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2024-06-03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通用8篇)

篇1: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在冲突中激活学的思维

———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必修三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的教学反思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是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第一课。课标要求是: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以前在上本课的时候,我是分别介绍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主要观点。高一学生都非常了解儒道法家内容(初中课标中要求学生知道孔子和老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这样上课学生觉得枯燥,自己也觉得无趣。这一学期开学的时候,我重新调整了教学内容,期望能加深学生对主要派别思想主张的理解。

面对春秋战国“礼乐崩坏”的大变革时代,不同的思想家们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对其他学派进行诘难、批驳,并且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同时逐步奠定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体系的基础。教师如果简单分别介绍各派观点,无法显示出互相诘难与批驳的争鸣之势,所以我在介绍儒家学派和法家与墨家学派主张的时候,学习易中天设计“儒墨之争”“儒法之辩”环节,在冲突中激活学生的思维。

以下为教学内容。回顾春秋时代儒家学说 问题:孔子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材料: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仁者爱人。孔子的爱人是无差别爱所有的人吗? 不是的。

师:孔子的仁爱是有差别的爱。最爱的是谁? 生;父母。

师:有血缘关系的人。这就是“亲亲之爱”,也就是对自己的亲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最爱。然后以自己为圆心,亲疏关系为半径向外辐射,这是仁爱。统治者如果有仁之心,又会怎样对待自己民众?

生:爱民,为政以德,爱惜民力,材料: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师:孔子重视哪些道德品行?

“恭、宽、信、敏、惠“,可见,拥有这些道德品德的人,才是仁者。

材料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西周之礼)才是做仁义之事。孔子主张维护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

解读:仁者爱人,仁者拥有“孝、恭、宽、信、敏、惠”等美好品德。子爱父,父爱子,臣爱君,君爱臣,由此及彼,就能实现以德治国。在家为孝子,出门就是忠臣。在家为慈父,在国就是仁君。君

爱臣,臣也爱君,政权就稳定。父爱子,子也爱父,社会就安定。恢复君君,臣臣社会秩序。这是孔子治理社会的方法。孔子这方案作用如何?看起来不错,可惜谁都不听他的。诸侯各国,依然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孔子连他自己国家的局面,都扭转不了。

(省略孟子与荀子)

儒法之辩

韩非子用两个故事来反驳儒家的观点,甚至还有些讽刺:

鲁国有一个人每次打仗都不卖力,人家冲锋他往后跑。后来把这个士兵找来说你怎么回事,打仗为什么不奋勇向前?他说我家里还有爸爸,我要回去给他老人家养老,我不敢死。结果鲁国还表扬他,孔子还表扬他,孔子说:你真是个孝子啊!我推荐你去当官吧。韩非对此不以为然,说:要是我们的军队都是这样的孝子还能打仗吗?

问:韩非子的主张和孔子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生(略)

解读:在韩非子的眼里忠孝不能两全,仁爱孝悌都不能要。尤其是在君与父进行选择的时候,小家庭和大国家选择的时候,可以为君绝父,要绝对服从君主,服从国家的需要。跟儒家所倡导的做官的人是一个孝子不同,法家在政治领域中是不谈孝道等道德的,法家讲究利害,赏罚分明,一切要服从君主。

楚成王的故事是韩非子另外一个反驳儒家观点的故事。出成为的太子商臣知道了父亲要换太子的想法后,商臣选择了谋逆,逼楚成王上吊自杀。

问:韩非子想说明什么?

解读:在太子之位和未来的王位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儿子毫无孝心。可见,人在利益欲望面前,一切道德都是虚假的。

总结:儒法之辩

在人性上:儒家相信人有血亲,尤其是孝心,有善心和美德。

法家认为人性本恶,是趋利避害人而已,甚至无真正亲情的存在。

治国上:

因为人是有善心的,用礼乐教化使人们不愿意做坏事。人人要做好人,做好事,人人都要做贤人。儒家以德治国。法家认为人性本恶,人做坏事是利害使然。利之所趋,礼仪道德都没有用。所以要通过法律,使人人不敢做坏事。做坏事会遭到惩罚,所以,人们不会做坏事。用法(刑法)来治国就会使国家秩序井然。

君与民关系上:儒家认为:民贵君轻,重民爱民

法家是轻民用民。

政治制度:儒家要恢复西周时期贵族政治。

法家要建立大一统集权专制。

当然,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无论是王道,还是王法。都是王的统治,尊君为儒家法家基本原则之一。这些学说的目的维护的是君的统治。

儒墨之争

孟子曾说:“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最先对墨子进行了批判。

《墨攻》讲述距今两千三百前的战国时代,十万赵国强兵,攻打区区4千老弱妇孺的小国梁城,岌岌可危之即一个莽鞋布衣,其貌不扬的墨者革离孤身救城。看待他国收到攻击,就像自己的祖国受到了攻击一样。(也可以讲墨子救宋的故事)就是“兼相爱”。墨子说,所谓相爱,就是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看待自己的国家(视人之国若视其国),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看待自己的家族(视人之家若视其家),看待别人的身心就像看待自己的身心(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说,如果天下人都“兼相爱”,都把别人的家看作自己的家,还有谁会盗窃(谁窃)?都把别人的人看作自己的人,还有谁会残害(谁贼)?都把别人的家族看作自己的家族,还有谁会掠夺(谁乱)?都把别人的国家看作自己的国家,还有谁会进攻(谁攻)?因此,只要“兼相爱”,就一定“天下治”。可见,儒家仁爱是有差别的爱,墨家兼爱是天下大爱。儒家和墨家都是为了实现天下大治,方法确是不同。

