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加强来料加工的调查报告

2024-07-24

县委加强来料加工的调查报告(通用8篇)

篇1:县委加强来料加工的调查报告

县委加强来料加工的调查报告

一、积极作用

一是金融危机下拓宽农民就业渠道的重要举措。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我县三大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对劳动力就业影响较大,给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小压力。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来料加工业非但不受影响,规模反而迅速扩张。由于来料加工大多是手工操作或简单机械加工,不占地、不建房,不离土、不离乡,小产品、大市场,无污染、风险小,就业拉动力大,其发展直接体现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趋势,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种企业创新业、能人创大业、百姓创家业的全民创业之举。

二是低收入农户增加收入的现实途径。解决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问题是当前保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低收入群体普遍年龄大、素质差、积累少、正劳动力缺,大多分布在地理偏远、交通不便的山区。这部分人,就地开发产业,实力欠缺,承担风险能力弱;外出打工就业,劳力不足,能力不够。发展具有老少皆宜、就业门槛低、发展空间大的来料加工,引领更多的低收入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众参与其中,是当前解决贫困家庭增收的一项有力举措。从实践看,从事来料加工的群众,一年至少可以为家庭增加3000多元的收入,而对于年发放加工费超过几十万、上百万的经纪人,收入更为可观。发展来料加工业投资少、见效快,工艺简单易学,就业门槛不高,适合低收入群体的实际能力;可以集中生产,也可以分开加工,劳动时间灵活,就业自由度大,适宜低收入农户特别是农村妇女就地就业、兼顾家庭的就业需求;不消耗自然资源,不污染生态环境,既保护了青山绿水,又增加了农民收入,符合生态和谐的发展思路。可以说,发展来料加工业是为我县山区低收入农户增加收入“量身定做”的好门路,是我们实施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途径。

三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广大农村妇女在掌握了来料加工技能以后,不仅丰富充实了生活,还有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提高了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促进了家庭和睦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来料加工挖掘了农村妇女的创业潜质,积极推广来料加工创业就业模式,必将进一步激发农村妇女创业增收的热情,推动她们为建设和谐家庭、和谐乡村、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四是提升妇联服务能力的客观需要。在推动来料加工业过程中,妇联组织比以往更加注重把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基层、农户和农村妇女中,工作作风得到了进一步改进;更加注重资源整合、协调推动,大胆承接政府服务项目,工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更加注重基层妇女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把基层妇女主任培育成女经纪人,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因此,发展来料加工业必将在进一步创新基层妇联组织形式,强化妇联组织功能,延伸妇联工作臂膀,增强基层妇女干部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基本情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县妇联的指导带领下,我县来料加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截止今年6月,已培育来料加工经纪人68名,实现劳动力就业47*人,其中低收入农户2118人,占45%, 1—7月累计创加工费5648万元。来料加工已覆盖全县14个乡镇,47%的行政村,形成相对集中加工点48处,有28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从事来料加工,占全县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总数的32%。近年来,来料加工业在我县异军突起,加工品种日趋多元化,从玩具配件包装到手工编织品、工艺品加工,从单纯的手工制作到运用设备加工服装、日用品等。由于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工艺简单、加工形式灵活、无污染,来料加工日益成为低收入家庭增收脱贫,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渠道。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来料加工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但与周边县市相比,规模依然偏小、加工类型比较单一、产品种类不够丰富,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业务来源单一制约产业发展。从视察情况看,目前我县来料加工业明显呈小、散、弱的现状,产品加工附加值低,加工点零星分布在各乡镇,以家庭生产加工的形式居多,加工效率低、工资收入少。加工点现代化硬件设施差,大部分来料加工点的业务信息渠道不畅,业务来源单一,品种单调,产品低端,加工利润、工资空间小,主动出击能力欠缺。上规模的加工企业不多且实力不强,资金运转困难,厂房亟待扩建,机器设备需要更新,开发新产品、追加投资都存在着现实困难,不敢承接长单、大单。

2、加工队伍的素质和加工技术水平偏低。加工者的素质、技能不高,文化程度偏低,经纪人队伍不成熟,组织管理和接单能力弱,资金不足,市场意识较薄弱;加工队伍则存在着技术不熟练、质量意识不强、人员不稳定等问题;不适应加工高端产品,造成工资不高。加工工艺单一,对加工工艺复杂的产品不敢偿试,单位时间的加工费不高而影响加工者的参与积极性,也缩小了经纪人接单的选择空间。

3、经纪人管理水平不高。农村经纪人相对缺乏,素质不高,创业能力和市场灵敏度不强,从农村加工经纪人培育蜕变为农民企业家难度较大。经纪人文化水平偏低,经济法律意识不强,未能利用现代网络平台收集市场信息、发展业务空间,靠传统“传、帮、带”发展业务。

4、认识不到位致使乡镇发展不平衡。各乡镇对来料加工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平衡,有些乡镇没有真正把来料加工作为扶持农民增收脱贫的产业来抓,只当成一项常规的妇女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受此影响,来料加工多集中于县城,对其他乡镇的辐射带动作用难以发挥,我县乡镇发展来料加工业的空间有待进一步开发。同时,妇女组织建设相对滞后也是导致我县来料加工业发展受限制的原因。由于县级妇联组织人员少,未能设置机构专门从事该项工作的管理和业务指导,乡镇设立专职妇联主席的仅有安溪乡,农村也缺少联系来料加工的村干部。

5、加工场所规模小。由于要方便群众,加工点一般设在农民自建房或简易厂房内,不少加工点只能挤在狭小的房子里,工作环境差,设施不齐全。要新建或者租用比较宽畅的厂房需投入大量资金,而来料加工虽然投资少,但也需部分周转资金,缺少发展资金使农村尤其是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一些有意从事来料加工的经纪人望而却步;而厂房、设备的欠缺则限制了加工点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四、对策建议

