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传承方案

2024-07-19

民族文化传承方案(共10篇)

篇1:民族文化传承方案

开州区麻柳乡中心小学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程的意见》及我市《关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快推动全市教育系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和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引外来、面向未来,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一)把握正确方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助推社会发展。

(二)坚持正确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注重对广大师生的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广大师生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把重

2教育,在教育系统大力推进“文明礼仪我带头 争做重庆好市民”主题教育。发挥家庭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家风润万家”活动,抓好家校共建,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良好的家风,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社会和家庭共教共育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研究阐释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人才智力优势,深入开展对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的研究,着力推动构建具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鼓励和支持开展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的梳理和阐释,推出一批高质量、高水准的理论研究成果,参与开展党史国史、重庆地方史志的研究编撰工作,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精华,留存区域民族文化记忆。积极参与重庆市文化资源普查和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抢救和再生性保护。对本单位、本校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馆藏革命文物开展普查并网上建档登记。

(五)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互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育对外开放工作重点内容,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目标,以孔子学院、海外华文学校、国际教育展览为平台,以国际友人、海外华人、外国专家学者、留学人员为媒介,积极传播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组织开展好汉语国际教育,办好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及汉语教育师范学院。加强与世界各国语言文化推广机构联系,搭建中外城市间的合作平台,与友城学校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联合举办艺术节、青年学术论坛、校长论坛,积极宣传推介戏曲、民乐、书法、国画等我国优秀文化艺术,打造宣传重庆、推广中国文化的窗口。积极选派优秀汉语教师及志愿者赴孔子学院(课堂)教授汉语,推广中国文化。承办好国家汉办“汉语桥”国外校长访华之旅、“汉语桥”国际学生来华交流等重大项目。广泛开展大学生艺术团组赴海外巡演、专家学者赴海外宣讲中国故事等文化交流活动及多种形式的人文交流精品项目。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县教育部门和高校要从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及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纳入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内容,纳入考核评价体系。要加强统一领导和宏观指导,提高组织化程度,和驻地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和群团组织密切配合,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二)加强宣传引导。各区县教育部门和高校要根据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运用校园报纸、电视台、广播、网络媒体,积极宣传本地本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成绩。要利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时机,组织师生到社区、乡镇和农村传播和弘扬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营造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三)确保工作成效。各区县教育部门和高校要研究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标准,制定完善本地区本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作重点项目的实施方案,根据自身条件提供专项经费,给予必要的支持,让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完善评估检查机制,定期对重点工作的推进措施、完成进度、实施效果进行检查评估,确保顺利推进。

各班要在2018年1月10日前将本期活动开展情况的电子版总结和图片(精选,不超过5张),打包压缩,以“××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阶段总结”命名发送至廖青

开州区麻柳乡中心小学 2017年11月28日

篇2:民族文化传承方案

开展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育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求,根据《张掖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我校决定全面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和《中小学德育大纲》为中心,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学校文化,构建适宜学生成长的和谐校园;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实践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其受益终身。

二、活动目标:

1、总目标:

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实际,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积极倡导亲子共读,提高个人修养,提升家校文化品位为具体目标,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2、学生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兴趣和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水平。

2、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学艺术鉴赏水平,陶冶高雅情操,读书明理。

3、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

4、通过天天诵读,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回、勇于进取的坚强意志和心理品格。

5、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孝亲敬长、团结友爱、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勤劳节俭、遵守公德、诚实勇敢、热爱生命。

6、通过学生,感染家长,带动全社会兴起学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风尚。

三、活动主题 传承文明,快乐成长

四、组织机构

1、成立领导工作小组

2、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组长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亲自管,亲自督,亲自评,深入参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全过程。要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以身示范,为人师表。

(2)构思并制订传统美德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3)制订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评价。(4)组织教师理论学习,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5)做好传统美德教育的经验推广和应用。

五、实施原则:

1、人本性原则

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高处着眼,小处着手。

2、整体性原则

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

3、发展性原则

通过实践体验,把口号变成行动,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使其受益终身。

4、时代性原则

为了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在活动中应尽量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未成年人,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

