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情书

2024-06-27

电影情书(精选9篇)

篇1:电影情书

情书给了我最大的勇气,让我为爱情为狂!--题 

——感动不是永远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有太多无奈和太多不可言喻,有人说“人生如戏”,那么我希望一切只是在演戏,而自己却又不希望它只是一场戏,因为如果它真得是一场戏,那一切的一切都不会发生了。

至今在我的记忆中,水的影子依然那么清晰。认识水是在一个普通的星期一,那天我在传达室收到了一封很特别的信,信上只有23个字:“我是与你同学号的一名男生,如果可以愿意交个朋友吗?放学后在传达室见!不见不散!”当时,学校正盛行这种交友方式,而我根本不想多加理会。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那封信依旧在我的书包里被我冷落着,我根本就没有去看看。有一天,我再次收到他的信,他说他很失望。因为那天对他来说,是他一生当中最不开心的一天,不仅仅是因为我的失约,更重要的是他对这个世界失去了信心。我不知道我的失约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我想后悔,然而这一切是否可信,还只是一个谜。我决定去见见他。我们最终还是没有见面,只是约好在网上聊天,我们聊了很长时间,可是内容不过是一些很平常的话题。我知道今天是不会有结果了,决定放弃与他的聊天。我在屏幕上打出了再见的字样,他也对我说了BYE-BYE。我想一切都该结果了,正当我站起身的那一刻,我发现后座的一个男孩也站了起来,我俩对视着,满是惊议。“你是残酷天使!”“是,我是!”此时此刻,我是如此近的看清楚了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然而,就在我们两目相接的时候,我在他眼里看见的除了痛楚,还有绝望。我对自己说不该如此的,他只有十八岁,和我一样拥有无数梦想和希望的年龄,可是我却很肯定,在他眼里看见了不属于他的东西。对于他来说,我是一道难解的题,而他对于我来说根本就是一场无声的电影。

后来,我们就因为一个学号而相识相知了。我只知道他叫水,我好想听水的故事,水从没有告诉过我,每一次提及,水总会说都过去了。直到后来,他突然说要讲一个故事给我听。他说从前,有一个女孩一直都是一个男孩的一切,因为那个女孩是如此的好,而男孩又是如此喜欢女孩,他们彼此都没有告诉对方。有一天,男孩终于鼓起勇气对女孩说他喜欢她,女孩答应了男孩做他的GF(女朋友)。然而就在三个星期以后,女孩全家在前往千岛湖的路上遇到了车祸,就这样他们一下子成了两个世界的人。男孩无法接受命运如此的安排,因为他是如此喜欢那个女孩,他只能对自己说也许是自己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一切都说得太迟了。

故事讲完了,而我感觉到水的心在哭。我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在深深愧疚,因为那天给水带来失望的是命运还有我。水问我,知不知道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我摇摇头。他说他发现我和那个女孩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我真得呆住了!如果说命运把水推向深渊,那么命运又把我推向了什么呢?

自从水知道我与那个女孩同一天生后,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水不太一样,而自己似乎也被一种特殊的力量牵引着。我开始逃避,因为我并不想做第二个女孩。水终于还是说了那句话,我拒绝了他。水问为什么,我说我不是一个替代品,况且我根本没有想过这类事。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很清楚我心里在哭,因为我发现我是如此得喜欢水,然而我只能在水无声的电影当中做女主角的替身。无论水是多么的伤心与绝望,我只能残酷得对他说“不”。水走了,走出了我的生活。我诧异他的无声,他离开时没有说一句话,也许一切只是戏,只是一场无声的电影。后来,我才明白。水为什么无声得走开了?他在给我写得最后一封信上说。(小残,也许你以为我喜欢你是因为那个与你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孩,那么你错了。你和她根本不一样,但是我不能如此的自私,要求你来接受我。因为我忘不了她,我一定会把她放在我心里一辈子的,而这些我不能保证你会接受。我决定放弃,我努力从她的影子里走出来,你帮助了我,谢谢你!我要走了,离开这个城市,希望你能开心!在你身上我看见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感动不是永远,也许很多人会被这个故事所感动,然而它终究不是永远的。……)看完信,我这个一直都不太哭的人,竟流了一夜眼泪。我不知道我当初的决定是错还是对,只是这段感动不是永远却在我心里深深的扎了根,就像水忘不了那个女孩一样,我也忘不了这场无声的电影。

作者:残酷天使


篇2:电影情书

纯白的雪地,粉嫩的樱花。图书馆淡粉色的窗帘下忽隐忽现的少年。俊美的侧脸,他就是少年藤井树。他一直暗恋着同班级和他同名同姓的女孩。那个有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的女孩。“情书”是我所看过的影片中,描写少年暗恋情节最为细腻动人的影片。因为心灵的悸动,甚至不敢看第二遍。印象依然深刻的是,男孩为了女孩而打架。放学路上,女孩为男孩摇动脚踏车,用微弱的灯光一起看英语考试卷。

也许,分离是生命的永远。那本《追忆似水流年》不知是否已经蒙尘多时?男藤井树在一次登山中掉下山谷死了。突然,很想知道,在他从山颠自上由下坠落的一瞬间,他看到了什么?是少女温柔的笑脸嘛?那,我想他不必遗憾了,因为那张画女孩肖像的卡片如今已经在她手中了。

[简介]

日本神户,渡边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祭日上又一次陷入到悲痛和思念之中。博子在藤井树的中学同学录里找到了他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由于抑制不住对爱人的怀念,博子按着这个地址给远在天国的藤井树寄去了一封充满问候和思念的书信。

不可思议的是,不久博子竟然收到了署名为“藤井树”的回信。经过进一步了解,这个藤井树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而且她还曾经是男性藤井树的同班同学,原来是博子从同学录中误抄了她的地址。为了多了解一些男友在中学时代的情况,博子继续与女性藤井树保持书信来往。而藤井树在不断的回忆中,竟逐渐发现中学时代那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少男曾经对自己产生过一段真挚的感情……