1、切实提高认识。县委、县政府要一如既往地重视和支持我县来料加工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营造社会氛围,要把来料加工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各乡镇要正确认识发展来料加工业的重大意义,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必须带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来料加工业作为农村重要产业来扶持,政策落实到村、行情宣传到户、生产安排到人,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2、突出产业引导。把发展来料加工业作为推进农民群众创业创新的孵化器,将来料加工业同农村劳动力转移、剩余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抓工业的思路抓来料加工业发展,强化产业扶持,加大招商引资,注重项目建设。可建立“来料加工”特色园区,解决部分规模加工企业厂房紧缺限制发展的`瓶颈;打造来料加工示范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金融部门要对具有一定规模和生产经营能力的企业或经纪人给予信贷支持,大胆开辟附加值较高、加工工序较复杂的产品或成品加工,以产业的集聚效应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注重分层推进,引导来料加工产业从散加工、集中点加工和产业带三个层次的共同发展。

3、加强组织建设。根据我县来料加工业发展的需要,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妇联组织建设,增加人员编制,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组建专门从事来料加工工作管理和指导的组织机构。要规范乡镇妇联干部的配备和使用,条件成熟的乡镇可设置专职妇联主席,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要充分发挥村妇女主任的作用,将其培养成为来料加工的联系人或经纪人,构筑起县、乡、村三级妇联组织网络,畅通信息渠道,开拓业务范围。

4、注重特色打造。要依据不同的地域特色,逐步形成“一镇(乡)一品”、“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中心镇要以提升产业链,做强做大加工示范企业为主。县城周边乡镇要以集中加工点形式,加工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加工利润较大的产品,如服装、箱包加工等。偏远乡镇,则要适合引进一些加工技术简单易学的低端加工产品,使无法掌握复杂加工技术的劳动力或者不能定期在加工企业上班的季节性剩余劳动力通过从事来料加工,实现家庭增收。

5、强化市场开拓。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稳固温州市场的同时,要大力开拓*、*、*等地的客户,从国内知名市场获取来料加工货源、发展客商业务。依托我县的木制玩具产业优势,主动加强与玩具企业的联姻。适时举办来料加工业务对接会,构建业务接洽平台,畅通业务供求渠道。建立承接来料加工业务网络,及时为经纪人提供业务信息。

6、完善政策支持。20*年,市政府出台了《*市发展来料加工业的若干意见》(丽政发〔20*〕108号),从财政、信贷、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随即,我县出台了《*县发展来料加工业的若干意见》,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着我县来料加工业的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县委、县政府要适时调整既定政策,对来料加工企业和经纪人在人才人事、工商登记、税款缴纳、小额信贷、土地供应、就业援助、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更大的优惠,为推动来料加工业更好更快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在修订政策时,要注重政策的侧重点、扶持面,不搞一刀切,不搞普惠制。要积极对接现有的农村扶贫机制和政策措施,改变以往“送钱发物”的输血式帮扶模式,将部分资金用于发展来料加工生产环节。

7、推进规范管理。建议完善考核机制,把发展来料加工业列入乡镇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业绩考核。适时出台来料加工企业和经纪人管理办法,由县妇联和乡镇做好相关政策的督促落实工作,加强对加工企业、经纪人和专业村的管理,促进来料加工业发展走上规范化轨道。进一步加强促进来料加工业发展的网络建设,掌握情况,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8、深化技能培训。继续把来料加工培训作为全县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扩大来料加工培训学校的规模和层次,进一步整合职技校、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等培训资源,采取灵活的培训方式,因地制宜地对经纪人和加工者进行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高经纪人的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转变加工者的就业观念、提升操作技能,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

篇2:县委加强来料加工的调查报告

找准定位开启民智凝聚民心

——新形势下加强农民教育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县委宣传部课题组

在工业化、城市化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如何同步加强农民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在农村十余年连续抓集中性教育的基础上,如何推陈出新,集纳成果,进

一步延伸触角,拓展领域?在当前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探索农民这个特殊群体针对性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子?结合上述思考,前阶段,我们开展了农民教育专题调研活动,走访了柯岩、平水、齐贤、陶堰等镇(街),召开了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万份问卷进农户”调查,形成以下报告。

一、当前我县农民的思想现状分析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民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既有健康向上、也有消极落后的,既有主流的、也有支流的,并且这些观念同时并存,互相碰撞,对比鲜明。总体上,当前农民思想现状表现为“五个求”:

1.求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农民得到了实惠。据统计,200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077元,比上年增长17.3,农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6,比上年降0.2个百分点,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365人,为19.61万农民解决养老保险问题。在解决了温饱、得到了实惠的情况下,农民又产生了新的利益诉求,坚定了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在走访了解中,“增加家庭收入”成为当前农民最关注的问题,希望经济发展得更快一点,就业渠道更多一点,生活更富裕一点,这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的共同心声。

2.求知。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正日益关注自身素质的提高,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在走访中,我们发现74.7的人认为教育与一个人的发展前途有很重要的关系,他们自觉地通过阅报看电视来掌握信息,了解技术。在一些特色种养或特色企业发展比较迅速的镇街,科技致富的示范效应激发了农民群众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很多农民不但积极参加纺织、养殖、花卉等技术培训,还报名学习计算机、英语知识,2004年全县参加各类教育培训1次以上的人占了51.8。同时,在强自身的同时,农民对子女教育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强,3/4的农民认为要让孩子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表示在子女教育上无论投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3.求美。营造一个优美、洁净的生活居住环境,也是富起来的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尽管我县从1999年起至今连续6年在农村实施“双字号”工程,许多行政村实施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使农村环境面貌有了显著的改观,但离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群众求美的愿望已不仅仅停留在对生活居住环境的美化上,而是向提高生活质量、优化人文环境等方面演变。

4.求乐。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多组织文体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当前农民的生活方式更趋开放,业余休闲活动也较以前更丰富,现在随便到哪一个镇街,哪一个村,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和阅报栏、宣传栏前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而且进城购书、投身社区文娱活动的也屡见不鲜。

5.求利。受市场经济趋利性的影响,农民群众主动进取的精神得到了激发,求利心理成为农民群众致富的动力,现在的农民较以前更关注自身的利益问题。一个村,大到公益基础上的建设,小到招待费用的支出和一家一户优惠政策的出台,引起的关注和话题经久不息。在调查中,农民对公益基础上招投标、干部公正处事、养老保险、贫困户照顾、计划生育、就业培训、拥军优抚、私人建房、拆迁安置等问题十分关注,并且积极参与,建言献策。

