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

2024-07-02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精选7篇)

篇1: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

教育科学院

08.3 郑洪燕

20081242010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

摘要:在幼儿园,幼儿告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此,我们通过利用观察法、调查法、实例分析、访谈法等方法对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心理因素;教师处理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此研究,希望能让广大幼儿教师有所借鉴,能对幼儿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表现形式、心理因素、处理方法 对幼儿的告状问题,以往的研究对集中在儿童身上,常以量化的方法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告状行为的特点、性别差异、类型、原因等,而很少从教师的视角来探寻他们是如何看待、如何应对幼儿的告状行为的。基于此,本研究尝试把关注的视点放在教师身上,试图更深入地了解,把握教师对儿童告状的认识和看法,并力求之加以恰当的描述和解释。在幼儿园,幼儿告状是一种常见现象,近年来不论是理论还是实际工作者都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发现幼儿的告状行为很普遍,引发笔者对此现象的关注,所以也了解了老师对这一现象的态度和观点,最终得出这一现象具有研究意义。通过此研究了解大班幼儿产生各种告状行为时的行为表现形式,产生该告状行为的心理因素,根据案例和观察研究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了解教师面对幼儿的各种告状行为时如何对待与处理的,教师应如何正确的对待孩子的告状行为和使用合理的教育策略。通过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得出教师不管怎样,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解决方法与措施,对幼儿今后身心发展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幼儿告状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心理因素

在幼儿园,“告状”是幼儿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告状,从人际关系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某种冲突、矛盾而不能自行化解时出现的,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有人际行为。幼儿的告状,是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种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告状是一种发生次数很频繁的现象,它花费了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类个体他们的告状行为一定有许多不同于成人的地方,然而幼儿的告状行为表现形式也是多样化的,然而每一个告状行为的表现都是由不同的心理因素引起的。

(一)为保护或帮助别人打抱不平而告状

案例一:在睡午觉时王怡然小朋友刚到小床上盖被子,这时,小俊把王怡然手上的被子抢走了,王怡然哇哇大哭起来,文文看到了这种行为,文文对小俊的这一行为感到很气愤,于是文文安慰了王怡然并向老师告状,老师立即过去阻止了这

一行为,并对文文进行了表扬。文文的表现说明当她遇到其他小朋友受到欺负时就会产生同情心和正义感,分清行为的是非、好坏,并向老师报告。这种行为表现是由幼儿的同情心驱使其告状。幼儿在看到其他小朋友受到同伴欺负的时候,幼儿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怜悯心理,出于同情,就会对同伴的行为进行告状。

(二)由于自尊心强烈,希望超越他人而告状 案例二:有一次幼儿在玩玩具的时候,俊熙看到另一幼儿小超的玩具比自己的多,这时俊熙心里很不平衡,想要拥有玩具的这种好胜心里而产生了嫉妒,而向老师告状说小超不给我玩具玩。俊熙的这种行为表现说明,幼儿都很喜爱和拥有很多玩具、,但当同伴们不将自己拥有的东西与他们分享时,他们往往就会表现出嫉妒情绪,对幼儿的这种心理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会失去应有的积极意义,而走向消极的一面,引起告状的这种行为,对于这样的行为老师应当正确处理问题。这种行为表现是因嫉妒、好胜而告状。幼儿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看到一些比自己做得好或物品比自己多、比自己好的同伴,就会产生一种嫉妒的心理,觉得自己做得比别人好,并不愿虚心的向同伴学习,由于嫉妒心理,幼儿就会故意找茬向老师告状。

(三)由于缺乏承认错误的勇气,害怕批评而告状 案例三:一个叫丫丫的小女孩,每次游戏活动时,总是为争抢东西而打架。一次,幼儿玩积木时,她的面前已经有很多的积木了,却把别人的积木抢过来占为己有,当那个孩子哭着向她要时,她一拳把别人打倒在地,看见老师走过来她却大声的告诉老师他抢了我的积木。

案例四:一次美术活动课上,小朋友们都在认真调配颜料画画,小明却在一旁捣乱,结果打翻了洋洋的颜料盒,弄得四处都是颜料,洋洋哭的很伤心,见老师走过来小明非常的害怕,他连忙大声告诉老师洋洋在纸上乱画,涂得到处都是颜料。根据案例

三、案例四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幼儿产生该告状行为的心理因素是害怕被批评为推脱责任而告状。对于幼儿来说,当犯了错误时,其实心里都是很害怕的,大多数幼儿都害怕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而就会想办法来推脱责任,往往就会出现这种恶人先告状的行为。

(四)为表现自己,吸引他人注意而告状

案例五:佳佳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一次,算术课上老师请幼儿到黑板上利用磁性教具进行排序,因为老师没有请到她,她就一直在下面大声喊“我会、我会…….”当看到别人排错顺序时,她就会马上站起来大声说:“她排错了!”一脸得意的样子。案例六:一个叫依依的小女孩,非常的勤快,每天中午饭后,看到老师收拾餐具、打扫卫生时,她都会主动跑来帮老师一起做。一次午饭过后,有两个小朋友帮老师一起打扫卫生,依依没有抢到扫帚,她心里很不高兴,就不断地在老师面前大声说:“老师小东不给我扫帚,你看他地都扫不干净,地上还有好多垃圾哦。” 根据案例

五、案例六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幼儿产生该告状行为的心理因素是为表现自己而告状。幼儿对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但对老师的评价非常重视,时常想引起教师的注意,特别希望从老师这里得到一些肯定的评价,通常为了满足表现欲望,不分场合。

