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语文的五个习惯

2024-07-10

学好语文的五个习惯(共11篇)

篇1:学好语文的五个习惯

理解之一——定义

数学跟其他学科一样,也是有很多概念性的东西,学好数学的基础就是明白定义到底说的是什么。比如数学中的平方,立方,绝对值的含义。我们知道平方就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当然立方就是三个相同的数相乘,绝对值就是大于或者等于0的数值,明白了定义的真正含义,也就走出了第一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理解之二——实践

数学跟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就是不需要死记硬背,因为数学不考试问答题,而是计算这是最大的不同。怎么实践呢,具体的说一下。

数学的许多题都是从定义出发的,前面我说过,定义明白了,也就好下手了。比如合并同类项,先想定义,就是同类的项,简单点就是都有的那个东西,明白了定义,然后下手做题,当然就事半功倍了。

理解之三——勤于练习

前面我说过。数学不是背出来的,是用笔杆子算出来的。所以针对一个公式或者一个定义,只有把关于这个问题的题目多做上几道,自然的就运用和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义。因此对于数学,一定不要偷懒,只看不算,只有多动脑,多动手,这样才会更加灵活的学好数学。

理解之四——举一反三,综合运用

有的人说,一看到最后一道题就头大,不是说很难下手。而是你没有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的简答题都是运用好多知识才能解答,并不是只有一种知识点。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加练习,把数学中的零散知识点真正学会,当你再遇到最后一道题时候,真正的会想到从哪里入手。之所以你不会做,就是还有知识点你没学会,没记牢固。因此大家通过我的简单介绍,相信以后对学习数学不会再偷懒了吧。

理解之五——认真

数学是一个严肃的学科,一道题你做的再好,但是结果错了,会把你整个题目都影响了。因此在做数学时候,一定不要马虎,一步步的来,争取结果正如你的人一样认真。计算能力需要很长时间的练习养成的,不可急于求成,一定要稳。

篇2:学好语文的五个习惯

一、课堂用心听讲、积级参与

课堂上认真听讲45分钟,比课外努力两个小时的效果还要好。逼自己把老师讲的东西当成故事来听,会有趣、轻松很多。课后没事干时偶尔翻翻课本,抽点时间理清一下知识的逻辑关系,对记忆有很大帮助。如果有时间,还可以找点课外书来看,不一定都要和政治有关,随便什么有关社会、科学的都行,甚至某些小说、野史亦可。

二、处理好“死”与“活”的关系

“死”指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定要准确全面把握,要死掉;“活”指要能够联系实际,进行活学活用,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出教材课堂的小圈子,尽一切可能的将所学原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其实经济学、哲学就在现实生活中,你不花钱吗?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就是经济,而且花钱这个活动中就涉及分配、消费、储蓄、保险、股票、第三产业等诸多经济学的问题,我们在网上交流就涉及第三产业、信息化、工业化的问题,所以关键还是要做个有心人,充满兴趣,主动地去感知政治、研究政治,而不是被动地去背政治。

正因为政治着重能力的培养,但又作为高考的一个科目,因此我们在学政治的时候要学会读书,把厚书读薄。在读书的过程中掌握“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记忆不读书”两个基本原则,二者合而为一,具体体现在勾画书本上。凡是勾了的就背,不勾的就不背,就这样把范围缩小,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提高阅读速度

也许现在要求同学们“一目十行”实在太难了,但是今天一行,明天二行……久而久之,就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了,特别在高三的学习中,此能力的提高会立下大功的。

四、还要学会做笔记。

不仅记板书,还要记老师口头上说的重要的话,而且要留有余地,供今后补充,做到在学习中既动脑又动手。

五、多做题。

对选择题搞题海战术,形成条件反射,考前重点看自己曾经做错过的题目。对于解答题,要多看,从标准答案中学习一些答题技巧。注意选择一些解答详细,最好有分析思路的参考书,参考书贵精不贵多。

二.如何让听课提升自己的成绩

一、课前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听课的基础。新授课要求预习教材,因为授新课是传授教材的新内容、新知识,预习功课可提前发现自己在新课学习中的难点,以及自己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与新课有关的问题,从而增强听课的主动性和理解力。凡新课预习要做到“四出来”,即把简单观点背出来、主要观点标出来、重要论点划出来、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在预习过程中要边读、边思、边划、边记,即一边阅读,一边划出重难点,以便在上课时注意留神,把握重点解决难点;一边读一边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和难点记下来,把自己的初步体会或点滴看法记下来,准备上课时解决或参考。

二、认真听课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获得知识的最主要途径。第一,集中精力,专心听课。这是保证听课质量的主要条件,只有集中精力专心听课,才能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才能从老师讲课中受到启发,发现问题,提高听课质量,才能做好笔记,为课后作业和复习打下基础。第二,眼、耳、脑、手并用,看、听、思、记结合。眼睛要看教材,看板书,看老师的手势表情;耳朵听内容;脑要协调眼、耳、手的活动,思维要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手要认真做笔记,在书上划出重点、记符号,同时在四者并用,四个动作结合时,要注意协调看、听、思、记四者的关系。首先是听,听是关键,是基础,特别要听对难点的讲解;其次是记,心记不如笔记,听课笔记一定要记,而且要记好;第三是思,只有思才能受到启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得到更多收获;最后是看,看虽处于辅助地位,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记课堂笔记

