶,好不热闹,她却躲在一边,不敢活动,我只好叫一个小女孩拉她一起玩,在我的鼓励下,才慢慢走出我的“视线”……。

二、要采用多种渠道,探寻孩子心理行为问题的原因

孩子心理行为出现问题,或者是先天性的,如遗传、出生时窒息等方面的情况;或者是后天的教养问题,如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基本需要(包括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等)的缺失和基本需要的过量,成长性需要(自我实现)的不满足等;或者是两方面原因都存在的。与家长进行交流时,必须用诚心博得家长的信任,采用多种形式探寻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为了解蓓蓓的情况,我与她父母进行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也与从小养育她的奶奶进行多次正面接触,总结出造成孩子今天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

(1)先天方面原因:孩子的性格随父亲,他父亲就特内向、腼腆,像个大妮似的。

(2)后天方面原因:父母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给孩子的爱与关照不足;祖母是农村老太太,对孙女很溺爱,事事包办,不让孩子动手,限制孩子自由,怕磕着碰着,很少带孩子出来与小伙伴玩;孩子入园年龄较小,由于性格原因,特别依恋家人,分离焦虑严重,哭闹过一段时间后,有了退缩性行为,害怕老师,害怕与小朋友交往,不敢参与班里的一切活动,小班老师的工作任务很重,对于“特别老实”的她给忽略了。

三、找出适合孩子问题的教育对策

良好的教育对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根据蓓蓓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的对策。

1.亲情关注,补偿依恋需要

心理学上讲,依恋的形成会使孩子获得安全感、满足爱与归属的需要,而蓓蓓的祖母是孩子的主要照看人,老人不会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注孩子发出的各种情感信息,也未必会及时反馈和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虽然与孩子建立起依恋关系,但质量不是太高,致使孩子缺乏基本的安全感。为了补偿孩子的依恋需要,我与其父母进行了约定:每天必须抽出时间陪孩子,和孩子聊天,给孩子讲故事,进行一定的户外活动等等,使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记录每天与孩子活动的情况,每周一交给我们。在幼儿园,我们也注意多亲近她,尽快解除她对我们的害怕心理。

2.同伴帮助,满足交往需求

蓓蓓虽然有时会产生与别人一起玩的想法,但因从小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没有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

我们与家长一起努力为她创设良好的同伴交往的环境。

(1)引发同伴对她由被动到主动的关注。首先,树立蓓蓓在同伴中的地位,蓓蓓乖巧、听话、行为较好。于是,我们常常表扬她:“蓓蓓从不打架,真是个好孩子。”“蓓蓓吃饭一粒米也没掉,真乖!”“蓓蓓上课坐得真好,真是好孩子!”渐渐的孩子们都认识了她,喜欢上了她。然后,再让能力强的孩子们去和蓓蓓交朋友,由于蓓蓓在小朋友们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主动找她玩的孩子越来越多,老师也主动找请她跳舞,和她一起游戏,找她谈开心的事。渐渐的蓓蓓明白了老师喜欢她,小朋友们也喜欢她,她感受到有了朋友的快乐,自己也就会主动地去找朋友了。其次,调换了她的座位,安排一位能力最强的小女孩和她在一起,多帮助她,引导班上的孩子主动和她交往,凡是每天主动与她玩的孩子将获得一次优先选择游戏的机会。

(2)增加个别交往的机会。我们为蓓蓓创设了多与其他孩子个别交往的机会,使她学会社交的方式方法。一次,她站在两个小朋友身后,看他们玩飞机,我走过去问:“你想玩吗?”她点点头,我提醒她说:“你应该怎样对他们说,才能玩到飞机呢?”她想了一下,说:“请你给我玩一下好吗?我玩一会儿就还给你们。”我们当即表扬她,说:“这个方法很好,以后可以这么做。”只要她喜欢玩的活动,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让她玩,并让她喜欢的小朋友陪着她,在她犯错误时,委婉地指出,以保护她的自尊心。

