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专业见习总结

2024-06-29

对外汉语专业见习总结(通用8篇)

篇1:对外汉语专业见习总结

辅导留学生个人总结

我是xx文学院08级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xx,2011年4月7日至6月9日,在本专业班导师xx老师的积极努力练习和争取下,我们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有关班级的留学生建立了联系,使得我们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有了和外国留学生直接接触的机会,让我们对本专业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特将自己的认识做出个人小结如下。

我所辅导的是来自韩国的女学生姜敏智。她的汉语水平属于初级,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留学生中的会计专业。据了解她来中国学习汉语的时间是半年,期中汉语考了97分,2011年7月15日将返回本国。在来华之前她已经开设了汉语课程,学习了博雅教材第一册中的大部分内容,因而博雅初级教材中的内容对她们来说非常简单。她学习汉语的兴趣很浓厚,一是由于汉语在世界范围中地位的提升,掌握了一定的汉语对她来说回国找工作非常有利,她非常重视汉语水平测试(HSK);二是由于中国人给她留下了热情好客的印象,在中国掌握一定的汉语,可以很好的了解中国文化,可以更便利的在中国进行旅游活动。当问到对中国的什么感兴趣的时候,排在首位的是文化;其次是风景,如长城、故宫,武汉的江滩等等。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明显的感觉到这位同学对学习汉语的热爱以及自身阅历的丰富。每次,我们除了解决好复习当天汉语阅读汉语课程后,还要认真回顾学过的知识,强化学习和记忆。我曾经在一次课上为了强化汉语听力,给她报听写课文。在课文中强化词语的运用。这里就重点讲解一下学生问我的“有点儿”和“一点儿”的差别。

“一点儿”和“有点儿”

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就会遇到“一点儿”和“有点儿”这两个词。由于它们语义相近,都表示“少量”或“程度轻微”的意思,加之二者的英语注释又都是“a little”、“a bit”,所以外国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把二者混同起来,常常说出如下的病句:“我今天一点儿冷”、“我一点儿喜欢那个电影”、“我想去买有点儿东西”、“你想吃有点儿什么”„„遇到这种情况,作为对外汉语预备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答案自然是我们应该首先了解“一点儿”和“有点儿”之间的区别。下面就让我就此来作一下具体的分析:

1.“一点儿”和“有点儿”能够修饰的词不同:

⑴.“一点儿”可以作数量词修饰名词,而“有点儿”不能。例如:①他今天喝了一点儿酒。

②周围静得一点儿声音都没有。这也就解释了文章开头外国学生所犯错误中“我想去买有点儿东西”与“你想吃有点儿什么?”两句话错误的原因。由于“东西”与“什么”在这里都是名词,故而应该用“一点儿”而不是“有点儿”与它们搭配。于是,这两句话应该改为“我想去买一点儿东西”、“你想吃一点儿什么”。

注意:在这里,“有点儿”不能作为数量词去修饰名词,并不代表它不可以与名词搭配,只是它与名词搭配时,“有”作为动词,“点儿”是“一点儿”的省略。如:你先回去吧,我还有点儿事情要做。

⑵.“有点儿”可修饰动词,而“一点儿”不能。例如:①我有点儿想去,又有点儿不想去。

②这杯牛奶有一点儿变质了,你别喝了。

一些常用的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想 恨

动怒

希望

期待

感激

僧恶

嫌弃

怨恨

欣赏

生气

失望

喜爱

想念

僧恨

发怒

盼望

渴望

感谢

讨厌

厌恶

难过

激动

喜欢

于是,文章开头的错误句子“我一点儿喜欢那个电影”便可以改为“我有点儿喜欢那个电影”了。因为在此,“喜欢”是动词,该用“有点儿”而不是用“一点儿”修饰。

注意:“有点儿”虽然可以修饰动词,却并不能修饰所有的动词。如:外国学生根据“有点儿”可修饰动词这条原则曾造句“我有点儿说汉语了”,很显然,这个句子是错误的。但“说”字是动词,为什么句子还是错的呢?这是因为“有点儿”只能与表示心理活动(如⑵中例①)或各种变化(如⑵中例②)的动词直接搭配,而与其它动词搭配时,则需在动词前加上“能”、“会”等助动词或在动词后加上表示情况改变的结果补语。例如:我有一点儿能听清了。于是,病句“我有一点儿说汉语了。”就可以改为“我有点儿会说汉语了”。2.“一点儿”和“有点儿”在句中的位置不同。

“一点儿”和“有点儿”都可与形容词搭配,但“一点儿”常用在形容词之后,而“有点儿”则用在形容词的前面。

例如:①这件衣服有点儿贵,我不想买了。②这件衣服比那件衣服贵了点儿。于是,前面外国学生所犯错误中,“我今天一点儿冷。”这一病句便有了正确的改正方式。由于“冷”是形容词,所以它之前应该用“有点儿”而不是“一点儿”,即正确的句子应该是“我今天有一点儿冷。”

注意:在“形容词+一点儿”句式中,当句子有“了”时,分为两种情况:

a.“形容词+了+一点儿”,表示某种情况不符合标准或要求,或与原先相比发生变化。例如:现在已经三点了,这只表慢了一点儿。

b.“形容词+一点儿+了”,表示对所希望的一种变化的实现的肯定。例如:小明的字比从前好看一点儿了。

3.“一点儿”和“有点儿”在句中的意义不同:

⑴.“有点儿”常用来说自己的感受,且是带有消极意义或是贬义的感受,而“一点儿”没有这种意义。

例如:①他的情绪有点儿紧张。

②这个人有点儿糊涂。

例①中,“紧张”带有消极意义,而例②中,“糊涂”带有贬义色彩。⑵.“一点儿”和“有点儿” 的否定意义不同。

“一点儿”和“有点儿”的否定形式都是将否定副词“不”(或“没”)放在它们之后,但带有“一点儿”的否定句是完全否定,而带有“有点儿”的否定句否定程度则轻很多。例如:①我一点儿都不喜欢这本小说。②我有点儿不喜欢这本小说。

很显然,上面两个例子的否定意义是不同的,例②表示的是“我不太喜欢”的意思,而例①则表示“我根本不喜欢”。

由于 “一些”的用法和“一点儿”相同,而“有一些”的用法又跟“有点儿”相同。这四个词唯一的差别存在于语义上,“一些”和“有一些”的语义在数量上或程度上往往多于或高于“一点儿”和“有点儿”。因此,掌握了“一点儿”和“有点儿”的区别后,我们也可以将其延伸到“一些”和“有一些”上。

综上,通过对“一点儿”和“有点儿” 这样细致的对比归纳,我们可以帮助外国学生大大加深对汉语中这一难点的理解,从而减少出错,使他们能够真正准确而自如地应用“一点儿”和“有点儿”。在辅导过程中,我们一直处于主动积极方面,而留学生却多有令我们失望的时候,不够积极。每次辅导,花在交通上的时间比较多,希望以后能有校车接送比较好。

文学院08对外汉语专业学生xx

篇2:对外汉语专业见习总结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我首次进入留学生课堂,作为旁听者上了4节真正的对外汉语教学课,从中我了解到了如果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层次的理解。总的来说,我的收获颇丰,作为一个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平时接触留学生的机会不多,通过这次活动,我在真正的留学生课堂上接触了对外汉语教学,对我的专业是有很大帮助的。

第一节听的是周正红老师的汉语口语课,学生是高级班的外国留学生,来自韩国、日本、美国、英国、比利时等国家。周老师的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老师与同学就像朋友一样交流,在这样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汉语口语的进步也是很快的。对于词语的解释更是精妙,不仅讲解本意,还拓展一些其他内容,让课堂很丰富。让留学生不仅学到了语言知识,还学到了更多中国文化知识。

第二节是王玉华老师的汉语听力课,老师上课的内容很丰富,讲授的知识也通俗易懂,唯一的遗憾就是听力教材的时效性太差,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某段听力材料中提到了寻呼机,大概是讲中学生使用寻呼机合不合适,寻呼机这个词已经从我们的生活淡出了,现在也很少能用到这个词了,给外国留学生讲寻呼机,不太合适吧,我们应该让他们通过学习汉语,了解现在的中国,了解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不是纠结这些过时的东西。

第三节课是毕琳老师的汉语口语课,授课对象是初级班的留学生,同学们大多是来自日本和韩国的,毕老师作为该班的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也更加了解,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和同学们的交流自然流畅。由于是初级班,老师讲解的内容还是很浅显的,都能让大家明白。

最后一节还是周正红老师的课,汉语综合,授课对象是初级班的留学生,讲解课文通俗易懂,语速适中,让同学们听得很轻松。

篇3: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模式梳理总结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作用

尽管任务型教学模式兴起的时间比较晚, 然而它却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迅猛发展, 并引起了国内外大批专家的广泛关注。1998年, Skenhan就在《英语学习认知法》一书中提出———任务型教学法是当前教学的主流思想。

目前, 任务型教学法同样也在我国英语界引起了共鸣, 我国教育部更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要提倡任务型教学法, 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 以便大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然而, 在我国对外汉语的教学中人们对任务型教学的关注却不够。尤其是当前我国在对外汉语教育中多采用的讲授、练习和表达的联合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运用表达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 研究如何在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很好地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以便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效率和保证对外教学的教学质量, 意义重大。

任务型教学法 (task-based learning) 主要是将任务的设计以及完成作为目标来组织和安排教学, 使得语言在实际交流中得到应用。因此, 它也极其适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以应有, 如此, 能够很好地解决在汉语教学中所遇到的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语速过于缓慢以及成段表达能力不足等等实际问题。任务型教学法具有意义性和真实性等两大基本原则, 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强调学生用语言来完成教师所分布的任务, 并以此为动力, 最终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

(一) 任务型教学模式中的互动理论

在早期的互动理论中, 双方在进行交互活动时, 为了克服双方可能遇到的各种交际困难或者障碍, 双方必须进行有意义的协商, 以便各方均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可理解性内容。在后来的互动理论中又指出, 学习者在协商过程进行语言输出后, 通常会获得其他人的反馈内容, 从而判断出自己所说内容的正确性。若反馈的内容正确无误, 就意味着学习者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所学的语言项目;否则, 学者便要将自己的话加以调整, 直到交际互动的各方都能听懂为止。

(二) 任务型教学模式中的社会文化理论

与互动理论从心里和认知阐释互动的形式与作用不同, 社会文化理论的互动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实现的。在社会文化理论的互动过程中, 学习者通过共同参与和构建任务, 从相互间的不断支持和帮助中学到自身未曾掌握的语言学习项目, 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其中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帮助不仅仅只是指语言学习的内容, 还应当包括根据学习者的需要适当简化某个任务的复杂环节、对某一环节加以举例示范以及不断给予学习者充足的信心等。

(三) 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步骤

(1) 详细介绍任务。基于用来评估的任务和其用来衡量的教学目标两者之间需要达到一致, 因此, 对外汉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首先需要让完汉语教学教师的教学目标得到明确。

(2) 明确任务教学内容。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以及教学内容加以确定, 并从中判断出那些适合将这些技能以及内容展现出来的教学任务。

