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阳光信操作指南

2024-05-28

湖北省阳光信操作指南(共3篇)

篇1:湖北省阳光信操作指南

曾都一中学生应用课改网络平台操作指南

№《网络基础应用》校本教材

高中课改网络平台[综合实践活动课]系统操作指南

★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操作流程

1、老师进教师培训管理系统完善个人信息(任教学科和班级)设置综合实践教师身份。

2、教师以自己帐号及密码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课题布置,设置组员组长,启动课题。

3、学生小组长进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性学习,进行开题申请。

4、老师进去综合实践活动课,点评开题报告。

5、学生填写活动记录表并提交给老师。(状态“待审”)

6、老师进去点评活动记录表。(状态“已审”)

7、学生进行自评互评.8、学生小组长进行结题申请。

9、老师点评结题报告。★具体操作图示

1、在电脑桌面双击图标后在地址(D)中输入网址http://gzkg.e21.cn/login/进入《湖北省高中课改网络平台》支撑登录入口后,选择以下图标单击鼠标左健

出现以下浮动登录界面

曾都一中学生应用课改网络平台操作指南

№《网络基础应用》校本教材

2、进入“综合实践课管理平台”有自己姓名的个人网站页面

研究性学习操作图示

1、进入 研究性学习页面,小组长点击“点击创建子课题”来添

加新的课题。

2、小组长在弹出的窗口中按要求填写开题报告。如下图:

曾都一中学生应用课改网络平台操作指南

№《网络基础应用》校本教材 曾都一中学生应用课改网络平台操作指南

№《网络基础应用》校本教材

3、小组长填写好开题报告后,向指导老师申请开题。

曾都一中学生应用课改网络平台操作指南

№《网络基础应用》校本教材

4、当指导老师点评开题报告后,添加活动记录。

曾都一中学生应用课改网络平台操作指南

№《网络基础应用》校本教材

5、活动记录添加完成待指导老师审批后,就可以添加结题报告了。

曾都一中学生应用课改网络平台操作指南

№《网络基础应用》校本教材

特别提示: 选题、开题报告及结题报告必须由小组长执笔,且每完成一个任备均需指导老师点评或填写意见后方能完成下一个任务。

社会实践操作流程

第一步,小组长添加社会实践基本信息

曾都一中学生应用课改网络平台操作指南

№《网络基础应用》校本教材

第二步,小组长提交“社会实践基本信息”审批申请

第三步,小组成员添加个人社会实践报告

第四步,组员进行自评互评

社区服务操作流程 第一步,小组长添加社区服务基本信息

第二步,小组长提交“社区服务基本信息”审批申请 第三步,小组成员添加个人社区服务报告

曾都一中学生应用课改网络平台操作指南

№《网络基础应用》校本教材

第四步,组员进行自评互评

篇2:湖北省阳光信操作指南

自2 0 0 7年起, “阳光体育运动”已开展4年。本文对湖北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现状进行调查。湖北省属中部教育强省, 目前拥有高校122所 (包括职业技术学院和独立院校) 。湖北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代表了中部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总体水平, 而加强对湖北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对促进我国中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具有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湖北省高校主要集中在武汉地区, 其中部属院校7所, 普通本科院校31所, 高职院校54所, 独立学院28所, 还包括分校办学点2所。从中随机选取3所重点高校、6所普通高校、3所高职院校为研究样本。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家颁发的“阳光体育运动”相关文件, 借助中国知网查阅“阳光体育”相关文献, 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本课题针对院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三类不同群体, 分别设计了领导问卷、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 对问卷做了专家咨询和信度、效度检验。

1.2.3 访谈法

借助湖北省高校“阳光体育”论文报告会等会议, 对一部分高校分管体育工作的领导和体育教师进行个人访谈, 了解各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相关问题。

1.2.4 数理统计法

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湖北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