我上的是理科班的课,按照会考标准教学中没有太多的文言文材料阅读,感觉这样用易中天式的对比讲故事、设置冲突的方法对理科

班更实用些。学生可以在简单的对比中,思考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但是课堂难度不深,我看过《“诸子百家争鸣”教学内容的建构与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7 华春勇)这篇文章之后,更是感觉这节课没有达到百家争鸣的思辨高度。这节课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或者设计辩论问题的方式是不是更好,怎样才能传递出传统思想文化之美?

篇2: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一)知识构建功能

本册书从内容编排上看,主要以时间顺序,以章节体形式编写;从线索看,主要有以下几条:

1、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确立——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

2、重要的国际关系

(1)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三次殖民高潮)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争夺世界霸权斗争)

3、民族解放斗争

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战争——亚洲革命风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4、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从每课的内容看,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独立完成一节课、一个单元的知识构建,并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认识历史各线索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整掌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

(二)能力培养功能

课程内容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我们应该更好地利用这些课程内容来培养学生能力,包括知识构建能力;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辨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践操作功能

教材设置活动课,学生走出教室,深入图书馆、阅览室,上网查找资料,拓宽了视野,掌握了查阅资料,利用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对比较成熟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自编自演的历史剧,虽尚显稚嫩,但在过程中,挖掘历史的背景,揣摩人物心态和语言,使学生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又有了新的进步。

(四)心理教育功能

历史课的内容包罗万象。在学习过程中,从历史人物的坎坷悲壮,从历史发展的曲折反复,学生能够获得一个心理感受: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想做成某件事,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从而增加心理的承受力。从世界史的发展中还学习到许多为科学献身、为国家捐躯、为真理求索的人,从他们身上,学生在情感上和心理上有很大的收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成功和失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情感教育功能

本册书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从中我们受到的启发是:一要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是社会的进步,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应顺应时代的潮流而动,否则将被历史淘汰;二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知耻而后勇,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意识到当代青年肩上的重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奋斗。

二、教科书的课程价值达成度

(一)从内容选取上看课程价值达成度

本书内容包含从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直到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集中叙述了资本主义从产生、发展到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历史。

本册书按时间顺序、以章节体的体例叙述了世界近代史的发展变迁。本书的主要线索是以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与之相关的线索还有:三次殖民高潮;被压迫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与冲突。主干知识与支干知识之间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共同构筑成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脉络。从内容的选取上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在学生面前展现的是历史发展的广阔画卷。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再掌握历史发展的各时期的特点,从而掌握了世界近代史的知识内容。

(二)从内容组织上看课程达成度

本册书从内容上可以看出,它改变了以往教材的繁难偏旧的编排,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识和新的观点。以前的历史往往以政治史为主线索,学生从书中接受的往往是比较僵化的观点,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本书从内容选取上,增加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实,展现的是历史发展的全貌,学生又可以从文学、科技、经济发展的角度去掌握那个时代,迎合了高中学生知识的个性多样性和知识的综合化需要。

(三)形式特征看对课程价值实现的支撑度

本册书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1)新教材课型多样,除了讲读课外,还有阅读课、活动课。上好这些课,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能力。(2)新教材增加了大量图片、画像、资料,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3)每章开始设引言。引言介绍了本章的内容背景和线索。便于学生从宏观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掌握历史发展的特点。(4)每节课后的练习题增设了《阅读与思考》专栏,由学生选做,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5)书后加附了《部分中英词汇对照表》,对书中出现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文件、历史事件称谓进行中英文对照,便于学生查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善于组织教学,有效的利用书中的资源、资料、练习题,上好阅读课和实践课,搭建学生思维的平台,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一定会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对教科书的加工处理

本册书总体编排设计精当合理,符合学生在这一年龄段的认知能力,注意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有机结合。

(一)加工改造的视角

1、根据历史知识特点。历史知识的特点是知识点多、散,教材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一些历史线索难免显得支离破碎。

2、根据高二文科班学生的特点。高二文科班的学生大多数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基本能够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有的学生对知识的分析理解不到位,缺乏用精练的学科语言概括表达的能力;有的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敢阐述自己的见解。

3、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如何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能力,成为摆在教师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教材,大胆取舍,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对教科书的加工处理

1、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增补了一些内容。如:在学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时,向学生介绍了富尔顿和他的汽船,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介绍了萨拉热窝事件的经过,增加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和情感教育。