(五)为保护自我,希望得到他人帮助而告状

案例七:一次课外活动时,幼儿在教室后面的小广场上玩耍,晓旭抢走了洋洋的木马,洋洋向晓旭要回木马,但被晓旭拒绝并把他推到在地,于是洋洋觉得很委

屈,哭着跑去向教师告状:“老师,晓旭抢了我的木马还打我”。

根据案例分析研究,有些比较弱势的幼儿,在受到同伴欺负时,就会产生很强的被保护的欲望,想得到安慰和同情,就会产生告状行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幼儿的心理调节能力比较差,没有自信心,有点胆小,每当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负或伤害时非常想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和保护。

(六)其他因素引起幼儿告状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引起幼儿告状。

如,由于幼儿园场地不够宽畅,玩具少,孩子又多,发生矛盾的次数就多,也就增加了告状的次数。另外,幼儿好模仿动画片中打斗的场面,如《奥特曼》等对幼儿的影响较大,使幼儿攻击性行为增加,或以电视为内容进行游戏,追逐打闹,引起告状。

从幼儿告状发生的成因分析看,告状不完全是件坏事,它也是积极的表现,反映了对幼儿行为规则的认识、掌握,幼儿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老师是幼儿的启蒙者,必须慎之又慎对待告状行为。往往有些老师只是轻描淡写一句“老师知道了。”或者甚至不管,这可能会导致一些有危害的事得不到极时的解决,更会混淆孩子的是非观,挫伤孩子的正义感。但如果你一味“支持”、“鼓励”孩子的告状,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发展,更严重的会使某些孩子形成时时窥探他人秘密的习惯,导致孩子日后在人格上、心理上的畸形发展。

二、教师处理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

处理过程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独立性等还很差,依赖性较强。因而,他们对周围所发生的事不能进行完整的、全面的评价,也不能应付和处理发生在他们身上或周围的问题。而成人特别是我们知道,在幼儿时期,孩子的认识水平低,生活经验缺乏,各种心理过程,特别是认知处幼儿教师是他们心中的权威,幼儿一旦出现问题或遭到挫折,他们的告状行为便会频繁出现。据一些调查资料显示:幼儿园中每天约有60%的幼儿向老师告状,有的每人每天告状次数达5次之多,令老师们应接不暇,又忙又累。

孩子的“告状”看起来事小,但处理不当,会影响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会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幼儿告状行为,在幼儿园中显得十分重要,老师不可等闲视之,应引起重视。同时,还需有针对性的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和引导.(一)处理为保护或帮助别人打抱不平而告状的处理方法:在处理这种告状行为时,教师应问明情况后,对那些敢于制止、揭发别人不良行为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要求其他幼儿向其学习,并向全体幼儿指出欺负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并鼓励被欺负幼儿敢于向教师求助以增强这类幼儿的自信心。如案例一中,文文的这种行为教师就应给予表扬和鼓励,而要告诉小俊这样做是不对的,不能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对于王怡然小朋友教师应该给予积极鼓励和安慰。

(二)处理由于自尊心强烈,希望超越他人而告状的方法:在处理这种告状行为时,对争强好胜的幼儿应引导他们拥有一种平和的心态,鼓励他们能够与他人和平相处并具有共同分享的意识。教师应引导幼儿看到别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不借助别人来评价自己,不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同伴们的榜样。如案例二中,俊熙的这一行为教师应告诉俊熙要具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并增强他的自信心来消除他的嫉妒心理并告诉俊熙要与其他小朋友共同分享玩具,不争抢其他幼儿的玩具。

(三)处理由于缺乏承认错误的勇气,害怕批评而告状的方法:在处理这种行

为时,教师应该弄清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们明白小朋友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要互相帮助,不能随便推卸责任,应正视自己的错误,能够主动的向老师承认错误。如案例三中,丫丫的此行为教师应该耐心的向她讲明道理,积木应该是大家一起玩的,不能占为己有,小朋友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案例四中,小明的这一行为教师应告诉他,不能推卸责任,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不撒谎、不乱告状的好孩子。

(四)为表现自己,吸引他人注意而告状处理的方法:在处理这种行为时,教师应肯定他的良好表现,鼓励其继续保持,但也要防止某些幼儿为寻求表扬而出现谎报、误报、乱告状的不良行为。如案例五中,佳佳的这一行为,即使只是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想要表现自己,但教师不能忽略了佳佳的告状行为,应及时制止她的这一行为,示意她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并举手回答问题。在案例六中,依依的这一行为,教师应告诉依依同伴之间应共同协作,希望依依能够帮助小东把卫生打扫干净,可让依依去拿垃圾筐或去倒垃圾等。

(五)处理为保护自我,希望得到他人帮助而告状的方法:在处理这种行为时,教师应对这类幼儿进行安慰并了解告状原因,经过调解加以解决,而对持强凌弱的幼儿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对被欺负的幼儿给予安慰和保护。如案例七中,洋洋的这一行为,教师应对他进行安慰并启发他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不能遇到什么事都依赖于他人,增强他的心理调解能力。

(六)对其他因素引起告状的处理方法:可组织幼儿看动画片、听故事、看电影等,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评价其中人物的行为,从而丰富幼儿是非的感性经验,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还可组织幼儿通过谈话等形式,讲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幼儿自己来想办法解决,从而提高幼儿独立处事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进而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

