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雷锋精神永存

2024-08-26

让雷锋精神永存(通用12篇)

篇1:让雷锋精神永存

让雷锋精神永存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雷锋精神永存!

历史长河,历经沧桑。许多风光一时的人物,随风雨而淡去,但雷锋这个名字,在历史进程中始终焕发着光彩!

雷锋的一生,如同流星般短暂,可他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却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雷锋真诚地爱人、关心人,做了许许多多帮助人的事,对我们民族作了最生动的诠释。

雷锋的一生,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一生。虽然雷锋的一生短暂,但他的精神长存,虽然他的一生平凡,但他的形象伟岸。

有人说:“雷锋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真的离开了吗?不,没有!虽然他的肉体离开了,可他的崇高灵魂却永远伴随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你听,兰考县的父老乡亲们呼唤县长的声音响起来了,“焦县长,你怎么啦?”声音是那样关切,是那样深情,因为他们的县长为了兰考县的人们病倒了,倒在了兰考那片贫瘠而又富饶的土地上。

你看,新时代的焦裕禄向我们走来了,他的感人事迹,传唱大江南北。两次进藏的他,领养了三个孤儿,让家境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拮据,有时甚至须靠捐血来贴补家庭,可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救济时却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多则上千元,最终实现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誓言。这位视少数民族同胞为骨肉的汉族干部却倒下了,用他的鲜血染红了他所热恋的雪域高原。

他们是谁?他们就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可他们又是“雷锋”是时代前进中的“雷锋”,你能说,雷锋已经离开了我们吗?

老师把自己的知识和道德力量传播给莘莘学子们;工人农民们用自己的汗水描绘着祖国的蓝图;警察叔叔们用自己的青春和鲜血守护着人们的和平、安宁;白衣天使们用自己的温柔给我们带来了健康、美好„„

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雷锋的身影,他们学习雷锋精神,实践雷锋精神,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贡献,雷锋虽然逝去多年,但是他的精神却被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了,他的精神在学习中体验出来了,在生活中体验出来了,在任何一个岗位中都体验出来了。你又能说,雷锋已经离开了我们吗?

雷锋精神伟大,但并非高不可攀;平凡,但并非琐碎;神圣,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当国家利益遭到损失时,“雷锋们”挺身而出;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雷锋们”倾力相助;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不能统一时,“雷锋们”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你还能说,雷锋已经离开了我们吗?

不,没有!也永远不会!雷锋他那流淌着无私奉献的血液将撒遍祖国各地,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在新世纪的建设大潮中,我们也将谱写一曲曲壮丽的雷锋之歌!

篇2:让雷锋精神永存

固镇三中

八(11)班

王瑞秦

他——大千世界中再平凡不过的一个人,却用行动成就了不平凡的一生。他——同我们一样拥有黑眼睛,黄皮肤的炎黄子孙,却用爱感动了所有的人。

他——千千万万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中普通的一员,却用生命谱写了最伟大的诗篇。

他,就是雷锋,一个终生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使命的伟大战士。他的一生做了太多的好事,有人说他是傻子,可他却说:“只要对革命有利,我愿做这样的‘傻子’。”他也确确实实做到了这一点。

1960年,驻地抚顺发生了洪灾。因救火而烧伤的手还没好又患了感冒的雷锋,谢绝了连长让他留守的好意,顶着暴风骤雨,奋力投入抗洪第一线。这是百年不遇的大洪灾。雷锋和全连同志连夜趟着滚滚洪流开始挖疏洪道。这是,突然从坝上塌下一块泥土,朝雷锋砸来,溅了他一身的泥,连手中的铁楸也被打掉了。天黑雨大,找不到铁楸了,雷锋想也不想,便开始用双手挖起泥来。上次救火烧伤的手被泥土浸得又流出了血,但他仍不肯离去,卖力地工作着。经过几天的风雨鏖战,雷锋患病的身体更加虚弱,有几次差点晕倒。李连长让卫生员扶他去休息,他吃了药,喝了水,又顽强地走上了抗洪第一线。洪水刚过,雷锋又把积攒的二百元取出来,一百寄给了辽阳灾区,另一百捐给了驻地群众,这是何等的心胸!

现在有些人工作拈轻怕重,不是嫌弃这个就是嫌弃那个。如果给他安排的工作重了一些,他总有百般借口去拒绝,没病说有病,小病说成大病,为的就是可以得到轻一些的工作。现在经济条件那么好,可一到捐款赈灾,个个都铁青着脸,不愿多出一份,看别人捐得多,才不情愿的多捐一点,一百二百对于他们不过是一套衣服的价钱,可在捐款上对他们来说可真是“大手笔”了。当然这只是所有些人,但更多人有怎样呢?是冷漠。看见小偷不抓已是常事,看到老人倒地不扶更是常有,难道现代人的爱心早已被岁月打磨的不留痕迹了吗?

雷锋这个名字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理,他的精神更是被人们所赞扬。可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却变得异常冷漠。有人说,这是时代所驱使的,可是仔细想一想,现在这个时代不就是我们创造的吗?时代的变迁是为我们而服务的,可是我们却成为了它的奴隶,真是可悲!所以,学习雷锋不仅要说,还要做,让雷锋精神永存!

