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板植物浮雕》的教学反思

2024-06-28

《泥板植物浮雕》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

篇1:《泥板植物浮雕》的教学反思

《泥板植物浮雕》的教学反思

《泥板植物浮雕》本节课是岭南版美术第七册第二单元第3课。本单元共分为三课,此课是以“学生与自然”为切入点,以学生熟悉的植物为学习内容,进行泥板植物浮雕的技能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运用学过的“揉、搓、捏、压、刻、贴”等泥塑技能和概括、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植物泥板浮雕的凹凸面,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可以探讨:

一、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兴趣点,我引入了植物生长过程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亲身体验大自然中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奇特之处,感受到植物生命力顽强的精神,为了使自己变得强大、开花结果,努力向上攀爬得到充足阳光的、战胜困难的积极心态,给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启发。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要学会努力的精神,学会克服困难的精神,学会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困难,灌输了德育环节。

二、利用多媒体的手段,课件的图片达到思想和感情上的深度交流,让学生从多方面更生动,更形象地感知各种植物形态的变化和颜色不同的同时,体会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课件中我播放了小榄菊花展中拍到的菊花、孙文公园里拍到的杜鹃花、还有校园里拍到的硕果累累的芒果树,这些都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地方,家乡、公园、校园与大自然紧紧相连起来,由此与学生产生保护大自然,爱护和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家乡、我们的校园变得清新自然,让我们变得更加健康美丽活泼,思想和感情上得到了升华。

三、在课题引导中,我运用了实物、图片和画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认知浮雕,感知浮雕的定义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作品怎样构图饱满才能达到视觉上的美感。如我播放了学生最熟悉的向日葵图片,引起兴趣;并借助了实物向日葵的直观印象,让学生充分感官植物的形态特征,引起共鸣;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对向日葵的印象,直截了当引出作品如何才能构图饱满的专业问题。接着由一副向日葵浮雕作品展示,从图片、实物、画画等形式中进行对比,让学生充分理解浮雕的定义及表现手法。在互动中看得出孩子们的理解能力非常强,很好地引出了浮雕课题。巧妙的对比能够耳目一新,达到预期效果。

四、板书精美实用,重点突出。板书设计我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编排演练,总想把最美,最实用的一面展现给学生,过程中我运用了三次机会,巧妙地引出课题,让难以理解的课题变得生动。第一次是我在播放植物视频之前引出了植物课题、第二次是让学生观察向日葵图片及浮雕向日葵作品进行对比引出浮雕及泥板课题、第三次是通过讲解浮雕的定义引出浮雕的表现形式板书,让学生感觉到课题的自然而然,而不是直接生硬地引出,学生会很难理解。

五、示范环节,具体实用有效果。示范中,我以详细地讲解和演示,让孩子们从演示中了解制作浮雕作品的具体步骤和学会制作方法,解决重难点。

当然这节课上下来,还是有很多不足的。

一、与学生的`互动还不够和谐,提问的语言还不够艺术,所以在课堂中显得不够活跃。

二、由于讲解有些多,导致后面学生制作的时间短,而且展示部分也不够充分,时间安排上有些不合理。

三、学生展示作品环节不够充分,课堂延伸也是匆匆了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我的建议:陶艺课是动手课,与美术课的操作形式大不相同。讲解过程都是一样,但画画与塑造过程是完全两码事。塑造一副好作品,需要时间,如果以一节课40分钟的标准来上的话,显得仓促紧张。讲课15分钟,老师示范5分钟,学生制作时间至少要给20分钟吧,否则作品很难成型,除非只是为了体验。作品展示和评价作品至少要5分钟吧,否则展示和评价只是形式。这样的时间已经超标,所以我建议可否陶艺课规定时间稍微长点,例如一个小时,不要以课的标准来限制,这样学生制作和展示的时间就能够保证,而且我觉得我们录制精品课的目的就是在探讨,探讨课堂时效性和课堂的真实性,及解决课堂教学的困惑,否则就没有起到研究学习的目的。烦请各评委专家给出最合理的建议,以上只是我个人说法,说的不好请见谅,请多多指教。

篇2:《泥板植物浮雕》的教学反思

《泥板动物浮雕》是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第二单元第4课,本教材的宗旨是学习浮雕的基本知识,创作出动植物的凹凸感、前后层次。该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泥板植物浮雕,二是泥板动物浮雕;三是神秘的图腾柱。浮雕是学生的一个新的知识点,该怎么讲解和引导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我用了很长的时间来思考、准备和打造。到现在,本课中的每个知识点、难点都已经解决,但执教中许多的问题和细节却很值得我们每个在一线的陶艺老师去深思和回味。为了以后更好的展开类似这样的课堂教学,现作教学反思如下:

教学反思1:课前准备。

陶艺是一门操作课,老师讲解、发工具、制作、完成、收作品、整理工具等需要很多时间。为了保证一课时内完成本堂课的全部内容,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显得重要。

1、泥板制作是学生都非常熟悉的,所以可以把这个环节省掉,由老师课前准备好学生要用的泥板,分成15个合作小组,便于节省课堂时间。

2、老师的示范作品也需要提前准备。如2只长颈鹿。把长颈鹿身体各部分提前做好,示范时重点展示各部分的前后、高低关系,使作品呈现凹凸的画面效果。这样学生既能很好的理解本课重点,也节省出了大量时间给学生创作。

教学反思2:课堂教学。

1、课堂引入。我用一段动物视频引入,首先紧紧的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让学生在欣赏视频的过程中感受到动物的生命力及大自然因为动物的存在而变的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美丽!从而明确本堂课的创作主题是以动物为主体。

2、板书也用了富有立体感的形式加以体现,更加突出本课浮雕凹凸感的画面效果。学生能直观的初步感受本课学习内容。

3、欣赏图片。让学生分别欣赏古代浮雕作品、近代浮雕作品、老师浮雕作品、学生浮雕作品。由艺术家的大作到老师、学生的作品,一步步生动解析泥板动物浮雕的创作方法,学生会更加深入了解所学内容。最后欣赏动物图片,进行动物表现手法的学习。用了动物自然形和概括后的造型作比较,学生很容易就接受和认同这个环节,觉得既有趣又简单。

4、作业创作。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进行表现,使画面有凹凸的效果。把创作要求明确化,学生可以思路清晰的进行创作。

5、作品评价。评价和作业要求相结合,让学生有的放矢的进行自评或他评,不断提升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

教学反思3:时间处理。

1、操作课内容繁多,要把时间压缩精简到1个课时,我前前后后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开始时,我把欣赏古代浮雕作品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古代浮雕文化,及古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通过对白蹄乌的历史故事的讲解,更加让学生产生保护古典文化的情感! 课标还要求,通过这几幅古代浮雕,讲解动物的表现手法如具象、意象、抽象等。这个环节对四年级小学生来说是有些深奥的,我讲解起来较费力气,时间上总把握不好。而且教学效果也不佳。后来我决定把动物表现手法换一种形式讲解,于是放在了后面欣赏动物自然形和简洁造型的对比中学习,效果比在这里好很多,而且节省了大量时间。

