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024-07-28

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共8篇)

篇1: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物流业已初具规模,但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制定有一定的滞后,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统一的物流法,我国现行的调整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都散见于关于物流各个环节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际条约、国际惯例以及各种技术规范、技术法规中,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物流法律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规范不协调从总体结构上来看,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而系统地调整物流法律关系的部门法。现行的物流立法涉及众多部门,中交通、铁道、航空、内贸、外贸等等,而这些法律法规过于分散,缺乏系统性,甚至各个法律法规之间还存在着不协调和冲突现现象,这就使得物流法律法规的指导和规范作用难以落到实处。

2、现有规范不完整从完整性上来看,不少物流关系没有法律法规加以调整和规范,物流业仍有不少法律真空地带。物流业发展迅速,现代物流业务已经远远超出最初的仓储运输,而对于出现的新业务和新问题,原有的物流法律法规没有对其进行调整和规范。比如对于物流标准化问题,我国目前只颁布了《国家物流术语标准化规定》,而对于其他各个方面的标准则无规定。

3、法律规范效力层次低从法律效力上来看,我国现行的物流法律法规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强。现行很多物流法律法规多是由中央各部委、地方制定和颁布的,大多是一些条例、办法、规定和通知等,规范性不强,在具体运用中缺乏操作性,难以产生法律效力,多数只适合作为法庭审判的参照性依据,不利于调整各物流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4、物流立法相对滞后从时效性来看,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相对滞后。随着经济体制、管理体制以及市场环境等的变化,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已大为不同,但由于现行的一些物流法规还是从原计划经济体制中延续下来的,所以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物流的发展,更难适应我国加入wto 以后物流国家化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框架构建

完善物流法律制度,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物流法体系,是促进我国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物流法体系是以物流法为基础、以物流主体和行为法律规范为主体的各种法律规范按照一定规律所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我国物流法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流主体法,即确立物流主体资格、明确物流主体权利义务和物流产业进入和退出机制的法律规范。物流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物流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二是物流行为法,即调整物流主体从事物流活动行为的法律规范,它是各种物流交易行为、惯例法律化的产物。物流活动涉及采购、仓储、运输、流通加工、包装、配送、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等方面;三是物流市场管理法,即调整国家与物流主体之间以及物流主体之间市场关系的法律规范。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对物流的组织管理,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四是物流标准法,即确定物流行业相关技术性标准的法律规范。

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应界定为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与物流直接或间接相关节法律法规文件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应涵盖与物流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文件,通过对现有的物流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文件,通过对现有的物流法律规范的清理、修改、补充和整合,理清脉络,疏通各单位法律规范之间的承接和递进关系,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物流法律法规框架

篇2: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物业管理兴起流行于国际,成为现代化城市的朝阳产业,具有两方面因素:其一,城市化的发展,多层建筑与居住小区的出现使物业管理成为必要;其二,社会分工,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加速物业管理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各地的物业管理事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到1998年底,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辽宁等省市物业管理的覆盖面已达50%,深圳市则90%。实践证明,物业业主的自治管理以及受托物业管理机构的专业管理有助于建立多层建筑和住宅小区物业所有人之间的和谐秩序。但与此同时,我国传统的房屋管理体制和物权法律结构阻碍了市场化物业管理的推行。一个完善的物业管理法律制度将有助于规范物业管理行业,维护业主权益,推动房地产市场,促进城市社区建设。

一、我国物业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人才明显不足。物业管理企业中人才不足现象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传统的继承型房产管理人才多,新的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少;高级管理人才少,特别是能担任管理主任或部门经理以上职务的人才。物管从业人员中大都是其他行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者,对物业管理专业技术知识缺乏,不知如何管理物业工作。

(二)业主的物业知识缺乏。一方面,舆论宣传缺乏明确的政策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某些媒体为了吸引观众、读者,缺乏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肆意扩大物业管理中的矛盾报道,或者受 1

企业恩惠为企业摇旗呐喊。热衷于典型事件的吵作,而缺乏对社会、对企业、对业主的理性引导和宣传,甚至缺乏公正而深刻的思考。

(三)多数的物业管理企业科技化程度低、服务质量差。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的物业管理科技化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相距甚远。科学技术在物业管理过程中的推广应用率极低,劳动密集型依然是物业管理的主导模式,不但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难以达到规范化的管理效果。

(四)业主委员会难以发挥正常作用。业主委员会是由业主大会选举产生,并经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维护业主合法权益的代表性组织。有些城市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组建不及时,有的未按规定程序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还有的委员会不能代表产权人、使用人的意志,作用发挥得不好。比如目前大多数小区选举楼长等职务都是直接口头任命的方式,并没采取民主形式,业主遇到问题时也无从知道该向何人反映。

二、原因分析

(一)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思想难统一。

一是从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的角度,主要是收费标准过高。对于物业产权人来说,主要是针对房租而言,现阶段的低水平房租,使产权人交费额与房租相差很小;对于物业使用人来说,与以往相比,除了交纳房租外,还必须承担住户个人交费项目的费用这笔难以承受的开支。价格水平与服务质量也不相符。违规收费时有发生。比如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擅自处长收费期限、只收费不服务、多收费少服务、不按规定明码标

价收费等等。

二是从物业管理单位的角度,主要是收费标准太低、项目不全。有资料显示,对于物业管理项目进行成本核算,发现除了个别项目外,大多数收费标准低于成本价。同时收费责任不清,承担风险过大。现阶段各物业管理企业承担了大多数公用部门的收费任务,不仅物业管理企业要投入人力代收费用,而且由于拒缴、欠缴现象普遍存在,物业管理企业还不得不为住户暂付大量费用,承担了很大的经济风险。

(二)法制建设跟不上物业管理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是效力层次低、权威性不高,体系残缺不全。现行物业管理立法大多是建设所公布的各种部门规章,政策及规范性文件,这些规章的权威性、普遍适用性较低,不利于物业管理职权的行使。在我国现行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中,缺乏一部能统率物业管理所涉及的所有领域的基本法,一旦某一单行法规出现立法漏洞,无法可依的现象便不可避免。

二是内容不完全、法律漏洞多。现行物业管理法规的适用范围过窄。物业管理法的调整对象应该是所有的物业管理关系,而现行法规主要涉及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至于工业厂房、商业物业、办公大楼、仓库等众多领域的物业管理还是无法可依。同时,尚未建立完善、科学的物业管理市场准入制度。准入制度是主管机关对物管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基础。物业管理市场的监督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目前物业管理市场存在着多头监管而又监管不力的现象,不仅增大了物业管理企业的工作难度,也给物业管理的有序运行埋下了隐

