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豆芽的教案设计

2024-07-21

有趣的豆芽的教案设计(共14篇)

篇1:有趣的豆芽的教案设计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豆芽的基本外型特征,并能观察比较黄豆芽和绿豆芽的不同之处。

2.学会给两种豆芽分类并品尝豆芽,养成爱吃豆芽的好习惯。

3.知道豆芽是蔬菜是很有营养的,并喜欢吃豆芽。

二:活动准备:

黄豆芽,绿豆芽若干,小脸盆,烧熟的豆芽。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小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

老师给大家念一首儿歌,这首儿歌就是介绍的它,你们听仔细啊?

师:

“小豆芽,歪歪嘴,

胖嘟嘟儿没长腿。

没长腿,咋走路?

蹲在水边打呼噜。

睡一觉,醒来了,

伸出小腿踩高跷。

“请你猜猜它是谁?

(二)了解豆芽的基本外形特征。

1.认识豆芽。

(1)教师出示豆芽,引导幼儿观察,并说一说豆芽长得什么样的?

(2)教师分别给每组幼儿出示两种豆芽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说一说,这两种豆芽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分豆芽。

请幼儿把脸盆里的黄豆芽和绿豆芽分在两个点心盆里,然后送它们回家,边送边说:“黄(绿)豆芽,我送你回家。”

(三)尝豆芽

(1)师:刚才老师请小朋友认识了,生的豆芽,它是我们平常吃的蔬菜,很有营养。小朋友在家时吃过豆芽吗?你们爱吃豆芽吗?

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美味的豆芽菜请大家品尝!

(2)幼儿品尝。

(3)自由发表意见,教师给予肯定。

篇2:有趣的豆芽的教案设计

1.通过观察幼儿发现黄豆芽和绿豆芽不同的外型特征,并进行分类。

2.初步了解豆芽与其他蔬菜生长方式的不同。

3.知道豆芽是营养丰富的蔬菜,要爱吃豆芽。

活动准备:

1.黄豆芽,绿豆芽若干,一次性杯子,小碗、调羹。

2.多媒体课件。

3.烧熟的豆芽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今天豆芽宝宝来我们班做客啦!我们一起来请出他们吧!

二、观察豆芽,了解豆芽的外形特征。

1.出示豆芽,幼儿观察。

提问:“你的豆芽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讲述。

2.小结。老师出示电脑画面,帮助幼儿了解黄豆芽和绿豆芽的特征。

原来豆芽也有不一样,分为黄豆芽和绿豆芽。黄豆芽是由黄豆长出,是黄色的;绿豆芽是由绿豆长出,是绿色的。绿豆芽比黄豆芽细一些,长一些。

3.分豆芽。

请幼儿把盘子里的黄豆芽和绿豆芽分在篮筐里,送它们回家,边送边说:“黄(绿)豆芽宝宝,我送你回家。”

4.检验纠错。

三、了解豆芽的生长方式。

1.提问:“你知道豆芽宝宝是从哪里长出来的吗?”幼儿自由回答。

2.演示电脑画面,让幼儿了解豆芽的生长方式。

3.提问:豆芽和我们农场里蔬菜的生长方式有什么不一样呢?

4.小结:豆芽也是蔬菜中的一种,但它的生长方式和我们农场中的蔬菜都不一样,农场中的蔬菜都是从泥土中长出来的,而豆芽是从水里泡发出来的。

四、了解豆芽的作用。

1.提问:“小朋友你们吃过豆芽吗?”幼儿回答。

2.小结:豆芽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治疗坏血病,它还富含膳食纤维,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小朋友要爱吃豆芽喔。

3.出示烧好的豆芽,让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

篇3:有趣的豆芽的教案设计

1. 能用简单的句式作自我介绍;在交流、倾听中认识、了解一些有趣的动植物。

2.学会倾听别人说话, 能简单介绍别人, 并懂得交往的基本礼仪, 在交往中感受愉悦。

3.对生物产生兴趣, 感受动植物间和谐、友好的情感。

4.提高口语交际的兴趣, 开放思维。

教学重点:

打开思路, 激发兴趣, 使每个学生都能讲出自己有趣的发现。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 学会认真倾听和大胆交流。

学前准备:

1.课前指导学生以询问、阅读、收看视频或网上查询等方式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准备在班上交流。

2. 请学生选择一样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做头饰。每6人分为一个小组, 每组设组长。

教师准备:

根据学生搜集来的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播放课件) 一群戴着动植物头饰的孩子走上讲台, 教师讲解:“你们瞧, 生物园里有花草树木、鸟兽虫鱼, 它们色彩艳丽、形态各异, 真是可爱极了。”

2.引导学生互相介绍名字, 互打招呼。

二、说话展示

1. 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的最感兴趣的一种动物或植物的资料。

2. 小组讨论, 推选最佳组员, 准备发言。

3. 用简单的话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动植物。

三、召开“动物、植物介绍会”

1.创设情境:我们了解了如此多有关动植物的资料, 掌握了很多动植物方面的知识。现在我们来组织“动植物讲解团”向大家介绍动植物, 你们愿意吗?

2.示范引导:今天我们请来了一只小花猫, 我们让小花猫先来进行个人风采展示, 好不好? (播放录音, 请一名学生戴好头饰, 做无声表演。)

嗨,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花猫, 大家可以叫我花猫哥哥。瞧, 这是我的照片! (课件出示照片) 我的样子很可爱, 黑黑的背, 白白的肚子, 走起路来非常轻盈。我一年四季都爱吃鱼。虽然我性情温和, 老鼠可是不敢靠近我。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谢谢!

