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水调歌头

2024-08-04

赏析水调歌头(精选12篇)

篇1:赏析水调歌头

原文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赏析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是一首抚今思昔之作。上片由写景入词,映入作者眼帘的是亭边的树木。树叶凋零,飘落地上,野外低湿处的菊花也已盛开。登高临远,秋意已浓,原来是重阳节就要到了。先点明时间、地点。眼前之景使作者不禁陷入了美好的回忆之中,他想起了彭门往事。那时自己才三十七岁,正值盛年、英姿飒爽、豪情满怀,带领着一支精壮的队伍,驰骋于战场。闲暇时光,将士们在古球场欢宴,抚剑豪饮,议论古今兴亡。这几句话描写了从前戎马生活的一个消闲场面,用杜甫原句“看剑引杯长”入词,把他们满腔热血,忧心国事,希图建功立业的种种情绪暗含其中。

下片以“感流年”三句承上启下,从上片的慷慨激昂转入下片的萧瑟凄凉。当时座中的英豪,一半都已凋亡了,而宋王朝也只剩下半壁江山。自己平生那豪情壮志、抗金的决心和愿望,早已被现实消磨殆尽,只落得两鬓如霜,飘泊在江南水乡。一腔悲愤,无处可消,只有借酒浇愁。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上下片情绪反差很大,上片豪放激烈,下片愤慨悲凉,在雄健俊爽之中蕴含着深沉的抑郁。

注释

①皋:水边高地。

②隰:低下的湿地。

③彭门往岁:彭门,指彭城。为徐州治所,蔡伸曾以徐州通判的身份率领过一支队伍北上援助燕山,与辽兵战斗,第二年方回。

④看剑引杯长:用杜甫《夜宴左氏庄》“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原句。

篇2:赏析水调歌头

辛弃疾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

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

酌酒援北斗,我亦蝨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则眠。

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

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辛弃疾词作鉴赏

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辛弃疾从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抚使任上被弹劾免官,回到江西铅山他的瓢泉新居,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再度闲居生活。这首词就作于闲居瓢泉期间。由词前小序可知,他写这首词是为了答谢赵昌父(蕃)并兼寄吴子似(绍古)的。吴子似在此期间曾任铅山县尉。

闲居乡野的辛弃疾,虽然因遭朝中奸臣排挤,报国无门,鸿图难展,心中怨愤,时常寄情山水,托兴诗酒,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积极用世的思想仍占主导地位。他身处江湖之远,仍不忘忧国忧民,希望能重新得到重用,得以施展自己的才智,实现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理想。从他的这首《水调歌头》词,我们便可以看出他的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处境。

此词上片以描述梦境为主。起句“我志在寥阔”,开门见山,直抒胸怀,表现了词人高远的志向和宽宏的气度,概括全词要旨。为有寥阔之志,自然有“梦登天”之举。“畴昔梦登天”句,借用了屈原《九章·惜诵》中“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航”之意。他感到现实中难以施展他的才干,他要到广漠宇宙去寻找他的理想境界。“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两句,乃是全词思想的主干。“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词人在梦幻中飞上青天,首先来到月宫,尽情地赏玩明月。他在这里抚摸着洁白的月亮,陶醉在神奇迷离的幻境之中,不知不觉人间已过了千年之久。接着“有客骖鸾并凤,云遇春山赤壁,相约上高寒。”数句,描写的是作者与高贤们同上天宫的梦境。“有客”指作者的好友赵昌父。由词序可知,赵昌父曾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韵作词“叙太白、东坡事”寄作者,并在词中对作者大加赞美。这首词是为答谢赵昌父而作,自然应有回敬之词。赵昌父是江西玉山人,距铅山不远,是词人闲居瓢泉时的好友。他奉祠家居,不求仕进,饮酒作诗,气度不凡,世人以为有陶靖节之风。这里作者以“骖鸾并凤”来赞美他,意思是他德高道深,理应羽化登仙。这里的青山、赤壁系指李白、苏轼,因为李白墓在当涂之青山西北,苏轼曾游赤壁,写过《赤壁赋》。赵昌父驾着鸾凤霞举飞升,在彩云间与先贤李太白、苏东坡相遇,于是他们同作者共约到天宫去遨游。作者在这里把赵昌父、李白、苏轼誉为“三贤”。作者这样写,也有自谦的意思,下一句“我亦蝨其间”就是把这层意思直接表达了出来,意思是:在您和先贤们高会的时候,我不过是滥竽充数地置身其间罢了。在现实生活中,词人感到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又不愿与那些投降派的官僚同流合污,所以只好到梦境中去会见他理想中的人物。在这里,作者把自己与朋友,古代圣贤置身于高寒广漠的天宇,用北斗当酒杯痛饮着天上的美酒,充分表达了其豪放的一面。