好脑子不如勤笔头。记好听课笔记可以帮助思考,加强记忆,有利于课后复习,巩固和提高学习效果。怎么记呢?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记听课笔记。第一种方式是书上批记,即将主要论点、论据、重点、难点及理论知识的层次等在书上逐一做下各种符号,必要时还做一些文字记述;第二种是笔记本记录(听课摘记)。但无论怎么记,切忌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老师的板书,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不一定都记,老师没有写的也不一定都不记。要听记结合,不要贪多求全,把老师每一句话都记下来,要记关键性内容,特别是教材上没有的知识,凡是课本上叙述详细的地方,可以不记内容而记书码和行数,同时记笔记要精简内容、分门别类、使用统一符号。

四、及时巩固复习

篇3:语文作业设计的五个意识

一.目标意识

在备泰戈尔散文《生命———心灵》时, 一位老师确定本文的二个教学目标:1.感受散文蕴含的哲思, 理解文中表达的生命的意义。2.感受散文诗化的语言, 得到审美体验。在课后作业这样设计:1.有人说:泰戈尔著作之流行、之能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兴趣, 一半在于他思想中高超的理想主义, 一半在于他作品中文学的庄严与美丽。课后再次品读泰戈尔诗化语言, 感受画面之美。2.阅读泰戈尔的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 做十条摘录。该作业设计, 紧紧围绕两个教学目标, 既让学生动口, 体会诗化语言, 获得审美体验, 又让学生动手, 摘录的过程, 就是一个理解过程, 发现的过程, 感悟的过程, 审美过程。通过摘录, 既积累丰富的知识, 又能不断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

二.精选意识

在教学中, 许多老师往往很随意地使用现成的教辅资料, 或下发整张试卷, 布置作业不加选择, 信奉题海战术, 此类现象在复习阶段, 尤其毕业班教学中最为常见。这种作业设计方式, 是对学生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 一门学科花的时间多了, 用在其它学科上的时间就少了。长此以往, 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偏科现象。不仅大大加重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极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 而且会加深各任课教师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作业设计上, 我们应该放出自己的眼光, 去粗存精, 才能吹尽黄沙始到金。通过设计典型的训练题目, 使学生能尽快掌握新课传授的知识点, 达到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的目的。泰戈尔散文《生命———心灵》的作业设计都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设置一到二个作业题。或立足于对文本语言的品读, 或立足于文本哲理的思索, 或立足于生命的思考, 或立足于从课内到课外, 作适当的拓展, 没有机械的抄写, 繁多的识记, 侧重的是对文本的理解, 思维的训练, 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层次意识

在备泰戈尔散文《生命———心灵》时, 有位教师设定了本文的二个教学目标 : 1.了解“生 命”、“心灵”的具体形象。2.揣摩语句, 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关于生命的意义。作业作了如下设计:1.结合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关于生命的意义, 请你谈谈自己的认识。2.阅读《泰戈尔谈人生》、《人生的亲证:诗哲泰戈尔的人生哲学》, 了解泰戈尔的一些哲学思想。可见, 作业要求1紧紧围绕本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让学生再次深入文本, 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作业要求2是在要求1的基础上, 提出更高一层的要求, 目光视野转向泰戈尔的其他作品, 并从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深入到对泰戈尔哲学思想的了解。

四.拓展意识

在备泰戈尔散文《生命———心灵》时, 有的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文章五个篇章的各自内容和彼此联系, 读懂文章题目含义。最后设计了如下的作业:课外阅读泰戈尔的作品, 如《飞鸟集》, 从中摘取若干能体现泰戈尔生命思索的文字, 鉴赏并背诵。

这样设计作业, 对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积累、鉴赏和人文素养大有裨益。

五.激趣意识

有位教师先对《生命———心灵》全文作了总结:泰戈尔的诗文超越人也超越自然, 他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 诗文中的精神美和艺术美是无法言传的, 其中闪现的生命的激情与爱, 是诗人心灵的产物, 然后引用名人对泰戈尔的评价:台湾诗人钟鼎文说过“泰戈尔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不属于东方或者西方, 但却涵盖着东方与西方最崇高的精神领域, 甚且, 更是一个超越的存在, 不属于任何时代而属于永恒。”激发起学生再次阅读泰戈尔作品的冲动, 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请课后朗读泰戈尔的诗《生如夏花》, 体会诗中对生命与爱有怎样的思考?