2、欣赏图片一个环节中,我原来设置了很多图片进行欣赏,目的是让学生从欣赏中更明确本课的学习重点。磨课中发现有些繁琐、重复,还占用大量时间。于是后来就果断的去掉了其中的不少图片,留下几张有代表性的说明问题便可。效果不错。

通过以上2个环节的反复处理,时间就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教学反思4:知识点1--动物的表现手法。

这是本课的学习难点,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如何让学生理解起来降低难度,又比较直观和透彻,并提高创作的积极性,便成了我设置这个环节的重点。刚开始用课本中的.3幅古代浮雕图片切入,并引导学生从3幅图片中学习和总结动物的表现手法,但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我总感觉有些牵强和生硬。后来尝试用比较直观而简洁的方法进行教学,那就是课件中的第三个部分:“欣赏动物图片”的内容。先欣赏动物的自然形,再欣赏概括、夸张、简洁后的造型,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后者对于创作更加便利。不仅简洁、生动,还容易把握造型,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创作的积极性。学生在创作时也突出体现了这一点。

教学反思5:知识点2--浮雕的表现方法。

课本图片“狮子”是学生的优秀代表作品。这个作品把泥塑的基本方法加以综合的运用,淋漓尽致的刻画了狮子在休息时的神态,给人以深刻印象。用这幅图片进行讲解,我认为比较有意义。它正好适合学生的创作水平,也正好恰到好处的点明了浮雕的表现方法,即粘贴、刻划、压搓等。学生能比较直观的进行学习。好过用其他图片进行说明。

教学反思6:知识点3--浮雕的特点。

这个知识点还是以“狮子”为例讲解比较省力和有效果。作者塑造狮子时,把头部作为重点,层层毛发粘贴在脸部周围,有强烈的立体感;三角形的鼻子高高立起,更使作品富有层次感;而身体部分则简单刻划,轻描淡写几笔代过,简洁而不单调,整体和谐,让身体在头部的后面,整个画面凹凸感强烈,前后层次分明。很好的说明了浮雕的特点。 本来用另外一个图片进行说明,但实践中,发觉还是这个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把握。

教学反思7:老师示范。

这个环节是为进一步讲解动物浮雕的制作步骤而设,目的是让学生更清楚本课所学内容。 从泥板上的构图,到动物身体各部分的前后关系的处理,到最后画面的整理,再到最后的完成。老师比较系统的理清学生思路,让学生创作时更轻松,更有章可寻。

篇3:《泥板植物浮雕》的教学反思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1节的主要内容。本节重点内容是科学家们的实验设计,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好素材。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有关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对激素调节的机理有所理解。通过本节课的层层深入揭示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使学生体验科学史,认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作用。为后续第二、三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他植物激素”等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植物具有向 光性的原因。

2.简述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3.说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和植物激素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2.通过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生长素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发展史教育,培养学生执著探索的精神、合作精神及创新思维的品质。

2.通过对植物向光性解释还有争议的事例,让学生感受科学家们是如何一步一步接近事实的真相。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长素发现过程。

难点: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设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课本P46左上角插图。结合课本插图,提出如下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1图中的盆栽植株向着窗外生长有什么适应意义?

2图中的盆栽植株为什么会朝向光源生长?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引出本节 课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前面的例子来理解“植物向光性”概念。

(二)课堂教学

1.植物的向光性(板书)

师生归纳出“植物向光性”的概念。

过渡:植物为什么会向光生长呢?许多人对这种现象熟视无睹,然而,正是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引导着人们揭示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奥秘。

2.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板书)

(1)胚芽鞘具有向光性

选用材料:金丝雀虉草。

多媒体展示胚芽鞘图片,让学生观 察图片,认识胚芽鞘结构,使学生对实验材料有细致的认识,方便接受后面的知识。

提出问题:如何设计实验验证植物具有向光性?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指出实验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设置实 验组和对 照组。单侧光 刺激为实 验组,黑暗或均匀光照为对照组。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师生讨论,共同完成达尔文有关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的设计实验,以此引入“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教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从实验示意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第1组:胚芽鞘+黑暗→向上直立生长。

第2组:胚芽鞘+单侧光→向光弯曲生长。

第3组:去尖端的胚芽鞘+单侧光→不生长不弯曲。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第1、2组实验结果比较说明了“胚芽鞘具有向光性,胚芽鞘生长与光无关”。

第2、3组实验结果比较说明了“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与尖端有关”。

教师又提出问 题:a.胚芽鞘的 感光部位 在哪里?b.感光部位是尖端?还是尖端下段?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如下实验。

(2)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学生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汇集内容如下:

1可能是整个胚芽鞘都可以接受单侧光刺激。

2可能是胚芽鞘的某个部位能接受单侧光刺激。

师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第4组:用锡箔纸罩住胚芽鞘尖端+单侧光→向上直立生长。

第5组:用锡箔纸罩住胚芽鞘尖端下段+单侧光→向光弯曲生长。

实验结论:第4、5组实验结果比较说明 了“感光部位是尖端,向光弯曲部位是尖端下段”。

接着,教师又设计了下列问题:综合分析 第1组到第5组实验,说明胚芽鞘的生长弯曲与哪个部位有关?怎样解释植物的向光性?

教师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这种“影响”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教师又提出如 下问题:a.这种“影响”究 竟是什么呢?b.这种“影响”能 够从尖端 传递到尖 端下段吗?c.怎样证明这种“影响”能够从尖端传递到尖端下段?

导入詹森和拜尔的实验,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设计下列实验。

(3)胚芽鞘产生促进生长物质的部位———尖端

1詹森的实验

多媒体展示实验示意图(教材图3-2),同时指出:水分等物质能够透过琼脂片。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a.描述实验处理;b.观察实验现象;c.得出实验结论。

第6组:在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面部分之间插入琼脂块+单侧光→向光弯曲生长。

教师又问:该实验是否有缺陷?如果有,应该怎样改进?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设计下列实验。

第7组: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放一块琼脂块+单侧光→不生长不弯曲。

结论: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教师又提出问题:同学们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师生设计下列实验。

2拜尔的实验

多媒体展示实验示意图(教材图3-3)。

第8组:在去尖端的胚芽鞘上(左边)放上尖端+黑暗→向右弯曲生长。

第9组:在去尖端的胚芽鞘上(右边)放上尖端+黑暗→向左弯曲生长。

教师提问:a.拜尔的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可以排除光对本实验 的干扰)b.在黑暗的 环境中,没有光的刺激,胚芽鞘为什么会发生弯曲?(由于化学物质在胚芽鞘尖端下段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教师提问:综合达尔文、詹森、拜尔等一系列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师生得出结论: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该物质在胚芽鞘尖端下段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教师: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导入“温特的实验”。

3温特的实验

多媒体展示实验示意图(教材图3-4),强调对照组的设置。

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4促进生长物质成分的确定

1931年,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了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1946年人们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

(三)课堂总结

综合以上实验结论,让学生解释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

(四)课堂练习

单侧光从左侧照射下列不同的胚芽鞘,一段时间后各种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如何?