词的下片继续描写梦境。词人在梦幻中无忧无虑地畅游太空,内心充满激情,不禁小声歌唱起来。“神甚放,形则眠”一句,从字面意思看,是说身体虽然清静无为,好象在睡眠,但精神还是奔放旷达的。这是作者在闲居生活中积极用世的自白。他被迫再次闲居后,表面看来安静闲适,但他心中时刻不忘报国之志。“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化用贾谊《惜誓》中“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把自己比作搏击长空、一再高举的鸿鹄,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接着,词人从梦境中回到现实。词人在梦境里可以纵横驰骋,可是一旦梦觉,回到现实生活中,情形就完全不同了。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怅惘,并产生疑问:为什么人世间不能尽如人意的事情会有那么多呢?这里的“亏全”是以月亮的圆缺比喻人间的悲欢离合,主要说的是“亏”的方面。词人在这里以梦境与“梦觉”相对照,揭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同社会现实的矛盾。在这发问中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抒发人事难全的感慨,这发问也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满腹经纶的老将对于怀才不遇、报国无路提出的强烈抗议。

词的结语“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觉得来得有些突然。前面说的全是梦境以及梦觉后的惆怅,可是结语却一语宕开,表现出“美人娟娟隔秋水”(杜甫《寄韩谏议》)的惋惜之情。但是如果稍加思索,读者也不难明白,这是在前面几层意思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感想。这里的“美人”指他的好友吴子似。这一句表面看来只是对吴子似的思念,实际上主要还是抒发“谁识稼轩心事”(《水龙吟。再题瓢泉》)的苦闷心情。

这首词在艺术特征上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特色。理想主义是浪漫主义在思想内容上的重要特征,而以梦幻的形式表现其理想则是浪漫主义传统的创作方法。辛弃疾成功地运用这一传统手法,使其崇高理想在这首词中得到完美的体现。它跌宕起伏,忽而天上,忽而人世,驰骋奔逸,狂放不羁,洋溢着豪迈的激情。

篇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宋神宗熙宁九年, 苏轼身在密州, 这一时期他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因政见不和而自求外放, 辗转各地为官。中秋之夜, 诗人客居异乡, 与胞弟苏辙分别至今, 已经整整七年未得团聚。皓月当空, 苏轼心潮起伏, 于是乘酒兴正酣, 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处把酒问天, 呼应了词前小序:“欢饮达旦, 大醉。”苏轼喜欢饮酒, 于其词作中常有表现, 他曾说:“赖我胸中有佳处, 一樽时对画图开。”酒可以起到发酵作用, 让人们能借酒浇心中之块垒。此处的月不是平常之月, 而是月值中秋;人也不是常态之人, 而是醉酒之人。词人开篇就以一种特定的情境展开, 读之, 中秋月夜的浩渺之气和词人举杯问天的不凡气魄, 于字句中迎面袭来。让我们暂时忘掉自己身在何处, 像古人说的那样“思接千载、神游万里”, 如此美景势必良辰,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此句把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 今夕何夕啊, 月宫如此的美丽?有人把这首词比作词中的《天问》, 词人以“问”来描写中秋月明之景, 以“问”来抒发对当空皓月的惊艳赞美之情, 可以说是神来之笔, 显示了苏轼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接下来, 苏轼任由自己的思绪信马由缰:“我欲乘风归去”归往哪里去?苏轼竟然想到要羽化而登仙、乘风而奔月。苏轼做这首词时已经四十一岁, 正因避祸而外任密州, 所以“乘风归去”苏轼是要摆脱人世的纷繁。纵观苏轼一生, 在政治的风云中, 他几乎处于颠沛流离、坎坷动荡的状态。王安石当政主持变法时, 苏轼写诗讽刺新法而锒铛入狱、命系游丝, 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苏轼被贬黄州, 后司马光上台废除王安石之法时, 苏轼又因反对尽废新政而遭到旧党的攻击被贬惠州。六十二岁时, 再被贬至儋州。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在费衮的《梁溪漫志》卷四记载了苏轼这样一件小故事:苏轼有一次问众奴婢:“说说你们看我腹中有何物?”众婢答曰:“都是文章”“都是识见”。苏轼摇摇头不以为然, 其中有一丫鬟名叫朝云的答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 从此视这位朝云姑娘为红颜知己, 在其死后坟墓上的云如亭上题诗:“不合时宜, 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 每逢暮雨倍思亲。”

