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双手画雨伞

2024-06-03

小班美术:双手画雨伞(精选2篇)

篇1:小班美术:双手画雨伞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各种伞的颜色和图案,激发幼儿对伞的颜色的好奇心。

2、通过观察伞的结构,掌握双手绘画的基本步骤。

3、锻炼幼儿的想像力和双手绘画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各种伞的图片、范画、实物伞。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领做一分钟律动。

2、导言:小朋友们表现真好,现在老师就送礼物给你们,高兴吗?请大家认真看这里。

二、新授部分:

1、老师要送你们礼物,高兴吗?出示实物伞,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我们先了解伞的结构,打开伞,看伞的上部,也叫伞面,像什么?伞的边缘像什么,再看伞的下部,也就是伞柄,像什么?伞柄有直的,也有弯的,都像什么。我们再看这把美丽的伞是都有什么颜色,图案是什么样的,幼儿共同回答。

2、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很多礼物,逐一播放图片,师幼共同欣赏并说出颜色和图案红色的热情,黄色的温暖,蓝色的凉爽,绿色的生机勃勃,粉色的温馨,多种颜色的浪漫。

3、我们欣赏了各种颜色的伞,小朋友,你们喜欢它们吗?

这些美丽的伞不仅美化生活,而且对我们人类有很大的贡献,请大家思考:伞对我们有什么用处?

4、伞对我们有这么大的贡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啊。那么从现在起我们要更加爱护它,喜欢它。对吗?

5、老师也非常喜欢伞,并且用双手画出了自己喜欢的伞,请小朋友欣赏一下,好看吗?你们想知道老师的伞是怎样用双手画出来的吗?

6、小朋友,你们想用双手画自己喜欢的伞吗?现在拿出双手,和老师一起模仿。我们一边模仿一边编个儿歌好吗?我们学过伞的歌曲,它还像什么,彩虹弯弯挂蓝天,波浪弯弯在下边,彩虹落下钩一弯,添上几道变成伞。

7、我们再模仿一次,认真看老师在素描纸上画,看起笔的位置,在上边中间位置,双手同时向下匀速运动,到一定位置画伞的边缘,双手匀速像里边画波浪线,最后画伞柄,双手同时向下运动,到一定位置收笔。伞柄可以单手画。这样伞的结构出来了。

8、再和老师一起模仿一次。说儿歌。

9、现在我们用灵巧的双手画上自己喜欢的伞吧。小朋友,有信心吗?绘画时,注意颜色搭配要美观。

10、教师指导。

三、结束部分:

绘画完成的小朋友把作品粘贴在伞宝宝展示会下边,并说说自己的画,大家互相欣赏。自然下课。

篇2:小班美术活动:子弹壳拓印画

在我园学军特色课程下,我们小班开展了《兵器真有趣》的学军特色主题活动。我们的孩子在众多的兵器中,对枪情有独钟。打枪需要什么?当然是子弹啦!小小的子弹壳也有许多的小“秘密”。那就让颜料和子弹壳两个好朋友来告诉我们吧!

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们喜欢用水彩笔、印泥等印印玩玩。在特色主题活动中,我们给他们提供舞台,满足他们的拓印需求。我们用颜料和子弹壳在白纸上进行拓印,让每一个孩子都来尝试点点、印印、滚滚等,创作一幅幅与众不同的作品。

二、实践与操作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子弹壳进行拓印画,感受拓印画的艺术美;

2.尝试用滚、点、印等方法,丰富作品内容;

3.体验拓印画的乐趣,敢于大胆创作。

活动准备:

每组桌面放有子弹壳若干、调色盘并调好颜料、抹布、水粉纸等;幼儿事先穿好罩衣;子弹壳模型坦克、飞机。

活动过程:

1.出示子弹壳,玩一玩子弹壳。

(1)出示子弹壳,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是什么?你玩过吗?你是怎么玩的?

(2)幼儿每人一个子弹壳玩一玩。

(3)小结:子弹壳的玩法。

教师边玩边总结:子弹壳可以吹哨、滚一滚,可以竖起来两个互相敲一敲。

2.探索:子弹壳和颜料做游戏。

(1)创设游戏情境,吸引幼儿。

师:子弹壳还会和颜料做游戏,我们来看看它们怎么做游戏的?

(2)引导幼儿用玩子弹壳的方法,尝试将子弹壳沾上颜料在纸上涂鸦。

教师示范将子弹壳轻轻压到纸上,纸上出现一条印痕。

(3)幼儿在报纸上尝试拓印。

师:猜猜它还能变成什么?

教师用印子弹壳的方法,印成一朵花或太阳。

我们用子弹壳圆圆的头也来和颜料做游戏,怎么玩呢?

启发幼儿先思考、尝试,然后教师介绍变成雨点、变成珍珠项链等。

教师先让幼儿用刚才的方法试一试,自由涂鸦。

师:刚才我们玩子弹壳时,子弹壳还能滚一滚,现在有颜色的子弹壳滚一滚会怎么样呢?试一试!

幼儿在报纸上自由尝试各种滚法,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可以变成什么?

3.欣赏范画,感受作品的美。

欣赏教师作品,引导幼儿猜一猜这是怎么画的?

教师总结:这幅作品是用子弹沾颜料压出来的,还有的是用子弹壳的头印出来的,还有的是滚出来的。

4.边示范边介绍拓印方法及操作规则。

(1)子弹壳在颜料里滚一下后,用手拿起轻轻在纸上印一印、点一点或滚一滚,变成你想要的东西,变成太阳、树、雨点、小河等都可以。

(2)要注意纸面要干净,颜色没了再到调色盘中滚一滚。

(3)印好后的画要放在桌面晾干,然后用抹布擦干净小手。

5.幼儿用子弹壳自由创作。

(1)幼儿选择材料,自由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延伸:欣赏幼儿作品。 三、成效与反思

子弹拓印画是我们的第一次尝试,通过幼儿自由地探索子弹壳的玩法,对活动的重点环节进行了调整,明确在拓印中的规则和要求。在教师语言的提醒下,幼儿能明确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做什么。从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可以看出,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很浓,教师也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探索空间。对于子弹壳做的艺术品——坦克、飞机模型的出示和欣赏也恰到好处。因为有了规则的细化,在活动过程中,层次就很分明,逐步引导幼儿,如放松玩一玩,说一说,动一动,幼儿兴趣高涨,说到和颜料做游戏,幼儿好奇地围了上来,观察老师怎样用子弹壳和颜料做游戏,示范过后,让幼儿自己做游戏,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探索子弹壳能做什么。幼儿在表述时有了自己的想法,思维比较活跃。活动时间是有限的,“互相欣赏作品”作为活动延伸在活动后开展,让活动更加圆满丰富。

幼儿的作品有满幅的圆点的图案,是来表现衣服的花纹;也有一枝“梅”似从墙角伸出;也有大师的随性而提……孩子们的创意无穷!

四、对话与解读

活动素材:

子弹壳制作艺术品

创新之处:

在生活中树叶、玩具等物品都可以拓印,但是子弹壳在生活中不是很多见,是我们部队幼儿园特有的资源,幼儿玩起来的方法很多,我们抓住子弹壳的特性,请幼儿尝试点点、印印、滚滚,创作一幅与众不同的作品。

专家点评:

上一篇:餐饮值班管理制度下一篇:家长助教活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