(1) 听了“我”的介绍, 大家对“我”了解了吗?你觉得“我”有趣在哪里?请学生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师生评价。 (评价可以从介绍内容、表演的动作等方面进行。)

(2) 各小组准备介绍。

(3) 学生小组内练习介绍。

(4) 各个小组推选最佳组员参加全班比赛。

3.学生讲解时, 提出以下要求。

介绍的同学:

说清楚你的名字、特点, 可以边说边做动作;声音响亮, 态度大方, 说得清楚明白。 (大声说, 说清楚。)

听的同学:

认真听, 边听边记;如果有问题, 可以有礼貌地插话。 (认真听, 听明白。)

(师板书:名字、样子、特点)

4.评一评。 (可以从声音、介绍的内容、有趣在哪里等方面进行点评。先说说这个动植物的优点, 再指出一些建议。)

四、游戏———找朋友

亲爱的动物、植物朋友们, 今天我们难得聚在一起, 你们想不想多交几个朋友?知道了好朋友的特点, 现在请几位动植物小朋友找找自己最喜爱的动植物朋友吧。 (交流时提问要有礼貌, 大方;动物、植物的回答要清楚、耐心。)

五、画唱演 (动物、植物)

哪些动物、植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你想怎样表达你的喜爱之情呢?可以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 自由练习。

篇4:《有趣的网络》说课设计

说教学的理念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将教学目标设计为:掌握简单的关键词和分类搜索的方法,培养学生信息的检索、搜集、筛选、整理、加工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团结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绿色上网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学会用关键词和分类检索信息的方法,学会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处理的方法。

说教法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笔者主要采用如下教法: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分层教学法;赏识教育法。

说学法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说教学准备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教师机---学生机、电子白板、课件、图片等。

说教学的学习活动和教学环节

活动前的准备阶段 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电脑操作的水平,每个组选出一个计算机水平高的学生担任本组的小组长,后面的一些任务由小组长分配给每个成员。

活动一——课题导入,运用已有经验摸索完成部分学习内容 第一步:课题导入。同学们,假期外出游玩,提前设计好行程,能更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玩得尽兴,咱们宁夏的以下旅游景点,你最想去哪一个?需要提前获取相关信息(出示调查表)。把网上搜索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加工,把自己需要的内容保存到下表。(用时3分钟)

第二步:出示小组合作要求,明确动手操作任务、评价方式和需要思考的问题。第一,小组成员分工,每人完成其中一项,可以互相帮助解决,每个组员将自己收集的信息汇总给组长。第二,限时5分钟。第三,任务完成评价:请学生评价自己小组成员谁表现最好,谁进步最大。第四,反思:自己搜集整理信息的过程和好方法,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或者还没有解决的。

第三步:在明确了活动任务,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巡视,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点拨、质疑,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实现突破难点,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与人合作的学习精神。

第四步:汇报交流,教师针对性指导。以小组为单位。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利用自己在网上查找资料,运用自己平时积累、掌握的信息技术经验完成。再请学生演示其中一项的搜集过程,教师随机点拨总结相关知识内容。

知识点一(课件演示两种搜索引擎的方法):学生在网上查询信息需要一个工具——搜索引擎,比如有名的网站百度、搜狐等,老师重点讲解演示搜索引擎两种常用查询方法(关键字检索服务和分类目录检索服务)的区别。

知识点二(课件演示整理加工信息的方法):学生在保存搜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时,把需要的信息填写到表格中,有些学生可能是用输入等方法,这时教师可以将鼠标右键和快捷键的方法教给学生,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教师操作演示。

知识点三(课件演示绿色上网的隐性能力渗透教育):在操作中,会遇到一些网络干扰,此时就是要培养孩子们文明上网的习惯,抓紧时间完成小组任务,查找和筛选一些有用的信息。当学生碰到搜索的信息排列多的时候,告诉学生哪些是有用的、最新的,哪些是最权威的,不能复制和要收费的怎么处理……培养孩子在网络中用最短的时间搜索出最有效的信息。

活动二——在全班汇报交流后继续完善调查表 ①小组合作操作: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进行作品完善操作,老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搜索引擎网站,如谷歌、360综合查询等一些相关网站。通过整理加工形成自己小组所需的信息,最终完成任务。小组长督促和监督小组成员互相帮助认真完成本组任务。②教师进行小组分类指导:在活动一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完善活动二,让自己小组的作品更加新颖实用。③作品展示:通过学生自己的小组合作,教师指导再到小组合作完成了所有任务,将每个小组的成果展示给他人,推选最佳宣传员汇报和简单讲解自己小组的作品(限时1分钟)。让每个小组都有一种收获的喜悦,同时教育学生,安全绿色上网的意识和小组合作得到的成果。④学生互评:请学生评价自己小组成员谁表现最好,谁进步最大。

总结并拓展延伸 以提问的方式,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比如,今天学习了哪些搜索方法?在网络中搜集、查找我们需要的内容要注意什么?课外延伸:操作中还有哪些困惑,留待下节课或者课下共同研究解决。布置作业(课件出示祖国名山大川,进一步激趣):同学们,宁夏有这么多名胜古迹,那么我国又有哪些风景名胜呢?请回家以后利用本节课学习到的搜索方法,简明扼要地将自己最向往、最想去的地方的信息收集到电脑中,和同学分享。

篇5:有趣的种豆芽散文

第二天放学,我就狂奔回家了,到家后,我换了一杯水看见一粒粒豆子都沉入了水底,心想今天早上还没沉入水底,为什么现在就都沉入了水底呢?可能是豆子都学会潜水了吧!我把豆子放在我手上,一下子豆子就从我手中溜走了。我反鼻子放在水杯旁,一阵豆子的清香扑鼻而来,闻了一次、两次还想闻第三次。我舔了舔豆子,什么味也没有,心想这豆子会不会还是那么苦呢?我还是尝了尝,结果恰恰相反,有点甜有点粉,好吃了很多。后来我拿了一个盘子,一块打湿了的毛巾,把豆子放在毛巾上,还散了点沙子,就好了。

