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就业前景

2024-07-08

企业物流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就业前景(精选6篇)

篇1:企业物流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就业前景

企业物流现状的现状、发展及就业前景

一、现状

1.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2.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中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f3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

3.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我国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二、发展趋势

企业物流的发展趋势有以下4个特点。

1.一体化。

企业物流一体化就是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较低的营运成本满足顾客的货物配送和信息需求。它的核心是物流需求计划,它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与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整合,使现代物流在商品数量、质量、种类、价格、交货时间、地点、方式、包装及物流配送信息等方面都满足顾客的要求。一体化物流就是把顾客需求放在第一位,它除了提供优质物流服务外,还承担促进销售、创造顾客需求的功能,分享增值服务的利润。例如海尔集团,它以JIT采购、JIT材料配送和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来实现同步流程,实现了在中心城市8小时、区域内24小时、全国4天以内

配送到位。

2.社会资源整合。

企业可以利用各国、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分散生产和销售。这样,现代企业的物流就能延伸到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在内的各关联主体。企业产成品中,除了涉及核心技术的零部件是自己生产的之外,其他大多数零件、原材料、中间产品都是由供应商提供的,企业这种少库存或零库存的实现需要一个强大的物流系统。例如Dell,它每天要求美国联合邮包服务公司从它在奥斯汀的工厂运走1万台电脑,并从索尼在墨西哥的工厂运走同样数量的显示器,再由美国联合邮包服务公司将电脑和显示器连夜配套送交顾客,Dell则通过网络对全程的物流服务实行即时的管理和监控。物流社会化使企业可利用的物流资源成级数倍增长,经过整合的虚拟物流资源减少了企业自身的基建成本,提高了物流设施的利用率,优化了资源配置,节约了物流费用。

3.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实现企业的快速反应。

企业的资源、生产、销售分布在全球市场上,市场的瞬息万变要求企业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使物流信息化、网络化成为企业实现其物流管理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物流信息系统增强了物流信息的透明度和共享性,使企业与上下游节点形成紧密的物流联盟。企业通过数字化平台及时获取并处理供应链上的各种信息,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

4.企业物流外包与部分功能的社会化。

在工业化高度集中的今天,企业只有依靠核心技术才能在竞争中存得一席之地。而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生产、流通各个环节都面面俱到,因此,企业将资源集中到主营的核心业务,将辅助性的物流功能部分或全部外包不失为一种战略性的选择。例如,Amazon公司虽然目前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物流设施,但对于“门到门”的配送业务,它始终都坚持外包,因为这种“一公里配送”是一项极其繁琐、覆盖面极广的活动,不是其优势所在,它的这种外包既降低了物流成本,又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就业现状

物流专业就业前景:未来5至7年我国将需要大批专业物流管理人才。随着我国物流快速发展,我国物流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瓶颈。近几年,虽然全国普通高校开设物流专业的已增至100多家,但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需求。

据有关方面调查物流专业人才已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目前毕业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已经成为市场抢手人才,同时,我国物流正在和国际物流融为一体,熟悉国际物流运作的人才更显不足,这一专业作到三证互认,因此就业前景还是乐观的。当然还要取决于自己的综合能力。

薪酬待遇:在目前的国内物流行业内,人才需求分布情况是:负责仓储和货物流通的是最基础的职位,这部分从业者比较多,但几乎都不是物流专业人才,他们的年收入在1万至2万元;负责业务和管理的经理是中级的职位,这部分人大多也不是物流专业人才都是有一定经验的从业人员,他们的年收入在3万至5万元;出色的高级经理和总监是最缺乏的,他们的年收入在几十万元以上。

篇2:企业物流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就业前景

您好!非常感谢您回答此份问卷。

本问卷仅用于了解物流企业的真实数据,调研结果用作学术研究。希望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帮助我们完成此次调研活动,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一、企业基本经营情况

1.企业所有制性质为:

□ 国有企业□ 外商独资企业□ 中外合资/合作企业□ 民营企业

2.企业从事的主要业务为;2011年新增业务为

a.运输b.装卸c.仓储管理d.流通加工c.包装e.配送f.物流信息技术 g.物流金融h.物流地产i.物流与供应链咨询、设计 k.其他________(请注明)

3.请选择企业的业务辐射范围:[可多选]

□ 本市□ 省内□ 本省及周边省区□ 全国□ 跨国

4.企业主要客户的所有制性质为

a.国有企业b.外商独资企业c.中外合资/合作企业

d.民营企业e.事业单位f.其他____________(请注明)

5.企业与客户的合作主要采取哪种形式?[可多选]

□ 签订合同□ 战略联盟□ 客户持有本公司股份

□ 相互持股□ 其他______(请注明)

6.企业与客户签署合同的期限一般为:[可多选]

□ 临时合同□ 半年合同□ 年度合同□ 长期合同(一年以上)

二、企业人力资源状况

1.企业在岗员工总人数_______人,管理人员占_______%,基层员工占_______%。□10人以下□11-50人□51-100人□101-1000人□1000人以上

2.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平均月收入是多少?

□2000元及以下□2001元-3000元□3001元-4500元

□4500元以上-6000元□6000元以上

3.基层员工的平均月收入是多少?

□1000元及以下□1001元-2000元

□3001元-4000元□4000元以上

4.企业最紧缺的物流人才是:[可多选]

□ 综合性物流管理□ 物流信息管理□ 库存管理□ 营销管理 □ 国际物流业务管理□ 运输管理□ 特种作业□供应链设计□2001元-3000元

□ 其他______(请注明)

5.企业如何进行物流人才培训?[可多选]

□ 资助员工进行专业深造□ 企业定期组织培训□ 企业不定期组织培训 □ 资助参加社会机构认证培训与考试□ 个人参加社会培训

□ 其他______(请注明)

三、企业的基础设施情况

1.企业营运车辆的平均利用率是多少?

□ 20%以下□ 21-50%□ 51-70%□ 71%-90%□ 90%以上

2. 企业营运仓库的平均利用率是多少?

□ 30%及以下□ 31%-50%□ 51%-70%□ 71%-90%□ 90%以上

3. 企业仓库的运作方式是:[可多选]

□ 机械化作业,信息处理用人工□ 以手工作业为

□ 机械化作业,信息处理计算机化□ 全自动无人作业

4. 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可多选]

□ 运输管理□ 仓储管理□ 财务管理□ 设备管理

□ 订单处理□ 配送管理□ 销售管理□ 采购管理

□装配和包装管理□ 车辆监控□客户查询、管理

□其他______(请注明)

5. 企业的客户能否访问本企业的网络数据?

