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学生数学小课题

2024-08-04

聋哑学生数学小课题(通用6篇)

篇1:聋哑学生数学小课题

《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课题结题报告

作者:三明市列东中学 张锦林文章来源:上传[文章录入日期:2007-05-30]2004年3 月,《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课题立项为三明市重点课题,如今已经到了结题时间,现将这一阶段的课题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选题意义:

在初中阶段,新课程标准以课题学习方式来进行“数学知识的初中与综合运用”。数学课题学习是学生探究问题的一个重要过程,其主要工作由学生自主完成,具有实践性。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是师生交流合作,开展数学课题学习的一种很好方式,是新《标准》的评价体系中的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的一种尝试。

多年以来,数学教育家们不断地探索数学教育的发展,数学建构主义认为:数学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它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生的这种建构即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但又不能单纯地提取,而应当超越所提供的新信息而建构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只有通过自身操作活动和再现创造性的“做”,才能是一种有效的学习。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中,也把人的智能结构扩展成言语逻辑、视觉、肢体、音乐、交流、自知和自然观察等八个方面,相对于过去智力发展中的狭隘强调语言与数理逻辑智能来说,这八种智能更加准确地描绘人类智能的面貌。根据这一理论,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数学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的、综合的学习机会,让学生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并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在这一方面的探索中,美国的“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模式先后在英国、日本等国广泛应用,这种数学教育教学方法,把过去的学数学提升为做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了数学的再创造。现实数学教育(Realistic Mathematics Eduction)家弗来登塔尔(Freudenthal)与“大众数学”(Mathematics for all)倡导者们都提倡把数学学习与现实结合,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我国从一开始进行数学教育改革就不断提出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要通过各种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数学。特别是在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在这一方面作了重大改进,其最大特点就是增加了把“现实数学”作为数学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把数学

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要结合自身实际解决问题。数学课标中,把课题学习列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二、课题研究设计的合理性分析: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文献调查、经验总结等方法。边实践,边学习,边指导分析,边总结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教养学生进行数学探索和撰写数学小论文的课题研究之路。运用教育指导、教育诊断、群体综合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适合现阶段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适合现阶段的初中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有利于初中学生科学地学会学习数学,学会探索数学,有利于更全面地评价学生,几年的实践说明这是可以适合初中学生的一项课题,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三明市列东中学是三明市第一批进行课改实验的基地之一,学校重视课题研究。张锦林老师于1997年毕业开始进行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写作,已经积累一定的经验,并且这一课题2002年9月开始在三明市教科所数学教研室的指导下全面展开,在实验过程中本人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初中教师与学生可行的方案。另外张锦林老师在计算机方面也在专长,已把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写作与计算机有机结合,并对学生数学小论文实施了计算机管理与作品整理,还开办博客加强数学小论文撰写的指导。同时张锦林老师对数学教育工作兢兢业业,年轻且富有钻研精神,对事业执着,在备课组中能很好地团结所有老师共同参与,有很好的协作能力。这些都为课题的展开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课题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分析:

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是否成功开展,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数学小论文写作的层次要求和对象特点的把握,不仅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存在很大的差异,初中各年级的学生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与之相适应,需要对数学小论文写作的形式、难度和结果要求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不同学段的学生要从探索难度,学习形式,教师指导和学习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进行充分地、准确地安排,要与学生的学习与时俱进。

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方法和能力的不同,对学生撰写小论文的要求要与时俱进。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用数学知识能力的水平我认为应当作如下安排:

七年级上学期:主要以了解初中数学小论文的特点和学习撰写数学小论文片断。这一阶段,学生刚刚进入初中,还处于一种适应阶段,对数学小论文的认识非常有限,此时不应马上提出数学小论文的写作,而是应该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小论文的特点,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探索的兴趣,开展数学小论文的片断描写,让学生写出自己平时数学学习和数学探索的过程与感想,体验数学小论文与自己并不远的感觉,防止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基本了解初中数学学习特点,有了上学期的数学小论文片断训练和他们与数学小论文写作的亲密接触,基本可以消除对数学小论文的距离感。我认为,这个时候才

