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2024-08-21

高考一轮复习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共10篇)

篇1:高考一轮复习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一轮复习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我以为,要想提高语文一轮复习的课堂效率,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并且其中一些做法也经过实践检验,效果不错。

一、精心备课

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仍然要讲,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传统的备课观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现在又加上预设与生成。只有备课充分,才会在课堂上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且能够对此巧妙引导,形成教学过程中引燃学生思维火花、激起学生参与热情的动人乐章。

二、饱含激情,上出热情

我们都知道,燃放的烟花非常漂亮,成为漆黑的夜空一道别样的风景。可是如果堆积在那里呢?只是一些没有多大价值的普普通通的易燃物品。学生就如同烟花,思维需要老师引燃。老师的智慧犹如“一夜春风”,学生的思维才会如“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老师如果情绪不高,疲于应付,或者上课时带着满腹心事,这样的课节就会气氛沉闷,学生失语。久而久之,学生对该科的学习热情就会锐减,教学效率也可想而知。可是,还是同一个班,换了一位执教者,情况却迥然不同。整堂课如行云流水,顺畅自然,不知不觉,课已结束,而听课者还沉浸在讲课者营造的具体氛围中。再看学生,人人都似刚刚过了一把瘾,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满足与兴奋。为何?前一位老师积极性不高,敬业精神不够,他的职业倦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或课堂表现。后一位老师则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脸上始终挂着能融化冰层的微笑。感染力,亲合力极强。课讲得深入浅出,启发点拨,师生互动,其乐融融。可见,老师的作用有多大。

三、深研教材,充分运用教材

教材复习要有两个规划:一是对部分篇目、板块、专题要学会取舍,做到该突出的要突出,该舍弃的要大胆舍弃,不再平均用力。注意复习教材和新授课的区别:既要突出某一专题、板块和课文在模块中的特殊性;又要前钩后连,建立每一专题、板块和课文的前后联系,突出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同一专题内,几个板块间的内在关联性。

以必修二为例,复习时就可以舍弃专题

二、专题一和专题三的第三个板块。这样就提高了速度,上出了效率。专题一标题是“珍爱生命”,主题内涵是赞美生命,礼赞生命。下辖三个板块“强者之歌”、“精神支点”、“生灵的礼赞”,又遵循了这样一个发展脉络:赞美生命中的强者——赞美那些成为别人精神支柱的亲人或奉献者——由讴歌人类到礼赞一切自然界的生灵。这样就能整体驾驭这一个专题以及文本内容。

二是要在教材复习与专题复习之间架起联系的桥梁:既要在一轮复习教材时,适当穿插二轮小专题的复习;又要明确,复习教材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梳理,而是深研教材,从中挖掘、提炼、归纳语言运用训练点、语段阅读训练点和写作训练点。

如“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1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祝福》中的这段文字可用来训练考查逗号、分号的停顿层次和冒号先分后总的运用方法。

《祖国山川颂》与《肖邦故园》中均有一段歌咏自然四季的文字,可设计成如下习题:“补写出下列横线上的语句。要求:(1)写一个单句,长短不限;(2)运用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一年四季都得细心观察这些色彩),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天,__________________;秋天,__________;冬天,_____________。’”更高一级的训练形式是把训练与理解文意结合起来。

复习《品质》时,我曾经设计过如下两个仿写题。小说中格斯拉先生的店面曾有过如下变化:先是两间店面打通合成一间,后来失掉了其中一间店面,再到后来店转人死。对此,我出了上句:“坚守理想而倒闭”。让学生对出下句。有学生对出:“追求品质却死亡”。我说对得很好,只是这是正对,能否再换一个角度来对。接着学生对出:(1)“背弃诚信却开张”。(2)“恪守道德却死亡”。等等。显然,对我的教学意图与设计,学生心领神会,然后对出如此工整的句子,也反映出学生已深深地很好地理解了作品主题。讲到第26段时,格斯拉面临生意上的抉择:两种选择,两种命运。对此,我从假设的角度,出了一组短语:改换门庭———刊登广告 ———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抬高价格——产品畅销——生意兴隆。指出作品中的主人公本可以丢弃诚信等道德品质,学习当时工业垄断社会中大公司不顾信誉、生产不合格靴子坑害消费者的错误做法,但是他并没有这样,而是仍旧恪守职业尊严,把制作靴子这件事做得尽善尽美,直至饿死。并请学生选择能够揭示主人公正确抉择与悲剧命运的合适短语,依照例子一一对应写出来。师生讨论,最后写出接近完美的答案:坚守店铺——恪守原则——精挑细选——精工细作——货真价实——生意萧条——穷困潦倒。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思维,又掌握了仿写这一专题知识,尤其达到了深化理解主题的重要作用,可谓事半功倍。

四、少讲精练,优化环节

我们说,最省事的、老师易偷懒的教学方法就是从头讲到尾。好多语文老师习惯于讲,浪费时效,还浑然不觉。“讲”只代表着老师掌握了这一部分知识内容,并不代表着学生已经掌握。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没有掌握。另外,语文老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在课堂上扮演愤世嫉俗的角色,话匣子打开了就像开闸放水,滔滔不绝,殊不知把宝贵的复习时间浪费了。

讲课时,要遵循教科院制定的“三讲三不讲”原则,做到少讲精练。尤其是要加强针对性、跟踪性训练。测试后针对错题率较多的题目,明确是哪一个知识点还没有掌握;针对这些知识点,要精心拟题,组织二次过关测试,直至学生彻底掌握。不搞花架子,不走过场。上课时,充分利用黑板,组织多种形式的训练。也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课前预习和课后布置作业时,不要布置一些抽象的、不具操作性的作业。比如回去背书,回去读几篇美文,积累素材等等,这些不需要学生动笔的作业,都打了水漂,不具任何效力。另外,布置了作业就要检查,就要批阅,就要反馈。有些作业如作文,还要面批。

