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

2024-09-03

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通用6篇)

篇1: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

《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和有效教学的经典案例评析》读书笔记

八门城镇中圈中心小学

王建

《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和有效教学的经典案例评析》读书笔记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要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社会小公民。十余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同时也领悟到要一名教师成功的真谛——走近书本。

《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效教学的经典案例评析》为我的课堂教学又一次指明了方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以及有效教学的内容。我认为开展有效教学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一、树立有效教学的意识。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树立一种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运用理论解释、解决问题的意识,而不能总是依赖经验主义,把理论束之高阁。因为一切教育教学理念都是死的东西,如何使他具有生命力,关键还是教育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否灵活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下意识的运用它,检验它,并发展它。这样一个理论才能成为活的理论,才能为我所用,进而实现理论的价值。我们学习有效教学不只是为了接受它的一些理念,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这些理念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发展这种理念,使实践更加有效。那么如何成为一个有意识的教师呢?我认为 “学习最重要的是思考”。这里的思考不仅是要求学生会思考,教师也要会思考,思考所有我们应该思考的。当然思考的方式有很多种,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比、质疑、构建等。通过一些深刻的思考,使理论成为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理论。

二、做反思型的教师。反思对于教师的成长,开展有效教学的意义,是不需要用过多的笔墨描述的。我想说的是如何进行反思,就是说,我们要反思那些东西,怎样反思,什么样的反思才是正确的反思?我认为,能否正确的反思,关键还是看教师个体思维认识程度。也就是说,反思的过程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过程,他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且随着反思的展开,我们要提炼出新的理念,这样才是有效的、成功的反思,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三、多读书。新课改提倡教师多读书、勤反思,鼓励教师专业发展。但是,在现实条件下,我们广大农村教师书读得极其有限。可以说,这种局面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制约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但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又不乏这样的例子:一旦某个“有思想、好读书、肯钻研、善反思”的教师崭露头角,并多少得到一些“实惠”,就会出现“树大招风”和“泼冷水”的现象。这股“冷风”和这盆“冷水”,冷却的不仅仅是一个教师的读书热情,更严重的后果是,冷了所有积极上进的教师的心。

以上是我学习《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效教学的经典案例评析》的一点心得体会。这本书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为我今后进行有效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榜样。

篇2: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语文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语文教学

1 .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一般认为,建构主义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认知主义,其核心主要体现为对两个问题的探究:知识是什么?学生如何获得知识?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和认识显然也将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和教学实践。建构主义有不同的学术派和理论观点,如个人主义和教师建构主义,前者以瑞士的认知心里学家皮亚杰为源头,后者以前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维国茨基为代表。但从根本上讲,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以符合或对应客观存在为依据,也不是以此作为判断其真假的准则,认知或学习也不是机械地复写客观世界。相反,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一种学习者的主观建构,学习者积极、主动并有意义地面对、接纳外界的各种刺激,解决各种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世界,从而适应并改造世界。概括而言,建构主义在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主张。(1)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先于或者独立于学习者而存在,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结果,是一种意义的建构,具有个人性、情境性;(2)学习观。学习者的学习或知识建构是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其基本模式或流程就是:面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学习者产生困惑、问题或兴趣→学习者调用自己的身心器官和己有的身心器官和己有知识结构→学习者强化与他人、社会、整个世界的相互作用→学习者建构起有意义的知识和经验。(3)学生观。学习者之所以积极主动地对面临的各种刺激产生反映,是因为学习者本身就有建构知识的潜能、动机和可能性,所以,认知或学习不是发现已经客观存在的知识、接受知识的活动,而是探究、发明、建构知识的作用或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这些观点主要通过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大量研究体现出来,综合看来,建构主义的学习主要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1)积极的学习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活动的积极作用,学习者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2)建构性的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总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从而获得具有独特意义的知识。(3)累积性的学习。建构主义认为,任何学习都建立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知识的累积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这不是知识的剪刀堆积,而是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超越和质变。(4)目标指引的学习。在建构主义的学习中,学生之所以主动积极,是疑问学习者感受到问题、刺激,为自己设定了目标。显然这些目标也是学习者建构学习的一部分。(5)反思性学习。学习者结合自己的先备知识,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探究的任务,是因为学习者对学习者情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了自我监控、自我检查和自我分析等必要的诊断和反思。根据对学习本质的探究和理解,建构主义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学习策略:(1)探究定向的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积极的学习探究者,教学的作用就是要形成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寻求问题解决的思路和途径。(2)情境化学习。这主要表现在与传统的形式化、体系化的知识型教学相对应,传统学习往往导致学生能应付考试,但不能迁移至复杂的真实情境这,不能解决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部分导致了目前的“高分低能”现象。建构主义并不反对一般知识学习,而是强调学习与真实情境应该具有关联性。(3)问题定向的学习。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情境,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在思考问题、调用自己有知识、寻求问题解决策略、与各种信息互动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相关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形成新的有意义的知识概念和体系。(4)基于案例的学习。案例通常来自于现实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基于案例的学习能促使学生积极寻求各种方法和手段,从而使学生能最有效地学习各种程序性知识,同时,还能使一些陈述性知识或学术性知识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十分有效的。(5)社会学习。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但这种学习与问题、情境是不可分割的,而问题、情境通常都具有社会性,所以,学生的学习是与社会文化交织一起的。建构主义开发的以计算机技术支持的情境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后面探讨的抛锚式教学等都突出了学习的社会性。

篇3:情境教学理论与应用写作教学

1. 应用写作中学生对语境基调的把握存在障碍。

现今社会上通用的实用写作其实并没有严格遵循教科书上的规范。应用写作课程教师常常强调写作规范, 并以国家颂布的各类公文写作规范来指导学生的实用文体写作, 但另一方面, 我们也必须承认, 现在从国家正规国家机关到地方公务体系中所用到的种种文体中都存在着大量不规范、不统一的细节之处。那么, 如果看待这些不规范的细节?出于对于规范的尊重, 我们在教学中尽力要求学生按照书本或国家标准的模式写作“规范”的应用文;另一方面, 我们又如何向学生解释国家公文和省部公文之间存在的差异, 仅仅是一句“他们写错了”就可以服众吗?对此, 笔者认为应用文体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往”的书面样本, 它的实用性是超越于规范性之上的。所谓国家公文写作标准只是一种高级别的指导性文件, 它所提供的规范格式也是属于应用文外在的浅层要求。真正涉及到应用文的内容写作时, 我们就要跳出“标准”和“规范”的圈子, 从社会交往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应用文在社会交往中的沟通作用。