苏轼的人生如是, 就是因为他注重现实利害的精神和耿直的态度, 而不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旷达如苏轼, 很快就从消沉的精神状态中摆脱开来。“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他还是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来得温暖亲切。一旦躲进琼楼玉宇中, 那里虽然安宁没有纷争, 却也寒冷而凄清, 还是潇洒地“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吧。“我欲”、“又恐”、“何似”展示了词人情感的跌宕起伏, 在这样的峰回路转中, 凸显的是苏轼对生活强烈的爱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是有着“致君尧舜上”的人生理想的。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到“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苏轼拼却满腹豪情一腔热血, 换来的虽然是被排斥打击, 虽然是外放冷遇, 但苏轼却能做到毫无狼狈潦倒之意, 他于人间潇洒起舞。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随着皎皎明月光的流泄, 我们眼前仿佛能看到朱阁里绮户下那无眠的人儿, 流动的美感中又烘托出寂静一片, 那轮明月偏偏要挑动灵心善感、愁情满腹的苏轼。“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李白孤独时依然是豪迈的;“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孤独时是优雅的;而苏轼, 在中秋月圆之时的这份孤独, 是伴随着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己坎坷半生的感慨的。“想闻散唤声, 虚应空中诺”是思念至极的幻听, 而此时苏轼也只能独语对月, 你有何憾事, 圆圆的要照尽人间离别吗?

苏轼的思想是兼及儒释道三家的, 正是佛家所秉承的“看破、放下”促成了苏轼性格中的旷达一面;也因为道家的“出世、养生”思想才能让苏轼在屡遭贬谪后依然活得雅致清新有声有色;所以他才能于困顿孤寂中“悟”出:“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由“小我”而升华为整个人类的普遍情感, 由此佳句天成, 一语传万古。“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也许我们经常于一无人角落悄悄舔舐着自己的伤口, 但是最难得的是能够找到一味良药给自己的灵魂, 以便在这个并不够完美的人间好好地活下去。

摘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古往今来为人们传唱不已, 本文侧重从苏轼的思想方面来分析、欣赏名篇的艺术美感。

篇4:《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赏析

这首词是南宋时期一无名氏的作品,抒发了作者收复祖国山河的雄心和壮志难酬的悲愤的心情。上篇先写江山破碎的悲怆心情。“平生太湖上”四句,面对浩瀚无际的太湖,作者想到自己曾多次泛舟湖上,它是那样令人陶醉、那样令人感到亲切。这次重游,自己心头却笼罩着茫茫无际的愁云。从前游太湖,北宋还没有灭亡,而现在却是国土沦丧,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胡骑南窥,所余的半壁河山也危在旦夕。作者用“何事”发问,却没有正面回答,因为在那个时代,家国之恨,使人愁生是不言而喻的。作者愁情满怀,却无计消除。南宋朝廷苟安求和,醉生梦死,纵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路。在无可奈何之中,他情绪陡转。“拟把匣中长剑”以下五句,写他忍痛放弃报国之志,把准备驰骋疆场的长剑换成一叶垂钓的扁舟,归隐江湖,去做渔翁。他消沉地说,做官就不是我的事,我为此耽误了隐居的山水,让它们白白地等我。作者以超脱的口吻诉说自己悲愤的心情,以归隐的行动表示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下篇以“脍新鲈”三句承上启下。当他吃着脍炙好的新鲜鲈鱼、喝着美酒、唱起悲壮的歌曲时,他的情绪从隐居一下又跌落到现实中了,他不能忘记灾难深重的国土。“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干戈。”在太平时代生长的人,没想到也见到战争,而“干戈”给作者带来的是如大海一样汹涌的激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憎恶,使他顿生扭转乾坤之力。他要倾泻三江洪涛巨浪,涤荡千里中原的胡尘,用不着壮志挽天河洗兵马,要把敌人彻底消灭干净。这种钢铁誓言,如雷震耳,激荡在国人心中,所以当这首词被题在吴江长桥下时,竟不胫而走,甚至引起了朝廷的注意。现实和理想总是有矛盾的,作者虽然雄心勃勃,壮志凌云,但想到黑暗的现实,心头又愁云惨淡。最后以“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作结,表现了他对朝廷的失望。全篇悲怆、激愤,波澜起伏,首尾呼应,唱出了爱国志士的心声,风格沉雄、豪放。

