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

2024-07-17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精选8篇)

篇1: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缺的是什么?这是媒体和社会对大学校长们经常性的拷问。我认为,关键还是缺“三大”——大师、大策和大件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缺的是什么?这是媒体和社会对大学校长们经常性的拷问。我认为,关键还是缺“三大”——大师、大策和大件。

大师是根本。这里说的大师,不仅包括屈指可数的学界泰斗,还要有一批世界一流的教授。世界一流教授,就是受到国际同行认可和尊敬的教授。具体一点说,就是人家对你做的工作是否感兴趣,是否愿意掏腰包大老远地坐飞机,来参加你办的学术会议;或者愿意买好飞机票请你过去做讲演。如果一个大学里相当部分老师,享有这样的待遇,那么这个大学即便不是世界一流,也离世界一流不远了。如果限于各种条件,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至少也得知道世界一流大学的同行们已经做过了什么,正在做些什么。哪个学校能够把这个大“缺”补得差不多了,不用声明也就是世界一流了。

大策要搞好。大策就是学校的政策,实际上也就是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学校的管理工作有许许多多方面,但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两件事:一是招到好老师,二是把好老师用好。我国的招聘入门关并不严,进来之后也没有办法退出,结果就是参差不齐。所以,当务之急是严把入门关;把好老师用好,就是让老师们心情愉快地、富有成效地工作。这需要充分尊重他们,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工作氛围,提供一个与其贡献相称的比较合理的收入水平,等等。没有哪个大师的重大成果,是靠严酷死板量化的考核制度压出来的。

大件很重要。大件是个统称,包括所有教学研究工作的物质条件。有大件,没大师,大件就是个摆设;有大师,没大件,大师也会成摆设。大师和大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尤其是对自然技术类学科来说,没有适当的仪器设备,没有一定的实验场所,即便招来了大师,那也是对人才的浪费。即便是社会人文学科,也是需要一些条件的,包括良好的办公条件,畅通的网络服务,完备的图书文献和数据资料等。近些年来,不少大学硬件条件大大改善。但也有不少学校,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尽管条件也有很大改善,但仍然面临教学科研设施条件的严重短缺。

平心而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已经相当快了。近年来不绝于耳的批评之声,实际上代表着的是一种社会期盼。那些在建设世界一流之路上孜孜以求的大学,不要因外部的急躁批评声或浮夸欢呼声而丢失了理性。世界一流的路仍远,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前行。

篇2: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

据报道,日前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论文大学”支撑不起世界一流

对于总体方案提到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有舆论说太快——五年之后,就将有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恐怕难以实现这样的目标;还有的则感觉太慢,因为从最近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看,我国已有多所高校跻身前100强、50强,有更多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似乎指日可待。

那么,究竟怎么看待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快与慢呢?实际上,对于完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没有必要设定所谓的时间表,也不必追求实现目标的速度,而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管理制度和学校办学制度,则应该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进行尽可能快的改革,只要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在我国不断加大的`国力支撑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迟早的事。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加快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推出了“985工程”、“211工程”,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投入少数高校,而列入“985工程”、“211工程”的高校,都纷纷列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时间表,比如,北大计划在,清华计划在20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为实现一流大学的目标,许多高校,都实行任务与资源挂钩的政策,即对教师们提出严格的考核指标要求,规定每年必须发表多少核心期刊、国际期刊论文,申请多少课题经费等。这样的建设效果似乎很“显著”,许多高校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快速增长,并由此提高了学校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的位次(这些大学排行榜都把科研作为重要指标),可是,却难免让整个大学充满急功近利的氛围。为完成科研任务,发表更多论文,很多教师不重视人才培养,那些重视教学而投入学术研究不够的教师,在学校里被边缘化。与此同时,学术研究逐渐变为“发论文”,这让大学的学术研究泡沫化。

虽然我国高校论文成就惊人,可是,很多论文并没有太大价值。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我国研究人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通过课题结题后,有90%被束之高阁。从长远看,不要说建世界一流大学,就是如何维持基本的大学精神,也变得困难。学校办学者没有从容的办学心态,而教师们也难以潜心做自己感兴趣的学术研究,十年磨一剑在大学变为不可能的事——必须尽快出成果,否则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可以说,只要加大投入,重金奖励教师撰写、发表论文,以及引进国外人才,要他们以中国大学名义发表顶级期刊论文,我国高校在强调论文的大学排行中,会有越来越好看的排名,但是,这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捷径,这最多把中国大学建设为论文中的大学,国外期刊界会为中国高校把钱花在炮制论文、交论文版面费上而高兴。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能培养一流的人才,能产生真正有世界影响的一流成果。而实现这样的目标,是需要长期的积淀的。纵观所有现今的世界一流大学,无不是通过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逐渐形成学校的国际影响的。

