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财政厅信息系统

2024-07-10

河南省财政厅信息系统(精选6篇)

篇1:河南省财政厅信息系统

点击进入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

拓展阅读:河南教师资讯

2016河南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中小学教师招聘公告

根据龙门园区教育工作需要,经研究,决定委托洛阳市人事人才开发有限公司面向社会以劳务派遣方式公开招聘教师46名。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招聘职位、专业及人数

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共46名。

1.招聘初中职位19名:语文1名、数学2名、英语3名、化学1名、生物1名、政治1名、历史2名、地理1名、体育3名、音乐2名、美术1名、计算机1名。

2.招聘小学职位27名:语文11名、数学7名、英语5名、体育3名、音乐1名。

二、报考对象、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

4.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品德高尚,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5.初中教师职位:应具有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国家计划内统一招收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含经我国驻外使领馆和教育部承认的国外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须经国家教育部认证);

6.小学教师职位:应具有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国家计划内统一招收的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含经我国驻外使领馆和教育部承认的国外高校专科及以上学历,须经国家教育部认证);

7.截止10月12日,年龄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1年10月12日及以后至10月12日以前);

8.持有与报考职位层次、专业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具有高层次教师资格证的,可报考同专业低层次学段);

9.具备教师任职的其他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1)曾受到过刑事处罚、劳动教养的;2)曾被开除公职、开除学籍的;3)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查尚未做出结论的;4)有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等不良信用记录的;5)曾在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招聘纪律行为人员不得参加本次公开招聘;6)现役军人;7)其它法律、法规规定的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

公告发布地址:洛阳人才网(www.lyhero.com)

三、公开招聘的办法和程序

(一)报名与资格审查

1.网上提交报名信息

符合条件的考生可登录洛阳人才网,进行网上提交报名信息、上传照片。时间:月12日9:00开始至10月18日17:00截止,考生必须如实填写《报名表》的信息并及时提交。(报名入口将于2016年10月12日上午9:00公布于洛阳人才网市内招考)

2.现场审查报名资格

现场审查时间:2016年10月14、15、17、18日(上午9:00至12:00、下午13:00至17:00)。

现场审查地点:开元大道与学府街交叉口会展中心三楼B区招聘大厅。

符合条件且已经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的人员需携带以下材料现场审核:

(1)户口本。

(2)身份证。

(3)毕业证(国内毕业生需提供期限内学信网下载打印的带二维码的学历验证表;国外高校毕业生需提供我国驻外使(领)馆教育文化处(组)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教育部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4)就业报到证(择业期内未办理就业报到证者,持所在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加盖公章的空白就业协议书全套)。

(5)相应专业、层次的教师资格证。

(6)已就业人员提供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

以上材料均需原件及复印件2份。

3.准考证领取

审查合格的报考人员可于2016年10月20日上午9:00至12:00、下午13:00至17:00,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到开元大道与学府街交叉口会展中心三楼B区招聘大厅领取准考证,不允许他人代领。

4.缴费

网上已报名且现场审核通过的考生在现场审核处缴纳30元报名费。

5.本次招录,资格审查工作贯穿于考试聘用的全过程。报考人员报名时提交的信息和提供的有关材料必须真实有效,报名时签订诚信承诺书。凡发现报考者与拟聘用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不符以及提供虚假材料的,即取消其考试、聘用资格。

(二)笔试

1.公开招聘教师笔试内容:教育理论知识,卷面满分为100分。教育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与个人修养、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学、心理学、常规教学与教学实践、新教育理念与新课改知识等。笔试违纪者,卷面成绩视为零分。

2.笔试具体时间、地点以准考证填写为准。

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考生参加笔试时必须同时携带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

3.笔试成绩将在洛阳人才网公示。

(三)面试

1.面试人员的确定

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根据聘用职位计划数,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以1:3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的人员。单位比例内,末位成绩并列者均进入面试。笔试缺考、作弊和笔试成绩为零分的,不得进入面试环节。

2.面试办法

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面试采取试讲的方式,试讲内容从现行教材中随机抽课,准备20分钟,讲一节与报考专业、层次相一致的微型课(20分钟以内)。试讲现场成绩满分为100分。

参加面试时必须同时携带笔试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

因考生自动放弃,从报考同一职位的人员中按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依次递补。进入试讲人员名单,将在洛阳人才网进行公布。

依据笔试成绩高低进入面试环节的人数小于面试资格确认的比例(1:3)时,报考该职位的人员全部进入面试。考生面试成绩须达到75分及以上,方可进入体检和考察。

(五)总成绩的计算

公开招聘教师总成绩计算方法: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

报考人员的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和总成绩将在洛阳人才网进行公示,请考生注意登录查看。

总成绩并列时依次按照面试成绩、笔试成绩、学历层次的高低确定参加体检人员。

(六)体检

根据考生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按照聘用计划1:1的比例确定参加体检人员。

体检标准及项目参照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1号)、人事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的通知》(国人厅发〔〕25号)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9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公务员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务员考试录用体检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65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公务员局《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修订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58号),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关于印发<河南省公务员录用体检组织工作流程(试行)>的通知》(豫人社办〔2013〕88号) 和河南省教师资格管理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南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修订试行)>的通知》(豫教资办〔2010〕8号)规定的内容执行。

体检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考察与聘用环节。体检合格者进入考察与聘用环节,因考生自动放弃或体检不合格形成的空缺,可从报考同一职位并参加面试的人员中,按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依次递补。体检所需费用由应聘人员承担。