是提出数学小论文和加强数学小论文写作训练的最好时机。因此本人在这个学期的指导过程中,要求学生初步进行数学探索和积极进行数学小论文写作训练。

八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数学探索和数学小论文写作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撰写数学小论文的能力,本人认为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开始加强合作意识,提倡学生进行合作探索,合作撰写比较规范的数学小论文,同时要进行数学小论文写作的交流与探讨,共同提高数学探索和撰写数学小论文的能力。

八年级下学期:要让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探索和及时撰写数学小论文的习惯,要继续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加交流的次数,结合实际合理确定交流范围,做有效交流与真正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为将来进行深入数学学习和数学探究作好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准备。

九年级:九年级学生不仅数学知识难度提高,时间紧迫,还面对中考等各方面学习和心理压力,对数学小论文写作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曾经有不少老师就建议我在九年级应该放弃这一课题,给学生更多的应试学习。但我通过实践,觉得这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正是由于九年级的数学知识的深化和学习的压力增大,我才觉得更应当引导学生在提高学习效率,增加有效学习时间,促进数学成绩的提高方面提出更新的思考。实践中,我稳中求新,坚持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结合教材开发学生潜力,发挥学生前两年写数学小论文过程中养成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结合新数学知识的学习,在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提高,以及如何应试方面进行探索,寻找到了一条适合毕业班学生再进行数学探索和撰写数学小论文的有机结合点,让数学小论文写作不仅不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还进一步发展了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的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探索和撰写数学小论文方面得到延续。所以说,这一阶段的指导,我认为应当把数学小论文写作完全结合到平时的数学学习和提高中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成绩。

四、课题研究方法分析:

撰写数学小论文的能力不是靠一两天的指导或突击训练可以形成的,它必需渗透到平时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应结合实际教学的内容和进度给学生不同程度的指导,让学生积累数学小论文所必需的素材和感受数学小论文撰写的方向。同时,也让学生体验数学小论文的内容的广泛性,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比如我在教学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时,结合加法运算的法则,启发学生去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否也有类似加法运算的运算法则呢?有一些学生进行探究,得出了一些很好的结论。

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提供论文方向,新教材对于我们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来说,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因此,教师在使用新课标教材的同时,要适时地指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与数学小论文的素材,为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做准备。例如,在讲授中心对称时,可以结合轴对称和旋

转对称,引导学生去探索其中的一些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学习,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指导总结型论文的写作。这个时期,是指导学生正确归纳和总结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所学知识的好机会。这一阶段,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与方法的总结,多进行师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用小论文的形式表达出同学们的不同学习方法,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在平常学习生活和师生交流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后写出数学小论文。生活也是数学创作的重要来源,是锻练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良好机会。平时要求数学教师多观察身边的各种自然现象,发现身边的数学现象,多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来认识世界,研究世界。比如我们正好在中秋节前一两天上到旋转对称,我在课堂中就以中秋节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月饼的形状与图案,研究它们与所学知识的联系,不仅活跃了课堂,还指导了学生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进行数学研究。

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的方法也要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度和程度的变化而要与时俱进。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入,必然影响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研究方法的掌握,因此,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的过程一定要注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教师要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研究方法的深度和程度来决定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的不同方法。

五、课题研究成果小结:

1.《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初探》2004年1月发表于《三明教研》,并发表于《现代教育科学》杂志(CN22-1339)

2.数学小论文写作与交流课(光盘1张)

3.数学小论文写作与交流课教案2篇

4.学生数学小论文集(3 本)

5.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原始材料(约5000篇)

6.课题参与教师研究论文(4篇)

7.教师研究心得(4篇)

8.学生数学小论文选题分析(2 本)

六、本阶段课题研究的主要特点分析:

1、着眼于建立新型的数学教学模式:建立以指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索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学,把学生学习数学引导到探索式学习中来,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写作。

2、以数学新课标为指导,以数学课题学习为根据,以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为手段,探索新课标下的数学课题学习与数学评价的进一步深入,摸索适合初中师生进行的数学小论文写作

校本课程。

3.撰写数学小论文对学生学习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形成的促进作用

4.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的经验积累与成果

5.学生对初中教材中的数学小论文选题分析

七、课题研究中存在问题与建议分析

1、每个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均承担满工作量任务,在课题研究方面的时间上比较不能得到充分保证,对学生数学小论文的评价不够到位。

2.在初中数学小论文选题方面研究不够深入,在结合教材方面还不够深入。

3.如何结合课堂教学更有效地分析把握数学小论文撰写的作业方面做得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撰写数学小论文的作用方面,交流不够。

4.今后的指导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的指导与评价,结合课堂教学,结合课程标准,使数学小论文的撰写更加规范,更加有效。

一个阶段的总结并不意味着这个课题的结束,而应该在总结经验的前提下,更加有效地发挥优势,继续开展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工作,为学生学会学习数学、学好数学、提高数学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水平而继续努力!