没有现代大学制度,难有世界一流大学

以上种种,都需要大学有现代大学制度。从我国学校办学的现实分析,正是由于缺乏现代大学制度,导致目前办学存在比较严重的行政化和功利化倾向。而针对大学存在的问题,多份关于教育改革的文件,都提到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的现代治理结构。但是相对于给教师布置论文、课题任务的快速推进来说,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学校办学制度改革,却极为缓慢。

比如,取消学校行政级别、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试点推进校长公选,实践情况仍不够理想。改革试图将行政权和教育权、学术权分离,把学术委员会建为最高学术权力机构,可在大多数高校,学术委员会还未走上正轨。而如果这些改革不能推进,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很可能欲速而不达。

篇3: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

作为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双一流”建设立足法学学科专业的传统优势和深厚底蕴,坚持“大学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从法学本科教育改革创新入手,夯实法学本科教育,强化法学研究生教育,着力将法学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并以法学学科为龙头和示范,通过跨学科人才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等方式,系统谋划、稳步推进,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带动与法学相关的学科专业的联动提升,从而总体上提升中国政法大学各个学科专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最终把中国政法大学打造成为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法科强校。

一、中国政法大学建设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理念

(一)确立“以本为本”的基本理念

中国政法大学有重视本科教育的传统和文化。法大的本科生生源优良,较为均衡的来自全国各地。法大的学风、教风也比较好,师生共同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氛围。教师敬业爱生,注重教书育人;学生积极、健康、向上,勤奋好学,学风优良;本科毕业生深造率56.24%(其中出国深造率9.74%),在所有“211工程”高校中排名14,在文法财经类高校中排名第2。

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本科教育就没有大学教育。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进程中,相对于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本科教育具有更为基本、更为能动的地位。事实上,如果我们着眼于人才培养的整个链条,甚至可以说,缺乏一流本科教育的支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本科教育支撑的,缺乏高质量的生源,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基于对本科教育基础地位的认识,中国政法大学一直以来坚持奉行“以本为本”的理念,强调本科教育工作在全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我们坚持学校所有工作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而人才培养工作“以本为本”,也就是说全校所有工作以本科教育工作为核心,通力配合和大力支持本科教育。同时,我们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位置。

(二)确立“全人教育”的理念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全人教育”理念,简单地说就是人才培养是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完完全全的人、正正常常的人、健健康康的人,也就是说真正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强调了“全面发展”。在推行“全人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过程中,我们尤其注重培养“合格公民”“好公民”,因为“全人教育”首先是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培养合格公民或好公民,强化学生的公民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整个大学教育的改革方向之一。

推行“全人教育”,目标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理解“全面发展”?要着眼于六个要素:即品德、知识、能力、智慧、身心、人格,也就是说从这六个要素入手来全面培养学生,努力让学生成为品德优良、学识丰富、能力卓越、充满智慧、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高分低能、高智缺德的学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所以,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走“全人全程全面”的培养路径,做到德才兼修、教学互动、通专并举、虚实结合、内外联动。

我国大学教育推行“全人教育”,要加大对“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四型”人才是法大人才培养目标。“复合型”强调促进学生知识复合、能力聚合、素质综合,全面发展;“应用型”强调面向社会需求,面向专业实务,基于问题开展教学和学习,以提升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强化学生的实务技能和职业伦理培养;“创新型”强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国际型”强调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培养学生熟悉相关领域的国际规则和国际交流能力。

(三)确立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的理念

大学本科教育无疑是专业教育,但不能缺少通识教育。因此,就有了大学本科教育应实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或者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的主张。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不仅是对狭窄的专业教育思想的矫正,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通识教育通常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共同内容的教育,其目的是要把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科学理性、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开展通识教育,特别要引导学生去追寻大学精神,认同大学文化。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没有大学精神的大学就没有“魂”。大学的硬件可以在十几年、几十年内完成,但是一个大学的精神、传统、文化,则需要很长时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形成,没有时间的沉淀和检验,是不可能形成的。大学是传承知识、创新知识的地方,坚持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追求真理和坚持真理是大学的应有之义。这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大学不是行政机关,不是工商企业,是学术机构,应当克服行政化、功利化、同质化、地方化倾向。大学目前最缺的是对学生展开有效的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的培养,审辩式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