患。法律责任制度不健全也是原因之一。

三、解决办法

(一)走专业化发展之路。物业管理要有专门的针对对象和具体的细分市场,在管理上要有专业化水准。全国 70%以上的物业管理公司是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派生的,物业管理企业要克服这种一体化管理中机构庞杂、人员众多、管理成本高的弊病,摈弃落后的用人观念,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加大专业人才培训力度,吸引和留住人才,发挥和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做好服务集成,通过高标准服务来激发消费者的自觉缴费意识,从根本上解决物业管理收费难的问题,向知识型管理过渡,走一条人才专业化、服务专业化、竞争市场化的道路。

(二)推进物业管理科技化、科学化。首先在管理手段上要多采用现代科技。主要是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如三表计收、用户档案管理、用户投诉处理、小区管理信息的发布、收费情况公布等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布栏实现。其次是管理机制科学化。管理过程的规范化与程序化能确保物业管理服务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标准高质量地稳定运行;管理内容的简约化可简化公司的内部管理事务,实现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机构设置的合理化可使职能部门与管理处之间相互配合与相互协调,有效避免资源浪费。

(三)完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

一是提升物业管理法规的层次和效力,建立健全物业管理法规体系。就物业管理的目的、基本原则、物业管理法律关系(含主体的权利义务)、物业管理企业及业务范围、监管体制和物业

篇3: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票据法,电子票据,立法

我国现行《票据法》是基于传统实物票据而制定的, 没有将电子票据纳入其规制的范畴。随着现代金融业电子化的发展, 电子票据应运而生, 近年来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电子票据的本质仍是票据, 其与传统实物票据的共同之处也很多, 但两者的差异也很明显。电子票据的业务操作手段和对象与实物票据完全不同, 其带来的法律问题也有很大的区别。我国现行《票据法》于1995 年颁布施行, 至今已过去20 年, 2000 年颁布的司法解释距今也有15 年之久, 二者均没有对电子票据进行规制, 而零散的法律规范又不具系统性, 在实践中造成了许多困难。电子票据的发展亟需立法保障, 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用。本文探讨了我国电子票据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基于《票据法》及现有法规创设《电子票据法》的构想。

一、电子票据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子票据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电子票据实践与《票据法》的规定相冲突; 现行《票据法》确立时的票据市场和票据活动都是以实物票据为主, 《票据法》中对票据书面形式、原件及签章的要求完全不能应用于电子票据。此外, 《票据法》及相关法规对电子票据的法律责任规定不明, 其原有关于挂失止付和公示催告的救济规定又均不适用于电子票据。

( 一) 法律责任规定不明

电子票据交易中各方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责任的承担等问题本应是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然而, 现行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管理办法》 ( 下简称《办法》) 仅规定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维护部门的相应管理职责及其应承担的刑事和行政责任, 并未对由票据行为引发的风险和责任做出规制。虽然《办法》规定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维护部门擅自修改系统基础数据应承担民事责任, 对因工作人员的失职而造成的资金损失也规定“应承担民事责任”, 但对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和赔偿范围没有说明。此外, 电子票据中的其他主体, 如网络金融机构 ( 如网上银行) 、第三方平台、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等在电子票据行为中的责任未做规定。而《票据法》对民事责任的规定则非常简单, 相关2000 年的司法解释虽然对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情形予以了细化, 但当时的票据市场仍是以实物票据为主导, 与今天的情况已不可同日而语。而且, 规制电子票据行为中的民事法律责任本就不是《票据法》的主要任务, 在《民法典》迟迟不能出台的今天, 首先创设一套电子票据法律责任的认定及救济体系是当务之急。

( 二) 挂失止付和公示催告制度难以适用

首先, 《票据法》规定的挂失止付是在发生票据丧失时, 由票据权利人通知票据付款人, 请求其停止就所丧失的票据进行支付。但电子票据本是网络虚拟票据, 其信息存储在电脑及网络空间中, 不存在毁损灭失的风险。即使其信息因网站或其他平台的原因而消失, 也不会留存于其他人手中, 即不存在挂失的问题。在此背景下, 挂失止付的救济措施毫无用武之地。

其次, 《票据法》规定的公示催告程序对实物票据的救济很有价值, 但对于电子票据的救济则意义不大。公示催告须由法院依申请人的申请而发出公告, 运作周期长达60日到90 日, 消耗成本也较高, 在票据流通很广的情况下, 这种程序能否真正保障相关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已经存在很大的争议。漫长的公告期对于追求迅捷、高效的电子票据交易而言更是难以想象, 而发布公告的平台能否让利害关系人及时阅读、查询也是一个实践中的难点。

综上, 我们认为公示催告和挂失止付程序无法作为电子票据丧失后的有效救济方式。而且, 当前票据市场依然是由金融监管部门的外部监管占据了主导地位, 尚未形成有效的自律监管。外部审计也没有对金融机构的内控制度发挥补充作用, 这将不利于相关当事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完善我国电子票据法律制度的建议

篇4: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金融法律制度 问题 对策

▲▲一、我国金融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1.金融立法原则与市场开放政策不协调

目前,金融法律制度遵循的立法原则与市场开放政策不一致,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首先我国金融法律制度没有体现国民待遇原则。目前,我国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给予外资金融机构很多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一般国内金融机构所得税税率为33%,而外资金融机构适用的是“一免两减”所得税税率。同时对外资金融机构又有很多限制,如经营地域、所有权、经营权等方面都有限制,这与世贸组织要求的实施国民待遇相矛盾。其次市场准入原则与外资金融机构的政策不相符。我国加入WTO时做出承诺,加入WTO后五年内取消外资金融机构的地域、所有权、经营权等方面的限制,这说明我国金融市场基本上要达到完全开放,但当前金融市场开放度与承诺不相符。再次法律不够透明。世贸组织要求各国制定的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制定或者实施之前要让其他成员国获得,并要设立咨询点,提供答复与贸易有关的信息。但我国目前的法律不够透明。

