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认识多边形》

2024-08-02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认识多边形》(通用14篇)

篇1: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认识多边形》

认识多边形

教学内容:

课本26~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在初步了解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知道几边形就是由几条边围成的。

3.通过对图形的折、剪、拼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4.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以及合作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教学难点:

能正确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哪两位老朋友(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一起来喊喊它们的名字。这两种图形是我们一年级就认识的图形。

今天,我们将继续认识图形。(出示课题)

二、认识多边形

1.认识四边形

(1)昨天老师让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现在请你们把它们拿出来。

a 拿出长方形纸,沿四周摸一摸(边讲边演示)。现在我们用手摸的地方就是长方形的边。再拿出正方形纸,沿四周摸一摸。

b 刚才我们沿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周摸了一圈,发现它们都有四条边,四条边都是直的。

(2)讲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我们可以叫它们四边形。(板书)

(3)完成“想想做做” 1

a 一生上台完成,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

b 集体订正,说说为什么?

小结:这些有四条边的图形,也叫四边形,因此四边形不只有长方形和正方形,只要这个图形有四条边,我们就叫它四边形。

(4)认识其他形状的四边形

a 出示不同形状的图形

师:如果将这些图形分类,你想怎么分呢?

b 同桌观察讨论。

c 集体交流,指一生上台分,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2.认识五边形

(1)刚才在给图形分类时,有两个图形不是四边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图形(出示图形)。

数一数它们的边,你发现了什么?

(2)这两个图形都是由五条边围成的,给它们取个什么名字呢?(学生猜猜)明确:五边形(板书)

(3)拿出你手中的正方形,折一折,你能将它变成一个五边形吗?(学生独立折)

(4)学生上台展示不同的折法,请大家做评委,说说他的折法对不对?

3.认识六边形

(1)我们认识了四边形和五边形,你们还想认识什么图形啊?

(2)六边形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猜一猜,说一说。

(3)你能用6根小棒搭出一个六边形吗?(学生动手搭,指名上前)

(4)出示两个其他形状的六边形,一起来验证,加深认识。

4.猜测七边形、八边形的边数,明白几边形就有几条边。

5.小结:小朋友们学得都很好,老师想要考考你们。

三、组织活动

1.想想做做3

(1)读题,明确要求。(2)独立完成(3)交流汇报

2.想想做做5

(1)学生读题。

(2)集体讨论第一个图形的分法。

(3)指名完成第二个图形,集体交流。

(4)独立完成第三个图形,集体校对。

(5)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边数越多,分成的三角形越多)

3.想想做做6

(1)按要求剪一剪。

(2)交流方法。

篇2: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认识多边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12―1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能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区分多边形。

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的边来判断多边形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回忆节假日和爸爸妈妈去哪些地方玩过。

2、谈话: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从没有去过的地方,那就是有趣的“图形王国”。(出示图片)

二、主动探索,合作领悟

1、认识四边形

(1)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也可称为四边形 。

师:让我们打开“图形王国”的门,瞧瞧遇到了谁?(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让同学们认一认)

出示对话框:“小朋友好,谢谢大家还记得我们。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俩还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呢?你们能猜到吗?”(学生猜一猜)

请小朋友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用手沿着四周摸一摸。(师边说边示范,学生跟着摸一摸)再拿出依仗正方形沿着四周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会发现它们都有四条边)

出示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图,指名上来指一指长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各在哪里?

师:其实,我们刚才摸的地方就是图形的边,请大家再分别摸一摸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数给同桌看看是不是都有四条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

学生摸一摸、数一数,相互交流。

出示:它们各有四条边,是四边形。

(2)认识其他形状的四边形。

谈话:让我们再到“图形王国”看看,还能遇到哪些图形。(出示书上“试一试”图形)如果将这些图形分类,你想怎样分?

学生拿出相应学具分一分。

展示学生的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学生的`分类可能有下面两种

认识的分一类,不认识的分一类;

四边形分一类,三角形分一类。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它们手指着学生分出的其他四边形说:这些图形和我们一样。它们也都有四条边,是四边形。

引导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先小组交流,在组织全班交流。

2、认识五边形

谈话: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四边形,现在请拿出一张四边将它任意次,然后用剪刀沿着折痕剪下,看能见剪出个什么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

如果剪出的图形给它取个名字,你想叫它什么呢?

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活动,发现剪法不同的学生。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两个画好的五边形,让学生数一数边的跳数,说一说各有几条边,是几边形,最后出示话框,让学生齐读。

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五边形。

3、认识六边形

想一想、议一议:六边形是什么样子呢?

动手折一折、剪一剪

数一数、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分小组讨论, 汇报。(指名上来指一指、说一说,其余学生补充)

引导回忆:平常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的形状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

分小组讨论,让几名学生说一说。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组织学生想一想,再围一围。

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照样子在书上填一填,教师巡视检查

4、“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动手完成。

5、“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四、总结评价

篇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认识多边形》

思考一:教材展现的情景图告诉我们什么?

仔细阅读教材,教材的情景图是一群孩子用不同形状的工具测量书本的短边,发现两种情况:一是虽然测量的是同一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所以量得的数量不同,初步感悟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的必要性;二是虽然测量的是不同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量得的数量可能相同,如测书本用了5枚回形针,测铅笔盒用了5把小刀,数量都是5,但是由于回形针与小刀长度不同,还是不能比出两者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再次感受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接着用同样的立方体测书本与钢笔盒,才分出长短。通过这一过程,形象地让学生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接着安排练习,分别用相同的工具(立方体或平面图形)估测不同的物体。然后再出现尺子和1厘米的长度,建立1厘米的表象后,开始用尺子量长度是整厘米的物体。

思考二:有必要让学生体验“用不同形状的物体测量长度”这个过程吗?

在研究教材的同时,我们来研究一下学情。学生在学习这个内容之前是否对测量一无所知?因为赛课中好几位老师在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物体测量之前,先说说打算选什么工具来测量,学生回答除了尺子还是尺子。学生已经知道了有现成的工具(尺子)可以用,却硬塞给学生不同的工具测量,他们能否感悟到用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况且总是非常勉强地硬拽着学生用圆形的、弧形的或不规则的物品以及用立体的、平面的图形来进行测量,所谓“强扭的瓜不甜”,这样致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迷茫。再者,学生学过了“比长短”的内容,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笔者认为二年级学生已经知道了比物体的长短,应该选用直条形的物品去测量,而不是让学生用圆形的、弧形的、立体的、平面的东西去摆。奥苏贝尔曾说过,教学的关键要知道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也就是要先了解学情,摸准起点,这对于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自己已经走到三楼了,为什么还要他们配合你退回到一楼重新再走一次?毕竟不是让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研究“长度单位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呀!