篇2:聋哑学生数学小课题

伊宁市第一小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小课题“小学数学有效

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计划

根据“伊宁市教研培训中心2013-2014学年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主线,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升教师的科研及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工作目标,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创新教研思路,转变教研方式,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不断提升教科研工作水平,达到整体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本学期我校数学教研组将继续开展以“小学数学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为内容的小课题研究,结合教研中心制定的总计划,现将我校小课题计划制定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教学、教研理论水平,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上学期的理论学习内容不够系统,缺乏全面性、深层性。本学期的理论学习将及时纠正前期出现的失误,力争做到学习扎实有效。本学期将组织教师集中系统学习《李吉林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情境教学的相关内容。要求老师认真学习,做好详实的学习记录,此外,于9月分别安排一次教师课题理论知识的集体学习和自学活动,以上各项学习活动教科室负责做好检查和资料的收集存档工作。

二、以“研训一体”数学组内课赛课活动为平台,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本学期课题组要求每一位课题参与教师以平时课堂教学为抓手,将日常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明晰研究思路与方向,密切联系实际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为将市级课题“小学数学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的研究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校于2013年10月14日起,计划用一周时间组织开展 “研训一体”数学组内课赛课活动,学校数学学科的全体教师参加此次活动。每组由一位教师主动授课,组内教师共同参与选课、备课、磨课,理论提升,再到试讲,争取准备一节高质量的课,集中展示。课题组全体教师必须参与听课活动,并于下周一的课题学习时间进行有关有效情境创设为主题的集中评课活动。

1伊宁市第一小学

本学期重点研究方向为以“研训一体”组内课赛课为平台的典型课例研究。课题组研究人员互相听课互相讨论,共同提高教学能力,在本学期可以通过实验研究,写出自己最满意的一个典型案例,写出自己的一份实验研究论文,这不仅是实验研究的需要,也是提高自身素质、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课题组于12月上旬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交流与小结活动,总结优秀经验,加以推广,实现资源共享。

四、做好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课题组成员在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要勤于思考、善于动笔,不断提炼研究经验,积极撰写学习心得、课题研究反思、课例等。课题组做好各项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五、具体工作安排:

伊宁市第一小学数学教研组

篇3:聋哑学生数学小课题

一、指导学生学会选择, 设计“小课题”

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教师可以挖掘一些蕴含数学内容的生活资源, 让学生有兴趣想通过自身努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从而也体会到开展小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1.小课题的选择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本身就决定了教师在选择课题时不宜过大。课题可以是根据学习内容需要, 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也可以是通过学习新知识延伸出来的有针对性问题;还可以是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设计方案, 进一步收集、加工、处理信息才能解决。就好比摘果子, 直接摘不到, 跳一跳也摘不到, 就需要制订方案, 从哪里搬梯子, 搬怎样的梯子才能摘得到。因此在课题研究对象上, 教师可以根据课题的不同选择团队的合作, 也可以通过个体独立完成。

从研究方法上来讲, 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通过调查进行研究的。如, 学生“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后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怎样存款比较合算》《商场促销活动中的数学问题》《小学生近视率的调查》《小学生花费零用钱的调查》等。 (2) 通过实验测量进行研究的。如学习“圆柱、圆锥的体积”内容后可进行《如何测量沙堆的重量》《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等课题研究。 (3) 结合书本知识进行的研究。在平时的练习中, 有些题材能够展开研究。如《线段条数、点数和区域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分数都能化成循环小数吗?》等。

2.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

确定了小课题以后, 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吸收相关的有用信息, 进行学习借鉴、迁移运用, 为自己的小课题研究确定一份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要求学生在课题实施方案中写明三项内容:一是要研究什么?二是怎样研究?三是预计最后研究的成果是什么。

二、指导学生学会探究, 体验“小课题”