中国政法大学通过强化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推行“全人教育”。学校确立了“孕育人文精神、增加科学素养、锤炼公共品质、拓宽知识视野”的通识教育目标,以“核心、主干、一般三层次通识课程均衡选修”为基本模式,打造了“有灵魂”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四)确立跨学科培养人才的理念

学科是学术系统化分类的结果,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大学学术的功能单位、细胞组织。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科是类聚学者、表达学术、展现学风、分类培养学生的载体。但学科专业作为学术系统化分类的结果一旦形成,也有与生俱来的局限性,那就是可能囿于单一学科专业来培养人才和开展研究。然而,现实世界、现实生活、现实问题是丰富多彩、异常复杂的。现实世界、现实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从多学科角度去研究、分析和解决。这就提出了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培养人才的问题。跨学科培养人才,就是打破学科专业界限,运用跨学科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跨学科思维能力、跨学科综合素质,它是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重要途径。我校在跨学科培养人才实践中,形成了“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跨国境”的“四跨”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建立了“成思危现代金融实验班”(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协同育人)、“西班牙语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等跨学科培养人才实验班,而且打破学院、学科专业界限设置了一些跨学科教研室,而且聘请实务部门的专家兼职担任学院实务教学院长,协同育人。

(五)确立国际化办学的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网络化的今天,人类已步入以知识为驱动力的社会,人类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全球性的问题日益增多。在这种背景下,把大学仅仅定位为本地的大学和本国的大学,还是定位为全球的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已摆在大学特别是有雄心壮志的大学面前。中国政法大学有这样的雄心壮志,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法科强校”。因此,法大必须以国际化为发展战略。

国际化不是要“全盘西化”,不是简单的“与国际接轨”。它是指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培养师生的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推进优秀学术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不断提升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加拿大的一流大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至少有4点考虑:一是通过国际化发展提升大学的国际竞争力;二是明确定位为全球性大学(global university);三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四是要以杰出的研究来创造知识,不仅服务于本地、本国,而且要服务于全世界。我们在本科教育中推行国际化发展战略,是要通过国际化来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在国际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求贡献。

(六)确立“互联网+”本科教育教学的理念

众所周知,我们已进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从各个方面进入、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无限的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必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所以,我们确立了互联网+本科教育教学的理念。

二、中国政法大学“专、实、博、雅”的本科教育教学创新实践

为了贯彻落实“以本为本”等本科教育理念,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秩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着力开展以“专、实、博、雅”为特色的本科法学教育创新实践工作。

(一)“专”:创新模式,打造“专”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专”,是指专业的特色化建设。以法学专业为例,我们除了传统的法学专业建设,还设立了三个实体的实验班和两个虚拟建制的实验班,做到“一个专业,多种模式”,鼓励不同兴趣和志向的学生,进入不同培养目标的班级进行学习。

1. 依托“卓越计划”,进行法学专业特色化建设。

依托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学校着力建设“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西部基层型”卓越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学校围绕建设目标,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先导,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建立健全基地建设工作的良性运行机制;以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为动力,优化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及时总结工作经验,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以及法律实务部门的广泛参与,不断提高法学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形成具有鲜明中国政法大学特色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2. 因材施教,打造“一个专业,多种模式”的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化建设,2015年,学校打破传统学院的建制,在传统法学专业的学生中间择优选拔,成立了两个虚拟建制的实验班。一个是培养精通拉美国家法律制度和文化的西班牙语法学专业特色实验班,另一个是以培养法学学术、科研专门人才为导向的法学学术精英人才培养实验班。学校单独为这两个虚拟实验班设计了专门本科培养方案,并从校内外聘请专业性极强的专家学者为实验班学生授课。虚拟实验班另一个创新之处是在本科培养阶段引进导师制,以法学学术精英人才培养实验班为例,每届30人,配备10人的导师团进行专门学业指导,从而促进虚拟实验班的特色化培养。

3. 改革课程体系,加大案例研讨类课程比例。

学校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教学方法,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与说教。学校在法学专业选修课组中,除基本选修课之外,专门设置了案例课组、研讨课组、实务技能课组。以法学实验班为例,每门法学专业必修课都搭配了一门对应的案例课和研讨课。目前,案例课、研讨课、实务技能课课程平均每学期均超过100个课堂,上一个学年达到了305个课堂。这些课程均采用小班教学模式,大幅度增加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研讨。

