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案件的调查取证

2024-07-20

经济案件的调查取证(通用6篇)

篇1:经济案件的调查取证

人伤案件的调查取证

根据人伤事故处理的特点,人伤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在整个赔案处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人伤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有利于提高赔案处理质量、及时防范和制止人伤案件道德风险,切实维护保险双方的合法权益。人伤案件的调查取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对保单要素的调查核实

调查的重点包括:

1、投保险种与事故涉及的损失是否吻合2、事故发生时间是否在保险有效期限内

3、是否有特别约定,特别约定的内容与本次事故的关系

4、保费优惠项目与实际情况是否吻合,是否涉及赔偿金额调整

5、保单缴费情况

如存在承保问题,应由承保部门、核保部门核实,分管领导签字。

如存在缴费问题应由计财部门说明。

存在责任不明的,应由稽核部门给出稽核意见。

6、被保险人与车辆实际使用人、出险驾驶人、报案人之间的关系

7、是否约定行驶区域,出险地点是否超出约定行驶区域

二、对事故经过的调查核实

人伤调查员应注意以下方面,如有疑点应重点核查:

1、事故发生的现场情况,出险的确切时间,事故性质属单方事故或双方事故。

2、涉及伤亡人员人数,哪些属于第三者人员、哪些属于车上人员,哪些属于被保险人及驾驶员的亲属;是否选择座位投保及出险人员所处位置。

3、出险驾驶员的在出险时的状态,包括有无饮酒,是否经过酒精测试,对存在饮酒现象的应及时要求交警部门进行酒精测试;是否存在疲劳驾驶现象,对存在疲劳驾驶迹象的应及时要求交警部门进行调查和测试;是否存在服用违禁药物现象,对存在服用违禁药物迹象的应及时要求交警部门进行检验等。

4、出险车辆有无超载重或超载客,及时要求相关部门进行超限装载的记录和核定;有无改变使用性质或从事非法营运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查询问和记录,注意保存有效证据;出险车辆有无移动现场或逃离现场,注意取得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

5、注意出险时间和报案时间的关系,出险48小时后报案的人伤案件,应作特别记录,查勘时应了解确切的出险时间和延迟报案的原因。

6、注意出险时间与起保时间和保险终止时间的关系,对于起保后7天内出险和离保险终止时间7天内出险人伤案件,应作特别记录,查勘时应了解伤者受伤的确切时间。

7、对方车辆是否保险、投保险别、限额及承保公司。

8、事故中驾驶员所负责任、违章情况。

三、对伤亡情况的调查核实

根据伤者的实际情况,对伤亡情况的调查核实要求分为三个部分:

1、对于涉及到住院治疗的,每案均应进行调查核实;对涉及多人伤亡的,必须每案进行调查核实。

2、对于受伤人数在3人以上的,以及单个伤者需手术治疗的,除在接到报案后进行调查核实外,还应该进一步跟踪治疗过程。

3、对于涉及到医疗费用自负费用、各种赔偿费用标准,以及提供相关单据等项目的,应及时告知被保险人,并由被保险人签字确认。

调查的重点包括:

(1)伤亡人数,分别了解各自姓名、年龄、性别、从事职业、户籍情况;(2)了解伤者诊断病情、入住科别、经治医师、治疗方案、是否手术、用何手术方式及内固定器材,是否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医疗费用情况,是否合理治疗及用药;

(3)伤者既往病史、家族病史、是否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等慢性或原发性疾病并进行相关治疗;是否存在与本次事故无关的其他伤病;

(4)是否可能评残,可能评残等级;对可能重度残疾(按GB18667-2002标准五级伤残以上)或死亡伤者应调查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婚姻状况、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的年龄、职业、身体状况、劳动能力情况;伤者肢体残损、颜面损伤、牙齿脱落、体表大面积疤痕形成的,必要时,在征得伤者同意,拍摄伤情相关照片,佐证以后伤残评定的合理性;

(5)护理人员人数、姓名、年龄、工作单位、每月收入情况;

(6)对住院医疗费估计超2万元的案件,应多次追踪调查,发现医疗费用或方案超出标准的应及时与主管医师或医院主管领导交涉,并向客户反馈;

(7)向客户反馈伤者不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超标准用药情况,以及与本次事故无关疾病的治疗情况,指导客户在调解中坚持原则;

向客户反馈伤者工作单位及每月收入情况,以及护理人员每月收入情况,防止不合理误工费、护理费发生;

(8)告知客户相关赔付标准,如社保医疗范围、床位费用、误工费、护理费、伙食补助费、死亡赔偿费、伤残补助费等;

(9)告知客户人伤案件索赔时所需单证包括: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交通事故调解书或法院判决书或调解书、医疗费发票或收据、医院收费清单、伤者收入证明、护理人员收入证明、法医伤残鉴定书,门急诊治疗者需提供详细的门急诊病历、住院病历,以及其他相关单据和证明;

(10)告知客户我司认为合理的误工时间及二次手术费,防止医师不负责地开具超标准误工时间及二次手术费用,造成客户不必要的损失;

(11)若涉及伤残的应及时通知我司,结合伤者病情决定是否向上一级法医鉴定部门申诉,在规定时限内申请重新评定伤残等级;

(12)对于需要支付营养费、康复费的伤者,与主治医师及时沟通,了解是否需要、支付标准和支付时间,并及时告知被保险人;

(13)涉及整容费用的,与院方及时沟通,了解整容项目、费用,并及时告知被保险人;

(14)对伤者要求转院治疗的,向院方了解是否需要转院、是否按照社保规定程序办理转院、转院收治医院,了解陪护人员情况;

(15)对评定伤残等级的伤者,了解其存在“长尾巴”赔款的可能性,对存在可

能的,与被保险人协商一次性赔付事宜;

四、对单证资料的调查核实审核的重点

1、审核医疗发票及医院证明是否真实有效;

2、审核是否存在不属本次事故所致疾病的治疗情况;

3、审核医疗费用是否合理,床位费是否超标,是否包含其它间接费用;

4、审核伤者和护理人员的收入证明是否真实;

5、审核误工费及护理费的赔偿时间、标准是否合理;

6、审核续医费或二次手术费是否与医疗证明相符、标准是否合理;

7、审核伤残评定与伤情及治疗情况是否吻合,是否合理;

8、审核赡养、抚养关系是否真实,被抚养人人数、分担比例、赔偿标准、户籍情况、劳动能力状况是否真实;

