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名家论坛体会心得

2024-08-02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体会心得(精选14篇)

篇1:全国教育名家论坛体会心得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学习心得 郑州体育馆(数学)

陆集乡中心校

黄守静

聚集名家经验智慧,引领教育健康发展!2015年4月17日-4月19日,在郑州体育馆里举行了由德育报社主办的“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第四期“新课标”暨海峡两岸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受邀莅临本次论坛的有来自天津的徐长青、来自台湾的洪雪芬、来自北京的柏继明,钱守旺、还有来自江苏的贲友林,李庾南等等九位专家。论坛由名师示范观摩课,与老师互动,做报告几部分组成。在这三天的时间中,我们一共听了8节课和9场精彩的报告,授课内容涵盖小学、初中各学段的数学,报告结合课例对新课标的理念进行了生动的诠释。通过三天的学习,真的是受益匪浅。领教了各位名家的风采。

首先走进徐长青的课堂,徐长青的 “简约教学” 的教研模式是基于学生的知识和学习经验,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以真实的呈现突出核心目标,围绕学生“困惑”之处对课堂教学进行情境创设,内容选择,活动细化,结构设计,媒体使用,方法指导,尽可能的用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与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于“困惑”之中生思启智。徐老师讲的《数与形》,首先,给孩子们设计了一个关于数学的定义,引出今天要讲的主题《数与形》,通过这一环节还教会了学生由眼入脑的学习方法。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看得见的东西上,其实看不见的才是真能力。徐老师整堂课都围绕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给大家阐述了数的背后有形,形的背后有数的教学方法,提示学生有意的利用数形结合是问题简单明了。听徐长青老师的课,说他满腔热情也好,说他善于煽情也罢,总之,他富于激情的语调、亲切激励的评价语言迅速拉近了师生距离,是学生在和谐、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敢想、敢说、敢试。让我们不仅感慨:数学课可以上得这么有意思,他不像数学老师在上课,简直像是个相声演员在演小品!听他的课就像一句广告语说的:“学习就像玩游戏,不知不觉长智力。”他把讲台当舞台,把教师角色变成演员角色。用艺术大师的风格去教书育人,可谓是把教书、育人演绎为了一种艺术。亲其师,则信其道,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去学习,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尽可能的学习文艺才能,表演才能,争取在当今社会做一个现代版的优秀教师。

台湾课程与教学辅导咨询教师---洪雪芬。听取洪老师《正方体展开图》之初,我是存有疑惑和不解的。展开图知识为了学习表面积作铺垫,或者对此是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让学生做一个判断,有必要作一节课来讲吗?这节课的目标(或者老师的设计意图)究竟是什么?11种展开图,听完这节课挺震惊的,真的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减负增效---柏继明。来自北京的她拖着有问题的腿,带着有毛病的嗓子,柏老师陪着二年级的孩子学习了三年级的《倍的认识》。通过一节课的观摩,我想我明白了为什么柏老师这么有自信,坚持18年不给孩子留笔头的家庭作业。一动手操作为基础,以语言描述为抓手,孩子们真正理解了、掌握了,也就能够融会贯通了。她的减负理念中的对教学内容“瘦身”——对简单内容压缩课时,“强体” ——对难度大的内容增加课时,我的理解就是做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通读教材,不只是通读本册教材,更要通读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材,对每类知识的体系都做到心中有数,只有站在全局的的高度,才能对本册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瘦身”“强体”。我们一直都在说,要活用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身边的教育教学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合理分配课时,只有这样,减负才能落到实处。三天的学习,收获很多,细细回味,每种教学风格都散发出独特的芳香,让我学有所获,备受鼓舞,我要把名家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智慧,运用到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跳出数学教数学---刘德武。一节练习课《用数对确定位置》,出现用数对确定位置、数对与计算、数对与直线、数对与轴对称图形、数对与正方形、数对与三角、同一点在直线、平面、空间如何描述等内容。刘老师层次清晰和梯度显明的教学设计、机智幽默和富有内涵的数学语言,引领着学生在思维的交锋、碰撞中,积极思考,高效学习,让学生大脑逐渐“克服思维定势,扩大想象空间”。

以学为中心的江苏大师——贲友林,课前简单的师生对话,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课堂不只是教师的课堂,更应该是学生的课堂。学生不能成为老师上成功课的配角。接下来师生对“听讲”二字理解的对话,孩子不由得鼓起热烈的掌声这一环节,调动起了孩子们的学习激情。学生从开始的胆怯不敢说,到后来纷纷主动站起来说,为贲老师后面把课堂交给学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课堂教学主动建构搭建平台,放手让学生去“说” 在贲老师的课堂上,可以发现他的语言睿智简短,他把更大的表现舞台留给了学生。他完全把学生推到前面,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不忙着代替他解决,而是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华:争着发言,与意见不统一的学生争论,与观点一致的学生相互补充。在他的课堂上,这些孩子好像都突然变得聪明了,表达能力强了。这节课使我深深明白:课堂的主角永远应该是孩子,即使你准备再充分,都抵不上孩子们的精彩表现。

课后,贲老师又作了一场《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的报告。他的报告中有很多观点我很欣赏:

1、我们老师不拘泥于和别人同课异构,更需要和自己同课异构:今年的教学方案跟去年的是完全一样还是有所变化呢?有没有把体会融入到新的课堂中?

2、教学智慧,心向着学生。

3、教师的等待会赢得学生更多的精彩,放手让学生去学的话,带给你的总是你想不到的。

4、课堂,不是给听课老师看的,课堂的风景在学生那儿。

5、学,不是从上课铃声开始的;教,更多的是由学生完成的;练,不仅仅是巩固。名师的课堂给我带来的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更多的理性思考。我们不缺认识,缺的是把认识变为行动;我们不缺理念,缺的是把理念变为实践。理想的数学课堂,呼唤以生为本。我从中收获着,摸索着,畅想着„„

李庾南--辛勤从教50年 跨越人生三重天 她觉得做老师首先要把它当作职业,这是我们的职业,说的朴素一点是一个饭碗,这个饭碗是要的,但是不能止于饭碗,我们还要把它当作事业来做,当作事业来做的时候,就要去思考,就要去创造,就要去创新。“要热爱我们自己的岗位,这岗位是不容易的,这个岗位是崇高的,因此首先要热爱。热爱了以后要珍惜,珍惜了以后要奉献,奉献了以后要争取成果。”

特级教师钱守旺的翻转课堂——《鸡兔同笼》,本节课开始钱老师通过看视频给大家介绍了看图法,假设法这两种方法来解答。而后,钱老师引领学生用列表的方法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根据数据的不一,在钱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总结了逐一列表,跳跃列表,取中列表这三种方法。在课堂末尾钱老师又给大家介绍了砍足法,面积法,吹哨法。整堂课都隐藏着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的让学生大脑动起来。

杜郎口中学---徐利。透过徐老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让我们走进了杜郎口中学。在“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改思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无痕教学---徐斌。《平均数》一课,整节课的设计都非常自然、流畅,自然而然的引为孩子要研究的内容,利用孩子不服输的精神,有次序的呈现出不同条件的比赛结果,让孩子随机应变的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真正的体现“教无痕、学有迹”。

应该说,每一次外出听课学习,对我的心灵都是一次蹙动,名师专家的课让我感觉到自己课堂教学上的差距。在听课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看似普通的一节课,让他们来上,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了孩子。他们驾驭课堂的能力,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极具魅力的语言,智慧的火花,每每回味都令人叹服。

听了那么多课,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我概括了以下的五个方面:

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最后,我要说,数学教学改革不能采取“革命”的办法,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要力戒浮躁,要实事求是,要有自己的理性思考。无论课程改革如何进行,“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教师永恒的工作追求!