3.尽情玩耍,尝试高峰体验

为了蓓蓓的健康成长,我们为要求其祖母做到:

(1)让孩子放开手脚,大胆的玩。心理学家讲, “高峰体验”就是孩子在对环境积极适应的状态下,潜能得到了发挥,体验到了“忘我”时刻所产生的愉快情绪。“高峰体验”即马斯洛所说的成长性需要,成长性需要得不到满足将导致孩子产生成长性疾病,如:胆小、怯懦等。蓓蓓的奶奶对她溺爱过度,限制了她的活动自由和交往自由,使她没有得到过“高峰体验”。因此,要求其奶奶鼓励孩子大胆的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她体验成功,感受到“我也行”。

(2)教孩子学习与人交往。交往方法在幼儿园要学,在幼儿园外也要学。因此要求奶奶多与孩子交流,让孩子见了熟人学打招呼,多与相识的同伴一起玩等。每天下午奶奶来接孩子时,我们都了解其活动情况,对做的不好的或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比如带孩子到楼下与邻居的小孩子玩儿,去朋友家串门,到商店去买东西,给同伴过生日等。

篇10:关于教育孩子的俗语

2、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保一家兴旺。

3、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4、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5、有德才有福,有爱才有家。

6、传家两字读与耕,兴家两字俭与勤。

7、凡事应要留余地,幸福然后有得倾。

8、一寸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存光阴。

9、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10、人生都有双重父母,双方父母一视同仁。

11、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

12、实爱无成见,真信须勿疑。

13、儿孙自有儿孙福,勿为儿孙做马牛。

14、事前最好有准备,不可临渴而掘井。

15、人言夫妇亲,义合如一身。

16、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

17、上敬下睦,夫唱妇随,勤善和美,崇善孝敬。

18、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19、做人带点人情味,不可对人冷冰冰。

20、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21、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22、提倡勤俭持家,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23、常将有日思元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24、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

25、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

26、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珍惜时间,懂得付出。

27、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28、做正直的人,做正确的事。

29、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谅互让,互慰互勉。

篇11:关于孩子教育的思考

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有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的意思就是说天下万物都始于一个恒久不变的客观规律中,而人类总结出来的所谓的规律,不一定是恒久的规律,人类可以认定的名号,亦不是恒久的名号。这席话听起来比较苦涩、难懂,但仔细思索后,却发现能符合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人类对社会的认知是逐步推进的,对世界的改造也是在探索中前行的,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至资本主义社会或社会主义社会,抑或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在每一种社会的前阶段,社会体制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但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旧的社会体制往往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于是就会出现社会的变革或革命进程,以一种新的社会体制替代过期的体制。由此规律,人类社会能从失败的社会活动中逐步修正自己的错误,却不能预知或提前完全决定社会运行的轨迹。

这种道理推及到孩子的教育方面,我的理解就是教育没有一种万能的方法,一个普遍的程序。试想,如果在教育中都像王金战老师写的那样《学习哪有那样难》,都像蔡笑晚先生说的那样《我的六个孩子上哈弗》,那天下的孩子个个成绩优秀,人人上名牌大学,现实吗?!所以就有“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之说;也就是说,市面上流行的教育方法、教学方式也许具有借鉴作用,但也不是绝对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我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什么是成功的教育、怎样才能有幸福的人生。难道成功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成绩优秀,考上清华、北大或牛津、哈弗等名校吗?难道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一辈子在外打拼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吗?

