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流程运行的保障体系学习心得

2024-07-30

如何建立流程运行的保障体系学习心得(精选5篇)

篇1:如何建立流程运行的保障体系学习心得

如何建立流程运行的保障体系学习心得 1.从课程中你学习到了什么?请至少阐述三点?

1.流程运行保障体系有三大基石。管理岗位AB角机制,督察检查机制,文字传达机制。2.流程运行保障体系有四大文化。执行力文化,学习力文化,沟通文化,细节文化。3.要想把监督检查机制做实,监察部门要有“四个任何权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对任何工作进行检查。)建立“三可一不可”机制(可问、可看、可听;“一不可”是指不可以发表意见)。4.沟通要善于营造双赢的结果。通过充分沟通了解彼此要求后,也许沟通的双方都会获得超出预期的赢面。5.让员工自己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头脑风暴法的一大妙用。

2.通过课程的学习,哪些方面可以与实际业务工作结合?下一步您将如何行动?

监督检查机构必须独立,否则无法有效行使监督检查职能。只有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对任何工作进行检查,就能在形成震慑力的同时有效查出问题。用“好可问、可看、可听”;“一不可”机制,才能在行使好监督检查职能的同时避免对被检查的工作造成冲击。需注意监督检查是代替最高管理当局去了解他需要了解的问题全貌,帮助决策,而不是代替决策。

3.您感觉课程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优化?

不错

篇2:如何建立流程运行的保障体系学习心得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建立流程运行保障体系的基础的是:

1.2.3.4.A 管理岗位“AB角机制”B 监督检查机制C 文字传达机制D 奖惩处罚机制正确

2.关于监督者权力的制约,表述错误的是:

1.2.3.4.A 发现不足之处,可以行使领导权力B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上级领导解决C 不可以发表意见D 没有现场解决问题的权力正确

3.关于执行力与企业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1.2.3.4.A 执行力决定企业竞争力B 执行力是企业行为的最高准则C 执行力是企业的终极目标文化D 执行力的强弱对企业的影响不是很大

正确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建立流程运行保障体系所需要的文化是:

1.2.3.4.A 合作文化B 学习力文化C 沟通文化D 细节文化正确

5.下列不属于用文字记录的好处是:

1.2.3.4.A 帮助自己整理工作思路B 督促自己完成任务C 体现文字水平D 节省汇报工作的时间正确

6.关于学习力文化的理念,表述不正确的是:

1.2.3.4.A 团队学习力大于个人学习力之和B 学习需要日积月累C 学习知识就可以增加智慧和能力D 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教给别人

正确

7.对企业来说,培训是投资也是成本,对员工来说,培训是:

1.2.3.4.A 可有可无的B 既然安排了,不去白不去C 时下流行的学习方式D 一种成长性收入,可以转化成金钱收入正确

8.关于培训的步骤,表述正确的是:

1.2.3.4.A 说明、答疑、演练、模型、结论B 演练、说明、答疑、结论、模型C 说明、模型、答疑、结论、演练D 说明、模型、答疑、演练、结论正确

9.下列属于“头脑风暴”法原则的是:

1.2.3.4.A 可以天马行空自由发言B 提倡交流意见C 不需要太多想法D 允许批评和评论正确

10.以下关于细节与企业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2.3.4.A 做细节就是增值服务B 做细节会增加企业的成本C 细节就是利润的来源D 同行业的众多企业,发展好的,细节做得都很好的判断题 错误

11.在流程管理的要求下,员工可以要求领导向其汇报工作。此种说法:

1.2.A B 正确 错误 正确

12.企业执行流程的过程,要选择自上而下的方式。此种说法:

1.2.A B 正确 错误 正确

13.沟通时,肢体语言相较文字语言,能传递出更多信息。此种说法:

1.2.A B 正确 错误

正确

14.“AB角制度”的特点是:B的职位要小于A。此种说法:

1.2.A B 正确 错误 错误

15.对于企业来说,员工不折不扣地执行流程,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此种说法:

篇3:如何建立流程运行的保障体系学习心得

关键词:社会保障,和谐社会,社会养老

0 引言

社会保障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经常被人们形象的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收入分配的调节阀”、“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其产生是同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想适应的。它丛传统的社会救济到当代作为一种保证国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安排,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2009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向社会征询意见,这项法律文件的出台,有利于社会保障政策的相互衔接和统筹协调,在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迈出坚实的一步。

1 为什么要让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要求是:“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各种各样的自然、经济、社会等风险,单靠个人或家庭力量往往难以化解。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在年老、疾病、工伤、丧失劳动能力等问题时基本收入和基本医疗不受大的影响,满足其基本生存需要。所以说社会保障体系与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和切身利益休戚相关,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充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不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使人们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平衡越来越明显,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和中央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目标是相矛盾冲突的。新一期《瞭望》新闻指出,中国收入差距日渐扩大的痼疾,虽被紧锣密鼓的民生政策不断矫正,但转型期间急剧变动的社会结构及尚存欠缺的调节机制,是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仍呈现“全范围、多层次”扩大之势,文章将目前中国收入差距不合理表现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四过大”和“一低一慢”问题“四过大”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一低一慢”指普通职工,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私营企业的职工的劳动报酬不仅过低,而且增长慢。更值得关注的是收入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加速,而且呈逐年扩大之势。

1.2 资本分配太多,劳动分配太少,导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偏移据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的统计显示,2003年中国劳动分配率为57.6%,2006年则下降为41.4%,由此对应的资本分配的比重则大幅度的提高。

1.3 国家和企业储蓄增速明显快于城乡居民储蓄增速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企业的储蓄率在稳步上升,政府的储蓄率也呈急剧上升趋势,而居民储蓄率在下降。

1.4 中国城乡居民财产分布的差距已远远超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收入最高的10%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已经超过50%,收入最低的10%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约为1%。高收入阶层在股市、房市方面的加速扩张,将进一步加剧收入差距的不合理状况。

社会保障具有调节收入的再分配功能,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和缺点,有效调节高收入群体的部分收入,提高最低收入群体的部分收入,缩小社会成员、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让全体居民都可分享改革的成果,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社会的和谐稳定从某中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劳动者的就业、生活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广大农村居民、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群、破产企业职工权益缺乏保障的问题日益突出,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通过开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式,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气氛,促进社会和谐。

2 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起点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着许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社会保障覆盖面小

我国虽然相继建立了针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单覆盖面小,覆盖率低。比如在养老保障方面,农民、农民工和城乡无保障老人三个群体,无法纳入到现行社会保险制度,保障范围未覆盖全民。

2.2 社会保障水平低

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6%左右,而发达国家普遍在20%左右,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群众享受到的保障待遇较低。

2.3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从新中国初期开始形成的,由于其时间短,起点低,再者受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存在着各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的问题。

3 如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2009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公开征询意见。3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9年中央财政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比上一年度增加439亿元,增长17.6%。4月,新的医改方案公布,确定今后3年各级政府投入8500亿元推进医改,还明确指出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3年内参保要达到90%以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目前,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而当前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也为我国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覆盖水平提供了契机。因此,我们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城乡、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配套推进、积极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3.1 适应统筹发展要求,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当前重点是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当务之急是抓紧出台农民工养老办法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尽快启动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3.2 适应依法行政要求,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当前重点应加快社会保险法的立法步伐,研究制定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的法律体系。

3.3

适应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要求,加大各级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社会保障离不开财政的支持,要逐步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尽快使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达到20%。特别要加大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投入,逐步缩小城乡保障差距。

综上所述,建设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执政党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它所表达的不仅是要全面确立中国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是要在现行基本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已有制度安排和新建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加快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步伐,真正实现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协调。可以预期,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体系建设,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由此步入一个较快的、全面发展的阶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叶贵仁,吕达.市场、政府、社会三元互动与降低中国政府失效程度[J].江西社会科学,2004,(3):37.