篇2:全国教育名家论坛体会心得

老店镇一中 薛会星

全国“三大教育方法,三大教育模式” 研讨展示会,2011年3月18----20日在郑大举行。这堪称是教学改革成果的盛宴,大会邀请了全国“三大教育方法,三大教育模式”创始人刘景海、邱学华、李吉林、秦培元、陈康金、崔其升到会主讲,他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孜孜不倦的教学追求,强力的教研理论支撑,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激情澎湃的教学热情,给我以强烈的震撼和启迪。

邱学华老先生的“尝试教学法”,刘京海的“成功教学法”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都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手动起来、脑想起来、口活起来。东庐、洋思、杜郎口三大教育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东庐的讲学稿,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还是杜郎口的开放课堂,都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戴年明老师所做的《乡下的孩子》一课,充分体现了情景教学法的精髓,让学生伸出情境之中,去感悟,去享受,去获得知识,这样的课堂怎能不让学生乐学爱学。,赵军老师的《春酒》,始终是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最终理解作者的情感。“自学”“议论”“引导是他们上的主旋律。自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自主自由地独立思考,关键在于独立思考,方式有看听问作记议几种方式;议论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师生间、同学间围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自由充分地交流个人信息,碰撞思维,互助合作,相互激励、同化、吸收,促进学力的发展;引导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地发挥引导、帮助、促进作用,尊重学生,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励意向,启发思维,点拨疑难,指点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既自主又合作,既自由又有序,学生激情释放,情感愉悦,价值观提升,这是教师在课堂教中发挥主体创造作用的重要标志。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作深入浅出的讲解。讲解有见地、有深度,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向更高阶段发展,使学生听讲后不仅在知识上得以释疑,更重要的在如何观察、分析、思考方面受到启发,在自学中可以仿效和借鉴;他们的展望性引导是对问题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对它发生兴趣,使学生思维有方向,而把达到这一前景的途径方法依据等留给学生自己去研究解决,他们的探究性引导是当学生思维发展到某一点上出现停滞时,引导学生列举一些矛盾现象或可喜线索,提出一些线索设想,让学生产生强烈火的求知欲,从而富有激情地、兴致勃勃地去钻研思考,直到有所发现。

篇3:全国教育名家论坛体会心得

数教中心是教育部教育装备工作领导小组于2014年8月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教育装备协同创新机构, 其目标就是用技术支持数学教育, 让数学教师减轻负担, 提升教学水平;支持个性化学习, 让学生喜欢数学, 提升大众数学素养。

当前, 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阻挡, 但是在实践中, 互联网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 如果缺乏了教师的参与, 学习效果并不像预期的那么理想。因此, 数教中心与狸米研究院共同提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新理念, 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互联网的优势结合起来。“狸米个性化教学平台”就是由数教中心、狸米研究院自主设计并研发的新一代教学系统,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 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测与课后辅导等教学场景, 完整地构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平台构建了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形成性评价体系, 为教学策略的随时改进、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了依据。学生学习评价的实施可以借助平台提供的资源库、作业体系、系统统计分析等来完成。

篇4:全国教育名家论坛体会心得

本次高峰论坛由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吉林省教育科研管理学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吉林省长春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生命教育专家和学者、各学校与教育机构领导嘉宾及课题研究骨干参会,共有吉林、北京、云南、江苏、广东、四川、山东、辽宁等全国各地的300多名代表出席。全国各地生命教育的优秀科研人员汇聚一堂,开展学术交流。与会代表交流分享生命教育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探讨学校生命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实践经验。

7月9日上午,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张旺研究员主持论坛开幕式。吉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孙鹤娟总督学首先致词,她分析了全国生命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和整体状况,指出在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领导下,吉林省多年来在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非常有教育价值,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对进一步搞好生命教育研究工作提出了重点意见。

随后,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朱小蔓教授致词,对全国生命教育发展趋势、区域性生命教育的发展特色作了深入剖析;充分肯定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从实际出发、尊重教育国情、脚踏实地研究”的科研引领实践方向;对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及其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中心带领的区域性科研工作,给予了十分积极的高度评价。同时,做了题为《爱的联结与生命教师》的学术报告。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吉林省教育科研管理学会秘书长杜亚丽研究员,主持了学术报告阶段的会议。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初等教學院副院长刘慧教授,做了题为《理解生命教育的要义》的学术报告;吉林省教育科学院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期刊出版中心主任,吉林省生命关怀协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王野川编审,做了题为《我国区域学校生命教育发展反思与展望——兼论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的科研引领》的学术报告。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三生教育”理念的主要设计者云波研究员,做了题为《基于生命本质的三生教育实践》的学术报告。7月9日下午,共有7位专家、领导作了学术交流: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赵丹妮博士的《以生命的名义践行医道》、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李敏副教授的《敬畏生命,牵手儿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刘芳教授的《生命教育文化之于宁养服务中的临终关怀》、长春市朝阳区教育局刘秉阁副局长的《区域生命教育研究的思考性实践》、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赵海军校长的《构建具有生命活力的高效自主课堂》、四川省成都市行知小学何毅副校长的《建设立体的成长体系,让生命绽放各自的美丽》、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开智幼儿园园长欧权英女士与香港教育学院生命与价值教育博士生李哲楠的《生命教育的彩虹模式》专题报告。各有千秋,亮点频出,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7月10日,与会特邀嘉宾,共同研讨了有关建立“我国学校生命教育联盟”的相关事宜;对于《全国生命教育发展蓝皮书(第一辑)》的编撰工作,作了统一的安排部署。

与会期间,代表们还观摩、考察了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现代化的生命科学馆、长春市朝阳区南湖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的生命教育特色及主要成果,获得了省内外观摩代表们的高度评价和交口称赞。