□ 能□ 不能

6. 企业采用了哪些物流信息技术与设备?[可多选]

□ EOS系统(电子自动订货系统)□ 条形码技术□ ASS(自动分拣系统)

□ EDI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GIS(地理信息系统)□ RFID(射频识别)□ 其他__________(请注明)

7. 企业未来计划投资哪些物流信息技术与设备: [可多选]

□ EOS系统(电子自动订货系统)□ 条形码技术□ ASS(自动分拣系统)

□ EDI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GIS(地理信息系统)□ RFID(射频识别)□ 其他__________(请注明)

四、企业的经营环境

1. 请对下列影响企业经营的环境因素,按照重要性程度对以下选项画√

弱强

▁▃▅▆█

因素1: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因素2:提高服务效率□□□□□

因素3:规范市场□□□□□

因素4: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因素5:加强物流基础设施□□□□□

因素6:推进物流标准化□□□□□

因素7:其他(请注明)

2. 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是否存在合作?

□ 是□ 否

若存在合作,其合作形式为:[可多选]

□ 签订合同□ 战略联盟□ 参股□ 口头约定□其他______(请注明)若签署合同,其期限一般为:[可多选]

□ 临时合同□半年合同□年度合同□长期合同(一年以上)

五、企业财务状况

1.企业的年营业收入为。

a.50万及以下b.50万以上—100万c.100万以上—200万

d.200万以上—500万 e.500万以上—1000万f.1000万以上

2.企业的年平均利润率为___;年平均增长率为。

a.亏损b.1-3%c.3-5%d.5-10%以上e.10%以上

3.2011年影响企业利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可多选]

□ 物流有效需求不足□ 市场竞争□ 运营成本的变动

□ 外汇汇率的波动□ 国际金融危机□ 其他_____(请注明)

六、企业的前景预测

1.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本企业的规模将

□ 快速扩张□ 缓慢扩张□ 基本不变□ 缓慢减少□ 急剧缩小

2.企业未来需要重点加强的工作有哪些?[可多选]

□ 降低运作成本□ 优化业务运作网络□ 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强市场营销□ 拓展业务领域、增加服务项目□ 提高员工素质

□ 与上、下游客户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其他__________(请注明)

3.企业是否愿意参与建立战略联盟关系()。

□ 是□ 否

篇3:国外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外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对比

在宏观政策方面,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本国物流业发展,并积极制定各项法律法规及标准来规范其市场竞争秩序,为物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例如,美国颁布的《多式联运法》,欧洲的《统一法》,日本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等。日本物流业之所以发展迅速,与日本政府对物流业的宏观政策引导有着直接的关系。各国在基础设施方面都比较完善,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美国物流之所以发达,相当程度上要归功于其密集而先进的综合交通网络。各国人才培训和教育体系日趋完善,为物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在美国,已建立了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等。

在美国,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物流的专职政府部门,政府依旧按照原职能对物流各基本环节分块管理。其中,民间物流行业组织在美国物流管理体制中占一席之地。但美国的全国物流体系各组成部分均居世界领先地位,而其中尤以配送中心、速递、企业物流等最为突出。美国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分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方式;而欧洲在物流产业上具有明显的特色,科技进步,尤其是IT技术的发展及相关产业的合并联盟,促进了欧洲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欧洲各国的物流管理体制基本采取的是政府监督控制、企业自主经营的市场运作模式;日本物流发展的特点是,政府系统规划,物流配送社会化程度高,重视精细物流的发展,物流信息系统发达。

国外物流企业发展趋势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物流的时代,对物流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十分激烈。要满足全球化或区域化的物流服务,企业规模必须扩大,形成规模效益。规模的扩大可以是企业间的收购兼并,也可以是企业间的合作与联盟。国际物流市场专家们认为,世界上各行业企业间的国际联合与并购,必然带动国际物流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而物流业全球化的发展走势,又必然推动和促进各国物流企业的联合和并购活动。比如不久前,德国国营邮政出资11.4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大型的陆上运输企业AEI。AEI公司1998年的销售额达15亿美元,是美国国内排列前10位的大型物流运输公司。德国邮政公司这一举动,目的是把自己的航空运输网与AEI在美国的运输物流网合并统一,增强竞争力,以与美国UPS和联邦快递相抗衡。

21世纪将是一个消费多样化、生产小量化、流通高效化的时代,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客户对物流的个性化要求也越来越多。因此,物流服务的优质化是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5个“Right”的服务,即把好的产品(The right product),在规定的时间(At the right time),规定的地点(In the right place),以适当的数量(In the right quantity),合适的价格(At the right price)提供给客户将成为物流企业优质服务的共同标准。

物流企业是为特殊市场提供物流服务、突出个性化服务特色方向发展,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现代供应链综合服务,来拓展物流发展空间,提升企业知名度。根据市场确立业务重点,是瑞士物流区域Fiege的一个重要经营特色。在欧洲,Fiege清晰地在不同市场上确立了不同的业务重点:在意大利,业务重点为零配件、化学品、药品、食品、服装和消费品物流;在瑞士,业务重点为纸板和纸张物流;在德国和捷克,业务重点为印刷品物流。

共同配送是由多个企业为了实现运输规模经济而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运输的规模经济要求运输批量越大越好,运输工具应尽可能满载运行,从而实现运输的规模效益,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节约了社会运力,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共同配送是未来物流企业配送模式的发展趋势。

物流既是经济发展和消费生活多样化的支柱,同时物流的发展又会对城市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如运输和配送工具的噪声、排放污染、对交通阻塞的不利影响等。另一方面生产产品的厂商在生产过程中的废料以及社会生活废料如不处理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此21世纪对物流提出新的要求,即绿色物流。绿色物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就是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又称回收物流。

从总的发展趋势的角度来讲,美国物流企业在规模化方向发展相比欧洲日本要突出些,像UPS、FedEx都是世界级顶级物流企业,在规模和实力上都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欧洲物流企业则更趋向于提供个性化服务,如欧洲的瑞士物流区域Fiege;日本更加注重的是向精细物流方向发展,广泛采用共同配送。

对我国物流企业的启示

2004年12月4日,我国政府全面取消国外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政策限制和关税壁垒,大型国际物流企业全面进军中国市场。相对而言,我国物流企业在规模、资金、国际化水准、物流系统、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面对全球化和国外现代化物流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作者认为,加强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亟需借鉴一些国外的经验,克服自身的不足之处,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首先,加强体制建设和宏观管理。我国对物流企业的准入管理存在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问题,对价格战、超载等不正当竞争又监管不力,行业协会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需要不断改进政府对物流市场的管理,加强行业自律,创造良好的物流市场环境。

其次,强强联盟、整合资源。企业要拥有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向规模化发展,通过强强联盟、整合资源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再次,要加快信息系统及其标准化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信息系统的落后、物流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最后,构建起中国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框架体系,包括市场反应能力体系、规划设计能力体系、服务创新能力体系、操作管控能力体系的构建。只有构建起了完备的核心竞争力的框架体系,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篇4:港口物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 要】港口物流同经济、贸易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总结出加强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对策。

【关键词】港口物流;经济;贸易;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U65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041-01

引言

港口物流是指以建立货运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信息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为目的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代理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能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

1 我国港口物流的现状

1.1 港口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物流技术水平低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港口目前深水航道、大型化的综合港口较少、深水化港口更少的局面并没有有效改变。如果我国的港口建设不能适应船舶大型化要求,必将对港口物流总量的增长、物流链的建立和调整產生巨大的负而影响。