探究是小课题的核心和根本。在研究中,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保证, 要求学生做好比较详细的实验记录, 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1.学会操作实验

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探究方案并作出某些假设, 然后依据这个方案自己动手操作实验。

2.学会观察记录

这是将直观操作运用文字、符号提炼的过程。观察记录不仅是研究方法, 也是学习方法。因为观察重点、记录关键都将为学生课题研究的结果提供有价值的资源。观察的侧重点通过语言表述能让教师清晰地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记录方法的展现又是学生符号化意识形成的过程。所以观察记录不仅是学生在动手、更是学生在动脑积极思考的过程。

3.学会讨论交流

当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某些认识后, 就需要进行一定的交互性的共享活动, 包括相互间的质疑问难, 解释说明等。以此来促进研究的深入, 这些活动可以在小组内展开, 也可以在小组间展开。

三、指导学生学会总结, 归纳“小课题”

信息加工整理如同信息的收集一样重要。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处理能力。就好比电脑的CPU, 如果能快捷高效地捕捉所需要的信息并加工成所需要的信息, 这就是电脑的核心所在。因此, 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时,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信息的整理、总结、提炼这一过程, 这一过程是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过程, 是揭示事物本质、发现普遍性规律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对研究的成果选用这种表达方式是否合适?有没有更适合的表达方式?当然也可以在得出结论后组织一部分学生展开讨论, 对于结果的表述可以用哪种方式进行表达, 从而使研究的效果更为贴切、合适。

当然, 除了以小研究报告的方式展示小课题研究成果外,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体会、感想, 甚至是新的质疑采用手抄报、数学日记、童话故事、小品、情景剧表演、小制作、小发明等方式进行展示, 给学生充分展示成果的机会, 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热情。

四、指导学生学会评价, 科学鉴定“小课题”

评价学生的课题这把尺子更重要的在于评价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态度和主动性, 当然研究成果的呈现也非常有必要。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尺度和标准并不像教师或科学家开展某项研究那样严格。因为受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在小学阶段捕捉科学探索的兴趣, 并激发求知欲望尤为重要。因而评价学生课题时, 应重点放在开展课题研究的态度和主观能动性上。

在小课题研究评判过程中, 要注重加强各个小课题研究过程与结果的评定。可以设计“小课题研究情况记录表”“采访调查表”“考察探究表“”师生评价表“”家长反馈意识或建议表“”考核评定小组鉴定表”等等, 为小课题研究的评定提供比较充分的依据。对每个学生最闪光的一面给予恰如其分的命名, 如“探索小能手”“小小发明家“”勇敢者”等等, 让学生获得学习探索的成就感。

总之, 学生通过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主评判、自主管理小课题可以达到从理性上懂得科学家探究的内涵, 掌握科学的方法, 增强合作的意识和创新的意识, 提高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能力。所以, 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学习是进行“实践与综合运用”活动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篇4:如何设计对聋哑学生的数学课

关键词:聋哑;学生;数学课

数学学科对于聋哑学生来说恰恰是一门逻辑性推理很强的学科。但是先天的不足导致了聋生语言的发展迟缓,表现为思维模式过于单一,思维空间过于狭小,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他们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因此,在聋哑学校中提高聋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至关重要。为此,教师应努力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为聋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聋哑学生喜爱数学学习,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活动。

一、巧用生活中的材料做教具学具,动手动脑

聋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确保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教材要来源于生活。数学教材来源于生活,对聋哑学生有着鲜明的教育意义。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聋哑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他们自己的数学。人们习惯地认为,数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课本几乎成了教育的全部。而课本提供给学生的是那些完美的数学概念和现成的数学结果,它们大多处于一个封闭的系统之内,学生看不到出口和入口,既体会不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体会不到“数学服务于生活”,体会不到数学的价值与意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努力创造活跃学生思维的条件。让聋哑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挥他们主体作用的前提。如何使初入学的儿童直观形象地理解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难点。學具就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钥匙。

如,学生对加、减、等于符号不太理解,本文建议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学具摆放算式,让学生很快理解加号,就是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的意思;让学生很直观地看到等于号就表示左边和右边同样多;在了解加法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边操作边理解减号就是表示去掉的意思,同时对加减法的互逆关系也进行了渗透。再如一册《数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采取的是凑十法。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建议让学生自己摆放小木棒等源自生活的教具。由于有“11~20各数的认识”做基础,学生的思维马上发动起来,把大数凑成10,加上小数剩下的,算出最终结果。在此基础上列出式子进行计算,学生毫不费力算得又快又对。通过动用感知计算,最后引导总结“凑十法”的四步骤: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所学知识也十分牢固。

