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2024-07-25

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共8篇)

篇1: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云南省威信县委老干部局肖泽波

农业是贫困山区的主导产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是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根本要求和面临的首要任务。

一、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的现状

农村实行改革发展以来,虽然贫困山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进一步发展农业的基础设施还不牢靠;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农业生产的很多环节依赖人力和畜力的局面还未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技得到普及和推广,科技农业的效益开始显现,但在农户中看天作业、靠习惯和经验生产的问题依然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不断显现,农产品加工和流通规模扩大,但农业整体上生产出售初级产品的现状没有改变,龙头企业和千家万户互惠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了一定发展,合作社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环节的功能、作用有所发挥,但体系的松散性、手段的脆弱性、经营和分配的随意性还很突出。总之,贫困山区农业远没有走出靠资源和劳动投入、靠产品数量增加、靠政策保护和价格上涨的单纯增长性的发展道路。因而,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二、贫困山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首先要提高对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

方式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引导贫困山区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理念的转变,加快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生产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发展由单一生产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农业功能由单一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向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转变,农业效益由只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转变。农村实行改革发展以来,虽然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很好,但也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村发展依然滞后,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差距拉大的基本态势尚未根本改变,农业仍然是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同时,我们还要特别看到,在农村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要继续发挥农业对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只有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从而加快推进贫困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的实现。

三、贫困山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路

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农业优质高效安全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为目标,加快农业发展由单纯依靠资源投入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来,由主要依靠资金、劳动力的投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新经营管理上来,由单纯的数量扩张转到质量效益并重上来。总之,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

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就是要走经营集约化、功能多元化、发展可持续、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一是走科技兴农之路,从主要依靠传统技术向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转变。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运用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农业基础设施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指导农民开展土壤改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提高耕地质量,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要切实抓好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天然林保护工程、长治工程、水保科技综合示范区项目建设,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同时,要积极创新投资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和支持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流域科技综合治理,增强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以提高农业科研开发能力、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农民应用科技能力为重点,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要建立农业科技多元化、市场化投入机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强化新型农民的科技培训,扩大先进适用技术应用面,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要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二是走土地规模化经营和组织创新之路,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向土地规模经营转变,从单一主体参与竞争向联合起来创市场转变。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和集中,不断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促进土地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同时,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批发市场等适应产业化要求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

主体,创新组织形式,形成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农户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培育畜牧、蚕桑、果蔬、山嵛菜、竹、核桃等绿色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要切实强化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服务职能,进一步扩大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要不断拓宽合作社经营发展领域,积极探索建立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切实突破耕地等资源“瓶颈”。要积极引导鼓励建立农作物保护服务等公益性合作社,以先进的植保技术和植保机械为依托,扶持和发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进一步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体系全覆盖。要指导有区域特色的经济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观光休闲等经营法人进行联合,进一步创新利益联结发展机制,拓宽农村经济发展路径。

三是走拓展农业功能之路,从简单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多功能转变,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重视农业的劳动力吸纳功能。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产业化经营等方式扩大农业内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的增收功能。通过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泛开发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业”的特色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拓展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充分运用资本、基地、设施、文化和地理等优势,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农事体验农业等,提升农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四是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型的传统生产方式向实施可持续发展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实行资源良性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的经济化,突出农业的生态环境维护功能,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生态的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

五是走农产品安全之路,从主要重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向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转变。牢牢把握产品优质化的方向,加快建立以农业标准化为主导的生产机制。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制度,建立一套与品牌农产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办法,通过标准化的手段规范从种子到产品加工、包装的全过程,生产出外观统一、内质符合要求的优质农产品。

篇2: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县位于四川北缘米仓山南麓,既是山区农业大县、国家扶贫重点县,又是蕴藏50余个品种、潜在价值400亿元以上的矿产资源富县。如何在基础差、底子薄的情况下,走活城乡统筹这盘棋?笔者认为,希望和潜力在于依托工业的强劲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和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当前,要务必抓好五个关键:

关键之一: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工业发展的紧迫感

首先,工业是裕财增税的关键。农村税费改革、城镇税收调整、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等政策相继出台,致使我县财政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工业对财政的骨干支撑作用日益凸现。2004年,**县仅市、县考评工业企业的入库税金就占到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74%。如果不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培育支柱财源,财力紧张的现状就不可能有效缓解,裕民富县就没有希望和出路。其次,工业是城乡互动的纽带。工业是一、三产业的纽带,是农村与城镇的关接点。“三农”问题的表现在农村、在农业,但根源在城镇、在工业。由于我县工业带动农业、城镇反哺农村的作用不够明显,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格局仍未根本改变,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不高,农民增收较为艰难。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工农互动的发展理念,大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提高产业的关联度,促进产业互动、城乡协调发展。其三,工业是跨越发展的撑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特色农副产品资源,为我县加快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全县工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改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为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全县工业企业利税总额接近1亿元。但是,工业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规模小、工业占全县GDp的比重低、结构性矛盾突出、投入严重不足、企业新上项目困难,发展后劲和活力不强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没有工业的跨越发展,就没有贫困山区的跨越发展。因此,务必统一思想,增强工业发展的紧迫感,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加快工业发展的重大实践中来,努力推动工业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之二:培育支柱,壮大工业经济整体实力

壮大工业总量,增强整体实力,必须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充分整合优势资源,促进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特色产品的快速发展。一要壮大一批支柱产业。通过培育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梯度推移,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大工业经济总量的必然选择。要突出发展以冶金、水泥、石材为主的建材化工业,积极发展以水电、煤炭为主的能源业,大力发展以黄羊、生猪、银花、核桃、茶叶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依托支柱产业的迅速壮大,促进工业经济实力的整体提升。二要壮大一批骨干企业。振兴工业,首要的是振兴重点企业、优势企业、骨干企业。要采取政策上优先扶持、资源上优先配置、创新上优先帮助、服务上优先到位等综合措施,大力支持冶金集团、铁山公司、煤电公司等重点企业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支持竹坝铁矿二期技改、**石材城、中石化川渝公司乐坝石油储备库等重点项目加快发展,通过技术改造挖潜增效,促进骨干企业不断壮大。三要壮大一批特色产品。特色才能赢得竞争,才能产生效益。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努力扩大水泥、铁精矿、磷肥、原煤、石材等传统工业产品生产规模;整合品牌资源,做大做强以**黄羊、生猪、翡翠米、茶叶、核桃、银花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提升农副产品加工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之三:多轮驱动,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增效