语文有效的学习策略就是每天坚持学一点。做到无课不训练。学好语文就是这么简单。只要留心观察或者听课就会发现,理科学科和我们语文的最大区别就是,他们上课大部分时间用于训练,老师点拨到位,很少夸夸其谈。那么,只要我们上课也做到这一点,我们语文的成绩就会上去,我们语文老师就会找到属于

我们的自信。

五、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我们语文老师不要清高,以为只要我课讲完了,学不学、掌握没掌握是学生自己的事。这样想就错了。因为我们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我们要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好老师标准之一就是要负责任。

还有些老师,上课只管教学,不抓管理,尤其是一些教平行班的班级。学生在课上都闹翻了天,老师还我行我素,处变不惊,照讲不误。这也不是教师的修行极好,而是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需知,我的课堂我做主,要切实履行职责。

高三一年,学生心理压力很大,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付出爱心,陪伴他们走好人生路。学生会对你满含感激。要经常和学生谈谈心,让学生感觉到你在关心他,让他们释放内心的焦虑。做学生心理工作,应该是我们语文老师的长处。学生会因为你的关心,而萌发学好语文的念头,何乐而不为呢?

只要留心就会发现,有些理科老师会经常叫着学生谈谈心。其实,理科老师的谈心更多的是关注自己学科的学习,但是往往效果很好。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也要放下架子,牺牲一点休息、备课时间,多和学生交流一番。

六、学生参与是课堂高效的重要保证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

有些老师为了赶进度,满足于满堂灌,学生只扮演了一个听众。这样的课堂看上去是争分夺秒,效果不错。可忽视了训练学生的思维,成绩很难提高。

每堂课都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激发潜能,鼓舞斗志。为了他们能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充分训练他们的思维,增长他们的智慧,我们应该做到如下两点:一是先做后讲,不做不讲。做了再讲,听课就有针对性。没做就讲,学生全然不知授课内容,就会懵懂无知,如坠入云雾中。二是在提出问题时,我们老师可以先站到台前,告诉学生问题。在学生探讨阶段,我们语文老师就要甘心退居幕后,同学生一道寻找问题的答案。只有在当学生们自己解决不了问题时,我们老师才会出现,精心点拨。

以上便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仅供参考。如有不妥,希望大家批评、赐教。

篇2:高考一轮复习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是以课本上的知识为基础,再在基础上面进行转换。为了把课本弄得清楚明白,同学们可以采用回想法。没看完一个知识点以后,合上书回想一下,并把它写下来或者读出来。当你把所有课本都扫过一遍,复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除此之外,选择好的参考资料也是很有必要的,但什么样的参考书才是适合自己的呢?在挑选参考书的时候,最好选些讲基础知识多的,带有拓展性的参考书,最好能把教材里的整个知识网络清晰地展示出来。

2、吃透不同题型

虽然高考的命题方向是以课本知识为主,但要是照本宣科的使用书本的题型,那就不叫做高考了。高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也离不开基本的出题思路,因为主要是以教材为基础,去考查书本的某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同学们需要选择的参考书,就是能智慧地收集并且总结主要题型的书。

3、提前高考模拟演练

当自己考试的成绩排名有所上升时,说明最近的复习效果不错,很有成效;但成绩有所下降的时候,也不要过于担心。因为这可能也是一件好事,在高考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

篇3:高考一轮复习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深挖掘”是基础知识的第一步。它要求在复习基础知识时, 要深入领会教材中所学知识的内涵和道理。“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 我们也许看到他走过的路径, 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什么东西, 就必须用我们的眼睛”,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句话就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道理。因此, 一方面要善于把当前知识与过去知识进行联系, 找出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差异和联系, 找出当前知识的理论依据。因为知识之间都是存在内在的联系的, 通过它们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 要善于运用社会生活的现实例子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为“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政治科的学习方法, 也是其基本的能力要求。所以, 我们可以用实例来证实理论的科学性, 也可以用知识来分析、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在复习前面所述的我国的分配制度时, 就可以用现实生活中的为学生所熟悉的材料诸如家庭收入、居住条件、生活水平等变化来证明这一分配制度确实对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 从而进一步理解其科学性、正确性。做到了“深挖掘”就为达到复习的第一种境界奠定了基础。

“勤比较”是在“深挖掘”的基础上进行的, 也是对“深挖掘”的延续和巩固。因为“深挖掘”的复习, 尽管对知识的理解较深刻, 但毕竟只是对知识的堆砌。如果不通过比较, 对相近、相似、相关、相对应、甚至相反的知识加以区别, 那么, 随着复习的推进, 这类知识就会相互干扰, 导致知识的混淆, 应用时就会张冠李戴,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所以, 要随着复习进度的推进, 在深入理解知识的基础上, 及时地将易混知识、概念、观点等进行比较, 加以区别。因此, 只有在“深挖掘”的基础上进行“勤比较”, 对教材才能真正读懂读透, 也才能真正把教材读“厚”。

“巧概括”和“善整理”则是在把书读“厚”之后, 再把教材读“薄”所必须要做的工序。所谓“巧概括”是指善于用言简意赅的词句把知识浓缩或者串通在一起, 以利于记忆, 防止遗忘。如前面所述的我国分配制度的三个必然性就可以简易概括为:生产力决定、所有制决定、市场经济决定。同时要求立足于“以本为本, 以纲为纲”, 坚持全面理解和掌握政治学科的三门课知识, 通览全书, 整合概括相关知识, 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立体化, 真正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比如说“经济效益”这一知识点, 它包括经济效益的含义、内容、表示公式, 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和途径, 也包括它与价值规律、国企改革、市场经济特征、市场交易原则、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正当竞争等经济学知识的联系;还要进一步扩展到哲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等知识;另外还要联系政治常识中的国家职能、国际竞争的实质等内容, 从而全面理解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的真正内涵。

“善整理”就是要把知识进行整合, 形成知识体系或网络, 以防遗漏。同时也方便运用知识时对知识的提取。在整理知识时, 可以复习完一课知识后, 及时把这一课的知识进行整理, 复习完一个部分知识后, 把整部分知识进行整合;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框架, 再随着复习进度的推进, 一课一课地进行整理, 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并把教材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要求我们要“善整理”, “善整理”才能发现问题, 到运用时才会得心应手。

