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2024-07-11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通用6篇)

篇1: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闽委发[2004]11号

各市、县(区)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6号)精神,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培养和造就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适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需要的人才队伍,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切实把人才工作摆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战略位置

1、人才是关系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定性因素。发展大计,人才为先;小康大业,人才为本。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省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形成“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对外开放、服务全局”的发展态势,实现比全国提前三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人才。

我省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实施了“以智取胜”、“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促进了人才总量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人才素质不适应发展要求,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短缺;人才观念创新不够,人才政策不够落实,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有待完善。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工作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资源开发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开发人才资源,走人才强省之路,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2、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改革创新为动力、市场配置为基础、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开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各项事业中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3、基本要求:

——服务发展大局。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确定人才工作目标,制定人才政策措施,推进人才资源规划、开发、配置、利用,以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的成效。

——坚持唯才是举。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激发人的创造活力,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勇于改革创新。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的体制性障碍,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新机制,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

——统筹资源开发。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统筹人才资源与各类生产要素之间的配置,促进人才在城乡、区域、产业、行业以及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合理分布和有序流动,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目标任务: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培养造就数百万高素质劳动者,上百万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到2010年,使我省人才资源总量有较大幅度增加,每万人口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占8%,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6.6%,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总量的7%。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创业环境有较大改善,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显著提升,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健康成长和施展才能的平台,努力把福建建成政策配套、机制灵活、环境宽松、人尽其才的海峡西岸人才聚集区。

二、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5、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制定实施《福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视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大对8所重点建设高校的扶持力度,力争建成一两所国内外知名大学和一批国内领先水平的重点学科。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和省级以上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建设具备理论和技能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批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训基地。引入市场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设立政府奖学金制度。倡导企事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建立以学习者个人为主、用人单位支持、政府资助的继续教育保障机制。统筹协调社会教育资源,为全民学习、终身教育开辟多种渠道,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不断提高全民素质。

6、加强党政领导人才培养。认真贯彻落实《2004—200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围绕提高执政能力,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扎实抓好党政领导人才普遍轮训工作。实施“500名党政领导人才重点培养计划”,每年选拔100名党政领导干部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培训。加大培养力度,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青年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进一步做好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把选派干部支援欠发达地区建设、西部开发与培养锻炼干部结合起来,加大干部实践锻炼的力度。

7、加强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抓好500名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作用,围绕主导产业和产业集聚建设,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企业急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营销人才。注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职业精神培养,提高职业化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国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在实践中锻炼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8、加强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坚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重。继续推进“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建设,实施“155专家工程”,努力培养造就100名进入国内外科技前沿,体现国家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500名在某一学科或技术领域有较高造诣,代表我省先进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5000名在各领域起骨干作用的优秀人才。实施“三个一百”培养计划,每年选送100名学术技术带头人到国内外著名机构和省外院士专家身边进修深造、开展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资助100名学术技术带头人参加国家继续教育研修活动;支持100名中青年骨干人才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研发中培养人才的作用。设立青年博士科研启动专项经费,对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博士毕业生首次申请科研项目,经业内专家评议,由省政府科技部门和用人单位按1∶1比例给予科研启动经费。加强博士后工作,支持博士后站点建设。实行首席科学家和首席专家课题管理制度。推行课题招标制度,政府出资的重大研究课题,符合条件的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实行学术休假制度。深化“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加强科技副职选派工作,推广专家服务团做法。关心和爱护理论工作者,培养和造就一批中青年理论人才。

9、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计划,采取政府推动、社会广泛参与、学校教育培养、个人岗位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到2010年,新培养200万名技术工人,其中高级工20万人,技师、高级技师3万人。充分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强化岗位技能考核,组织技术革新和工艺攻关,开展班组技术比赛和岗位技能竞赛,促进岗位成才。

三、创新引进方式,促进人才聚集

10、制定人才引进专业目录。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建设项目对人才需求,加强对紧缺急需人才的预测和规划,每年编制发布人才引进专业目录。各级政府对依据目录引进的人才,按每人每月800元标准逐年发放5年生活津贴。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购买住房,由各级政府按当地商品房中等价格和相应面积标准给予购房款总额的三分之一补贴,由个人自行选购房源。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专业目录中急需的博士毕业生,愿意到企业工作又希望保留事业人员关系的,可委托人才储备中心管理,编制部门相应划出机动编制,三年内,根据本人意愿,或将关系转到企业、或推荐到事业单位工作。

11、实施人才居住证制度。对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相应的学识、技术和能力,以不改变户籍、国籍的形式来我省工作或者创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发放《福建省引进人才居住证》。持证者可以受聘担任企事业单位领导职务;符合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资格条件的,可以参加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其子女入学入托与本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可以在本省办理养老和医疗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专利申请、外汇兑换、公安部授权允许的有关出入境事务及其他商务活动等相关事务。