总之,幼儿的告状看来事小,其实跟幼儿的心理发展关系很大,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者,在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时,切莫等闲视之。事时上,只要我们教育引导得当,它还能帮助我们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和心理需要,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有的放矢,成效显著。

三、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了解到了大班幼儿产生告状行为时的表现形式及其心理因素,根据案例和观察研究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教师应如何正确的对待孩子的告状行为和使用合理的教育策略,幼儿的告状行为有时会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本课题研究揭示了幼儿告状行为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总结提炼幼儿告状的内心,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有利于提高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提高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参考文献: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2007年12月第24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汪乃铭、钱峰.《学前心理学》.2008年4月第7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2002年2月第1次.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刘晶波.《幼儿告状行为分析》.[幼儿教育].1999,(02)刘晶波.《理想师幼互动行为的探寻》.[学前教育].2004,(05)

郑名.《4-5岁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调查与研究].2005,(01)【6】王春燕.《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山东教育].2006,Z6期:(7-8)【7】赵连娣.《对幼儿告状的心理状态探析》.[山东教育].2004,(15)【8】赵尚松.《幼儿告状行为分析》.[心理世界].2004年3月 【9】王丽莉.《幼儿对同伴冲突的解决策略》.[文史博览].2006年24期 【10】冯莉英.《不要忽视孩子的告状行为》.[学前教育].2001年03期 【11】吴爱兰.《幼儿告状浅析》.[黄山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12】王雷、吕晓捷.《幼儿告状行为的产生及应对措施》.[山东教育编辑部邮箱].2006年12期

篇2: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

教育笔记-幼儿告状行为

星期二上午,孩子们正在教室里进行阅读活动,他们有的自己选了一本喜欢的书,独自坐在角落里津津有味地看故事,有的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看同一本书,还不时地讨论着书中的内容,这时候,倩倩小朋友突然很伤心地跑过来告状:“祁老师,《天线宝宝》是我先找出来的,优优他不给我看。”优优也理直气壮地说:“书是我先拿到的!”两个人在我面前争论不休,谁也不肯让谁。

对策:

倩倩是为了求得老师的保护,让老师给自己做主,批评欺侮她的小朋友,而产生的告状行为。现在的幼儿在家中都是宝,倍受父母长辈的疼爱,当他们离开父母来到幼儿园,对老师就有了一种崇拜,感觉老师做出的决定一定是权威的正确的。另外,幼儿心理调节能力较差,每当受到他人的伤害时,极力想寻求保护,得到老师的安慰和同情。我先安定了一下她们的情绪,接着我对优优说:“优优呀,你昨天想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时,雨阳硬是不给你看,你心里感觉怎么样啊?”优优想了想说:“看不成书,我感觉很不高兴。”我趁机对她说:“那你不让倩倩看书,她也一样会很难过的呀!你们两个想想办法,看看怎样才能让你们两个人都开心地看书?”优优听了说:“那我们俩一起看吧!”倩倩表示同意,于是她们俩手拉手高高兴兴地走到桌子边看书去了。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极为频繁的,幼儿之间经常会出现意见不和,争夺玩具或书籍等纠纷,当这些纠纷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有一方就会告诉老师,以求得老师的公平裁决。在这次纠纷中,我通过引导优优反省,并换位思考,相互间要理解、宽容,让幼儿不仅要知道别人有什么样的想法,还要理解别人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想法,让孩子学会考虑一下同伴的感受。给孩子创设一些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启发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幼儿大胆地与他人协商沟通,提高其独立处事的能力。优优和倩倩听了我的话,两个人坐在一起边看书,边开心地讨论着书中的内容。

反思: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居多,往往是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这无疑促成了孩子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特点,幼儿的告状行为也正是这种社会现象的折射,而且也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之一。

在幼儿园里,幼儿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认知水平较低,他们的各种心理过程,尤其是认知过程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独立性还很差,对成人的依赖性较强。因此,他们对发生在周围的事情不能进行完整的、全面的评价,也不能应付和处理发生在他们身上或周围的问题,而成人特别是幼儿园的老师就成了他们心目中的权威,感觉老师做出的决定就一定是权威的正确的。比如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些都是以老师说的为准。在他们心里认为老师对他们的每一次认可、每一次表扬和鼓励都是特别光荣的事,反之,老师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批评或指责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就会非常难过。

虽然,孩子“告状”事小,但老师若不能认真地对待,没有及时恰当处理,久而久之,会影响和淡化师幼之间、同伴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幼儿的性格、品质的`形成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们必须要引起重视。

不管幼儿告状的性质和动机如何,告状的内容是什么,当孩子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发生矛盾时,老师或家长是替他们解决矛盾,还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先想办法去解决,必要时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也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很多老师、家长都习惯于要求孩子在出现问题时,特别是与同伴产生矛盾时,要及时地向自己汇报,以使“矛盾上交”,这样可在替他们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对他们进行适时适当的“好坏与是非”教育。而长期如此,却会养成孩子们的依赖和顺从心理,导致他们在困难面前首先或只能想到求助大人,不愿意自己独立去解决,也没有这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在着眼于孩子现在的同时,必须要有长远眼光,着眼于孩子的未来。21世纪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它要求孩子勇敢、自信,要有独立处理人际冲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只会告状的孩子,当他离开父母或教师,独立地面对生活时,他该怎么办呢?因此我觉得关键是要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注意我们的教育方式。