换言之, 任何文本都以社会交往的目的创作中, 在它的流通中, 它展示的是作者的社会交往意图。因此能够有效地传递作者的社会交往意图, 实现作者的社会交往目的, 是应用文写作的关键问题。为此, 就需要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师能从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的角度来指导学生的写作, 从而掌握最核心的写作能力, 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规范的同时, 以健全的人格精神投入到社会实际交往中,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2. 应用写作教学中读写法的基本步骤。

读写法是笔者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尝试的一种新教学方式。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立具体可感的写作情境, 引导学生体会读者感受, 写出迎合读者心理体验的应用文, 并通过课堂朗读、现场展示的方式, 让学生通过多个文本的比较, 代入读者身份, 及时发现读者和作者的阅读感受的差距, 并以此为基础, 修正自己的应用文稿, 以求实现应用文的交际功能。读写法的实质是情境教学理论在应用写作课堂中的实践。

在实际教学中, 读写教学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 设置具体写作情境。教师在教学中抛开传统的概念和规范讲授模式, 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具体的应用文写作情境, 提出具体的写作要求, 即规定具体的写作内容, 写作对象, 写作目的, 写作文体。引导学生自主写作。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选题的短小易写、贴近学生生活体验和案例的典型性。

(2) 先写后读, 全员评价。通过现场检查学生习作, 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 现场朗读展示, 引导学生发现、评价作文的优缺点, 强调读者身份的预设和体验。即时将学生的感性认识, 规范、整合成具体可操作的写作注意事项。以学生的理解代替教师的灌输, 实现全员写作, 全员评价。

(3) 修改总结, 强化社会交际认知。根据师生共同总结出的写作要点, 修改原作, 并现场选出优秀习作, 通过前后作文的对比, 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增强的可见性, 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3. 读写法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教学实践。

(1) 具体设置写作情境。

不仅要创造出一个具体的写作情境, 更要把写作情境具化为一个真实可感的生活场景。如应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求职简历的制作这一部分中, 对于求职简历中的自我评价, 学生多习惯于套用网络模板, 结果是造成了语言的雷同和求职者形象的模糊。因此, 笔者在教学中不仅为学生创制了一个招聘求职的虚拟现场环境, 同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了招聘会人山人海的拥挤状况和面试的真实场景。以往, 在学生的传统观念中, 求职简历只是应用文体中的一种, 且因为简历的表格化让学生常常认为求职简历制作就是表格填写的简单劳动。教师展示的招聘会现场让学生们的对简历的认识迅速从“求职简历是求职者展示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文本”这一带有主体性意识的观念, 转变为了“求职简历是招聘方挑选合适的应聘者的文本依据”这样一个以读者意识为主导的新的应用文观念上。在学生们已普遍进入这一社会交际情境的情况下, 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招聘方的要求分析自己的优缺点, 制定一份针对自己理想求职单位的简历。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的简历制作有了质的飞跃。以下分别是情境展示前学生拟写的简历的“自我评价”部分:

案例一:

●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作学习能力;

●有良好的交际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阳光开朗的性格风貌;

●有责任感、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案例二:

●态度细致而严谨认真, 思维敏捷而又富于创意, 意志坚定而具有耐心, 渴望接受挑战;

●学习能力强, 热爱教师职业, 具有优秀的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教师职业技能;

●热爱阅读和写作, 善于沟通, 并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乐于参加文娱活动, 兴趣广泛;

●积极热忱、勤奋进取。

例一学生在忽视简历的重要性的情况下, 从网上复印下来的自我评价。这样的自我评价看似全面展示了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但由于它的模板性质, 使之成为了一个个人描述的“万金油”, 完全没有展现出作者的个性, 因而在求职中最易被招聘方淘汰。

例二是学生看完招聘会现场视频后的修改的第二份简历, 从这一份简历的“自我评价”中, 可以明显看出学生已经开始意识到招聘方的要求对简历制作的重要指导意义。因此, 他开始在简历中突出自己的教师形象, 按照自己的理解加入了与教师形象相关联的“热爱阅读和写作, 善于沟通”“具有优秀的表达能力”等个性化的句子, 以期符合招聘方的要求。

然而, 在随后的读写环节, 学生们惊讶地发现这种看似个性的“自我评价”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雷同情况。经过集体讨论, 学生们将原因总结为:只考虑了招聘方的外在招聘要求, 没有注意到应聘是一个具有竞争性的行为。招聘方不是在寻找一个“合格”的求职者, 而是在挑选一个“最优”的职位申请人。因此, 如何让自己的简历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是简历第三稿的改进目标。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互动中, 学生逐步认识到只有从招聘方的角度来重读简历, 体会想象招聘方的阅读感受, 才能真正找到潜藏在公式化的招聘要求后的招聘方的个性要求。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 学生们积极投入到了简历第三稿的改写中, 最终呈现出了下面这样的优秀“自我评价”:

案例三:

●当一名人民教师, 我已经准备好了。高考以全校文科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本校, 从小学到大学成绩都是班级前三名, 且共担任14年班长, 教师将是我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我不是全才, 但我确信, 我是一个人才——能教好书的人才。

案例三既尊重了招聘方的聘用要求, 又仔细揣摩了招聘方的招聘心理, 将自我评价定位为“我曾是一个好学生, 以后我也将是一个好老师”这样一个核心概念上, 并通过简明有力的语言和数据展示了一个充满自信、务实向上的优秀求职者的形象。