六、实施安排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时间:每天早晨8:00—8:20,中午2:30-2:50各20分钟时间积极组织开展诵读活动。

形式:首先教师带读、优生领读、单个诵读、对诵、小组诵读、集体诵读、吟诵表演、自由诵读、也可以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抑扬顿挫,生动活泼,轻松愉悦。还可以开展接龙赛、擂台赛等形式的诵读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

篇3:民族文化传承方案

关键词:朝鲜,传统文化,传承

一、朝鲜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什么是“传统”?似乎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讲, “传统是从历史发展中流传下来、能够表现人的思想认识的一种体系。”那什么是“文化”呢?这个定义就更加多种多样了, 据说已经超过了四百种。我国顾明远教授将“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所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统称。”

通过对一些学者的研究资料的分析, 我觉得朝鲜族传统文化应该这样定义, 即从朝鲜族的历史发展中所涌现的朝鲜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 学校教育承载着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职责, 他们会将民族语言、文字、历史、习俗等文化发展下去。

总的来说, 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民族教育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这让朝鲜族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了强大的支撑, 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不过, 朝鲜族的民族文化教育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具体有如下:

民族学校的吸引力不够强, 失去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同时也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主力, 而学校就成了传统文化的聚集地。此外, 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上也可以继承和弘扬一定的传统文化, 但是这两方面的文化学习和发扬并没有形成规模, 难以有很明显的效果。学校在进行民族文化的教育时, 往往是有组织有规划的进行, 通过对民族文化了解深入的教师来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 朝鲜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主要通过学校来完成的。但是, 很多的朝鲜族学生并没有选择在朝鲜族学校就读, 而是去了汉族学校, 这就对朝鲜族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压力。就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来说, 在2012年, 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朝鲜族学生选择了去汉族学校就读, 在朝鲜族人群分布较少的地方的学生更是选择汉族学校就读。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基础, 但是很多朝鲜族学生在进入到汉族学校之后几乎不再使用本民族的语言, 对本民族的文化也逐渐失去了兴趣, 更别提去继承和弘扬了。

二、导致民族学校吸引力不够强的主要原因

1.对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认识不够。不同的人对民族文化会有不同的认识, 但是有两种比较偏激的看法, 一是民族教育的生存离不开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要通过民族教育来进行传承;另一种是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民族文化已经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了, 因此没必要再去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 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 现代化的思想已经深入了骨髓, 传统文化对他们反而形成了阻碍。那些不能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传承价值的家长一般不会选择将他们的孩子送去民族学校。此外, 还有很多的家长和学生在汉语和朝鲜语的重要程度上难以权衡, 认为汉语的用途更广, 因此便忽视了朝鲜语的学习, 这种想法也是不对的。

2.民族学校的教学任务较多, 学生往往不自己安排学习。在学校, 朝鲜族学生和汉族的学生一样, 都得学习常规的课程, 但是有语言的差异, 朝鲜族的学生必须学习汉语, 这就在无形之中给朝鲜族学生增加了一定的压力。我对照过延边市的朝鲜族学校和汉族学校的课程安排:朝鲜族学校每周给学生安排的课普遍要比汉族学校的学生多, 尤其是每天的第七节课。下面我们对照延吉市公园小学 (朝校) 和梨花小学 (汉校) 这两所学校各个年级学生每周的课程数, 公园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每周32节课, 梨花学校为26节;公园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为35节, 梨花学校为30节。因此, 从上面的比较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 朝鲜族的学生课程量大, 学生压力也大, 而且, 朝鲜族的学生还开设了其他的课程来让学生进行课外锻炼, 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3.居住地没有民族学校 (班) , 难以接受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上世纪80年代以前,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特别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大发展, 越来越多的朝鲜族人民涌入了城市。根据邰静波的统计数据显示, 有三分之一的朝鲜族人民离开了他们原有的居住地, 奔向了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 而且这个人口的流动量呈逐年上涨的趋势。朝鲜族人民涌入汉人居多的大城市之后, 他们的后代也只能与汉族的学生一块生活、学习, 同时接受着汉民族的文化熏陶, 很难有机会接触到朝鲜族的民族文化。再加上朝鲜族的聚居地也很少有专门的朝鲜族学校, 因此, 朝鲜族文化便没有了传承的平台, 长此以往, 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认同便更倾向于汉族, 这就失去了朝鲜族的文化特性。

