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旅游文化特色

2024-08-24

澳门旅游文化特色(精选8篇)

篇1:澳门旅游文化特色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15分钟)

(一)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阅读教材48-50页,回答下列问题。

1.说一说澳门的位置和范围。

2.澳门是哪一年回归祖国的?我国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3.www.unjs.cOm/news/55CA9B8553C6E53E.html说一说澳门的气候类型和特征。

4. 澳门主要经济支柱是什么?

(二)自学检测,发现问题

1.阅读教材,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2.小组合作探究

3.组长梳理存在的问题。

三、交流展示,适度拓展(10分钟)

1.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回归。

2.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位置和组成面积的变化。

四、强化训练,当堂达标、组内评价(10分钟)

(一)填空

1、澳门位于___海之滨、珠江口____侧、北连_____特区。

2、澳门的范围包括_____半岛、____岛和___岛。

3、经济支柱有____、____、工业和建筑业。

(二)选择

篇2:澳门旅游文化特色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知道澳门的地形和气候特征。2.理解澳门的经济特征,气候、环境与旅游业的发展。3.了解澳门的历史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教学重点

1.了解澳门的陆地面积组成,地理位置及自然气候。2.掌握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以及变化发展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分析澳门的地图变化及原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组成、范围的不断扩大等方面介绍了本区的自然地理概况,也从澳门的回归、主要经济支柱以及经济发展的特征等方面介绍和分析了澳门的人文环境。

因本节教材是接香港之后的教学内容,这两个特别行政区在许多方面有共性,为了避免知识点的重复,教材将部分内容省略。如:澳门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与香港一致,气候类型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澳门与其相邻的经济特区珠海之间的联系类似香港与深圳的关系。本节内容重在突出泱门的特色,澳门的人口集中在澳门半岛,澳门的经济支柱中最具特色的是其博彩业。而对澳门旅游业的介绍也抓住了它的特点:一是澳门历史较长—现存的历史古迹较多、编者用阅读材料和照片介绍了澳门的象征——“大三巴牌坊”。在澳门半岛图上也能找到澳门的其他历史遗存。二是澳门自然环境幽雅,终年花繁叶茂,有一海上花园之美誉。这两点也是澳门旅游业与香港旅游业的差异。这两点也是澳门旅游业与香港旅游业的差异。澳门与香港都有“填海造陆的城市扩建工程。

本节教材的最后安排了活动题,通过这些“活动”建议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读图能力、识图的能力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方案一:引导学生复习香港的自然环境特征,或利用“澳门地图”让同学们运用对比、联系的方法了解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概况。

方案二:组织学生欣赏或齐唱《澳门岁月》主题歌:“七子之歌——澳门”。讲授新课

(一)地理位置和面积组成

澳门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这从课本的阅读材料和课本三幅澳门地图的变化中可看出来,说明澳门人民为了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在进行“填海造地”。结合香港的内容以及已学知识,可让学生做对比:

位置:香港—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澳门—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 组成:香港—香港岛、九龙、“新界”;澳门—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从人口密度可见澳门和香港一样均属于地狭人稠的地区,因此澳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与香港相同的情况。

1.老师可让同学阅读教材的正文,并设计以下的一组讨论思考题:

2.澳门的经济特点如何?请依照上述方法列出有关香港和澳门经济特点的对比表。(从主要经济支柱、主要工业部门、经济发展的趋势等多方面对比。)

参考:

香港—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以金融业、房地产业、加工贸易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澳门—以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以及服务业为支柱的经济结构。

点评:香港整体要比澳门活跃,除了占据重要的地理为知之瓦器,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也为香港的经济注入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澳门的经济特征在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

(二)“海上花园”的美誉和经济的发展

1.澳门在16世纪已成为一个国际商业港口,澳门的对外贸易早于香港,为什么经济发展落后于香港?

参考:(澳门地处珠江三角洲南端,南面和西面有诸岛屏障,风平浪静,适合船队停泊。最早辟为渔港,在明代海上帆船运输时期,为我国南方对外贸易港口。到了现代,海洋轮船运输兴起,澳门附近海域水浅,国际贸易地位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澳门经济的发展。而香港维多利亚港,港阔水深,成为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港,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点评:老师在香港和澳门的比较中,可适当补充史料,扩大学生知识面,对于澳门和香港的异同点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2.既然澳门与香港存在着发展中面临一些相似的问题,澳门将如何发展?(澳门应同香港一样,同内地共繁荣,加强和我国沿海开放城市的合作。)澳门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澳门素有南海之滨“海上花园”之称,这里有山,有水,有古老的寺院、教堂,也有20世纪崭新的建筑群,环境幽雅,景致别具特色,是一座中西合壁的古城。它也是世界上宗教建筑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及伊斯兰教建筑林立。澳门旅游景点众多:氹仔岛有菩提园、住宅博物馆、赛马场;路环岛有黑沙湾、竹湾两驰名海滩和郊野公园;澳门半岛有三大巴牌坊、白鸽巢公园、妈阁庙、大炮台、东望洋山灯塔。澳门的博彩业吸引了很多旅游者。澳门是自由港,有“购物天堂”之称。

讨论:

(1)在“澳门半岛”图上找到上述的有关景点。

(2)对比说说澳门和香港的旅游业各有何特色,旅游资源有什么不同?

