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文献综述

2024-07-27

微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文献综述(共8篇)

篇1:微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文献综述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

(姓名)

微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文献综述

一、关于财务管理的研究

【】1958-1961年Miller和Modigliani经过大量实证研究,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1,奠定了现

代公司财务管理理论的基础。现代公司财务管理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己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

1.关于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是基于企业理论的选择,现代企业理论中OliverHart【2】和张维迎3等人

认为:第一,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因而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应该由最具有追逐利润动机的人拥有;第二,在具体的企业所有权安排中,出资者不仅是唯一的剩余索取者,而且应该掌握企业重大决策的审批权和关键性的人事安排;第三,在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关系中,他们认为二者对应是有效率的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基本要求。

【】我国的杨瑞龙和周业安4,等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利益相关者产权理论,其主要观点体现在三

个方面:第一,认为将公司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赋予股东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认为股东缺乏足够的力量去控制经理人员和防止公司资源的滥用;第二,强调公司的目标是为社会创造财富。

【】吴少平5分析了微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提出了微型企业如何在当前既定的融资环境下,通过对融资渠道的研究和改善管理水平,来提高融资效率。

2.关于财务管理体制

【】西方学者6对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研究主要是从组织设计的角度进行的,他们将信息作为

组织设计的基本依据,对管理体制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信息和比较成本展开的。

【】Radner7认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结构设计主要视内部信息处理效率而

定。为了减少因信息拖延而带来的机会成本,有必要将所有内部组织所需要的信息整合到一个或多个统一的部门来同时处理。如果这种方式减少拖延的机会成本损失很大,则宜采用相对集权的【】方式;反之,则宜采用相对分权的方式;OliverHart2则是从信息成本与代理成本之间的权衡来得

【】出其组织设计与控制模式的结论的。Harris&Raviv8认为随着中层经理固定成本的提高、协调活

动带来的效益的增加、总经理的变动成本的减少,都将使企业采用集权方式。

【】国内有关选择财务管理体制应考虑的因素问题。最早是王静9提出的,她认为股权联合型

企业集团应选择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契约联合型的企业集团应采用分散的财务管理体制,混合联合型企业集团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近两年又有学者提出集中化(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它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业务管理融合进财务管理中,实行从源头管理,通过远程处理、在线管理。实行对财务的动态管理,真正实现财务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实现对业务的全过程管理。有学者给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这样定义:这种模式是一种与知识经济时代的产品多样化需求相适应,与企业内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及网络化的信息结构相配套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在集权基础上适当分权,集中与分散巧妙结合的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

【】多数学者如陈敏10认为财务信息集成化管理将是集团财务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并提出集

团财务信息集成化管理的实施过程,以及实现集团财务信息集成化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梁美健

【11】认为财务集成管理模式就是将集成管理的理念运用在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它强调的是财务系统的整体优化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它包含两个方面:系统化和知识化。企业集团财务集成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人员、成本、信息四个方面。

页码居中,以阿拉伯数字顺序排序

可见在这个问题上基本没有争议,都认同我国未来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向集中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3关于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

【】朱元午(1999)12运用数学模型建立了一套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控制系统,将资金筹集、收入、营运资金、投资、收益分配、财务风险等均作为其中的子系统纳入到集团整体财务管理的范围内。

【】张瑞君13从分析经济环境的变迁、领悟先进管理思想、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视角出发,深入阐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探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致力于引导和传播财务管理的先进思想、理论、观点和方法,帮助企业管理者不断更新理念,开阔视野,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奠定理论基础。下篇为应

用与实践篇。从研究成功案例、借鉴成功经验、应用信息技术、推动管理进步的视角出发,对大量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细致的解析,帮助管理者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缩短与世界先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差距,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吴忠华14在分析饲料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及其模式类型的基础上,提出饲料集团公司的/经济责任目标。全面财务预算。的财务管理模式。实际上也是财务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二、我国微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在微型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管理问题上,我国学者作了大量的系统性研究。多数认为,微型企业自身存在财务、信用、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缺陷,导致其融资陷入困境。

【】钟生成15从我国微型企业的发展现状出发研究,总结出当前我国微型企业缺乏科学的财务

【】管理理念、管理目标不明确。王志坚(2009)16分析,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微

【】型企业难获金融支持的原因之一。胡玲燕(2011)17指出,微型金融机构愿意为微型企业提供金

【】融服务。它们对微型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有信息和成本上的优势。朱长房(2009)18认为我国

微型企业当前债务过于集中,信息沟通能力较低。

【】在完善我国微型企业财务管理的策略方面。张永杰(2011)19认为:企业应树立科学的财务

【】管理理念确定科学、明确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王 敏(2011)20在分析了我国当前微型企业的【】困境环境下提出企业应加强财务信息的沟通能力;戴志杰(2006)21在研究了我国微型企业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得出企业需要规范财务管理过程以及正确的处理财务权责关系。

参考文献

[1] M Miller&FMdigliani.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and theTheory of Investment

[J].Ameriean Eeonomie Review,1958,(48).[2] OliverHart.Firms,ConrtaetsandFinaneialStructure[M].OxfordUniversity Press,1995.[3] 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咖[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 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5] 吴少平.微型企业财务管理[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67-71.[6] 王斌,高晨.组织设计、管理控制系统与财权制度安排[J].会计研究,2003,3:P15-22.[7] Radner.The Organization of Deeentralized Information Proeessing [J].Econometrea,1993:61.[8] Milton Harris&Artur Raviv.Organization Design[M].University of Chicago:workingPaPe,2000.[9] 王静.企业集团财务模式的选择[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9.[10] 陈敏.网络时代集团财务信息集成化管理浅见[J]财会月刊,2003,11.[11] 梁美健.企业集团财务集成管理模式研究[J].财会与审计,2004,1.[12] 朱元午.企业集团财务理论探讨[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13] 张瑞君.时代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4] 吴忠华.新型饲料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J].中国牧业通讯,2004,4.[15] 钟生成.我国微型企业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0.[16] 王志坚.财务管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17] 胡玲燕.对浙江微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1,(6).[18] 朱长房.对微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思考[J]. 中国集体经济,2009(18): 155.