4. 打造虚拟教学平台,加强信息化建设。

学校突破既有学制、学时、学分等制度性限制,强化学生在学业修读过程中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探索建立了开放、多维、高效的学生自主学习新模式,开创和完善了“虚拟第三学期”课程运行平台建设工作。“虚拟第三学期”进一步丰富了培养方案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极大延展了教学运行的周期,形成了各类培养模式之间多维互补的格局,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成长的主体性地位。“虚拟第三学期”是以网络课程教学为主要载体,以“循环开课、自主修读、统一考核”为修读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课程运行平台是学校现有的课堂教学课程体系的补充与延伸,是集网络课程、学分修读、辅学资源、师生互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运行模式与平台系统,为国内首创。在课程资源方面,“虚拟第三学期”提供包括学分修读课程资源与网络辅学课程资源两部分。学分课程资源是指该网络课程进入培养方案,学生完成课程网络学习,参加网络统一考试成绩合格可获得相应的学分,但累计修读学分不超过培养方案要求总学分的5%。目前学校学分课程资源有15门,迄今修读学生已经超过1万3千人次。辅学课程资源是指该课程不进入培养方案,仅作为学生学习相关课程的辅助资料。目前网上辅学课程资源为72门。自2014年起,学校开始制作数字化的“法大微课”,通过录制短视频,重点讲授某专业的单个知识点,让学生更灵活地自由学习。目前已经完成10门课程,对帮助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起到明显的辅助作用。

(二)“实”:搭建平台,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

所谓“实”,是指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是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我校努力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推动学校和实践基地的数据共享;另一方面,在传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之外,学校创建了“同步实践教学”模式,创设了校内常态化的现场同步实践教学平台。

1. 创设校内常态化的同步实践教学平台。

传统法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主要是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之后通过实习实践去检验理论知识,检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主要功能:一是向经验丰富的一线司法人员学习,二是熟悉文书和整个办案流程,三是动态参与案件办理,掌握相关技能。学校围绕这三个基本功能,创建了“同步实践教学”模式,创设了校内常态化的现场同步实践教学平台。①建立检察案件原始案卷副本档案阅览室、审判案件原始案卷副本档案阅览室、公益法律援助原始案卷副本档案阅览室,受赠原始案例卷宗副本超过60000套,实现了使用真实案例进行教学。②实施实况转播庭审。建设多功能墙幕式教室,和多家全国各级法院签署协议,周一至周五每天都有法院庭审直播,全校学生观摩学习。③建设实况庭审录像资料库。积极争取法律实务部门捐赠实况庭审录像,建设实况庭审录像资料库,目前录像副本已达3000余盘。

通过以上举措,实现了国内优质司法资源,包括动态的庭审过程、司法卷宗等大批量汇集进校园、进课堂,逐渐创造“教室≈法庭”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司法动态氛围中完成四年法学专业学习,实现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步完成,“教室≈法庭”的“同步实践教学”已成为我校人才培养的一个亮点。

2014年,学校《创建“即时共享协同融合学训一体”同步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卓越法律人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这项成果是学校为适应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卓越法律人才的需要而创立的人才模式改革与实践的高度总结与凝练,明确提出并构建了完整的“法学同步实践教学模式”,在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上取得了突破,效果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2. 推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学校努力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推动学校和实践基地的数据共享。在现有200多个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中遴选出10个高质量、高层次的实习基地,与试点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建设“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级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联合培养基地”,使法律实务部门深度参与高级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和实践基地的数据共享。同时,学校建设检察、审判信息系统实训教室,由实践基地向学校定期传送案件数据,让学生在教室内可以随时实现司法系统任何一个角色、岗位和办案环节、流程的模拟和实训,模拟法官、检察官去还原、重走每一个案件的实际办案流程。

3. 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学校在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近三年来,学校以“网络犯罪攻防实验室”“法学仿真教学系统实验室”等四大虚拟仿真实验室为主体,建成了法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了“网络虚拟攻防、犯罪侦查检验、仿真教学系统、真实案例卷宗仿真”等多模块整合培养机制。2015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评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4. 开展诊所式教学,强化法律实践操作训练。

学校现有6个法律诊所,各学期均开设相关法律诊所课程。作为诊所专业委员会批准设立的诊所资源基地,经常组织或承办法学实践教学培训或研讨活动。2015年,举办了“成就与挑战:中国法律诊所教育与法律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师资培训、“2015诊所法律教育年会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与诊所法律教育论坛”等。诊所式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强化了法律实践操作训练。