1.2 港口现代物流中心地位没有形成

由于我国港口布局网络尚不够合理,枢纽港、喂给港体系还未确立,信息化水平较低,物流企业的发展不尽如人意,所以港口现代物流中心的地位还没有真正形成。

1.3 港口物流的信息系统利用率不高,大部分仍处于封闭状态

经过多年,我国沿海港口和内河大型港口信息化服务水平还较低。港口物流信息系统没有形成统一标准,还不能适应发展要求,导致一些单位和部门之间建立的信息数据库不能相互沟通;物流作业各环节之间没有较好衔接,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实现困难,物流活动难以顺畅进行,客户需求不能得到很好满足。

1.4 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方式还很有限

我国港口物流业大多还处于利润理念阶段,服务意识淡薄。物流服务理念除追求商品自然流通的效率和费用外还要强化客户本位服务意识,切实转换经营和管理方式,按现代物流的要求进行整合。

2 加强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对策

2.1 加快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要重视和利用港口优势,发挥临港工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趋势,提升港口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加强港口运输网络系统化建设,为港口创造一个良好的集输运环境,要搞好货物在装卸、中转、仓储过程中的增值服务,要加强与海关、商检等口岸单位的协调配合,提高通关效率,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软环境。

2.2 加快推进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

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整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标准、安全、开放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加强专业信息系统建设,完再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港口商情网络,建设港口EDI系统,整合、完再港区电子监控系统,建设生产调度监控系统、海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生产视频会议系统,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港口的现代化水平。

2.3 加快建立港口物流联盟

(1)港口与港口联盟。范围广泛,既可以是同一区域内也可以是不同区域的联盟 ,既可以是同一国家联盟也可以是不同国家之间联盟。

(2)港口与航运公司联盟。港口与航运公司联盟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在这种联盟建立后,港口企业与航运企业建立了良性的竞合关系,与供应商、制造商、销信商合作共建了一条高效的物流链,就可以实现港口仅凭自身实力无法达到的效率,井与其他企业成果共享,共同建设港口物流体系。

(3)港口与货源联盟。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为了确保取得长期稳定的货源,港口可以依靠本地区的优势,积极与货源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战略联盟

2.4 积极争取特色物流

我国各港口要紧紧围绕自身的未来定位,放眼眼界,复兴传统资源,因“港”制宜,建设高效率、高开放性、高服务水平而又富含海派文化的特色物流,扫一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港口物流名片。

2.5 深化体制改革,完再法规政策

谨防政出多门,出现新的政策性、体制性障碍。遵循物流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使港口物流企业能够平等地进入市场。港口有关部门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帮助解决港口物流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配送交通管制、进出口货物查验通关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及管理体系。

2.6 努力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物流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

进一步加快港口物流领域对外开放步伐,提倡与国外物流企业携手合作,优势互补,加快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港口物流服务体系和企业运行机制。在硬件与软件的共同发展下,努力建设现代化、集约化、高效率的综合物流基地,形成相关的产业体系,增强对港口内外配送的辐射能力,积极引进具有“示范效应”的中外合资、外商投资大刑现代物流企业,大力推进传统物流企业的改革和资源的整合,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

2.7 加张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讲

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建立多层次的学校教育体系。物流教育的发展要兼顾现代和未来的发展,做到综合发展,各类刑人才的培养要做到比例协调。另一方面,要加强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规范化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

3 总结

港口物流业的快速、可持续性的发展将是各个港口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各港口保持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世界上的各大港口都加快了港口物流的发展,国内港口也已意识到发展港口物流的重要性,纷纷加快了对港口物流的规划和建设。

げ慰嘉南:

[1] 张天怀.中国外贸港口与航线[M].刘外经贸人•赞出版X1:,2005

[2] 张亦驰.现代物流发展趋势与竞争战略[J]中围物资流通.2002,(4):20,22

[3] 白雪洁.推动现代物流发展建立港口物流中心的战略意义[J]水运管理.2001.(8):2-5

篇5:企业物流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就业前景

内容摘要

中文摘要

仓储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直到现代物流业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物流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多数企业研究和规划以及实施的重点。高效合理的仓储可以帮助厂商加快物资流动的速度,降低不必要的成本,保障加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并可以有效实现对资源自动化控制和管理。仓储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从原始的人工操纵仓储到现在的自动化智能仓储,通过各种高新科技对仓储的技术支持,仓储的效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本文简要介绍了企业仓储,并通过案例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仓储业发展状况和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基本解决方法。

关键词 : 企业;物流;仓储;仓储管理

英文摘要

Storage from the second world war has been to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logistics system in the play the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effect, is currently most enterprise research and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key.Efficient and reasonable storage can help speed up the material flow speed of the manufacturer, reduce unnecessary costs, security processing production run smoothly, and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resources.Warehousing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 and phase, from the original artificial manipulation storage to the present automation intelligent storage, through all kinds of high and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the warehouse of the technical support, the storage efficiency has been dramatic increase.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enterprise warehouse, analyz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storage property of some problems in them, and put forward the basic methods to solve them.Keywords: enterprise;Logistics;Storage;Warehouse management

目录

一、仓储管理的内容和作用...........................................1

(一)什么是仓储管理...............................................1(二)仓储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1

二、企业仓储物流管理案例及分析.....................................2

(一)海尔物流仓储管理模式与分析...................................2

(二)重庆中集物流有限公司仓储管理现状与分析„„„„„„„„„„„„7

三、我国目前仓储也发展现状分析....................................10

(一)我国仓储业现状..............................................10

(二)存在的问题„„„„„„„„„„„„„„„„„„„„„„„„„„10

(三)对策研究„„„„„„„„„„„„„„„„„„„„„„„„„„„11

四、仓储管理的发展趋势............................................14

(一)、实现“零库存”管理........................................17

(二)、整合化管理................................................17

(三)、计算机化与网络化管理......................................17

五、结论..........................................................17

六、主要参考文献„„„„„„„„„„„„„„„„„„„„„„„„„„„„„15

一、仓储管理的内容与作用

(一)什么是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具体来说,仓储管理包括仓储资源的获得、仓储商务管理、仓储流程管理、仓储作业管理、保管管理、安全管理多种管理工作及相关的操作。