篇4:培养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五个策略

关键词:语文 学习习惯 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也应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培养一种习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新《语文教学大纲》也十分强调习惯的培养。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

在平时,教师就应要求学生规规矩矩地写字、踏踏实实地做作业、认认真真地完成作文。其中,作业、作文都是需要用文字来表述的,所以把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放在首位是必然的。就语文学习的交际功能而言,虽然现代化的电脑已经替代了文字书写的大量工作,但文字的书写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就语文学习的目标而言,写字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果一个学生字写得端正、清晰,能从侧面反映出其端正、认真的学习态度。而有些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书写能力较差,具体表现为书写不规范、不端正、不整洁。这种不良习惯会给学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教师应在习惯养成的起始阶段,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为重点工作。如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写字训练,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逐渐养成书写正确、清楚、整齐等良好书写习惯。

二、培养学生喜欢读书的习惯

仔仔细细地读书,是语文学习的常规要求。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不喜欢阅读,不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书,这也是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课文的内容主题,不能领悟课文精髓之处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要正确理解课文的内涵,学生必须反复研读,体味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笔者这样阐述课文中心思想:“‘在讲堂里还有一个我’提醒我们,‘我’也是‘围着看’的中国人中的一个。‘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反映出‘我’同影片中‘拍掌欢呼’的‘他们’不同。‘我’是一个清醒者,有着‘衰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痛心感受。而‘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是麻木了的国民。正是这些人,让鲁迅先生改变了成为医生的志向,促成了他弃医从文,开始了拯救民族的呐喊。”只有经过这样的品读,才能使学生体会到鲁迅先生早年在日本留学时的思想感情;又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文陵》一诗的后两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学生只有反复呤读,才能体会远去的小船在诗人眼中由近及远、由大变小,最后消失的意境,从而体会到诗人伫立黄鹤楼,临江远望,依依惜别,久久不肯离去的心情。由此可见,只有养成细细品读的习惯,才能使学生欣赏到课文的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素质。

三、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习与思考是辨证的统一体。积极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关键步骤,所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习惯是现代素质教育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教师必须积极引导,精心设计,优化学习过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笔者提问:“‘孤帆远影碧空尽’一句只提到了‘远影’,难道李白目送孟浩然时,只看见孤帆的‘远影’吗?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你们的看法。”有的学生回答:“既是小船由近而远,诗人肯定看见孤帆的‘近影’,也看见‘不远不近之影’,当然还看见‘远影’。”笔者又问:那为什么诗人不把三者全写出来呢?”有的学生回答:“全诗只四句,没有多余的笔墨来写它,而且如果全写出来的话,就没有余味了。”笔者再问:“‘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中有一个‘见’字,主语是李白。当小船逐渐消失了,他只看见浩瀚的江流直奔远方,你能想象出诗人的位置和神态吗?”有位学生回答:“伫立于黄鹤楼上,临江远望。”笔者追问:“人已经走远了,诗人为什么还伫立在黄鹤楼上,不肯走开呢?”学生争着回答说“感情深。”“舍不得。”“依依惜别。”……当思考成了习惯,创新才有希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得以落实。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主体性”,它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让他们有主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因此,教师要解放思想,“放”字当头,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读、写、查、思,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新的知识,教师只是难点、疑点上给予学生必要的“扶助”。如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悉》时,笔者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形成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初中生生活阅历浅,不能深刻地领悟本文的内涵,只是停留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上。因此,笔者指导学生抓住这四个意象,联系四季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细细体察,唤起了学生鲜明的“内心视象”。因此,对难点和疑点的点拨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提高学生自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五、培养学生勤奋写作的习惯

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但笔者发现,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他们在写作上都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具体表现在写作习惯较差和作文能力较弱两个方面。其实,习惯与能力是相互影响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前提就在于培养学生勤奋写作的习惯。目前,对作文教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无可非议的,那就是“勤写多练”,只有勤于“作”,才能使之为“文”;只有勤于“作”,才能不断掌握写作技巧;只有勤于“作”,才能出成果;只有勤于“作”,才能出智慧、出新意。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写作计划,题型和命题要灵活多样。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日记和周记、出作文墙报、编辑《作文选》等。另外,教师还可以评讲一些优秀作文,这既是对学生的鼓励,又能指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行为习惯的养成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人本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人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式,是人总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必要方法。

参考文献:

[1]苏鸿.意义世界视野下的课程知识观[J].课程.教材.教法,2007,(5).

[2]洪宗礼.语文教育随想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12).