12、积极引进留学人员和海外人才智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强两岸三地人才交流,搭建闽港人才合作平台,选派业务骨干赴港研修,聘请技术和管理专家到福建工作,实现互补互惠。政府引导、聚集社会力量,加大留学人员创业园投入,为留学人员来闽创业提供良好服务。举办中国留学人员(福建)创业项目竞赛活动,经专家评审确认的优秀项目,省里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帮助其落地发展。建立海外人才信息库,加强与海外华人华侨社团、留学生团体、专家组织和国际友好城市的联系,支持高层次人才筹办国际学术会议,积极引进海外人才智力。

13、提高人才引进服务质量。依托福州、厦门等地优质中小学创办国际学校或双语班级,为引进的海外留学回国人才和华侨、外国专家子女提供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服务。对重点建设工程、重大科研项目引进的核心人才,可根据需要配备特别行政助理。鼓励市县建立人才储备中心,在人才比较集中的中心城市建设博士后公寓和人才公寓。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协调服务机构,建立人才引进快速通道。

四、完善使用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14、推进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认真贯彻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省委《建立选人用人公正机制的若干规定》,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继续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预告、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全委会投票表决、党政领导干部辞职等制度。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考核评价标准。机关内设机构职位空缺原则上采取竞争上岗,把竞争上岗与试用期制、任期制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进一步拓宽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党政领导岗位的渠道,选择一批职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严格控制选任制领导干部任期内的职务变动。健全公务员制度,探索政府雇员制度,行政机关可根据工作需要选聘特殊人才承担专门工作。制定并实施优秀人才破格选拔使用办法。健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领导人才交流制度。

15、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探索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模式,实行出资人代表委派制或选举制,建立管人与管资产、管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坚持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改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逐步实现由组织配置为主向市场配置为主转变。推行社会化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加快培育职业经理人才市场,推进职业经理人才的市场化配置。

16、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快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根据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责任务,进行科学分类,制定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逐步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全面推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严格考核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落实用人单位用人自主权,打破身份限制,实行自主聘任。坚持和完善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试考核、公开招聘制度。对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实行聘用合同制。建立和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维护个人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制定完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兼职兼薪的管理办法。

五、改进评价方式,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

17、深化专业技术职称改革。全面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依据,修订和完善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标准,根据各专业技术岗位特点,在资格申报评审中对外语提出不同要求。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申报评审多种专业技术资格,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可自行评审相应学科教授、研究员资格。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工人和农村实用人才可以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对确有真才实学的各行业实用型人才,可不受学历和从事技术工作时间的限制,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

18、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对企业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考评,打破年龄、资历、学历、身份限制,重在业绩和企业认可。加大考核鉴定力度,探索成果鉴定、实物鉴定和企业认定等办法,开展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办法改革试点。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网络,下放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权限,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六、加强人才市场建设,推进人才合理流动

19、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做大做强综合性人才市场,办好各类专业人才市场,大力发展网上人才市场。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信息资源,建立市场供求、薪酬信息发布制度,推动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信息联网贯通和业务联合,加快建设统一的人才市场。拓展人才派遣、劳务派遣服务项目。按照管办分离、政事分开原则,推进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民营、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培育“猎头”机构。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体系,推进人才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实施《福建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和《福建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加强人才市场监管与调控。

20、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打破人才流动中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限制,疏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之间,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社会组织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解决人才流动中涉及的相关权益问题,保证人才流动的开放性和有序性。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方式进行流动。试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小额贷款担保制度,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七、建立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激发人才的创造力

21、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公务员工资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物价指数变动相适应、与企业相当人员平均工资大体持平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根据财力增长情况,逐步提高地区附加津贴标准。改革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对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逐步推行编制内工资总额包干,推动省属高校财政拨款体制改革,制定按生均教育费和实际在校生数核定教育事业费办法,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绩效贡献与薪酬相统一的内部收入分配机制。构建以经营业绩为核心,与企业资产规模、效益、资产保值增值相联系,以年薪制、股权、期权等多种形式为内容的多元化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分配体系。探索产权激励机制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完善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入股制度和技术创新人才持股制度,实行技术成果按收益提取奖励的分配制度。

22、健全人才奖励制度。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省委、省政府设立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杰出科技人员、突出贡献企业家、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优秀回国留学人员人才表彰制度,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对获得奖项的各类人才给予重奖。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建立符合本地区实际的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定期评选表彰一批重才爱才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鼓励和支持国内外组织、华侨、华人和知名人士设立人才奖项。

23、建立健全人才保障制度。完善机关、事业、企业之间人才流动的社会保险衔接办法。省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流动到企业的人才加发养老保险一次性补贴费,其标准为:本人离开机关单位时上月平均工资×在机关单位工作年限×0.9%×120。建立个人缴费窗口,为离开机关事业单位到企业工作的人才接续社会保险关系。鼓励企业建立年金制,提高高层次、高技能和急需人才的保障水平。建立对家庭经济困难人才、残障以及患有其他身体缺陷的人才的救济救助制度。实施高层次人才特殊保障津贴制度。重要高层次人才特殊保障津贴的标准为每人每年1万元,并分类予以体现。特殊保障津贴分别按各50%的比例记入养老、医疗个人帐户,并由相应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按养老、医疗的相关规定办理记帐和享受待遇手续。