2.银行法与商业银行竞争的要求不相符

首先国内与国外金融机构适用的法律不一致,这不利于商业银行间的充分竞争。国内银行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而外资银行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适用的是不同的银行法。其次中资银行业务受限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应开拓一些新业务,但新业务的开展得不到法律的保障,因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的业务范围不相符,而外资银行开展新业务则没有限制。再次未建立商业银行存款保障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破产时,在支付职工工资、劳动保险等费用后,应优先支付个人储蓄存款的本金与利息。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破产后所剩的资产是很有限的,很难弥补社会公众的存款损失,而商业银行与大众息息相关,为了保障大众利益,国外很多国家建立了存款保障制度,这样即使商业银行破产,大众能从保险机构得到相应的补偿。我们还没有建立存款保障制度,如果商业银行破产,将会损害大众利益。

3.金融监控立法不完善

目前,我国制订了一系列的金融监控法律法规,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有效的防范了金融风险。但这些法律法规与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情况不相符。首先金融监管目标单一。我国银行法规定了金融监管的目标是维护金融业的稳健经营,这对金融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金融监管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此。同时金融监管不是万能的,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不当会导致成本上涨等,所以金融监管要有一定的原则,只有在原则范围内才能实现监管目标,但我国金融法律法规没有制定相应的监管原则。其次需要进一步完善对金融预防性监管的规定。虽然我国银行法对金融机构预防性监管做了明确规定,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如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把关不严。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业的稳定,将可能危害金融机构健康运行的因素排除在外,控制市场准入是关键,但我国对金融市场准入监管存在不力,金融机构批的过多;越权审批现象时有发生。

▲▲二、完善我国金融法律制度的对策

1.调整中外金融机构相关法律

我国国内金融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适用的是不同的法律,这与国际水平不接轨,所以急需将两部法律合并调整。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的政策基本上都是以法的形式出现的,法律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可以做适当的调整,使中外金融机构能享有同样的优惠,取消外资金融机构的限制,赋予它们充分竞争的权利。

2.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法

首先扩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已不能满足时代需求,所以要修改我国的商业银行法,扩大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世界各国的商业银行都扩大了业务范围,除了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的业务外,还有资产管理、投资顾问、消费信贷等。随着法制的不断完善,这些业务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为了跟上国际发展步伐,提高市场竞争力,非常有必要以法的形式将这些业务品种规定下来。其次增设新的金融法律法规。制定统一的《金融法》,在完善银行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建设金融法制,开展新的金融业务法律法规,使各项金融活动都能纳入法治轨道。增设《金融投资保护法》,存款保险制度属于强制险,但不适用一般的保险公司,应该设立专门的保险机构,属于非营利机构,设立在监管部门。

3.完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首先确立金融监管目标。借鉴国际通行做法,我国要拓宽金融监管目标,如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金融业具有高风险性,如果一家金融机构经营不善,可能会影响其他金融机构,进而危及整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保障存款者利益,金融机构的资金主要来自存款者的存款,如果不能保障存款者的利益,会使大众对金融机构丧失信心,影响金融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要保障存款者的利益,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发展;促进金融业的公平竞争,只有公平竞争,金融业才能得到稳定发展,这就要求金融监管机构用监管手段确保金融机构处在平等位置,避免不正当竞争,确保金融市场良性发展。其次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当前我国金融监管体系还不健全,要确立监管职责,赋予监管部门独立的监管权。再次制定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是金融监管机构进行监管时的依据,虽然我国已制定了相关的金融监管法律,但还没有涵盖金融业全部,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全面的法律体系。第四完善预防性监管制度,加强对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把关,从严控制金融机构的审批,对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的要严肃查处。加大对金融机构管理层人员资格的审核,对不具备资格的坚决取缔。第五建立事后监管制度,实施预防性金融监管。金融机构破产后会危及到存款人的利益,为确保存款人的利益,可以建立事后保护监管制度。

参考文献:

[1]张宇润.金融法的定位及内在冲突的衡平[J].当代法学,2004(1)

[2]王建敏.论我国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创新[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4)

篇5: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浅析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金彦

论文关键词:养老保障制度 社会统筹 个人账户 补充养老保险 基金

论文摘要:文章从世界及我国即将面临的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入手,提出应在我国建立起一种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养老保障制度的观点。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主的养老保障制度,提出关系到养老保障制度生存及改革中巫待解决的四个问题,并分别就这四个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人口老龄化现象自19世纪后期在发达国家出现以来,已引起各国的关注。在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结构也开始向老龄化方向发展。据专家预计,到2030年,全球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由目前的9%上升至16%.西方人口专家将本世纪称为“世界性人口老龄化的时代”.面对即将到来的全球性的银色浪潮,世界各国一直在探索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至今已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

在我国,由于20世纪50-60年代的人口高速增长,以及70年代以后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不久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因此,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必须能够承受-2030年左右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并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目前,我国基本养老金计划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社会统筹部分实行现收现付制,其基本特征是退休保障成本在代际间转移,这个部分主要解决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来源问题;个人账户部分实行长期积累,是基金制,这个部分主要是老年人按照所尽的缴费义务多少的不同收取不等的养老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实行的是个人账户的方式,也就是基金制,它使实力雄厚企业的退休员工将有更多养老金收人,它是一条增强企业吸引力、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有效措施。

由于我国养老金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具体操作执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能否合理地解决对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生存与改革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前的阳体制所带来的遗留问题

近几年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对旧体制遗留的问题不做处理,新体制就根本不可能顺利运行。要想完成向新体制的过渡和改革,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即正视旧体制的遗留责任问题,并认真地加以解决。

旧体制的遗留责任包括两个不同的部分:一是已退休职工(“老人”)的养老金来源问题;二是改革前参加工作的在职职工(“中人”)个人账户中积欠的“空账”如何补齐的问题。这两部分都需要一种特殊的解决办法。

笔者认为应另外成立一个过渡机构,把已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筹集、发放及管理责任全部交给这个过渡机构负责。“中人”随新职工一起全部进人新体制,即分别加人社会统筹系统和个人账户系统。“中人”个人账户中“空账”的充实责任,也交给上述过渡机构,以承债方式落实。由这个过渡机构与新制度体系中的个人账户管理机构签署明确的债务协议,制定一个稳妥的债务及利息偿还计划。另外,将部分国有资产变现,所得用于充实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空账”,这也是现阶段可采取的方法之一。