二、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

聋哑学生听力损伤的程度不同,因而听力残疾所带来的派生障碍无论在性質上或程度上都各不相同。体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聋哑学生比正常学生存在更大的层次性的差异。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采用集中授课、分组辅导的教学方法。先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听觉程度以及授课内容,灵活地安排好学生的座位及教学用具。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的问题,给他们创设不同的表现机会,让他们人人参与“学”的过程。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交流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使聋哑学生相互间的学习水平得到调合,从而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三、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

聋哑学生天真烂漫、爱玩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经常会做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传统的教学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习的缺点并加以约束,限制他们“乱动”,强制他们听课。于是,他们好像是被捆住了手脚一样,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又苦又累,厌学情绪严重。而游戏教学符合聋哑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故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设计了多种游戏,尽量利用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四、创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

很多聋哑学校还未意识到从重视知识传授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这一转变的重要性。教师应在学习生活中创造一种更为生活化的学习氛围,聋哑学生才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趣味性。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更利于聋哑学生非智力方面的快速成长,而智力方面的成长同样具有促进效果。例如涉及“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自己每天坐车上学和回家的过程,学校和家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从家里坐上车到学校门口下车花了多长时间,由此可计算出汽车的平均行驶速度是多少。在叙述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轻松快乐的气氛自然就营造出来了。学生既可以培养非智力方面的能力,又可以掌握涉及“行程”问题方面的知识,可谓双赢。

五、辅以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学以致用。同样地,从教材中学习到的知识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印证。教师向学生提供可从事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当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巩固才能牢牢掌握知识和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师也可设计一些具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如寒暑假期的实习作业可在日常生活中安排聋哑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行方案,以提高学生对于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水平。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革除一切不平等地对待学生的现象,为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自由健康的发展。

篇5:数学小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小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小课题开题报告

为了更好的开展我校数学组制定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的实施方案,切实提高全体数学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做好小课题实施工作,更好的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服务,今天正式开题,现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阐述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最多的数学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以及必要的运算技能。“必要”一词清晰的体现了计算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一方面从小学教学教材编排来看,与计算相关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要通过计算去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设计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从我校的实际出发:我校地处农村,客观反思我校的数学教学,尤其是计算法则混淆不清、计算能力参差不齐。而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不断加深,学生计算越发暴露问题。有悖于素质教育的精神,而且势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失去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带来了不利因素。为了改变现状,更好地贯彻课标精神,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迅速有效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我校提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计算:包括口算、笔算。

计算教学:是指教师以教材为依托,通过有效地运用策略及方法、帮助学生剖析算理、引导建构算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计算练习,最终形成自我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的活动和过程。

策略:根据学习目标对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加以综合思考、精心策划和有效调控的技能。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与方法。

三、理论依据

1、《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做了如下的要求“体会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完善对事物的理解。

四、研究目标:

1、探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方法、技巧以及学生计算训练的方式方法。

2、激发学生在计算上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促使数学教师的专业发。

五、研究原则:

1、导向性原则: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探索一种比较有效的计算教学方法,研究者应以集体目标为导向,不断端正思想,提高研究者的信心和水平,同时要发挥导向的多种功能。

2、参与性原则: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充分调动研究者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始终参与研究活动,使其成为改革研究的主角。

3、平等性原则:研究者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在学习上取得成功,都有潜质有待开发,都是值得尊重和关怀的,能负起责任的,这些都应该平等的对待。

4、坚持多元性体现开放,建立科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不仅评价计算教学的一般特性,而且要为不同条件的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六、研究内容与操作:

(一)研究内容

1、对我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计算状况进行调查,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

2、计算教学的策略研究:(1)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2)增强实际应用的有效策略。

(3)培养较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4)培养学生稳定的心理和良好习惯的有效策略。

3、加强学生计算训练方式方法的研究。探索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笔算、能力,并达到一定的速度。