通过设计巧妙的课堂练习进行强化,诱发学生认知冲突,活跃学生的思维,进一步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五、课外活动

教师指出: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为什么胚 芽鞘尖端下段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呢?主要有两种假说。

假说一:光照能够促使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导致胚芽鞘尖端下段背光侧生长素比向光侧多。

假说二:光照能够促使生长素分解,导致胚芽 鞘尖端下段背光侧生长素比向光侧多。

课外活动:请你设计实验对假设进行探究。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要求 体现科学 家们的实 验设计思 想。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思考的欲望,善于引导学生 沿着科学 发现的历 程进行探 究。同时,本节课还要体 现教师的 主导作用 和学生的 主体地位。因此,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指导 学生课前预习。二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难度要切合学生实际。三是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节奏,设置的问题提出后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四是教师要认真备课,充分“预设”,灵活“生成”。巧妙处理好课堂上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调控课堂教学活动氛围。五是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好素材。因此,“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课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以“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发现生长素的历程进行探究”为主线进行此课的教学设计。层层深入揭示了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使学生体验了科学史,认识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作用。

篇4:《泥板植物浮雕》的教学反思

这节教学结束了,我的心情却难以平静下来,课堂上的情境历历在目,从来没有的感受在心中荡漾,执教时的热情又被重新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在感染着我,学生的执著精神在激励着我,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督促我拿起笔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之作,失败之笔”。

从本学期开始,展现在师生面前的是《生物课程标准》、新教材,重新定位学科课程的价值取向,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和由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向科学素养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创建适应课改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构建和掌握新的学习方式,构建听、看、动三位一体的学习方式(听会忘记,看会记住,动手才会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生成过程、探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实现三维并重(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围并举(知识围度、方法围度、目的围度和提示围度)。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本着少即多、以深求广的原则(理解深而不是难度深,理解质量不是理解数量)。教师一言堂,学生背手听的局面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适应课改理念,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探究中发扬合作精神,发挥群体优势,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动手、强调反思、强调分享交流,看到学生亲自动手解剖花时那认真的神态、娴熟的动作和兴奋的表情,感到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表现在课程改革给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意料之外表现在所谓“薄弱生”也动了起来,尽管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他们对这种学习方式产生了兴趣,重新燃起了学习的信心,给教师的印象不再是失望,给学生的印象不再是“干坐生”,相信他们会越来越好。

看到学生饱含真情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诗朗诵,听到热烈的掌声,谁还会怀疑他们的能力呢?教师的表扬此时已成多余。通过探究学习,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唐吉祥同学说:杨絮非常烦人,能不能培养一种没有杨絮的杨树,用这种杨树美化我们的环境。我用鼓励的语气说:“你的想法非常好,你可以调查,如果没有,希望将来你能完成这个任务。”刚刚从外地转来的卞野同学小声地问我:“老师,我们以后总是这样上课吗?”我说:“你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吗?”她会心地一笑。从她的笑容中我体会到了她对这种学习方式的认可,也增强了我继续摸索和完善这种教学模式的信心。

本节课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和完善,比如,由于班额较大,在课堂调控掌握上不尽人意;教学设计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体现出来;为了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原则还不能全部体现出来;对课堂时间控制不准等。另外,我也感觉到了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有外在的和自我的。外在的表现为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学科间的整合,学生的渴望;内在的表现为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对教学信息收集和处理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宽和挖掘,由学科教师向全能教师的转变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把课改理论转化为“生产力”还需要同行的帮助和自己的钻研。总之,课程改革的路刚刚起步,机遇和挑战并存,坎坷和光明会共现。以前的是历史,一节课只是初燃的蜡烛,从这节课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是最大的收获,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能找到方向的“孺子牛”。

评析

朱庆国老师的这篇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图文并茂,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他首先创设声音、图文于一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音乐的殿堂和花的海洋,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活动中有观察、有讨论、有评价,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过渡自然、顺畅、简洁。课后探究中向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材料。教学评价的内容新颖,吸引学生,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这篇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朱庆国老师对《生物课程标准》理解得透,对教材挖掘得深,对学情分析得足,贯彻了课改的理念,体现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

评析者:

讷河市教师进修学校寇友清

责任编辑/张烨

篇5:张毅泥板植物教学设计

第3课 泥板植物(1课时)教学设想:

金灿灿的葵花每天追逐太阳在打转。早晨,它仰面相向:傍晚,它转首凝望,这就是美丽的葵花。用美丽的葵花导入感受美丽的形态,圆盘上有趣的花纹和灿烂的色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情感,激发对自己最喜欢的植物的记忆。

教材分析:本课程是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美妙的泥纹饰中第三课《泥板植物》,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泥塑浮雕造型制作活动,以学生熟悉的植物为学习内容,进行泥板植物浮雕的技能学习与创造。本课利用教材图片“向日葵”导入,让学生揭开“向日葵”的秘密,目的让学生感受“向日葵”美丽的形态,植物的结构、纹理、色彩,利用“向日葵”的不同方法表现的作品,激发对自己喜欢的植物的记忆与表现。再出现“向日葵”浮雕作品阐明学习内容和任务。通过分析植物的结构特征,让学生在表现泥板植物浮雕时必须抓住植物的结构特征。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中低年级的泥塑学习,对泥塑有较好的了解,有一定的泥塑技法的学习基础,有一定的美术泥塑知识积累,具备简单制作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造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植物特征,引导创造泥板植物浮雕。由于学生表现能力有差异、造型能力基础低、雕塑技能基础不够,教师要发挥合作性学习方式优势,善于引导学生进入达到的造型表现领域,调动学生积极的创造欲望,踊跃参与课堂学习,与伙伴发挥聪明才智共同创造泥板植物浮雕作品。在课堂中要充分利用课件的图像资源,指导学生创新制作,强化作业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泥板植物浮雕。能用像皮泥条、泥快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

2.过程与方法:

1、在欣赏中,学会观察、了解花卉的结构特征;

2、在尝试中,自主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

3、在创作中,大胆想象与表现泥板植物浮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喜欢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展示泥板植物浮雕,分享创作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用泥条、泥快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教学难度:

能表现前后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学生:泥土、黏土、橡皮泥、铅笔、纸板、各种绘画工具。教师:多媒体、课本等。

二、课堂导入:

1、创设喜庆情境:通过和学生谈话询问美术工具准备的怎么样、发现学生穿的有点进行赞美、表扬吸引学生。(随时根据情况可以变换)

