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旅游策划开发运作思路

2024-05-31

西双版纳旅游策划开发运作思路(通用7篇)

篇1:西双版纳旅游策划开发运作思路

金三角国际风情小镇的建筑、景观、设施,都应遵循磨憨总体规划和项目规划要求,统一布局,以保障开发运营的整体协调性,磨憨境内需要体现少数民族风情、热带雨林风情以及金三角区域特有的风情,如建筑、歌舞、用具等,项目开发必须对其予以科学保护,合理利用,使之与新开发项目相得益彰,另外对一些其它的旧有元素加以取舍,适当保留,如树木、民居建筑的局部构件等,将“传统”肌理和“残墙”意象融入新的旅游策划设计之中,以延续原来民族的故事;

在以旅游策划市场为导向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建立高起点的建设水平,符合现代市场惯例,满足消费市场和投资市场的需求;政府调控、开发商运作、全民参与,创造政府、开发商、当地居民共赢的局面,金三角国际风情小镇的开发投资量大,是一个需要长期运作的旅游策划项目,因而政府、企业、居民等各相关方面都有责任遵循一致的方针,在项目的开发、管理、经营中,协调合作,提供必要的支持,保障项目能够可持续地发展;

金三角国际风情小镇的开发不是项目的拼凑,从整体到局部,应始终贯彻文化风情体验主题,体现区域特色,由建筑、景观、设施、人物、活动共同创造统一的主题情境体验空间,成为具有后现代意义的金三角主题文化休闲社区,强化文化风情氛围,追求文化混搭融合创新的风格,体现时尚娱乐的小资情调。

复兴不是复古,在旅游策划开发中,旅游策划项目组对历史文化元素进行表现,是为现代人服务的,只有对传统进行新的诠释,才能释放项目的市场功能,为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金三角国际风情小镇是一个人性化的社区,建筑、景观是配角,人是主角。因此,所有开发细节都应围绕人来展开,注重创造一个主动的、动态的人文环境。

篇2:西双版纳旅游策划开发运作思路

一、概念界定

(一) 社区

社区 (community) 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对于其概念社会学家们有多种定义。根据国内外大多数社会学家的解释和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 可以认为, 社区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域里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 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社会实体。社区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必须有一定的地域条件;要有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要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社区既有诸如地缘, 友谊, 亲情, 认同共生互助等传统内涵;也包括磨合人与人的关系, 建立处理公共事物的运作模式, 确立适合本地域生活方式等现代含义。根据上述对社区的界定, 本文所研究的西双版纳傣族园可以视为一个社区。

(二) 社区旅游

社区与旅游相结合就形成了社区旅游, 通俗一点说, 就是在社区内开展旅游。其主要内涵是:从社区的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建设, 以社区的互动理论指导旅游区的总体规划和布局, 通过优化旅游社区的结构来提高旅游流的效率, 谋求旅游业及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最优化。

作为一个理想的旅游社区通常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具有一定范围的社区地域;具有独特的社区文化;具有优美迷人的社区环境;具有合理高效的社区结构。

二、西双版纳傣族园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研究

(一) 西双版纳傣族园社区现状简介

西双版纳傣族园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 (橄榄坝) , 离景洪市27公里。其规划占地336公顷, 包括5个傣族自然村寨———曼将 (蔑套寨) 、曼听 (宫廷花园寨) 、曼乍 (厨师寨) 、曼嘎 (赶集寨) 、曼春满 (花园寨) , 是当地民族特色和自然风光保存最好的旅游景区之一。2001年, 傣族园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

20世纪90年代中期, 西双版纳提出了“旅游兴州”的发展战略。1988年, 一家广东公司考察了曼听、曼春满等傣族村寨后, 决定将包含这两个村寨在内的5个自然村寨开发成旅游景点—傣族园。整个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 分3期完成。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 致使傣族园项目无法维续。由于99昆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西双版纳州政府看到了发展旅游的巨大的商机, 经州政府有关部门出面进行协商, 最后决定由云南农垦集团橄榄坝农场和昆明南洋公司 (傣族园施工单位) 合作, 成立傣族园公司, 共同投资、开发傣族园。1999年8月, 傣族园正式营业, 成为西双版纳集中展示傣族宗教、建筑、服饰、饮食及生产生活习俗等文化的旅游景点。2001年, 西双版纳傣族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 并成为西双版纳州最大的旅游接待点之一。傣族园的发展经历过3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 基本上没有商业化的旅游活动, 主要是接待专家、学者进行田野调查、民族调研、民族文化研究等活动;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前期, 出现一些旅游者进入, 为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一些村民开始进行自发的、零散的旅游教育活动活动;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 旅游者大量涌入, 旅游市场不大扩大, 政府和企业开始重视, 旅游活动主要由政府统一规划、企业进行运作。

傣族园是以“公司+村寨+农户”的经营模式来开发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傣族园公司积极招收园区内的居民为员工, 近50%的员工 (约120人左右) 来自于5个村寨。园区内的居民不再以农业作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 而是积极参与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从目前的情况看, 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的具体形式主要有 (1) 直接参与方式:作为员工, 参加傣族园内的工作, 如泼水节活动、歌舞表演等; (2) 间接参与方式:进行旅游产品的销售, 如销售各种旅游商品、经营烧烤等; (3) 自主经营方式:进行“傣家乐”经营, 经营傣族风味餐饮、民居参观等活动。参与傣族园的旅游活动成为当地居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二) 西双版纳傣族园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的研究

傣族园在开发初期, 坚持“产权原则”和“谁投资, 谁受益”原则。傣族园区内居民可以利用自己的傣家竹楼搞傣家乐、傣族民俗表演、特色餐饮和住宿经营;傣族园公司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1) 按照旅游开发的需要, 对园区内全面实施村容、村貌的建设, 修建主干道、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 改善村寨旅游环境。 (2) 公司对征用的园区土地860亩, 每年公司支付村民的土地补偿金23万多元,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土地租金有所提高 (但比起外面的土地征用, 傣族园的土地租金明显偏低。) 。公司每年支付5个村寨景点保护费40万元, 其中, 支付干栏式竹楼建筑保护费20万元, 每户盖新竹楼补助3 000元。每年对孤寡老人及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慰问, 发放慰问金及慰问物品。对5个寨子村民发放1 000—3 000不等的奖学金, 并对贫困学生发放贫困助学金等。 (3) 积极吸纳村民参加到泼水活动、织锦、刻制贝叶经等表演性活动, 并支付工资, 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 增加村民的收入。 (4) 公司收取门票收入 (傣族园的普通门票价格是100元、黄金周150元、团体50元, 本地人20元) , 在傣族园的总收入中, 门票的收入很可观、占了很大的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傣族园的发展, 不知因为什么原因, 公司对园区内居民的利益分配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热情, 很多合同当中应该履行的内容, 也慢慢被拖延或被淡忘。2009年6月, 公司向村民发布《傣族园五寨村民保护民族建筑及传统文化补偿方案》, 内容主要为:傣族园景区门票达到1 600万元后便分红给各户村民, 以提高村民保护传统文化的积极性。2010年受云南干旱、道路不畅、上海世博会等影响, 傣族园门票收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村民获利较少。