对被抚养人调查难度较大的,可合并重案或法务岗介入调查;

9、是否需要营养费、标准是否合理;

10、是否需要康复费及标准是否合理;

11、整容费的确定、就治医院及标准;

12、审核所有赔偿标准是否按照当地政府公布的相关费用标准执行;

13、审查住宿费、交通费票据的真实性、有效性,与治疗及事故处理过程是否吻合;

14、审查转院手续是否符合社保规定程序,是否事先通知交警部门和保险公司,审查转院陪护人员的人数、转院地点与交通费单据是否吻合,审查转院期间住宿费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五、调查取证的手段

1、实地勘察: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划定勘察范围,确定勘察顺序,拍摄全景及具体部位照片。通过对现场残留物、现场痕迹和现场地理位置的观察,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的真实性。

2、访问笔录:赶赴现场走访现场目击者,寻访知情者,询问被保险人、驾驶员、伤者、伤亡者亲属等,做好寻访笔录,并由被询问人签字确认。

3、获取证据:通过对交通管理部门的走访,取得交警部门对事故现场的记录材料复印件和现场照片;通过对公安部门和当地政府部门的走访,取得关于伤亡者家庭、收入、供养等情况的证据;通过对伤亡者及亲属、陪护人员等单位的走访,取得误工情况及标准的证据。

4、提取残留物:提取现场遗留的衣物、毛发、血迹、物质碎片等与事故车上的残留痕迹、伤亡者进行检验,核对伤亡人员的真实性。

5、视听资料的运用,包括录音、录像资料以及其他科技设备取得的信息资料,有利于收集、保存和使用,对于存在欺诈可能的案件,可以将其作用扩展至法学过程,作为交涉、拒赔证据。但对相关当事人运用视听技术取证时应遵循法律规定,避免证据失效。

篇2:经济案件的调查取证

案件检查对于纪检监察机关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本职工作。其中对于案件调查取证的方法和技巧,是实现在违纪案件调查中寻找突破口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而有效地完成案件检查工作。

调查取证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法律、法规、财务、金融、心理等多种学科。它的基本要求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它的内容包括被调查人的历史及现状,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手段、发展过程、原因、条件、涉及的人和事以及造成问题的后果,当事人的责任等等。办案人员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磨练,积累经验,从中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调查取证,要善于讲究策略,我们通过案件的积累,总结了几点方法经验:

一、灵活运用证据。证据是定案的基础,准确、客观、合法的证据,是突破案件的关键。适时、高效地利用证据,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持有部分证据的情况下,调查人员不要急于抛出证据,要根据调查对象的情况灵活掌握,不要轻易把自己的底子亮出来,而要控制好使用证据的时机,抓住对方薄弱环节,又稳又准的精确击中要害,同时利用一组证据获取更多连锁证据。在实际调查工作中,有些调查对象对自己错误的隐蔽性持高度自信,认为纪检监察机关掌握不了证据,顽固抗拒,隐瞒搪塞,不轻易将错误事实说出来,调查人员当发现某个已被掌握的关键性事实上谈话对象在做虚假陈词时,就可

1抓住这一漏洞,抛出足以能戳穿其假话的直接证据,连续、猛烈地攻击过去,给调查对象以强烈的刺激,使其猝不及防,打乱其思维,内心产生巨大压力,自信感消除,让他认为我调查人员已经取得关键性证据,辩解已无意义,使其原有观念彻底消除,只能如实交待自己的违纪事实。在工作进行中,调查人员要善于利用手中收集到的证据材料,例如在调查盘山县胡家镇二夹村XXX一案中,我们将证据材料整理成卷,在调查过程中带在手边,让调查对象从外表看到我们已经形成比较充分的材料,同时我们在谈话过程中也不时地翻阅材料,在调查对象面前显出一副胸有成竹的姿态,让调查对象感觉到我们掌握的事实充足,给调查对象以无形的压力,不敢说假话,从而配合我们取得更多的有利证据,给此案的突破带来极大帮助。

二、掌握谈话技巧。谈话这一技术手段在案件检查中运用得比较普遍,它是案件检查的重要工作形式和基本方法之一,同时也是纪检监察案件检查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谈话技能和技巧的高低,运用得是否得当,是衡量案件检查人员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学习和掌握谈话的技巧和技能,提高谈话水平,对做好案件检查工作,顺利完成案件检查任务,提高案件检查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们要明确谈话的目的,要紧扣被调查人所犯的错误事实是否存在、当时事情的真相是什么这个中心来进行,使错误事实全面地展现出来。同时,谈话要分清主次,详略得当,先问什么,后问什么,从什么地方问起,哪些是关键问题,要有系统的计划,做到井然有序,少走或不走弯路做到突破防线,力图查清事实。尤其要注意的是,谈话

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谈话的分寸,可进可退,不要说绝对性的话,时刻把握节奏和主动权。另外根据环境、氛围、谈话对象心理情况的不同,可采取相应的办法,借助优势,有所侧重点。比如有些调查对象侥幸心理严重,自认为防守严密没有破绽,表现出轻松自信,没有思想压力,嬉笑扯皮无视调查人员,对此,调查人员要趁其在狂妄自信,缺乏防备的情况下伺机寻找漏洞,重拳打出有分量的证据,进而快速突破谈话,加快谈话速度,言辞严厉,给其施加巨大压力,使其情绪突然紧张,慌了阵脚,在此基础上,调查人员不应松懈而是要进一步指出其错误的严重性和恶劣态度的不良后果等,最终取得谈话进展。而有些调查对象情绪紧张激烈或者比较低落,我们可以先缓和气氛,采取聊天式的谈话方法,打消他的对立情绪,在各种话题中寻找突破口。例如在调查盘山县甜水乡二创村XXX一案中,我们事先了解到其妻身患重病,在调查中该调查对象情绪紧张低落,我们主动询问其妻病情,并表示理解与安慰,不但缓和了谈话的气氛,也让调查对象心态得到了宽慰,从而乐于配合我们进行调查工作。

三、巧妙运用财会知识。近年来,经济案件屡屡发生,“账证检查”是指案件的承办人员利用会计、审计知识对案件中的有关账目、凭证所进行的勘验检查活动。这种账证检查活动是查办案件检查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属于查办案件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案件账证检查内容比较多,掌握财务必备知识在查案工作中尤为重要,但掌握了财会知识的办案人员不能仅仅是一个会计,而是要运用财会这个工具,运用一定的技巧,查找或推理出账务中的可疑问题。在查办经济