在汉族人口众多的地区, 朝鲜族人民没有了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和平台,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汉语作为语言工具, 这让朝鲜族的语言失去了传承的机会, 而语言又是民族文化的最基本的载体, 没有语言的交流, 文化便失去了活力, 朝鲜族的人民对本民族的文化也就失去了兴趣。所以, 朝鲜族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收到了严重的挑战。

三、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现代化共赢

民族文化的传承既要将传统文化作为重点, 也要融入现代化的民族文化, 要做好这两方面的教育。针对这一点, 我提出几点建议:

(一) 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和民族教育

上面我们已经指出了朝鲜族的一些族人对他们民族的文化和教育认识不够, 所以要想更好地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教育, 必须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正确的认识。

第一, 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没有优劣之分, 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 必须要建立起合理的沟通桥梁。尽管很多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是源自几千年前的古人, 但是在今天仍然受用。现代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奠基。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创新, 很多传统文化中的好的部分被传承了下来, 再融入现代社会因素, 便形成了现代的文化。因此, 我们要客观的来看待民族的传统文化, 不能一概而论。

第二, 对民族教育要有足够的重视。开展民族教育, 为的是让本民族的人民能够将民族文化继承和弘扬下去, 让本民族的人民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 在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中充满活力, 与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因此, 我们必须用客观的态度来看待民族教育。很多少数民族的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选择在汉族人群中生活, 他们的孩子也要接受汉族文化教育, 因为他们认为汉族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文化, 学了汉族文化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传统的民族文化教育中, 知识来源单一, 朝鲜族孩子接受本民族文化的来源除了家庭就是学校的教材和老师, 这让他们学习朝鲜族文化显得很困难。但是, 现在就不一样了, 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报刊等媒介来获取信息, 进行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而且朝鲜族学校加大了对汉语言教学的投入, 学生可以更好的来学习汉语。总的来说, 尽管朝鲜族学生在汉语的掌握上与汉族学生难以相比, 但是汉语对于他们来讲, 已经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工具来使用了, 这大大方便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根据科学家研究, 能够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学生要比只掌握一门语言的学生智力发达, 思考能力也越强。我国的高考政策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是有优惠的, 在朝鲜族学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比在汉族学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更有优势, 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优惠。而且, 朝鲜族的学生在就业中也更有优势, 除了我国相应的政策优惠外, 他们多掌握的一门民族语言会为他们的工作带来便利。所以, 民族教育对于一个民族的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二) 增强民族学校的吸引力, 吸引更多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教育有了足够的认识之后, 朝鲜族学校要做好吸收朝鲜族学生的工作, 在对学生教育工作中做好民族文化的宣传和弘扬, 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兴趣, 能够学有所成, 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下面我们将要以双语教育来对民族教育展开论述。

1.要增加朝鲜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课时, 加大汉语教学投资,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言教学。其实, 朝鲜族的家长和学生都希望能够学习汉语, 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加强对汉语教学的投入, 可以减少他们到汉族学校学习汉语, 从而能够在朝鲜族学校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学习。

2.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 在教学中引入汉语教学。很多人错误地认为, 民族文化教育必须使用民族语言, 但是, 学生既然学习汉语, 而且汉语的工具性更强, 这就可以以汉语作为语言工具来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据调查, 很多的朝鲜族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亚马逊河、契诃夫等河名、人名, 但是在步入社会之后才发现他们不会用汉字进行拼写, 也不能准确的读出来, 这就对它们的工作造成了影响。针对这种问题, 尽管一些朝鲜族学校已经做了汉语的教育教学安排, 但是还远远不够。