体检相关事宜将通过洛阳人才网进行公示进行通知,不再采取其他方式通知,请考生届时登录查看。

(七)考察与聘用

1、体检合格的考生,按照职位计划聘用人数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政审对象。如出现政审不合格,按顺序依次递补。

2、政审合格者为拟招聘人员,拟招聘人员名单在洛阳人才网进行公示,同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3、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洛阳市人事人才开发有限公司组织拟聘用的人员履行报到手续,并签订劳动合同(首次聘用合同期限3年,试用期3个月)。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到或未按要求签订劳动合同的,视为自动放弃聘用资格。

四、工资福利待遇

工资福利待遇按照园区核定标准执行。

五、其他

1、对考生报考资格与条件的审查贯穿招录全过程,不具备相应职位资格与条件或弄虚作假的,取消聘用资格。

2、本次招聘所有环节的相关事宜、注意事项,以及通知、公告在洛阳人才网予以公示。因不及时关注相关网络信息造成的不利后果,由本人负责。考生如有疑问,可在工作时间拨打下列有关电话咨询。

更多

篇2:河南省财政厅信息系统

(历史项目信息录入版)

用 户 操 作 手 册

安徽省财政厅

合肥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一月十日

目 录.系统简介.......................................................................................................................................1 1.1建设目标.....................................................................................................................................1 1.2应用范围.....................................................................................................................................1 1.3基本用户.....................................................................................................................................1 1.4流程图.........................................................................................................................................2 1.5 业务流程说明.............................................................................................................................3 1.6 比对规则....................................................................................................................................5 2.系统登录.....................................................................................................................................6 3.历史项目信息归集......................................................................................................................7 3.1专项资金在线录入......................................................................................................................7 3.1.1 添加.........................................................................................................................................8 3.1.2 修改.........................................................................................................................................8 3.1.3 删除.........................................................................................................................................9 3.1.4 导出EXCEL.............................................................................................................................10 3.1.5 详情查看................................................................................................................................11 3.2历史项目在线录入....................................................................................................................11 3.2.1 添加.......................................................................................................................................12 3.2.2 修改.......................................................................................................................................13 3.2.3 删除.......................................................................................................................................14 3.2.4 导出EXCEL.............................................................................................................................14 3.2.5 导入历史项目信息................................................................................................................15 3.2.6 下载导入EXCEL模板.............................................................................................................16 3.2.7 详情查看................................................................................................................................17 3.3政策法规在线录入....................................................................................................................18 3.3.1 添加.......................................................................................................................................19 3.3.2 修改.......................................................................................................................................21 3.3.3 删除.......................................................................................................................................22 3.3.4 导出EXCEL.............................................................................................................................22 3.3.5 详情查看................................................................................................................................23 3.4历史项目信息查询....................................................................................................................23

I

3.4.1导出EXCEL..............................................................................................................................24 3.4.2详情查看................................................................................................................................25 4.技术支持....................................................................................................................................25

第II页.系统简介 1.1建设目标

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开放兼容、功能完备的信息化监管工作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财政处室的涉企项目信息共享,有效支撑涉企项目数据采集、信息预警、资金审批和财政监督,切实解决少数企业虚假申报、多头申报、重复享受补贴补助等问题,逐步加强财政涉企专项资金的管理监督, 进一步提高财政涉企资金投向的规范性、公平性和效益性。

1.2应用范围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安排并拨付的涉企专项资金,包括部门预算安排和预算追加安排。

中央部委下达的涉企专项资金,原则上都应纳入本系统管理。

1.3基本用户

1、涉企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对涉企项目进行产业政策、投资方向的初审,并将初审后的项目信息录入或加载,应用预警规则审查项目是否存在虚假申报、多头申报、重复享受补贴补助、改变财政资金流向等问题。

2、财政部门。管理涉企资金的业务处、局,对涉企部门网上报

第1页

送的项目信息进行审核(重点关注预警信息),下达涉企专项资金指标,跟踪监督检查。财政监督检查局对涉企项目资金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显示,全程跟踪。及时地、有重点地、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地开展监督工作。国库支付中心依据涉企项目专项资金指标和业务主管部门提交的拨款申请,通过财政一体化系统办理直接支付。

1.4流程图

第2页

1.5 业务流程说明

1、财政一体化系统

(1)标记涉企专项,加载预算项目指标。

年初部门预算安排项目的信息加载流程:一是标记涉企项目。业务处室、局将《预算涉企项目明细表》报厅领导审定后,送预算处汇总,在“年初预算项目表”中标记涉企项目。预算处在“年初正式指标加载”模块中,导入“加载年初预算指标”。二是年中预算追加项目的信息加载流程:业务处室、局提供涉企项目预算追加材料时,应附《项目信息采集表》,并报厅领导审定后,送预算处标记涉企项目。由预算处进行“处室指标加载”。