过了三天后,我来到窗边,啊,惊喜,惊喜啊,我乐得一蹦三尺高,我发现有一粒豆子的小细缝里,钻出了一点芽儿,芽细细的,软软的,像刚出生的婴儿,左瞧瞧,右看看,可爱极了!我想:为什么在同一个地方种的芽,只有一颗芽了,而其它的豆子却没发芽呢?我怀着疑问,我希望别的豆子也赶快发芽。

篇6:教案设计《有趣的叶子》

泸州市丹林学校

李琳

3班

一、设计意图

这堂课的设计来源是:是看见一群孩子在玩耍,对从地上捡起的叶子很感兴趣,并自言自语的说起叶子像什么。所以我想到通过对叶子的观察,让幼儿去发现叶子千姿百态的外型,并以表演的方式体验叶子随风飞舞的动感。借以多种手段培养幼儿细心观察、大胆的探索、自由发挥想象、大胆表现的能力,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对绘画的兴趣,由此我设计了这堂课。

二、活动名称

有趣的叶子

(中班综合活动)

三、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叶子,让幼儿学会认识不同的叶子。

2、激发幼儿想象力,创编叶子飞舞的动作并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出来。

3、培养幼儿探索后自己动手的能力、对绘画的兴趣以及体验游戏的快乐。

四、活动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探索叶子、发现叶子的秘密。

难点:让幼儿说出自己对叶子的发现且画出叶子。

五、活动准备

1、教学头一天通知家长领着幼儿收集各种植物的叶子。

2、《野蛮游戏》和《小树叶》音乐。

3、蜡笔和白纸各幼儿人手一份。

4、毛线每个幼儿一截。

5、每个组几截木棒。

六、教学方法

观察法、自由发现法、直观教学法、动作演示法。

七、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观察各种植物的叶子。(按班上以前分好的组,每组摆放一篮叶子让幼儿自由选择)

1,、观察叶子的形状及颜色。

1)师:“小朋友们,大家都看见你们每组有一个篮子,篮子里面是每个小朋友带来的各种植物的叶子,现在小朋友们各自选一片自己喜欢的叶子,看看自己选的叶子有什么特别的嘛?”

2)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叶子都一样吗?都是什么颜色的?”让幼儿自由谈论,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叶子的形状像什么?让幼儿大胆的发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基本部分:

(一)画出叶子的轮廓。(培养幼儿在探索后想要画画兴趣)

1、幼儿通过观察和自己的想象后,把叶子用蜡笔画在纸上。让幼儿对叶子的外型进一步的熟悉,进一步的想要发现叶子的更多的秘密。也可以让幼儿画自己想象中的叶子,大胆的发挥想象。

1)师:“小朋友们,你们观察了叶子,你们喜欢自己手里的叶子吗?叶子还有好多好玩的玩儿法,你们想知道吗?”

2)师:“现在篮子里有蜡笔,小朋友们想想,可以把叶子画出来吗?快快动手,画出你们手里漂亮的叶子。”

2、师:“小朋友们画的叶子非常的漂亮,丰富多彩的,小朋友们想知道叶子还有什么好玩儿的吗?”(以神秘的口吻问,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起想象力和集中幼儿注意力。)

(二)串叶子挂饰。

让幼儿自己动手把自己喜欢的叶子用线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当挂饰,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1、师:“现在小朋友们自己动手用叶子来为自己做个漂亮的项链,小朋友们看见篮子里有线绳和木棒,大家想想怎样把叶子做成项链?”(让幼儿自己动脑筋,引导他们做。)

(三)游戏活动:辨别叶子。

教师交代游戏的规则:游戏开始时,幼儿去寻找自己有相同挂饰的同伴,相同叶子挂饰的幼儿要站在一块。可两人一组、也可三人、四人一组,游戏进行2—3次,每次可鼓励幼儿寻找更多的同伴。(以找到相同叶子的最多的一组为胜)

1)师:“小朋友们的项链真漂亮,你们想做游戏吗?现在大家来

做个游戏,小朋友们找找有没有和自己有相同项链的小朋友。”

2)师:“大家要注意咯(小声地说)!音乐响起的时候,大家就开始去找和自己有相同项链的朋友,音乐停的时候就不能找了。我们以找到有相同项链的人数多的一组为胜利哦!”

结束部分:

(一)创设情景。随音乐的旋律,让幼儿表现叶子的飞舞。1,、师:“一部分树木和植物在秋天时,叶子会伴着秋风渐渐的飘落,你们见过飘落着的树叶吗?那是什么样子的?”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来模仿被风吹起的树叶。

2.、欣赏《小树叶》音乐,感受旋律的优美,幼儿自由发现以及即兴创作动作。

根据幼儿已有的舞蹈累积,教师启发幼儿用各种各样的动作来表现叶子的动态。(叶子下落时怎样动的。大风吹动叶子时,叶子又是怎样飘动的。)

1)师:“小朋友们想想,大风吹动树叶的时候,是怎样飘动的?小风吹动时又是怎样飘动的?叶子下落时又是怎样飘落的?我们一起来学学,一起来动动。

八、活动结束:

幼儿跟着音乐用自己想做的动作自由表现叶子的动态。

九、活动延伸:

篇7:《设计有趣的字》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掌握有趣的字的书写步骤及方法,了解各种工具所表现的字的不同趣味,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发展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字的书写方法和步骤

难点:启发思维,大胆创新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书写工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新课

1:课件引导学生欣赏,并讲一讲在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些字

2:课件显示各种标牌广告、宣传橱窗、环境设计。并提问:你看到这些字后有什么感受?