思考三: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既然学生对测量长度已经有了相对正确的认识,笔者的看法是:这节课的重点应是认识厘米,并建立1厘米的表象。有几位赛课教师把“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作为教学重点,结果基本上都要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体验。如果一节课把过程性目标无限放大,那么知识技能目标如何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都是在知识的探究与技能的形成过程中自然而然渗透的,而不是另起炉灶、独立行事。不过话又说回来,根据教材的安排,这是学年初的第一课时,考虑到此时学生还未完全进入学习状态,心还在假期里飞翔,所以期初第一课时的内容适当减少,把“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单独作为一课时,也未尝不可。

思考四:如何做到教材和学情两者兼顾?

一天的听课,笔者始终在考虑一个问题,怎样既尊重教材,又关注学情?也就是让学生体验到必要性并理解“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此,我对书本情景图稍作改动,就是让学生用长短不一的小棒测量物体的长度,而不是用不同形状的物品测量。课前每桌下发一些小棒,不同桌学生之间的小棒长度有所不同,同一桌的小棒长度相同。每桌再准备一些1厘米长的小棒,用小袋装起来,并设计以下三个环节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形成1厘米的表象。

环节一: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让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小棒(不同桌学生的小棒长度不一样)量一量书本的短边,反馈时重点提问:为什么书本的短边一样(教师拿几本比一比),结果却不一样?是不是摆错了呢?引导学生发现摆的小棒长度不一样:小棒长一点的摆的根数少一些,小棒短一点的摆的根数多一些。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同样长度的物体用不同长度的工具测量,结果不同。只有小棒的长度相同,测得的结果才会相同。然后用PPT把画面定格在用5根小棒摆在书本的短边(即下图的左边书本图)。

接着投影画面出现用另一种长度的5根小棒摆在书本的长边,与前一个画面进行比较(如上图),让学生感受结果相同并不表示长度相等,关键还是所用小棒的长度要统一。然后让学生练习,用一定长度的小棒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用长短不同的小棒作标准去量书本的短边,再让学生感受、比较书本的长边和短边都摆了5根小棒,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环节二:体验尺子产生的过程

学生用相同长度的小棒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这两个物体的长度都比较短,其中一个比一根小棒长一些,另一个比两根小棒短一些),设问:长的物体长多少根小棒,能比出来吗?怎么办?引导学生发现小棒短一点就可以了。学生换成用准备好的1厘米长的小棒去摆,都正好,可以比较出长的比短的多了几根小棒。

然后引导学生第二次动手,用1厘米长的小棒测量练习纸上的物体的长度,提问:为什么现在的结果相同了?接着进一步启发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方便吗?你有什么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把小棒一小段一小段接起来,课件演示连接的过程,形成一把尺子的雏形。向学生介绍:大家想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古人也是这么想的,用这样的方法发明了很好的工具,你知道是什么吗?课件演示标准的尺子。

[设计意图]设计中让学生用统一的小棒测量物体的长度,使学生经历实物测量的过程体验,贵在检验“测量标准要一致、测量工具要统一”的重要性,从而明白“尺子”产生的必要性,为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厘米”作好铺垫。

环节三:认识1厘米

先介绍尺子,然后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在尺子上找1厘米(顺着数倒着数均可),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用手指比划表示1厘米的长度,找出身边1厘米长的物体,再从准备好的图中找出长约1厘米的线(有画成水平的、竖的、斜的、也有大于1厘米的和小于1厘米的),并用尺子验证。接着不用尺子,让学生画一条1厘米长的线(不说线段),同桌比一比谁画得准,再用尺验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观察、认识尺子,通过在尺上找、用手比、闭上眼睛想、身边找、图上找、徒手画1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活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充分检验1厘米,使学生对1厘米有深刻的认识,逐步建立长度观念,为后续学习几厘米和其他的长度单位奠定基础。

篇4: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认识多边形》

1.角是由( )个顶点和( )条边组成的。

2.三角板上共有( )个角,只有一个( )角,其余的两个角都比它( )。

3.长方形有( )个角,它们都是( )角。

4.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 )条线,就画成一个角。每个角都有( )个顶点,( )条边。

5.一个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上有( )个直角,一个长方体共有( )个直角。

二、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角?是角的在( )里画“√”,不是的在( )里画“×”0分)

( ) ( ) ( ) ( ) ( )

三、下面图形中哪些是直角?在直角下面的括号里画“√”。(10分)

( ) ( ) ( ) ( ) ( )

四、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住薄#?0分)

1.边越长,角越大;边越短,角越小。 ( )

2.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 )

3.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了角。 ( )

4.直角可以借助三角尺上的角来判断。 ( )

5.角的大小与开口的大小有关。 ( )

五、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角?(16分)

六、仔细找一找,有多少个直角?(9分)

七、画一画,把下图分成4个相等的三角形。(5分)

八、画一画。(16分)

1.画一个角,并且标明各部分名称。

2.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3.借助三角板上的角,画出比直角大的角。

4.观察下图,在方格图中画出相同大小的角。

九、分一分,把相应的序号填在适当的( )里。(10分)

(1)( )是直角;

(2)( )是比直角大的角;

(3)( )是比直角小的角。

篇5: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认识多边形》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在活动中体验是这节课的一大特色。这节课,我基本能做到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指导学法,教具、学具也恰到好处的发挥了作用,学生始终在教师创设的具体场景下进行活动,认识了四边形及四边形的分类,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体会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但是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整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拖得时间有点长,学生在探究四边形的不同点时遇到了困难,所以老师备课时应预先多准备一些探究的指导过程再引导完成,平时在教学中应多进行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学会如何分工合作一起能很好的探究老师布置的任务,让他们能够体会到团队的精神。

二、对这个年段的小孩子的心理特征了解不足,课堂用语、活动布置的内容、活动的次数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

2013

篇6: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认识多边形》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认识四边形》是本单元的起始内容中的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目的是加强有关空间观念的培养。本次教学内容包括教材79页例1和做一做,以及教材81页练习十七第1题。