[19] 张永杰.洞察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 财会研究,2011(15): 55.

[20] 王 敏.直面微型企业五大经营困难[J]. 财会研究,2011(23):27.

[21] 戴志杰.我国微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D].华北电力大学,2006.

篇2:微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文献综述

摘要

加入WTO促使中国融入到无边界的经济体系和全球化得生存环境中。面对新的挑战和竞争环境,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赢得一切竞争的根本前提。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跨国公司日益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中国的很多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员工,为了针对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能够更有效地培养人才,有必要对跨文化的培训和员工发展系统进行研究。如何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进行获取、保持、评价、发展和调整,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获取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合了21世纪以来各主要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们的看法,以便为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以及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跨文化;整合同化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全球经济化推动了企业大力发展国际化领域,企业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势不可挡的热潮。这些国际化经营国企以及在华跨国际企业,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企业在开拓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上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中国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总体水平不高。经济全球化并不会导致文化全球化,文化差异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业面临来自不同文化体系及文化的摩擦与碰撞,如何在有文化差异的背景下进行人员招聘、人员培训、人员薪酬等管理活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一、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回顾

1.1跨文化管理的提出与演进

跨文化的经营管理起源于各国间的商业、贸易往来。但是跨文化管理的作为一门学科被提出来却是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

70年代末,日本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卓越的经营管理给欧美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这样的形式下,美国的管理学家开始研究日本的管理方式,他们发现了日美管理方式的不同,尤其是美国的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人们发挥创造性和培养人们与企业

长期共存的精神。而这些才是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和企业的潜在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因素。这时,对于跨文化管理的研究才在美国真正展开。

跨文化管理的演进大致经过了这几个阶段:80年代初威廉·大内的《Z理论一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特雷斯·迪尔和艾兰·肯尼迪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之柱》和彼得斯和沃特曼的《追求卓越》,再加上帕斯卡尔和阿索斯合著的《同本企业的管理艺术》等,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研究以基本理论探讨为主,注重比较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到9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跨国经营的发展,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也加强。国内外的管理学家通过研究、观察和实验,提出了一系列跨文化的理论和模型。如莫朗的跨文化组织管理理论、阿德勒文化协调配合论、斯特文斯的组织隐模型理论、俞文钊的共同管理文化模式等等。

莫朗在《跨文化组织的成功模式》与《文化协和管理》两书中提出,跨文化组织管理有效性的依据是存在一种潜在的最佳协和作用,它对减少由于一起工作时不可避免产生问题所带来的损失是可行的。

阿德勒(Adler)定义了一种跨文化管理中的所谓“文化上的协调配合“的方法。具体的讲,就是处理文化差异的一种方法,它包括经理根据个别组织成员和当事人的文化模式而形成组织方针和办法的一个过程。文化上协调配合的组织所产生的管理和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超越了个别成员的文化模式。这种处理方法是承认由多种文化组成的组织中各个民族的异同点,并把这些差异看成是构思和发展一个组织的有利因素。

华东师范大学俞文钊教授在总结前人知识的基础上,从管理心理学科跨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经过多年的对中外合资企业的实证研究,提出的一种跨文化管理的新模式,即共同管理文化模式CMC(Common Management Culture)。共同管理文化指合资双方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在共同经营管理中对双方不同的文化进行组合、协调、融合最终达成的双方成员共识的新的管理文化。它涉及合资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及在此基础上的决策、生产经营行为、组织结构和相应的企业法规制度。(拿杵荣.创新型企业义化.北京:经济管理{I;版}I:,2002)

1.2人力资源管理

1.2.1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是由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Drucker)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首先正式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的。他认为人力资源拥有当前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素 质,即“协调能力、融合能力判断力和想象里”。与其他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必须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开发利用,并为企业带来可见的经济价值。到目前为止,对于人力资源的含义,学者给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释。在我国最早使用“人力资源”概念的文献是毛泽东于1956年为《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所写的按语。Nabil Elias,Rensis Lakere等人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内部成员及外部的顾客等人员,即可以为企业提供直接或潜在服务及有力于企业实现预期经营效益的人员的总和。我们认为,人力资源,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1.2.2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1958年,怀特·巴克(Wright Bakke)出版了《人力资源职能》一书,首次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的普通职能来加以论述。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过内外产生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流派,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进行了阐述。Mondy 和Noe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各种技术与方法,有效地运用人力资源来达成组织目标的活动。Schuler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通过各种管理功能,促使人力资源的有效运用,以达成组织的目标。Sherman认为人力资源是负责组织人员的招聘、甄选、训练及报酬等功能的活动,以达成个人与组织的目标。Beer和Specktor认为人力资源包括要影响到公司和员工之间关系的性质的所有管理决策和行为。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所进行的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管理过程。

1.3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

就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类型而言,国内外学者对其也有不少研究。

学者Perlmutter(1969)以管理导向的观点,将跨国公司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分成了三类,即:(1)民族中心模式(ethnocentric)、(2)多中心模式(Polycentric)、和(3)全球中心模式(geocentric)。

Schneider将跨国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模式划分为“地理中心型人力资源模式”、“母国中心型人力资源模式”、“多元中心型人力资源模式”三类,三者的跨文化人力资源模式差别在于偏向全球整合与地方差异化两个维度的高低程度。这三者中“母国中心型人力资源模式”即具有高度全球整合和低度地方差异化的特性;“多元中心型人力资源模式”即具有低度全球整合和高度地方差异化特性;“地理中心型人力资源模式”则具有高度全球整合和高度 地方差异化特性。

赵曙明、武博在《美、日、德、韩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与模式比较研究》中从等级差别、雇用关系、人际关系、培训、管理手段、绩效评估与升迁、劳资关系、市场化、员工参与管理、招聘与引进、法律法规和薪资水平等几个方面对美国、日本、德国、韩国人力资源管理