案件中,有时会遇到所反映的问题,并不具体,而且所涉及到的账务是一套复杂的会计账务,仅仅就会计凭证翻阅几张可疑性的票据、几笔可疑性的调账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是这样的,调查时间花的不少,但对所查单位的账务,其资金的来源、使用、结存,在调查人员的头脑里还是一塌糊涂。涉及到这样的账务,首先要利用一定的时间,从总体上把握账务,也就是要把大账搜理出来,调查人员必须把所查账务的这条主线抽出来,然后通过这条主线找出支线,针对不同的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核对,这样在办案之初,在办案人员的大脑里,对所查账务的轮廓括就突显出来了。例如在调查盘山县拘留所XXX违反财经纪律一案中,我们先把该单位的收支总账进行了数据的核对,然后对该单位的收入和支出进行逐月、逐项的详细核对,经过大量的数据比对分析,我们发现其存在不合理收入和支出的问题以及账外设账,擅自坐支等问题,从而形成了其违纪事实的强有力的证据。

四、做好调查笔录。在案件检查工作中,调查人员与调查对象谈话是调查取证中最直接、最重要、最基础性的工作,调查对象的口供陈述,是通过调查人员以笔录的形式表现出来作为证据的。因此,认真做好谈话笔录,提高笔录质量是查办案件的关键。首先要求记录人员有扎实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流畅的书写能力,做到内容清楚、完整、真实,除要把与案件关联的问题记清楚外,还要把取证的时间和地点、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调查人的有关情况、调查情境等记录下来。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明确笔录的重点,取有效之证。调查笔录应当场制作,个别进行,必要时,可以录音、录像。在接触调查对象之前,调

查人员必须全面掌握案件材料,熟悉案情。要有明确的分工,谁问谁记,先问哪些问题,后问哪些问题,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分工明确,密切配合,使谈话和记录有条不紊地进行。在记录调查对象口供陈述时,要重视情节,把握关键,掌握好哪些该详记、哪些该略记,特别是一些关键的字眼,一个字也不能漏掉。记完后,记录人或谈话人要对记录进行认真检查、细看,当面修改不准确的词句或有矛盾的地方,然后,让调查对象签署意见和姓名、日期、按指印。

篇3:经济案件的调查取证

关键词:经济学,大学生,经济现实

1 引言

2008, 2009年的金融危机是一个全世界都热门的词汇, 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经济学类大学生, 是社会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新一批后备骨干力量, 却对经济现象知之甚少, 对本次金融危机关注度较低, 经济学类大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现实脱钩, 对专业自身了解度较低, 兴趣也不高, 进而导致就业时的茫然无措。针对这样的状况, 本文对上海大学经济学类二年级学生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对当今社会经济现状关注状况、对自己所学专业就业情况了解度、对自己能力信心度,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65份, 回收230份, 其中有效问卷214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04%。本次调查以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经济学类本科生为主要调查对象, 还抽调了悉尼工商管理学院, 房地产学院的经济学类本科生, 同时特别访谈了上海交通大学王同学, 南京大学陈同学, 苏州大学周同学这三名经济学类专业同学。

选择经济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是因为“金融危机”是今年各类媒体出现最频繁的词组之一, 其影响范围之深之广, 超过前几次世界性金融危机, 在这样一个不容乐观的社会环境下, 对作为今后经济工作后备力量之一的经济学类大学生的调查结果, 可以有一定的代表性。之所以又特别访谈交大、南大、苏大的三名同学, 是希望调查有区域性的跨度, 涵盖面更广。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经济学类学生, 对社会经济现象了解较少, 且缺乏必要的关注度

作为一名经济学类的大学本科生, 其主导学科分支是经济学、金融和国贸, 这三者都与国际经济形势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于经济现象及形势的了解和关注, 是提升自身学术素养的必要条件, 不仅有助于学生自身学习的提高, 更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社会现象及本质的深入思考。这是一条大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有效途径, 更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必要前期了解。

然而, 在调查中显示, 学习与社会现实的脱钩是经济学类本科生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对于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如图1所示, 214人的有效问卷中, 仅46人, 占总数21.5%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关注。而有162人, 占总数75.7%的学生对于此次金融危机仅限于听说的层面, 并没有做深入的思考与探究, 还有6人没有关注。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现象脱节;另一方面, 学生自身没有去探究了解的意识, 无论哪一方面都说明了经济学类学生的自身学习与社会经济现象是脱节的, 学生们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考到很高分, 但却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漠不关心, 不了解。大学生不仅要有书本知识与实践要求的结合能力, 还要有对经济现象的关注和分析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 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调查结果表明这种能力却没有在大部分学生中形成。

如图2所示, 168人, 占总数78.5%的学生不会对经济现象做自己的思考, 书本与实际的脱离, 知识与能力的脱节, 带来的后果并不容人乐观, 一是学生会丧失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对社会经济现象的了解程度是相辅相成, 相互影响和消长的。二是带来对自己就业方向的迷茫, 对经济学类的学生而言, 所应对的社会现实的最大比重即社会经济现状, 因此对社会经济现状的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学生个人对社会对就业市场的认识程度, 对于即将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们而言, 社会上有太多与校园不同的东西, 很多人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所形成的理念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 甚至有的人人生观、价值观被完全颠覆, 由此会带来很多困惑, 产生很多社会问题。三是难以融入今后的工作岗位中, 经济学类的分支中, 除了经济学的理论性较强以外, 金融、国贸的实践性都相当强, 对经济现象和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显得尤为重要, 缺失这样的能力会成为融入工作岗位的一大障碍。

周同学 (苏州大学) :作为经济学类大学生, 应当对现实社会的经济现象关注很高, 因为社会的政治经济现象对个人的发展有着很直接很有效的指导作用, 而实际上能做到这点的人却很少, 对经济现象的每次关注和思考并不一定要相当深入, 但日积月累, 会渐渐沉淀为一个人的学术气质, 这样的气质将为个人综合素养大大加分。

3.2 学生对经济学专业了解度较低, 兴趣度不高

兴趣是学习者最好的老师, 那么兴趣又是从何而来呢?对某一事物, 在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以后, 才会逐步产生兴趣。