一要固本强基增效益。强管理,才能增效益。**县冶金矿山集团公司注重企业基础管理,推出的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竹坝经验”,为企业抢占市场、谋求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彰显了旺盛的生命力。要继续深入学习借鉴“竹坝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竹坝经验”以新的内涵。通过强化企业管理,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促进企业扭亏增盈,努力实现工业经济目标。二要项目招商增投入。开放是技术、资金等要素积聚的重要渠道,是产业升级的重要依托,是加快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要理性分析我县工业发展的潜在优势,认真研究国内外资本流动的规律,找准承接产业升级、转移的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引导外资投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突出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发挥熟悉行业状况、业务联系面广的优势,坚持以商招商、以企引企,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扩大招商引资规模。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搞好全县工业项目的研究论证和储备,企业要解放思想,主动出击,寻求合作伙伴,广泛汲取资金、技术,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不断增强自身发展实力,降低招商引资风险。三要技改扩能添活力。加强技术创新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也是抵御市场风险的保障。企业在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应把技术改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等目标,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四要保护环境促发展。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我县采掘企业比重高,环境保护任务重。企业要狠抓达标排放工作,对逾期未达标、环保设施闲置的单位要从严查处。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提高技术起点,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工业项目,必须依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影响保护设施与全体工程“三同时”制度,确保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五要安全生产强

管理。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都要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岗位、车间、班组抓起,重基层,打基础,强监管,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排查不安全隐患,及时消除隐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

关键之四:深化改革,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一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改革是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改革,就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到头来就只能是死路一条。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真正使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合理制衡。要在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上下功夫,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各级各部门都要为企业改革提供服务、提供支持,努力营造良好的改革发展环境。二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市场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三个转变”,优化资源配置,整合经济要素。矿产储量消耗加快,已成为影响我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潜在危机。要坚持依法保护、严格规划、有序开发的原则,合理配置和开发矿产资源。鼓励有开采实力的矿山企业,按程序申请探矿权参与风险找矿,增加可采储量。要大力整治无证违规开采、乱采滥挖、非法转让、层层转包和垄断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全面推进市场化配置矿产资源,新设置探矿权、采矿权必须一律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实现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实现矿产资源优势向资本优势的持续健康转化和效益最大化。

关键之五:改善服务,切实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

篇3:关于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思考

一、我国农业经营方式发展历程的回顾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我们党对农业经营方式的探索, 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经历了三次大的历史性变革。

农业经营方式的第一次变革是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发展小农个体生产经营。从1 950年冬到1 953年春, 根据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我们党在广大农村开展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土地改革运动。在这次土改中, 我们党坚持依靠贫农、雇农, 团结中农, 中立富农, 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发展农业生产的路线方针, 顺利完成了预期任务。通过这次土改, 彻底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并免除了苛刻的地租, 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这次土改之所以在农业经营方式上实行分散的小农个体生产经营, 主要是由我国当时的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等一系列客观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农业经营方式的第二次变革是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从1951年起, 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党中央决定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建立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有简单的共同劳动的临时互助组和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业而有少量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第二阶段是成立具备更多社会主义因素的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而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农业合作社, 也就是集体农庄、初级社;第三阶段是建立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 即高级社。但是, 农业合作化运动存在着过急过快、形式单一的偏差, 而后来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更是把这种偏差推向了极端。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农业经营方式忽视了我国当时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现实状况, 剥夺了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给农业生产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严重束缚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业经营方式的第三次变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 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 并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和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1978年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草案) 》明确提出了建立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并随着农业实践发展的推动逐步形成和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农业经营方式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农村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二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三是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它在坚持农业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 让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 纠正了过去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分单一的不足, 克服了过去“吃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弊端, 有统有分, 统分结合。总体来看, 这种农业经营方式适应农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调动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当前我国农业经营方式存在的问题

30年来农村发展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它奠定了农业持续发展、农村稳定繁荣的制度基础, 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目的就是要更好地稳定农民对土地经营的预期, 调动广大农民增加土地投入的积极性, 树立长期经营、持续发展的理念。然而, 不可否认的是, 这种农业经营方式也还有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地方, 如在如何清晰界定农户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的边界、如何保障农户的经营主体地位、如何强化和规范集体统一经营等问题上, 都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同时,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推进, 经济社会发展也在不断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提出新要求, 进一步产生了创新与完善这种农业经营方式的体制机制的压力与动力。具体分析, 当前我国农业经营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产权问题。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离的, 分别属于集体和农户个体所有。然而,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当前土地所有权主体——集体往往不能很好地履行其主体地位, 不能为农户提供有效服务, 甚至于在许多地方则是过分运用其所有权主体地位, 随意征地和改变土地用途, 这就往往导致处于弱势地位的单个农户无法充分拥有其承包土地的产权。

2. 市场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 统一的和国际逐渐接轨的农业大市场已经形成。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处于一家一户土地承包的经营方式, 由于土地被分割成无数小块, 无法进行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操作, 农业生产始终停留在手工作业的阶段, 劳动生产率仍然低下。随着中国入世程度的不断深入, 这样个体农户就很难和国内外的大农业进行竞争, 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3. 经营规模问题。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农产品生产商之间不再是进行简单的价格战, 而是在农产品的深加工、生产的标准化和规模化、以及营销方面进行深层次的、专业化水平的竞争。而目前我国农户是分散的个体生产经营, 基本上是手工劳动, 无法进行农业机械化、自动化作业, 因而很难形成规模化和标准化, 这就使得个体农户在面对专业化水平很高的农产品生产商竞争时处于绝对弱势地位。

4. 产业问题。

产业问题主要表现为我国农户家庭经营绝大多数还游离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之外, 仍然从事单一的农产品原料生产, 正是因为此, 农户家庭发展面临种种桎梏:一是农民不能分享产前和产后部门丰厚的利润, 不仅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剪刀差”问题;二是农户家庭易陷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生产, 农业生产链条短, 农产品批量小, 生产成本高, 销售手段落后, 市场信息不灵, 进入市场的能力薄弱, 难以形成稳定的销售市场和渠道。

5. 管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家庭 (农户) 经营决策上的盲目性, 产品的单一化和市场行为的趋同化。选择生产经营项目, 往往是“跟风”、“随大流”, 不能正确地运用价格、成本、利润等经济杠杆和指标进行投入与产出、成本与利润的比较, 造成经营的低效率, 增产不增收。同时, 分散的小农生产经营方式吸纳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能力十分有限, 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实施有很大的排斥性,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以致农产品产量较低, 品质不高, 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上述问题的存在, 表明我国现存的农业经营方式还处于由分散经营向统一经营的过渡时期, 与现代农业要求的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企业化发展还有很大差距, 急需进行完善和创新。

