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郑各庄感想

2024-07-10

参观郑各庄感想(精选4篇)

篇1:参观郑各庄感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论文

题目:关于参观郑各庄的感想体会 班级:11会计二班 姓名:杜奕晴

盼望已久的毛概课课外参观终于在今天实现了。十点我们登上了开往郑各庄的校车。当快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远远地就可以看见无人不晓的“温都水城”四个大字,很难让人相信这里就是郑各庄。

未到达这里之前,郑各庄在我的脑海里也仅仅只是一个村庄,但当我真正到这里的时候,才被它的文化氛围和设施建设所震撼。

在校车上飞速的浏览了一下村庄风光,最终在气势恢宏的滑雪场停下了,尽管是秋天,光秃秃的滑雪场还是很吸引人的眼球,很多同学都在这里合影留念,当然我也不例外。

随后我们就直奔主题,通过老师的指引,大家都向一个叫“水城金手杖”的楼座走去。一进门引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巨大的郑各庄村整体模型,在这里可以系统的了解到整个村庄的结构和规模。通过讲解员的讲解,看到郑各庄的规模建设,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北京最美的村庄”确实名副其实。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我才知道这里是作为全国唯一一处穿村传递圣火的村庄。祥云圣火在郑各庄村点燃梦想之旅,这也深刻的说明了郑各庄在北京村庄里的地位。同时,郑各庄还是个有悠久历史的“皇城”,据说是明代成村,原名郑家庄,清光绪年间更名郑各庄。因处故宫延长线上,被视为龙脉之地,康熙年间是皇家的御马场,康熙行宫、平西王府都建在郑家庄皇城内。此风水宝地,如今正在续写着辉煌,勾画着更新的蓝图。

看着展区里各个展示,我发现郑各庄村走的是主动城市化道路的道路,宏福苑、宏福集团、“温都”水城展现的既是郑各庄村的实力、名片,也是农民自主创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成果。在村展览馆里参观时,我脑海中忽然出现了江南的“华西村”,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眼前的郑各庄可以和华西村媲美,一样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

馆内的墙壁上贴满了郑各庄这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郑各庄实施城镇化以来经济社会效益也是显著上升的,历经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郑各庄村实现了由单一的农业向以建筑为龙头、集科技、旅游、文创、贸易、医疗、养老、物业保障等多元化产业布局的跨越。同时带动了本村乃至一些社会人的就业率。

当然,在推进郑各庄村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定离不开村里“两委”一班人的带领,他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把维护好和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做为第一要务,团结和带领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和实践中央制定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指导方针,通过建立组织建设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决策机制创新、经营理念创新的工作机制,使郑各庄村呈现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交融并进、协调发展的大好局面。我想正是因为郑各庄村的领导班子有着这样的思想,有着这样先进的觉悟才能把郑各庄村建设的如此美好。

这样巨大的变化,让我脑海里第一时间反映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新农村建设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在以往的印象里,新农村的建设只是留于表面“功夫”,对农村的改造不全面也不深入,比如把各家各户的墙刷成统一的颜色,或者是把村里的街道铺上水泥,再或是新建公共卫生设施而不让用之类的。在参观郑各庄村后,让我感触颇深,打破了以往我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

这里的农民如今不仅富裕起来,而且过上了既现代又安逸,既充实又休闲的幸福生活,很多方面超越了城里人。村民享受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多种优厚的待遇,村民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费用村里全包,失业村民还有失业金,老人有养老金。村民在企业中持有股份,每年还从企业中得到不少的股份分红。

对于这次参观,让我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这些。脑海里久久不忘的是当我们进入水城金手杖的时候,大厅的待客沙发那里慈祥的坐着两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这让我瞬间明白了金手杖的含义,让老人过上舒服的生活。在这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又享受优厚待遇入住了水城“金手杖”老年公寓。我想大多数我们这种年龄的学生,爷爷奶奶身体还很硬朗。当我们有了足够能力的时候,能否也可以让我们的长辈过上如此舒服的生活。这需要我们自身和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郑各庄的老人们知足了,我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从内心深处感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好,感谢社会主义制度好,为我们创造了这样美好生活和居住环境,享受着高档待遇。我相信我们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通过这次参观郑各庄,我深刻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给农村工作者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前景有了直观的了解,作为主动城市化的典型代表,一个郑各庄村折射出了一个中国新农村的发展方向,相信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村都可以成为下一个郑各庄。新农村的建设在于人,人之所向、心之所向才是中国之所向。相信新农村必将成为中国一道崭新的风景线。

