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1-11课考点

2024-08-01

七年级历史上册1-11课考点(共6篇)

篇1:七年级历史上册1-11课考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1-11课考点集锦

一、选择题

1、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陕西省 B.北京市 C.云南省 D.河南省

3、北京人是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 A.约三四百万年 B.约一百七十万年 C.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D.约七千年

4、下列有关“北京人”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A.开始使用天然火 B.开始使用磨制石器 C.开始烧制陶器 D.开始培植农作物

5、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和稻壳。据此推断,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河姆菠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炎帝部落 D.黄帝部落

6、下列能展现长江流域居民制作末耜、种植水稻等原始农耕生活图景的文化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7、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的遗址,应到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西安 D.浙江余姚

8、能够种植粟、烧制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的我国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北京人

9、早在五六千年前的磨制石器时代,射阳湖畔就已经生活着盐阜人民的远祖——淮夷。同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我国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10、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里的“始祖”是指 A.黄帝 B.尧 C.舜 D.禹

11、传说中,他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被称为“人文初祖”。他是 A.尧 B.炎帝 C.舜 D.黄帝

12、传说中,他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的基础,他初称为“人文初组”。他是

A.尧

B.炎帝

C.舜

D.黄帝

13、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14、2005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访问大陆,第一站就拜谒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 15、2010年4月5日,主题为“从文明的展开到文明的展台”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隆重举行,吸引了大批海内外炎黄子孙到此寻根拜祖。拜祭黄帝是因为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他独自打败了蚩尤

C.他的部落是形成华夏民族的基础

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16、2011 年4 月5 日上午,万众瞩目的辛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省新郑市隆重举行。共同的血缘、相同的情怀使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了大批海外游子,这一盛世国典现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团聚的重大节日。此举,是因为黄帝 A.曾经打败了炎帝 B.发明了文字 C.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编制了乐谱

17、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A.黄帝 B.炎帝 C.秦始皇 D.大禹

18、“通大川,决壅(yōng)塞,„„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的历史人物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19、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留青史。“他”指的是

A.黄帝 B.炎帝 C.禹 D.启

20、我国古代有许多抗击自然灾害的英雄传说。其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21、2009年4月3日,马英九在台北主持遥祭“人文初祖”的典礼,并献花致祭。他遥祭的人物是

A.黄帝 B.蚩尤 C.启 D.秦始皇

22、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禹建立夏朝为标志的。那是因为夏朝: A.进行了变法

B.组建了政府和军队,并制订了法律 C.实行了分封制

D.产生了封建制度

23、夏朝建立于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600年 C.公元前1046年 D.公元前221年

24、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25、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26、山西简称“晋”。下列选项与“晋”的来历相关的是 A大禹治水 B西周分封 C晋楚争霸 D商鞅变法

27、《左传》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一史料反映西周的社会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8、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9、西周时期出现的许多诸侯国,它是通过哪一方式产生的?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争霸战争 30、2011年3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该鼎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的青铜器铸造水平?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西汉 31、21世纪降临之际,我国政府将司母戊鼎的复制品命名为“中华世纪鼎”,把它作为中国人民迎接21世纪到来的珍贵礼物送给了联合国。你知道司母戊鼎是什么时期的青铜器?

A.夏朝

B.商朝

C.西汉

D.唐朝

32、春秋时期,诸侯争雄。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越王勾践 D.楚庄王

33、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A.晋文公 B.齐桓公 C.秦穆公 D.宋襄公

34、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 世纪后期,通过城蹼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

35、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下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

A.春秋争霸

B.战国形势

C.秦朝统一

D.三国鼎立

36、观察右图,请将下列诸侯国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3分)

A.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诸侯国 B.城濮之战的战胜国 C.城濮之战的战败国

37、战国时期,秦国境内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下列有关都江堰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江堰是由秦国太守李冰组织发动民众修建的

B.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C.都江堰水利工程选址合理,设计科学

D.都江堰修建在咸阳附近,灌溉关中平原的农田

38、“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成都平原成为“天府”得益于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A.都江堰 B.通济渠 C.永济渠 D.大运河

39、“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A.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都江堰的修建 C.商鞅变法的实施 D.秦朝统一的完成 40、“2011中国·都江堰放水节”于4月5日在都江堰渠首隆重开幕。主持修建该水利工程的人是

A.李冰 B.贾思勰 C.李春 D.李时珍

41、战国时期,在岷江流域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可谓之‘天府’也。”这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A.大运河 B.都江堰 C.灵渠 D.郑国渠