三、因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由上述分析可知, 当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农业经营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度化的分散经营限制了农业发展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给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障碍, 因而必须着力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推动这种农业经营方式的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发展, 使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农业经营方式向现代化转变, 以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

第一, 进一步推进家庭经营模式的创新, 使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 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 着力提高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根据现有家庭经营组织的内在缺陷, 强化其内在素质的改造, 使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这种改造包括产权制度的完善与改革、经营机制的转换、经营规模的扩大、有机构成的提高、决策与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和内部经济关系的转化等方面。目前应注意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明晰农地产权, 建立规范的农地流转机制, 促进家庭经营组织产权制度的完善和经营规模的扩大。主要是稳定农户对土地的承包权和使用权 (包括继承权) , 明确农户的土地收益权, 扩大农户对土地的处置权 (包括租赁权、转让权、抵押权等) , 建立规范的农地流转制度。由于土地是农业生产经营的最基本生产要素, 明晰农地产权能防止对农户生产经营自主权的侵蚀, 有利于形成农户自主决策机制, 稳定农户经营预期, 调动农民土地投入的积极性。因此, 明晰农户对土地的产权、建立规范的农地流转制度是实现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前提条件。二是通过发展兼业经营和联合经营, 增强农民家庭经营组织的经济实力。家庭经营要实现内在性组织形态的变迁, 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作基础和支撑。目前我国家庭经营经济实力增强的途径除了国家和集体的必要援助及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自身效益的提高外, 主要还是靠兼业经营和多种联合经营,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非农产业相对农业而言是一种回报率很高的产业。农户在搞好农业生产经营的同时, 若广泛从事非农产业活动, 可以获取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 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从而能够增加科技投入, 购置现代化生产工具, 提高生产经营的有机构成, 逐步减弱劳动密集型技术措施, 加强资本密集型技术措施。三是培养知识型农民, 提高农民自身创新能力。新经济时代的知识化革命, 迫切需要大批懂技术、懂经营的现代化的新型决策者。因此, 要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农业资本投资的主要领域, 加强农民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教育, 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 增强农民制度创新能力, 校正农民生产经营中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和个人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非理性行为。提高农民知识化水平, 关键在于给农民创造良好的培训机会和宽松的学习环境, 逐步形成以农业高校为龙头, 以农业职中为主干、以农业技术学校为基础的现代化培训网络体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民队伍的形成, 将赋予农民家庭经营组织以新的活力, 促使其不断创新提高, 以适应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需要。

篇4: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一、加快转变林业产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一)加快转变林业产业发展方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创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要使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林业产业是我国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林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河南林业产业层次仍然不高,初级产品仍占较大比重,产业发展内外协调性也不够高;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还存在,在经济总量中还是薄弱环节,迫切需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林业产业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因此,要着力转变林业产业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林业科学发展的问题和矛盾,着力构建有利于林业产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加快转变林业产业发展方式是实现“双增目标”的重要保障

2009年,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要比2005年增加4000万hm2 ,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hm3。这既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新时期我国林业建设的奋斗目标。实现“双增目标”,任务重大、影响深远,需要各地增强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河南责无旁贷。在有限的土地上落实“双增目标”,必须把转变林业产业发展方式作为重要措施。如期实现“双增目标”,必须在加快转变林业产业发展方式中,找准着力点,在林业经济结构调整、林业区域布局优化、林业投资的吸纳、林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等方面下工夫、见实效。

(三)加快转变林业产业发展方式是落实“四个重在”的现实选择

“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总体要求,是做好全省各项工作特别是林业工作的指导方针。构筑中原崛起的生态屏障,增加生态产品、林果产品的有效供给,满足第一人口大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强劲需求,需要林业产业的支撑。重在持续,就要把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 “三化”方针(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两大跨越”( 加快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等中原崛起的总体战略一条红线穿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而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纽带,是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因素。重在提升,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出路所在,提升水平、提升环境、提升优势,需要林业建设、绿色发展等作为重要保障。重在统筹,是谋划全局、协调发展的重要方法。重在为民,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林业产业是不可或缺的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

(四)加快转变林业产业发展方式是增强林业产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河南林业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的深层次问题始终存在,不少林业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技术装备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知名品牌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高。森林资源培育环节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也不够高,粗放生产经营仍然占较大比重。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林业产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目前,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林业产业既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又面临一次新的战略性调整机遇。必须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按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切实增强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及时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建设完备的林业产业体系,努力使林产品供给结构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消费模式,不断增强林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经济贡献率。

二、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一) 生态文明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的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长。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森林是“地球之肺”,而湿地是“地球之肾”,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生态本身是有价值的,同时,林业产业涉及国民经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多个门类,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的复合产业群体。林业产业不仅为人民生活、生产建设提供包括木材、人造板、木浆、林化产品、食用菌、苗木花卉、木本粮油、木本药材、生态产品等在内的大量物质和非物质产品,而且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兴林富民。

(二)增长速度与调整结构的关系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调整经济结构既是着眼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也能够增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当前,保持较高的林业产业增长速度是扩内需、保增长、惠民生的必然要求,而扩大产业规模和效益仍然是林业产业的重要命题,必须保持林业产业合理的增长速度,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应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林产品加工业,提高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目前,河南省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第一产业仍然占很大比重,高于全省一产比例46个百分点。所以,要更加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林业三次产业、林产品结构,由注重一产向促进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提升林业整体效益。要立足以产业发展形式带动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事业,发展森林环境服务业,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森林的生态需求。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成林业产业发展经营主体多元化、投资结构社会化、经营行为市场化的发展新格局。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兼并重组,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团,同时要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使林业产业发展的过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兴林富民的过程。

(三)资本支撑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资本支撑与自主创新是转变林业产业发展方式的两项关键措施,不可偏废。传统林业产业主要依靠土地、投资和劳动力等资源要素的支撑实现增长,现代林业产业必须依靠投资和科技驱动实现其新的增长。林业产业既具有一般产业的属性,也有其特殊性。自主创新是实现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动力源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自主创新可以增强林业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减轻产业发展对土地等资源的过度依赖。河南是农业大省,林业用地紧缺,人均林地不到1亩,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5。同时河南的科技力量、体系等也不如发达地区。因此,要正确处理资本支撑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吸引更多资本进入林业产业的科研开发,从而吸引人才,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高技术研究,积极支持开展创新型研究,抓好增强林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林业产学研结合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重要环节,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集约型林业产业发展道路。