篇5:学好数学应注意的五个问题

学数学必须要动手,天天抱着书看是学不好数学的,因为很多的亮点、技巧都藏在过程中,你不动手做一遍,你就发现不了亮点,也发现不了你和这个题的差距。另外你在动手的过程中,手和大脑是相互关联的,一动手,它的思维就被启发出来了。通过动手,启发大脑,让思维处在一个活跃状态,效率就高了。

第二点,做好作业。

数学成绩是一节一节巩固起来的,你某一节课学不好,整个影响后面一大部分。所以要从做作业开始,做好每一件事,巩固好每一节课。

第三点,听好课。

数学几乎是不能自学的学科,由此可见数学课堂的重要性。认真听课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第四点,高度重视错题。

同学们做作业也好,考试也好,每天都会遇到大量的错题,当你稀里糊涂地把错题放弃,便隐藏起来一些问题,当这些问题越深,就造成积重难返的局面。建议同学们收集一下自己出错的内容,分析出错原因(如因知识没掌握、审题大意等)进行分类、订正,加以掌握。

最后一点,要高度重视难题。

篇6:学好语文的五个习惯

1.要求:自己组织语言作答,至少答出三点。

2.提示:课后作业提交后辅导教师批阅优秀得5分,良好4分,合格3分,不合格得0分。您至少完成6个课后作业,考核以6个最高成绩作业计分,本项考核满分为30分。

要保护孩子的这种天性,老师在指导的时候,就要尽量在基于孩子的基础上做些必要的指导,这样才会对学生的写作有帮助。保护孩子们的天性,要写出真情实感,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词语来修饰点缀。保护孩子的想象空间,鼓励孩子写出属于自己的情感的文章。

一、天性是学生重要的引导和方向。

如今的教育使得学生循规蹈矩。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学校的教育整齐划一,学生对老师的话是言听计从,但是这样却束缚了孩子的天性,剥夺的孩子的天性的开发。

二、尊重天性,是要尊重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老师要释放孩子的自主性能量,增强学生的生存性力量和创造性力量。让孩子能够追寻自身的多样化的发展。老师对孩子的鼓励,不仅是最孩子的尊重,也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三、天性是需要老师的鼓励的。

篇7:语文课堂设疑的五个技巧

而在高中语文课堂上, 要提高课堂效益须讲究设疑的技巧, 我认为可从五个方面来构设。

一、应讲究“主次”分明

一般来说, 教师一堂课所提问题少则几个, 多则几十个, 数量不等。我认为, 关键不在于所提问题的多少, 而在于所设问题是否主次分明。一堂成功的课, 教师一定清楚这堂课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执教《陈情表》这篇课文, 要让学生体会文章悲恻动人的原因, 把握文章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 体会情之深, 理之透。围绕这一主要问题, 我结合课文标题设计了第一个次要问题:为什么要“陈”? “陈什么”? 接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提出以下几个次要问题: 本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作者说自己早年遭遇了不幸的事, 到底有哪些事? 请用四字句加以概括。这些次要问题解决了, 就引入主要问题: 哪些语句体现祖孙相依为命? 哪些语句直接写其凄苦? 这样在前面几个次要问题的基础上, 学生感受凄苦之情就不那么困难了, 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接着再问: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陈辞, 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 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李密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 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 也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 那么作者是怎样陈述的?这几个细分的次要问题解决了, 也解决了“文章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这一主要问题。由于所设问题注意了主次分明, 学生学起来易于突破, 师生也能更好地产生共鸣, 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

二 、应讲究“难易”错落

有经验的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除了考虑“主次”外, 还会注意问题的难易设置, 力求使所设计的问题兼顾各类基础不等的学生, 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 切实使所提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起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时, 就可以设置以下三个问题: 上阕写了哪些景物? 景物的描写有什么特点? 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第一个问题学生只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就能解决, 属于能力水平低的层次; 而第二个问题则要求学生在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完成, 属于中等水平问题;第三个问题除了要求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外, 还要求鉴赏、运用。这就涉及到分析、综合、推理、判断、鉴赏等复杂的认知过程。这样, 将低水平的阅读要求和高水平的阅读感悟结合起来, 一堂课高低水平问题的交叉安排, 交相辉映, 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应讲究“落实”

有时候教师设计的问题难易与学生的实际水平不一定完全一致, 所以教师需要巧设路标, 寻求思路。学生难以回答的问题, 可以分化成若干个小问题, 巧设路标, 让学生去探讨、去落实。如执教杜甫《登高》一诗时, 首先向学生提问:“万里悲秋常作客”这句诗有什么作用? 学生很难回答。这时教师就应该把这一问题分解, 可以依次提出如下问题: 诗人在诗句中透露出什么样的情感? 他为何而悲? 除了悲秋还悲什么? 诗歌中哪些诗句在说“悲秋”, 哪些诗句在说“悲作客”? 综合起来, 这句在诗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通过分解明确第一信息, 引导学生领会思考过程, 并最终获得正确的答案。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做倾向性思考, 把难以落实的问题化解成若干个小问题, 让学生讨论, 争辩答疑。这样既让学生有所得, 同时又了解了思考的过程, 学生获得了成就感, 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应讲究“先后”顺序

众多课堂问题都会以一定的顺序呈现。这先后的顺序并不是由低到高直线发展的, 事实上问题的难易与水平的高低也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所以教师安排问题顺序时需遵循文本阅读规律,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如教学《故都的秋》, 首先应该设置的问题:“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在哪个地方体现出来? 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 接着开始局部研读继续设置问题:文中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故都秋景图有几幅?这样的画面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最后深入探讨: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们能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心境吗? 那作者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 教师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给予点拨。所以学生可以很轻松地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五 、应讲究“透彻”