简而言之,新制度中的社会统筹体系与个人账户体系要严格分开;转轨期间旧体制遗留责任的`处理和新制度的建设,在机构设置、人员管理、资金筹集及债务责任上也要严格分开。

二、社会统筹养老保险的费用缴纳是采取“费”还是“税”的形式

鉴于目前社会保障费常因征缴力度不足,缺乏法律基础等原因而面临拒缴问题,不少人建议实施“费”改“税”.无疑征税有征税的优点,例如具有强制性、管理成本低等,因此,可以开征社会保障税,以保证社会统筹部分能够得到有效的征收。当然,社会统筹养老金也可以由税务部门代征,所征收资金全部进人社会统筹养老基金或社会统筹养老金财政专户。

三、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应处的地位

我国目前虽已建立了三个层次的养老金制度模式,但现阶段养老保险改革的重点仍停留在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上,而类似于国外职业养老金计划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目前只处于一种零星发展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人们长期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功能定位于辅助性地位,担当着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角色。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深人,笔者认为大力发展类似西方职业养老金计划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也应担当重要角色,而不仅仅是一种辅助性地位。这可从养老金工资替代率上体现出来。我国目前实行“统账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职工退休后从统筹账户中取得的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总的替代率,相当于职工退休时工资的45%-55%左右,这样水平的替代率只能满足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国际公认的退休职工保持正常生活水平的替代率为75% .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企业层次的养老金计划,使其提供的替代率在20%-30%左右,从而使总的替代率达到75%,以保持退休职工的正常生活。

四、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

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关系到整个制度的成败,尤其实行部分积累的统账结合制度,基金的保值增值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尚未走出一条规范化运作的可以抵御风险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据有关部门测算,基金平均回报率扣除通涨率后,实际收益率为负值。养老基金不能实现投资增值,对抵御人口老龄化和减轻国家、企业负担都很不利,特别是个人账户积累基金的增值直接影响到职工退休后的保障生活水平,收益率远低于工资增长率时,工资替代率就难以保持合理水平。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基金不由政府机构直接经营,而是以委托、授权方式交由具有诚信和能力的民间机构投资运营,并且应形成多家竞争机制。可以在目前大致具备经营条件并在全国各地均有一定业务基础的商业金融、保险等机构中进行选择,以承担基金经营任务。

篇6: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物流产业处于高速增长和激烈竞争阶段

(一)我国物流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

纵观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以前,当时由于受到计划经济和原苏联模式的影响,物流业主要是保证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指标的落实,很大程度上忽略物流的成本与经济效益;第二阶段是1978—1993年,伴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西方先进的物流思想也同时在国内受到重视,物流产业处于初始成长期;第三阶段是1993—2000年,由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企业物流需求的不断增加,现代物流得到广泛重视并实现规模化的快速发展;第四阶段是2001年以后,我国加入WTO后,外资物流企业大量涌入我国市场,推动国内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据相关统计表明,最近五年我国物流产业年均增幅在20%以上,预计2010年物流产业将达到96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加拿大、西欧的9%。物流产业已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企业创造利润的源泉之一。

(二)我国物流产业呈现多元化格局,竞争更为激烈

按照我国加入WTO时的承诺,2005年,在商品分销、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仓储、货运代理、邮递服务等物流市场领域已经全面开放,市场主体正呈现国有、集体、个体、中资、外资等各种所有制物流企业相互依存、同台竞争、相互促进的多元化的局面。一是国外跨国公司以合资或独资形式建立外资物流企业,为其在中国的生产、销售和采购等物流活动提供越来越全面的服务;二是民营物流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和经营模式建立的新型专业物流服务企业,成为物流市场最具活力的力量;三是传统的运输、货代、仓储、批发国有企业,仍是物流市场的主力军。这种多元结构使我国物流产业形成了激烈竞争的格局。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方兴未艾

第三方物流模式是一种个性化、多功能的增值服务、效益和效率都比较高的现代物流社会化服务模式,受到全球企业的广泛关注。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率分别高达80%、76%和58%,而且需求仍处在不断增长之中。我国第三方物流开始于20世纪末,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较高发展潜力的崭新行业。据统计,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营业额从2001年的400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000亿元,年均增长36%。中国仓储协会第三次物流市场调查表明:57%的生产企业和38%的商业企业正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满意度逐渐提高。预计到2010年,国内第三方物流将达到3700亿元,年均增幅25%左右;到2020年达到22900亿元,年均增幅20%左右;第三方物流占全社会物流比重,2010年将达到30%~40%,2020年将达到70%~80%。

二、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物流产业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然而,同发达国家物流产业相比较,我国物流产业还相对落后,一些弊端逐渐显现。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来,物流产业明显暴露出落后和不适应的劣势。

(一)我国物流产业市场机制不健全,缺乏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

现代物流产业涉及内贸、外贸、铁道、交通、民航、邮政、海关、质检等多个部门,横跨运输、仓储、装卸等不同的行业和地区。这就必然要求通过建立政府部门间的综合协调机制,构建统一、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然而,受计划经济以及物流产业起步晚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实际上处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物流产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割在若干个部门和地区,各部门和地区自成体系、自我管理,使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利和责任相互重叠,无法形成有效合作和协调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在现代物流体系缺位的背景下,物流资源无法得到科学、有效的统一配置,阻碍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物流产业增长方式仍然属于粗放式经营模式

尽管我国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同发达国家物流产业相比较,我国物流产业整体水平弱,物流产业仍然处于粗放式经营的层面,质量和效益并不理想。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推行现代物流精细化经营,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毛额的比重已经降低到10%左右,而我国2005年这一指标仍为18.5%,是发达国家的两倍。这就意味着我国物流成本是发达国家的两倍多,物流产业效率偏低。另一方面,我国物流业务附加值低,增值服务少。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提供单一运输和仓储服务,缺乏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特别是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导致物流活动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粗放阶段。

(三)我国物流产业空间布局上呈现区域梯级发展模式,明显存在城乡物流“二元鸿沟”现象

我国物流产业空间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领先于中西部地区,表现为物流基础设施和规模大的物流企业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据统计,我国物流基础设施54%分布在东部、30%分布在中部、16%分布在西部,呈现明显梯级递减模式。物流基础设施“鸿沟”已经成为制约中西部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在2005的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中,东部地区有87家,而中西部地区仅有13家。另外,我国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发展严重失衡,农产品物流与农资物流发展滞后,城乡物流“二元鸿沟”现象显著。目前,农村交通网络还不够发达,农产品物流设施、设备落后,农产品现代物流企业几乎是空白,造成我,国农产品物流低效率。据资料显示,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5%~30%。