42、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是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统一国家的建立

4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②奖励耕战 ③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 ④建立县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44、《史记》 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

45、历史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等,据此判断同学们所谈论的主题是

A.商鞅变法

B.文景之治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46、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 47、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中华第一鼎---“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右图为该鼎腹部的文字拓片,其文字属于 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楷书

48、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河南安阳殷墟博物苑中的甲骨文仿制碑林文字反映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49、“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50、今年3月,被誉为“中华第一鼎”的“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该鼎建造的时代以及它内部的文字应该是

A.商代,甲骨文 B.商代,金文 C.西周,甲骨文 D.西周,金文

51、孔子是我国去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创立的学派是 A道家 B孺家 C墨家 D法家 52、2011年新年伊始,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矗立的一尊高达9.5米的雕像,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A.孟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

53、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A.为政以德 B.仁者爱人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54、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人类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下列各项属于儒家学派治国主张的是 A.兼爱,非攻 B.“法治”,中央集权

C.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D.“为政以德”,以“礼”治国

5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告诉我们: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人只有谦虚好学才能进步。这句话可以在下列哪本书里找到?

A.《论语》 B.《道德经》 C.《孙子兵法》 D.《史记》

56、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问题并存。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 阿尔文在巴黎机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智慧”是指 A.“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 C.“仁”和“礼” D.实行“法治”

57、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两千年封建正统思想。儒家学说这一地位的确立开始于 A孔子创立儒学,提出“仁”的学说 B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隋唐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 D明朝八股取士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58、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而对财产只字不提。这体现了孔子

A.礼治的思想 B.反对苛政的思想 C.教育的思想 D.民生思想

59、孔子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教导人们 A.时常复习已学过知识

B.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C.经常不断向他人学习

D.学习生活中各种知识

60、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提出“仁爱”思想、强调“礼”的重要性和主张以“德”去教化人民的伟大思想家是

A.墨子

B老子

C.孙武

D.孔子 61、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62、美国诗人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这里的“哲学”是指 A.法家学说

B.道学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63、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和世界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创立的学派是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64、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是 .A.《韩非子》 B.《孙子兵法》 C.《道德经》 D.《论语》 65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下列属于他的思想的是:

A.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改革、法治 66、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和世界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创立的学派是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67、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68、“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69、“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的格言出自

A.《道德经》 B.《论语》 C.《孙子兵法》 D.《孟子》 70、某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介绍一位历史名人时,展现图1画面该名人是

A.孔子 B.孙武 C.墨子 D.孟子

71、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们学者发表了下面四点看法。其中代表儒家观点的是

A.用“仁政”治理天下 B.法行改革,依法治国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虔诚信佛,行善积德

72、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73、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74、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75、“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以上观点反映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76、眉山市某校七年级(十)班举行了一次“如何管理班级”的主题班会,赵明同学主张“法治”。请你判断一下,这一主张符合我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观点: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77、“秦王扫六合,虎视 何雄哉!”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秦朝

C.商朝

D.汉朝 7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是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79、“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秦朝 C.商朝 D.汉朝

80、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完成统一。这个年代用世纪纪年法表示是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81、新转来的小英向同学们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名称一样”,那么小英的姓是

A.夏 B.商 C.秦 D.唐

82、在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帝王为民族统一作出了贡献。其中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高祖

8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下列关于秦统一六国史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平之战标志着秦统一大业的完成 B、秦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C、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陆续灭掉六国 D、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84、某校历史教师安排学生收集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资科,请你依据下图判断小华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是

A.唐太宗 B.明太祖 C.秦始皇 D.汉武帝

85、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管理。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官的是

A、博士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86、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B、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D、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87、《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88、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

A、“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 B、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

C、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不同 89、某同学利用右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 B.西周推行分封制

C.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90、“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它被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水利工程是

A.大运河 B.郑国渠 C.灵渠 D.白渠 91、图1传递的信息是秦始皇

A.统一货币

B.统一文字 C.统一度量衡

D.统一姓氏

92、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字形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这种字体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加以推广开始于 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汉朝 93、文字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随即下令全国统一书写 A.楷书 B.隶书 C.小篆 D.行书

94、在秦统一全国后建立的官僚机构中,被称为“百官之长”“助理万机”的官职是 A.郡守

B.丞相

C.御史大夫 D.太尉 95、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

A.开元通宝 B.刀形币 C.秦圆形方孔钱 D.交子 96、秦统一后,将全国划分为36个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官员。这些官员