课堂问题的设计要做到清晰具体、指令明确, 一篇课文可以挖掘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一堂课可以切入的角度也不是唯一的。同样, 一个问题可以回答的角度也很多, 所以教师提问题时一定得注意透彻即清晰具体、指令明确, 让学生好解答; 同时问题设计最好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 点亮学生思想的火焰。

篇8:“五个好习惯”助中学生学好数学

【关键词】五个好习惯;中学数学

进入初中阶段,许多学生在数学学科上花费了很大精力,但是效果不明显,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学习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养成了不良习惯,比如上课不认真听讲,不会思考,不会记笔记,课后不预习,不复习,作业应付等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指对将要在课堂内学习的知识预先进行学习,这是学生应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一种方法。如果课前没有预习,在听课过程中,学生就会心中没数,抓不住重点;如果在课前适当预习,学生知道了新知识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听课时就会围绕目标去听、去练,教学效率就会很高。学生的预习是离开教师的自主学习活动,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给予适当指导,在安排学生预习任务时,要具体明确,使学生明白怎样做,做什么,要让他们带着任务去看书,并要求在书本上对已掌握的知识点及尚未理解的知识点作出标记。

二、专心听讲的习惯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大部分取决于学生的听课和参与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多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听课,学会听老师对每节课所提出的学习要求,对公理、公式法则的引入和推导的方法和过程,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和课后小结等等,这样让学生抓住重点、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来听课,不仅能大大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使其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三、敢于发言的习惯

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的任务,也是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是数学学习的任务之一。说主题图、说发现的数学信息、说算理、说解题思路等等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必要途径。每天老师布置给学生一道思考题,思想方法比较典型的题,每天由学习小组推选人员进行评讲。这样经常训练,调动了大部分学生敢讲乐说的积极性。

四、认真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强调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①认真审题。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读题方法,弄懂题目具体有几个已知条件和问题,读中画重点字、词,养成用符号标记的习惯,同时指导分析对比的方法。②规范书写。教给学生写作业的方法,从写数字清楚、书写整齐、美观到格式正确,都有规范要求。要求学生在限时内完成作业。有了时间限制,学生不敢随意浪费时间。③细心演算。演算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不管题目难易都要认真对待。④对作业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的习惯。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错误是难免的,要求每名学生准备订错本,对错题订正,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提醒,学生自然而然会养成改错的习惯。

五、合作交流研讨的习惯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改革中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自主探究很是关键,但教师适时地开启学生的智慧,组织学生合作交流研讨,会使教学进度加快,教学效率会有相当大的提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成绩更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我们不但在课堂上要留时间、机会让学生之间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相互讨论、辩辨真知、相互促进,而且课外或生活中也团结友爱、结伴帮助,在交流中体验合作的优势。当学生思维受阻时,学生的内心产生最大限度的需要,同时学生之间往往产生了强烈的合作需要,此时是实施小组合作交流研讨的最佳时机。合作交流研讨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尽可能地创设一种和谐、愉悦、民主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逐渐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好方法,同时更是养成了良好的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篇9:关注语文教学的五个“V”

一、愿景Visiong——理想信念

愿景就是“个人在脑海中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语文教学的愿景包括:学生愿景,反映在个性化解读和独特体验上;教师愿景,反映在教学设计上;教科书编者愿景,反映在编者意图上;文本愿景,反映在意境和主题思想上。这些都属于个人愿景。个人愿景是个人心中或脑海中所持有的意向或景象,是发自个人内心的、真正最关心的、一生最热切渴望达成的事情,它是一个特定的结果,一种期望的未来或意象。当学生为一个自己认为至高无上的学习目标献上无限心力的时候,它就是一种自然的、发自内心的强大力量。因为个人愿景根植于个人的价值取向,得到个体的深度关切,具有感召人心的力量。《灯光》中的郝副营长正是靠着美好的个人愿景——崇高的理想信念,才勇往直前的。理想信念是人生导航的灯塔,我们教育学生从小就应当有自己的理想信念。

语文教学除了个人愿景,还有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班级组织成员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是所有成员共同的、发自内心的意愿,这种意愿不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能够激发所有成员为班级组织这一愿景而奉献的任务、事业或使命。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愿景与共同愿景的辩证关系。“能在电灯下看书多好啊”不仅是郝副营长的个人愿景,也是无数革命先烈为之浴血奋斗的共同愿景。

愿景陈述是把个人愿景(理想)转化为共同愿景(理想),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愿景陈述是指具激励性质的理想陈述,它通常是由班级组织成员共同创造,目的在激励学生不断努力。“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学生在愿景陈述中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背后有着多少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领悟到郝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体会到作者对先烈深深的怀念之情,从而产生热爱新中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刻苦学习的炽热感情。

二、活力Vigor——精神状态

语文教学的活力应该具备三个要素:

1. 学生有活力。

学生学习语文,要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在课堂上做到“朝气蓬勃”,要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学习行为表现上要“刚劲有力”,具有“生动性”。

2. 教师有活力。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一切围绕学生这条生命线做文章,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努力,一切要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阅读材料和学习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索有机会,讨论有收获,交流有成果,质疑有平台,思考有空间,钻研文本有引导,解疑释难有点拨,“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 课程有活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教学《叶绍翁·游园不值》,课堂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窦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古诗中的关键词,精读“怜”,巧在一个“走”上,让学生或踮着脚尖走,或慢步走,或快走,或跳着走,语文教学不仅练在字义上,而且练在语言上、练在思维上、练在情感上和阅读行为上,更练在了古诗的意境和学生的精神状态上。

三、价值value——评价标准

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三维目标”教学的核心理念。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语文教学帮助小学生建立价值观意义深远,因为价值观是一种处理事情、判断对错、做选择时取舍的标准,是一种深藏于内心的准绳,是在面临抉择时的一项依据。它会指引学生的某些行为,例如刻苦学习等等。学生的价值观决定他的言行、习惯、性格,进而决定他的命运。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武汉讲《我的战友邱少云》,课堂上一位学生说“邱少云,如果我是你,我不会这样做”时,王老师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尊重、理解、宽容在价值观认识上出错的学生,对持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领,围绕“邱少云到底傻不傻”这一话题进行辩论。他让学生一次次地自主读书、自主探究、自主选择,学生的思维在辩论中碰撞,正确的价值观得到形成。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语文教科书中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俯拾皆是,比如:读《一夜的工作》,要体味周总理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读《我的战友邱少云》,要体味遵守潜伏纪律的美德,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质,鄙视见利忘义的行为;读《春蚕》,要体味辛勤劳动的光荣,摒弃好逸恶劳的习气;读《李时珍》《爱迪生》,要体味崇尚科学的精神,认识愚昧无知的可耻。

四、道德Virtue——行为准则

“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不留痕迹。支玉恒老师教学《第一场雪》时引导:“雪景这么美,谁能美美地读一读?用你的朗读把大家带到广阔的雪野中去游览一番!”一名学生读得尚可,支老师风趣地说:“读得不错,但他刚刚把大家带到雪野的边上,谁能再把大家往里边带一带?”下一个学生读得反而不如前一个,支老师又风趣地说:“刚才那位同学好不容易把我们带到雪地边儿上了,你又把我们带出来了。”

仔细体会,支老师表面上在作简单的朗读指导,实质是带领学生一同领略祖国的壮丽江山,含蕴热爱祖国的思想道德,表达对第一场雪的喜悦之情。不仅灵活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情景之中,让自己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同作者一起去观察、体会、想象、思考,活生生地显出语言文字的“形”,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昧”,而且将对文章思想道德内容的理解、对文中优美意境的体会融为一体,将各种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和思想道德教育切实地落实到了每一位学生身上。语文教学“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要像支玉恒老师这样,“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五、勇气valor——人生动力

勇气是自信的表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要求学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在综合性学习中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要求“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我们的学生走进课堂,像林黛玉进了大观园,害怕走错一步路,害怕说错一句话,没有勇气。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说:“正确的教导可提供并保持孩子的乐观;同时,正确的特殊经历也会使其乐观更坚强。”

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正确的教导”就是让学生鼓起勇气,像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告诉学生的那样:“于老师上课最喜欢发言说错的学生,我要给他发特等奖……”这就消除了学生上课害怕讲错话的担忧,调动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把“V”倒过来写,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关注语文教学中的五个“V”,就是不仅要搞好“工具性”教学,而且也要搞好“人文性”教育。语文教学如果给予了学生愿景(理想信念)、活力(精神状态)、价值(评价标准)、道德(行为准则)和勇气(人生动力),就是摒弃了功利主义的所谓教育。语文教学不能牺牲学生独立的人格、健康的心态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他人的爱。如果独立的人格不见了,独立的思想不见了,自由的精神不见了……总之,“人”不见了,语文教学就不称其为语文教学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10:语文作业设计的五个意识

作业,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方面教师通过作业的批阅,可迅速了解学情,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作业,检测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对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巩固和消化,促进科学思维品质的形成,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有些老师备课时重视对教材的分析钻研,思考如何设计教学流程等,当到了最后的作业设计环节,却往往等闲视之,以致教学实效功亏一篑。笔者结合泰戈尔散文《生命——心灵》教学实例,对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作业作一点探讨,我们认为在语文作业设计中需要具备五种意识。