(二)学情分析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水平,可以初步感知四边形,但是并不能较好地抽象概括出四条边的特征。所以在教学中通过从学生熟悉的图形出发,让学生自己感知四边形,接着通过讨论、举反例的方式引导学生概括四边形的特征。最后再通过辨一辨、说一说、找一找、画一画、判一判等系列活动强化学生对四边形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区分、辨认四边形,寻找生活中的四边形,感受数学之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四边形及其特征 难点:探索发现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四边形,概括四边形的特征,并能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

2、过程与方法:经历辨、找、说、画等过程,培养学生动手、交流、思考的能力,深化对四边形内涵的认识,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境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四边形无处不在,体会到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数学之美。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练习本、铅笔、橡皮擦、直尺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具准备: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图形磁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谁?没错,他就是大耳朵的图图,老师非常喜欢图图,因为他最近特别爱学习。今天,图图会学什么呢?我们看一看。

教师:播放动画:《一起找找家中的图形》 教师:图图今天要学什么? 学生:回答

(二)师生合作,探索新知(15分钟)

1、感知图形,引出课题。出示:图图家里图片

教师:图图和小怪会找到什么图形呢? 学生:寻找房间中的图形 教师:展示出学生找到的图形

其实在刚刚在我们找到的图形中,就有今天要学的四边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四边形。

板书:四边形的认识

2、师生合作,探索特征 特征一:4条直边

教师:现在老师将我们找的图形标上序号。你觉得几号是四边形?就把号数写在练习本上。

问题1:哪些图形是四边形 问题2:这些图形形状、大小都不一样,你为什么认为它们是四边形?同桌之间相互说说。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巡视并引导学生探索四边形的共同特点 质疑:只要有四条边的图形就一定是四边形吗? 教师:多媒体出示

教师:这个图形是四边形吗?为什么? 小结:四边形有四条直边 问题3:那要怎么变成四边形? 教师:课件演示 板书:四条直边

特征二:4个角

教师:这个图形也有四条直边,那它是四边形吗?

教师:这四条直边没有围起来形成四个角。而我们找到的图形不仅有四条直边还有四个角的。

板书:四个角 教师:那要如何修改才能变成四边形。

教师:课件演示

注:如果与学生交流时,学生很轻松总结出四边形有4条直边,4个角。则最后出示两个反例,强化学生对四边形特点的认知。

教师:我们刚刚说的四条直边、四个角就是四边形的特点。板书:特点

(三)动手实践,深化感知 1.辨一辨。

出示:教材第79页例1。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圈起来。看谁圈得又快又准。

学生:圈图形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圈得对不对。

学生:以打手势的方式表示。认为是四边形,就比√的手势,同时说“是”;如果不是四边形,就比×的手势,同时说“不是”。

教师:幻灯片操作。如果是四边形,该图形就会变大;如果不是四边形,该图形就会变小。

注:交流反馈时,对于形似四边形的图形让学生说说不是的理由。对其他规则图形让学生尝试说出它们的名称,如五边形等,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2.说一说

【过渡】同学们,刚刚我们看了这么多的四边形,那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是四边形?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看来同学们都认识四边形了。

3.找一找。

教师: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四边形呢? 学生:举例说明

小结:大家真很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了这么多四边形。

4.看一看

课件:播放音乐,出示图片

教师:没错,四边形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各个领域都有它的身影。它时而俏皮可爱,时而高贵冷艳,美丽动人。是它,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是它,让我们的世界缤纷灿烂。

学生:欣赏

5.画一画。教师:你们喜欢四边形吗?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喜欢的四边形。

接着请大家用你们灵巧的手在点子图上画出你最喜欢的四边形。提示:四边形的四个点要在点子图的点子上。

教师:巡视并收集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交流。学生:动手画图

6.判一判。

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四边形有4条直的边。()四边形有4个直角。

()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四)全课小结,内化新知 教师:通过学习,你收获的什么? 学生:反馈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创新设计,学以致用

图图房间里,许多物品的形状都是四边形的。你能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用你最喜欢的四边形设计出一件物品吗?可以是一本书,一盏台灯,甚至是一辆小轿车......回家动手试试吧!

五、板书设计

认识四边形

四条直边 四边形的特点

篇7: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认识多边形》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正确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通过涂一涂、找一找、围一围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利用四边形的特点正确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板书课题:四边形)看一看,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你见过四边形吗? 你认为四边形是什么样的?(生自由汇报)

师:大家看,这是什么地方?(学校的校园)

师:其实,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有很多图形?你能不能在这些图形中找出你认识的四边形来?下面就请大家仔细观察,先自己找一找,再和同桌交流。(生汇报,师贴图形)

师: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的四边形,为什么它们都叫四边形,到底这些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今天我们就和它交个朋友,认识四边形。(板书:认识)

二、探究展示。

(一)认识四边形。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认真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四边形,然后共同探究:我们所找到的这些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师板书:四边形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大家看这是四边形吗?为什么?(四条边不是直的)对了,一定要注意是4条直的边。(直的边加点)

(二)判断四边形,巩固对四边形的认识。

师:原来四边形有这样的特征,请大家齐读。(生齐读)师:你认为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四边形?

师:大家看,这幅图里面就有不少假的四边形混进来了,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金睛火眼找出真正的四边形来并涂上颜色吗?看谁找的又快又对?

(1)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后可以在小组内小声交流。

(2)指名汇报。(出示35页的例1的图)直接让其他学生判断,找错误,说理由。特别是要说明不是四边形的原因。

师:大家可真聪明呀,能准确的找出四边形,非常好。下面你们愿不愿意当小魔术师,把不是四边形的图形变成四边形呢?

(三)把四边形分类,加深认识四边形。

(课件出示例1中的部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和菱形)。

师:四边形是一个大家族,不同形状的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也有一定的区别。你能把它们按一定的标准分分类?先想想你打算怎样分?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交流,并统一意见。

师:大家可以看看温馨提示(出示课件温馨提示:你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一比这些四边形的角;你还可以用尺子去量一量这些四边形的边……)组织全班交流,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分类标准。

(四)围四边形

师:你们分的好极了,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又成功地进一步了解了四边形。那在钉子板上,你能围出四边形吗?