篇2:参观郑各庄感想

11会计2班

李慧茹

6号

201120442062

伴着初冬的乍寒还暖,上午,三个班的同学从依旧沉浸在金秋的大北农出发了,去往昌平区郑各庄村。

就在上车前还在想去郑各庄参观什么,那会是个怎样的地方,老师的参观意图是什么等等。坐在车上看着窗外略显灰蒙蒙的冬景,和身边的好友闲扯着,也就二十分钟左右,车子便驶到了“温都水城”的门口,停在了一个有着貌似滑雪场地的巨大的陡坡广场前,壮观还不至于但感觉是工程浩大的样子。广场周围环绕着些建筑,错落有致,干净整洁。一行人窸窸窣窣下了车,随着老师走到了一个“金手杖公寓”的地方,从外面看,貌似是个星级酒店,与身边的同学调侃道:“老师是要请咱们吃大餐么?”周围笑声一片,至此对于参观的内容依然毫无所知。

随着大家的步伐进入大厅,先前进去的同学早已围成了一圈,还在好奇着是什么,一抬头便看见“最美村庄--郑各庄展览馆”几个大字,恍然大悟今天的主题,却又产生了新的疑惑:这么一个村怎么还整个展览馆。带着疑问挤进了人群,摆在面前的原来是个沙盘啊。在灯光的配合下显得精致无比。旁边的解说员清清嗓子,开始了讲解。

解说员告诉我们:早在98年之前,这里还是一个穷苦落后的普通村庄,人均不过五千元,之后经各方摸索与尝试,他们开发出了“主动城市化引领新农村建设”,以郑各庄村为基础、以宏福集团为经济主体的“村企合一”的经济运行体系,请专家对该地进行合理规划,开发地热水能,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双赢。现在的郑各庄,有着最合理的规划,教育,旅游,住宅,医疗,行政区域划分明显,井井有条,人均收入在五万元以上。听到这里我真的不得不佩服。让我想到了“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它们都是本着“敢为人先”的理念创造了惊人的辉煌业绩。

在对沙盘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后,我们随着解说员走进了展览馆内部,走进郑各庄村的发展历程:郑各庄村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非常便利。郑各庄村系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上个世纪90年代郑各庄人,在“自己的土地自己使用,农民的城市农民建设”的创业原则指导下,开始了京郊乡村与城市自主接轨的这一浩大工程,力图寻求主动城市化的全新发展道路。过去的几十年,通过不懈努力和艰难抉择,郑各庄村找到了一条“村企合一”的路子,从而由“都市里的村庄”变身为“村庄里的都市”,郑各庄村也成为了主动城市化的典型,集体经济取得飞跃发展,从1998年开始旧村改造至今,郑各庄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紧紧围绕北京市提出的发展首都经济的方向,按照村庄的现实基础和城市的市场需要,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旅游和休闲产业创造条件。承接了中心城区北京邮电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的外迁扩址、昌平科技园区扩展腹地,建设了为北京奥运会服务的高标准接待、训练、旅游设施;通过对平西府历史文化和温榆河生态走廊进行整合,依托当地丰富的地热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由宏福集团与郑各庄村村民共同投资20亿元开发了以“温都水城”冠名的大型旅游休闲项目,打造集商务会展、水上娱乐、健康养生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场所。通过十几年的努力,郑各庄完成了从农业村向施工村、向工业村、再向服务村的转型,完成了郑各庄从农村向城镇的转型,实现了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社会服务、社区管理的新型城市化。

过去20年郑各庄通过土地置换推动农业村转向产业村,经济规模到一定程度后,郑各庄村将逐步向“服务村”转型升级。今后10年,郑各庄希望抓住中国养老产业的机遇,将养老产业比重逐步提升到全村产业规模的三分之一,从农村人过上城市生活到吸引城里人来农村养老。我们参观的展览馆就坐落于金手杖老年公寓里,舒适宜居,真是养老的不二选择。

看到这里我相信你也会不禁竖起大拇指吧,听到70岁以上老人免费入住医疗、交通、环境、设施统统一步到位的公寓的待遇,我都蒙生了嫁到这里的想法。言归正传,郑各庄转型的成功秘诀就在于以下几点:

1、敢为人先,主动城市化。

郑各庄人以“自主投资、自我建设、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这样一种村民自治的思路,推进城市化进程。做出“主动城市化”的决定后,郑各庄村随即请来专家,依据市、区、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出《郑各庄村21世纪生态庄园》的详细规划。在规划中突出了产业支撑、环境改善以及基础设施配套等理念。

2、推陈出新,推行“村企合一”。

郑各庄村创造了“村企合一”的经济运行体系,通过强大集体经济为城市化提供坚强支撑,以宏福建工为主体的建工产业,以宏福建投置业为主体的房地产业,以温都水城为品牌的旅游产业,以宏福建科为主体的科工贸文产业,支撑起郑各庄村的新农村建设和“主动城市化”。

3、独树一帜,坚持制度创新

首先是创立了“以企带村”的发展机制。其次是不以农民失地为代价。最后是村民享有农民和城市居民双重保障。即享有村内自治的退休养老、医疗、农龄及工龄津贴,全程教育补贴,水、暖、燃气等生活费用补贴、粮油实物补助等诸多福利,同时还享有城市退休居民的保障。

4、出奇制胜,创新利用资源。

这也是我感受最深、认为最值得推崇的一点。

第一是启动旧村改造,在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的同时,聚敛周转资金,给传统产业带来了生机;第二,是通过旧村改造腾出一部分宅地,开发工业园区,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科技型产业,从村庄的单一产业转向产业的多元化,造就了新的增长点。第三,可持续利用与开发资源。

温都水城用水量巨大,但聪明的村民没有大量利用地下水,而是通过建设北京最大的村级污水处理厂,村、企排出的废水以及雨水回收利用,建成了环城水系,节约出来的水相当于半个十三陵水库。为了节约宝贵的地热资源,郑各庄人在专家的指导下,设计了一整套供暖、洗浴、观赏鱼养殖、绿地喷灌的“梯级”利用方案。这么科学、环保、高效的体系实在是值得大力推广。

篇3:参观郑各庄感想

7月9日上午, 营口籍著名画家郑新雨参观了营口文化名人馆, 并将其画作《蒙古少女》及画册捐赠给名人馆。市档案局副局长徐志强、营口文化名人馆馆长葛伟等陪同参观并接受捐赠。

郑新雨先生首先兴致勃勃地观看了营口文化名人馆的每一位营口籍名人的简介及其作品, 并与陪同人员就一些名家作品进行亲切的交流和讨论。同时连连称赞营口文化名人馆的建设是承载历史, 传承文明, 启迪未来的创举。档案部门能把古往今来这些营口名人及作品收集在一起并展示出来, 实在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对提高营口知名度, 推动营口文化繁荣很有现实意义。为此, 郑新雨先生欣然提笔题词“艺缘”并作画《风雪鸣驼图》, 他向在场的同志亲切地讲解了他曾经在内蒙古大草原创作这幅画的惊险经历和他对美术创作的执著追求。

郑新雨, 曾在鲁迅美术学院任教,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国家书画院副主席, 加拿大国际艺术家协会主席。其代表作品有《银雾》、《驼峰》、《鄂温克的男人》、《鄂温克的女人》、《神笛》、《山高情深》、《多元文化·加拿大》等。作品在新加坡、印度、香港、日本、法国、韩国、加拿大、美国等举办个展和联展。1995年在维多利亚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画展。自1995年至2011年先后在加拿大埃德蒙顿、温哥华、卡尔加里、美国的休斯顿等六次举办画展。2008年作品《多元文化·加拿大》悬挂在埃德蒙顿市中心丘吉尔广场。2007年为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第十二届简欣省长绘制肖像, 作品将永远陈列在省议会大厅, 这是阿尔伯塔省130年来首位华人画家得此殊荣。

篇4:北京郊区“郑各庄现象”实证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郑各庄村是华北平原的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村,隶属于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距北京市中心约35公里。全村共有413户农户,人口1350人,其中,农业人口1083人,村域面积4332亩,耕地1600亩。到1988年为止,全村经济仍然依靠传统的种植业(小麦和玉米),人均纯收入不

足3000元。但是,5年后的2003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00元,超过全国平均数的5倍多,一跃成为北京近郊经济十强村之一。2003年,全村共创造新就业岗位5000多个,农民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工资收入+土地股权收人+社会保障收入”多元化的稳定的收入结构。短短几年内,全村98%的村民由昔日的平房迁入整洁的楼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0平方米以上,旧村改造基本完成。