3:揭示课题

二:新授

1:教师示范书写方法和步骤

(1)选择自己喜欢的.字

(2)用铅笔轻轻写出字的结构

(3)勾画字的外形,可以是方形、圆形或其它形状

(4)装饰完成,可根据字的含意形象化

2:除了老师刚才所讲的装饰方法以外,还有很多装饰方法,如装饰文字背影,将文字立体化,综合运用装饰等。

3:教师出示几个字,请学生讲一讲运用什么装饰手法来进行装饰

4:刚才同学们看到的都是用水彩笔来进行书写的字,还可以用各种工具来书写,课件欣赏各种工具书写的字体,学生欣赏后讲一讲这些字给人们的不同感受。

三:作业要求

1:选择一件书写工具,运用所学方法,设计几个自己喜欢的字,表现字的趣味性

篇8:有趣的豆芽的教案设计

之所以选择运用“颜色”尝试如何“创造颜色”展开幼儿视觉与感觉的色彩之旅来扩展创编儿歌,是因为“颜色”在幼儿的生活中十分常见,为幼儿所熟知。其诗歌中的基本句式:×色×色在一起变成×色画××,既简单明了,幼儿又容易理解并掌握。在活动之前,我们开展了与“颜色”相关的其他形式的活动,如:多彩的颜色(歌曲) ;有趣的颜色(认识) ;涂色(美工) 等。幼儿在参与感知、涂色中已了解了各种颜色的微妙变化,已有了探究的欲望,这些经验都为设计和开展本次活动提供了支持。我园大班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相对突出,喜欢绘画,对有创造的活动更是表现热衷,进入大班后,幼儿的词汇量增多,我们开始尝试,让孩子们学习用绘画的形式来记录瞬间的灵感,然后根据速写内容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使孩子们的思维和口语更为同步,更为活跃,这些都为本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前提与保证。有句话说: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幼儿的想象力培养是无处不在的,而在创编儿歌中想象力的发挥尤为突出,根据我园大班孩子的实际特点,我们尝试借助孩子喜欢的绘画表现形式开展《颜色诗》的诗歌创编活动,为发展幼儿创编儿歌能力提供支持与表现的平台。

二、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 幼儿通过从中发现颜色的微妙变化;并尝试将记录颜色变化的结果编成诗歌。

2. 尝试以分享交流、协调合作的方式创编儿歌,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

3. 在探索、创编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

事先已认识过多种颜色。

2. 物质准备

(1)将幼儿分成6组,每组红、黄、蓝颜色各3份。(2)记录卡、画笔人手一份。(3)颜色卡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1. 经验分享

(1)教师出示红、黄、蓝三色水,引导幼儿一一认识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2)启发幼儿想象:分别将“红黄”“黄蓝”“红蓝”“红黄蓝”混合后会有什么变化?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 分组探索、创编记录

(1)分组探索发现颜色的微妙变化,并记录颜色变化结果及所画物体。(附记录表)

(2)师巡回指导,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3)指导幼儿将自己的记录编成诗歌。

(1) 出示一幼儿的记录卡,请他(她)自己介绍;并引导幼儿编成诗歌如:“黄色、蓝色在一起变成绿色画树叶”。

(2) 教师根据幼儿的介绍逐一出示卡片,组合成一首“颜色诗”;并启发幼儿给这首儿歌起名。(附颜色诗)

黄色、蓝色在一起变成绿色画小草;红色、黄色在一起变成橙色画萝卜;红色、蓝色在一起变成紫色画茄子;红黄、蓝色在一起变成黑色画皮鞋。

3. 描述记录

引导幼儿自由组合四人一组,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编成四句的颜色诗。如:“红色黄色在一起变成橙色画桔子”,等等。

4. 体验成功

请每组幼儿选一个代表将他们组的画张贴出来并朗诵合作编成的颜色诗,体验合作的快乐与成功的荣誉。

三、活动反思

在活动结束后,孩子对画编的热情丝毫没有消退,每组依旧饶有兴趣地画编,进行着合理的创编。

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积极性很强。绘画与表述的结合,动脑与动手的结合,孩子们将所能想到的都画出来。在组织过程中,有些孩子口语表达精彩于绘画,即使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也能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其绘画精彩于口语表达,使得画编的形式满足了不同性格的孩子想象表达的需要。无论孩子创编得是否合理,在这个绘画编诗的过程中,他们都是愉快的,体验都是成功的,创造力与表达能力都在悄悄地发展。

反思本次活动,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桌椅板凳要分开排放,集中教育及分组操作要明显分开;提供的绘画用具应更简便一些,避免用蜡笔占用空间。

(二)在活动的第一环节可以大胆放手让每组每个孩子都参与操作,并合作记录颜色变化过程及所画物体,并将每组孩子的作品张贴出来,这样就产生了六首儿歌。

(三)活动中应多让孩子有创造的空间,要进一步丰富孩子的词汇量,让孩子的生活处处流淌着富有生命力的美言。我们要教给孩子的语言技能不是为本活动而教,而是为了让孩子运用于生活中。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儿歌创编并没有结束,我们将在大班的活动中继续开展,鼓励孩子们继续创造。

四、调整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的教育措施,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创设良好的合作环境。

良好的合作环境应该是一个较大的、有一定合作氛围的场所,因此,我们把孩子分成6组,并把桌子排放在旁边,给孩子一个自由组合的空间。为保证合作空间宽敞,我们还把蜡笔改为棉签,并把每人1张小记录卡换成大张的每组1张记录卡,供孩子们合作记录并创编诗歌。这样6组孩子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并合作记录颜色变化过程就产生6首《颜色诗》,既满足了孩子操作的需要,又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二)维护孩子良好的创编心态,开启孩子想说的心门。