A.拥有封地 B.负责地方政务 C.对丞相负责 D.官职世袭而来 97、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对后世地方行政机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B.车同轨,书同文 C.废分封,立郡县 D.焚书坑儒

98、秦始皇虽然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但也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为了巩固秦朝的统治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不包括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99、“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分封制 B.推行郡县制 C.实行科举制 D.推行行省制

100、“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创立行省制度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二、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材料二: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材料三:以下是某学校初三学生小明对秦始皇做的全面而简要的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他还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但是他实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司马迁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2分)

(3)材料一、二只摘取了翦伯赞和司马迁对秦始皇某个方面的评价。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4分)

[参考答案] [11年湖南长沙中考]第40题

(l)认为秦始皇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依据:他开创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时代。(4分)

(2)认为他实行了暴政,导致民不聊生。(2分)(3)特点:全面性;一分为二。(4分)

2、材料解析题(6分)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2分)

(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1分)..

(4)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1分)

[参考答案] [11年江苏苏州中考]第30题

答案:(1)信息: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2)事件:商鞅变法。

措施:废井田制;奖励耕战;奖励军功;重视农业。(3)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

(4)原因: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而失去了政治支柱。

3、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 商鞅变法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角色扮演】

(l)根据上述材料同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技变法?为什么?(5分)【理解学习】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2分)

【方法探究】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和刘芳产生了分歧(见图10)。

(3)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1年福建泉州中考]第26题

(l)支持。因为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5分)(注:学生持不同看法,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措施: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分)

(3)评价方法:要把变法(改革)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采用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看变法(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翔流,推动杜会的发展。(3分)

4、(6分)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 现?(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 什么“绝大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1年江苏徐州中考]第31题

(1)以德治国。(1分)“仁”的学说。(1分)(2)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2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2分)

篇2:七年级历史上册1-11课考点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一课 隋的统一与灭亡

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年号:开皇

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意义:是继秦汉之后,又一次统一。隋文帝治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大运河 开凿原因: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凿时间:隋炀帝(杨广)于605年开凿 用时六年。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隋朝大运河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苏州附近的是江南河)。

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影响(意义、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科举制 隋文帝初步建立考试选拔人才制度,改变魏晋南北朝时看重门第,转为注重才能。标志: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正式确立科举制。科举制的影响:①加强了皇帝选官用人的权力②扩大了官员选拔范围③推动教育发展④科举制成为历代选官的主要制度。

隋的灭亡 时间:618年(隋炀帝)

灭亡原因:①隋炀帝本人奢侈腐败②营建重大工程,发动战争,耗费国力②大规模农民起义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朝

建立者:李渊(唐高祖,开国皇帝)建立时间:618年 都城:长安 李世民(唐太宗)上台时间:626年,627年改年号“贞观”。重用人才:吸取隋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魏征),广纳贤才:魏征、房谋杜断(房玄龄和杜如晦)

贞观革新

主要内容:政治:①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增加科举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③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④严格考查政绩;经济:减轻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控制西域。

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武则天

原为唐高宗的妃子,于高宗共掌朝政。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的统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②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③继续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最重要的一点)。

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重用人才: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改革措施:①政治:整顿吏治,裁撤冗员②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③文化: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唐王朝在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的治下进入鼎盛时期。第三课 盛唐气象

唐朝的经济繁荣:①在农业生产方面,曲辕犁(耕作工具)和筒车(灌溉工具)②唐代手工业水平高,丝织业:蜀锦,陶瓷器:越窑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白瓷(类雪似银)和唐三彩;③长安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大都会。民族交往与交融:

唐蕃和亲:唐太宗将文成公主下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影响:①促进了吐蕃经济、社会的发展②增进汉藏两族友好关系 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迎娶了金城公主,并上书唐朝皇帝说,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唐朝的民族政策:开明政策,西北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边疆少数民族与唐王朝保持了友好密切的联系。开放的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兼容并蓄,尚武之风盛行,显示出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文学艺术

唐诗

李白,人称“诗仙”,创作风格是浪漫个性,想象力丰富。杜甫,人称“诗圣”,诗被人称为“诗史”。创作风格是淳朴厚重,悲凉凄婉。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易懂,妇孺皆知。唐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书法

颜真卿(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代表作:《颜氏家庙碑》)与欧阳询(方折峻丽,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碑》)