2、询问学生平时在生活中都喜欢哪些花、草、树、木、果实等,为什么喜欢? [(学生讨论举手作答、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植物的生长形态和色彩,它们的枝干、叶茎、花果和花心、花蕊、花瓣等有什么不同?把你喜欢的植物,说说它形态特点和色彩特点。)(说到生活中的花草树木、作为农村的孩子是常见的、从而可以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师生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用不同表现手法表现的花草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1、梵高油画作品:向日葵、2、中国画(水墨画)作品:向日葵、3、儿童水彩笔画作品:向日葵

4、泥塑浮雕作品:向日葵)对花草的表现。重点讲第四幅作品、让学生感受浮雕艺术作品的“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植物造型特点。】

4、揭示课题:板书《泥板植物》(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学习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植物图片。(欣赏它们的外形特征:花瓣、花蕊、叶子、枝干等的形状特点及颜色。)

2、通过欣赏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这些植物。(学生讨论:

1、用水彩笔、油画棒描绘

2、用水墨画绘画

3、用泥塑制作

4、用折纸、剪纸、编织等方法。)

3、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泥板植物。

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是用哪些方法表现的?这些作品都有哪些特征?(简练夸张、变形、凹凸起伏变化等)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艺术作品和它相近?(大胆挖掘本土文化、如汉阴千步梯入口门柱子上的浮雕、龙岗公园下陕南人民抗日英雄纪念碑前的浮雕等。)

4、小组活动:结合课本讨论你所知道的浮雕艺术品。它们是怎样表现的。(结合课本上的泥板植物图片讲解表现手法(1、刻

2、塑(添加的))课件展示制作步骤)你准备用陶泥雕出什么样的植物作品。(让学生大胆想象、创新。)

三、课堂小练习:

抓住自己最熟悉的一种植物的特征综合运用塑、刻等手法表现出夸张、变形的泥板植物。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设计作品,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作品展示:

5、作业评述:展示部分先完成的作品,让学生自评、互评点评、教师总评并表扬优秀作品。

篇6:《泥板植物》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浮雕,能用像皮泥条、泥快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浮雕。

在比较中,学会观察与比较植物的不同形态与色彩。能在创作中,大胆想象与表现泥板植物浮雕。

热爱大自然,喜欢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知道植物、泥与人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用泥条、泥快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浮雕。能表现前后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浮雕。

教学准备: 课件、自制泥板植物浮雕范品、橡皮泥或纸黏土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生真正的带入课堂,所以在教学一开始,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假期老师去了美丽的植物园,那儿有许多葵花,这是我拍的“葵花”的照片,请看大屏幕,老师这时提问:“这些葵花你认为美吗?

2、为了更好的导入课题,我采用比较法,出示多种表现葵花画面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做到过渡自然,还能更好的揭示课题,我顺其自然说:是呀!不但你们觉得美,画家们也觉得葵花很美丽,他们经常用不同的绘画形式来表现葵花,(出示不同表现形式作品),你看这是国画的、这是水彩的,这是凡高的油画向日葵,这时老师展示用浮雕形式表现 “葵花”的画,这时老师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二)、课堂发展

1、为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泥板浮雕,老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直接告诉学生泥板浮雕。这样简洁明了,又能省时间。

2、为了让学生感知各种“橡皮泥”,“纸粘土”,“粘土”塑造的植物泥浮雕,比较其不同的艺术效果,展示许多的泥板浮雕作品,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

(1)、用“橡皮泥”,“纸粘土”,“粘土”塑造的植物泥浮雕作品给你什么感觉?与一般的绘画有什么不同?

(2)、作者是怎样将泥团,泥条,泥块形成凹凸起伏的画面的呢?指名学生汇报。

3、学习植物浮雕作品的布局。

活动一:我出不同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说说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花、果、叶、茎、不同形态特征和色彩特征。小组讨论,指名学生代表回答。

活动二:出示学生浮雕作品,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在画面上怎样安排植物,使画面构图饱满?怎样处理植物的前后层次?哪些地方是塑?哪些地方是刻?单色浮雕和彩色各有什么艺术效果?指名学生回答,并强调在制作泥板植物浮雕时要注意前后层次,塑刻技法。

尝试、探究: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将泥团、泥条、泥块形成凹凸起伏的点、线、面,简洁夸张地表现植物的主要特征。

4、引导学生根据课本自主学习泥板植物浮雕的塑造步骤,指名学生说说,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并示范泥板植物浮雕的塑造步骤方法。

5、引导学生回忆泥塑的基本方法。

6、布置作业:选择自己熟悉的植物,抓住它的特征,设计制作成泥板植物浮雕

(三)、分享评价:

1、小组评价: 评价标准: A、要有前后层次、遮挡关系,B、画面构图要饱满,C、有凹凸感,作品与从不同。

2、展示评学生作品。

篇7: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纸浮雕教学探究

纸浮雕的立体造型设计制作是教学的难题, 如何设计纸浮雕的教学?探究出最佳的教学方案, 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 成了我的课题。我在教学上采用了化繁为简法导入新课, 授课中采用小创作的基本练习法、探究欣赏法、创新思维设计法等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立体设计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一、用化繁为简法导入新课, 激起学生对纸浮雕的学习兴趣

纸浮雕的教学方法一般是用欣赏法导入新课, 教师把准备好的教具纸雕作品或其它的雕塑作品让学生欣赏, 学生赏过之后赞叹之声叠起, 等到进入纸浮雕这个课题设计制作时, 学生都认为立体的形象太难做了, 他们被纸浮雕立体的表面难度吓倒了。因为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偏弱, 平时缺少接触和训练, 造成了畏难情绪。为了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 在导入新课中我采用了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首先, 让学生把一张平整的纸面团皱, 打开后纸面就有凹凸不平的两种皱褶, 纸面有了立体的效果。此简单的方法让学生立刻明白, 只要把平面的纸设计成凹凸的造型, 就能制作成立体图案。其次, 教师演示, 把平面的五角星折叠成立体的图案 (图1) , 折叠后的立体五角星马上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种简单有效的导入法立竿见影, 一下子吸引了学生, 激起他们对纸浮雕学习的兴趣, 觉得纸浮雕的立体制作不一定很复杂, 有时也简单有趣。此导入法也让学生初步感知、领略了纸浮雕的凹凸立体折法的神奇。

二、在基本技能练习中穿插小创作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立体制作能力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在纸浮雕的基本技法练习中, 尽可能多地穿插小制作、小创作的传授练习, 让学生自己动手, 完成简单的立体形体的作品制作, 让他们找到成功的乐趣, 逐步引领他们成为实践的探究者。

