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女人的经典话语

2024-07-27

讽刺女人的经典话语(精选13篇)

篇1:讽刺女人的经典话语

1、长的很无辜,长的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

2、你的长相很提神的说。

3、想咬你一口,可惜我是回民。

4、他们怎么能管你叫猪呢?这太不像话了!总不能人家长的像什么就叫人家什么吧!怎么能说你长得像猪呢?那是侮辱了猪。

5、见过丑的,没见过这么丑的。乍一看挺丑,仔细一看更丑!

6、真想立马把我37码的鞋bia到你42码的脸上。

7、你小时候被猪亲过吧?

8、你长的外形不准,比例没打好。

9、你妈带你逛街,别人都问:大姐,你这猴多少钱买的?

10、你光着身子追我两公里我回一次头都算我是流氓。

11、长得真有创意,活得真有勇气!

12、你干嘛用屁股挡住脸啊!

13、你长的好象车祸现场。

14、这两片嘴唇,切切倒有一大碟子。

15、你一出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6、长的很科幻,长的很抽象。

17、你需要回炉重造。

18、你的长相突破了人类的想象。

19、你还没有进化完全,长的象人真的难为你了。

20、你的牙如同天上的繁星,色泽鲜艳,相距甚远。

21、你张的很野兽派嘛!

22、我觉得世界上就只有两种人能吸引人,一种是特漂亮的一种就是你这样的。

23、你长的拖慢网速,你长的太耗内存。

24、你才非主流!你全家非主流!你妈黒袜子!你爸锡纸头!

25、大哥,把你脸上的分辨率调低点好吗?

26、你出生时是不是被扔上去过3次而只被接住过2次?

27、巴黎圣母院少个敲钟的,就你了。

篇2:讽刺女人的经典话语

讽刺女人的话语 招蜂引蝶实可怜

1、招蜂引蝶实可怜,道貌偶尔亦岸然。红唇早被众男吻,玉体已然多性缠。洋洋得意不知耻,愣愣无辜羞意阑。不甘寂寞时挑衅,若染艾滋欲何言?

2、你要知道宇宙之中也就一个地球,可能还让你的气焰烤爆了。

3、你以为自己是太阳呀,别人都得围着你转。

4、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篇3:讽刺女人的经典话语

关联理论是由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在1986年提出来的,该理论揭示了人类交际行为规律,属于认知语用学范畴。它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关联理论还认为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希望追求最佳关联,也就是听者花费最小的努力取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该理论不仅对语用学影响深远,在文学理论,交际传播研究,教学研究,广告公关,宣传策划等各个领域也得到了重视。

1991年,Dan Sperber与Deirdre Wilson的学生Emst-August Gutt出版了《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该书首次将该理论应用于翻译领域,并提出“关联翻译理论”这个概念。他认为:既然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过程,所以可以把翻译当成是一个“明示-推理”的交际行为,也就是说译者既要遵守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又要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努力达到原文思想和译文语境的统一,获得最佳关联;翻译包含了两次明示-推理的过程;译者的成功之处在于让译本与译本读者的交际(即第二个明示-推理过程)能够重现原作者与原文本读者的交际(即笫一个明示-推理过程),从而成功传达原作者的意图。

2 关联翻译理论与讽刺文本的翻译

20世纪90年代,关联理论被引入国内,一时在国内备受关注。笔者已通过知网检索到使用关联理论对讽刺手法进行研究的论文有30余篇。在这些文章中,部分学者们使用关联理论对小说中讽刺幽默进行研究,如西南交大邓文韬的《<围城>中讽刺性幽默的再现——关联理论与隐喻翻译》,上外黄杨英的《关联翻译理论与幽默讽刺文本的翻译》,吉林大学郭威的《关联翻译理论在左琴科幽默讽刺小说中的阐释》;还有学者使用关联理论对漫画、戏剧等讽刺文本进行研究,如四川外语大学王月梅的《视觉语法与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讽刺漫画寓意解读》。然而利用关联翻译理论来探讨《格列佛游记》中讽刺话语的翻译则寥寥无几,所以本文的研究是有意义也有必要的。本文中的讽刺是指作为文学表达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通过比喻、夸张等方式揭露出或者批判了现实中一些落后的、不合理的甚至腐朽的地方,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笔者认为,关联翻译理论中关于推理、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处理努力以及语境假设等观点可以很好地解释讽刺文本及其翻译。综上,关联翻译理论能够解释讽刺文本翻译中一些其他翻译理论无法解答的问题。

3《格列佛游记》及其翻译

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是英国18世纪著名的讽刺小说家。他一生写了很多部小说,被高尔基誉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之一。他的小说《格列佛游记》以独特的视角讽刺了当时欧洲的社会现实。在《格列佛游记》这部集预言故事、乌托邦幻想、旅行探险故事和政治宣传手册于一体的杰出小说中,“形形色色的虚构人物在基本贯穿始终的主角观察中,演出了一幕幕影射英国腐朽君主制统治下人性败坏,社会丑恶的闹剧,以及幻想中人类作为真正具有理性的动物的悲喜剧”[4](第80页)。

两百多年来,《格列佛游记》被译成几十种语言,而讽刺是其中最独特的写作手法,如果读者不能很好的理解斯威夫特设定在各种意象背后的讽刺意义,就不能算真正读懂了这部经典。然而讽刺的翻译却给这部著作在异域的传播带来一定的困难。由此可见,《格列佛游记》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的确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

4《格列佛游记》中讽刺话语的翻译比较

本文将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对当下流行的《格列佛游记》的三个译本进行平行比较分析,并给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处理讽刺的建议。这三个译本分别是:1962年人民出版社的张健译本(以下简称张译),2002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孙予译本(以下简称孙译),以及2012年译林出版社的杨昊成译本(以下简称杨译)。

在第一部分“小人国游记”中,最明显的讽刺当属“高跟党”与“低跟党”之间的争斗。对两党名称的翻译,三个译本都使用了音译法,然而不同的是张译和孙译都对其做了补充说明,告知读者这两个党派影射的是十八世纪英国的两大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而杨译并没有对此进行说明,这就导致了对当时英国社会背景不熟悉的外国读者不太理解作者这样设定的意图,而仅仅把它当做一个荒诞的情节来看。从关联理论方面来讲,“为了翻译信息的成功传递,译者首先应该认识到文化背景和认知差异,其次是采取必要的补偿手段”[5](第313页)。如果不加补充说明,读者可能就不能感受到与原文读者一样的语境效果。所以,张译和孙译做到了“译语交际行为忠实于原语交际行为”,称得上是“忠实原语交际行为的翻译”[2](第43页),而杨译则略逊一筹。

在第二部分“大人国游记”里,格列佛和国王一共谈了五次话,国王在第六次召见他的时,向他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戳穿了英国政治的黑暗与残暴。作者在这里表达出他对英国统治集团的极端痛恨。书中作者借大人国国王之口是这样说的:张译:“我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你的同胞中,大多数人都是大自然让它们在地面上爬行的最可憎的害虫中最有害的一类。”文中最后一句,孙译与杨译分别为“你们这一种族是麇集于地球表面的、大自然所曾受过的、最可恶的小害人精”,“你的同胞中,大部分人是大自然从古到今容忍在地面上爬行的小小害虫中最有毒害的一类。”首先,孙译没有把“bulk”一次翻译出来,属于漏译,在翻译过程的第一次明示推理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导致在第二次明示推理过程中译文读者会认为斯威夫特痛恨全体英国人,实际上斯威夫特并不是要批判这个种族,而是讽刺其中一些害群之马把整个英国社会弄得乌烟瘴气。其次,张译使用了两个“最”字,把作者对这群害群之马的憎恨揭露得淋漓尽致,形象地说明了英国的社会制度绝对不像格列佛对国王所说的那样完美。孙译和张译的讽刺效果并不如孙译,其译文的信息量低于原文的信息量,译者在处理的时候,会相对更加费力一些。而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欠额翻译,而这种欠额翻译会导致原文本中一些讽刺效果的丢失。