《情书》是岩井俊二执导的第一部在电影院公映的剧情长片,上映后立即在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引起轰动。这部清新感人的《情书》已经成为九十年代最为脍炙人口的日本爱情文艺片。

《情书》由一个同名同姓的误会开始,通过两个女子书信的交流,以含情脉脉的笔触舒缓地展现了两段可贵的爱情。女主角博子对藤井树的眷恋,两个藤井树之间朦胧的情感,都没有由于藤井树的意外死亡而枯萎,而通过细腻感人的影象深深地印在每一个观众的心里,永远不变。

在精心描绘爱情的同时,岩井俊二还着意表现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追忆。《情书》正象普鲁斯特那本小说的名字,追忆着似水的年华。过往的爱情和青春也正是在主人公的回忆中才逐渐清晰、复活。与现实相比,影片中的过去更为明快优美。在那一幅幅唯美的画面中,漫天飞舞的片片樱花,暗生情愫的少男少女,都唤起我们的无限遐想。而《情书》中所构筑的那个美好的中学时代,可能也正是岩井俊二和很多人最为温馨纯洁的回忆。

同很多日本电影一样,《情书》也反映了死亡。可以说《情书》的故事情节始终是围绕着生死而展开的,但与众不同的是,它并没有刻意去表现死亡的恐怖与残酷。男性藤井树的遇难,少女藤井树父亲的去逝都被淡化为一种哀思和怀念。而影片对女性藤井树的病危、抢救过程却着墨颇多,意在通过这种生死较量的情节衬托出生命的珍贵。

《情书》中对过去的追忆和有关生死的描绘都极具东方气质,含蓄优美、感而不伤地表达了影片的主题――珍惜有限的生命和宝贵的爱情。看到博子站在皑皑白雪中面对深山大声呼唤的时候,藤井树最后看到书卡背后画像而感动落泪的时候,我想有关生命和爱情的一切争论已没有意义。

山因风雨而朗润,

梅因雪而傲然,

菏因淤泥而高洁,

篇3:《雨果》——写给电影的情书

《雨果》又名《雨果的秘密》、《雨果·卡布里特的发明》、《雨果·卡布里特》, 是根据布莱恩·瑟兹尼克的同名畅销漫画改编的儿童题材电影。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末的法国巴黎, 十二岁的小主人公雨果是个孤儿, 他的工作是对一个火车站内27座时钟进行维护。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父亲遗留给他的一个破损的机器人修好, 于是他经常去火车站里一个小钟表店里去偷取零件用来修复机器人。后来他得知这个脾气古怪的店主就是隐姓埋名的默片电影大师乔治·梅里爱, 乔治·梅里爱最终也被雨果的执着感动, 重新回到观众视线中, 作为电影艺术发展史的最初见证人, 再次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可。

曾经拍摄出《愤怒的公牛》、《出租车司机》、《纽约黑帮》、《好家伙》等大作、出生于1942年、身高163厘米的马丁·斯科塞斯是个身材瘦小的老人, 是无数影迷心目中永远处于电影顶峰的世界导演大师。他从影四十年, 始终把镜头对准美国社会种种顽疾, 以自己独特的电影语言冷静剖析社会, 被誉为“电影社会学家”。在2010年第67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颁奖典礼上, 马丁·斯科塞斯从他的两位御用男演员伯特德·尼罗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手上接过了终身成就奖的奖杯, 2007年, 马丁·斯科塞斯凭借《无间行者》终获第7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大奖, 而与他并称“80年代好莱坞四大导演”的其他三位好友乔治·卢卡斯、科波拉、斯皮尔伯格一起为他颁奖, 四人齐聚奥斯卡颁奖台, 如同把好莱坞的一个电影时代呈现到颁奖台上, 一时成为佳话。

3D电影在西方萌芽于上世纪30年代, 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2004年, 第一部IMAX 3D长片诞生, 为电影市场注入新的商业活力, 但也难抑止它正在出现的下滑局面, 很多3D电影作品都遭遇票房失败。作为马丁·斯科塞斯第一部采用3D技术拍摄的影片, 《雨果》的3D效果在影片还没有最后完成的时候, 就获得了参加提前看片会的业内人士的极大称赞, 有评论者认为, 马丁从根本上颠覆了经典的3D拍摄方法。以往的3D电影能够制造这样的视觉效果:电影为观众呈现一个立体化的场景, 观众会真实地感受到画面的纵深感, 有如观摩一个微缩景观的真实再现。影片中的物体——如石块、奔跑的动物等影像的运动方向是从画面迎向观众, 画面中的影像运动和观众是面对面的, 这和传统的舞台表演没有区别, 角色是表演者, 观众是旁观者。马丁·斯科塞斯则赋予3D电影一个全新的拍摄概念, 他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摄影机带领观众不停地穿梭于火车站的站台、候车室, 穿梭于车站熙熙攘攘的往来人群, 穿梭于狭窄的管道之间, 穿梭于运动中的大的、小的、远的、近的精巧复杂的钟表齿轮和机械零件中, 娴熟的镜头运动如行云流水一般挥洒自如。电影摄像机仿佛为观众插上一对翅膀, 时而俯瞰着30年代巴黎原貌不断向前飞行, 时而居高临下停留在又窄又滑的钟楼窗外, 时而和一个大大的狗脸面面相觑。此时的观众已经不再只是一个画面之外旁观者, 而是成为故事中的亲历者参与其中, 这样类似“角色电影”的观影体验, 比简单的3D逼真效果显得更加神奇、美妙。