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康灿华、王龙、张吉鹏在《跨国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中,对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美国、日本、德国、英、荷跨国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模式。美国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无论从招聘与选拔还是从培训与开发上都体现了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日本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具有集体主义的特征,日本跨国公司的人事制度是高度竞争的人事制度。德国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正式学徒年限加上与技术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业路径。英国和荷兰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个特征是在人力资源发展中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全面知识和技能。

就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而言,Pfcffcr(2000)在考察和比较研究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成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后,发现这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体制上存在着相当的一致性。他认为,跨国公司实际上存在“最优“的并且是一般适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Levitt在其著名的《市场全球化》论文中声称,在全球贸易和全球竞争的今天“不同的文化偏好、国家品位和标准以及商业习惯都已成为过去,其中有一些在慢慢地消失,而另外一些将被成功地保留下来并成为全球偏好的主流——明确了全球趋同的趋势。”可见他们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正在逐步进化到一个全球通用的阶段。但是这只是一家之言,因为大多数的学者还是认为文化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实施上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各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和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

就影响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的因素而言,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研究也不少。Rosenzweig和Nohria等人提出在跨国公司的管理中,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在不同国家时,会因子公司的产业市场、不同国籍的员工与当地文化等因素,使得跨国管理变得更加苦难。他们还认为子公司因素,如子公司年龄与子公司规模,也是影响的因素。

Fernaer和Quintanilla将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分为与当地一致、与母公司一致、与母国一致以及与竞争者一致四种形态,即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会随着母公司控管程度、资源依赖程度、子公司业务的多元性、母国文化与同业竞争者所影响。由他们提出的四种形态,可发现影响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因素大致可分为当地因素、母公司或母国因素以 及竞争者。

Schuler,Dowling和De Cieri认为影响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可从其外在与内在因素加以分类。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活动的外在因素为企业或产业形态、竞争者、变革程度、总体环境;内在因素包括国际作业架构、母公司国际化导向、国际企业竞争策略、国际管理经验。

我国学者高湘一在其编写的《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一书中,提到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有:①东道国政策的影响;②东道国的管理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③跨国公司产品性质和生产技术特征的影响;④文化差异的影响。

二、对各流派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内部要素的评价及我们的观点

2.1对各个内部要素的评价

首先,跨文化管理理论的提出,对跨国企业的指导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任何一个跨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都要有自己的发展,跨文化管理无疑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基础性的、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基本标志,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管理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于人力资源的可变性,它会影响到各项工作实施的效果,而人力资源管理正式要有效的解决人力资源可变性问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最后,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当今企业管理的新理论。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顺应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对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的研究。整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对企业做大做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我们对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看法

进入21世纪,无国界竞争格局的逐步形成,加快了全球化进程的脚步。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谋求发展,科学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力保障,也是企业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求。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正逐渐受到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

主要参考文献:

[1]严文华,等,跨文化企业管理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200.

[2]林新奇,国际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00.

[3]陈辉荣,企业国际化中的跨文化管理策略[J],商业时代,2006,(10).

[4]赵曙明,跨国公司在华面临的挑战: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J],管理世界,1997,(3).

[5]李琳,黄杰,广州标致失败的跨文化启示[J],企业研究,2004,(10).

[6]刘颖,戚宏亮,国际化企业的跨文化管理[J],鸡西大学学报,2005,(6).

[7]史天林,马燕翔,范静,企业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8]周云芳,经济全球化之下的跨文化管理[J],株州工学院学报,2004,(6).

[9]张德,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OL],新资本年会,2006.

[10]余建年,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2007年1月第1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11]加里,德斯勒(Gary Dessler)/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第lO版.中国版.北京.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12]陈淑妮.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的三大激励机制分析一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前沿(I)深圳,2005年.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1月.

[13]杨泉,跨国企业中的跨文化管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3

[14]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5]Robert Heneman et ai.,“Compensation Practices in Small Entrepreneurial and High-Growth Compan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Compensation and Benefits Review,July/August 2003.

[16]Kevin Lowe et a1.,”International Compensation Practices:A Ten Country

篇3: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文献综述

1、国外学者对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的理论研究。

F.A.Beams (1971) 发表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以及J.T.Martin (1973) 撰写的《污染的会计问题》这两篇文章, 揭开了人们对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的序幕。Rob Gray (1993) 在《环境会计》一书中, 从企业与环境的关系、管理信息与会计、对外关系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等四个方面对环境会计理论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在该书中对外关系部分, 罗博·格雷教授对信息使用者的环境信息需求、企业对外环境报告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探讨。这一具有开创意义的著作奠定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基础, 确立了环境会计理论的基本框架。George Gamble&Kathy Hsu&Cynthia Jackson (1996) 研究了1989~1991年27个国家9个行业中267个上市公司的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很多公司在年报的不同地方披露环境信息, 但不具有连续性;具有较高环境意识的公司会积极参与开发资本市场, 用自愿披露的方式来披露环境信息。D.Neu&H.warsame&K.Pedwell (1998) 综合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理论, 考察了1982~1991年度加拿大煤炭、森林、石油以及化工行业的年报, 研究了年度报告中的外部压力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环境信息披露的类型和数量以及环境信息披露和社会信息披露的特征三方面问题。研究发现, 在年报中关于环境信息披露的程度和类型主要受相关利益团体的影响;同时, 年报中的其他社会信息披露有助于提供一种正确的组织框架图而成为环境信息披露的有益补充。

Susan B.Hughes&Allison Ander-son&Sarah Golden (2001) 考察了1992~1993年间51个美国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问题, 主要采用了情境分析法对年报中的环境信息披露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 不同类型公司的环境绩效披露在董事会报告中是有差异的;另外, 不同环境绩效公司之间的环境信息披露是不同的, 环境绩效差的企业由于受到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发布的要求披露环境或有负债的约束, 其披露程度就会高一些。

Patten&Cho Chang (2007) 对环境信息披露的正当性理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年度报告中的环境信息披露是公司在社会政治环境中所承受公众压力的一个函数。