八、克服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开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资源

24、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纳入工作范畴。建立组织人事部门与工商联等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联系重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制度、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调查统计制度,及时掌握人才资源的变化和发展需求。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和高等院校要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民营企业家的培训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的职称评定工作。支持有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成立研发机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一步改进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人才办理出国(境)手续的办法。

25、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坚持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重视推选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优秀人才作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的人选,选拔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担任各级领导职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同等享受政府各种表彰奖励、特殊津贴评定、各种“人才工程”人选的选拔、面向社会的培训项目、基金、课题评审、信息服务以及政府出台的各项人才激励政策。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业,对辞职人员发给相应的辞职补助费。

九、加强帮扶工作,进一步推动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

26、扶持人才资源开发。省级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拔尖人才津贴、引进急需人才生活补贴和高层次人才特殊保障津贴给予适当补贴。充分考虑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和特点,在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科研项目立项、引智项目申报、优秀人才评选、人才开发基金方面,给予优先考虑、适当倾斜。鼓励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联合承担项目。完善沿海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对口帮扶机制,鼓励发达地区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与欠发达地区的对口单位开展技术、人才协作。鼓励发达地区企业与欠发达地区结成用工和职业培训联盟,把劳动用工与人才培养、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发达地区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要从全省发展大局出发,不得采用重新建档等方式吸纳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加强乡镇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农业技术人才作用,积极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进农村社会服务联动网建设,大力开发农村实用型人才。

27、加强智力支持。引导、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工作的,可将户口落在工作单位所在地的设区市的城区,也可留在家庭所在地。逐步实行省、市党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主要面向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在基层工作二年以上的各类人员招考。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继续做好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工作。落实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的有关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从2005开始,对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欠发达地区的非城区乡镇工作满5年、表现突出的给予一定奖励。组织省直单位和沿海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到欠发达地区定期服务。继续选派党政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相对落后村任职。对自愿到欠发达地区创业的高层次人才、特殊人才,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择地落户手续,工作地区应为其提供人事代理服务。

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28、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成立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省委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市、县(区)委也要成立相应机构,配备工作力量,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组织部门要做好牵头工作,当好党委的参谋助手,落实好党委对人才工作的各项部署。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人才工作整体合力。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工作的研究力度,抓紧制定“十一五”人才规划。加快人才环境建设,加大人才宣传力度,办好“人才活动周”。建立高层次人才库,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企业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制度。

29、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建立政府引导、分级负担、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利益共享的人才资源开发经费保障机制。2005年省级财政增加2000万元,统筹用于人才资源开发的新增经费支出,此后随财力的增长而逐年增加。各级政府都要建立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用于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人才智力引进等项工作。强化用人单位主体作用,鼓励用人单位加大对人才开发的投入,企业及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和奖励等方面的工作经费,可设立独立科目,计入经营成本。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人才投入效益。

30、抓好人才工作的落实。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各级党委要定期研究人才工作。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要制定人才工作要点并分解立项,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各项人才政策完善和衔接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强化责任追究,增强诚信意识,做到承诺有度、践诺有信,确保各项人才政策落实到位。

各设区的市和省直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制订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具体办法。

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04年10月28日

篇2: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以下简称《决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水利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史上的纲领性文件。我省是水利大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组织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治水兴湘,全省水利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必须看到,水情仍然是我省重要省情,水患仍然是我省心腹大患,季节性缺水和局部水质差仍然是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突出问题,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我省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省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的任务越来越艰巨。我省是全国水利改革试点省,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学习宣传、坚决贯彻落实《决定》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步伐。

一、水利改革发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围绕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促进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水利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措施。大力推进安全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不断深化水利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立人水协调的现代水利体系。

基本原则。一要坚持民生优先。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二要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促进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水利协调发展。三要坚持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四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合力。五要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二、水利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通过5~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长沙市城市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其他地级城市防洪标准达到或超过50年一遇,洞庭湖区重点堤垸、县城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以上,洞庭湖区蓄洪堤垸、中小河流、重要河段和重要集镇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全面完成全省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基本建成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体系;全面完成城镇供水设施提质改造,解决城镇人口和21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抗旱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满足特大干旱时人畜饮水需求;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全省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36亿立方米以内,其中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在21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0%;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15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18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全省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5%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不低于98%;基本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文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监测站网体系;水利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形成工程运行信息管理体系、水利应急管理体系、安全监督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和水行政综合执法体系;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加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初步实现水利现代化。

三、水利建设重点

1.加快洞庭湖治理。提高洞庭湖区综合防洪排涝能力,解决洞庭湖区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生态问题。重点加强洞庭湖区重要堤垸堤防加固、重要内湖和撇洪河整治及蓄滞洪区达标建设,全面完成《洞庭湖区治理近期实施方案》任务;加大四口河系整治力度,建设平原水库,疏浚垸内湖泊和沟渠,加快实施松滋口建闸等工程,构建可调控的江河湖库水网体系;新建一批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不断完善湖区灌排体系;加强洞庭湖区水利血防工程建设。

