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学札记

2024-07-17

二年级数学教学札记(共6篇)

篇1:二年级数学教学札记

《小儿垂钓》一诗充满儿童情趣.这位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许多有趣的形式,孩子们学习的兴头很足,课堂上时时充满欢声笑语.这节课有不少可取之处。

1、放手让孩子自己了解诗的意思,但又有必要的引导,自学前让孩子们回忆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意,“看注释、看图猜、联系上下文”等,孩子们按自己归纳的方法在小组里展开热烈的讨论。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学习的效果是很好的,一个孩子起来说诗的意思,很多孩子争相发表不同的意见,相互补充。对古诗的意思达成共识以后,有一个女孩坚持要再说说诗意,可能感到老师不大想让她说了,她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把看注释和看图猜结合起来理解的。”多会学习的孩子呀。教师宽松的学习空间,使孩子们的潜力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我们要培养的不就是这样会学习,会思考的孩子吗?

2、多种形式感受诗歌的意境。

这首诗写的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学生倍感亲切,童真童趣跃然纸上,教师让孩子们分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丰富对诗歌的感受。孩子们的表演反映出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有的小组用原诗做解说,有的小组则用自己的话来解说;有的组表演时添加了水中游的小鱼,有的给路人增加了恰当的问话,那个“蓬头稚子”更是演得活灵活现。精彩的还在后面,老师问:“能不能把这首古诗用熟悉的旋律唱出来?”一个孩子自编小调唱了一遍,一个孩子说能用黄梅调唱,仔细一听,还真有那回事,另一个孩子说:我能用“梁祝”把它唱出来。马上有几个孩子窃窃私语:这能用梁祝唱出来吗?我也倍感好奇。听,梁祝的旋律配上这首诗倒也是另一番情趣。我想不管恰当与否,这种学习的形式学生感兴趣,最后欲罢不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是愉悦的心理体验,这应该是有益的。

3、不足也是明显的,动有余而静不足。比如自学古诗意思,缺乏学生个人安静的思考读书,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再交流会更利于交流。另外,活动很多,但最需要的活动--吟诵不够,学生没有读几遍诗,更谈不上熟读成诵。激发学生想象不够,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进入古诗描绘的境界中,感受诗的意境美,语言美。一堂课一首诗,单薄了。可缩短学习这首诗的时间,补充其他写儿童的古诗词,让学生感受更多的古典诗词中的儿童形象。

[《小儿垂钓》教学札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篇2:二年级数学教学札记

《秉笔直书》是小学语文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话语中的一篇课文。本文叙述了战国时代,相国崔杼杀了国君光,他让太史们写“先君是害病死的”,太史坚决不从,崔杼一连杀了三位太史,最后不得不让太史按史实记录。

本班学生在质疑以及查阅资料方面都具备了较强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本人大胆放手,充分让学生针对课文主要内容质疑,并能通过查阅资料、查字典等方法初步解决自己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课堂上,同学们能够较好通过重点词语理解句子含义,进而理解全文内容,从而体会三位太史的尽职尽责、不畏强权。

教学反思:

1、结合资料,了解背景

引导学生在搜集有关课文背景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了解时代背景的情况下来学习课文,这样不仅减轻了课堂教学的负担,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抓住线索,集中分析

引导学生将主要线索的内容——描写太史话语的句子集中起来分析,避免了讲课过程中的重复,并突显了太史们所共有的精神——刚正不阿、坚守本分,廉洁正直。次要线索安排在主要线索之后处理,适时地衬托太史们的这种精神,也顺应了学生认知特点。

3、抓住词句,朗读体会

引导学生在感受文字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本文所要传达出来的信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在本课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太史表情和语言的句子之后,先请同学们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内化文字的意义。教学中注意将齐读、分角色读、比赛读与评价朗读进行结合,使学生在朗读与评价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受到人物精神的感染。

学习本课之后,学生对太史们坚持正义,廉洁正直的精神所感染,在课后的读后感中也都纷纷表达出了自己对太史们的敬佩之情。可见,通过本课的学习,实事求是、刚正不阿、廉洁自律种子已撒在孩子幼小的心田中了。

《春潮》教学札记

这篇课文以“春潮”为题,描写了春潮形成过程和磅礴气势,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春天的力量——不可抗拒。

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体现了以下课程理念:

一、以学生为本,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特别是春潮形成的过程和其浩大的声势,通过想象既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辅助学生朗读好课文。

二、朗读为主,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三、通过学习本课,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怀。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也了解到了我们的祖国山河的壮美,了解到北方的春天是具有如此不可抗拒的生机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中国人民的力量也是不可抗拒的!

课堂上,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和抓住重点词句的教学方法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第一部分,主要是围绕第一自然段这个中心句展开讨论,找出“春天在进攻”的语句,并把握其中的重点词语,如“冲开”,“汹涌的奔流”,“变酥了”,“变软了”,“变暗了”等等,感悟春的万象更新。第二部分,主要以朗读为主,让学生在生发出豪壮的情感,感悟着春潮的气势不可阻挡,力量不可抗拒。

想法是美好的,但课堂上,孩子们的朗读一开始并没有读出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而是在后来,学生通过多次朗读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触之后才稍微好了一点。我很是郁闷,要知道,教室后面坐着我们四年级组的两位战友。课后,我找了找原因。一是,学习课文时,除了找到重点词句指导朗读,还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二是,应该想办法找相关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使用,这样就能够让孩子对自己的想象和实际的情景进行准确的对比,能够更有效的加深孩子对文章的感悟。