三、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起,全球物流服务业加速发展,延伸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我国自加入WTO以来,国内物流产业先后经历了从保护到全面开放的过渡阶段,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正在发生实质性的融合,推动国内物流产业朝着协同化、信息化、服务优质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发展。

(一)物流产业协同化

21世纪是一个物流全球化的时代,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步一体化,大规模生产、大量消费使得经济中的物流规模日趋庞大和复杂,传统的、分散的物流活动正逐步拓展,整个供应链向集约化、协同化的方向发展,成为物流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之

一。从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角度来看,物流产业重组、并购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层面上,而是转移到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整个产业链条上,经过服务功能、行业资源及市场的一系列重新整合,形成以利益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社会化的物流系统;从物流市场竞争角度看,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发达国家一些大型物流企业跨越国境展开连横合纵式的并购,大力拓展物流市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物流行业已经从企业内部的竞争拓展为全球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从物流技术角度看,信息技术把单个物流企业连成一个网络,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供应链,使多个企业能在一个整体的管理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调运作。

(二)物流信息化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普及,推动传统物流方式向物流信息化转变。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是指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经营管理、物流流程设计与控制和物流作业等物流活动中全面而深入的应用,并且成为物流企业和社会物流系统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信息化一般表现为三方面:一是随着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问题,实现物流信息的商品化;二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促进企业流程改造,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法,例如仓储优化、运输路径优化等;三是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提高上下游企业信息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三)物流绿色化

伴随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即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绿色物流正在这一背景下成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体系的净化和优化,从而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我国,由于经营者和消费者对绿色经营、绿色消费理念的提高,绿色物流正日益受到广泛和高度的重视,初步搭建起企业绿色物流的平台。不少企业使用“绿色”运输工具,采用小型货车等低排放运输工具,降低运输车辆尾气排放量;采用绿色包装,使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开展绿色流通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到2005年底,全国已有12000多家企业获得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800多个企业、18000多种规格型号产品获得环境标志认证。物流绿色化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在得到普遍认同。

(四)物流服务优质化

消费多样化、生产柔性化、流通高效化时代使得社会和客户对现代物流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物流形式带来了新的挑战,进而使得物流发展出现服务优质化的发展趋势。物流服务优质化努力实现“5 Right”的服务,即把好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以适当的数量、合适的价格提供给客户将成为物流企业优质服务的共同标准。物流服务优质化趋势代表了现代物流向服务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延伸,表明物流服务的质量正在取代物流成本,成为客户选择物流服务的重要标准之一。

(五)物流产业全球化与国际化

近些年,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更多的外国企业和国际资本“走进来”和国内物流企业“走出去”,推动国内物流产业融入全球经济。在我国承诺国内涉及物流的大部分领域全面开放之后,USP、联邦快递、联合包裹、日本中央仓库等跨国企业不断通过独资形式或控股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外资物流企业已经形成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域为基地,分别向东北和中西部扩展的态势。同时,伴随新一轮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我国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在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物资、原材料、零部件和制成品的进出口运输上,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正在发生较大变化。这必然要求物流国际化,即物流设施国际化、物流技术国际化、物流服务国际化、货物运输国际化和流通加工国际化等,促进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几点思考

上述分析表明,国内物流产业存在多方面问题,面临着适应各种新趋势的巨大压力和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国内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顺利转变。现代物流是建立在新的政策体制、技术手段、企业制度、运行机制的平台上的,对社会物流资源的全面整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上述的转变过程中需要重点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现代物流产业同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巨大的关联性,各国政府在其本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中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2002年12月,日本通过《新综合物流施策大纲》,明确了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包装机械化、库存管理数字化等方面的标准,实现了统一的物流管理体系,为日本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铺垫了道路。然而,我国物流产业仍然处于分割管理体系之中,极其不利于物流产业的发展。政府应该从整体上重视物流发展的规划工作,制定完善的物流产业政策,建立物流产业从宏观乃至行业管理的有机体系,形成合理的物流产业结构,实现管理上的科学、合理分工。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积极发挥三种功能。第一,政府应通过政策创新引导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发挥市场经济管理者的功能。现代物流产业的相关管理部门应积极遵循物流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创新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制定适应物流发展的投融资、土地开发和利用、城市交通管制、运输政策等综合性政策,使各个行业和各级管理部门在管理上进行通力合作和有效配合,克服多部门管理体制的弊端。第二,完善物流发展所需的宏观环境建设,发挥现代政府的服务功能。按照大流通的思路,合理布局综合物流中心或物流基地,完善国内物流基础设施系统,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标准化建设,推动物流产业向集聚化、联合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第三,平衡东西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鸿沟,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功能。通过特殊的政策倾斜,发挥东部沿海物流产业的牵引力作用,支持和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物流产业带动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促进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物流产业的平衡发展。

(二)转变物流企业经营方式,努力提高物流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入WTO后,我国与全球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物流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的竞争更为激烈。但是国内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比如,粗放式经营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过度的环境污染遭遇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这些都将使得物流产业遭受沉重的打击。因此,转变物流企业经营方式,改善物流管理水平,提升物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是领先国际物流市场的重要战略。首先,实现粗放式经营模式向节约型、精益经营

模式的转变。注重精细管理,避免粗放经营,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方式,利用较少的物流资源完成尽可能多的物流量。其次,大力发展循环物流,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积极制定绿色物流规划,倡导绿色包装,鼓励发展逆向物流,支持企业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和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最后,整合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两者的整合将极大地提高物流企业经营效率。一方面,第三方物流的健康发展依赖于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活动应保持系统性、一致性,电子商务恰好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通过建设门户网站,为商家与客户之间提供交换信息、进行交易、全程追踪的信息平台,为电子商务的顺利实现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三)发展国际物流,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一体化

我国加入WTO后,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整合延伸到国内,企业的经营视角已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区,而是转向全球市场,物流国际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如何应对物流国际化将是国内物流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首先,我国物流企业应增强全球化物流的整体意识,积极制定、实施国际化物流战略,通过技术革新提高国内物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成本优势。其次,积极参与全球动态联盟供应链,利用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条经济利益相连、业务关系紧密的行业供应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环境,加速商品周转、资金流动、减少库存和加速商品的国际流通。

[参考文献]

[1]罗子俊.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J].集团经济研究,2006,(10).[2]汪鸣.2006:我国物流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综合运输,2006,(3).[3]马天山.我国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D].长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4]李文静.国外绿色物流的发展与实践[J].物流技术,2005,(9).