当然,市场经济难免泥沙俱下,一分为二,当前农民思想观念也有一些消极、负面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1.信仰危机。受社会变革引发的利益格局多元化影响,目前在不少农民群众中存在“信仰危机”和“理想淡化”问题(表一)。从个人信仰问题上看,在发放的1万份问卷中,受调查的党员数占23.7,而真正信仰马列主义的却不到这个比例,相差6个百分点。对加入党组织的态度,“积极要求入党”的只有32.4,而认为“没有必要”和“看情况”的占了绝大部分(67.5);对当地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状况“不大满意”和“不满意”共占34.2;认为所在村居党组织战斗力“一般”的有52.4,“弱”的占11.1;认为所在村居党员平时“无所事事”的占21.5,“参与赌博”的有6.8。党员不像党员,甚至做“群众的尾巴”,客观上也起了负面作用。

表一:当前农民的信仰调查

马列主义

佛家思想

基督教思想

回教思想

民间宗教

无神论

篇3: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南疆地区春季至夏初期间风沙灾害天气较多, 地膜受风沙作用破损严重, 导致重新覆膜播种, 种植成本增加[1]; 另外残膜完整性差, 残膜回收率低, 残膜污染严重[2]。目前, 该地区种植棉花增设防风隔断以达到防治风沙作用破损, 但是增加了劳动力, 减小了地膜采光面; 残膜回收是人工揭膜和捡拾, 劳动强度高, 效率低, 留在耕层的残膜污染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3]。为此, 研发了一种新型环保型地膜—加强筋地膜[4], 即在常规地膜的膜边、种行边和地膜中间的相关部位增设加强筋, 使地膜的抗拉强度增强。揭膜期间, 在加强筋的作用下可以将残膜全部揭起。为了生产加强筋地膜, 课题组研发了加强筋地膜加工机械,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频繁的更换胶带、换地膜和卷膜杆以及机器的转速等因素致使加强筋地膜生产率较低, 生产率仅为1 175m /h, 无法满足该地区大量的需求。同时, 由于加强筋有一定厚度, 使地膜有筋部位的厚度大大增加。实验表明, 1卷2 000m的地膜加工成加强筋地膜后会分成3卷同样厚度的地膜, 并且在筋与筋之间的部位出现较大的空隙, 使加强筋地膜在运输时容易造成塌陷导致变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本文研发了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 与现有棉花覆膜播种机配套使用, 有效提高了播种效率。

1加强筋地膜加工机械使用现状

课题组前期研制成功的加强筋地膜加工机械主要由机架、传动系统、加强筋悬挂装置、展膜装置及卷膜装置等组成。加工过程是常规地膜通过展膜辊 ( 加强筋也通过展膜辊) 粘在地膜上, 经过卷膜装置, 在卷膜辊筒的带动下, 将加强筋地膜卷在卷膜轴上。当第1卷地膜直径达到300 ㎜左右时卸下, 换下一个卷膜轴, 如此循环。通过加工试验, 发现加强筋地膜加工机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工序多。加工过程中有4个工序, 加强筋更换工序、卷膜工序、更换卷膜轴工序和更换地膜工序, 当其中任一道工序出现故障都将影响加强筋地膜的加工。

2) 辅助时间多。加工时, 需要更换地膜、加强筋、 卷膜轴和包装加强筋地膜。根据测试, 一个完整的加工过程, 辅助时间过多, 在单位时间内加工效率降低了40% 左右。

3) 成本高。加强筋地膜加工机械使用中电费、人工费, 尤其制造和维护加工机械的费用过高。

2设计思路

2. 1整机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文设计了一种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 安装在现有棉花覆膜播种机上, 与播种机配套使用。加强筋地膜覆膜播种机整机结构如图1所示。

覆膜播种时, 常规地膜通过加强筋装置进行加筋。加筋后的地膜, 通过压膜辊铺设在种床上, 通过开沟、压边膜装置将地膜的两个边膜压入沟槽内; 然后由覆土辊筒将种孔处覆盖足量的土, 由镇压轮压实土壤, 完成整个覆膜播种过程[5]。经过优化设计, 整机改动小,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便于维修。

2. 2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设计思路

根据加强筋地膜加工机械的工作原理可以了解到, 加强筋地膜的加工是由卷膜轴的转动产生拉力, 在拉力的作用下地膜向前移动, 加强筋为透明胶带, 可以和常规地膜有效粘结, 加强筋在地膜的拉动下, 与常规地膜粘在一起运动, 完成地膜加筋过程。加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是: 地膜移动所需的拉力要适度, 地膜与加强筋粘连时的角度要合适, 展膜辊、加强筋安装轴和地膜安装轴三轴之间的距离和角度要匹配。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 设计的加筋地膜加工装置要能够保证具有加强筋地膜加工机械必要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6], 同时能够保证更方便、快捷地更换加强筋。加强筋加工装置是由拖拉机牵引播种机前进来产生使地膜移动的拉力, 通过装置支架间的间距保障轴与轴间的距离和加工时地膜与加强筋的角度。

现有棉花覆膜播种机共有3副播种机架, 中间机架前端有悬挂装置或鼓风装置, 占据了很大的空间。 由于覆膜播种机中间机架前端空间较小, 两边机架空间较大, 因此设计了两种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 便于根据覆膜播种机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加工装置。

3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的设计

3. 1中间机架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的设计

播种机中间机架带有悬挂装置的部位要求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结构简单且占据的空间较小。因此, 设计了一种直接在地膜上加筋的装置[7], 由加强筋安装轴、地膜安装轴、挡板和支架组成, 如图2所示。该装置可以直接将加强筋粘到常规地膜上, 再将地膜按铺设常规地膜的覆膜方式, 将地膜铺到种床上; 通过覆土带来的压力给地膜一个转动的动力使地膜杆转动, 并以地膜的转动带动加强筋的转动, 使加强筋不断地与常规地膜粘在一起, 完成加强筋地膜的加工。