绘画

阎立本(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与画圣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是闻名中外的艺术宝库。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遣唐使 日本派遣到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节。

影响: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对外交往的代表性事件:鉴真东渡(传播唐文化)和玄奘西行(学习外国文化)。鉴真:唐朝高僧 唐玄宗时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五次失败,于754年抵达日本,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贡献: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玄奘:唐朝高僧 唐太宗时期,为求取佛经精义,前往佛教圣地天竺,于印度那烂陀寺学习。回国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贡献:促进中国佛教发展,促进中印文化交流。我们要学习两人百折不挠、不畏艰险的精神。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安史之乱

时间:755-763年

爆发原因:①唐玄宗统治后期,任人唯亲,朝政腐败②地方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首领:安禄山与史思明

路线:河北—洛阳—潼关—长安

平叛:唐肃宗将西北精兵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之下平定叛乱。历史影响:①破坏社会经济②唐王朝由盛转衰③节度使权势加大,形成藩镇割据。黄巢起义:黄巢领导起义军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历史背景:唐朝后期,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赋役繁重,民不聊生。

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标志唐王朝灭亡,开启了五代十国的更迭。

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十国:南方有九个,即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闽,北方一个为北汉。

北方战乱不断,政局动荡。南方相对稳定,经济发展。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北宋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都城:开封 夺权: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局部统一:先南后北,结束了中原与南方的分裂割据。改革措施:①军事:解除禁军将领兵权(“杯酒释兵权”),控制军队调动,定期换防。

②政治: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军权、财权 地方:文官担任地方长官(知州),取代节度使,三年一换;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收财权归中央

统治措施的作用: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重文轻武政策指北宋皇帝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抑制武将,形成文臣统兵局面。(目的:是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科举制的发展,提高了社会文化素养,造就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弊端。

重文轻武的影响:①扭转了五代十国尚武轻文的社会风气②有利于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重文轻武的弊端: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民族:契丹族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时间:10世纪初 都城:上京临潢府

北宋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时间:960年 都城:汴京(开封)

西夏 民族:党项族 建立者:元昊 时间:11世纪前期

都城:兴庆府

澶渊之盟

宋真宗时期,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在澶州(澶渊)达成议和,辽军撤回,宋给岁币。宋辽之间维持了长期和平。

宋夏议和

元昊称臣,宋给岁币。从此宋夏边贸兴盛。宋辽、宋和西夏的互市(边界贸易),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第八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民族:女真族 建立者:完颜阿骨打(金太祖)时间:1115年 都城:上京会宁 金于1125年灭辽,于1127年灭北宋。

南宋 建立者:赵构(宋高宗)建立时间:1127年 都城:临安

靖康之变 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宣告北宋的灭亡。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岳飞:南宋著名抗金将领、民族英雄,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岳飞在郾城取得的一场对金军的大胜。最终被赵构与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

宋金南北对峙 宋金订立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为中都。南宋偏安江南一隅。第九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 开始:唐朝中期开始

完成:南宋

原因:从中唐至两宋,南方地区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经济发展的表现:

①农业:粮食作物:占城稻,原产于越南,北宋时期引进,得到迅速推广,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经济作物:南方种植茶树,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②手工业:丝织业:北宋时南方超过北方;棉纺织业:海南岛的工具先进;陶瓷:河北定窑和河南汝窑。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成为瓷都;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开封有最早的船坞,南宋海船配备了指南针。

③商业:地点不受限制,商住混杂。时间不受限制,早市和夜市出现。乡镇商业发展,草市出现。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④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成为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置市舶司管理,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经济重心南移后,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第十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蒙古国 民族:蒙古族 建立者:铁木真(成吉思汗)时间:1206年 铁木真的贡献: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

蒙古扩张:1227年灭亡西夏;1234年灭亡金朝;与南宋对峙。

元朝

民族:蒙古族 建立者:忽必烈(元世祖)建立时间:1271年 都城:大都 1276年,灭亡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抗元斗争:陆秀夫、文天祥。

忽必烈接受儒臣建议,仿照中原王朝,施行“治国安民”方略,整顿吏治,注重农桑。文天祥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他宁死不屈,写下了大义凛然的《正气歌》。第十一课 元朝的统治

元朝疆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超越汉唐。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忽必烈仿照中原王朝,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央,中书省负责行政,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枢密院负责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

在地方,中书省直辖“腹里”(今山东、山西、河北);设置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十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吐蕃、畏兀儿除外。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等管理机构。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管理边疆:在东南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中国首次在台湾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政院管辖,自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篇3:七年级历史上册1-11课考点