《三月桃花水》教学札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通过一节节的语文课,对一篇篇文章的学习感悟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语言的实践中逐步提高的。

我在进行《三月桃花水》一课的教学中,围绕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展开语文教学活动。《三月桃花水》是一篇诗一样的文章,课文描写的春天的美丽,所以教学时,我首先放一段有流水的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到春天的来到,春天的美丽。再通过听录音将学生带入文章中,初步谈谈自己对文章的感受。在这样优美的情境中,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包括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性的自学朗读和课后巩固性的朗读;课堂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熟悉生字词的字音,初步了解课文意思、课文结构,以及初步感知课文的意境;边读边想象,在朗读中创设情境,理解课文的意境;把对春天、春水的喜爱、欣赏之情带到朗读中,让学生有感情、有意境的朗读。学生学完后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仿写,学生想到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音符,天使„„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和文章中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种一片太阳花》教学札记

《种一片太阳花》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住在机关四合院里的“劳动者们”种太阳花的事。文章虽然短小,却很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界生物对人们精神的抚慰和灵魂的启迪,寄寓了作者独特的感受。

上课时,我引导学生按照“为什么要种太阳花——太阳花开得灿烂多姿——单独一朵花生命短促——来年还种太阳花”这一线索,理请课文条理。理解作者选种太阳花和来年还种太阳花的原因,思考太阳花与人的联系。课文描写最精彩动人的地方是6—8自然段。作者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把太阳花的艳丽多姿、生命力旺盛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学这一部分时,我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找到相关的语句,结合朗读,体会字里行间表现出的“我们院里的劳动者们”对太阳花的喜爱之情。第九自然段是重点段,我指导学生精读,用心体会为什么重点要写单独的一朵花。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找到相关语句朗读后,我先请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将内心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与大家交流,最后,用一两句精彩的话来激起学生与作者的共鸣,如“太阳花那平凡的生命一样可以灿烂多姿”。

为了让学生能由太阳花联想到具有“太阳花”品质的人,我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学习课文后所受到的启示,再将内心的感受写下来。他们想到了交警、白医天使、教师、清洁工等一些像太阳花一样美丽的人。虽然孩子们都将自己的心里想的写出来了,但个性化体现不够。

《一双手》教学札记

这篇课文尽管朴实无华,但对于学生来说,要透过一双手,体会出林业工人张迎善这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平凡之中的伟大,并产生敬佩之情实属不易。

围绕这几个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有效的教学环节: 〈一〉、整体感知,认识一双手

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手”的外形,说说这双手给你的整体印象是什么?

〈二〉、细读课文,解读一双手

(1)首先通过抓7个具体描写张迎善的手的句子,感受双手的坚硬粗糙,宽大以及伤痕累累。在这个环节中我要求⑴找出具体描写张迎善的手的特征的语句,并在书上做出适当的圈点和评注。⑵说说在你的眼中,张迎善的手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可以用“这是一双的手”的句式来交流。重视了学生的自学让他们在小组交流、讨论,进而理解手的特点,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把握了课文的中心。他们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扎室,在无意中体会了文章的中心。通过量我们手的大小,与和张迎善的手相同大小的图形直接接触对比,非常形象直观地体会到这是一双天下第一号大手。同时,鼓励孩子把自己对这双手的体会用个性化的朗读表达出来,通过个别生读、想读的读、男女生互读、师范读生想象后再读等多样化的朗读方式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

(2)通过学习8——19段,在学习中重点通过对“每天载一千多棵树、手往土里得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等数字的体会,让孩子自己动手算出张迎善的手与土壤接触的次数是多么的频繁,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由衷地赞叹这是一双比钢铁还坚硬的手;还抓住“26万,33垧,44.5垧,1300立方米,3500层积立方米”这些给人深刻印象的数字,鼓励学生把这些抽象难懂的数字与我们熟悉的学校面积做对比,了解到张迎善造的这33垧林几乎相当于50个学校那么大;而他所改造的44。5垧迹地林和次生林,也就将近66个学校那么大。他所生产的1300立方米木材,放在我们的教学楼里,要盖450层!让学生非常深刻地感受到这双手所创造的奇迹,此时此刻,学生面对这样一双手,对它的认识已经比上课之初深刻了许多,以“你觉得这还是一双怎样的手?”这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在自由表达中重塑对这双手的情感建构,透过这双手感受到这位普通劳动者为绿化祖国,为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三〉、情感升华,赞美一双手

通过课件放映录象将这种崇敬和赞叹推向高潮,联想升情。作者说: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孩子们,看着这双手你还看到了什么?此时透过这双手学生看到的已经不仅仅是一双手了,是一车车的木材,是一弯弯的清泉,是一群群的小动物,也可能是张迎善以及和张迎善一样的劳动者美好的心灵,幸福的笑脸„„

〈四〉总结全文,读写结合

从课堂的反馈情况来看,这一教学设计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另外也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加深对课文内容和主旨的理解。在这四个板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紧扣文本进行教学,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始的整体感知和细读课文部分,注重听、读和说,后面的情感升华部分,注重读和写,这堂课听说读写贯穿始终,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当然在本节课中也有让我觉得遗憾的地方。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应再多给学生创设情景,必要的时候要给他们进行范读,在体会到这双手创造了无限的财富后,再回顾关于手的具体描写的句子,孩子的体验不同了,效果可能会更好。