2.全面完成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2013年前,完成国家规划内重点小Ⅰ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新出险及存在遗留问题的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15年前,全面完成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2020年前,全面完成中小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建立全省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与运行管理系统,2015年前覆盖全部大中型水库,2020年前覆盖全省所有重点小型水库。

3.加快四水流域防洪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全省防洪规划,加快湘、资、沅、澧四水防洪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涔天河、金塘冲、宜冲桥、犬木塘等一批流域控制性防洪枢纽工程建设,加强防洪控制性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建设,形成较为完备的湘、资、沅、澧四水流域防洪体系。

4.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加快列入国家规划的330条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加快山洪地质灾害避让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形成覆盖全省的山洪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

5.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在抓好现有37个重点县规模集约建设的同时,争取新增一批重点县列入国家规划。抓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及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新技术。支持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大力开展骨干山平塘清淤扩容和沟渠疏浚。完成洞庭湖区千万亩基本农田田间水利设施配套改造。

6.全面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2012年前,解决列入国家原有规划的42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末,基本解决国家新增规划的1525万农村居民和208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力争2013年前基本实现乡乡(镇镇)通自来水,2015年前80%的行政村通自来水,2020年前村村通自来水。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划定水源地保护范围,加强对水源和出厂水水质保护与监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和供水用电实行优惠政策,对建设、运行给予税收优惠。实施城镇供水水质保障和设施改造规划,切实解决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问题,确保供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

7.加强水生态保护建设。大力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湿地的保护。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等补偿制度。

8.加强农村水电建设。大力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和农村水电配套电网改造。加大农村水电监管力度,全面推进农村水电安全分类管理及年检工作。

9.加快水文气象和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强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围,优化站网布局,着力增强重点地区、重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水文测报能力,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加快水利信息监测站网建设,建设覆盖全省的水利信息采集监测网络,建立涵盖各类水利工程特征数据、业务报表数据、实时监测数据及自然空间地理等数据中心。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设涉水事务网上办理电子窗口和一站式协

同办公平台。

10.加强科研能力建设。整合科技资源,完善水利科技运行机制,提高水利科技管理效率和水平。在关键领域取得更多的基础研究成果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发明,推广转化一批具有重大开发前景的科技成果。培养一批水利科技创新型人才。加强水利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好省级水利科研试验基地,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水利科技投入,从同级财政相关水利资金中按一定比例安排资金专项用于水利科教建设。

四、建立稳定多元和持续增长的水利投入机制

1.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水利的投入,投入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各级财政要设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使用,逐年增加投资规模。2011年起,各级财政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专项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延长水利建设基金征收期限,进一步拓宽来源渠道,扩大收入规模,确保基金全部用于水利建设和工程管理维护。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拓宽征收范围。有重点防洪任务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和水源工程建设。各级财政、水利、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水利规费筹集、拨付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水利规费依法征收并有效利用。

2.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

综合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公益性和准公益性水利建设项目,可采用项目法人承贷、财政贴息等办法筹集建设资金。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协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进一步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信贷资金,积极开展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多种形式融资。积极争取条件成熟的水利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大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债券,探索发展大型水利设备的融资租赁业务。鼓励和支持发展洪水保险。提高水利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

3.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鼓励符合条件的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拓宽各级水利投融资渠道,积极稳妥推进经营性水利项目进行市场融资。鼓励通过收购、兼并、产权置换等方式盘活、重组水利资产。采取自然人参股或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方式,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工协作、连片推进”的要求,统筹协调各类涉水专项资金,集中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规范奖补程序,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各级财政要在预算中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完善农村水电增值税和水利工程耕地占用税政策。对装机容量为5万千瓦以下(含5万千瓦),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小型水力发电单位,可选择按简易办法依照6%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对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实行“三免三减半”优惠政策。

五、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1.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抓紧制定并尽快实施湘、资、沅、澧四水以及洞庭湖水量分配方案,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要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一律责令停止。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加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尽快核定并公布禁采和限采范围,逐步削减城市规

划区地下水开采量,维持地下水合理水位。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完善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建立水权制度和水市场试点。

2.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修改完善《湖南省用水定额》。逐步实现对取用水的实时监控,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用水户实行重点监控。严格限制水资源不足地区建设高耗水型工业项目。严格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加强制度落实的监督管理。加快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全面加强企业节水管理,建设节水示范工程,普及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抓紧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尽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

3.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修改完善《湖南省水功能区划》,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各级政府要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和水质监测预警预报体系。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立完善饮用水水源安全应急机制。加快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

六、加快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1.加快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水务统一管理体系。加快实施湘江流域管理,逐步推进资水、沅水、澧水流域和洞庭湖管理。推行农业水价、水利工程非农业水价以及工业和服务业水价改革。逐步推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制度。