我觉得,老师在处理告状事件时,要耐心倾听,细致全面地调查,分析告状原因,了解事实真相,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抓住教育契机,恰当引导,给孩子一个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也可以在班上组织幼儿通过谈话、讨论等形式,讲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幼儿来想办法解决,让孩子们在讨论中明白一个道理:当与同伴发性矛盾时应学会自己动脑筋解决。另外,还要让孩子明白,小朋友之间相处总会有一些小插曲,我们要学会谅解别人、宽容别人,并要学会独立处理一些事情,不能事事依赖老师;犯了错的小朋友也应该及时检查自己错在哪儿,采取什么办法让别人谅解你,比如赶紧道歉、说明原因等等,让他们在自己的思考和处理过程中,逐渐“内化”交往准则,增强交往技能。教师还可在日常生活中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组织幼儿听故事,观看情景表演等,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评价其中人物的行为,从而丰富幼儿是非的感性经验,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进而减少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要尽量给幼儿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和空间,鼓励和启发幼儿参与活动时互相交流、协商,引导幼儿学会分享、懂得分享,让同伴直接用商量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同时还要交给幼儿一些解决矛盾处理问题的策略,如学会使用礼貌用语等。当然,遇到一些比较重要的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还是要告诉老师的。

篇3: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

[关键词]中班幼儿;告状行为;案例分析;适宜策略

幼儿告状行为指:“幼儿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为自己受到来自同伴某一方面的侵犯,或者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幼儿园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规则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这种行为的突出目的是要阻止同伴的行为。”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告状是师幼互动中发生频次最多的一种行为,它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中班幼儿经过小班一年的生活、学习后,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但由于他们刚刚摆脱小班时期的幼稚和依赖性,又不具备大班时期的成熟和独立性。碰到一点点事情就爱告状,为什么幼儿如此热衷于告状?他们实施告状行为的原因和动机是怎样的?为理清这些问题,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本班幼儿案例,进行观察和分析,以减少幼儿告状行为的发生为目的,提出适宜的策略,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一、告状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家庭因素:幼儿爱告状源于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念没有摆正。现在的家长往往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幼儿合作、关心他人、相互友爱等品德的培养。由于幼儿是家中的“小太阳”,养成了部分幼儿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任性等不良行为习惯,缺乏必要的集体生活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这就导致了幼儿园中幼儿出现一些行为问题。如“老师,某某又抢玩具了。”

2.环境因素:由于幼儿园的场地不够宽敞,玩具少,孩子又多,发生矛盾的次数就多,也就增加了告状的次数。另外,幼儿好模仿动画片中打斗的场面,如《奥特曼》等,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增加,或模仿影视剧进行游戏,追逐打闹,引起告状。

(二)主观原因

中班幼儿爱告状,是受其此年龄阶段的思维特点所影响,4~5岁幼儿的思维具有特有的自我中心化特点,这种思维方式使幼儿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以自己的感觉特点出发,而不善于站在别人的观点和立场上想问题。因此,此年龄段的幼儿只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快乐,不能理解别人的心情。平时同伴之间发生的摩擦,因认知发展的局限性,让他们不会用友好协商、互相帮助、好好说话等手段来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往往通过告状来解决问题。

从幼儿发生告状的原因来看,其实,告状不完全是件坏事,它也是积极的表现,反映了幼儿对行为规则的认识、掌握和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老师是幼儿的启蒙者,必须慎之又慎对待告状行为。老师敷衍甚至不管的态度,可能会导致一些有危害的事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更会混淆孩子的是非观,挫伤孩子的正义感。但若一味“支持”、“鼓励”孩子的告状,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发展,还会影响孩子良好的性格形成。

二、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型

根据幼儿告状行为的目的和动机,将幼儿告状行为分为“求助”型告状、“求赏”型告状、“求罚”型告状和“试探”型告状。并通过案例描述的形式进行观察和分析,阐述个人观点。

1.“求助”型告状:这是幼儿为了求得教师公正解决纠纷或请求教师保护自己而产生的告状行为,它在幼儿的告状行为中占很大比例。在集体活动中,幼儿之间可能出现意见不合、争夺玩具、互相冲撞、以强凌弱等事件。当这些事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一方或双方就会向教师告状。

案例1:下午孩子们正在阅读室里进行阅读活动,他们有的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同看一本书,有的自己选了一本书独自坐在角落里津津有味地看。这时,亮亮突然很气愤地过来“告状”:“老师,《喜洋洋》是我先找出来的,杰杰他不让我看。” 杰杰也不甘示弱:“书是我先拿到的!”两个人在老师面前争论不休,谁也不肯让谁。我先安定了一下他们的情绪,接着转过脸来对杰杰说:“上次,你看《西游记》时,宝宝硬是不给你看,你心里感觉怎么样啊?” 杰杰想了想说:“没得看书觉得很不高兴。”老师趁机说:“那你不让亮亮看书,他也一样会很难过的呀!你们两个想想办法,看看怎样才能让两个人都开开心心地看书?” 亮亮和杰杰听了,商量了一下,决定两个人一起看书,于是他俩就手拉手高高兴兴地坐到小椅子上看书去。

分析:亮亮是为了求得老师的公正解决纠纷,请求保护而产生的告状行为。在活动中通过引导亮亮反省,换位思考,给孩子创设一些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启发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亮亮和杰杰听了老师的话后,两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到小椅子上一起看书去了。

2.“求赏”型告状:求赏心理是幼儿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尤其是当同伴出现“违规行为”时,大多数幼儿一旦发现就会迫不及待地向成人告状。这往往是幼儿为了让成人关注自己的表现而产生的告状行为,表面看起来是在维护规则,其实并不是为了要制止同伴的行为或者是为了惩罚对方,而是为了向成人邀功,获得成人的赏识。