第三个地方是一个能飞行的小岛。作者的讽刺对象是“哲学家、科学家、历史学家、献各种各样怪策的经济学家”[6](第80页)。想要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就必须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十分熟悉,在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人们深受近代科学成就的鼓舞,对牛顿和笛卡儿的诞生热情欢呼,但是斯威夫特没有被科学成就冲昏头脑,而是敏锐地察觉到了科学滥用的后果:被专制君主利用起来,成为暴政的工具。文中有一段是这样描写的:孙译:“因为他的主人总是忘神地在沉思冥想,随时会有掉下悬崖,或将头撞到电线杆的极大危险;走在街上时,他的主人也总会撞到别人身上,或是自己掉到落水沟里去。”张译:“因为他主人总是在埋头苦思,不时会有坠落悬崖或者头碰在柱子上的危险;在街上也有挤倒别人或者被别人挤到阴沟里去的可能。”杨译:“因为这主人总是在埋头苦想,显然会有坠落悬崖或者头撞上柱子的危险;走在大街上,不是将旁人撞到,就是被旁人撞到阴沟里。”对比来看,孙译把这些自然哲学家的丑陋形态译的淋漓尽致。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走路很难撞到别人或自己掉到沟里,这种讽刺效果直接且强烈。而张译使用了“有……危险,也有……可能”,与前者相比,语气并不是太强烈,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作者写到此处时愤怒的心情。杨译的“撞”字,则似乎更难看出这些自然哲学家非同一般人,与原文相比讽刺意味大大降低。换句话说,张译和杨译并没有使译语读者在“识别信息意图时的推理距离相等,即保持原语读者对系列设想中的设想的可及度(accessibility)不变”[2](第45页),在翻译过程中,没有遵循推理空间等距原则,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来看,张译和杨译不如孙译。

5 结束语

从语用学研究方面来说,关联理论为其开辟出了一个新的领域。而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关联翻译理论的出现也为翻译的语用研究打下了的基础。E.A.Gutt的关联翻译理论首次把关联理论与译者翻译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翻译这项交际行为进行了探究。正如Sperber和Wilson在书中说的,“讽刺话语因其独有的特殊性,可以通过一系列具有最大关联的信息度弱的隐含,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1](第222页)通过对比《格列佛游记》三个中译本对讽刺话语翻译,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译者在翻译讽刺话语的时候,首先应当注意要尽量保证译文中讽刺话语的关联性与原文中的关联性体现层次上的对应,另外还要考虑到在阅读文本时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的推理过程所付出的努力等值。

参考文献

[1]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王建国.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9.

[3]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曹波.人性的推求:18世纪英国小说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5]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篇4:法国最有话语权的女人

娜塔莉·努加海德1966年5月29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第戎。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年幼时,她随家人先后居住于英国和加拿大。在英国伦敦,娜塔莉掌握了英语;在加拿大居住期间,她又学习了俄语。

娜塔莉最初的梦想是成为医生,为此她专门选择了理科。“我曾被‘无国界医生’这个职业所吸引,觉得它充满了冒险精神,后来放弃了。但我选择保留‘无国界’,成为一名记者。这是一个可以到处游历并丰富人生的职业,还有一个原因,它会推着你站到人前,使你不得不克服胆怯。”

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之后,她进入斯特拉斯堡政治学院学习,随后通过了巴黎记者培训中心的选拔考试。值得一提的是,她接受记者培训时,正好是柏林墙倒塌的时期。

求学期间,娜塔莉同几个好友一起,从斯特拉斯堡前往德国首都柏林,随后,他们又去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和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从这时起,她的脚步就一直没有停歇。

在游历中,娜塔莉亲眼见证了东欧的政治剧变。罗马尼亚领导人尼古拉·齐奥塞斯库被秘密处决,娜塔莉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对齐奥塞斯库反对派的报道,发表于1989年12月的法国《解放报》。

1990年,娜塔莉进入《解放报》实习,次年,作为该报通讯员被派往布拉格,她同时为法国国际广播、BBC(英国广播公司)法语台提供新闻。她报道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分裂,并撰写了关于捷克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的文章。

出色的报道让娜塔莉有了更多资本前进。1993年以后,她驻过格鲁吉亚、阿塞拜疆,足迹覆盖了中亚大半的土地以及土耳其。《解放报》于1995年正式聘用娜塔莉担任“人物”版面的负责人。1995年年底,娜塔莉没有续签与《解放报》的合同,而是作为自由记者去了乌克兰和俄罗斯,为《世界报》提供新闻。《世界报》创办于1944年,是法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也是法国在海外销售量最大的报纸,国际知名度很高。主要读者多为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精英人物。这种格调显然和娜塔莉的气质更为契合。

没多久,她就被聘为《世界报》东欧国际服务部的负责人。2005年,因成功报道车臣冲突,娜塔莉获得了阿尔伯特·伦敦奖(相当于法国的普利策奖)和新闻外交奖。

海外报道的经历,练就了娜塔莉坚韧的性格。2008年,由于写了数篇有关法国时任外交部长贝尔纳·库什内的文章,在一次外交大使会议中,娜塔莉被驱逐。但她毫不在意,依旧投身于国内外敏感新闻的报道中。

和一同被提名的其他社长候选人相比,娜塔莉因常年驻外,名字并不被大众熟知。在她胜出后,获得了一个别名——“突袭女士”。她的自信、魄力与强大的内心也许是让她成功中选的关键。记者经历成为她的标签,代表着一种追求真相、勇于探索、自由与严谨并重的精神。在一次参选演讲中,她说:“我只有一个信条,那就是捍卫报纸,这需要新闻质量和自主。”

多数法国人,尤其是女性对娜塔莉当选表示支持。有评论说,她的当选为法国媒体带来一股新鲜空气;还有法国民众表示,《世界报》有了女社长,预示着女性掌管法国的时代不远了。

篇5:给女人的励志经典话语

2. 学会冷血,只对对我好的人好。

3. 学会绝情,该滚的就滚,该留的就留。

4. 学会残忍,该抹杀的就抹杀。

5. 学会比以前快乐,即使难过,也要微笑着面对。

6. 学会孤独,没有谁会把你当宝护着,世界总是孤单的。

7. 人生一辈子,有时想想,还真是除了生死,什么都是闲事。

8. 没有一样是你带来的,也没有一样是你能带走的,来这世上颠一回,一切的拥有只不过是借来的;总有一天必须连本带利还回去。不如一切随心!

9. 女孩,你可以性感,可以清纯,可以冶艳,可以妩媚……但是,唯独不可以平庸。

10.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11.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不做的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12. 流过泪的眼睛更明亮,滴过血的心灵更坚强!

13. 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14. 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篇6:赞美女人漂亮的经典话语

你像一片轻柔的云在我眼前飘来飘去,你清丽秀雅的脸上荡漾着春天般美丽的笑容。在你那双又大又亮的眼睛里,我总能捕捉到你的宁静,你的热烈,你的聪颖,你的敏感。

在风吹你的散发时,我简直着魔了:在闪闪发光的披肩柔发中,在淡淡入鬓的蛾眉问,在碧水漓漓的眼睛里,你竟是如此美丽可人!

远远地,我目送你的背影,你那用一束大红色绸带扎在脑后的黑发,宛如幽静的月夜里从山涧中倾泻下来的一壁瀑布。

你是一尊象牙雕刻的女神,大方、端庄、温柔、姻静,无一不使男人深深崇拜。

你其有点像天上的月亮,也像那闪烁的星星,可惜我不是诗人,否则,当写一万首诗来形容你的美丽。

你蹦蹦跳跳地走进来,一件红尼大衣,紧束着腰带,显得那么轻盈,那么矫健,简直就像天边飘来一朵红云。

桔红色的西服自然敞开,展现出红白相间的绒衣,湖蓝色的紧身长裤,衬托出修长的腿,既蒲洒又富有美感。你的装扮是成功的!

尽管你身材纤弱娇小,说话柔声细气,然而却很有力量,这是一种真正的精神美!