2、国外学者对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的实证研究。

Klassam&Me Laughlin (1996) 用事件研究法去检测环境绩效对股市业绩的影响。他们根据1985~1991年间美国上市公司有关的环境奖励事件和环境危机事件评价环境绩效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研究发现, 环境奖励事件对股市有着较强的正面影响, 收集的140个环境奖励事件均可以使公司的平均市值上升0.82%;同样, 收集的22个面临环境危机的公司则遭受了1.5%的市值下跌。

Paul Lanoie&Benoit Laplante&Maite Roy (1998) 通过观察和测度股票市场的连续变化, 检验投资者如何对已公布的具体行业和具体企业的环境绩效做出反应。研究结果发现, 环境绩效好的企业, 环境信息披露通过资本市场得到很好的反应, 并迫使环境绩效差的企业转向污染的治理。

Smita Dasgupta&Benoit Laplante (2001) 采用事件研究法, 以阿根廷、智利、墨西哥和菲律宾四个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对环境事件的反应来解释环境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首先, 并不是所有的公司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做出反应, 资本市场也不一定能对所披露的环境信息进行正确的反馈;其次, 公司是为了获得环保部门的嘉奖而产生自愿进行污染消除行为, 还是由于受到了负面的市场影响而对污染进行防治, 在研究中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证实。

Blacconiere (2005) 研究了突发性环境事故发生后股价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突发性环境事故发生后, 相关行业的公司股价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但是公司在事故发生之前对环境信息的披露越深入越完备, 负面的市场反应就越小。

二、国内研究综述

1、国内学者对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

葛家澍 (1992) 发表了《90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一文, 开启了我国学者对环境会计研究的大门。

孟凡利 (1999) 出版的专著《环境会计研究》是国内关于环境信息披露方面问题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该书作为我国在环境会计研究方面的第一部论著, 为我国未来的环境会计及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基本框架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呈庆、温武军、于杰 (2003) 根据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范围, 将现有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模式分为三类:环境价值信息披露、环境实物信息披露和环境等级信息披露。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模式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制度强制性的最低环境信息量披露标准;企业自觉披露环境信息的机制;环境会计信息、实物信息与一般财务信息的结合。

任郁楠 (2007) 立足于微观层面, 以企业为研究对象, 在分析环境信息披露必要性的基础上, 结合国外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及实践成果, 从环境信息披露的原则、披露的主体、披露的内容和披露的形式四个部分构建了我国的环境信息披露框架。

2、国内学者对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

耿建新、焦若静 (2002)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环境信息做出了探索性的研究。他们分析了我国沪市上市公司中的重污染行业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环境保护信息, 并对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 对定性的资料加以整理归纳, 最后立足于法律法规的角度提出了主要依靠政府部门建立起有利于环境信息披露的制度的建议。

万军 (2003) 以我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以各个公司2000~2001年年报中所披露的环境信息为样本, 采用归纳的方法来整理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然后借鉴实证会计中盈余研究的思路, 将环境信息作为虚拟变量引进回归方程来检验我国A股上市公司环境信息的披露对其市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 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整体上还不会产生增值效应, 还不能起到增强股价波动的解释能力的作用;同时发现环境敏感型行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要好于其他行业群。

纪珊 (2005) 的研究则以我国深沪两市石化行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以各个公司2002~2003年年报中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为样本, 将环境会计信息作为虚拟变量引进回归方程来检验我国A股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对其市值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 虽然我国石化行业为环境敏感型行业, 但是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水平仍然比较低, 还不能产生增值效应。

史晓媛 (2006) 从2002~2005年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中选取71个环境信息披露事件作为研究样本, 采用事件研究法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 我国股票市场目前基本上不能对环境信息披露做出反应, 各个类别的环境信息披露事件在事件窗内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和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都不显著。

尚会君、刘长翠、耿建新 (2007) 以强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为分析对象, 对2005年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经验分析与个案研究。他们认为, 纺织、冶金、酿造、能源电力等四个强污染行业在招股说明书或配股说明书中对环境信息披露的详尽程度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而化工、冶金、重工制造、医药等行业则对环境信息的披露略显不足。

张玮 (2008) 对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案例分析, 对该上市公司在几次环境事件中的股价波动情况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 收集了2002年到2008年3月间上市公司涉及到的环境事件, 研究了股票市场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事件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股票市场对负面环境事件的反应比较显著, 对正面环境事件的反应不够显著;对于强制披露的负面环境信息, 资本市场会做出显著的负面反应, 然而对于自愿披露的负面环境信息, 资本市场做出的负面反应并不明显。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可以看出, 国外学者对于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已经进入全面展开的阶段, 形成了一定的成果。而国内学者主要是从实证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且这些研究尚有很多局限性, 比如实证研究缺乏理论支撑, 采用的案例分析方法、事件研究法不能全面反映问题等。总体说来, 国内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孟凡利.环境会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2]耿建新, 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初探[J].会计研究, 2002.1.

[3]肖淑芳, 胡伟.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J].会计研究, 2005.3.

篇4:微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文献综述

一、引言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内容框架及方法理论

(五)论文创新点

二、微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理论概述

(一)微型企业的界定

(二)管理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1、管理模式及其内容

2、管理模式的特点

(三)财务管理及其内容

(四)财务管理模式及其特点

三、我国微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

(二)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三)财务组织机构不健全

(四)财务权责过于集中

(五)财务管理过程不规范

(六)财务信息沟通能力较低

四、完善我国微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建议

(一)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

(二)确定科学、明确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三)健全和完善财务组织机构

(四)正确处理财务权责关系

(五)规范财务管理过程

(六)提高财务信息的沟通能力

篇5:微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文献综述

题关于物流企业资源整合探讨的文献综述学院名称:专业:物流管理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称

定稿日期: 2013 年 6 月 21 日

篇6:微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快递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对策探讨

院(系、部)名 称 :商务管理系专 业 名 称:物流管理学 生 姓 名:

学 生 学 号:指 导 教 师:

2014年1月15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快递是现代物流的组成部分,对社会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民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快递业发展迅速,但存在经营管理水平低、信息网络不完善、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管理理念,加强信息沟通,提高服务质量,注重人才培养和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来提高快递业的整个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1]。