近期。每年5个寨子的村长都会就利益分配问题与傣族园公司进行交涉、协调, 但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结果, 反而矛盾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到2010年末至2011年, 公司与村民的矛盾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因利益分配问题没有协调好, 村民与公司间积怨颇深, 受慰问老人拒绝接受公司的慰问金、5个寨子的村民围堵傣族园公司办公室想要讨一个合理的说法、不配合公司的日常管理, 阻止游客进入傣族园等, 村民们联合起来抵抗傣族园公司, 甚至有的村民与公司的领导发生激烈的冲突。早在2010年起傣族园公司就没有发放教育补偿金和奖学金, 还有几项补偿也没有实施, 矛盾越演越烈, 乡政府、镇政府出面协调, 都没有什么效果, 企业与村民互不相让, 甚至5个寨子的村民起诉傣族园公司, 并不惜重金请律师为其辩护。最后, 由州旅游局出面解决了这件事:由州旅游局每年支付傣族园公司2 000万元, 取得傣族园的经营权, 并委托傣族5寨村民签定补充协议。如协议规定:自2011年7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止, 傣族园景区的实际门票总收入 (扣除营业税及附加后) 每年按15%提取并返还给村民;自2016年7月1日起至2048年12月31日《西双版纳傣族园开发合同》终止, 每年按20%提取并返还给村民。3合同签定后, 傣族园内部管理工作理顺了很多, 村民自觉自愿履行义务, 享受应有的权利。合同签定后, 双方的争端暂时告一段落, 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是否能够达到双赢, 利益分配问题处理的不好, 不仅会影响傣族园今后的发展, 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三、西双版纳傣族园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相结合的分析与构想

从西双版纳傣族园案例来看, 在西双版纳傣族园“公司+村寨+农户”模式中, 公司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 旅游开发与经营中的绝大部分收益为公司所获取。社区居民处于弱势地位, 通常要挂靠公司生存, 在公司中也只能担任清洁、园艺、歌舞表演、泼水节活动、导游、旅游工艺美术品销售等收入较低、较累的工作, 基本上不可能进入公司的决策层;由于双方实力悬殊, 导致利益分配上社区居民基本上没有决策权和话语权, 其自主意识也不可能得到体现, 旅游收益像公司方面倾斜成为必然;此外, 作为旅游开发和经营的最重要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权属问题和价值评估问题仍然模糊不清, 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被严重低估, 导致当地居民难以凭借优势旅游资源来获取应得的利益, 形成“谁管理, 谁拥有;谁使用, 谁获益。”的现实局面;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部门的协调机制并没有较好地发挥作用 (政府过于关注GDP效应和维稳作用) , 有缺位的嫌疑。这一切使得傣族园“公司+村寨+农户”的模式存在较大的隐性危机;在经营状况较好时, 一切问题都会隐蔽起来, 一旦经营出现不顺利和商业周期波动, 一切问题都会浮出水面;此外, 随着社区居民眼界的日益开阔, 其自主权利意识的觉醒, 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行动, 其要求重新界定旅游资源权属和评估旅游资源价值会成为必然, 这必然会对现有的“公司+村寨+农户”经营模式造成巨大的冲击, 这个问题处理起来难度较大, 如果处理不好, 后果将难以预料。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园区建设 (社区建设) 是以园区旅游开发为核心的, 从景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方面来看, 是较为可取的;但在社区权利 (权力) 的界定、分配、社区资源商业化价值及分配、社区财政、社区服务、社区工作队伍方面仍然存在相当大的问题。

从和谐社区建设方面看, 社区建设与社区旅游息息相关, 如果社区旅游与社区本身结合较为紧密, 则社区建设中旅游的影响作用就非常巨大。社区的规划、发展、经营管理基本上都是按社区旅游开发的需要来规划和实施的, 社区的硬件建设———社区道路、景观、绿化、卫生、环境等一般都开展得比较好, 但在社区旅游利益分配、社区权力分配、社区参与方面都会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诱发的矛盾在逐渐堆积, 若不尽早解决, 任其发展下去, 将来会很危险。对这个方面问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并探索、研究根本解决之道;如果社区旅游与社区本身结合不过紧密, 甚至二者之间是相互独立或分离的, 则旅游开发对社区建设的影响作用就较小。社区建设基本上能尊重社区居民的意愿, 并在 (社区居民委员会) 村委会的组织、领导下进行, 虽然建设速度不快, 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但循序渐进, 未来仍可期待。

从我们的调研可以看出, 云南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相结合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各个少数民族社区由于基础条件、特点、区位优势、资源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呈现出来的问题也各不相同, 但归纳总结起来主要问题是:社区参与问题、社区旅游利益分配问题、社区权力的分配与运作问题, 其核心问题是社区旅游利益分配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解决, 目前的研究上一般倾向于通过社区参与和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 Theory) 理论来解决, 但现实中这两种方式都存在巨大的局限性。从各国的实践上看, 实行起来困难重重。特别在发展中国家, “社区参与”只不过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 缺乏实质性内容, 社区旅游开发及其收益主要是被政府、开发商、投资商所控制的, 社区及社区居民所获仍是相对较少, 且公平性不足。因为, 社区和社区居民对实际所实施的旅游开发规划、计划的影响力是微乎其微的。而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一种可供参考、借鉴的理论和分析方法, 从理论上看比较完美, 对解决社区参与和社区利益分配问题有一定的效果, 然而在实践中, 由于利益相关者各方太多、层次之间差异较大、相互之间关系过于复杂, 如何满足、平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是一个难以实现、令人头痛的问题, 使得这一理论的实际应用受到较大限制。

在我国少数民族社区旅游 (包括社区旅游) 开发中, 首先要面临的是旅游资源所有权的权属问题限制。因为少数民族世世代代从事生产、生活、居住的社区往往就是旅游资源的所在地。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资源可以有国有或农村集体所有二种形式, 但是对“集体”的界定并不十分明确, 由谁来行使集体的土地所有权?行使集体的土地所有权的实体是谁?界定也并不清晰。这必然导致权利真空出现, 人们不可能确切知道如何来维护他们的权利?这样, 各级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从法律上讲都有权介入土地和资源的使用和管理, 形成“谁使用, 谁管理, 谁拥有, 谁获益!”的局面, 而当地社区居民反而丧失了应有的财产和权力。

我国少数民族社区旅游 (包括社区旅游) 开发中, 一般情况下, 政府处于主导和强势地位, 因此政府主导是必然的路径选择。在此条件下, 政府官员中责任人责任重大, 其个人的理念、工作能力、清廉程度对旅游项目规划、设计、开发来说至关重要, 往往是政府主管领导人一个人就能决定旅游开发和利益分配的成败。

笔者认为, 要解决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的利益分配问题, 仅靠强调社区参与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是远远不够的, 各个地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强调其特殊性, 提出的解决方案, 虽然各有特色, 也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都是基于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路径来分析、解决问题, 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公平性问题和可持续性问题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就事论事, 只会使问题变得更为琐碎、复杂, 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和困难。

因此, 需要转换一下思路, 从新的角度和路径来处理这个问题。其实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利益分配问题就是一个经济利益分配问题。既然是经济利益分配问题属于经济问题, 就应该按经济问题的解决方式来解决, 让参与其中的平等主体各方来协商解决、或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不要过多依赖政府, 政府也不要陷入其中, 政府只要做好提供“公共产品”、当好“守夜人”和“裁判”的角色就行了, 超出政府的角色范围, 只会好心办坏事, 适得其反。

经济利益分配问题的解决, 不能仅就利益分配一个环节来解决, 要有系统的观点, 要考虑利益产生的整个过程:利益产生的源头、过程、分配、救治手段 (争议处理机制和方法) , 按系统论的观点去考察、明确、分析, 才能予以最终解决。利益的产生源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 因此明晰产权、明晰各种资源的归属是分析利益产生和来源的基础;利益分配是基于对产权和各种资源归属实际利益的确认, 它同样是以明晰产权、明晰各种资源归属为基础的;利益分配的合理与公平是具体的执行问题, 同样取决于上述的基础, 取决于政府能否提供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法治环境, 对各种争议能够提供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和方法。因此, 应该从法律和经济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些观点认为, 可以靠增权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当今现实条件下, 这个问题太超前了!在权利界定不清、行使权利难度较大, 维权成本过高的条件下, 要求靠增权来解决问题, 真有“天方夜谭”之感!