3.对朝鲜语文内容要删繁就简, 降低对学生的要求, 减少课时安排, 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和课外活动。对于语文的教学安排要有明显的针对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 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文化, 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存在枯燥无味、形式单一的问题, 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进行学习。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 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结合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做好文化的传承。此外, 对于那些民族语言, 希望深入学习的学生, 学校要安排专业的教师来进行教授和培养, 这样有利于培养出民族文化的研究型人才。除此之外, 打造优秀的民族学校, 提升办学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 筹建民族学校, 保障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篇4:民族文化传承方案

关键词: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生态保护

引言: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文化,能促进各个地区的经济变化和民族团结。鄂西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所以在民族体育文化中进行开展和实施,能够促进深厚的群体和广阔的发展形势。不仅能够实现少数民族体现文化保护的积极性,还能创造民族体育中更多的社会价值,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区域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

一、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生态

少数民族体育是各个少数民族在区域发展方式上实现的,是一种特色性的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少数民族创建的体育文化是在文化生态形式上展现的。特别在一些偏远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与多元化的民族特征在文化发展中具有创新作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生态建设中具有较大依赖性,在自身发展中还不能体现一个独立系统。在历史发展形态中,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节日在发展中已经不能适应生态系统变化的文化形式,不仅活动内容比较单一,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协调,在文化生物链发展上具有较大局限性。

二、在生态视野下,推进鄂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方案

(一)自然地理位置的发展方案

在交通形式上,便利的交通能促进良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大,鄂西经济已经得到有效改善。但由于鄂西地区的交通形式比较复杂,经济基本还比较落后,所以相关政府就要积极支持创建交通设施[1]。在地形上看,在比较复杂的地形变化上建立体育活动比较困难,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以及财力,但鄂西人们的居住环境都比较宽阔,能够建立多样的体育活动。所以在空间变化上,就要选择比较开阔的地带,建立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实现良好的利用效率,降低一定的建设成本,还能创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方案

科学技术主要在三方面来实现,首先,对于文化程度。由于少数民族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还不够,所以当地政府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创建积极的精神文明,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他们能利用文化实现科学技术的有效利用。然后,体育人才的改善。由于鄂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比较偏,经济不充足,所以体育人才的引进也比较困难。所以,就要根据该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积极培养,学校可以掌握一定的技术要求和规则,实现订单式培养,为每个地区都要建立相关的人才培养机制,还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而发挥更多的人才创造。最后,对于科学技术[2]。它不仅能推动体育项目的良好发展,还能创建更好的文化形式。特别是体育器材的有效利用,无论在质量问题上、成本还是资源、效率上都要进行实现,掌握良好的产品工艺,创造出更优秀的体育项目,不仅能够推进体育项目的传统方式,还能实现更多的文化形式。

(三)民族体育文化业的发展方案

要实现民族体育的产业化发展,首先就要利用相关的优势条件,创建具有特色的品牌。无论在农业创造、工业制造还是商业发展上,都要开展更大的市场变化,实现经济产业链接,从而利用科学技术形式发展少数民族的体育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较大需求,实现规模化的经营方式,还要在形成产业发展后,创建特色的品牌发展。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力量,创建更深的文化形式[3]。还要挖掘非遗产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为了使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上提供良好的保障形式,在生态环境发展下,还要在政策和资金形式上得到大量支持,开发并保护该地区的文化遗产资源,从而实现体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学校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我国民族体育在推广形式上还存在较大问题,在校园中,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高等教育学校,根本没有相关的活动场地,体育设施也比较少。少数民族学生对相关的体育项目认识还不够。所以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就要改变学生的思想认识,使他们敢于接受新鲜事物,还要开设相关的体育课堂,实现体育资源的共享形式,从而为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结语