老师在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后,可安排小组讨论:对比香港和澳门的地理概况,找出两者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共同点。通过小组竞赛看哪一组找到的共同点最多。

课后活动:搜集资料,了解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的图案及寓意。

教学后记

篇3:澳门旅游文化特色

关键词:视角,符码,信息,结构,共时性,历时性,境界,民族性,抒情性

题记:今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十周年的纪念日, 时间过得真快, 回想起十年前的1999年, 我曾作为广东电视台大型电视纪录片《心系濠江——澳门社团面面观》的制片人和副总编导在澳门领队拍摄了半年。在澳门回归十周年之际, 再次重新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历史, 我不禁心潮澎湃。为了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 特撰此文观照历史和解析这部记录历史的电视作品。

正文

广东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电视系列片《心系濠江——澳门社团面面观》于1999年5月至10月在澳门拍摄, 12月澳门回归之际在广东卫视和珠江台播出。在此之前, 关于澳门回归的电视片已不胜枚举, 如何才能在同类题材的电视片中突显特色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大型电视系列片《心系濠江——澳门社团面面观》 (以下简称《心系濠江》) 在视角、结构、意境等方面另辟蹊径, 呈现出匠心独运的组织方式、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清新抒情的美学风格。

一、视角:符码/信息的双向交融

视角指叙述者将处于原生态的素材结构呈现为文本的角度, 它决定文本的内容与风格, 较为完美的视角应是符码 (表现形式) 与信息 (表现内容) 的结合交融。由于澳门回归祖国, 这块濠江热土不自觉地走入了人们的视线, 但表现澳门回归题材的电视片已有不少雷同之处, 观众的欣赏视野需要刷新。叙述者将目光投射到“社团”这一极具升级活力的符码上, 活跃在澳门的社团有一千五百多个,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公益事业各个方面, 阶层性、专业性都比较全面, 他们为推动澳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澳门无人不知。可以说, 社团文化作为连接澳门各界人士的纽带, 已是澳门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但媒体对澳门的宣传却很少涉及这一领域。

一旦将视角聚焦于“社团”这一独特的符码, “社团文化”便构成一个含义丰富层次分明的意指系统, 涉及一种双面现实的信息。一方面, 这一系统是指澳门中华总商会、同善堂、镜湖医院慈善会、工联总会、学生联合会、电脑总会、中华文化艺术协会等一系列名目丰富的形式集合, 另一方面涵括了各团体的历史渊源, 社团生成发展的过程中组织社会各阶层和团体内部成员开展的多姿多彩的活动信息。如在抗日战争时期, 澳门爱国同胞纷纷成了各界社团, 投入到抗日救亡的热潮中去, 澳门的学术界、音乐界、体育界、戏剧界成立了澳门“四届救灾会”, 进行了募捐、宣传、动员、慰劳等工作, 并组织回国服务团参加抗战工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 中华总商会等许多爱国社团都举行了庆祝活动;1955年澳门青州大火, 中华总商会联同其他慈善机构一起救济受灾民, 代表中国人民救济会广东省分会发放救济米;内地发生洪水的时候, 澳门中华总商会、街坊总会、妇联、工联、曲艺武术总会、各同乡会等社团积极捐款、捐物, 献出一份血浓于水的真诚爱心, 这些活动又无一不体现澳门社团爱祖国爱澳门、支援内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祖国统一大业劳心劳力的丰富信息。

在确定了“社团”这一独特的符码之后, 接踵而来的是信息的选择问题:澳门的一千五百多个社团历经数十年的发展, 无不在自己的领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精神取向和文化风格。如何能集中“社团”这一特殊的符码使之更精炼又不失全貌地传达出富于爱国热诚和历史文化底蕴的信息呢?《心系濠江》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又特意邀请了港澳、内地知名人士担任顾问, 给予指导, 最后将视角具体落实到《参政议政》、《商海扬帆》、《悠悠乡情》、《镜海艺韵》等十二个主题板块上。不仅透过客观、翔实、全面地报道介绍澳门社团的历史、作用与贡献, 让中国各地和国际社会更多地认识澳门社团, 同时, 也使观众深切感受到回归前澳门各界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 通过电视手段为澳门回归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舆论气氛和社会环境。

二、结构:共时性/历时性的纵横交错

结构是一种内在规则, 历史事实和社会活动都只是“原料”, 而要将“原料”变成“成品”, 就要遵循某种既定的内在的规则去操作, 也就是说, 某一特定的电视文本的前后场景之间, 存在着一种逻辑关联, 从而达到叙述的对应和平衡。具体到《心系濠江》来看, 从第一集《莲叶礼赞》到最后一集《九九梦圆》之间均有一个内在的架构支撑, 同时, 在每一集的内部, 也运用了这种内在规则。

《心系濠江》在结构上突破了专题片传统的思维方式——要么按时间流程叙事, 要么按空间转换来组织“原料”——而体现出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纵横交错。这种结构方式既注重于静态的社团生存状况 (共时性) , 也深刻反映出各个社团自身的演变 (历时性) , 这一纵一横组成叙事座标的双轴, 在时空两个维度上各自延展又有汇合, 从而清新流畅又牢固地支撑起《心系濠江》的叙述架构。

《心系濠江》的第一集《莲叶礼赞》总述澳门社团发展历史:先由何厚铧介绍澳门最早的社团起源, 再由澳门历史学会副理事长陈树荣、工商会会长万马祺等介绍各社团的大致发展线索, 这一线索的背景和内涵无不体现出一种历时性:历史原因如澳门被占领的历史、四百年来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等促成的澳门社团的生成、发展, 而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随着《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和澳门回归, 又产生了新的更多种类更丰富层面上的社团, 最后一集《九九梦圆》则以澳门庆祝回归委员会和基本法宣传委员会组织的活动为主, 既表现了回归前澳门各界的期盼之情, 又与第一集相互映照, 在时间长河中形成一段独特完整的经历流。

《心系濠江》结构的另一轴——共时性叙述则在各集中有着缤纷多采的体现。从第二集开始分别介绍澳门政治社团 (第三集《参政议政》) 、经济社团 (第四集《商海扬帆》) 、学生社团 (第五集《青春乐章》) 、文化艺术社团 (第六集《镜湖艺韵》) 、社团对澳门和内地之间、海外之间的交流桥梁作用 (第七集《桥通四海》、) 同乡社团 (第九、第十《悠悠乡情》) 、科技社团 (第十一集《科技之光》) 等。