5. 发挥学习竞赛平台作用。

学校将学习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学校每年承办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等十余项学习竞赛。学校建立了学习竞赛资助机制,资助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学习竞赛。2014年,学校资助学生参加国际学习竞赛9项、国内学习竞赛28项。在国内外学习竞赛中,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学习竞赛的人才培养平台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博”:协同育人,以国际化发展培养“博”闻视野

所谓“博”,是指培养学生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学校在加快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下,把提高国际化教育水平作为重要抓手和新的增长点,把高端国际合作转化为人才培养特色,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探索课程、项目、专业建设的国际合作与双学位联合培养模式等多种国际合作与交流模式。同时,引进优质国际化教学资源,拓展法治人才国际视野,全面提升学生国际交流水平。

1. 开设暑期国际小学期。

为提高学生国际化学习水平,解决缺乏专业外籍教师的问题,学校开设了暑期国际小学期。通过组织安排外籍教师授课、协调教学安排、开设暑期学校等方式,加大学校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力度。2013—2015年,暑期国际小学期先后建立了28个校内暑期学校、100余门国际课程、30余次暑期国际游学项目、7个暑期国际实习实践项目,共有1500余人次的学生参与了国际小学期的学习。

2. 开展国际联合办学。

学校开展本科生联合培养(3+1+1)等合作项目,主要包括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3+1+1”项目(法学院、商学院)、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合作“3+1”项目等。我校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开创了按照“3+1+1”模式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合作模式:双方相互承认对方学校相关课程的学分,学生在完成前三学年的学习后,符合英语成绩要求的,可以利用大四全学年,赴诺丁汉特伦特大学修读英方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此前在我校修读的所有课程和学分、成绩,可以冲抵英方培养方案中的相关课程),在毕业时可以同时获得我校的学士学位和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学士学位。同时获得双方两个学士学位的学生,可以直接被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从而实现“3+1+1”式的中外联合培养。这是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第一次真正实现学分相互承认,第一次使学生有机会同时获得本校和国外高校两个学士学位,标志着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工作走出了关键一步,本科生批量化、常态化的国际联合培养局面完全打开,学校四个办学目标中的“国际化”目标开始进入实施的快车道。

3. 加大国际交流生选派力度。

学校正在形成本科生批量化、常态化的长期交流学习项目。过去三年,已经完成140余个本科生交流学习项目的选派工作,400余名本科生作为交流交换生,分赴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波兰华沙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加拿大圣托马斯大学、日本中央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瑞典隆德大学、瑞士卢塞恩大学、冰岛雷克雅未克大学、芬兰图尔库大学等合作院校,进行为期1学期至1学年不等的交流学习、专业实习,或攻读学位等。长期交流项目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将会逐渐显现。

4. 开设小语种语言兴趣班。

为给学生创造跨文化、多文化、泛文化的交流机会,提升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同时促进中外学生互动、沟通和了解,学校为在校师生免费开设了多个小语种语言兴趣班。小语种兴趣班课程包括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泰语、越南语等9个语种,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国际交流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雅”:孕育人文精神,打造高“雅”有灵魂的通识教育体系

所谓“雅”,是指通过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推行“全人教育”。在本科人才培养上,学校确立了“孕育人文精神,增加科学素养,锤炼公共品质,拓宽知识视野”的通识教育目标,以“核心、主干、一般三层次课程均衡选修”为基本模式,打造“有灵魂”的通识课程体系。

1.“核心、主干、一般”的三层次通识教育架构。

不论何种专业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都应该具备知识、能力、德性协调发展的综合素质,形成以求真、趋善、爱美融为一体的完善人格,因此贯彻通识教育理念对于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性价值与决定性作用。

学校以“核心、主干、一般三层次课程均衡选修”为基本模式,打造“有灵魂”的通识课程体系:以打造文明熔炉为指向,融合不同领域的学术内容,开设《中华文明通论》《西方文明通论》两门跨学科、综合性全校必修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灵魂”,使学生自觉意识到他们具有共同的过去,属于同一历史文化共同体,并分享共同的现在、期望共同的未来。以文明为线索,使学生在进入具体知识的学习之前,对自身所生活的世界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以两门核心必修课程作为统合各类通识课程的逻辑主线;在通识课程体系中设置人文素质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与法学类四个通识选修课程板块,并在其中选择与学生四类基本素质最密切相关的领域重点建设了《当代中国社会》《批判性思维》《自然科学史》《艺术修养与艺术鉴赏》等20余门通识主干课程作为限选,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与公共品质、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关联最密切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作为通识主干课程的进一步拓展与生发,学校还开设了四大类300余门一般通识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对学生更具体发展需求的满足,要求学生均衡选修。“有灵魂”的通识课程体系,强调综合性与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基本形成层次分明、覆盖全面、结构合理、科学规范的通识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素质基础。