因此, 从根本上解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确权”。确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明确旅游资源、土地等资源的所有权—既明晰产权;二是明确行使旅游资源、土地等资源的所有权的实体, 同时明确该实体具备的权利和权力, 这是实际操作的基础。其次是“行权”。顾名思义, 就是依据权利来行使权力, 也就是社区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通过与各种内外部力量的对抗、博弈而取得对社区旅游的规划、开发、经营、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控制权。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参与 (包括社区参与) 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权力 (实际控制权) 的认可、取得、执行的过程, 本质上是一个权力分配的政治过程。行权的实施有赖于完备的社会法律环境和政府的行政执行力的支持。最后是“维权”。维权就是维护权利实体行使权力, 获取相应的利益;对权利实体在行使权力过程中遭受到的各种侵权行为和不公正待遇予以司法救济和行政支持。这个方面, 政府应该责无旁贷。

遵循上述三点, 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的利益分配问题应该可以得到根本解决。

四、结论

1.从社区旅游的角度出发是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村寨建设 (社区建设) 较好的方法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旅游, 从社区旅游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会取得比较全面的结果;其中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的灵魂, 应重点强调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特色和魅力, 同时应重点强调社区参与, 强调社区居民 (当地居民) 的利益和获取利益的具体途径。

2.社区居民参与为主、政府指导为辅的模式是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应该采用的模式

在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上, 以往的研究总是认为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 社区居民的参与必须在政府主导的框架下进行。其实不然, 政府主导过多, 会导致社区居民参与的重要性降低, 最终失去参与的价值。社区旅游开发追求的是商业利益, 而长远的、正常的商业利益的取得是基于平等主体的参与, 与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达成意思表示一致来实现的, 在这其中, 任何与此无实质性关联的其他因素的介入都会影响正常商业利益的实现。

3.设立社区旅游和建设基金, 建设好游客接待中心, 尊重并应用当地居民的乡土知识是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

少数民族社区旅游要顺利开展下去, 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支持作保证, 为此需要设立社区旅游和建设基金。该基金主要来源于门票收入提成 (应不低于门票收入的20%) 和当地政府的部分捐助以及游客或相关企业或组织的捐赠、旅游活动各项收入中的提成 (提成比例以5%为佳) 。基金主要用于与旅游项目有关的各项活动, 如村寨内旅游公共设施的修建和维护, 游客接待中心必要的招待游客的开支, 村民外出学习的费用, 因旅游需要与其他村寨进行交流的部分费用。基金的使用必须置于全体村民的监督之下, 定期公布帐目, 实行民主管理, 财务公开, 专款专用。

建设好游客接待中心可以发挥其功能, 提高经营能力, 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服务, 做到经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尊重并运用好当地居民的乡土知识是体现民族特色, 展现民族魅力的关键。

4.公平地解决社区旅游利益问题是实现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的核心与关键

篇3:选题策划的基本思路:开发与整合

国内图书市场每年的新版图书多达几十万种,如何独辟蹊径,策划独特选题,在图书市场中占据吸引读者的位置,成为困扰很多编辑的头等大事。在选题同质化严重的今日,出版社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图书营销手段的较量,已逐渐趋向选题的竞争和较量。因此,选题的策划成了决定编辑工作成败的关键。

就目前市场上每年的新版图书而言,除极少数的粗制滥造的低劣重复出版物之外,我们总可以在林林总总的书籍当中发现一些能够满足时代需求,适合读者阅读,而且令人眼前一亮的出版物。笔者根据对这些图书选题的考查和分析,结合自己在图书选题和编辑方面的研究心得,认为开发与整合是选题策划的两条基本思路。

选题策划的开发性

选题开发必须建立在对社会生活广泛知晓和了解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找到好的选题切入角度。信息是选题之源,选题不是来自闭门造车,而是来自对信息的广泛收集、积累、提炼、研究。当今社会信息急剧增加,瞬息万变,作为图书编辑更要重视信息工作。但是信息不等于选题。选题是对准备出版的图书的构思和策划,是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一定时期的形势、任务,以及各个学科的研究状况和产业发展情况,以对社会阅读需求的了解和预测为基础,对信息进行提炼、集中、升华的结果,是对社会发展现状和社会热点的综合分析的结果。

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2010年广州亚运会需要出版相关的出版物。2010年秋天,广州亚运会尚未开幕之前,各出版单位早已瞄准亚运会这块大蛋糕,五花八门的亚运会出版物纷纷进入市场。笔者所在的出版社既没有体育图书出版方面的长处和优势,也没有这方面的政府背景。面对这样的形势,怎样才能够从亚运的图书出版热浪中“分一杯羹”呢?

笔者认真研读亚运会的宗旨和精神,深知亚运会是亚洲国家、亚洲人民的盛会。对于广州来说,亚运会是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一次让亚洲兄弟国家了解广州,甚至了解中国的机会,因此“开放”和“了解”是亚运会非常重要的主题。在亚运会期间,必然会有世界各国的大量记者涌入广州,他们需要这样的出版物以对这座城市进行了解和认识。于是笔者所在的岭南美术出版社从这种视点出发,跟广州市宣传部门合作,策划并出版《珠三角地区采访指南》(中、英文版),供前来广州报道亚运会的中外记者使用。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与很多主要介绍广州的景点、美食等方面的出版物不同,我们的选题可算是独辟蹊径,把握住记者读者群体赢得市场。在接下来的2011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又循着这一思路,策划出版《今日广东采访指南》(中、英文版),让世界了解整个广东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今日广东采访指南》实际上是《珠三角地区采访指南》一书的拓展,旨在宣传广东改革开放的成果,既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

选题策划的创新性

选题策划必须把握好图书的内涵,使之充分体现所选题材的文化精神,以免把题材的意义淡化。选题是对文化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出版什么类型的图书,不出版什么类型的图书,反映的是编辑人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精神生产的基本要求是创新,要使选题具有特色,一定要力争将题材的意义做足,避免平庸重复。

例如,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市面上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出版物不下百种。关于这方面的选题,广东作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具有资源性优势。但是怎样发挥这种优势却耐人思考,出版一本一般性的图书可能也会有一定的市场,但是关于这种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的题材,笔者作为广东的出版人,应该有更为厚重的奉献。于是笔者联系广东省政协的文史资料委员会和广东省档案馆,确定由他们出面组织一批权威专家,编写出版《辛亥革命广东档案史料选编》,图书出版后受到思想界、史学界的重视。与此同时,这本书的出版,意义涉及开发、利用、流传等诸方面,也为馆藏资料服务社会提供成功的范例。

除此之外,笔者策划的《连州刺史刘禹锡》也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刘禹锡是唐代著名诗人,更是对广东文化产生过积极影响的入粤文化名人,但是长时间以来,广东却对刘禹锡的重视程度不够。《连州刺史刘禹锡》的出版引发许多文化人对刘禹锡的关注,在2012年的“两会”上,广东省政协委员还根据这本书提出提案,要求有关部门加大对刘禹锡研究的关注力度。这样的出版,有助于让人们更加关注历史和文化,更加突出图书所传承的文化使命。

选题策划的整合性

选题策划应当重视整合,要善于利用已有的成果,通过对原料的重新组合,策划出更优质的选题。在每年出版的出版物中,除少部分属于新版的原创作品之外,其余大部分书籍的内容大多是现有出版资源的再利用,要么改变出版方式,要么对内容进行重新解读,要么对读者市场进行细分。就是这种看似简单的对出版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在实际的出版工作中不仅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往往能够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整合出版资源:

1. 由点到面。当某方面内容的图书受到市场追捧而畅销的时候,它一定是契合当前市场的某些流行要素或是满足读者的阅读取向,因此开发关联的系列选题,也就成了整合出版资源的最简单、最便捷的一种方式。事实证明,所谓的“跟风”出版经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选题开发思路,由个体效应到群体效应,无论是借自己的劲,还是仰仗他山之石,如果动作迅速,工作到位的话,都会有不错的回报。