2、有效的利用和整合课程资源。譬如:学习第四章第一节时,我注意将两次工业革命对比来讲授;第三节《列强对世界的瓜分》,我请同学总结世界历的三次殖民高潮。通过调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历史线索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3、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运用对比法、联系法、讨论法和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如:在学习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后,比较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学习了殖民侵略过程后,对比三次殖民高潮的时间、特点,从而认识资本主义的扩张性;在学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一节时,设置了研究性学习的题目“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学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后,安排了活动课“如何评价拿破仑”。通过这些措施,培养了学生学史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4、将世界史和中国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学习过程中,渗透一种观念: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学习工业革命时,请学生分析“鸦片战争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在学习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时,分析“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和十九世纪末在中国掀起的瓜分狂潮有无关系”等,增加学生横向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

5、加强各学科的综合。历史展示的是过去那个时代的全貌,包罗万象,它涉及到地理、政治、文学艺术、科学等各方面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将各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如:分析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国通过改革和革命,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分析其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从而,印证一个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分析历史问题时,引导学生从各方面、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篇3: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一、军机大臣品级问题

必修1第4课第18页:“军机处机构简单, 有官无吏, 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 但都由钦定。”表述很简短, 但所说“军机处有官无吏, 而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与史书记载出入较大, 值得商榷。

《清史稿·职官一·军机处》载:“军机大臣, (注解) 无定员, 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区其名曰大臣, 曰大臣上行走。其初入者加‘学习’二字。掌军国大政, 以赞机务。常日侍直, 应对献替, 巡幸亦如之。”[1]

以嘉庆元年为例, 七名军机大臣中四名为大学士, 而嘉庆十五年, 四名军机大臣中三名为大学士, 嘉庆年间已无地方官入值军机处了。我们知道, 清朝大学士乃“居六卿之首”、“勋高位极”, 难道说品级不够高吗?

若从品级上考察, “在雍正朝时, 多以正一品和从一品的官员入值军机处;乾隆朝入值军机处者基本上是二品以上的官员;嘉庆朝也多以从二品以上的官员入值军机处, 此后遂为定制”[2]。亲王也有入值的例子, 如咸丰初年, 恭亲王奕䜣也曾入值, 辛酉政变后, 还为总理军机大臣。清末, 亲王领班, 遂为常事。总之, “为军机大臣者, 皆亲臣重臣”[3]。

由此而知, 入职军机处的军机大臣都是品级官衔很高的“亲臣重臣”。若说军机大臣品级不高, 值得商榷。

二、明代君主怠政时间问题

必修1第4课第17页:“万历皇帝二十四年不上朝, 从宪宗到熹宗前后竟有一百六十余年没有召见大臣, 这就使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表述很简短, 实则不符合历史事实。

皇帝没有召见大臣和皇帝没有上朝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上朝是君主处理政事的一种方式, 而召见大臣则是君主处理政事的另一种方式。

明宪宗成化朝, 荆襄流民问题;明世宗嘉靖朝, 大礼仪之争, 庚戌之乱;明穆宗隆庆朝, 隆庆开关、与蒙古的隆庆和议;明神宗万历朝, 万历三大征等都是在大臣参与、皇帝决定的情况下作出的, 因而皇帝是召见大臣参与国政了的。明宪宗、明武宗、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明熹宗上朝或者召见大臣时间确实不多, 在重大事情处理上, 皇帝通过对大臣意见的了解, 作出最终的裁定, 君臣之间仍然是有沟通、交流与联系的, 说明皇帝仍是国家权力的核心。

明孝宗弘治朝, “君明臣良, 极一代治功之盛”[4], 孝宗“留心政事, 优礼大臣, 每赐召对, 几如古之昼日三接”[5]。大臣中“冰鉴则有王恕、彭韶;练达则有马文升、刘大夏;老成则有刘健、谢迁;文章则有王鏊、丘濬;刑宪则有闵珪、戴珊”[6]。可见弘治朝人才济济, 但这需要皇帝慧眼识珠, 即皇帝需要了解臣下, 从而证明明孝宗还是经常召见大臣。明孝宗还“开经筵”, “日御便殿, 宣召诸大臣详谕治道, 谋议政事, 或令其专对, 或阅其章奏”。“谕德王华日讲文华殿” (资料来源同上) , 可见明孝宗君臣之间交谈甚多。

按保守估算, 明孝宗在位18年, 而从明宪宗到明熹宗为163年, 除去孝宗朝, 合计时间为145年, 没有160多年时间。

综上所论, “从宪宗到熹宗前后竟有一百六十余年没有召见大臣”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皇帝不上朝、没有召见大臣与太监权力越来越大没有必然联系。明世宗、明神宗没有上朝, 没有出现宦官弄权局面, 而明宪宗时期的宦官弄权, 并没有明武宗、明熹宗时期严重。笔者认为, 宦官弄权取决于皇帝本身, 而不是历史沉淀的积累, 否则, 出现的就该是唐中后期的宦官专权局面。