(四)空间布局与发展时序的关系

林业发展空间布局旨在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林业的基础条件与发展潜力、经济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等,对地域进行划分,明确各区域的林业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和生产力布局,统筹谋划林业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生产,正确引导林业走向,促进科学发展,逐步形成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协调的现代林业格局。林业发展布局是转变林业产业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基础。林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影响较大的情况下,转变林业产业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提供森林生物质产品、生态产品,需要按照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发挥比较优势,使优势林产品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但是,这些布局应有先有后,要按照需求强度、支撑保障能力等,分清轻重缓急有序推进,把空间布局与发展时序很好地结合起来。林业的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中的部分门类,要根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林业发展区划,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合理布局。木材加工、果品加工等第二产业,要遵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充分利用集聚区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和优化效应,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模式,搞好产业衔接,降低发展成本,实现林业产业发展布局与时序的有机统一。

(五) 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的关系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明确界定企业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微观主体,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政府可以创造环境,提升企业活力,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企业要依照市场规律,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转变林业产业发展方式,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以增强微观经济效率和活力。但是,市场调节有时会“失灵”,单靠市场不能适时保持林业产业总量供求平衡、结构衔接协调,难以保障林业产业有序、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公平环境。当前,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不断加强林业产业的调控和服务,及时制定产业政策,完善产业调控措施,有效拓展投融资渠道,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实施与财政经济实力、林业产业特点相适应的贴息、税收等扶持保护政策。要稳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林业质量标准体系,搞好实用技术推广服务,加强林产品质量监督,保障干鲜果品质量安全,提高林业产业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篇5: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傅汝仁

当前,我省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的新阶段,农业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一条适合山东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对于在新的起点上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意义重大。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一是加快农业增长由追求数量的增加向注重质量效益的提高转变。加大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大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促进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无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转变。二是加快农业效益由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转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节约农业、循环农业,实现农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三是加快农业功能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不断开发农业功能,加快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功能由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功能,向同时具有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转变。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农业优质高效安全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为目标,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路子,加快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投入转到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来,由主要依靠资金、劳动力的投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新经营管理上来,由单纯的数量扩张转到质量效益并重上来,建设经营集约化、功能多元化、发展可持续、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具有山东特色的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努力提升农业整体素质。科技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一是大力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良种培育、生物技术开发、绿色肥料研制为重点,积极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尽快取得突破。二是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加大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普及力度,建立新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农技推广服务的公益性职能,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农业科技交易市场网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在搞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突出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三大重点,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撑。

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一是大力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形成符合标准要求的种养模式,把标准化生产贯穿到产业化经营全过程。二是加快标准化示范园区和生产基地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三是实施质量兴省和名牌战略,积极培育新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叫响“山东产”这个大品牌,建设农产品品牌大省。积极创新产业组织形式,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促进了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农业比较利益。要积极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研发能力,鼓励跨区域经营和相互间的联合与合作,“走出去”建立国外生产基地,促进龙头企业规范化、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参与加工和流通,帮助农民把产品变成商品,实现增值。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鼓励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对农户提供系列化服务。

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努力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以节地、节水、节能为重点,推广节约型生产技术。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搞好作物秸秆、生活垃圾、污水粪便等农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增值,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培育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等绿色产业,推广间作套种、高效立体种养等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化。推广科学施用技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格控制化肥、农药、农膜的投入量,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注重把握好的几个关键问题。

进一步提高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迎接世界经济挑战的角度,充分认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必要性,积极引导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理念的转变。

切实搞好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分类指导。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面广量大,在区位环境、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新、特、优”上下功夫,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增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工作重点的确定上,各地要各有侧重,从自己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选好突破口,实施重点突破,务求实效。坚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改革30年的历程表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必须长期坚持。同时,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也暴露出经营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低等问题,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一是在法律规定上,要使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更具体、更明确、更具法律效力,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稳定不变。二是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快完善土地流转办法,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不断提高土地的规模效益。三是有条件的大中城市近郊要扩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通过创新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探索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换社会保障,以宅基地换住房的办法,促进农民变市民。四是积极探索适应在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同村集体之间的土地置换制度,为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创造条件。

进一步加大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政策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体系,在全省加快形成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育新型农民、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等配套完善的政策体系。要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营造鼓励支持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政策环境。制定更加具体有效的扶持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同时,要认真抓好政策的落实,保证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6: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十七大提出的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推动永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集聚带动作用强的中心城市和富裕、文明、平安、生态、幸福新永城的奋斗目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百强县。但是我市是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以煤、电、铝为主,产业层次低、初级产品多、加工链条短、体制机制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与其他县市相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为紧迫,任务更为艰巨。

一、我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做的工作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3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0.2:48.2:21.6,实现了由一二三向二一三的历史性转变;2008年产业结构首次呈现二三一,三次产业比例为16.9∶64.0∶19.1。

二、三产占比呈不断提高趋势,2009年,二、三产业占比达到84%,较2000年上升了26.4个百分点。

(二)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粮食生产连续六年稳定增产增收,2009年总产达到22.5亿斤,2010年夏粮产量达到16.8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集中力量服务大企业,推动大企业做大做强。全市形成了煤及煤化工、铝及铝深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钢铁、纺织、酿酒、皮革、建材、陶瓷十大主导产业。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要求,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拉长了产业链条,促进了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第三产业发展迅猛。2009年,全市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亿元,增长20.4%,是2000年的4.4倍。全市商业市场活跃,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别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金融、现代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坚持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积极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美化环境,切实抓好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推动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城镇集聚,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2009年,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6.1%,城市人口达到40万人,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有效改变。

(六)经济社会得到协调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为构建和谐永城发挥了支撑作用。开展了生态市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经济社会得到了协调发展。

二、我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经济总量比较小。2009年我市经济总量达到262.9亿元,进入全国百强县,但是和我省的巩义、新密、新郑等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总量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去年人均GDP为1.87万元,仅相当于全省人均水平的91.7%,处在全省下游。与沿海经济发达的县市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GDP增速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二)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和结构高度化的基本指标,二、三产业占比越高,经济结构的高度化水平就越高。我市的经济结构突出表现为“农业大而不强、工业大而不优、服务业不大不优”的特征。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6.0∶63.7∶20.3,其中,一产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8个百分点。