与案一和案二相比, 案三不仅充分考虑到了招聘方的显见要求, 也能设身处地地思考招聘方潜在的心理倾向 (老师都是相对偏爱好学生, 好学生以后更有潜力成为好老师) , 从而成为一个醒目的优秀简历。现实的真实情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后来的实际招聘中, 该简历的作者也的确凭借着这样一份简历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

(2) 引导预设读者的“不合作”态度。

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的一个巨大差别就在于:文学写作的读者是一种泛化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的接受对象。在文学写作中, 作者可以自主选择受众, 并可以主观地忽视不合乎要求的受众的感受, 如一些实验性电影的编剧或导演就可以直接放弃市场票房, 而只针对国际性电影奖项而设计、创作。但应用写作是出于“解决问题”而写作的, 它的读者在写作之初就已经固化, 不能由作者自主选择, 因而, 仔细分析文章的读者的感受和需求, 成为应用文作者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果仔细分析应用文的读者心理, 我们就会发现:应用文是为了“解决”作者的“问题”而进行写作的, 即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读者的反应。面对任何需求, 读者不仅有着理解文本, 认同需求的阅读体验, 也有着评判文章价值的绝对权威, 他掌握着作者的“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的生杀大权。在讲授约稿信的写作时, 笔者给学生展示了这样两个真实的例子:

例一: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是学生干部×××。现向您咨询中文师范生应该读哪些书, 可以跟我们的专业学习、以后的职业有关或者是您自己的想法;再者就是我们应该具备除了三字一话以外的哪些师范生技能。希望能得到张老师详尽的解答, 谢谢。

××学生会

×年×月×日

例二:

××老师:

您好, 我是××大学的学生××。关于上次谈到的希望您能接受我校广播台采访的话题内容, 我已经大致策划如下:

********************

大概就是以上的7个问题了, 如果有脉络不清晰的地方希望您能指正。

还有就是采访时间, 请问您何时有空呢?本周日早上, 也就是5月9号, 您有空么?

嗯, 期待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的采访, 非常感谢。

期待您的回信。

学生:×年×月×日

2011年5月7日

通过例证的展示, 学生们对于约稿信的内容有了新的认识。例一格式正确, 表述清晰, 但语气生硬, “有一股学生干部的得意劲儿”, “不尊重老师, 只管要老师做事”, “这样 (写) , 老师肯定不会干” (学生原话) 。而例二, 语言亲切活泼, 在尊重老师意愿的基础上, 又用松散的段落和带有口语的语言让读者 (老师) 预感到工作的愉快轻松, 从而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在现实生活中, 应用文对于作者的重要性总是大于读者的。不论是申请、计划, 还是求职信, 它们都是作者解决当下迫切问题的方式。对于看作品的领导、老师和招聘方来说, 作者的作品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 唯一的, 必须马上解决的。有了这样的认识, 学生就可以充分考虑到读者可能会有的“不合作态度”, 不再简单将它理解为读者 (领导、老师或招聘方) 的不近人情, 而开始有意识地预设读者的不合作理由, 并有针对性地、注意语言表达的在应用文中一一化解, 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这两个例子运用到教学中, 证明了读者的心理需求对于应用文写作的重要制约作用。一篇好的应用文, 不仅仅是格式规范, 内容清晰, 语言平实, 它更是社会交际的重要渠道。人们凭借应用文来“解决问题”, 实现社会交往。在应用文写作过程中, 如果能提前考虑到读者的“否定”可能, 有针对性地消解读者“拒绝”的理由, 才能引导读者建立起认同作者需求, 愿意协助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 从而最终推动作者问题的解决。

因此, 应用写作课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读者的已有知识、兴趣爱好、知识状况、心理需求等有一定的了解, 才有可能“投其所好”或者“有的放矢”地采用恰当的方式、得体的语言和易读的形式, 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达成交流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3) 强调写作内容的“易读”

来自心理学专业的研究报告指出:“当前的研究发现, 即使在汉语这种并不鼓励实时加工的语言环境下, 高层次的信息整合加工也可以相当实时地进行, 这表明, 阅读理解加工的即时性很可能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认知原则。” (1) 由此可见, 读者在阅读文本时的信息整合和加工往往是瞬间发生的, 以往观念中的延时思考在实际的阅读中并不居于主导地位。对于应用写作教学来说, 这一结论的指导意义在于指出了读者在阅读应用文时的信息整合更多是即时性的, 读者对于内容的理解和判断也会基本伴随着阅读的结束而完成, 因此, 在应用文的写作中, 作者更应注重写作内容的“易读”, 通过语言、句式、段落编排等多种方式来提供读者信息整合的便利, 从而加强读者的阅读的愉悦感, 提升读者对文本内容的认可度, 最终提高作者“问题”“解决”的可能性。

从前文所述例子中, 我们可以发现, 应用文的规范性要求本质上是在遵循社会交往规律, 满足读者对应用文的心理预期。均匀对称的表格, 黑体突出的关键字句, 松散清晰的段落和亲切大方的表述, 都为应用文增加了“易读性”, 使之由冷冰冰的公文变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纽带, 最终在人与人的交往、互助中实现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篇4: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关键词:默会知识;理论主体;实践主体

一、引言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石和核心载体;知识是课程的内核,秉承什么样的知识论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在特定的知识观的指导下展开的,课程变革的历史深刻反映知识观的变化历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就是知识观的变革。而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和建构主义知识论凸显知识论中“人”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重视主客体间的互动和对话,对正确理解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意义重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论来自于实践,是对实践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同时理论由于高度的抽象性又高于实践,指导实践;但理论必须接受实践的反复检验,才能得到不断地成长与发展,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理论和实践之间辩证关系的表述,对于我们科学辩证地认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教学实践为教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教学实践是教学理论的基础,是教学理论的产生根源。教学理论有待教学实践的检验、支撑、丰富与发展,没有丰富且广泛的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只会沦为空洞的理论和无聊的文字游戏。教学理论为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个总体的指导原则,缺乏教学理论引领的教学实践如无头苍蝇,缺少的是理性,更多的是盲动,易误入歧途。因为,紧紧把握时代特点的教学理论可以激发和促进教学实践主体不断反思、不断试错,牢牢把握教学实践的方向,推动教学实践进一步深化。