(二)具体的操作措施

1、对数学课堂计算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确立各个年级的计算教学的训练重点。

2、创设计算情景,激发计算情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克服枯燥、被动的心态。(2)树立“数学生活化”的观念。(3)增强计算的趣味,培养计算兴趣。

3、运用策略,培养计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4、拓宽训练平台,丰富训练形式。

七、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个案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分析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和经验总结法。

八、研究对象和步骤:

(一)研究对象

姬家中心小学1-6年级全体学生(主要对象为后进生)

(二)测量工具:

1、师生数据

2、学生测试

3、自行检测

(三)负责:李宾 组员:雷斌 徐明 雷斌 张娜 尚欢

(四)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建立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收集有关文献资料、报刊杂志作为课题实施的参考资料,确立课题的研究框架构想。进行对学生计算方面的前测分析,制定符合本年级要求的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中备课、上课、并探索在计算课中实施“计算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基础步骤。在实施阶段边开发,边教研,边总结即时整理研究数据和资料。组内成员经常交流研究情况及时调查方案。逐步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认真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情况。

九、研究预期成果和成果形式

1、形成适合学校学生的计算教学模式: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引导发现 自主探索——组织训练,明确深化 ——概括点拨,自我评价,并得以优化。

2、教师探索教学模式的论文、实验总结、优秀教案、课堂教学研讨会。

3、总结研究情况,撰写课题报告、科研论文。

我们课题研究人员应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提供研究课,写好研究课设计方案、教学后记、案例分析等材料。还要认真地听研究课,参加说课、评课、信息交流、心得体会交流等研讨活动。

全体数学组成员坚信:通过组织参加这样的活动,教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定会得到长远的发展。

最后,祝愿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圆满成功!

姬家小学数学课题组

篇6:小课题数学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典型案例研究

(二)研究内容

1.解决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善于评价的基本现状,以城市学校与城镇学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评价的现状作比较,分析异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制定调查问卷,做好调查问卷发放,回收,分析,为解决我市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

3.通过听评课活动,总结、提炼、分析善于评价的优秀小学数学教师优质课例。把典型的规律找出来,加以总结和提炼形成经验交流材料。

4.收集整理案例集。主要汇集不同课型,不同内容,不同学习对象和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课堂教学典型案例集为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提供范式,形成有价值的关于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经验文章。

(三)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课堂教学评价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研究,建立课题实验的现实基础。

2.文献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支撑,并在各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3.行动研究法:及时记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来自教师、学生在相互评价过程中的典型案例。

4.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来构建开放的、多元化的、有效的课堂评价实施策略,并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认同的评价经验和典型案例。

(四)课题组织机构、人员分工及进度安排

1.课题组织机构。

(1)课题指导组由五位专家组成:赵晓云 程玉林 王斌 王能举 刘廷琴。

(2)课题研究组:主持人:李 志

成员由10位有过课题研究经历的一线骨干数学教师组成:罗龙飞,吕蒙,何昌斌,徐新勇,王家强,王晓君,张远珍,梁言,郭良,贾从先。

2.课题参研人员分工。

(1)划分5片区协同研究。为便于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将参研主要成员划分为5个片区,分片区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安康城区组组长:徐新勇 副组长:王家强 成员为曹永波、赵亚梅、梁言、郭良和市一小、汉滨小学、安康高新一小骨干数学教师。

平利片区组长:吕 蒙 副组长:熊芳,成员为平利县城关一小骨干数学教师。

旬阳片区组长:罗龙飞 副组长:何昌斌,成员为夏正军、旬阳县城关小学、白河县小双小学优秀数学教师。

石泉片区组长:张远珍 副组长:贾从先,成员为石泉县城关一小,城关二小优秀数学教师。

岚皋片区组长:王晓君 副组长:叶青,成员为岚皋县城关一小优秀数学教师。

(2)明确片区课题组长及组员工作职责。

①自己做好研究工作。

②指导组员做好研究工作。

③组织片区教师定期开展与课题相关的教研活动。

(3)制定片区课题组长及组员工作要领。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组建课题小组,建章立制,合理分工,召开开题会,进行开题论证,完成开题报告。(20xx年11月-20xx年12月底前)