[4]何菊芳.公共财政与农民增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5]孙文基.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篇4:如何建立流程运行的保障体系学习心得

企业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与企业流程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流程是公司战略、理念、策略和有效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载体。流程管理是企业最基础的管理行为。在企业廉政风险防控解决方案的研究和设计过程中应以流程管理为基础,即做到规范流程、优化流程和再造流程,使企业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更加有效和便于实施。

一、我国企业流程管理现状

从传统的资源基准企业竞争转变为以企业管理能力为基础的竞争,考验的是企业的管理创新,流程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是企业实施廉政风险防控之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管理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流程管理上的差异,以及对于各个节点预期目标掌控能力的高低,因此,流程管理的成熟水平是衡量企业是否规范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一个企业流程管理的“内功深厚”与否,将决定其廉政风险防控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目前国内企业的流程管理现状是:大多数企业未形成系统的业务流程体系;各项活动的职责权限不清晰,接口不畅通;流程繁琐,流转周期长,流转效率低;已有流程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有待完善,没有引入控制点进行实时控制。

二、何谓“流程与流程分析”

“流程”——可简单理解为达到某种特定的管理经营目标而需要的一系列动作和步骤。企业运行在流程中,不管是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还是外部的市场交易流程,基本都可以分为经营流程、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经营流程决定业务流程的方向,管理流程是经营流程和业务流程的支撑。

(一)经营流程包括:企业战略目标;产品定位;资源设置计划;基本流程确定;考评政策和原则等。

(二)业务流程包括:市场营销流程;研发设计流程;生产制造流程;销售管理流程;贮运管理流程;财务管理流程;服务管理流程等。

(三)管理流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质量管理流程;财务管理流程;绩效考评流程等。

企业战略目标决定流程的方向,企业的资源是工作流程运行的支撑力量。企业的运营和服务的管理是由流程来驱动的。根据对流程的理解,可以拓展出对企业的流程分析、流程优化和流程再造。

在设计企业廉政风险防控解决方案过程中,将廉政风险防控活动流程化具有几个关键的提高效率和性能的优势:

1、流程提供了行动指南,避免每次动作前都要重新考虑步骤从而浪费精力。

2、流程允许集中时间和资源在目标和结果上,而不是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每一个操作步骤上。

3、流程提供给员工一种参考,允许方便地使临时员工迅速融入操作流程中。

4、通过在流程中寻找关键控制点,能大大提高廉政风险防控的效率。

三、建立基于企业流程管理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步骤

企业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应以流程管理、流程再造为基础,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有效性取决于经营流程、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先进性。如果没有设计合理、操作流畅的经营流程、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作为基础,设计得再好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也形同虚设,缺乏廉政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有效途径,以至于既无法量体裁衣、落地生根,从而沦为摆设。

基于企业流程管理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步骤如下:

(一)梳理划分各经营及业务单元、主要业务循环及经营、业务和管理流程

企业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是企业内部运行的一整套政策和流程,它的价值体现在为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企业确定了战略目标之后,还需确定一系列相关目标来支持战略目标。这些目标包括企业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经营目标与经营主体的有效性和效率有关,包括业绩和赢利目标以及资源合理配置,它们因管理当局对结构和业绩的选择而异。报告目标与报告的可靠性有关,它们包括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可能涉及到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合规目标与符合相关法律和法规有关,它们取决于外部因素,在一些情况下对所有主体而言都很类似,而在另一些情况则在某一个行业内有共性。

(二)识别各项流程中存在廉政风险和内控缺陷,并进行分析和评价

自从美国内部控制权威机构COSO提出的SOX法案在2002年颁布实施以来,一些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在为企业提供廉政风险防控咨询服务的主要做法是以廉政风险防控框架或标准为参照物,根据廉政风险防控框架的构成要素评价廉政风险防控的设计有效性,然后测试廉政风险防控的运行有效性,最后综合设计和运行的评价对廉政风险防控的有效性做出总体评价,评估廉政风险防控目标实现的风险,判断是否存在重大缺陷,从而确定廉政风险防控是否有效。