篇5:全国教育名家论坛体会心得

2015年4月17至4月19日,我们在郑州市体育馆参加了全国教育名家论坛会,认真凝听了几位教育专家教授的观摩课;说课;和教育研讨讲座。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位名家。第一位: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全国教材审查委员会会员,简约教学开创人徐长青。他讲的六年级观摩课《数与形》。他以为教育深处是课堂,告知大家:我们应当冲出传统的束缚去寻请教育的理想,要从之前的为教而学转化为为学而教的思想。教师应给学生种子而不是果子,根据看得见的知识去探索看不见的知识,在某个题目上都找出小老师来做全班的引领者。有效的教学是在熟习的环境中学习陌生的东西,在陌生的环境中应用熟习的东西。他的教学理念:把简单事情复杂化是一项极其简单的事,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进程,因此我们要:复杂性思考;简单性显现。孩子明天的需要,就是我们今天的教育。我们应当重视创造性思惟的培养,数学答案的唯一性极大的束缚了孩子的思惟。因此,我们解决题目的终究目的不是求得终究的标准答案,而是应当教给孩子一种思惟方式。在平常教学中学生的思惟的火花经常都是被老师在无意中抹杀,因此在学习中尽可能做到五个尽可能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观察;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思考;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表述;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徐老师还提出了三不讲 三讲原则。第二位: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减负增效开创人柏继明。他提出我们应当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他以为备课应当:1.科学大胆改革。2.每节课都要左顾右盼,搭好台阶。3.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悟出规律。他说:我们经常看到不惜血本精心制作的课件不过是小黑板的替人。费心费力、不吝财力打造课件只是教材的翻版。有的因课件包容万象而忽视了教材,有的可见弄得五彩缤纷,分散了学生的留意力,有的因课件的先进功能替换了教师的作用,使教师成了课堂上一道不起眼的风景线。他提出四个不可替换第三位中学高级教师贲友林。他的主题是构建以学位中心的数学课堂。他告知大家:聪明的人会熟悉自己的错误;聪明的人会改正自己的错误;聪明的人不重复犯一样的错误,最聪明的人是不重复犯他人的错误。他的课堂三思:a.构建以学位中心的数学课堂。1.课堂改革试验,以增加师生负担为代价的实验是不会延续下去的。2.课堂改革试验,以牺牲学生学业质量为代价的实验是不会延续下去的。3.课堂改革试验,应对学生有所选择。b.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孩子带着真实的想法走进课堂。

篇6:全国教育名家论坛体会心得

心得体会

板店乡冯屯小学

张玉敏

2012年11月1日,我县各乡优秀班主任代表在教育局领导的带领下,前往郑州参加第四届班主任素质与技能专题研讨暨班会展示,听全国教育名家的论坛,使我如沐春风,收获颇丰,总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在培训的过程中有一幅照片令人深思,温家宝总理在一个班级听课,学生在课堂上坐姿是千奇百怪,大部分的同学都已经带上近视镜,只有年迈的温总理坐姿很端正的在听课。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健康人格,教育的方法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才能缔造健康人格,才能让每一个孩子成人成才,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二、学校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

当我看到专家播放的一个个血淋淋的画面,随着画面的播放,我震惊了,有时候因为一句话,一件小事导致的不可挽回的后果,以及这种后果给家人带来的痛苦,这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学校安全无小事,安全教育要常抓,没有安全,何谈教育,因此,要依法做好青少年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三、教师要有一个好心态

高崇毅在他的演讲中强调,班级管理要靠民主和科学,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要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消灭没有人干的事和没有事干的人,让学生成为有集体荣誉感的人,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培养学生大事做不了,小事赶快做的习惯。教师在日常管理学生时,要以平和的心态,尽心尽职,要守住自己的长处、优点,并不断的超越自我。

四、教师要让自己多元化,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让学生喜欢你,必须给学生一个喜欢你的理由。范平正老师在日常业作时间学习吹、拉、弹、唱,她学习化妆、服装设计等等,她努力的学习,用行动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优点,通过努力她得到了同事和学生家长的认可,用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一届又一届的学,成为孩子喜欢的老师,成为全国优秀班主任。让学生喜欢你,必须给学生一个喜欢你的理由,就让我们多给孩子一个喜欢我们的理由,让我们为做一个多才多艺的教理由而努力吧。

五、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

作为一名教师要接受改变不了的,改变能改变的,既然选择做一名教师,就要把自己的角色找好,用自己的人格、文化、素养征服学生,要让所带的班有特色,做一名有特色的班主任。教育的世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在于唤醒,在于鼓舞,教师要做爱的传递者,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

篇7: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学习心得

逸夫小学(数学)

关清芳

2041年3月14日-3月16日,在郑州大学礼堂里举行了由德育报社主办的“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第三期“新课标”暨当代名家教学艺术培训会。受邀莅临本次论坛的有来自天津的徐长青团队、来自深圳的黄爱华团队、还有来自北京的柏继明团队。论坛由名师示范观摩课,与老师互动,微格教学研修,做报告几部分组成。在这三天的时间中,我们一共听了13节课和6场精彩的报告,授课内容涵盖小学、初中各学段的数学,报告结合课例对新课标的理念进行了生动的诠释。通过三天的学习,真的是受益匪浅。

首先走进徐长青团队,徐长青团队 “简约教学” 的教研模式是基于学生的知识和学习经验,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以真实的呈现突出核心目标,围绕学生“困惑”之处对课堂教学进行情境创设,内容选择,活动细化,结构设计,媒体使用,方法指导,尽可能的用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与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于“困惑”之中生思启智。

徐老师讲的《重复问题》,故事、游戏贯穿整堂课,徐老师设计的游戏《抢椅子》,邀请2个人抢2把椅子,孩子们当然有抗议,于是孩子们建议拿掉一张椅子或者增加一个人,于是徐老师就顺着这个道,邀请了4位小孩子上台接受挑战,但是这个时候,孩子们又有意见了,说只能增加一个人,于是后上来的4个孩子进行石头剪子布的猜拳游戏定输赢。最后游戏终于可以顺利玩下去了。徐老师就开始刁难孩子:一共有几个人玩了2种游戏?4个人是猜拳的,然后后面3个人是抢椅子的,所以一共有4+3=7人。这个时候他要求这7个人站起来,但是孩子们辩解说只有6个人„„徐老师这时设计了呼啦圈的圈人的环节,让孩子们可以直观地观察人数是怎样走动的,当我看到孩子们在讨论重复的那个学生应该怎样“站”时,那个重复的孩子居然跑到了两个呼啦圈交叉的部分去了,这时在场的老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徐老师及时让孩子拿着两个呼啦圈把交际的图画在了黑板上。