如果《雨果》仅仅是在技术上成功地演示了视觉效果, 就不会获得如此广泛的业内好评。人们说, 这个电影是一封献给早期电影艺术的情书, 因为《雨果》是一部献给世界电影史的电影, 它坦白而直率地表达了电影的制作者和所有的影迷对电影先驱由衷敬意。影片不仅再现了乔治·梅里爱的蒙特勒伊玻璃影棚、拍摄现场、乔治·梅里爱的一些经典电影片段, 展示了当时电影的服装、化妆、道具、特效, 还通过各种电影手段涉及到了多部一百年前拍摄的电影, 以及当时的人们对于电影这一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惊呼。乔治·梅里爱生活在20世纪初电影刚刚兴起阶段, 是在电影史上被誉为戏剧电影之父、“电影魔术家”的第一人, 魔术师和机械师出身的他把电影变成了电影艺术, 在早期拍摄了大量科幻题材的电影,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了一些诸如着色、道具、布景等电影手段, 创造了慢动作、快动作、停机再拍、叠印、淡出、淡入等特技摄影技术, 在他的自编、自导、自摄、自剪的几百部电影中电影作品中, 不乏《月球旅行记》、《海底两万里》这样的经典之作, 并使他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巨大商业成功。后来随着观众欣赏口味的改变、大工业时代的到来以及一战的爆发, 他的电影公司由于经营不利陷于困境导致破产倒闭, 被法国新崛起的百代公司兼并。他亲手烧掉了自己电影作坊和部分道具, 从此告别了自己热爱的电影事业, 为维持生计, 他在巴黎的火车站内开了一间小玩具店。此时他已经不再是那个风光无限的电影大师, 而是一个潦倒古怪的普通老人。这是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当电影展现这个情节的时候, 观众无不唏嘘、感慨。要不是他后来被拥护尊敬他的青年人发现并鼓励, 可能他的晚年会更加悲凉。

如今, 电影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它让每个喜欢电影的人获得梦想成真的体验, 人们越是热爱电影, 就越崇敬那些早期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的电影先驱们对电影的卓越贡献, 就越怀念他们。因此, 马丁·斯科塞斯以他当今世界电影导演大师的身份, 用最先进的电影拍摄技术和设备, 除了告慰那些已不在人世的电影前辈们, 还提示我们不要忘记电影这个百岁老人的童年。然而, 我们现在又有多少人还记得那些电影先驱呢?又有多少早期电影设备、电影作品永久消失或者正在消失呢?马丁·斯科塞斯也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觉得我们有可能重现梅里爱在那个时代所做的一些事:老摄影机是怎样拍摄电影的?会是什么效果?可是讽刺的是, 或者也可以称之为进步, 重现旧时代的我们用的却是数字技术。所以, 也算得上很有趣吧。”事实上马丁·斯科塞斯本人就是一个热心于老电影的抢救、修复工作的电影人。

今年可以说是“致敬年”。今年奥斯卡的另一大赢家、动画片《兰戈》把制作者的敬意献给了西部片, 而今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艺术家》, 更是以黑白默片的电影形式和演员表演形式, 表达了制作者对好莱坞黄金年代的无比崇敬。为什么评委们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一票投给了这些致敬片, 除了电影本身的技术上制作精良、画面美伦美奂, 对电影前辈的崇敬和爱戴, 对老电影的温暖回忆, 应该是每个电影人和电影爱好者的共同心声。

除了上述这些内容, 《雨果》还有很多值得欣赏的元素。在视觉效果方面, 《雨果》不仅在3D的拍摄技术上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感受, 色调运用上也使用了叠加颜色的摄影效果, 画面的色调呈古典的蓝色, 使影片充满优雅的复古情调和典雅的欧洲气质。配乐也是该片的一大亮点, 如溪流一般舒缓清澈的电影音乐使得观众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如同聆听了一场美妙的音乐会, 看过之后久久不能忘怀。

《雨果》给人的整体的感觉首先是一部视觉电影, 其次是一部致敬片。但是, 电影中最重要的因素——人物塑造则不甚令人满意, 一些主要人物的塑造有些单薄, 不够丰满, 一些情节的发生缺少必要的铺垫, 所以显得有些突兀, 两个小演员的表演也有些生硬拘谨, 尤其是科洛·莫瑞兹, 完全没有发挥出她之前作品的演技水平。由于片名的误导以及影片的前半部分比较注重对环境和气氛的渲染, 很多观众以为这是一个探险片, 实际上有一些观众就是带着观看探险片的预期去看这个电影的。再者, 很多镜头是专门为表现3D效果刻意为之, 这样为技术而技术、形式大于内容的做法, 不免有些喧宾夺主。这个电影改编自儿童文学作品, 主人公也是儿童, 故事主线也是小主人公的一段人生经历, 但是其中所涉及到的电影知识高深到只有学院派的影迷才能理解的程度, 当中对电影、对电影史的无限敬意, 对于那些熟悉电影史的观众来说无疑是一次灵魂的升华, 但是对于普通观众而言, 不要说是儿童, 即使是成年观众, 有一些也是不能理解和接受的。

摘要:美国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电影《雨果》在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获得十一项提名、五项金像奖。《雨果》是马丁·斯科塞斯拍摄的第一部3D电影, 在技术上赋予3D电影一个全新的拍摄概念。在电影内容上, 《雨果》表达了当代电影艺术家们对早期电影先驱乔治·梅里爱和百年电影历史的崇敬之情。本文从3D技术的运用和剧情方面对该片进行简要分析。

篇4:给电影一封白纸黑字的无言情书

同是主打怀旧牌,同是多项提名,很被看好的《雨果》却最终铩羽。与《艺术家》相比,《雨果》中不负众望的视觉效果、无可挑剔的技术制作和动人的电影怀旧情结等,都在精致的音画放映和色彩表现间诠释着更为当代观众所熟悉的电影表现模式,但在最终的评奖阶段却败给了“无声无色”的法国“艺术家”—为什么色彩会败给黑白?有声会败给无声?

