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公共卫生科职责

2024-07-25

卫生院公共卫生科职责(通用6篇)

篇1:卫生院公共卫生科职责

梨树乡卫生院公共卫生科人员职责

一、疾病控制人员工作职责

1、在院长的领导下,在县疾控中心的指导下,结合本乡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并定期汇报工作。

2、负责本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地方病防治工作。

3、负责疫情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做好传染病管理、隔离、消毒工作。

4、负责本乡儿童计划免疫和免疫生物制品以及冷链设备的管理工作,组织和指导乡村医生做好免疫接种,掌握全乡人群免疫水平。

5、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全乡地方病(寄生虫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病源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流行规律,提出防治措施。

6、了解和掌握全乡食品卫生管理状况和人群营养状况,做好监督工作。

7、开展农药中毒的防治和其它农业劳动卫生,对中毒者组织抢救,并调查中毒原因。

8、负责本乡学校的教学卫生、体育卫生。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健康教育。

9、在全乡积极开展初级保健卫生工作,提高全乡居民的健康素质。

二、妇幼保健人员工作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指导下,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并定期汇报工作。

2、负责本乡镇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对高危孕产妇实行专案管理。

3、定期督促检查和了解村级妇幼保健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指导和帮助村妇幼保健员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动员孕产妇住院分娩和高危孕产妇筛查。

4.掌握本乡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和妇幼保健工作的基数和危害妇女、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

5、定期组织乡村医生和妇幼保健员召开例会,做好妇幼保健培训,不断提高村妇幼保健员的技术业务水平。

6、负责做好本乡镇村妇幼保健人员的思想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责、权、利结合,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7、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卫生监督人员工作职责

1、在公卫院长的领导下和县卫生监督所的指导下,全面负责本辖区卫生监督工作,承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餐饮业及集体食堂卫生条件卫生行政许可前现场审查。

2、承担公共场所卫生条件的卫生行政许可前现场审查。

3、督促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到有体检资质的县疾控中心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4、协助片区卫生监督所对辖区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5、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餐饮业及集体食堂的卫生条件、卫生防护设施、生产经营活动及直接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人员健康管理

进行卫生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

6、对化妆品、消毒产品、生活饮用水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及其他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及其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卫生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

7、对公共场所的卫生条件及其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进行卫生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

8、对医疗单位的执业资格,执业范围及其医务人员的执业资格,执业注册进行监督检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打击非法行医;

9、对辖区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控制措施,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和医疗废物处臵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

10、打击非法采供血行为。

四、防疫专职人员职责

1、在公卫的领导下和县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全面负责本辖区疾控工作,收集掌握本地与计划免疫有关的基本资料;

2、及时准确地掌握本地常住、暂住和流动人口中的接种对象;

3、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疾病预防和控制、计划免疫工作;

4、负责乡村计划免疫冷链设备管理,正确使用、保养冷链设备和接种器材;

5、做好疫苗的计划、接收、贮存、分发工作;

6、负责收集、整理、上报接种和疫苗使用情况;

7、定期召开村卫生室工作例会,培训乡村医生;

8、监督、管理、指导村级乡村医生各项工作;

9、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各项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环境,提高健康意识;

10、及时准确收集、整理、上报辖区疾病控制工作信息;

11、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管理工作;

12、及时报告、处理或协助上报、处理异常接种反应、疫情及突发卫生事件;

13、完成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业务单位交办的工作任务。

五、公共卫生科相关工作制度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加强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健康档案 要采用统一表格,在内容上要具备完整性、逻辑性、准确性、严肃性和规范化。

2.建立专人、专室、专柜保存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 遵守保密纪律,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安全。居民健康档案要按编号顺序摆放,指定 专人保管,转诊、借用必须登记,用后及时收回放于原处,实现档案微机化管理,档案信息及时录入居民健康管理系统。

3、为保证居民的隐私权,未经准许不得随意查阅和外借。在病人转诊时,只写转诊单,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把原始的健康档案转交 给会诊医生。

4、健康档案要求定期整理,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增补内容及档案分析,对辖区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总结报告保存。

5、居民健康档案存放处要做到“十防”(即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工作。6.达到保管期限的居民健康档案,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办法,禁止 擅自销毁。

(二)、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制度

1、居民建档率要符合市卫生局的要求。设立健康档案资料室,以户为单位,一人一档的原则为家庭和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2、健康档案要集中档案室保管,按行政村名和编号顺序存放,档案专柜存 放,保持整洁、美观和规范有序,逐渐实行计算机化管理。

3、居民健康档案应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责任医生要对健康档案进行按照 65 岁以老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人及重性精神病人等进行分类专册登记,档案盒要设目录和分类信息登记。

4、定期开展随访工作,按疾病分期随访病人,结合参加合作医疗农村居民 和育龄已婚妇女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以及儿童预防接种和体检、孕产妇系统管 理和常见妇女病检查、临床诊断治疗、职业体检和健康随访服务等资料内容,及 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对体检和随访发现的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 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

5、资料管理人员及责任医师,应及时登记已经获取的各种信息,并进行 分析统计,及时反馈。

(三)、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1、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管理相关

信息,利 用计算机管理健康档案。

2、公共卫生科信息员每个月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新增建档花名册、报 表及其他相关资料。按要求上报的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3、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登记、统计制度,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 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计算机化健康档案,要在技术上加强用户权限和密码管理 设计,使所有操作和使用者在获得认可后,才能登陆。

4、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 题、改进工作。

5、逐步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

6、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范,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及数据备份。

(四)、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岗位责任制度

1、负责健康档案文本保管,资料微机输入,保持微机内的记录与文本记录 一致,并做到同步更新及动态变更,管理有序。

2、居民健康档案由乡镇、社区中心(站)保管,应保证居民信息资料的完 整性与可利用性。

3、非档案资料管理人员,不得随意翻阅已经建好的各种档案资料。未经档 案资料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调出、转借各种档案资料。凡非本人管辖区居 民的诊疗情况应及时反馈给辖区责任医生,以便纳入该居民本人的健康档案;凡 居民因大病转上级医院住院时