听徐长青老师的课,说他满腔热情也好,说他善于煽情也罢,总之,他富于激情的语调、亲切激励的评价语言迅速拉近了师生距离,是学生在和谐、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敢想、敢说、敢试。让我们不仅感慨:数学课可以上得这么有意思,他不像数学老师在上课,简直像是个相声演员在演小品!听他的课就像一句广告语说的:“学习就像玩游戏,不知不觉长智力。”他把讲台当舞台,把教师角色变成演员角色。用艺术大师的风格去教书育人,可谓是把教书、育人演绎为了一种艺术。亲其师,则信其道,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去学习,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尽可能的学习文艺才能,表演才能,争取在当今社会做一个现代版的优秀教师。

黄爱华团队,紧紧围绕“大问题”教学理念展开。“大问题”就是学科和学科教学的核心问题与基本问题。“大问题”教学的课堂将努力让学生形成这样的既是基于自己的理解力,又是走向开放、多元的,去探索未知的学习意识。直指教学内容本质,蕴含丰富的数学信息,具有极大的探究性,能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

黄爱华老师通过现场师(黄爱华)生(听课老师)换位研修“倒数”,指出怎么提出“大问题”,提出“大问题”首先要研读教学用书,在用心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知识结构体系,学生心理发展情况等思考大问题的提法。以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中的“倒数”为例,备课是要思考的大问题有:这节课学什么?(倒数),这个问题采用什么方法学习?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当然,这只是第一步的思考,除此之外,还要针对“倒数”这一概念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耿细致的教学设计。

研读教学用书,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了解某一知识点在本册书,在本学段的地位和作用,相较于各色各样的备课用书,我一直认为《教师教学用书》更具权威性,更值得研读。

北京的柏继明团队,减负理念中的对教学内容“瘦身”——对简单内容压缩课时,“强体” ——对难度大的内容增加课时,我的理解就是做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通读教材,不只是通读本册教材,更要通读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材,对每类知识的体系都做到心中有数,只有站在全局的的高度,才能对本册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瘦身”“强体”。我们一直都在说,要活用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身边的教育教学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合理分配课时,只有这样,减负才能落到实处。

篇8: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学习心得

一个人要是想在工作中取得成就,那就得不断地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有不断地进步。此次郑州之行,其实是一次学习之旅,聆听大师教诲,接受先进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次学习真如醍醐灌顶,让我豁然开朗,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一次很大的提升。

在这次学习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弄懂了语文究竟教什么。以前总是在教教材里面的内容,只是局限于文本之内,讲解一些文本里面有的内容,恰恰忽视了文本中所存在的语文的内涵。这次讲座中的几位大师都只是利用教材,用教材去教语文的内涵。比如,王崧舟老师的以朗读入手,让学生在读书声中去感受地籁的美妙,天籁的境界。张雪伟老师则以句子训练入手,让学生去感受德国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境界。雪野老师则是一比喻句入手,让学生用他们自己异于常人的想想来进行童诗的创作。各位名师都是把教材当作一种工具,利用这个工具来启发学生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回想我的课堂,知识片面的利用文本,讲述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却总是忽略了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其实作者所使用的方法正是我们语文课上所应该教授的。

其次,让我深有感触的是这些位名师的课堂都有一个明确的主线。犹如一篇美文,一条线索贯穿其中,让人读之酣畅淋漓。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去进行教学活动,这样就能达到老师预想的效果。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为了活动而活动。其中有一位名师说:“在你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要先想一下你做这个活动到底有没有意义,没有意义的话那你设计它干嘛。”这句话打动了我,当我回想起自己的课堂中的一些活动时,不仅有一些汗然,原来自己曾经做过那么多的无用功。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就是课堂的每一分钟,每一个活动能够有它存在的意义。这也提醒我在进行自己的课堂设计的时候,要先想好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做对学生来说有什么帮助。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效率不断的提高。

在这次学习中,还有让我为之仰慕的就是这些名师们自身的语文素养。一篇篇文章让我们如痴如醉,一首首诗歌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诗歌盛行的年代。赵志祥老师的《渔歌子》让我们感受了一位寄情于山水的悠闲的人,他的《江雪》让我们好像看到了一个孤独的身影在一片苍茫的世界中遗世独立。戴建荣老师的《击壤歌》与《诗经》让我们感受到了秦风古韵。我想这有赖于他们自身的语文素养,都有赖于他们能够沉下心来研究语文,都有赖于他们对于语文的那一份热爱及对学生的那一份负责。能在这个繁华热闹的社会里,沉下心来研究自己喜欢的工作,这应该是他们能够成为大师的原因吧。如果我们能沉下心来研究语文,研究教学,终究我们能成为未来的他们。

篇9: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培训心得

2016年11月11日-1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郑州举行的“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全国中小学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专题培训会”。九位专家给我们做了三天最朴实的报告,展示了最真实的阅读与写作课堂。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三天的听课学习,让我在以前教学中存在的疑问与困惑得到解答,并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下面我就这几天的学习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来自上海的朱震国老师用他那富有激情、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朗读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似乎在配音现场才能得见的氛围,赢得在场所有老师的热烈掌声。他认为,诵读与阅读不同。阅读是吧文字作为标本进行分析、解剖,教师担任“庖丁”的角色。而诵读的目的在于用声音呈现形象和语境,且必须保持文本的完整和鲜活。它是为教学服务的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诵读时,我们要注意停连和轻重的表意作用及语速和语调的表达效果。

郑州大学文学院王士祥教授作了“写作需要真诚”的专题报告。他首先分析了写作需要真诚的原因:一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二写作的不可替代性;三文化导向;四关注生活的本实。那怎样写一篇真诚的好文章呢?王教授认为,真诚文章的写作灵感一是源于生活,这就要养成“随手记”的好习惯;二是源于阅读,读既要读当代的名家名作,优美篇章,更要阅读经典,学习传统。

另外,我们还听了王乐芬老师的《一条大鱼向东游》观摩课,启发学生用“视觉化”抓角色、述情节、绘环境;胡红梅老师以绘本故事《幸运的内德》为文本,让学生在大胆的想象中,练习句式,描述故事;蒋军晶老师的《在富有仪式感的情境中教写作技巧》,告诉我们要教好的作文技巧,不要教好的考试作文技巧„„

篇10: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数学学习心得

李俊艳

4月14日至4月16日,我有幸赴郑州体育馆参加了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第五届魅力课堂暨名师工作室导向培训会。

这次教育名家论坛,给我们带来了“简约教学”“你知道吗?大问题数学”“无痕教育”“问题策略教学”“和谐数学”以及数学中的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教学模式,这一系列的教学模式让我受益匪浅。