2.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建设管理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机制建设,加快水利建设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积极稳妥推进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采用代建制管理,引导经营性水利工程积极走向市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全面完成全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任务,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性、定编、定员和人员分流的基础上,落实人员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将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投入的长效机制。

3.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以乡镇或小流域为单位,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七、加强组织领导

1.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切实加强水利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水利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认真执行防汛抗旱、饮水安全、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将水资源管理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落实水利改革发展各项措施,确保取得实效。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抓好水利改革发展各项任务的实施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尽快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和办法,形成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合力。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大力推进依法治水。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抓紧完善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防汛抗旱、农村水利、水土保持、流域管理等领域的地方法规。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严格执

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等制度。加强河湖管理,严禁建设项目非法侵占河湖水域。加强防汛抗旱督察工作制度化建设。健全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深化水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科学编制水利规划,完善全省流域、区域水利规划体系,加快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强化水利规划对涉水活动的管理和约束作用。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落实后期扶持政策。

篇3: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这是时隔37年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配套文件,勾画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路线图”。

《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推进两图合一;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内全覆盖;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等措施逐步破解城市发展难题。

《若干意见》还明确了城市发展的“时间表”,提到应统筹公共汽车、轻轨、地铁等多种类型公共交通协调发展,到2020年,超大、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40%以上,大城市达到30%以上,中小城市达到20%以上。(据《人民日报》)

篇4: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问:《意见》的出台有何背景?

答: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总工会、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等部门认真履职,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大力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劳动关系总体保持稳定。但是,劳动关系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不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拖欠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工资、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等问题还比较多,导致一些地方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集体停工和群体性事件仍有发生,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较大影响。随着广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劳动关系矛盾进入凸显期和多发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较大压力与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中发[2015]10号,以下简称中发10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意见》,对广西贯彻落实中发10号文件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

问:《意见》包括哪些内容?

答:《意见》结合广西工作实际,将中发10号文件部署的各项工作按照深刻认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总体要求、依法保障职工基本权益、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健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营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环境、加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等八大部分提出具体措施和落实任务分工。

问:广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切实加强广西调整劳动关系的法规、体制、制度、机制和能力建设,加快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企业和职工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促进全区劳动用工更加规范,职工工资收入合理增长,劳动条件不断改善,职工安全健康保障到位,社会保险全面覆盖,人文关怀进一步加强,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进一步加强协调劳动关系队伍建设,推进全社会形成积极参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氛围,保持全区劳动关系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

问:《意见》依法保障职工的哪些基本权益?

答: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基本权益:职工劳动报酬的权利、职工休息休假的权利、职工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职工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问: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是落实劳动合同制度;二是推进实施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三是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问: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强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推进厂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

问:健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是加强和创新劳动保障监察制度;二是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效能建设;三是完善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

问:如何营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环境?

答:一是强化对职工的教育引导和人文关怀;二是教育引导企业经营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三是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四是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五是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

篇5: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多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全市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兴建的各类水利工程,在抗御水旱灾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粮食稳步增产、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用水需求、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水利工作的一系列部署,举全市之力大兴现代水利,水利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水利事业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有力地支撑和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但是必须看到,由于长期以来水利投入严重不足,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流域性防洪控制工程少,江河堤防标准低,病险水库(塘坝)安全隐患多,农田抗旱排涝能力差,水旱涝灾害频繁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心腹大患;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利用结构不合理,用水浪费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标准低,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旱涝保收田少,农田抗灾能力弱仍然是影响粮食稳产高产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大硬

(二)基本原则。一要坚持民生优先,服务大局。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切实提高水利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三要坚持科学发展,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四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合力。五要坚持改革创新,加强管理。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注重依法治水和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水利管理水平。六要坚持突出重点,系统建设。加快水利控制性工程建设,在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上取得突破。加强配套工程建设,发挥骨干工程作用,确保达产达效。

(三)主要目标。力争通过5到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全市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推进粮食安全水利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水利化工程,加强万亩灌区、旱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田灌排和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加快建设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十二五”期间,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30万亩。其中,新增水田面积5万亩。到2020年,基本建成基础牢固、旱涝兼筹、节水增效的适应干旱常态化趋势的粮食安全水利保障体系。

米降低到40立方米,接近国家先进水平。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以及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的保护,有效提高水生态建设和保护水平。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万亩,是“十一五”末期的1.5倍,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严重局面。滨水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品位得到显著提升。到2020年,基本建成区域独具特色的人水和谐的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体系。

——推进水管理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通过加强水利综合执法和执法能力建设,强化涉水事务社会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理和安全监督管理,全面提高行业管理能力。深化水利改革,在水利投融资、水价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水利良性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加大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力度,力争在水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完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管理,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谋划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一批水利重点建设项目。明晰水利工程产权,落实水利工程管护责任,确保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健全防汛抗旱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组建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着力推进市、镇两级防汛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增强防灾减灾指挥决策和水资源管理支撑能力。加快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质监测与评价、水土流失监测等水利信息系统建设,为社会提供全面、快捷、准确的水利信息服务,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到2020年,基本建成管理科学、运行高效、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的水管理体系。