仓储管理的内涵是随着其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不断扩大而变化。仓储管理,即库管,是指对仓库及其库存物品的管理。仓储系统是企业物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子系统。物流系统的整体目标是以最低成本提供令客户满意的服务,而仓储系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仓储活动能够促进企业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现代仓储管理已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二)仓储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伴随着现代制造企业的发展,仓储业的发展越来越快这就导致了仓储管理的迅速发展。对仓储进行管理,使仓库空间的利用与库存货品的处置成本实现平衡,降低仓储物流成本。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仓储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因为仓储是企业物流各个环节的交叉点,衔接采购与生产、生产与销售以及批发与零售等重要环节。不仅如此,仓储还是物资流转的重要枢纽,也是信息流通的重要环节。一些特殊行业的大型生产企业、部分大型流通企业在仓储设施上加大了投资力度,近些年新建了大量的立体仓库、甚至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立体库,在组织体系上,组建了独立的仓储或物流公司,在承担自身仓储与运输业务的同时也为社会服务。生产企业,以大型烟草公司(烟厂)、大型医药公司(药厂)较为普遍,家电生产企业以海尔比较突出;零售企业以一些大型连锁超市公司为代表,如上海华联、苏宁电器等。中小制造企业常常选择自营仓库而不是公共仓库,目前大多数中小制造企业自营仓库采用的是将分拣|备货和存储场所混合在一起的布局设计,即利用现有的存储区域,在必要时对堆码高度|相对于出库站台的存货位置|货位的尺寸加以调节,提高效率。中小制造企业的仓库之所以会形成目前混合使用的状况,是受到我国制造业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小制造企业自营仓库的作用仅限于存储物料,而对于仓库的存储成本和空间利用地很少考虑,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库存成本。

仓储及其管理对于物流系统的重要意义,我们还可以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供给和需求之间既存在实物的“流动”,同时也存在实物的“静止”,静

止状态既是将实物进行储存(包括仓储),处于静止是为了更好的衔接供给和需求这两个动态的过程。还有就是仓库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转站,是生产过程中必备的周转场所,参与生产经营,编制物料供应计划,跟踪物料消耗情况,提供物资信息已成为现代仓库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由此可见仓库自始至终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对促进生产提高效率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企业仓储物流管理案例及分析

(一)海尔物流仓储管理模式与分析

1.海尔仓储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内向物流

海尔市场链流程再造与创新过程中,JIT采购配送中心整合海尔集团的采购与配送业务,形成了极具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的JIT采购及配送体系。

海尔物流JIT采购管理体系:实施统一采购,以达到在全集团最低总成本下提供JIT(Just in time及时)采购,实现为订单而采购,降低物流采购成本;建立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与供应商的双赢合作。目前,JIT采购面向包括50余个世界500强企业的供应商实施全球化采购业务,在全面推进实施寄售采购模式的同时可为用户提供一站到位的第三方服务业务。这一体系的建立,做到了三个同步:信息同步,一体化的计划保障了信息的准确性,实现了准时采购;采购和备料同步,使供应链上原材料的库存降低了7天;距离同步,建立国际工业园,吸引国际供应商在园区设厂,保障JIT的采购与配送。

海尔物流JIT配送管理体系:JIT配送全面推广信息替代库存,使用电子标签,条码扫描等国际先进的无纸化办公方法,实现物料出入库系统的自动记账,达到按单采购,按单拉料,按单拣配,按单核算投入产出,按单计酬的目标。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看单配送体系。

海尔制定了合理的物流改革实施计划,选择空调的部件库为试点,建设现代化的立体高架库,以此推动面向部件采购配送物流及车间物料配送系统的物流改革,并向集团各事业部全面推进。全自动立体库

空调事业部首先开始建造海尔现代化物流中心库,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硬件及管理软件系统,由世界权威的物料搬运设备供应商林德集团提供窄通道三向高位堆垛车;重型货架由世界著名的货架供应商精确公司提供。软件系统由世界著名的企

业ERP供应商SAP公司提供。该库共有9168个库位,日进出托盘1600个。

海尔国际化物流中心立体高架库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仓储管理,促使集团在采购订单的管理,生产计划内的调度,资金流的管理方面与物流中心相配套,推动集团资源管理系统(ERP)的实施。外向物流

海尔物流使用SAP LES(物流执行系统)进行全球物流运作管理,包括四个方面的管理:

资源管理,资源统一管理和调配,降低物流成本; 订单管理,订单信息同步共享,提高订单相应速度; 运输管理,配送,运输系统监控,在途库存监控; 仓库管理,库存信息共享,实时查询,库存报警。

海尔物流自主开发的全球HLES条码扫描系统,通过对人码,物码,机码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产品的全程的单品追踪及先进先出的系统控制以及供应链全过程的透明追踪。物流服务

海尔物流在一级配送网络,区域内分拨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间配送体系。各配送中心的网络,除了能满足区域内配送外,还建立了直接送达其他配送中心的区域间配送网络,使以前的单点和线,形成星罗棋布的网,形成完善的成品分拨物流体系,备件配送体系与返回物流体系。

2.海尔物流仓储分析

(1)新经济时代海尔仓储经营模式的特点:

第一,着眼于高科技,高附加价值产品的研制,热衷于时尚,独特,新奇,酷式,魅力产品的开发,追求短周期,高频度,见效快的产品价值,注重品牌效应和企业诚信度。

第二,通过规模经营,降低成本,加强市场竞争力。企业如果具有一定规模,就可采取批量定货,批量生产,批量运输,批量销售的办法大幅度降低费用,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因此而加强。超级市场,连锁商店,便利店等之所以有竞争力,其中,规模经营是重要原因之一,跨国集团公司,大型生产企业是依靠规模经营维持自己的市场地位。最近几年世界性的知名大企业的合并浪潮,也是出于这种考虑。重组巨型企业的目的是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这种倾向会越来越明显。第三,服务第一,用户至上。新时代的企业经营方针之一,是“服务第一,用户

至上”。用户一个电话,用计算机发一个指令或发一份传真,企业就立即上门,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中途用户可以查寻,追踪;在时间方面极力提高速度,为用户争取时间。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都在打“时间差”,强调时间效益,要求快节奏,因此既保持质量,又保持速度的服务,也将是新世纪企业经营的新特点。

第四,信息代替实际操作,减少浪费,节约时间和费用,实现事物的无缝对接。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尝到了信息的甜头。如果实现信息的有效组合,会使这个世界发生“质”的变化,在物流环节中,我们真的可以做到“零库存”,取消仓库,只用自动分类,分拣系统就能保证及时供货。那样会大大缩短流通时间,节约仓储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企业及时捕捉信息,可以最早选择商机,最先抢占市场,最快组织队伍,从而实现供应链的无缝对接和整合。这些都将是新时代里企业的经营的新特点。

第五,强化国民意识,注重环保责任。新时代的新型企业,不仅需要准确进行市场定位,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准,加强人才培养,严格成本控制,保持企业盈利,而且需要不断增强国民意识,履行环保责任。企业生产的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必须保持无噪音,无公害,不给周围居民造成妨碍和影响。企业不仅要考虑赚钱,也要从为国民创造福利和美化环境的目的出发,尽量为人类社会做贡献。国外许多知名企业都采取出资在本地建公园绿地,街心广场,儿童乐园或向学校捐款等方式,努力与周围居民融为一体,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取得当地居民的信任和好感。这也是一种企业经营之道和时代风尚。

第六,在现代物流上狠下功夫,挖掘“第三利润”。在新的经济发展的阶段,企业再生产和销售领域大都已接近极限,很难找到新的发展空间,于是纷纷把目光转向物流这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力争在这里寻求出路,创造剩余价值。这种趋势在21世纪将愈发明朗化。