3天的学习短暂而紧张,我却从中收获了很多。名师教学可谓“清新而深遂,灵动而扎实。”他们从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组织教学,风格各异,引人入胜。和谐的师生关系贯穿整节课,很好地落实了所上课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和教师观,他们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厚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技能、彰显了名师风范,让我们在场的每一位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不停的赞叹声,让人受益匪浅。下面我就以徐长青老师的课堂为例,谈谈自己的所学、所思和所感。

一、创设良好的情境―“水到渠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导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学生有了求知的欲望,接下去的教学就“水到渠成”。在徐长青老师所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堂上,我欣赏到了徐老师高超的导入艺术,他在课前以“魔术”吸引学生兴趣,所谓的魔术,就是就地取材的“撕纸”,这个让学生好奇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知识。

二、唤起已有的经验―“顺水推舟”《解决问题的策略》这节课中,通过创设情境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张纸能否撕出片、片?学生初次接触会对这样的问题觉得无从下手老师讲解这样的问题也会觉得头疼,觉得自己说的很清楚了,可是学生总是不能理解。徐老师讲的这节课让我也获益良多,徐老师善于让学生运用借鉴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学生的反应很快就知道学生的就近发展还在哪,然后利用就近发展还拓展新知识,也就是他讲的“回头看”,“知难而退”的道理。通过这样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方法进行提炼,使学生零散的感性认识得到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而这种学习体验过程在我看来比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更珍贵,它会影响学生对其他事物的思考,为学生的今后学习生活积累财富。

三、尊重每个学生成长的权利―“海纳百川”,在我们平时上课中,我们总是有意成无意的在向学生透露我们心中正确的答案,使学生总是按着老师设想的去做,没有自己的看法,而在徐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听不到答案的对错,他总是在鼓励同学们,即使答案不同,只是告诉同学们那是因为大家思考的角度不同,他是从教学中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探索的快乐、学习的自信。而我们大多数老师习惯用自以为是的方法来解释学生的行为,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来对待学生,这就造了教育的偏差和对学生的误导,所以,我们必须真正让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接受多元共存,真正做到“海纳百川”。

除了徐长青老师,我还听了其它几节高质量的观摩课。吴正宪老师的问题串教学,在观摩课――复习课中学生达到“通”的效果。

罗明亮老师由“你知道吗?”引入课题,告诉我们数学要讲道理,做讲道理的老师,追寻讲道理的课堂。

余颖老师在做游戏之中让孩子们学会了知识,她说“跟强者玩,自己会越来越强大”,与此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我们所有人应该接触正能量的强者。

张齐华老师揭示了数学课堂的“新常态”,让我们明确核心素养,把握主体,抓住关键。

徐斌老师在解决问题策略中贯穿画图思想,他指出:“解决问题”不再是“教学领域”,“问题解决”成为了“课堂目标”。他说:“知识背后如果没有方法,知识只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方法背后如果没有策略,方法只不过是一种笨拙的工具,策略是方法思想间的过渡状态”。

蔡宏圣老师幽默的课堂中告诉学生们何为真懂?

强震求老师课堂中与学生交流、比赛,让我们对圆的认识更进一步。

接近尾声时迎来了符永平老师展示的初中章前图导学课,由学什么?怎么学?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设计数学问题,这样的课堂让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理解更透彻。

每个老师给人的感觉都是浑身充满着朝气与活力,洋溢着灿烂与热情,他们注重的是学生的个体及课堂的生成,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关爱,循循善诱,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学生。

短短的3天听课学习,让我感触颇深,陷入深思:数学究竟该怎样上才不会枯燥又乏味,而且学生普遍又能在有效时间内学会知识?

回到学校,走进教室,看着这一群可爱的学生们,我不知道该怎么给他们传授知识!此时一位中等生问了一道应用题,题意很简单,我让他们自己读一遍题,复叙题意,课堂发言让我大跌眼镜,无一人发言,再次读题,依旧如此,放在以前我也就帮助他们把题意说明啦。但今天我不敢啦!此时看着他们,我看到了渴望的眼神,看到了求救的目光,即便如此,我也不敢告诉他们答案。课后我一直反思:如何让学生高校的学习?

结合本次的听课学习,我尝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针对自己做错的题,不是去凑答案,而是让他们和同桌交流自己做此题的思路,这样同桌指出他的错误同时,双方都对此题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当然这样实施的前提是班里座位的安置要合理,不至于课堂出现混乱。

篇11:全国教育名家论坛体会心得

坚定课改信念

夏邑实验中学 史明亮

参加了在郑州举行的第八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高效课堂与新课标导向培训会,与各级各类教育名家面对面,聆听他们的经验智慧,深感荣幸。我的心灵被他们的思想深深的触动了,也触痛了。论坛虽然已经结束了,可是,专家们撼动人心的声音、人格的力量、睿智的魅力仍然不断的激荡着我的思想:

李镇西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讲座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李老师强调做教师要“做有思想的教师”。不仅是把学生当“人”看,更应保持基本的尊重,更多考虑学生的兴趣,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尊严,象李老师那样拥有一颗“大爱之心”才行!走进李老师,我经受着心灵的洗礼!我对自己说:应一如既往地怀抱梦想充满激情地去追求,做一个情感富翁和精神巨人!听了李镇西的《致女儿的信》这堂课,可以说李镇西老师的课就是有这么一种魔力,把学生深深吸引住,把“读”他的课的人也深深吸引住。在李镇西这堂课里,我们看到了发自师生内心的心灵碰撞和情感激荡。同样,我们也看到了语文课固有的规律对师生双方顽强的规范。我感觉到,这两个方面都是真实的,也都是“合理”的。

听了楚江亭新课标导向的论坛,感觉虽然理论层次高,却并不令人感到乏味。一路旁征博引,风趣幽默,妙趣横生,时时使得听众或开怀大笑,或会心莞尔。同时让我们明白了新课标的导向,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整体落实。“知识”是必需的因素,但它是与“能力”并驾齐驱的;学生的成长是通过学习的“过程”来实现的,只看“结果”的结果导致学生成为了“赌徒”;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出,这就确立了学生作为“活人”而非“器皿”的社会地位,确立了情商与智商同等重要的科学地位,这是当代教育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大胆作出一个合乎情理的延伸推断:课 堂教学不关注学生情感发展变化以及价值观形成的教师就不是合格的教师。

聆听王崧舟老师《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的秘妙》的论坛。王老师指出要抓住文本秘妙这把“金钥匙”,告别内容分析,去打开语言文字的运用。文本要钻,首先自己要钻进去,找到“秘妙”在哪里,再带着学生去品、去感。心中知“秘妙”,文本似乎能多出几个维度,不再是内容分析的枯燥、低效,学生会越钻越有味儿——语文味儿。让我们知道语文课上要教什么,才有实效。崧舟老师教《望月》,正应了他对文本的解读,是过去之作,有诗意的味道;亦是现在之作,有散文的味道;更是未来之作,有黄钟大吕的味道。崧舟老师为什么要如此费时费力呢?其密妙就在于这一课程目标不是陈述性知识,而是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教师“教”的方式主要不是“讲”,而是“导”,导之以方向、以路径、以情趣;学生学的方式主要是“做”,是经历,是实践,是元认知,对自己的阅读形成认知、反省与提升。