①制作问卷。第一、第二片区制作教师关于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调查问卷;第三、第四片区制作学生关于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调查问卷;第五、第六片区制作学生家长关于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调查问卷。其中教师问卷不少于40道题,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题数不少于30题。所有问卷内容均涵盖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全部,但要能够体现当下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现状。同时为了方便被调查对象答题,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适当涉及简答。

②发放问卷。12月20—元月1号为集中发放问卷日。要求向所属片区全体数学老师及学生和学生家长各100名发放调查问卷。

③分析问卷。元月10日之前完成。

④根据问卷分析确定研究主题,修订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上)。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评价,确定中期研究的课题目标,召开中期课题研究反馈会,为撰写中期报告做准备。(20xx年2月底前完成)

①每人提交一篇高质量的有关课堂教学评价前后对比方面的论文。

②召开网上心得交流研讨会,择优上传坊网络平台。

③收集片区内数学教师提交的案例或反思文章,并对照课堂教学实际进行检验。

④交流课堂教学检验的结果,并撰写心得体会。

⑤筛选有价值的心得体会上传工作坊网络平台,为广大教师转变评价观念,提高评价意识提供文字依据。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下)。将收集到的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典型案例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检索目录,类别释注,筛选结集等工作。力争提炼出1-2篇有价值的经验文章进行发表,同时撰写中期报告。(20xx年3月底之前完成)

①通过第一阶段的研究总结一下自己以及同伴的课堂教学评价特点。

②通过对比自己和同伴课堂教学评价的前后变化,写出体会文章,总结经验方法。

③筛选有价值的体会文章,择优上传坊网络平台。

④在上传的诸多文章中选择一篇有价值的能够体现自己课堂教学评价风格和特点的文章予以发表。

⑤开展中期课题研究反馈会,各片区负责人员就课题中期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交流汇报。

⑥总结中期研究的成果,完成中期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准备结题材料,提交课题“成果鉴定书”和结题报告,完成结题工作。(20xx年4月-5月底之前)

①明确课题终期研究目标,落实终期研究任务。

②对于典型案例归类整理,查漏补缺。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梳理,完善和提炼上。

③准备课题结题前的陈述材料。

④按时结题,召开总结会,为后续的实践应用和深入研究确立目标任务。

3.建章立制。

(1)课题主持人要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会议,随时解决组员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课题主持人要能够统领全局,及时就组员提交的调研报告,问卷分析进行提炼,加工,形成有价值的文本资料。

(3)课题主持人要主动深入各个分片区,指导课题实践研究了解课题研究实际情况,及时变换研究方法,寻找研究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4)课题主持人要有吃苦耐劳,率先垂范,以干克难,开拓创新的精神带领课题研究团队,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5)组长及挂名组员就自己的课堂教学评价情况写出一篇有价值的教学案例;组长除过自己写出一篇有较高价值的文章,还要对组内成员提交的文章进行筛选,最终每个片区要有课堂有效评价典型案例,论文,设计各2-3篇提交工作坊。典型案例要求有价值,有特点,有内容。

(6)各片区课题研究负责人要根据总体工作安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包括课题研究的方案和工作坊开展活动的方案)。从即日起到4月底之前,要排出活动主题安排表于31日前提交工作坊讨论通过。

(7)各参研成员之间要注意工作的协同配合,不要单打独斗。

(8)要严格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定期开展各阶段的工作,并做好记录。

(9)如期完成课题评审书,结题鉴定申请书,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的撰写,按时申请结题。

(五)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通过分析大量的案例获得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典型案例集一套。

2.初步形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基本方法模式论文。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典型案例研究结题报告。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800字左右

通过面对专家组进行课题研究方案的陈述,专家组对课题选题的价值,背景的提出,目标的确定,方法的运用,参研人员的组成及人员分工和预期的成果等方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对于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的对应,预期的研究成果以及实施步骤的安排做了补充与调整。具体观点如下。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典型案例研究的可行性

1.选题有研究的价值。主要针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进程中有部分学校的教师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只注重学习的效果,不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注重分数而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培养。

2.课题研究背景的提出有根有据,合情合理。一是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课标(20xx年版)的全面要求,更是教学现状所迫。二是必须要求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更新方法,提高手段,增强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三是真正达到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的目的。

3.方法具体,操作性强。特别强调行动研究的价值主要是源于课堂,通过在课堂中汲取数学教师评价学生的原始资源,再进行加工,提炼,升华,最终形成一个普遍的方法,供老师们学习,借鉴。