我要说的是,默片其实并不是褪去颜色的彩色电影,也绝对不是隐去声音的有声片,它并不是一种有声电影的简化方式,默片有着自己的完整体系,它以属于自己的方式呼吸和存在着,并以自身的独特本质支撑着沉默却完整的艺术方式。所以,请千万不要再说默片只是电影史上的过去时态。

作为电影的默片

如何定义电影?瓦契尔· 林赛说,是活动画面的艺术。当然我们知道这形成于古典理论时期,他只见过默片。但是你能说这个概念过时了吗?电影有了声音,有了色彩,甚至有了3D,4D,无数D,电影依然是放映在银幕上的,靠玩儿视觉暂留欺骗人的眼睛的,活动画面。

电影可以没有声音,可以没有色彩,但是可以没有画面吗?那是广播剧。

如此说来,我们是不是可以说,默片这种形式,其实更贴近电影的本体。

好多人认为,我们现在之所以不做默片是因为没人看。这个潜台词里默认了我们想做的话那是随时可以做的。

这个我完全不同意。在时间上来看,甲骨文当然比电脑出现要早,现在已经没人刻甲骨文了。可是此刻我坐在电脑前,我很清楚自己不会用龟壳刻字。孰优孰劣?这个比较无聊且无解,只是历史不同阶段而已,我生在此刻,只能说“恰好”。

我想说的就是,默片就是默片,并不是有声片和彩色片的胚胎,而熟练掌握有声片和彩色片制作和创作的电影人,未必,当然我只能说未必,就做得了默片。

默片从剧作方式上就完全不同于有声片。我们都可以想象默片时代如果有一个昆汀塔伦蒂诺或是伍迪艾伦会怎样,观众坐在漆黑的电影院里对着巨大的银幕集体阅读电子书?默片有字幕,但字幕永远是文本,我们走进电影院期待的是不同于在家看小说的东西。塔伦蒂诺和伍迪艾伦只能存在于现在,这就是说默片从最一开始,从剧本的结构方式,就必须和有声片有着本质的区别。

默片的摄影方式也不同于彩色片。黑白不是无色,也不是只有黑白两色。黑白更丰富的在于既不是黑也不是白的中间部分,那些具有度数的灰色才是黑白片要做的东西。德吕克在《上镜头性》里提到过一个词“神采”,我觉得这个词用在这里非常合适,默片说不出艳丽的红绿,但是好在正在说不出一抹红一抹绿,恰巧有了更多的空间去表现每个人,每个场景,整部影片的“神采”。

电影百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还太年轻,但作为它自身,已经离起点走了太远太远,走的太远的时候,我们总该记得回头看看,以防迷失了方向。因为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丝毫的偏差都可能导致完全的背离。

属于观众的默片

即使到现在,CCTV6还是会经常播卓别林的片子的。而且我不相信谁看的时候真的丝毫不会笑。

电影一百多年。其实一百年前的观众和现在的观众是一样的。虽然没有人还会被银幕上开来的火车吓到,这只是因为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银幕,但是知道什么是银幕丝毫不妨碍我们为银幕上的内容所感动,并投入地欢笑或哭泣。

卓别林就是最好的例子。

单从一部影片“好看”的角度来看,肯定没有人能否认《寻子遇仙记》和《淘金记》的好看程度。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它都是绝对上乘的佳作。有了这个例子,有人会说的默片在这个时代只能是纯作者电影的说法不攻自破。

早在最早的古典理论时期,孟斯特堡就提出过,电影最终是在观众脑海里最后完成的。电影必须通过放映才能完成,一卷胶片只是一卷胶片而已,放在银幕上才是活动的画面,观众接收到这些画面,才形成电影。所以电影是属于观众的,每个观众都是创作的最后一环。

那么对于观众来说,无声和黑白意味着什么?

我们很小的时候,都玩儿过拿几个玩偶编故事的游戏,经常是几个人一人拿一个,每个人用自己的声音来演绎玩偶人物的对白。我们玩儿这些的时候是不自觉的,因为我们先天的认识世界最直接的工具是视觉和听觉。所以说对于观众来说,一个活动的画面先天对应一个声音,这是生活经验带来,无需专门学习的东西。所以我认为默片其实并不是无声的,只是声音在观众脑海里形成,用观众来完成最后一步。

同理,色彩也是一样。

这就是说,默片更大程度上的属于观众。这个意思是说,如果说有声片更像是在自说自话告诉观众一件事,那默片更像是在和观众对话,讨论一件事。当然观众和观众口味有所不同,有人喜欢倾听,有人喜欢参与,但此处要强调的是,默片之于观众,运用的是和有声片完全不同的一种语言体系。

这种语言体系是完整的,成熟的。有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默片。

属于创作者的默片

声音和色彩都是创作的手段。

但往往创作是需要自设瓶颈的,自己给自己一个圈子,从封闭中寻找出路,这是真正的创造力。

这就是默片之于创作者最大的意义。断了一切后路,运用你的才华,给作品一条生路。山重水复之时,正是柳暗花明之处。

早年理论界就有过讨论,卡努杜在《电影不是戏剧》里就提到过:“电影是受他的技术手段和放映机械的制约的,就像音乐家之受他的物质工具,受演奏他的曲子的演奏家的制约,画家之受画板,受复制其作品的印刷工人和制版工人的刻刀,以及化学品的制约一样”。

要说“制约”二字的话,那么在默片中的体现当然更强烈。正像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受其本身媒介特点的制约一样,默片创作所受的制约正是它的迷人之处。

创作正是在客观的制约之中挖掘我们媒介本身的,艺术本身的可能性。

电影的最初源于记录。于是有人说了,默片本身就是对观众的间离,因为声音能带来真实感。

我承认声音是可以加强真实感的元素,但事实上真实在艺术里是只能重塑不能还原的。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任何创作都是演绎,否则哪叫创作。默片在对于真实的表现上,并不弱于有声片。

只是想说,作为一种电影的方式,默片没有丝毫逊色于有声片的地方。而大家之所以现在都不选择它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习惯,或许是因为自己本身不能驾驭。