《手上的皮肤》教学札记

这是一篇说明文,生动的介绍了手的特点和作用,让我们感受到了手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几个方面做起:

1,鼓励学生,设疑解疑。

教学开始,我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学习,而是让学生根据课题设疑,鼓励学生把心中的疑问大胆的提出来,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交流,从而解决了问题。

2,根据课后提示,指导学法。

教学时,让学生边默读边批注,体会和运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1)想想每段写的是什么,把各段的意思连起来。(2)找出文中的总述段或总述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加强训练,注重延伸。

让学生通过读,理清文路,找准学路。抓住了第2~5自然段。选准重点(了解手上皮肤的特点和功能),集中精力,突破重点。并用尽量少的文字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强调习惯的培养与巩固,边读、边想,边批注。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手上皮肤的奇妙,有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了阅读的方法,在交流中感受到了手的奇妙后,要珍爱我们的手。

《草帽计》教学札记

这课的教学,我力求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角色转变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角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鼓励学生质疑。

教学一开始,教师不是让学生被动学习,而是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鼓励学生把心中的疑问大胆的提出来,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在第二课时,教师又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交流,从而解决问题。在这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组织者。

二、适时点拨,拓展学生思维。

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还应当是引导者,适时的点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积极思考。当学生在了解了我军情况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揣摩贺龙当时的思考,是这样点拨的:“贺龙看到这些情况,心里是怎么想的?用‘贺龙看到 _________,心想 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还有在学生学完课文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想想说说“红军战士听到白军自相残杀的消息后,肯定有许多话想对贺龙说,会说些什么呢?”这些地方的点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包公审驴》教学札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新课标强调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更多地关注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它不仅要看教师“教”得怎样,更要看学生“学”得怎样,甚至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来看教师是怎样教的。在新课程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要为课堂生成营造空间,给学生搭建一个个展示个性的舞台。

《包公审驴》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通俗易懂。在教学设计时,教师的问题预设注重了激发学生的课堂生成,为他们的生成打下了铺垫。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环节中:

1.小组合作学习故事的经过部分,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由小组讨论。在后来的学习成果汇报和班级交流中还有“问题解答场”环节,让学生自由交流小组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保护并培养学生自主质疑、解疑的能力,促进课堂生成新的情况。而后通过师生共议,帮助学生筛选问题、解答问题。如:学生在课堂中就提出了一个很有探讨意义的问题:“课文第四段好像与故事无关,为什么?是不是可以去掉?”我当时就为提问的学生鼓起了掌,因为这一段是典型的侧面描写,突出了案件的奇,反衬出包公的机智、遇事冷静的品格。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把这个教学点淡化了,只在朗读中带过。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关注到了这一点,并生成了这样的新问题来研究,弥补了我教学设计中的不足。

2.在学完课文以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想一想,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意欲引导学生发现课文要赞扬的中心人物——包公的足智多谋。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不愿跟着我备课设定的思路走。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学生提到了偷驴贼、王五都用了计谋,并分析出偷驴贼的计谋用错了地方,而王五则用计谋帮助了自己。

在课堂实施中学生还生成了很多的新情况:自主提问时提出与课文相去甚远的问题;再读完课文结局后,还要小组合作表演包公审偷驴贼的过程。如果一味的迁就学生,很可能无法完成计划的教学任务,如果着重完成教学预设,课堂将会死气沉沉。我们如何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既尊重学生的思考,又完成教学任务,一举双得呢?这是我要探索的问题,也是值得与同行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永生眼睛》教学札记

讲授《永生的眼睛》这课时,总体感觉比平时要好很多,因为学生认真听了,思维也紧紧跟着我的思路在运转着,所以感觉课堂气氛很好,尤其最后游戏活动,使学生再次感受了通过捐赠给他人获得新生的美好。

课堂上学生能展开丰富联想从各个角度来说眼睛的作用,即失明给盲人带来的切实痛苦,更有甚者,学生自动联系到以前学的《语言的魅力》里的句子,将这个环节引向高潮。

但我觉得自己美中不足的就在于没有能按照现在倡导的理念,多指导学生读,有感情地读,抓住重点词句读,展开想象让学生更理解课文,与文本产生共鸣。

今后我将更塌实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今天的不足会让我明天更完美。当然,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寻找一种明天会比今天更进步的感觉。

《跳水》教学札记

《跳水》一课情节起伏,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时首先由体育比赛中的跳水项目谈话引入后,出示课题,引导学生从课题质疑入手,从情感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学习课文。抓住重点段落精讲,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拓展练习,培养创新能力。

一、在朗读,感悟,体验中突破重难点。

在课堂上,注重以读为本,以读促思。对于孩子处境危险那部分,引导学生读书,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从而体会孩子的处境,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抓住一些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语言环境,同时让学生做一些动作,进行想象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入情入境。在理解“情况危急”的基础上,体会到船长的机智、果断、了不起。

二、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讨论想办法使孩子脱险一部分时,首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你有什么解救孩子的办法?”让学生都去思考,然后探讨这个办法是不是可行,真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最后引导学生得出船长让孩子跳水的方法最好,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时刻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练笔,多积累。

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语言因素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文中有两组关联词:(1)只要„„就„„;(2)即使„„也„„。在出示“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即使他不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难以转身走回来。”这两个句子让学生理解后,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这两组关联词进行说话练习,再学会说的基础上再写下来。