(3) 确保任务教学公平。为了让学生将自身的真实情状和实际能力体现出来, 避免他们因为教学任务中的无关因素如缺乏某些必要知识等而影响评估, 对外汉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中必须要摒弃偏见, 保证这些教学任务对全体学生都公正公平。

(4) 分小组解决任务问题。选择真实性、跨学科和多维度三种任务形式。真实性任务能够更大程度上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具有多方向迁移的优点。跨学科任务可以让学生综合利用数学、科学、物理、自然以及艺术等各个学科的内容, 在提高自己语言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自己综合学科方面的知识。多维度任务一般内容比较丰富, 实现的过程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

(5) 学生反馈。为了让其他人能够理解这种教学任务并应用到类似的场合之中, 任务型教学法在评估任务时需要给出详细清晰的评价, 同时还要注意将学生的计划与老师的计划加以对照, 通过学生的反馈达到任务教学的目的。

三、以对外汉语写作为例分析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一) 作为教师, 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1) 从根本上来说, 教师的业务水平决定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学术及教学水平。因此, 要想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质量, 实现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长足发展, 我们必须要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 教师也应该时刻注意完善自己, 对汉字及标点教学、语篇的连贯衔接、方位词的选用、动词选用、介词选用、教学理论方法内容等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学习。此外, 对外汉语教学老师还要注重帮助留学生克服母语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令他们能够充分掌握到汉语的句法结构、词语色彩、语意连接等内容, 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汉语语法规则, 可以准确地运用汉语去布局行文。

(2) 为学生纠正错误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建立语料错误集。由于汉语写作在留学生的严重是一个有相当难度的复杂过程, 因此, 作为老师在发现并未学生纠正语法错误的同时, 还应将其中常规及典型的词汇、语法、修辞及语篇错误分类编排, 并让全班记录摘抄, 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语料错误集。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避免犯同样的语料错误, 另一方面还能再次巩固他们所学的汉语知识。

(3) 对外汉语教学老师要强化学生对同义词及修辞格的练习。由于留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太少, 因此会出现汉语写作时滥用词语及词语匮乏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强化学生对同义词及修持格的训练。例如在作文构思过程中, 鼓励学生应用同义词如地域、地区、地方;祝愿、祝福、祝贺等等来替换练习。同时, 为了加深学生对汉语的理解, 还可将中国文化与修辞格有机地结合起来。

(4) 对外汉语教学老师要注重语篇的教学。语篇教学对于培养留学生作为中的语段连贯及衔接意义重大。由于写作是将语句用连贯和衔接的手段组合成逻辑严密的语言整体的过程, 因此其本身代表的就是连贯衔接的语篇。因此, 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时, 老师在讲解课文时应该围绕语篇来加以分析, 除了让学生学会一些“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等的标志词, 还应有意识地注重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句子与语段、句子与句子之间进行承接, 从而避免学生文章出现凌乱的现象。

四、结语

目前, 任务型教学法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中还处于初始研究阶段, 这就需要更多的教师改变自己以往的旧的教学观念, 积极主动地去深入了解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和理论, 并参照实际的教学环境对任务型教学法加以灵活应用, 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效率, 保证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同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还需要我们要从学生心理、教师角色、教学方法以及虚实标准把握等多方面着手, 深度总结和梳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不足, 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 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教学质量, 对中国汉语文化传播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庆君.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汉语母语教学——对外汉语专业汉语母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 2010 (6) :180-184.

[2]圣小利.任务型对外汉语应用文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 2013 (23) :51-52.

[3]杨小龙.论“任务重复”在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中的平衡作用[J].海外英语 (上) , 2012 (7) :270-272.

[4]李明.近20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6) :115-117.

[5]居珈璇.任务型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分析[J].科技信息, 2012 (4) :222-223.

篇4:韩国教育见习专业指导研究

摘要在加强见习生进入学校前的准备工作、制定具体的指导教师选择标准和奖励措施、倡导以见习生为本的指导方式、实施具体、细致、丰富多元的见习评价等方面,韩国教育见习的做法可以提高成效,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韩国;小教本科;教育见习

教育见习属于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环节,被视为广义“教育实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常分散于师范生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以学校生活观察、教学观察、班级管理观察为主要方式,也可尝试1-2节课堂教学,目的在于增进师范生对中小学教育的体验和理解,提高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是师范生培养的早期现场实践。

教育见习效果多是隐性的。现行的评价体系,更多聚焦于学生“做”了什么,而不是“想”了什么,也很少关注这种“想”在何种程度上如何影响学生的未来专业走向。实质上,教育见习过程中,指导教师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见习生“看”和“做”的水平和质量;指导过程给见习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和空间的大小,对见习结果的评价方式,都决定了见习生在实践、观察过程中的思维参与度。合理的程序、恰当的指导和保证学生积极参与的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师范生的职业认同、专业态度、专业信念以及专业追求的水平。

本文以韩国釜山教育大学为样本的研究发现,韩国教育见习在见习前的准备、指导教师的选择、以见习生为本的指导方式、多元的见习评价等方面的做法可以有效提高见习成效,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

一、参观与授课:专业见习指导的两种类型

韩国的教育见习时间安排由高校与合作学校一起讨论确定,多安排在学期末,大部分师范院校都是从大二开始,时间从6周到10周不等。根据1981年1月韩国教育部规定的《教育大学(四年制)培养方案准则》,教育见习2学分。韩国釜山教育大学的见习时间共7周,从大二开始实行。大一时需要在合作机构进行过30小时的教育志愿者见习。教育见习一般分为参观见习和授课见习两种。参观见习主要以了解课堂流程、班级管理的基本形态、学生行为方式、学校环境等观察为目的。参观见习分为两个阶段:参观见习Ⅰ(教育教学观察)大二上半学期进行,时间1周,参观见习Ⅱ(辅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大二下半学期进行,时间2周。授课见习(教案研习、教案设计、试讲、深入了解小学生、特殊儿童指导等)大三下半学期进行,时间4周。参观见习(Ⅰ、Ⅱ)只需考核不占学分,授课见习2学分。