(三)在公司治理的基础上,在企业内部进行权责划分,并进行廉政风险防控流程设计、监督和检查

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和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权责划分是指在组织结构设置的基础上,设立授权的方式,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和各员工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企业应结合企业廉政风险防控的相关理论,对设计和再造的经营、业务和管理流程实施监督和检查,在对企业廉政风险防控测试和评价的基础上,作出廉政风险防控自评报告。

沪港国际咨询集团作为一家引领行业发展的专业咨询机构,早前七年前率先试行与国际先进管理理念接轨的“大学生体制改革”制度,每年引进100名大学生,将业务流程“专业细分”、“量价分离”,将一个项目各业务环节分工为不同层级的人员来完成,打破了过去“单兵作战”的模式,完成了知识产品成果化的规模发展。这种体制的优势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业务细分”保证了每个业务环节的高效率、高质量和熟练性,使团队承接项目的吞吐量达到最大化;另一方面,将“计量”与“计价”完全分开,可以有效规避传统模式“一人定量、一人定结果”的潜在风险,从而预防了审计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将审计结果产生偏差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这项举措也成为沪港国际咨询集团在廉洁执业管控、构建“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方面又一革命性成果。

因此,从流程管理和流程再造的角度出发,根据公司治理过程中具体环境的变化,将廉政风险防控分别整合到企业的经营流程、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中去,通过支持和影响定价、资源配置以及其他的业务决策来优化企业绩效,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产出,为企业在危机四伏、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这也是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在我国顺利实施的必要保证。

篇5:如何建立流程运行的保障体系学习心得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现有的培训管理模式难以满足人才培养要求时,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培训管理体系。本周,我们对培训体系建设的相关话题进行了分享讨论,现将知识要点整理如下:

周一:没有培训体系就不能培训?

在培训业内,培训体系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关于培训体系的适用性,大部分的签到朋友认为,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建立培训体系。会员“Jackson.song” 认为,现在企业都在做培训体系,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减少员工的产出周期。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做体系,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注意:

1、企业刚刚起步时:对各个岗位的需求还不是非常明确,甚至对于人员的职责还没有固化,这个时候谈培训体系除了浪费时间人力物力基本上得不到很好的结果。

2、培训部门建立或者刚建立时:如果企业没有培训部门,或者刚刚起步,所有的资源匮乏甚至公司对培训的认知还不清楚的情况下,这个时候谈体系,除了让负责培训的人身心俱疲之外,很难有成效。

会员“湿吻菊花”认为企业有必要建立培训体系。如果没有培训体系,只做需求调研、培训实施及后期跟踪(柯氏四级评估可能只做到1~2级)的话,培训很容易做成“赔训”。培训体系的建立意味着培训工作与企业战略或发展的“适当结合”。他认为无论公司大小,哪怕小公司只有一个人在做培训,也要拿出一套简版的方案做参考。

周二:新任培训经理,如何搭建培训体系?

面对案例中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如何搭建培训体系?很多朋友都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会员“grace-HR”说培训体系搭建是一个系统且长期的工作,快速的步骤就是:

1、先让内部提名、报名内训师;小张尽快完善内训师选拔标准和考核机制,便于报名上来的内训师甄选;

2、查看企业历来外出、内部培训记录及档案;尽快找出培训工作存在的漏洞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寻找、制定相应的策略;

3、组织内部管理人员做培训需求调査,并和老板、HRD说明白想法和思路,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

4、诊断企业内部绩效管理问题及绩效辅导情况,制定以绩效辅导、提升为目的短期培训计划;

5、争取取得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各部门经理的信任,便于后期工作开展和推动。

会员“beiduyou” 认为搭建体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首先,要有一个培训管理体系做为支持。这个体系包含:

1、培训管理制度--相信有了公司高层的支持,小张很快能完成。

2、培训讲师职责管理--需要小张在实际摸索中建立,不建议太早做。其次要有课程体系,而课程体系又必须与企业的特色相关。考虑到小张的跨行,这需要从无做起,所以建议从新人培训做起,开始以自己授课为主,在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后,一步一步往上搭。最后是培训实施体系。这个体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为了保证在企业培训管理制度下,通过培训活动的有效组织、跟踪评估等,体现培训价值的一整套流程,建议小张以单一的培训项目入手,将这个实施体系做出来。

更多经验分享,欢迎爬楼了解!