三、江西是太平军西征重要夺取目标

必修1第11课第55页:“西征军连续夺取安徽、湖北重镇, 挺进湖南, 同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战, 一度失利。”在西征军夺取地盘中, 教材竟没有出现江西, 实为不合理。从地理位置上看, 安徽、江西、湖北三省沿长江自东向西。在太平军西征中, 主要战略目标是夺取安庆、九江、武昌三镇。1853年6月10日, 太平军攻克安庆, 9月29日, 克九江。1854年2月16日, 西征军第三次攻克汉口、汉阳, 6月26日, 第二次攻克武昌。与此同时, 西征军分兵进入湖南。可见, 太平军西征是沿长江而上, 先后攻克安徽安庆、江西九江、湖北汉口、汉阳、武昌三镇等重镇之后才进入湖南与曾国藩湘军交战的, 而没有跳过江西。“太平军西征战争胜利, 控制了长江两岸武昌、九江、安庆三大重镇, 取得了安徽、江西和湖北东部的大部分国土, 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革命势力的物质基础。”[7]故, 教材中“西征军连续夺取安徽、湖北重镇, 挺进湖南, 同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战, 一度失利。”就不合史实了, 可改为:“西征军连续夺取安徽、江西、湖北重镇, 挺进湖南, 同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战, 一度失利。”

四、辜振甫担任职务

必修1第22课第104页插图配文字如下:“海协会会长汪道涵 (左) 与海基会会长辜振甫 (右) 举行会谈, 史称‘汪辜会谈’。”笔者据此可知, 辜振甫担任职务为海基会会长, 但据《海峡两岸关系大事记》记载:“1990年11月21日, 台湾中介团体‘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辜振甫为董事长。”[8]海基会所设法定代表人为董事长, 而非会长。

由此可知, 辜振甫担任职务为海基会董事长而非会长, 故教材为误, 可改为:“海协会会长汪道涵 (左) 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 (右) 举行会谈, 史称‘汪辜会谈’。”

五、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时间

必修1第22课第104页:“1990年, 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同年, 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而根据《海峡两岸关系大事记》记载:“1991年12月16日, 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 发展两岸关系,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为宗旨的民间团体———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9]其明确无误地指出, 海协会成立于1991年。故, 教材所说为误, 可改为“1990年, 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第二年, 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六、荀子教化思想观

必修3第1课第5页:“荀子提出‘人之性恶’, 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 强调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 使人向善。”但荀子著作中却记载:“明礼仪以化之, 起法正以治之, 重刑罚以禁之。”[10]可见荀子主张礼法并用来教化而非仅仅用礼乐, 故教材所述不可取, 可改之。

七、《和平法令》颁布时间

选修3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第40页:“20世纪20年代, 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 就提出了《和平法令》。”此句虽简短, 但却不符合史实。

必修1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1917年7月, 俄军在前线出击遭到惨败……11月6日晚, 起义开始。列宁来到起义司令部, 亲自领导起义。到11月7日, 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在攻打冬宫的炮声中, 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大会开幕……为了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这次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农兵苏维埃政府, 即人民委员会, 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这次代表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由此而知,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11月7日, 当天, 全俄罗斯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第二天, 即11月8日, 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 选举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据《外国历史大事年表》:“1917年11月7日, 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举行, 大会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 选出人民委员会, 列宁当选为第一任主席。”[11]苏维埃政权和《和平法令》均在1917年诞生, 并非于20年代, 而教材中说, 苏维埃政权建立和《和平法令》的提出在20年代, 与史实大相径庭。

八、孔子尊崇时间

选修4第二单元第1课第24页:“在中国封建社会所有朝代、所有君主, 不论是贤君还是昏君, 几乎无不尊崇孔子, 加封孔子各种谥号, 利用孔子的思想统治国家。”此句虽然简短, 但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并非在封建社会每一王朝和所有君主中都得到尊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并没有按照儒家学说施行分封制, 而施行了法家提出的郡县制。秦始皇所赏识的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 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中央集权学说也为秦始皇采纳。“故秦之盛也, 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动。”[12]法家思想在秦朝占据统治地位。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事件也充分说明, 秦朝是非常排斥打击儒家学说的, 孔子地位在统治者心目中显然是不高的。

西汉初年, 社会经济凋敝, 汉初几代统治者推行道家“与民休息”的“无为而治”。曹“参之相齐……闻胶西有盖公, 善治黄老言, 使人厚币请之……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 推此类具言之……其治要用黄老术, 故相齐九年, 齐国安集, 大称贤相。”[13]可见, 黄老思想确实对西汉初年的社会经济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窦太后 (汉景帝母———笔者注) 好黄帝、老子言, 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 尊其术。”[14]黄老思想在最高统治集团内部也占据主导地位。直到汉武帝“即位, 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 而上亦乡之”[15]之后, 才在董仲舒建议下推行“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政策, 儒家学说才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孔子地位才得到提高, 尊孔运动才应运而生。

九、清初受封靖南王爵位者为耿仲明

选修4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第14页:“因配合清军平息南明政权和农民军抗清斗争而受封的‘三大藩王’, 即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占有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广大地区, 掌握重兵, 割据称雄, 严重威胁清朝的统治与国家的统一。”但靖南王耿精忠并非“因配合清军平息南明政权和农民军抗清斗争而受封为“藩王”。

“耿精忠, 靖南王继茂子。顺治中, 继茂遣入侍, 世祖授以一等精奇尼哈番, 尚肃亲王豪格女, 封和硕额驸。康熙十年, 继茂卒, 袭爵。”[16]可见, 耿精忠是袭爵, 而非受封。