张人利的后“茶馆式”教学就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方式。他辩证的告诉我们,教师讲或不讲,取决于学科,取决于教师风格,取决于学生本身。张人利的第二个观点: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关注“相异构想”的发展与解决。就像在课堂上,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那些错误的声音一样。如果仅仅告诉学生,你错了,应该是这样的。学生还会错。不妨停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分析一下孩子错哪了。听完张人利校长的报告,我们深感到“后茶馆式”这种教学方式是有实效的,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是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进行的,它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吴正宪演讲“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中指出:《课标》修订中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指出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数学思想方法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数学思想方法是伴随学生知识、思维的发展逐渐被理解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是在学生数学活动中积累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这对于学习数学、发展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吴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节教学观摩课《数学广角――重叠》。没有华丽的课件,只是简单的几张图片,甚至未曾打开,普通的一节数学课却让吴老师演绎地如此精彩!在课堂上,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感情交流,吴老师用自己的热心、耐心,用数学的真谛拨亮了孩子们的心,她对学生的爱、教学艺术的美赋予数学课堂鲜活。五十分钟的数学课堂,同学们时而紧锁双眉、沉思不语,时而各抒己见、热烈争论,充分体验着参与的快乐、创造的愉悦,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一个老师全身心融入学生的场面,整节课像磁铁一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流淌的是真情的交流与生命的对话。这就是吴老师数学课堂的魅力。吴老师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使学生们感受到鼓舞和激励。抽象的数学课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妙趣横生。很多学生听吴老师讲课都不愿意下课,很多老师听了吴老师的课都说是“艺术的享受”。吴老师的课堂充分 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她的课堂充满了智慧,而且特别“真”:真实地反映了知识的自然建构,她用那真诚的爱心感染孩子们,贴近孩子们的心,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将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魏书生的报告告诉我们人要高高兴兴地活着,育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变人的苦乐观。要想快乐的度过每一天,首先就要爱上自己的职业,干一行爱一行,认真干,干好它,脚踏实地,高高兴兴,快乐做好每一件小事,不难为一个学生,不放纵一个学生,教育很简单就是把简单的事干得高高兴兴,把工作当享受,教育当享受,学习当享受,教师要爱平常的日子平常的事情,把小事做好了,坚持做,做下去,我想那就是快乐吧!教师的职业:让自己和学生同时享受快乐。

在课改的进程中魏书生认为,教育应该坚持三个守住——第一守住传统常识:为什么教(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而教),教什么(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真善美),怎么教(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怎么学(学以致用、学而时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第二守住新中国的教育经验:他认为中国教育了不起、中国教育有问题,中国的教育只有坚持真抓实干、脚踏实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担当重任;第三守住自己的优点长处。听魏书生老师讲座让我们认识到新课改并不是摒弃一切老一辈的东西,而是去其糟粕,吸其精华,我们要学会与时俱进,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创造出符合当今社会人才标准的人才。

这次论坛聚集名家经验智慧,每一位专家的报告都那么精彩,每一位名师的课堂都那么出色。在这次学习中我收获了很多,我迫切的希望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把名人的才华集我一身,但这又岂是痴心妄想?为此我愿意从我的每一节课开始,慢慢缩短这个悬殊的距离。我会时常回顾这次学习,让名家的力量推动我前进。我知道我现在所实施的教学模式离专家课堂的教学模式还有一段距离。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必将在摸索中前进,努力做到要让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 积极自主地进行认知、思维、总结,让学生回归到人的本质特征上,要彻底摆脱单纯追求掌握课本知识的课堂教学,将学生的生命活力解放出来,真正在课堂中确立学生生命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提高学生社会生活能力。我相信,只要我们的观念改变,最终一定会体味到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魅力。综合几种教育模式,有很多成功的共性,他们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课堂上是高效的,管理上是创新的,学生的学习是愉快的。作为一名教育者,当我们面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时,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了,虽然他们的教育改革模式我们不能照搬硬套,但我们也应该从这样成功的模式中得以启迪,才能找到适合我们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外出学习,确实让我更清醒地看到自身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让我时刻记住:切莫做一个只会以勤补拙的教书匠,要学做一位以学补拙的学生的领路人。

篇12:全国教育名家论坛

康晓君

2014年3月日

17赴郑州学习心得

3月14日至3月16日,我有幸与我校10名领导及教师随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和领导赴郑州大学参加了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第3期“新课标”暨当代名家教学艺培训会,这次教育名家论坛,分别由徐长青领导的天津团队、黄爱华领导的江苏团队、柏继明领导的北京团队、这三种团队分别带来了他们的“简约教学”,“大问题教学”、“游戏教学”模式及教学思想。

3天的学习短暂而紧张,我却从中收获了很多。名师教学可谓“清新而深遂,灵动而扎实。”他们从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组织教学,风格各异,引人入胜。和谐的师生关系贯穿整节课,很好地落实了所上课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和教师观,他们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厚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技能、彰显了名师风范,让我们在场的每一位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不停的赞叹声,让人受益匪浅。下面我就以徐长青老师的课堂为例,谈谈自己的所学、所思和所感。

一、创设良好的情境—“水到渠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导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学生有了求知的欲望,接下去的教学就“水到渠成”。在徐长青老师所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堂上,我欣赏到了徐老师高超的导入艺术,他在课前以“魔术”吸引学生兴趣,所谓的魔术,就是就地取材的“撕纸”,这个让学生好奇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知识。

二、唤起已有的经验—“顺水推舟”《解决问题的策略》这节课中,通过创设情境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张纸能否撕出2010片、2011片、2012片?学生初次接触会对这样的问题觉得无从下手老师讲解这样的问题也会觉得头疼,觉得自己说的很清楚了,可是学生总是不能理解。徐老师讲的这节课让我也获益良多,徐老师善于让学生运用借鉴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学生的反应很快就知道学生的就近发展还在哪,然后利用就近发展还拓展新知识,也就是他讲的“回头看”,“知难而退”的道理。通过这样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方法进行提炼,使学生零散的感性认识得到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而这种学习体验过程在我看来比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更珍贵,它会影响学生对其他事物的思考,为学生的今后学习生活积累财富。