《青春乐章》以澳门大学的活动为主, 从澳门回归倒计时一周年开始, 澳门大学就与中山大学学生会联合会主办了有广东多所高校参加的“穗港澳大学生盼回归、迎99新年交流活动”;一直到澳门回归前夕, 他们与内地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如1999年4月的“华夏同心创未来”大型系列活动, 他们邀请来自内地、香港、澳门三地三十多所高校的200多名大学生到澳门进行文化交流;5月2日晚, 澳大学生会带着各地同学来到广州, 与广州大学生欢聚一堂, 共同纪念“五四”八十周年, 迎接澳门回归, 举办了一台现场直播的大型晚会;99年7月, 澳大学生会再次与中山大学的学生会联合举行了暑假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在充满动感和青春气息的画面中, 澳门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均得以生动体现, 在与澳门社团发展的历时性架构交汇的同时, 这种共时性的叙述则从另外一个维度展示了学生团体的存在状态。

《参政议政》以几个主要政界人物为主线来串起全集的主题和内容。如妇联的代表容永恩, 为争取特区首届立法会唯一的空缺席位而展开参选之路。本集不仅展现了她参选前后的全过程, 而且在其中穿插了澳门政治状况、回归前的政治面貌, 点面结合, 生动地表现了澳门社团的参政议政情况。几个特定人物的街头宣传、参选演讲、投票等典型的政治性场景、家庭生活、律师、医生、企业家等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场景 (这些参选议员的精英人士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 和无时间概念的抽象思维的内容 (在澳门街头行走、在海边漫步的人物内心独白的画外音) 相交织, 具有一种深入细致的感性意义, 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澳门政治历史的发展和社团活动的现状、作用和意义。

三、境界:民族性/抒情性的两相嵌合

境界是指拨开表层后一件艺术作品给予观众的总体艺术享受, 有时也可谓之“意义”或“旨趣”, 即在电视文本中, 所体现的气氛、情绪、格调、韵律所确定的协调一致的基调, 它对于一部有着丰富内涵的电视片来讲有不可或缺的个性特色。此文探讨的境界是指《心系濠江》整体呈现出来的一种美学风格——民族性与抒情性两相嵌合。全片重点展现了澳门社团的发展历史, 澳门自明朝以来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经济口岸, 中外商舶云集, 贸易极为繁盛, 是中西文化交汇之地, 这类电视片的风格稍有不慎便易落入重西轻中的俗套, 但纵观《心系濠江》, 虽然不乏深入探讨西方文化对澳门文化的影响, 如在《桥通四海》中介绍钱纳利画派在澳门的形成, 但从总体上依然呈现出强烈的民族性, 中华文化的影响在各集中的表现无所不在;另一方面, 中华文化具有深厚的抒情传统和风尚, 抒情性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极高的地位, 在《心系濠江》中, 抒情性不是孤立形成的, 而是因民族性而更显优美、富有浓郁的感染力, 同时也使民族性更加突出, 从而给予观众天籁般清新的审美感受, 《镜海艺韵》中的表现尤为突出, 如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扬、中国茶文化的提倡等, 都带有抒情的民族风格。这一民族性和抒情性两相嵌合的境界通过语言、意象和气氛等方面得以充分体现。

法国著名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曾在《符号学原理》中指出:“尽管有图像的泛滥, 我们今日却前所未有地生活在一个文字的文明之中”, 因为虽然“物品、图像、动作可以表达意义, 但是, 这种表达从来就不是以自主的方式进行的, 所有的符号系统都与语言纠缠不清”, (1) 视觉符号如电影、电视、广告、图片等通过语言信息的辅助才能确定意义, 从这一论述可以看出:语言的指涉功能是其他非语言符号无法替代的。《心系濠江》的文字语言主要是指解说词, 它在两个层面上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性和抒情性。如:“澳门是座美丽的小城, 享有莲花宝地的美誉。这朵开放在中国南海之滨的莲花, 有着中国香、中国色, 有着不凋的中国魂。” (2) 开篇便充满了意蕴深远的文学描绘力量。这样的文学描写全片还有多处, 如:“悠悠岁月赤子情, 数百年来, 在澳门社会发展中兴起的澳门社团就如一片片青翠的莲叶, 托起了澳门这朵美丽的莲花。” (3) 莲花的意象充满了中国文化的深厚意蕴, 描写的文字抒情色彩浓郁。写澳门茶艺馆的文字“推门入内, 别有洞天, 古雅装设, 水榭茶亭, 流水声回” (4) 等等。可以说, 电视片解说词有的立足于深远的历史, 有的立足于纪实白描、有的立足于理论诉说, 《心系濠江》则立足于充满民族风情的抒情意味, 使主题得以升华;同时, 广东电视台著名的解说家王泰兴将文字语言的抒情色彩用语音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缓不急、意味深长。最后一集《九九梦圆》的最后一句配音:“久久不见九九见, 团圆的时刻就要到来。欢腾跳跃, 举杯共庆, 千百个澳门社团共同期待着九九梦圆的一天, 共同祝愿着澳门和祖国拥有无比辉煌的未来!” (5) 与词作、画面相得益彰, 相映生辉, 激发起观众的强烈而深挚的爱国赤忱, 呈现出一种温情祥和的天籁之美。

氛围营造电视文本的“外形”, 让观众深深感受到其中呈现出来的情感流向, 这一“外形”并不是叙述者根据自我的人生经验套上去的, 而是从文本内部生发出来的。如在第九集《悠悠乡情》中, 选取1999年8月7日, 澳门客属社团联合会与来自家乡梅州的社团共同主办的“迎澳门回归客家历史源流文化艺术展”, 生动展示了客家文化的历史发展的成就, 展示了澳门客家社团在长期历史中对自身历史文化源流的认同感, 富有极其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也深情地表现了客家人对祖国的依依眷恋之情;《悠悠乡情》还有一个触及人物内心世界深处的充满人文气息的细节, 在描述为家乡经济和文化建设做出很大贡献的海陆丰同乡副会长工钟小健时, 随着画外音“他们的心与这片土地早已紧紧连在一起。对故乡的深情是澳门每一个同乡社团所共同拥有的, 有几个远行的游子不牵挂自己的故乡呢?”, (6) 电视镜头逐渐投向远方, 钟小健夫妻二人在海边行走的场景被做成了慢镜, 沙地上留下一排排脚印, 这种场景具有一种自然升华的美感, 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镜海艺韵》中则通过古香古色的茶艺, 悠扬婉转的民族音乐构成一种浓郁的民族特色, 充分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优雅, 表现出澳门文化艺术团体怀着对祖国五千年文化的热忱, 默默耕耘, 为发扬传统文化艺术而做出的努力。