中间机架处的加筋地膜加工装置要求地膜安装轴和加强筋安装轴之间有足够的距离, 使加强筋和地膜相互转动时互不影响运转。通常播种时所用的地膜卷的直径一般在150 ~ 200mm之间, 加强筋卷的直径在150mm左右。为了减少换筋的次数, 需要增大加强筋卷的直径, 因而在原来的支架上加长300 ㎜, 以保证装置正常工作。由于地膜轴和加强筋安装轴在同一个支架上, 直接在地膜上加筋时产生的拉力较大, 而且加强筋的展开需要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拉力。 通过在支架两侧添加支架槽, 使加强筋卷轴和地膜在转动时形成偏心转动, 可以减小地膜拉动加强筋卷轴转动的拉力, 以防止拉力过大造成地膜破损。同时, 为了能使地膜正常加筋, 地膜卷和加强筋卷的展开方向必须同向。由于两个轴在近似垂直方向上, 因而对加强筋拉动时所需要的拉力是最小的。

3. 2两边机架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设计

由于覆膜播种机两边机架空间较大, 设计了一种占据空间较大、加工加强筋地膜效果更好的展膜加筋加工装置。该装置由加强筋安装轴、挡板、地膜安装轴和展膜辊组成, 如图3所示。该装置在放置地膜杆前一定距离处, 安装一个用于放置展膜轴的支架。工作时, 常规地膜绕过展膜轴, 以覆土产生的压力带动地膜和加强筋运动, 加强筋在展膜轴上与常规地膜粘在一起。同时, 有效减少了地膜加筋时的收缩变形, 加工完成的加强筋地膜通过正常覆膜方式铺设在种床上。

此装置是在原放置地膜的支架上加长300 ㎜, 在另一侧焊接安置轴槽, 用于安置加强筋安装轴。在支架前100 ~ 150mm处焊接长为400 ㎜的支架, 用于安置展膜轴。加强筋安装轴与地膜轴的中心偏心, 可以使地膜卷或加强筋卷增大时能最大化地利用两轴间的空间。通过最优化处理, 在覆膜播种机前段有限的空间内, 该加工装置最方便、实用。

3. 3加筋部位力学分析

展膜加筋的设计要考虑加强筋是否在展膜轴上完成加筋的, 加工时形成的角度如图4所示。其中, r1是普通地膜通过展膜轴时的切点, r2是加强筋通过展膜轴时的切点, r3是加强筋地膜离开展膜轴时的切点。 加强筋地膜的正常加工需要保证地膜离开展膜轴前完成, 故必须保证r2在r1和r3之间。加工时, 加强筋地膜受到的拉力为F1, 普通地膜转动受到的拉力为F2, 加强筋的转动受到的地膜带给的拉力为F3, 3个力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α —F3与垂线之间的夹角;

β — F1与F2之间的夹角。

根据力学公式可以得到, F2最小时, 整体受力最小, 即F2为加强筋卷临界转动力时, 整体受力最小。 当加强筋对地膜的拉力超过地膜破损临界值时, 地膜会产生破损。因而, 为保证加工过程中地膜不致破损, 故需要保证 α, β 的角度范围。据试验, 当 α 角度在45° ~ 70°和 β 角度在0° ~ 30°时, 为安全范围。

4试验与结果分析

4. 1试验方案

1) 播种期间, 对两种加工方式生产的加强筋地膜进行覆膜播种[8]、地膜风沙作用破损观测及残膜回收对比试验。加强筋地膜为4根加强筋式, 宽1 200mm, 种植作物为棉花, 选取5块试验地, 分别是第一师八团技术推广中心2#地、十团技术推广中心234#地、十三团技术推广中心4#地、农科所1#实验地和塔河种业100#试验地。

2) 播种期间, 独立的加强筋地膜加工机械在加工厂进行加工试验, 和覆膜播种机配套的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在田间进行试验。从开始试验计时, 分别记录加工2 000m加强筋地膜两种方式所用的时间、辅助工序所用的时间, 并对加工过程及效率进行比较。

3) 播种时, 对两种加工方式生产的加强筋地膜播种情况开展田间观测试验, 对比播种工作过程及播种效率。

4) 对加强筋地膜加工机械和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加工加强筋地膜成本进行计算分析。

5) 秋后进行残膜回收试验, 在5块试验田选取普通地膜和两种加工方式加工的加强筋地膜覆膜段各500m, 分析3种方式残膜回收情况。

4. 2试验结果分析

1) 对加强筋地膜生产机械和覆膜播种机配套的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进行生产工序和效率对比, 结果分析如表1所示。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得知, 1卷普通地膜加工成加强筋地膜大约需要进行10次完整的工序过程, 即加工1卷普通地膜, 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比加强筋地膜加工机器少用30min左右, 效率提高了2. 4倍。在加强筋加工过程中加工机械的转速较慢、 效率低, 而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的效率由播种机的运行速度决定。

2) 通过加工试验, 对两种加工方式加工加强筋地膜成本进行计算分析, 如表2所示。

目前, 1kg地膜需要加强筋成本为1. 8元, 覆膜播种机配套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没有电费、人工费用、运输费用, 播种棉花需要常规地膜54 ㎏/hm2, 由表2可以算得利用加强筋地膜加工机械加工加强筋地膜增加费用151. 2元/hm2, 利用覆膜播种机配套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加工加强筋地膜增加费用97. 2元/hm2, 降低成本54元/hm2。

3) 经田间观测试验, 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能够正常进行地膜加筋, 加工过程没有出现地膜破损情况, 与加强筋地膜加工机械生产的加强筋地膜播种效果一样。同时, 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可以有效避免在运输过程中造成加强筋地膜的破损和收缩变形情况发生。

4) 通过残膜回收试验对比, 两种方式加工的加强筋地膜回收效果一样。加强筋地膜和普通地膜残膜回收情况和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得知, 回收的加强筋地膜完整性好, 回收方便、快捷, 回收率高达到95. 3% 。而普通地膜回收时易破损, 撕裂严重, 产生大量不同大小的残膜, 回收困难, 一次性回收效率低, 回收率仅为72. 4% 。若耕层残膜无法回收, 将严重影响作物生长。

5) 通过调查和加工试验的分析, 按照目前平均需使用常规地膜54kg /hm2计算, 覆膜播种配套使用的加强筋加工装置加工的加强筋地膜比常规地膜成本增加97. 2元/hm2。由于加强筋地膜要比常规地膜回收方便、速度快、回收率高, 降低了残膜回收成本。按照目前的人工回收费用120元/ ( 工·日) 计, 回收常规残膜工效为933. 4m2/ ( 工 · 日) , 即费用为0. 13元/ m2; 加强筋地膜回收工效为4 000m2/ ( 工·日) , 费用为0. 03元/m2。加强筋地膜比普通地膜残膜回收成本节约0. 1元/m2, 除去加强筋地膜加筋的成本97. 2元/hm2, 即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加工的加强筋地膜降低了棉花种植成本888. 6元/hm2, 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5结论