鄂西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形势上,创造了体育文化与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变化以及社会价值具有紧密联系。当地人们在生产生活方式上,民族体育文化成为他们发展的主要形式。随着我国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经济力量的不断发展,鄂西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实现了丰富性的经济形式、农业生产以及多种条件的进程方式,也促进少数民族在体育文化中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石磊.湘鄂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吉首大学,2013

[2].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力度 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快速发展[J].世纪行,2009(11):10

[3]王平.论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以恩施州生态文化旅游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130-134

篇5:传承美食文化演讲比赛方案

学生演讲比赛‛实施方案

今年,我县获得‚中国生态美食之乡‛殊荣。为进一步弘扬余干传统饮食文化,大力激发广大青少年热爱余干、建设家乡的热情,我乡定于2015年11月3日举办‚传承美食文化 建设美好家园—‚中国生态美食之乡‛学生演讲比赛,特拟定本比赛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传承余干美食文化为主题,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爱国爱校,爱家乡的情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中小成立全乡‚传承美食文化 建设美好家园——‚中国生态美食之乡‛学生演讲比赛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章富文 副 组 长:王俊华、陈立上

成 员:吴行辉、吴小波、盛宝学、李一平

吴素强、吴伟宏、吴伟军、吴建定

三、比赛时间、地点

比赛定于2015年11月3日在中小会议室举行。

四、参赛对象 1、3——6年级每班各选拔2名优秀学生参加演讲比赛;

五、评分办法及演讲要求

(一)比赛环节

1、时间:控制在5---7分钟以内,超时酌情扣分。

2、选材:内容要围绕弘扬余干传统饮食文化。

3、配乐:可以配乐,音乐与内容应相协调,可以自带光碟或自己配乐,或他人伴奏。

4、参赛选手原则上要求脱稿。(二)评分标准

本次比赛成立评判委员会,对选手成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满分为100分,按选手所获总分高低进行评奖。评分标准如下:

1、紧扣主题,内容充实,立意新颖,文字优美(40分)

2、表述清楚,语言流畅,声情并貌(20分)

3、声音洪亮,普通话准确流利(20分)

4、服装整洁,仪表端庄(10分)

5、演讲时间符合规定,能够脱稿表达。(10分)

六、奖项设置

1、比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

七、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校要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保此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各校要围绕演讲比赛活动的部署要求,根据自身实际,落实责任到校到人,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充分调动 广大学生积极参与。

3、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着装整洁,仪表端庄,讲文明礼貌,讲普通话。

4、赛前,各班上报比赛演讲稿1份。

5、各参赛选手必须按时参加抽签(抽签时间3日上午8:25)和比赛。

余干县大塘乡中心小学

篇6:民族文化传承方案

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有着独特的风俗,为让学生走近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少先队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究,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享受传统风俗带来的温馨和快乐,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培养其探索创造精神。

活动主题:

飘香端午传承文化

活动时间:

6月11日――6月18日

活动对象:

全体师生

活动准备:

1、学生自主学习端午文化:(1)端午节的由来;(2)端午节的传说;(3)端午节的习俗。

2、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3、教师准备国旗下讲话和晨会课播放的视频。

活动过程:

1、教师向学生布置端午节活动的准备工作。(6月11日)

2、国旗下讲话。(传统节日――端午节:庄;6月11日)

3、晨会课播放端午节传统文化宣传片供学生学习讨论。(许;6月12日)

4、分年级开展特色活动(6月13日--6月18日)

低年级:通过观看视频、品尝粽子、咸鸭蛋等活动,感受端午,绘画端午;

中年级:利用美术课、队活动课等学习制作装粽子、咸蛋的编织袋;

五年级:在家向家人学习包粽子的技能,拍照留存。

资料整理:

1、新闻稿:公众号:

篇7:民族文化传承方案

吴江区同里中学

一、产生背景:

据有关调查,中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内涵认识模糊、粗浅,多理解为文物;对世界遗产的保护知识一知半解,66%的人不知道相关的法律,34%的学生不知道三个以上属于中国的的世界遗产;对保护遗产的兴趣和重要性缺乏认识,多认为那是专门机构的职责,对自己没有太大关系,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主要是社会主流思想中缺乏世界遗产保护意识,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忽视对世界遗产保护意识的养成。从全国整体看,中学开展世界遗产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远未形成独立完整的教育体系,因此加强在中学开展世界遗产教育,提高保护世界遗产意识非常必要和迫切。