受封靖南王爵位者为耿精忠祖父耿仲明。耿仲明“天聪七年五月, 从有德来降, 上 (清太宗———笔者注) 礼遇优异, 授以总兵官……, 崇德元年 (1636年) , 封仲明怀顺王。……七年八月, 命隶正黄旗。……顺治初, 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关, 复从豫亲王多铎西讨李自成, 移师定江南……与明将杨国栋战於牛皮滩, 大破之;克衡州、祁阳、武冈诸郡县;获明将郭肇基。皆仲明功也。 (顺治) 六年 (1649年) , 改封靖南王, 赐金册金印。”[17]由此而知, 受封靖南王爵者为耿精忠祖父耿仲明, 而非耿精忠。同年“十一月次吉安, (耿仲明) 自经死。”耿仲明子耿继茂于顺治八年 (1651年) 袭靖南王爵, “ (顺治) 十七年 (1659年) 七月, 改命移福建”。

由此可知, 耿仲明在崇德元年 (1636年) 封为怀顺王, 顺治六年 (1649年) , 因镇压农民军和平定南明有功而改封靖南王, 为清初三大藩王之一。顺治八年 (1651年) , 耿仲明子耿继茂袭爵。康熙十年 (1671年) , 耿继茂卒, 耿精忠袭爵为靖南王。

十、三藩之乱前, 三藩势力没有进入广西

篇4: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关键词: 人教版 高中历史 必修1 区别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在2004年第一版出版后,相继改版两次,在2007年推出第三版。针对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1第3版与第1、第2版进行比较,第3版历史教科书相比之前变化较大,存在很多优点,主要包括图书的内在结构和外在结构两个方面,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1第3版外在结构存在很多亮点

所谓外在结构,主要指教科书的排版、知识框架和体系等方面。这里存在的优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教科书选用的图片更贴近史实。

高中历史第三版教科书中增加了很多有关历史真实事件的图片,同学们很容易看到图片反映出来的历史现实,对历史的学习更有兴趣,所以高中历史第三版教科书具有鲜明的图文并茂的特点。例如:《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中的漫画《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图中一群侵略者手持钢刀宰杀一条中国巨龙,剁头的剁头,斩脚的斩脚,情形十分残忍和恶劣,这幅漫画十分形象具体地再现了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十分具有讽刺意味地批判了当时外国列强的这种可耻行为,同时展现了中华民族危机空前的历史情境,再多的语言文字描述也难以达到如此效果。

2.教科书更注重历史年限的排列。

高中历史第三版教科书更注重历史年限的编排。例如:《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在必修l第l、2版中,而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国共十年对峙等内容在第三单元《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这样的编写顺序容易导致学生混淆学习的知识时间。所以必修l第3版进行了相对应的改革,将第l、2版原第二、三单元合并为《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在单元内把上述内容全部按时间顺序重新编排,这样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3.增加了《本课要旨》和《模块链接》两个栏目。

高中历史第三版教科书增加了《本课要旨》和《模块链接》两个栏目,如以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的《本科要旨》为例:

(1)从汉到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2)通过削弱相权,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3)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演变。

又如第3版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讲述了中国特色民主制度的三项内容,《模块链接》做了如下提示:“本课相关内容可参见必修2第11课;必修3第l9、20、2l课。”这样的《模块链接》有利于高中生学习和巩固复习,清楚地把握历史来源的来龙去脉。

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1第3版内在结构存在很多亮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1第3版内在结构存在一部分亮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学习内容更简明扼要,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例如:关于《德意志帝国宪法》第3版的相关叙述则不到150字,相对之前第一版、第二版有较大改进,宪法中的一些具体规定经过改编排列在《资料回放》中,整体感觉比之前更简洁明了。第3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等历史知识内容也进行了行营的简化,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减轻学生学习历史的压力和负担。

2.将不合理的语言编写进行删除。

高中历史第一、二版教科书中仍然存在一部分不太合理的语言编写,在第三版编写过程中进行了删除。如必修1第1、2版《夏商周政治制度》一课是这样表述的:“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所取代。”如果这样表述,就是禹把王位传给了儿子启。在第3版改为:“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了‘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经过第三版这样改编,标书比之前更准确无误。

综上所述,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1第3版与第1、第2版之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必须不断对教材进行探究,以最完美的一面呈献在课堂上供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松柏.浅析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第3版的亮点——以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3版与第1、2版对比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07,10:23-25.