2. 开展全人教育,打造创新教育第二课堂。

为促进通识教育,学校致力于通识实践类第二课堂的建设,近些年逐步形成本科生学术创新平台和完善本科生学科竞赛的支持体系,并以奖励创新学分等措施鼓励本科生通过参加校内创新实践活动投入学术创新研究。2012年学校开展“本科生创新论坛”大赛,经过4年的建设,年度化、品牌化的“本科生创新论坛”在强化本科生创新思维,增进学生创新经验交流,展示学生优秀创新研究成果,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性学习和参与创新性竞赛,激励本科生创新精神,宣传学术创新典型,形成良好创新人才培养氛围等诸多方面,正在逐渐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 建设通识教育新型师资队伍。

通识教育改革蕴育出新型教学组织。通识核心课程、通识主干课程建设,需要学校打破传统教学管理中教师被桎梏在某些特定的教研室、研究所中的状况,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学研究活动,催生出“虚拟教研室”的概念。师资可以划学科管理,但对人类智识的探求却不应划分学科壁垒,学校已经建立了一批具有特殊教学目标的跨学科教学创新团队。这些教学团队拥有与其他传统教研室、研究所同样的权利和待遇,但在教学理念、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很多有别于以往的创新举措。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离不开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需要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机制。中国政法大学在人才培养实践中,根据“双一流”的要求,在人才教育培养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远没有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发展建设目标。中国政法大学将继续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人才教育培养质量。

注释

篇4: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把精力放在管根本、管长远的基础性工作上,始终保持深刻的定见和强大的定力,不为浮云遮望眼,不跟风。

世界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第四次重大变革,就是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重新以文化统领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防止大学变成单纯的科研工具和商业场所。

对于当代中国的大学来讲,文化建设的任务尤为紧迫。这种紧迫性,体现在世界高等教育回归文化本质的发展新趋向所提出的新课题,体现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的新任务,体现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推进大学科学发展提出的新需要。

文化建设就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各类量化的评价指标则为工具性的作用。偱本而求用,则用之不竭;以用取代本,虽能喧嚣一时,终难行远。中国的大学能否跻身世界一流行列、以什么样的面貌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究竟能在世界一流行列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最终还是要看文化建设的成效。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是着力培育大学精神,把大学精神贯穿到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和教师、学生、干部、后勤等各个群体。

人无精神不立,校无精神不兴。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文化上的旗帜,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抓住了大学精神建设,就抓住了大学文化建设的制高点。对待大学精神,一要传承,二要发展。所谓发展,就是要不断地赋予大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同时,不断地对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精神体系形成新的体会和认识。

一流大学有崇高精神追求方成气象,有先进文化引领方有灵魂。世界一流大学,最根本的是质量内涵一流、教风学风一流、精神文化一流。当前,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已进入了重质量、重内涵、重文化引领的新阶段,随着我们在办学条件、设施设备、科研成果等外延方面不断逼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人才、制度、文化、质量、效益等内涵方面的建设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对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研究,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珍惜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弘扬高尚进取的大学精神。

我们坚信,当代中国的大学一定会在文化建设上,书写无愧于历史和先贤的新辉煌;一定能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大潮中,开辟中国气派、中国底蕴、中国格调的文化新风;一定能以文化建设上的鲜明成效,为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民族心愿筑就圆梦的坦途!

篇5:我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据报道,5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近日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求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此前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在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成果,完善高等学校科研体系,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高校资产整合和证券化将迎来加速期。机构认为,高校改革本质属于国企改革,目前全国高校企业资产达4500亿,潜在规模突破万亿,证券化空间巨大,尤其是国内知名大学旗下资产可操作空间较大。

篇6: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三个阶段

如果从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庆典上宣布启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计划”(“985”计划)算起,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一批国内顶尖高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已奋斗了15年。这些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顶尖大学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回顾15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在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上,我们也曾有过几个阶段认识。

第一个阶段是研究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又是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人们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特别是量化的标准更难以界定清楚。实际上,一所大学究竟是不是世界一流大学,更多地体现为专业和非专业人士心中的一个模糊性评价,尽管这种主观性评价是建立在一系列客观性事实基础上的。