2. 由浅入深。当某类图书(尤其是大众普及文化类)在市场上获得不错销路的时候,如果合理地进行此类选题的深度开发往往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读者接受知识的过程一般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把握住这个特点梯次开发,也会取得较佳的市场回应。

3. 由旧翻新。所谓“旧”,是有特殊含义的,是指那些具有经典意义的名家旧作。读者的阅读是有周期的。什么是阅读周期?一方面是指某类读者在阅读上重温旧梦的怀旧情结,另一方面则是指新一代读者所产生的需求。这个过程少则五年,多则十年。准确地把握阅读周期的节奏,适时地出版一些旧题材的图书,也是一种便捷可行的出版方式。

4. 以不变应万变。人们的阅读兴趣虽然是千变万化的,但不变的是世世代代对于精神财富的汲取。这里所指的精神财富就是那些经过大浪淘沙而最终被人类传承下来的最浓缩、最经典、最有阅读价值的名家名作。恰当地摸准读者经典阅读的实际需求,在制作包装上为经典名作设计一款时尚的外衣,并适时地推向市场,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做法。这样的选题出版也许未必能大获其利,但它却能使你在贴近读者、增加实践经验的同时,逐步积累越来越多的出版资源,而且这类出版资源还具有成本低、时效性好的特點。

总之,图书选题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同时又是实操性很强的具体实践。“攀山千条路,同仰一月高。”开发与整合作为其重要途径和手段,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提高,需要勤思、勤学、多实践,才能逐步找到既适合自己,同时又符合市场规律的选题思路和工作方法。

篇4:西双版纳旅游策划开发运作思路

关键词:民族村寨,企业主体,开发模式,西双版纳傣族园

引言

云南省拥有51个少数民族,(1)其中4 000人以上的就有25个,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2009年,云南省少数民族总人口1553.6万人[1],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33.98%。其中,少数民族自治行政乡150个,下辖2万多个少数民族自然村寨。由于交通封闭、经济落后等一系列原因,众多的民族村寨保留了较为完整的自然和文化遗迹。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云南的部分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先后得到了开发利用,形成了丽江玉水寨景区(国家4A级景区)、西双版纳傣族园(国家4A级景区)等著名的以民族村寨为主体的旅游景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园景区就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企业为主体开发模式的典型案例,为诸多的民族村寨进行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企业主体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是指企业以营利为目的,按照旅游市场自身的特点,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条件下,以旅游资源市场化配置为基础,充分发挥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为企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旅游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基础上,西双版纳傣族园实行“公司+农户”的开发经营模式。其本质是互补品生产企业在经营层面的一体化[2],是民族村寨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独特的“生产资料”进行市场化配置的表现形式。

一、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基本情况及发展历程

(一)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基本情况

傣族园,全称西双版纳傣族园,国家4A级景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勐罕镇(橄榄坝),距州府(景洪市28公里)。傣族园风景区北有西双版纳唯一的天然湖泊———龙得湖,南有浩荡奔流的澜沧江———湄公河。景区占地面积336公顷,以保存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为基础组建而成的,是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主体,集中展示西双版纳傣族历史、文化、宗教、艺术、建筑、服饰、饮食、生产生活习俗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国家4A级景区。

截至2009年12月底,傣族园景区内的5个自然村寨共有村民335户1 621人,劳动力1 076人,耕地面积4 255亩,林地面积2 937亩。五个自然村寨经济总收入1 992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2 289元,人均纯收入5 687元[3],是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3倍,(2)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7倍。(3)其收入处于省内较高水平。

五寨村民现有257人供职于傣族园管理有限公司,占五寨劳动人口的23.88%。其中,100人在公司从事演艺工作,所占比重最高,高达38.9%;从事环卫相关工作的有59人,占比22.96%,仅次于演艺工作人员所占的比重。供职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14人,占比83.2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8人,占比14.79%,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从事导游相关工作的有32人,占高学历人员的84.21%。

(二)西双版纳傣族园旅游开发建设情况

1998年,云南省地方政府给予政策优惠,引进广东东莞信益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傣族园。1998年5月,傣族园项目得到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和云南省旅游局正式批复。1998年10月傣族园正式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后因资金链断裂等一系列原因,信益实业有限公司撤销投资。1999年3月,由橄榄坝农场注资1 000万元控股60%,成立西双版纳傣族园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后续的开发建设。1999年10月,傣族园正式建成营业,由西双版纳傣族园管理有限公司进行景区的日常运营及管理维护工作。2001年10月,傣族园荣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2年9月,傣族园转换经营机制,实行“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2005年7月,傣族园“公司+农户”模式走上世界旅游组织国际论坛大会。2008年12月,傣族园被国际旅游营销协会、世界和谐基金会等授予“国际知名旅游景区”。十余年来,傣族园累计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累计收入9 000多万元。

二、西双版纳傣族园企业主体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

西双版纳傣族园从开发、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伴随着各种问题和困惑的产生,这些问题和困惑使政府、企业、村寨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严重阻碍了旅游景区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一)景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归属

景区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归属一直是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一个重大争议。199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开始实施农村电网改造,而时至今日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内的供电网络仍然未得到改造升级。景区内变压器随意安置,电线任意搭接,给景区内的村民以及游客的人身安全带来巨大隐患。此外景区内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景区内污水乱流,严重影响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在傣族园管理有限公司与五寨村民签署的合同中,明确规定由傣族园管理有限公司承担景区内的供电网络的改造、自来水、污水排放管道的铺设等一系列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而西双版纳傣族园管理有限公司认为,供水管道铺设、供电网络改造以及污水处理等都是公共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属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范畴,不应该由企业承担。

(二)景区门票纷争

景区门票一直都是民族村寨旅游景区的主要争端。首先,景区门票过高。自1999年10月景区开始营业以来,傣族园景区的门票从最初的门市价5元上涨到门市价100元,团体票80元。傣族园管理有限公司认为,企业投资8 700多万元,需要通过门票收入来平衡支出,获得企业利润。而傣族园的村民认为门票定价远远高于客人傣家乐的人均食宿消费。以岩光接待散客为例,2009年3月28日,岩光接待了山西的7名散客,食宿共计300元,人均消费不足43元;2009年4月12日,接待18名北京散客,共计消费780元,人均消费不到44元。而景区的团体票价几乎是游客人均食宿消费的2倍,这在导致傣家乐消费支出增加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傣家乐的客流量。此外,傣族园管理有限公司只是对景区内道路进行修整,而景区的大门、泼水广场等主要设施是由广东东莞信益实业有限公司进行投资新建的,傣族园管理有限公司只是“坐享其成”,所以,村民们怀疑傣族园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金额并未达到公司所说的8 700多万元。其次,景区门票收益分红之争。西双版纳傣族园管理有限公司承诺每年从税后门票收入中拿出10%对五寨村民进行总体经济补偿,其中包括干栏式建筑保护补偿以及其他公司承诺的补偿标准。每户所得补偿金额直接与景区税后门票收入挂钩。而五寨村民普遍认为景区门票收入只是公司公布的单方面数据,村民无法对门票收入进行实际监管,门票收入数据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村民们认为景区的主要旅游资源是典型的竹楼院落、佛寺、傣族节日、日常生活风情、自然环境等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4]。因此,公司应当承担干栏式建筑的维护费用。他们还认为,西双版纳傣族园管理有限公司通过租用土地的方式变相地“借用”了自身拥有的房屋建筑等资源景观,而村民却没有从“资源景观借用”中获得任何的直接经济收益。