一是社会、家长、学生潜意识中给历史学科戴上“副科”“古板”“乏味”的帽子, 这一偏见导致历史学习效果不佳。二是部分历史教师的课堂预设不充分, 整堂课只是照本宣科, 形式呆板、僵化, 就像一台知识填鸭的机器, 致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提高兴趣离不开教学技巧的助推。笔者从实践中总结出以下教学技巧, 供参考。

一、讲故事:为历史教材的学习推波助澜

在历史教学中, 教材中正规的知识往往犹如水滴, 飘落在学生脑海中激不起半点波澜, 甚至转瞬消失;倒是那些“野史故事”却像瓢泼大雨, 常常在学生的心里激起层层涟漪。以笔者所见, 是野史不乏人性、没有官腔的特质, 更能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而这种共鸣, 恰恰是学习重要的推动力, 它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

(一) 导入历史名人的趣闻轶事以励志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 有待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人物带领群众拼搏进取的生平和品格, 能为学生形成正确的好恶感,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个性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例如, 近几年来,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红极一时, 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对有关专家、学者的观点虽然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但这一讲史形式却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欢迎, 其收视率非常高。据此, 笔者在历史课堂中尝试通过讲历史故事提炼人物品格的教学,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例如, 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第43页讲扁鹊时, 说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于是, 笔者引入了以下一则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加深了学生对扁鹊人品的认识。

最高明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 都精于医术, 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 中兄次之, 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 :“我长兄治病, 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 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 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 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 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 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 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 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通过这个故事, 学生对扁鹊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人品有了深刻的印象, 并从扁鹊的话语中得到启发: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认到这一点, 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 有时已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二) 引进历史小故事体味深刻哲理

引进和诠释历史小故事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深入了解历史人物,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智慧。中国历史中的许多成语故事, 如“背水一战”“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三顾茅庐”等, 短小精悍, 蕴藏着深刻的哲理, 能让学生悟出不少的道理。

例如, 在《中国历史》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中, 对华佗的介绍寥寥一小段, 犹如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于是, 笔者引进了下面一则故事。

对症下药

东汉末年, 有一个杰出的医学家叫华佗, 他的医术非常高明。有两个病人, 一个叫李延, 一个叫倪寻, 都得了头痛发热病, 找过很多医生也没治好, 于是来找华佗。华佗经过细心诊断, 给他们各开了一个药方。给李延开的药方是发散药, 给倪寻开的药方是泻药。他们俩一看, 心里就嘀咕起来:都是一样的病, 怎么用药完全不同呀?便问华佗这是什么道理。

华佗说:“吃药要看具体情况, 你们症状相同, 可是得病的原因却不同。倪寻的病是从内部伤食引起的, 李延却是从外部受寒造成的。病因不同, 当然用药就不能相同了。”

两人虽然心存疑惑, 但仍按照华佗的药方服药, 病果然很快就好了。

通过笔者讲解成语“对症下药”, 学生懂得了故事中的“症”原指病症, 现在扩展了这则成语的用法, 不光指治病, 凡是针对具体情况、具体问题采取恰当措施和方法的, 都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比喻。不仅如此, 笔者还引导学生动脑思考还有哪些四字短语有类似的意思。有的学生联想到了“有的放矢”:“的”指靶子, “矢”指箭, 意思是要有目标地射箭, 强调办事要有目的性、针对性;有的学生联想到了“因材施教”:“因”指根据, “材”指资质, “施”指施加, “教”指教育, 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以及“言传身教”“尊师重教”……尽管其中一些与“对症下药”并不完全贴切, 但学生敞开了心扉、开阔了视野, 在相互学习和认真倾听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了解更宽广、更深入了。

二、角色扮演:充分展示学生历史学习的悟性

初中生活泼好动, 整节课让他们一动不动地坐在座位上听教师讲课不现实。怎么办?让学生有效地动起来是个好办法。在教学历史相关内容时引进趣味野史后, 可以让学生动手动嘴动脑进行角色扮演。如在教学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起 (二) ”中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时, 针对其“仁”的学说, 笔者引进了下面内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三季还是四季?

有一天, 孔子的一个弟子在大门外扫地, 来了一个穿绿衬衫的客人, 问该弟子:“你是谁呀?”弟子很自豪地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学生呀!”客人说:“那太好了, 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弟子很高兴地说:“可以呀!”