根据调查结果在图3中的显示, 有62%加上9%的学生, 对自己本专业的内容, 学习要求不了解, 学生们只是跟着学校和老师的步伐在走, 学校要求选什么课就去选, 没有思考过选学这些课可以对自己的哪些方面有提高, 某一门课程的主旨和目的在于何处。这种不了解造成了一种学习上的迷失和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对于学科自身的了解度不高会导致没有方向的学习, 无法定出一个长久的学习目标, 导致缺乏学习动力。在以往的小学初中高中里, 学生们的学习目标很明确——考上大学, 有老师们时刻提醒着, 学生们每天抱着这样一个动力和目的去学习, 那么到了大学以后呢?大学里的学习大多很自主, 完全靠个人的自觉性, 一些评论批评大学生到了大学以后自我放松, 甚至导致被学校开除。是的, 一部分原因是许多大学生放松了自己, 降低了自我要求, 但是究其根本原因, 还是学生们较之初高中缺失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这种缺失恰恰是源自对于自身专业的了解度过浅。

从图4可以看出, 47%的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内容是缺乏兴趣的, 甚至还有3%的学生非常讨厌, 这样的结果在学生缺乏对经济学类学科的了解的前提下是显而易见的。缺乏了解导致兴趣的缺失, 兴趣度和了解度是互相依存的, 成正比增长或缩减的, 越是了解得多越是会产生兴趣, 越是有兴趣越想要去了解。另一方面, 面对单纯课本的枯燥无味也会导致兴趣的缺失, 前面提到, 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社会脱节, 缺少了现实生动的例子举证书本上所教给的知识, 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兴趣度将大打折扣。

在对专业了解度和兴趣不足这样的现实下, 对当前经济现象的不了解成为一种必然, 学生们只会将书本中的知识背会应付考试, 没有足够的意愿和信心去了解当前的经济形势。在同学们对于有关经济报刊杂志的阅读或电视网络节目的收看率就可以看出一二。如表1, 可以发现60.3%的同学没有关注过经济类的报刊杂志, 有71.0%的同学没有关注过经济类的电视或网络节目。这样的比例已是十分大, 对这些传媒都没有过关注, 那么又从哪里来对于经济现象的自己的理解呢?

陈同学 (南京大学) :在进入大学之前, 我对所选专业有一点了解, 仅是自己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亲戚朋友的介绍, 网络上的评价, 但是并不权威, 并不专业, 缺少一个完整的架构了解。进入大学后, 可能由于大一大二都是公共课, 暂时还没有进入专业课的学习, 因此相对于其他学校, 明确的目的性不是很显著, 对专业的整体方向感把握较差, 对经济现象的了解度自然不高。我认为对专业的架构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会成为学习发展的障碍, 容易让人比较迷茫, 且在素质的培养上缺少目的性。

3.3 因对经济现状了解少, 经济学类学生对就业方向和前景迷茫

业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即将面临的严峻考验, 面对就业压力的不断扩大, 加之对自身素质应达到要求的不了解, 许多大学生对未来的前景很迷茫。在调查过程中发现, 经济学类学生中有84%“在你所想要从事的工作岗位上需要具备什么素质能达到你想要的薪水”的问题中选择了不是很清楚。再从图5可见, 214个学生中有157个对自身的就业能力不清晰, 30个学生对就业缺乏信心。

对于你需要具备的就业素质你有没有做相关的准备

对经济现状了解较少, 导致了学生们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 学习节奏相对松散。如表2,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41.1%的学生刚刚着手一些相关于就业的准备, 而有44.4%的学生还没有准备或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准备什么。这种没有目标性的学习, 使得学生对自身的现状以及毕业时需达到的要求不明了, 从而也造成了对于就业的迷茫和就业时的诸多不顺利。

学生们20年的学习生涯基本上全部在学校中度过,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体系已有了一个初步的形成, 但由于学习生活大多和社会脱钩, 许多学生当自己某一天真正独立面对社会的时候, 才发现原来过去的20来年自己活在一个精心编织的一个神话里。经济学与社会的联系度是相当紧密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对于一些经济现象的了解和思考, 会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更好地把握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和目的。当然很多同学会认为关注社会经济现象只是浪费时间, 很多同学都在努力考中级口译, 计算机等级之类的证书, 工作单位招聘时可能看重这些。但是, 这毕竟只是一种短浅的目光, 对于自身的长远发展而言, 关注经济现象, 进行自己的思考, 是一种自身全面素质的长久的提升, 在短期或许看不到特别大的利处, 但是,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逐渐体现出来, 因为这是一种长久的素养积淀。

有些同学采取了积极应对策略, 设法通过各种渠道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经济现象, 相信那部分积极应对的学生可以在将来的就业竞争大潮中取得一半的胜券。

王同学 (上海交通大学) :我对社会经济现象的了解并不是很多, 仅局限于老师的讲课和很少一部分的道听途说, 对于经济现象了解的缺失会影响到对自身专业的理解深度, 也会导致缺乏对将来就业的思考和计划, 没有前瞻性的学习必然会影响效果, 由于周边大环境的影响, 我也一直没有对社会经济现象关注太多, 但是我已经逐渐意识到这点问题, 正在逐步关注社会经济现象, 为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加深自己对专业的了解深度打基础, 为今后的就业做一些前瞻性的计划, 我也想呼吁学经济的同学们都行动起来, 多关注社会经济现象, 这样对自身的发展必然是有好处的。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学习和实践的联系

就经济学类学生而言, 学习与社会实际脱轨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找。一是学生自己。无论是误打误撞进入此专业的还是父母的意愿填报此专业的, 既然进行了经济学类专业的学习, 就应当为自己创造条件, 逐渐培养自己对经济学的兴趣, 多浏览经济网站, 多阅览经济书籍, 多与同学一起讨论当前经济现象。二是学校课程设置。作为学校, 可以适当增强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内容。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专业年级可适当增加一些对经济现象讨论的趣味活动, 如论坛互动, 读写互动, 开设一些实用性讲座、增加实习内容等, 这样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还可以让同学们在一起各抒己见, 促进问题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4.2 高中增开对于大学专业介绍的讲座

从高中填志愿时的茫然, 到大学选修专业专业课时的茫然, 到对今后就业方向的茫然, 这已不是个别现象, 而成为了普遍现象, 不仅仅是经济专业的学生有这样的困惑, 数以万计的大学生们反映对专业失望, 就业与专业不对口。学生对专业缺乏感性和理性的提前认识, 导致了随大流、盲目性, 人才资源浪费等负面效应。