[5]仵自连.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建立高效畅通的物流体系[J].中国物价,2005,(6).

[6]黄小彪.关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思考[J].商业经济文荟,2005,(1).

[7]张丽君.关于物流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集团经济研究,2006,(4).

篇7:苏宁物流配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苏宁物流是围绕营销,成为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的决策被纳入营销战略进行综合管理,形 成协调的竞争战略,通过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机械化作业平台和有效整合的物流网络,提供服务产品 和物流解决方案。

目前,苏宁在全国拥有 3 个物流基地,93 个配送中心,196 个配送点,在全国形成了长途配送到市、短途配送到店、零售配送到户的三级体系一体化运作模式;物流基地仓储面积 80 万平米,仓储总量达 到 400 万台/套,单日最高零售配送量突破 50 万台/套。物流以“网络集成化、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化、人才知识化”为发展目标,借助自主开发的 WMS、TMS 等管理系统建立了收、发、存、运、送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实现 2 小时准时化配送,并辅助以“绿色通道”,实现对客户的“优质、快速、满意”的物流服务,物流方面现拥有零售配送、门店调拨、D 到 XD 调拨、D-D 调拨、家电以旧换新、网上商城、会员礼品及目录销售、异地送检送修等多项业务,准时化配送、信息化排程、干线调拨、B2BB2C 门店补货、城市快递,一切只为消费者。但自建物流体系所产生的成本也越来越多地挤占家电零售行业本已微薄的利润空间,为了能够长期持续发展,就迫切需要探究减少这种成本的措施。苏宁是迅速发展起来的家电连锁企业,在其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物流配送的支持,配送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苏宁经营成本的高低,影响苏宁赢利的能力。因为物流配送是实现连锁经营的关键环节,是连锁经营的纽带,是连锁企业强大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国大型家电连锁物流配送模式的发展现状

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的进步为我国的物流配送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技术基础。目前现代化物流管理和配送技术中的一些先进信息技术和配送技术己进入我国并在我国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 用,如条形码技术、计算机支持的信息管理技术、EDI、MRP 等。此外,政府对物流配送提供政策支持。国家多次强调配送中心对发展连锁店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近年来,物流配送及配送中心的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在企业如火如荼建立自己配送中心的同时却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配送中心规模小,统一配送效率不 高。我国许多连锁企业自建的配送中心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在这种现实条件下建

立的配送中心的规模小,配送能力比较差,限制了连锁企业统一配送率。大型家电连锁物流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大型家电连锁企业来看,家电配送发展时间短,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只是近几年的事,处于粗放经营阶段。具体表现在:(1)淡旺季运力筹备缺乏计划性与科学性(2)配送中心选址与配送中心建设不规范

(3)物流网点没有统一布局分部建设没有体现规模经营(4)基础投入不足

(5)对物流工作重视不够

苏宁物流配送模式

随着家电零售商的逐步壮大,很多店面开始进入各个城市的核心商圈,而现场店铺是最好的商业资 源,如苏宁 1999 年开设的南京新街口店,店铺 1平方米一天的租金可以达到 3 元钱,而在其他地方只 要 3 毛钱,在这样好的地方准备一个仓库显得尤为浪费。于是苏宁就改良了这个流程,率先推出了第一 代的物流配送模式:卖场不设备品库,而是在另外一个地方设立仓库。货卖出时也不在现场试机,顾客 开好票只需在家等着,不久配送车辆就会送货上门。以往配送车辆送货只为一个人送,而现在可以集中 起来为好几个顾客送,以此降低成本。但这种分散式的、人工式的物流模式所产生的成本也越来越多地挤占着家电零售行业本已微薄的利润空间。

由此,苏宁在考察国外发达国家的物流模式后,借助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又率先提出了蕴涵信息 化购物、科技化管理、数字化配送等内容的第二代家电物流模式。例如苏宁爱普莱斯科技工业园的建设,2006 年 2 月 5 日,由苏宁电器集团旗下集信息技术、研发和家电制造为一体的工业公司——南 京爱普莱斯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园区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作为苏宁电器在长三角地区的物流基地,为半径在 100 公里范围内的家店卖场提供物流服务。第二代物流基地建成后给苏宁节约了大量的物流成本,以杭州基地为例,大约节省一半的物流成本。

苏宁电器是中国 3C(家电、电脑、通讯)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领先者,一直坚持“专业自营”的服 务方针。以连锁店服务为基石,每进入一个地级以上城市,苏宁都配套建设了物流配送中心、售后服务 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零售配送服务,全面专业的电器安装维修保养服

务,热情周到的咨询受理回访服务,苏宁电器竭诚为消费者提供全程专业化的阳光服务。当然,苏宁的物流配 送同样坚持“自建物流体系”,尤其是近几年苏宁连锁化征程,大规模的连锁店增加的边际成本,使得 我们需要探索更好的提高效率并减少配送成本的措施。苏宁长期以来一直坚持自建物流体系的配送模式,保证了物流配送的质量,提高了企业的服务水平拥有 5000 辆配送车的“快速反应部队”。这些配送车辆统一设计、统一形象,并配备了 GPS 全球定位系统,使消费者购买的每一台空调 都能安全及时地送货上门。目前,苏宁在全国拥有 3 个物流基地,93 个配送中心,196 个配送点,在全国形成了长途配送到市、短途配送到店、零售配送到户的三级体系一体化运作模式,苏宁在全国近百个城市建立的物流配送基地 总仓储面积已经达到了 80 万平米,仓储总量达到了 400 万台/套,单日最高零售配送量突破 50 万台/套,而随着杭州、北京、南京、成都等一系列第二代物流基地的建成投入使用,苏宁的“弹药库”无疑将更加充实。苏宁组建第三方物流公司

苏宁组建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优势分析

(1)大型家电连锁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与各大家电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建立起 一套较为完善的家电物流配送服务网络,有一套完善的配送服务体系。组建后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在为本 企业物流配送业务服务的同时可以开展对供应商和其他家电连锁企业的配送业务。

(2)大型家电连锁企业一般规模大、实力强,并且有自己的品牌优势。(3)有开展配送业务的行业经验和管理经验。经过长期的摸索,大型家电连锁企业对家电物流配送 的特点、要求有了一定认识,相比社会化的物流公司,更有家电行业的管理经验。