春花秋月,是诗人们歌颂的情景,可是我对于它,却感到十分平凡。只有你嵌着梨涡的笑容,才是我眼中最美的偶象。

你是那样地美,美得象一首抒情诗。你全身充溢着少女的纯情和青春的风采。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你那双湖水般清澈的眸子,以及长长的、一闪一闪的睫毛。像是探询,像是关切,像是问候。

青翠的柳丝,怎能比及你的秀发;碧绿涟漪,怎能比及你的眸子;有时,我凝视床头你那张玉照,简直觉得整个世界都永远沉浸在明媚的春光之中。

其实,我最先认识你是在照片上。照片上的你托腮凝眸,若有所思。那份温柔、那份美感、那份妩媚,使我久久难以忘怀。

瀑布一般的长发,淡雅的连衣裙,标准的瓜子脸,聪明的杏仁眼,那稳重端庄的气质,再调皮的人见了你都会小心翼翼。

平心而论,你虽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形象有距离,但你肤色白皙,身材苗条,五官端正而显得秀气,颇有“清水出芙蓉”之感。和你刚刚接触的一瞬间,我就强烈地感到你身上散发出一种妙不可言的温柔气息。

不要用温柔的呼唤使我着迷,不要用婷婷的倩影使我心动,不要用含情的目光使我受尽苦刑。

当我凝视到你的眼,当我听到你的声音,当我闻到你秀发上的淡淡清香,当我感受到我剧烈的心跳,我明白了:你是我今生的唯一!

和你刚刚接触的一瞬间,我就强烈地感到你身上散发出一种妙不可言的温柔气息。

尽管你身材纤弱娇小,说话柔声细气,然而却很有力量,这是一种真正的精神美!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你那双湖水般清澈的眸子,以及长长的、一闪一闪的睫毛,像是探询,像是关切,像是问候。

每当我望着你黑黑的眼眸——我就很开心,是你那亲切的笑容给予了我生活的勇气!

那欣长健美的身材,优雅迷人的风度,尤其是那一头乌亮的秀发,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

你,就像是一枚青涩的梅子,在江南的雨季里散发着悠悠的清香。

你蹦蹦跳跳地走进来,一件红尼大衣,紧束着腰带,显得那么轻盈,那么矫健,简直就像天边飘来一朵红云。

你长长的头发如帘幕低垂,遮住了你美丽的脸,你走过坠满雨滴的芳草地,身后的小花,朵朵绽放。

你的芳姿,你的丽影,你的笑靥,使我难以忘怀,我已被你美妙的风姿深深吸引!

你的回眸一笑,我的心仿佛寻到了知音,我认定你就是我一辈子要找的那个人。

你的脸,那么白净,弯弯的一双眉毛,那么修长;水汪汪的一对眼睛,那么明亮!

你的美丽吸引着我,你的欢笑象雨后的甘露那样清甜。

你的秀发被风牵引着,你的衣裙被风轻拂着,飘飘曳曳,你曲下身轻轻抹平海边的脚印,我只觉得自己是守船的梢公,在晚风中等待着你。

你的眼你的眉你太完美。

你娉婷婉约的风姿,娇艳俏丽的容貌,端庄得体的举止,优雅大方的谈吐,一开始就令我刮目相看。

你全身充溢着少女的纯情和青春的风采。

你身着一件紫红色旗袍,远远看去,真像一只小蝴蝶飞过一样,既美丽称身,又色彩柔和。

你是那样地美,美得象一首抒情诗。

你是我心目中的最佳女主角。

你是一尊象牙雕刻的女神,大方、端庄?

柔、姻静,无一不使男人深深崇拜你像那沾满露珠的花瓣,给我带来一室芳香;你像那划过蓝天的鸽哨,给我带来心灵的静远和追求。

你像一片轻柔的云在我眼前飘来飘去,你清丽秀雅的脸上荡漾着春天般美丽的笑容。

你笑起来的样子最为动人,两片薄薄的嘴唇在笑,长长的眼睛在笑,腮上两个陷得很深的酒窝也在笑。

你也许没有若隐若现的酒窝,但你的微笑一定是月闭花羞,鱼沉雁落。

你也许没有水汪汪亮晶晶的眼睛,但你的眼神也应该顾盼多情,勾魂摄魄。

你也许没有一簇樱唇两排贝齿,但你的谈吐也应该高雅脱俗,机智过人。

你在我心中是最美。

你这个美丽可爱的小鸟,你要把我的心衔到什么地方去呢?

你真有点像天上的月亮,也像那闪烁的星星,可惜我不是诗人,否则,当写一万首诗来形容你的美丽。

平心而论,你虽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形象有距离,但你肤色白皙,身材苗条,五官端正而显得秀气,颇有“清水出芙蓉”之感。

其实,我最先认识你是在照片上,照片上的你托腮凝眸,若有所思,那份温柔、那份妩媚,使我久久难以忘怀。

青翠的柳丝,怎能比及你的秀发;碧绿涟漪,怎能比及你的眸子。

如果你的美丽是上天送给你的最好的礼物的话,那么让我遇见你就是上天对我的最好的恩赐。

我不敢说你是最漂亮的一个,可是我敢说,你是最出色的一个。

我不知道该怎样表达你留在我心中最强最深的印象,是你丰满颀长的身材?白皙的皮肤?乌黑幽深的眼睛?小巧红润的嘴唇?还是那种说不出、捉不到的丰仪在煽动着我的心。

我绞尽脑汁想写首赞美你的诗,但我失败了,因为即使全世界最美的言辞集中起来,也不能形容你美丽的万分之一呀!

我透过你的眼睛,似乎望见了一种最清澈的透明,一种最洁白的无暇,一种最纯洁的温柔……

我想告诉你,你的笑容真的很美丽;我想说,我喜欢你。

我想就算世界上最美的景致也比不上你浅浅的一笑,明亮的眼眸,平凡的心,温柔的轻声细语,能握你的手就算用全世界和我来交换我也不要。

无论我怎样的努力,始终无法将那个嘴角含笑的倩影从我心中赶出去……

夕阳如血,渐将隐没在灿烂的云霞中,而你就站在那样的灿烂里,带着某种清新的气息。

喜欢你的笑,带着和我一样的孩子气,在阳光灿烂及如阳光一般的笑容中,日子静静地流。

夏日的傍晚,雷雨过后,清爽而自然,你站在江边,潮湿的风拂过面颊,有孩子在那儿吹肥皂泡,晶莹剔透的,尽管没有斑斓的色彩,但很是惹人喜爱,你就这样一直静静看着透明的泡儿吹出,升起,破灭。

现在每天醒来睁开眼见到的是墙上你那似阳光般的笑靥,好想 醒来时,第一眼所触及的是真正的你那似花般甜甜的睡容。

远远地,我目送你的背影,你那用一束大红色绸带扎在脑后的黑发,宛如幽静的月夜里从山涧中倾泻下来的一壁瀑布。

在风吹干你的散发时,我简直着魔了:在闪闪发光的披肩柔发中,在淡淡入鬓的蛾眉间,在碧水漓漓的眼睛里……你竟是如此美丽可人!

在你那双又大又亮的眼睛里,我总能捕捉到你的宁静,你的热烈,你的聪颖,你的敏感。

知道吗?你眼睛里的似水柔情曾在梦里一度将我淹没,舞眼轻波,情思飞雪……

只有莲花才能比得上你的圣洁,只有月亮才能比得上你的冰清。

篇7:女人失恋时励志的经典话语

2. 也许走得太远的代价就是寂寞。

3. 我在怀念,你不再怀念的。

4. 曾经以为时间可以忘记一切,以为不停找事做可以忘记伤痛,可这些都没用,当停下时更痛,内心最深处的伤,别人永远无法看清;痛只有自己知道,那瞬间的爱,遗忘却是一生。

5. 想你的心一阵阵疼痛难忍,我告诉自己对你不要编织这样的梦,我告诉自己不要这样去想你,可意愿一次又一次的违背自己,我可以做到不去爱你,但我做不到不去想你;我可以做到不去打扰你,但我做不到把你忘记;我可以做到不给你任何消息,但我无法做到你不在我的记忆里!

6. 你可以删掉一切,却删不掉我在你的记忆里;我可以忘记一切,却忘不掉你的出现。是不是真的等到我失忆,你才会在我记忆中消失。

7. 离开后,别说祝我幸福,你有什么资格祝我幸福?