预算处通过设定“项目归类”,在各业务处局 “处室指标授权”模块中,明确涉企专项预算项目、预算管理部门。

(2)数据传输。

通过业务数据接口规范标准,将相关的预算指标、涉企专项资金名称及对应的业务主管部门等信息传送到财政涉企项目资金管理系统。

2、财政涉企项目资金管理系统

(1)下达预算指标:财政业务处室将预算指标、涉企专项资金名称及对应的业务主管部门等信息导入涉企系统,通知各业务主管部门启动资金计划申报工作。

(2)资金计划申报:业务主管部门根据项目预算指标,上报项

第3页

目资金使用计划,加载项目申报通知文件。资金使用计划包括资金使用批次、金额及各批次项目申报开放时间。

(3)资金计划审批:财政部门审核业务主管部门申报的资金使用计划,并下达资金控制数。审核通过后,业务主管部门启动项目申报工作。

(4)项目信息归集:以信息系统接口和联网录入方式,收集业务主管部门报送的涉企项目信息,并将信息分解入项目库。同时,利用工商、质监等部门数据库对企业基本信息进行比对,数据不一致的给予提示(亮黄灯)。

(5)规则比对,筛查预警:按照预警规则对虚假申报、多头申报、重复享受等进行筛查,对违反预警规则的项目,系统自动告警(亮红灯)。

(6)预警项目核准情况说明:对于预警项目,如果允许继续申报,业务主管部门应作出情况说明。如果预警项目未通过审查的,业务主管部门可以取消项目,然后在“(4)项目信息归集”中重新补充新项目,申报并筛查。

(7)业务主管部门终审报财政:经筛查比对通过的项目,由业务主管部门终审报财政。

(8)项目资金经办人审批:财政业务处室经办人对业务主管部门终审报送的项目进行审批,应重点关注预警信息。

(9)项目资金领导审批:财政业务处室领导对经办人审批通过的项目进行审批,应重点关注预警信息。

第4页

(10)加载资金文号:财政部门按市级单位统计项目资金汇总表,根据正式的资金下达文件和项目批复文件,加载资金文号,自动生成资金下达表,并导出数据文件。

(11)指标分配:将资金下达表导入财政一体化系统的指标分配中,下达指标或直接支付。

(12)下达任务书:业务主管部门与项目建设单位签订项目合同,下达项目任务书。

(13)项目执行验收:项目完成后,业务主管部门及时开展项目验收工作,并向涉企系统上传验收报告。

(14)监督局、业务处项目重点检查:监督局、业务处选择项目进行重点检查,一方面分析提炼形成新的规则,充实规则库,另一方面对骗取财政资金的单位进行处理处罚,并纳入黑名单管理。

(15)全程显示,查询与统计分析,根据需要生成各类报表:涉企系统为监督局提供全过程显示、查询与统计分析,根据需要形成各类报表。

涉企系统为业务处室提供对应显示、查询,根据需要形成各类报表。

1.6 比对规则

1、基本规则(1)、虚假申报;(2)、多部门申报;

第5页

(3)、重复享受;(4)、增值税为零;

(5)、财政补助额大于营业收入或财政贴息大于项目银行贷款利息等;

(6)、改变财政资金流向。

2、财政监督检查局根据监督检查结果,总结提炼形成的规则(开放式并不断充实规则库)。

3、财政业务处室根据具体政策提出的规则(开放式并不断充实规则库)。

2.系统登录

为便于财政业务人员联网录入历史项目信息,系统暂时部署在安徽省财政厅内部网。正式系统将部署在安徽省电子政务外网。

登录网址为:http://10.4.200.107/czxmgl或登录“安徽财政综合办公网”,点击右侧“数据查询”栏目中的“财政涉企项目资金管理信息系统”。

用户名及密码:系统采用实名制,用户名即为市县财政局上报的财政业务人员的手机号码,初始密码是123456,用户登录系统后,使用系统界面右上角的“修改密码”功能及时修改密码。

为保证你的使用方便,本系统建议在IE6、IE7、IE8、IE9浏览器中登录,最佳分辨率为1280*960,分辨率不能低于1024*768。

登录页面如下:

第6页

3.历史项目信息归集 3.1专项资金在线录入

点击“历史项目信息归集”“专项资金在线录入”进入信息列表页面,如下图所示:

财政业务人员可以在查询区域设置查询条件,点击选择查询;点击

进行

按钮,可清空查询条件,重新设置。

用户可以对录入的专项资金信息进行列表信息查询。系统可以添

第7页

加、修改、删除、导出excel文件和详情查看。

3.1.1 添加

单击按钮,进入专项资金信息录入的添加页面:

信息录入表中有红色“*”标记的信息项,均为必填信息项。其中,“支出功能科目代码”可以不填写,若填写内容,只能填写数字。预算资金来源及支持金额,先选择资金来源(中央、省、市、县)并录入对应金额(单位:万元),保留两位小数。资金总额为自动计算,不可修改。填写完毕,点击

按钮,即可保存信息。

3.1.2 修改

在列表信息中选择需要修改的数据,点击息修改页面。如图所示:

按钮,进入信

第8页

“修改”页面的表单填写方式与“添加”页面相同,按照页面的信息项,填写完成修改信息,单击息。

按钮,即可保存修改的信3.1.3 删除

在列表信息中选中需要删除的数据,点击行批量删除。如下图所示:

按钮对信息进

第9页

注:若该专项资金已有申报项目或已发布与该专项资金相关的政策法规信息后,该专项资金信息不可删除。若填报有误,请先删除该专项资金相关的所有项目信息和政策法规信息后,再删除此信息。

3.1.4 导出EXCEL 点击页面的据,以EXCEL的方式导出。

按钮,即可将当前查询结果下的所有数

用户可以选择打开查看,或者保存。

第10页

3.1.5 详情查看

选择列表信息中相关记录,点击“查看”栏目下的“详情”按钮,可以查看完整信息,如图所示:

3.2历史项目在线录入

点击“历史项目信息归集”“历史信息在线录入”进入信息列表页面,如下图所示:

第11页

用户可以在查询区域输入查询条件,点击询,点击

对信息进行查

按钮将所填的查询条件信息进行清空。

用户可以对录入的历史项目信息进行列表信息查询。系统可以添加、修改、删除、导出excel文件、导入历史项目信息、下载导入Excel模板和详情查看。

3.2.1 添加

单击按钮,进入历史项目在线录入的添加页面:

第12页

按照页面的信息项,填写好信息,单击信息。

按钮,即可保存3.2.2 修改

选中需要修改的信息,点击如图所示:

按钮,进入信息修改页面。

与“添加”页面一样,按照页面的信息项,填写好所要修改的信息,单击按钮,即可保存修改的信息。

第13页

3.2.3 删除

在列表信息中选择操作栏中的信息进行批量删除。如下图所示:

按钮对选中需要删除的3.2.4 导出EXCEL 点击页面的据,以EXCEL的方式导出。

按钮,即可将当前查询结果下的所有数

用户可以选择打开查看,或者保存。

第14页

3.2.5 导入历史项目信息

点击所示。

按钮,进入导入历史项目信息页面,如下图

导入的excel需按照一定的模板格式填写,因此需要先下载excel模板,如上图所示,点击【下载】。

保存模板,并将数据按模板规范录入。完成后,保存文件。点击按钮,找到要导入的excel文件。

第15页

在执行导入时,需先选择项目所属的以及专项资金,否则不允许导入。选择完成后,点击,执行导入。

3.2.6 下载导入EXCEL模板

点击,可以下载导入数据所需的excel模板。

第16页

模板下载后,可在其基础上填入数据,保存作为上传的文件,执行批量导入。

3.2.7 详情查看

选择列表信息中的对应信息查看栏中的详情操作,进入信息查看页面,如图所示:

第17页

3.3政策法规在线录入

点击“历史项目信息归集”“政策法规在线录入”进入信息列表页面,如下图所示:

用户可以在查询区域输入查询条件,点击行过滤查询;点击

对数据信息进

按钮所填的查询条件信息进行清空。

用户可以对录入的政策法规信息进行列表信息查询。系统可以添加、修改、删除、导出excel文件和详情查看。

第18页

3.3.1 添加

单击页面

按钮,进入政策法规的添加页面:

首先,选择“”,然后选择该的“专项资金名称”。页面中所有项目均为必填项目。其中,“附件”部分,先点击钮,弹出以下页面:

点击以上页面中的,弹出以下页面:

第19页

在以上页面选项好文件后双击选择文件。显示以下页面:

然后,在以上页面点击

按钮,回到以下页面:

第20页

填写完成点击

按钮,提交信息。

3.3.2 修改

选中需要修改的信息,点击

按钮进入修改页面:

修改页面的表单填写方式与添加相同,按照页面的信息项,填写完成修改信息,单击

按钮,即可保存修改的信息。

第21页

3.3.3 删除

选中需要删除的信息,点击按钮,执行删除,可批量删除。如下图所示:

3.3.4 导出EXCEL 点击页面的据,以EXCEL的方式导出。

按钮,即可将当前查询结果下的所有数

用户可以选择打开查看,或者保存。

第22页

3.3.5 详情查看

在列表信息中的查看栏中点击【详情】按钮,进入单条数据信息查看页面,如图所示。其中涉及的附件信息,可以直接点击查看:

3.4历史项目信息查询

点击“历史项目信息归集”“历史项目信息查询”进入信息列表页面,如下图所示:

第23页

财政业务人员可以在查询区域设置查询条件,点击选择查询;点击

进行

按钮,可清空查询条件,重新设置。

用户可以对录入的历史项目信息进行列表信息查询。系统可以导出excel文件和详情查看。

3.4.1导出Excel 点击页面的据,以EXCEL的方式导出。

按钮,即可将当前查询结果下的所有数

用户可以选择打开查看,或者保存。

第24页

3.4.2详情查看

选择列表信息中的对应信息查看栏中的详情操作,进入信息查看页面,如图所示:

4.技术支持

1.技术支持热线

安徽省财政信息中心 0551-65100342 ,65100347,65100340

第25页

合肥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0551-65100353 2.网络技术支持 QQ群:242644621