(三)干栏式建筑的异化与保护

民族文化的变异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变化,降低了旅游资源的原有价值[5],威胁到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傣族园内的干栏式建筑异化问题和矛盾不断升级,引起了相关旅游部门的重视。西双版纳傣族园管理有限公司认为,干栏式建筑的异化可能会导致景区吸引力的下降,对景区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村民们认为他们只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对自身的私有财产进行改变,景区的长远发展跟他们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传统的干栏式住房以竹术为材料,木材做房架,竹子做檩、掾、楼面、墙、梯、栏等,各部件的连接用榫卯和竹蔑绑扎,为单幢建筑,各家自成院落,各宅院有小径相通,房顶多以泥瓦覆盖,而在异化建筑中则引入钢筋、水泥和琉璃瓦。此外,传统的傣族干栏式建筑房屋不设门、不加锁,而异化的建筑中则安装门窗,配置房锁。村民们认为泥瓦的耐用性不及琉璃瓦,经过3到5年时间的雨水冲刷,泥瓦将会变黑,影响美观,需重新更换泥瓦。西双版纳傣族园管理有限公司对使用泥瓦的干栏式建筑每户一次性补助15 000元,而这笔钱根本无法完全支付更换泥瓦的费用,而使用色彩鲜艳的琉璃瓦却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此外,木材的来源也是他们逐渐对干栏式建筑进行改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修建一座130平方米的傣楼,大概需要40万元,其中木材的花费占据了绝大部分。干栏式建筑所需的主干木材至少需要40年以上的生长时间,由于国内对大龄树木的砍伐要求严格,质量高的木材较难得到,所以从缅甸、泰国等国家进口木材成为了村民的首选,而高昂的进口费用使不少村民“望而却步”。

(四)土地出租问题的矛盾日益尖锐

1. 土地租用面积补偿的问题。

西双版纳傣族园管理有限公司以“整体承租”的形式租用五寨村民寨子周围及附近的土地使用权50年,期间村民不得将出租的土地转租其他人,但在支付租金的时候却以公司实际占有的土地面积为准。

2. 土地租金价格的问题。

公司给予五寨村民每亩土地每年500元的租金,以十年为一个租期,每十年每亩租金价格上涨25%。2009年底,西双版纳傣族园管理有限公司支付给五寨村民的土地租金上涨至625元,然而周边地区土地的出租价格已经达到每亩每年1200—1500元。由于公司硬性规定不得将承诺租用给公司的土地转租给其他人使用,造成景区内部及附近多处田地荒废。

(五)景区村民的就业问题

傣族园管理有限公司招用五寨村民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劳动就业问题,使村民由农民变成员工。但景区工作的村民比重仍然较低。公司现有正式员工1 087人,而仅有257人为五寨村民,仅占员工总人数的23.64%,大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村民普遍认为,旅游业带来的相关收入并没有成为自己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家庭收入仍然主要依赖于林业和种植业等。此外,五寨村民在傣族园管理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演艺、环卫、保安等较低层次工作,薪酬水平较低,不能全面满足村寨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六)村民之间矛盾重重

民族旅游开发中出现的贫富分化以及核心价值取向向“经济利益法则”转化等问题[5],成为村寨村民之间矛盾的主要原因。五个傣族自然村寨都隶属于曼听行政村,在各村寨设立村民小组,负责协调本寨的日常事务。由于各村寨的地理位置及旅游资源丰度等差异,其对待旅游开发的态度截然不同。例如:曼将村位于景区大门与停车场之间,团队或者自驾车游客直接在停车场下车;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曼春满大佛寺、曼乍佛寺、塔包树等主要旅游景点则位于曼春满、曼乍、曼听等村寨,其中曼春满的旅游景点数量最多;在吸引游客、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等方面上,曼将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而曼春满则处于强势地位。此外,公司对景区内的景点给予“租借费用”,这笔费用发放给旅游景点所在的自然村寨。这一举措使得各寨村民之间收入差距更加突出,无形中加剧了各寨村民之间的心理落差。

景区的游览道路设计也是造成村民之间矛盾的主要原因。串联景区旅游景点的主要游览道路是水泥道路,而远离旅游景点的偏僻道路则以红砖铺成。主干道路两边的傣族乐清洁美观,游客数量较多,家庭收入较高,傣家竹楼也更为华丽,而处于红砖道路两旁的傣家乐游客数量较少,房屋显得较为破落。村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开始凸现,心理不平衡加剧。

三、以企业为主体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对策

(一)明确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角色定位

政府在政治经济领域中的角色定位一直是专家学者争论的焦点之一,特别是在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市场经济需要政府的宏观管理和引导。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高关联度的产业,但其也深受地区基础设施和文化法律制度的制约。此外,以企业为主体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是一种典型的企业市场行为,有着典型的市场经济特征。因此,在民族村寨旅游协商准备、开发、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角色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通过田野调查,笔者认为在民族村寨的旅游协商准备、开发、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承担着两个主要角色:即“红娘”和“服务与监督者”。所谓的“红娘”是指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协商准备期间要充当“牵线人”的角色,使“养在深闺的小姐”———富有特色的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和“才气横溢的书生”———实力雄厚的企业能够相互了解,达成开发合作的意向。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主要作用是参与相关旅游展会,推进招商引资,为村寨旅游资源走出寨门寻求机会,积极审查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对其资金、技术、管理等资质进行严格审查,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技术管理缺陷等意外状况。此外,政府及相关部门还要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对村民进行积极的引导,避免政治施压情况的出现,客观、公正的维护企业和村民的切身利益。

在民族村寨的开发与今后的管理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好角色的转变工作。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好道路、供电、供水、污水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加快民族村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为后续的开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在景区的管理运营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监督合同、协议的落实状况,主动了解企业、村寨村民的实际困难,对两者进行引导,化解企业和村寨村民之间的主要矛盾,避免发生冲突。

(二)凸现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是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原则,也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要求之一。在实际访谈中,笔者发现村民对公平原则有着强烈的诉求,他们迫切的希望土地的租赁价格能够得到合理的上涨,以维护物价上涨等因素所带来的实际地租的下降。

笔者认为,企业跟村寨村民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相对公平的租赁关系,签订与实际经济指标相关联的土地租赁合同。合同中规定的土地租赁价格应当与年度主要的经济指标相联系(比如扣除通胀膨胀率等),只有建立动态的土地租赁价格体系和评估机制,才能确保村寨村民的实际土地收益。

村民自身内部也应当建立一种更为公平的收益分享机制。村寨旅游资源为村寨村民集体所有,并非某一个村民所独有,每一个村民都有权获得自己所应当享有的收益。笔者认为,应当建立一种全面的、综合的收益分享机制,这种收益分享机制应当充分考虑家庭和劳动人口等因素。首先,从所有收益中拿出适当的部分,用以补偿孤独老人、困难家庭和对村寨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群;其次,拿出适当的部分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发,对家庭人口较多的进行适度的补贴,处理好家庭之间的矛盾;再次,拿出较大的部分以村寨的劳动人口进行均分。这样既照顾了家庭的实际情况,又兼顾了劳动人口,使村寨村民的付出与回报处于较为对等的水平。

(三)完善门票分成利益分享机制

资源享有主体与投资主体的不统一,是产生各种矛盾的根本原因。少数民族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体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享有文化产权,即有权分享门票收入[6]。但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有权获取景区的门票收益。根据经济地租理论,景区门票价格应为使用权购买价格。使用权购买价格包括旅游产品中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使用租金、企业的投资及运营成本和目标利润。表面看来,村寨村民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受到严重的资本盘剥,但是企业作为村寨旅游开发的投资主体收回投资成本、获得利润是无可厚非的。因此,企业和村寨村民之间应该寻求一种更加客观的、平衡的门票收入分成机制。企业应该允许村寨获得景区的部分股份,村寨在一定时期内不参与或者以较低比例分红;随着投资成本的不断收回,逐步调整村寨所占的股份比重。此外,企业可以通过集资的方式,吸收村寨村民的闲散资金,避免出现资金短缺问题。这样既确保了企业的投资回报,维护了村寨村民的合法权益,又为村寨今后的发展建立了良性循环。