郑各庄村用5年的时间,走完了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乡村10年走完的路,完成了发达国家农村最快也要20年才能完成的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的过程。这其中蕴涵的制度经济学问题引人注目。为了诠释这个华北乡村的突变,笔者姑且称之为“郑各庄现象”。

二、“郑各庄现象”的特点

1.时间短、变化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出现了许多城镇化的成功典范,例如华西村、南山村、韩村河等。这些成功的乡村典型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其变迁可以归结为:脱离土地→就业结构变化→收入增加→生活跃迁→村落变容,即表现为经济社会循序渐进的演变过程。但是,在中国农村现行条件下,要完成这一过程,即便一切条件具备,至少也要10年的时间。然而,郑各庄村只用短短5年时间,便完成了古典经济理论中“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创造了一个村落发展的奇迹,其原因在于郑各庄村的变化,不是上述过程简单的递进,其变化可以概括为:脱离土地+就业结构变化+收入增加+生活跃迁+村落巨变,即这些在其他成功的乡村中见到的阶段性变化,在“郑各庄现象”中是叠加起来、浓缩在一起完成的。这就是“郑各庄现象”创造出时间奇迹的秘密之所在。

2.以农民“上楼”为主线。郑各庄村的变化,是从改变农民住房状况入手的。众所周知,中国农民的一个传统消费观念是有了钱就盖房,如果说土地是农民不得不依附的生存条件,建造住房就是农民世世代代难以摆脱的生活压力。用郑各庄村民的话来说,好容易积累的一点钱,最后都用到盖房上去了。为了解决村民无休止的住房投资和攀比现象,从1998年开始,该村首先对村民的宅基地进行统一规划,在村委会的组织协助下,集资500多万元,盖了4栋楼,根据自愿“上楼”和旧房估价折抵楼房的原则,第一批144户首先搬进了楼房,开始了农民“上楼”的过程。通过这种平房置换楼房的方式,从1998年到2003年,全村共建设村民住宅23幢,完成住宅面积33176平方米。全村村民分四批(第一批144户,第二批80户,第三批227户,第四批81户)实现了村民居住方式的转变。目前,郑各庄村整体的农民“上楼”率已经超过98%,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0平方米以上。通过农民“上楼”,共置换宅基地1050亩,为下一步的产业开发和招商引资提供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3.以收入结构多元化为核心。农民“上楼”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不能把“上楼”的农民变成居民(工人),即使“上了楼”,他们也没法长居久安。因此,在实现“上楼”的同时,确保农民收入、就业、社会福利,就成了关键问题。由此,郑各庄村采取了土地经营集中化、个人收入工资化、社会保障集体化的方式,将村民原来单一的土地经营收入转变为“土地股权收益+工资+社会保障收入”,确保了村民“上楼”与收入增加同步实现。土地股权收入是指在全体村民同意的基础上,把“上楼”农民的宅基地的使用权委托给村委会,村委会再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将原宅基地的使用权交给本村经济实体宏福集团公司,公司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前提下,通过统一招商引资的方式,引入各类经济效益好、能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企业。农民不参与这部分土地的经营,但每年都享受土地收益分红。工资收入是指农民全部进入村内企业(统称为“宏福集团公司”)就业。全村现有企业40家,2004年,人均工资达到1100元。社会保障收入是指全村“上楼”农民在生活用水、燃气、取暖、医疗保险、教育等方面享受村里统一补贴,2003年,全村福利支出为297万元,人均达到2200元。

就这样,农民“上楼”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必要条件,土地利用结构和方式的改变,又保障了农民收入的稳定,使农民“上楼”成为可能,进而创造出一种崭新的“郑各庄模式”。

三、郑各庄村民的收入结构

1.土地股权收入。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郑各庄村以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不搞土地转让,全部采取土地租赁形式。村委会与企业建立土地租用关系,不论是自办企业还是引

进企业,其用地一律实行有偿使用。至于收取租金的标准,已不再用粮食产量的价值去换算,而是通过对企业效益的评估来确定。村集体向企业收取每年每亩5000~10000元的土地租金。企业的盈亏不影响农民的收益,不让村民承担经营风险。其分配方式为先按全村耕地总面积和本村现有的农业人口计算出人均耕地面积,即为每人拥有的耕地“股份”。每年收益分配