二、选拔与奖惩:专业指导教师资格的确认

教育见习期间师范生的学习以观察和模仿为主,指导教师对教育见习的效果起着关键作用。韩国的见习指导教师包括两部分:高校指导教师和小学指导教师。韩国釜山教育大学有专门的教育见习管理委员会,设一名委员长,一名负责教授以及13名与小学对应的各个科目的带队教师。委员长由教育学院教务科长担任,负责推荐、选拔带队教师。带队教师一般为科主任或者是要对教育见习进行研究的教授,负责见习前的准备指导、参与见习结束之后的总结并给予建设性意见。

韩国小学校长负责选拔小学见习指导教师,大学负责对选拔出的指导教师进行培训。选拔遵从自愿原则,小学教师先自发报名,校长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与规定的教龄来选拔指导教师。以釜山教育大学附属小学为例,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才有申请见习指导教师的资格。入选的小学指导教师必须接受一段时间的指导教师培训。

三、任务与要求:专业见习指导的四个阶段

韩国的教育见习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见习准备指导、观察指导、实习见习和后期指导。每个阶段都有具体任务和要求,指导教师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准备指导阶段。见习生了解见习内容、见习环境。首先是动员会,分发见习指导手册;之后是师生见面会,见习生按见习年级被分成3-4人的小组,与小学指导教师见面。会上双方自我介绍、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指导教师主要介绍班级学生的情况,尤其是班级特殊学生,要求对这些学生要悦纳、尊重、平等对待;介绍见习学校的背景、办学特色、管理理念等,提出自己对见习生的要求,包括见习态度、衣着打扮等等。

观察指导阶段。见习生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了解见习学校现状;了解教职员工工作环境与工作状态;观察小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状况。以见习生活动为主,指导教师辅助见习生了解与教育实践情境相关的信息,为见习生提供观察方法指导,指导见习生与小学生进行生活和学习互动。

实习见习阶段。见习生承担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如校内大型活动准备、教学观摩、协助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等,上少量的见习课。见习期间每天进行早晨活动观察;放学后开展小组讨论,见习生陈述感受,指导老师进行评议和个别指导。期间穿插校长介绍校情;指导教师介绍教育过程,各种类型课程特性与教案设计方法,交流对特殊教育的理解;见习生参观学校,进行课堂观察,听示范课,观摩创意体验,了解保健教育;完成见习记录,教案设计,上课等工作。

后期指导阶段。指导教师对见习生的沟通、组织、教材理解、教学设计与实践等与教学技能相关的能力、存在问题、未来努力方向等进行剖析和评价,见习生对见习过程中的经历进行反思,并向指导教师请教尚存疑惑的问题。

四、内容与反思:见习评价

韩国的见习评价分为见习内容评价、见习日记、见习报告书,通过评价综合判断见习生是否具有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与态度,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努力方向,以便确定进一步学习的方案。见习内容评价由见习指导教师和见习生共同进行。见习日记包括观摩课堂记录、儿童观察记录、班级指导方法记录、经验总结与感受的记录等;见习报告书的要求各个大学不同,釜山教育大学见习报告书以学生的见习感想与心得为主要内容,见习生还需在教育见习网上提交自我评价表,也计入评价成绩之内。

见习内容评价主要依据见习评价表进行。评价共分五个项目,分别为学习指导、生活指导、班级管理、学校事务、见习态度。学习指导包括观察指导教师的课堂,课堂辅助与共同授课,特殊儿童与课题指导(30%)。生活指导包括对学生的生活研究与辅导,上、下学与课外生活指导,吃饭与教室生活指导(20%)。班级管理包含参加班级活动,班级了解与管理,班级环境观察(20%)。学校事务包含教师事务的理解与协助,参加学校活动,教师准则的理解(10%)。见习态度包含遵守上下班时间,对于见习的热情,与同事、学生的关系(20%)。总分70分及以上为通过。

见习结束前的反思会议通常研讨“观察指导教师课堂应学习的点与问题点在哪里?教育见习后,你觉得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哪里?”等具有反思特征的问题。带队教师通过讨论交流,判断见习生在见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发展。

韩国教育见习评价主体有见习指导教师、见习生、见习同伴。采用专家评价、自我评价、经验鉴定、反思会议等方式,有相对具体、操作性强的项目细则,考察学生的见习成果、见习态度、见习过程中的变化等,评价方法相对丰富、全面,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扬长补短,加快后期专业成长速度。五、扬弃与借鉴:专业见习指导的启示

一是教育见习前的准备指导有利于见习生更快进入角色,融入见习学校。准备指导把指导教师、学校文化,见习班级学生情况,尤其是特殊学生的情况,在进入班级之前就全方位地呈现在见习生面前。指导教师的教育观,学生基本状况的预先了解,可有效避免见习生进入教育见习基地时出现“陌生”“茫然”“无所事事”“过度兴奋”等常见的现象。对见习学校和班级的了解越多,对见习生的要求、规章越细化,教育见习的事前准备就越充分。

二是设立具体的指导教师选择标准和奖励措施,为高质量的教育见习提供基础。小学指导教师选拔标准具体且可操作,能够真正选拔出有指导能力的教师。选拔标准与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一致,见习指导效果与未来的专业晋升直接关联,提升了小学教师参与见习指导的兴趣和动力,促使其全心投入,保证了教育见习的质量。