1) 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由两个支架组成, 结构简单, 使用和维修方便, 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2) 加工加强筋地膜成本较低。利用加强筋地膜加工机械加工加强筋地膜增加费用151. 2元/hm2, 利用覆膜播种机配套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加工加强筋地膜增加费用97. 2元/hm2, 降低成本54元/hm2。

3) 该装置在播种过程中, 加强筋工作正常, 方便、 快捷, 加工加强筋地膜的加工效率是加强筋地膜加工机械的2. 4倍。

4) 该装置通过轴向固定装置固定加强筋, 加工时有效避免了收缩变形, 在播种时加强筋不产生偏移, 有效防止了种子播在加强筋上。

5) 经田间试验, 覆膜播种机与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配套使用时, 覆膜播种顺畅, 不影响正常播种效率。 播种完后不需要人工增加防风隔断, 地膜增大了采光面, 减少了劳动力; 残膜回收效率高, 一次性回收率达到95% 以上, 有效解决本地区残膜“白色污染”状况。

6) 经过该装置的加工成本计算分析, 加工的加强筋地膜降低棉花种植成本888. 6元/hm2, 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摘要:为了防治地膜受风沙作用破损及提高残膜回收率, 研制成功一种加强筋塑料地膜和加工机械。为了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设计了一种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 与现有棉花覆膜播种机配套使用。同时, 对该装置和加强筋地膜加工机械进行加工试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维修, 有效提高了加强筋加工效率, 降低了成本, 并能正常进行棉花覆膜播种, 且残膜回收率高, 达到95.3%。经过棉花种植成本计算分析, 加强筋地膜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可以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加强筋地膜,覆膜播种,棉花,播种机

参考文献

[1]王旭峰, 马少辉, 王伟, 等.风沙作用下塑料地膜破损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探索[J].农机化研究, 2012, 34 (11) :245-252.

[2]张学军, 王旭峰, 马少辉, 等.清田整地机械的设计[J].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2002, 14 (1) :1-4.

[3]张学军, 吴成武, 王伟, 等.齿形刮板式残膜与残茬输送装置设计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 2008, 39 (9) :49-51.

[4]韩凤臣, 韩登云.环保型农用加强筋地膜的研究[J].新疆农机化, 2011 (4) :28-36.

[5]韩凤臣, 韩登云.环保型农用加强筋地膜技术的实验与分析[J].新疆农机化, 2011 (5) :33-34.

[6]朱德文, 陈永生, 徐立华, 等.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现状与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装备, 2008 (5) :40-43.

[7]王玉荣, 陈柏林, 赵勇, 等.关于当前棉花播种机发展趋向的探讨[J].石河子科技, 2001 (6) :27-28.

篇4:县委加强来料加工的调查报告

关于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我县共有“两新”组织179家,其中建立党委1个,建立党总支8个,建立党支部168个。其中,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132家,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各类农村合作组织59个,全部建立了党组织;新社会组织12家,建立党组织5家。近年来,面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简称“两新”组织)迅猛发展,我县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整体格局之中,进行了大胆探索,在指导思想上确立“融入、服务”新理念,工作上坚持“针对性、实效性”原则,机制上实行“制度化、法制化”方向,推进党建工作健康发展,形成了具有滦南特点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模式。

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们通过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指导,切实加强了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了“两新”组织依法、有序、健康发展。

1、抓重点,合理设置,扩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面。我们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规范一个”的原则,狠抓“两新”组织的组建工作,努力扩大党组织在全县非公有制企业的覆盖面。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下发《关于建立县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的通知》,规定23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定期深入分包的非公有制企业指导工作,及时解决企业在建立党组织中出现的问题,成立了由9个涉企部门组成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坚持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全县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同农村(社区)、机关党建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对全县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规范发展和党建工作进行规范性指导。二是优化组织设置。按照“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原则,根据企业的产权结构、组织形态、经营规模和党员人数当不同情况,分别建立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在具体组建方式上,采取了单独建、联合建、依托建和派人建四种方式。宋道口镇钢锹企业享誉全国,出口14个国家,这个镇的祁庄子村有2家规模较大的制锹厂,成立了党支部,由于厂内大部分党员属本村党员,为了加强统一教育管理,就把2个企业支部和祁庄子村支部共建为一个党总支。马城镇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较快,但党务人才不足,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在镇党委的指导下,适时组建了马城镇非公有制企业党总支,在便于管理、实现党建资源共享、村企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对于企业中仅有个别党员的,将其组织关系挂靠在辖区党组织。通过独立建、派入建、挂靠建等,加大“两新”组织党组织的组建力度,在符合建党条件的“两新”组织中全部单独建立了党组织,填补了党建工作“空白点”。

2、抓关键,夯实基础,提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在抓好“两新”组织组建工作的同时,我们还注重从基础性工作入手,加强制度建设、两室建设,积极选派党建指导员工作,促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规范化。一是抓好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规则》和《关于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示范点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制定实行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党建指导员轮岗交流制度、党建情况季报告制度、党建负责人月上站制度和定期沟通走访企业主制度,指导企业党组织建立和完善了“三会一课”、党员教育、流动党员管理、党员评议制度,使企业党建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规范运作。二是做好党建指导员选派工作。针对一部分“两新”组织没有党员或仅有个别党员,无法建立党的组织和开展党的工作;有的虽然建立了党组织,但由于部分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不适应工作需要,使得党建工作打不开局面等现象,我们制定下发了《关于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的意见》,通过内选、外聘、下派等形式,向全县符合选派条件的“两新”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289名。同时还建立了党建指导员人才库,从县直、镇、企业等单位选拔党建指导员后备人才334名,并建立了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保证了党建指导员选派工作的连续性。三是加强两室建设。在阵地建设上,选择规模比较大、生产经营比较稳定的52家非公有制企业作为两室建设示范点,其中29家重点企业由县四大班子领导联系。采取了“党费补一点、党委拿一点、企业出一点”的方法,投入资金35万余元对示范点的两室进行了规范,使示范点的两室全部达到了8有标准,即有专用的房屋;有上墙的制度;有醒目的牌子;有必要的办公和党员电教设施;有党组织印章;有活动记录;有齐全的档案资料;有专用的档案卷柜。目前,全县“两新”组织“两室”达标率达到85%,保证了党员活动的正常开展。