8.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9. 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

10. 我不在乎你对我的不在乎。

11. 我相信这个世界永远那么美。

12.习惯难受,习惯思念,习惯等你,可是却一直没有习惯看不到你。

13. 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4. 那些最终会让你陷进去的,一开始总是美好。

篇8:讽刺女人的经典话语

一.拆解和重组

《女人》用先锋小说家惯有的叙事手法, 通过对故事的拆解和重组, 取消时间的线性发展顺序, 中止叙述的时间流动, 使得小说不再是平面的单层叙述, 而是空间形式的多层呈现。叙事的断裂与破碎, 加以故事情节逻辑上的连贯 (可从已知的零散得到的事实中推理) 作为补偿, 不仅带来视觉上和体验上新奇锐利的感官享受, 更是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以及在琐碎中逼近普通人的精神内核。

这是显在的破碎与潜在的统一的巧妙整合。它围绕一个核心时间 (即第一段的时间点) 来组织全文。它是文本时间的开始, 更是故事时间轴上的原点, 起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通过分析, 把文本时间次序一一罗列:原点———倒叙———倒叙的倒叙———插叙———倒叙———顺序———插叙———顺序, 可以清晰按照故事时间重组还原故事的基本框架:丈夫的愚孝、婆婆的霸道、严婷婷的忍让、女儿的反抗奏出这个三世同堂的不和谐之音, 在一种紧张变形的情境中窥视出三代女人不同的生存、生活状况和态度。

这是显在的统一与潜在的破碎的巧妙整合。故事人物都用想象中的传统家庭模式去竭力掩饰内部的糜烂与不安。在这里, 作者跳出了以往的写作常规, 把一直处于女性对立面, 且被女权主义者冠于恶魔、罪魁祸首的男人淡化到边缘地带, 而是通过女性的自我呈现, 传递出这样一种不堪:女人将自己推到万劫不复的深渊。因为女人已潜在地成为男权文化奴化了的产物, 心甘情愿去维系传统的家庭制度, 在无意识下合理化和强化了对男人的屈从。所以, 女性要从根本上改变低劣的生存环境, 不单单需要争取政治经济上的外在条件, 更应审视自身奴化的意识形态。

二.自由间接引语

小说中作者通过拆解重组手段巧妙地变换时空视点, 建立起一种复杂且更具凝聚力的叙述话语结构, 充分表达出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使小说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与之相一致的是, 通过大量使用自由间接引语, 使文本意义出现多重性, 在若即若离的叙述中达到距离感和真实感的统一。

自由间接引语这种话语模式在《女人》中占据了大半篇幅。其反映在语句上, 句子简短不完整, 且有口语化语言成分, 虽整体保留了叙述者的语气, 但在表达人物的语言、印象、联想时具有人物的生动性和主观随意性, 在时间和位置上接受了故事主要人物严婷婷的视角。在构成形式上, 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人物声音+叙述者声音。如第一段, 前三句是叙述者承担人物的言语, 后一句为人物通过叙述者的声音说话。另外一种情况则为人物声音—叙述者声音。如紧接着的第二段, 既像是人物自行思索的语气, 又像是叙述者猜测的语气, 两种声音融合一起, 根本无法从中分辨。

叙述者和人物双重声音交织出现, 就文本而言, 大大增加了它的语义密度。举严婷婷经常梦见婆婆的这段文字而言, 一个健全的中年人不足以惧怕一个风烛残年的瘦老太太, 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所以“怕她做什么?”“为什么怕她?”两个连续的疑问句, 反射出严婷婷因此恼怒的心理。然而, 从如此“可靠”的想法推理中却隐约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叙述者的不怀好意———严婷婷就是怕她婆婆。在客观可靠的叙述描写反衬下, 其间的荒诞成分和讥讽之意暴露无遗。婆婆身为女人, 却在不自知中为难着另一个女人, 化身成男权主义的代言人, 在失去自我后塑造出一种扭曲的情感方式、自我意识和道德关系范式。严婷婷身为女人, 逃离了男人, 却逃不出另一个女人施加的沉重锁链, 加诸于身体和精神双重残酷野蛮的对待。在这种强权暴力面前, 她一方面承受着强烈的怨恨, 一方面又恐惧冲突、挑战。所以她至终没有选择离婚, 与丈夫、婆婆完全决裂。

三.零度叙述

小说自由间接引语的话语模式在同一语境下制造了两种声音, 然而不管是这两种声音的哪种, 都是通过其自行呈现得以表达。小说以平视的态度记录着发生在这个普通家庭的故事, 避免了道德视角可能产生的偏激、专断造成对人性的简单化处理。

然而,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再现, 它具有干预性, 并且是某种特定声音的表达者。所以, 尽管小说中叙述者的语气十分平淡, 却暗含作者的意识形态主旨。

首先, 三代女人中作者选择严婷婷为主要人物, 并一路追寻她的思维轨迹, 明显是因为严婷婷的感受体验最深刻, 夹身于传统 (婆婆) 与现代 (女儿) 之间, 生存环境最恶劣, 生存状态最糟糕, 暴露的问题最尖锐。其次, 小说充满了象征寓意。小说最后以婆婆的死亡和女儿的微笑收场, 看似“零度结尾”戛然而止, 却教人回味无穷。以老女人的死亡, 少女的微笑, 冲破女性旧有 (中年女性) 的生命轨迹, 在小说中完成作者对现实的理解:随着时代发展, 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必然性。然而, 作者又困惑于内心的不安:这种必然性能否经过代际这样漫长的形式得以实现?怎样避免陷入代际循环的怪圈, 真正消解、超越男权文化对女性的控制作用?如小说中的严婷婷已经逐渐成为婆婆的翻版, 既是受迫害者, 又是迫害者。而女儿的反抗又走入另一种极端, 在迷茫中消极地异化成对男人的抵触。这些都不能真正解决女性所面临的困境。作者的此种焦虑虽未指明出路, 但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暗示女性解放的关键在于充分意识到自我的真实存在, 重新整合自身的意识行为, 而不是单纯地否认男人, 用一种冷暴力回避问题。

作者时刻保持着非常清醒的思维状态, 然而就是在这样温柔、细腻与沉潜的笔触下, 却也难以掩饰其内心血液沸腾、突破传统的跃动。他用独特的方式释放着内心的呐喊, 表达对女性尤其是下岗中年女性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在《女人》的世界里, 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压抑与扭曲, 同样在这里, 也看到了后来者的超越与希望, 尽管女性追求自身主体价值的这条道路崎岖且漫长。

摘要:短篇小说《女人》凭借男性的笔触, 以其独特的视角, 独特的叙述话语, 举重若轻地再现了社会发展沉淀下三代女性当前的生存状态, 突显出对女性处境及独立之路依然艰难的焦虑, 思深意远。

篇9:讽刺女人的经典话语

【关键词】父权社会黄色墙纸女性话语

《黄色墙纸》这部短篇小说对于许多读者来说是一部典型的描述神经衰弱症的著作。一些学者将女主人公的臆想症状看作是她心理状态的反映,一些研究女性主义的专家则进一步强调当时社会的父权制度压迫是导致女主人公精神失常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扩大到父权主义制度对女性的精神压迫。在这篇论文中,黄色墙纸被赋予了另一个意义——女性话语。黄色墙纸代表了一种新型女性,这种女性与旧社会中父权制度下所描写的女性截然不同。小说中包含着两种对话形式之间的碰撞与冲突:一种是传统的,占据统治地位的;另一种是被认为不恰当的,不适时的。

一、女性话语对男性权威的挑战

在《黄色墙纸》中,女主人公不停的在挑战和对抗那些阻止她写作的力量。在第一篇日记的最后,她写到:“约翰来了,我得把写的这些收起来,他讨厌我写东西。”从她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她所有的家人都断定写作这件事情对她有害无益,不管她怎么肯定自己的病情,她的医生丈夫都说那只是她胡思乱想而已。在她的生活中,只有男性的话语才是理性的、被接受的。男性的思考和评论否定了这个屋子的诡异和女主人公病情的严重。他们强行的控制女性的思维,规定她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言论。尽管如此,我们的女主人公仍然秘密的在日记中将她独特的思想叙述了出来。

在一开始,她的记录是犹豫的、抑制的。日记中的话题被限制在当时人们能够接受的范围中,语言和形式是中规中矩的,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有一股严格的力量在控制着她。她在日记中提到,“墙纸被大片大片的撕了下来”,但她并没有指出墙纸是被谁撕了下来。对她诊断结果和治疗方式的疑虑,她也从不向人提起。自从她肯定自己关于墙纸后面关了个女人的猜测后,她的用语就变得越来越大胆。她和墙纸后的那个女人一起成为了这个房间的破坏者。她们对自由和认同的渴望一旦爆发便不可收拾。“我到底还是出来了,”她在日记的最后写到,“尽管有你和珍妮,我已经把大部分墙纸都扯掉了,所以你再也没法把我赶回去了。”