四、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当孩子被救上来之后,引导学生想象船上的人们都会互相说些什么?你学了课文之后,想对谁说些什么?学生展开大胆想象,对课文的学习理解从想象的人物对话中用清晰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节课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找学生朗读孩子处境危险时,虽然也找了几个同学读,但是有的地方读的感情不到位,没有充分表达出作者所描写的那种情况紧急处境危险。主要原因是指导朗读时引导语言单一,如果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去引导一下,如当一个学生读得不到位,根据学生回答出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水手们真紧张(学生接着读书);孩子害怕了(学生紧接着读)一定就会有不同的效果。本文来自冀教网

让学生自己想救孩子的办法时,还应该给他们充分的发言机会,而且在回答是否可行时,要让学生多围绕文本来答。允许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还应该以文本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太阳教学札记

《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课文重点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了解太阳的有关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研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2、学习作者准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方法,初步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3、初步学会利用现代化网络搜索信息,处理信息,积累信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根据本课教学需要,我利用网络课件。紧密结合课文而不局限于课文内容,对课文作了准确、生动、详实的说明及补充,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重点及难点。整个课件信息容量大,内容丰富,富有童趣,富于启发性,操作简便,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信息资源平台。

在此课教学中,我充分发挥网络课件的优势,利用网络课件提供的大量网页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上课伊始:我以亲切的谈话切入课题:同学们,说起太阳,我们一定感到十分熟悉、亲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世间万物在阳光下生活、生长。那么,你对于太阳有哪些了解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稍作小结,直奔课文内容:看来,大家对太阳看似熟悉却又不够了解。想更深地了解太阳吗?在教师富于感情地导入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入课文网页,直奔自学要求(点):1、2、3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查阅网页理解课文的方法,然后就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由于网络课件提供的资料极为丰富,学生不可能在短短的一节课中一一查阅。所以,我提醒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或有疑问的课文内容,我们可以进入网页细细查阅资料,而对自己已经清楚了解的知识,就只需对网页进行大致地浏览,甚至可以跳过不读。在自学过程中,学生针对自己学习实际,从丰富的网页中各取所需,真正体现了着眼于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了因材施教。

从个人自学到互动交流,学生头脑中有关太阳的科学信息陡然增长,这时,我引导学生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借此培养学生利用现代网络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积累信息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很快就理清了课文的脉络,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关系。而在学习本文说明方法的过程中,富有童趣、生动形象的网页资料使学生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三大说明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

教材只是一种凭借,通过这堂课的教学使学生对探索太阳的奥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此时,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尽情遨游,为学生打开了更为辽阔的窗口。

篇3:读《大学》札记(二)

修身是儒学进修中间过渡的一环。修身是正己, 先正己, 然后才能正人。“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修身为本, 教化为本。在修身的前提下向外展开, “齐家、治国、平天下”,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独善其身转向兼善天下。

齐家, 家和万事兴。首先是克服感情上的偏私, 其次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治国, 国与家的关系血肉相连、密不可分。要强调以身作则, 倡导推己及人的恕道,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只有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 还是作为兄长、弟弟, 都值得效法时, 百姓才会效法他。当今的家庭关系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家与国的关系依然十分密切, 仍然要提倡管好小家, 以有利于国家。

平天下, 一是治理好国家。要实行“絜矩之道”, 一言一行都要有示范作用。二是注重民心的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三是强调德行的重要。德本财末———敛财民心散, 散财民心聚。行善会得到天命, 不行善会失去天命。四是当政治国的人应爱憎分明。要有识别人才的本领, 用人要以品德为第一、才能为第二。五是明确利与义的关系。“仁者以财发身, 不仁者以身发财”。以财发身修养自身的德行, 以身发财没有好下场, 所以一个国家不应以财货为利益, 而应以仁义为利益。

篇4:车轴村家族二题 田野札记

家号

“车轴”这个地名并不是汉语的车轱辘之意。江边传统地名是纳西语,“车轴”旧称“竹”,后渐唤作“车竹”。因云南汉语方言“轴”发“竹”音,故有汉字“车轴”译写。纳西语里,“”是六;“竹”大意指有根子、有责任的庄户,后期也指租子。当地纳西语有一句大人骂小孩的话叫“竹必”:“必”意为卖,“竹必”就是把竹卖了,相当于汉语败家子;显然,指租子也合其本义。这样,“车轴”就是村子有六个轴(与村名对应记作“轴”)的意思,也就是说,有对“上面”负责的六个庄户。

这六个庄户分别叫鱼花驮(羊圈背后)、齐鲁达(齐鲁家的地)、瓜达(官家)、多郭(山包上面)、吕鞠纹(石头多的地方),另有一家不详。这也与明末中甸一地被丽江木氏土司控制,各地设瓜达管理的史实吻合。现除多郭家衍变为四户外,其他轴都已经没有了后人。

类似这样的指称,纳西语称为“达”,本义为“屋基”,“家号”为笔者汉译,简单说就是对某住户的标识以及称呼。现在,纳西族几乎都选用汉字做姓氏,但至少在中甸三坝和江边一带,这一套系统仍然保留着,社区依然会用家号称呼、区分部分住户。