在直线折中, 先用铁笔或刀轻轻划痕后, 依划痕折叠, 使平面纸张产生凹凸起伏的变化。在圆形折法中, 先用圆规画几个大小的圆形, 剪开一条半径切口, 然后再折。在切刻、切形中, 先将纸依形剪切, 再配以折、弯曲、使之产生丰富的立体形态。在卷曲中, 对纸条进行加工, 使之变形, 产生空间变化。在压的技法练习中, 利用圆头工具 (如笔帽) 将纸边压变形, 则整张纸有了圆润的立体感。

在上述的纸浮雕技法练习中, 结合基本折法演示, 把简单的形体经过巧妙的设计与制作, 把它塑造成立体的造型。例如, 采用花的图片进行设计, 花朵用圆形折法, 再加一点叶子用直线折法, 一幅花的立体造型就创作完成。这种小创作的训练, 既巩固了技法的练习, 又培养了学生的立体设计的思维能力, 也让学生找到了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为了让学生的创作设计出更有新意和更多样化的作品, 请学生欣赏优秀的纸雕作品是必不可少的。

三、用探究法欣赏纸浮雕作品, 培养学生求新求异的立体思维能力

欣赏作品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创作设计灵感, 解决创作设计中的难题。因此, 欣赏中要求学生对作品认真观察, 欣赏它们美的同时, 还要注意探究作者是如何对纸浮雕作品进行几何化形象设计;如何夸张变形;应用什么纸张材料;加工手段用什么技法等。例如, 在欣赏猫、蚂蚁和花的纸雕作品时, 引领学生感受几何化的形象设计魅力, 猫的脸和眼睛、蚂蚁的脸和身子都用圆的几何形的造型来归纳设计, 制作用圆形折法, 作品的形象显得生动而可爱。花朵是用圆或椭圆形的造型来归纳设计;而狐狸作品的设计是突出“尖”和“眯”, 以表现它的灵气;牛是夸张有力的角, 以表现它的强悍。如此夸张设计它们的造型, 形象就变得活灵活现, 同时物象的神韵也就具备了。当然材料的特性处理也是很重要, 也是值得关注的, 它可实现纸的材料、工艺和形象三者的高度艺术统一, 突出材质美。

在纸浮雕作品的欣赏教学中, 是应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和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欣赏方法, 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纸浮雕, 开阔他们的视野, 打开了求新求异的立体思维能力, 感悟技法的实践应用, 培养了学生的立体想象力、创造能力和现代设计的思维能力。

四、用创新思维法引导设计, 培养学生创造新形态的能力

纸浮雕的创作是让一张平面的纸变成立体的造型, 它必须经过设计、画图、划痕、剪刻、折叠才能完成立体效果。而设计是难点, 所以, 设计时先对所表现的对象进行观察分析, 掌握其形体独特的特征, 再对原始的形象进行提炼概括, 用省略和夸张等艺术手法进行形象设计, 再应用基本技法制作出具有浮雕感的艺术形象。例如, 狐狸的头部形象创作 (图2) 。第一, 定稿设计。根据简笔画或图片的资料改编设计, 设计中夸张狐狸鼻子的“尖”和眼睛的“眯”, 把握狐狸的神韵。同时设计中注意把平面的形象变成立体形态, 就要考虑到运用纸浮雕中的直线折和剪刻等技法, 才能设计出有凹凸变化, 有艺术特色的纸浮雕作品。第二, 选材、画稿。选好纸材, 再将设计稿放大到纸上。第三, 制作。将设计的形象剪下, 进行切挖、推折等方法把它们加工成立体造型。第四, 贴底板。选好底板 (注意色彩的搭配) , 将形体按照从后至前的顺序组合粘接, 粘接口选择在被形体遮挡的部位。这样一幅狐狸的纸浮雕作品就制作完成了。

狐狸的纸浮雕创作步骤是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和现场演示等多种方法, 全面、直观、形象地将纸浮雕的创作设计、制作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 开启了学生的立体想象力, 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让他们带着满满的激情和思维进入创作。

篇8:《泥板植物浮雕》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石膏浮雕教学 创新思维 引导 培养

在艺术思维中,一个人能运用图像符号或信息有效地进行独立思维而产生的见解、发现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对其本人是全新的,那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表现。同时,创造的潜质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只是有表现方式、层次水平的不同,而教育应是激发和等待着它在某种场合的释放。因此,在高中美术工艺模块中,选择以石膏浮雕教学为切入点,从视觉感受、积淀形象、发散思维、激发想象、实践创作等方面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一、通过欣赏经典感受浮雕艺术的魅力

美术作品最直接的反映是视觉形象。欣赏教学必须引领学生从多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形式、内容、材质、情感特征,感受艺术、了解规律、拓展想象、发展能力。首先从美术发展历史背景、作者个性特征、流派,引导学生了解古今中外艺术家,了解他们在艺术中不断的追求新的表现形式,新的艺术主张,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传递信息,张扬其个性。其次是通过对雕塑形式语言的欣赏,引领学生感受其造型、材料、技法以及形式的独特魅力。

艺术家们都用其不同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中国汉代浮雕的大气沉雄到古希腊时期的精致完美;从民间的淳朴到佛像的神韵;从石雕到玉雕;从古代的经典之美到现代的风格变化,艺术家无不通过创造性的造型语言,借用比拟、隐喻、象征、暗示等手法来表现,在带给学生愉悦和审美体验的同时,更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审美能力,了解了艺术技能和技巧,获得了基本的美术素养,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我们将高一必修课欣赏模块与选修的工艺模块中雕塑部分整合,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我们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整合,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过程与方法的地位,让学生在欣赏时通过自己的思考、观察、理解和在实践中的探索、操作、想象和创新等,来获得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工艺与雕塑单元后,我们加入了石膏浮雕的制作的实践,实现理论与技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生活,努力使美术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感受、欣赏,让学生初步领略雕塑艺术的地域风貌,引导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浮雕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密切关联,从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感受浮雕因其材质不同而风格迥异的艺术魅力。同时还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和音乐的渲染,开阔学生的眼界。

二、在石膏浮雕制作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1.鼓励学生联想与想象,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联想和想象不是对记忆的如实呈现,而是对生活形象的提炼、升华、扩展和再创造。联想能力的训练就是让学生学会由生活的一小点联想到一大片,由一个形象联想到其他众多个性各异的不同形象,打开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思路。对于学生突发奇想和创造的怪异形象给予鼓励,积极启发挖掘学生的潜力,创造富有想象力的形象。我们以浮雕制作为切入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关注个性发展为目标。

首先让高中学生确立“意象”的方法,意象就以主观感受取代对客观对象的平铺逼真的描绘,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通过概括、提炼、变形、想象等手法的处理,使画面有更多的主观情感的表达;不追求传统意义上的“逼真”,而是把握大的感觉,“不求形式”只是“取其意气所到”。这样就使画面形式有多样化的可能,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在形象上的表现力。为了浮雕作品的美感,我们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可以把看似不相干的物体形象组合在同一个空间;可以大胆取舍,改变原有的形体、动态;可以用不同的造型方法塑造形象等等。这促使学生放下束缚、自由想象,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多样化的效果,更多地展现个人的个性特征,也就有了更多的创新发展空间。