篇4:提高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效率

关键词:地理;一轮复习;高效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87-1

高考一轮复习阶段,就是在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巩固性整理和升华性提炼精髓的高级学习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直接关系到学生消化、整合学科知识的程度和运用能力的提升水平。本学期我校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学实施“五二一一式”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模式激活了课堂,提高了效率。

一、课堂5分钟,让学生活起来

这一活动,不仅能了解学生对于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且能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到课堂学习状态,为本节课的有效教学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检查学生知识点的落实情况,形式可以多样,如采用默写、黑板板演、作图、提问或者自己编制的练习等。

二、课堂20分钟,让学生学起来

这一环节是一堂课的主体,复习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完善学科知识网络体系的建立,注重学习思路与方法,这也是高三复习课的基本任务。

(一)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在进行高考一轮复习时,由于时间紧、课时少、任务重,不少教师匆匆讲完课程内容,草草结束复习,早早进入训练,从而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出现知识体系不清楚,知识点混淆,因此在复习时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梳理不同单元不同章节相关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地理分布等,指导学生了解知识的组成要素,探究其相互关系,并通过绘制图表,绘出结构式、关系式来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在构建知识网络时,特别注意的是,重视概念原理规律的复习。首先要分析概念的本质属性,然后研究概念的适用范围,最后联系实际,利用概念作出判断推理。比如“气旋”概念,首先分析它的本质属性:是在等压线闭合的低气压区,由水平方向空气旋转运动,垂直方向空气上升运动形成的立体空气漩涡,在闭合等压线形成的低气压区才会形成气旋。对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本质分析,要注重使用范围,形成原因以及原理的多角度应用等方面。如:“世界洋流的分布”,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要理解洋流形成的原因,然后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是反气旋型的,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是气旋型的。只有这样还不行,还要注意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和南半球的南极环流,这样既掌握了一般规律,又能理解个别区域的差异,进而分析洋流对环境的影响,这样不仅能够深刻理解规律,而且可以灵活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二)前勾后连完善知识网络体系

在完成所有知识梳理工作后,可以通过提出相关的地理问题,让学生联想,从而达到完善知识网络的目的。如复习完“地球的运动”这部分时,提出“在冬至日,为什么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比南方短?在夏至日,为什么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而昼长却比南方长?”学生想到了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高度角及其纬度变化、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辐射与纬度的关系,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及差别等等。

总之,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导引者,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思维导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探究、合作学习,遇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指导。

三、课堂10分钟,让学生动起来

构建完知识网络,掌握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就要求学生仔细读图看图。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学习地理最重要最有力的工具,在建立空间概念提高空间能力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培养学生读地图的习惯,将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到的地理区位都落实到地图上。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读图、识图和分析地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图文转换的能力。学会读图、看图、画图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都有很大帮助。如复习完“天气与气候”这部分内容,可以联想到“大气环流图”、“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以及“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等,把有关知识落实到图上。这样图文结合,化难为易,有效地提高了复习效率,形成以图释文,以图析题的能力。

四、课堂10分钟,让学生练起来

从地理教学实际看,学生巩固地理知识,培养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主要渠道是通过各种练习实现的。如何安排学生高质量地完成练习,应该是每个高三地理教师值得重视的问题。这一环节中当堂的练习题或检测题,本人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1)以典型题和图为突破口,举一反三,把握解题思路;(2)突出题目的典型性,突出重点;(3)突出题目的针对性,针对高考考点;(4)注重题目的热点、焦点问题;(5)不出机械记忆、低水平重复性的题目,不出偏题、难题、怪题。最后通过练的过程,对当堂知识,当堂检测,当堂掌握,师生共同查缺补漏,提高课堂效率。

篇5:高考一轮复习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作文立意的思辨色彩是广东近年设题的一个关注点,广东今年高考作文命题也沿袭这一特色。辩证的联系的发展的去认知“常识”,是取得立意高分的不二法门。

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在于考生是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要搞懂常识背后的规律性。比如今年几次模拟考试当中接触过的作文题“登高望远”“一叶落而知秋”等,还有平时练习过的“雨过天会晴、春来草自青”等,都可以纳入“常识”的范畴,关键就是要灵活运用,关联上“常识”的内涵。(三)材料作文

对材料作文题,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确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示例】 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2009年浙江卷)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浙江卷自2004年自主命题开始,都是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还是

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辨明关系法

议论文性质的文题中词与词或词组与词组的内在关系,大致有如下几种:

1.因果关系:题目内部的词语互为因果,或者题目比较明显要从因果关系上去立意。如《“玩物丧志”析》这一文题,“玩物丧志”这一成语的含义是醉心于某一事物的玩赏,或者迷恋于某一有害无益的事情把积极进取的志向丧失了。

因为“玩物”能够“丧志”,所以我们不能迷恋于某些有害无益的事物之中,更不能沉迷在某种有害无益的事物之中,应该抛弃某些事物的醉心玩赏,把精力集中到工作学习上来。在理解这一成语内在的关系之后,再认识这一含义所表现的道理,就可以表明我们对此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把精力集中在工作和学习上,多做些有益的事情。这样,文章的中心论点就可以确立了。

2.条件关系:题目前后构成条件关系。如《根深才能叶茂》一题,强调根深这一必要条件,立论也是以这一条件为依据的。如《天资与成才》一题,揭示了“成才”的条件之一“天资”。又如《名师与高徒》,“名师出高徒”,这是一句俗话,名师的指点是出高徒的重要条件。在阐述这一类题目时,要防止绝对化、片面性。条件是相对的,也是可以变化发展的,如果不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来阐述题目,会导致思想的错误。

3.选择关系:题目指明了选择性主旨。选择关系的文题,都要说清楚选择的理由。例如《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一选择关系的文题,必须说明为什么不能光有“临渊羡鱼”的空想,而必须“退而结网”,采取实干态度的理由。