世界遗产教育是当今青少年教育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对青少年进行世界遗产教育是保护和传承世界遗产最根本的着眼点,因为只有让我们的青少年一代懂得怎样保护和传承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和历史进程的遗存,我们这个世界才有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光辉未来。同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同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同里古迹胜景,魅力无穷;其中退思园尤为著名,它以布局精巧,淡雅秀美,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同里镇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名列全吴江市之首。我校在201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授予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我校在区教育局“三有三讲”育人目标的引领下,依托江苏省中小学第九期教研重点课题《地方性知识观下中小学乡土德育校本课程研究》子课题《优化同里文化资源 提升校本课程德育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进行乡土德育活动和世界遗产教育活动。努力把世界遗产教育做成我校德育特色品牌。

二、基本思路

结合同里古镇世界遗产资源、学校特色文化、学校省级德育子课题《优化同里文化资源 提升校本课程德育有效性的研究》,从学科渗透、社团活动、知识竞赛、世界遗产青少年志愿者活动、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世界遗产教育活动。

三、预设目标

世界遗产面临的最大现实就是需要去保护它,传承它,因此世界遗产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我们要教育学生懂得并学会保护和传承世界遗产,这两个目标是世界遗产教育最重要的核心目标,也是世遗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基本特征。我们要将世界遗产教育融入到中学教育中去,使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我们开展世界遗产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尊重文化多样性、倡导国际社会和谐发展。激励更多的学生投入到世界遗产保护事业中来,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从而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主要活动计划:

1、学科渗透

我们要围绕江苏省中小学第九期教研重点课题《地方性知识观下中小学乡土德育校本课程研究》子课题《优化同里文化资源 提升校本课程德育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开展实践研究,在语文、政治、英语、历史、地理、美术、劳技等学科教学中渗透文化遗产知识。

2、开展社团活动

学校成立“仁美”文学社、“丝弦”宣卷社、“墨香”楹联社、“同川”导游社、“沸点”书画社、“蓝天”纸艺社、“同创”摄影社等社团组织,在双周下午

第四节进行活动,要做到“社员、时间、地点、教师、内容”五落实。积极外聘宣卷和剪纸传承人来我校上课,以及聘请同里旅游公司专职导游来校为小导游开展培训活动。要积极组织社团人员参加“我的运河,我的家”世界遗产画信活动,开展与同里世界遗产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综合实践探究活动和经典诵读等活动。

3、开展知识竞赛活动

在全校开展同里世界遗产知识竞赛活动。内容可以涉及同里镇有关古建筑、民风民俗、传说、楹联、名人名句、遗产保护常识等知识,通过竞赛活动,使同学们更多的了解了家乡世界遗产的文化内涵,促进了优秀文化的主动吸收。

4、开展世界遗产青少年志愿者活动。学校青少年志愿者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走向街头向游客和社区居民宣传保护世界遗产并进行签名承诺活动。暑假和苏州大学世界青少年志愿者一起开展活动。

5、开发德育校本教材

篇8:传承民族文化,教学“真”的美术

一、利用资源,激发兴趣

现在许多学生只知当代潮流,而不知民族文化。每当提及民族文化时,总表现出兴致不高的样子,更不用说在美术课堂上学习民族文化的相关知识了。针对这种现象,初中美术教师应转变思维,不能单凭语言讲解,而应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画面或视频,更直观地了解民族文化的具体内容,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例如,我在讲解苏少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美丽的书”时,教学主题为:在书籍设计制作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我没有直接让学生设计制作书籍,而是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民族文化。如植根于广大农村的年画、传承多年的皮影、花样迭出的剪纸、中外闻名的刺绣,等等。学生观看了这些由我们先人创作并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民族特色文化后,不禁感慨:“原来我们的祖先这么优秀,创作出了如此美丽的艺术作品啊。”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也就被激发出来,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接着再让学生设计书籍,有的学生设计了卷轴装;有的学生运用了剪纸技术,书籍封面设计了“一对比翼鸟在小溪中畅游”的画面,并将这个设计展示给其他同学欣赏。部分学生认为:“书籍设计制作与剪纸搭配不仅美观,还能增加书籍设计的历史厚重感。”