既然标准难以界定,那就进入到第二阶段:先不纠缠标准问题,就按照目前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的样子,从眼前的工作开始干起,边干边学。

首先,几乎所有的人一致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有钱。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顶尖大学,每年的办学经费高达几十亿美元。相比之下,北大、清华每年从中央财政获得的拨款只有一亿多元人民币,维持运转尚显困难,遑论建设和发展了。幸运的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在本世纪初期的飞速发展,办学经费是最早得到解决的问题。

但有了一点钱后,大家发现,光有钱是办不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正如暴发户不等于贵族一样。中国大学如果想进入世界一流大学俱乐部,手里必须要有一点“硬通货”。这些“硬通货”是什么呢?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学科建设。起初,我们对学科建设的理解是狭隘的,认为学科建设等同于学术论文(尤其是国际期刊的论文)的发表数量。在这一办学思想指引下,几乎中国每一所大学都陷入了类似于“GDP崇拜”的“SCI崇拜”中。通过改变教师聘用、晋升和待遇标准等一系列措施,依靠高强度的“人海战术”,中国迅速成为学术论文发表的大国,一度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然而,当我们实现了这一目标,原本以为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尊重。原来,对于学术成就的评价,不仅要看论文发表的数量,更重要的在于质量,也就是论文的重要程度和引用频次。论文虽然被发表了,但不能给同行以启发,别人当然不会引用,这远非资源投入和行政命令能够解决的问题。也许是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目前,国内一些大学已经不再重视论文的发表数量,而是鼓励教授潜心研究更具影响力的重要问题。

与学科建设并行的是人才队伍建设,这是比较公认的另一个抓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个办法是内部培养,但速度太慢,还容易导致近亲繁殖。因此,大学普遍采用第二个办法:外部引进。然而引进谈何容易。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竞争极为激烈,每所大学都在以各种优厚条件吸引最好的教授,吸引人才不仅仅要依靠金钱的力量,还有环境和氛围等一系列因素。同时,还要想方设法不让自己的人才被别人挖走。这是更加困难的挑战了。

近年来,在和世界一流大学的比较中,我们发现,除了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外,他们普遍对本科人才培养极为重视。

坦率地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走了不少弯路。起初,大家被“研究型大学”吸引。的确,几乎所有世界一流大学全是研究型大学,拥有强大的研究生院,研究生数量超过本科生。我们由此导出一个逻辑: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强大的研究生院=研究生数量多于本科生数量。在这一办学思想指引下,近十年来,中国各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数量呈几何规模增长。然而,研究生数量的激增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进步,反而因为资源紧张、空间有限而引发了诸多问题,特别是由于教授并没有足够精力指导如此规模的研究生,导致学生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准出现双重下降。

在第二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大学极其清晰的科研导向和研究生导向,导致大学的本科生教育普遍处于不受重视的状态。特别是本科生教学,呈现出下滑速度加快的趋势。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很简单。大学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投入、发展方向、影响大学内部人的行动因素,全部集中到了那些可以为大学带来短期显著效应的项目上,而这些和本科生教学统统没有直接关系。尽管一些大学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努力加以纠正,但总体来说,中国大学对本科生教学依然并不重视。这也许会对中国的长远发展带来巨大损害。

重视本科生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文件上,必须有切切实实的投入。我认为,中国大学之所以不重视本科生教学,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对本科生教学的投入没有立竿见影的显示度。在大学行政化倾向严重的中国,这一因素可能显得更加突出;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我们在本科生教学上还不太会投入。钱也许有,但不敢花,因为无法监控花钱之后的结果。除了不敢花之外,我们还不太会花钱。科研经费可以用来购买设备(这本身可能就是一个误区),但教学经费除了给教师发放授课津贴,还能怎么花呢?按照现行资金管理体制的规定,可以用于劳务的人头费比例极低。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本科生教学投入量可能是难以想象的。

走过了15年的道路,现在也许我们开始进入到第三阶段:回归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培养全球领袖人才。我们应当能够认识到,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问题上,没有什么投机取巧的捷径可走,只能去做应该做而且必须要做的事情。沿着这条路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埋头走下去,也许有一天,当我们已经忘记了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时候,当我们偶尔抬头擦擦汗的时候,可能会突然发现,我们已经被认为是世界一流大学了。真希望那一天能够早一些到来。