4.递进关系:题目内部之间构成递进关系。如《压力与动力》一题,“压力”与“动力”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是递进关系。例如高考在即,功课尚未复习好,父母、老师的期望、要求,这些都可以说是一种压力。重要的是把压力化动力,鼓励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样的文章应强调动力。又如《昨天·今天·明天》一题,三个概念也是递进关系:回顾“昨天”,更明确“今天”该怎么做;“今天”的努力,是为了创造美好的“明天”。

5.对立关系:题目内部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律。如《失败与成功》《自由与纪律》,这两个题目中的概念是对立的一对矛盾,但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又是对立的统一。阐述这样的题目应该强调其统一性。6.对比关系:题目由一对或一组反义词构成。如《革新与守旧》《俭与奢》,这两个题目中的概念是相反的,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论述时,要抓住它们的不同点,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破有立。又如《自谦与自卑》,这是由一对感情色彩不同的概念组成的。

“自谦”是一种美德,是我们不断进步的重要条件,毛泽东同志说:“虚心使人进步。”这是一个褒义词。如果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如别人,这就是“自卑”。自卑会使人萎靡不振,不求上进。这是一个贬义词。写作时要根据立意,有所侧重,一般是重在分析“自卑”的危害,使之达到激励人们振作精神、奋发向上的目的。

三、化繁就简法

对于多因素的作文材料,可以使用化繁就简法审题,化复杂因素为简单因素,化多因素为单一因素。这样,用极短的时间就能明确题旨,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从而达到快速而准确审题的目的。

化繁就简法有两个要领,一是合并同类因素,二是去掉无效因素。如2006年浙江的高考题就是可用这种方法来审题。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

诚信经营

超值服务——天利会员:诚信精品——与您共建淘题精品世界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上述材料有多个名言,而且看法不一,互相矛盾,有的说,要不断辛苦地工作,有的说,要学会休息。究竟如何取意?考生不要被迷惑,化繁为简,实际上材料就讲了一个意思:人生该不该休息?可以任取一种作文,也可取中庸观点。

四、多角度思维法

对于寓言性或者记叙性材料,我们可以从多角度来审题立意。

【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09年全国卷Ⅰ)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芸嗄铡E嘌蛋嘟塘芬把妓担“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2009年全国卷Ⅰ高考作文题继续延续了近三年高考作文出题的思路,是材料命题作文。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出的不错,既贴近我们每个学生的实际,又和我们国家社会的实际息息相关,命题的开放性和含蓄性都确保了学生们有话可说,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分度。

立意是否全面深刻,情感是否真挚感人,材料是否条理准确,文体是否明确,结构是否清晰,语言是否有文采,这些都是可以将学生的作文等级区分出来的。从审题上说,我们首先可以区分两个角度:

兔子、小狗、小龟和小松鼠这是一类,培训班教练野鸭、评论家青蛙、思想家仙鹤是一类。兔子、小狗、小龟和小松鼠象征正在成长的生命个体,具体可以说是我们青少年。

培训班教练野鸭、评论家青蛙、思想家仙鹤象征社会、学校、家庭等。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是看到了受教育者努力后成功的可能性,强调后天的努力。很显然他没有看到,先天条件的制约,没有准确的给受教育者定位,没有因材施教。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强调的是扬长避短,看到了优胜劣汰的关键。但很显然,他没有意识到,生活中“一招鲜”有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看法也不全面。

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能够比较全面的看问题,看到了受教育者先天条件的制约,不盲目的模仿,不回避努力的因素,同时强调了兔子广泛的学习,多掌握适合自己的生存本领,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条条大路通罗马。既强调了奔跑的生存本领,同时,又要多创造发现掌握适合自己的本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白,你可以站在社会、学校、家庭这个角度谈如何培养年轻人,如何既发挥受教育者的长处,同时又要多了解发现孩子的生理特点、个性特点,帮助孩子培养更多的适合自己的生存发展的技能,因材施教,作智慧的引路人。

你也可以站在孩子自身角度来谈,作为新世纪的年青人,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在哪里,也就是自知,然后充分的发挥这种优势。同时你还要了解这个社会,和你之外的其他人,也就是知人,然后寻找自己的潜力空间,加以培养,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扼住自己命运咽喉的人。通过阅读所给寓言故事,考生可从中提炼出不同的话题和观点。

1.从宏观上看,今年的作文题和当前的政治热点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的。在全社会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潮流下,这样的作文题好像既出乎意料,实则又在情理之中。“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又是多元化的,既有全面的发展,又有个性的张扬。因为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

诚信经营

超值服务——天利会员:诚信精品——与您共建淘题精品世界

代,思想开放和融合并存的时代。

正如材料中仙鹤的主张一样,兔子学游泳,我们不能苛求它就非得学会游泳,或者嘲笑它学了好久还不会游泳。因此,今年陕西卷高考作文立意的角度还是很宽泛的。首先可以从“勇于尝试,全面发展”这个角度去完成。这一角度和当今社会对人的要求相一致,也就是俗话说的“艺多不压身”,多一项本领多一条生存的路。

2.可以从“术业有专攻”这一角度去立意,即学有所长,学有所专。由此可以联系到当今社会个人定位问题,如何认识自我,发挥自身的优势,找准自己的位置,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3.还可以把“全”与“专”结合起来进行论述,当然这样的难度相对较大。总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避热点又不避热点,限制之中又不限自由,相信在考生的努力下,定会妙笔生花,佳作连连!