三、尊重每个学生成长的权利—“海纳百川”,在我们平时上课中,我们总是有意成无意的在向学生透露我们心中正确的答案,使学生总是按着老师设想的去做,没有自己的看法,而在徐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听不到答案的对错,他总是在鼓励同学们,即使答案不同,只是告诉同学们那是因为大家思考的角度不同,他是从教学中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探索的快乐、学习的自信。而我们大多数老师习惯用自以为是的方法来解释学生的行为,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来对待学生,这就造了教育的偏差和对学生的误导,所以,我们必须真正让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接受多元共存,真正做到“海纳百川”。

除了徐长青老师,我还听了其它12节高质量的观摩课,每个老师给人的感觉都是浑身充满着朝气与活力,洋溢着灿烂与热情,他们注重的是学生的个体及课堂的生成,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关爱,循循善诱,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学生。

短短的3天,我收获了很多,我会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继续好好研究教材,思考教学,组织教学,增进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学生呈现一堂堂精彩的教学课,让学生在教学的世界里快乐的学习成长。

篇13:听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

诗意人生

——听全国教育名师论坛有感

新县特殊教育小学

程敏

2014年3月20日,我有幸去郑州聆听了全国教育名家论坛。两天半的时间虽然短暂却仿佛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精神之旅。三位名师及他们的团队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的课和报告就像三本丰富而又深刻的书籍,隽永而又耐人品味。令我们这些来自全省各地的朝圣者佩服的五体投地,对这些大师级的名师崇拜而又充满敬畏。

两天半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这些教育名家身上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他们共同的地方是:

一、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第一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热爱教育的心。

他们是虔诚的教育圣徒,执着行走在教书育人这条大路上。他们乐于探索,勇于向常规教育挑战,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用自己执着的信念和乐观的心态朝着理想的教育之地前进。

二、他们都热爱阅读。也带着他们的孩子开始经典阅读。

他们博览群书,名师赵志祥说:“拜他为师的老师藏书少于一千册靠边站。”看赵老师的书房,宽敞的房间里放着一个足足有一面墙的书架,里面摆满了各种经典书籍。再看他的地下室更是书的世界。赵老师出口成章,熟读经典诗文,他的课才会上的如此生动幽默、妙趣横生而有异彩纷呈。这与他博览群书、熟读经典是分不开的。他教的《有趣的对联》让我们真正看到了大师那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积淀在课堂上的完美呈现。在他那里古诗居然可以用各种腔调唱出来,他唱的《绝句》将古人吟诵诗歌的韵味完全展现出来了,我们仿佛看到一群孩子跟着一位老先生摇头晃脑地唱古诗。诗中的画面在学生眼前流淌。无需多讲,诗的意思已十分了然。试想:这样的吟诵哪个孩子不喜欢,这样的课堂谁舍得离去。当赵老师宣布下课时孩子们还久久不愿离去,他们面对赵老师背起了《笠翁对韵》,场下几次想起热烈的掌声,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而情不自禁的鼓掌。

赵老师的学校,孩子们回答老师的话,不能直接说,而是要用一句诗来回答。例如:一孩子上厕所了,老师问:某某去哪里了?另一孩子一定不能说他上厕所了,便用一句诗说: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孩子哭了,不能对老师说谁谁谁哭了,而是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一孩子去洗澡了,不能说她去洗澡了,而是说:“春寒水滑洗凝脂”。赵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读经典、唱经典、玩经典。孩子们不亦乐乎。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自然深受经典诗文的感染,于是五年级孩子便能写出那样温婉动人的文章。

一个热爱阅读的老师才能培养一批热爱阅读的孩子:一个热爱经典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一批热爱经典的学生,才能营造一所书香四溢的美丽校园。不管是在赵老师的校园、窦老师的清华附小还是在魏老师的盘锦市,他们的校园到处都是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他们的班级都有一个图书角,孩子们可以随意看书。他们倡导:每个孩子语文书可以不带,但一定要带一本文学经典。这就是他们的教学理念。这也印证了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第二套教学大纲,阅读是增长孩子的智力背景,是对孩子进行智育的必要手段,越是学习困难的孩子越要尽早进行阅读。现在看来,他们的教育理念正好印证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没有大量的、广泛的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优秀书籍做背景,就不能对孩子进行真正的智育。

再看看窦桂梅的学校,连墙上画的都是优秀绘本《我爸爸》,孩子们在去上厕所的途中都能读完一本故事书,每天清晨孩子们可以在学校的走廊上自由看书,这是他们的晨诵微课堂。每周五的第一节课,他们都要到图书馆或者是教室里进行阅读活动。再看看他们的图书馆,墙上特殊的装饰——一张大大的蜘蛛网,那是著名的童书《夏洛的网》,讲述的是关于友谊以及生命的价值等等。再看看我们的孩子们,学校有几本适合孩子们读的童书?再看看孩子们的书包里都放得是些什么书?《鬼吹灯》《作文选》等。这样的书籍怎能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灵,怎能让孩子们受益。孩子们没有适合他们的书籍可读,童年将是多么的贫瘠而有苍白。如果在孩子最需要书籍滋润的年龄没有适合他们的优秀童书相伴,孩子们的人生还能有多少幸福可言。我真希望我们的教育系统,希望全社会有志之士都能关注孩子们的阅读,让孩子们的童年有书香弥漫,让孩子们能有一个幸福而又完整的人生。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都有他们自己的一套教学理论。再谈谈他们的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学风格。

首先说说魏老师:

魏老师的报告已经是第二次听了,第一次是在新县的体育馆,当时听了就十分震撼,兴冲冲的到书店买了魏老师的三本书:《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文选》。从前到后一字不漏的看完了,对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十分了解,他的日记道德长跑,他的犯错误写说明书,他的课前一支歌,他的课前五分钟的七嘴八舌口头作文,他的语文知识树,他的教孩子自学的教学方法,他的六部教学法,他的班级自主管理„„令我印象十分深刻,有些方法我也曾用在我的课堂上,比如让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每天一个日记一直写到五年级孩子们居然写了三四个日记本。比如他的班级承包制,我现在还在我的班级里运用。我最崇敬魏老师的清正廉明和他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记得他的话:“人生处处是道场,时时有禅机。”如果以禅心看世界,以禅心想问题,就没有解不开的节,干任何事情都不会觉得累。他的注意力体操“松、静、匀、乐”时时处处让人处于放松、快乐、平静之中,所以拥有三十多个头衔的他,每天忙得脚不着地的他、已过花甲之年的他依然精神饱满,激情依旧。这就是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让他依旧精力旺盛的秘密所在。