篇7: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

一、实事求是,认真分析北京大学师德师风状况

优良的师德师风传统是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思想动力,在北京大学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优秀师德师风传统,构成了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精神资源。这表现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敬业爱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视野开阔,不断创新;求真务实,治学严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等。这是北京大学师德师风的主流,也是北京大学所以成为国内知名高校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必须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教师的思想状况也在发生一些变化,师德师风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1.思想政治倾向上有问题。个别教师在课堂、论坛、书籍和报刊中发表了一些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言论,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进程、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等方面做出了错误的评价,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思想混乱,也影响了北京大学正常的学术自由的氛围。

2.淡薄思想政治倾向。在一些教师看来,只要把业务搞上去就行了,因而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不学习不了解,对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也不关注。

3.学术功利化倾向严重。作为一名教师,要真正把教学、科研搞上去,需要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需要耐得住寂寞。由于受到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个别教师治学不严谨,心态浮躁,不求甚解,教学不认真,科研成果经不起推敲,甚至还出现了剽窃等弄虚作假现象。

4.精力外流。现代教育必须同社会发展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鼓励教师走向社会、服务社会。但我们要反对的是个别教师以单纯的挣钱为目的,从事一些低水平、同自己业务提高关系不大的工作,进而使得本职工作投入不足,教学、科研水平下降。

5.文人相轻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个别教师的整体协作精神不强。当代重大科研项目的成功,需要跨学科的共同合作,需要一种团队合作精神,需要参与者相互尊重、取长补短的精神风格。而这种精神风格正是北京大学个别教师所缺乏的,这也势必会影响到北京大学重大科研成果的产生。

近年来,我们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基本要求来看,我们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和不足,在全国高校中也可能具备一定普遍性。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在一些人看来,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科研,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应当花大力气搞上去,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虚的东西,没有硬指标,做多了反而会冲击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应当说,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教学、科研工作不可能孤立进行,如果我们的教师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学习不了解;如果我们的教师没有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如果我们的教师不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又怎能完成教学、科研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反对的是离开学校中心工作,空喊政治口号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做法,但我们必须充分意修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需要调动北京大学广大彭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这又是离不开富有成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二是机制不到位。要搞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必须建立一个信息畅通、责任明确、反应迅速的工作机制。这几年来,尽管我校也在积极探索一条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但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机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这表现为:了解教师思想信息渠道的不迅捷和畅通,学校尚未建立一个比较规范的教师思想信息收集系统;管理权限不太明确,学校没有一个专门负责教师管理的部门,校两办、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工会、教务部、科研部。人事部等都负有一部分教师管理的工作的权限,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职权划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教师管理工作职权不明确,决策不统一等问题;在教师评估体系方面,尚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机制,将师德师风的一票否决权作为刚性的指标贯彻下去。

三是方法不到位。北京大学教师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他们有着广泛的接受信息的渠道,对时事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有着较强的分析能力。如何针对教师的特点,开展教师能够接受并乐于参加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活动,在这方面,我们的办法还不多。面对教师的工作性质和自身特点,面对教师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在形式、方法和手段方面都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形式陈旧、内容单调、手段呆板等问题。

二、重在建设,探求切合实际的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和方法

1.坚持不懈地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学校组织教师尤其是新上岗的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掌握学校关于教师方面的相关政策和规则。近年来,学校每学期都举办青年教师骨干培训班,组织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时事政治,并先后组织青年教师去海军基地、延安等地参观考察,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革命传统教育。注意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实践,言传身教,从思想、品德、学业等方面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素质。我们已先后召开了六次教书育人

篇8: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

该联盟的成员是我国9所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九校一致同意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原则,签订《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共同培养拔尖人才。

根据协议书,“九校联盟”将不断加强深层次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优质办学资源,优势互补,发挥人才培养中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其主要内容有:实施本科生交流和研究生联合培养;联合举办系列暑期学校,打造国际知名的“C9”教育品牌;联合开展教材建设、教学与教改研究;联合建立和发布以精品课程为骨干的学分互认课程目录;联合建立共享的远程教育平台,进行远程学习;建立人才培养对口部门定期交流机制,进行相互间交流、学习和借鉴。联合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青年导师队伍培训工作;设立9校合作联盟专门网站,建立9校间博士学位论文网上相互评审系统,共同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联合举办以同专业本科生为主参加的联合野外考察、联合生产实习、联合设计实习、联合社会调查等各种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引领我国高水平研究生培养同世界一流大学接轨。

上一篇:社会事业管理局2006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班主任工作总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