(五)寻找生活中的四边形。

师:通过大家的认真学习,我们已经和四边形成了好朋友,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

师:同学们能找出这么多表面形状是四边形的物体,看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数学问题。

(六)游戏:

师:大家看,小猴下山摘桃,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课件出示谜宫图,小猴要朝着画有四边形的路牌方向前进才安全。)师:大家先自己好好想想怎样走才能摘到桃子。(生开火车说出小猴每次该选几号图形。)

篇8: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认识多边形》

一、参透知识本质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参透知识本质就是要求教者在预设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要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研读教材,理清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和关系,把握知识的本质内涵、实质联系和系统性架构,并设想如何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连点成线、连线结网,生成富有结构性、通融性和迁移性的知识包。这样的知识包才是富有生长性和智慧性的,才能在运用中活化为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智慧。否则,散如沙、乱如麻、多如毛的知识灌输,只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和厌学的诱因。孟子说: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所以,参透知识本质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现行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时分秒》这一单元究竟有哪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如何,又该怎样将它们连成一个整体呢?我们从“计量单位”“计量工具”和实际运用三个维度将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梳理:

1. 计量单位:本单元介绍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60。而进率60与钟表的构造有关,因为一圈有60小格。

2. 计量工具:工具分类有闹钟、手表、秒表、电子表等。构造元素有数、针、格子。

数:钟面上有数1到12,这12个数有序地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由此可强化顺时针方向,同时可强调数12的特殊性,它是三种针共同的运动起点与终点。

格子:有两种,大格和小格,用12、5和60这3个数可描述格子的特点———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大格有5个小格、12个5小格一共就是60小格。数一共有多少小格,可以5个5个地数数,可以念5的口诀到45,之后依次加5,还可以10个10个地数数,15个15个地数数 (12到3,3到6,6到9,9到12),或数两个半圈后用30加30得60小格。

针:有三类,时针、分针、秒针。区别时可描述为———短时针、长分针、细秒针;时针走得最慢,秒针走得最快,分针走得比时针快、比秒针慢。

3.实际运用:主要是让学生会认读几时整、几时几分。认读几时几分的思路是:时针走过了几,分针从12起走了几小格,是几时几分。认读的关键是:明确时针走过了几,或刚过了几,或快接近几,也就是在几和几之间,是几时多;分针从12走到了几,走了几小格,是几分;合起来是几时几分。

布鲁纳的认知理论告诉我们:“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的、富有活力的简约方法表达出来,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所以,当这一单元教完后,教者要引领学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所学的知识整理成知识树,以促进学生在头脑中生成相应的知识图式,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建构。 (如下图)

1小格:分针走1小格是1分1时>1分>1秒秒针走1小格是1秒

1大格: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秒针走1大格是5秒

时针走过了几,分针从12起走了几小格,是几时几分。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是几时整。)

二、链接已有旧知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得好:“影响学习的唯一的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所以,教学中我们先通过链接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来激活学生的认知储备、引发认识冲突,进而实现以旧引新和新中求同,并在新旧对比与融合中实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重组与改造,使新知真正内化为学生认知图式中的一部分。

识读几时几分是本单元的重点与难点。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们通过以下4小步成功实现了链旧引新与新旧融合,具体过程如下:

1. 链接旧知:孩子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时、分,你能借助这个钟面,回答时间老人提出的几个问题吗?(电脑出示题目:钟面上有 () 大格, () 小格。短时针走1大格是 ( ) 时,长分针走1小格是( ) 分。分针从12走到 ( ) 表示 ( ) 分钟。)小明是个非常爱惜时间的好孩子,借助钟表的帮助,他将早上的时间安排得很合理。请看第一幅图 (出示书上第11页的4幅图),小明在几时就起床了?你是怎么看的? (短时针指着7,长分针指着12)

2. 以旧引新:再看其余的三幅图,图中的时间还正好是7时吗?小明分别在什么时刻干了哪些事呢?先在4人小组里每人选一幅图说一说,再将每幅图的时间填写在书上。

3. 新知求同:第二幅图是7:15,你是怎么看出来的?7:30呢?7:45呢?所以要看钟面上的时间,我们要先看什么,再看什么? (板书:短时针走过了几 (是几时多),长分针从12起走了几小格,是几时几分。)

4. 新旧对比:请看这3个钟面 (钟面的时刻分别是7:55、8:00、8:05),都正好是8时吗?哪个正好是8时,哪个是8时不到,哪个是8时刚过?怎么看就能一眼看出来?在4人小组里讨论讨论,然后再写出相应的时间。(看分针的位置,分针指着12而时针指着8的是8时;分针不到12的时针就不到8,是8时不到;分针刚过12的时针就刚过8,是8时刚过) 追问:为什么第一个钟面时间是7:55而不是8:55?(7:55的时针在7和8之间,不到8;8时55分的时针在8和9之间,不到9) 不满10分钟的时间通常说成是几时零几分,“8时零5分或8:05”你写对了吗?

通过以上的学习流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来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并通过对比使学生对时针的位置变化生成了清晰的表象和认识;从几时整出发,最后又回到几时整,使学生在新旧知的及时沟通中,对认识几时整和几时几分的方法有了整体而全面的认识,使所学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达到了“见树木更见森林”的最佳学习境界。

三、开展数学活动是有效教学的载体

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是数学思维的教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也曾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生动活泼的、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是落实四基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重要保证。

在《认识时分秒》这一单元,要着重开展以下几项数学活动:

1. 观察与表述活动。

为了让学生对时间与大小格关系的把握达到自动化程度,可以组织学生边观察钟面边进行了三个层面的对口令游戏: 12到 (1), (1) 大格 (5) 小格;时针,12到 (1), (1) 大格 (1) 小时;分针,12到(1), (5) 小格 (5) 分。对口令的方式可以是同座间互相对、师生间互相对、男女生间互相对、两大组间互相对,等等。对口令时可以有序地从小对到大,也可以跳跃着往后对,或打乱顺序对。对口令时还可以让学生配上有节奏的击掌,增强学习的动感和游戏性,提高多感官协同合作的整合效应。为了让学生能理解1时=60分、1分=60秒,一定要借助多媒体的多次动态演示,让学生从“谁走得快,各走多少?”等两个层面静心地观察并正确表述———分针比时针走得快,分针走了一圈也就是60小格时,时针才走了1大格;秒针比分针走得快,秒针走了一圈也就是60小格时,分针才走了1小格。为了巩固认识几时几分的思路,学生在完成观察钟面写时刻之后,要求他们跟同座完整表述思路:短时针走过了几,长分针从12起走了几小格,是几时几分。为了让学生对几时几分的时针位置有明晰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先拨出5:05、5:20、5:55、6:55等,再重点观察每根时针的位置并表述出来,要求用上“刚过、走过、快到、在几和几之间”等词语进行描述。