(三)需求结构不均衡。投资、消费和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我市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状态。2000年以来,我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达到28.3%,比消费年均增速快10.8个百分点,投资总量十年增长了8.4倍,而消费总量仅增长了3.3倍。

出口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处在非常低的水平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小。

(四)城乡发展差距大。我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100多万人。2009年城镇化率为36.1%,低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低全国平均水平10.5个百分点。城乡二元结构比较突出,发展不均衡,差距悬殊较大。主要表现在:一是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由2000年的2365元扩大到2009年的8703元,收入比由2.3∶1扩大到2.8∶1。二是生活水平差距较大。城市居民无论是在基本物质生活上,还是在生活质量上,都远远高于农村居民。三是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农村的交通、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依然比较落后,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优质资源多集中在城市。

(五)生产要素保障能力低。生产要素结构的合理性,决定着经济结构的合理性,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决定了区域经济竞争力。我市在生产要素保障上主要存在资源环境压力大、资金瓶颈制约紧、人口压力尚未转化为人才优势、自主创新能力差等问题。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我市要始终坚持“持续发展思路、提升预期目标、统筹破解难题、为民做好工作”的指导思想,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要求,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在调整经济结构上下功夫。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市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必须把推进结构调整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点和战略重点,调整经济结构以优化三次产业为目的,做到“做稳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促使三次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调整工业结构,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提升传统产业。依托铝电工业园区,加强电力建设,实现铝电联营,重点发展铝板带、铝箔、铝合金等铝下游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传统农产品加工深度,拉长面及面制品、肉及肉制品、纺织、白酒等产业链条。二是大力发展高新产业。依托煤化工工业园区,加强科技研发,利用劣质煤,不断拉长煤化工~精细化工产业链,大力发展二甲醚、二甲醇、聚甲醛、烯烃等煤化工下游产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生产水泥、空心砖等新型建筑材料,把开发的煤炭资源吃干榨净。围绕矿产资源开采、农副产品加工,着力培育机械加工产业。三是淘汰落后产能。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淘汰“三高一低”落后产业,取缔“十五小”、“新五小”企业。推广节能、降耗和污染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调整农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广高产示范区,确保粮食总产稳定上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围绕蔬菜、林产品、瓜果、食用菌、棉花、辣椒六大特色主导经济作物,加快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推动畜牧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依托“中国面粉城”,着力做大做强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面粉、食品加工和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调整第三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深挖餐饮、购物、宾馆酒店等传统服务业消费潜力,培育发展现代连锁餐饮企业,建设大型综合性购物中心和精品商业区,吸引星级以上高档宾馆酒店入驻我市,提升城市形象。加快物流、信息、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家政、健身、培训等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质量。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落地企业搞好配套生产服务,填补不能为大企业提供生产服务、为招商引资企业配套的空白。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坚持“旅游名市”战略,打造文化游、红色游和生态游三大旅游品牌,围绕旅游“六大”要素,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引领豫东文化旅游的名牌产品。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在产业集聚发展上下功夫。

产业集聚区是实现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利用的重要载体,是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和战略突破口。一是高水平规划。高标准、高起点做好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把规划的目标定准、任务定实、要求定细,确保产业集聚区、城市总体、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四规”合一,无缝对接。二是高强度投入。由于我市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比较大,先期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造成服务设施不健全。要采取BT模式或BOT模式加大集聚区建设的投入,完成道路、管网、供电、通讯等设施建设,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同时要搭建好投融资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扶持资金,实现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多元化。三是高速度集聚。充分发挥集聚区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紧紧围绕新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大力推进招商对接、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与集聚区主导产业和现有骨干企业关联配套和互补的大项目,加快形成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四是高效率服务。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对产业集聚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收费标准,公开服务内容,减少外来干涉,提高办事效率。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上下功夫。推进城镇化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点,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速度,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居民。要加快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积极研究探索制定农民工进城落户政策,认真解决好进城农民工就业、安居、子女就学、社会保障四个关键问题,逐步使进城农民落户后享有公共服务、享受平等权益。加快城镇体系建设,转移农村人口。按照“一主四副多点”的城镇体系规划,在加快东、西城区为中心的城市建设同时,加快芒山、马桥、陈官庄、酂城等一批重点中心乡镇建设,完善道路、绿化、管网、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小城镇、新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集聚农村人口。充分发挥奖补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新农村建设的“五大重点”,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制定奖励政策,促进农村分散人口向新农村试点集聚。

(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在自主创新上下功夫。

自主创新能力弱是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今后工作中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培育壮大创新主体,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切实用好创新载体,以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增强创新能力和技术开发应用能力,培育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品牌,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依托优势企业和主导产业,建设科技平台,推进高科技产业发展。搞好科技培训和科普推广,提高种植科技水平,选择优质强筋小麦、优质大豆、无公害蔬菜、食用菌等作物进行课题攻关,力争在关键技术上有新突破。同时,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地、节能减排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上,努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在改善民生上下功夫。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树立先进教育理念,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努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解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职业人才。二是强化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加快市、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建设,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新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衡化,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三是着力扩大就业渠道。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把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不断扩大就业规模。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帮助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四是不断完善保障体系。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全面扩大“五大”保险的覆盖面,加强城乡低保监管和农村敬老院

篇7: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施建石

4月中旬,江苏省委、省政府在无锡召开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重点,动员全省上下全力打好转变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省委书记梁保华发表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罗志军作会议总结。无锡会议之后,如皋市立即召开了历时三天的全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大会,就贯彻落实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会议精神作了全面动员和精心部署,结合一季度经济发展形势,组织了外出考察学习和市内现场观摩,要求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高点定位,强化举措,奋力打好经济转型升级这场硬仗。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如皋市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全面加大组织推进力度,在重点领域求突破,不断取得务实成效。

(一)以政策服务推进转型升级。如皋市出台了《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和目标,落实了包括鼓励新兴产业发展、企业做大做强、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企业创名创牌创优、企业节能减排、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及其他产业优化提升的扶持政策;围绕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节约,出台了《关于加快开发开放主体功能区专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意见》,就全面提升主体功能区承载能力,打造经济发展新空间,构筑新的区域经济竞争优势,提出了系列举措,力求以政策强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政策引导的同时,结合该市实际情况,提出了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新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数、科技招商数等紧扣转型升级的全新考核指标,列入对镇区和相关部门的年度考评范畴。为确保转型升级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成立了由市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和市委常委分别挂帅的各具体工作推进组,涵盖了推进转型升级的各个方面,通过月度督查和考评,构建了压力层层传递、职责明确到位、组织保障有力的推进体系和服务网络。