幼儿创编的欲望往往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创编环境是维护幼儿良好的创编心态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但激发幼儿创编的兴趣,应建立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这是良好创编心态的关键。因此,我们用各种颜色制作许多实物卡片,事先组织幼儿参观,引起幼儿对颜色的联想,并在引导幼儿创编的过程中向幼儿提出问题,如:“x色还可以画什么?”这样孩子创编的心门被打开了,气氛开始活跃起来了。他们有的说“橙色可以画桔子、还可以画萝卜、气球、衣服……”;有的说“紫色画葡萄、茄子……”,等等,从而大大激发了幼儿创编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我们与幼儿共同创编,交流各自感受,积累语言,进一步激发和维持了幼儿创编的兴趣。

(三)延伸活动,进一步挖掘孩子们的创编潜力。

在区角活动继续为幼儿提供探索及创编的材料,主要是为了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多看、多讲、多练。以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锻炼幼儿的胆量,增强创编实践和应用的机会,让各种感官各显其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幼儿全面提高创编能力。

(四)培养幼儿良好的画编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保持幼儿创编兴趣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我们与幼儿一起讨论,根据创编的环境和实际情况,制定阅读规则,如:“设立入区卡”,限制创编区人数,避免在创编时出现拥挤现象,确保每个幼儿都有适当的空间。又如让幼儿在创编时不要大声喧哗,可以轻声朗读等,让幼儿自觉地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为了巩固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我们还与家长密切配合,在家长园地提出明确配合要求,并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创编,帮助幼儿掌握创编技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幼儿语言素质。

五、效果反馈

篇9:《有趣的游戏》教学设计

【关键词】游戏 左 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92-02

教学目标:

1.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左、右这两个方位,初步掌握判断左、右的方法。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语描写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让学生经历在现实情景中描述或交流物体间位置关系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及难点:

能熟练的分辨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描述物体间位置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引出左右

师板书课题:有趣的游戏,找生读一读。

第一个游戏的名字叫指鼻子、指眼睛。学生伸出食指,放在鼻子上,老师说什么就指什么。

教师说口令,学生做动作。(分两个层次,第一是不分左右,如鼻子鼻子眼睛、鼻子鼻子耳朵。第二是分左右,如鼻子鼻子左眼睛、鼻子鼻子右耳朵。)

思考一下刚才的游戏,为什么一开始大家都指的又对又快,后来却总是出错呢?(生:加上左右了。)

小结:看来,要想做好刚才的游戏,我们必须分清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也就是要认识左右。(板书:左、右。)

来,跟着老师一起读,左左 右右

【设计意图】:设计两个层次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的对比中,体验到认识左右的必要性,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二、借助身体 深化认识

1.认识左、右手

到底哪边是左,哪边是右呢?学生思考平时是怎么区分左右的,师适时让学生展开联想。

呈现图片,观察图中的阿姨在干什么?(洗衣服)她是用哪只手洗衣服的?

学生:两只手都用了。

小结: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就像洗衣服一样,需要左右手互相帮忙,共同来完成。比如我们穿衣服,需要左右手。再比如,吃饭的时候端碗,需要左右手。写作业,右手写,左手摁住本子,写得更加漂亮。可见左右手还是一对好朋友呢。我们同学之间也应该像左右手一样相互团结、相互帮忙,这样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设计意图】:借助洗衣服的图片,对学生进行要相互团结和帮助的教育,渗透集体意识。

2.找身体上的左右

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找找其他像这样一左一右的好朋友。

指生说,让余生跟着找一找。教师适时进行小结:你们真聪明,刚才说的这几对好朋友,都是一左一右的,其实,我们左手这边的就是左边,右手这边的就是右边。

好,我们再来做个有趣的游戏,叫肢体游戏(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拍拍左肩膀,拍拍右肩膀;左脚跺一跺,右脚跺一跺;左手摆一摆,右手摆一摆;向左弯弯腰,向右弯弯腰。

第二个层次:右手拍右肩膀,左手拍左肩膀。左手拍右腿,右手拍左腿。

【设计意图】:太简单的游戏,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设计两个层次的游戏,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游戏具有挑战性,促使学生专注的听、做游戏。

3.感知群体中左右

按照左右的方位摆桌子上的三件学习用品。(出示大屏幕上的要求:把数学书摆在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把铅笔摆在数学书的右面。)

摆后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将课堂资源与本课学习内容相结合,在摆一摆、说一说等动手活动中感受到群体中的方位,建立方位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生活中的左右

其实左右在生活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依次出示图片)例如体育课上,老师整队时经常会说向左转、向右转,听到稍息的口令需要伸左脚。再如在交通规则中,规定行人、车辆靠右行。这样规定有什么好处呢,你想知道吗?(找四生上台演示在马路上行走,两生朝一个方向,和另外两生面对面)

学生现场模拟,如四生都朝一边走,让他们面朝一个方向伸右手,在不放下右手的前提下转身,再走。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样走有什么好处。

师小结:正是由于这四个同学的演示,让我们越来越明白了这条交通规则的意义。是的,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我们才不会发生碰撞,才会更安全。不仅在马路上行走我们要靠右走,上下楼梯时我们也要靠右走。(出示学生上下楼梯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对左、右这两个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从初步感知发展到进一步理解,并能在生活中寻找这样的例子,从而加深印象,学会运用。

5.认识前后,上下

再次做游戏“新编小兔舞”。师生同做。

思考在这个游戏中除了左、右,还有哪些方位词。生说师板书:上、下、前、后(生跟着师读一遍)

让学生指指上面,指指下面,找一找自己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小朋友,并说一说。

【设计意图】:借助小兔舞,让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由于这四个方位在生活中接触较多,对学生来说不是难点,因此设计的活动较为简单。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小白兔找朋友