3、抓培训,加强教育,不断提高党务工作者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针对党务工作者和党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把党务工作者和党员队伍的教育培训作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一环,紧紧抓在手上,不断提高党务工作者和党员队伍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一是狠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和党建指导员的教育培训。年初,县委组织部和各相关党委分别制定培训计划,并坚持岗前培训和经常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每名党务工作者和党建指导员进行集中培训。近年来,先后举办了五期培训班,组织召开了三次现场观摩会和经验交流会,培训企业党务工作者和党建指导员500余人次。通过培训,使党务工作者和党建指导员都较好地掌握了工作所需的业务知识和工作方法,为做好非公有制党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狠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员队伍的培训教育。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党员进行宗旨教育,开展了市场经济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在活动形式上,针对企业的不同类型,分别制定党员的活动形式,实现了党员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对党员人数少、规模小的企业,就采取“班前会”或“班后会”的形式进行,尽量减少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矛盾;对党员人数多、规模大的企业,一般每月安排半天组织党员进行学习、活动。在活动内容上不走形式,注重实效。如华瑞钢铁有限公司党总支在党员中开展了“抓学习、促管理、查隐患、保安全”活动,在活动中查摆出管理和安全隐患200多处,都得到了及时纠正。此外,为解决企业党员集中培训难、培训教材缺的问题,我们还开展了“送课进企”活动。近年来,先后开展送课进企活动8次,培训企业业主、党务工作者、党员360人次,受到了企业党员的欢迎。三是狠抓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为解决党员数量少、发展党员难、分布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我们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实行了“三倾斜”政策,即向重点骨干企业倾斜、向无党员和党员数量少的企业倾斜,向生产经营管理一线和重点岗位及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管理骨干倾斜。强化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在县委党校、工交党委、中红公司党委建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中心,去年以来,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4次,培训475人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86名,接受预备党员59名。2005年以来,全县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员398名,其中生产一线党员263名,占66.1%,管理和技术骨干135名,占33.9%。

4、抓载体,搭建平台,促进“两新”组织和党员队伍作用发挥。一是深入开展“争星升级创五好”活动。县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创建“五星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的实施意见》,把在农村党支部开展的“争星升级创五好”活动延伸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用“五颗星”对应“五个好”,实行年终考核,评定星级。同时每年结合“七一”表彰,对“五星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进行命名表彰。活动开展以来,已命名“五星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24个,19名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和20名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受到县委的表彰和奖励。二是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制定了《关于在农村和企业党员中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目标管理工作的意见》,积极探索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的新途径,解决无职党员发挥作用难的问题,使不同类型的党员都能找到发挥作用的角色。根据企业实际,设定了技术示范岗、企业形象推介岗、产品销售岗等、安全生产监督岗、员工权益保障情况监督岗和党员扶贫帮困示范岗等岗位。据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共有1462名党员认定了岗位,占企业党员总数的93%,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海豹饲料厂党员杜兴军认定技术示范岗后,结合生产实践,积极向业主建议对饲料生产工艺流程进行革新,仅此一项,每年可为企业节省原料几百吨,创利十几万元。唐山中红普林食品有限公司党委在这项活动中,精心组织,积极发动,广大党员牢记宗旨,立足岗位,冲锋在前,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了较好地发挥,先后涌现了冒死排除锅炉蒸压险情的刘彦军,带头冲进火海抢险的李民刚,以企为家,一心为了企业发展作贡献的师树友等一大批先进党员典型,为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扎实开展“三争一促”活动。研究制定了《关于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中开展“三争一促”活动的意见》,深入开展了以“争当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三争一促”活动。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全力应对金融危机,确保非公有制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通知》,凝聚了广大党员职工的力量,确保了企业的正常运行。滦南县第二水泥厂35名党员在党支部书记顾景山的带领下,积极参与企业决策和管理,立足本职岗位做贡献,带动了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企业效益连年增长。党支部和党员的行动深深地感动了企业主徐跃东,在企业重要岗位的安排上,他主动征求党支部意见,并积极采纳。目前,该厂35名党员中有5名室车间的班组长,有17名成为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此外,他还主动出资3万元为党员活动室添置了微机、电视、光盘、书籍等,实现了企业和党组织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们不断加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力度,但应该看到,我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跟非公有制企业迅猛发展的态势相比还有不适应的地方,仍然存在着一些影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问题。一是党组织机构设置难。一方面是一些业主思想认识不一,心态比较复杂,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主对在企业建立党组织心存疑虑,不支持建立党组织。另一方面是“两新”组织中党的力量普遍较为薄弱,党员流动性大,导致党组织难建立。二是党组织活动开展难。部分“两新”组织存在“有组织无活动”现象,有的开展活动效果不明显。党务干部自身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对搞好党建工作思路窄,办法少。三是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难。部分“两新”组织中的党员在行动上不愿带头,特别是新经济组织中的一些党员的“雇佣”思想严重,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影响了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发挥。四是培养和发展党员难。“两新”组织特别是新经济组织中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一些规模较小的“两新”组织中没有建立党组织,使一些优秀青年徘徊在党组织的大门之外,严重制约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我们调查情况看,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1、认识方面的因素。一是少数基层党组织对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二是部分“两新”组织负责人对加强党的建设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党的建设对于自身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尤其是少数私营企业主对建立党组织心存顾虑,认为企业资产属个人所有,没必要建立党组织,或怕党组织活动多,影响生产经营,加重企业负担。三是少数在新经济组织中从业的党员只顾忙于生计,党性观念有所淡薄,参加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2、经济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县“两新”组织中,特别是新经济组织大都有“小、散、杂、乱”等特点。由于经济薄弱,使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发展和处理日常事务上,而忽视了抓党建工作。二是少数“两新”组织,特别是一些新社会组织,流动性资金紧张,所以不愿拿出经费用于开展党建工作,缺少活动经费已经成了影响“两新”组织正常开展党建工作的难题。三是“两新”组织,特别是新经济组织,生产经营状况和社会活动的不稳定性,造成人员流动性较大,分布复杂,这都成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开展的难题。