周三:如何推动初建期的培训体系?

对于刚具备雏型的培训体系,培训部门应该采取措施推动它的运行,就此大家分享了一些比较好用的技巧。会员“旷怡V5”分享了他在制造型台企的经验。首先,培训管理者的强势推动要先获得高层的支持;再来,要确实认清自己在培训上能够帮各部门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而不是自己想弄什么就强推什么,培训的时间跟各部门的工作时间如何协调,若中层主管反感,也是一大障碍;第三,如果不幸通过了没有多少预算的培训方案,就容易变成“不作死就不会死”。特别是在建立初期,你的预算不单单只是培训一项,要充分考虑跨部门的补偿、学员及其主管的激励,如果没有明确的培训后对其他部门业绩提升的数据,最好先从小范围内试运行。

会员“飘01号”经历过两家公司建培训体系,不同的是一家建立了销售培训体系;另外一家建立了全盘培训体系。建销售培训体系的最后成功了,建全盘培训体系的最后失败了。先来看成功的经验:

1、销售老板重视,从上至下要求;

2、企业学习分享氛围浓厚;

3、培训结果和个人晋升加薪挂钩。再来看全盘培训体系失败的经验:

1、不能说老板不重视,否则一年600W费用不会批,但老板仅限于批费用而不理会后续项目落地,导致落地难度极大;

2、企业毫无分享氛围,好东西藏着掖着,经验无法复制和传承;

3、培训结果和个人晋升加薪无关,全凭自觉。

周四:内训师建设工作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思考

会员“恋上慈悲”所在的企业属于零售业。现在企业对外处于“上市排队阶段”、对内属于“快速连锁发展阶段。”目前而言,其公司的内训师建设的目的,主要有三点:

1、提高扩大内训师队伍,调整内训师结构。

2、内训师标准化课程的复制。

3、内训师自我提升。确定好这些目标之后、开展工作的过程不一定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会员“水木东风88” 所在企业属于IT行业,企业处于攻坚阶段。其内训师建设的工作思路和步骤如下:

1、组织支持:首先,内训师建设之前先要先和HR总监有充分沟通,进而一起征得总经理、董事长的认可,如果是支持那更好;其次,带着高层的支持,和各系统、部门的总监、经理进行沟通,收集建议,同时贯彻“管理即培训”的概念;

2、制度支持;

3、资源支持:发布通知动员报名→ 选拔(试讲、摸底)→培训(TTT,结合内训师可能要讲授的培训项目,如新品培训、技术培训等)→ 演练(擅长的、并运用TTT培训技能)→ 授课→ 考核→ 讲师and课程认证→ 激励退出机制→ 下一轮,可引入导师制,资深讲师做导师。在此过程中,必须把握的核心关键点:高层支持。

周五:判断培训体系是否有效的标准?

培训工作最忌讳形式主义,培训要落地,有效的培训体系也要落地,良好运行,开花结果。任何一家企业都不需要华而不实的培训体系。会员“云在天上”认为自己公司目前的培训体系不算有效,她认为有效的培训体系应该包含以下特征:

1、课程体系能有效帮助员工提升能力或知识;讲师能把课程内容讲解/传授到位。

2、有一套培训管理制度且能被执行。

3、有针对不同类课程的培训效果评估方式。

4、有针对不同类课程的培训转化跟踪机制。对照下来,每一点都有涉及到,但都处于起步阶段,并未深化。

上一篇:六一促销活动广告语下一篇:读后感(华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