在日记的结尾,一切都变得模棱两可,难以理解了。女主人公最后的描述看似十分恐怖,似乎她和墙纸中的女人已经合为一体。但又如此顺理成章,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她那一向镇定自若的丈夫在发现她获得自由力量的时候晕了过去。她跨过了这个男人的身体,跨过了那代表着父权制度的巨大力量。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女主人公或许会为她的行为付出更大的代价。她的丈夫毕竟只是晕了过去,并没有死去,因此父权制度的战败只是一个暂时的状态。她的逃脱不是永久的,她的处境依然是劣势的。

二、女性话语对父权社会的背离

这是一座整齐庄严的宅子,唯一与它格格不入的就是那一片黄色墙纸。这座宅子就像一个父权社会的缩影,具备了豪华又不失严谨的优秀特质。“好一座幽雅的花园,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花园——又大又阴凉,铺满了镶着方块的小径,沿路排列着垂满葡萄藤的凉亭,下面放着座椅。”然而黄色墙纸的模样就没有这样赏心悦目了。“我这辈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糟的糊墙纸。”“那是一种在艺术上犯了各种各样罪过的、歪七倒八、花花绿绿的图样。”这张糊墙纸在这座宅子里的存在就像女性话语在父权社会中的存在一样,毫不协调、糟糕无比,像是犯了罪似的,无法被人接受。自从黄色墙纸的出现,女主人公的变化就越来越明显。“除了墙纸以外,其他一切我都不在乎。”这张奇形怪状的墙纸不停的吸引着她的注意,她下定决心,“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不得要领的图案,把它弄个水落石出。”黄色墙纸对她的吸引,实际上就是女性话语对她的吸引。她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张墙纸研究得一清二楚,实际上就是要把那隐藏在父权社会最深处的女性话语展露在人们的眼前。

结语

黄色墙纸是丑陋的、难以理解的,就像女性话语在男性世界中的突兀与劣势。但是黄色墙纸却一直吸引着女主人公的注意,让她不由自主的想要观察它,理解它,正如她想要写作,无论如何也不愿放弃的那样。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女主人公发现了女性话语,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弄个透彻的另外一种夸张形象的表达方式,而家人对她奇怪行为的阻止实际上就是父权社会对女性追求话语权的反对与压制。不管这种反对的力量有多大,女主人公还是靠着坚持与机智,或者说那种看似疯癫的行为,将女性话语从父权制度的枷锁中解救了出来。

【参考文献】

[1]朱虹.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李靓.《黄色墙纸》中的疯癫涵义.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西安:西安外国语学院英文学院,2006.

[3]洪流.规训权力与反抗权力——吉尔曼《黄色墙纸》的权力机制解析.外国文学.安徽:安徽工业大学外语系,2006.

篇10:讽刺小人的幽默话语

2. 我们走得太快,灵魂都跟不上了……

3. 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4. 要不是打不过你,我早就和你翻脸了。

5. 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如我去打的。

6. 水壶啊,你为什么哭泣,是因为屁股太烫了吗?

7. 你以为我会眼睁睁地看着你去送死?我会闭上眼睛的。

8. 你快回来,我一人忽悠不来!

9. 思想有多远,你就滚多远;光速有多快,你就滚多快。

10. 如果太阳不出来了,我就不去上班了;如果出来了,我就继续睡觉!

11. 一个羊毛毯可以温暖一个孤儿寂寞的长夜,也可以包庇一对狗男女臭汗淋漓的奸情。

12. 淘宝店主介绍自己衣服的面料:此款面料弹性十足,堪比今麦郎弹面。

13. 用完的牙签放回牙签罐里,摇一摇。后来去餐馆吃饭,发现很多人都有相同的习惯。

14. 男人,上半身是修养,下半身是本质;女人,上半身是诱饵,下半身是陷阱。

15.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16. 面对目标,信心百倍,人生能有几次搏?面对成绩,心胸豁达,条条大陆通罗马。

17. 面对机遇,不犹豫;面对抉择,不彷徨;面对决战,不惧怕!

18. 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19. 这个世界上我只相信两个人,一个是我,另一个不是你。

篇11:2017讽刺女人的名言

2、现实中用真名说假话,网络中用假名说真话。

3、只有在大排长龙时,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是“龙的传人”。

4、开车无难事,只怕有新人!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看帖高兴了也不回帖!!

5、孩子把玩具当朋友,成人把朋友当玩具。

6、叶子的离开,是因为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

7、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

8、你以为我会眼睁睁地看着你去送死吗?我会闭上眼睛的!

9、佛曰:“前世的500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我宁愿用来世的一次擦肩而过来换得今生的500次回眸。

10、有钱人终成眷属。

11、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可我却用它来翻白眼。

12、网络就像是监狱,本来是偷了个钱包进来的,等出去的时候就什么都学会了。

13、数钱数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

14、我很丑可是我很持久!

15、我是个演员,一看见漂亮MM眼就圆……

16、上帝把所有人都骗了,因为地狱才是最美的!

佛知道真相,所以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7、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可能是唐僧;有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能是鸟人!

18、子在川上曰:“有船多好!”

19、天使之所以会飞,是因为她们把自己看得很轻……

20、我想早恋,但是已经晚了……

21、别人的失败就是我的快乐!

22、天哪!我的衣服又瘦了。

23、生下来的人没有怕死的,怕死的都TM没生下来,所以谁都别TM的装横!

24、现实的社会,毁了我一个做好人的机会!

25、以后不要在我面前说英文,OK?

26、名花虽有主,我来松松土!

27、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

28、在网上碰上一群流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碰上了一堆流氓软件。

29、我以为我颓废,原来我报废了!

30、问世间情为何物?圣人答曰:“废物!”

31、水能载舟,亦能煮粥!

32、思想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

33、流氓不害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34、想污染一个地方有两种方法:用垃圾,或者用钞票!

篇12:讽刺人生的经典语句

2:怨言是上天得至人类最大的供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

3:你只有一辈子,现在尽情挥霍,或许,有一天猛然惊醒,希望自己能重新开始,但惊醒时,一切可能都已经来不及了。

4:生命,是一场孤独的跋涉,一个人走,一个人跑,一个人流浪;一个人哭,一个人笑,一个人坚强。一场磨难,是一场洗礼;一场伤痛,是一场觉醒。走过,累过,哭过,才会成长;痛苦过,悲伤过,寂寞过,才会飞翔。

5:生命中最悲哀的一件事就是你遇到了一个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人,但你却到了最后才发现,一切都太迟了,你无力回天,只好任其随风而逝。

6: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命运抗争!

7:曾经拥有的不要忘,已经得到的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累了,请把心靠岸;错了,请不要后悔;苦了,才懂得满足;痛了,才知道享受;伤了,更明白坚强。

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9:平凡的工作要用不平凡的态度来完成,简单的问题要用全面的思考来决策,当今的事情要用将来的目光来审视,遥远的理想要靠现实的努力来实现。

10:有时我们不需要拘泥于别人的话语,也许他们只是无心可却影响到我们的心情,所以当别人误会你时或是嘲笑你时那么昂起头微笑吧,那是最好的方式去还击他们。

11:生者幸福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安慰,为了老人家的希望你一定要努力让自己快乐起来!

12: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13:告别旧年,走向新岁,动情地对你说一声:新年如意!