(四)强化企业的社区责任

民族村寨社区是民族村寨旅游的主体,也是民族村寨旅游的基本载体,其旅游资源的原生态性以及文化的本土性对民族村寨旅游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为民族村寨旅游的主要受益人,企业在维护旅游资源的原生性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企业要帮助村民做好村寨旅游资源的维护工作,结合景区规划,配合村寨村民更好的建设家园,向村民讲清利害关系,与村民共同维护村寨旅游资源,促进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企业还要加强对村寨村民的培训工作,提高其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管理知识,吸收村寨村民进入景区的管理层,充分发挥村寨村民的地方性知识,做到现代管理制度与地方性制度的有机结合,使景区的管理水平更加适合景区的实际状况。提升农家乐的科学管理水平,制订统一的服务标准、餐厨标准、价格标准;对村民进行适当的厨艺培训,使村民的厨艺水平得到提升。再次,企业应当做好村寨社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避免文化遗产出现断层。最后,要与村寨村民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消除由知识体系、文化水平、民族风俗差异产生的各种冲突,达成思想认识上的一致。加强企业对村寨群体和少数民族地方性知识尊重和重视,从中汲取养分,转化成为正式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景区的实际管理运营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33-35.

[2]翁瑾,杨开忠.重渡沟“景区公司+农户”的旅游产业组织模式研究[J].经济经纬,2009,(1):135.

[3]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数字乡村网.http://www.ynszxc.gov.cn/szxc/ProvincePage/SiteMap

[4]田艳.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补偿制度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0,(4):183.

[5]李宏,李伟.论民族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32.

篇5:开发与整合:选题策划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图书选题 选题策划 开发 整合 出版社 编辑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1-0042-03

[Abstract] Topics planning is similar to product development in general enterprise which is of vital importanc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publishing business. Topics planning is not only a subject that worth researching, but also an accumulated experience of editors in the practice of editing. The basic ideas of topics planning are all about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society, editors should continue to broaden the knowledge and means of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Topics planning is a sharp weapon of publishing house when pursuing double-effect, a reflection of editors personal value, and a guarantee for cultural inheriting in the whole society.

[Key words] Topics planning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Publishing house Editors

选题策划类似于一般生产企业的产品研发,但又不同于一般企业的产品研发,它带有浓重的文化色彩,具有突出的社会属性。选题策划是一个出版社业务的龙头,不仅是出版社追求双效的利器,也是编辑追求个人价值的体现。那么,如何才能策划出独特的选题呢?笔者结合自己在图书选题和编辑方面的探索和心得,根据对市场上既有图书选题的考察和分析,认为选题策划的基本思路是开发与整合。

1 选题的开发

1.1 努力占有并巧妙利用信息

业内有句流行语,就是能够“走出去”的编辑才是好编辑。“走出去”要求编辑有意识地去开阔视野,追踪社会文化生活、学术前沿与权威,广泛获取社会动态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收集积累和研究提炼,产生创意的火花,找到好的选题切入点。巧妇难为无米炊,没有对海量和瞬息万变信息的掌握,没有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打磨升华,就失去了策划选题的基础。

在占有信息的基础上,编辑必须具有自觉深入思考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为了提高本地区的知名度,同时准备对“世界足球起源地——中国春秋战国的齐都临淄”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申遗,计划于2006年在临淄举办“中国·临淄国际齐文化”旅游节。得知此信息后,笔者立即向社内选题论证委员会反馈,并代表出版社与当地政府接洽,阐释将地方文化整理成册,作为地方名片推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最终借助地方政府人力财力的支持,成功策划了《走进齐都》十卷本丛书。该套书对临淄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经济概貌及足球(史称蹴踘)的历史渊源等分专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描述,呈现给读者一个丰富多彩、立体、历史厚重的临淄。由于史料翔实,内容丰富,装帧精美,丛书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初版后连续再版,斩获骄人的双效。足球的起源地申遗工作也获得成功。2014年,临淄政协在本地召开全国部分城区(县、市)政协工作研讨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有十几个省市的政协有关人员出席。延续之前的思路,适时宣传临淄,我们又策划了《图说临淄文化遗产》在会上推出,收效甚佳。可见,编辑必须具备对文化信息的敏感性与把握、跟踪能力,及时将信息转化成适销对路的图书产品。

1.2 强化导向意识,出版精品力作

策划的选题一旦成书就是文化产品,带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将跟随图书这一载体广泛传播流布,起到对读者意识的教化与引领作用。所以,编辑必须把握好图书内容,敏锐地觉察政策导向,这能反映编辑的文化修养和政治素质。积极策划弘扬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唱响正能量、突出真善美的选题,也是编辑的社会责任所在。

2008年是知青上山下乡结束30周年,全国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笔者配合纪念活动策划出版的《邢燕子》一书,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邢燕子是天津知青,与北京知青侯隽和江苏盐城知青董加耕在上山下乡的知青中颇具影响。可见,作为天津的编辑,有策划知青选题的资源优势,但是怎样发挥这种优势却耐人思考。笔者认为,策划这种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非凡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题材,应该结合青年人主题教育活动进行思考。一方面,邢燕子是当时知青典范中天津市的代表,被称为毛泽东时代的好姑娘。她历任中共河北省委委员、宝坻县委副书记、地委常委、天津市委书记、市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党的九大至十三大代表,第十至十二届中央委员。1981年被天津市委安排到北辰区工作,任北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现退休在家。收集整理她的资料有地理上、人物事迹上、时间轨迹上的各种便利条件。另一方面,百花文艺出版社多年来出版古今中外各种名人传记不下几十种,积累了丰富的编辑经验,所以不能仅限于出版一本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资料汇编,而应利用自身优势出版一本传记,既能作为纪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又能丰富出版社的传记板块,更能为推动全市爱国理想主义教育服务。于是笔者联系了天津市北辰区政协,由他们联系本地作协组织作家编著了《邢燕子》一书。这本书的出版,既保存了一手史料,也弘扬了爱国理想主义精神,为当下对青年人的教育提供了鲜活的事例,受到共青团天津市委的高度重视,在全国知青圈内引起广泛关注。

nlc202309040117

所以,选题策划应该充分认识并重视选题的意义,体现选题的社会价值与使用价值,争取读者认可,这才不会浪费或糟蹋资源,才能把题材做大做精。

1.3 适时“跟风”出版,收效事半功倍

跟踪卖场图书销量不难发现,一种图书热卖一定是因为它契合了当时的读者阅读心理与需求,这种心理与需求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热点不无关系。比如出国热引发英语热、国学热引发传统文化读本热、公务员职业热引发相应的考试指南热、养生热引发健康生活类书刊热。因此,策划与热点相关的选题形成本社系列产品或者挤入市场同类图书板块,是选题策划又一成功途径。“跟风”出版有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选题开发思路,但必须适时适度才会有回报,否则将造成积压,带来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

以笔者所在百花文艺出版社为例,策划出版体育竞技类选题没有优势。但当2011年底林书豪在NBA赛场一夜走红,新华出版社即刻推出《林书豪!从哈佛到全明星》后,我社利用出版传记类图书的经验优势,快速跟进,于2012年4月推出《林书豪:有梦就去追》,短短数月销售突破万册。由此引伸,作为文艺社,要有突破传统选题品种的意识,从实用艺术、人文史学、传记文学、收藏文化、音乐艺术等方方面面跟通俗风,将学术书请出象牙塔,出版“三贴近”产品以飨读者。如《中国建筑史》一书,由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撰写,把建筑从美学的角度呈现给读者,将学术圈读者群扩展到大众读者群,使建筑方面的科学知识得到广泛普及与传播。