应随带健康档案,出院后继续交由社区责任医生保 管并及时将本次住院概况记入档案。

4、责任医生是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的第一责任人。对填写健康档案的 责任医生应进行培训。按统一的规范来描述记录,内容要真实可靠;符合逻辑,不得随意涂改。如有改动,责任医生必须签字,以示负责。做到字迹清晰,格式 规范统一。

5、对各科室(站)查阅、使用电子版健康档案设臵不同层级的使用权限,保 证信息安全。调阅或更新档案必须有登记。

6、熟练运用各种卫生服务管理软件,保证信息渠道通畅,每月有资料汇总、统计、分析,主要数据上墙。做好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

(五)、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辖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工作 计划。

2.对辖区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 息档案库。

3.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了解慢性病发 生发展趋势。

4.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防治知识讲 座,发放宣传材料。

5.对本辖区已确诊的二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控制管理。为 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详细记录。

6.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性服务。

(六)、慢性病监测制度

1、公共卫生管理科全面负责慢性病监测管理工作。科主任为本辖区相关业 务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各经管医生是慢性病的报告责任人。

2、报告范围:高血压、糖尿病。

3、接诊医生发现确诊的上述二种需要报告的病例,定期内向公共卫生管理 科报告,公共卫生科收到报告卡,审核合格登记后,及时向市疾控中心报出卡片。

4、各种表卡填写要完整,字迹要清楚,不漏项。

5、凡未按要求上报者,按考核细则的规定与考核挂钩,若隐瞒不报的,一经查实加倍处罚。

(七)、35 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1、免费为 35 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检出率。

2、全科诊室(内、外、妇科)、慢性病管理室、中医门诊等科室,把 35 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日志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

3、发现高血压病人,门诊医生应填写慢性病患者登记本,交给该公共卫生 管理科医生,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 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责任医生掌握的高血压病人按照高血压病管理的要求,纳入规范管理。

5、定期对各科室 35 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 列入考核范围。

(八)、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按照市卫生局要求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 作。

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开通辖区健康服务咨询,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 健康问题。

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6、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九)、资料管理制度

1、各种文件、计划、宣传资料等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管理好,由专人负责管理,专室存放。

2、资料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即计算机资料、网络技术资料、多媒体、音像 资料和文字资料等,应分类存放分类管理。

3、文字资料中的教材、参考书、工具书等应按图书分类统一编目注册登记,期刊杂志、报纸、合订本、宣传折页、海报等均须统一登记编目。

4、音像资料中的录音带、录象带、软盘、光盘等必须分类登记编目,分类 存放,并定期检查其质量变化情况。

5、计算机资料、网络技术资料等应按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工具软件等分 类管理,注意用时升级、更新等,并配备相应的杀毒软件。

6、资料必须始终为卫生工作服务,其他人员均可借阅有关资料,但必须履 行以下手续:(1)、每借阅一次登记一次,每次限借 5 盘或 5 本或 5 盒,如遇多集多本 连续资料也只能依次归还后再续借。(2)、每次借阅期限不得超过一星期,如因工作需要继续借阅者必须办理 续借手续。(3)、孤本资料或数量较少的资料均不外借,可临时使用。(4)、借出资料归还时,资料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如发现有损坏者必须照 价赔偿,如资料丢失,应借阅人重新购买完全相同的资料进行赔偿,或处以原资 料价值的 3—5 倍罚款。

7、所有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为别人借阅本单位的资料。

8、声像资料其版权所有,借阅人不得翻版,如有未经许可私自翻录的,责任自负。

9、外的部门或人,如因工作需要借阅资料的,必须经领导批准,并办理正 常的借阅手续。

10、宣传资料收发做到每张(份)出入库有登记有签字。

(十)、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 案。

3、对以社区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籍、舒缓治疗服务。

4、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 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 指导。

5、对于高危行为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进行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 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十一)、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

1、成立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 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 态管理,及时准确将相关报表上报至市重性精神疾病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 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定期走访居委会,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 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

疗指导。

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病人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7、病人就诊或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

8、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9、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 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免费药物治疗。

(十二)、服务随访制度

1、要定期走访村(居)委会病人,至少每 3 个入户走访一次辖区登记在卡 的精神病人,按要求填写“重性精神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及时掌握病人变 化情况,见面率达 90%以上。

2、对新出院患者的第一次随访,确定疾病的分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 治疗指导,完整填写随访记录。

3、对疾病期、波动期、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的精神病人进行随访,了 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

4、指导监护人督促患者按时服药,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 症状,动员患者参加村(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5、随访期间发现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与有关部门协 商,使患者享受免费药物治疗。

6、入户随访前应了解患者家庭的基本情况,提前与所在地的村(居)委会 干部联系,并通知患者家属,尤其对病情不稳定患者 的随访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十三)、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专人负责辖区内新生儿、婴幼儿、托幼园所儿童保 健工作以及生命监测等工作。

2、掌握辖区内 0-6 岁儿童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

3、每年第一季度做好上工作总结并制定散居和托幼园所儿童保健 工作计划。

4、完成各项儿童保健工作指标,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指导和考核评估。

5、按时参加上级的工作例会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6、及时、准确完成儿童保健信息的统计和上报工作。

7、配合上级部门,完成好儿童保健科研工作。

8、做好 0-6 岁儿童的健康宣教工作。(十四)、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1、社区卫生中心应有专人负责孕前与孕产期保健管理与指导、妇女多发病 防治与管理、妇女保健相关信息收集与管理、避孕节育咨询与指导等妇女保健工 作。

2、制定工作计划,按照妇女保健各项工作规范和考核标准开展工作,做好阶段性和年终工作总结。

3、掌握辖区内人口、育龄妇女、孕产妇等基本情况,掌握辖区内人口出生、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等情况,掌握妇女病防治开展情况,定期与相关部门进 行核实。