1980年7月5日,中国邮政开办了国际特快专递业务,并于1985年成立了中国快递服务公司,负责全国邮政特快专递业务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目前是我国快递行业的最大运营商和领导者。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对外交往日新月异,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现代物流作为贸易发展的支持性产业,它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认识到快递业对物流业进而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我们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针对我国快递业的物流发展现状及政策作出全面的分析总结,推进快递业的发展,实现我国快递业的健康发展[2]。

二、国内外快递业物流发展现状的研究

1、国外发展现状

郭延结(2006)也曾在《航空物流》国务院参事《国有快递如何获得“入场券”》中提到:国际特快专递是由世界邮政联合创办,受各国法律保护,享有航空和海关清关、检验检疫的优先权,以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传递国际邮件的新型业务,被视为“万国邮政的掌上明珠”[2]。丘文敏(2006)在研究国际快递业的绿色运营思维时提出:国际快递业正倡导一种绿色营运方式,主要表现为发展替代能源的运输工具、减少能源消耗、运用再生能源、使用再生纸张,打造绿色供应链,应用高新科技来实践自己的绿色思维。在环保意识逐渐高涨的今日,USP贯穿于营运流程细节中的绿色思维,点点滴滴凝聚为竞争力提升的因子,同时也代表着国际快递业健康发展的方向[3]。

王增樑(2008)认为:全球快递业“四大”巨头领跑的快递业不是简单的门到门、户到户的货物收取和运送,而是集电子商务、物流、金融、保险、代理于一身的综合性、多元化企业,除此之外它们还发展了包括库存、运输、配送、货代及售货服务等多项物流服务;更明显的优势在于“四大”巨头拥有先进的快递技术设备,包括最先进的自动分拣系统和电子检查设备,同时还陆续使用了快递资料收集器;国际快递巨头在网络建设方面通过全球通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网络建设与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结合起来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另外低价竞争的定价策略也使得国际快递公司在实战中得到了很

好的效果[4]。

我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主任赵玉敏(2012)认为:国际快递业的发展得力于有利的体制环境。快递业在绝大部分国家都曾经是政府垄断的行业,传统的邮政市场不管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受到政府高度规范和监管的市场,各国快递业的发展都曾面临过与传统邮政体制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的本质是市场创新活动与政府垄断行业的冲突,但多年来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在为快递业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所以快递业发展的才有了不断的演化[5]。

2、国内发展现状

沈慧和匡国锋(2009)在文章中提到:我国很多大的民营快递企业都是20世纪90年代后形成的,它们只花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相当大规模的企业,有的企业的年营业额甚至达到了几十亿元。国内一些发展较好的民营快递业定位都非常的清楚,而且相互之间的服务存在一定的差异化,也因此这些企业依靠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目前,我国快递企业数量已达到1万家,创造了450亿元的年产值,这个规模还在不断地迅速扩大。我国的快递业正以每年30%的速度持续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快递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只一[6]。

李谦、吕利平和晏敬东(2010)在“我国快递业的产业环境分析”中提到:中国快递市场现在正以25%的增长速度迅速发展,并且物流市场已经全面对外开放。2007年8月15日我国首家省级快递行业协会广东省快递协会在广州成立,截止今年2月份全国已有29个省市区快递协会成立。快递协会可以通过信息引导和服务,规范发展、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促进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省级快递行业协会有助于快递市场秩序的建立,快递服务水平提高。快递产业是我国的新兴产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快递产业的发展逐渐成熟。由于我国对该产业监管不严,进入壁垒较低,同时大量跨国企业进入,致使该产业竞争较为激烈[7]。

杂志《中国物流与采购》一文(2011)中提出:当前中国快递业正面临着历史性的变革,2012年或将成为整个快递行业的分水岭[8]。闽江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陈修奇(2012)在研究长尾理论时提到我国民营快递业的现状概况:到2011年底,我国共有快递企业1万多家,经过国家邮政局颁发许可证的超过6800家,其中80%以上为中小型民营快递企业,是长尾理论中典型的长尾部分。近年来,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每年正以2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截止至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

累计完成36.7亿件,同比增长57.0%;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58亿元,同比增长31.9%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民营快递业存在的种种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尤其集中在运营模式方面[9]。

三、快递企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工业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需求信息传递速率既快又准确,而联邦邮政局则难以独当此重任。以小见大,可以从各省的快递业发展中看到我国整个快递业的发展,以湖南省为例,高级物流师硕士程欣(2008)在论文中提出:我国整个快递业起步较晚,还处于起步阶段,并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内陆地区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存在发展很不平衡、经营规模小、兴亡变化较快、服务水平不高、管理难度较大、竞争比较激烈、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目前与临近省份特别是高速发展的地区相比,无论是在总量上、还是在平均水平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10]。马文(1995)认为:私营快递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11]。

邹媛媛(2011)在一文提到:目前为止,我国很多的中小型民营快递企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都是违法运行的。快递业整体体现出缺乏自律、竞争无序的状态,极大影响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快递业的发展;大部分的快递企业只是单纯的认为快递这项行业就是单纯的送货,在整个快递的过程中缺乏对企业的管理,只是完成客户的要求而没有章法不成体系,虽然借鉴国外快递企业的管理,但没有很好的结合中国的国情;在国内快递行业中,还需要提高员工素质,重点要加强员工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此外硬件设施,可以归纳为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落后,软件设施,及服务和信息网络技术落后[12]。中南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周欢(2011)在文中提到:验视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快递行业顾客满意度不高的原因之一。调查发现,除EMS之外,其他的快递公司负责人往往告知他们只按件数接收已经包装好的物品,一般不对包装内物品的名称、数量或内在质量承担任何责任,也没有对物品进行现场的验视制度。在物品交付给收件人时,快递人员往往强迫收件人先签字再验货,在收件人联系不上时甚至随意将物品先交予他人,致使引起不必要的投诉和纠纷[1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余华(2012)在研究广东省快递业发展时提出:我国同城快递发展存在问题,同城快递在三大块中属于低科学技术含量和高度劳动密集型的业务,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导致实力弱小的经营主体也能涉足,甚至存在不少非法经营的黑快递,同城快递经营主体多而散、实力弱小,竞争市场混乱;同时,同城