车轴还在使用的家号共六十六个,加上一些已不使用的,则大致有八十余个。细细推敲,家号的来源不外这么几种:住家地理方位,如霍罗郭(水沟边)、金杂郭(背水处);住家最早来历,如咱布达(麦面换的屋基)、瓜芝里(一个村公共的田);所指家户性质,一般称呼客籍,如卡叭(朋友)、牟堆(银匠);以某一坐标点延伸命名,如吕古(中间的)、几沱(房背后的那家)、玛坝(后面的一家);从某家号延伸出来的子家号,如郭世罗家上下两户分别叫郭世罗格朵(新园子上边)和郭世罗木忒(新园子下边),多郭家衍生出多郭嘎举(多郭家前面那家)、多郭阿诺郭(粗糠叶树多的多郭家)。

家号对住户甄别有着明显的标识作用,这倒是类同汉姓的某些功能,但家号仍在各个层面与汉姓截然不同。家号是一些直接描摹、没有经过修饰的标识符号,较为原生态;而汉姓则是经过简约、抽象化的畛域系统(尽管其畛域性已逐渐模糊,像民谚就有“同姓不同祖”和“五百年前是一家”这样相反的说法)。另外,一定的区域内,姓氏相对固定在血缘群体上,除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因迁徙或其他原因改变;而家号恰恰相反,即便住户迁徙或另换屋基,家号也不会被跟着“带走”,新到户往往承袭原家号,接着唤作“某某家”。像今天的瓜达家就不是昔日的住户后裔,而吕鞠纹家却因搬到一个叫“叶吕”的坪子而改称叶吕家。

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中甸划属云南,同年即改土归流,国家力量正式进入。中央政权为长期动乱的滇西北一带送来了秩序,而政权的代言者则是代表中央权力的流官;也可以说,是这一类人的管理和权威为当地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安定。随着政权基础逐渐稳定,汉人和相当数量的其他族群移民陆续迁入。今天的车轴居民除一部分纳西族,绝大多数都是这一时期陆续迁来。

这样,本土居民和移民群体相对固定下来。对于新移民来说,纳西族就是土著、本地人,纳西语也就是本地话。于是,就有了不同层次的三种认同: 不同的族群认同划出了和而不同的族群边界; 迁入的汉人、民家(白族)等族群则迅速孕育了家族体系,并很快转回头影响土著居民;另外就是本地人(主要是纳西族)的家号认同。这其中,家号与家族是族群内部的畛域系统,两者之间又有着很大的相互影响。

纳西族家号是一个绵密而又系统的认知体系。在汉姓进入纳西社会之前,社区依靠这一套系统区分自己与他者。汉(姓)文化及家族观念进来后,这一套体系曾有过积极的文化调适,但规则和限定还是慢慢有了一些变化。像对早期客籍家庭,家号自然地附上去冠以名称;但随着移民接踵而来,后期似乎就有些措手不及,直接用上了“李家”、“陈家”这样的称呼。移民携带的家族界阈系统迅速冲击着传统的家号体系。慢慢地,纳西族逐渐接受了家族制度,顺带也就借用了汉人庞杂的亲属称谓和大量的风俗习惯。其实早在明代,丽江历代木氏土司就曾主动学习汉文化,并从中原延聘教师、医生、画师、开矿人员到丽江,当时的名人蓟羽士、担当和尚等都先后到过当地。不过,木氏仿效中原礼俗,多为据为己有、孤芳自赏的态度,这也导致有明一代,丽江只有木氏文人,汉文化及儒学并未真正进入纳西族民间。及至清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年),丽江改土归流,第十五代土司阿公阿目(官名木高)被降为土通判,权力大为削弱。儒学教育在流官政权支持下大规模进入民间,城乡私塾纷纷兴建。中甸旧县志也描述这一时期为:“么梭(纳西族)渐进文化,姓氏丛生。”(和清远、冯骏:民国二十一年《中甸县纂修县志材料》中卷。)

改土归流后,江边一带的纳西族确实有一个不断向汉(主流)靠拢的过程,这也是土著与移民文化互动过程的一个结果。除了双方的自然交流,这显然与外来移民先天地负载着政治中心的权力和主流文化,背后有着国家力量的支持息息相关,这无疑会在双方的文化互动中增加砝码,使形成中的“合成文化”偏向一侧。这样的转型过程如果仅仅用所谓“教化”来解释,显然是族群中心思想表现出的轻率。其中,从家号畛域转为家族认同,并继而接受一系列家族观念、操作行为甚至一部分仪式就是一个典型的变迁。然而,尽管这样,家号仍然存在于人们的视阈,只不过逐渐变成对当地老户的称呼,失去了原先自我命名、复制、衍变的能力,似乎成了家族系统里的一个纳西版。

家族袭夺

改土归流后,江边一带虽然有着不同层次的认同,但相对来说,家族认同已逐渐成为轴心。在强族意识支持下,内部认同不断固化,向外排斥力随之增强,家族间的斗争也日趋激烈。车轴村的情况表明,为壮大和衍放家族力量,除了明显地带有武力性质的家族斗争,还有一种相对隐蔽,自觉或不自觉采取的“家族袭夺”。

这里的“袭夺”本义是地理学上的河流袭夺(Stream Capture)。分水岭两侧河流,在破坏和蚀低分水岭的过程中,侵蚀作用较强的一侧河流先切穿分水岭,抢夺了另一侧相邻河流。——这种河流在发育过程中夺取邻河上游作为自己支流的现象就是河流袭夺。河流袭夺发生后,袭夺他河的河流称袭夺河,所属水系扩大,水量增加,侵蚀能力增强;河水被夺去的河流称被夺河,水量减少,水小谷宽,与原河谷不相适应。被夺河在袭夺河以下河段,因其上游被夺改道,形成源头截断现象,故又称断头河:其流向不变,但水量减少,流速变缓。断头河与被夺河在袭夺前是连续的河谷,袭夺后有分水岭相隔,但河谷形态依然保存,其内尚可找到古河流的沉积物和阶地。