14:有的人穷其一世,只为一份名,从来不去细想这份名是不是该属于自己,追寻啊追寻只落得事如春梦了无痕,有些人汲汲营营只为利,要弄钱不惜伤天害理,更多的人勘不被情关,贫求一个不在轨道上的感情,失去了准头,久久唤不回自己,最是伤情,为什么不回头想想家中已有了曾经患难与共一起走过许多好或坏日子的相知伴侣,为什么不抬头望望,天外有天,何处才登峰造极,为什么不能淡然于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餍无日无己,为什么不懂得知足就是快乐。

1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6:人若云:我不知,我不能,此事难。当答之曰:学,为,试。人若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17:没有水的地方就是沙漠,没有声音的地方就是寂寞。(电台里)

18:人生中有太多的过客,不管你有多么的不舍,过客始终都是过客。总有一天会离开的,你要学会放手,别等到变成一种伤害再去后悔。

19: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20:因为有理想,所以不会被眼前的路石所绊倒,会抓住自己的理想,找到自己的路。

21: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一种更大的勇气。前者只需要有足够的勇敢就可以,又或许只是一时冲动,而后者考验的却是宽容的程度,绝非冲动那么简单,需要的唯有时间。

22:要是你做了狮子,狐狸会来欺骗你:要是你做了羔羊,狐狸会来吃了你;要是你做了狐狸,万一骗子向你告发,狮子会对你起疑心;要是你做了骗子,你的愚蠢将使你受苦,而且你也不免做豺狼的一顿早餐……

23:尊重别人不仅仅体现在语言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中。尊重别人需要真心实意,不是虚情假意。尊重别人,需要用一颗真心去感染对方,带给对方快乐。

24: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途,既短暂,又漫长,很显然,一个人的旅程会很孤单,一个人的风景也很单调。寂寞的路上,总需要有同行的人。能够遇见就是缘分。

25:任何东西都可被替代。爱情,往事,记忆,失望,时间……都可以被替代。但是你不能无力自拔。

26:有人向往 满天的鲜花与掌声,向往无尽的金钱与权利,但当他们离你而去时,辉煌不再,光华暗淡,人们将你遗忘。有人追求内心的高大,品德的美好,即使你悄悄地经过,仍会留下美好的芬芳,让人静静地追随。这便是心与心的差距。

27:往往并不是我们的思想决定乐观还是悲观,而是我们生理和病理引起的乐观或者悲观意识形成自己的思想。

28: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众人.但绝不是治理问题的能手.

29: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30:感觉他像是我的主旋律,而我是他的伴随旋律。

篇13:讽刺女人的经典话语

[关键词]“红色经典”;市场话语;主流话语;精英话语;话语膨胀;话语共生

[中图分类号]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9)04-0178-05

“红色经典”在文章中打上引号,是要表明本文讨论的不是“红色经典”文本本身,也不是就“红色”是否“经典”展开义正词严、引经据典的学理论证。也就是说,打上引号后,“红色经典”文本涉及的知识和话语是否是真理我将不再关注,它们也不会成为本文追逐拷问的对象,我更关注的是:“红色经典”作为话语事件之所以成为可能以及可能之后的意义。用法国后现代主义大师福柯的名言就是“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话语的年代”。

(一)

关于“红色经典”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个词从199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打出这个旗号出版一批革命历史小说以来,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一个话语主体对它做出内涵明确、外延清晰的界定。孟繁华先生说“红色经典”指的是“1942年以来,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导下,文学艺术工作者创作的具有民族风格、民族作派、为工农兵喜闻乐见的作品”。杨匡汉等先生明确说“红色经典”就是通常意义上的“革命战争历史题材”;也有学者认为:“红色经典,主要是指创作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历史和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为文本题材,高扬着革命理想主义旗帜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实际上后来的各种话语指称远远溢出了以上这些内涵范畴。主流话语对“红色经典”正式作出解释的是在2004年4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出的《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的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红色经典”一词用括号解释注明:“即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的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名著”,但是这个官方解释的笼统性和不科学性当即就遭到学者的学术性反对,并因影视制作实践的难以操作性而引起强烈的争论。2004年4月22日,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的一位负责人曾说:对“红色经典”概念投有必要进行学术论证,也没必要下官方定义。于是这种讨论便在概念不明晰、外延也模糊中如火如荼地展开了。现今,如果我们打开报纸、网页、电视便会看见“红色经典”的各种话语对象:和革命人物沾边的历史剧可以叫“红色经典”;原来的“样板戏”也可以叫“红色经典”;新时代的主题人物改编剧可以称为“红色经典”;翻唱的革命老歌可以叫“红色经典”;根据领袖人物新编演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被称为“青春励志红色经典”;在发展旅游业中,领袖人物故居和革命老区旅游叫“红色经典”旅游;革命历史纪念馆也可称为“红色经典”。“红色经典”作为盘桓于主流话语、精英话语、市场话语等各种话语主体的主题话语,呈现出不断膨胀之势。我们不仅仅把自己国内的许多与“革命”有关的话语对象囊括进“红色经典”系列,而且还越位越权地把东欧和前苏联的革命文本和革命遗迹等也统统称为“红色经典”,即使他们现在已经否定,我们也照说不误,如《环球时报》2004年3月26日文化版的《俄罗斯人怎么看待红色经典》,就对“红色经典”在俄罗斯的失宠分析了各种原因,但是我们的标题却移用着国内话语场域的“红色经典”标签,从而让文章的分析有了一种反讽的解构效果。

“红色经典”作为一次持续的话语事件,实际是主流话语和市场话语共谋的结果。因为,“首先‘红色经典’这一题材很容易得到官方宣传部门的青睐,不仅能得到政策的强力支持(如‘五个一’工程),而且还能轻易得到资金上的扶持。其次由于这种题材广为人知,不仅能省下大笔宣传费用,而且容易吸引观众眼球,倘若再在剧本改编和演员阵容上下功夫,想不引人关注都不行。”确实,“‘红色经典’其实只是个营销概念,目的是迎合人们的怀旧情绪而最终把手上的文化产品卖出去。”但是,市场话语是一种无孔不入的功利性话语,其话语创新能力是无穷无尽而又天马行空的。只要能够吸引眼球、扩展市场、兜售产品、赢取利润,任何事件在市场话语中都会膨胀化,在话语的膨胀过程中,内容的实质被稀释、空泛化,进而意义模糊化,本质虚无化。在市场话语的陈述中,没有固定轨迹可循,用其广告语来说就是“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一切皆有可能”。正因为如此,国家主流话语才会对之进行必要的规范。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出,“红色经典”话语的日渐膨胀,也是市场话语对主流话语若即若离的献媚,而不仅仅是市场功利主义单方面主导的结果。在走向消费为主导、市场来定位的艺术商品化的现代社会,政治的基本理念应当是由自我中心目的转向为市场经济服务,经济则应当上升为自足的主要生活方式;但是在这种转型期,无论是主流意识还是市场自身自足导向,都无法单独自律性地圆融运行,因而在相互掣肘中又互相兼容地依归,走向二者的共谋和妥协,产生互媚性结果。但是,当精英话语把轰轰烈烈的市场话语权接过来而不加学理性反思就高谈阔论时,不仅仅是上了市场话语的当,而且更加推动了“红色经典”话语的膨胀。殊不知,学术精英话语借用“红色经典”恰恰就已经陷入了市场话语编织的陷阱,市场话语本身就是炒作的话语,商业运作的根本手段就是话语炒作。这种话语炒作,并不是指向事实和真理本身,而是借用理想的膨化效果来达到炒作本身的功利性目的。更何况,“红色经典”本身就是商业运作中推定循环的话语设定,本身也是商业时代话语膨胀下的产物,其出笼过程大致如下:先预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文学中有“经典”存在,再将这种预设之“经典”泛化,并借主流话语的默许和首肯(主流话语借用其词批评其事也意味着肯定和宣传),然后引起精英话语的关注和讨论,从而使得“红色经典”成为既成话语事实。于是巧妙地“循环论证”使“红色经典”成为一种各种话语形态“约定俗成”的合理话语,至于“红色”能否成为“经典”、哪些“红色”可以成为“经典”、“红色”如何成为“经典”,都已经在这种集束话语轰炸下方向莫辨、真假难识,而话语炒作和覆盖之大功业已完成。“红色经典”话语事件在产生之初,便深孕着令主流话语和精英话语两难的话语尴尬。

如果一个概念刚刚提出便具有变动不居的历史内容和表现形态,那只能表明此概念的话语生态的失范和存在机制的动荡,从而无法培植其固有的认同场域。这既有官方管理失职、失效的责任,也有学者无语、失语时的无奈。但是作为对文化现象和本质最应该作出探讨和拷问的精英