快递区域发展也不平衡,一方面体现为城市间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体现为城市内部城镇与农村的发展不平衡,其他二、三线城市同城快递业务较为落后,大部分快递的收寄和投递仅限于城市市中心及其周边地区,快递服务水平普遍不高甚至低于一般标准,常出现寄送时间延迟 寄件丢失损坏等现象;各个省内缺乏引导、规范和监管同城快递业务的针对性地方性政策和法律法规,政策法规的滞后与同城快递的快速发展脱节,这不利于快速引导我省同城快递业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健康发展[14]。

四、结论

过去5年,快递业发展良好,营业额年均实际增长4%,并总体略高于世界经济增速。中长期看,快递业将保持健康增长。快递业现有的客户对快递的需求将不断增长,这种需求还将扩展至其他经济各领域。快递业一直以来对世界经济增长都有巨大贡献,未来也是如此。快递业扔将通过快速低价的服务支持全球贸易发展[15]。在此基础上,预计未来的服务在未来5年产出增加1800亿美元,雇员人数增加70万。快递业为全球经济作出极大贡献。限制快递业发展的国家也限制了本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消除限制不仅有益于快递业,还将促进贸易、投资和生产力的发展[16]。

参考文献:

[1]周丹丹.浅析我国快递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物流平台,2011(10):77-78

[2]郭延结.国有快递如何获得“入场券”[J].航空物流,2006(1)

[3]丘文敏.国际快递业的绿色营运思维[J].大经贸,2006(9):55

[4]王增樑.国际快递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J].经济研究,2008(6):13-18

[5]赵玉敏.快递业发展的国际经验[J].域外采风,2006(34):38-41

[6]沈慧,曾峰,匡雪峰.关于我国民营快递业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10-13

[7]李谦,吕利平,晏敬东.我国快递业的产业环境分析[J].商业经济,2008(8):110-111

[8]风起云涌快递业[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15):26

[9] 陈修奇.基于长尾理论的民营快递业云物流模式研究[J].东南学术,2012(6):79-87

[10]程欣.湖南省民营快递业发展对策探讨[J].物流科技,2008(12):103-105

[11]马文.私营快递业[J].海外之窗,1995(6):44-46

[12]邹媛媛.国际快递巨头压力下中国快递业的现状及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1(4):59

[13]周欢,刘虹,罗娟娟.长株潭快递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服务业”专题,2009(5):45-47

[14]张余华,赖佳颖,许菁,陈征.广州省快递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2(9):48-51

[15]全球快递业的前景[J].天下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2):20-23

篇7:微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文献综述

关键词: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被征地农民的规模不断扩大, 如何保障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生活成为政府及专家学者关注的话题, 为被征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各界共识。

1 国内的相关研究

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安排上, 多数地区将工作重点集中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上, 根据目前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运行的状况, 学者们分别对其进行研究。宋青锋 (2005) 指出根据目前国家和社会的实际情况,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内容应该设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社会保险。陈信勇 (2006) 指出, 应在制度先行、因地制宜、公平和效率有机统一以及与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等原则的指引下, 加快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改革。鉴于我国国情, 应当首先为被征地农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 其他社会保障措施也应及时、逐步地建立起来。

1.1 养老保险

不同学者从多个角度论证了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徐秋花、侯仲华 (2006) 指出, 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特别是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选择。袁斌、陈树文 (2008) 指出, 通过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将被征地农民平稳地纳入社会保险体系, 既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问题, 又扩大了养老保险覆盖面, 增强了保险的社会调节功能, 又适应了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黄智饶 (2008) 提出, 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是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迫切需要。

针对目前养老保险实践存在的诸多问题, 冼青华 (2006) 认为, 我国现有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没有完善的制度, 没有形成规范管理, 可操作性差。史先锋、曾贤贵 (2007) 认为,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存在以下问题:政策缺乏强制性, 被征地农民参保率低;个人缴费比例过高, 保障水平过低;保险层次单一, 满足不了被征地农民不同层次的保险需求。王莉丽 (2007) 认为, 现有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与城镇养老保险基金相互隔离, 使其缺乏与城镇养老保险衔接的灵活途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应有相通性或兼容性, 以保证农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过渡。

1.2 医疗保障

关于构建被征地农民医疗保障的总体思路, 王晓莹 (2007) 指出了被征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 得出我国应构建广覆盖、多层次、多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 这一制度应包括医疗保险金的筹集、监管、医疗保障制度的模式以及具体实施办法、医疗服务的管理等相关内容。燕秋梅 (2008) 认为建立被征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需要政府干预, 这也是政府的职能所在, 因此政府应明确承担以下责任:确立保障模式、立法、财政和运营的监管。

很多学者对各地被征地农民医疗保险的实践模式进行了分析, 并就模式的选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徐玮等 (2007) 认为被征地农民应被纳入城镇医疗保障体系, 并以杭州经济开发区为例, 提出了被征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思路:从城镇困难群众的保障、土地的保障作用、农民的一般意识和城乡统筹等角度设计被征地农民的医疗保障。袁杰、吴广明 (2008) 介绍了各地对被征地农民医疗保险的不同做法和模式后, 认为被征地农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最合适的。徐唐奇 (2008) 以湖北省为例, 阐述了构建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原则、具体操作程序、运行和管理, 重点研究了湖北省被征地农民医疗保障资金的构成与筹措、医疗保障资金的监管、给付和运行管理。