篇5: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

重点是讲原因和”扶清灭洋”的口号。原因可从以下二个方面讲。

(1)历史根源:义和团前身是义和拳,起源于明末清初,是进行反清活动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活跃在山东、直隶一带,后来形成以农民为主的受压迫民众抗暴自卫的民间秘密组织。鸦片战争后,义和拳即自发地投入反洋教斗争。自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在帝国主义加紧侵华过程中,山东民众深受其害,散布在山东各地的义和拳,便自然地成为广大民众反帝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核心。

(2)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外矛盾激化。外国教会依仗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侵略特权,或勾结地方官员,或胁迫地方官府,横行不法,欺压乡里。清朝地方官员又袒护教会。这在山东又表现得尤为突出。山东除有英、日、德三国在这里激烈争夺外,洋教势力也遍布山东,有教堂1000多处,恣意横行,民怨沸腾。这里首先发生大规模的斗争运动势在必行。

关于“扶清灭洋”口号问题。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灭洋”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要求。这一口号的提出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这个口号具有爱国性质和进步意义。“扶清”的含义还需从义和团的文告中加以分析、认认。《义和团告白》中说:“保护中原,驱逐洋寇”、《马兰村坎字团告示》中说:“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访”可见,“扶清”的主要含义是扶保中国。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扶清”成为“灭洋”的斗争策略。这在客观上确实减少了义和团运动发展的阻力,易于为人们所接受。但是也同时应看到“扶清”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又会使人们丧失对清朝封建统治集团的警觉,尤其是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大发展,人员成分复杂,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由“剿灭”改为“招扶”时,义和团逐渐落入被利用、被控制的圈套,以至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这也正是“扶清”的必然结局。作为政治性口号,既要有号召力,更要有正确的导向。“灭洋”在当时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形势下,起到了广泛动员民众参加的作用。但由于“灭洋”是基于感性认识的口号,而不是基于理性认识的经过科学论证的口号,因而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通过义和团运动发展的过程来讲清义和团运动发展的原因。从主观上说,义和团虽提出“扶清灭洋”,但在受到镇压时,英勇反抗,没有受“扶清”的束缚。山东、直隶的义和团连克州县,势力席卷京津地区。这是义和团能够发展的主观原因。从客观上说,清政府顺从帝国主义列强的意志,镇压山东兴起的义和团运动。这迫使山东义和团向外发展。随着山东、直隶的义和团汇合,义和团不仅扩大了活动范围,更重要的是扩大了声势和影响。当然比这更重要的是由于义和团的发展,使得清政府不得不改变对义和团的策略,即由“剿杀”改为“把抚”,这就成了义和团运动能够发展壮大,达到高峰的客观原因之一。

清政府改变策略的原因还有: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与帝国主义有矛盾,而在“盲目排外”这一点上与义和团有一致性,这是他们暂时联合的基础,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存在根本利害冲突,所以这种联合必不久。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罪行

首先要讲清楚八国联军侵华的军事行动和义和团以及部分清军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战斗。从空间上说是三点一线,即北京——天津——大沽口,战斗往往在这三点一线上同时进行,所以学习时要指导学生予以注意。可利用电脑动画讲解。

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镇压义和团运动。慈禧太后出逃途中就发布上谕:“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严行查办,务尽根诛”。即下令剿灭义和团。除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镇压义和团运动这一主要原因外,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地失败呢?要引导学生回忆一下“扶清灭洋”的口号中的“扶清”,正是这一点使义和团丧失了对清政府应有的警惕性,这是造成义和团迅速失败的主观原因。二是八联军占领北京后,分区占领。侵略军在北京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三是补充史料,使学生明确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识记对义和团的评价。以下史料可供参考使用。

西摩尔率八国联军第一次进攻北京失败,逃回天津后,曾不得不承认“义和团所用武器设为西式枪炮,则所率联军必全军覆没。”同时,一个美国传教士说:“西摩尔联军的失败,永远消除了惯常被人提出来的那个论点,即一队外国军队,只要组织得好而且武器齐全,就可以在整个中国从这一端到那一端长驱直入,不会遇到有效的抵抗。”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期间,美国人赫德发表文章,说“瓜分对于如此众多的人口,永远也不能期望那是最后的解决办法。骚动、不幸和不稳定会贯穿于以后的世世代代。”“反对各个外国统治者,”“表现出民族情绪的存在和力量。”美国公使在其著作中写道:“世界上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适宜瓜分的。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那样更齐一、更被古老的带子和魅力拴在一起的了。”“欧洲列强瓜分中国意味着用武力压服各部分……将带来经常不断的反抗。”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在写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中承认:“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以上史料充分说明了义和团运动历史功绩。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妄想;也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充分暴露了它的腐朽和虚弱,加速了它的灭亡。

四、《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篇6: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5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的基本历程。专题内容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前一时期的内容,包括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以及“-”的十年**三个时期,其中前7年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集体领导下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20年既取得过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也发生过严重的失误和挫折。后一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根据“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行了改革开放,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健康、稳定发展,已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并明确了新的奋斗目标。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订及实施背景、内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内容、特点、实质、意义及问题;列举社会主义曲折发展十年的正确和失误的决策,分析其经验教训;了解“十年-”时期的经济发展的状况,总结其历史教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前采访调查和课堂上运用教材中及教师所引用的图文资料中的有效信息,判断和评价十年探索中的成就与失误,并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此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能正确反映并符合中国具体实际情况时,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从而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和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理论成果。

难点: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讲述本节内容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前先采访一下自己的爷爷奶奶对那段历史的印象和看法,了解第一手感性历史资料;并列出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疑惑。结合学生了解的知识和存在的疑惑备课、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上学生可分组讨论。

(2)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目,建议教师:

①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文字、图片等课外材料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背景、重要性、及其取得的成就及其对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意义。