(二)以规划引领推进转型升级。如皋市正在以规划、产业、载体为引领,全力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结合该市产业发展现状,围绕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要求,组织制定并实施了十大产业规划纲要,构建起该市经济发展的全新体系,为该市新兴产业发展确立了发展路径,提出了对策措施;规划以六大新兴产业发展为目标,大力引进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环保、新传感网等新兴产业,加快光伏、光热、风电等低碳经济版块的发展;为提高转型升级有效平台,该市加快编制完善了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加快了20个特色专业园区规划的修编送审,确保上半年全部到位。强推园区招商,不断促进园区转型,提升园区产业层次;围绕壮大千百亿企业、做优十亿企业、做强5000万元企业、做精规模企业工作思路,着力推动千百亿企业规划编制完善发展规划,力争在上半年完成全部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评审,加大对目标千百亿企业动态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资源要素保障机制,扎实推进目标千百亿企业家培育工程,合力打造千百亿企业集群。

(三)以推进重大项目促进转型升级。进一步梳理全市重大项目信息库,创造条件对接中央和省投资项目,全方位开展了项目跑部跑省活动,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支持,努力扩大有效投入;不断加大重大项目组织推进和协调服务力度,主要对中海油、华电、中铁机械、沃尔玛等重大在谈项目紧密跟踪,力促尽早签约落地,推动双钱轿车轮胎、钢球动车组滚动体、英田乘用车、神马复合杆塔和桐化工等在手项目快开工,加快熔盛修船、海通海工、中铁山桥一期、日本森松、瑞泰船务、百川化工、阳恒化工、爱康太阳能、文峰广场、南通晟峰等一批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提早竣工;支持和鼓励企业围绕设备更新、工艺革新、产品创新,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提高装备水平,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如皋市正在全力组织推进“奋战一百天,迎接沿海开发一周年”,及南通市百个亿元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全面加快跨年度和今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的建设进程,力求通过全方位服务重大项目,有力推进该市产业结构迈上新台阶,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果。

(四)以强推节能减排倒逼转型升级。如皋市进一步加大了项目源头控制,建立健全了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把节能评估、环境评价作为市场准入的强制性门槛,从严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和生产工艺能力过剩项目,同时组织实施一批高水平清洁生产改造项目,重点组织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纺织五大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努力构建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努力探索低碳经济的发展新途径,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技术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五)以强化要素保障推进转型升级。如皋市不断加大对项目推进及组织经济过程中矛盾的协调服务,通过“四个一”推进体系,把各类政策第一时间送到企业,把实施中的难题在第一时间予以化解;组织送金融下乡活动,召开了全市企业上市工作座谈会,倾尽全力化解融资难题;组织开展园区建设推进现场会,加大土地拆迁整理力度,着力破解土地瓶颈难题;继续化解用工矛盾。近期该市将组织实施校企对接及企业用工招聘会。通过加大释疑解难力度,为企业发展营造更为宽松的政务环境,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效的服务平台。

二、存在问题

虽然如皋市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创新型经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与开放型经济、创新型经济相适应的招商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管理机制仍需创新,招引项目的层次还需进一步提升,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招商成效尚不突出。二是项目投入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仍显不足,一季度储备的带动转型升级的重大优质项目偏少,部分在建重大项目推进不快。三是专业特色园区转型升级意识仍需加强,拆迁、功能配套建设的力度还不够大,开发思路还不够宽,落户园区的一些项目投资强度不高,产业集聚集约水平仍需提升。四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高效设施农业建设与目标要求差距较大,以生态市创建为统领的市镇村三级创建力度仍需加大,长效管理机制仍需进一步落实等等。对此,如皋市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经济快转型、快见效。

三、下一步打算

(一)强化组织协调程度,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

1.抓重点,有序推进规模企业培育。围绕壮大千百亿企业、做优十亿企业、做强5000万元企业、做精规模企业工作思路,增强大企业(集团)、行业小巨人、亿元企业和规模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着力推动千百亿企业规划编制。推动目标千百亿企业编制完善发展规划,确立近、中、远期战略目标,构建切实可行的支撑体系,确保上半年所有目标千百亿企业全面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并力争通过评审。二是抓好规模企业培育。围绕全年新增规模企业200家以上,应税销售超亿元企业总数70家的目标,建立过程控制任务体系,确保形成双百亿企业为龙头、10家数十亿元为企业为支撑、70家亿元企业为依托、100家5000万元企业为基础、1200家规模企业为平台的规模经济发展格局。

2.抓科技创新,大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重点围绕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领域,积极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通过政府科学技术资金的引导投入,进一步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投入机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重点产品群、产业链的形成和壮大,促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的发展步伐。引导全市所有企业按照“有科技人员、有研发经费和设备、有研发课题、有技术依托单位、有激励措施”的“五有”要求,建立健全研发机构,使研发机构成为科技要素聚集与科技成果开发的平台、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确保全市年销售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部建立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确保高新技术企业应税销售收入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25%。

3.抓载体,持续推进园区建设。一是狠抓园区规划,督促各特色园区加快详规修编,进一步细化园区产业重点招引项目,确保规划高起点。二是强推园区招商,按照特色园区打造方向,开展系列专题招商,以好项目、大项目提升园区产业层次,加快园区转型升级进程。三是猛攻土地拆迁整理,以月度点评、典型培育、季度现场推进、媒体报道、考核排名等形式,全力推进全市工业集中区核心区和各特色园区的土地拆迁整理。四是强化功能配套建设,重点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在集中区(园区)内投资功能性、基础性项目。

4.抓协调,奋力破解要素瓶颈。一是积极拓展劳务引进渠道,与外省、市、地区进行劳务合作,力争更多劳动力来如服务,帮助企业化解用工难的矛盾。二是以镇区为单位,持续推进“金融下乡”活动,组织相关金融部门到企业所在镇区举办多形式银企合作对接;组织年销售5000万元以上企业以及投资规模亿元以上项目参与南通市“千企千亿”银企授信活动,帮助企业化解要素矛盾,缓解融资困难。三是放大担保公司实力,化解担保难题。在确保融资安全基础上,努力降低受保企业成本,更多地向中小企业拓展业务覆盖面,放大政府性担保公司的导向作用。四是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机制,建立重大项目联合预审、审批代办和跟踪服务制度,开辟重大项目审批快速通道,全面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对需上级审批的项目,抢抓审批提速的契机,为企业做好向上报批服务,力争更多的项目快速通过上级审批。