(2)海尔仓储管理模式成功的主要原因

海尔能够迅速实施全方位物流改革,主要是基于拥有和利用了下述基础资源; 规模资源

规模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企业有了规模,可以在供应链网络化,研究开发,营销等方面有更多的协调能力和发言权。海尔经过15年的不断发展,整个集团已经拥有了较大规模。如果海尔没有一定的规模,不能有效的将物流改革的意图贯穿到相关分供方,由其迅速实施,物流改革的进程就可能大大推迟,甚至

影响生产,偏离改革的目标。良好的基础管理

OEC管理是海尔独创的有效管理模式,它是指对每件事,每个人,每天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每个海尔员工都需要对本日工作进行总结,对比目标,找出问题点或工作的最短板(木桶原理),及时采取纠偏措施。OEC的实施大大激发了员工的活力和创造精神,为海尔实现物流改革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整个集团和物流改革涉及到18个产品制造事业部的采购,仓储,库存管理,零部件配送,分装,物流规划,成品配送,分装,物流规划,成品配送运输等多个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各环节能够明确服务的目标,可以分清责任,对实施物流改革有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创新精神

海尔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于创新。海尔认为,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其实质就是体现在管理人员的创新精神上。海尔进行的物流改革,对原有运行机制和组织结构进行了巨大创新,减少了条块分割。它能够顺利进行,没有从上到下的每一位参与者的创新精神是不可能实现的。借力发展

为了保证物流改革的科学性,海尔邀请了专业的物流公司协助确定企业物流系统设计方案,并成立物流专家委员会作为海尔物流改革的智囊团,向海尔介绍世界最新物流理论和系统设计方法,使海尔的物流改革能紧紧把握住世界物流管理的最新成果及潮流。

(3)海尔仓储管理模式的普遍意义

大家熟知的海尔集团,有人称其为“中国物流管理觉醒第一人”,2001年10月又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了“中国物流示范基地”称号。这是因为海尔集团从1999年开始创新了一套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兴建了现代化的立体自动化仓库,构筑了将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使呆滞物资降低了73.8%,仓库面积减少50%,库存资金减少67%。同时,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吸收投资,也迫切需要 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按照英国的研究表明,各种物流费用平均占货价总额的14.8%;而美国的研究表明,各种商品的物流费用百分比,最低占10%,而最高可达32%;而中国的研究表明,一般商品物流成本占商品总成本50%~60%以上,水果,食品等商品的流通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60%~70%,玻璃,陶瓷的运输破损率高达20%;物流过程占用的时

间几乎占整个生产经营流程的90%。据统计,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一般占GDP的10%左右,而中国的物流成本在15%~30%之间。如此多的数据表,企业加强物流管理具有很现实的意义。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企业的经营组织已越来越多显示出新的特点;经营过程中一些独立的生产和销售由其他实体来承担,地区性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客户的个性化服务要求多,所以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需要极大程度地改进经营过程和向客户提供产品的过程,在改善企业自身的经营机能的同时,并努力改进由提供产品到客户服务整个过程中的各种管理行为,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降低总的生成成本,因此,必须把物流管理提升到核心竞争力的新高度。

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企业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和实践,与外国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我国企业中,采购,制造,运输,仓储,代理,配送,销售等各个环节,彼此分割,造成一方面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和产品库存过大,占用资金较多,产品成本上升;另一方面运输,仓储等企业有效货源不足,现有设施能力未能充分利用。综上所述,物流管理对企业的意义不能一言而誉。一个企业要想在未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自身的物流管理能力,而每一个企业的物流管理方式都必须符合自身实际情况要求,不能照部就搬。但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

1、采购方面。加强与上游企业的紧密合作,有效地为上游企业创造更多的附加值;与上游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供应网络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对企业实体及资金的双向流动进行管理;加快速度和集成化步伐,提高物流运行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使物流管理系统得到优化。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沃尔玛公司的采购方式,在沃尔玛有一个全球采购网络,其全球采购网络就像是一个独立的内部服务公司,在买家和全球供应商之间架起买卖之间的桥梁。

2、运输方面。运输在整个物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总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35%—50%左右,占商品价格的4%—10%。运输对物流总成本的节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现行的物流运输方式中无论是自营物流,合营物流还是第三方物流,隐性成本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这些隐性成本在物流运输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返程或起程空驶,空车无货载行驶,是不合理运输的最严重形式。在实际运输组织中,必须调运空车。因此,选择期望的运输方式时,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平衡运输服务的速度和成本,计算总成本,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则选择合适的路线和运输方式。

3、库存方面。各企业都期望低库存而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流畅生产环境,以适应当今激烈竞争微利时代。物料资金一般占企业运营资金55%—80%,而生产进度依时完成,直接影响客户合作满意程度。鉴此,物料库存管理及仓储管理掌握企业生产及物料运作的总调度和命脉,直接涉及影响生产部,生产工程部,采购,货仓,品控部,开发与设计部,设备工程,人力资源及财务成本预算控制等。在国内竞争国际化,企业生存社会化,同业竞争残酷化的今天,“客户—企业—供应商”,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三个独立的运作 单位,正如同运作管理平台正在从传统的“ERP”跃升为“SCM”一样,没有合作伙伴的积极参与,企业的供应链系统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库存计划的控制管理也同样有赖于对“客户—企业—供应商”三者关系的定义和策略性双赢联盟的形成和维系。

(二)重庆中集物流有限公司仓储管理现状与分析

1现状分析

(1)、盲目建设低档次的仓储设施

由于我国仓储设施近年来发展迅速,年投资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加

国家的大力支持。大量的仓储设施随之建立。导致仓储能力相对的结构性过剩。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我国仓储业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病。大量的仓储设施却 不能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因此,我国的仓储业需要在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上做出调整,针对市场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以适应企业的市场需求。中集物流也在这种大环境下盲目建设了大量低档次的仓储设施。(2)、缺乏仓储零库存技术

重庆中集物流有限公司的原材料平均库存期集中在l周至3个月;成品库存期集中在10天至3个月;库存期集中在15天至3个月。很明显,它的库存周期过长,这也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库存成本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很大,要控制总成本,就要加强库存管理,加快库存周转,压缩平均库存量。过量的库存被认为是资金周转慢,产品积压,供货率不及时的“万恶之首”,因此许多企业盲目压缩库存量,试图达到真正意义的“零库存”。其实,零库存技术(zero-inventory logistics)是指在生产与流通领域按照JIT组织物资供应,使整个过程库存最小化的技术的总称,而并非单纯的从数量上使得库存为零。(3)、仓储机械化、自动化应用程度不高,大多数还是传统的手工人员作业,且机械设备落后,完全属于国外淘汰产品和一些人工操作的机械,工作效率低下且

成本高。

(4)、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普遍较低

我国社会上普遍对仓库工作存在一种偏见,认为仓库不需要知识,也不需要技术,致使仓库人员的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2、改进方案

(1)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现有仓库的基础设施,不断改造陈旧老化的仓库,更新使用现代化的仓储设备。既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又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能贪大贪多,形成科学合理的仓储设施网络。