篇3:对政府财政信息系统的两点思考

一、人事工资、税、人员岗位等各个单独的系统可作为子系统嵌入经财网

因为是基层的单位的财务人员单位的人事、财税作为财务人员都有一些或多或少的涉及。比如每逢单位有新人进入或者有人员的岗位工资有变动, 第一步, 要在单独的人事岗位系统中做好此人个人信息和岗位变动, 再去主管部门、人事部门报批。第二步, 在单独的精软人事工资系统中做好此人个人信息及工资及补发工资, 交人事局审批合格后报纸质的文件交财政; (其实这一步也可以省去, 像医院的电子处方一样由人事系统直接下达财政, 而人事工资都是人事局审批后才能发放, 特别是年终的时候涉及到调资, 现在的调资不知为何总有在12月15-31之间的调资, 加上年终的财务工作, 工作量很大) 。第三步, 在当然是单独的经财网系统中做好他的个人信息和工资变动和补发工资等之后网上提交财政审核由财政统一直发工资。财政工资系统中如果是会计、出纳人员都知道每一个人直发工资的人员都有他的基本信息而这个基本本信息和人事岗位系统、人事工资系统个人信息不太相同, 但是我想这个可以在任何一个系统中强化后三个系统合并使用。既人事工资系统作为经财网的子系统直接下达到经财网络的直发工资, 再由单位做涉及的扣款房屋部分如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等然后提交直发。第四步, 说到个人所得税又牵扯到另一个系统扣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的小系统。我觉得这个系统更应该嵌入在经财网工资直发放模块中处理单位人员工资薪金税并在工资直发时由代理银行一并按扣款用特种转账凭证支付。并且不仅具备现有功能还应能处理实行绩效工资的事业单位1-12月岗位绩效工资30%部分单位年底考核后一次性发放的税务问题。因为30%部分发放形式跟年终一资性奖金相像, 在税务处理中它是12个月平摊的收入, 它涉及到基本工资发放时扣除税费不够缴税人员在加上月均30%收入后1-12月应缴的税费和不加月均30%已经按月缴税的人员应增加1-12月补缴的税费。这个工作如果用人工计算和用现在的系统很不适用。但是在财政工资系统中因为每月发放的存根可调用, 所以如果软件升级的情况下是不难办到的。再看现在四个独立系统的工作在一个系统中做出来, 省了不小的周折,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只此一项确实是四个机构的程序:人事, 具体的单位, 财政, 税务。但是这切切实实是我们作为基层单位特别是每年终年初在各个独立而涉及数据大同小异的各个软件系统和机构之间奔忙, 很琐碎的事。虽然我说的这些工作大部分只涉及基层的单位, 作为上级部门所管辖的单位多, 工作量大, 所以分工明确细致不知能不能这样针对基层的单位执行。但是我想高楼大厦不也是一砖一瓦垒积起来的吗?如果全国的基层单位工作都顺畅了, 简化了。那任何工作不也都顺畅了。当然涉及到机构和职能改革。我想政府机构确实还是在向人性化执政和服务进步的。

二、对电脑作账的思考

现在的经财网经过2011年6月改进后, 单位的自有资金 (单位扣款如住房公积及其它收入等) 支付也在网上收支, 不像原来由财政支付中心支付, 经财网上只反映当年财政补助部分的资金预算和支付情况。而单位自有资金在经财网也能显示出来。也就是说通过自有资金上经财网后, 单位的所有收支只要支付时严格按预算的类、款、项执行。单位自有资金除往来款项外支出部分严格按“支出经济分类用途”作好支出分类的话已经可以直通过资金支出直接在网上出账了, 甚至可以直接出部门决算报表, 工资年报。加上一部分基本数字、统计数字还可以出行业报表和统计报表等。当然这需要有关部门增加对各单位票据审计。而且是任何有权限的部门想查看某单位的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包括历年情况就不用现在这么麻烦, 要出文件, 再通知单位填报, 单位翻阅账表填报后再层层上报……还有类似的工作也一样。当然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好像各单位大都涉及到有专户存在, 而专户有的是没有要求上经财网的, 而且涉及专户款多的单位专户套账是单独的会计和出纳。而经财网现在只设了一个会计一个出纳岗和账户名和一个账号, 显然还不能满足这部分业务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4:如何做好财政系统信息工作

政务信息是领导掌握工作动态、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上级传达政令、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办公室联系上下、沟通左右的重要渠道,可以综合反映出一个地方、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就财政系统而言,如何做好新时期信息工作,是一个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重大课题。

做好财政系统信息工作的意义

财政部门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公共财政的“理财人”。做好财政系统的信息工作,意义尤为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做好信息工作是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应对新形势新要求、妥善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客观需要。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财政部门工作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促增长、调结构、控物价、保民生的担子越来越重,需要部门领导思考、决策、协调、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办公室全面、准确、及时地向同级和上级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二)做好信息工作是各级财政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指导工作实践的现实需要。信息工作是各级财政部门的“前沿哨兵”,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是狠抓落实的手段,是检验工作的标尺。实践证明,正确的行动来源于科学决策,科学决策必须建立在对政策和形式的准确把握上,对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上,对相关情况的分析判断上。这方面,信息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财政部门的领导要通过信息渠道掌握大量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通过信息渠道反馈决策落实和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对工作进行指导,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三)做好信息工作是各级财政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职能作用的内在需要。目前,各级财政部门信息工作质量并不高,普遍存在“五多五少”现象,即粗糙信息多,精品信息少;反映成绩的信息多,反映问题的信息少;动态信息多,思考建议型信息少;反映一时一事的信息多,跟踪反馈事务全貌的信息少;罗列现象的信息多,定性分析的信息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职能发挥,必须对症下药,花大力气加以改进,使财政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做好财政系统信息工作需把握的原则

信息工作是各级领导的“顺风耳”和“千里眼”,不是大局却关系大局,不是中心却围绕中心,不作决策却服务决策。各级财政部门要强化信息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出信息的作用,必须突出把握以下三条原则:

(一)从全局高度来把握信息。归纳起来,财政系统目前的信息有两大通病:一个是泛泛而谈,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一个是就事论事,没有代表性,没有普遍意义。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从全局高度来把握信息,需要我们财政系统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不仅要关注本部门的中心工作和情况,更要关注本地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和重点。