(二)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继续按照调高调优的思路,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努力构建如皋市经济发展新优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以船舶修造、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石化及精细化工、钢铁、纺织服装、食品、新能源等产业为重点,突出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环保材料等新兴产业,引导资源向特色产业带、专业化园区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组建产业集群。不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引导,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以制造业配套的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市场集群等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着力加快服务外包业发展,抓好新传感网产业的培育,加强该市软件园、现代物流园、科技创业园、中央商务区和产品交易市场等集聚区的建设。瞄准2010年如皋港达到亿吨大港能力、保税功能区投运的目标,加快300万m3油品仓储、熔盛物流、保税物流中心等 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全力推进港口物流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港口物流。高水平推进科技城软件园起步区建设,重点发展软件开发、楼宇经济、动漫设计等。积极拓展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加快专业市场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改造提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高效农业三年倍增计划”为龙头,充分发挥“三集中”和“万顷良田”工程的带动作用,积极争取更多农业项目挤进省市“十二五”计划;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三)狠抓有效项目投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努力扩大有效投入。一是进一步梳理全市重大项目信息库,有的放矢地组织项目包装,创造条件对接中央和省投资项目,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支持。二是引导投资结构调整,突出主导产业的投资,重点鼓励在十大产业的高端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上加大投入。三是放大政府投入影响力,完善和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配套政策措施。

2.推进项目招引精准化。紧紧围绕船舶修造及配套、汽车及配件、石油及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信息产业等先进制造业和通讯、环境保护工程等高新技术项目,重点突出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专题招商活动,积极开展产业链重大项目招商,瞄准全球500强、国内100强,大力引进一批超亿美元项目,重点突破超十亿美元项目。组织服务业专题招商,确保服务业可持续发展。3.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大重大项目组织推进和协调服务力度,强化重大项目建设过程控制,对重大项目特别是投资在5亿元以上特大项目实行挂图作战、倒轧时点,确保项目按序时高效推进。一是紧盯在谈项目促落地,对中海油、中低速柴油机、中铁机械、沃尔玛等重大在谈项目紧密跟踪,力促尽早签约落地。二是推动在手项目快开工,推动双钱轿车轮胎、钢球动车组滚动体、英田乘用车、神马复合杆塔、和桐化工等在手项目快开工。三是推进在建项目早竣工,加快熔盛修船、海通海工、中铁山桥一期、日本森松、瑞泰船务、百川化工、阳恒化工、九鼎风电主机、爱康太阳能、文峰广场、金茂国际、江苏纪元、南通晟峰等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提早竣工。

4.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支持和鼓励企业抢抓国家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引进技术、设备成本较低的有利时机,围绕设备更新、工艺革新、产品创新,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提高装备水平,扩大生产规模,促进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突破小企业改造升级,以技改典型引导同行业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放大技改投入典型效应。加快推进熔盛海工、九鼎聚乳酸和高模量玻纤、英田轻卡、昌昇搬迁、荣威二期、力威机械、力源液压、南通锻压等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建设进程。

(四)提升开放水平,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

不断创新招商方式,突出招商选资,注重一二三产并举,推行项目招引精准化,强化零地招商,积极参与上海经济圈产业分工协作,加快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和低能耗、低污染项目引进,重点突出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项目的招引,把招商精力和优质要素资源向优质项目集聚。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努力保持开放型经济稳定发展。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大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重点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加大中小企业出口扶持力度,降低中小企业出口商务成本;认真落实好国家有关出口补贴政策。二是转变利用外资方式。鼓励外资重点投向产业链高端环节,更多地吸引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培训中心、会展中心等;积极引导外资用于高新技术、先进设备的研发和引进等。三是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鼓励富余生产能力“转出去”,重点推动大企业大集团开展跨国投资,支持骨干企业建立境外能源资源基地、生产基地、研发中心。

(五)继续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一年,如皋市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坚持 “三管齐下”,确保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上取得更大成效。一是加强源头控制。建立健全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把节能评估、环境评价作为市场准入的强制性门槛,从严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项目和生产能力过剩项目。实施高水平清洁生产改造项目,建设一批“零排放”企业。二是坚持突出重点。着力抓好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纺织五大行业的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加强相关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三是强化配套措施。完善好环境价格体系与价格调节机制,提高污染排放和资源使用的交易成本。

(六)着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快城乡统筹步伐,扎实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五个一体化”。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继续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增加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用;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合法土地权益;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科技人员、返乡创业农民等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程度。

(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办好改善民生的各项实事,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加大财政对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基础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三级医疗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深入推进文化大市、体育大市、旅游大市建设。加大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市创建力度。继续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治理,整顿市场秩序。强化生产安全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社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做好灾害救助和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推进平安如皋建设。强化基层社区建设,加快促进社区服务。

(八)全面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抓好重大规划编制。“十二五”是如皋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逐渐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编制好“十二五规划”意义重大。因此,如皋市将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分析影响全市经济社会方方面面长远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深层次的重大问题,在广泛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地提出如皋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正确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问题,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使发展中各个方面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以严谨、科学的规划组织引领经济发展全局,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谐的有机统一,推动如皋市经济延续“十一五”良好势头。利用新一轮规划修编契机,加快修编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两者高度衔接和统一;加快完善城市信息化建设、小城镇开发建设规划,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做全功能,配套齐全为目标,提升完善特色专业园区、工业集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外包区等园区规划;以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为主题,细化和完善相关产业规划;加快建设特色基地,引导企业集群发展,推动千百亿能级企业规划修编,完成一批10亿元级、亿元以上企业规划;做好全市用电规划,使其与地方建设规划相衔接、相适应。

篇8: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关键词:黄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思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主线,是我们当前经济工作的主旋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黄冈老区发生了巨变,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改善,综合实力增强,黄冈形象不断提升。

一、黄冈经济发展方式的“八个失衡”

在发展进程中,黄冈也暴露出很多问题,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上存在八个“失衡”。