nlc202309030107

篇5:《水调歌头》赏析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苏轼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迴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苏轼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苏轼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苏轼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苏轼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苏轼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篇6:《水调歌头》赏析

词题称“盟鸥”,与鸥鸟结盟,相约为友。李白诗:“明朝拂衣去(归隐去),永与白鸥盟。”词人把自己要表现的思想内容,放置在一种浪漫主义的寓言形式里。词人离开官场生活之后,有一种失去倚托之感。异乡沦落,知音难得,只有到大自然里寻找同情者了。

带湖新居,是他倾心所爱的,在这儿他找到了一些慰藉。所以,开头便说:“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水光山色,能怡悦性情。作者十数年来,奔走于世俗的名利场,与尔虞我诈的官宦角逐,他感到厌倦了。大自然的美好环境,使他得到暂时的解脱。他“仗屦无事”,在“千翠奁”的带湖畔“一日走千回”,以消除他胸中的积闷。“凡我”五句,告诉读者,词人在这样的环境离群索居,实在是寂寞的!所以他发出了“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的呼唤。这是他真实的心声。透过这种曲折反映出来的词人的心声,读者可以测知词人的思想感情处在一种非常苦闷的状态之中。他是不甘寂寞的!

下片“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自然界的这些飞禽,无论鸥鸟也罢,白鹤也罢,它们翩翩而来,又扑翅而去,它们能给人一定程度的安慰,毕竟是自然物罢了,是难以成为人的知音或伙伴的。“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它们怎能知道词人在那儿举杯饮酒,是为浇愁呢。它们只知道自己唯一的乐趣:站在湖边的青苔上,等待着鱼儿游来。于是,词人幡然省悟了:对自然物的期待是靠不住的!但是,此时孤独的词人,又能期待谁呢?

当他的思绪回到人类社会现实时,时世的变迁,又使他无限感慨:“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但是,词人的壮怀并没有因此破灭,他对生活依然寄托着无限的深情:“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把眼前这一片庭园整治好了,多栽植些柳条,以便使旧日荒凉的地方,兴旺起来。足见,词人此时的思想情怀是痛苦的,充满矛盾的,但他毕竟对生活还是热爱的。

★ 水调歌头和西江月赏析

★ 水调歌头原文赏析

★ 水调歌头·焦山赏析

★ 《水调歌头》的诗句赏析

★ 水调歌头·中秋诗意赏析

★ 水调歌头追和原文及赏析

★ 《水调歌头》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 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原文赏析

★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程??,水调歌头的意思,水调歌头赏析

篇7:水调歌头·游览赏析

赏析黄庭坚的《水调歌头·游览》,我们有着什么新的启发呢?体会到怎样的思想情感呢?

【前言】

《水调歌头·游览》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词作。这首词通过抒发一次春游的感受,表现了鄙弃世俗的清高。上片描绘溪山美丽的春景;下片描述主人公高蹈遗世之情态,大有放浪形骸之外的飘逸和潇洒。全词情景交融,缓缓道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反映了词人孤芳自赏、不肯媚世以求荣的品格,体现了词人超轶绝尘、游于物外的审美理想,虽然也流露了词人徘徊在入世与出世之间的矛盾心情,但仍不失豪纵之气。

【赏析】

此词为春行纪游之作,词人采用幻想的镜头,描写神游“桃花源”的情景,反映了他出世、入世交相冲撞的人生观,表现了他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不愿媚世求荣、与世同流合污的品德。据此看来,此词大约写于词人被贬谪时期。

开头一句,词人采用比兴手法,热情赞美瑶草(仙草)像碧玉一般可爱,使词作一开始就能给人一种美好的印象,激起人们的兴味,把读者不知不觉地引进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从第二句开始,则用倒叙的.手法,逐层描写神仙世界的美丽景象。