我们身边这种情境的事例不胜枚举。我父母家的邻居有对丈夫姓费的老夫妇,老两口都年逾九旬,住在居民楼的二层,老式居民楼楼梯陡峭,老头、老太夫妇拄着拐杖,颤颤悠悠的上下楼梯,为生活劳累。有时,邻居都不忍,上前扶上一把。他们唯一的儿子“学业有成”,现在美国定居,供职一家研究机构做学问,据说,可能是由于中美之间往返机票太贵,他几年也不能回家一次,以至费老病危,他儿子回国后费老遗体都已经火化,入土为安了。费老临终都没有得到儿子的服侍,他幸福吗?!他儿子最后都没有见到老父亲一眼,他遗憾吗?!

在我目前所居住的选煤厂河西工房居住着一位离休干部马老,亦是年逾九十,行动不便。他大儿子可能是“教育不成功”吧,长大成人后被选煤厂招工当了工人,小区居民们经常能看到,他儿子右手搀扶着老人,左手提着一马扎,一步三停的陪老人散步,走一段路后就放下马扎让老人坐下歇一歇,每隔几天,都用轮椅推着父亲去选煤厂澡堂为父亲洗澡,在天气晴朗的午后,就让老父亲躺在轮椅上晒太阳。看着老人红润的脸庞,悠然自得的神态,我们能感觉到老人是幸福的;老人的儿子尽到了孝道,得到邻里的赞誉,他是问心无愧的。

基于此,对幸福和成功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我认为成功的教育成功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成绩优秀,更应该让孩子保持心理健康、人格健全,能适应生活中顺境和逆境的考验,人生的幸福更是一种积极的体验,可以有事业的成功,也可以有亲情、友情的环绕。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的人生,实现成功的教育呢? 首先,作为家长要加强自我修炼,努力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不要误入“望子成龙”,子女“望父成龙”的怪圈,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家长应顺从人生发展的规律,在事业上尽可能的上进,只有事业上的成功,才能挣回更多的薪水,使家庭生活更富足,更能为生活所需、事业进步创造必要的条件,俗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在思想上加强自身修炼,不断领悟人生的真谛。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各种富有哲理的学说。作为人到中年的家长,在生活上不应该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应抽时间广泛阅读诸子百家的思想论著,结合自身的人生体验,感悟先人的哲理,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提高自己的人性修养,从而能更加从容的引导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睿智的思想天空。

在日常的行为上,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亲师友,习礼仪”,孝敬父母,和睦邻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给孩子营造一个关爱、健康的社会生活环境,平时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积极的社会活动,让孩子体验亲情、友情,和孩子共同探讨做人做事的原则技巧,让孩子明白,社会上的人就应该相互支撑、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对一些消极的事件,如社会上的官员贪污腐败、风气败坏,以及生活中过度消费、环境破坏,不回避,和孩子共同分析,从中找出问题的症结,力图在自身的社会实践中避免,让孩子感受到正能量,体验正能量。

其次,在对孩子具体的学习教育上,首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种理论,说的是一个事情,坚持做超过三十天就会形成习惯,而习惯养成后,就会感觉学习是一种必然。第二是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在学习上保持高成效,有效的利用时间,就能挤出其他的时间休息、娱乐、或进行课外阅读。第三,课前预习,坚持缺什么、补什么。进行过课前预习,孩子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已经有所了解,在课堂上更能积极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中去,针对自己,积极思考,听课的效率就会提高。孩子对一门课程掌握的不好,往往会缺乏学习兴趣,这样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要经常观察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有不良情况时,及时和孩子、老师沟通,进行针对的性的训练,及时将成绩补上来。知识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只有经过长期刻苦的努力,才能获得好的成绩。

再次,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积极鼓励孩子多参加班级的活动,从中锻炼孩子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让孩子明白: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体的进步更能促进个人的成长。在成绩上不要斤斤计较,为别人的进步喝彩。

最后,又回到开篇的论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以上所有的教育方法、教学思想仅仅是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探索,一些思考,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乐观看待生活,用感动传播正能量,让我们以易经中的这句话与观赏此文的朋友共勉。

上一篇:模拟电路面试题集下一篇:多种样式育秧盘对寒地水稻生育和产量影响的比较农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