意象, 是指靠联想等关系提示某个或一些特定精神内容的语象。意象在美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美国著名诗人庞德说:“与其写万卷书, 不如一生只写一个语象。”在《心系濠江》中, 莲花这一意象不断出现, 由著名词作者郑南写的主题歌词“九百九十九朵白莲花, 九百九十九朵红莲花, 久久不见九九见, 圆圆绿叶团团的花。好花长歌东方潮, 好花长梦甲天下, 若问花神何时欢聚, 不用猜, 明天如期到达”用莲花象征即将回归祖国怀抱的澳门, 随着歌词的演绎, 画面上不断出现姿态清雅的白莲花, 意象与画面及语言有机地融为了一体;在第五集中,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总商会会长马万祺在“时间囊”中放入了他写的一首七律:“濠海澄清飞燕舞, 澳门全景更光明。回归盛世神州庆, 统一赓歌各族情。岁月沧桑如逝水, 丹心浩气古留名。锦囊藏载当年事, 好等千秋后世评”, 在诗词的旁白中, 莲花与图像映在一起, 交相辉映。在整个剧集的播放中, 莲花的清净优美形象不断地闪现, 或叠化或作背景衬托, 带给观众一次次心灵的撞击。莲花在中国传统中象征着高洁、美丽、这一意象的运用无疑使《心系濠江》民族性与抒情性两相嵌合的境界如一缕清泉沁入人心, 主题也随之润物无声地沉淀并为观众所接受。

《心系濠江》在同类题材的电视片中显出独特清新的视角和风格, 其内涵得到了较好的诠释, 从而留下了可资借鉴的独到经验, 也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美好印象。

参考文献

①法国著名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

篇4:情牵澳门土生文化特色的保留工作

飛文基出生在澳門最著名的土生家族,其祖輩是澳門首任葡國伯爵、商人,亦曾是泰國駐澳世襲領事。其家族世代居澳逹二百五十多年之久,他的父親是著名土生葡人作家飛歷奇大律師,母親是一位地道的中國人。像很多土生葡人一樣,飛文基長著歐亞混血人所特有的俊好面孔,能說流利的廣東話、英語和葡萄牙語多國語言,記者與他交談的過程,感覺到他是一個溫文爾雅、思路廣闊而又知識豐富的人。

創作話劇 情緣推廣土生土語

由飛文基創作的土生土語話劇社話劇表演,每年都成為澳門藝術節的極有叫座力節目之一,採訪話題由這里說起。飛文基快人快語向記者透露,今屆藝術節,土生土語話劇社帶來的話劇題為《熊到發燒》,創作題材來源於現實生活中最熱門的社會事件,如熊貓來澳、外勞、日本海嘯、盐等等。傳統土生土語話劇的特點是喜劇,而對白基本用土生土語,演繹手法以幽默、詼諧的方式,引人發笑及反思,這也是飛文基創作所不斷熱烈追求的效果。飛文基笑言,希望今次新劇《熊到發燒》能一如以往,引發廣大土生和華人觀眾的興趣和共鳴。

作為創辦人兼話劇編導,飛立基的創作生涯伴隨著土生土語話劇社的成長,並結下不解之緣。土生土語(PATOIS),別稱白話,是由土生葡人創立和發展的一種深具澳門地方特色的語言。現時,土生土語雖不是居澳土生葡人日常生活使用的一種語言,但在19世紀以前,卻是澳門土生葡人廣泛使用的一種語言,其以葡萄牙語言為基礎,吸收了印度語、廣東話、菲律賓語、西班牙語和英語等辭匯成分演變,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產物。談及土生土語,飛文基憶述:“小時候,父親就經常教導我,土生土語是我們整個土生葡人族群共同擁有的特有語言,一定不可忘掉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可以說,這種意識早已根植在他的心田了。

回顧話劇社成立18年來的點滴,他感慨地說,土生土話話劇其實是流传已久的傳統。為擔當起推廣和保留土生土語的工作,1993年,飛文基和一班從事不同職業的土生葡人創辦了澳門首間土生土語話劇社。事實上,18年來,劇社得到不斷發展,創作及演繹了無數部備受好評的話劇節目,所獲得的成绩有目共賭,連續多年的藝術節土生話劇表演,場場均满座的佳績亦是見證。與此同時,話劇社還發掘和培養了一大批業餘話劇人才,他們都是熱愛土生土語和話劇的業餘愛好者,力求以話劇表演這一舞台作為傳情逹意的方式,把土生土語這一地方語言延續下去。

他充滿熱誠地說:“由於现今土生葡人通曉土生土語為數不多,年輕一代更是廖廖無几,倘若這一極具澳門特色的語言不好好傳承下去,就會像其他一些已消失的土語和方言一樣逐漸消失。故除了藉每年藝術節這個充溝笑容的話劇舞台推廣土生土語文化,話劇社還計劃舉辦加強戲劇及土生土語方面的培訓課程,讓更多年輕一代認識和珍惜自己的文化,令這一富有歷史意義的文化遺產能得以流傳下去。”

土生葡人

關注澳門城市文化的保留

訪談中,記者還了解到,飛文基是一位熱爱土生文化,熱愛澳門的人,他關心澳門發生的社會民生大事,除了平日飽覽各種中、英、葡文報章/電台/網絡,以了解社會國家國際大事,他還為多份葡文報章撰寫藝術及時事評論,可以說,豐富的生活素材給了他源源不絶的創作靈感。