2.鼓励学生寻找辅助工具尝试改变事物的形象。

客观物象都是遵循自然规律留下的定势常规形象,而优秀的艺术家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手法赋予自然物象以崭新的面貌,使之具有强烈个性的艺术形象。

首先,将石膏浮雕泥板看作一张“绘画”,构图重组、拓展创新空间成为重要环节。构图是一个艺术思维过程,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对自己要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安排,形成形象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形象前后空间、层次之间的特定的结构、形式。①要求学生通过用自然存在的混乱的构图要素,组成一个能理解的整体,使学生对画面形象在空间的大小、位置、各部分之间、主体形象与其他形象之间的组合等方面,运用形式美法则创造性地进行安排。②在教学中把绘画素材多方发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个学生塑造部分局部,按自己的审美再将不同的局部相互组合在一起,重构整体画面,构成新的美的关系,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③同一主题有不同造型,同一造型有不同方法,鼓励学生多方位地思考,求新求异求创新,获得创造性的效果。

三、在综合材料的联想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艺术的发展已经超越了材料的鸿沟,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发现和认识综合材料本身的审美价值和精神内涵,在不断寻找和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法、融入艺术家的语言、拓展画面视觉张力的同时,赋予材料以生命和灵魂,使作品成为思想的载体。高中石膏浮雕教学中综合材料的运用,能激发学生兴趣、拓展联想,同时又能活跃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1.由综合性材料引发联想。

材料是构成艺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地和肌理,它给予人们不同的感受与联想。引导学生在石膏中放进砂、木屑、石膏粉等,使原来平整画布的表层变得具有可塑性和起伏的触感,大大增加肌理效果。引导学生由材料引发联想,体会不同材料艺术语言的表达:金属材料的坚挺、明快;木质材料的温和、淳朴;毛绒材料的亲切、轻松;等等。

2.对综合性材料加以创造性发挥。

综合材料的运用没有规范限制,自由性比较大。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材料,观察材料的特殊肌理,尝试把材料用到石膏浮雕实践中,控制好层次、疏密、高低、刀痕、压痕、纹样等因素的统一,同时也可以采用各种特殊技法雕刻,如不规则外形浮雕、透雕、深浮雕等。综合材料还包括上色,改变原有石膏的颜色,如仿古石、仿银器、仿漆器、仿青铜器等等。材料的综合运用在不同学生、不同作品中呈现多样性。例如学生作品《绽放,最美的姿态》中运用回形针、木屑等材料组成一件充满肌理美感的浮雕作品;《时光的烙印》选取塑料、细沙完成了一幅和谐明快的仿银器浮雕作品;《生命之源》选择毛线、米粒等材料构成一幅想象力的作品;《竹》用清新的绿色,带来一股神秘的竹林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结合现代透雕的手法,传递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还有书法的《龙》,不同的字体用仿青铜器的方法体现出古老的文化,雄壮的气势……这些材料所具有的独特的语言魅力激发了学生无限想象力,最终促使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高中石膏浮雕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创作的乐趣,让审美和创新的意识伴随他们成长并成为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正如一名学生在感悟中写道:“手持刻刀,划过质地坚实的石膏板,任时光在刀剑纵横,留下或尖或钝,或深或浅的痕迹。拂过石膏粉尘,不经意间一个个生动的形象跃然呈现。在凹凸不平、深深浅浅的石膏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浮雕的独特的艺术气息。虽然作品略显稚嫩,但在自己经历了欣赏、设计、制作一系列的活动后,这些都是我们心灵花园的剪影。”

篇9:《泥板植物浮雕》的教学反思

随着现代工业的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得以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威胁[1]。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建筑工业作为我国的支柱行业,每年以惊人的速度耗费大量资源并产出大量建筑垃圾,这将对我国进一步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如何研究开发出经济实惠、性能优越、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材料成为当前的热门课题[2]。

据估计,我国每年的各种农作物秸秆(稻草、麦秸、玉米秸、高粱秸等)产量可达到7亿吨[3]。如此巨大的自然资源却未得到有效利用,而是就地腐烂或焚烧,这已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若将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与建筑业相结合,开发出新型建筑材料,不仅可起到节能增效的作用,更对建筑工业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秸秆复合建筑材料的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

本试验选用稻草秸秆作为研究对象,将稻草秸秆加工成微粒状,制作成稻草纤维微粒水泥复合墙板以构成生态复合墙结构,并利用MTS作动器进行低周期循环加载。通过加载得出的滞回曲线分析相应的骨架曲线、承载力、位移、延性系数及耗能能力,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实心砖墙体结构作对比,以表明其抗震性能的优越性,从而为今后可能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1 墙体设计及制作

本试验对二榀缩尺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试验,其中试验组W1为内填稻草纤维微粒水泥板,W2对比组为内填普通烧结砖砌块。二榀墙的厚度为115mm,宽度为1540mm,高度为1600mm,其外观模型及配筋详图分别见图1和图2。

本试验的墙体均建立在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底梁上,进行墙体的砌筑时在构造柱处预留马牙槎(如图1)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相应的施工顺序为先进行墙体的砌筑,再进行构造柱及圈梁的浇筑(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采用C30);W1墙板的施工工艺为支模整体现浇,W2则是利用水泥砂浆进行现场砌筑,砂浆缝的宽度控制在8~12mm之间。各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见表1。

2 试验方案

2.1 加载装置

本试验在西南科技大学结构试验中心完成,该装置主要由MTS电液伺服作动器及相应的MPT操作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构成。其中,MTS作动器分为两种规格:第一种规格CH1的极限荷载为1000k N,最大行程为500mm,负责进行水平方向的准静态力加载;第二种规格CH2的极限荷载为250k N,最大行程为300mm,以用来代替竖向千斤顶模拟竖向恒定荷载。圈梁上部安装一根与墙体等长的工字钢,用以分配CH2施加的集中荷载。整个加载装置见图3。

2.2 加载制度

按照JGJ 101—96《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规定[5],在施加水平准静态力之前,应先启动CH2施加竖向荷载。竖向静荷载为70k N,分两级加载,第一级加载至35k N,确定装置稳定后继续施加第二级至70k N,保持稳压至试验结束。随后开始启动CH1施加水平荷载,在正式加载之前进行峰值为10k N的预加载,加荷速度为0.5k N/s,反复试验两次,确定整个系统正常后即可正式加载。正式加载前期采用力控制加载,级差为10k N,加载速度0.5k N/s,每级循环一次。利用监控采集系统观察滞回曲线特性,当滞回曲线形状出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屈服状态)时改变控制加载方式,转换为位移控制加载,级差1mm,加载速度0.2mm/s,每级循环三次,持续至破坏荷载≤85%FU时,试验结束。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破坏形态