将小鸟、小鹿、小蘑菇的图片分别藏在学生当中,师将小白兔的图片放到最前面的小朋友那里,然后根据教师的指令传小白兔。(如小兔子向后找,向后找,向左找,向后找,找到了哪个好朋友?生:小鸟。)

2.给大树爷爷找朋友

大树爷爷也想来凑热闹,他希望左边有5只小鹿,右边有3只小兔,上面有4只小鸟,下面有6个蘑菇。生一一上台将图片贴到相应的方位上。

【设计意图】:将练习游戏化,提高练习趣味性的同时,促使学生人人思考、人人参与,从而真正在练习中巩固知识。

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从知识、能力、学习过程等方面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与同学互评,充分肯定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国良. 以导促学袁让习作教学”活“起来[J]. 教书育人 2014年07期

[2] 任静.习作教学,从学生的乐于表达开始[J]. 课外语文 2014年10期

篇10:《有趣的多少》教案设计

25比22多一些22比25少一些

差不多

练一练

一、 这个篮球可能是多少钱?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25元 30元 58元

二、 坐飞机需要几个小时?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从长沙坐火车到北京,需要12个小时,回长沙我们坐飞机,大约需要几个小时?

12小时 2小时 18小时

练一练

一、这个篮球可能是多少钱?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25元 30元 58元

二、坐飞机需要几个小时?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从长沙坐火车到北京,需要12个小时,回长沙我们坐飞机,大约需要几个小时?

篇11:《有趣的动物、植物》教案设计

一、导入

1、课前我请大家收集一些你喜欢的动物、植物的资料,下面小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换读一读,你能向你组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收集的资料吗?大家的资料收集的很丰富,大部分同学在资料上都介绍了动物、植物的样子,还有的同学介绍了小动物的生活习惯和植物的生长环境,还有的资料上有清晰的图片,非常好!我想知道大家是从那里了解这些信息的,(学生答)这么多办法真棒!

2、老师也带来了一只小动物,先听我来说,再猜一猜他是谁?他的样子很可爱,黑黑的背,白白的肚子,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他们一年四季总是衣冠楚楚,就像穿着整齐漂亮的燕尾服。他们生活在南极,属于鸟类,可是他们是唯一不能飞的海鸟。

听了我的介绍,大家知道他是谁吗?(企鹅)你是怎么知道的?刚才我介绍的时候有很多同学笑嘻嘻的,是因为我介绍的有趣吗?你觉得我把他哪儿说的有趣?那么你能像我这样把动物、植物的有趣表达出来吗?马上进入这节课的主题《有趣的动物植物》。(出示课题)

二、新授

1、(1)今天我们把住在南极的小企鹅请来了,瞧,很多动物、植物都来欢迎他,(出示多媒体)可是小企鹅还不认识这些可爱的.动物、植物呢!你能帮他介绍吗?先给大家5分钟准备时间,从中选择一种动物植物介绍给大家,注意(出示多媒体)

介绍的同学:

a.尽可能把它的特点介绍的详细、清楚,最好能把它的有趣表现出来。

b.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说得清楚明白。

(2)刚才我看大家都准备得很认真,有些同学还边说边表演呢,那么谁来为企鹅客人介绍呢?听的同学也要注意(出示多媒体)

听的同学:认真听;边听边记;如果有问题,可以礼貌插话。

(3)小结:大家介绍得很清楚,并且听的同学也很礼貌的对解说进行补充或纠正。

2、(1)下面小组内选一份收集的最有趣的资料,小组同学先讨论对资料进行修改完善,再选一名最佳讲解员解说这粉资料,咱们比一比哪一小组展示的资料好、解说的好。

(2)请每组推荐出的讲解员带资料上台讲解,其余学生当观众,听后评价,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小讲解员提问,提问的时候要有礼貌。

(3)大家手中有2个笑脸贴,请把其中1个笑脸贴贴在你认为最棒的资料上,另一个笑脸贴贴在你认为最佳解说员身上,用掌声祝贺他们。

3、拓展欣赏

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我们不熟悉的有趣的动物、植物,下面我从网上查阅几种,请看大屏幕。

三、结束:

篇12:数学《有趣的平衡》教案设计

1.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感受平衡与物体重量及摆放位置的关系。

2.结合生活场景,寻找保持物体平衡的不同方法。

活动准备:

1.平衡玩具:平衡秤、月亮船、平衡架、老鹰玩具、平衡器及辅助物。

2.创设娃娃家和杂技团的生活场景,准备衣架,衣服,袜子,尺,书,皮球,叉子,积木,平衡板,米,盛器,萝卜块,土豆块,小棒,碗盆等娃娃家和杂技团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玩平衡玩具,感受平衡现象。

T:“快来瞧:这里有好多的玩具哦,看看,有月亮船、荡秋千、跷跷板,还有……这么多的玩具,想不想玩啊?我也好想玩哦.这样吧等会我们一起玩的时候,边玩边动动脑筋,一会把我们新发现来告诉大家,怎么样?

T:出发吧!”

(准备各类平衡玩具)

1.幼儿分组操作摆弄平衡玩具,教师参与幼儿的探索过程。

2.分享交流,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及问题,帮助幼儿提升关键。(可提升:平衡与重量和摆放位置的关系。)

T:我已经听到了许多小朋友有新发现了,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二:尝试寻找使物体保持平衡的方法。

T:刚才我们发现了许多平衡的小秘密。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许多的东西,只要你动动小脑筋,你就能让他平衡起来。今天啊我们就去娃娃家和杂技团,试一试,找一找!看看你有什么好办法让里面的东西保持平衡?有没有信心?LET’GO!