三是以见习生为本的指导方式,影响了见习生的专业认知发展和专业追求态度。以见习生为本的指导方式,需要指导教师对见习生有充分的了解和专业尊重。见习前比较充分的交流,指导教师对见习生的兴趣、性格特征、专业认知等的了解,为见习指导量体裁衣式的建议与指点打下了基础。见习过程中,指导教师鼓励学生不参考教学辅助资料,自己设计教学活动,与见习生一起讨论教学设计的目标与采用的路径合适与否,对不足之处进行小幅修改,避免推倒重来式的全盘否定,保护了见习生的创意与思路,让见习生大胆实践自己的教学设想,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认知水平。

四是标准具体、过程细致、内容丰富、主体多元的评价方式,使教育见习价值最大化。评价标准具体,使见习生明确专业发展方向;过程细致,有助于见习生把评价标准与实践行为有机结合,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努力方向;内容丰富,可以使学生全方位反思整个实习过程;主体多元,可以给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提供一个展示多元视角的平台,让大家有可能从不同侧面理解同一事件,有利于开拓视野,开放心态,促进双方共同发展。这样的评价,不但发挥出甄别作用,更发挥出促进作用。

篇5:对外汉语专业见习心得

文学院118班04号

涂美娟

一周的见习生活转瞬即逝,这是忙碌的一周,也是充实的一周。对于这一周的见习我感触颇多。从最初的期待到真正融入到留学生的课堂中,我才真正意识到对外汉语这个专业的性质。外行人会简单地认为教外国人学汉语就像中国人识字那般容易,殊不知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要想真正学好一门语言有多么困难。这次见习让我对成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有了极大的动力,也让我初步走进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认识到理论到实践的距离有多么遥远,真正获益匪浅。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实践性极强。学好一门外语,是一个复杂的“教”和“学”的过程。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是研究教授外国人汉语规律的学科,它探讨怎样使学习者又快又好地掌握运用汉语的能力。

由于之前都进行是纯理论性的专业学习,没有任何的实践经验,老师首先给我们播放了一些优秀对外汉语老师的教学视频,希望从中习得一些经验,并在王笑楠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国际交流学院见习。在做了一番准备之后,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和同学一起来到了国际交流学院,我们见到了教学经验丰富的授课老师,在她们的课堂上,我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我们听的第一节课是口语课。这个班的留学生属于汉语4班,按照学校的划分属于中级班。上本次课之前,赵瑞洁老师解释,这个班级的口语课讲授“习惯用语”,并不是我们所认识的师生对话,重视说的练习。由于我们是中途插入并没有从头听课,所以上课之初还有点摸不着头脑。

老师首先朗读课文,然后在投影仪上演示课文中的习惯用语,并作解释,举例。在解释生词时,预先准备好2个例子,观察学生的反应,看是否需要继续举例,这样加快了教学进度。在举出的例子中遇到不易理解的词语,老师加以解释,也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老师在朗读课文时,对于重点词汇加强了语气,提高了音量,引起了学生的重视。老师在朗读例子时,加快了语速,也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在解释生词时,老师列举出了相类似的词语或短语,或对于学习过的旧词进行回顾。在课堂中,留学生会争对疑问之处随时提问,老师立即作出了回应,并且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体味。除去事先预备好的例子,课堂上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反复举例,这时老师就会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争对学生了解的地方、事物或学过的生词举例;有时用学生打比方,当然在他能接受的前提下。在解释“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时,学生只会联系字面意思,纠结在“村”与“店”之间。这时老师由圣诞节的促销大卖引导学生理解“机会难得、失去就不再拥有”这一义项,很有力地转换了学生的思维,又引导学生理解生词,是这节课最精彩的部分。对于有些词例如“在乎”反义为“不在乎”,这两者都是习惯用语,在讲解新词的时候,老师引申出它的肯定或否定的语法结构,也利于学生理解。如果留学生有部分英语基础,解释新词时可以采用英语直译的方法。例如“至少”为“at least”。赵老师性情随和,热情,在学生快速理解生词时,大加赞赏,予以鼓励,有时会让我产生回到小学课堂的错觉。绝大多数留学生是成年人,所以这又是与中国人学习汉语的不同之处,课堂的控制力很重要。这次课堂中共有三名留学生,老师大部分时间仅与一位同学(斯坦国)互动,课堂气氛不浓郁。这又要考虑到国籍和性情的问题。有的国家学生性格偏内向,例如“韩国、日本”,有的国家学生性格偏外向,例如“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老师向我们解释道,亚洲地区的国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较深厚,所以教学模式与中国大庭相径,但其他西方国家文化与中国有很大差别,在教学模式上也是天壤之别。在教学中应该平衡国家教学差异,做到不偏不倚。

但是在这节课上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老师在讲解“不起眼”时,举例“这枚戒指看着不起眼,价格可不便宜。”留学生易将“不起眼”当做“不好看”,而实际意义是“不突出、不优秀、不特别、很一般”,这样就出现了理解偏误。所以在举例中应尽量避开这种容易产生偏误的句子。另外,老师的普通话夹杂着很多地方口音,例如“ci与chi不分”、“jī jí(积极)读成jí jí”。留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语音环境下会对他们的发音造成干扰,建议定期对教师进行普通话测试与培训,规范发音。