弄清立意后,可以从“长处”的内涵入手,揭示长处具体指什么。“长处”指某个方面的优点、特长或优势。它可以指某个人某个方面的思维品质、特长等,也可以写某个团体、国家、民族等的优点、特长或优势。除此之外,也可以从“怎么办”入手,分析如何发展长处,如何正确定位,如何引导,如何努力等,列出几个分论点,这样立意就可以写成并列式议论文。

也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立意,这样写正反对照式较合适。当然,也可以选择写成记叙文,构思几个人物或集体,通过故事情节去揭示发展长处的益处或弊端。在虚构故事时,如果能塑造出两个人物、企业、民族等,采用对比的手法,效果会更好些。

五、猛虎掏心法

有些作文题,只要准确地把握其表意重心,就能迅速明确立意,确定好选材范围和写作重点,在审题思维活动中少走很多弯路,这种方法叫作猛虎掏心法。文题的表意重心就是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

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正的部分。如果作文题目是独词的,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这个词所代表的事物本质特点上,只要抓住它的本质特点进行思考就可以了,或写它的象征意义,或写它的比喻意义,或写它的引申意义。比如《桥》《路》《蜡烛》《黑板》《春风》《攀登》《习惯》等题目都是如此,不要全面思考,只要抓住一点就行。这在快速审题时有个术语,叫做“打蛇要打七寸”。

六、就事论事法

顾名思义,就事论事意即就着某件事、某个问题,直接论述这件事或这个问题,不能指东说西或顾左右而言他。俗话说“指着乌龟说王八,指着田鸡说青蛙”,也就是就事论事的意思。《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小议“各人自扫门前雪”》等题目,写作时原则上都必须就事论事,议论其是非,评价其曲直。

舍此言他即可能跑题。当然,在评论性文章的写作过程中,也会涉及被评论的事物以外的其他材料,但引用其他材料的目的仍然是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为评论服务。在评论的写作过程中,不管引用的材料有多么新奇,多么重要,都不能独立于文章之中而自成观点。

七、逆向入题法

有些题目按照常规以正面审题,也可以很快入题,完成审题立意任务,但是总嫌角度不新,立意不佳,因而不敢贸然下笔,这时如果舍弃正面,改从逆向入题,往往很快就可以找到新的突破口。

好像战士面对着敌人的碉堡,从正面也可以攻破,但比较费力,伤亡也可能较严重。如果不按常规打法,避开正面改从侧面或后面,出其不意发动进攻,也许更能克敌制胜,取得辉煌战果。我们把这种作战方法借用来审题,就叫作“逆向入题法”。

譬如《谈“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这个题目,正面为“常在河边走,湿鞋在所难免”,为一时犯错误作辩解,当然无可厚非。但这是常理,这样写容易给人一种人云亦云的感觉。

如果舍此求异,立论为“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这样从逆向入题,见解与众不同,往往能写出有新意的好文章来。再譬如《谈“雪中送炭”》这个题目,正面入题立论为“要提倡雪中送炭”或“雪中送炭就是好”,当然可以。但是如果从逆向入题,立论为“送炭何必等下雪”或“雪中送炭非良策”,可能更富于启发性和新奇感。有些作文题命题者已明确规定从正面立论或从反面立论。譬如1991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两题任选一题,很显然,两道题目,一正一

诚信经营

超值服务——天利会员:诚信精品——与您共建淘题精品世界

反,前者从正面立论,后者从反面立论。这样的题目,审题不难。但如果把题目改为《“近墨”小议》让我们自己来立论,也许从逆向入题写“近墨者未必黑”的观点可能更富于创见。

下面一段对“小草”的议论就运用逆向思维法向传统的观念反戈一击,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小草精神是值得发扬的。但是,我要问:都做小草,何来栋梁?

一座房,只有顶,没有梁,不会建成。一个人活着,需要有坚强的脊梁;一个民族要生存,需要有坚韧的脊梁;同样,一个国家要发展下去,更需要那些栋梁之材。只提倡小草精神能行吗?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国的经济建设正处在初级阶段,需要我们来发展,也就是说,需要我们挑起建设祖国的大梁。而我们却只发扬小草精神,试问,那样,我们的祖国何时才能发展起来?

作为祖国希望的当代中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大责任,我们要有敢于创新的精神,不能安于现状,我们不能只是作为一位普通劳动者,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做一位栋梁之材,那样才是报答祖国培养恩情的方法。

请不要空喊什么小草精神,也想一想,提倡一下栋梁吧!让我们也说一句:我的希望是栋梁而非小草。这几段文字从人们大力提倡小草精神的思维定势逆向入题,从祖国建设需要人才的角度,论证了栋梁之材的重要作用,观点同样深刻,很有说服力。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的给材料作文,运用逆向入题法审题,常能收到良效。但是要注意的是,以逆向入题确定的论点,只是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对某个特定的命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正确的,这种见解不是常理,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如前面所举的《谈“雪中送炭”》一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立论为“雪中送炭非良策”,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还是要赞扬雪中送炭、关心民生疾苦的好作风。

八、层层剥笋法

在对概念或材料进行理解时,不能想当然,而是要像剥春笋一样地层层剥开,最后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如“锈吃铁”的这则材料就耐人寻思: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件很好的铁器,如不精心保管,便会生锈,若不引起人的注意,锈斑蔓延开来,便会吞噬整个铁器,使之变成废物,甚至连不锈钢也不能幸免。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锈吃铁”。我们可从“锈吃铁”的现象、危害、原因层层分析,再联系到缺点腐蚀人,进而得出:人要学会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时时要除“锈”防“蛀”的道理。

九、联系实际法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都与这个世界上的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善于用联系的观点去看待一切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有这样一则材料:

“有鸟将来,张罗(罗网)而待之,得鸟者一目(网眼)也,今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 从材料中,我们最起码能得到两点认识:一是我们认识事物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抓住实质;二是认识事物要用全面的观点,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因为“众目”和“一目”是谁也离不开谁的,红花还须绿叶衬呢。

十、虚实错位法

有些作文题目从字面来看太实在,好像没有东西可写,但只要我们把文题虚化、抽象化,象征化,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叫实题虚写法。就拿2006年高考北京卷作文“北京的符号”来说,从字面上来看,“符号”确实没有什么可写的,但是只要我们进行大胆的引申,就会发现,这里的“符号”既是一种标志,一种象征,更可指一种时代精神或传统文化。