3、机制方面的因素。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两新”组织对于政府的依赖性越来越小,因此,这种党组织的隶属关系虽然存在,但却缺少了有效的责权利的制约,这对于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虽然我们不断在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各项制度,但是由于“两新”组织自身存在的一些特殊性,往往是一些制度与“两新”组织的发展结合不够紧密,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对策

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关键是要找准党建工作和促进“两新”组织发展的结合点,使党建工作为“两新”组织所需要,在促进“两新”组织的发展中,不断巩固和提高党的领导基础和地位。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必须首先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努力增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切实加大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力度。一要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涉及许多部门,要建立起在区委统一领导下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多沟通情况,相互配合,达成共识,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同时,要健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各级领导定期到联系点检查指导工作,定期交流考评,充分发挥联系点的示范点作用,促进工作的整体进步。二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两新”组织负责人对开展生产经营和社会活动必须是在党的领导下的认识,自觉接受党组织的领导、监督与管理。同时,要对党员加强奉献精神的教育,使其认识到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是在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充分调动他们既要做合格党员,也要做优秀员工,自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三要做好“两个维护”。“两新”组织党组织,特别是新经济党组织,要在涉及员工合法权益的重大原则问题上,为他们说话,为他们做主,做到既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又维护“两新”组织的合法经营和正常社会活动权益,以赢得员工的拥护和“两新”组织负责人的理解支持,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2、健全组织,理顺关系。一要加大在“两新”组织中组建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在“两新”组织建立初期,要同步抓好党组织的设置,力争做到建立“两新”组织与建立党组织一起研究、同步进行。建立党组织要因地制宜。凡有党员3人以上的都要单独建立党支部,不足3人的以便于党组织活动为出发点,按照就近方便或行业相近的原则,成立联合党组织。二要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采取自然过渡、选举、党委选派等多种办法,选好配强“两新”组织党组织的领导班子,重点是选好党组织的负责人。三要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可以尝试建立直属县直党工委的“两新”组织党委,将“两新”组织党组织全部纳入其管理范围,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党建工作管理体制。

篇5:县委加强来料加工的调查报告

我局接到中央、省、市林业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木材经营加工监督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之后,及时召开了局党组会和乡镇站长会,并进行了认真传达和工作安排。即日起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木材流通领域的市场整顿工作。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基本情况

尉氏县共有木材经营加工企业(摊点、作坊)209家。其中:原木经营户56家;坑木经营户42家;板皮加工户82家;边角料加工户29家。年经营加工木材50000余立方。主要产品为原木、板皮、小木板。产品销售省内外。209家经营加工单位均有《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由于林木经营加工大部分是摊点、作坊式露天经营加工,安全生产措施一般,有一部分加工户配有消防器材。

二、“十一五”木材经营加工发展规划

根据尉氏县森林资源状况,结合年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能力,力争木材经营加工的总体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总体要求相适应。具体讲,在现有木材经营加工户的基础上,原则上木材经营加工的户数要适度压缩,鼓励扩大规模,经营加工的木材量与XX年基本持平。重点培育邢庄乡原木经营市场,经营户达50家,年经营木材XX0m3;培育大营乡、大马乡坑木经营市场,经营户达40家,年经营木材15000m3;培育张市镇板皮加工企业,加工户达80家,年经营木材10000m3。

三、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针对木材经营加工的现状,要求经营加工单位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同时一方面,加强对经营加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是配合县政府的安全生产部门、消防部门,每季度对经营加工单位检查一次,每年有两次检查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者,吊销其《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

四、建立原材料和产品登记台帐

篇6:县委关于加强统战工作的汇报提纲

省委《意见》下发后,我们结合实际,积极贯彻落实,推动了全县统战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发动全党抓统战

(一)建立全县上下抓统战的工作格局。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在实现民族振兴和祖国统一大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我们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把统战工作真正纳入日程,摆上位置。不断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了定期汇报、定期检查制度,每年都召开2次以上常委会听取统战工作汇报,及时发现和妥善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年初,县统战部牵头,县委办公室、县委督查室、组织部、宣传部抽调专人组成联合检查组,深入县经济计划局、教育局、文化局等有关单位进行督查,有效推动了全县统战工作的开展。注重统战意识形态建设,把统战理论、政策纳入县委党校教学内容,分期分批对分管和从事统战工作的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增强了统战观念,提高了领导水平。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调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工作,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并促、同生共荣”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统战队伍建设。为了夯实统战工作基础,去年全县党政群机关机构改革中,我们不仅没有减少统战部门的既定编制,还将部分德才兼备、年富力强、善于团结、理论素养较高的干部充实到统战部领导岗位,并对乡镇、街道及其它基层党组织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统战委员,使统战队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针对统战部门新成员多的实际,加强统战机关建设。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和国家、省、市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提高了统战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开展了“树新世纪##人形象”教育活动和以“强意识、转作风、做贡献”为主题的最佳党日等活动,进一步坚定了机关干部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了统战干部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建立联系基层制度和调研制度,以党外人士满意为目标,坚持上报事由当日协调办结,赢得了党外人士的广泛认同和欢迎,统战部成为名符其实的“党外人士之家”。

(三)强化统战部职能作用。随着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不断涌现,统战工作涉及的层面更加广泛,难度不断加大。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我们注重强化统战部的职能作用,成立了由统战部牵头,组织部、宣传部、民委、工商联等单位参加的统战工作联合委员会,专门负责协调、指导、监督、检查全县统战工作,保证了统战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在干部推荐上,我们要求统战部要积极协助组织部门做好民族、宗教、非党等干部的推荐工作,组织部门在任免上述干部时也要主动征求统战部的意见,在部门间形成了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工作态势。

二、高度重视,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无党派人士在民主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待遇。县委制定了无党派人士参加常委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制度,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今年以来先后召开三次会议,就共同关心的问题沟通了思想、征求了意见。目前,县人大代表中党外人士51人,政协委员中党外人士66人。