因而,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是一种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滋养的关系,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由于教学理论的本质属性和自身所具有的层次性,必然导致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鸿沟和张力。

第一,教学理论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它与教学实践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教学理论的抽象程度越高,离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也就越远,同时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需要经过诸多中介因素,如思想、观念、认识水平等。

如果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没有这样的鸿沟与差距,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区别与界限也就消失了,理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因此,教学理论的高度抽象性决定教学理论必须拥有自己的理论高度,方能对教学实践有所指导。

而教学理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是以牺牲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情境性为代价的,忽略了众多的事实与细节,因而教学理论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采用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简单再现和还原人类丰富甚至高度个性化的教育实践活动。

第二,教学理论的层次性导致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叶澜把不同的教学理论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其一就是初级水平的教学理论,即正确描述简单再现实践本身的教学理论。通过符号化的描述使该理论区别于教学实践,从而脱离了实践主体独立存在。其二就是关于对实践进行注释的教学理论,揭示教学实践中的各种因果关系和相关性关系。其三就是旨在归结某类实践规律的教学理论,属于最高层次的理论。理论的不同层次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粗暴地采用一种简单标准来衡量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因此,不同层次的教学理论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指导范围,对教学理论层次认知的错误会导致对教学实践指导作用的错位。

因此,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鸿沟,即一定的张力,但这种张力必须是合理的、适当的。这需要理论主体对教学理论做适度的概括和抽象,同时也需要实践主体学会科学合理地借鉴教学理论,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张力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避免使二者之间出现扭曲、错位甚至是关系断裂。

二、傳统认识论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关系的弊病

传统客观主义认识论认为,知识是客观的,科学是知识的代表和典范,科学的使命是发现与客观实在相符合的价值中立的客观真理,只有极少数人掌握着真理,广大人民群众只是接受和传播他们所发现的真理。这必然导致客观主义认识论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关系是一种纯粹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教学理论很容易被教条化,成为一种封闭的教学理论,甚至有可能把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关系演变为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因此,针对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出现了“质疑论”和“终结论”。他们认为“‘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命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误和逻辑前提的失限”。教学理论有高低之分,甚至正误之分,教学理论必须经过实践主体的消化吸收、创新突破,其指导作用才能得以实现。更有甚者部分学者把“指导”演变成了“控制”。因此,部分学者指出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中应避免出现万能的上帝、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指令,研究者需要根除其内心深处自我欺骗式自我保护本能,同时认识到世界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反对经典科学的本质论、还原论和因果思维方式,在教育科学领域倡导复杂的、非线性、整体性、跨学科的思维方式,避免绝对化和二元对立的错误思维。

针对教条主义和官僚作风导致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指导关系演变为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质疑论”和“终结论”学者忧心忡忡,显示了广大学者的社会责任感,但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转而“怀疑”、否认甚至“终结”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过于偏激,有因噎废食之嫌,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更应该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辩证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既要承认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又要坚持两者之间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滋养、相互依存的关系,避免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出现两张皮的脱节现象。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是如何才能建立一种良性辩证关系?两者之间是单向线性关系、双向互动关系抑或中介介入关系?要确立二者之间的关系,必须认识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与作为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人密切相关,教育研究工作必须把研究重心置于研究主体和实践主体身上。

三、默会知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建立起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在对实证主义和客观主义认识论的批判基础上,提出他著名的认识论命题:我们知道的多于我们能言说的。基于此,波兰尼认为除了“显性知识”之外,还存在一种“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即他把人类知识分为两大类,通常所说的知识是通过用言传、书面文字、数学公式系统表述的知识,即显性知识,此外,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被语言文字、符号进行逻辑表述的,波兰尼称之为默会知识。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论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如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语言、书面形式进行传播,具有公共性,可以通过正规的方式在个体之间进行传播。而默会知识则很难通过语言、书面形式或符号进行说明和传播,不具有公共性。正是由于默会知识不具有公共性,导致教学理论主体在表达教学理论时天生就有其难以完全达意的特点,同时实践主体也因默会知识的非公共性,难以准确把握教学理论的特点和实质,其结果必然导致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鸿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鸿沟不可逾越,默会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重组经验,以期达到对经验进行理性控制并最终实现顿悟的能力。这就需要研究者在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环境中积极的感知世界、辨别差异和澄清事物的本质,充分发挥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 “人”的主体性地位。同时,波兰尼指出,“默会知识是自足的,而明确知识则必须依赖于被默会地理解和运用。因此,所有的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植根于默会知识。一种完全明确的知识是不可思议的”,即知识的本质是默会的。

这从根本上颠覆了几千年以来依赖书面和口头方式进行知识和文化传承的合理性。因此,不仅要重视一定量的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促进公共知识的体系化,同时注重公共知识通过团队工作、做中学内化为个体知识,个体知识通过类比和隐喻外显为公共知识以及通过分享、示范、做中学来实现个体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重视实践、重视参与、融入共同体的文化历史当中,加强主客体间的互动和对话,是默会知识获得的根本途径。

继波兰尼之后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是对默会知识论的继承和发展,该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建构的,它内在与个体心灵中,而不是外在于世界中,科学是一种开创意义的高级心理活动,通过感知、理解、直觉判断,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的偏好、情感,并经过个体人的认知系统和价值观念的过滤,主张知识是主体和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建构的和内部生成的。

而起源于哲学和心理学的建构主义知识论是涉及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理论,是当代西方社会一种占主流地位的教学思想,对教育领域内的学习观、教学观、师生观、评估观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建构主义知识论是知识领域内的一场划时代的革命,是对传统知识观的扬弃和超越,强调学习者个人经验及履历和社会文化大背景的重要性,重视学习者对知识主体建构的重要性。因此,建构主义知识论强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合作分享,因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不是简单的“告诉”与“被告诉”的过程。

现代建构主义流派众多,但最具代表性的大致有三大主要流派:个人建构主义、激进的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而社会建构主义是在补充、发展和修正个人建构主义和激进的建构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建构主义理论的主流。