随后,我用PPT为学生展示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年画、剪纸、刺绣等作品,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与当代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荣辱观,坚定了学生为民族发展而奋斗的决心。

二、合理嫁接,拓展广度

现代美术着重体现技巧,而民族传统文化则注重意蕴。中国传统建筑风格重视意蕴之美,这在我国许多古建筑的名称、风格中都能发现。如扬州个园以“竹”闻名,不仅园内种植了许多翠竹,其名字也暗含了“竹”的风骨。现代建筑也涵盖了许多先进科技,处处体现了现代美术的特色。若能将两者合理嫁接,不但能有效拓展美术文化的广度,更能使其迸发出绚丽光彩。

例如,我在讲解苏少版初中美术“变迁中的家园”一课时,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家乡的建筑特色,并画出理想中的家园,待课上时再把自己捕捉到的建筑文化展示给其他同学。例如,有的学生向大家展示了老海安城的建筑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韩紫石公馆,公馆的布局、造景都十分具有写意的中国画意境;有的学生向大家展示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利用了现代先进的钢质结构,有效平衡了节俭与发展的理念,其取意也寄托了中华民族对未来的期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了古建筑的意趣之美,也了解了现代建筑的科技之美,明白了将两者合理嫁接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美术效果。

通过向学生展示传统建筑风格和当代优秀建筑,学生对两者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懂得了若将民族文化意趣之美与现代美术技术之巧合理嫁接,能迸发出与众不同的绚丽光彩。

三、适时创新,焕发新生

民族文化是由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传承下来的。在此过程中,人们也在不断地学习与探究着其他文化,将其中的精华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寻求创新与发展,给民族文化赋予了新的生命。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时,应有效融入其他文化,以扩展学生思维,增长知识。

例如,我在讲解苏少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图案之美”时,主要讲解了图案的设计与应用。课程开始后,我先为大家展示了一些传统的图案设计,如清代的青花莲花大盘。接着又为学生展示了现在的流行图案,要求学生通过比较两种图案的表现手法和特点,评价并说明自己更喜欢哪一种。学生纷纷表示:具有现代元素的图案设计更接地气,画面更吸引人,整体制作效果更绚丽。

由此可见,民族文化若不能有效融入其他文化精华,不注重创新发展,那么民族文化就会停滞不前,失去原有的生命力。故适时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民族文化继续焕发新生命的有效方法。

四、多元评价,综合提升

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多种多样。教师在开展民族文化与现代美术学习时,不能一概而论地判断其好坏,而应从多方面进行有效评价,让学生都有所提升。

例如,我在讲解苏少版初中美术“装点生活”一课时,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图案知识对文化衫进行装饰,并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设计创意。学生十分积极,有的学生说:“我特别喜欢看古典名著《红楼梦》,对民间剪纸艺术也非常喜爱,所以我将书中的代表人物林黛玉用剪纸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然后应用到了文化衫上。”有的学生因很喜欢书法,于是将书法元素和印章艺术相结合,应用到了文化元素的设计中。学生都创意性地完成了此次教学任务。

听完学生的介绍,我根据不同情况、不同设计风格,对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评价,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五、结语

由此可见,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有效融入现代美术教学中,不仅能改变学生对现代美术的偏见,也能有效促进他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荣辱观,提升爱国主义情怀。除此之外,民族文化与现代美术的有机结合,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篇9:薪火传承 传承企业文化