“春入武陵溪”,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词人巧妙地使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陶渊明描写这种子虚乌有的理想国度,表现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黄庭坚用这个典故,其用意不言自明。这三句写词人春天来到“桃花源”,那里溪水淙淙,到处盛开着桃花,树枝上的黄鹂不停地唱着婉转悦耳的歌。

“我欲穿花寻路”三句,写词人想穿过桃花源的花丛,一直走向飘浮白云的山顶,一吐胸中浩然之气,化作虹霓。这里,词人又进一步曲折含蓄地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幻想能找到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能的理想世界。

然而“祇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两句,曲折地表现他对纷乱人世的厌倦但又不甘心离去的矛盾。词人采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很富有令人咀嚼不尽的诗味。

“红露湿人衣”一句,是从王维诗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脱化而来,黄庭坚把“空翠”换成“红露”,化用前人诗句,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下片继写作者孤芳自赏、不同凡俗的思想。词人以丰富的想象,用“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弹瑶琴)”表现他的志行高洁、与众不同。“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两句,表面上是说李白不在了,无人陪他饮酒,言外之意,是说他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他不以时人为知音,反而以古人为知音,曲折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

“我为灵芝仙草”两句,表白他到此探索的真意。“仙草”即开头的“瑶草”,“朱唇丹脸”指第三句“溪上桃花”。苏轼咏黄州定惠院海棠诗云:“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花容美艳,大抵略同,故这里也可用以说桃花。这两句是比喻和象征的语言,用意如李白《拟古十二首》之四所谓“耻掇世上艳,所贵心之珍”。“长啸亦何为”意谓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

这首词中的主人公形象,高华超逸而又不落尘俗,似非食人间烟火者。词人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而又颇具仙风道骨的风格,把自然界的溪山描写得无一点尘俗气,其实是要想象世界中构筑一个自得其乐的世外境界,自己陶醉、流连于其中,并以此与充满权诈机心的现实社会抗争,忘却尘世的纷纷扰扰。

【原文】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注释】

⑴瑶草:仙草。

⑵武陵溪:典出陶渊明《桃花源记》,此指美好的世外桃源。桃源的典故在后代诗词中又常和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传说混杂在一起。

⑶欹玉枕、拂金徽:欹,依。金徽,即琴徽,用来定琴声高下之节。

⑷谪仙:指李白。

⑸白螺杯:用白色螺壳制成的酒杯。

【翻译】

瑶草多么碧绿,春天来到了武陵溪。溪水上有无数桃花,花的上面有黄鹂。我想要穿过花丛寻找出路,却走到了白云的深处,彩虹之巅展现浩气。只怕花深处,露水湿了衣服。

篇8:赏析水调歌头

一、反复吟诵, 披情入文

“词者, 来于心, 用于歌;歌者, 源于声, 发于情。”诗词阅读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 而诵读应该是第一步, 也是贯穿整个阅读过程的一步。诗词的诵读美, 体现在韵律美、意境美、风格美。因此,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朗读的训练, 引导学生去感受、发现这几方面的美。

第一遍诵读, 低吟浅唱,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指导学生处理每一句的停顿。不必声如洪钟、气贯长虹, 但应结合创作背景初步理解全诗的感情基调。这首词写于作者被贬官密州之时, 而且与弟弟七年未曾相见, 因此, 全诗表达的是政治上的失意, 对亲人的思念和一种豁达的胸怀。

第二遍诵读, 情景再现,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要求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 在头脑中再现诗句的美境。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 我们不防设想:中秋之夜, 皓月当空, 望着苍茫夜色, 诗人悲从中来, 斟满酒杯, 想起多年未见的弟弟, 想起官场的失意, 一饮而尽。那么读这两句时就要读出“苍凉感”, 重音放在“几时”和“问”上, “几时”还要做拖音处理, 读出无奈之感。总之, 这一遍的诵读要有身临其境之感, 读出“皓月千里, 孤高旷远”的意境。

第三遍诵读, 应酣畅淋漓, 一气呵成, 读出作品的风格美。苏轼作品以豪放风格著称, 这首词也不例外。诗人经历了由迷茫苦闷到顿悟豁达的心路历程。对明月的向往, 对人间的眷恋, 对仕途不顺的释然, 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浑然天成。这遍诵读, 就是要声情并茂、字正腔圆, 读出一个旷达洒脱的伟岸诗人形象来。