两片墙都经历了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及破坏阶段三个过程。在加载初期由于水平荷载较小,水平荷载和位移基本呈线性变化,墙体未出现裂缝。随着荷载增加,无规则细微裂缝出现,腻子膏开始脱落,主裂缝逐渐形成:W1主要破坏部位在构造柱与墙板交界处形成,而墙板并无破坏现象;W2主要沿着砌块之间的灰缝破坏,一直到达墙体四个顶点并延伸至构造柱。达到破坏状态后,W2破坏形状呈“X”状,并且四角处的构造柱出现斜裂缝,在柱脚处出现压碎状况;而W1裂缝继续沿着板柱交界处延伸,墙板有一定细微无规则裂缝出现,构造柱出现水平裂缝,并在柱脚伴有混凝土压碎现象产生,压碎程度大于W2。通过对墙体最后的破坏现象可判断,W1的破坏类型为墙板弱柱式的弯曲破坏,而W2的破坏类型为弯剪破坏[6,7]。二榀墙的局部破坏特征见图4。

3.2 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

滞回曲线即恢复力曲线,是结构在力循环往复施加作用下,作动器测得的水平荷载-位移曲线;骨架曲线是指滞回曲线上同向各次加载点的水平荷载极值点依次相连得到的包络曲线。骨架曲线的轨迹可以反映墙体受力时经历的各个阶段,以及各阶段的力学性能和抗震性能[8](强度、刚度、延性及耗能等)。二榀墙体的滞回曲线以及骨架曲线分别见图5和图6。

在施加低周期水平反复荷载初期,二榀墙体滞回曲线基本呈直线型,骨架曲线的斜率也基本不变,力和位移呈正比关系,几乎未出现残余变形。试验墙体进入弹塑性阶段,滞回曲线大致呈“梭形”,其包围的面积逐渐增大,卸载后的残余变形逐渐增大,并且可在骨架曲线上发现明显的拐点,即位移的增长量大于水平荷载的增长量,表明墙体已经进入屈服状态。随着位移的继续增加,二榀墙都进入破坏阶段,承载力逐渐降低,位移等幅值加载状况下,第二次、第三次循环达到的水平承载力都比第一次低,说明从加载到破坏,变形是不断积累的一个过程。W1的残余变形大于W2,并且滞回曲线相对W2较饱满。

3.3 水平承载力与位移

墙体水平承载力与位移均由CH1加载获得。其中:开裂荷载和开裂位移是墙体腻子膏脱落、有细微裂缝开始出现时对应的荷载和位移,屈服荷载和屈服位移是骨架曲线开始出现明显拐点处的荷载和位移,极限荷载和位移是骨架曲线峰值处对应的荷载和位移,破坏荷载和位移是加载结束点对应的荷载和位移[9]。二榀墙对应的荷载和位移数值及对比图分别见表2和图7。

通过对比表明:因材料性能及墙体施工工艺不同,墙体W1相应的荷载比W2分别提高26.59%、48.11%、39.44%和24.61%;二榀墙的开裂位移Δc和屈服位移Δy相差不大,而W1的极限位移Δu和破坏位移Δd分别提高了39.67%和80.22%;二榀墙的延性系数[10][见计算公式(1)]分别为2.35和1.89,W1的延性系数提高了24.34%,表明W1的塑性变形能力较好,从该角度分析可知稻草纤维微粒水泥板组成的构件能有效提高抗震性能。

式中:μ为结构的延性系数;Δu为结构的极限位移,mm;Δy为结构的屈服位移,mm。

3.4 耗能能力

耗能能力是指结构吸收外界能量的能力,通常用滞回曲线所包围的面积来计算,相应的值由能量耗散系数E评定,计算方法见公式(2)和图8。

E值越大,说明墙体吸收的能量越多,耗能能力越好,越有利于抗震[11]。本试验取极限荷载下的滞回环进行计算,得出W1和W2的能耗系数分别为0.86和0.65,W1滞回环相对较饱满,E值是W2的1.323倍,相应的能耗系数提高了32.3%。由此可见,由稻草纤维复合而成的现浇水泥板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从而体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

4 结论

(1)从开始加载到试验结束,二榀墙都破坏经历了弹性阶段、屈服性阶段以及破坏阶段,并且二榀墙都未出现倒塌现象,满足了结构“裂而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12]。

(2)稻草纤维微粒的加入使水泥板墙各阶段的水平承载能力和水平位移有所增加,这是因为稻草纤维微粒水泥板具有良好的基本力学性能,并且稻草纤维微粒的加入有效改善了原有材料的脆性,因此,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以至于在破坏阶段墙板本身未出现过大的裂缝。

(3)稻草纤维微粒水泥板墙的延性系数与普通墙体相比提高了24.34%,耗能能力提高了32.3%,从这两个角度分析得出,前者具有非常良好的抗震性能。因此,开发秸秆水泥基复合材料不论针对节能还是提高结构抗震能力,都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4)圈梁、构造柱、水泥板构成的墙体构件的破坏形式以梁柱受弯为主,属强板弱柱式弯曲破坏,因此,可对构件进行优化设计(如减小板厚、增加柱子强度、墙体开洞等),从而实现破坏更为理想的弯剪破坏或剪切破坏,以进一步提高抗震设防强度。

参考文献

[1]徐辉.植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D].南京: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6.

[2]包惠明,孟汉卿.剑麻纤维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1(3):63-66.

[3]肖力光,张奇志.秸秆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1):1-2.

[4]SAVASTAN0 JR H,AGOPYAN V.Transition zone studies of vegetable fiber—cement paste composites[J].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1999(21):49-57.

[5]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J 101—96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6]李燕.植物纤维混凝土砌块强片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7]席秋红.生态复合墙体破坏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8]郭米娜.混凝土砌块复合承重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6.

[9]殷明娟.混凝土空心砖墙体抗震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D].长沙:长沙交通学院,2005.

[10]倪诗阁.结构延性系数的确定方法[J].建筑结构,1980(5):72-75.

[11]周斌.混凝土普通砖砌体力学性能及墙片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篇10:《泥板植物浮雕》的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五

【习作要求】

1.通过水仙示例及下水文的阅读,使学生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回忆自己观察的植物,能按习作要求写一篇关于植物的简单的研究报告。

3.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运用查资料、做实验等各种研究方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提高信息搜集整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指导学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写下来。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课前游戏

1.上课前,我们一起做个猜谜游戏,好吗?不过,今天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所猜的谜语都必须和植物有关。

2.听了同学们的谜语,老师也心动了,我也说一则,你们猜一猜,好吗?