案例2:午餐时间,老师说:“小朋友要有秩序地去洗手,要轻轻走,排好队,不玩水,谁表现好,老师就先给他盛虾!”接着教师忙着盛饭,幼儿则按小组有秩序地排队洗手。第一组的甜甜还没有洗完出来,第二组的小宝就急忙跑着去盥洗室。刚洗完手回来的锐锐见状大声向教师告状:“老师,小宝没有听老师的话,他是这样跑着去盥洗室的!他不是像我这样慢慢地走进去的!”说着他做了个跑的动作,接着又慢慢地走了一圈,伸出自己的手让教师看:“老师,你看我的手干净吗?”教师忙着盛饭,没有回答她,只是往她的碗里放了个虾。只见锐锐笑嘻嘻地端着碗回来,非常满意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还不时向别的小朋友炫耀:“你看老师给我虾了!”

分析:很显然,本案例中锐锐是为了求赏而告状的。当然在告状的同时她也没有忘记让教师赞赏自己:又是语言描述,又是生动形象的动作模仿,还怕教师看不到自己的“优势”,伸出干净的手让教师看。直到教师把虾放到她碗里,她才满意地回到自己位子上,还不忘向同伴炫耀自己:看,我先吃到虾了!表面看起来她是在维护规则,其实是求赏动机使然。

3.“求罚”型告状。这种行为主要发生在当同伴的行为与幼儿所认同的规则发生背离时,幼儿希望教师“主持公道”,借助教师的权威来惩罚对方,表现为一种以“批评对方”或“惩罚对方”为满足的心理状态。

案例3:下午的区域活动中,方方在美工区画画,因为他作画速度比较慢,喜欢东张西望的,而坐在其前面的明明早早就画好了,当他离开位置的时候,一不小心撞了方方的手臂,方方马上质问明明:“你为什么撞我?” 明明连忙道歉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方方不听,噘着嘴跑到前面来告诉我:“老师,明明推我的手,害得我画错了。”一副很难过的样子。

分析:首先,应当看到方方告状有他可取的一面。他懂得了上课的规则,这说明他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想通过告状来求得成人的帮助,从而矫正同伴的不好行为。从这个角度讲,这是孩子处理问题能力的一种进步。但是,对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告到老师那里,这会引起同伴的敌视,也会削弱独立处理同伴间小纠纷的能力。

4.“试探”型告状:是幼儿为了试探教师的态度而产生的告状行为。有时幼儿并未和某人发生冲突,却告某人的状,其目的是想试探一下教师对这一行为的态度。假如教师对此持肯定态度,那么,告状的幼儿也会马上做出类似的行为来。

案例4:午睡起床后,我正忙着帮小朋友穿衣、梳头,这时,楠楠跑来告诉我:“老师,霖霖在盥洗室玩水。”当时,我很随便地说了声:“喔,老师知道了。”继续给女孩子梳头,并没有去制止霖霖玩水。等我整理完幼儿的仪表,走进盥洗室一看,楠楠和霖霖两个人都在玩水,并且玩得很开心。

分析:象楠楠小朋友的这种告状行为,其实就是一种试探,即“霖霖在盥洗室玩水”,你老师是支持这种行为呢?还是反对这种行为?她想从老师这里探个究竟。“霖霖在盥洗室玩水”的第二层含义是“我没有玩水”老师若对她的行为表示肯定,或给予表扬的话,孩子会得到满足感,并能领会到成人的评价标准,她就会用这种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

三、适宜策略与成效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幼儿的告状行为是一种普遍现象,那么,面对孩子的种种告状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从而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呢?

(一)教师要了解幼儿告状的动机和目的,区别对待

1.对求助型的告状,给予勇气信心。如案例1中,“亮亮‘告状’:老师,《喜洋洋》是我先找出来的,杰杰他硬是不让我看。”对于这类问题老师不要直接插手,可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老师通过让孩子回忆看《西游记》的经验,引导他利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思考问题,学习换位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对试探型的告状,给予及时解决。如案例4中,楠楠告诉老师“霖霖在盥洗室玩水”,这时幼儿的“告状”实际上就是一种试探,他们希望教师能对“被告”的行为做出解释;发现老师“毫无反应”之后,告状的孩子也奈不住跟着去玩水了,遇到这样的告状,教师要及时肯定孩子的积极方面,以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从而培养儿童的正确判断力和克制力,同时也通过榜样的作用,让好的行为得到张扬,遏止一些不良行为。

3.对为自己辩解的告状,给予正确引导。如“黑板上的号数是某某叫我擦的”,这类告状都是孩子在做错事情以后,寻找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试图推卸责任或者逃避惩罚。这时老师就要分清责任,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该惩罚的绝不姑息。同时要让本以为告了别人的状自己就没事的孩子认识到:把责任推给别人是不对的。

4.对“检举揭发”类告状,给予适时纠正。如:“老师,东东把线条画在外面了。”这种行为不宜鼓励,更不能当着“告状”孩子的面批评另一个孩子。要防止幼儿因为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或怀有嫉妒心理而乱告状,这会使孩子的心理畸形发展。并且老师对这种告状行为及时纠正,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二)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平时多注意训练幼儿的独立性,对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之间纠纷的处理,最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幼儿自己解决纠纷。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幼儿通过看电影、听故事等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有目的的引导幼儿评价其中人物的行为,提高他们对各种行为的认知水平和评价能力,明白相互礼让、相互合作的益处和必要性,然后由他们自己做出合理的决定,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还可以组织开展“小法庭”活动,让幼儿特别是让那些独立性差、爱告状的幼儿扮演法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解决同伴之间发生的纠纷。通过这样的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对各种行为进行评价,丰富幼儿关于是非问题评价的感性经验,培养幼儿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提高幼儿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减少幼儿的违纪行为,各种告状行为自然而然就减少了。