(一)经济增长与结构形态失衡。

从地区结构看,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凸现。尽管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但城镇化进程依然缓慢。2009年城镇化率仅有33.36%,低于全国46.6%,全省46.0%的水平。从产业结构看,“一高两低”问题仍十分突出。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9.5∶37.5∶33.0,而全国为10.6∶46.8∶42.6,全省为14.9∶46.1∶39.0,黄冈仍然是一个典型的三农大市。从工业化进程看,发展速度慢,发展水平低。2009年工业化率全国为40.1%,湖北39.4%,黄冈仅有29.7%。“工业缺块头、产业缺龙头、产品缺拳头”问题一直困扰黄冈工业化进程。去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348家,一年净增345家,增量全省第一。但企业平均增加值仅为1431万元,而全省平均为3452万元。工业产品精品名牌少,市场份额占有率低,尚未形成品牌规模效应。

(二)经济增长与资源支撑失衡。

我国是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育着占世界22%的人口,资源支撑艰难。同时又是一个资源分布很不均衡的国家,北煤南运、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中粮西送,带来生产生活成本加大,经济社会发展负荷加重。黄冈市要加快经济发展,对资源依赖性更强。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同比增长34.4%,而原煤消费量同比增长99.5%,节能降耗压力大。同时工业用地趋于紧张,人地矛盾逐步加剧。

(三)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失衡。

发达国家上百年所经历的工业化进程,我国在30年就走过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三高一低”问题,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中国经济增长有2/3是以对生态环境透支为代价实现的,中国环境污染是发达国家的30倍。

随着工业发展步伐加快,我市内河几大水系水质破坏较重。各县市城关镇近郊湖河塘堰,群众称之为“七十年代洗衣洗菜,八十年代鱼蚱变态,九十年代水生生物绝代,如今臭不可奈”。沿河两岸无序无规则采河砂、淘铁砂,对河道、植被破坏异常严重。空气质量较差,据环保部《2007年全国城市环境与综合治理年度报告》,参加全国“城考”的6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黄冈市属空气质量较差的五个市之一。2008年湖北省环境质量报告,黄冈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低于全省(71.96)平均水平。

(四)经济增长与动力协调失衡。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大动力必须协调驱动、共同发力。然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高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拉动。我国投资率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09年达到67.04%,而消费率持续下降,已降50%以下。世界平均消费率约77%,美国高达82%。我市经济近几年快速增长,主要依靠投资的拉动,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66.3%。我国消费率下降,投资率上升,说明经济蛋糕不断做大,而国民享用的份额却不断缩小。长期消费动力不足,对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是极为不利的。

(五)经济增长与自主创新失衡。

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发达国家平均在30%以下,而美国、日本仅为5%。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及产品发展滞后于全国、全省。2008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2009年高新技术企业仅有47家,实现增加值32.2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76%,比上年下降了4.44个百分点。由于科技含量低,带来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低,仅为12.7万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六)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失衡。

长期以来工作重心放在抓发展保增长上,轻视了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近几年,我市在社会发展上投入力度加大,但因历史欠账多,使社会事业的发展仍滞后于经济建设。我市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科教创新、文化事业、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社会危机处理机制很不健全。黄冈市是一个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实的地区,但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保障体系和机制不完善,城乡居民大量存钱防老防病,难以形成即期消费和投资动力。

(七)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失衡。

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不仅较低而且持续下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远低于世界主要新经济体平均水平。不仅收入分配跟不上经济增长步伐而且地区间、行业间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比1978年为1.8∶1,以后逐年扩大,2009年达到了2.74∶1,而全国为3.33∶1。我国城镇居民的福利待遇远远高于农村居民,所享用的公共资源、公共福利很多方面是没有计入收入的。综合起来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据有关方面分析很可能是6∶1。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且分配格局极不合理,差距不断扩大,不仅制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长期下去会引发社会问题。

(八)经济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失衡。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长期以来我们注重了经济的增长,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身心健康、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人的安全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维护、人的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保护,重视和落实不够。因而经常出现“一触即发”的矛盾纠纷,出现“就业难”、“用工荒”、“看病贵”、“安居难”等。这些问题不解决,经济发展再快、增速再高难以持续。

二、黄冈经济发展方式的“八个转向”

(一)发展目标要侧重经济繁荣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制定规划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生态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经济发展目标要对速度、效益、后劲、人均水平统筹规划,综合平衡。

(二)发展思路要从“重点抓工业”转向整体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上。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它肩挑两头,既促进、反辅农业产业化升级,又带动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竞相发展。黄冈工业化正在向中级阶段迈进,一定要坚持走“高起点、少投入、低消耗、优效益、可持续”的路子;城镇化一定要统筹规划,城乡联动,提高质量,使城镇化率赶上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农业产业化,一定要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三)发展方略要从主要依靠二产业带动发展转向一、二、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上。黄冈市三次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一产业偏重、二产业不大、三产业不快。要努力优化结构,坚持“做优做高”一产业,“做大做强”二产业,“做特做活”三产业。发展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黄冈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人文和生态优势,潜力巨大。山东发挥自然、人文优势做活了“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大文章。黄冈具有世界顶尖级的“苏东坡”、“李时珍”、“李四光”人文资源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黄梅戏曲文化、禅宗文化、中医药文化,我们必须尽快提升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力争全市三次产业比重高低顺序实现“三、二、一”的格局。

(四)发展动力要从单一依靠投资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上。近几年我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是投资。经济外向度仅4.5%。消费不足,人均消费额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力争投资力度再大一些,投资结构再优一些,投资效益再高一些的基础上,狠抓消费升级,刺激经济增长。同时要利用全球经济回暖、需求逐步回升的有利时期,抓好外贸增长,优化出口结构。

(五)发展路径要从单纯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转向重点依靠技术进步和智力资源上。要努力提高企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增强企业产品的影响力和在市场中的占有率。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用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运作,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应变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六)发展策略要从主要“扮演配角”转向“争当主角”与“乐做配角”互动双赢上。招商引资为黄冈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在发展过程中,地方过度依赖外来企业,内生型经济动力不足,发展缓慢。“突出抓招商”的同时必须把“招商引资”转向“择商选资”上,提高招商引资质量。要在招引“大(总部经济项目、产业集群项目)、高(高新技术企业及产品)、新(朝阳产业及产品)、优(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品牌、国家优质精品名牌企业)项目上下功夫。坚决做到“四个不引”,即破坏资源的项目、污染环境的项目、危及安全的项目和高耗低能的项目不引。在招商中争做主角,依托而不依赖,有所为有所不为。

(七)发展机制要从传统定式转向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具有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机制上。要继续深化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优化配置资源、有利科学发展、鼓励企业创新的新机制,为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后发赶超提供保障。

上一篇:企业总经理下一篇:十四岁的夏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