这两个概念虽然分属社会和自然范畴,但在各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有意思的是,距车轴五十公里的长江第一湾地貌形成原因曾长期被解释为河流袭夺),故第一次将地理学的“袭夺”概念借用到家族研究中,以表达家族(庭)承祧、财产归属等的转变。具体说,就是指甲家族有意或无意利用各种手段袭夺了乙家族的承祧、财产,甚至是家号、屋基等有形无形的资源。

车轴吉同乐董氏,先祖为民家人,原籍剑川梅子哨。大理杜文秀回民起义时,先祖董春久和一罗姓人为避战乱结伴逃到江边。今罗氏祖坟墓碑尚铭有“丙辰之〔指咸丰六年(一八五六年)杜军进攻剑川、丽江及中甸一事〕迁居江边”字样。董春久很长寿,到1931年九十九岁去世,时中甸县长杨履中尚为董氏题词“熙朝人瑞”,匾额至今高悬在后人董如诚家老房子堂屋大门上方。董春久来到车轴后,依附于嘎子乐一瓦姓傈僳族家庭。瓦家只有一个女儿,后来就许给了董春久。当时,董春久没有田产,农忙时就在稻田里给辛苦劳作的农人讲笑话、耍小把戏消遣,以此获许在田里捡拾遗穗。董人缘极好,加上诙谐幽默,往往博得大伙一笑,有时为了听笑话还故意遗落穗条给他。董春久育有六子,岳父母去世后,子女都回复董姓。其中有两个儿子就留在车轴,又分别育有六子和八子,再加上外村的子嗣,可谓人丁兴旺。

嘎子乐夏银山家也是这样的例子。夏银山父亲夏长英民国初年孤身一人从外地辗转到车轴定居。夏长英有一身好拳脚,凭这才在车轴立足过日子,但他的身世委实让人捉摸不透,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去世,也没人知道他籍贯何处,当初为何过来,只有一口改不了的四川腔让人肯定他是川籍人。夏长英有银海、银山两个儿子。银山是遗腹子,长大后就入赘同村傈僳族荞家。依宗族承祧理念,入赘后子女应取女方姓氏“荞”,但夏银山的三个儿女都取“夏”姓,这自然表明,其儿女仍然是承祧夏氏一脉的。

吉皆乐二社徐世董家,村人谓之“徐董二姓”。徐家原姓董,纳西族。徐世董祖父董振芳只有一个女儿,就招婿川籍汉人徐国华。徐国华把儿子改为徐姓,但为了表明这也是董家,故取名徐世董。吉同乐饶文林的太祖父被甘家抱养,儿辈和孙辈都姓甘,但到重孙饶文林就“还祖”改姓饶。同族另一甘家仅育一女,后董振坤去上门,儿子就改回董姓叫董荣。董荣说自己家是甘、董两姓,但当笔者较真问起到底算哪家时,董还是认为姓什么就是哪一家。所以,怪不得乡间也早就有“甘家没有后人”之说。

还有,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张姓四川人到车轴做工。这位男子一顿能吃八碗饭,故喊他“张八碗”。后来,张八碗入赘迪古勒家,儿女现也改为张姓,还承袭了该勒家号,外人提起他家就说“勒张八碗家”。

至于车轴的原六个“轴”户,现只剩下了多郭家,其余几户的消失也大多因为家族袭夺。像瓜达家招婿杨金满,后人改姓杨,又招婿董姓男子,儿子叫杨正董。后来杨家从瓜达家址搬走,又有一何姓川籍汉人来旧址居住。乡人眼里就认定瓜达家——这个车轴历史最长的家族之一,已不复存在。这也应了当地人一句话:老根子往往就不旺!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以至于笔者在村政府翻阅《户主姓名底册》,凡名字有明显两个姓的家庭,一般都有这层经历,像迪古和赵其、赵清几弟兄,从姓名上看应曾有赵姓血统,一问,果然如此!