篇4:论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取证

关键词:经济犯罪证据的特征;证据的发现与收集;客观证据;主观证据

一、概述

(一)经济犯罪的概念

经济犯罪这个词语,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中外刑事法律都没有对经济犯罪的含义作出明确界定"学术界一般认为是英国人希尔(E.C.Hill)在1872年最早提出“经济犯罪”这一概念。经济犯罪,顾名思义,是指与经济有关的犯罪,包括贪污、贿赂、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以及企业内发生的与经济相关的犯罪行为等。经济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经济犯罪也就无处不在。

(二)经济犯罪侦查

经济犯罪案件的由于其本身属于刑事案件,但又不同于一般刑事案件,因此其侦查取证的着眼点,突破点及侦查取证方式等与其他刑案有所不同,既有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同时又有刑事案件侦查的一般规律。所以要做好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不仅要借鉴刑案侦查的一般规律,同时也要根据经侦的特点来发现与收集证据。

所谓经济犯罪侦查,是指在我国的刑事诉讼过程中,符合法律规定的侦查机关,对涉及经济犯罪案件依法通过公开和秘密的手段,查找犯罪线索,收集犯罪证据,查明犯罪事实的一项专门活动。

二、从经济犯罪侦查的三个难点来看证据的发现与收集

“区别罪与非罪难”,“收集证据难”,和“抓捕难”被视为经济犯罪的调查在三个难点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会发现他们归根结底为证据问题,所以“如何通过证据来破案”成为经侦实践中的“瓶颈”。

(一)罪与非罪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获取证据是其首要的一环,只有获取了一定的证据,才能运用证据证明事实及其性质,而获取证据的工作一般集中于侦查阶段。经济犯罪独特的产生机制和运动规律,对发现和收集证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侦查人员在授理案件之后要做到两点,以尽大可能地避免定性错误。

(二)收集证据难

经济犯罪的突出特点之一,犯罪人在实施犯罪之前已经预先想好了要如何去掩饰犯罪行为,逃避法律制裁。其在犯罪之后利用专业或职业之便掩饰罪迹、毁灭证据的技能也会比一般犯罪人技高一筹。人们之所以对经济犯罪有“智能性”和“隐形性”的印象,不仅因为经济犯罪总体外观上的“智能”与“隐形”,也是因为记录和反映的证据具有同样的“智能”与“隐形”属性,在其形成、存在、发现和收集上具有其他刑事案件证据所不具备的特点,造成发现和收集证据时的困难。

(三)抓捕难

一般刑事案件除抓获现行犯外,大部分案件发案初期并不知道作案人是谁,侦查常常是從现场勘查收集证据开始,在分析判断案情后采取“以案找人、以物找人”的侦查途径。

三、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取证对策

(一)经侦措施、经侦技术与经侦策略的结合

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是指侦查人员在经济犯罪专案侦查活动中,以证明犯罪事实、缉捕犯罪嫌疑人、追缴赃款赃物为目的,所做出的实务性决策与安排,是对经济犯罪专案侦查活动所做出的具体部署与约制,是经侦措施、经侦技术与经侦策略的合理配置方案。

1.经侦措施

经济犯罪侦查措施是经侦机关为了揭露、证实经济犯罪事实,缉获犯罪嫌疑人而依法采用的公开或秘密的侦查方式。它包括两方面措施,其一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侦查措施及强制措施,如,询问、讯问、现场勘验、侦查实验、辨认、查询、冻结、搜查、扣押、逮捕、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其二是根据人民警察法和其他行政规定的非诉讼措施,包括跟踪、守候、通报、监控等。

2.经侦技术

经济犯罪侦查技术,通常是指在经济犯罪侦查中用以发现、记录、提取、保全、检验和鉴别犯罪证据的各种科学技术手段。

3.经侦策略

经侦策略是关于经济犯罪侦查活动中有效运筹实施以保证其活动效果的方法体系。经侦策略是侦但人员的一种智力结晶,它隐含在经侦措施和经侦技术的各种组合之中,经侦措施和经侦技术是它的外在表现形式,经侦策略通过选择适合的经侦措施和经侦技术来实现其制定的目的。

(二)经侦案件的实破口——客观证据的发现与收集

所谓“客观证据”,是指案件生后在相关的案件现场中所留下的痕迹、物证等犯罪“遗留物”,这些证据事实还没有进入人们的主观视野,其时尚未有除案发时的其他因素介入。因此侦查人员应该在这一证据发现与收集的“黄金时期”及时、主动出击,为查明案件事实及抓获犯罪嫌疑人寻求突破口。

1.进行现场勘查,搜查获取物证、书证

虽然说经济犯罪案件一般情况下没有犯罪现场,或者犯罪现场很难发现,但不能绝对地说经济犯罪案件便不需要现场勘查,对于部分经济犯罪案件,特别是“从事到人”的案件中,现场勘查依然是一项重要的侦查措施。

2.通过司法会计检查来发现及收集客观证据

司法会计检查也称查帐,是指在办案过程中,为了查明案情,运用专门的方法对有关的会计资料(如会计凭证、账簿等)进行分析研究,以解决案件所涉及的财务会计问题的办案措施。

3.仔细检查“小金库”

“小金库”就是指有关单位将依法要求纳入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不按照规定统一进行登记、核算,而是把私下筹集或私自转移的资金,没有登记入账而自己存放或使用的行为。

4.从“资金流”入手发现、收集犯罪证据

经济犯罪一般涉及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在各金融机构和流通渠道内的流动会有一条记载明确的线路图。对于侦查机关而言,摸清“资金流”流向,调查经手资金的相关单位,有利于为发现经济犯罪证提供更多的线索,为案件侦查提供明确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正鸣主编.《经济犯罪侦查新论》中国方正出版社.

[2]马兵主编.《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群众出版社.