一.目标意识

在备泰戈尔散文《生命——心灵》时,一位老师确定本文的二个教学目标:1.感受散文蕴含的哲思,理解文中表达的生命的意义。2.感受散文诗化的语言,得到审美体验。在课后作业这样设计:1.有人说:泰戈尔著作之流行、之能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兴趣,一半在于他思想中高超的理想主义,一半在于他作品中文学的庄严与美丽。课后再次品读泰戈尔诗化语言,感受画面之美。2.阅读泰戈尔的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做十条摘录。该作业设计,紧紧围绕两个教学目标,既让学生动口,体会诗化语言,获得审美体验,又让学生动手,摘录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过程,发现的过程,感悟的过程,审美过程。通过摘录,既积累丰富的知识,又能不断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

二.精选意识

在教学中,许多老师往往很随意地使用现成的教辅资料,或下发整张试卷,布置作业不加选择,信奉题海战术,此类现象在复习阶段,尤其毕业班教学中最为常见。这种作业设计方式,是对学生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一门学科花的时间多了,用在其它学科上的时间就少了。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偏科现象。不仅大大加重了学生的作业负担,极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而且会加深各任课教师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作业设计上,我们应该放出自己的眼光,去粗存精,才能吹尽黄沙始到金。通过设计典型的训练题目,使学生能尽快掌握新课传授的知识点,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泰戈尔散文《生命——心灵》的作业设计都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一到二个作业题。或立足于对文本语言的品读,或立足于文本哲理的思索,或立足于生命的思考,或立足于从课内到课外,作适当的拓展,没有机械的抄写,繁多的识记,侧重的是对文本的理解,思维的训练,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层次意识

在备泰戈尔散文《生命——心灵》时,有位教师设定了本文的二个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心灵”的具体形象。2.揣摩语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关于生命的意义。作业作了如下设计:1.结合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关于生命的意义,请你谈谈自己的认识。2.阅读《泰戈尔谈人生》、《人生的亲证:诗哲泰戈尔的人生哲学》,了解泰戈尔的一些哲学思想。可见,作业要求1紧紧围绕本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再次深入文本,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作业要求2是在要求1的基础上,提出更高一层的要求,目光视野转向泰戈尔的其他作品,并从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深入到对泰戈尔哲学思想的了解。

四.拓展意识

在备泰戈尔散文《生命——心灵》时,有的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文章五个篇章的各自内容和彼此联系,读懂文章题目含义。最后设计了如下的作业:课外阅读泰戈尔的作品,如《飞鸟集》,从中摘取若干能体现泰戈尔生命思索的文字,鉴赏并背诵。

这样设计作业,对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积累、鉴赏和人文素养大有裨益。

五.激趣意识

有位教师先对《生命——心灵》全文作了总结:泰戈尔的诗文超越人也超越自然,他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诗文中的精神美和艺术美是无法言传的,其中闪现的生命的激情与爱,是诗人心灵的产物,然后引用名人对泰戈尔的评价:台湾诗人钟鼎文说过“泰戈尔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不属于东方或者西方,但却涵盖着东方与西方最崇高的精神领域,甚且,更是一个超越的存在,不属于任何时代而属于永恒。”激发起学生再次阅读泰戈尔作品的冲动,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请课后朗读泰戈尔的诗《生如夏花》,体会诗中对生命与爱有怎样的思考?

可想而知,学生学习的情趣激发出来了,内驱力调动出来了,要求学生完成这样的作业怎会在话下呢?

篇11:学好语文的五个习惯

一、教师教、学生学的时间现实

我从事大学语文教学,深知现实情况,也作了一些调查,发现在一般情况下,不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高专院校,能“匀”出给“大学语文”课的时间不过一学期,除法定节假日外,学时量也不过是32—48。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开大学陈洪教授2006年随机对100所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高校大学语文课开设的情况进行的调查表明,普遍的开设方式是每周一个大课2学时,也有4学时的,所有总学时在32到72学时不等。 (1) 这样一个学期能够讲完的作品不过15—20篇,需要教师紧赶慢赶往前讲,教材剩下将近80%的部分得靠学生自己自学。“自学”就是“自己学习”或是“自觉学习”,实际情况却是大多数学生在这一学期结束后连书都懒得翻动,教材不久就会被扔掉。因此,大学语文教材不能太厚。

二、师资力量现实

教材的编写还要考虑教师的实际情况。现今执教大学语文课的一线教师基本都出身中文系,知识结构跟普通大学中文系课程体系一样分为“文学”、“语言”两大类,“文学”细分下去有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语言”细分下去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一本大学语文教材,大致上涵括了全部中文专业的知识。一位能够胜任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不论他是国内哪所大学中文系,哪个专业毕业的,都得是中文专业的“通才”才行,否则就很难教下去。大学语文不是“小儿科”,教大学语文要想教出质量,让学生叫好,又能扎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写作能力,实在“难于上青天”。

不仅如此,某些教材还有非中文专业的内容,如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由于登上讲坛执教的教师只有一人,他就必须熟悉、通晓“各个领域”的知识,才能够“通教”《诗经》、《易》、“老庄道家文化”、《九章算术》、《孙子兵法》、“书法艺术与汉字文化”、“乾嘉学派与‘小学’考证”甚至“武侠、言情与通俗文学”等25讲内容。这在我国普通高校里有几位教师能胜任?就算按北大的革新做法,头一次课就让学生从25个选题中按兴趣选出15个,但是选出来的专题,教师是否就能全教、指导?北大、北师大等中文师资力量雄厚的名校或许可以由“术业有专攻”的教师轮流执教以解决问题,但绝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边缘化的位置、没办法评职称等因素导致大多数资深教师不愿教大学语文,甚至有学校常常把此类课程排给经验少、教学能力相对差的老师。有些高校大学语文师资本就不足,还安排新来的教师先教三年大学语文,教满三年走人,再有新人进来接着教三年。这样的师资力量应用这样的“新型教材”,怎能把大学语文教好?