与实题虚写相对的是虚题实作。有些题目,从字面上看来很虚很大,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运用虚实错位法审题,碰到虚题,文章要写到实处。比如“追求”这个作文题看起来很虚,不着边际。但是把它错位到实处,就非常好写了。

要是写议论文呢?可以阐述当代青年应该追求什么的道理,或者阐述现代中学生应该追求什么道理,当然也可以论对大目标的追求与日常生活琐事的关系。总之,这类虚题写得很实在。

掌握了这种虚实错位的审题方法,碰到这类题目就能立即作出决断,立意更深刻、更新颖,不会再冥思苦

诚信经营

超值服务——天利会员:诚信精品——与您共建淘题精品世界

想,耽搁时间,影响写作速度。

【示例】(2009年北京卷)有一首歌唱到: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题材不限。

【审题指导】 1.这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越来越与想像力直接挂钩。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给考生发挥想像的空间很大。

总之,今年的这个题目,越有想像力的考生,就越容易拿高分。

2.给考生自我抒发的空间很大,这是一首励志歌曲,地铁、公交的电视上经常播,我都会唱,相信很多考生也都耳熟能详,它不像前几年的高考作文,给考生的亲身感触不是很深。3.考生应该联系当下社会。比如高中生在KTV唱歌,认为这首歌仅仅是好听,但之后呢?很多人发现这首歌在灾难中还可以鼓励我们,打动我们自己的内心,具有心理疗伤的功能。

十一、比较综合法

也叫揭示喻义法。这种方法主要针对那些有隐喻义或寓意的题目而言的。它要求学生对题目的寓意和隐喻义先作透彻的分析,然后提出与现实相关的论点。有这样一则寓言材料:

有个船夫在急流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要渡河的哲学家,于是发生了下面的对话。哲学家:“船夫,你懂历史吗?”船夫:“不懂。”哲学家:“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 船夫:“没有。”哲学家:“那你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这时一股巨浪扑来,击翻了小船,哲学家和船夫两人都落入水中,于是船夫喊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不会。”船夫:“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 这是马克思给他女儿讲过的一则阿拉伯寓言。这个寓言的隐喻义是什么呢?有人说,这是比喻那些有了知识就盛气凌人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也有人说,这是比喻那些表面上有知识而实际上没有知识的人最终没有好结果;

还有人这样认为,这个寓言比喻了生活中没有知识的人比有知识的人更吃香等。我们说,这几种说法都不符合材料蕴含的寓意。因为哲学家并没有盛气凌人,也不能武断地说他就是那种“表面上有知识而实际上没有知识的人”,而“更吃香”的看法更是脱离了材料的实际,似是而非。

据此类推,那么,一个不会游泳的读书人,偶尔失足溺水,就能得出“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吗?经过一番比较、分析、综合,就可以得出深刻的观点:一个健全的人要有知识,更要有实践的本领。

诚信经营

篇6:高考一轮复习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一、温习基础知识,灵活运用

依据高考的考试考纲内容,回归课本,将考纲所涉及到的内容结合章节知识,认真温习一遍,重新回忆所学过的知识点,梳理归纳基础知识,建立知识框架,学会对知识点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知识点来解题。

二、总结错题,寻找突破口

把平时练习中做错的题目进行总结归类,分析每一类题型做错的原因,是自己对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没有掌握呢?还是粗心大意做错的呢?为自己的复习寻找突破口,根据自己的不足,制定复习计划,明确复习的目标。回顾错题还有利于同学们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

三、重点题型,专项训练

篇7:高考一轮复习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摘要]英语新课标指出:复习课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而

不是传统的“满堂灌”,是保证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担负着查缺补漏,系

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任。如何提高九年级英语复习课课堂效率,是抓好英语

中考工作一个关键。

[关键词] 课堂设计内容设置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

英语复习是英语学习再现的过程,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英语复习课堂上如何将这几者

有机结合起来,正是摆在我们初三毕业班教师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接下来我就

浅谈一下提高英语复习课堂的几点感受:

一、课前要提前布置好复习任务,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英语复习课的容量大、内容多、缺乏新鲜感,要想学生在45分钟内保质保

量的完成任务是很难的,因此教师的课前准备非常重要。

1、课前老师要先确定好复习内容并提前通知学生,让学生能有时间对其相

关的重难点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使学生能在第二天课堂上有选择性、重点性地

听课。

2、课前老师要拟定好课堂设计,要采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掌控

好复习课堂,切记不能拿张卷子像踩西瓜似的,讲到哪里滑到哪里让学生找不到

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既节省复习时间,又可提高复习效率。

二、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地,做到精讲精练,体验成功。

1、复习课所讲内容广而细,老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不同学情,拟定好系统、全面的复习内容,找到适合于自己学生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

药”的复习。

2、正所谓“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在复习到爱考的知识点时,老师要

给学生吃“定心丸”,明确好考试的出题方向,出题者会从哪个角度来考察,会

以怎样的方式出现等。如在讲到Something、anything、nothing等“不定代词”

时,我会跟学生讲不定代词一般考两方面:(1)形容词修饰不定代词要放在不定

代词之后。(2)不定代词作主语时,要看做第三人称单数等,让学生“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3、由于学生英语掌握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往往会不顾学生各自存在的差异,主观臆断、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造成学生个人真正需要加强的薄弱内容,老师却不铺开,个人无需反复说明的部分,老师却又一再强调,从而出现了“顾

此失彼”的现象,没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各自的受益。

4、在初三的英语复习中,做试卷、讲评试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特别

是在讲解典型练习题的时候,切不可为了讲题而讲题,而是应教给学生审题的方

法和技能,找题眼、抓关键,集中突破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点,使学生通过复习能

查缺补漏,不断进步,增强信心,体验成功。

三、课后习题设计要有科学性,避免题海战术。

俗话说“手过一遍,胜读百遍”。在每次复习专题知识或系统知识架构后,老师要选择精而少的相关试题来熟练巩固,并督查检查好学生的完成情况,不可

采用“题海战术”,也不可以练代基础,更不可单一的死记硬背,要尽量通过听、说、读、写来巩固复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实力。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复习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既能形象直观的把内容呈现出来,突破复习中的重难点,又能增加课堂信息容量,提高复习效率。特别是它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眼球,从而使复习课堂 “活”起来,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五、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复习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学习方式。它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单位,通过生生互动,小组互动、师生互动来促进学生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合作小组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老师再针对各小组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加以调整,使各小组搭配合理,学习程度达到基本平衡,在复习任务下达后,每个人都能发挥所长,分工合作,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2、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它既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3、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活泼、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