现代建构主义知识论主要源于皮亚杰(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Vygotsky)的社会建构理论、库恩(Kuhn)的范式理论。这些理论为建构主义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思想认为人的认知图式是结构与建构的统一,认知图式的建构过程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的。而维果茨基社会建构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科学世界是主观约定的世界,“范式”并不是客观世界必然的知识。

建构主义知识论观点如下:从知识的本质上看,知识是對客观世界的一种假说、一种解释,并不是绝对真理和终极答案,知识必将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改写和深化;从教学观上来看,注重整体化学习,注重大概念及情景的设定,注重跨学科能力的培养,注重问题的探究和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观上,主张基于互动、批判性思维为主、以小组活动为主建构学生知识,主张教师与学生互动对话,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支持者、协商者、互动者和促进者;在评估策略上,主张评估策略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估,比如学生作品的收集和档案袋的管理等。从知识的来源和获取方式看,建构主义知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并不是通过移植而得到的,学习者也不是被动灌输的空容器或者电脑磁盘,学习者的学习是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新知识。这一观点正好与英国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家波普尔的知识观遥相呼应。波普尔在其《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中提出了科学知识增长和科学发展模式的学说,科学就是在“问题—推测—证伪—问题”这种模式中无限循环前进的。

总之,建构主义知识论认为知识的获取必须通过学习者发挥主体能动作用,置身于广泛的社会文化大背景,加强与他人的交往互动,通过合作性学习来建构知识。这一观点主要从知识的主体构成(个体知识和公共知识)这一向度来理解知识的基本属性,即强调知识的个人性和社会性之间的彼此互动和相互转化。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继承和发展了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二者都承认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于知识的影响,默会知识论强调个人因素,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则强调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和默会知识论都强调知识的个人性与社会性之间的互动,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它在知识观上与默会知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传统知识论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中,个体知识受到压抑,过分注重公共知识的传递。固然,公共知识在保证知识的系统化、可传递性等方面意义重大,但它过分强调知识的公共属性和客观性,而忽视乃至否认知识的个体属性,把知识仅仅看成是社会的公共产物,个体知识则被排除在外。随着现代科学知识“客观性”标准的被证伪和现代知识论中知识的“文化性”标准的提出,个体知识理论的提出显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凸显了知识论中“人”在知识创新中的主体性地位,另一方面顺应了当今时代个体知识和公共知识并重的教育发展的潮流。

正如余文森所言,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以至无穷。同理,由个体知识→公共知识→个体知识→公共知识……无限转化、提升,以至无穷。这正是人类知识产生、发展、进化的基本途径。可见,默会知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更注重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的能动作用,以及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个体知识和公共知识之间的互动和相互转化的知识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一脉相承的。

四、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之,教学理论是理论主体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已有的教学实践总结、提炼、提升的成果,凝聚着教學理论主体的智慧,其中必然有教学理论主体对教学实践的主观认识或者主观评价,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和时代的烙印,但它作为一种体系化的教育思想会给教学实践主体以启迪;教学实践的主体必须通过自身的消化吸收、创新突破来指导教学实践,而不是简单地拿来主义。分析教学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以及新的时代背景下该如何恰当地引入教学理论,让教学理论与时俱进,这都应成为每一位教学实践主体认真思考的问题。广大教育战线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应尽快从传统知识观向新的知识观转型,尽快转变角色,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协调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良性循环的关系,从单纯的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实施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60-161.

[2]彭泽平.对教育理论功能的审视和思考[J].教育研究,2002(9).

[3]Michael Polanyi. Knowing and Being[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144.

[4]骆长捷.试析默会知识论的辩证性内涵——兼谈默会知识论对社建构主义的影响及二者关系[D].上海:上海大学,2007:33-43.

[5]余文森.个体知识和公共知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57.

篇5: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

17世纪末教师教育机构开始萌芽。(判断)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技巧。(判断)第一章教学技能概述

1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判断)有三层含义:①教学技能是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的整体体现②教学技能的形成是内外兼修的结果③教学技能是在教师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教学技巧、教学技艺、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不同发展阶段的三种形态。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发展的最高形态。

教学技能既表现为教师个体的经验,又是教师群体经验的结晶,它根植于个体经验,又不是个体经验的简单描述。

教学技能的特点:示范性、复杂性、发展性、操作性、整体性。(多选)

美国的德瓦特。艾伦提出了微格教学法。

教学技能分为:备课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技能、教学语言表达技能、教学媒体选用技能、学法指导技能、检查学习效果技能、说课与听评课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和教学反思技能

教学训练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分解原则、示范原则、反馈原则、训练与自我完善相结合原则(多选)分解原则是指把复杂的教学技能分解成若干简单的构成成分或基本动作。

教学技能训练的常用方法:观察法、书面作业法、对镜练习法、录音训练法、角色扮演法

微格教学法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微格教学的特点:

1、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2、技能训练针对性强;

3、信息反馈及时有效。微格教学的操作过程:

1、理论学习和研究;

2、确定要训练的教学技能;

3、提供示范;

4、组织讨论;

5、编写教案;

6、微格教学实践和记录。

7、反馈评价;

8、修改教案,再循环。

微格教学不能代替教育教学实习和实际的现场操作练习,而只能培养和训练教学技能的方法之一。(判断)

第二章 备课技能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前提,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的关键一环。(判断)

1备课是指教师在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

备课的类型:

1、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2、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

3、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多选)

根据备课把握的内容,可以把备课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

根据备课的时间先后,可以将备课分为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

5钻研教材的基本要求:(简答)

①通览教材,全面理解②精读教材,深层领会③精细加工,再创教材使其适应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

难点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或者学生容易出现错误或混淆的内容。

按照教学时间,可以把教学进度计划分为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进度计划和课时教学进度计划(即教案)。(判断)

教学目标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判断)

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就是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和技能是基础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极目标,过程与方法是关键性目标。

可以说知识与技能是物质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动力,过程与方法是策略。(判断)

教学目标的表达必须是外显的而不是内隐的。(判断)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判断)

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一般有标题、说明部分和教学进度三部分构成(判断)

制定学期(学年)进度计划的要求:(简答)