此外,身為一位工作忙碌的執業律師,他還積極參與土生團體的活動,除任職土生土語話劇社會長一職,兼編導、演員一身,也兼任澳門最大的土生社團——土生協會理事長,在文化和社會工作方面發揮積極的帶領作用,如推廣土生土語文化、組織探訪居澳葡人團體的各類活動,以加強和推動澳門土生葡人及葡人之間的團結和凝聚力。

飛文基向記者透露,生活在澳門的土生社群,親身目睹近五、六年以來澳門社會各個領域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葡文的重要性已不同以往,國際級賭場紛紛興建,澳門小城邁向國際化旅遊城市,每日有數十萬名遊客到來……很多人都關注到經濟發展對本地文化所造成的挑戰和衝擊。

記者問他如何看澳門這座城市的独特性?飛文基不加思索地說: “回歸後的土生葡人對澳門的關注,主要是在文化方面。眾所周知,澳門擁有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融的歷史,酿成一種和諧、共融以及人情味濃厚的文化氛围。這里建築、宗教、習俗、飲食都是中西貫通,充滿中式的廟宇和葡萄牙式風格的文化遺產隨處可見,令澳門成為中國南大門獨一無二的旅遊城市。不能違言的是,澳門這座小城的特別之處,正是有賴澳門這種濃厚的中葡文化特色。這點是很多中國人、土生葡人都深深認同的共識。中央政府把澳門定位為中國對葡語系國家經貿橋樑的定位,明確希望澳門能保留葡萄牙和土生文化。”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橫琴開發、粵澳合作各層面工作的進一步落實,相信未來五年內,澳門會面臨更大的衝擊和改變,期望特區政府在制定落實一系列經濟發展的政策時,能夠繼續重視和支持延續土生文化和葡萄牙文化的保留工作,包括土生團體、土生傳統美食、藝術、宗教及文化活動。”

他接著還建議政府應加強對當今青年認識自己生活的城市教育,培養他們對自己的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意識,況且,澳門作為一個旅遊城市,需要一大批了解自己城市歷史背景和優秀之處的年輕人,向外界推廣、宣傳澳門。

訪問的最後,飞文基满懷感觸地說:“倘若有一天,澳門失去或丟掉了這種獨特文化,變作一個一般性內地城市的話,那絶對是一個損失。相信中央也絶對不想見到有這樣的一天。試想,一個城市若丟棄了過去,就没有了文化根源,其歷史一片空白,又何談城市特色呢?……”

篇5:澳门旅游文化特色

1.澳门特别行政区由哪些部分组成A 澳门半岛、九龙、氹仔岛B 澳门半岛、新界、路环岛

C 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D 氹仔岛、九龙、新界

2.和香港相比,下列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多、面积大B 博彩业发达C 主要由岛屿组成D 先于香港回归祖国

3.关于澳门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珠江口西岸B 毗邻广东省深圳市

C 西隔珠江口与香港相望D 位于暖温带

4.有关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我国大陆的最南端B 毗邻广东省珠海市

C 西隔珠江口与香港相望D 是国际贸易中心

5.2013年12月20日上午,澳门特别行政区在金莲花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区旗仪式,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4周年,同时也是香港回归16周年。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其原因是

A 香港和澳门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B 香港和澳门都是我国的岛屿

C 香港和澳门都是重要的港口D 香港和澳门的居民都是广东人

6.香港、澳门的居民祖籍以

A 福建最多B 广东最多C 上海最多D 广西最多

7.下列地理事物作为澳门象征的是

A 天坛B 赤嵌楼C 大三巴牌坊D 蓬莱阁

8.下列说法属于澳门的是

A 购物天堂B 海上花园C 自由港D 东方之珠

9.与香港和澳门毗邻的经济特区分别为

A 深圳、汕头B 珠海、深圳C 海南、珠海D 深圳、珠海

10.下列关于澳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澳门的工业以生产重工业产品为主B 澳门的工业产品主要销往祖国内地

C 澳门的商业发达,商业收入成为主要经济来源

D 澳门旅游业发达,旅游收入和博彩业收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11.关于港澳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港澳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B 港澳地区第二产业很发达

C 香港是世界上著名的转口贸易中心D 港澳地区人多地狭

12.港澳地区人多地狭,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往往采用“上天”和“下海”的方式,对这两种方式的正确理解是①建设高层建筑②建设海底城市③向青藏高原移民④填海造陆

A ②③B ③④C ①④D ②④

篇6:宗教文化:澳门宗教文化

大部分本澳居民信奉的所谓中国传统宗教(这与澳门的人口组成有很大关系),就是儒家、道教和佛教的混合,以及与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信仰交错在一起,如供奉祖先甚至占卜。

佛教在澳门历史悠久,佛教徒也是澳门各种教徒中人数最多的,有6万多万人。澳门比较有影响的佛教团体有“澳门佛学社”、“澳门佛教联合会”等。全澳有佛教庙宇40多间,其中以普济禅院、菩提禅院最为著名。

道教在澳门曾有过一定规模,现在比较活跃的与道教有关的信仰有妈祖(即天后)

天主教传入澳门已有400多年历史。1576年1月23日,天主教澳门教区成立,是远东地区最早的传教中心。该教区现有6个本堂区,2个传教区,各堂区的行政、财政 独立。较大规模的教堂有20多座,其中望德堂、风顺堂和花王堂 历史均在300年以上。澳门现有天主教徒2万多人,其中60%是华人,澳门葡萄牙人也多信奉天主教。教会在社会援助方面亦发挥很大作用。澳门天主教会主要从事中、小学教育,拥有各类学校60多所,师资近千人。教会还开办了托儿所、诊所、青少年复原所及老弱伤残院。在天主教活动中,除了经常性的弥撒外,还有传统宗教游行(圣像出游),特别在复活节期间或圣母像游行。

基督教是1807年由英国伦敦会马礼逊教士传入澳门的。澳门现有基督教教会30多所,教徒约5000人,信奉基督教的主要是中国人。各个教会的行政、经济独立。基督教会对教育和福利事业十分热心,开设福利机构7间,小学7所,中学3所,学生合计3000多人。基督教在澳门的历史和势力不如天主教,但它的教派甚多,而且自立门户,独树一帜,如“新使徒教会”、“耶稣基督末世圣徒教会”。