4、开展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提高服务对象主动保健的意识。

5、完成各项工作指标,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指导、考核评估。

6、定期参加工作例会、参加专业技术与管理培训,完成在职人员的继续教 育,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7、做好妇女保健相关基础信息的采集、登记、统计与管理。

8、配合上级业务指导单位开展专项调查和适宜技术研究。

9、做好社区卫生中心妇女保健日常工作。(十五)、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1、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1)要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2)做好预防接种信息登记报告,在要求的时限内完成登记、录入和更新,及时将个案信息上传国家信息管理平台,并查询掌握流动儿童接种信息。尚未实 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按照《预防接种工作 规范》的要求上报。

(3)对未建立预防接种电子档案的适龄儿童,应及时将儿童的基本信息和疫 苗接种信息录入到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系统,并及时补充上传到国家信息管理平台 并及时统计分析。

(4)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长期保管。儿童预防接 种个案的基本信息未经儿童监护人同意,不得向其他人员提供。

2、疫苗和冷链管理制度

(1)所有疫苗有专人管理,做好疫苗领发登记。为保证疫苗来源

正规渠道,应从本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取,领取时要索要疫苗批签发或批检验证明文件复 印件、进口疫苗的“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过期疫苗要登记并上交。

(2)每年及时正确地制定下一年的疫苗需要量计划及时掌握疫苗使用量及耗 损量。

(3)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均按照冷链要求操作。(4)冷链应有经培训的专人管理,建立冷链设备档案,做到账物相符、专物 专用。

(5)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充足冷链设备,并对其使用、维修、报废和更新严格 按上级规定执行。

3、免疫接种服务管理制度

(1)根据辖区接种对象数量,合理安排接种门诊周期。根据具体情况可设立 周、旬或半月接种门诊,并设成人接种日,向成人提供疫苗接种服务。

(2)通过多种渠道全面掌握接种对象。

(3)对接种对象及时建立接种卡、接种簿与接种证。及时预约接种通知,并 宣传免疫预防知识。

(4)免疫接种场所、接种人员、消毒、体检及接种均应严格按要求进行。

4、接种率监测和评价制度

(1)按统一要求做好接种率监测,做好常规接种月报表统计,每月评价疫苗 接种情况。

(2)开展常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活动。

(3)建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管理制度,对疫苗接种后的各种反应做好登 记、调查,填写异常反应调查表,采取适当措施对患者及时救治,异常反应要及 时上报。

(4)防止各种预防接种差错与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要及时报告、调查和处 理,避免更严重的不良后果发生。

篇2:卫生院公共卫生科职责

一、负责建立各类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并对医院公共卫生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总结和评价。

二、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赋予的传染病防治管理职责。负责全院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及有关制度等文件的起草,并组织实施。

三、依法承担职责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异常信息收集与统计。组织管理传染病预检、分诊、转诊工作。负责统筹制定医院工作人员的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计划不少于15学时,直接从事传染病防治的重点人员培训时间适当延长。提高防保队伍素质,指导全院开展预防保健工作。

四、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样本采集,以及对本机构疾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和考核。

五、组织做好相关疾病监测工作。

六、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篇3:卫生院公共卫生科职责

社区精神医学不仅仅是医院精神医学的延伸,而是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保健医学融为一体。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单元开展精神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目的是提高该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服务对象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者,以社区中的全体居民为对象,包括目前心理状态正常者以及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开展全方位式的服务,需要政府及其各部门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狭义者,主要服务对象为社区中的现症精神疾病患者,由卫生部门承担主要任务,同时也需要其他部门的协同和配合。对于后者,我国专业工作者习惯上称之为“精神疾病的社区防治”[2]。

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大,各种社会矛盾增多,人们的心理压力比较大,精神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本世纪初资料估算中国内地约有精神病患者1 600万人,重性精神病患病率已达13.47‰,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世界卫生组织推算,到2020年,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为中国疾病总负担的1/4[3]。在这种情况下,费用较低、覆盖面广、有利于就近诊治、方便患者和家属、有助于患者心理和社会功能康复的社区精神卫生工作显得愈发重要。我国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在1958年全国首届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历史原因发展缓慢,虽然近10年来我国在重性精神病的社区防治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就全国而言,此项工作还不够普及,各地防治工作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在广度上和深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对这些问题及解决的对策进行初步的分析探究。

1 目前我国精神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精神卫生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

目前全国精神科医师不足2万人,精神病医院病床数量不及20万张,每10万人口仅有精神科医师1.5人,精神科护士2.4人,远低于4.15人和12.97人的世界平均水平;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精神卫生服务的重点是精神病专科医院和重性精神病患者,其服务范围不足1%。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精神疾病患者呈直线上升趋势,精神疾病的谱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2],现有的精神卫生资源和服务体系与当代精神卫生需求相距甚远。

1.2 精神卫生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我国从事精神卫生专业的服务人员非常缺乏,经过正规的精神科专业培训的医师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大多就职于精神病医院或综合医院的精神科。虽然卫生教育部门加大了精神医学和心理卫生人才的培养,但由于工作条件较差,待遇较低,很少有精神卫生专业的毕业生愿意从事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因此,绝大多数的社区医生缺乏精神卫生知识,往往忽视了患者的精神症状,把许多精神病理现象或病理性心理反应当成正常心理反应。专业人才的匮乏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难以承担对精神障碍的识别和处理工作,是制约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发展的关键环节。

1.3 社区对精神障碍的认识不足,社会偏见严重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背景影响以及心理精神卫生知识的大众知晓率低,大多数人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对患有精神卫生问题的人存在普遍耻感与歧视,对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避之唯恐不及,从而促使患者及其亲属产生显著的病耻感,即使患有精神障碍,也不愿到医院就诊,讳疾忌医,结果延误病情。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治疗率自然也上不去。