(二)从忧喜兼报角度来把握信息。信息工作最大的忌讳是报喜不报忧,但目前这种现象在财政系统偏偏比较突出。有的基层领导对报成绩如数家珍、津津乐道,而反映问题却顾虑重重、遮遮掩掩,有的甚至把向上级反映问题看成是给本部门工作抹黑。事实上,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上报信息,报忧与报喜同等重要,报忧可以促使领导和上级及时返现带有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解决问题在初始阶段。因此,财政系统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要牢固树立“报忧就是分忧,报忧才能解忧”理念,勇于直面领导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敢于报忧,善于报忧,及时发现总结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经验做法。

(三)从主渠道角度把握信息。信息化时代,信息来源渠道十分宽阔。新闻媒体信息快捷,网络信息反映灵敏,有特殊职能和工作手段的部门信息反映也十分迅速。财政系统要获取信息,各级财政部门的办公室是主渠道,通过主渠道报送的信息,可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领导决策起着参谋作用,对工作交流起着沟通作用,对传播经验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办公室要确保信息主渠道的畅通。

提升财政系统信息服务水平的对策措施

信息工作是各级财政部门办公室搞好智力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深加工,增加报送信息的含金量,努力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具体来说,重点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经验信息要在“准”字上下功夫。对于经验信息,要紧紧扣住三个点:一要抓重点,即抓住与中心工作最直接最密切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反馈,像当前的结构性减税、营业税改增值税,等等。二要找准热点,抓住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广泛了解和全面反映基层和群众的呼声与要求,及时上报财政保障民生特别是解决弱势群体生产生活难题的经验做法,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三要瞄准亮点,抓住部门特色,提炼经验作法,把工作放在大范围、大系统中考察,发掘其中的普遍性、典型性、独创性、先进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

(二)问题信息要在“实”字上下功夫。信息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尤其是问题类信息,必须客观真实反映存在的问题,不能避实就虚、避重就轻,否则容易误导领导决策。反映问题信息,要善于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如实反映问题的时间经过、前因后果、未来趋势等相关情况,并从实际出发提出对策建议。在如实报告情况的同时,还应简明扼要地介绍本部门的态度及已采取的措施,既履行好站岗放哨的职责,又发挥好沟通上下的作用。反映问题信息,要从个别的、零星的问题入手,综合分析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形成全局性普遍借鉴意义,使信息工作成为领导科学决策、推动各项工作的载体和平台。

(三)调研信息要在“深”字上下功夫。信息工作不能满足于一事一报,必须学会深入实地调查,探究问题的根源,抓住问题的要害,对信息进行整体开发和综合利用,挖掘信息的深层次价值。要注意从微观活动中分析宏观态势,做到见微知著,凡是对宏观和全局有指导价值的微观和局部信息都不应忽视,要善于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抓住对面上和全局工作有一定借鉴作用的微观信息,进行精加工,提高信息质量,发挥其总结经验、指导工作的作用。

加强财政系统信息工作阵地建设

阵地是财政系统做好信息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必须牢固树立守土有责的阵地意识,进一步加强信息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全方位、广覆盖、立体化的工作网络,打造强有力的信息工作队伍,为深入推进信息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一)加强信息网络建设。重点抓好四个网络建设:一是抓好横向信息网络建设,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联系,汇集方方面面的信息,便于甄别选报信息。二是抓好纵向信息网络建设,巩固与上下级的信息网络,做到上下贯通,成为反映情况的主渠道。三是抓好联系点的网络建设,有意识有目的地建立一些信息联系点,并建立联系点定期报送信息制度,及时掌握基层工作动态。

(二)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做好信息工作,关键在于培养一支责任心强、敢打硬仗、争创一流的高素质信息员队伍。作为新时期财政系统信息员,要注重锤炼三种能力。一是锤炼政治鉴别能力。要坚定政治立场,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备相应的政治理论素养,善于从政治上收集、观察、思考和处理信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二是锤炼较快的反应能力。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快捷的反应能力,做到眼疾手快,能与事态的发展赛跑,与互联网的消息传播赛跑,与新闻媒体的报道赛跑。三是锤炼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信息需要简明扼要,文字精炼,综合概括力强。要通过锤炼文字,用精炼的文字、较短的篇幅,切中要害,让领导一看就明白。

(三)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级财政部门重视信息工作,把信息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是加强对信息工作的组织协调。积极整合各种资源,凝聚个放量,发挥整体优势,畅通信息网络;经常为信息工作指方向、出点子,帮助信息员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围绕领导和上级所需,提供适销对路的信息产品。二是优化信息工作环境。在人员配备、经费保障方面适当倾斜,为信息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安排信息员列席重要会议、阅读重要文件、参加学习培训、跟随领导考察调研,促使他们熟悉中心工作,报送信息贴近领导思路。三是注重调动和保护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要对信息员高看一眼、严管一层、厚爱三分,既关心其成长,也要对其存在的不足给予教育和帮助,取得的成绩要肯定和表扬,成绩突出的要在提拔重用上予以优先考虑。

(作者单位:黄冈市财政局)

篇5:河南省财政厅信息系统

河南省部署与启用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方案

一、工作重点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要求,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做好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整体规划、组织部署和统筹协调工作,确定教师基础信息指标体系和业务管理功能使用路径,做好系统启用部署工作、人员培训工作、信息采集督促审核、系统应用指导服务工作,确保教师系统部署与启用工作有序开展;完成教师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核心任务:采集全国各级各类教师基础信息,实现联网运行,为每一名教师建立电子档案,确保教师“一人一号”;推动教师信息动态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推进教师系统应用,整合我省现有教师队伍管理和教师培养培训等业务平台,打造教师工作综合性应用系统,实现基础信息管理、业务管理与教师工作的深度融合。