2. 想象、表述、画图活动。

为了强化从几时整到几时多的时针位置变化情况,可让学生边想象钟面边用左手食指比划时针的位置并用语言表述出来。如让学生想象3:00、3:05、3:55,同时表述时针的位置情况,学生可能会说:指着3、刚过3,快到4,走过3,在3和4之间,在4和3之间,等等。之后可让学生专门进行画时针的对比练习,使数学思维精致化。

3. 阅读、想象、书写活动。

除了看直观的钟面写时刻、说思路外,让学生阅读抽象的文字表述并想象出直观的钟面图也很重要,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实现由抽象到直观的演绎与转换,培养逆向性思维与开放性思维,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如可让学生进行以下练习: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是 ( ) 时, ( ): ( )。时针刚过6,分针指着1,是 ( ) 时 ( ) 分, ( ):( )。时针走过6,分针走了25小格,是 ( ) 时( ) 分, ( ): ( )。时针在7和6之间,分针指着10,是 ( ) 时 ( ) 分, ( ): ( )。时针快到7,分针指着11,是 ( ) 时 ( ) 分,( ): ( )。

获得国际数学教育研究最高成就奖的拉弗德教授认为:思维是一个“想象———物质”的混合体,不仅仅出现在大脑中,也通过并呈现为言语、身体、姿势、符号和工具的协调。通过以上动眼观察、动耳倾听、动手操作、动口表述、动脑思考等多种探究活动的协同参与,以及独立思考、同座合作、小组交流、集体碰撞等合作活动,学生就能全身心地愉悦活跃地参与到数学学习内化与外化的全过程,实现课堂学习的深度建构目标。

四、组织变式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古人云:变则通,通则久。为了提高数学学习的实效性、灵活性与创造性,数学学习的方式是变化的,可以是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也可以是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数学学习的通道和媒介是变化的,要调用眼、耳、口、手等多感官协同参与脑的思考活动,要借助实物、手势、图形、符号、言语等多种媒介表征数学思维不断提升和灵活转换的过程;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有趣、有序、多变的———在建立数学模型的认知阶段,数学学习的内容要由已知引出新知再回到新旧融合的系统状态,让学生充分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由部分到整体的数学内化过程,深度把握数学的本质性内涵、实质性联系和系统性架构;而在应用数学模型的实践阶段,则要组织变梯度、变形式、变方向、变本质等多维度的变式练习,让学生经历抽象与具体交融、认知与能力并举、思想与智慧齐飞的数学外化过程,实现对知识的灵活性运用,发展多样性思维,感悟智慧性思想,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比如教学《认识几时几分》的巩固练习环节,我们大胆地重组教材,创设了以下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由单一到综合、由整体到局部的变式练习:

1. 读一读,连一连。

先让学生完成书上12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并将时刻及相应的钟面改为6:05,6:30,6:55,7:55。连线后引导学生对比,3个6时多的时针位置有什么区别?6:55与7:55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练习与对比,学生会对6时多时针位置的几种情况有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使认识接近“整时”的学习难点得以突破。

2. 拨一拨,说一说。

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不过,要依次拨出3:00、3:05、3:20、3:55、4:55,拨好后要说一说时针与分针的位置情况。通过由“几时整”到“几时多”的连续而有规律的变化,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和动口表述中再次感悟时针与分针位置的变化规律与联系,巩固时针位置的5种表述方式,即:指着几、刚过几、走过几、快到几、在几和几之间,以及分针位置的2种表述方式———指着几或从12起走了几小格,使学生的感知更加清晰与精细,思维更加深刻与灵活。

3. 看一看,写一写。

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不过,钟面与相应时刻改为:9:05、10:05、9:55、10:55。重在巩固几时零几分的2种写法,对比9:55与10:55时针与分针位置的异同点,从而化解学生的易错点。

篇9: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认识多边形》

[教学目标]

1.体会加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经历探索和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工整的习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棒、直尺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一)复习

(1)开火车口算

30+40= 40+50= 83+5= 33+6=

20+60= 10+25= 21+30= 45+30=

(2)指名说说以下几个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73、63、40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观察情景图,获得信息

师: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去参观博物馆。看,他们来到了博物馆门前,小精灵明明正热烈地欢迎他们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境图)

出示P11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全班汇报发现。(二(1)有35人,二(2)有32人,二(3)37 人,二(4)34人,每班由2名带队老师)

2.看图提问

师:你能根据图来提出数学问题吗?(生自由回答。)

师:有这么多的问题,关于二(一)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如何解答呢?二(一)班和二(二)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呢?(学生独立思考。)

二、探究建模

1.出示:二(1)班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1)用口算35+2=37。(2)用小棒,先摆3捆5根,再摆2根,合起来是3捆零7根,也就是37。(3)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5+2=7,在个位写7,十位3+0=3,在十位下面写3,所以等于37。师生共同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数位要对齐,分开点写,用尺子)。

2.出示例2,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4.出示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P12和P13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共同订正。

四、回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篇10:二年级《认识多边形》教学反思

本课的内容比较简单,是学生直观的理解矩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常用图形的教学基础。这个课程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多边形,知道通过边数可以判断是几个多边形。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通过看,计数,分类,初步了解多边形;然后通过折,切和点,以加深学生对多边形的理解。我认为这是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之一,所以这个课程我设计了一个突破性的游戏,通过各种操作活动,如折叠,折叠,剪切等等。让学生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体验图形图形的特点,感受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发现一些有趣的几何现象或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孩子是大脑和手,充分调动学习的兴趣,他们可以积极投入学习,学习更顺畅。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觉得做5有一些困难。第五个问题是这样的:下面的每个图形被分成三角形,至少可以分为几个?(产生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虽然我让学生仔细阅读主题,但也强调指出必须是三角形,而且数量最多 少了,但学生还是没有很好地理解意义。拆分词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可以做正确,但在亚五角形,六边形感觉有些没有开始。特别是在试验时,我让学生来谈谈点怎么说,孩子们不会用语言来表达,也就是说,成对的孩子不能说为什么有理由来。通过几次尝试努力改进,在最后的教学中为这个问题,关键是抓住两点:首先,我们应该专注于辅导第一个四边形,抓住学生的错误答案让他们明白:要求子三角形是最少的,至少是线不能越过线,画线至少三角形最少,为后面的五边形奠定基础。然后,在五边形以下,抓住一些学生画一条线的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情况,让学生理解主题要求分为三角形,现在还没有完成,那么你可以使用点四边形子法继续完成子活动。并且,通过划分四边形和五边形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时间可以从一个顶点开始,每次一个三角形,你可以使三角形的数量最少,为后面继续为六边形提示帮助学生们 知识学会了串在一起。事实上,学生的错误也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资源,作为老师,应该很好地用来指导权利。在课堂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注意动手操作,在后面的主题反馈感觉有点仓促,在未来的教学中将进一步改进。