4、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彼此了解和有效沟通,但在布置复习任务后,老师要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帮助或纠正,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传统的课堂中,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过于呆板,只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而容易使学生过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过程中去,而在宽松,活泼、自主的合作性的复习课堂模式里,学生能有机会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杜绝由于课堂时间少,老师“包办”“唱独角戏”,等不良现象,从而提高复习课堂效率。

5、在复习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地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来回顾、整理、分析、归纳、概括当堂课需要复习的知识内容,特别是语法复习部分,一定要让学生先自己自主学习,梳理好复习内容,写好读书笔记和反思,最后再通过小组学习来思考和总结,使其有充裕的时间来构建所学的知识体系,在参与复习的过程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和成就感。

六、鼓励学生学会整理错题,敢于收获“错”题中的成功。

复习课除了“温故而知新”外,还要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每次复习过程中我们要要求学生把每次练习中的错题记录下来并订正,而且还要求他们经常翻阅不断强化和巩固正确的知识点,避免今后的中考等各项考试中丢分。

七、实施“以评促学“的多元性评价,激励学生。

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士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在课堂上我们要适当地因人而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和平台来赞美学生,特别是对于某些有独特见解的学生更要予以鼓励,实施以评促学的多元性评价,使其不断的进步。

1、激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

学生的自信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一生的发展都很重要,作为老师,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2、激励可以促进师生间的平等。

师爱的基础是平等,它是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只有及时的、必要的、到位的评价,让学生感觉到在老师那里得到的不是一味的打击和否定,而是关心、鼓励及平等。

3、激励性评价还可促进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乐于发现和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从而实现英语后进生的转化。

八、设制丰富多彩的英语游戏,优化英语复习课堂。

学习兴趣是引发学习的动机,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在复习课上老师要多设计、多运用一些启发性、趣味性、灵活性的英语游戏,消除学生学习疲劳,优化英语复习课堂。

1、巧用游戏创设英语复习氛围。比如在上复习课中单词复习部分,我会设制“我是小老师”、“单词接龙”、“开心辞典”、“幸运52”等游戏,来创设英语复习情境,提高英语复习课堂效率。

2、运用英语游戏突破难点,强化重点。学生总是不喜欢老师一味讲解、重复拼读和朗读,他们总觉得枯燥无味。因此我采用男女PK、小组PK等游戏分组,形成竞争机制活跃课堂,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篇8:如何提高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效率

高考备考是一项系统工程。高三的化学复习一般分为三轮进行复习:第一轮, 基础知识复习阶段;第二轮, 专项复习阶段;第三轮, 综合能力提高阶段。高三化学第一轮基础知识阶段的复习是重中之重, 只有做好第一轮复习, 才能为整个高三化学复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以下是我校在第一轮复习时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研究《考试大纲》、吃透高考试题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根本依据, 也是考生复习的方向。我们通过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对化学基本理论部分的具体要求及其题型示例, 就会知道高考考什么, 高考怎么考, 高考考到什么程度。通过对《考试大纲》的学习, 我们就会对对“了解”“理解”等各种层次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在熟悉《考试大纲》的基础上, 我们对近五年的新课标高考试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 分类进行汇总, 明确化学基本理论对主干知识的考察永远是高考考察的热点。我们通过对高考化学基本理论试题“旧”题新做, 充分研究高考考试导向, 增加了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减少了无用功, 避免了走弯路, 切实提高了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的效果。

二、回归课本, 构建知识框架

教材是知识和方法的重要载体, 也是高考试题的主要来源, 离开教材的复习必然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在每一轮的复习之中, 我们都要注意对课本的挖掘和重视。

首先, 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 注重理解。在复习当中一定不要沉溺于复习资料, 而忽略了教材。在复习中要以教材作为复习过程的支撑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先梳理一遍教材上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寻找自己在高一、高二期间学习的遗漏部分和疑惑点, 对基本知识多理解、少死记硬背, 弄清楚教材中重要理论的来龙去脉, 使教材知识内容结构化和系统化。

其次, 我们要整合知识, 构建网络。高一、高二所学知识难免有联系不畅、零散的感觉, 在高三第一轮复习阶段, 除了对基本理论的系统复习, 以建立其平面网络以外, 还可以在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板块复习中, 有意识地用基本理论指导该部分内容的复习, 以建立立体网络, 达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一轮复习要突出重点、扫除盲点、加强弱点。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错”的怪圈。

三、重视规范解题、以期达到灵活运用

为了强化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提高, 可以针对高考化学试题及理综化学部分试题的题型进行强化训练。通过题型训练, 总结出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解题能力也只能通过解一定数量的题, 才能由量变到质变, 使能力提高。对于规范解题, 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 认真审清题意。

根据要求回答, 审题时必须理解题意, 注意题目中关键的字、词、句。一道化学题包含完整的内容, 是一个整体。有的句与句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有的前后呼应, 相互衬垫。所以必须总观全题, 全面领会题意。答题时必须按题目要求来回答, 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2. 强化书写规范训练。

不能写错别字和不乱写符号, 为了减少失误, 平时必须认真理解课文内容, 过好文字关和符号关。我们教师自身在上课过程中要注意不出现不完整、不规范的化学用语的书写;要有意创设情境, 将化学方程式书写置于情境中进行练习, 让学生在分析、应用中理解化学用语的含义, 感受化学用语的价值, 感悟规范化学用语的重要性。