如表1所示:此次调查中的学校有8 2.1%高校组织大一新生出早操, 大二高年级的学生基本上没有组织出早操, 仅有3所大学做课间操。为发展全民体育, 国家体育局对社会体育场馆管理相关发文规定: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和节假日应向学生开放, 但调查中仍有26.6%的学校在节假日空闲时间没有向学生开放场馆, 这是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管理上的问题。学校体育运动俱乐部作为校团委分管下的学生组织为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创造了良好的体育环境, 对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着越来越深远的意义。本次调查中有4.3%的学校至今还没有成立体育俱乐部, 9 5.7%学校则拥有1~12个体育俱乐部不等。在学生有无参加意外伤害保险方面, 由于是政策强制执行的, 各学校都做到了, 为“阳光体育运动”各项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 75.7%大学生认为专业课程繁重, 很少有时间去从事专门的体育锻炼, 体育参与时间受到极大限制, 其次, 大多学校对体育活动开展重要性认识只是停留在思想上, 却没有落实在行动上, 表现出重口号轻行动的现象。因此, 63.2%的学校在体育设施不能够满足学生的活动要求, 造成学校开设的运动项目不够健全。53.5%的高校纷纷将体育场馆使用由无偿使用发展为收费服务, 学校体育场馆的收费在经济上限制了部分学生的体育活动, 同时也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造成了较大的挫伤, 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体育运动氛围方面, 由于学校对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在行动上重视不足, 学校的体育运动气氛淡薄。缺乏良好的运动文化氛围, 师生群体的运动氛围不够浓厚, 因此, 学校在动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上的有效功能丧失, 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也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参与到运动实践中去。

3 构建湖北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对策

3.1 明确体育在高校的地位, 各部门通力协作促发展

构建阳光体育的长效机制, 学校高层领导要对体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把阳光体育的开展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明确体育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其次, 围绕开展阳光体育的工作目标, 体育主管领导要积极协调体育部门、教务部门、后勤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宣传部门和医务部门的工作, 使学校各个部门在本部门职责范围内最大化提供优质服务工作, 为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提供充足的体育设施、丰富体育项目内容、确保体育参与时间、提供优良的医务服务, 保证阳光体育活动有效开展。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运动氛围

构建“阳光体育运动”校园文化, 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学校可根据特定的时期, 如奥运年、校庆年、非典和甲流等特殊时期, 举办各种活动, 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其次, 对学校内、外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要进行积极报道和宣传;构建校园传统体育项目, 发展校园传统体育文化。

3.3 举办各种高校校际间体育交流活动, 实现资源互补

举办高校间体育文化交流活动, 让体育从校内走向校外, 融合不同的校园体育文化, 丰富体育活动内容, 相互借鉴, 促进校园体育运动发展;在交流活动中, 充分利用不同学校的体育设施资源, 实现体育资源互补。

3.4 合理安排体育理论课时数, 丰富理论内容

调查表明湖北省各高校对体育理论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课时安排较少。年度内所上体育理论课很少, 部分高校一年只上一次, 有较多教师忽视体育理论课教学而没有给讲授体育理论课。体育理论课对于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有激励作用, 它可指导学生科学合理进行锻炼,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从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锻炼习惯。

3.5 阳光体育开展要依靠制度和机制保障

制度、机制是促进阳光体育开展的政策性保障, 它具有制约性、有效性和长久性。各个高校课针对本校情况, 对体育运动开展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对学校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应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 并建立评比奖惩制度, 对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在制度上确保“阳光体育运动”不仅是体育系、部一个部门的工作, 而是全校各个部门共同的任务;在组织机构上要建立起学校领导直接领导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小组内部目标明确, 任务细化, 层层落实。在制度上确定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场地、器材和经费的投入。将学校内部和外部的体育竞赛定期化, 常态化, 用制度来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长期的进行。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等方法对湖北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 发现存在的问题, 分析问题的存在原因, 研究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 提出一系列有利于解决当前高校“阳光体育”开展难的有利措施, 为推动“阳光体育”在高校有效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湖北高校,阳光体育,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刘英杰, 郭栋.构建“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研究[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6.