(四)重点任务。“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山洪沟治理、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水能资源开发、水土保持、河湖生态修复、滨水城市和旅游名镇等10项水利工程建设,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农田水利工程。加快建设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水利化工程,新增1万亩粳稻种植面积。基本完成建设新安灌区现代化农业试点县工程,新兴渠首改造工程;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切实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强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和田间工程建设,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建设中型灌区4个(即:山嘴子灌区、新合灌区、山市灌区、旧街灌区)。完成庙山渠道防渗工程、新兴渠首改造工程。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抗旱水利设施,加强旱田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积极发展膜下滴灌。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4936.64万元,建设102处水源工程,解决农村6.170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延伸集中供水管网,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完成柴河供水有限公司改制工作。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投资

50219.50万元,完成水资源保护项目。其中:投资21140万元,建设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6处;投资45269.5万元,建设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6项。

——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协助建成林海供水工程;投资6890万元,开工建设斗银小(I)型水库。投资6800万元,建设海林城区二水源改扩建工程,扩建后规划规模为3万m/d,3增加2.5万m/d,新建及改造城市供水管网长度56公里。推进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总投入13695.6万元,新建城市排3水管网54020m,改造城市排水管道5290m;老城区合流制排水管网改造成分流制管网工程36670米。普及各乡镇的污水综合治理,长汀镇、柴河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各1座,其他乡镇建设氧化塘污水处理厂各1座。投资3000万元,建设柴河镇林海纸业污水处理工程1座。投资600万元,建2个(海林镇江北村、新安镇和平村)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程。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海林城区海浪河堤防达标工程。投资1亿元左右,开工建设海浪河干流、红甸子河、山市河重点中小河流重点堤段治理工程。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提高城市排涝标准,在海浪河城区段新建2座强排站、在柴河镇区改造2座强排站工程。完成7条(斗银沟、八里地沟、窟窿别河、振兴沟、山市西沟、长石沟、卢家沟)山洪沟治理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总投资为5400万元。加强防汛抗旱指挥调度系统和防汛抗旱减灾保障管理体系建设。

——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工程。进一步巩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投资1000万元,完成规划内4座小(Ⅱ)型(即:佛塔密、夹皮沟、洋草沟、八里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敖头渠首泄洪闸除险加固。

——水能资源开发工程。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规范开发许可,强化水电安全监管。建设大杨木、开化、发河、林海、姜葱沟、红旗、荒沟7座水电站,总投资88.1亿元。

——水土保持工程。投资1.51亿元,完成25条小流域治理,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1.64平方公里,达到748.24平方公里。其中:坡耕地整治172.91平方公里、造林绿化73.36平方公里、生态修复50平方公里、其它治理5.38平方公里等措施,加快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建设和山洪灾害易发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

——河湖生态修复工程。投资3500万元,加快“两河一湖”生态治理工程,即:莲花湖省级重要生态保护区,海浪河、斗银河源头区的保护。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

——滨水城市和旅游名镇水利工程。大力推进海林城市和横道旅游名镇水利工程建设。总投资17900万元,打造海林滨水城市景观和横道旅游名镇。海林滨水城市建设:总投资15900万元,建设海林市城区段滨水景观工程。其中:投资8700万元建设海浪河堤防带状公园;投资4000万元建设斗银河城区段两岸带状公园;投资1100万元建设黄金湾水厂绿地

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支持,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八)加强各类涉水资金整合。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由市政府牵头,各部门本着职能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配套建设,各计其功,跟踪问效的原则,依据批复的水利规划,整合使用各类涉水资金,统筹安排各类水利项目。进一步完善整合体制机制,建立有效的涉水资金整合监督考核体系。

(九)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用好用足国家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延长征收年限,拓宽来源渠道,加大征收力度,增加收入规模。做好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收工作,按照•黑龙江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到足额征收,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统筹安排。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适时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严格征收、使用和管理。农村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对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灌溉、排水、供水工程占用林地、牧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以及渔业水域滩涂等其他农用地的,财政部门要免征耕地占用税。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等补偿制度。落实农村水电增值税优惠政策。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做好非农业部分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征收工作。

三、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十)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要根据我市水资源条件、防洪要求以及城镇化进程、人口规模和经济

0封闭管理,清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现有的排污口。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要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对排污量已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区域,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监测预警监督管理制度。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重点抓好海浪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禁止开发保护区,限制开发保留区,保护开发利用区。开发利用水资源要维持河流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维护河流生态健康。加大河湖生态治理力度,改善城乡水环境。建设完成海林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加快推进3万人口建制镇和农垦、森工局址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工业点源污水治理力度,强化工业企业污水治理,鼓励中水回用和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实现开发区废水无害化和减量化。要有计划地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严格实行地下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防止地下水超采,逐步控制减少地下水超采量,严禁超采深层地下水。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和监管,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地下水污染预防和治理。

(十三)落实管理责任,严格考核监督。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负总责。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市行政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为强化监督考核提供基础支撑。