(4)随着规模经济的发展,地区间物资交流量的增加,会出现两个集约化趋势 :一是货流的发生地和 目的地的运量集约化;二是运输路径的集约化。这种由生产力布局而形成各大经济地域所形成的“点” 和以各种运输方式将他们连起来的“线”存在流向相同的密集交通流量,就是大型家电连锁企业物流形 成的条件和网络基础。

(5)大型家电连锁企业专注于销售网络的铺设与物流通道的打造上,如何建立起面向广大农村的家 电配送中心,扩大物流网络的覆盖面,拓宽销售渠道,将会成为大型家电连锁企业面临的主要命题。通 过成立物流公司,可

以快速建立起覆盖包括广大农村在内的销售网络,为提高顾客服务水平打下基础。

4.3.2 苏宁组建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的基本条件(6)国家政策的倾斜。国家对家电连锁与物流行业都有政策的大力扶持。

据国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经验,其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整合物流过程以实现对客户的增值服务。物流中的运输服务和其他功能的综合程度决定着产品的增值幅度。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想实现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并取得丰厚的利润,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l)物流信息的电子化。拥有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网络,这是物流作业的中心环节。特别是现代物流对 信息的电子化要求更高,无纸化作业已经成为一个趋势。拥有了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网络,就提高了作业 效率,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比如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结合。

(2)物流组织的网络化。提供运输服务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具备的基本业务,第三方物流企业只 有形成跨区域的运输网络,才能形成运输规模效应,同时,能充分利用各地的返程车辆,最大限度地降 低运输成本。(3)物流作业的规范化。通过规范化,以减少物流企业内部作业的混乱和降低运作成本。

(4)物流组织的智能化。在企业内部建立学习型组织,必须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人事培训 制度,以促进企业员工积极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以期最终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5)物流目标的系统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依据客户的营运目标来制定成本目标和服务目标。物 流行业属于服务性行业,仍是一个企业、需要赢利,在为客户服务的同时,要核算企业在既定目标下的 服务成本。(6)物流业务的市场化。大型家电连锁企业组建后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要参与市场化的竞争,虽然在 组织结构上仍属于大型家电连锁企业,但在经营上必须完全独立。4.3.3 苏宁组建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步骤

(1)成立物流部门 在已经建立的自有的物流网络上,利用与整合社会物流资源,专注于本企业的物流业务,支持一线销售,提高企业形象。(2)拓

展第三方物流业务的尝试 利用已建立起来的物流网络和巨大的品牌效应,积极开展第三方物流业务的探索与尝试,积累运作经验。

(3)成立物流子公司,并发展成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在积累了一定的第三方物流运作经验的基础上,将物流部门剥离出来,组建独立核算的经营实体。物流子公司在为本企业的物流业务服务的同时,积极 对外拓展业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4.3.4 苏宁组建第三方物流公司需要注意的问题

(1)加强配送能力。物流配送作为家电连锁企业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家电连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 要组成部分,其组建的物流体系旨在为本企业提供顾客满意的配送服务,增加同行无法企及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只能在满足本企业内部物流需求的基础之上利用剩余能力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造成对外物 流服务的能力限制,影响企业盈利水平。

(2)市场限制。大型家电连锁企业组建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首先是为本企业服务的,构建的企业自 营物流体系必定是为企业量身定做的,因此其软硬件条件可能最适合家电产品的物流业务,这就为其他 家电连锁企业提供配送服务创造了条件。但是作为同行业企业,他们有可能不会将自己企业的物流业务 交给竞争对手去经营。

(3)与母公司的关系。转型后的物流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企业,在承接母公司大部分物流业务的同 时,如何明确与母公司的人事、财务、经营等各种关系;如何消除对母公司的依赖;如何核算内外部物 流费用等都是需要企业处理的难题。

(4)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在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的大形势下,与国际接轨,发展现代物流已 成为大势所趋。在网络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 家电连锁企业的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物流能否快速、准确、低成本的进行成为各个家电连锁企业

能占有更大的市场分额、赢得更多消费者的关键。现代化物流要求大型家电连锁企业将信息化与物流结 合起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行全方位管理,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实现现代物流的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以及货流、信息流和人才流的统一。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型家电连锁企业 的物流系统的电子化、现代化、信息化还很低,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物流系统的高效运行。

苏宁组建第三方物流公司的 SWOT 分析

(1)优势

①苏宁规模较大,在各地区都拥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

②苏宁全国性的物流网络已基本成型,苏宁各地的配送中心对市场比较熟悉,并且有一定程度的实 际运作经验。

③苏宁与家电企业长期营销业务合作关系有助于物流业务合作关系的建立。

④国际知名的物流企业如住友、佐川急便、华润等企业已向苏宁提出合作开发物流产业的意向,苏 宁可以在合适的时机考虑引进外资,合资成立第三方物流企业。

⑤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

⑥良好的企业形象。苏宁电器公司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极其重视公司品牌形象的树立和维护。(2)劣势

①苏宁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社会的进步,顾客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快速反映、网上购物等将对企业的信息系统提出很大的挑战。

②控制残次品,加强进货管理,逐步降低库存。库存永远是家电连锁企业的痛,降低库存,减少商 品周转的物流环节直至达到零环节物流是企业一直追求的目标,需要企业的不断投入建设。

③缺少家电行业的物流人才。虽然苏宁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但由于我国物流配送还处在初级阶段,缺少按照国际规则要求、经过系统学习的专业物流人才。(3)机会

①目前还没有面向家电连锁企业的专业化第三方物流公司。

②苏宁在成立第三方物流公司后可以为其他家电企业提供完善的物流配送服务。

③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便利和保障。(4)威胁

①零售业的全面放开,国外大型商业连锁集团将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将对我国现有的商业企业产生 压力。

篇8: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 应急物流的基本概述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应急物流的概念,最初由欧忠文[1]等人于2003年提出,指以提供重大疫情、严重自然灾害、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它与普通物流一样,由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等要素构成,但又有着一定的区别。如表1所示。

与普通物流比较分析可得,应急物流具有以下特点:

(1)突发性。由突发事件引起,最显著的特点是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应急物流对时效性的要求非常高,必须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安全、最有效的方式把应急货物送往突发事件发生地。

(2)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源自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由于无法准确预测突发事件的持续时间、影响范围等,使得应急物流也具有不确定性。如2008年南方雪灾发生初期,政府对铁路、高速公路何时能够正常运营,滞留旅客的数量等都无法准确把握。