1.4 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

近几年来,国家686精神卫生项目工作虽然有了很大进展,但由于患者医疗负担过重以及地方财力不足等问题,各级财政对精神卫生的投入占当年卫生总投入的份额较少,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和设备装备条件较差,不能满足精神疾病患者治疗需要。另外,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使不同人群在医药消费领域处于不平等地位,仍有很多精神疾病患者没有任何医疗保障措施,看病就诊完全自费,因为经济困难得不到应有的治疗。受上述因素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以医养防、以药补医”的情况,应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未完全到位,直接影响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

1.5 精神卫生事业缺乏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支持

近几年以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精神卫生工作支持力度,做出一系列的部署,尤其是国务院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卫生部等17个部门下发《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年)》更是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指标性要求。但我市至今还没有精神卫生工作地方性法规、政策,没有对精神卫生工作的规范化、规划性管理的条例、方案、意见出台,没有具体的法规保障措施来落实国家部署的精神卫生工作。我市目前急需尽快制订相应的法规、政策,以便依法、有序、协调地发展社区精神卫生事业。

2 对综合医院精神科开展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思考

按照国家新医改政策和要求,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的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公众受益,社会福利最大化,社区卫生服务正在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财政投入的重点开始转向社区医疗和预防保健,逐步建立“大病到医院、小病进社区”的医疗体系。面对这种趋势,为配合社会发展需要及提升市民的精神卫生保健意识,我院应抓住机遇,主动与社区服务机构沟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我院精神病专科的技术优势和先进设备的共享、医院管理与服务理念的传输,让社区基层群众以低廉的价格享受到城市大中型综合医院的优质服务,形成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格局。为满足我市群众对精神卫生资源的需求,使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健康发展,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

2.1 建立和完善精神卫生人才流动及培养机制

综合医院精神科首先应做好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识别和处理常见精神卫生问题的能力,减少和避免误诊,有利于精神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其次,要建立大中型综合医院中高级职称医护人员下社区的制度,积极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到综合医院学习进修,加快培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使人才流动及培养机制落实到实处,以缓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业人才不足的局面。

2.2 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的精神疾病监管治疗模式

鉴于目前精神卫生资源不足,建议尽快建立综合医院精神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制度,由社区医生负责发现、报告各社区内的精神病例,由综合医院精神科的医生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对确诊有肇事肇祸倾向的患者进行应急处理,符合收入院的患者及时收住院,治疗好转后转给社区进行康复治疗、随访管理。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的精神疾病监管治疗模式,相互转诊,无缝对接,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连续、完整的优质服务,实现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患者三赢。

2.3 建立精神患者健康网络

建议医院成立了一支由科主任、护士长、资深医师、资深护士组成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小组,明确分工的基础上精诚合作。由科主任担任医疗顾问,负责健康咨询,为开展此项工作联系社区相关领导,并与社区签订合作协议书;由护士长负责具体安排及组织实施工作,准备相关资料,如调查表格、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由资深医师、资深护士负责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在普及精神卫生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指导社区医务人员建立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病历档案,并进行信息化管理,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出本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规划和措施。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通过健康网络的组建,大大方便了患者,减轻了家属的负担,能够让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早日摆脱疾病困扰,达到医院增加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双赢效果。

2.4 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社区服务的经费

目前,国家已将精神卫生纳入公共卫生体系,政府应当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对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采取激励机制,来提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个体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质量。首要的激励措施就是提高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水平,建议参照公务员标准执行。其次,调整医保报销政策,适当提高患者在社区卫生机构门诊就医的报销比例,使患者感到在社区卫生机构就医的实惠。第三,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由政府通过补贴的形式购买社区卫生机构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服务,使社区公共卫生职能尽快到位。

2.5 建立精神卫生服务管理制度和规范

我市精神卫生法制建设可以借鉴北京、上海等内地城市,初步构建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精神卫生工作保障体系,尽快出台《十堰市精神卫生条例》,使精神卫生工作有法可依,保障精神疾病患者和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合法权益[4]。在精神卫生条例中突出社区精神卫生的内容和作用,让人们认识理解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重要性,为社区范围内开展精神卫生工作营造氛围与平台。

大力发展和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是当前医疗改革的突破口,除了国家加大基层医疗的人力和财力投入以外,公立大中型综合医院扶持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在我市城区中刚刚萌芽,需要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全社会的支持,要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逐步构建起行政部门、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三级精神卫生医疗、康复、防治、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完善的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充分利用综合医院精神科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有效提高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建立精神心理疾病防御能力,改善和提高精神患者生活质量,营造安定和谐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模式转变,社会变革的加剧,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卫生保健需求的层次也越来越高,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已成为我国精神医学发展的趋势。笔者针对如何搞好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分析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本地区综合医院精神科如何发挥人才、技术、管理优势,开展社区精神卫生工作。

关键词:综合医院,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陈秀丽.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展望[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6):535-537.

[2]沈渔邨.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95-996.

[3]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等.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J].上海精神医学,2003,15(2):125.

篇4:卫生院公共卫生科职责

【摘 要】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及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医法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这一需求直接促使医药卫生法学专业的诞生和迅速发展。本文通过阐述医药卫生法学的学科定位,分析建设医药卫生法学学科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研究医药卫生法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医药卫生法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及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社会急需医法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这一需求直接促使医药卫生法学专业的诞生和迅速发展。自1996年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率先开办医事法律专业以来,全国已有三十多所高等院校在本科教育中先后创办起医药卫生法律专业,向社会输送了大批医法兼通的人才,对推动医药卫生领域的法制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当前医药卫生法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以及各院校的招生情况来看,医药卫生法学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关于医药卫生法学的学科属性、学科级别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我国对于医药卫生法学的学科定位模糊,进而导致其专业设置和学位授予的随意甚至混乱。因此,需要对医药卫生法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进行研究,为高等院校开办医药卫生法律专业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一、医药卫生法学的学科定位