2 选题的整合

当前出版社库存几千万码洋是较为普遍的事,有的甚至更多。消除积压是每个出版社在经营上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打开库存书目,发现有些图书的内容很优秀,但或许因为初版时对市场培养不到位,或许因为制作上不适合读者当时的审美取向,或许因为在内容编排上有失精准,凡此种种,导致一时积压。适时地对这些尘封的既有选题进行整合再造,要么改变既有图书的形态,要么充实相应内容,要么重新编排或拆分既有内容,形成新的选题,不失为选题策划的一个有力补充。

2.1 把握阅读取向,充实选题内容

计算机的应用、互联网及数字技术的更新,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阅读习惯和趣味,对这种变化编辑必须有所感知,还要随时调整选题策略,顺应时代要求,及时改变固化的策划思维模式,多方努力确保既有选题在同类书中的市场份额,同时争取扩大势力范围。

比如百花文艺出版社于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二十世纪四大名人传记》,是小32开纯文字版本,因传主的成就与作者在相应领域的学术影响,该系列图书一直受到读者追捧,不断再版重印。随着市场反馈信息的积累,编辑发现读者的阅读越来越追求版本生动、内容精良,图书单以呆板的文字呈现已不能充分满足读者需求。即知即改,出版社迅速召集印前主要制作环节负责人工作会,请责任编辑与作者或其家属(有的作者已去世)联络,收集图片资料,电脑制作部门精准扫描图片,进行图片加工和版式设计,改变图书的整体装帧。经过一系列努力,图文并茂的《二十世纪四大名人传记》出版发行,效果良好。

2.2 把握阅读周期,以旧翻新版本

“以旧翻新”不是简单地重新制作库存积压图书,而是要结合当下市场需求,把内容精良、市场有望动销的品种遴选出来,重新论证,对具有经典意义的名家旧作再翻新。所谓经典,是历经时代变迁、知识更迭,最终被人类传承下来的最浓缩、最有阅读价值的名家名作。出版经典名作,不但能够满足人们阅读经典的心理需求,还能使出版社通过这种方式,积累越来越多的出版资源,而且这种出版资源还具有成本低、时效性好的特点。比如《百花散文书系》(古代卷、现代卷、当代卷、外国卷)以及作为该书系的延展品种《新百花散文书系》,全套近200种,前四卷绝大多数品种的版权已进入公有领域,稿费投入相对低,初版的成功及多年营销,已形成“看散文到百花”的品牌效应。虽然这套书价格不菲却保持着常销的好势头。

之所以“以旧翻新”,是因为读者的阅读具有周期性。把握这一市场规律,发现“冬眠”图书,重新激发其市场活力,一来减轻库存压力,使部分停滞资金重新流动,二来可以满足读者再阅读的怀旧情结或新一代读者受传统影响而形成的阅读冲动。阅读周期的轮回一般少则五年,多则十年。所以,准确地把握阅读周期的节奏,适时地旧作新出,是选题创新的重要思路。如《百花散文书系》,在上世纪90年代成套后,又分别于2004年、2009年再版,每次再版均对开本、字体字号、行距版心、封面设计等做了些微调整。

总之,选题策划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也是实践经验的积累。开发与整合的基本思路要随着文化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不断拓宽与丰富其途径和手段。

(收稿日期:2015-10-16)

篇6:旅游地产开发土地出让的思路

关键词:旅游,房地产,土地出让

0 引言

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建的、有别于传统住宅项目的, 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置业项目, 可称为旅游房地产。旅游房地产类型大致有旅游景点地产、旅游商务地产、旅游度假地产、旅游住宅地产等等。较之一般的住宅, 旅游房地产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它是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无缝嫁接, 具有更好的自然景观、建筑景观, 同时拥有完善的配套功能和极高的投资价值。下面从几个已经实施的旅游项目分析现行旅游地产土地出让的思路。

1 吉林长白山度假区

1.1 基本情况

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距长白山机场10km, 距天池风景区20km, 是吉林省2009 年招商引资项目, 总投资200 亿元。项目分南北两区, 北区为旅游服务中心, 南区为国际旅游度假区, 由滑雪场, 冬季雪上两项赛场, 旅游小镇、高档酒店群组成。

1.2 土地出让方式

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共1.5 万亩, 其中北区5835 亩 (其中住宅4619 亩) , 南区8939 亩 (其中住宅2104 亩) , 抚松县于2009 年11 月将北区5835 亩土地分为54 幅地块一次性发布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 于2010 年4 月将南区8939 亩土地分为41 幅地块一次性予以公告, 同时要求: (1) 竞买人需对挂牌出让地块同时取得, 整体开发; (2) 竞买人需在抚松县注册成立公司, 注册资金10 亿人民币, 并以注册成立的公司名义参与竞买; (3) 竞买人 (含其集团所属直接控股子公司) 需具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土地成交价:北区8 亿元, 南区10 亿元。住宅用地约占整个项目土地总面积的45%。

2 海南三亚风凰岛

2.1 基本情况

三亚凤凰岛位于海南三亚市三亚湾, 全长1250m, 宽约350m, 是在海礁盘冲吹填出的人工岛, 四面环海, 土地面积548 亩, 通过海上观光大桥连接凤凰岛和市区滨海大道。

凤凰岛主要包括七大项目, 即一栋超星级酒店, 国际养生度假中心 (即5 栋产权式酒店) , 商务会所 (别墅性产权式酒店) , 海上风情商业街, 国际游艇会, 奥运主题公园和凤凰岛国际邮轮港。

2.2 开发模式

凤凰岛项目是海南省“十一五”重点工程。2006 年1 月, 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三亚凤凰岛500 亩土地综合开发项目”, 寻求合作开发凤凰岛大型综合旅游度假项目单位, 总投资20 亿元, 当时岛上市场设施已基本完成。该项目规划土地面积547 亩, 建筑面积255500m2, 所属行业:旅游业, 项目分类:旅游项目。该项目无配套居住。

3 宋城项目

3.1 宋城集团相继开发的几个旅游项目

(1) 杭州宋城旅游景区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区西南, 于1996 年开业, 是中国最大的宋文化主题公园, 是纯旅游项目, 无配套居住。

(2) 杭州乐园占地3000 亩, 位于萧山湘湖畔。该项目突破了单一主题公园的概念, 成为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会务于一体的大型休闲社区, 该项目配套景观房产, 经了解, 住宅用地约占总面积的50%。

3.2 开发模式

宋城集团是先开发旅游项目, 通过旅游造势带动人流、物流, 然后再开发房地产的路子, 探索出结合旅游和房地产的景观房产, 形成旅游与房地产的良性互动。

4 珠海海泉湾度假区

4.1 基本情况

由港中旅 (珠海) 集团投资的珠海海泉湾度假区是全国第一家“国家旅游休闲度假示范区”, 是香港中旅集团继建设开发深圳华侨城、世界之窗、锦绣中华之后的又一力作。2006年1 月开业, 度假区总占地5.1km2, 首期项目以罕有的海洋温泉为核心, 由两座五星级会议度假酒店、集美食娱乐演艺于一体的渔人码头、高科技的现状剧院、拓展训练营、高尔夫、休闲垂钓等产品和项目组成, 是综合配套完善的超大型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4.2 开发模式

海泉湾项目用地于2002 年协议出让, 原为国有滩涂地吹沙造地形成。一期面积3.3km2, 以旅游项目为主, 住宅用地面积占8%, 其中开业部分为1km2, 共投入25 亿元。二、三期面积1.8km2土地尚未出让, 规划功能尚未最终确定, 拟以住宅用地为主, 借前期旅游项目的景观提升后期住宅项目的品质, 吸引人气购买房地产。