1.幼儿分组探索让物体平衡的方法,老师观察指导。

2.分享与交流。

重点在幼儿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让物体平衡的几种方法。(可提升:通过增加某一边份量或减轻某一边份量的方法,寻找平衡点或移动某一边的距离等方法。)

篇13:有趣的豆芽的教案设计

一、努力赢得学生的情感认同

“亲其师, 信其道;疾其师, 隐其学”。要实现卓越课堂, 就要赢得学生的情感认同。当学生喜欢、热爱、敬仰教师, 渴望与教师敞开心扉对话时, 就会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产生心理上、情感上的认同。只有学生认同了教师, 你就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 学生才会真诚地接受你的教育, 卓越课堂才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1. 爱心, 卓越课堂的第一步。

我国现代文学家、出版家、语文教育改革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 就不能称其为池塘,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所以, 有了爱心, 你才会真正替学生考虑, 你才不会因为学生一次考试的失误而给学生过分地惩罚;有了爱心, 你才会关注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细微体察学生的情绪波动, 及时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开导与指点;有了爱心, 你才会以学生的乐为乐, 以学生的苦为苦, 及时向被你无端责骂过的学生道歉, 给心灵受到伤害的孩子以温暖, 为家庭困难的孩子送去关怀。爱心构筑真诚, 爱心孕育希望, 爱心激发爱心。只要给学生一缕爱的阳光, “黄豆芽”将变成“绿豆芽”。这样, 才能赢得学生的情感认同。

2. 亲和力, 是卓越课堂的保证。

爱心的适当表露, 便使亲和力得到很好的体现。作为教师要平易近人。学生喜欢你才愿意上你的课, 学生喜欢你的课, 才会认真听你的课, 学生认真听你的课, 你的教学效果才会好。初二时, 学生学习很是紧张。为了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在上课之前总会为学生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或有趣的flash音乐, 有时甚至满足学生的要求, 为他们上网搜索他们感兴趣的流行音乐。我的教学课件上也常常会插上动听的音乐或电影短片。学生看这些似乎浪费了时间, 其实, 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 身心得到了放松, 心情愉悦起来, 听课效果更好。更重要的是, 因为满足了学生这小小的要求, 学生与我建立了很深的情谊。这周生物已经结业了, 但我的生物课依然在继续, 上什么呢?-----感动中国2013年颁奖晚会, 我要让学生也被感动, 让这些感人的事迹伴随他们的成长,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在关注着他们。看了之后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二 (4) 班有一名女孩, 名叫王进, “智力”有点问题, 但近段时间在路上遇见, 她就会微笑地说:“张老师, 下节课是你的哟”。可以说, 她是班里的学困生, 但谁说她有问题呀。所以, 我觉得亲和力, 是卓越课堂的保证。也真正实现学生情感认同。

二、创设和谐的教学情景, 树立服务意识

要实施卓越课堂, 教师要从思想上改革, 那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 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 把“做”的矢派给学生, 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 把“创”的机会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结合我校的课改, 要想黄豆芽成为绿豆芽, 实现卓越课堂, 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明确目标, 找准方向, 激发竞争意识。

这是实施卓越课堂的首要环节。在我的教学中, 每期开学时, 我会将本期的目标明确地告诉学生, 这样教师明确目标去教学;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教师的目标订立学期学习目标, 根据学期目标订立中期目标和找准自己的竞争伙伴, 让学生明确目标去学习, 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这样,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内容, 改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创设了和谐的教与学的和谐情景。

2. 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情景, 引起学生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的思维在思考问题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如何创设情景, 就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例如:在学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时, 我是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教师:如果AA和aa基因, 分别控制着能卷舌和不能卷舌这一对相对性状, 或者说, 能卷舌是因为有一对控制能卷舌的基因AA, 不能卷舌是因为有一对控制不能卷舌的基因aa。那么, 当受精卵的基因是Aa时, 发育成的个体能卷舌吗?为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接着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询孟德尔豌豆实验的相关资料再度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激发自主学习, 提高教学效率。

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将教材中抽象的内容进行宏观化模拟, 将生物实验中不能替代的内容进行虚拟化, 将板书内容进行直观化和简单化等, 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进一步推动了卓越课堂的实施。例如:在学习禁止近亲结婚的内容时, 教师改变了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 将影视课堂的相关内容做成课件呈现给学生观看并思考, 让学生明白禁止近亲结婚的意义。

三、构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

我觉得:要想让生物学科在40分钟内达到最好效果, 必须要有好的教学模式, 笔者结合我校近一年的课程改革, 在教学中做了如下改革。

1. 动手实验——活动性学习。

倡导动手实验的学习方式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 强调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 并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思考。老师可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性材料、变封闭性提问为开放性课题、变终结性结论为过程式探究。努力为学生创设动手实验的氛围、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养成动手实验的习惯、培养动手实验的能力, 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 主动进行实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实践活动, 凸现活动性学习的科学内涵和外在表现, 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自主建构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各方面素养。例如《收集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 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和《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的实施。

2. 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的汇总, 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 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为了让“黄豆芽”变成“绿豆芽”, 实现卓越课堂, 笔者积极参与本校的课改, 使用导学案导学, 小组合作与探究, 实现探究性学习。例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这节内容, 笔者改变以前满堂灌的方式, 而将本节的重点与难点设计成了几个问题 (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和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让学生分组讨论与探究, 然后得出孟德尔的解释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及遗传特点。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及有效性, 同时也实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3. 合作交流—互动性学习。