医药卫生法学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卫生法学”、“医事法学”和“生命法学”三个研究方向,卫生法学应定位于卫生行政,医事法学应定位于医患关系,生命法学应定位于生命科技的医学应用。卫生法学、医事法学与生命法学在研究范围上是各有侧重但又相互联系的:卫生法学侧重的是新科技应用于医学的准入与管理规范,体现的是纵向的国家公权力对生命健康权的保护问题;医事法学则侧重于新科技应用于医学后对医患关系及责任归责等问题产生的影响及具体界定,体现的是横向的平等的医患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生命法学是从生命伦理角度进行的研究,主要考察生命科技的医学应用所产生的道德伦理和法律问题。医药卫生法学是以生命法学为原点,以医事法学为横坐标,以卫生法学为纵坐标的立体的医药卫生法学体系,是法学学科体系下的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医药卫生法学的研究对象是调整人体生命健康权益的法律规范,它具有双重属性——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医药卫生法学的性质既不是公法,也不是私法,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一种兼有公法、私法性质的综合法。

二、建设医药卫生法学学科的意义

1、理论意义

从法学的角度来看,医药卫生法学的研究目的在于完善法学的理论体系,成为法学的第十一个二级学科。医药卫生法律是在调整人的生命健康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旨在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是为了创设和维持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社会秩序。因此,它的社会公共性更强,并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愈益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医药卫生法学的诞生具有时代意义,它的研究与发展将有利于促进医学的进步与法律的完善,从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有利于医药卫生立法,更好地保护人类生命健康权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一项基本人权,是实现其他权利的基础,是人成为法律主体的根基。医学与法学交叉的历史表明,医学与法学在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尤其是近现代医学技术的重大革新与应用都向法律提出了挑战,而相应法律的制定与实施又为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制约与保障,两者的交叉使得公民的生命健康这一基本人权得到维护。

2、实践意义

医患关系是最基本的医事法律关系,也是医药卫生法学学科体系中医事法学重点研究的问题。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保障医疗秩序和良好医疗效果的前提,也是医疗卫生事业良性发展以及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众所周知,我国的医疗领域正处在一个医患矛盾比较尖锐、医患冲突比较激烈的特殊时期,集中体现在医疗纠纷频发、多发甚至是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而有效防控医疗纠纷、公正及时处理医疗纠纷以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赖于医药卫生法学的研究与发展,有赖于医药卫生法学为其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根据。面对现今层出不穷的医疗诉讼案件以及更为严重的暴力伤医事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维持医疗卫生正常秩序的前提,也是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我国医学院校纷纷设置医事法学专业并培养医药卫生法律人才,向社会输送了大批医法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对化解医患矛盾、推动医药卫生领域的法制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医学法学学科为解决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依据。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人类会遇到诸如人口、食物、能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问题,这仅靠任何单一门学科或一大门类科学都不能有效地解决,而唯有交叉科学最有可能解决。医药卫生法学的创立,有利于揭示医药卫生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有利于医药卫生立法、医药卫生司法以及医药卫生法律人才的培养,最终有利于医患和谐关系的实现。

三、医药卫生法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的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由于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医药卫生法律或者类似的专业名称,因此我国医药卫生法律专业招生主要是以专业方向的形式置于相关专业之下。依托的专业主要有法学、公共事业管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四类,其中以前两者为主体。目前我国医药卫生法律本科人才培养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授予医学、法学双学士的六年制医事法学教育,如南京医科大学;第二种模式是授予医学学士或法学学士的五年制医事法学教育,如苏州大学、徐州医学院;第三种模式是授予法学学士、医学学士或管理学学士的四年制医事法学教育,如东南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滨州医学院等。

四、社会对医药卫生法律学科人才的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稳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在成为共识。在医药卫生领域,不太成熟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需要应对的法律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全国各地医疗纠纷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一些医疗纠纷甚至恶化成刑事案件,影响社会和谐。在司法领域,法官和律师们对法律问题很是精通,但面临复杂的医事案件时,大多因不熟悉专业性很强的医学问题,难以认定某些事实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从而影响案件正确、及时、公正地解决,根本原因即在于法律人多不懂“医”。要在医药卫生领域和司法领域乃至全社会推动医药卫生法治建设,需要大批具备医学与法学两个领域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些都对医药卫生法律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综上,医药卫生法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是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通过对医药卫生法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进行研究,可以明确医药卫生法学学科的定位,逐步完善医药卫生法学学科体系建设,为高等院校开办医药卫生法律专业提供理论支持,为完善医药卫生法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安富.论我国医事法治的目标及路径.河北法学.2015(12).

[2]罗刚,刘毅,刘霞等.我国卓越医事法律人才培养有关问题探析.重庆医学.2015(5).

[3]黄丁全.医事法学新论.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基金项目:四川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课题《医药卫生法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以高等院校为例》,项目编号:YF16-Y01。

作者简介:

辛佳锶(1979—),女,滨州医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法学系秘书,讲师,硕士研究生,卫生法学方向,主要从事卫生法学、医事法学教学与研究。

篇5:公共卫生科工作职责

公共卫生科负责本乡镇居民健康档案建设与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地方病防治、卫生监督、卫生应急、爱国卫生和乡村一体化管理等工作规划、计划的起草制定和组织协调等工作;组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协助开展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织开展村级公共卫生服务考评工作;负责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和上报等工作。特根据以上工作制定如下工作职责:

(一)、传染病管理工作职责

1.负责制定本地传染病防制规划、计划和工作方案,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

2.负责本单位及辖区内村卫生室、医务室、诊所诊治的传染病病例信息收集、审核和网络直报工作。

3.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参与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负责辖区内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按要求及时开展传染病病例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形成初步调查报告并上报,做好疫点、疫区的消杀采样工作。

5.负责辖区内艾滋病、结核病、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制工作,协助开展人群健康监测和疾病监测工

作。

6.负责组织开展辖区内医务人员传染病防制知识培训工作。

(二)免疫预防工作职责

1.根据上级要求,组织实施预防接种服务,开展预防接种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等活动。