作为企业最具活力的群体之一,市分行营业部根据文件要求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五四青年节就组织了各级县支行选取代表进行演讲,并表演节目。身边的同事有的提出了要学习先进人物,有的演了带有农发行特色的小品,多姿多彩。近期又开展了岗位竞聘考试,深入地抓基础,强调学习提升财会队伍战斗力和执行力,引领我们青年职工融入企业,

在笔者看来,作为一名窗口柜员,推进柜员文化建设,打造窗口服务品牌,这才是力所能及之事。至诚服务,说的就是穿好行服微笑服务,对客户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的解答。

篇10:民族文化传承方案

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闽委宣联[2015]43号文件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根据龙新教(政)[2015]302号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保证本次活动的贯彻落实与顺利开展,我校成立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委会。

任:詹继斌

副主任:詹克华

叶珍芝 主要负责人:李冬玲

成 员:各年级班主任及语文科任老师

二、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旨在学生中倡导“与好书为友”的思想,激发学生认真读书的兴趣,培养“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结合新罗区《“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通知》,全面推进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

三、活动主题: 书香梦

爱国情

四、活动时间:2015年9月—2016年 7月

五、活动读本和参加对象

1、活动读本:《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中华诵经典》、《同心颂》

2、参加对象:一至六年级学生

六、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

(一)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2015年9月)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成立组织领导小组,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各班成立读书活动小组,制订读书活动计划。利用板报广泛宣传动员,营造浓厚读书氛围。

(二)第二阶段:读书活动阶段(2015年10月—2016年8月)

1、读《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读本》、组织经典诵读

2、征文活动:

每位同学们通过认真阅读《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读本》,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文章,各班评选出至少3篇优秀文章参加征文比赛。字数在800字左右,题目自拟或请辅导教师帮助确定。

(1)征文要求:

征文要紧扣“书香梦

爱国情”这一主题。可以就读本中谈谈自己的体会、认识;也可以通过读书和参加活动,畅谈自己是如何把个人的成长融入时代发展之中的;还可以规划一下,如何以参加这次读书活动为契机,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勤奋学习,敢于创新,创造美好未来。

征文内容要具体、真实,观点正确,中心突出。征文要求语言通顺、层次清楚、标点正确、书写工整。征文必须有指导老师的评语。要写出真情实感,严禁抄袭。(评选后获奖学生重新修改,附电子文档,发送李巧梅邮箱:bslqm5080@163.com)

(2)截止时间:2015年12月27日

(3)参与年级:四~六年级 评委名单:

组长:李巧梅(负责评选及整理)

四年级上交给罗秀蓉老师评选;五年级上交给李平民老师评选;六年级上交廖笑珍老师评选。最后统一汇总到语文组长李巧梅老师。

3、演讲比赛

围绕“书香梦

爱国情”这一主题,题目自拟。要求演讲稿的内容思想健康、观点鲜明、题材新颖、主题突出,展现当代学生奋发图强、努力读书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具体要求如下:

(1)活动对象:全镇学生

(一二年级可小组形式;三~六年级每班1名;郭畲、捷步小学各2名)

(2)时间要求:3-8分钟

(3)活动时间:11月18日下午2:00 评委名单:

组长:叶珍芝

副组长:李冬玲

组员:詹天德

陈月柳

李巧梅

郭湲

罗秀蓉

(4)演讲稿件截止时间:参加全校比赛的人员名单及演讲题目、演讲稿必须在2015年11月13号前上报、上交到语文组长李巧梅。

(5)拍照:李成坚

评选所需材料:李冬玲

(三)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2016年5月)。

每个年段总结表彰一个“书香班级”、每班1个“书香家庭”和每班3名“书香少年”。

七、活动要求

1、学校将认真总结和借鉴以往读书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广泛宣传、精心组织,把读书活动常态化,与班级量化评比相结合,融合于多种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常抓不懈。

2、班主任要提高认识,发挥主导作用,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每一位学生好读书、读好书。

3、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加强指导,努力形成合力,提升读书品味,打造书香校园。

上一篇:某某小学秋学期德育工作计划下一篇:山东历史文化名村曲阜东凫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