巴哈伊教于1953年传入澳门,因其创始人侯赛因.阿里自 称巴哈安拉而得名。该教的基层单位是灵体会,人数不多。

篇7:澳门旅游有感

如果说香港的标签是繁华与喧嚣,那么澳门的标签便是平和与安宁。一踏上澳门的土地,我便深切地体会到了这点。马路上的车子轻缓地行驶着,不像香港的大小汽车,绿灯一亮,便风驰电掣地向前行驶,好似有十万火急的事儿一般。澳门的司机个个都是”绅士“,遇到行人会礼貌地停下车让路,不管是红灯或是绿灯。这绝对是大陆任何一个地方的司机所不可比拟的。

搭乘威尼斯人赌场的免费巴士,我们经过澳门科技大学,”滑“入威尼斯人赌场。我走下巴士,深吸一口气,抬起头仰望着这栋高耸入云的建筑物,华丽的欧式钟楼为这个博彩业的中心增添了一丝文化底蕴。无数的空中走廊以这里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连向不同的赌场——好一个庞大的赌城!

走进大门,一股奢华的气息扑面而来,香水味儿随着空调中喷出的氧气钻进我的鼻腔。我踏着飘飘然的步子来到赌场三楼的运河购物广场,推开门,眼前的景色却让我目瞪口呆:石板铺成的大街上人来人往,一条运河弯弯曲曲,蔚蓝的河水将整个”小镇“一分。四周环绕着意式民房,最令人惊悚的是:在这里竟能看见如梦如幻、轻柔可人的天空!我吓得面无人色,还以为自己误入哆啦A梦的传送门,将自己传送到了威尼斯!过了好一会儿,我才缓过劲来,渐渐明白这只是开发商的一个小创意。

从运河左边长驱直入,便到了整栋建筑的中心——赌场。虽说我姐有有一张贵宾卡,但苦于我尚未满21岁,便只能在赌场外观望。赌局开场的锣鼓声”咚“的一下敲响,我望着无数赌徒疯子一般地下注,唏嘘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一夜致富?又有多少人倾家荡产?虽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但一入虎口,插翅难逃。”赌“,还是不碰为好。

走出赌场,我们搭车前往澳门的标志性建筑物大三巴。

大三巴为1580年竣工的圣保禄大教堂的前壁,原教堂经历三次火灾,只遗留下这么一座遗迹。由于形状像极了中国的牌坊,人们便叫它”大三巴牌坊“。此建筑揉合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的建筑法风格而成,雕刻精细,巍峨雄壮。无论是顶端高耸的十字架,还是铜鸽下的圣婴雕像和被天使、鲜花环绕的圣母塑像,都充满着浓郁的宗教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堪称”立体的圣经“。

我坐在大三巴钱的露天咖啡厅,大口大口地啃着美味的猪扒包,喝着香浓的咖啡。阳光透过层层绿荫投射在地上,微风吹过,轻轻撩起过路少女素白的裙角。一切,都如此令人着迷。我想,这才是澳门最本质的美吧!

篇8:澳门旅游文化特色

1澳门旅游高等教育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优劣势分析法,是对组织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进行综合评估的战略方法,通过对组织内外部竞争环境、竞争资源的综合分析,进而为该组织未来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1.1优势(Strength)

澳门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势主要表现如下。

1.1.1独特的中西并存文化背景

四百多年的葡国历史,如今“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澳门既有别于中国内地普通省市,也不同于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南欧葡萄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并存是澳门鲜明的文化特点。作为一个长期实行自由经济的地区,澳门一直在国际社会有一定的地位,在政策、资源等很多方面享有特殊优惠待遇。如, “由于中葡双方大力支持,特别是澳门有关方面的积极努力,联合国在澳门这个并非国家首都的地区也建立了三个独特的机构:一是世界唯一的一所联合国大学软件技术研究所,其主要目的是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信息技术方面的科研、教学和企业管理人才;二是联合国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献中心,该中心收藏了联合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全部文献;三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澳门教科文中心”[1]。这些都为澳门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及相关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中西并用的语言环境,使澳门高等旅游教育在教材使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上也更易与国际接轨。且澳门大学、科技大学、城市大学等不少高校已与多方国外高校建立各种合作。

1.1.2丰富独特完善的旅游资源系统

作为一座中西文化交汇的名城,澳门本身就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博物馆,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的申遗成功,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标志着澳门旅游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里程。澳门作为“东方蒙地卡罗”的形象已根深蒂固,而中国内地和港台的禁赌政策,澳门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澳门便捷的出入境方式使澳门的博彩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力。博彩业也一直是澳门的龙头产业,是澳门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与博彩业配套的酒店业、饮食业、旅运业、手信业、珠宝业、观光业等共同形成一套完备的旅游服务体系,加上低税制更使澳门成为内地及欧美游客的购物及休闲娱乐中心,近年来持续不断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见图1)

资料来源: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笔者整理。

丰富独特完善的旅游资源系统既是澳门旅游教育发展的良好平台,也是在教学与研究中易于采用的鲜活素材,为澳门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引以为傲的原动力。

1.2劣势(Weakness)

澳门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劣势主要表现如下。

1.2.1时间短、根基浅、办学经验相对不足

虽然澳门旅游高等教育23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关院校并获得世界旅游组织的认可,但与国外100多年的旅游高等教育历程相比,澳门的旅游高等教育仍显得稚嫩与不足。1999年澳门旅游学院与欧盟合作成立了澳门—欧洲旅游高等研究中心,标志着澳门旅 游高等教 育步入了 质量型发 展阶段。 2002年,新开设的中西创新学院进一步丰富了澳门旅游高等教育的主体。时至今日就澳门整体旅游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高等院校旅游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具有硕博招生资格的高等研究机构尚未形成各自鲜明丰厚的学术根基,不同高校的办学方式存在同质化现象。虽有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但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材使用上,尚未形成本澳本校特色化的办学模式。