篇11: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

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 邵丰媛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38页的“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知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相应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经历把简单的平均分问题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能联系具体情境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并说明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初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是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师生准备若干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除法的含义

1、初步感知除法的含义(1)创设问题情境 出示例题的场景图

谈话:周末,假日小队的同学组织外出爬紫金山,他们准备坐缆车上山。图中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出示: 6个小朋友坐缆车,每辆车坐2人,要坐()辆。(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提问:你知道6个小朋友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的?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想一想,全班交流。学生出现的想法可能有:

(1)3个2是6人,所以要坐3辆缆车;(联系平均分的含义或是乘法的含义想想)

(2)拿出6个学具,每堆2个,分成3堆。(按每2个一份分一分,看结果是不是分成了3份)(3)教学除法算式。

讲述: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要坐几辆车。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怎样写算式呢?共有6个小朋友,先写6,再写÷(介绍除号,指导写法)每辆车坐2人,就在除号的后面写2,刚才你们已经想出要坐3辆车,接下去怎样写?(边讲述边板书: 6 ÷ 2 = 3

除号

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

提问:结合这道例题说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6、2和3表示什么? 6 ÷ 2 = 3表示把6个小朋友按每几人一份来平均分?分成了几份?

2、教学第36页的“试一试”。

学生看图读题,独立完成。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可以分给4只小熊的?结合这道题说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12、3、4各表示什么意思?(或算式表示把12个苹果按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成几份?

3、小结: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继续学习除法含义,加深理解

1、教学第37页的例题。

(1)出示例题,学生观察后说说图意。

6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枝。学生直接填写出答案。

(2)提问:你是怎么知道每人分得2枝铅笔?你能用6根小棒代替6枝铅笔并把它们平均分成3份吗?学生操作后回答。(3)如学生提出可以列除法算式。

讲述: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3人,求每人分几枝,也可以用除法计算。谁能说说怎样写除法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6÷3=2 结合这幅图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3=2表示把6枝铅笔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枝?)

(4)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练习

读算式,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各是多少。8÷4=2 15÷3=5 24÷6=4

3、教学第37页的“试一试”。(1)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

(2)学生回答:你是怎么知道每组有4人?8÷4=2表示把8人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人?

4、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回顾比较,刚才我们学习的几题列式计算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情况下可以用除法计算?(表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除法算式计算。)

三、组织练习,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1、完成“想想做做”中的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组内交流。

(1)学生独立完成,并与同桌交流括号中填写什么数,你是怎么想的?(2)说说填写出的除法算式各表示的含义。

2、学生独立完成第3题。

联系场景图说说每道题算式的含义。比较两题,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四、全课总结

1、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吗?你认为怎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师小结:我们通过学习知道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与生活实际联系,找找身边哪些数学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学生自由说说身边的数学问题,由此延伸到课外。

认识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4~35页的内容。[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是帮助学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让学生体会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地分,分的过程虽然有所差别,但分的结果是每份都是相同的,从而在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材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例题,并就其中的一种结果,揭示了两种不同的分的过程,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其他各种不同的分法展开进一步讨论和交流,体会平均分的每一种结果可以从不同的分的过程中得到。

“想想做做”中的题目进一步通过各种不同的情景下的平均分问题,有层次地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平均分本质特征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继续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2.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题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3.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铺垫准备

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展示8个圆片。

⑴提出要求:①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几个?②把它们每4个一份的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⑵学生拿出自己的圆片动手操作,同时让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分别操作上述两种分法。

2.提问:想一想,刚才自己是怎样分的,再观察黑板上两位同学分出的结果,这两种分法的结果虽然不一样,但是它们在分的过程中也有同样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呢?

3.小结: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课始简单的操作,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不同分法,同时通过对操作的反思及两种分法的初步比较,使学生对平均分的本质特征有了初步的体会,为下面两种分法的整合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体会领悟 1.创设情景:兔妈妈拿来一些铅笔,准备将它们分给表现好的几个小兔子,数一数共有几枝?(出示12枝铅笔)

兔妈妈可以怎样去分这12枝铅笔呢? 2.明确要求

①出示条件:把12枝铅笔平均分。②提问: “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3.自主探索

①你愿意来帮帮兔妈妈吗?想一想应该怎样分?

②拿出12个圆片来代表12枝铅笔,动手试一试。4.初步交流,总结两种思路 ①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让一名学生展示他的结果,同时提问:他这样分对吗?为什么?还有其他同学也是这样的吗?

②他们的结果都是这样的,都分对了,但是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教师先请上台展示的这位同学说一说,然后继续提问:其他同学的想法是不是都与他一样呢?不一样的说一说。

③小结:虽然结果相同,但他们所想的和刚才分的过程却可能并不一样,有的是“每几个一份地分”,有的是平均分成几份,最后,他们所分的结果都是每份铅笔的枝数相同,因此都符合 “平均分”。

④看一看你的分法,是否符合要求?想一想,如果别人和你的分法相同,他还可能是怎么想的? 5.小组内交流

①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小组内交流。

②小组讨论:除了小组内的几种分法以外是否还有别的分法?

③小组内总结:你们小组共发现了多少种分法?把它们分别贴在小黑板上。6.展示后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分法,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地分”,但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结果是每一份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要努力处理好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关系。学生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中明晰了平均分的两种基本策略,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为把握平均分的本质特征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三、巩固应用,内化概念

1.依次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

①先出示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知道都是平均分。

②想一想,他们分别可能是怎么分的?让学生在小组内从不同角度说一说分的过程。

③独立完成填空。④在小组内校对。2.“想想做做”第5题。

①出示图,学生仔细观察。

②一共有几本书?你是怎么知道的?

③如果是平均分的话,可以怎样分呢?