二、工作分工

省教育厅负责统筹开展全省教师信息采集和系统应用工作,具体组织各省辖市及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厅直各学校教师信息采集工作。

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本地教师信息采集和系统应用工作,具体组织幼儿园、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采集工作。

高校附属的幼儿园、中小学校教师信息采集工作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所属的高校负责组织。

三、采集范围

(一)学校范围。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高等学校,具体范围见附表。

(二)教师范围。学校在编教职工和签订一年以上合同的教师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教职工。离退休教职工信息不采集。

(三)信息范围。根据学校类别不同,相应采集教师基本信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岗位聘任、教育教学、培训研修等方面的基础信息。

四、部署与培训

省教育厅负责做好系统启用部署工作,统一组织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本省高校相关业务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的专项培训。培训内容为教师系统管理与应用总体要求、系统核心功能、教师基础信息指标、数据采集与应用流程、系统运维和信息安全。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省教育厅的部署,及时完成学校相关负责人培训。各地应于10月18日前完成相关培训工作。

五、信息采集流程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教师在线填报信息与学校统一填报信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采集,具体流程如下:

(一)建立各地各校用户账号

教师系统分别为中央、省、市、县、校等五级用户设立账号。同级用户根据职责与权限不同,设系统管理员、信息管理员和信息查询员账号,由相关负责人管理使用。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本级用户及下级系统管理员的账号权限和账号密码等。信息管理员负责管理本级及下级单位教师信息录入、审核和上报工作,组织开展系统应用工作。信息查询员可查询本级及下级单位教师基础信息及相关统计信息。

各地各校的用户账号将由教育部分发至省教育厅,由省教育厅逐级分发至省内各级用户。各地各校设系统管理员账号1个,信息管理员账号1个,信息查询员账号2个。可根据需要为高等学校增设信息管理员账号。

(二)生成教师账号

学校系统管理员通过录入本校教师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等4项基本信息,为教师生成账号。教师可使用账号登录系统,填报、查询个人相关信息。

(三)录入教师信息

录入教师信息可采取在线填报方式或导入信息表进行。信息录入后,学校负责人对信息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报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为确保信息准确,教师考核结果、待遇、师德、处分和专业技术职务等信息应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填报。

(四)审核教师信息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本地学校上报的教师信息进行审核,信息审核无误后确认生效。

(五)做好监控管理

各地各校要有效利用系统,及时掌握本地区、本单位数据采集情况,做好督促监管工作,确保信息采集按进度开展。各地各校要确保在12月13日前完成本地区、本单位信息采集审核工作。

(六)及时更新信息

教师信息生效后,如发生变化应及时更新。新信息添加可由教师本人操作,经审核后生效;变更已有信息需由学校信息管理员提交申请,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变更。

(七)有效应用信息

各地各校按权限开展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生成报表等方面的应用工作。

六、业务管理应用流程

根据教师系统先期开发的教师变动管理、交流轮岗管理和培训学分(学时)管理等业务管理功能模块,各地各校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推动业务管理功能应用,具体流程如下。

(一)教师变动管理

教师调动或教师在职情况发生变化时,各地各校应按如下流程进行变动管理。

1. 关于教师调动。

由调入校发起申请,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发出,由调出学校及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调入学校进行调档,完成调动。如教师调动属于交流轮岗,则在交流轮岗管理功能模块中进行操作。

2. 关于在职情况变动。

对长期不在岗、离职、离退休等情况的教师,学校信息管理员应及时对其在职情况进行变更。

(二)交流轮岗管理

交流轮岗如不变更人事关系,由派出学校发起申请,经派出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完成。教师交流轮岗如变更人事关系,则在此功能模块中按教师调动流程操作。

(三)培训学分(学时)管理

教师培训学分(学时)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具体流程如下:

1. 项目登记。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先在系统录入本级教师培训项目及培训机构,确定学时学分转化规则,生成培训计划。校本研修项目登记需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确认。

2. 考核评价。

培训机构对教师参训情况进行考核评价,项目结束后及时将考核结果提交至系统。

3. 学分确认。

项目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对培训机构提交信息进行审核后,确认教师参训学分。国家级教师培训项目培训学分确认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系统将培训机构提交的考核结果分发至各省按本省学时学分转化规则确认培训学分。校本研修学分和教师自主研修学分需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确认。

七、工作保障

(一)做好组织保障。

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系统部署与启用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二)做好技术保障。

省教育信息中心负责完成系统软硬件环境准备工作,确保系统安装部署到位、运行顺畅、安全可靠,做好对地方教育部门及学校的技术支持。

(三)做好经费保障。

省教育厅负责落实系统建设与运维、市县及高校相关人员的培训经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落实学校相关人员的培训经费,为系统建设与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四)做好安全保障。

篇6:河南省财政厅信息系统

1.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包括项目团队组建和管理的各个过程,其作用是保证最有效的使用项目人力资源完成项目活动。

2.项目沟通管理是指对于项目过程中各种不同方式和不同内容的沟通活动的管理。

3.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4.模型是运用某种图标工具对系统特征(包括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的一种表示。

5.业务流程是指一个组织在完成其使命、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必需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活动。

6.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说明该IT项目的实现在技术上、经济上和运行条件上的可行性。