[3]薛炳尧主编.《侦查学基础理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作者简介:

蔡金情(1983~),男,福建省晋江市人,现为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科员。

篇5:经济案件的调查取证

(2006-09-04 21:39:08)转载▼

分类: 经侦法学开创者

经济犯罪案件证据特点与调查取证方略

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这两周,我负责办理了一个中央督办的非法传销的案件,连续加班加点,通宵都好几个晚上,几乎没有什么时间来准备今天的讲课,讲得不好,还望大家原谅。我们在座的只有几个人来自于我们经侦部门,随着现在岗位交流的经常进行,其他同学也很有可能在将来哪一天会岗位交流到我们经侦部门来,今天我就简单谈谈,给大家一个基础性的经侦印象。

这里首先说明,我们这里说的所谓经济犯罪案件,是指我们经侦部门管辖的八十多种案件。与我们刑侦、治安、交警等部门办理其他刑事案件不同的是,我们经济犯罪案件特有的证据特点与调查取证方略。我们在座的应该大多数是来自于基层的办案民警吧,说到证据的特点与调查取证方略,很多人都可能认为这个很简单,比如说证据的特点,我们在大学或者各种书籍中都学过,证据的特点是什么?无非就三性“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但我们经济犯罪案件证据特点除具有这些因素外,还有一些特别的东西,证据特点不同,我们所采取的调查取证方略肯定也不同。

为了给大家好理解,我先举个例,我曾经主办的路某公司涉嫌骗取出口退税案。

基本案情:

2001年10月25日,深圳市路某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并于2002年2月8日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经营范围主要是进出口业务,公司法定代表人、犯罪嫌疑人卢某先后聘请胡某为进出口部经理、罗某为进出口部业务员、李某为财务和会计,从事进出口业务。从2003年7月开始到2004年12月底,路某公司先后代理全国11个省的26家公司货物出口,并签订了代理出口协议书,之后又虚构成为自营业务,接受上述26家公司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767份,价税合计7千多万元,其中税额1千多万元,路某公司向深圳市国家税务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分局申请退税,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1千多万元。

我国刑法第204条规定的骗取出口退税犯罪,是我们整个税案中最复杂、最难办的涉税案件,这种类型案件很复杂,涉及到税法中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国家出口退税等制度,以及我国刑法第204条规定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第205条的骗取出口退税罪等犯罪,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在此为大家解释这些,但我会尽可能给大家说得明白点。

基本框价图(略)

这个犯罪是怎么样发生的呢?问题出在开票公司(往往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空壳开票公司,许多时候有正常业务)和一些厂家手中,厂家有两种情况下产生:一是一些厂家生产出什么圣诞工艺品、瓷器等产品,要卖给外商,要么是没有资格办理出口或者申请出口退税(出口要有进出口权,申请出口退税也需要资格),于是就交给所谓的蛇崽或者叫货带代为办理;要么以上全具备,嫌资金回笼慢(申请退税需要预交百分之六点八的税,而且退税也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或者偷税(销售产品就要缴税,我私下悄悄进行,不做帐,就可以偷税),也把货交给所谓的蛇崽或者叫货带代为办理,从中偷税或者瓜分一部分国家退税款。而开票公司是怎么样产生这样的犯意呢?一是与蛇崽或者货带或者中间人共谋,骗取出口退税;另外一个是开票公司本身生产货物,但他知道在深圳的报关公司周围有许多的广东潮汕人做蛇崽或者货带或者中间人,专门做这个生意,开票公司就要求这些中间人找与开票公司相似的产品组织货物出口,骗取出口退税。这样,在这开票公司和生产厂家的需求下,在深圳报关公司周围的广东潮汕人做蛇崽或者货带或者中间人的中介下,找到外贸公司,把不符合申请退税资格的出口货物申请退税,共同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根据我们这个案件,我来简单谈谈我们经济犯罪案件特有的证据特点与调查取证方略。

第一部分 经济犯罪案件证据特点

路某公司涉嫌骗取出口退税案“两票两单”,增值税专用发票、完税凭证、报关单、外汇核销单

一、序列性

按照一定的流程,经过若干环节、阶段,依次衔接、循序渐进地进行,每个环节都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履行一定的手续,并留下相应的业务记录,而且这些环节和阶段环环紧扣,相互牵制,彼此印证。

二、对偶性

经济犯罪案件的证据还经常成双成对地出现,从而表现出对偶性的特点。

从宏观方面来讲,经济业务的各个环节,环环紧扣,每个环节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前手与后手,相应地,要证实一笔经济业务就要收集这双方面的证据;

从微观方面来讲,某一种独立的证据尤其是书证均有多个联次,在取证时应当尽量把各个联次收集齐全。

三、差异性

正常的经济业务与经济犯罪相比较,存在重大差异,这种差异由经济犯罪案件的证据从表现出来。因而证明这种差异的证据就是我们办案收集的重点。

第二部分 经济犯罪案件调查取证方略

一、按经济业务流程取证

1、收集的证据要能够完整反映一笔或者几笔经济业务的流程;

2、从证据链条中要反映出涉案财物的流向;

3、收集的证据要能够反映出经济犯罪与合法经济业务之间的差异。

二、从最容易突破的环节入手取证

1、多次作案的,可由近及远,选择证据充足、易于查清的犯罪事实着手调查;

2、多人共同作案的,可选择阅历浅、年纪轻、心理素质差的同案嫌疑人重点突破;

3、存在多个性质不同的犯罪事实的,从情节简单、最容易获取证据、定性明确的犯罪问题入手调查;

4、有多个知情人的,先选择了解案情又容易被说服者进行询问;

5、有财务会计资料可查的,可从审计财务会计资料入手打开突破口;

6、对多个调查对象或者案件事实同步进行取证,对犯罪嫌疑人形成“大兵压境”之势,将其各个击破,各方面调查工作还可相互策应,最终形成合围。

三、循涉案财物流向取证

四、从外围向中心逐步深入取证

五、运用秘密手段辅助取证

1、使用秘密手段可以发现证据所在,指明取证方向;

2、使用秘密手段可以获悉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或者逃避侦查的企图,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侦查措施;

3、使用秘密手段可以获取重要的案情资料,用于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口供。

六、运用谋略取证

1、打草惊蛇

2、将计就计

3、投石问路

4、调虎离山

5、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七、突破拒证僵局取证

1、发现并利用知情人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矛盾;

2、抓住知情人自身违法乱纪把柄,迫其作证;

3、商请知情人所在单位组织做其思想工作。

谈经济犯罪案件证据收集思路

在经济犯罪案件的证据收集活动中,由于证据收集不实、不当而导致举证不足、不力,从而影响刑事诉讼活动的现象比较普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在取证的总体思路上正确贯彻“两个基本”的原则,并在具体取证活动中突出“三个注重”、“两个配合”和“一个移交”,即:关注犯罪主体、犯罪数额和书证的调取;强调技术侦查手段的配合和司法会计手段的配合;将侦查过程中发现的相关违法、犯罪线索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妥善处理。