如此一唱三叹的朗诵, 一定能够使学生神清气爽, 将诗中的情意领会于心。

二、理解词意, 再现画面

古诗词文句的理解, 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但我们不能仅借助于课下注释、工具书、参考书了解表面意思, 还必须联想作品创作背景、社会实际以及自身经验, 仔细推敲, 这样才能真正走进文本, 真正理解其内容。如《水调歌头》上阕,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三句, 表面意思是说:“我想随风回到天上去, 但是又怕经不住天上的寒冷”, 联系写作背景及当时社会现实, 就能读出另一番含义:这句也是指作者的政治遭遇而言, 他想回到朝廷中去, 但又怕党派相争, 难以容身。

在理解了诗词内容的基础上,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加入自己的想象与联想, 完整地再现诗词的情景, 如能用书面形式表现出来, 定能走进诗人的内心, 对学生的阅读、写作, 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都是极其有益的。我的一位学生就以第一人称的口吻, 将词的上阕改写为下面一段文字:

夜已经很深了, 只有一轮圆月还高高地挂在天空, 清冷的月光包围着孤独的我。又是中秋夜, 本应与亲人团聚, 而我却在这异乡独自飘零。端起酒杯, 仰望明月, 我不禁问道:“月亮啊, 你是何时诞生的呢?也不知道天上是哪一年了?”我这与世俗格格不入的人是不是该回到天上去呢?

夜风飒飒吹来, 我忽然感到一丝寒意, 天上是不是会更加凄冷呢?

也许是吧, 天上哪里比得上人间呢?在人间, 我还可以尽情起舞;在人间, 我还有子由;在人间, 我还能一醉解千愁!

三、凝视所至, 深入赏析

在诗词教学中, 赏析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活动, 它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在赏析活动中,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赏修辞

古诗词中, 因为形象性和抒情性的需要, 常常要借助修辞来表现, 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等。修辞的使用, 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水调歌头》开篇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把青天当作自己的朋友, 把酒相问, 表现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我欲乘风归去”一句, 运用夸张的手法, 表现了诗人想要超脱世俗束缚的心理。

(二) 赏表现手法

诗人常用烘托、典故、虚实结合等手法来增强诗词的表现力, 以利于自己情感的表达。赏析时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表现手法的效果。本词就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 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上片凌空而起, “琼楼玉宇”是虚, 下片波澜层叠, 返虚转实, 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三) 赏妙语

妙语是精美的词语, 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词语的赏析主要是理解其含义并分析表达效果, 体会其妙处。如“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一句,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 暗示夜已深。“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与亲人团圆而难以入睡的情景。

四、用心感悟, 体会诗人的独特情思和精妙理趣

这一个过程是古诗词阅读中的最高境界, 一个读者如果不能读出诗人的情趣, 诗歌的主旨, 即使能倒背如流, 也只是皮毛之读。当然, 经过了前述的诵读、理解、赏析, 感悟已不再话下, 苏轼的一曲《水调歌头》, 诉尽了词人彼时的多少愁肠, 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 当有壮志难酬之恨, 与兄弟相望而不能相唔, 当有不得团聚之若。但洞悉事理的东坡, 又能以古今事理排解一己之郁闷, 该是多么得乐观、豁达!

古诗词名作能流传千古, 脍炙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在于简短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而这些哲理在今天还影响着我们。领会了诗中的哲理, 才是领会了诗词的精髓。“中秋词, 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 余词尽废”, 之所以获得这样美赞, 是因为这首词仿佛是诗人与明月的对话, 却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这首词的上下阕都带有人生哲学的意味。上阕结语“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与陶潜桃花源诗:“凡圣无异居, 清浊共此世”诸句同意, 也就是儒家的“无人不自得”的思想:有了对待事物的正确思想, 那么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在人间也可以得到快乐, 何必定要到天上去?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样可以做一番事业, 何必一定要回到朝廷中去呢?下阕的“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三句, 更不知抚慰了历朝历代多少失意人的情怀:世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 人生有欢聚, 也必然有离合。万事万物之圆满, 欠缺, 总在不容抗拒的循回轮转之中。联系今时今事, 何尝不是如此呢?