1、要通读教材;

2、内容项目要齐全;

3、分析要准确深入;

4、教学目标要明确,进度要合理科学;

5、措施要得力。

教案的基本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

教学进程主要包括导入、讲解、小结等

电子教案是指采用电子设备和软件工具设计、制作、使用与储存的一种多媒体教案。(单选)

电子教案特点有:①形象生动②数字化③便于交互操作④便于改作课件⑤便于携带与传输⑥便于提取与管理(多选)

课件是电子教案中的一个独立的部分。(判断)课件与电子教案的区别在于:电子教案主要为教师使用;课件不仅教师可以使用,学生也可以使用。11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09年考过简答)①要高度重视,端正态度②要切合实际,坚持“五性”(科学性、主体性、教育性、经济性和实用性)③要优选教法,精设课型④要重视“正本”,关注“附件”⑤要认真备课,纠正“背课”⑥要内容全面,并及时调整。教案的编写要注重五性:科学性、主体性、教育性、经济型和实用性。第三章 课堂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

根据课堂教学技能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把课堂教学技能分为课堂导入技能、课堂讲授技能、课堂提问技能、课堂倾听技能、课堂对话技能、课堂板书技能、教学回馈和强化技能、结课技能、布置和批改作业技能。

好的开端扥与成功的一半,导入

课堂导入的作用:

1、集中注意;

2、引发兴趣;

3、进入课题。(多选)

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单选)问题导入是指教师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回忆、联想、思考,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究欲望,进而导入新的教学内容的一种导入方法。4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①要有针对性②要有启发性③要有趣味性④要恰当把握导入的“度”⑤ 要有艺术性(简答)

讲授是课堂教学最主要在、最常用的方式。5课堂讲授的类型分为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基本类型。(判断)

6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简答)

①语言要规范、简明、生动②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③要与板书、体态语相配合 ④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问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单选)

根据布鲁姆的分类,课堂提问分为: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应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和评价提问。(多选)

根据提问的信息交流形式不同把提问分为:特指性提问、泛指性提问、重复式提问、反诘式提问和自答式提问。(多选)

理解提问是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把握程度的提问。(单选)

综合提问是要求学生发现只是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把教材中的概念、规则等重新组合的提问。8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简答)

①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地设计问题②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③要目的明确④提问的语言要准确,⑤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⑥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9课堂倾听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感官、感情和智力综合起来,用心去理解和感受学生的各类语言涵义的智力和情感过程。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判断)

10课堂倾听的内容:(09年考过)①学生的回答与讨论②学生的提问和质疑③学生的需要和情感④学生的思想和心声

11课堂倾听的类型:介入型倾听、非介入型倾听(多选)

13课堂对话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材料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

课堂对话不同于漫无目的的闲谈,是教师和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生成“文本”和创造“意义”的过程。(判断)课堂对话有一定的目的性。

14课堂对话的特点:民主性、生成性、多边性、开放性、倾听性等。(多选)

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述说而是倾听-无条件的、全身心的、共情的倾听”(判断)

15课堂对话的作用:(了解)①课堂对话使教学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②课堂对话使学生得道多方面的发展③课堂对话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16课堂对话的类型:人与客体的对话、人与人的对话、人与自身的对话。(多选)

人与自身的对话是一种高级形态的对话,相当于自省,是指个体对自身内在经验和外部世界的回味、认识和探究。(单选)

从本质上看,自我对话就是对自我的反省理解,对自己过去所积淀的经验、历史、思想等方面的所进行的探究。(判断)

课堂对话基本要求:①营造对话的气氛②选择适当的对话话题③真情地倾听学生言说④要及时指导和修正对话(简答)

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判断)

18课堂板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配合讲授,把设计好的教学要点书写在黑板上的教学行为。

好的板书,线索明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楚、简洁明了。

19课堂板书的特点:①直观形象性②高度概括性③艺术性(多选)课堂板书的基本要求:①要精选内容,突出重点②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③要形式灵活,布局合理④要文字精当⑤要书写规范⑥时机要恰当(简答)具有启发性的的知识,应超前板书,写在推导过程之前;盐酸、推理板书采用并进式;结论性板书,应滞后(判断)

教学过程也是一个系统的信息往返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过程。

教学反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表现激励、调控、媒介和预测四个方面。教学反馈的基本要求:①反馈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②要多途径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③反馈必须及时④反馈必须准确⑤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反馈 26 教学强化的类型:教学强化分为语言强化、标志强化、动作强化、活动强化四种类型。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方向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27 教学强化的基本要求:(简答)

①强化目标要明确②强化态度要诚恳③强化实际要恰当④强化方式要灵活⑤强化要与反馈有机结合 悬念结课是指教师通过设置疑问、留下悬念以启发学生思考的一种方法。(单选)⑤拓展延伸结课是指教师通过把教学内容作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进行结课的一种方法。

结课的基本要求(了解):①结课要有针对性②结课要有全面性和深刻性③结课要简洁明快④结课要有趣味性。

按照作业的难易程度,可以把作业分为基础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两种类型。(多选)

34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①内容要精心选择②难易要适度③数量要适当④题目要有启发性⑤形式要灵活(简答 常考)

第四章检查学习效果技能

1课堂观察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目光,从学生的动作、表情和情绪的变化中获得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变化的教学行为。(单选)

课堂观察的影响因素:

1、学习成绩;

2、光环效应;

3、期望效应;

4、刻板效应。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①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②把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结合起来③要保持观察的自然状态④要尽可能排除各种主观倾向

学生作业中主要包含两种信息:显性信息;隐性信息 随堂学绩测验从反应方式分为:操作测验和书面测验;从编制方式可以分为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最常用的是书面性的教师自编测验。

按照考试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分为选拔性考试(如招生考试)、水平考试(如毕业考试)和诊断性考试(多选)

试卷设计是对试卷作全局性的安排,主要解决试题内容分布、试题教学目标分布和题型分布三个问题。(判断)

编制试题的一般要求:

一是要符合考试大纲。二是要充分反映考试内容。三是在同一试卷中,同类试题的编写格式应规范统一。四是试题必须具有实际意义,试题内容的表达必须用

词恰当,文字精练,表意准确清楚。五是实体应便于施测、作答,阅卷评分省时省力。

试卷分析主要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个方面进行(多选)。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加以区分的能力。(单选)

试卷信度是指试卷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单选)④试卷效度:是指试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程度,(单选)

第五章教学语言表达技能

教学语言是指:教学口语、书面语言(如板书、作业批改)、体态语言(如示范性或示意性动作)1 教学口语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专业口头用语,是教学信息的载体。

教学口语的基本特征:教育性、科学性、针对性、规范性、口头性、启发性、可接受性。根据教学口语的信息流向分为:单向传输语言、双向对话语言和多向交流语言(多选)2 教学口语的构成要素:①教学口语是由语音和吐字、音量和响度、语速、语调和节奏、词汇、语法等几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所构成的。(多选考过)课堂教学的语速以学生接受语言信息合适为准,一般平均每分钟200左右。

教态语言的特征:

1、辅助性;

2、连续性;

3、表情性;

4、动作性;

5、情境性。(多选09年考过判断)6 教态语言的功能:①教育功能②传递信息功能③激励功能④调控功能⑤强化功能(多选掌握 重要)7 教师的教态语言主要分为身姿变化、面部表情和外表修饰三个方面。(多选)教态语言的基本要求:①身姿要稳重端庄②表情要真实自然③衣着要朴实整洁 第六章学法指导技能

学法指导的基本要求:

1、要明确目的;

2、要遵循学习规律;

篇6: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

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

汪发萌

摘要:图式理论是心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该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人们从语言材料中所获取的新信息与已有知识图式(schema)相互作用,以实现对重要信息的理解。本文试分析该理论,并运用它来探索改进阅读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图式理论

指导

阅读

教学

语言教学界历来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美国语言教学界的Schema理论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并为之接受。DR-AT方法受到许多语言教师的青睐; SCA,WPM等措施成了教师的得力助手。本文将简要介绍图式理论,并运用该理论,探索改进阅读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一、图式理论

图式(Schema)最早见于哲学家康德(Kant 1871)的著作。英国心理学家巴利特(F Burlett 1932)认为图式是先前反应或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是由过去的经验组成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E Rumelhart)把图式概念发展为图式理论【1】。即阅读理解产生于文字及文字含义与读者的背景知识的有机结合。读者必须具备足够的背景知识,才能理解作者利用文字所表达的确切含义。所谓背景知识就是指对作者利用文字所表示的具体事例背景的了解,包括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等。文字包含两个部分: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简称SS部分和DS部分。SS部分是指印刷在纸上的文字;DS部分是指印刷文字所表达的具体(形象化)的含意。读者的背景知识与SS和DS部分的结合过程是一个相互作用,并产生联想的过程,由此产生阅读理解。比如读到“人”(person)就会在背景知识的影响下,根据文章进程的具体内容联想到性别、年龄、外貌、性格、种族、母语、宗教,„„;所以,只有具备丰富的背景知识才会产生较深、较细、较广泛的联想,从而产生迅速的理解。有关的研究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阅读材料结构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与他们的水平成正相关[2]。(杨丽,1996)学习者的图式知识越丰富,理解能力就越强烈。如;

And he had said: “Oh yes, Alice, even if there are only the two of us, let’s have a Christmas of our own”

Then she had said,“ Let’s not trim the tree until tomorrow, Robert, I’m tired.”【3】

如果我们了解有关背景知识,就会将此句理解为:罗伯特、爱丽丝夫妇只有他们俩自己过圣诞节,妻子累了,不想装饰圣诞树。如果缺乏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了解,就存在几个问题:是否圣诞节需要合家团聚?是否一定要装饰圣诞树?为什么圣诞节只有俩人自己过?

所以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讲解有关英语国家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简要历史等。这些知识有助于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图式理论指出,人们在阅读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交替使用以下两种阅读过程:TDP(Top-down Processing)即“自上而下过程”BUP(Bottom-up processing),即“自 下而上过程”。研究发现,在阅读过程中,两种策略常常交替使用【4】(王初明、Bill Winser.1996:24)。下面简要介绍这两个过程;

(一)TDP

此阅读过程是一种(作者与读者)“相互交流的过程”,是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及他们

【5】的语言知识和图式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张维友,1995)。属于由读者自己推动的过程,用读者的经验和期望对印刷语言文字做出反应,并达到理解的阅读过程。这种理解是基于读者所拥有的知识与语言文字之间所产生的联系或结合之上的。

许多人认为,初学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视觉宽度不超过一个字,而且往往是在阅读时将视觉注意力集中在一个词的词头和词尾。所以,教授初学者当然应从TDP开始。这个阶段的训练特点:不强调阅读速度,而强调对阅读材料准确的理解,以及对文章的内容的详细了解。在此阶段,重点一般放在词汇、语法和理解上面。初学阅读者在学习并掌握一些词汇的同时,积累一定的背景知识,逐步具备一些阅读能力。而随后,初学阅读者面临的任务就是如何提高阅读速度。

(二)BUP BUP过程是指阅读过程中的理解主要是对精确的语言文字及其连续性进行处理而产生的。该过程不涉及读者的个人经验,并不产生影响阅读过程中的预见和期望。

在读者阅读文章的标题之后,即进行从文章(每页)的最后一行向上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被认为是进行快速阅读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可以将阅读理解建立在两个基本点上:(1)阅读内容的题目。阅读者通过对标题的分析理解,建立一个先入为主的Schema,通过标题分析确定阅读内容范围,并且试图在阅读过程中将阅读的内容与其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对阅读内容的简要了解。(2)阅读材料中的某些词汇。阅读者会不自觉地将某些词汇与阅读材料的标题分析所确定的范围内容联系起来,通常读者还会有意识地在阅读过程中,去寻找并试图记住与标题所示内容有关的重点词句,也会得到对阅读内容的一般性理解。