前,根据人口变化情况进行一次调整。对每户而言,增人(指按政策规定的新生、迁入)必增股,减人(指死亡、迁出)必减股。股份分红形式为将土地经营利润的60%作为集体股红利,用于来年的生产发展基金;40%作为个人股红利;再从集体股和个人股的红利中分别提取10%作为以丰补歉的储备基金,专款专用;剩余90%的个人股份红利作为当年的股金分红,每年1月上旬向全村村民以现金的形式兑现。1999~2003年,参照土地的种植收益情况进行股份分配,平均每人每年分红50元左右。

2.企业股份收入。1999年11月,该村最大的经济实体——宏福集团公司完成了由原来村办集体所有制企业向村办集体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转换。该公司股份结构为:公司持法人(控)股,占66.67%;村委会持集体股(集体原始资产折抵),占16.66%强;村民持个人股(在自愿的前提下以现金购买),占16.66%强。

在企业转制中,郑各庄村坚持了两个原则:一是突出维护集体利益。为防止集体资产因转制而流失,该村把企业总股本的66.67%作为企业法人控股,法人股的红利直接用于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同时,把村委会列为企业的第二大股东,其目的,一方面是对公司的决策和管理实施有效的监督,另一方面是将所得红利投入公益设施的建设方面,以保证集体公益事业得到巩固和加强。二是让村民得实惠。为了让村民得到实惠,个人股一律面向村民发售;对个人股份的量化,既不派股又不配股,完全是以现金的方式由个人自愿认购。尽管企业的创业者过去在创业过程中付出了许多,如今为了企业的发展又做出了利益上的牺牲和奉献,但是,他们对此毫无怨言。村民说得好:“如果按贡献配股,企业中80%的股份非这些创业者莫属。”村民对这种股份配置方式十分满意。企业在1999年和2003年分别投放的个人股,都在一周之内被村民认购一空。目前,全村共有189户村民成为企业股东,占全村总户数的46%,其中,股份最高的近百万元,最少的2000元。他们每年都从企业中得到相当于股本15%的红利回报。企业改制后,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了投资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调动了管理者和经营者两个积极性,尤其是职工参股入股,实现了职工与企业利益的高度融合,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走出了一条村办集体股份制企业的发展道路。

3.社会保障收入。郑各庄村之所以能实现上述土地和企业产权的股份化操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村级集体经济的强大力量和影响,即通过村委会对经济实体——宏福集团公司的土地和股权参与,保证了宏福集团公司的经营活动与村庄发展利益的一致性,从而确保了其经营利润对改善村民福利的供给机制。例如,目前实行的村民就业制度、补贴制度和保障制度等就是这一机制的突出表现。村委会就业安置办公室规定,凡是自愿在本村工作的村民,只要到“安置办”登记报名,就能得到妥善的就业安置。2003年,全村共有劳动力697人,在本村企业就业的有570人,从事个体或在外务工的有110人,就业率达到97.6%。补贴制度包括:①用水补贴,即每人每月5立方米以内的水全额报销;②取暖补贴,即每立方米补贴1元;③燃气补贴,即每人每月2立方米全额报销;等等。上述补贴数额合计相当于人均800元/年。社会保障制度包括:①教育补贴,即幼儿、小学、初中学费全额报销,对中专、高中生一次性补贴6000元,对大学专科生一次性补贴17000元;②低保补贴,即500元/月,而北京市最低标准为495元/月;③村民退休金制度,即男性年满55岁以上、女性年满50岁以上的村民享受300元/月,另外附加100元/月的医疗补助,而北京市现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为290元/月。