1.2.2“双师型”师资较薄弱

“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不仅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兼备丰富的业界经验与实操技能,从而可更有效地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服务。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今天,“双师型”教师已不仅是职业技术院校的一种需求,对于旅游教育来说,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旅游教育是实践性与现实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必须能适应并处理各自工作岗位上的各种复杂的实际问题,因此需要理论与业务经验均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对人才的培养进行有效指导。就目前澳门各高校师资力量来看,理论型教师的数量远远高于双师型教师。世界著名的旅游院校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师都是一专多能的精英。学院的教师均经过严格的选拔,绝大多数有在酒店长期工作的经历、丰富的职业经验,不少人甚至当过总经理等高级职务。为使教师的教学紧密联系实际,学校要求教师每隔三到五年就要回到企业中去,深入部门第一线, 不断丰富经营和管理知识,调研国际化经营和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及发展新动态,从而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向学生传授最新、最有价值的知识,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能与时俱进,站在行业最前沿。美国夏威夷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所有教师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西方高校中,有不少学校还聘请旅游行业专家做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作学术报告,介绍实际工作的具体问题[2]。此外,美国康奈尔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美国休斯敦大学希尔顿饭店学院、瑞士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等世界知名的旅游院校的专职教师,大多既是理论功底厚实的研究人员和学者,同时又是旅游行业的专家、实干家。

1.2.3资金投入略显不足

澳门高校校园旅游文化的构建、相关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都略显不足。如,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前店后校”,学院教学楼就如一座饭店,学院设有可供实习与就餐的五个餐厅和九个厨房。美国的旅游院校基本都拥有专业品酒教室、演示厨房、酒店管理软件模拟计算机教室以及星级标准建设的教学酒店等独具特色、功能齐全先进的酒店管理教学条件和设施设备,能够满足酒店各模块服务操作与管理等服务行业专业课程的需要。在馆藏图书量上,澳门本土高校图书馆藏书均不足30万册,而周边地区如香港地区大学藏书量均达100余万册以上,其中香港中文大学藏书量250万册,香港大学藏书量280万册;珠三角高校藏书量也均达100万册以上, 其中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馆藏231万册,深圳大学馆藏342.25万册,中山大学馆藏616万册。《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对高校图书馆作出了明确的定位,新规程指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这样的表述明确地指出了做好高校图书馆工作对于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性及其关键地位。

由于澳门高校旅游教育起步时间较晚,各方面设施尚未完善,资金投入尚显不足,使作为现代大学三大支柱的师资、科研设备、图书馆与同行院校相比呈现出一定劣势。

1.3机遇(Opportunities)

从澳门本土旅游业及旅游教育现状来看,澳门旅游教育发展有如下机遇。

1.3.1呈上升状态的澳门旅游业可为本澳旅游专业学生与教师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

旅游教育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验证中才能不断提升,有效地实践可以促使学术的进一步成长。 澳门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使澳门旅游业在餐饮、住宿、交通、观光、博彩、购物每个行业均呈现出不断增长态势,旅游业的发展,势必要求相当数量及相应能力的旅游人才。学生与教师通过在企业中实践,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与办学效果。

1.3.2大量的旅游问题可为旅游学术研究提供课题

旅游业的繁盛,势必滋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本澳居民的生活质量、社会治安、本地物价等。诸如此类旅游问题应引起旅游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并在教学科研中力图解决。对本地旅游问题的关注,进而形成独特的研究方向,也有助于澳门旅游教育本土化与特色化的构建,有助于奠定扎实的学术基础。

1.3.3在旅游业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下,澳门旅游教育可凭借自身优势与其他院校合作办学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旅游教育对各方面人才的培养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旅游专业也必将成为各高校不同学科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为了更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同高校利用自身优势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成为各高校对旅游专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便捷有效途径。

1.4威胁(Threats)

澳门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可能面临的威胁如下。

1.4.1培养目标不具体,最终会影响教育本身的发展

从澳门高校旅游专业官方网站获悉,澳门旅游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普遍为培养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各高校之间没有明显区别。而在国外,旅游教育成熟的大学均有明确清晰的办学目标, 如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德国旅游教育注重增加国际化经历和实践技能并学习跨国策略,对旅游管理者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通才教育;而美国一流大学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管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日本旅游学科的设置更注意与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相结合[3]。澳门旅游高等教育由于时间短、经验少、培养目标定位缺少特色化,可能导致教育结果趋于同质化,学生无法适应多样化的旅游市场,这样就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重招生轻就业,忽视市场的无效培养势必会给教育本身带来影响,最终导致生源数量减少,办学声誉受到影响。

1.4.2发达国家对旅游教育的重视

美国、日本、瑞士、澳大利亚的旅游教育现已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越的办学条件, 还积累了丰富的相关教学与科研经验[4]。澳门的旅游教育若无自身办学特色与丰厚成果,将无法与发达国家资深院校进行平等对话,将无法实现澳门旅游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澳门旅游教育若非跨越式发展,只会对自身的办学规模与效果带来影响。

2澳门旅游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可行性机制

基于澳门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澳门旅游高等教育的SWOT分析,澳门旅游高教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笔者认为澳门高校与不同高校、政企建立相应合作关系,不失为一条有效又可行的途径。

2.1澳门本土高校之间的合作

澳门本土高校由于交通便利、相同的文化背景、 相同的旅游市场平台,五所院校之间可建立相互合作关系。合作的前提是每所旅游专业相关高校应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教学特色与擅长的研究领域。每所院校应有明显的优势,方可与对方建立合作平台,取长补短。如拉斯维加斯内华达大学和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利用地域优势,确定各自的独特定位,前者定位在赌场管理,后者则定位在游船业和度假胜地经营管理,因为国际大学就坐落在享有“世界游船之都”美称的旅游胜地迈阿密。日本的立教大学注重旅游基础理论和学术教育;东洋大学注重实践操作服务技能培训和相关专业知识的传授;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目标是为全球培养21世纪招待业的领袖;而密歇根大学的口号是凭借教学、科研和服务的实力,做招待业教育事业的带头人;休斯敦大学则提出为饭店和餐饮业培养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掌舵人物[5]。澳门不同高校之间能否形成各自的专长与特色是合作的必要前提之一,而校际间的合作客观上也可进一步促进各高校强势领域的形成与发展。