青皮包白肉,像个大枕头,莫听名字冷,热天菜场有。打一蔬菜

3.小结:原来,你们都抓住了谜面中植物最鲜明的特点,所以一下子猜出来了。

第二板块:交流汇报

1.同学们,植物世界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在精彩纷呈的背后其实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和奥秘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探索,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手一碰叶子就耷拉的含羞草,叶子竞然是刺的仙人掌,有太阳才开放的太阳花,攀附墙壁的爬山虎,闻乐起舞的跳舞草,会吃虫子的猪笼草,撑着小伞播撒种子的蒲公英,黑暗中绽放的夜来香,脸盘随着太阳转的向日葵。

2.绚丽多彩的植物世界给我们带来无限的精彩,也激发了我们探究的欲望。半个月前,老师布置给大家一项任务:要求你们选择一种植物,仔细观察,认真研究,你们一定都做了吧?同学们都研究了哪些植物呀?

3.种类还真不少。那通过研究有哪些收获呢?拿出我们课前准备的植物研究记录单,先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4.我们请上几位同学汇报一下他们的研究成果。(实物投影)

5,短短半个月,同学们就都对自己选定的植物做了认真研究,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佩服你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把这个过程写下来,写成一篇简单的研究报告。

(板书:研究报告)

第三板块:指导写作

一、观察外形

老师这儿有一盆水仙花(出示实物水仙花),漂亮吗?闻闻。请大家仔细观察她的外形,然后用几句话描述一下。给你们几分钟时间,准备一下。

二、提出问题

1.通过对水仙花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值得研究的问题呢?

2.同学们很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了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究。但这节课上,我们只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好吗?为什么其他植物根必须植于土壤中才能茁壮成长,而水仙只需一盆清水就可以长得很茂盛呢?

三、写法点拨

1.刚才小组交流时我发现有些同学是研究这个问题的,很想知道你们是怎样研究的?通过什么方式?

2.对,查资料、做实验,他们可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出的结果才具有科学性。研究的结果怎样呢?

3.学生汇报

4.把研究方式和结果写下来还挺有讲究的,老师给你们看个片段。快速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出示片段:

过了几天,我想:这水仙花为什么天天泡在水里不淹死,反而亭亭玉立呢?我跑过去问妈妈,妈妈说不清楚。于是我上网查了一下,这才知道:原来因为水仙叶子秀美,花香浓郁,亭亭玉立于水中,所以有“凌波仙子”的雅号。

5.小结:提出的问题与研究的结果要对应起来,不能答非所问。

6.根据学生植物研究报告单上记录的情况,挑选出示一段语言比较深奥的片段。

7.小结:语言一深奥我们就读不明白了。所以写研究报告我们要注意语言通俗易懂。建议学生写这段文字的时候要把它改一下,让人一看就明白。

四、梳理结构

1.同学们,课前,老师也选择水仙花作了研究,并写下了一份研究报告。大家看看,这篇研究报告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重点写了什么?

出示下水文:

我家的书桌上有一盆水仙花,翡翠般的绿叶丛中,笔直的茎托出一簇簇洁白如雪的花朵。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夜晚,伴着那清新淡雅的幽香,我捧起书,在阅读中静静享受这份温馨。

一天,我在阳台上给花草浇水,女儿突然问我:“妈妈,为什么芦荟啊文竹啊都生长在土里,而水仙花却长在水里呢?”我一愣,是呀,为什么水仙花只需水就可以长得这样生机勃勃呢?我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水仙属于球根花卉,在我们从市场买回来之前,它经过花农多年的辛勤培育,像大蒜头的那个鳞茎长得很壮实,鳞茎里面积累了足够多的养分。我们拿回家后,只要把它放水里,就能够满足它生长和开花的需要。水仙花能在水中生活。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书桌上的水仙花,还在相继绽放着洁白的花儿,把春的信息一次又一次地捎给我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诗一般的美丽。

2.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观察发现研究感悟

3.是文章总要有个题目吧,大家一起动动脑,给老师文章取个题目。加上题目,现在一篇完整的研究报告完成了。课后请同学们就你自己研究的植物,可以模仿施老师的文章,也可以模仿书上习作五的例文,写一篇研究报告。

【教后反思】

本次习作是写一篇关于植物的研究报告,教学的重点是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观察植物和发现探究的能力。习作的难点则在于如何将搜集到的资料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

课前游戏,我以“猜猜与植物有关的谜语”为切人口,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向课堂,既激发孩子交流、互动的兴趣,又自然地凸显了植物的特征,使学生明白只有抓住谜面中植物最鲜明的特点,才能准确猜出谜底。

在接下来的交流汇报中,我首先出示了课件“绚丽多彩的植物世界”,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接着,以先小组后大组的形式交流孩子们课前的研究成果,由于课前孩子们观察细致、研究深入,因此,不管是小组讨论还是大组交流,他们都乐此不疲,交流非常热烈,有的同学把拍的照片、画的图画,甚至把实物都带到了课堂。此时,学写研究报告已成了孩子们想做的事,此时我提出来也就水到渠成了。

怎样写好一份研究报告,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课堂上,我出示一盆水仙花,通过观察外形、提出问题、研究方式、研究结果几大环节和孩子们进行现场交流,以鲜活的场景引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在几次的试教中。我发现孩子最容易犯两种错误:一是问题与答案不对应,也就是答非所问,文不对题;二是研究成果照抄课外资料,深奥的语言有时孩子自己也读不通顺、读不明白:于是,本节课上我通过两个片段的出示,让孩子们明白本次习作的注意点。最后,通过下水文的出示,和孩子们一起梳理研究报告的结构,“观察、发现、研究、感悟”这几个关键词,既是孩子习作的提纲,也是行文过程。至此,学生写作该研究报告已胸有成竹。

反思本次习作教学,我认为以下两点让我比较满意:

观察探究,为习作奠基。学生的许多写作材料都来源于他们的实际生活,因此,实地观察体验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针对本次习作的要求,在教学前半个月,我就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个性化地观察、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很想自主地探求未知的“秘密”。尽管孩子们发现的植物王国的所谓“秘密”在成年人眼中可能不值一提,但他们将其奉为宝贝。而这个新奇的探求过程会珍藏在他们的记忆中,成为本次习作很好的素材储备。植物奥秘丰富有趣,在拨开迷雾后真相大白,一切都真实地呈现在孩子面前,这是何等的快乐。于是以植物研究记录单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发现、疑问、研究成果也就成了顺水行舟的事情了。

范例引领,为习作引航。本次习作,我没有运用书本上的习作例文,主要是从孩子的实际考虑,他们对杨树、香椿树了解很少,而对本季节本地区常见的水仙花比较了解。于是,课堂上,我就以一盆水仙花作为例子,指导学生观察,质疑,把学生的疑问、研究成果作为本次研究的重点。同时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示了与之相对应的下水文,这是一篇关于水仙花的研究报告,也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研究报告”这个新文体。通过这篇下水文的出示,既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又巧妙地教给他们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为接下来写研究报告指明了方向。

上一篇:母亲节小学优秀作文下一篇: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