2巩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确保水利工程运行费和维修养护费足额到位。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资金实行分级筹措,分级负担。加强对防洪工程险工险段维修维护经费的投入,确保度汛安全。小型农村水利工程要明晰所有权,搞活经营权,探索建立以各种形式农村用水合作组织为主的管理体制。推行竞价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加强改制回收资金的管理,对收回资金,按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有关规定,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发展农村水利,实行滚动发展。

(十六)积极推进水价改革。积极探索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兼顾效率和公平,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进阶梯式水价改革。按照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财政适当补贴、保障灌溉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

(十七)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设立市防汛抗旱专业应急服务队。市政排水管理处现有人员纳入全额财政统发拨款单位;设立市政排水管理处开发区分站。各镇水务站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领导,人员配置与物资调拨全部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各镇水务站现有人员与办公经费全额纳入市财政全额拨款,灌溉水费收缴全额上缴财政统筹。各镇水务站要

4节约保护和有效管理等治水、用水、管水业绩作为各级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大兴农田水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十)推进依法治水。积极贯彻执行国家水法规,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强水利规划管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必须符合水资源综合规划,区域规划必须服从流域规划,城市发展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要与水利规划相衔接,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要科学编制水利规划,完善全市水利规划体系,加快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强化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要加强监督检查,保证规划顺利实施。要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严格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等涉水事务审批。要切实加强河道采砂统一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和侵占河道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综合执法体系建设,成立市水政综合执法大队。要加强执法保障建设,增加执法投入,改善执法条件,提高执法水平。正确处理好水利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及时排查化解水事纠纷,健全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水利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十一)加强水利队伍建设。适应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新要求,全面提升水利干部职工素质,切实提高水行政部门的行政能力、党政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专业技术管理类人员不低于总人数的60%。鼓励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于水利改革发展第一线,解决基层水利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大力弘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新时期子荣精神,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篇6: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安监管办字〔2004〕30号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认真学习掌握和全面贯彻《决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主线。为加深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决定》基本精神的理解,保证《决定》提出的各项重点工作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落实,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正确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决定》深刻阐述了安全生产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高度概括了安全生产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以及企业生存发展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干部职工一定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点思想的高度,强化责任意识,认清肩负的使命,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扎扎实实抓好工作,努力推动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

二、明确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自觉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继续以体制、法制和队伍三项建设为重点,下功夫抓好强化政府领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监督管理等关键环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依据《决定》提出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单位安全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分别提出到2007年、2010年和2020年各个不同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预期目标。真正把安全生产列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做到统一部署,同步实施,共同推进。发挥安全生产目标的导向、约束、激励和评价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

三、抓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完善监管体系。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以《决定》为依据,加强与相关地方人民政府的沟通协调,指导督促其尽快建立能够独立履行《安全生产法》执法主体职责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机构,并落实编制、人员和经费,切实提高其权威性。工矿企业较多、安全生产任务较重的乡镇,也要设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配备专业监管人员。通过努力,尽快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四、巩固和完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加强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工作。全国统一、垂直管理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煤矿安全状况稳定好转。现行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既吸收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又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煤炭行业的实际情况,应当按照《决定》的要求,不断予以完善和巩固。要进一步理顺地方各级煤矿安全管理和监察执法的关系,明确职责权限;改进执法手段,解决好监察执法工作存在的权威性不够、“执行难”等问题;努力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增强监察执法队伍的凝聚力。

五、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又一个突破

性进展,也是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从事后查处向源头管理转变,进而从根本上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得力措施。要大力宣传建立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的必要性,宣传安全生产许可的基本要求,为这一制度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加快制定出台《条例》的实施办法,规范许可证的审查、颁发和日常管理工作。搞好对各类企业安全状况、安全生产条件的摸底调查和评价,为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打下基础,争取在较短时间里,完成现有矿山企业、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工作。开展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业务培训,所有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干部特别是与安全生产许可业务直接相关的人员,要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掌握行政许可工作的基本要求,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严防失职渎职现象。通过贯彻实施《条例》,把住安全生产市场准入关口。以贯彻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为重点,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六、建立完善并用足用好各项经济政策,强化经济政策的导向、保证和促进作用。经济政策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保证和促进作用。要认真学习掌握《决定》提出的企业提取安全费用、依法加大生产经营单位对伤亡事故的经济赔偿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三项经济政策,切实了解相关的政策取向、基本内容和主要作用,为正确运用这些政策奠定思想认识基础。三项经济政策建立在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一些地方已经做出了成功的探索并取得了成熟的经验。要以《决定》为依据,使这些做法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将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制定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各地区、各单位可以按照《决定》的精神,在《决定》已经明确的政策取向和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尽快研究制定和出台一些地方性政策。通过发挥经济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和促进各类生产经营单位保障安全投入,切实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七、充分认识建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的必要性,落实控制指标。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的建立,实现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量化考核,强化了地方各级政府的责任,是科学的和行之有效的。2004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已经下达。各地区、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可以在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主要控制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适当增加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水上交通事故、火灾事故死亡控制人数、民爆产品千吨死亡率等指标;同时围绕组织领导、机构体系建设、隐患治理、从业人员培训等,提出一些具体工作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控制指标体系。要对控制指标进行分解,以各级安委会的名义,分别下达到同级政府有关部门、各个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建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包保责任制,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各部门和各单位围绕实现控制指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逐级抓好落实。要切实加强过程控制,对各项控制指标的完成情况实行跟踪监控,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把控制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对相关部门、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以及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探索和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对实现控制指标的要予以重奖,未能实现控制指标的要予以处罚,形成强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