②帮助学生理清过渡时期的含义及时限,并了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③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归纳分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经过、方式、特点、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说明为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3)关于“曲折发展的十年”一目,知识点繁多,建议教师:

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先从整体上梳理本框节内容,教师可设问助其梳理: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了哪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哪些成就?出现过哪些失误?(可由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②对部分内容具体分析:

A、对于“中共八大”,建议教师利用中共八大的相关内容作为依托,培养学生积极关注国情,正确分析国情,深刻了解国情的意识。并明确:中共八大的路线方针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遗憾的是,由于中共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思想还不够成熟,八大的正确方针在党内未能牢固确立,一些重要思想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坚持下去。

B、对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内容,老一辈人应该是记忆深刻,所以学生在课前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时,应该获得了不少感性的信息,课上建议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先相互交流一下所获得的信息,并利用多媒体添加一些文字、图片等资料,加深印象,在此基础上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作出客观的评价,并从中获取启示。(可由学生分组讨论)

C、对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其首要的方向和“八字方针”的含义。

③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曲折发展的经验教训。

(4)“十年**”中的国民经济一目,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先让学生从感性角度了解-中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概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国民经济出现困难的原因和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时国民经济回升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

篇7: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教案

(1)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

(2)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

(3)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

(4)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5)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6)从多角度分析明清_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7)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极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

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明清君主_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_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_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_的影响

二、说学情

高中学生自身的知识、个性与社会性都比初中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也明显增强,而且获得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对于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时接触过,但对它的认识比较肤浅,大多停留在表层,没有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应该充分利用历史学科蕴含丰富图片、史料资料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有机的整体。使学习过程成为“感知-理解-运用”的过程,更是掌握方法、积累经验、发展能力、生成情感的过程。

(二)学法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激发学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以下两种学习方法:

一是观察学习法,充分运用材料作铺垫,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期望学生在运用历史材料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培养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辨析历史材料的方法;培养“论从史出”,“以史实为依据”的历史学习习惯。

二是思辨学习法。通过提供相关知识背景,创设各种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开展课堂讨论,形成互动的课堂氛围,在合作与交流中切实体验历史,深刻理解历史。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带领同学们回顾一下第2、3课学习的内容,因为第2课讲的是_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第3课讲的是_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对这两节课内容的复习将_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脉络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接下来就通过对胡惟庸案的讲解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导入新课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们展示一段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的资料,提示学生大肆杀戮功臣是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接着引导学生看课本提问他们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还采取了哪些措施,从而得出明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关于清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是引导学生回忆清宫戏中见到的一些现象,通过讨论来总结清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因为最近有关清代宫廷的电视剧比较多,学生们应该都接触过。这是难点“明清时期加强君主_措施”的解决方案。

难点“宰相制和内阁制区别”解决方案:史学家钱穆在其《国史大纲》曾指出:“(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宰相是“大臣”,握有大权的阁臣只是“权臣”。然后通过课本P17“历史纵横”中张居正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比如张居正当时是有皇太后的支持。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张居正死后的下场可以证明这点。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难点“明清加强君主_的影响”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对西方内阁和明清时期内阁的比较这一探究性问题来认同学们认识到:明朝的内阁是皇权_强化的产物,它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__。中国的内阁使得中国走向_、愚昧,而西方近代的内格使他们走向民主、科学。从而引导同学们来总结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3.课堂小结

在讲授完本节课的内容后,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力求本课内容当堂消化,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作个小结。

4.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5.布置作业

篇8: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科书中的习题常常被漠视。许多教师或弃置不用而另起炉灶,采用其他非教科书中的习题,结果虽然大兴土木却效果一般甚至劳民伤财;或匆匆一用,以致蜻蜓点水而浅尝即止,效果平平;或随意乱用,最终舍本求末、步入误区……上述种种弊端,致使教学充满缺憾,效果大打折扣。

那么,教师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利用教科书习题,为课堂教学添砖加瓦,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为例,谈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求抛砖引玉。

一、重视知识类题型 夯实基础

知识类题型是教科书习题中最基本的题型,通常包括填充题、选择题、连线题、表格题、读图题、列举题等,难度较低,大都针对教科书中的基本知识而设置,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练习时绝大部分学生能从教科书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但它的作用不可忽视: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知识习题尤其是读图类习题,有助于相关教学内容的具体生动,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助于学生体验而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例如,教科书八下P95中的习题 (见右图),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既大大丰 富了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这部分内容,将俄、法、英、日、德等国的贪婪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当时中国所面临的严重危机,又增强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这部分内容的空间感,很好地起到了帮助学生随堂巩固知识、夯实基础知识的作用。又如《历史与社会》八上P30的习题(见材料1)、八下P56的习题(见材料2)。

材料1:

材料2:

前者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理解诸子百家思想;后者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掌握14—18世纪末欧洲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里的重要人物与成就。

二、利用材料类题型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材料类题型在教科书习题中比重比较大,涉及的基本是重难点知识,若能有效使用,既有利于解决“怎么样”的问题,又有助于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并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概括以及分析比较等能力。