在BUP过程中,阅读者应着重通过阅读过程中对与标题所示内容有关的词、句的分析和理解,来确定阅读材料所讲的大致内容。然后,回答阅读材料后面的一些问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选择进行训练的阅读材料难易程度要适当,尤其不能选择难度过大的材料。另外,一定要掌握好开始进行BUP训练过程的时机:即始于初学者具有了能够自上而下阅读一般文章、故事,并且具有一定的词汇和背景知识之后。

二、阅读过程与方式

现代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主动思维活动过程,它不是简单的语言信息解码,而是语言信息解码和意义再建构的结合,即读者根据已有

【6】的知识信息图式(schema)对信息进行筛选、验证、加工和组合的过程。鲁梅哈特认为,任何口头或书面的语言材料,本身并不传递任何意思,只为读者提供指导,使其可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图式来恢复和建构文本意思。这种已有的知识结构图式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长时记忆中,是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认知结构图式。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当新的信息输入大脑后,迅速激活按情景储存在的大脑中原有的图式,两者相互作用,阅读者就会产生更大、更全面的概念或信息,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帮助他理解和记忆,从而实现对语言材料的准确理解。因此图式理论对阅读教学的启示是:学习者已有的schema越丰富,越容易得到激活,对材料的理解就更迅速、更准确。为此图式理论提出了具体的方法指导。即DR—TA(The Directed Reading——Thinking Activity)指导下的阅读与思维活动。

DR-TA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为学生确定阅读的目的,以及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性”阅读。这种方法是帮助学生用自己现有的背景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预先了解、预测、阅读、核实、判断”的过程。首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文章的某些部分,如标题、副标题以及图片等。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预测。这种预先了 解和预测过程就产生了对阅读材料进行理解的一些预测性指示。

在做出预测后,学生们便可开始进行阅读文章的第一段,或一、二段。阅读结束后,将提示与在阅读中了解到的实际内容进行比较。这时,学生为了确认自己的预测性指示,必须从阅读材料中找出表明这些提示是正确的根据,并加以对比和判断。得出的结论如果是错误的,则需对预测提示加以修正;如果结论是正确的,则以此为根据再对文章的各段进行预测。这样,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以阅读材料的部分提示及个人的背景知识为基础的预测、阅读、核实和判断,以达到正确的理解。

在用DR-TA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记叙性文章时,首先应分析文章中相互之间有关联的概念、思想观点,或对阅读理解有所帮助的资料。这种对文章进行的概念性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确定文章逻辑上允许的停顿,一边阅读,一边进行分析,直到能够取得可以进行逻辑上允许的停顿为止。对文章段落的有了正确理解,进而对下面段落逐一进行同样过程的阅读、分析,以达到对文章的全面理解。

三、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

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教师要不断用what、which、how、why来进行一连串的、逐步深入的提问,让学生回答。这样学生不得不持续性地面对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从而不断增强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将促进学生不断地去阅读,力求为自己提出的预测寻找论据,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经过反复练习,学生的阅读速度也将逐步提高[7]。

阅读能力两个要素是阅读量和阅读速度。这里介绍几种训练方法: Add—a—Page—Drill 给学生一篇阅读材料,根据具体情况规定10分钟、30分钟或更多的时间读完。然后适当地增加内容,而规定时间不变。在单位时间内不断扩大阅读量的训练方法,效果令人满意。

Set—Class—Goal of WPM 这是一种典型的课堂训练法,其重点是不断增加阅读的字数(WPM每分钟字数)。分给学生一些写有几个独立句子的字条,每个字条只有一句话,让学生在规定的一分钟时间内阅读。阅读之后,查看一分钟内阅读内容的字数。反复练习,每次字数不断增加,而时间仍然是一分钟,学生自然会争取在下一次阅读中多阅读几个字。minutes—drill 此法强调三分钟内的阅读,而阅读材料需采用内容各异、长度和难易程度相仿的材料。教师手头拥有的这类材料越多,对学生进行这种训练的好处越大。由于阅读每篇材料时间所需为三分钟,而且需要在课堂或课外阅读许多这类材料,其内容又不尽相同,学生会觉得有趣,不仅扩大了阅读视野,获得了大量的英语背景知识,更提高了阅读能力。

确定阅读速度的方法及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

阅读速度取决于阅读所占时间及阅读后回答问题的正确率(reading rate,comprehension rate)将这两个数字进行对比,其结果就是阅读能力。如果两数字之比高于或等于70%,说明学生的阅读速度适中或可以加快;如比值低于70%,学生的阅读速度应放慢。还需不断扩充词汇和加强背景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具体的公式是;

阅读能力=阅读所占时间+回答问题正确率

Understanding Ability = Reading Rate + Comprehension Rate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完形填空”(Cloze)的练习,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正确地指导学生的阅读。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选择初级、中级、高级三种不同水平的阅读材料,但这三种材料的内容大致相同,并且字数也基本相等(大约250字左右),选择好阅读材料后,在每份材料(最好是一篇短文)中的每五个字划掉一个字,组成一个完形填空练习。让学生从初级水平材料开始阅读,然后让学生用他们自己认为正确的 词填空,要求每篇在30分钟内完成,然后给出正确答案。用下面的公式可以很快确定学生的阅读能力

正确率%=正确的填充字数/阅读材料中所删去的字数

如果结果高于或等于58%,属于高级阅读水平,低于58%但高于44%,属于中等阅读水平;低于44%则属于低级或初级水平。同时这些数据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情况所选教材的难易程度,以便即时调整。

四、结论

整体阅读是一个预期、证实、扩展、修正、再预期、再证实的知觉循环过程[8](王 姿,1995)综上所述,“字里行间”指的不是文字本身,而是作者利用文字表达的、具有其独特风格的、具体的某种信息。如果对这些信息的背景了解不足,势必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甚至会产生误解或错解。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应教授学生一些有关语言的基本知识外,还应不间断地、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尽可能多的、详细的背景知识。除此之外应鼓励学生广泛涉猎,扩大知识面,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图式。依照图式理论所论述的阅读过程及其方式方法去指导学生阅读,无疑会有助于我们改进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上一篇:年度先进个人评选条件下一篇:雪白的鹦鹉现代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