还是想说卓别林,卓别林正是一个处于默片和有声片新旧交替时期的人。好像《艺术家》里的男主角,我们知道卓别林也面对了很多困境,虽然他的黄金时代是在默片时期,但他在有声片时期也是做出了一些不错的作品的。像《大独裁者》,《舞台生涯》这些。

更有趣的是希区柯克。他的一生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这些所有的过渡。我们知道希区柯克拍摄于1927年的处女作《房客》就是一部默片,最有趣的是,2008年,时隔81年,这部经典之作又被重新搬上了银幕,评论界对此褒贬不一,但很多希区柯克的粉丝都非常愤怒,认为是亵渎了经典。其实从《房客》中,我们已经能清晰的看到希区柯克的风格形成,无可挑剔的悬疑,致命的惊悚,这些丝毫没有受到声音和色彩的局限。

也许有些电影,就该让它永远没有声音,没有色彩。就像维纳斯应该永远没有手臂。

最近关于3D版《泰坦尼克号》的事情也是一大热门话题。这个故事是否真的该让它立体起来?有些故事是不是就永远留在平面上最好?

时代的更迭是无人可以阻挡的。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2D到3D。真的有先进与落后吗?只是时代变了罢了。有的东西就该永远不要发出声音,永远不要上色,永远不要走出银幕。

《艺术家》里我们看到男主角在时代洪流面前的无助。其实无论怎样变化,优秀的作品要做的永远是表达自己和感动观众。只要能这样,任何种类任何形式任何手段,都会一直活着。

每种艺术都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好的东西应该有一个适合它的归宿,不一定要是最新的,但一定要是最合适的。

篇5:电影情书观后感

《情书》就是。之前凭着篇名臆想无非是鸿雁传情之类的故事,俗套而已。不过又一次证明,臆想是很容易出错的。

居然是两个女人间的通信。连接彼此的是一个叫藤井树的男人。那么情书也就不是通常意义上情侣间的通信了,而是承载了人的深情的信件。

几乎所有打动人心的关于爱情的电影都有那么多巧合。博子的爱人藤井树死于两年前的登山中,即使是身边秋场的默默等待依旧唤不起她对新生活的转向。给天堂的他写信居然有了回音。引起了另一个人,与他同名同姓的藤井树小姐。

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女生都像藤井树小姐那样对爱情后知后觉。关于两位藤井故事的那些画面,相信一定勾起了许多人对于那些青涩年华的回忆,尤其是那些有故事的人。想到了初中时暗恋一个男生的心情。期待他的单车驶过,渴望又害怕与他的交谈,利用职务之便(课代表)公然欣赏他的钢笔字……终于没有说出口,折的千纸鹤也付之一炬,那些心情却难以忘怀。很像藤井树对于自己喜欢女孩的表达。

其实,《情书》的主题绝不仅仅只是爱情这么简单,生与死的问题才是它的主要探讨。死者已逝,很多人早已忘记,需要假装悲伤,而有些人却难以忘却,难以走出。

整部电影在雪的场景和舒缓的音乐中徐徐展开,图书馆的那段最让人心驰,也许,勇于和过去告别,面向新的生活,珍惜当下,抓住稍稍即逝的机缘,对身边的人多些宽容和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篇6:《情书》电影观后感

影片以林觉民烈士从19至19期间的革命活动,与广州起义最后三天时间所发生事件并行交织,集中展现了林觉民亲情家国的热血人生。

林觉民与一干小伙伴,林文、林尹民、方君瑛、方声洞、冯超骧、刘元栋等,自小立志报国。自中国甲午海战战败,签署《马关条约》后,中国大地已经一片狼藉,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土遭列强欺凌瓜分,爱国志士在热血革命的感召下,纷纷投身革命洪流。

1905年,林觉民迎取了陈元凯之女陈意映为妻,婚后,两人情投意合,恩爱有加。然而国难当头,林觉民没有沉溺于爱情的缠绵,于19借官费生出国留学之机来到了日本。在日本期间,林觉民和他的伙伴们先后加入了以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同盟会,决意推翻满清,革命救国。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决定于4月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林觉民与伙伴们一同加入了敢死队,决意以死报国。林觉民最后一次回家探望,没有把自己此行的危险性告诉爱妻和父亲。但敏感的父亲已经从儿子反常的举动中有所感觉,一家人吃了最后一顿团圆饭。此时,林觉民的长子已经5岁,陈意映怀的第二胎也已待临产。面对爱妻、爱子、年迈的父亲——林觉民此时肝肠寸断但却义无反顾地离开了他的亲人。

在香港公寓,起义前夕,林觉民泪水与笔墨齐下,写下来世纪绝唱传世名篇“与妻书”“禀父书”,之后依然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中,林觉民等浴血奋战,攻占了总督府,但终于因敌我实力悬殊,林觉民的伙伴们一个个悲壮牺牲,林觉民负重伤被俘,最终不幸就义。

广州起义距武昌首义成功仅几个月,此次起义的意义重大,振奋人心。林觉民等烈士的热血为神州大地浇灌出了自由之花,其功绩将光照千秋,永垂后世!