例如,《权利法案》是“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一课的重点,但教科书八下中关于这部法律的阐述只有寥寥四五十个字———“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制约,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这种制度被称为君主立宪制”。学生无法了解《权利法案》的具体内容,进而就不可能理解为什么这部法律会使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更无法深刻体会通过这部法律建立的君主立宪制与这之前的专制君主制国王的权限的不同。而教科书八下P45的材料题(见材料3)是对《权利法案》具体内容空缺的珍贵弥补,学生在阅读材料后,能具体地了解《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力作了哪些限制,自然也能深刻体会《权利法案》如何保障了议会的权力,以及英国国王和过去专制君主的权限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权限的不同,并通过解答本题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分析比较能力。

材料3:

又如,《汉谟拉比法典》和种姓制度分别是“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这两课内容的重点,如何理解它们在历史中的地位及影响则是难点。而充分利用教科书八上P6、P8的习题(见材料4、材料5),可以收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

材料4:

材料5:

三、有效运用讨论类习题 加强思辨能力

讨论类习题相对于其他习题而言比较难,常见的有对观点的讨论、辨析等,要求学生在一定知识储备基础上发挥较强的思辨能力。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效地予以运用,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也达成了本学科特有的育人性质———熏陶学生的情操,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例如,分分合合是绵延不绝长达几千年中国历史的特点,其中“三国鼎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和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如何看待“三国鼎立”?《历史与社会》八上P76的习题(见材料6)足以掀起学生的头脑风暴,引导学生在这段历史的学习中进行深刻的思考:基于自东汉末年起众多割据势力混战,虽破坏了社会生产、涂炭了众多生灵,但形成了局部统一的“三国鼎立”;基于“三国鼎立”后出现的三百多年大分裂局面后果的影响;基于今天中国强盛局面的感悟……不追求答案的唯一,只引导学生基于相关史实进行理性思考、科学推理和生动叙述,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材料6:

又如,“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但生活中却随处可见短斤缺量、假冒伪劣等劣行。为了有效地实施诚信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可利用《历史与社会》八上P15的习题(见材料7),既帮助学生理解在春秋战国时期众多诸侯国掀起的变法中为什么商鞅变法能成功这一问题(商鞅为了顺利推行变法措施,先实施诚信于民,而这道习题反映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徙木取信”),又引导学生深度反思诚信对国家、对社会进步、对个人事业成功的意义,从而既有效完成了教学,又润泽了学生的心灵,达成了正能量的熏陶。

材料7:

四、挖掘综合类题型作用 培养综合能力

综合类题型在2011版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中明显增多,课中、课后都有分布,要求学生联系现实看历史或联系历史分析现在,通常有探究题、实践题(搜集资料、整合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相对于教科书中的其他习题而言是最难的。由于习题内容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比较强,故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最能体现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性质。

例如,《历史与社会》八上P105习题(见材料8),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从中获悉有效信息,找出属于女真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表格反映了女真姓氏与汉姓之间的关系,资料1反映了女真服饰(羊裘狼帽)对汴京服饰文化的影响,资料2反映了女真的乐器深受中原汉人的欢迎,资料3反映了女真睡火炕的习俗影响了北方汉人的生活,资料4反映了女真的饮食习俗。又要求学生联系历史探究今天生活中属于女真文化的痕迹。五则资料所反映的姓氏、衣食住行娱乐在当今仍有影响。以上信息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女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双向的而非单向的,中原文化影响了女真文化,女真文化也影响了中原文化,感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而成。

材料8:

又如,《历史与社会》八下P55的习题(见材料9),第1小题要求学生查阅资料,找出原产于美洲的物产———玉米、花生、马铃薯、甘薯、南瓜、番茄、辣椒。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史料,也可上百度搜索找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去伪存真)的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从另外的角度看待哥伦布航海这个历史事件,从而为第2小题的解答作铺垫。而第2小题则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的唯物主义史观及全球史观,对历史作出客观的全面的评价。有效地突出与突破本课“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的重难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这也是本课的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辩证的唯物的全面观点及全球史观的熏陶,最终有效完成本课教学。

材料9:

除上述题型外,《历史与社会》中还有一些习题的设计则体现了跨学科的理念,突破了单纯历史学科的局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大课程观理念。例如,要求学生“找一找李白及盛唐时期其他诗人的诗句,看看还有哪些诗句体现了盛唐风貌”“你能想出他们改用‘敲’字的理由吗?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既要求学生能按要求搜集相关诗歌(综合能力),又能品味这些诗歌(文学)———文史结合。又如,“你如何看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从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徐霞客几位科学家的事迹中,尝试总结作为科学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历史教学中穿插了德育的内容———政史结合。再如,“搜集文艺复兴时期的其他图画资料,挑选出你认为最能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向同学讲解”。既要求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追求有着深入的理解,又要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历史与艺术的结合……当然,对这几类习题的应用,应该有所选择,并非所有的习题都要用,也并不是所有的历史知识都需要与现实、文学、艺术相结合。它们更多只是作为拓展思维的一种训练,在不影响整堂课教学思路连续性前提下穿插应用。否则,应该回避。

上一篇:国家重点实验室申请下一篇:经典有哲理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