总之, 语文古诗词教学, 既是语文课标的要求, 也是让学生开阔视野, 陶冶情操的途径之一。阅读古诗词的方法也不是孤立的, 而是要灵活地、综合地运用, 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2]语文世界, 2011 (5) .

篇9:《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赏析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这首词抒发了收复祖国山河的雄心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上片先写江山破碎的悲怆心情。“平生太湖上”四句,面对浩瀚无际的太湖,作者想到自己曾多次泛舟湖上,它是那样令人陶醉,那样令人感到亲切,这次重游,自己心头却笼罩着茫茫无际的愁云。从前游太湖,北宋还没有灭亡,而现在却是国土沦丧,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胡骑南窥,所余的半壁河山也危在旦夕。作者用“何事”发问,却没有正面回答,因为在那个时代,家国之恨,使人愁生是不言而喻的。作者愁情满怀,却无计消除,南宋朝廷苟安求和,醉生梦死,纵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路,在无可奈何之中,他情绪陡转。“拟把匣中长剑”以下五句,写他忍痛放弃报国之志,把准备驰骋疆场的长剑换成一叶垂钓的扁舟,归隐江湖,去做渔翁。他消沉地说,做官就不是我的事,我为此耽误了隐居的山水,让它们白白地等我。作者以超脱的口吻诉说自己悲愤的心情,以归隐的行动表示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下片以“脍新鲈”三句承上启下,当他吃着脍制好的新鲜鲈鱼、喝着美酒、唱起悲壮的歌曲时,他的情绪从隐居一下又跌落到现实中了,他不能忘记灾难深重的国土。“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干戈”,在太平时代生长的人,没想到今天也见到战争,而“干戈”给作者带来的是如大海一样汹涌的激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憎恶,使他顿生扭转乾坤之力,他要倾泻三江洪涛巨浪,涤荡千里中原的胡尘,用不着壮志挽天河洗兵马,要把敌人彻底消灭干净。这种钢铁誓言,如雷震耳,激荡在国人心中,所以当这首词被题在吴江长桥下时,竟不胫而走,甚至引起了朝廷的注意。现实和理想总是有矛盾的,作者虽然雄心勃勃,壮志凌云,但想到黑暗的现实,心头又愁云惨淡,最后以“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作结,表现了他对朝廷的失望。

全篇悲怆、激愤,波澜起伏,首尾呼应,唱出了爱国志士的心声,风格沉雄、豪放。

篇10:水调歌头赏析文

从小序中可以知道,那个丙辰中秋夜,苏轼是“欢饮达旦”,但此欢饮是几个人饮?从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得知,那是苏轼一个人在饮酒。此句化用了李白的《月下独酌》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独酌,用邀请明月与影子来同饮共舞来化解孤独,这种达观的诗人态度,苏轼是很欣赏的。但是,苏轼的处境却比李白还要孤独。“明月几时有”,说明圆月还没有从云层里露出脸来,明月没有,地上的影子当然也没有了,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人。中秋夜,尽管只有孤身一人,但还是摆出酒桌来赏月,月亮却偏偏不出来,老天爷,你把我整得太惨了。“明月几时有?”这“问”是责问,喂,老天爷,朋友,不要这么恶作剧好不好?他跟老天爷讨近乎,老朋友,我们也分别好久了,“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也是从天宫里出来的,你再这样捉弄我,我就不高兴在人间玩,我要回天宫去了。但是,回去不行啊,为什么?“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天上冷啊,哪有人间温暖呢?“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天上更孤单啊,神仙连伴舞的影子也没有。所以,你不让明月出来,是嫉妒我,是要诱使我返回天宫,我才不上你的当呢。

如果结合苏轼的处境来理解,天宫指的是朝廷,人间指的是地方。贬谪到地方为官,尽管艰苦、孤独,还是比在朝廷上轻松、舒心得多。但这样联系诗人的身世遭遇来解读,我总觉得失之穿凿,与“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的解读思路相似。苏轼生前,受“乌台诗案”之累,差点丢了性命,身后,就不要去累他了。