篇7:《情书》电影观后感

有人说看完《情书》后没有任何感想,有人说看完后,感动的稀里哗啦,那么谁说的对呢,我想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话,你是无从知道的。因为你不知道影片表达的东西是否能引起你内心的共鸣,从而让你有所想法。我是很喜欢《情书》这部电影的,不管是情节,还是情感,都能让人很有代入感,有欢喜的,有伤感的,有遗憾的。而看完后,没有任何感觉的人,我想你们是幸运的。

藤井树青春期不懂的如何表达对暗恋对象的喜欢,总是以一些“小动作”来引起心上人的注意,这跟多少人曾经喜欢女孩子的表现如出一撤。但很多人却没有藤井树的幸运,能遇到跟初恋对象长的一模一样的人出现,并且还能得到博子的深爱。藤井树(女)是跟博子写过信以后,才知道藤井树曾经喜欢过她,这应该是属于他们共同的回忆,可是却只能一个人回忆了。剧中的每个人看起来都是幸运的,也好像是不幸的。藤井树遇见了与初恋一模一样的博子,是幸运的,却死于意外,是不幸的,死后还能通过博子传达了对初恋的爱意,也是幸运的。博子失去了最爱的藤井树,最后却也还有秋叶茂的陪伴。藤井树(女)是藤井树死后才知道以前的一段感情,她有更好的选择,也有被爱的回忆。秋叶茂可能只得到博子的人,她的心却不知道何时才能得到。就像生活中的我们,没有完美的存在,有不幸,却又何尝不是有另一种幸运相伴。

篇8:电影情书

《情书》的故事起源于一封寄往天堂的信。渡边博子的恋人藤井树三年前因山难死去, 但是时间依然没有让博子淡忘恋人。在偶然得知藤井树国中在小樽的住址后, 她向那个现在已经改建成公路的作废地址寄出了发往天国的问候信。这封信阴差阳错到了藤井树国中时同名同姓的同班同学——另一个藤井树手上。于是, 两个女子开始通信。在通信中, 电影温情脉脉地揭开了两段爱情:博子对藤井树的眷恋之情和两个藤井树在年少时朦胧的情感。故事的最后, 博子在男友遇难的山前最后一次抒发了思念, 然后开始了另一段新的感情;女藤井树也在母校图书馆那本《追忆似水年华》的借书卡背后, 发现了当年男藤井树对她的那份深藏于心底的纯洁感情。

作为九十年代最脍炙人口的日本经典爱情电影, 《情书》并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 岩井俊二在电影里只是平静的讲述了一个琐碎的, 关于回忆的故事。但正是这么一个将许多琐碎小事拼凑起来的故事, 感动了许多人, 深究其因, 正是因为电影中优柔感伤, 哀婉纤丽, 深刻的体现了日本古典美学“物哀”的精髓。

物哀 (もののあはれ) 作为日本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 深深地渗透并参与了日本民族心理、审美意识的形成, 从日本的文学艺术到日本人的生活中, 这种感伤性的物哀审美意识无处不在, 堪称整个日本文化的精髓。

在最初原始歌谣和随后的《万叶集》时期, “哀” (あはれ) 作为一个感叹词, 出现在表达爱怜和同情的语境下, 奠定了它感伤性的审美基调。在平安时代诞生的日本第一部长篇小说——紫式部的《源氏物语》, 将着重表达情绪性的“哀”发展到了观照性和情趣性的“物哀”, 主导了整个日本民族的审美发展方向。

本居宣长在《紫文要领》中这样概括物哀:

世上万事万物, 形形色色, 不论是目之所及, 抑或耳之所闻, 抑或身之所触, 都收纳于心, 加以体味, 加以理解, 这就是感知“事之心”、感知“物之心”, 也就是“知物哀”。[1]66

知物哀即是能对不同的事和物产生感知之情, 面对春花能感知花之美, 想到生机勃勃, 从而心里有欢愉之情;看到秋叶能想到万物衰亡, 不禁哀戚;能体会他人之喜, 他人之悲, 对于他人的情感与所遭遇之事能感同身受, 这些便是物哀的审美。归根到底, 物哀表达的是这样一种审美情趣:体味面对某样事物或者人生微妙的、短暂无常的某个瞬间时所产生的深切感受。

《情书》是一部唯美的电影, 唯美的既是镜头与叙事的精巧, 同时也是其所表达的爱情的深刻与纯净。这样一部电影, 是不能做太过理性的分析的, 假如在电影中探索爱情到底如何深刻这样严肃的话题, 甚至是某些镜头的寓意, 单个意象负载的含义, 这些都是有违物哀的初衷。岩井俊二的这部《情书》, 我想他的艺术初衷, 只是触动观众的心灵, 让观众对电影中的爱情产生感动之心, 体味物哀人情。

正因为《情书》的趣旨在于体味人情, 所以电影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 支撑起这部电影的是各种零碎的回忆和片段。在电影中, 爱情微妙而含蓄, 并不诉诸于语言, 更多是隐藏在各种细节之中。博子在恋人死后三年, 在翻旧相册的时候看到了男藤井树旧家的地址, 便悄悄的记下来, 回家寄出了那封发往天国的信。信上只写了寥寥数字:“你好吗?我很好。”怀念眷恋到极致无法忘怀, 也无处诉说, 才会明知道地址已经作废, 人也已经去世, 却还是固执地给恋人去信问候;情到深处, 思念千言万语不知道从何说起, 才会只写了寥寥几个字的问候语。这一个个细节将“时间也没办法磨灭爱情的思念”这样抽象而艺术化的概念还原到生活中, 岩井俊二展现的是爱情本身, 而不是爱情背后各种抽象化的意义。

这种细腻的人情刻画, 在《情书》的另一段爱情中展现得更淋漓尽致。男藤井树当年总是借一大堆几乎没人借过的书, 就为了在借书卡上写上藤井树三个字, 然后拿给女藤井树看, 这很难判断到底是恶作剧还是无声腼腆的告白;转学之前男藤井树到女藤井树家中转交她《追忆似水年华》, 默默的看了女藤井树片刻, 然后离去;女藤井树得知男藤井树转学后, 拿着《追忆似水年华》依依不舍数次才肯将书放回图书馆的书架子上。

若有若无的爱情在细节之中游弋, 没有确切意义的行动拥有无限解释的可能性。内敛腼腆的男孩通过各种各样的举动引起心仪女孩的注意, 微末而执着的追求和感情, 却如借书卡背后描画的女藤井树的画像一样, 经年累月的在书本中从未被发现。这种朦胧青涩的感情萌动, 小小的恶作剧, 一个别有深意的眼神, 一句欲言又止的话, 种种的细节熟悉的像当年你我他曾经经历过的。女藤井树回忆中的镜头可以解释成怀念, 或者感动, 或者是遗憾, 但无论哪一种, 都引起了观者在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说《情书》并不以跌宕离奇的情节取胜, 它只是用细节将观众拉入一个情感的漩涡中, 但也并不是让观众思考这个漩涡的意义, 无论如何讨论里面的爱情、细节的寓意, 它们最终回归之处, 也必定是这个漩涡带来的心灵对情感的悸动。