难道改一个姓就那么重要?!传统姓名制度中,姓氏标志着婚姻与财产世代关系的象征或作用,改一个姓就完全变成了另一个家族。经过几代人积累起来的财产,如果没有儿子,女儿出嫁后生养的孩子又姓了女婿家的姓,劳动成果和财产自然就变成旁姓人的;还有,家族承祧和父系祖先祭祀只能依照单边姓氏序列,改了别家的姓,通俗的说法也就是供了别人家的祖先。所以,袭夺行为最大的好处就是增加家族的分支房户和人丁,间接壮大家族力量。像夏银山虽是入赘荞家,但他将儿女改为夏姓,承祧自然也相应是夏氏一脉。又像董如诚家,现在还有谁知道其家族有着重要的傈僳族瓦家的血统?这里,被袭夺家庭发生了承祧断裂,它重新续过袭夺家庭的承祧甚至是祖先代际序列。——这与袭夺河和被夺河的特点何其相似,甚至可以将它与河流袭夺的各个概念一一对应起来。很多被袭夺家族虽然消失了,但它的一些特征会保存在袭夺家族中,形成一种新的“合成文化”,就像河流袭夺发生后,我们可以在断头河的河谷形态沉积物中觅见昔日的影子。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吉皆乐三社窝柯家因无男嗣,遂招婿吉皆乐一社迪满家卢维韩。卢维韩一直与妻方家族关系不好,常年住在大哥卢光韩家。依民家人传统,入赘相当普遍,也没有汉人“倒插门”之类的歧视说法,关系不好可能出于其他因素:卢氏已迁居江边,入赘态度受汉人文化影响而有所改变;卢维韩是小学校长,作为地方知名人士去入赘外姓,自然会被人指指点点……卢氏后人也向我证实了上面的推测。后来,卢维韩推广新学,公务繁忙,操劳过度患病。后久治未愈,一次更是在与妻子口角后吐血,不久郁郁故去。由于卢维韩长期与段家不和,卢家争气,将其遗体抢回埋在自家坟地。卢维韩遗一子段谨,孤儿寡母常靠卢家帮扶。后段谨育有六个子女,但男嗣仅有小儿子阿锡。这时,就有一个问题摆在面前——阿锡要姓窝柯家的段还是迪满家的卢。热衷于壮大家族的一些卢氏族人都极力主张“还祖”卢姓,但这样段就“无后”了。阿锡母亲等人很担心,最后是家族里一位德高望重的卢凡老人发话:阿锡就姓段不要改姓卢了!作为折中,阿锡的名字跟着卢氏佳字辈叫段佳锡。这是一个有明显袭夺倾向的例子,以后的发展还不得而知。

袭夺与被袭夺一般发生在客籍与土著家庭之间,且多数是客籍去袭夺土著。江边的土著在各方面比客籍有优势,所以袭夺行为通常会以入赘等攀附方式来做前期“掩护”;同时,也由于土著家庭宗族承祧理念较客籍弱,故也无意其被袭夺。当然,这里面也有生育观念差异导致家庭人口性别比例不同的客观原因:客籍家庭男性子嗣多,去需要男嗣接续的土著家庭实施袭夺行为的几率也相对多。看来,纳西、傈僳等本土族群改土归流后虽然逐渐接受了家族观念,但至少在操作性上仍远远逊色于汉人、民家这样家族制度较为完备的外来者。

大多数入赘家庭都转而采用父亲姓氏,但有意思的是,袭夺家庭(有时是具体的个人)似乎出于对被袭夺家族(庭)的歉疚,有时会采取一种把女方姓氏嵌入儿女姓名中的变通方法,像上文的“徐董二姓”等。这样做可以“障人耳目”,但也就仅仅维持一代人,因为不可能把另一个姓一直放在子孙名字中。所谓“××二姓”也只是过渡期的一个提法,从根本上来说,一个家庭是不可能行双系继嗣,供祭两支祖先的。

江边一带的村落都有着大量的家族袭夺行为,这也和改土归流后国家化进程的统一与同质化,以及西南边疆的“主流化”同步,像解放前的民家、纳西冒籍汉人现象就是该过程中一个小小的脚注。推而广之,至少在西南,车轴的经验会是一种典型范式,可以推延证明家族袭夺在类同的社区曾大量发生。这也证明,这样的行为在“新边疆”以来“汉—夷”、“主流—边缘”互动导致的同质化进程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也从侧面为西南一地汉人人口大量增殖的现象提供了一个重要解释。

篇5:札记二题散文

旧信箱

一个高约两米的立柜,分成了十多个大小相等的信箱,静静伫立在邮政营业厅的角落里。其中一个曾经装满了我年轻而斑斓的梦想。因为它的微小,属于我的秘密可以更深地隐藏,属于我的喜悦可以自由地蔓延,属于我的梦想可以无尽地生长……

在那个疯狂写信的时代,留在信封或信纸上的地址,成为一个人以平凡、卑微抑或高贵等不同方式存在的印记。每年,大量邮件带着温情与喜悦,将广阔的大千世界与蜗居的山坳小镇联系在一起。直到离开小镇数年后的今天,仍有邮件不断从天南海北抵达这里,皆被忘年交老罗悉心收存。对于重要邮件,老罗会第一时间电话告知或托人捎带;普通邮件则相对迟缓一些,但过不了多久,我就会收到他转来的厚厚一撂。由此可以想见,一个人的地址,多么难以被时光完全抹去呵!

在决定离开小镇之前,我为自己取了这里的最后一次邮件。那个下午的时光,缓慢而沉重。狭小而又广阔的旧信箱,像往常一样不发一言地呆在那里,却交给我不同寻常的重量。阳光穿过完全打开的大门,恰到好处地斜照在那一排信箱上面,我的信箱就像被无情辜负的女友一样,充满怨恨的目光锋利得令我不敢对视。想对它说一点什么,沉默良久,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只好狠心地回过头,脚步沉重地迎着阳光走去。我并不想遮挡这令我难堪、羞愧的光线,只因为那是自己唯一的方向。

时间一天天过去,重新开设在城市里的信箱渐渐热闹起来,开始完善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但搁在小镇的旧信箱却怎么也挥之不去,就像被自己狠心遗弃的孩子,令我时时牵记和心疼。

在喧嚣的城市,我常常梦见故乡小镇恬淡的面容、小河娓娓的低语、街边梧桐轻微的晃动,常常梦见一个怀揣梦想的少年向邮筒投进几封忐忑的信件,然后在信箱里收获细小而满足的喜悦。懵懂少年眼中闪烁着的,是多么纯净的火焰。