7.需求分析是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整个系统开发的基础。

8.逻辑模型在系统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新系统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9.概念设计是把用户的信息要求统一到一个整体逻辑结构中。

10.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依据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全面地确定系统应具有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11.面向对象设计是在面向对象分析的基础上,增加实现的细节来完成的。

12.结构化设计的优点之一是通过分解技术,使得软件结构易于理解。

二.名词解释。(20)

1.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专门机构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和优化。项目管理需要通过一个专门的组织实施,通过规划资源,从时间、成本、质量、客户关系等方面满足项目目标。

2.企业信息化战略(BIS)也称为信息技术战略,是企业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关于信息功能的目标及其实现的总体规划。从功能划分的角度来讲,企业信息化战略是一类独立的战略;从信息功能实现的角度来看,企业信息化战略又必须与企业战略相融合。企业信息化战略描述了企业未来的信息化蓝图,并描绘了如何获取与整合这些蓝图的能力。

3.数据库设计是指在特定的DBMS环境下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并非设计DBMS本身。数据库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结构特性的设计”和“行为特性的设计”两个方面。结构特性设计是指数据库总体概念的设计,它是一个反应不同用户需求的、实现数据共享的系统。结构特性是静态的。行为特性设计是指数据库用户的业务活动。一般而言,用户的业务活动通过应用程序访问和操作数据库,与结构特性有关。

4.系统分析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对问题域和系统责任进行分析和理解,对其中的事物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产生正确的认识,并产生一个符合用户需求,能够直接反映问题域和系统责任的模型及其详细说明。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需求开发和管理。

5.活动图是状态图的一个特例,其中所有的状态都是动作状态,且转换都是由源状态中的动作完成触发的。活动图与特定的类活用里相关,特描述某个方法的内部表现,使用活动图可以表示由内部生成的动作驱动的事件流。

三.问答。(30)

1.原型法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1)减少了开发时间,大大提高了系统开发效率。这主要是由于最终用户更加积极地参与系统的开发,尤其是信息系统需求的确定。

2)由于用户在看到原型以前往往很难理解和详细陈述其需求,而且用户所看到的是实际的工作模型而不是单调的语言或图来描述的需求,因此,通过原型法使信息需求的定义工作更为直观、简单。

3)通过一系列对原型的修改和完善,大大增加了用户对设计的满意程度,进而提高了信息

系统的质量。

4)减少了系统开发费用。

缺点:1)分析和设计上的深度不够,从而可能造成在未能很好地理解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就着手程序代码的编写。

2)快速原型法中的第一个工作原型可能并不是一个最优方案。

3)通过原型法所开发的系统不具备灵活性,难以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4)工作原型不容易修改。

2.IT规划的作用是

1)全局性。从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纵览全局,目标明确,规划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全景远景图,确保信息架构能更好地应付业务流程和组织的变化。

2)预警性。通过考察、借鉴和学习,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能有效预防各种信息化建设中易出现的问题,知道系统选型和项目实施,从而有效地规避、降低企业信息化的各种风险。

3)有序性。根据企业各方面的资源约束,以及企业的预算,按照轻重缓急给出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4)经济性。始终考虑成本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问题,降低成本,科学地确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用较少的资金做更多的事情。依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全局架构,避免无效投资、重复投资等。

5)集成性。整合信息资源,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确保各应用系统的整体集成。

6)挖掘潜在的应用系统。

3.逻辑模型是与实施无关的模型。他描述了系统的本质,即系统必须做什么,而与系统是如何实施的无关。也就是说,逻辑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的内容及处理功能的,而不关心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其优点是:

1)逻辑模型不考虑系统具体的实施方式,因而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系统分析师的创造性。

2)逻辑模型减少了遗漏用户功能需求的风险。系统一旦实施,修正这种错去的费用极大。通过将系统做什么与如何去做分离开来,有助于更好地保持需求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

3)逻辑模型可以使系统开发人员以非技术语言或尽可能少的技术语言与最终用户进行交流。

4.交互图包括协作图和顺序图。协作图和顺序图都表示出了对象间的交互作用,但是他们侧重点不同。顺序图将交互关系表示为一个二维图。纵向是时间轴,时间沿竖线向下延伸。横向轴代表了在协作中各独立对象的类元角色。顺序图清楚地表示了交互作用中的时间顺序,但没有明确表示对象间的关系。协作图清楚地表示了对象间的关系,但时间顺序必须从顺序图中获得。顺序图常常用于表示方案,而协作图用于过程的详细设计。

5.三层结构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客户机、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实际上,B/S结构是将应用逻辑从客户机和数据库服务器中分离出来。三层结构的优点是:1)使客户端人机界面部分的程序开发工作得以简化。它不必关心业务逻辑是如何访问数据库的,只需把精力集中在人机界面上即可。

2)中间业务逻辑层包含了大量的供客户端程序调用的业务逻辑规则,以帮助其完成业务操作。它的优点就在于它所具有的可伸缩性,可使其随具体业务的变化而改变,但在客户层和数据服务层所做的改动较小,适合于快速开发。

3)数据服务层主要提供对数据库进行各种操作的方法。它主要由中间业务层来调用比昂完成业务逻辑,当数据库的结构确定后,对于它的改动也就比较小了。

4)系统的安全性得以提高。它可以对每个业务功能组件进行授权,限制了非法访问。

上一篇:室内设计师助理工作小结下一篇:我敬爱的爷爷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