八、广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强化企业责任主体和安全生产“双基”工作。在全国各类企业普遍组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是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工作、落实企业责任主体的基本途径。各地区、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按照《决定》的要求,立即作出安排部署,明确本地区、本单位这项活动的方法步骤和具体内容。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广大企业对开展这项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抓好典型,发现和培养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样板矿井”、“样板工厂”、“样板站段”等,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先进经验,发挥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要把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与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结合起来,全面落实《安

全生产法》的各项规定,依法整顿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将企业各方面、各岗位的安全质量行为都纳入法治轨道;与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解决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性和深层次问题,把整治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结合起来,选择基础工作比较扎实、积极性较高的企业,开展安全科技示范工程试点,率先采用科技含量较高、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建立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长效机制。

九、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建立和巩固安全生产法治秩序。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整顿治理非法开采、违法违章生产经营现象,是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从人治向法治转变,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的主要途径。各部门、各地区和各单位要在认真总结前一阶段整治工作的基础上,针对薄弱环节,研究和提出下一步深化整治工作方案,明确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整治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防死灰复燃,巩固和发展一个时期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成果。

十、贯彻“科技兴安”战略,实施安全科技五项战略性起步工程。各地区、各单位要按照《决定》的要求,把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工作切实摆到重要日程上来。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的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为依据,抓紧提出本地区、本单位安全生产科技工作计划,明确“十五”中后期和“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保障措施。围绕煤矿瓦斯综合防治、运输车辆安装监测仪、安全信息网络、安全科技示范、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等五项战略性起步工程,研究采取相应措施。继续认真贯彻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全面推广煤矿瓦斯和“一通三防”集中监控、数字化监控经验。运输车辆安装监测仪工作要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各省(区、市)都要选择一两个市(地)以及道路交通运输重点企业进行试点。在培养安全生产专业人才方面,要在立足当前,继续做好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地方政府领导、部门领导和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的同时,着眼未来,加强与国家及地方教育部门、大中专院校的协作,积极探索发展安全生产普通高等教育和安全学科建设的新路子。

十一、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大力推进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根据《决定》精神,要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宣传思想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统一部署,统一实施。要抓住目前的有利时机,运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加大力度,扩大声势,掀起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新热潮。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内容,改进方式方法,组织开展好“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力求取得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更好的效果。要按照《决定》的要求,尽快在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开设安全知识课,以提高青少年在道路交通、消防、城市燃气等方面的识灾、防灾和救灾能力,拓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领域。要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城市社区安全文化建设为重点,探索安全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强化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法制观念,努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和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十二、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按照《决定》提出的工作格局要求,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调动好、运用好、协调好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发挥对同级政府的参谋作用,积极出主意、想办法,经常提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建议;发挥对同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作用,促进各部门、各方面的配合协作;发挥对下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指导督促作用,推动地方人民政府解决好体制、机制和投入等方面的问题。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继续保持与地方政

府的密切联系,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及其煤炭管理部门,做好监察执法工作。要重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重视发挥中介机构和社团组织的作用,加快构建信息、法律、技术装备、宣传教育、培训和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支撑体系,搞好国家和区域性教育培训、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强化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十三、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煤矿安全监察系统队伍建设。为适应安全生产形势任务的需要,必须按照《决定》的要求,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监管、监察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建设。在全系统广泛开展“学先进、比奉献、争一流、创佳绩”的活动,大力弘扬先进模范的奉献精神和思想品德,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培育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监管、监察队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自觉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十四、发扬与时俱进精神,继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要在学习领会《决定》精神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理论研究,建立安全生产理论体系,推动安全生产理论和思想观念的创新。要以贯彻《决定》为契机,通过加快机构和体系建设步伐,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机制创新;通过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推进安全生产监管手段和方式方法的创新;通过实施战略性起步工程,推动安全生产科技创新;通过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安全文化,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社会化、公众化和产业化,推进安全文化的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取得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十五、发扬求真务实作风,把《决定》精神落到实处。安全生产工作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自觉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摸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把工作抓细抓实。要把《决定》精神真正贯彻到各个县、乡基层政府和所有生产经营单位,指导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和各单位逐条对照,逐项抓好落实。大力倡导调查研究之风,及时发现和解决贯彻《决定》、加强安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学习贯彻《决定》的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上一篇:历年元宵节晚会灯谜下一篇:2016招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