《情书》中始终在着力刻画一个人——男藤井树, 他在电影开始的时间点上已经去世三年了, 但是却从电影开始后渐渐在女藤井树的回忆中活过来。这是一个美好, 内敛腼腆的少年。《情书》的故事里两段爱情都是围绕着他——藤井树和渡边博子的爱情, 还有两个藤井树之间朦胧的情感, 但重心始终是男藤井树与女藤井树那不曾捅破的朦胧暧昧。博子在山间小屋中回忆内敛腼腆的藤井树:“那个人, 并没有向我求过婚。他把我叫到前野山的菊花合, 手里还拿着戒指盒, 却始终不说话, 两个人双双看夜景。大概过了两个小时, 我忽然觉得他太可怜了, 于是跟他说, ‘请你和我结婚吧’, 然后呢, 那个人立刻就答应了。我和他之间拥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但是在他死去之后, 我却任性的想追寻更多……”出于这种念头, 博子寄出了那封天国之信。于是这封信阴差阳错之下, 到达了当年与藤井树同班的另一位藤井树手中。在两人互相往来的信里, 博子在女藤井树的回忆中发现, 或许当初自己和男藤井树的恋爱并非那么纯粹, 男藤井树对博子说一见钟情的爱上她, 或许只是因为博子和女藤井树样貌神似。博子对于藤井树来说到底只是当年女藤井树的一个替身, 还是最后男藤井树已经爱上了博子, 不得而知。但是唯一可以知道的是, 对于博子, 当初与藤井树的爱情已经并不纯粹。这一点男藤井树对博子来说或许是不公平的, 但是道德和对错并不是《情书》所考虑的判断标准, 它的判断标准自始自终只有一个, 那就是爱情。人心在物哀中来看, 本质是幼稚、懦弱而无助。没有开始便已经结束的初恋感情必定有着很深的遗憾, 面对和女藤井树相似的博子, 男藤井树一开始或许是分不清追寻的是初恋的影子还是真实的博子, 也无法顾虑这样开始是否在情感上对博子不负责任, 他听从的更可能是心底对无疾而终的暗恋的渴望。这是一段无法用理性和是非进行判断的恋情, 因为博子尽管不是男藤井树的初恋, 却是电影中男女藤井树朦胧的感情的一个最美好注脚。

女藤井树对男藤井树的回忆, 一开始并非是美好的。因为同名同姓却不同性别, 两个藤井树一直是班级同学的取笑对象, 这对于刚刚进入青春期, 羞涩胆怯的女藤井树来说不啻于一种灾难。她刻意避免和男藤井树接触, 他们连话也说得不多, 但是考试的卷子会发错, 班级选举总是出现藤井树爱藤井树的恶作剧投票, 男藤井树会恶作剧地将袋子套到女藤井树头上, 同为图书委员, 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总是女藤井树在做, 男藤井树总喜欢借各种没人看的书, 只为了在借书卡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女藤井树认为男藤井树是她国中时期的一个噩梦, 但是心底深处其实总是留着那么一个画面:微风将洁白的纱窗布吹起, 当纱窗布落下时便看到站在窗边安静看书的美好而干净的少年。最后他们的故事随着男藤井树的转学而戛然而止。然而在多年后为了给博子拍男藤井树参加田径比赛的赛场, 女藤井树回到了母校, 发现学妹们流行在图书馆的借书卡中进行“找寻藤井树”的游戏。故事的最后, 女藤井树在《追忆似水年华》的借书卡背后, 发现了男藤井树留下的她的画像, 才明白当年男藤井树深藏心底的感情。电影最后结束在女藤井树合上《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 然后没法控制的流下泪水, 岩井俊二便完成了这段感情最美好, 也是最伤痛的定格——当年女藤井树从男藤井树手中接过这本书时, 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即使现在这份爱情姗姗来迟, 同一个院子, 同一本书, 只是画她的少年已经不在人世。

《情书》动人至深之处在于用细节给予了观众一种心灵上的悸动, 这不是一部可以用理性来进行分析的电影, 以致于让分析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赏析。但这正是物哀的趣旨所在——体味人情。电影的背景一直是冬日的小樽, 漫天遍地都是雪——《情书》中贯穿整部电影的小樽的雪, 正如多年前男女藤井树那种含蓄冲淡无法言语的爱情一样, 纯洁, 但是稍瞬即逝。正是这种无常、短暂的美好, 让这部电影成为九十年代的爱情电影经典之作。

摘要:《情书》是一部唯美的电影, 更是一部符合传统日本物哀审美观念的电影。它的趣旨在于体味人情, 电影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 爱情微妙而含蓄, 并不诉诸于语言, 更多是隐藏在各种细节之中, 通过细节的人情刻画, 带给观众情感上的悸动, 实现了审美意义上的心理与情感的满足。

关键词:《情书》,物哀,爱情,细节

参考文献

[1]本居宣长著, 王向远译, 日本物哀[M],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10。

[2]叶渭渠著, 日本文化史[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篇9:电影情书

关键词: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 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32-01

由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薛晓璐执导的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于2016年4月29日正式上映,电影上映以来4天票房过4亿,连续3天拿下单天亿元票房,创造爱情片新纪录,上映6天票房过5.2亿,突破由《北京遇上西雅图》保持至今的华语影史,《不二情书》作为《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续集,实则是个全新的故事,一个是15岁随父亲从内地移居澳门的赌场公关小姐焦娇,一个是14岁只身从内地赴美留学的洛杉矶的房地产经纪人罗大牛,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个人意外因《查令十字街街84号》这本书结缘,像书中的海伦和书店老板一样,两个人开始了长期的书信来往,书信内容包含现代社会男女关系、金钱、价值观等,从最初的相互对立和冲突,到逐渐心意相通,最终在英国伦敦的查令十字街的书店相遇终成眷属,谱写了一部极尽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故事。