篇3:湖北省阳光信操作指南

“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常德市国土资源局以打造“阳光国土”为目标,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融入国土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行风测评名次逐年提升,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抓资源配置 推行权力公开

该局坚持以市场手段调配土地资源,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防止经营性供地中的暗箱操作,把握政策,规范运作,充分发挥了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稳定了土地市场。

该局坚持以信息公开促进交易公平,对土地和矿业权出让的前期、竞买、实际操作全过程实行阳光化运作。主动将土地出让信息、土地出让程序、土地出让公告和出让结果等在互联网上向全社会公开,让每一个环节都置于广泛的监督之下,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交易。

在土地和矿业权出让等重大决策过程中,该局坚持以集体会审确保决策客观。严格执行重大决策集体讨论、重要事项内部会审制,防止个人说了算。土地价格由常德市国土资源局地价小组集体讨论后报政府审定,并加强对关键部位工作人员的检查监督。对用地科、地产科、国土资源交易中心、征地拆迁管理处等实行了重要岗位监督,形成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的工作机制,确保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廉洁从政,专项治理取得实效。

抓机制创新 坚持阳光操作

为确保工程管理的廉政安全,该局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招投标,一律实行“合理定价评审连续两轮抽取法”,即根据标段数量,从审查合格的投标施工单位中按照1比3的比例抽取入围单位;入围单位产生后,再组织第二轮逐个抽号,对应标段号的即为该标段中标单位。避免了以往工程发包中的假招标、串标、围标等不正当行为,彻底杜绝了打招呼、批条子的现象,确保了项目资金的安全管理和使用,营造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工程招标环境。

为确保干部廉洁从政,该局大力推行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项目法人制、公告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审计制,有效堵塞了腐败源头的机制漏洞。各县市、区土地整理项目从招投标公告到确定承建单位,不仅做到有上级纪检监察人员直接参与,还聘请了当地纪检监察的同志和公证人员进行全程监督,做到了程序合法,责任明确,监督到位;在干部任用上,该局采取“竞岗轮岗”制度,按照民主推荐和测评、组织考察、任前公示和廉政谈话等机制选用干部,保证了干部人事工作的公正、公开、透明。

为确保工程质量,该局实行“半月一调度”制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除了监理人员跟踪检查外,还安排工作人员吃住在工地,协助监理人员对项目施工质量、进度等进行具体监督,对工程进展实行半月一调度。同时,在每个项目区还聘请了有文化、有威望的村干部、党员及群众代表组成工程义务监督组,对工程承建单位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杜绝违规施工现象。要求各项目实施单位对土地整理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不得截留、挪用或挤占。国土、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每季度对项目财务运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保证资金的正常使用。

抓预防犯罪 筑牢反腐防线

常德市国土资源局以强化教育为切入点,邀请常德市纪委、市检察院领导结合国土资源系统身边的案例进行专题讲座,提醒党员干部时刻警惕职务犯罪。同时,把观看警示片作为一项制度,每季度观看一次,并实行签到制,缺课的要补看,不接受教育的要实行诫勉谈话。

2011年,该局分别组织观看了《生命的代价》、《权力之殇》、《国土惩腐》、《守护》等六部警示教育片,先后三次组织该局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国土资源部组织的廉政教育视频课,还组织该局系统副科级以上干部和财务人员到常德市武陵监狱进行警示教育。

为加大国土资源系统干部教育培养、使用交流、监督管理的力度,该局与常德市市委组织部、市编委、市人社局、老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系统干部队伍教育使用管理的意见》,将国土资源系统的优秀干部纳入到地方组织部门的考核监督和教育使用范围,深化了国土资源队伍的体制改革。

该局还以机制创新为着力点,与常德市检察院联合建立了预防腐败工作机制,成立了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了联席会议、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合调研等协调配合制度。检察机关通过预防调查、廉政审查、调阅账目、建档备案、绩效评估等方式,对项目招投标、资金运行、材料供应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该做法先后被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和国土资源部下文转发;为了加强和规范国土资源部门的资金管理,常德市国土资源局还与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国土资源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坚决杜绝挤占挪用专项经费。

为搞好“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该局广泛开展了三大整治行动:整治土地、矿业权审批、出让及收费发证方面违纪违规行为;整治国土工程建设项目违纪违规行为;整治国土资源系统干部作风与纪律方面的问题。

同时,该局还认真开展了廉政风险排查活动。共查找处级领导风险点87个、科室风险点92个、重点岗位风险点24个。并针对排查出的每个廉政风险点,就问题的表现形式、形成的原因和风险级别等进行分析,制定了防范措施。

(作者单位:常德市国土资源局)

上一篇:信息工程系十三五下一篇:大学生服务员社会实践报告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