④独立完成填空。

⑤小结:像这样每份同样多,既可以看成是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也可以理解为是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

3.“想想做做”第6题。

①出示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②兔子是怎样分的?鸡是怎样分的呢?自己先说一说。

③和同桌交流交流。[设计意图:这里的每一个习题,都紧扣教学重点力图为学生创设说的环境,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表述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同时树立自信,并学会尊重他人。]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发散练习:有15个小朋友,要分成几个人数相等的小组做游戏,可以怎样分?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分法?下课以后去分一分。

篇12: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认识多边形》

我认为,“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开展了多种数学活动,体现了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灵活选择。

在认识钟面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汇报出在钟面上发现了什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然后指导探究。观察钟面时,通过认一认、指一指、数一数、拨一拨等操作活动,总结归纳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在探究时分之间的进率时,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自己抽象概括出时分之间的关系,较好的揭开了知识的奥秘,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篇1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认识多边形》

一、关于“数轴”教学的一点想法

数轴这个内容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从知识上讲, 数轴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它主要应用于绝对值概念的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的推导及不等式的求解, 同时, 也是学习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从思想方法上讲, 数轴是数形结合的起点, 而数形结合是学生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在小学中数轴也已经发挥了它的作用.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认识负数》、《认识小数》单元中就运用到了数轴.

《认识负数》单元中借助数轴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负数、正数, 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 负数都小于0.其实在教学例1, 用温度计分别显示三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已为学习数轴概念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这是学生第一次在直线上认识负数, 也是学生在数的认识上的一个突破.

《认识小数》单元中数轴也发挥了它极大的功能, 课本上力求用数轴帮助学生建立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概念, 学会在数轴上标出小数, 学会通过在数轴上标出数来比较小数的大小.但教学下来, 如何正确的在数轴上标出小数恰恰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我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读写》这节课时, 面对学生无从入手的“尴尬”, 我抓住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 抓住小数的意义, 尝试着把思考过程化成有顺序的三个步骤, 引领学生有方向的去思考, 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课堂作业上错误的学生也极少.

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33页第9题为例.

在直线上标出下面各数的位置:

1. 定范围

先确定要标出的小数在哪两个数之间, 明确小数的范围例如:第一个数是0.5, 先确定0.5在哪两个数之间, 大于几小于几.学生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已经学习过, 还有凭着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也已经能够判断出小数的范围.

2. 把小数化成分数思考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把所要标出的小数根据小数的意义, 化成分母是10, 100, 1000的分数.例如0.5化成5/10.

遇到像1.3, 3.75这样整数部分有数据的小数, 在确定范围以后, 可以不看整数部分, 把整数部分去掉, 看成是1+0.3, 3+0.75, 然后把0.3和0.75化成3/10和75/100.

把小数化成分数的用意旨在让学生结合分数的意义来理解小数, 从而知道是把“1”平均分成多少份, 然后再取其中的几份.

3. 平均分找准位置

学生根据上一步化成的分数, 在数轴上找相对应的点.

二、关于“根据描述写小数”教学的想法

在教完“数位顺序表”后, 一般都会安排这样的习题:

(1) 一个数的十位、十分位和千分位上都是4, 其他各位上都是0, 这个数是 () .

(2) 用0, 0, 1, 2这四个数字和小数点按要求写小数: (1) 整数部分是0的三位小数; (2) 只读一个“零”的两位小数; (3) 一个“零”都不读的一位小数.

这样的题目学生拿到手以后一般都不知从哪入手, 原因是对数位顺序表和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没有熟记于心.这样类型的题目应该先确定最高位和最低位, 然后再往每个数位里进行填空.比如第一题, 最高位是十位, 最低位是千分位, 所以小数写出来应该是___ ____.____ ____ ____, 然后再往里填空, 写成4___.4___4, 最后再将中间空余数位上的0补上, 写成4 0.4 0 4.第二个题目也能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答题.

三、关于“小数的大小排列”教学的想法

小数的大小比较中有个比较典型的题目就是排列几个小数的大小, 而这样的题目看起来很容易, 但每次做起来学生出错的都比较多.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先比较整数部分, 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 就再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 从十分位开始一位一位的比较) , 我在班上和学生探讨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我们比较的时候可以减少错误率?最后我们讨论出将所有比较的数竖着写, 而且要数位对齐, 然后再按照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 这样既清楚又方便比较.这种方法试行下来, 学生的作业错误率明显减少.

篇14: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认识多边形》

“认识比”是苏教版国标本数学六年级上册内容,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

本单元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学的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分数的意义及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直接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发展对除法和分数的认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对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比例及其他有关方面的知识打好基础。

一、联系旧知经验,自主建构知识

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共安排4道例题教学比的知识,例1先认识两个同类量的比,初步理解比号、比的前项和后项;例2再认识两个不同类量的比,逐渐建立比的概念、理解比值及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例3和例4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从化简整数比到化简分数比和小数比,使比的概念得到深化。

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完善认知结构。教材用比表示果汁和牛奶的杯数关系,表示白色方格与红色方格的个数关系;让学生利用常见的数量关系来理解路程与时间的比、总价与数量的比;借助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主动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联系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已有认识,引导学生灵活、有序思考,合情推理比的基本性质,等等,让学生在应用已有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新知识,在建立新概念的同时深化原有认知,不断完善认知结构。这样的编排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合适的联系,而且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并在活动中全面、准确地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

二、鼓励多样策略,培养探索意识

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教材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发现和探索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首先让学生填写质量和体积的比,并把比值相等的比填入等式,联系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已有认知进行合理推理,探索出比的基本性质。

教材在建立比的概念之后安排了按比例分配的例5,它是“平均分”方法的发展。本教材对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没有做统一要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进行探索,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并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可以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通过先求出1份的数,再求出几份的数;也可以把比转化成分数,再用分数乘法来解答。教材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化的,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又进一步沟通了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完整、更合理。

三、激活生活经验。培养实践能力

本单元后安排的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内容是测量树、旗杆、楼房的高度。这些物体比较高,很难用尺直接度量出它们的高度,要通过某种规律间接测量获得其高度。教学时要结合具体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发现“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竿高和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另一方面让学生应用所发现的规律或方法和经验,自主测量出大树或其他建筑物的高度。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乐趣,感受合作交流乐趣,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和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典型课例设计分析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P68-P70“认识比”例1、例2及相应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比

1电脑出示:老师带来3幅黄山的风景图片,想看吗?