一、总体思路———正确贯彻“两个基本”的原则

经济犯罪证据的特殊性给侦查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何提高经济犯罪案件查证工作的效率,准确收集和审查相关证据,保证证据的确实充分,为公诉工作服务是经济犯罪查证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然而,从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2条规定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案件事实清楚和证据确实、充分”来看,在司法实践中,限于人力资源和司法资源的不足,我们根本做不到完全发现或证明原来客观上发生的事实。因此,在侦查过程中,正确理解和贯彻“两个基本”的原则,实现基本事实清楚和基本证据确实、充分是与司法实践情况相适应的,有着极其重大的实践意义,同时也是符合证明相对性原理的。

“两个基本”原则是“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是我国为适应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需要而提出的刑事政策和办案原则。

“基本事实”是指关系到定罪量刑的基础的、主要的案件事实,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谁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实施犯罪及如何量刑的关键事实。具体到经济犯罪来说,其基本事实主要体现在:(1)区别罪与非罪界限的事实,如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的界限;(2)区分此罪与彼罪界限的事实,如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界限;(3)决定追究刑事责任与否的事实,如是否存在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4)涉及划清重罚、轻罚的事实,如犯罪数额的多少或损害结果的轻重等。

“基本证据”是指认定案件基本事实的主要证据,不是认定有关基本事实的全部证据。准确认定和把握经济犯罪案件的基本证据,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定犯罪主体的基本证据,主要包括特殊主体和一般主体。就特殊主体而言,注重三个方面证据的收集:(1)证明犯罪嫌疑人所属单位性质的证据,如是国有还是私营等;(2)证明犯罪嫌疑人职权范围的证据,如是否是主管人员和直接负责任的人员,要转变单位法定代表人就一定是主管人员的观念;(3)证明犯罪嫌疑人与有关单位的隶属关系的证据。一般主体,主要是反映犯罪嫌疑人个体情况的证据,如年龄等。

2.认定犯罪主观方面的证据。犯罪的主观方面主要是体现犯罪主体故意还是过失的心理态度,决定了犯罪嫌疑人的主观罪恶的大小,涉及定罪量刑的轻重。主要包括犯罪动机方面的证据和犯罪目的方面的证据。经济犯罪主观方面的证据收集和认定较为困难,需要结合其行为手段及一贯表现等证据予以综合把握。

3.认定犯罪数额的基本证据。在经济犯罪案件中,犯罪数额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认定犯罪数额证据至关重要。犯罪数额的证据主要有涉案金额、损害后果的数额、违法所得数额、追缴赃款赃物的数额等。在收集数额基本证据时,要确实、充分,不能凭空猜测、主观想像;要注意收集各类书证,运用司法会计知识查账或鉴定。

4.认定危害后果的基本证据。危害后果是经济犯罪的重要情节,对定罪量刑有重要影响。认定危害后果的基本证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给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经济损失的证据;(2)给经济秩序和人民生活造成危害的证据;(3)给国家、社会造成严重政治影响的证据。

5.有关影响量刑轻重的基本证据。这些证据包括犯罪的事实情节(犯罪严重的情节、犯罪特别严重的情节),法定从重、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法定免除处罚的情节,以及酌定从重、从轻的情节等。

二、具体收集证据的做法

(一)经济犯罪主体情况错综复杂,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相互交织,要注重反映犯罪主体情况证据的收集。经济犯罪的主体远远超出自然人范围,有的属于单位犯罪的范畴;有的是境内外人员勾结共同进行;有的与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相结合,有组织、有领导地运作;有的是以单位的名义实施的自然人犯罪。由于经济犯罪主体情况的复杂性,收集证据时,要注意区别案件中的主体是单位还是自然人,是一般主体还是特殊主体。对于单位犯罪主体来说,设计证据收集目标时,应围绕单位身份的合法性,如工商注册、银行开户、财务登记等及法定代表人、业务负责人、经手人的个人身份等内容展开;对于个人犯罪主体来说,设计证据收集目标时,应围绕其户籍证明、身份证明、工作证明、专业或技术等级证明、职工登记表、出生证、护照等展开。对于特殊主体来说,应围绕其特殊的身份、工作职权等展开。

(二)因经济犯罪案件证据的数额可计算性,应注重有关数额方面证据的收集。经济犯罪案件中,犯罪对象常常是指向国家、集体或公民个人的财产,或者是其他具有经济价值的物品。这些财产或物品都是有形的、具有一定的财产价值,并可以测量其数额大小。这种数额集中体现了经济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一定量的数额是构成某些经济犯罪的构成要件,一定量的数额也是衡量某些以“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等为构成要件的经济犯罪的主要依据。此外,在一些没有以数额为构成要件的经济犯罪中,一定量的数额同样也具有决定作用。因此,数额成为经济犯罪定性、定罪的一个重要根据。反映到证据领域内,能够证明案件性质、社会危害程度乃至主观罪恶的证据通常都表现为可以计算或量化为具体数额的证据形式。

(三)经济犯罪证据的多书证性和书证的易毁性,要求收集证据中要注重书证的收集和固定。在经济犯罪中,犯罪人为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作案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各种证件、印章、名片、电子数据以及各种文书;特别是所涉及钱款的来源及去向,流通过程所留下的账簿、票据等,都是以相应的书证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经济犯罪案件中所存在的大量书证,在定案证据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对经济犯罪案件的查处起着极为重要的证明作用。经济犯罪案件的书证,以其表现形式而言,一般为账目、凭证、单据、表册、支票账户、函件、汇款单、合同、借据、提货单、通知书、电话记录等等。认识经济犯罪证据的多书证性,有利于确立正确的侦查方向,准确高效地收集定案证据。但经济犯罪证据中的书证又具有易损毁、灭失、篡改的特性,难以取证。在司法实践中,书证一般都是掌握在当事人手中,案发后,为了掩盖罪行,行为人一般竭力销毁或扣押所有相关书证,或者篡改、伪造相关书证,使大量原始证据灭失,阻碍了侦查工作的正常进行。很多企业内部由于监管混乱,存在多本账册及有关财务记录和资料,为行为人的违法犯罪提供了方便和掩护,使侦查人员难以查证。