课堂教学本质上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互相交流、沟通、启发、补充, 分享彼此的思想、知识、经验, 交流情感、体验、观念, 是共同发展的过程、生成的过程。以合作交流为主要内涵的互动学习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和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 要求生物学习的过程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与交流。通过互动体验, 感受生物学思想与法, 认识生物学知识与经验, 培养人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 获得自我反思和纠正的机会与体验, 实现资源共享、差异互补、协同发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独立思考, 在合作交流时有角色分工, 在合作交流后有动态生成。这样, 学生在民主平等的自由空间里表述和倾听, 在争辩与讨论的动态过程中感悟和体验, 在思维的碰撞中创新, 在思想的交流中扬弃, 在情感的沟通中融合, 在智慧的展示中互相启迪, 使合作交流的互性学习成为学生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在生物教学中, 有很多课堂都可以采用这一方式, 自从我校实施新课改以来, 我所任班级都分成了6个小组, 上课时就采用该方式, 真正让课堂活起来了, 学生动起来了, 效果非常不错的。

4. 课后反思——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 它是一种用来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 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 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 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 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 提高教学水平。因此, 需要反思教学, 使知识系统化, 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使教师更专业化。

记得我刚接2013级 (4) 、 (5) 班时平均分为45.5和41.2分, 经过课程改革和采用以上的方法, 这两个班成绩大幅度提高了, 在去年期末检测中平均分提到了76.6和72.4分 (比B班还高) , 其中四班的易兴阳和谢仁香得了100分。 (要知道我所任班级为我校的C班) 。我觉得我在教学中真正实现了“黄豆芽”与“绿豆芽”间的转变。 (尽管将生物学科比喻为“豆芽”学科不科学) 。

摘要:本文结合我校课程改革, 从情感认同、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模式三方面, 分析农村初中生物实现卓越课堂的策略与实施。

关键词:情感认同,教学情境,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2]《中小学探究性学习教师指导》.

[3]中小学新课程教学问题探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系列丛书《心灵启示录经典教育理念案例》主编张仁贤.

篇14:《有趣的属相》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对邮票的设计和制作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邮票是人们传递书信表明纳付邮资的凭证。邮票虽小却代表了各个时代和不同国家的文化风貌,它记载了漫长的历史,反映了广阔的世界。从整册教材来看,《邮票设计》一课作为工艺课的开篇,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课前师生可共同收集有关生肖资料及邮票资料。

(二)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1.了解十二生肖相关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

2.用线描、彩笔画、剪纸、剪贴等技法设计、绘制邮票。

隐性目标:

1.在欣赏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作品中,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和塌实、认真的工作态度。

2.在创作设计邮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尝试在方寸之间表现、感受设计之美。

(四)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工具材料:课本、铅笔,纸、课件等。

(六)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激情导入

出示谜语

大家喜不喜欢猜谜语?(喜欢)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个谜语,咱们比一比看谁最先猜到。

说它多呢,它只有十二个;可是说它少呢,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

对,它们就是十二生肖。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十二生肖的由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十二生肖的由来吗?

(生各抒己见)

师:咱们现在一起来看看十二生肖的由来。

(出示课件)

十二生肖也被称为十二年兽。在中国的历法上有十二只年兽依次轮流当值,所以我们的中国年就有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应用在历法上。十二生肖始于纪元前六世纪,初期跟地支一组的数字互相应用,到后来才变成纪年的年号。其实,民间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话说当年,佛陀召集了所有的动物出席群兽大会,最早到的十二头野兽将作为十二个年号。群兽大会当天,老鼠最早到,所以兽年中它排行最大,接着是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和狗。猪最后一个才到,因此十二年兽中它排行最后。

我国古代根椐动物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即每一种动物为一个时辰。

2.十二生肖的作用。

师:同学们,这些生肖除了记时和记年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啊?

(生回答)

师:咱们一起来看看属相的民间艺术作品。

(了解生肖在我国的悠久历史,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特有的民族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欣赏课本图片:东晋的青瓷羊形烛台,唐代的黑釉三彩马、清代青花描红龙纹盘。

师:老师整理了一些生肖形象物品图片给大家欣赏下。

原来属相的作用这么大啊,那咱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属相的邮票设计。

3.邮票的设计

师;同学们,你么认识奥运福娃吗?它平时都乐呵呵的,可是今天不开心了,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小麻烦,同学们愿意帮助它吗? 生:愿意。

(看大屏幕)

师:原来邮票的作用这么大啊,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下邮票的设计。

(板书小标题的后半部分)

4.学习制作邮票

<1>邮票的主题内容

邮票可以风景,花卉,等等,我们今天就着重学习属相邮票。

观察老师画的属相与大屏幕的正式属相照片有什么区别。

教师示范一种属相是如何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变形的。

夸张,变形,概括。

<2>邮票的组成

主题图案:占大部分画面

面值:数字突出

邮票的组成部分

文字:发行国家

齿孔:方便邮票撕开

代码:说明年份和全套枚数以及排列编号

<3>师:我们看到这些邮票和真实的动物一样吗?

探究:邮票上的动物和真实的动物相比有什么变化?是怎么样的变化?从形象、颜色、图案三个方面思考。

形象:夸张、添加、拟人、简化

教师加以总结并板书:

(1)夸张:突出动物的形态特点,可将某些地方加以变形扩大。(2)添加:可添加精美的文字或图案。

(3)拟人:将动物加入人的表情。

(4)简化:用简练的手法表现动物。

颜色:艳丽

图案:具有装饰性

<4>邮票的制作步骤

A确定形状

b确定票型并留出齿孔位置

c将纹样、文字、面值的位置定出

d将纹样、文字、面值精细画出

e上色,并将齿孔画好剪。

<5>欣赏邮票

让学生学会欣赏,善于观察,发现问题。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

1.发挥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属相邮票。

2.属相的设计要新颖,独特。

3.注意构图,和邮票组成。

4.注意颜色搭配。

四、展示学生作业

优秀的奖励一张优秀卡。

五、总结

上一篇:记一次成功作文1000字下一篇:教师节那一天影响作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