由于地缘优势,本澳高校旅游教育的合作可通过三种方式:第一,图书资源共享。澳门各高校普遍存在馆藏量不甚丰富的情况,本澳高校师生通过校际间图书资源共享,可更好地增进学术氛围,促进学术成果的发展。第二,教材共建。就目前本澳高校旅游专业所用教材,通常为国外编著教材,或内地权威学者的知名教材,与澳门本土情况无任何关联。不同高校学者可依托各自优势,共同编著适应澳门本土旅游业的系列教材。第三,研讨会交流学术成果。本澳高校由于地缘优势,可由不同高校轮流主办学术专题研讨会,鼓励教师与硕士生博士生积极参与,并形成相应可被认可的学术成果,或设定相应的奖励政策,如对于学术成果丰厚的本澳学生,可选择在本澳高校就业等优惠政策,以促进良好的学术氛围的形成,从而有效推动本澳旅游教育的发展。

2.2澳门高校与外地高校合作

澳门高校旅游教育倚靠澳门强大旅游业平台,依托于西方化国际化优势,可与外地相关高校进行系列合作。外地高校包括中国内地设有旅游专业的重点高校与国外旅游教育资深高校。国内重点高校,通常指相应于国家层面,被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即根据1978年国务院《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最终确定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88所国内重点高校。 国外旅游教育资深高校,主要指澳大利亚、瑞士、美国、法国、日本等旅游教育起步较早、硬件设施齐备、 办学经验丰富的高等院校。与中国内地高校相比,澳门旅游教育所倚靠的西方文化背景,开放的国际视野,是内地高校所不具备的优势;而与国外高校相比, 澳门旅游教育的东方传统色彩也是澳门高校可供与之合作的条件。

澳门高校与外地高校专业合作的方式有如下建议:第一,电子文献资源共享。在地缘特点限制的情况下,合作院校师生可通过文献传递方式共享双方电子资源,以促进彼此的学术交流。第二,交换生与学分互认。澳门高校可分批次安排学生赴合作院校进行数门课程的学习,通过在对方高校考试,并取得相应学分,使之成为本澳学生毕业总学分的一部分。通常合作院校应有明显资源优势,如重学术或重应用的中国内地高校与国外资深高校。而澳门高校亦可接受对方院校学生到本澳学习,并取得相应学分。学生的互换客观上更可促进提升本澳旅游教育的特色化与个性化。第三,短期游学方式或实习。为了更好地实践与提升澳门高校的教学成果,澳门高校可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利用假期时间组织部分学生赴合作院校进行短期的游学或者实习,以讲座或实操的方式体验对方教学方式与教学成果,并以特定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第四,聘请中国内地或国外旅游领域知名学者到本澳讲学,利用师资拼盘的方式共建课程体系。既要立足于澳门旅游业实际,也要吸取本领域权威学者对课程体系及教学的经验,使澳门高校旅游教育真正达到实效性与国际化。

2.3澳门旅游高等教育与政府、企业合作

旅游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当下旅游市场,维护旅游市场的稳定,并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旅游教育必须与本地旅游市场相结合,具体可通过高校旅游教育与政府、企业与相关行业协会的合作,促进人才的培养及市场的良性运作。

1)澳门旅游高等教育与澳门政府合作。旅游业向来得到澳门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成为澳门经济的主要支柱,为使旅游经济持续发展,旅游教育也应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政府是教育政策及其相关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可以发挥政策对旅游教育的导向、 协调和推动作用,用政策的手段来推进旅游教育的发展。同时,政府对旅游教育的发展也应给予不同程度的经费支持。从办学成果的实效性来说,不仅公立院校能够享受到政府的财政补贴,私立院校是否也能获得一定的科研项目经费支持。而旅游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同时也可成为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方面的顾问团,从而保证政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2)高校旅游教育与企业合作。高校可派学生去企业实习,即可解决学校实训设备与资源不足的问题,也可丰富与扎实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可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可用人才,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高校可派教师去企业或政府机关挂职,既可使教师了解到现今旅游市场的人才需求情况,也可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将企业中的鲜活案例带进课堂,可更有效地使旅游教育与旅游业相结合,达到旅游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可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或业务精英到高校授课,将理论的讲授与旅游业的鲜活案例更好结合起来。高校旅游教育与业内不同企业的合作,也应成为相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科研成果、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资源来提升自己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与效率。通过长期合作,企业还可吸收专业素质优良,在本企业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本澳高校毕业生,既丰富了企业自身的可用人才,也提升了高校的就业率,客观上提升了高校旅游教育的办学质量。

3结语

随着澳门旅游业的发展,澳门旅游高等教育在澳门社会发展中必将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与澳门旅游业同步发展的重要一翼。澳门旅游高等教育不仅是培养适应澳门旅游业的应用型人才主渠道,也应成为相关科研问题的重要基地。澳门旅游业的发展必然要求澳门旅游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前进,而合作办学既可弥补澳门高校办学条件中的不足,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本地旅游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难题,无疑为一条可以尝试的便捷有效途径。

摘要:本研究结合澳门本土地缘特点、文化特点、产业特点、教育特点,对澳门旅游高等教育进行SWOT分析。研究发现澳门旅游高等教育与本澳高校之间,可利用本土地缘优势,实现本土高校之间图书资源共享、教材共建、研讨会交流学术成果等方式的合作;与外地高校之间,可通过电子文献资源共享,交换生与学分互认,短期游学或实习,师资拼盘共建课程体系等方式进行合作;与政府之间,可在政策、经费支持、学术团队支持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企业之间,可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面进行互惠合作。通过几种合作机制的探讨以期实现澳门旅游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上一篇:致女生励志的话下一篇:民族理论期末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