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弟子心想, 这种问题还用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摇摇头说:“不对, 一年只有三季。”“哎, 您搞错了, 四季!”“三季!”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 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 客人向弟子磕 三个头, 如果是三季, 弟子向客 人磕三个头。

恰好孔子正 从屋里走 出来, 弟子向前问道:“老师, 一年有几季?”孔子看了一眼客人, 说:“一年有三季。”这个弟子快吓昏了, 可是他不敢马上问。客人马上说:“磕头, 磕头!”弟子没法, 只好乖乖地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后, 弟子迫不及待地问:“老师, 一年明明有四季, 您怎么说只有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吗?他是蚂蚱变的, 蚂蚱春天生, 秋天就死了, 他从来没有见过冬天, 你讲三季他会满意, 你讲四季他懂吗?就是吵到晚上和这样的人都讲不通。你吃点亏, 磕三个头, 无所谓。”

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充分展示了学生历史学习的悟性, 赢得了阵阵掌声。在此基础上,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 各个小组自行选择一个人物, 进行讨论、总结, 并根据其行为, 寻找其性格品质。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及讨论总结, 学生品味了孔子作为思想家和教育家的风范, 对为什么“孔”文化能长久地占据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席位有了更多的理解。

篇4:七年级历史上册1-11课考点

—Its seven dollars. 七美元。

【点拨】 询问物品的“价格”时,一般可用“How much is/are ...?”,也可用“Whats the price of ...?”。

2. —Can I help you? 我能帮你吗?—Yes, please.是的。

【点拨】 当商店里的服务员询问顾客要买什么东西时,一般用 “ Can I help you?”;顾客如果想买东西,可说“Yes, please.”,然后再说具体要买什么。

3. Here you are. 给你。

【点拨】 当你买、借东西时,对方给你时一般用“Here you are.”来表示。例如:

—May I use your pen? 我可以用一下你的钢笔吗?

—Certainly. Here you are. 当然可以,给你。

4. —Thank you. 谢谢你。

—Youre welcome. 不客气。

【点拨】 当对方向你表示感谢时,可用“Youre welcome.”来回答,意为“不客气/不用谢”,也可用Thats OK. / Not at all.等。

5. When is your mothers birthday?你妈妈的生日是什么时间?

【点拨】 名词所有格的构成,一般是在名词的词尾加“s”;当表示两个人共同拥有某人/某物时,只在最后一个名词词尾加上“s”;当表示两个人分别拥有某人/某物时,要分别在名词词尾加上“s”。例如:This is Tony and Jims room. 这是托尼和吉姆共有的房间。

6. I like thrillers and I like action movies. 我喜欢恐怖片,而且我也喜欢动作片。

I like thrillers but I dont like comedies. 我喜欢恐怖片,但不喜欢喜剧片。

【点拨】 and与but都是连词,通常可连接两个并列的单词,词组或句子。and的意思是“和;又;而且”,表示并列、承接或递进等关系;but的意思是“而;却;但是”,表示否定或转折关系。

7. She often goes to see Beijing Opera with her father. 她经常和她父亲一起去看京剧。

【点拨】 介词with 有“与……在一起;和……”的意思。例如:Can you go shopping with me? 你能跟我一起去买东西吗?

8. Does she want to go to a movie? 她想去看电影吗?

【点拨】 当行为动词的一般现在时的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变为一般疑问句或否定句时,要借助助动词does来构成,谓语动词要用原形。例如:He doesnt like history. 他不喜欢历史。

9. —Can you swim? 你会游泳吗?

—No, I cant. 不,我不会。

【点拨】 can 是情态动词,意为“能、会”,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无论是第几人称,也无论主语是单数还是复数,can均无变化;can不能单独作谓语,它后面要跟一个动词原形,一起构成谓语;含有can的一般疑问句是直接把can提到句首构成,肯定回答一般用“Yes,主语+can.”,否定回答一般用“No, 主语 + cant.”。否定句是在can后面直接加not构成否定句。例如:She cant speak Chinese. 她不会讲汉语。

10. I can play the guitar. 我会弹吉它。

【点拨】 表示乐器的名词在作play的宾语时,其前要用定冠词the。

11. Can you help kids with swimming?你能帮助小孩游泳吗?

【点拨】 help ... with ...是一个固定短语,意为“在某方面帮助……”。例如:She often helps me with my math. 她经常帮我学习数学。

12. Come and show us!来给我们展示一下。

【点拨】 show用作动词时,是及物动词,意为“展示;给……看”,后面可接双宾语。例如:Can you show me your new watch? 你能让我看看你的新手表吗?