(2)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

。提高仓库利用率、实现有效的库存控制,就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实现仓储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企业仓储管理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公共信息网络与仓储网络的有效结合,提升企业仓储信息化水平。

(3)引进并培育仓储专业人才,完善培训体系。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要发展仓储企业,就要有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人才。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完善自动化仓库的管理机制 物流设备要实现高效能利用,需要有相适应的物流环境和科学管理,这些都要求有高素质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加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才能更地生存。

(4)改善仓储部的构成

1、在库区实行5S管理.5S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 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5S管理是现场管理的基础,5S管理水平的高低,代表着管理者对现场管理认识的高低,这又决定了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而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制约着ISO、TPM、TQM活动能否顺利、有效地推行。通过5S管理活动,从现场管理着手改进企业“体质”,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提高企业素质的方法,但又和自己的习惯做法不同,就要坚定不移地改进自己的思维定式。只有这样,自己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素质才能与时俱进,永远站在变革的最前列,不被时代所淘汰。

2、对货物实行ABC分类法.ABC分类法对于库存的所有物料,按照全年货币价值从大到小排序,然后划分为三大类,分别称为A类、B类和C类。A类物料价值最高,受到高度重视,处于中间的B类物料受重视程度稍差,而C类物料价值低,仅进行例行控制管理。ABC分类法的原则是通过放松对低值物料的控制管理而节省精力,从而可以把高值物料的库存管理做得

更好。ABC分类法是一种常用的物料分类管理法,将库存物料按一定标准分为A/B/C三类,对重要物料进行重点管理的方法。

通常A类物料占物料种类的10%左右,金额占总金额65%左右。对于A类物料应重点管理,严格控制库存,并定期盘点,严加记录,加强进货、发货、运货管理;

B类物料占物料种类的25%左右,金额占总金额25%左右。B类物料主要为专用零部件和少数通用零部件,因此可以按常规方式管理; C类物料占物料种类的65%左右,金额占总金额10%左右。C类物料应实行宽松管理,大量采购,大量库存,简单计算,简单控制。ABC分类法是十分重要而有效的物料分类管理方法,适用于物料管理部门的几乎所有职能,包括物料的计划和控制、采购、物料和采购的研究、收货、仓储和库存控制等,同样适用于来料质量控制。我公司也采用ABC分类法对零部件实施不同的设计、采购、仓储、检验方案。例如,在设计过程中,对于A类部件,我公司技术部门仅向供应商提供接口信息,而部件详细设计由供应商自行完成,公司质量部门按照技术规格书对部件进行首件检查,对供应商的所有试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以确认部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对于B类部件,详细设计由我公司技术部门完成,供应商严格按照图纸及技术要求进行加工制造,质量部门按照图纸及技术要求进行质量检验。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公司对ABC分类法会有不同的实施方案,所以不同公司所运用的ABC分类法会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其实质和运用原则是相同的。

(5)引进零库存管理。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零库存是指某种或某些种物品的在库储存数量为“零”,或接近“零”,即某种或某些种物品无库存或有极少库存,但不表示企业没有某种或某些种物品。不以库存形式存在的物品,就可以免去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零”库存可以通过准时制、看板方式、托管方式等来实现。对零库存实施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管理活动就是零库存管理。(6)提高仓储机械化、自动化应用程度加强信息处理,先进的基础设施和自动化功能是实现仓储现代化的基础,只有大力提高库区的机械化、自动化才能真正的提高仓储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的成本。加强仓储的信息化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及人工费用,可以提高仓储作业操作效率,提高仓储作业的准确性,还有助于高效管理。

三、我国目前仓储业发展现状分析

物流业已经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仓储在物流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仓储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于优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有重大的意义。

(一)我国仓储业现状

我国的仓储业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动下,提升了其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凸显了其发展的良好势头。

1.仓储业务量增大,业务收入增长速度较快。随着物流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我国仓储业务量不断增大,货物吞吐量、平均库存量、货物周转次数等指标都有明显的提高。储运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很快,仓储保管收入、运输配送收入、流通加工收入等的年增幅基本都达到了10%以上。

2.我国对仓储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持续增长。仓储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也加大了对仓储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近几年对仓储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具体数据可见下表:

3.仓储技术获得较快发展。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自动货架、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等系统,以及条码技术、RFID等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和应用。供应商管理库存、零库存等技术也开始在一些大型企业中使用。

4.仓储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国内的仓储设施无法满足物流活动的需要,原有的仓储企业缺乏改造基础设施需要的资金,外国的物流公司纷纷投资建库。我国的大型企业也不断建设现代化仓库作为发展物流的平台。这种趋势加大了仓储企业间的竞争力度。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仓储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是在很多方面暴露了其弊端。

1.仓库数量大,但布局不够合理。由于各行业各部门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纷纷建立自己的仓库,导致仓库数量众多,他们都在经济集中地区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仓库,以至于仓储布局极不合理,造成了部分地区仓储大量剩余和部分地区仓储能力不足的两极分化局面。

.2 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信息化状况不容乐观(1)很多企业对提高仓库作业自动化、机械化的认识不足。一些大型企业的现代化仓库拥有非常先进的仓储设备,包括各种先进的装卸搬运设备、高层货架仓库、自动化立体仓库等。而很多企业的仓

库作业仍旧靠人工操作。这种仓储技术方面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会严重影响我国仓储行业整体的运作效率。(2)信息化技术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企业对物流信息化认识和了解不足,物流信息化建设起步晚、推进慢,整体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其信息化建设也很少从供应链的整体目标出发进行规划。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物流信息化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甚至出现了物流信息化鸿沟。我国物流各个环节如运输、仓储、配送的成本以及劳动力和设备成本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整个物流过程的综合成本却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物流各环节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库存大,运力浪费。

3.仓储方面的人才缺乏。发展仓储行业,既需要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才,也需要操作型人才,更需要仓储管理型人才,而我国目前这几方面的人才都很匮乏。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的物流人才缺口50万,仓储物流方面的人才缺乏也很严重。

4.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制、法规不够健全。我国已经建立的仓储方面的规章制度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已经不适合实际情况。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仓库法》,我国仓储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不强,仓储内部的依法管理水平也比较低下,所以仓储企业很难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企业的利益。5自动化仓储资源利用率不高

当前我国自动化仓库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利用率低、效果不明显、规模不确定、优势不突出,造成许多库场资源闲置,特别是一些产品批量小而单一的生产企业实现仓库自动化,库场设施设备资源闲置与重复配置矛盾突出。

(三)对策研究

仓储管理在企业的整个供应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保证流畅的进货、发货和库存控制。将会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服务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针对我国仓储业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仓储企业的竞争力,应从以下几方面来优化仓储管理:

3.1 优化仓储布局,充分发挥本土优势

许多国家的仓储业均地处都市城区、交通要道以及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物资仓储企业要充分利用都市商流活跃、信息灵通、交通便利、占地面积大这一优势,迅速调整自己的经营方针和策略,调整好自己的经营结构。尤其是占地面积大、地理位置优越,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通过合理规划,科学安排以及各种形式的经济