四、对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模式的思考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如果土地的利用和流转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仅农民不会答应,流转也不可能成功,甚至会带来更大的社会问题。“郑各庄模式”的一个最大特点在于农民用自己的智慧,对中国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做了一种理性的调整尝试,其主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了土地经营机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土地股权制度是指农民以土地使用权作为股份投资入股,土地经营主体(村委会或乡镇企业)定期分配给农民股利的一种新的土地经营机制,也称为土地使用权制度。从产权界定来看,土地使用权入股,使产权的界定和调整由价值形态转化为实物形态,不仅降低了产权界定的技术难度,而且使操作更为简单;价值形态上分散的独立产权可以在实物形态上合并起来,实现统一规划和规模经营,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从土地管理来看,土地使用权入股,也使得管理费用大为节约:第一,单个农户的经营决策转化为村委会和宏福集团公司董事会的集体决策,决策成本降低。第二,土地使用权入股减少了农户在土地利用方面的摩擦,降低了均包制条件下分户转包所发生的交易费用。第三,集体由对众多分散农户的组织管理转为对受托人宏福集团公司的监督管理,降低了管理运作费用。另外,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创新是与农民城市化进程同步进行的。农民对于土地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耕地成本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另一方面,在经济不景气时,农民还可以依靠土地获得基本的衣食保障。在土地使用权入股之后农民可以获得稳定的租金收益,不受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正是在这一基本的前提下,农民才有可能放弃承包地和宅基地的使用权,“折抵上楼”。而村民“上楼”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农民身份的转变,彻底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引导农民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2.有利于加强土地管理,形成合理的土地委托—代理机制。郑各庄村对入股后的土地采用的是“村企合一”的经营方式。农民、村委会与宏福集团公司之间存在着双层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制度的优点在于:第一,宏福集团公司作为企业实体行使土地出租过程中的经营权和决策权,与村委会相比较而言利益主体更为单一,更具有信息、人才和技术优势,在挑选项目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更有远见,从而降低了经营和决策风险,为土地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组织保障。第二,宏福集团公司与宏福创业园内的企业基本上都建有控股、参股的合作关系,这种风险共担的方式能激励宏福集团公司更好地行使招商时的决策权和招商后的监督权,从而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第三,由企业实体行使经营决策权更有利于体现土地的市场价值。例如,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宏福创业集团,以土地优势和资金优势招商引资,土地全部实行租赁制,租金收取标准为:对本村办的第二、第三产业,每亩500元/年;对引进的合作项目,则参照市场价格协商确定,最高为每亩1.2万元/年。基于上述背景,郑各庄村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土地集中—使用权流转—委托企业经营”的道路。

3.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变。农民“上楼”后,新型居住小区的建成方便了村民的生活,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和美化了周边的生活环境,从根本上克服了昔日农村“屋内像宫殿,屋外像猪圈”的现象。调查发现,入住新居的农民开始用袋盛装垃圾,并定点投放,改变了过去“只要屋内清洁,不管室外环境好环”的习惯。另外,新的聚居方式凸现了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的问题,这有利于强化农民的竞争意识,培养农民积极上进的观念,逐步消除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采取居住小区统一选点、统一规划、统一建造的方式,并在规划和档次上适度超前,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低质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减少了财力、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在郑各庄村的居民小区中,实行新的管理方式——物业管理,这既可减少村民委员会机构的工作人员,又可为城市化后小区的管理奠定基础,提供组织准备。

4.有利于加速城乡文明交融,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城市化是城乡交流日益加剧、经济社会日渐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城市化,从人口来看,一方面是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增加,另一方面是享有城市生活方式的人口增加;从空间来看,一方面是原有城市的扩展,另一方面是乡村的就地城市化。郑各庄村农民“上楼”的模式首先为越来越多的农民享有城市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条件,同时,它也是乡村就地城市化的一种形式。城市绝对容积的扩张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人们只是一味注重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张,而不注重农村地区自身向城市演变或靠拢,那必将造成许多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以及城市化进程迟缓。郑各庄村的这种规模较大的居住小区为农民提供了一个集居住、生活、休闲、娱乐、教育和经营于一体的居住实体,并通过这些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增强了新居住区的聚集力,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大了城乡交融的力度。农民“上楼”正是在城乡融合地带通过农民居住方式的改变,促进更多的农民享受城市生活方式,进而推动当地农民实现群体性非农化和群体性城市化,这无疑是一个有利于城乡发展的新思路。

五、问题与启示

当然,农民“上楼”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瓶颈,对于“郑各庄模式”而言,关键在于目前土地政策的不明确带来的对全村农业用地下一步调整方向的影响。因为以村庄为单位进行旧村改造,必然会涉及部分公共用地(例如村内道路、公共设施用地等)和农业用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按照“村民建房和宅基地管理办法”,村委会作为基层组织具有在全村范围内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土地审批、管理、调整的权利,但实际上耕地使用的变化又受到与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相关的法律的约束,这就引发了土地产权不确定性的问题。所谓土地产权不确定性从法律上讲是指土地产权主体不清、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完整的问题,如何完善乡村因城市化而带来的土地(特别是农用地)使用权限的调整问题仍是当前政策的空白。这种产权主体不清带来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农民对土地未来收益的判断,进而妨碍农民对土地的投入。仅就“郑各庄模式”来说,产权不清已成为农村自下而上城市化的一个巨大隐忧。

上一篇:供电公司优秀青年先进事迹下一篇:冬至节的短信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