当我某一天返回小镇,见到的景物大多容颜如故:天空还是那么蔚蓝,空气中还是那股熟悉的味道,散落的村庄还是那么纯朴,碑牌河水还是那么安静地流淌……唯独曾经老旧的邮局不知何时装饰一新。站在富丽堂皇的营业大厅茫然四顾,已经再也找不见曾经属于我的旧信箱了。

弹指一挥,数年光阴烟消云散,正如一觉醒来,眼前已物是人非。我的旧信箱,我的小镇生活,我的青春时光,它们通通不见了影踪。每一次坐上返城的汽车,与身后的小镇渐行渐远,我都不回头。我害怕自己一回头,我的旧信箱就会现出身来,给我脆弱的心脏射来一支支锋利的箭……

敬礼,母亲

一大早,乘车去乡下参加同事母亲的葬礼。

同事的老家在农村。因夜间下过小雨,村道稍显泥泞,好在距离公路并不远。

与大多数村庄一样,一截土路的尽头,由土墙房、砖瓦房组合而成的那个院落,看上去已略显破败。但相同的乡村生活背景使我坚信,这里,是安放老人灵魂的最厚实的土地。

顺着小院背后的弯弯山路,可以抵达我那四十里外的老家。顺着公路下行不远,是长滩河,它向下流去,约一公里远改名为碑牌河,再过二十余公里即抵达我曾经生活十六年的碑庙镇了。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进入这座小院,我的内心都会滋生一股浓郁的故土情结。

当然,这种情结是隐藏着的,也是缥缈不定的,犹如前来吊唁的人们程度不一的悲伤情绪,更像噼里啪啦响不停的鞭炮所引发的阵阵烟雾,时而散淡,时而浓烈,但一直在空际缓慢地飘摇、萦绕。

相同的.风俗习惯,相同的泥土气息,相同的淳厚民风。更重要的是,老人清苦、勤劳的一生与我的母亲有着何等惊人的相似!在艰苦、贫穷的年代,奋力扛起子女的成长,奉献毕生却不求丝毫回报……这辽阔、宽厚的大地,为我们藏下多少催人泪下的、伟大得没有任何词语能够形容的母爱!

恍惚回到三年前的五月,我们悲痛欲绝地跪在母亲面前,任泪水冲洗坚硬的悲伤,用怀念记录珍贵的时光。亲朋好友纷纷结伴而来,用真诚的劝慰,帮我们承受和卸掉巨大的疼痛……

逝者安息,生者保重。那些无法舍弃的记忆片断,让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缅怀!――此时,我不知道,如此简单的一句劝慰,能否帮助他们卸去心灵的重负?

返回的路上,大家很少言语。正是这充满虔诚的安静,向一位伟大的母亲表达出了我们肃穆、庄严的敬礼。

篇6:二年级数学教学札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并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多认少写、识写分开”的指导思想。

汉字书法敦厚平和,隽永潇洒,空灵和谐。“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也同时被作为一项目标列入其中。

课标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可见,与以往比,低年级写字的数量减少了,但要求却提高了。

笔者在课堂观察和调研中我们发现,尽管已经提倡了很长时间,但是仍旧有不少老师在写字教学上出现比较大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把写字教学简单化,把写字教学作为低段语文教学的附庸,而不是主要教学内容之一。最明显的体现是下课时间到了,但是老师的教学还未完成,有的甚至是学生还未动笔。

我们也通过其他调研发现,凡是字写得好的学生,很多都不是老师的功劳,而是社会培训机构和家长的作用。

笔者以为还是老师在其中的支撑功能缺席。主要体现在:一是把要求写的字集中在一堂课中书写,导致只关注识记,而忽视写字的指导;

二是缺乏时间保障,课标中提倡的“每节课10分钟书写”,能达到的课堂寥寥无几,包括其中几位有一定知名度的名优教师的教学。

三是指导过程缺乏符合学理逻辑的策略支撑。

当然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就是幼儿园过早进行写字教学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农村这一情况更为普遍。由于孩子手指发育的薄弱,力度不足,基本上经历过幼儿园写字的孩子,其握笔姿势大都是错误的。而老师的矫治,从现场观察和跟踪了解得情况来看,收效甚微,这可能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

当然也有例外。在笔者任导师的一次教师课堂研修中,这所学校的整个班的孩子的写字姿势无一错误,引起大家惊叹。后来因学员要求。我们临时改变活动安排,请这位老师给学员作写字姿势指导方面的报告,引起大家的强烈反响。后来这位老师据此经验所写的文章,还获得了浙江省一等奖。许多老师无奈的写字姿势教学,在这所小学,我看到了解决的曙光。

起始年级的写字教学,首先是教师要有从细处入手,“细水长流”的意识,小到铅笔的选择、橡皮的使用、握笔姿势和坐姿的规范,都需一一落实,反复训练。

其次是教育学生养成“提笔即练字”的良好习惯。

再次在设计实施写字教学内容中,要贯彻“发现规律、突破难点、举一反三“的12字原则。

尤其要注意“一个”与“一类”的关系。教材每课安排要求写的字是严格按照写字的体系精心编排的。教师要着重指导相同、相近之处,同时引导区别形近字。

对于具体某一个字的指导,要事先分析字形,切忌教学面面俱到,而要从难点下手,做到一字一得,得得相连。

最后要重视课内示范,尤其是在学生写字时教师要进入到学生间,多进行手把手的指导。

作者:莫国夫

上一篇:元宵节晚会观后感下一篇:九九重阳节四个字的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