3. 注意文字表达。

答题过程中的文字表达是否规范、严谨以及合理同样决定着答题的准确性。在复习教学中, 必须从严要求, 把好文字表达关。平时要有计划地训练与要求学生答题时注意用好字、词、句, 注意语句精炼化训练, 力求做到消灭错别字, 逐步做到词到意出。改进复习方法, 多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

四、加强师生协作、共同搞好复习

复习的过程中目的性很强, 任务多, 困难大, 师生都有很大压力, 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 师生之间要做到多交流, 做到充分的信任和理解, 特别是教师要营造一个有效且轻松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理解学生, 不要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歧视学生, 不要因为学生完不成学习任务而轻易责备学生, 相反, 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 多肯定学生的进步, 陪他们一同成长。实际上, 高三复习中, 许多学生由于成绩提高缓慢或达不到自己的理想比教师更着急。另外, 学生要理解教师, 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一个负责任的教师肯定希望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 学生在学习任务重时一定要坚持住,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篇9:如何提高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效率

关键词: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效率;方法

现在的高考试题重视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学生要提高能力就必须很好地掌握全面系统的基础知识。如果连基础知识都掌握不牢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是不可能提高的。对基础知识能否牢固掌握,关键在于第一轮的复习,在第一轮复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确定复习方向,不要盲目复习

1.《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重要性

在《考试大纲》中明确高考目标、高考内容、范围、题型示例以及能力要求,这些都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是《考试大纲》共性要求必要的补充。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可以加入本省的个性化要求。在制订高三地理复习计划的时候,高三教师一定要认真地解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其中的内容,为学生复习做好准备。

2.研究之前的高考试题,总结规律,猜测命题方向

地理教师要认真搜集本省或者别省的高考文综试题,总结出题的规律,探究题型的变化。发现新的动态趋势,为进行高效地理复习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比如,近些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具有以下特点:都是按照课程的标准的要求出题;试题倾向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究学习的能力;试题类型比较贴近生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试题素材的来源主要有真实的文字案例、数据图像等情景材料;注重考查学生多层次和多角度利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建立知识树

江苏试卷主要注重对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考查,知识点大都是江苏地理科考试说明中的内容。在看了近几年的江苏地理试卷中的题型后,了解到考查的具体内容主要有:(1)气候的变化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2)常见的天气系统;(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地质构造和地貌;(5)人口数量变化以及影响因素;(6)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等。

对于以上知识,我们一定要下很大的工夫掌握,对课本上的知识一定要全面地复习,对考过的知识也要认真地钻研和挖掘。弄清楚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分析该知识点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做题。为了使学生能够很好地记忆知识点,我们对重点知识一定要进行强化记忆,把这些知识点进行体统的整理,用知识树的形式將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完整地表现出来。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循序渐进多训练

1.培养学生分析图表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图表主要有各种统计图、表示地理事项以及特点的数据、文字、表格等,这些主要考查学生在图表、数据或者表格如何提取有效信息以及对其进行加工的能力。

2.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

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幅区域地图,认真地讲解阅读步骤、阅读的重点在哪里以及需要关注哪些重要事项,去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回答问题,使其在复习区域地理的时候既培养了区域地图的阅读能力,又学习了和区域地图有关的地理知识。统计图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要通过看教材的原图,教给学生柱状图、扇形图的绘制等阅读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的统计图学到相关的理论。另外,在课本中没有出现但是在高考中出现的新型的统计图,我们也要搜集起来给学生进行讲解。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我们一定全面、认真地复习知识点,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以及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一轮复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伍真婷.浅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策略[J].新课程:教师,2012(6):92-93.

[2]凌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策略与方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161-162.

篇10:高考复习如何提高语文成绩

积累的过程是知识的简单积累,重要的是运用的过程。学会如何迁移,对于这一年的复习很重要。在考试中,试卷上不会出现已有的东西,同学们遇到的都是没有见过的材料、题目,面对这样陌生的“面孔”,就要求学生能够善于迁移知识,从中发现熟悉的“面孔”,运用积累的知识加以解决。其实,考试中遇到的很多知识,原材料变了,但运用的知识是不变的,所学的很多知识不会在试卷中出现原有的,但理解的办法和意义还是相同的。

举一个我教的学生的例子。一个女孩子,叫冯潇潇,精华复读班06届的。她很会动脑筋,也很有自信,学到的东西能够灵活运用。拿她的作文来说,每一次作文,不管什么题目,不管什么题材,她都能用同一个人作为素材来写,并且写得都很好。一个素材能从各种角度来完成不同的题目作文,这是很难得的。06年高考结束,她给我打电话对我说,高考的作文还是以这个人为素材写的,而且效果很不错,我很惊讶,也很高兴。

当初复读的时候,潇潇也有过几次情绪波动。第一学期她的成绩一直上升,每次测验分数都或多或少有提高,但到了第二学期,一模考试时她的分数没有提高,这时候她的心理就承受不了了,觉得自己退步了。那时我跟她聊了几次,对她说,自己有没有真正学到东西、有没有真正学会东西不是完全靠分数体现的,考题很简单,分数自然就高;但如果分数没有提高,也并不说明你就退后了,还有好多因素在里面,怎样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是最后取胜的关键。后来,她调整了心态,06年文科高考考了634分(高于北大录取线621分),语文提高30多分,自愿上了外交学院。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学生在复读的时候,压力比较大,也会遇到很多心态问题,其实只要能与老师及时沟通,能够自信,学会方法,就会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取得提高。

其实语文是一门文学性的学科,它的人文色彩很重,是有趣、有知识、有情感、有价值观、有人文价值的一个学科。可是高中三年的应试学习已经让学生们淡化甚至无暇顾及语文的这种人文内涵,对于复读的学生,我希望他们在提高自己知识水平的同时能够向更高层次方面拓展一下,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尤其现在的新课标卷特别讲究人文内涵:文化的积淀、人文的熏陶、沟通等等都将是以后高考及人文价值观的必然归宿,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命运、人与自身的关系。

上一篇:竞争县财政局长自荐书格式下一篇:关于中国梦的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