5 现行政策下的土地出让思路

综上, 各地的旅游用地在不同时期不同政策情景下开发模式各不相同。

5.1 土地出让方式

按照《全国土地分类 (试行) 》, 涉及酒店餐饮的属于商服用地。根据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 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 应当以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同时根据《禁止用地目录 (2006 年本) 增补本》, 住宅用地单宗出让面积不得高于20hm2, 但对于商服用地暂不作限制。因此, 旅游用地的出让面积可以在千亩以上, 同时可以约定旅游项目的开发企业同时进行周边地块的一级开发, 即对政府规划选址范围内的国有土地, 集体土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 并进行适当的市政配套建设, 使选址范围的土地达到五通一平的条件。待周边地块完成一级开发, 形成“熟地”后由政府实施公开出让, 一级开发企业 (也是旅游项目的开发企业) 既可收回一级开发成本, 还可参与这部分土地出让收入溢价分成, 这样既可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 又让企业参与公开竞买土地具一定的优势, 使得企业有兴趣有能力进行旅游开发, 只是对企业的资金要求较高。

5.2 土地出让年限

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规定, 各类用地最高出让年限:居住用地70 年, 工业用地50年,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 年, 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 年, 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 年。但什么是综合或者其他用地, 条例并未进行界定。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也没有综合或者其他用地类别。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示范文本明确规定, 合同的土地用途按《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规定的土地三级分类填写, 属于综合用地的, 应注明各类具体用途及其所占面积比例。因此, 综合用地应当是指同一宗地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用途的土地, 例如商业、居住综合用地。所以, 旅游项目若土地用途单一的, 符合《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商服用地的, 出让的最高年限毫无疑问为40 年;若在旅游项目含工业用途的, 譬如文化创业园, 这应该是综合用地, 出让的最高年限应为50 年。这是值得商榷的。

5.3 土地出让价格

按照《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没有单独列出旅游用地, 由于旅游项目都涉及酒店、餐饮、度假村等, 所以归入商服用地, 而商服用地的基准地价较其他用途的基准地价要高。实际上, 旅游开发企业是以地产投资的收益来补充旅游投资的长期性;而另一面, 旅游的人气效应又有力地构成了旅游地产的价值, 形成可持续升值效应。而从投资的层面来说, 因为旅游地产的操作倚重于经营, 投资周期长而被称为难度最高的房地产开发形态, 需要操作团队具有极高的专业性, 并保有较大的资金储备或完备的再融资渠道。近年, 各地出台的基准地价中, 对星级酒店用地, 旅游用地的基准地价都在商服用地基准地价的基础上做一定的系数修正;或对投资可达到一定数额的旅游项目, 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 在市场评估的基础上集体研究确定出让价格。前述几个大型旅游项目, 属地政府为吸引开发企业长期投资, 在旅游项目上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 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6 结语

篇7:大连龙门旅游度假区开发思路模式

一、前言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郊区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成为近年来开发建设的热点。城市郊区拥有比城区优越的生态环境,开敞的建筑空间,山、水或林等自然景观的依托。从区域整体开发格局来看,龙门旅游度假区的旅游开发不仅能给规划区块本身带来发展的空间;而且,由于其身处城市与乡村开发的边缘地带,还具有承接城市扩展的功能,通过旅游项目的开发,汇聚人气,形成区域的人流、物流、商流,正在建设的完善的区域基础设施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景观,更能提升周边的土地价值,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项目。

二、龙门概况

大连龙门旅游度假区位于大连瓦房店市最北部的许屯镇和李官镇境内,度假区北接营口盖州市和鲅鱼圈区,东起大连龙门汤省级森林公园,西至龙王庙海滨浴场,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旅游及物产资源丰富,民风质朴,文化底蕴深厚。

2010年4月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全区规划总面积40平方公里。起步核心区15平方公里,是一个以温泉地热资源为依托,综合了温泉休闲游、森林生态游、田园风光游、海滨度假游等诸多旅游元素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兴旅游度假区。

三、龙门旅游度假区开发思路

1.研究市场,项目定位准确。龙门旅游度假区要找准在整个城市中担当的时代性角色,避免同区域内其他度假区在产品类型上发生雷同,通过调查研究,龙门旅游度假区主要是以温泉旅游、滨海度假游产品为主,同时开发森林生态游和田园风光游产品项目。

2.根据项目具体特点,设计适合本项目发展的模式。龙门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一定要开创自身的发展模式,不能照搬照抄,在人本服务、项目设置、建筑特点、软件配套方面要有自己的特色。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项目组一致认为,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模式,要懂得开拓创新,如果继续做传统旅游度假区,不免跟像鞍山汤岗子温泉旅游度假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等项目雷同,不具特色,反而降低了自身旅游度假区的区域竞争力。

3.复合产业业态设计。复合产业业态,将传统的旅游产业与商业、地产业、运动康体产业、创意产业、农业等结合,确定不同的角色,在角色定位的前提下,围绕开发项目的角色与目标,努力挖掘自身的优势,利用恰当的商业措施与文化联姻,用市场的方式运作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从近年来大连市经济发展和全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看来,以现代服务业为旗帜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深度挖掘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立足资源特色,开发绿色旅游产品,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追求对环境的最低破坏,才能形成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

4.注重龙门旅游度假区区域项目策划和创意,提升项目的品牌含量。在开发过程中,必须注意项目的规模与功能,布局的尺度与收放,氛围的营造与把握,都应在创意、策划中很好地确定,最终通过新颖朴实的外观、功能完善的内涵、配套齐备的设施、自然谐调的韵味,塑造项目的特色和魅力,提高品牌的含金量。

5.重视景观规划,合理安排布局。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城郊旅游项目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均衡布点、具备人本关怀,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将旅游地产的开发效益与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文化生态优化结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6.商业运作模式设计多样化、特色化。商业运作模式设计是开发旅游景区不可或缺的,运作模式设计时要注重多样化、特色化、时尚化,通过不同的运作模式,来提升龙门旅游度假区的吸引核。

四、龙门开发模式探讨

1.度假区+旅游地产。40平方公里的龙门旅游度假区是区域内最为核心的资源集合区,交通条件优越,西面拥有大海资源,东面拥有大量森林资源。通过挖掘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围绕滨海区域建立滨海旅游度假区,带动滨海区域周边地产发展,同时围绕东面森林资源区域发展温泉旅游度假,森林生态游、田园观光旅游等多个项目。

在丰富度假区旅游产品体系的同时,考虑到整个旅游度假区域作为大连市“北大门”,沈阳“后花园”的核心区,在做好度假区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旅游地产的战略性引导功能。项目组在借鉴深圳东部华侨城、日本温泉旅游等案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该区域的战略定位和实际资源条件,在区域内形成品质较高的居住区。

丰富整个区域内的游览内容,实施东联西进的空间发展战略,形成两主两副,一轴四区的功能结构,以“农夫、温泉、有点田”的主题特色,策划龙门汤温泉滑雪场、地中海温泉度假村农业观光园、龙门山庄露天野浴园、石湖森林公园生态游等配套项目和产品。在后期运营上,而度假类的产品则采用定制物业等运营策略,实现旅游地产的良性运作。

2.度假区+城乡统筹配套区。在对龙门旅游度假区域的旅游策划过程中,李官镇和许屯镇的建设必须纳入整个度假区的统筹范围,实现旅游度假与居民日常生活的良性互动。通过对周边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一些商业网点的设置,在满足当地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能对度假区的旅游功能进行补充。通过一系列景观节点的打造,突出这是生机盎然的新生活度假新天堂。

3.绿色生态旅游+温泉养身体验。作为龙门独特的滨海资源和温泉资源区,在开发过程中,紧扣这一资源特色,根植地域文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项目是项目组深入思考的焦点问题。

上一篇:三分钟感恩演讲稿英语翻译下一篇:投资学案例分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