总之,不管幼儿因什么样的原因来告状,教师都要以尊重、理解孩子的态度认真倾听,不能以粗暴的方式来应付,在了解具体情况后,更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采取合适的解决方式。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渗透在一日生活中的,而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关注幼儿的点点滴滴,从细节入手,及时把握教育契机,至关重要。我们要积极地捕捉幼儿告状行为背后所潜在的重要教育意义,及时准确的将这些信息进行解读,以便作出正确有积极意义的决定。

[参考文献]

[1]刘晶波,杨翠美.5~7岁幼儿告状行为动机分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9).

[2]潘雪松.中班幼儿行为问题成因及其措施的研究[J].2010,(12).

[3]李静.正确认识和对待学前儿童告状行为[J].淄博师专学报,2010,(3).

[4]王雷.幼儿告状行为的产生及对应措施[J].山东教育(幼教刊物),2006,(12).

篇4: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

自从早操结束,我的耳边就不停的出现孩子们的告状声:“老师,马嘉蓬打我,呜呜……”“贝贝打我,呜呜……”“康展翔搞我椅子……”,由于都是新生,本身早晨入园情绪都不是很稳定,经过这么一闹,班级简直一团糟。

起初,我的处理方法时:不断地询问,调解。“马嘉蓬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对的,跟他说对不起”,“贝贝,你为什么要打他,不能打人,要玩和他手拉手玩……”可是我的口干舌燥并没有换来安宁,仍然哭的哭,闹的闹。

晚上回家想了想,终于醒悟到,我的做法不对,于是改变对待告状的态度和方法,引导孩子自己处理同伴间的冲突,杜绝他们小题大做,张口就告状的坏习惯。在呀吗还不了解“告状”一词的含义前,让他们善意的告别“告状”。

我用一节课10分钟的时间把所有孩子的性格在他们面前介绍。

1、介绍每个孩子好的一面。例如:“马嘉蓬小朋友很能干,胡明思摔跤了她会把他拉起来,很棒!”“贝贝会帮老师拿茶杯”……逐一介绍他们的有点。

2、告诉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如果小朋友用手碰你一下,那不叫打,那时因为他想和你交朋友,想和你一起玩。

3、在与小朋友游戏时,交代他们如果想和好朋友玩耍,用小嘴巴说,不要用“手”说。做个乖宝宝。

4、交代几个喜欢用手碰小朋友的幼儿,不要碰小朋友,老师给奖励小红花,糖……

5、与家长合作,让家长理性的理解孩子间的攻击行为,孩子还小,不要轻易的伤害孩子,要正确引导。

篇5:浅谈幼儿的告状行为

关键词:告状;态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3-017-1

在幼儿园里,幼儿爱告状的现象十分突出。处于学前阶段的幼儿其心理发展水平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在发生矛盾时,开始寻找心理保护,自觉不自觉地向成人“告状”。其实幼儿的“告状”动机很单纯,大多没有一般意义的“告状”内涵,不具有“告发”的意思。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以下我通过自己的案例进行分析。

一、幼儿告状行为与原因分析

有一次餐后活动时,我组织孩子们折纸,许多孩子都在认真地折着。突然戴正宇来告状,“汪洁在打周欣怡”,于是我叫上了汪洁和周欣怡,教育她们要团结友爱。过了一会儿,张昱铖也来告状:“徐祥博在说话”,“饶天乐没在折宝塔”,看到老有人来告状,我就随口说了一句:“噢,老师知道了。”便没有马上作出反应。当戴正宇告状以后,发现老师“反应冷淡”,于是他也坐不住了,开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起话来了。

幼儿的告状行为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某种行为与幼儿园集体规则、老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或3~7岁的幼儿将自己或别人受到的欺负向教师陈述的过程。

幼儿告状行为也是有原因的。第一,为宣泄紧张的情绪。第二,幼儿对周围人和事物的评价多依赖于成人的态度。第三,幼儿爱告状受老师评价标准影响。第四,幼儿为了让人关注、受人承认而产生的告状行为。第五,幼儿爱告状还源于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念没有摆正。第六,一些客观或人为因素增加了幼儿间的摩擦,引起幼儿告状。

皮亚杰认为3~7岁的幼儿在道德发展上处于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他律的道德判断具有客观性,是早期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本质特点。由于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当同伴的行为与教师制定的规则不符时,往往会引发幼儿的告状行为,这是孩子们爱告状的原因之一。

二、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

看到这个情况,我知道我的处理方式有问题了,于是,我走到他身边,说:“你刚才坐得很好,要保持呀!饶天乐可能不会折宝塔,你去教教他好吗?”“好的。”戴正宇听到我的表扬显得非常高兴,乐颠颠地去教小朋友了。