由于是汉语中级班,每周仅上一节阅读课。阅读课对于留学生来说是一门较难的课程,而且内容枯燥,很多留学生会选择不上这门课。这次见习的阅读课我个人觉得有些失败,老师情绪不高,学生沉默无言,整堂课效率不太高。但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由于时隔较长,老师在上课之初需要回顾课文,在朗读时老师注意断句,围绕学生边走边读。在讲授生词时,首先在幻灯片上写出课文原句,然后再造新例。讲类似“喇叭”这样的词汇时,运用图片以及手势,这是这节课最精彩的地方。在生词造句时老师有时会用到图片,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直观易理解。在分析完全文后,给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吸收,并观察学生的阅读状况,之后进行总结,并给时间让学生提问答疑。我觉得这是阅读课必不可少的一步。在练习时,题目中出现课文内容时用幻灯片回顾知识点,在出现总结性的句子时,老师给出提示。

在这次见习中仅听了一位老师讲阅读课是我觉得很遗憾的地方,这门课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汉语这种表意文字,我觉得应该增加阅读课。在授课方式上应该尽量新颖,不能用套用中国式教育,尽量克服阅读课的刻板与枯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综合课是我们见习一周听的最多的一门课。有幸听到老师从新课开始教学,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程序。首先是听课文,填词语。然后老师边读边分析课文,讲完课文后提出关于课文的相关问题,并引导学生答题;然后讲生词,有必要时进行补充,最后做练习。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老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有问题予以纠正,尽量保证学生举出的例子“原汁原味”,并给出自己的答案,做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

在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时,首先是听写单词。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直接听写,而是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复习单词的读音、意义以及示例,然后再听写。听写后老师查看每一位学生的听写情况并纠正错误。

在学习生词时,老师让学生朗读,并由一个词引申出相类似的词,拓展了词汇量。程程老师是一位年轻干练的老师,她的板书非常工整,但是综合课的节奏太快,很多学生难以理解。遇到近义词辨析这类习题时,学生很难迅速做出反应,并且在“建议与意见”的辨析上,老师并没有解释透彻。这让我了解到,在备课时要有充分的准备,要结合学生的汉语水平这一实际情况来讲解,要考虑到突发状况。

听力课是见习以来最活跃的一堂课,老师从头到尾都与学生互动,调起学生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郁,学习效率高。在这节课上,我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老师语言轻松幽默,在授课时常常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对于学生的回答充分肯定,并大加赞赏;在听完课文录音之后,将提前准备好的课文以及习题发给学生,加快了课堂的进度,以填空题的形式补充课文内容,一方面回顾了新课,另一方面又检验了生词,是很值得借鉴的方法之一。在课间休息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娱乐节目,一方面活跃了气氛,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在潜移默化的形式下做到了学习汉语的目的。在课上课下都尝试与学生互动,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及生活,更有利于教学。

在这几位老师的课堂上,我认真仔细的观察她们是如何给留学生讲课的,也注意留心留学生们接受并喜欢怎样的教学方式或不喜欢怎样的教学方式。从这些方面的观察中,我体会到,要做一个好的对外汉语教师,首先一定要让自己professional一点。

每个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或许这就是“教无定论”的真正含义。我佩服老师在课堂上的应对自如,她通过讲述他身边的故事和例子,加上幽默风趣的语言,使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她是“交谈式”教学。在听课过程中,我深感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语言是这种艺术的传达方式。听课的过程,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在了解教学流程的同时,也应注意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能力的积累。听了一周的课后,我开始准备自己的第一堂课。由于经验不够,应变能力不强,出现了一些问题,认识了自己的不足。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困难,正是这些小小的挫折,让我越战越勇,更让我懂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教学相长。我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启发式教学,适当列出提纲,设置思考题,加以点拨,最主要的是大量的练习,主要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由此而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始发挥作用,由“要我学”的教学方式转化为了“我要学”的学习方式。

在此,我对之前的课程有了一个总结性的了解。我觉得在朗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发音标准,语速适中,断句分明。老师发音标准,学生才能学到正确的读音。汉语对于留学生来说是一门外语,所以,在老师读课文的时候,如果语速过快,他们就会听不懂,很难进行学习。在读课文的时候还应注意在适当的地方断句。这样的话有助于留学生更好的理解句子的意思和结构,从而很快的掌握。字词的读音很重要,它们的意思更加重要。在讲解字词意思的时候,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真正的理解生词的意思。遇到学生很难理解的生词,可以用肢体语言或者是画出简单的图型等等方法,不管形式如何,关键是要留学生理解掌握生词的意思和用法。在用生词造句的时候,最好是造一些贴近生活的句子,这样方便留学生现学现用活学活用,在生活中学习,会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另外还要注意造句的趣味性,造一些有趣的句子,可以提起学生们的听课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也会增进师生的友好关系。学生喜欢听老师的课才会更认真的去跟着老师学习。再让学生用生词造句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好对错误的容忍度。对于学生的一些小错误小毛病不能吹毛求疵,毕竟汉语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门外语,不犯错误是不可能。在学生出现错误时要及时纠正,并且让学生反复练习正确的句子,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

留学生们学习汉语,目的不仅仅在于掌握汉语汉字的听说读写技能,还要掌握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我想,我们将来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们的运用汉语交际的能力。在课堂内外都可以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向他们讲述中国的文化知识,风土人情。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和自己的学生做朋友,在生活和课堂中亦师亦友,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授汉语。

篇6:对外汉语见习报告

在第一次的见面会上首先给我的第一个冲击就是他们不仅汉语是初级水平,就连英语也是初级阶段,和上次的美国留学生有明显不同的是在他们当中除了个别学生能用英语或汉语做简单的交流之外,其他的同学都需要靠这些个别同学作为我们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我们想要表达我们的想法时都需要绞尽脑汁用最简单的汉语或英语去表达。同样,对于他们也是相同的处境。我们双方用手势、表情等各种方法去表达、猜测想要表达的内容。在平时的接触当中,对于这种由于语言沟通障碍造成的尴尬,双方都很苦恼。可见语言表达是重中之重的问题。