1.3 就业保障

在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方面, 多数学者将目光聚焦在被征地农民再就业领域, 一致认为失去土地后的就业问题是解决被征地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马驰、张荣 (2004) 指出, 补偿、保障和就业是解决被征地农民生存和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 其中补偿、保障是基础, 就业是关键。蒋和胜、涂文明 (2004) 在破解被征地农民问题的思路上, 认为不应局限于对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制度做出修补和政府行为上做出规范, 更要立足于从制度上给予根本安排, 建立以就业为支撑的政府主导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不同学者纷纷提出了解决被征地农民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刘海云提出可通过整改集体经济、发展街道服务和城郊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来增加就业机会, 健全转型农民保障机制。万朝林 (2004) 认为, 政府应组织劳务输出, 借地发展农业,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和服务行业, 并给予政策倾斜, 以帮助社区增加就业机会, 部分吸纳失地劳动力。

2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

2.1 政策不统一

目前各地失地农民社保政策实践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而城市化进程加快将产生更多的被征地农民, 各地政策的不统一、同一地区出台时间有先后造成的社保工作情况之复杂、任务之繁重可想而知。纵观全国, 政策不统一带来的标准不同, 容易造成地区间待遇不公平, 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2.2 各级政府责任不到位, 导致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

中央政府未承担起被征地农民社保的主要责任, 特别是财政责任, 仅依靠地方政府对社保缴费的投入。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常与土地出让挂钩, 造成因土地出让受阻而无资金来源或投入不足的状况发生。政府责任的不到位, 导致现行被征地农民的社保保障水平偏低, 不足以吸引被征地农民参保。

2.3 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

由于早期被征地农民补偿标准严重偏低, 基本没有缴费能力, 集体亦缺乏帮助农民参保缴费的经济能力, 完全依靠地方政府解决老被征地农民、未农转非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难度很大, 医疗保障、就业保障更无从谈起。此外, 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等移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一直处于缺失状态, 这些问题应及早提上日程, 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

2.4 征地制度法制建设落后, 阻碍失地农民社保

现行征地补偿标准较低, 不足以保证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不因征地而降低, 又远低于足额支付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费用;同时, “先征后保”的征地程序, 使失地农民处于被动和不平等地位, 对征地拆迁标准、征地后社会保障的标准缺乏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导致损害被征地农民土地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

3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研究

3.1 拓展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不断将新增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制度, 同时妥善解决老失地农民、工程移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研究制定退耕还林、退木还草农民、煤炭塌陷区农民、资源枯竭城市或矿区农民、失海渔民等特殊群体的社保制度, 使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会因为失去土地二降低。

3.2 明确责任政府责任, 稳定资金来源

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为主管机构, 地方领导承担全面负责被征地农民领导责任, 建立责任追求制度、实行问责制, 形成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领导责任体系。同时, 建立预存社会保障款制度, 开设征地预存社会保障资金专户, 暂存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方案中用于社保的资金, 专户存储, 专款专用, 确保被征地农民社保资金的足额支付。

3.3 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协调机制

首先,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研究制定《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 对制度模式、保障对象、资金筹集、待遇水平、经办管理、监督管理等办法全面规范;其次, 积极建立就业保障机制, 完善被征地农民失业保险政策、设立失地农民就业专项基金、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援助;再次, 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保的协调工作, 建立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住房与建设部、财政部、民政部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 努力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就业、低保、住房等问题。

3.4 进一步改革征地制度

篇8: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文献综述

摘要: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保证上层决策的方针、目标、政策具体落实和实现的基础, 是上层管理得以保证的基石。它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还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产品的质量和营销, 是企业赖以持久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本文从生产现场管理定义、基本内容、发展历程、发展趋势方面对生产现场管理的发展进行简单阐述,并就现今生产现场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产现场管理 发展历程 现状 发展趋势

一、前言 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现场管理雏形以“科学管理原理”的部分形式出现,此后工厂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不断将之完善。经历了福特的大量生产方式、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管理方式、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敏捷制造阶段的发展。伴随着21 世纪的来临,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现场管理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法宝之一。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生产现场管理逐渐发展为具有各国特色的管理方式。但生产现场管理所使用工具且大同小异。本文献综述从生产现场管理入手,回顾了生产现场管理发展历程,简述了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管理工具。比较当今中外生产现场发展现状,对生产现场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二、生产现场管理的定义

所谓现场,广义上,凡是企业用来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都称之为现场。如厂区、车间、仓库、运输线路、办公室以及营销场所等。狭义上,企业内部直接从事基本或辅助生产过程组织的场所,是生产系统布置的具体体现,是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基本要素之一。一般所说的现场指的是狭义上的现场。

现场管理就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

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三、生产现场管理的发展历程

作为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现场管理伴随着生产管理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了科学管理、批量生产、柔性制造、精益生产等过程。这其中人际关系 行为科学、权变理论等科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为生产现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下面简要介绍生产现场发展的主要阶段。

1、生产现场管理的雏形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进行了三个著名的实验,即,搬运生铁实验、铁锹实验、金属切削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研究,总结出了W·泰勒理论,即科学生产管理理论。科学生产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在生产现场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通过对工资制度、组织结构、时间研究以及劳资关系进行研究,消除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把最佳操作方法通过标准化,使之成为必须遵守的操作规程。让大家都学会最佳操作方法,使工人在付出同等的体力劳动条件下,成倍地提高生产效。在泰勒科学管理的基础上,20 年代美国工程专家福特开创的流水生产技术和大批量生产模式,将其汽车生产标准化,简单化,专门化,迅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使得福特公司迅速发展壮大。

2、丰田生产方式

1950年丰田公司在考察了美国的福特、通用等最先进的汽车公司之后,结合日本当时的国情,开创了一条发展日本汽车产业的新路。经过20年的

努力,终于创立了对汽车工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田生产方式。丰田生产方式成功的重要标志,是它制造的汽车质量高、成本低,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丰田人在不断摸索的实践当中,创立了一系列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如准时化生产、看板管理、生产标准化、快速换模、作业标准化、设备合理布局、改进活动、现场管理等,大大丰富了现代生产管理的内容。