幼儿大多爱告状,告状的次数多了,老师便觉得心烦,有时对幼儿的告状,心不在焉地说声:“好”便敷衍了事。

其实,幼儿的告状就是一种变相的询问,或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当她告诉老师“××坐得不好时”,其实也是告诉老师“我坐得很好”,如果老师这时不及时表扬、批评,幼儿便认为老师可能允许此种行为;告诉老师“××没在折宝塔”,表示她在认真地做老师教的事。可是这时老师的冷淡让她感觉到失落,于是表现为故意说话,从而引起老师的注意。

(一)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正确处理

不管孩子告状的原因是什么,此时教师在孩子心目中就是至高威望的大法官,任何简单敷衍的态度对孩子都是不礼貌、不尊重的。

1.要重视幼儿的告状行为,对幼儿的告状持欢迎态度。幼儿爱告状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普遍的现象,老师不要怕幼儿告状,从积极意义上说,幼儿告状正是他们亲社会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对幼儿的告状应持欢迎的态度,在工作中遇到幼儿告状,可以先停一停别急着打断或不耐烦,微笑会让自己与幼儿都得到放松,要耐心指导,帮助幼儿。只要教师能重视幼儿告状,并以恰当的方式加以指导,相信幼儿的这些良好心理品质会得到发展。

2.认真倾听幼儿的告状,要了解原因“对症下药”。遇到幼儿告状,教师应耐心倾听,细致、全面地调查争吵、控告的原因,详细地弄清告状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对症下药”,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

3.要教育幼儿看到别人的长处。教师要从生活中让孩子体会到宽容的乐趣。教育孩子多看别人的长处。让孩子学会公正、客观地看待别人,多学习别人的长处,多发现别人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找出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处处找别人的碴儿。

4.儿童发展的方向是由依赖走向独立,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处理好自信和自我的关系。孩子依赖性强,遇事总想依赖别人帮忙解决,通过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可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在遇到问题时,先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也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处事能力,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能学会分享与合作。

5.让求助告状的幼儿树立信心。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组织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培养幼儿独立处事的能力和良好的品质,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要教育孩子有什么事、有什么话要敢于直说,要让孩子相信父母和老师对于直话直说的孩子是很赞赏的。如果孩子以后说话还是“弯弯绕”则可采取佯装听不懂的方法,使孩子有话非明讲不可。

6.冷处理。冷处理即是对幼儿的告状行为不予马上回应。视情况而定是否要在幼儿情绪平复后跟幼儿聊聊告状的原因,以充满理解与平静的口吻和他们对话。

篇6:大班幼儿告状的分析与启示

一、幼儿告状行为动机的类型

1.求助

幼儿在遇到力不能及的事或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往往会求助于老师,希望老师能公正地解决纠纷,保护自己的权益。

案例:毛毛的个子在班上比较矮,她平时话不多,却经常喜欢走到老师面前告状:“老师,曾曾抢我的玩具。”“老师,周周扯我的头发!”……

分析:毛毛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希望老师可以帮她向曾曾要回自己的玩具、劝说周周不要再扯她的头发,并不是要老师惩罚这些小朋友,也不是为了表现自己。

2.求赏

这种类型的告状与上一种的目的不同,幼儿旨在表现自己、获得奖赏。尤其是当同伴的行为违反老师要求时,很多幼儿都会积极地向老师举报,以突显自己。

案例:吕吕经常会向老师这样告状:“徐徐把雪花玩具掉地上了,也不捡起来!”然后赶紧把玩具捡起来说:“你看我每次都会捡起来的。”或者是说:“老师,你看她是跑着上厕所的,我每次都是慢慢走过去的。”

分析:吕吕的这种告状并不是要制止同伴的某种行为或是为了惩罚别人,而是想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从而获得赞赏。

3.求罚

幼儿采取此类告状一方面是希望肇事者受到相应的惩罚,警诫其不要再犯,也可能是出于嫉妒或报复心理而做出的举动。

案例:李李坐在王王和杨杨的对面,李李先向老师举报了王王和杨杨说脏话的行为。没过一会儿,被告状的杨杨就指着李李对老师说:“她踩到我脚了。”

分析:后来杨杨的告状,很可能是为了报复。

4.求是非

这类告状是幼儿想探知某种行为是否可以实施时,求得是非标准的一种方式。

案例:我们经常听到小朋友这样说:“老师,某某身上有东西!”这种“东西”有时可能是一个小玩具,有时可能是一包小零食,一般都是小朋友从家里带来的。

分析:幼儿通过举报其他幼儿私带了某样“东西”,来试探老师对这种行为的态度,从而确定这种行为的是非对错和自己实施的可能性。

5.求公道

这种类型的告状往往是幼儿处于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向老师陈述、说明其他幼儿发生冲突或违反规则的情况,也就是说同伴的行为违反了幼儿心中的是非标准,他们希望老师能够明辨是非,伸张正义。

比如在上面案例中提到的李李向老师举报其他幼儿说脏话的行为,她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老师惩罚他人或表扬自己,而是希望老师意识到他人行为的不当之处,维护自己心中的规范。

二、幼儿不同告状动机类型的分布和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不同告状行为动机在彝族大班幼儿告状事件中的频数分布,请看下表:

通过该表格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彝族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动机出现的频率由多到少依次是:求助、求罚、求公道、求是非、求赏。对于这样的统计结果,笔者的分析如下:

1.彝族大班幼儿告状的主要动机是求助

彝族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以寻求帮助为主要目的,这与之前部分学者针对汉族幼儿的研究相符。例如,刘晶波和杨翠美研究的统计结果表明,幼儿告状行为动机中发生频次最多的是寻求帮助,占总频次的30.2%。