另外一方面就是他们缺乏说汉语的意识,就和我们学习英语一样都有一种畏难的情绪。我们尽量去引导他们说汉语,有时候到最后还是变成我们改说英语来迎合他们的理解。他们很难将汉语说出口,一方面可能是他们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还未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就是怕出错而不敢说。在课堂教学当中这种说的意识有所改善,但是仍可以看出他们大胆开口说的意识要相比欧美学生要差一些。课堂中他们的活跃程度、灵活度、自信程度都明显的有些欠缺。当然这和授课老师也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课堂当中需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大胆开口去说。

3月25日下午2:30~4:30,我们小组见习了由朱会萍老师教学的口语课《问候和自我介绍》。朱老师条理清晰地教授了一些常用问候语和自我介绍(包括姓名、身份、家庭成员、职业、国籍、兴趣爱好、朋友等许多方面)的知识,还有一些购物时的交际用语。这方面的知识对于出来中国的留学生都很实用。在语言教学中我注意到他们在发音和声调方面的一些问题:例如前后鼻音区分不明显,像“en”与“eng”“in”与“ing”等,他们容易把前鼻音发成后鼻音;像“er”这个央元音,在发音的时候容易发成后元音;另外同汉语许多方言区一样,“z、c、s”和“zh、ch、sh”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难题,但在发“zh、ch、sh”这组舌尖后音时较容易一些。在声调方面容易把阳平发成上声。在课堂教学中,朱老师有意识地纠正他们在发音上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纠正自己的错误,这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地方。

篇7:对外汉语见习心得

第一次的专业见习如期而至,学习了近两年的专业知识,让我对国际汉语教育这一专业已经有了一个深入的认识,两年的学习让我积累了专业理论知识,而这次的见习则锻炼我将专业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这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从划分小组、选择教学视频、到小组讨论、然后到编写见习报告,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新奇,每一位同学都倾注了无限的热情与努力。虽然见习过程很短暂,但无论是教学安排,还是授课方式上都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看到自己理论知识以外的不足之处。

在这次见习中,我们组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师素质以及汉语国际教学认识五个方面分析课堂教学,我主要负责教学方法这一部分。由于我们还没有开对外汉语教学法方面的课程,所以对这一部分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在小组讨论正式开展之前,我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查阅了相关书籍,也通过上网了解了一些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相关知识,虽然做不到面面俱到但是对归纳、演绎、对比等基本的教学方法和原则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能在课堂教学中了解这些方法的运用情况。

在最初的阶段,我一直认为,认识并归纳教学方法是一个相对容易的部分,因为它是比较系统性的内容,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而且只要老师讲课就一定会借助教学手段。可是真正到进入准备阶段,开始讨论的时候,才发现很多困难出现了。在语素教学方面,首先是在教学方法的运用环节上,老师们虽然遵循的基本原则相同,运用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样的,但是在具体教学时却各有特色。老师在运用这些方法时都比较灵活,同一个方法,不同的老师会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调整,运用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如同样是实物展示法,有的老师会用在新课导入上,有的老师却用在巩固练习上,老师会根据学生的汉语基础、接受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应用的环节,选用最适合的教学。其次是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在一些中级班的留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汉语水平只相当于初级,如此参差不齐的汉语基础,会给老师的课堂教学方法选取与语言组织上带来很大的麻烦。老师就只能选取比较简单的教学方法像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大量肢体语言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够简单直接的表达意思,这样直观的表达更加适合于对外汉语教学,更受外国同学的青睐。而不能用像定义法、典故解释这样比较抽象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文化主题教学方面,在文化内容的安排上。像《端午节》这样的文化主题课程必定会涉及到很多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知识,即便是一个简单的“阴历五月五”的教学都藏着很深的文化内容。如果不把文化内容讲出来,只是单独的展示节日活动风俗便使课程变得没有意义,可是要用很简单的语言把传统文化或民间习俗讲清楚,并且能够让只有初级水平的学生能够明白理解,就非常困难。因而

老师就要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法、实物展示法等共同阐释这一文化背景。

当然,在这十个视频教学中我发现课堂教学的困难不仅仅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上,老师要根据学习者的基本条件和特点选择调整适合班级学习者实际需求的教材,对不同国别、年龄、身份、文化程度的学习者要掌握他们不同类的学习特点,做到因材施教。要分析确定学生的汉语水平,根据他们的年龄段、基础水平来确定生词量、句型难度等。在各个教学内容时间的安排上,复习检查、导入新课、讲解新知、巩固新内容等各环节都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在一堂课几十分钟内合理的安排每一环节的时间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在文化专题课堂中,即便是文化与一些基本背景知识很重要,可留学生的兴趣根本不在这些方面,当他们面前出现图片、粽子等实物时,便迫不及待的希望了解认识实物,而对于那些文化的讲解他们关注度就会很少。而且他们常常会随心所欲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使得课堂秩序很难维持。他们还会时常问一些出乎预料的问题,这就对老师的临时应变能力给出了一个很大的考验。

这次见习给我的感触很多,受益也是很多,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对汉语国际教学的固有的狭隘的观念,也让我第一次深入的感受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当然,虽然这次见习中让我看到了实际教学中的困难,但更让我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它让我真正的懂得做一位对外汉语教师首先不仅需要很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还得拥有全方面的知识技能和很好的临时应变能力。其次,还得有足够的自信与勇气,站上讲台的那一刻就要相信自己,只有自己有信心了才能带动学生融入到课堂中去,才能让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足够的细心。只有拥有了这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相处融洽,获得他们对老师的信任与尊敬,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汉语。