话语,在概念既没界定明晰,外延也不曾有效圈定的情况下就把“红色经典”作为一个不言自明的话语对象来使用,只能表明话语主体自身的轻率和规则的缺失,这样只会导致话语膨胀和话语失范的加剧。此种话语失范,与其说是学术尊严在市场消费语境下的渐失和学术话语的大众化倾向,不如说是学术的趋媚化和媚俗性的泛滥,从而导致学术凝聚力的削弱和话语认同感的降低。不过,如果精英话语保持沉默无疑又意味着话语弃权,因此,在此种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中,不少学者把主流话语的失语看作“红色经典”话语失范的主要责任者,譬如对于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负责人在2004年4月曾说的,对“红色经典”概念没有必要进行学术论证,也没必要下官方定义,当时的学者进行了声讨,几年后依然有学者在严厉追问:“试问:‘红色经典’这个概念怎么了?既然它是官方正式文件的主题词,怎么没有必要下官方定义呢?既然《通知》中的注解在学界有了不同意见,为什么就没有对其进行学术论证的必要呢?既然不下官方定义,那又为何在《通知》注解的基础上不断增添新的修饰限定语呢?给‘红色经典’概念新加的修饰限定语中,‘岁月久远’的时间上限在哪里?‘约定俗成’的主体是谁?是哪些‘群众’‘公认’《一江春水向东流》、《阿庆嫂》、《子夜》、《家·春·秋》这些作品也属于‘红色经典’的外延?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官方面对‘红色经典’这一概念时的‘失语’或‘越说越糊涂’的窘境,反而激起了我们对‘红色经典’进行进一步学术论证的兴趣。”在这一连串的追问中,确实有合理的值得深思的责任追讨和学理的必要论证,但是为什么在《通知》发出几年后我们依然在追问呢?前几年追问过后大家又在干什么?最关键的问题还有:1.作为一个简单的官方纠偏的《通知》,它是否有必要和有可能对一个日益膨胀的“红色经典”作学术性的解释和学理性的论证?2.官方是否应该越俎代庖地去替学术界来论证和解释本该由学界完成的任务?如果我们把《通知》以及《通知》解释的话语主体理解为官方,那么他回答他不需要对“红色经典”进行概念的界定和学术的论证,确实是无可厚非的,虽然《通知》及后来的解释本身确实存在不规范不严谨的弊端。但是“红色经典”学理性的梳理和话语规范的制定,本来应该由精英话语去陈述。在这种追问中,与其说是“官方面对‘红色经典’这一概念时的‘失语’或‘越说越糊涂’的窘境”,不如说是学界面对“红色经典”这一概念时的“失语”或“越说越糊涂”的窘境。孟繁华先生曾说过:“作为一个职业的当代文学研究者,我越来越感到我们在专业范畴内使用的一些关键词——或基本概念,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常常在似是而非的情况下使用着它们,它影响了界内人士的交流,也影响了学科的规范性。因此,有必要对我们经常使用的,并对学科具有支配性的基本概念进行一番清理,尤其在世纪之交,更具意义。这一清理,包括概念的来源、传播、使用及其歧义和影响,从而使每一个使用同一概念的人,对其内涵能有一个大体相近的理解,或者说,懂得这些概念或关键词在不同语境中各是什么样的意义上使用的。这显然是学科基本建设性的工作。”但是,时间过去10年了,似乎大家面对国外依然频频“失语”,面向国内却又在齐声“乱语”,显然,“学科基本建设性的工作”我们是做得很不够的。

(二)

主流话语在“红色经典”话语事件中的“失语”,可以说是我国主流话语的“话语权转向”的一个可喜征兆,甚或新时期的标志。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福柯指出:人类的一切知识获得和关系的型塑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人的存在就是话语的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一种话语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被某种具体制度所支撑起来的陈述群。话语就是权力,通过话语,个人、集团或者社会组织可以相互认识和确立社会关系,排定社会地位。话语既是认识、解释世界的方法和手段,又是控制世界和他人的武器和工具。翻开新中国的话语史,前30年(1949—1978)可以说是主流话语的单极话语霸权时期,整个社会的话语生产、陈述全部要求由上到下具有统一性,一种话语模式形成后,具有强迫的普适性。钱理群先生把这种话语称为“革命话语”,并描述为:“将‘开展无情的思想斗争’作为发展文艺的中心环节的战略选择,把‘斗争’绝对化、以至神圣化的概念,将复杂的文艺问题、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问题,简化为‘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模式(如‘人民’与‘反人民’,‘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直线化思维方式,以及‘四面是敌’的‘被围’心态,对于‘论战(批判)’的偏好,‘八方出击’的迎战冲动,将‘矛盾、冲突’的审美化倾向,以致对‘战争’语汇(自然的连同着战争思维)、强暴的语言方式的醉心,等等……并构成了形成于那个激烈搏斗的战争年代的‘革命话语’的基本特征。”这种“革命话语”霸权直接表现为命名权、解释权、主讲权和划圈权。即是说,当时的革命话语具有法律的权威性、典范性和强制性,为所有的言说者制定着游戏规则,决定着话语资源的消费和消费程度或份额。其他非主流言说者只有一件事情可干:就是复述强权话语的特定内涵、内在逻辑以及言说语境,不得违背,不得曲解;如果无法与革命话语保持高度一致,言说者便可能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甚至永远结束言说的机会。当时是一个话语权垄断的时代,一次接一次的政治性批判运动,矛头指向所有本该独立的话语场域,除了主流话语,其他话语都被覆盖或者消除,甚至其他话语也失去了存在的空间,譬如市场话语、非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哲学话语等等,因此当时的文艺作品的艺术空间只能容纳宣传主流话语的历史合法合理性和终极承诺之崇高美好性的“高、大、全”和“红、光、亮”的理想型艺术形象,缺少个体性的人性展现和现实的多角度批判和反思,这也是至今“红色经典”被否定为“经典”的主要原因。虽然在当时这种话语霸权有其历史存在的客观原因,但其特殊存在毕竟不能成为普遍存在而全然如故地延续。

但是,历史的惯性在话语权的继承中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延续,尤其是在那个思想大包大揽的年代所造就的“好处”:我们在无奈接受话语灌输的同时,也减去了自己独立思考的重负!恰如赵毅衡先生所说“什么是我们这几代人的经历特征?那就是,我们曾长期拥有全能全知全善的,具有充分神性品格的道德化意识形态。我们的成长,一直在这个精神的呵护与威势之中。它具有充分的父性权威,压迫我们,但它的美好许诺,也让我们免除自己寻找人生目的之苦。甚至今天,在潜意识中,我们还在怀念这个可以让生命小舟归岸停泊的乌托邦。我们的个体存在曾骄傲地沾有历史目的论的辉光,我们每日的实践,曾充满了神圣的未来性。”也许正因为如此,主流话语一旦逐渐实行话语权转型,开始放弃全方位的话语垄断时,精英话语就出现了茫然和混乱状况。从上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讨论与分歧,直到今天面对西方强势话语的“失

语”与“乱语”,很难不让人部分地怀念“话语垄断”的好处(虽然历史不会开倒车):它虽然剥夺了其他话语的空间,却至少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了话语的上下有序和降低内部话语的无效空耗。但是现在中国应该给思想和话语指明方向的精英话语界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追新求异的言说者自说自话,话语对象模糊、陈述方式杂乱、概念自行圈定、主题自立山头,个体走向极端自由,相互交流成为互相掣肘;批评话语大狂欢,好高骛远,中西古今概念术语杂陈,词汇大跃进而思想不上进,思想无法整合,语言成为垃圾碎片。出现了“给你思想自由,你不知道往哪里走”的尴尬、茫然、混乱场面,恰如你进入产品极大丰富的菜市,你眼花缭乱,东走西窜,什么都想要却常常忘记什么最需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主流话语肯定不会重返单极话语霸权的“宝座”,这既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性政府职能的自律性职责的原则体现;当政治只是公共社会的一项功能时,它就只能将自己的话语权局限在对内对外的政治公共服务的场域,而非如原来渗透进而控制所有话语。因为扩展政府权限时,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会无限扩大,导致社会发展的僵化和萎缩。更何况,政府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完美无缺的主体,政府制定的规范都具有相对性和历史性,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异质化和多元化,对社会各方面的规范也相应变得日渐复杂和难以把握和确立,所以,市场、社会、学界、政府只能根据优势互补原则来各行其职,相互纠偏,良性发展。因此,主流话语面对市场话语和精英话语以及其他话语,只要不影响国家、民族的公共安全与和平发展以及传统的道德价值底线,主流话语可以采取不参与的立场,否则就会形成话语越位和话语越权。应该说,在话语权的转型期间,由于话语职责的日渐明确,主流话语在国际话语家庭中产生了一些影响深远的建构性、生产性的话语范本,如“一国两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绿色奥运、绿色北京”等等,这些话语本身就赋予了我们一种权力。