2.负责制订辖区内疫苗需求计划(包括第一类、第二类疫苗)并及时上报,按要求做好疫苗管理。

3.建立健全冷链设备管理档案,做好冷链设备的维护,开展冷链温度监测,指导村级接种点做好冷链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4.负责辖区内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报告工作,做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情况的报告,配合县疾控中心做好免疫效果监测。

5.负责辖区内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管理,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及电子、纸质档案,及时收录、上传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并做好数据备份。

6.负责辖区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与报告,及时对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

7.配合教育部门开展学校、托幼机构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做好补证、补种工作。

8.负责辖区内村级预防接种点管理,组织开展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督导及考核。

9.设预防接种门诊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同

时承担《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中接种单位的职责。

(三)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职责

1.制定本地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积极宣传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科普知识,接受相关咨询,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和上报工作。

3.协助县卫生监督局实施全县卫生监督规划和计划。

4.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辖区内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

5.掌握辖区内餐饮及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医疗单位、可能产生职业危害单位、供水单位及学校等基本情况,及时建档上报。

6.受理辖区内申办卫生许可和执业许可的资料收集初审、上报和批准后证书送达的具体工作;协助市卫生监督局开展辖区内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化妆品和母婴保健、传染病以及医疗机构、药店等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协助卫生监督稽查工作。

7.受理辖区内可疑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职业中毒、放射事故、医疗卫生等相关违法事件的投诉和举报,及时向市卫生局和卫生监督局报告,并协助完成相关调查处理工作。

8.协助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局做好相关健康产品的监督抽查和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的检测采样工作。

(四)健康教育与慢性病防制工作职责

1.制定本地健康教育、爱国卫生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并组织

实施,做好各种宣传教育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指导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2.制定本地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老年人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并组织实施。

3.掌握辖区人口基本情况和相关疾病的发病情况,建立健康档案,负责管理和更新。

4.对辖区内35岁以上确认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落实随访制度,开展并发症监测;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开展死因监测工作,落实相关干预措施。

5.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进行一次健康管理,将重点人群纳入健康档案管理,落实干预措施。

6.协助开展“除四害”等爱国卫生运动和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五)妇幼保健工作职责

1.依法贯彻实施“一法两纲”,负责开展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的宣传教育活动。

2.开展辖区内孕产妇系统管理,做好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发放、管理和回收工作;开展产前检查、信息录入、高危筛选及转诊、住院分娩督导、产后访视等工作,依法办理《出生医学证明》。

3.开展辖区内儿童系统管理,负责0-6岁儿童的常规保健及高危儿、体弱儿管理和“四病”管理工作,做好辖区内托幼机构的督查和卫生保健指导。

4.负责辖区内村级妇幼保健工作的技术指导、督导、检查、培训和考核。

5.组织做好本辖区新生儿疾病筛查、艾滋病母婴阻断和妇女病查治、叶酸发放、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工作,做好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监测,对死亡病例及时调查、上报。

6.负责本地妇幼卫生信息的收集、分析研究和上报工作。

(六)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有关档案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

2.负责辖区内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3.负责做好档案资料的整理、保管、查询、借阅和更新过程的记录、监督和指导。

4.严格贯彻执行档案管理保密制度,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

5.做好纸质档案的防尘、防盗、防火、防潮、防虫等工作,保持档案室整洁、有序、规范。

6.健康档案应及时收集、及时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个人健康档案分散存放的,应在家庭档案中标明其存放位置。

7.家庭健康档案每户一份,个人健康档案每人一份,以家庭为单位成册。

8.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的病人,应在健康档案袋上用红、绿、橙、蓝、黑色标识区分。

篇6:公共卫生科岗位职责

职责汇编

镇北堡镇卫生院

2012年

院长职责.............................................2 办公室岗位职责.......................................4 门诊部主任职责.......................................5 报账员岗位职责.......................................6 妇保专干岗位职责.....................................8 妇保专干岗位职责.....................................9 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岗位职责............................10 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岗位职责............................12 计免专干岗位职责....................................14 防疫专干岗位职责....................................15 药房主任职责........................................16 护士岗位职责........................................17 收费员岗位职责......................................19 保洁员工作职责......................................20

院长职责

一、在上级的领导下,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全面领导医院工作,包括医疗、预防、保健、人事、财务和基建、总务等工作。

二、领导制定医院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工作计划,按期布置、检查、总结工作,并向领导机关汇报。

三、负责组织、检查医疗工作,定期深入门诊、病房,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四、定期组织召开全体职工会议,安排部署各项工作任务,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五、组织职工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科学知识,对职工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干部职工业务素质。

六、教育职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良好的医德,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医疗作风和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开展优质服务,促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

七、经常督促检查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八、根据国家人事制度,组织并领导对医院工作人员的考核、任免、奖惩、调配及提升等工作。

九、加强对后勤工作的领导,检查督促财务收入开支,审查预决算,对开支较大的物资采购计划要严格审查把关,关心职工生活,创造条件,改善生活和福利设施。

十、及时研究处理职工及人民群众对医院工作的意见。

十一、加强对村卫生室服务管理,组织对村医进行医疗业务技术培训及技术指导。

十二、组织全院协助乡(镇)政府对辖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现场控制和处理。

十三、因事外出或缺勤时,须指定一位副院长代行院长职权。

十四、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

办公室岗位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院务决议、决定、规定和制度。

二、负责院长办公会议、行政办公会议的通知、记录和会议决定、决议的文字整理工作。

三、围绕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协助领导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工作,督促检查会议决定及领导批示的落实情况。