篇8:对外汉语专业见习总结

近来我院由中专校升格为高职学院,招生规模扩大,新生人数已达千余人。学院师资力量严重短缺,新分配的青年教师已担任起教学重任。青年教师虽都是本科院校毕业生,虽然学历高,但缺乏临床护理经验,教学过程中不能体现出护理专业特色,课堂上不能把握侧重点。因无生动的临床病例,课堂气氛沉闷。针对以上问题,本人利用工作空余时间及寒暑假到医院打穿插,学习临床新技术,收集临床资料,见习情况如下:

1.临床见习中发现的问题

在见习期间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学辅助设施陈旧,如模拟病房内氧气瓶,负压吸引器吸痰在医院早已被管道化中心供氧和中心吸引所取代。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病人,在临床上现都使用一次性塑料引流瓶,而在实验室中仍然用玻璃的引流瓶。这显然是教学设施的落后。

教材落后已成为公认的问题,据调查显示有59.5%的师生认为“教学内容陈旧”,有58.9%的师生认为教材上某些操作在临床已不使用。由于护理技术与设备的更新,一次性用物的普及,教材中要求的80项护理操作仅有65.8%由临床护士完成,而且教材中的有些操作方法也比临床繁琐[1]。

在临床见习期间发现了很多问题,单纯的课堂教学只能来应付相关的考试,但这种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感到不适应,甚至遇到一些常用护理仪器时会束手无策。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学会工作。这样就会给人一种印象: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次品”[2]。那么如何来打破上述的尴尬规律?只有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一边从事课堂教学,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在临床打穿插。

2.见习对理论教学的指导

2.1重新把握课堂教学侧重点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在以往的授课中,健康教育的内容并非重点,让学生自学。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目前临床上病人的住院日普遍缩短,病床周转率加快。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病人住院期间的护理,还要做好病人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教学的侧重点,每一章节,每一具体疾病讲解结束后。安排学校收集相关疾病的资料。然后做成书签样的小卡片。在每学期的临床见习期间,指导学生把卡片分发给病人。通过在学生见习过程中推行健康教育,是她们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出来运用于临床。见习回校后学生都反映能学有所用,并且战胜了自卑、胆怯,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能有效的与病人沟通,同时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所在。

2.2病案讨论式教学的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改变学生长期以来被动学习的习惯。在授课之前,先进行简单的病例讨论。从临床所收集到的资料中整理出较典型、病情病程合适的病例,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让学生以宿舍为单位,每次讨论让一个宿舍得学生充当医、护、患的角色,简单扮演疾病的发生的场景内容,教师提出问题,由其余的学生讨论。讨论结束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及讨论的答案听课。每次授课结束,学生便会恍然大悟。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种教学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课堂上不再仅仅关注书上的条条框框,而是对临床病例感兴趣。思维也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随着老师的讲解进入临床实例中。这种教学方法,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能督促学生提前预习书本知识,且事先多查些资料,提高了她们的综合能了、判断能力和自学能力,缩短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

2.3护理程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地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4]。外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课在护理教学中有重要地位。目前临床护理的主要方式就是按照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心身整体护理。因此在护理课堂教学中需要更新、优化教学方式和知识结构。

目前许多专科教材都是由本科教材压缩而成,这不仅不适合大专高职学生的学习,而且是教师难以把握教学的侧重点,通过临床见习发现,护士的工作重点是要观察病情并且能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所以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书本知识结构。先让学生复习病灶部位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然后集中概述疾病的病因病理。把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作为护理评估的内容来讲解,着重讲解主观资料(症状)和体征(体征、辅助检查)。让学生根据疾病的主客观资料再结合病例讨论的结果找出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问题,列出护理诊断,遵循生命优先的原则,按轻重缓急作先后排序,威胁生命的问题放在首位。根据所列护理诊断,进一步讲解并引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术前术后的护理计划。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制订的护理计划不能真正的实施,让学生在以后的实习和工作中落实。最后课堂总结时由教师对整个护理过程作出一个护理评价。护理程序的应用让学生更能透彻的理解整体护理,符合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

二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由于学院规模的扩大,学生多,师资力量不足,所以到临床见习的时间有限。且学院没有附属医院,见习期间不能独立操作,临床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面临上述问题,现有两点建议如下:

1.加大对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和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学院已加大投入建成了规模宏大的校内实训基地,但主要是针对基础护理学。而对于临床专业课的教师,则应有计划的安排到医院进修。学院应建立一所二级甲等以上的直属性附属医院,这样教师就能深入临床一线,同时也能把一些课程安排到实践教学中,缓解教学压力。

2.制定激励措施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到临床见习期间应给予相关的激励措施,如:假期间利用休息时间去临床的,可以换算成课时并给予相应的课时补助。解决了教学与见习的矛盾。学院应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定期对双师型教师进行考核,合格者在晋升上优先推荐。既鼓励了普通教师向双师型转化,也真正体现了知识和技能的价值。

通过临床见习发现,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为病人提供的是全方位、全程的护理。护理教育者应接受新观念,用新的思路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一名刚工作的年轻教师更应该经常走进临床,学习最新的临床知识、临床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摘要:针对当今护理高职外科教学的现状,分析了笔者从事外科护理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深感作为年轻教师道临床学习的必要性,并用临床来指导教学;见习的同时也发现了工作与学习之间的时间冲突。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临床见习,外科教学,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1]李秀惠,罗萍,范晓君.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差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05).

[2]邵更成.外科学教学方法.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6.1

上一篇:社区洪灾灾情报告下一篇:中国广告业企业资质等级申请书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