(3)非常规性。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省去许多中间环节,整个物流系统看上去十分紧凑,具有很明显的非常规性。如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迅速成立了应急指挥机构,确保救灾物资能够及时、准确送达目的地。

(4)弱经济性。只考虑物流的效率,甚至有时会成为纯粹的消费行为。

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在做应急物流的运作流程时必须认真思考,做必要的设计,这样才能在灾难来临时既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又把物流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其运作规律如图1所示:

基于应急物流的特点及其运作规律,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的差异性。如表2所示:

2 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应急物流研究起步较晚,许多环节发展不够完善。本文从物流运作各功能环节入手,分析我国发展现状。

2.1 组织环节

我国应急保障工作滞后,其保障机制具有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不计物流运作成本和代价高昂的特点。危机一旦发生,各级政府领导就会成立相应的处理领导小组,以危机的及时处理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这种运作机制是一把“双刃剑”[2]。一方面,我国应急物流是以行政强制力为基础,统一组织指挥应急物流保障活动。这样的机制使得整个物流流程更加紧凑,同时物流活动表现出极强的军事化色彩,确保救灾物资迅速准确到位。另一方面,我国没有正规化、法制化的应急保障机制,全国人民就会齐上阵,使得整个社会秩序紊乱,应急物流保障社会成本变高,效率变低,同时遗留的问题也比较多。

2.2 采购环节

应急货物采购时一般都存在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由于时间紧迫,部门筛选比较匆忙导致应急物流信息不对称,难以制定出科学的采购方案。

2.3 储备环节

首先我国应急物流布局不合理。目前我国仅在沈阳、天津、武汉、南宁、成都、西安等10个城市设立了中央急救资储备库[3]。这样的应急物资仓库显然不足,且仓库基本集中在中东部,很难对西部重大灾害实施快速响应。其次我国应急物流储备明显不足。随着社会工业化进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致使农民越来越依赖外部资源,而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商业基本是小商品店,自己不存货,一旦受灾,根本无法满足当地生活所需,农民会处于危险境地。

2.4 运输环节

我国现行应急物流缺乏专业队伍和专业设备,导致运输组织衔接不畅。应急物流作为新兴行业,其专业性很强,面临任务都是急难险重的,需专业人士负责。在我国,一般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就会出动部队,远远达不到专业性要求。同时,我们缺乏专用设备。目前国内应急救灾的设备,通常是有什么用什么。如在抗雪灾中,破冰时甚至出动了装甲车。虽然此举比较巧妙,但装甲车本职并不在此。如果前期建设中有一些应急物流专有设备,则出现冰雪封路时,直接调用即可。

2.5 配送环节

纵观历年来我国应急物资发放情况,均是通过政府工作人员、救灾部队分发给群众。效率不高、分发面窄,效果差强人意。另外,我国应急物流配送体系不太健全,配送方式欠灵活,交通运输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国内尚没有任何法规性文件对于应急条件下交通铁路的维护和抢修、临时场(站)建设等方面的领导体制、相关设备的征用、预案的制定、实施的程序、补偿和抚恤、经费保障以及平时演练等方面进行规范,导致了应急物流交通运输保障“无法可依”。长期以来,国内大部分地区多以铁路和公路作为物资输送的主要形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物流运载的区域差别相当大。运输工具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应急物流的运输保障效率。

2.6 信息环节

我国现行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难以满足应对紧急状态的要求。如地震发生初期,移动电话很难打出去,说明我国的信息化程度及水平较低。因此加强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是提高我国应急物流水平的重点所在。

3 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行物流进行改革。

3.1 采购环节

应急物流采购量一般较大,时间要求很高,供应商往往不单一,绝大部分市场商品都会由多个供应商同时提供。要求采购的时间短,程序紧凑简单,同时由于采购物资的重要性,对采购对象的质量等指标的要求更高。所以,应制定严格明细标准,提高要求,在进行应急物资采购时,开辟多种渠道,保证物资质量。

3.2 仓储环节

首先应合理增加仓储基地,结合外界自然环境对其布局进行合理化设置。如我国南方雨水较多,应多储备编织袋;粮食储备应考虑新粮和旧粮的合理储备问题;同时,应急储备可采取实物储备和合同储备相结合的方式。所谓合同储备是指民政部门提前与提供主要应急物资的企业签订采购合同,一旦发生需要,签订企业迅速提供价廉优质的物资。这样就避免了因一时供不应求物价上涨的危害。

3.3 运输环节

应急物流的特性决定了运输环节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路径时,成本最低的原则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如何有效压缩运输时间才是关键。因此,在灾难发生时,可考虑开辟绿色通道,保证物资畅通,实行优先运输等。如时间允许,可采取相关辅助或优化措施,以节约物流成本,保障应急物流的畅通、高效运作。

3.4 配送环节

为使应急物流流体充裕、载体畅通、流向正确、流程简洁、流速快捷,使应急物资快速、及时、准确的到达事发地,这就要求建立良好的应急物流配送体系。首先要发展物流基础设施,这是保障应急物流顺利实施的关键。其次,政府可通过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结合实际情况,整合现有社会资源,联合配送行业内信誉高、价格合理的物流企业进行协同式配送,而且可以通过大型物流企业已建立起来的供应链、连锁网络组织将应急物品投放市场。再次,在应急物流配送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研究用户需求的特点,选出对配送影响较大的需求指标,并根据各指标不同的侧重点,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构建完善的需求指标体系。

3.5 信息环节

由于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应该是一个适应性强、功能强、反应灵敏的信息网络中心和管理中心。灾害发生时,通过网络连接,灵活抽调各加盟物流中心组成一个有力的保障体系。

4 结束语

本文进行了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的差异性分析,总结了应急物流的特点、运作规律及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应急物流在组织、采购、储备、运输、配送及信息等环节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由于我国应急物流起步较晚,目前对应急物流的研究尚且停留在探索阶段,其发展模型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欧忠文,王会云,姜大立,等.应急物流[J].重庆大学学报,2003.

[2]雷玲.应急物流初探[J].企业天地,2004.

[3]陶倩.应急物流亟待完善[J].焦点.,2008.

[4]萧平.雪灾拷问应急物流[J].市场周刊,2008.

[5]王建,王菡.依托现代物流搞好应急保障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

上一篇:中共杭州市余杭区财政局委员会议事规则下一篇:核心价值观活动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