篇7:浅谈加强机械加工的安全防范措施

1 机械加工易产生安全事故的因素

1.1 安全管理工作不完善

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往往忽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或者对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甚至置之不顾。从上层管理者到普通员工, 安全意识不强, 缺乏足够的安全教育, 对基本的安全知识掌握不足。没有设置专业的安全岗位, 缺乏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

1.2 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不完善

机械设备是机械加工的必备硬件, 如果对机械设备管理比较松懈, 极易产生机械设备“带病”工作的情况, 比如机床的卡盘、夹具磨损比较严重, 如果不及时修复或更换就可能产生夹紧不可靠, 工件在旋转时飞出伤人, 后果严重。同时设备的老化易出现短路、漏电等情况, 严重影响操作者的安全。

1.3 劳动防护管理工作不完善

劳动防护是保护所有机械加工操作者的重要手段, 如果劳动防护管理工作不完善, 劳动防护用品不能及时发放到操作者手中或操作者不按要求穿戴防护物件, 极易产生划伤、烫伤、砸伤等事故。

1.4 操作者技能不足

很多企业现在招聘的是技术学院刚毕业的学生, 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开始上岗, 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学校期间接触过类似的机械设备, 但由于经验及技能不足, 对设备的性能掌握不够, 对刀具的使用不太精通, 如果单独操作时易产生撞车、刀具刃磨不正确断屑不利伤人、装夹方式不对工件飞出伤人等事故。

2 加强机械加工的安全防范措施

2.1 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等。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保障机械加工参与者参与生产安全的必要手段, 通过制度来约束行为人的行动, 使其行为符合安全生产管理要求。通过制定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等制度将管理组及操作者的工作具体化, 使实际操作过程实现可控制化。

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就是明确每一个机械加工参与者的安全责任, 单位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安全工作, 然后将安全责任层层落实, 班组长负责本班组的安全责任, 同时配备一名安全员负责安全工作, 班组全体成员对自己的安全负责, 确保参与者人人有责, 才能有效控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的手断和形式有多种多样, 对不同工种的培训内容和方法也须有区别。安全教育可通过讲、看、谈的方法进行, 讲就是聘请有经验、专业安全知识丰富的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讲座、授课;看就是观看一些有代表性的安全教育影片或书籍, 通过安全生产事故的实例给机械操作者以警示;谈就是班组成员互相之间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交流的过程。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是对上述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安全责任的落实情况、安全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的检查考核, 如发现有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到人、教育培训无效果的情况可按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处置。

2.2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机械设备就是机械加工创造效益的工具, 维护好设备是每个机械加工者应尽的义务, 同时有利于安全生产。建立设备管理台账, 对每一台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情况一定要记录在案, 操作者必须充分了解设备的基本结构及使用要求, 维护与保养知识, 相关部门要制定每台设备的操作规程, 操作者必须严格按规程操作。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或有异常, 不得强行继续工作, 要停机检查, 操作者可以自行解决的及时处理, 否则必须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检修后要详细填写维修记录, 以备参考。设备管理部门应配专人对设备的运行及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以避免产生安全事故及设备的损坏。

2.3 加强劳动防护管理工作

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时每个机械加工操作者的基本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安全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国家规定为每一个员工按时发放劳动保护用品, 并有权利监督每一个员工的安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如发现没有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具或未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具的人员, 必须及时停止其工作, 经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

2.4 加强操作者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包括组织专业的操作机理论培训、以老带新、以高带低等方法, 通过培训可学习到如何合理使用设备、维护设备、装夹工件、刃磨刀具、安全防护等知识。同时需要学习各种材料的性能及特点, 比如在加工镁、锆等金属或含有镁、锆成份的合金是注意防止燃烧, 避免烧伤。

3 结论

由于机械加工工种较多, 加工工艺繁杂, 操作者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事故, 所以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并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 针对不同工种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 规范操作, 加强劳动防护, 发现任何安全隐患及时整改解决, 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庆利.浅谈机械加工工艺中危险因素的控制[J].科技向导, 2012 (23) .

[2]马志辉.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探讨[J].科技向导, 2012 (26) .

[3]刘锦萍.机械加工过程中的防火安全及注意要点[J].企业管理, 2013 (5) .

篇8:县委加强来料加工的调查报告

县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冶久安的重要基础,在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这一始终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县一级的特殊重要地位,决定了县(市、旗)委书记(以下简称“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县委书记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风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造就一支高素质县委书记队伍,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党内法规,现就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作出如下规定。

一、严格把握县委书记人选的条件和要求

1.县委书记人选,应当具备《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政领导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特别强调以下5个方面:

(1)政治坚定,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熟悉“三农”工作和基层情况,具有较强的统揽全局能力和现代管理能力,能够应对复杂局面;

(3)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民主作风好,原则性强,善于

抓班子带队伍。

(4)注重党性修养,事业心、责任感强,求真务实,有正确的政绩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严于律己,勤政廉洁。

(5)宗旨意识强,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

二、重视县委书记的作用和配备

2.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要高度重视县委书记的选拔作用。县委书记的选拔作用,应按程序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常委会议审议。

3.根据不同县情选配县委书记。注重县委书记同县级人民政府正职及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之间的合理搭配。从上级机关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交流的干部,如无地方基层领导工作经历,一般不直接任用为县委书记。

4.县委书记队伍要形成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年龄结构。换届集中调整时,45岁至50岁的可占40%左右,45岁以下的要占30%左右,要保留一批50岁以上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县委书记。

5.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县委书记应当任满一届,无特殊原因任期内一般不得调动。县委书记与县级人民政府正职一般不同时交流。

三、搞好县委书记的教育培训

6.建立新任县委书记任职培训制度。新任县委书记的任职培训由中央组织部统筹组织实施,在中央党校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

度。

六、激励县委书记干事创业

19.上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采取适当措施激励县委书记干事创业。要及时总结、宣传优秀县委书记的先进事迹,增强县委书记的使命感、荣誉感,鼓励其立足本职岗位,为党和人民做实事、做好事。

20.要把县委书记岗位作为培训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根据工作需要,有的县委书记可提拔为上一级领导班子成员并继续兼任县委书记。

主题词:干部队伍建设

县委书记

规定

通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

2009年4月12日印发 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

2009年4月14日翻印

上一篇:五年人文与社会教案下一篇:团代会换届选举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