13. I usually get up at five oclock. 我通常在五点钟起床。

People usually eat dinner in the evening. 人们通常在晚上吃晚饭。

【点拨】 表示“在几点几分”时,要用介词at;泛指“在上午/下午/晚上”,要用介词in。例如:I often do my homework at seven in the evening. 我经常在晚上七点钟做作业。

14. —Why do you like P.E.? 你为什么喜欢体育?

—Because its fun. 因为它有趣。

【点拨】 why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用来询问原因,回答时要用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例如:

—Why do you like English? 你为什么喜欢英语?

—Because its very important. 因为它很重要。

15. —Who is your science teacher? 你的科学老师是谁?

—My science teacher is Mr Wang. 我的科学老师是王老师。

【点拨】 who是疑问代词,意为“谁”,用来对“人”进行提问。例如:

—Who is the girl? 那个女孩是谁?

—She is my sister. 她是我妹妹。

16. I have math on Monday, Wednesday and Friday. 在星期一、星期三和星期五我有数学课。

【点拨】 表示“在星期几”,要用介词on。

巩固练习

()1. —_______?

—Only $5. It is very cheap.

A. What time is itB. How many do you want

C. How much is itD. Whats wrong

()2. —Can I help you, sir?

—_______. I need some books about western culture.

A. Yes, please B. No, thanks C. Yes, you canD. No, you cant

()3. —Could you lend me the book you bought last week?

—_______.

A. Yes, here you areB. No, I cant lend it to you

C. Its not interesting

()4.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_______.

A. Thats greatB. Youre welcome

C. Im sure of that D. Im afraid not

()5. _______ mothers both work in the same hospital.

A. Tim and Peters B. Tims and Peter

C. Tims and Peters D. Tim and Peter

()6. Its a nice house _______ it hasnt got a garden.

A. andB. orC. butD. so

()7. —Mary, would you like to go hiking _______ me?

—Yes, Id love to.

A. inB. atC. toD. with

()8. —Can you finish the work in two days?

—Sorry, I _______. My computer doesnt work.

A. dont B. cantC. mustntD. neednt

()9. I learned to play _______ piano at the age of four.

A. a B. an C. the D. /

()10. —A single room, please.

—OK. Will you please _______ me your ID card?

—Sure. Here you are.

A. send B. showC. sellD. serve

()11. I go to school _______ 8 oclock in the morning.

A. atB. inC. on D. for

()12. Peter usually gets up early _______ the morning.

A. onB. in C. atD. of

()13. —Why do you hope to visit Hawaii some day?

—_______ it has beautiful beaches.

A. Though B. OrC. BecauseD. So

()14. —_______ will clean the classroom this afternoon?

—Lily.

A. WhoB. WhatC. WhereD. When

()15. We usually have a football match _______ Sunday.

A. inB. onC. atD. to

16. Meimei has to look after her little brother at weekends.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 Meimei _______ to look after her little brother at weekends?

17. 根据汉语完成英语,每空一词。

布莱克太太经常在英语上帮助我们。

Mrs. Black often _______ us _______ our English.

篇5:七年级上册历史15课教案

记住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记住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理解自然条件对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主要是陶器),培养理解当时人们生活状况的能力,发现当时人们的审美特点;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比较方法。

通过北京人与猿类、现代人的比较,以及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并运用比较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典型史实,启发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重点难点】

一、南方地区学校以河姆渡遗址为第一重点,半坡遗址次之。

二、难点:

1、“新石器”的含义。

2、河姆渡原始居民工具、房屋的特点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3、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学生收集感兴趣的原始农耕文化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原始人类起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

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淘气、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分布着许多原始农耕文化遗址。让我们走进具有代表性的遗址,体验一下原始农耕生活的甘与苦吧!