四、负责全院后勤和人事劳资工作。

五、负责全院办公经费的管理工作。

六、负责全院工作总结、汇报材料、领导讲话稿的起草工作及信息收集整理报送工作。

七、负责中心信访、综合治理、扶贫、绿化、卫生工作。

八、负责中心固定资产和办公用品的使用、维护、管理工作。

九、受理职工和群众的来信来访。

十、负责中心印发文件的校对、审核。

十一、协助领导和有关单位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总结经验教训。

十二、督促检查各科室的工作进展情况,收集整理政务信息,及时反映上报。

十三、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门诊部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门诊部及医技科室的行政、业务管理工作。

2、组织制订门诊办公室的工作计划。经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负责领导、组织、检查门诊病员的诊治和急诊、危重、疑难病员的会诊和抢救工作。

4、定期召开门诊部会议,协调各科关系,督促检查医务人员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医护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整顿门诊秩序,改善服务态度,简化各种手续,方便病员就诊,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5、组织门诊部人员做好卫生宣传、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疫情报告等工作。

6、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接受门诊病人的咨询和投诉。

7、负责门诊、村卫生室人员培训、处方点评工作。

7、负责医疗用品的采购工作。

8、负责党务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9、全面负责院感工作

报账员岗位职责

一、报账员在院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月的经济业务的处理,积极完成财务管理各项业务工作。

二、报账员要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制度,遵守财经纪律,奉公守法,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报账员离职或调动工作,必须按规定与接管人办理交接手续。

三、报账员必须按照报账程序的规定将各项经济业务手续准确、及时、完整的进行报账,并接受核算中心等部门的业务指导。

四、监督保管好集体的财产物资,保证账实相符。

五、协助院长搞好各村、各职工合同的签订、兑现工作,负责各款项的收取和及时报账,搞好单位员工档案管理工作和单位重要资料的保管。

六、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不得白条抵库,不得挪用公款,负责管理使用好上级规定留取的部分备用金。

十二、协同上级部门搞好本院的财务监督和审计,使财务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十三、负责全院机构设置及领导职数,人员编制的管理工作。

十四、办理职工调动、调整、安置等人事、工资关系。

十五、负责工资计划的贯彻执行,按时审核汇总上报月、季、工资统计报表。

十六、负责职工工资管理,指导村卫生室的工资管理工作。

十七、组织职工的考核工作。

十八、办理职工退休手续。

十九、负责职工的养老、医疗保险工作及住房公积金缴交。

二十、搞好其他随机性工作。

妇保专干岗位职责

1、认真做好辖区内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生殖健康、女职工保健等妇女保健工作,负责早孕登记、建册、高危孕产妇筛查、登记、随访以及管理范围内孕妇产前产后的访视。

2、严格遵守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工作规范,提供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咨询服务,发放避孕药具。

3、开展妇女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普及优生优育、妇女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等卫生科普知识。

4、做好辖区内妇女保健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统计、分析、上报工作,及时反馈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质量控制。

5、定期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基层单位做好妇女保健工作。

6、负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有关表册的登记,做好报表的统计、分析工作,按期上报所在区妇幼保健院(站)。

7、认真参加相关工作例会和培训,深入居民区,加强检查与指导。

8、承担上级布置的各项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9、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员工食堂运营工作、其他随机性工作)

妇保专干岗位职责

1、按照儿童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儿童保健门诊各项常规工作。

2、建立辖区内新生儿访视工作制度。

3、建立本辖区0—7岁儿童健康档案,掌握本辖区儿童健康状况、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4、在社区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母乳喂养及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等卫生科普知识。

5、做好辖区内儿童保健资料的收集、汇总、统计、分析、上报工作,及时反馈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质量控制。

6、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儿童保健专业技术水平。

7、承担上级下达的各项儿童保健工作任务。

8、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本健康教育工作的计划制定、组织与实施、检查与评价、记录与总结等工作,并接受上级健康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检查与考评等。

2、负责组织与开展本辖区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及行为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针对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做好控烟限酒、合理营养、心理平衡、适量运动的指导与行为干预等工作。

3、负责组织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普及疾病预防控制、健康与保健知识;开展居民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检查与评估,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4、负责开展社会人群的精神卫生健康、残疾预防与康复的健康教育及特殊人群如儿童、妇女、青少年、老年等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

5、负责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的编印与发放工作,提高健康教育资料的入户率和健康教育处方的利用率与针对性。

6、负责健康教育宣传栏或板报的定期更换与资料的留存工作。

7、负责组织与参与各种卫生宣传日的社会人群健康教育宣传与咨询活动。

8、负责健康档案保管,应保证居民信息资料的完整性与可利用性,并做到同步更新及动态变更,管理有序。

9、做好健康档案文本借阅工作,按规定手续办理借阅、归还工作。

10、负责健康工作资料的收集与留存工作,建立规范的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档案。

11、负责村卫生室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安排。

11、完成院玲到交办的其他工作。

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熟悉并掌握责任社区各类慢性疾病的患、重型精神病人、居民因急、慢性疾病、创伤、老年病及残疾等基本情况,患者的个人信息、资料以及变动情况,社区内主要慢性疾病的患、发病趋势,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严格遵守慢性疾病相关的管理规定,负责制定并落实慢性疾病病人的随访、体检、康复治疗指导和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

3、搞好本辖区精神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有计划做好本辖区各级人员培训及宣传教育工作。

4、配合上级部门开展辖区精神卫生服务。按时完成各项统计报表和上报工作。

5、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规定,做好辖区居民慢性疾病相关的生活行为因素的监测工作。

6、负责组织和指导有关康复三级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降低病、伤、残的发生或减轻伤残后其功能障碍的程度。

7、负责康复医疗的咨询、评定、转诊和支持工作,保存和整理康复医疗记录和病历档案。对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定。制定不同阶段与时期的康复目标。

8、负责制定康复目标的实施计划、组织和指导病、伤、残者的康复治疗,采取各种措施治疗病、伤、残者,以改善其功能。

9、对康复病人做好自我康复器械训练的宣传指导工作。

10、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计免专干岗位职责

1、及时掌握本辖区儿童(包括外来儿童)情况,建立新生儿预防接种卡、证,按免疫程序的规定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组织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实施预防接种的安全注射。