如果把这些“高头讲章”放在高职院校里,依目前的师资,难上加难。第一,高职院校找到“大师”的可能性为零,别说像解放前清华大学找朱自清、吕叔湘、杨树达、闻一多、俞平伯、余冠英、王瑶、朱德熙、吴祖缃,山东大学找沈从文这样学识渊博的学界泰斗和名家来上大学语文课,即使模仿东南大学找王步高、厦门大学找周祖譔 (2) 这样的专家也不可能。第二,高职院校相当一部分大语课教师是随学院从以前的中专学校升级上来的,在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把握上还有一定的距离,做不到知识、思想文化的自由延伸。第三,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高职院校学生人数日益增多,一大批年轻的大学语文教师被“赶鸭子上架”上岗。年轻教师很难做到“术业有专攻”,即使有,攻得也不够深,钻得也不够透,很难有高水平的授课。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迎合就业市场需要,获得企业领导的青睐,力求使学校运行贴近经济发展,整个学校缺乏追求高深文化和探索学术理论的气氛,从教大学语文的教师极难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大有作为,想成长为吕叔湘、杨树达、俞平伯、余冠英式的中文学界一流大家更是难以想象。

三、高职的培养目标现实

高职教育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不在层次上,而在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上。培养研究型、理论型的人才是普通高等教育承担的任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技术性应用人才,其特点是不要求人才具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高质量地承担生产第一线的工作。高职生在有限的学制中,除了要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完成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外,还要花很多时间去实验室、实训室进行技能的培训学习和考核。用人单位很少考查毕业生的语文水平,但是一定会要求有外语、计算机的等级证书。

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到高职院校的职业特性,更不能脱离这一特征。

四、当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实

当前社会的就业竞争愈演愈烈,沉重的就业压力从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起就开始影响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选择。大量学生为毕业时能得到期望的职位,争先恐后地修习一些在现阶段直接用得着的热门专业或课程。语文功底还算扎实,对语文也有一定兴趣的学生入校后,因为就业压力,也会依据实用性、工具性来选择课程或主要学习方向。本身语文基础就不好的同学,则能躲就躲,实在躲不开就敷衍应付,这都是实情。

我们必须体谅学生,考虑到学生的难处,在编教材时不能不顾及学生的就业压力,如果非让非中文学生都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大学语文,是难为学生。真的这样做,恐怕会引起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反感。因此,为了使这门课有效,在我国语文教育没有整体上改变“慢、费、差”现状之前,教材内容的“量”必须适中,保证在现有时间内力求“有实效”。我们的理想是:“少”而切实,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明显的效果。一旦学生感觉收获颇大,兴趣陡增,就会在以后的时间里有时间、有需要而主动学习,并把语文阅读学习的习惯保持终身,这样大学语文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达到了“母语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目标。

五、我国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语文教育的现实

依据“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吕叔湘语)的实情,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的“应试教育”的机械与死板让不少学生有语文学习的潜力和能力,却不喜欢语文课,把语文视为乏味的东西,不感兴趣。有的高中生选择理工科专业被录取后,竟发出“终于可以逃出语文魔爪”的感慨,可见我国中学语文教育弊端对学生的折磨之深,已是冰冻三尺。

学生的学习天分各有差异,学生语文学习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在高考中语文考满分的学生,但中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就比较差,偏科的学生很多。

某些高职院校在课程开设上过于功利化,对大学语文等公共课不肯加强师资力量,加大投入力度,一般都设为选修课,大班上课,课堂质量不能保证,导致一些对语文本有偏爱的学生上大学后望“语”生畏,滋生反感的情况也有。

面对学生这些各不相同的语文基础和学习特点,一些教材编写者不管不顾,一个劲地在体例上编入集评、汇评、争鸣、研究综述、参考书目等,比任何一本中文专业“中国文学作品选读”教材更专业、更精深,仿佛它面对的不是大一新生,而是中文系资深专家 (3) ,能获得好效果吗?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要求要低于大学中文专业的教学目标,大学语文教材要“博广”而不能“专深”。

参考文献

[1]陈洪.对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及思考.见2006年陈洪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

[2]王步高是著名的唐宋诗词专家, 周祖撰是唐代文学研究专家。

上一篇:私募股权基金的所得税下一篇:还是好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