词的上半阙讲了月亮没出来,下半阙讲月亮出来了,那时,苏轼已在室内,无心赏月了,月光却偏偏不依不饶,“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照无眠”的月光,更使人感到孤独与凄清。所以,诗人甚至觉得月亮是存心跟人过不去。“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但诗人知道,孤独自是在人心上,与月亮何干?“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普世的悲怀,把月亮也包含了进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历来的理解是,但愿人长久健在,即使相隔千里,终究还是能共赏明月。然与上句联系起来看,这一句其实是表达了两个愿望,一指人,一指月,“人长久”相对“人有悲欢离合”,两情相爱,天长地久,就超越了悲欢离合;“共婵娟”相对“月有阴晴圆缺”,只有中秋月亮才是完满美好的,是指共同拥有美好的生活,因此,这里用“婵娟”指代“明月”,有深意在矣。

序中说“兼怀子由”,这“怀”不仅是怀念,更是关怀,弟弟苏辙想必也是一样的孤独难挨,所以,“此事古难全”之类达观的话,不仅是对自己说的,更是对苏辙说的,也是对天下有同样苦恼的人说的,一己的烦恼上升到了普世的悲怀,刻骨的孤独转变为解脱的逍遥,因此,千百年的动人心弦。

篇11:水调歌头焦山赏析

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

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

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

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

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

惟有汀边欧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

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吴潜词作鉴赏

此词为嘉熙二、三年间(1238—1239)吴潜任镇江知府时所作。镇江风景壮丽,地处吴头楚尾、南北要冲,自古即兵家争雄之所,也是文人墨客会聚之区。这里的古迹和流传的佳话很多,形成了特殊的历史文化氛围,文人到此,无不受到强烈感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遂有很多篇什传世。吴潜在此词作就有十数首,这是其中之一。

“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铁瓮”,指镇江古城,是三国孙权所建,十分坚固,当时号称铁瓮城。“金焦”,金山、焦山,二山均屹立大江中(金山现已淤连南岸),西东相对,十分雄伟。宋孝宗游金山寺曾题诗道:“崒然天立镇中流,雄跨东南二百州。”“铁瓮”、“金焦”为镇江古来形势最突出之处,写得概括、有力。“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江流东注,风卷涛惊,又加强了砥柱中流的金焦形象。“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天连水,水连天,“孤云”、“孤帆”更衬出了江天的浩渺,而“来去”、“上下”又见出了词人在游目骋怀,频频俯仰,可以想见其神思的飞越。此句不禁让人想起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想是从李白诗句变化而来。“远岫忽明晦”,“忽”写出了朝光明灭给人刹那间的刺激,又引起了多少兴奋,真是“好景画难描”啊。

下片写景从形势写起,江,天,远山,由近而远,层次分明。览景时,人们往往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如果说上片是“视通万里”,那么下片就是“思接千载”了。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此由近到远写镇江的攻守征战。隋灭陈时,隋大将贺若弼最先在这里突破陈的江防,继克金陵。南朝宋曾凭借长江天堑在这里抗击北魏军队,“缘江六七百里,舳舻相接”,从而保全了半壁河山。孙权曾以京口(吴时称京城,东晋南朝称京口城)为首都建康(今南京)之门户,对抗曹魏。这九个字极省净地表现出镇江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在这里曾经发生过多少场面壮烈的战争?镇江,她在南北对峙的历朝历代战略地位何等重要,而今她又是抗击蒙古的江淮重镇,而自己就任职在这块“古来征战地”!“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

作者从历史的遐想中清醒过来,倚立江岸上,不禁感慨万千了。作者对历史无限追忆,“天下英雄谁敌手”,能在这里一展宏图,多好!可是,面对现实,官小权轻,难有用武之地,何必想入非非呢!正如他同时写的另一首《水调歌头》所言:“郗兵强,韩舰整,说徐州。但怜吾衰久矣,此事恐悠悠。欲破诸公磊块,且倩一杯浇酹,休要问更筹!”这就是他此时的心情。于是他不得不开解自己。“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鸥鹭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飞翔,越飞越远,越飞越高,将作者的心也带到了“青霄”之上。“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这是他的想象、他的愿望:我怎样也能象鸥鹭一样飞上天空、离开纷繁复杂的`尘世呢!切不可从此句认为作者有避世之哀。这只是他失意时的慰解之词,他怎能轻易抛弃自己的壮志呢?

篇12:《水调歌头》全诗赏析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想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上一篇:ps快捷键表自己总结下一篇:持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