2、提出疫苗需求计划,建立健全疫苗领发登记,做好疫苗管理。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疫苗效果的监测工作。

3、做好冷链设备的使用、保养工作,建立冷链运转记录。

4、进行常规接种率报告,针对传染病和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或事故进行报告。

5、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的健康教育,对外来儿童家长进行计划免疫知识宣教。

6、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7、准确掌握辖区常住、暂住和流动人口中接种对象的变动情况,定期对辖区内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登记簿。对集贸市场和外来人口较密集的地方进行上门串户接种,消除免疫空白点。

8、掌握辖区内托幼机构、小学学生预防接种情况,定期查漏补种,杜绝发生因漏种而引发相关传染病的爆发。

9、承担上级布置的各项计划免疫工作任务。

10、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防疫专干岗位职责

1、负责传染病上报工作,对法定传染病,按规定时限上报,并按规定做好传染病登记卡的保密工作。

2、每周按时检查门诊日志,做好登记、认真核实传染病登记卡项目,避免缺项,杜绝错卡及死卡现象。及时与疾控机构交换疫情,使传染病报告达到及时、正确。

3、督促有关科室做好传染病登记报告工作,每周要与各科核对一次,每月底对各科室传染病报告工作进行自查。

4、对传染病登记卡进行分类,及时登记并做好记录。

5、按时参加西夏区区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工作例会,并做好疫情的核对和分析工作。

7、做好各种资料保存工作,并将各种资料装订成册。

8、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9、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协助办公室开展日常工作)

药房主任职责

一、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院药房的业务、行政管理工作。制定药房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二、领导药房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保证配发药品质量合格,确保质量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三、负责药品调配工作,保证配发的药品质量合格,安全有效。

四、督促检查药品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负责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的使用、管理。

六、参加处方点评工作,经常征求医生与患者意见,了解临床用药需要,并在药事会上提出调整药品建议。

七、领导本科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与技术考核,提出调配与奖惩意见。

八、负责村卫生室药品申购、药品计划和出入库管理等工作。

九、负责药房工作人员的考勤,安排值班。

护士岗位职责

一、提前10-15分钟到病区,完成物品清点交接、治疗室、操作台的清洁消毒及治疗用物的准备工作。

二、参加晨会,听取夜班交班,反馈当天护理工作情况。

三、负责病区药品的请领、保管;负责毒、麻、剧限及精神药品的补充、检查及保管,保证各种药品无过期。

四、要热情关心爱护体贴病人,做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坚决杜绝服务态度粗暴等不良现象。

五、要有高度责任心和熟练的操作技术,以保证病人的治疗安全。

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操作规程,实行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注射器用后要毁形等处理。

七、注射室的抢救药品,注射器、针头等分门别类放置有序,各种消毒物品标明品名,失效期和启用日期及时间。

八、病人须持注射单方可注射,护士必须凭注射单核对姓名、性别、年龄、药品、浓度、剂量、时间、注射方式等,注射完成后要做好记录,要签全名,以示负责。注射单要妥善保管。

九、对病家拿来药房发的药物要认真查验,检查是否发齐全,药品是否变质,查验后方得实施开瓶盖。否则,若在开瓶后才发现有变质的现象不能使用的,要填写药品报耗单,由当事人填写,护长签名,始得报耗,报耗的金额,由本科室负担。

十、认真执行各种药物过敏试验制度,规定需要做过敏试验的药物,一定要做到先试验无阳性反应后方可注射,注射前要先用红蓝笔作标

记,并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注射后要签护士全名,并指定受注射者定点休息观察30分钟后方可离开。

十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负责进行空气消毒及培养,按要求配制、监测各类消毒液并做好相关记录防止交叉感染,院内感染。

十二、要遵守工作纪律,坚持准时交接班,不迟到早退。

十三、做好医用垃圾的分类处理工作。保持治疗室的清洁、整洁。

收费员岗位职责

1、收费人员应对自己的工作细心负责,关心和体谅病人,态度 热情和蔼,尽职尽责;

2、严格上、下班制度,不得擅离职守,脱岗、串岗。

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病人交费等待或排队时间,不得因 收费人员的原因延误病人的治疗。

4、熟悉和准备掌握各种医保收费标准,及时了解职工医保、居 民医保政策,按时、按规定做好低保、困难补助等各项惠民项目的费 用的登记工作。

5、规范使用和维护电脑设备,按规定使用票据。

6、严格遵守现金保管制度,每日收入的现金要及时送存银行,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确保现金的安全。

7、做好欠费部门的催交工作,减少呆账、死帐。

8、除院长签字的借据或通知外,不得任意挪用、私借现金给任何人。每月做好对上级的交账、转账、报账任务。

10、保持科室的卫生整洁,做好工作区和生活区物品的放置、摆 设工作。

保洁员工作职责

一、保洁员热爱本职工作,有责任心.根据办公室内安排的工作时间进行日常保洁工作;

二、负责办公区过道、楼梯、会议室等公共场所卫生的清扫,保持所有公共场所的卫生整洁,地面干净、无尘土、无卫生死角,做到每天拖三遍,每周用肥皂水拖一遍;

四、负责打扫各独立办公室的地面卫生,清扫办公室和公用走道之垃圾,清洗痰盂;

五、保持公共场所楼梯扶手、窗台表面无灰尘,光洁明亮,做到每天擦两遍,保持环境美观;

六、保持病区走廊、门、窗、墙面、地面、扶拦及楼梯和表示牌等干净,保持所有公共场所玻璃窗在视线内无灰尘、蜘蛛网、印痕,每周擦一遍以上。

七、洗手池无皂迹、无污点,无污垢,做到经常擦拭,保持表面光亮、整洁;

九、所有公共场所痰盂位置设置合理、数量充足、无外溢现象,表面干净无污迹,做到每天擦洗痰盂两遍;

上一篇:六年级分数应用题教案设计下一篇:建筑工地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