合作,解决仓储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不是的问题,调整库区布局,更新库房,进行必要的技改,使之适应物资大流通的需要。打破条块分割,面向社会经营,参与竞争。

3.2 加强技术改造,强化经营管理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仓储管理做支撑,信息化和以信息化做指导的先进技术就成为仓储业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将传统的纸和笔的手工记录信息、人工操作管理方式改为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计算机管理和机械化、自动化的操作管理方式。仓储管理技术改造方面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确定仓储硬件设施建设与改造,做好仓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改造,提高仓储资源的利用率和仓储管理的效率。

(2)建设完善的功能强大的仓储管理系统,做好仓储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的技术改造。在软件设施方面可以有以下几个层次供选择:①单项的仓储、运输管理软件;②本企业局域网;③通过企业外部网和因特网,与客户及合作伙伴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在仓储管理的出入库管理、货物分拣、盘点、库存控制等各个环节运用物流信息技术和仓储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仓储管理的效率,减少差错,还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络、企业外部网实现本企业仓储信息与合作伙伴的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如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等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叉车、堆垛机、自动导引车和传送带等搬运设备上,移动式机器人也作为柔性物流工具在柔性生产中、仓储和产品发送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浅谈我国现代仓储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2)收费毕业论文 [2009-10-08 06:00] 4383.3 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走国际化道路 要适应开放市场的要求,做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各项准备工作,关键是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我国不同行业的仓储企业的储运设

3.3 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走国际化道路

要适应开放市场的要求,做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各项准备工作,关键是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我国不同行业的仓储企业的储运设施不能共用,影响了企业合理统筹仓储 资源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物流要求,要加强资源整合,建立仓储网络,必须按照国际物流标准模数尺寸来设计仓库、托盘、货架等储运设施和设备。仓储标准化不仅是为了实现仓储环节和其他环节的密切配合,也是仓储内部提高作业效率的有效手段。

3.4 加强仓储人才培养

仓储人才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必须加大物流实践教学的投入经费,将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落到实处。

3.5 延伸服务领域,提供仓储增值服务

仓储业的利润越来越薄,死守传统的仓储业务不放,势必被市场所淘汰。因此积极开拓业务渠道,实行多方位经营,向贸易、货代、流通加工方向发展,是许多经营管理者的明智之举。除了提供传统意义上的服务项目,现代仓储企业还要努力向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符合客户需求的增值服务,以提升仓储企业的内在价值、保持竞争能力,赢得更多的客户。仓储企业可以增加以下增值服务:配送、包装、流通加工、信息与咨询服务等。原有仓库,原有人员,通过延伸服务领域,创新了仓储业务,增强了仓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6 合理选择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

库存管理是仓储管理的重要一环,而我国仓储业由于管理方式过于陈旧,管理观念滞后,在库存控制的管理上还需要更新观念,因此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先进的供应连库存管理策略,如JIT零库存管理策略、并行和平行工艺策略、延迟产品差异策略、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策略、联合库存管理策略等,来降低库存水平,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达到降低总的库存成本,提高仓储利用率的目的。

3.7 盘活资产,提高仓储资源的利用率

开发闲置资源,盘活资产存量,提高设备利用率,是物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把闲置的资源充分置于开放的市场中,打破行业与行政区域界限,让市场对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专业机构经营闲置设备,扩展设备信息交流渠道,增强信息服务手段。通过正常渠道有偿转让、拍卖、租赁、换用闲置设备。

3.8 加快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仓储管理信息化

要提高仓库利用率、实现有效的库存控制,就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物流信息网络,实现仓储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企业仓储管理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公共信息网络与仓储信息网络资源的有效结合,提升企业仓储信息化水平。

四、仓储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日新月异,仓储管理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其主要表现是:

(一)实现“零库存”管理

目前,“零库存”的概念已为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零库存并不是等于不设库存,而是对某一企业或组织来说,把自己库存向上转移给供应商或向下转移给零售商,以实现自己的零库存。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零库存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例如丰田公司的准时制生产方式完全有效地消除了库存,实现了零库存。从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角度来研究问题,零库存概念应包含有两层意义:一是库存对象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即近乎于无库存);二是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耗费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即不存在库存活动)。而后一种意义上的零库存,实际上是社会库存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库存集中化的表现,就其经济而言,它并不来自通常意义上的库场物资数量的合理减少。

(二)整合化管理

整合化管理就是指把社会的仓储设施,各相关供应商、零售商、制作商、批发商,甚至客户的仓储设施进行整合,以达到企业库存管理的优化。也就是说在供应链管理的框架下,实行仓储管理,把相关仓储管理的作业或设施进行重建。

供应链管理下的仓储管理,能够在动态中达到最优化这一目标,在满足顾客要求的前提下,争取尽最大努力降低库存,从而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三)计算机化与网络化管理

计算机,它具有高强度记忆功能,能把负责的仓储管理工作进一步简化并大大提高效率;它具有准确计算能力,使人们增强了对它的信赖;它可以对临时变化进行应付,对临时需要进行适时处理。因此,计算机已经成为库存控制信息系统的核心,作为对各项管理业务发出企业指令的指挥中心而起到重大的作用。

五、结论

仓储管理的发展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它不仅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提升了整体物

流业的水平,还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因而是保存物资原有使用价值,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利用,实现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要认清仓储管理在物流业和整个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研究仓储管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促进我国仓储业健康发展。

六、主要参考文献

篇6:企业物流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就业前景

国际物流市场的发展现状

(1)交通运输设施不完善

以前,由于对交通运输设施投资少,交通运输设施能力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后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基础设施的投入逐年增加,初步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全面紧张状况,但与满足国际物流服务需求的能力相比,目前交通运输总体规模不高,交通运输矛盾仍然比较突出。(2)国际物流节点的功能混乱

各地规划的国际物流节点缺乏统一标准,造成国际物流中心,国际物流园区等名字大量混用,导致了国际物流节点层次关系及功能界定等的混乱。因此出现了某些国际物流中心的布置紧邻港口,火车货运站或公路枢纽,并且周围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而有些国际物流园区完全建在市中心地区,且周边交通条件不好;有些又建在远离市区的公路交汇处,造成了园区在短时间内很难吸引各种类型的企业入驻等错误理念。(3)国际多式联运的非标准化操作

在国际运输方面,集装箱普遍应用于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输使用了大量非标准集装箱和装载工具。由于历史的原因,各个国家对于发展运输业存在着不同的态度,因而导致了整个国际范围内的分散的物流系统,包括不同的技术标准、运价系统等。由于各国法律不同,使得所规定的联运人责任的联运单证及其背面条款存在差异,加之国际上尚无一个可为各国通用的、统一规范的标准联运单证,造成联运单证纷繁杂乱的状态。(4)信息化程度偏低