这次学习有幸听了魏老师的一节课《给善良插上翅膀》。魏老师的教育印证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课堂上让孩子的大脑动起来,让他们有事做,让孩子在课堂上真正从事脑力劳动,只要让他们品尝到克服困难后的成功,让他们体会到进步的喜悦他们一定能学的更开心更起劲。这就是魏老师的秘诀,也是他成功的秘诀。魏老师的一分钟竞赛让孩子在快乐紧张的比赛中体会到自己居然也有那么多的不可思议的地方,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而且让孩子们体验到一次又一次的不可思议。孩子们会很惊叹自己原来也可以做到这么好。魏老师真是一位有想法有办法的优秀名师。尽管对他已十分熟悉,再次听他的报告时依然聚精会神,依然从头到尾不曾挪动过身体,没有半点走神。向魏老师学习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做禅事、说禅话、听禅音。心中有禅意,人间处处是乐土呀。

再说说窦桂梅老师:

很早就知道窦老师,网上看过她的《秋天的怀念》、《再见了,亲人》,以及她的书籍《窦桂梅怎样教语文》,亲临现场听她讲课却是第一次。听了她的《皇帝的新装》。课前我就在想这篇童话她会怎样讲。它完全不同于《秋天的怀念》那样富有深情,窦老师又会以怎样的理念来阐释这篇我们小学时就曾学过的课文呢?听了窦老师的这节课后我才深深地感受到窦老师的宏大、深刻。通过分析人物,寻找文中矛盾的交集点,让孩子思辨,进而联系实际,在矛盾冲突中体会人物心理。最终将课文引向哲学的高度——回到事情本身。一篇童话窦老师居然可以把它解读的如此深刻,是呀回到事情本身,就像课后窦老师跟我们交流的一样,你敢说我们这些在座的各位不是大臣、官员吗?在面对自己的利益将要受到侵害时,我们有多少人能说真话、能控制自己、能保持本真,能回到事情的本身,这不仅是留给学生的思考,更是留给每个人的思考,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左右摇摆,难以定夺,但是作为一个大写的人,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提醒自己保持生命最初的本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谢谢窦老师让我们认识到这些。这就是这篇童话的主题,也印证了窦老师的主题教学。听了他们清华附小老师的阅读课、识字课,深刻体会到了主题教学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窦老师的课堂不仅充满思辨,更多的是怎样将英语、音乐、绘画整合在一堂课中,这堂近两个小时的大课深深地吸引了所有的师生。那充满夸张搞笑的朗读,那联系自身的反复思考。孩子们在进行着道德上的艰难抉择。在这样的两难抉择中孩子们学到的不仅是语言文字,更多的是关于如何成为一个人的思考。

篇14:全国教育名家班主任论坛

xxxx小学 xxx 此次在平顶山市举行的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引起了我们极大的震动,可以说是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发人深省,感人至深,收获丰厚。这次学习让我看到了自己与全国优秀班主任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我重新定位了班主任的职责,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次学习是一次里程碑,与会的六位专家用诙谐幽默,充满智慧的语言讲述了他们各自做班主任的经验与感悟,可以说他们的思想非常切合我们基层班主任的实际,因此我非常注意记录他们的思想,参加了两天的会议,我用圆珠笔做记录。为了听课,我早早来到会场,抢好位置,短短的两天学习,我受益匪浅,我不停地对照专家,反思自己,我明确了自己的专业成长方向,那就是向大家看齐,向专家看齐!

根据专家们的讲课,我觉得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八项素质。

一、班主任要有幽默感

丁榕老师的报告充满了幽默感,她平时与学生相处时一定很会运用幽默,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能学会运用幽默解决问题,轻轻一句幽默的话语就能让我的工作化险为夷,我们班主任也能够将管理融入人情,融入真诚,做到春风吹人,句句暖人心,处处播撒智慧。林肯说:“幽默是一种润肤膏,它使我避免了许多摩擦和痛苦。”

二、班主任要有爱生智慧 班主任的爱生智慧应该体现在爱学生,爱教育上,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爱能生智,有爱生慧。

三、班主任要善于反思自己

王文英老师的班主任在管理中要辩证地看自己的学生,换一个角度就会多一份快乐,怎么样才能做到辩证地看待学生,其实也很简单,只有做到善于反思自己的人,才能做到辩证看待自己的工作。理由很简单,反思过去,是为了今天的工作,反思今天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工作。反思让我们多了一份理智,少了一份埋怨。其实我们的工作也很美丽。我们痛并快乐着!

四、班主任要懂点心理学

郑丹娜老师讲的班主任要积极看待自己,阳光地看待工作,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班主任懂心理学,可以让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起来,化解了内心的灰色情绪,就能减少很多生活中的摩擦。第二是运用心理学知识去教育学生,懂学生心理的老师能够笼住学生,能够让学生围在自己身边,于是师生之间的好关系等于很多的教育。

五、班主任要注重工作中的细节

丁老师今年已经68岁了,在漫长的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她用创造了许多教育奇迹,最让我们感动也是丁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注意到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教师满含情感的教育细节能够温暖学生的心灵,让班主任成为学生的心灵按摩师,让我们看到学生心花怒放地美好景象。丁老师作完报告,掌声雷动,无数老师用到台上同丁老师合影,无数老师簇拥着丁老师,我向丁老师说明了用意,这位古稀老人,回头冲我笑笑说:“请等我一会儿!”这就是一个暖人心窝的细节,丁老师用细心对待陌生人,对待学生她一定会在细节上创造奇迹,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注重一些细节,让我们工作完美起来。

六、班主任要学会创新

桂贤娣老师在报告中讲的是爱与责任其实,听完我觉得他在告诉我们要在工作中走创新之路,当今的学生不好管,老方法已经过时了,班主任需要探索工作的新思路,工作要提前要切入学生的要害,要研究学生的特点,只要我们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轻松对待我们的工作,工作轻松了,我们的心态就会阳光,所谓的阳光心态每一天,幸福开心一辈子,不仅仅指学生也包括我们自己。我们要做研究型的班主任,走创新之路。

七、班主任要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王老师做了35年的教育工作,她说自己班主任工作的成功来源于自己对学生心理的研究,她说孩子在小学要看兴趣,在初中要看心理,到高中要看成人化教育,每个阶段孩子的身心特点不一样,一些特殊时期,要尤其注意提前预防,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不然我们不懂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按自己的意愿行事,鲁莽地管理学生,学生反感,效果也不会好。她说教育的关键是预防与引导,预防的好问题少,引导的好,效果好!“教在学校育在家庭”家校形成合力效果才能好。

八、班主任要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张国宏是《德育报》的总编。他用班主任工作其实也很诗意,来诠释我们的工作,非常到位,讲得也很中肯。班主任工作的诗意体现在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上,我们从容、平和、耐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八小时之内工作,八小时之外求发展,求学习,勤读书,享受教育,经营好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善于做案例研究,善于记录班主任工作中的小事,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爱自己的工作,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道路体现在我们平时的研究与学习中,只要我们坚持用研究的心态,学习的心态去工作,我们的工作真的能够做出诗意。

上一篇:小学龟兔赛跑英语作文带翻译下一篇:计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