《不二情书》作为向《查令十字街84号》的作者海莲·汉芙逝世100周年的献礼,不仅是向这部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的著作的致敬,同时其浓厚的中国古典文化的渗透也使每一位中国人反思。

一、“我从来没想过要做导演”

作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副教授薛晓璐她每周都要去给学生上课,她建议自己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电视栏目制作,在走南闯北中收获自己对于人生与社会的独到体验,为今后的创作积淀下充足的养分[1],“如果作品中对当下生活没有观察、没有态度、没有反射,那我不认为这是现实题材。”[2]也许是她曾在中央电视台做过节目编导的缘故,在剧本创作中她坚持自己的观点与创作风格,写出了很多反映现实题材的剧本,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10年前一夜爆红;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也因剧情取胜让喜爱它的观众泪流满面。

这位受人瞩目的知名编剧,曾在采访中透露:“我从来没想过要做导演。”机缘巧合之下,却因《海洋天堂》的剧本以导演的身份进入公众视野,一身书卷气的她有着中国传统女性身上独有的矜持和含蓄,她曾说过她是一个有传统人文价值观念的人,我想这也是电影《不二情书》的故事背景虽然是中国澳门和美国洛杉矶,但却处处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气息的原因。

二、“勿惮劳,勿恃贵”

“勿惮劳,勿恃贵”一句出自张之洞的《诫子书》,他告诫儿子不要畏惧辛劳,不要自恃高贵,影片中罗大牛写信借此告诫焦娇,在焦娇错把和邓先生的交易当真爱而备受伤害之后大彻大悟,当焦娇一边走一边哭地再次想起这句话,我们不禁感叹中国古人的智慧,短短六个字,直逼人心。回顾前情,焦娇为躲债,答应和邓先生前往拉斯维加斯跨年,登机之前写信给罗大牛说道:“有人去国怀乡,满目萧然,有人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而我两种都不是,我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被逼上绝境的焦娇把自己比作出战的将士,悲壮之情油然而生,仿佛她又成了那个十五岁手拿砍刀解救赌鬼父亲的娇爷,勇敢而倔强,让人感慨又心疼。薛晓璐导演似乎对古诗词情有独钟,影片中多次加入古诗词的运用,追债人为追回债务,把三个孩子放在焦娇的继母家里,焦娇回到家中看见家里一片混乱,为控制局面,焦娇拿出古诗书要求三个孩子一人背三首,在孩子们“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的朗朗书声里,焦娇默默走近独自哽咽的继母,不惜抽自己一耳光向继母道歉,她知道是她让继母一如从前地再次陷入躲债的恐惧中,勾起了继母不愿意回想的痛苦记忆,她自责无助,决定随邓先生去逃离澳门去拉斯维加斯跨年。

三、“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一句出自陆机的《猛虎行》,意思是:就算口渴也了也不要去饮用被污染的泉水,就算酷热难耐也不要在不好的树木下蔭凉。老爷子借此告诫罗大牛,作为男人要仰不愧天,罗大牛作为一个功利的房地产经纪人,靠近老夫妻的初衷就是千方百计买下房子拆掉改建,从而谋取更多利益,老爷子发现实情以后在医院的病床上写下了这句话,虽然和老夫妻相处的日子里罗大牛明白了房子对于老夫妻的意义,业已悄然改变了初衷,从心里觉得房子需要一个好买家,这句话一出,还是像一根针一样深深刺他进心里,不禁怀疑自己怀疑人生。老夫妻在美国生活多年,骨子里仍是传统的中国思想,老爷子虽然感慨老祖宗的那套在美国不管用,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仍是心心念念,从第一次和罗大牛交谈无意中说起 “去国怀乡”的惊喜,到让罗大牛帮忙翻译给孙子写的信,老爷子成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拥护者,也是薛晓璐导演良苦用心的角色赋予。罗大牛和老夫妻的相遇源于巧合,但而后的缘分却绝非巧合,罗大牛说自己是个很无趣的人,背下来一边的话就恨不得说一辈子,他的内心也是一个念旧而传统的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的时候罗大牛一个人买了饺子跑去海边吃,也许是因为都是中国人,也许是因为都是念旧而重情的中国人,罗大牛和老夫妻相遇相知越走越近,像家人一样在这异国他乡共度春节,一起吃饺子看电视,其间还加入了老夫妻的孙子汨来通过卫星信号在电视上拜年的情节,充满暖暖温情和浓浓的年味儿,独具中国特色。

四、“此心安处是吾乡”

1948年夫妻二人从湖北宜昌坐船去了上海,后来去了美国,夫妻到了耄耋之年依然恩爱如初,回想70年前虽只是送了几头驴也算是明媒正娶,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连一张结婚证书都没有转眼已经白了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有比这更美好的爱情吗?在这个感情快速消费的时代,怎能不让人艳羡无比?

老爷子离世以后,奶奶把骨灰带回了故乡洒向河中随河水而逝,大牛问奶奶要不要给老爷子立块碑,奶奶说,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回家了,碑立不立立在哪,不重要,人在哪儿,家在哪。大牛问那人不在了,家在哪,奶奶说在心里,正应了苏轼的那句诗“此心安处是吾乡“。影片中无论是古诗的运用,还是故事情节中传达的文化内核,都包含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落叶归根的情怀,是古典和现代的完美结合,是中国古典文化在现代爱情电影中的典范。

参考文献:

[1]魏征,薛晓璐 “有些题材,我能做得比别人好”特别策划 2012 12-9 38-40

[2]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1995.

上一篇: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息下一篇:招生工作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