目前,国际上的企业应用最广泛的物流供应链系统是供应链管理(SCM),部分企业由于对物流的需求只局限于仓储,或者对物流需求有限,则会选择使用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VMI)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中的物流管理部分。SCM、VMI及ERP等物流管理软件在国际物流企业中的实施尚不足十分之一,其中制造企业应用情况略好于流通企业,目前流通企业中实施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的比例仅为3%左右。(5)国际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国际物流行业最为缺乏的人才是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不是仅仅会管理仓库或懂得某种运输方式,知识结构单一的人才,而是具有较为全面的物流操作和管理知识,可以胜任多个岗位的,能够对所执行的作业进行全程全方面监控、优化和提升,并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快速成长的复合型物流技术和管理人才。但目前还没有合理的教育和培训机制来培养符合现代国际物流需求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现代物流业对本国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提高和竞争实力增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物流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从而使国际物流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点:

1.国际物流系统更加集成化

传统物流一般只是货物运输的起点到终点的流动过程,如,产品出厂后从包装、运输、装卸到仓储这样一个流程。而现代物流,从纵向看:它将传统物流向两头延伸并注入新的内涵,即从最早的货物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领域,其间要经过包装、运输、装卸、仓储、加工配送等过程到最终送达用户手中,甚至最后还有回收物流。整个过程包括了产品出“生”入“死”的全过程。从横向看:它将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等各种物流系统,通过利益输送、股权控制等形式将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即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来掌控整个商品的流动过程,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和不断变化的需要,争取做到效益最大和成本最小。国际物流的集成化,是将整个物流系统打造成一个高效、通畅、可控制的流通体系,以此来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用,达到实现科学的物流管理、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益的目的,以适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物流无国界”的发展趋势。可以说,过去物流企业的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现在已经演变成一群物流企业与另一群物流企业的竞争、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的竞争、一个物流体系与另一个物流体系的竞争。物流企业所参与的国际物流系统的规模越大,物流的效率就越高,物流的成本就越低,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这种竞争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共赢”关系。国际物流的这种集成化趋势,是一个国家为适应国际竞争正在形成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社会系统,是一个国家流通业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当前,国际物流向集成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建设物流园区,二是加快物流企业整合。物流园区建设有利于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物流企业整合,特别是一些大型物流企业跨越国境展开“横联纵合”式的并购,或形成物流企业间的合作并建立战略联盟,有利于拓展国际物流市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加速本国物流业深度地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2.国际物流管理更加网络化

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条件,强化资源整合和优化物流过程是当今国际物流发展的本质特征。信息化与标准化这两大关键技术对当前国际物流的整合与优化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同时,又由于标准化的推行,使信息化的进一步普及获得了广泛的支撑,使国际物流可以实现跨国界、跨区域的信息共享,物流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准确,加强了整个物流系统的信息连接。现代国际物流就是这样在信息系统和标准化的共同支撑下,借助于储运和运输等系统的参与、借助于各种物流设施的帮助,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使国际物流覆盖面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益更加明显。以法国kn公司为例,该公司在没有自己的轮船、汽车等运输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自行设计开发的全程物流信息系统,对世界各地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在全球98个国家、600个城市开展物流服务,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物流网络。目前,该公司空运业务已排名世界第五,每周运输量1.9万次,海运业务一年毛利约为40亿欧元。

3.国际物流标准更加统一化

国际物流的标准化是以国际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各系统内分领域的包装、装卸、运输、配送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国际物流系统的标准;最后研究国际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配合问题,谋求国际物流大系统标准的统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本国物流与国际物流的相互衔接问题,努力使本国物流在发展的初期,其标准就力求与国际物流的标准体系相一致。因为现在如果不这样做,以后不仅会加大与国际交往的技术难度,更重要的是,在现在的关税和运费本来就比较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与国际标准不统一所造成的工作量,将使整个外贸物流成本增加。因此,国际物流的标准化问题不能不引起更多的重视。目前,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正在极大地影响物流全球性标准化的建立。一些国际物流企业和协会,在国际集装箱和E鄄DI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对物流的交易条件、技术装备规格,特别是单证、法律条件、管理手段等方面推行统一的国际标准,使物流的国际标准更加深入地影响到国内标准,使国内物流日益与国际物流融为一体。

4.国际物流配送更加精细化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各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依赖程度也愈来愈错综复杂,物流是联系这些复杂关系的交换纽带,它使经济社会的各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在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和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要求物流在企业和整个系统必须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协同配合的能力。更快的响应速度,要求物流企业必须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信息,全面跟踪和监控需求的过程,及时、准确、优质地将产品和服务递交到客户手中。协同配合的能力,要求物流企业必须与供应商和客户实现实时的沟通与协同,使供应商对自己的供应能力有预见性,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价格和服务;使客户对自己的需求有清晰的计划性,以满足自己生产和消费的需要。国际物流为了达到零阻力、无时差的协同,需要做到与合作伙伴间业务流程的紧密集成,加强预测、规划和供应,共同分享业务数据、联合进行管理执行以及完成绩效评估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物流作业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由于现代经济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相当一些企业除了自己生产一部分主要部件外,大部分部件需要外购。国际间的加工贸易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国际物流企业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分工布局应运而生。为了适应各制造厂商的生产需求,以及多样、少量的生产方式,国际物流的高频度、小批量的配送也随之产生。早在20世纪90年代,台湾电脑业就创建了一种“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就是采取按客户订单、分散生产形式,将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国际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芯片集中到物流配送中心,再由该配送中心发送给电脑生产厂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始进行了一场“物流革命”,其内容是对物流各种功能、要素进行整合,使物流活动系统化、专业化,出现了专门从事物流服务活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随后,各种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企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大量涌现并加速发展,使物流服务功能更强大,服务质量更精细。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服务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国际物流园区更加便利化

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的急剧扩大,许多发达国家都致力于港口、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立体仓库的建设,一些国际物流园区也因此应运而生。这些园区一般选择靠近大型港口和机场兴建,依托重要港口和机场,形成处理国际贸易的物流中心,并根据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要求,提供更多的物流服务。如日本,为了提高中心港口和机场的国际物流功能,重点在京滨港、名古屋港、大阪港、神户港进行超级中枢港口项目建设,对成田机场、关西机场、羽田机场进行扩建,并在这些国际中心港口和空港附近设立物流中心,提高国际货物的运输和处理能力。这些国际物流中心,一般都具有保税区的功能。此外,港口还实现24小时作业,国际空运货物实现24小时运营。在通关和其他办证方面,也提供许多便利。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实际上是货物在两个关税区的转接和跨国界的流动,要实现国内流通体系和国际流通体系的无障碍连接,必须减轻国际物流企业的负担、简化行政手续、提高通关的便利化程度。日本在这方面实行了同一窗口办理方式,简化了进出口以及机场港口办理手续,迅速而准确地进行检疫、安全性和通关检查。因此,国际物流园区的便利化发展,不仅有赖于物流企业本身的努力,而且特别倚重于政府的支持。而如何围绕机场、港口建立保税区、保税仓库,提供“点到点”服务、“一站式”服务,则是国际物流中心规划必须深入考虑的问题。

6.国际物流运输更加现代化

上一篇:送给朋友的赠言下一篇:库尔勒市第七中学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