提问:哪幅图的形状看起来最舒服、最美观?(学生认为第二幅)

讨论:3幅图是同处景,为什么大家都认为第二幅最美观呢?(太长或太窄,长和宽的比例不合适)

小结:这3幅图长和宽的长度不同,所以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看来长和宽长度之间还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2电脑呈现例1主题图(2杯果汁和3杯牛奶)。

提问:“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根据回答板书)

小结: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数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其实,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比(板书)。

评析以欣赏感受3幅图片的舒适、美观度切入,引发学生思考,既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又制造一种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惊奇之中有一种期待,这些图片与今天的数学课有什么关系呢?与此同时。及时呈现例l主题图,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与经验,认识到用减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的相差关系,用分数或除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此时揭示课题,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

二、探究发现,认识比

(一)初步理解“比”

1启发谈话:其实,“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我们还可以说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出示)”。想一想,“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还可以怎样说?(出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

2看书自学,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1)交流:读法、写法、各部分名称。

(2)介绍:2比3记作2:3(板书、讨论说明注意点及写法、比的各部分名称)。

3明确比是有序的。

提问:2比3是哪个量与哪个量的比?3比2呢?

追问:为什么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中2是比的前项,而在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中2又是比的后项了呢?

总结:两个数的比是有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在比,不能颠倒位置顺序。

评析继引入环节中的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也可以……时”,进而根据果汁是牛奶的2/3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从二者内在的联系中揭示比的关系。在这样一个清晰的前提条件下引导学生认识比,使学生体会到比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另一种数学方法。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后,结合两个比的前后项的“不同”,巧妙帮助学生明确比是一个有序的概念,这样

的教学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显得层次清晰、条理有序。

4完成“试一试”。

(1)讨论:

①指图中的1:8问:这里的白色部分和蓝色部分分别表示什么?你知道1:4表示什么吗?

②把每种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

③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和水体积之间的关系?

(2)交流。

(3)再认识:你知道第几瓶溶液最浓吗?

评析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关系的表示方法,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既利于后面教学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比的意义的认识。

(二)深入认识比

1认识不同量之间的比。

(1)电脑出示例2讨论完成表格,问:你是怎么求出他们的速度的?

(2)交流板书: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15、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20。

(3)提问:900:15表示什么?900:20呢?(速度)

2揭示比的意义。

(1)观察:观察黑板上的几个比,讨论比与什么有关系?两个数的比可以表示什么?

(2)小结:比与除法有关系,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板书)

评析通过教学两个不同类量的比,使学生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进一步完善对比的认识,进而抽象概括出“比的意义”。通过题中的填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速度是路程与时间比较的结果,再通过用比表示这一关系重点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在描述比的意义时重点强调了比与除法的关系,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共同领悟中使学生对比的意义有一个本质的理解。

3自学比值,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1)自学后小组讨论:

①什么叫比值?怎样求比值?比和比值是一回事吗?

②比和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

③比还可以写成怎样的形式?比的后项能为0吗?为什么?

(2)交流完成表格。

(3)说说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在哪里?

评析自学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根据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适当安排学生看书自学是非常有必要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究与交流的学习活动的情境之中,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习与掌握关于“比”的其他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4内化比。

电脑出示:“在刚刚结束的我校乒乓球比决赛中,王勇同学以4:0大胜上届冠军李明获得冠军。”根据这则消息,小红认为比的后项可以是0。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讨论:今天我们所学的比,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这个比分只表示双方的成绩,和我们今天学习的比无论是从意义上还是形式上都是不同的。

评析学生联系自己课外积累的问题,与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相比,产生了疑惑,而教师则启发学生利用本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问题,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为学生解决了生活中的困惑。

三、自主练习,应用比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2指导完成练习十三第1-5题。

3 了解黄金比——电脑呈现小提琴、五星红旗、东方明珠塔等图片。

谈话:欣赏完这些有何感受?(充满美感),原来这些图片都运用了一种很特殊的比——“黄金比”,当比值为0.618时,这个比就称为“黄金比”。

4回忆。现在知道为什么课前第二幅照片最美观了吗?它的宽与长的比的比值就接近0.618。

四、全课总结(略)

习题开发设计

一、渗透新旧联系

根据课本提供的相关习题乃至例题。分析其内容与学生已学的哪些知识是密切相关或相联的。从而把新旧知识或思维方法进行合理整合和渗透。既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又唤起旧知构建新旧知识链,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案例1由课本P68“试一试”的内容设计为:“一种洗洁液,加进不同数量的水后,可以清洗不同的物品。下图表示在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时洗洁液与水的比的4种情况。(灰色部分表示洗洁液,白色部分表示加进的水)如果将其中的(1)和(2)两种溶液混合倒进一个比较大的容器内,此时这个比较大的容器里洗洁液与水的比是多少?如果将(1)、(2)、(3)和(4)混合呢?”。

设计意图一是加深对比的意义理解和把握,同时把比与已学的分数的意义及分数的计算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习题的综合功能;二是学生通过求每种溶液中洗洁液与水各占每种溶液的多少时,可以用分数求出,也可以用按比例分配方法求出,既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又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拓展知识内涵

根据课本内容的特点,着手考虑对课本资源作必要的充实和丰富,注入诸如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和探究新发现的元素。通过让学生练习,巩固新知,丰富知识内涵。进而在培养学生探究发现能力的同时扩大了学生知识视野。

案例2由课本P72第3题设计为:“量出下列每一个三角尺上30。角所对的边和斜边的长,完成下表,仔细观察各个比及对应的比值,你有何发现?”

设计意图一是增加动手操作(测量长度)的机会,二是提升自主探究合作发现水平。学生发现“三角尺中30°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规律,这是练习中的额外收获,在加深对三角尺边的认识过程中拓展知识的内涵,同时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发现的能力。

三、助推知识延伸

根据课本内容资源,着重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将现有的知识进一步延伸。设计的内容不仅利用双基能力的形成。而且要着眼未来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和思维方法,达到以旧引新、以旧促新的功能。

案例3由课本P74思考题设计为:“如图整个图形的总面积为90平方厘米。两个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小长方形面积的1/4相当于大长方形面积的1/6。

(1)求小长方形和大长方形面积的比是多少?(2)求大、小长方形面积各是多少?”

上一篇:金融噩梦下一篇:单位不给开离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