学习新课:

学生阅读课前导入框:大家回想一下,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他们是靠什么获得食物的?(采集、打猎、捕鱼)他们这种靠“采集”获得食物的方式有哪些不便?(受季节变化和天灾的影响;采集的食物量有限等条件的限制)。大家分析的有道理,原始人要改变这种这些,关键要解决什么问题?开始一种什么样的新生活?我国原始的农耕是怎样出现的?本节课将了解到这些内容。利用教材《重要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分布图》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具体位置。龙宝中学周宗国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记住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理解自然条件对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主要是陶器),培养理解当时人们生活状况的能力,发现当时人们的审美特点;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比较方法。

通过北京人与猿类、现代人的比较,以及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并运用比较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典型史实,启发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重点难点】

一、南方地区学校以河姆渡遗址为第一重点,半坡遗址次之。

二、难点:

1、“新石器”的含义。

2、河姆渡原始居民工具、房屋的特点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3、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学生收集感兴趣的原始农耕文化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原始人类起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

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淘气、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分布着许多原始农耕文化遗址。让我们走进具有代表性的遗址,体验一下原始农耕生活的甘与苦吧!

学习新课:

篇6:七年级历史上册1-11课考点

立德 践行 慎教 善导

每天皇帝要批阅大量来自于各地上报的奏章。(让学生通过图片获取信息)

我是小参谋:皇帝仅凭一人之力,难以批阅完成大量的奏章,为了减轻皇帝的负担,皇帝怎么办?

皇帝以下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也叫宰相,始于战国,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地位仅次于丞相,负责监督百官;渚各司其职,互不统属,直接听命于皇帝。

3.分封制与郡县制之争

师生互动交流,展示王绾和李斯的主张,与学生一起分析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之处。

王绾建议:承袭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请立诸子”,以建封国。李斯建议: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分封制容易造成地方割据政权,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封建君主专制。争论结果:废分封,立郡县

教师:皇帝把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都集中在自己一个人手中,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并把地方上的权力也集中到了中央。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

总结:图片展示知识结构图(秦始皇在政治方面的措施。)

教师引导: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在经济上他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二、经济上:车同轨,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1.展示一段材料,让学生自己分析材料,得出结论。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学生翻译理解,得出结论: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各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就拿交通来说,各地的车辆大小就不一样,统一车辆形制,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为六尺,使车辆在全国通行无阻,这叫做“车同轨”。

2.历史小故事一:一位秦国商人,经过千山万水,长途跋涉来到齐国贩卖羊毛,但是齐国人给它钱,他不要。请问为什么呢?

多媒体课件展示春秋战国各种货币,韩赵魏:布币,燕齐:刀币

立德 践行 慎教 善导

圆形方孔钱(秦朝)

影响:结束了币制混乱的局面,有利于商品的流通和秦统一。

3.历史小故事二:这位秦国商人,到楚国出差回来,为妻子买一件衣服,想给妻子一点惊喜,但是当他给妻子穿上的时候,衣服太长,穿不了。他以为楚国人真不诚实,骗了自己。你认为是这样吗?请问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各地的度量衡不统一)

秦始皇为了促进各地区经济交流,采取了统一度量衡的措施。

三、文化上:统一文字

历史小故事三:秦始皇为了给原赵国地区的人民,增加赋税,用秦国的文字书写并颁布诏书。结果赋税并没有增加,秦始皇很愤怒,以为人民不听他的话,因此大开杀戒。请问原因是什么? 展示六国“马”的不同写法图片。

立德 践行 慎教 善导

教师:仅仅一个“马”字就有这么多种写法。为了使自己的政令顺利地推行下去,秦始皇采用了什么办法呢?学生回答(小篆)。教师小结: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颁行天下。知识扩展:识别小篆

提问:秦始皇统一文字,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对于中央集权国家政令的统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教师小结:各地的文化交流方便多了,对于中央集权国家政令的统一和文化的传播,对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四、军事上:筑长城,御匈奴

展示长城的图片和唐朝诗人汪遵的诗句。

长城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从这首诗中同学们能分析出,秦始皇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吗?

为了防御匈奴的侵犯,秦始皇征用民夫,把原来燕、赵、秦三国北方的城墙连接起来,又新造了不少城墙。根据秦长城示意图,找出秦长城的起止点。

教师:秦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今辽宁辽阳西北)。这座举世闻名的古建筑,一直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悠久文明的象征,现在我国的长城已被称为世界

立德 践行 慎教 善导

师生共同分析材料,得出结论。焚书坑儒的目的、影响?

目的:加强思想统治。影响:加强了思想控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课堂小结

大屏幕打出本课知识结构示意图,学生集体朗读,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经济上:

1、车同轨

2、统一货币

3、统一度量衡 文化上:统一文字

军事上:北拒匈奴修长城 思想上:焚书坑儒

课堂训练:当堂训练,巩固提升,教师及时讲评。【教学后记】

上一篇:迷人的荷花池周记下一篇:保安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