4. 结构合理,分工明确。一是参研人员结构合理,既有一线教学经验,又有热衷研究的信心和决心。他们都是教学中的骨干力量,平时从事实践探究的多,对于理论研究的少。通过本课题的介入,正好弥补此方面的不足。二是结合自身的研究特点将参研人员分成六个片区进行协同研究,符合研究的现状,能够保证研究的效果。

5.成果丰富。一是理论成果提炼一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基本方法。二是实践成果形成一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典型案例集。(教学设计,课件,光盘,实录等)

(二)专家组建议

1.研究内容要与研究目标一一对应。目标的细化和分解,应该更具体,更细化。

2.成果可以多样,理论成果中重要的一个就是课题结题报告,一定要写进研究报告,填进课题评审书的预期成果栏。

3.建议申请一个博客,这样可以将阶段性成果及时上传到博客中,以便,资料汇编截取方便。

4.课题的创新之处,建议第一稿中的“建立一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体系”保留。(因为,在陈述中将这一条删除了)。

5.建议研究步骤严格按照,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来进行。特别是准备阶段要写清各个阶段要做什么,怎么做,目标要明确,任务要具体,内容要细化,描述要简洁。

四、研究调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左右(可加页)

依据专家组的建议和意见,主要对本课题的研究方向,目标定位,实施步骤,预期成果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调整后,通过专家组再次评估,一致认为,课题的研究方向明确,目标定位准备,研究内容正确,实施步骤精确。具体陈述如下:

(一)研究内容要与研究目标要一一对应

根据专家组建议,课题组将原目标进行了细化和分解,目标明确,逻辑性强,与现有的研究内容一一对应。

本课题确立的研究目标如下: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师生的评价能力。提高教师的内在知识素养、课堂评价意识与策略、课堂评价能力与方法;同时,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主体性的评价意识与能力。 2.学生在良好的数学学习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模清我市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评价的基本现状,形成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模式。使有效性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研究的着力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累实践经验,形成具有评价特色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案例反思、经验总结、科研论文等典型案例集。

本课题现确立的内容如下:

1.解决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善于评价的基本现状,以城市学校与城镇学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评价的现状作比较,分析异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制定调查问卷,做好调查问卷发放,回收,分析,为解决我市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

3.通过听评课活动,总结、提炼、分析善于评价的优秀小学数学教师优质课例。把典型的规律找出来,加以总结和提炼形成经验交流材料。

4.收集整理案例集。主要汇集不同课型,不同内容,不同学习对象和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课堂教学典型案例集为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提供范式,形成有价值的关于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经验文章。

(二)预期研究成果可以丰富多样

预期研究成果可以丰富多样,理论成果中重要的一个就是课题结题报告,一定要填进课题评审书的预期成果栏。实践成果可以是教学设计,课件,光盘,实录等。此条在填写表格过程中已经做了修改。

(三)创新点中的“建立一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体系”保留(最终成果或是总结概括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模式)。

因为,课题研究时间的问题,课题组将此条建议修改为“形成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模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比较系统的工程,没有一定的时间保证,一定的实践积累是难以完成的。修改后的呈现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报告。对建立一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体系,课题组不放弃,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再不断积累,不断完善,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修订完成。

(四)课题研究步骤的修改已经定稿

现在的课题研究步骤分为三个阶段稳步推进,环环相扣,每一个阶段明确了研究目标,确定了研究任务,修订了研究方法,体现了研究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xx年11月—20xx年12月下旬前)

1.组建课题研究小组。

2.广泛阅读相关文献,拓展研究视野,提升研究水平。

3.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4.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合理分工,确保实施。

5.召开开题会,进行开题论证,完成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4月)

1.创设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优质课教学交流平台。

2.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形成典型课例。

3.召开网上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优质课例研讨会。

4.整理教学课例,撰写教学反思、研究论文等。

5.总结整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评价实施策略。

6.召开中期课题研究反馈会,完成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5月初—20xx年5月底)

1.对课题实证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与总结,汇编典型案例集。(论文、案例集、录像光盘等)

2.全面分析,总结初步形成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3.完成结题鉴定申请书,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申请结题。

上一篇:和谐司法的内涵、价值目标与实现方式下一篇: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植树节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