3、精益生产方式

美国的汽车市场在受到日本汽车工业的冲击之后,1980年美国福特公司最先去日本进行了考察,发现日本汽车工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它们采用了新的生产管理方式——丰田生产方式通过把丰田生产方式的指导思想,从生产制造领域扩展到了产品研制开发、采购供应、协作配套、销售服务、财务管理等各个领域,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使其内涵更加全面、丰富,从而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丰田生产方式了。因而有必要赋予它一个新的名称——精益生产方式。在精益生产方式中,对生产现场管理部分有许多工具、方法在生产制造行业十分受到推崇。如,5S 管理、目视管理、定置管理等。

四、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

生产人员管理:形成一支目标明确、团结向上、精神面貌好、技术素质高、遵章守纪、战斗力强、职责分明的职工队伍。班组长是班组的核心,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班组长队伍建设,是实施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环节。

环境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有序,现场环境整洁,文明生产;

工艺管理,优化工艺路线和工艺布局,提高工艺水平,严格按工艺要求组织生产,使生产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生产合格,提升产品质量

生产过程管理:合理组织生产,科学地设置生产岗位,掌握生产节奏,减少生产波动性,使生产均衡地进行。做好生产过程中原始记录、台帐、报表的记录、整理、传输工作,发挥它们的作用,同时要使现场各种信息传输通畅,渠道不堵不塞。

物流管理:研究物流规律,对各个环节任务明确,环环相扣,不脱节,以使物流顺畅地运动,保证生产的需要。

设备管理,做好操作、维护、保养、检修等工作,以保障生产正常进行。

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搞好员工安全教育,认真进行安全检查并对查出隐患和问题落实整改。做到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和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五、生产现场管理工具

1、标准化

所谓标准化,就是将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那些认为编制或改定了标准即认为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

2.目视管理

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而又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手段,也是一种利用视觉来进行管理的科学方法。所以目视管理是一种以公开化和视觉显示为特征的

管理方式。综合运用管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

3、看板管理

管理看板是管理可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对数据、情报等的状况一目了然地表现,主要是对于管理项目、特别是情报进行的透明化管理活动。它通过各种形式如标语/现况板/图表/电子屏等把文件上、脑子里或现场等隐藏的情报揭示出来,以便任何人都可以及时掌握管理现状和必要的情报,从而能够快速制定并实施应对措施。

4、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是以生产现场物品的定置进行设计、组织、实施、调整、协调与控制的全过程的管理。其核心是以生产现场的基本要素———物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研究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的状态及三者在生产现场活动中的相互关系,把与生产现场无关的物品清理掉,把所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的位置。这种规定的位置要科学、合理,恰恰符合生产的要求,实现生产现场规范化、文明化。现实物与场所的最佳结合要根据物品流动的规律,合理确定物品在场所内的位置。

六、生产现场管理发展现状

作为国外管理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场管理、原则、方法已趋于成熟,而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进一步发展,从现场管理方式上形成以欧美企业为代表的开放式自由式管理,以韩国企业为代表的军营式现场管理,以日本企业为代表的日式现场管理,各种管理方式各有所长,各具千秋。从现场管理目标上形成代表是以美国管理学家为首的现场一线管理中心论和日

本管理学者为首的现场成本改善永恒论。而从现场管理内容上各国现场管理中都浓缩了精益生产现场管理的影子。

在我国,尽管很多企业在加强现场管理方面,摸索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好经验,如山东博山水泥厂的“规范化工作法”,上海金陵无线电厂的“模特法”,黑龙江阿城继电器厂的“定置管理”,石家庄第一塑料厂的“满负荷工作法”等,但总体上我国的生产管理观念、生产方式、管理方式是相对落后的。目前企业现场管理许多规范仍沿用古典管理理论所确立的原则,甚至某些方面还没有达到古典管理理论的要求,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作业现场管理仍然停留在泰勒阶段,少数中小企业甚至连泰勒阶段也没有达到,还处于原始自然管理阶段。生产技术积累不足,生产效率低下,现场管理混乱,品质稳定性差,能源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员工素质低等问题亟待解决。

七、生产现场管理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场管理理论将会向着智能化、集成化、模拟市场化方向发展

1、智能化、数字化

传统的产品设计主要靠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通过手工进行。然而时至本世纪80 年代,新产品的研制与设计已经离不开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人工智能),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以其自动模拟、易修改、易控制、自动绘图、自动计算,并与生产设备直接联接以及直接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等特点, 而赢得了产品设计与开发人员的信赖;先进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还可生产系统联接,实现设计与生产加工相同步, 改变设计与生产加工工艺相同

步, 从而大大缩短了整个生产周期。生产现场的工具管理,物流管理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

2、生产制造柔性化、现场管理多样化。

在工业化时期企业主要是采用标准化、专业化、大批量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它与当今时代人们多样化需求不相适应。现代企业则建立了根据顾客需求随时调整产品品种、款式和生产批量的柔性生产体系。在柔性生产线上, 同一条生产线可生产出不同风格、个性的产品, 在这里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加工连接为一个整体, 具有可调节、可延伸,可升级功能的生产控制程序。传统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将被高精度、高智能、高自动修复的生产控制程序所代替。

3、模拟市场化

模拟市场化指企业内部模仿外部市场经济进行市场化管理,包括人的观念市场化,机制市场化,经济核算模拟市场化。

八、小结

纵观生产现场管理的发展变革过程,经历了从粗放到精细型管理、从经验式到信息化的管理历史。其理论研究也结合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进步。管理思想的演进始终是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以及生产方式的组织水平结合在一起的,现场管理的思想进化也不例外。生产现场管理越来越丰富,而各种管理工具为生产现场管理提供有力的管理手段。生产现场管理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改善了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其将作为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我过生产现场管理较为落后。在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同时更应该结合中国国情,发展适合自身的生产现场

管理方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参考文献:

[1]蔡建华,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发展新趋势,企业活力,1999,4 [2]高殿军,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8 [3]黄宇峰,基于现场管理的汽车制造精益生产模式,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2)[4]王春学,生产现场管理的方法及措施,电子机械工程,1999,3 [5]周南洋,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及其日美模式,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7

上一篇:周末实践作业9下一篇:学校爱国卫生月活动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