所以精英话语在此种语境中,更应该看到自身的话语建构机遇和责任,而不是在盲目抢占话语空间时因自身的“话语断奶”而诿过于他者话语的“失职”,更没有必要面对强大的外来话语而“惊艳”导致“失语”和“乱语”,毕竟话语权的逐渐拥有和建构是一个过程,甚至长期的过程。而现在,我们面临的国内话语界是一个日渐提倡话语共生的走向话语和谐的语境,“红色经典”话语事件中出现的话语膨胀典型地体现了这种指向。

(三)

大家虽然对“红色经典”的学理争论很难趋同,甚至不少方面针锋相对。但是,大家能肯定的是;无论“红色经典”的话语对象多么泛滥,所有的“红色经典”无一例外都和国家权力有着直接和间接的紧密关系,它是以中国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全方位的革命和建设为描述对象,是对政权合法合理性的竭力构造,与国家权力在意识形态话语方面保持原则上的协调一致,它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给国家政权披上了合法性外衣,哪怕它有意识形态的某种虚假性甚至极端性,国家政权也应该有保持其神圣性的理由和依据。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初,崔健翻唱《南泥湾》便不可避免遭到封杀,这只能解释为主流话语霸权惯性的滑行,后来其他“红色经典”日渐被市场话语进行大众娱乐消费,主流话语渐行渐远地保持着适当距离宏观调控。但是,消费时代的娱乐倾向却开始冲垮大众的道德价值和信仰底线,因此2004年才第一次出现了主流话语对市场话语在“红色经典”中的恶搞倾向的规范。但是,我们可以清晰看出这次《通知》出台的仓促和无奈,后来负责人的进一步解释和遇到市场话语和学界话语的反对后的修改《通知》内的附属名单,以及到最后干脆从官方网上拿掉《通知》,都证明了主流话语的开放心态和主动合理的退让。而且《通知》本身确实只能理解为一个规范性文件,不完全具有强制性,而且也不具备渗透性强制的可能。否则,在《通知》出台后依然有以各种“恶搞”戏谑“红色经典”的现象就无法解释。并且,当主流话语意识到本身在陈述过程中由于话语对象及模式出错或者欠佳时,它主动退出话语权的把握,把本应归属于精英话语的学理阐释权交给学界——无论主动还是被动,这本身就是原来单极话语霸权向多极话语共生的有效转变。

“共生”本来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本义就是不同生物物种之间互利互惠、互存互亡的唇齿相依的生态关系。现在已经被广泛引入不同学科的各个领域,认为“共生”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自然本身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内在统一和谐的存在状态。人与人的共生就是有着异质性的人、集团、社会之间的互利互惠、互存互亡、唇齿相依的存在关系。而人的存在是一种话语的存在,因此探究人的共生状态可以直接考量话语共生的状态。当然,人的共生状态并非一直存在,甚至在某些历史时期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激烈斗争状态,这个时候可能就表现为话语独霸或者话语争霸,而不可能是话语共生。话语共生最本质的特征是共存共进性、互相开放性、互为主体性。也就是话语群和话语主体相互独立、互相承认、互相依赖、互相进退、具有互激互动性和主体间性。因此话语也只有参与到话语群中互相交流和博弈,才能确立话语存在的意义,话语主体也才具有主体的独立和获得自身的权利和价值。所以话语共生是话语群和话语主体多元性和异质性的有效和谐的统一,是话语和谐的基础性状态,而话语和谐是话语共生的理念诉求和最高形态。一个社会只有允许话语共生,才能发展为话语和谐。

话语共生状态是一个没有支配和主宰的平等对话空间,各种话语主体在这里凭借平等和理性的对话原则进行良性互动。但是,在话语共生状态里面,尤其是开始阶段,常常伴随话语膨胀,因为各个话语主体拥有充分有效的话语空间,不可避免会对相同的话语对象生产反映代表自己立场、利益和角度的系列话语群,从而产生不同的陈述方式和概念、主题集合,于是出现话语膨胀现象。话语膨胀一般可以简单分为纵向膨胀和横向膨胀。纵向膨胀就是随着历史的演进,话语具有历时性语境内涵,不同语境形成了对同一对象不同的陈述方式、概念和主题,这是一种层累的话语膨胀,具有福柯所谓的知识考古学的意义。横向话语膨胀是某一具体历史时期由于话语权的主动或被动开放而导致的不同话语主体对相同话语对象由于出发点、价值观、评判标准相异而产生的不同话语涵义的现象,这是平铺式话语膨胀,可以作为一种静态的横截面研究话语是否共生的模本,由此也可以查看社会现状的真实再现。“红色经典”作为话语膨胀的话语事件,便是横向话语膨胀的现时范本。话语膨胀决定了各种话语的相互限制性,在“红色经典”话语事件中,主流话语肯定会限制市场话语流向无限扩展和披着“红色”实则溢向灰色、情色之消费陷阱对话语本身的消解;精英话语也必定会对主流话语的某种僵化和失效以及超越主题的失范进行质疑和讨论;大众话语也会跟风似地附和或者创新式地参与甚

至“恶搞”般地消费娱乐;市场话语对主流话语和精英话语必定反弹,同时市场话语的膨化也会在某种程度上规约着其他话语议题设置的范围和程度。各种话语交互影响、共同进退却又彼此各为主体,形成一个相互纠结、彼此规约的话语网络,诚如福柯所言:“我们终于可以在数种话语之间描述相互限制的关系,这些关系中的每一种关系都通过对它的范围、方法、工具和使用范围的分化表现其特殊性的不同标记……整个这种关系的作用构成了规定原则,它可以在特定话语的内部允许或排斥某种数量的陈述。”㈦

通过讲述“红色经典”话语来透析这个年代,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当今的话语状况:主流话语因开放话语权而引起的话语权转型,导致市场功利性话语的膨溢,大众话语因为市场话语引诱出现失范,精英话语面对国外强势话语“失语”,面对国内纷繁现状“乱语”。但是这些不同的甚至失范的话语,如上所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互相推动、互激互发而又各自为体的。话语共生的基础和表征就是话语主体都拥有有空间的话语和有话语的空间,不同的话语带着自己不可化约的异质性进入公共话语场后,能够做到同时在场又保持差异性和多样性,这就是话语共生的主要特点,也是以前任何有话语霸权的时代不可能具备的特色。在我国曾经长期存在的话语霸权日渐消退时,各种话语群肯定会出现“话语失重”状态的“膨溢”、“失范”、“乱语”或者“失语”,但相较原来的“无语”、“齐语”却是巨大的进步,也是话语共生的生动性的直接体现。

在这话语开始共生的年代,我们也可以管窥出话语和谐的征兆。透析“红色经典”话语事件,不仅仅可以看到政治话语权的下放,而且可以看到各种话语对自己历史的宽容和理解态度。我们不再像上世纪80年代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寻根文学那样对“红色经典”的年代采取虚无主义态度,而是对历史开始采取理性的平视。对历史的评价实际就是对现实的评价,历史作为无数话语事件的集合已经渐行渐远,而反观者对其若依然耿耿于怀,不能理性宽容地看待,则他对更加切己的当下话语的评论难免有先验主观的预设之偏见,和谐的话语交流也就难以完成。评价者的公正态度直接构成话语和谐可能之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对于“红色经典”话语事件中涌现的不少西方的理论元素,甚至一些解构主义理论,消解崇高的后现代手法和娱乐消费主义的“恶搞”手段,都能够在批判的话语建构中理性分析。这些现象都暗示着:话语共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实现话语和谐。也许只有在认清这种语境下,精英话语作为时代话语的代言人,才会心平气和、不急不躁地对历史与当下进行沉潜深远的学理性反思与观照,才不会出现理论的滞后和“乱语”或者“失语”的现象,并由此建构真正有特色的、切实有效的中国话语理论体系,从而在国际话语大家庭中获得相应的话语权。

上一篇:高中生读书活动范文下一篇:《威武的盾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