这是因为大班幼儿在各个方面的能力虽然有所发展,但仍不是很强,遇到力不能及的事情或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往往会求助于老师,希望老师能公正地解决纠纷,使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

2.以求罚为动机的告状居于第二位

与已有对汉族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相比,彝族大班幼儿的求罚型告状比例偏高。例如刘晶波和杨翠美的研究显示,5~7岁汉族幼儿的求罚型告状出现的频率仅高于试探型告状,居于第四位;邢少颖和贾宏燕的研究显示,3~7岁汉族幼儿基于报复或嫉妒的告状所占比例最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明显的差异呢?笔者根据研究分析和推测,认为这可能与彝族大班幼儿缺乏适宜的宽容教育有关。在为期一个月的观察中,我们没有发现老师对幼儿进行过以宽容为主题的教育,随机的宽容教育也很少。

3.求赏型告状发生的次数最少

根据此前的一些研究成果表明,求赏型告状应在幼儿告状行为中占较大的比例。例如,刘晶波和杨翠美关于5~7岁幼儿告状行为动机分析的研究显示,表现自己(即求赏型告状)仅次于求助型告状居于第二位;曾昵于2010年的研究也指出:“特别是那些处于班级中下游的幼儿,他们常会以告状行为来吸引教师的注意,期待获得教师的肯定。”

为什么在这个研究中幼儿的求赏型告状发生的次数却最少呢?笔者在日常访谈中听到的一些老师的话语,也许会给我们答案:“这班上的娃娃多了,光靠老师轻言细语地说是没用的。只有大声批评或者拿着棍子在桌上敲几下,孩子们才都老实了,纪律也好了。”“书本上的那些道理拿到课堂上来不管用,要从实践中摸索适合自己的教学办法才行。根据我这些年的经验,惩罚比鼓励更适合教育幼儿,而且见效快。”不难看出,这些老师不是以鼓励教育为主来引导幼儿,而是以言语批评甚至体罚为主要手段来达成教育目的的。这也与笔者平时所观察到的情况相符,老师只是警诫幼儿什么是错的、什么不该做,而没有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谁做得好。教师很少正面鼓励、表扬幼儿,所以幼儿也很少期望通过告状来获得老师的认可和赞赏。这就是以求赏为动机的告状行为发生次数最少的主要原因。

三、相关教育建议

1.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彝族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主要动机是求助,以及习惯于借助老师的力量来解决问题的情况,老师和家长都应引起重视。一方面,要认识到幼儿遇到什么问题向老师报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是保证幼儿安全、防范事故的途径之一;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发展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针对不同的告状动机进行教育

区别对待幼儿基于不同动机的告状行为,其中求罚型告状应特别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如果幼儿是希望肇事者受到一定的惩罚,警诫其不要再犯,我们应让幼儿逐渐明白惩罚并不是纠正同伴行为的唯一办法,还可以采取说理、榜样示范等更为积极的方式来处理;如果是基于嫉妒或报复心理的告状,我们则应耐心地与告状幼儿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3.运用鼓励式教育,远离体罚

针对彝族大班幼儿求赏型告状相对来说比汉族幼儿少得多的情况,老师应适当运用鼓励教育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应一味地批评甚至责罚幼儿。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论述学校纪律时指出:“有比惩罚更有效的维持纪律的方法,即用表扬来树立榜样,或是采用开展竞赛的方法。”可做借鉴。

篇7:如何处理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

关键词:中班幼儿;告状行为;教育重点

中班幼儿经历一段时间的教育和成长,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有所提高,但是对于事物的处理方式还不够成熟,严重地缺乏独立性。幼儿之间一旦发生矛盾,主要的处理方式就是告状。

一、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型

1.寻求帮助型告状

当中班幼儿相互之间发生矛盾时,幼儿向老师寻求帮助,从而对自身进行保护的告状行为,该类型告状在中班幼儿告状事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案例:某中班幼儿教师在进行图书自由阅读的课程,有的两三个幼儿同时翻看一本书,并且不时进行评判和讨论,也有的独自一人翻看一本书籍,在某个角度或是自己座位十分投入的阅读着。但是这时一句“我给你告老师”的话语传来,一位幼儿很委屈地向老师告状,说这本书是他先找到的,但是另一位小伙伴不给他看。但是另一位幼儿并不谦让,他也认为书是他先拿到的。

2.寻求奖励型告状

寻求奖励型告状多是指,中班幼儿学生当发现自己的小伙伴有违规行为时,例如,某小伙伴玩闹之间说脏话时,发现的幼儿会向老师举报该幼儿的不文明行为。虽然,该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是遵守规定,实际上更多的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奖励。

二、针对中班幼儿告状策略

1.教师要根据学生告状的原因和目的,具体事件具体分析

对于寻求帮助型告状,教师要引导幼儿建立自信心,要求幼儿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相互理解、友爱互助。对于这样的告状事件,教师不要过多地参与,积极地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不仅能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同时,在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幼儿也有了独立面对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减少告状事件发生的概率。

2.教师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加强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幼儿之间的矛盾事件,教师不要直接评判,教育的重心在于引导,要求幼儿可以自己合理地解决,从而有效地减少告状事件发生的概率。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短视频的播放,或是通过童话故事里的章节,要幼儿明白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处理方式是正确的,使学生透彻地理解,从而加强学生自身的素质。

总之,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措施改善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增强学生独立性,改善同学之间交流的方式,同时,还能够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中班幼儿教师要对此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上一篇:初一作文题目解析下一篇:爱心驿站值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