(四)注重技术侦查手段和司法会计审查手段的配合使用。现行刑事诉讼法赋予侦查机关的侦查手段很有限,造成了传统侦查手段对付现代高智能化的经济犯罪的尴尬局面。因此,必须加强技术侦查手段与经济犯罪案件取证的配合,提高取证的能力。经济犯罪案件涉及大量的金融证券、公司财务管理以及税务等方面的专业性知识,在侦查过程中需要运用司法会计知识查账或进行会计鉴定。目前,我国还缺乏大量的专业性经济侦查人员,普通的侦查人员不仅缺乏会计学知识和查账技能,而且缺乏财务制度、金融管理制度方面的知识及计算机操作技能,造成取证上的困难和查证上的障碍,继而导致取证不足、取证不力。例如,在侦办经济犯罪案件中,会涉及大量的财务会计资料,这些书面资料是否能作为证据使用;作为证据使用时,其证明力有多大;如何获取系统、完整、有效的证据链等,涉及到对财务会计资料证据证明力的认识问题。司法实践中,大多数办案人员由于对财务会计资料证据证明力的认识不够,无法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进而导致在证据收集过程中出现证据链松散、关键证据证明力不足、证据收集抓不住重点、重复证据多等情况。笔者认为,除了传统的刑事侦查手段外,司法会计技术的运用,为经济犯罪证据收集提供了一种特殊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所谓司法会计方法,就是利用法律、经济、会计、审计、司法鉴定、证据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查找、发现、收集、提取、审查、鉴定经济犯罪案件中的有关线索和证据的专门方法。它包括司法机关为了寻找、发现、收集和固定有关财务会计资料或财产状况方面的证据,对案件涉及的财务会计资料及相关财物进行检查的诉讼活动。

篇6:州离婚案件的调查

对××州离婚案件的调查

当前离婚案件的特点

离婚居高不下2003年至2005年8月,全州共有62012对夫妻结婚,共有3663对夫妻自愿离婚,有7057对夫妻起诉离婚,自愿离婚和起诉离婚数量占同期结婚数量的17.3%。从时间上看,自愿离婚和起诉离婚数量,2003年分别为1034对和24

43对,2004年分别为1405对和2637对,2005年1月至8月分别为1224对和1977对,不论是自愿离婚还是起诉离婚,每年都在增加。

中年夫妻离婚比例上升如恩施市20个法律服务所近3年来共受理离婚案件488件,其中结婚在10年以内离婚的占48%,结婚在10年至20年离婚的占37.5%,结婚在20年以上离婚的占14.5%,最短的“婚龄”不到1年。

女性提出离婚的居多全州法院近3年来审理的离婚案件,女性起诉离婚的约占三分之二,男性起诉离婚的约占三分之一。

外出务工者离婚的增多如恩施市20个基层法律服务所近3年受理的离婚案件,68%的是外出务工者。咸丰县法院和利川市法院近3年审理的离婚案件,当事人是外出务工的分别占50%、35%。

因婚外情导致离婚的增多如恩施市20个基层法律服务所近3年受理的离婚案件,因婚外情导致离婚的占50%。巴东县法院近3年审理的离婚案件,因婚外情导致离婚的占19%。

草率结婚的离婚多如建始县法院和咸丰县法院近3年审理的离婚案件,因为婚前缺乏了解,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而要求离婚的,分别占22.7%、15%。

离婚诉讼调解和好难度增大如利川市法院和咸丰县法院近3年审理的离婚案件,调解和好率分别只有21.7%、11.1%,绝大多数离婚诉讼的夫妻最终分道扬镳。当事人要求离婚的态度坚决,有的夫妻一年之内3次向法院起诉离婚。判决不准离婚6个月期满后,当事人起诉离婚的逐年增加。

离婚对社会的影响

离婚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从积极方面看,离婚反映了人们思想的开明与开放,反映了人们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人们思想逐渐解放,“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婚姻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摒弃,人们的婚姻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注重婚姻质量。对很多婚姻不幸的夫妻来说,选择离婚就是解脱了精神枷锁,就是远离了家庭暴力,就是脱离了无边苦海。如果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要求离婚,有关方面就应该允许。没有感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幸福的。正因为如此,我国婚姻法作出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而《婚姻登记条例》更加人性化,将结婚和离婚完全视为个人的私事,政府只提供服务,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严肃法规后面蕴涵的浓浓人情味。

从消极方面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离婚导致未成年人犯罪上升。离异父母或对孩子过分溺爱,使孩子的性格朝畸形方向发展;或视孩子为包袱相互推诿,原创:wenmi114.com使孩子觉得自己没人要而自暴自弃;或迫于生计将孩子寄托在其爷爷、奶奶家里,使孩子无法享受到完整的家庭温暖,变得自卑、偏激、孤僻、冷漠;或将夫妻怨气转嫁到孩子身上,经常对孩子恶语谩骂、拳脚相加,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极大伤害,过早辍学甚至流浪街头,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据统计,2004年至2005年8月,全州警方抓获的刑事案件作案成员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16.9%。这些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不少是因父母离异缺少管教才误入歧途的。

因婚恋纠纷引发的命案时有发生。近几年来,州内发生多起因恋爱、婚姻、奸情纠纷激化引发的恶性案件。例如,鹤峰县走马镇有妇之夫晏某与有夫之妇林某勾搭成奸,准备各自离婚后结为夫妻。后来林某在亲友的劝说下回心转意,晏某恼羞成怒,于2002年3月22日晚将林家三口全部杀害。据统计,我州警方2003年至2005年8月侦破的命案中,因恋爱、婚姻、奸情纠纷激化引发的占23.2%。

离婚使一些人返贫。一些夫妻离婚后,因下岗、生病或其他原因,组成新的家庭又不幸福,打工挣钱没有信心,无法维持基本生活;不少夫妻离婚后,不严格按照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支付孩子抚养费,使抚养孩子的一方不堪重负。如咸丰县清坪镇张某离婚后连治病的钱都没有,只能靠低保补助金和亲友施舍维持生活。

离婚导致部分人对社会产生偏激认识。原创:wenmi114.com一些人离婚后,悲观厌世,自暴自弃,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对异性总是充满怀疑,不相信有真正的爱情和幸福,每天生活在戒备、焦虑之中,没心思生产和工作。

上一篇:消防检查整改报告范文下一篇:华为公司企业组织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