评语:开头采用排比的形式,以强有力的气势和凝练的语言对雷锋精神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是本文的亮点。结构上采用对比的形式,引起人们的反思,突出强调雷锋精神的永存应该贯穿在具体的行动之上。

篇3:让雷锋精神永存

总公司团委3月4日启动了“岗位学雷锋,青春志愿行”的主题活动,公交青年志愿者将结合文明服务,在车厢、在站点用微笑传递公交志愿者的风采。

今年3月5日是第52个雷锋纪念日。总公司团委按照上级团组织的要求,在全司开展“岗位学雷锋青春志愿行”志愿服务活动。目前恰逢公交春运高峰,3月4日上午,总公司团委组织百名志愿者分为秩序疏导组、安全检查组、乘车引导组、信息服务组、车辆机件维护组五个小分队,手举醒目的指示牌,在火车站出口,钟楼、小寨、火车站站群,火车站东西广场进行现场疏导乘车秩序,为乘客提供导乘、路线引导等服务,现场向市民发放《公交导乘手册》1000份。此外,保修分队的志愿者还对公交营运车辆进行趟次安检和车辆维护活动。

篇4:让雷锋精神永驻

2013年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弘扬雷锋精神,引领时代风尚。

目前,北京市实名注册志愿者突破两百万人。

在山东威海,志愿者深入社区,为孤寡老人提供家政服务。

在河北邯郸成安县,来自医院的志愿者组成的“健康流动小屋”把义诊台搭到了乡亲们家门口。

在武汉,湖北“学雷锋、做好人、树新风”主题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来自武汉市各高校的志愿团队,与周边社区结对共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

在西安,20万名志愿者开展“送爱进万家”健康讲座以及关爱空巢老人、农民工、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

在安徽黄山风景区、四川达州老城区、南京火车站、南昌铁路局1454次“雷锋号”列车上,到处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

在郑州,志愿者用声音带盲人“看”电影;在贵阳,十多名盲人按摩师在《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中,宣誓加入爱心助残志愿者服务队。

【简要点评】让雷锋精神永驻,需要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让雷锋精神永驻,需要人人参与,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才会汇聚起共建美好精神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力量;让雷锋精神永驻,需要持之以恒,矢志不渝,给雷锋上“常住户口”,让每天都是“雷锋日”,雷锋才不会“三月来四月走”,雷锋精神才能常学常新、发扬光大、永驻人心。

篇5:让雷锋精神永存不朽

尊敬的领导和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50年前,毛主席亲笔题词,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一夜之间,雷锋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一个普通战士的光辉形象,从此深深地印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

雷锋的故事千千万,雷锋的事迹说不完。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那是多么坚定的自豪感呀!更有这样的事儿,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雷锋总是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雷锋不只是自己做好事,他有的是一种能让大家效仿而流传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好事,这种精神永不停息。

雷锋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一块木板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因为它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发扬这种“钉子”精神。

还有,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学习雷锋就是要学习他爱国爱党的决心,学习他言行一致的毅力,学习他无私无利欲之心的思想和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信念。

雷锋是一个不朽的名字,雷锋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而雷锋精神将会在我们的身边时时刻刻传扬。在这个物质横流的社会里,让我们心中保存着这一份纯粹的信念,形成我们坚定的信仰。

就像这首歌里唱的一样,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

篇6:坚守责任,让雷锋精神永存

1962年8月15日,一个令人悲痛的日子。人民的好儿子——雷锋因意外而不幸离我们远去。随着“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每年的3月成为学习雷锋月,3月5日这一天成为学习雷锋日,一直延续到今天,并将永远地延续下去。

时至今日,在我们的心中,雷锋仍在前进的路上不断鼓舞着我们。在新时代里,雷锋精神也应与时俱进,它使这个时代更快的发展,也使这个时代焕发出无穷的活力。

新的一年,万物复苏,春风暖中花烂漫;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学习雷锋精神也迎来了新的一年。

从每一天值周同学站在门前坚守责任,到校庆志愿者迎接来宾的不辞劳苦,再到向患病学长伸出援助之手的爱心行动,我看到了一种关爱,一份责任。

责任与奉献是雷锋精神永恒不变的主题,而坚守责任更是奉献的主题。责任对于个人,对于社会,以至对于国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要明确责任,才能够履行好自己的责任。英国王子查尔斯曾说:“这个世界有许多你

要做不可的事,这就是责任。”歌德也曾说:“责任就是对自己所去做的事有一种爱。”,这就是说,责任就是要对自己去做的一件事勇于担当,用爱去做这件事。作为中学生,我们一定要向雷锋学习,虽然我们做的每一件事不可能都是轰轰烈烈的,但我们可以将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

责任的存在,是一种考验,许多人通不过这场考验逃匿了,许多人承受了,自己戴上了荆冠,接受着责任的磨炼。逃匿的人随着时间而消逝,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承受的人却因勇于承担责任,他们的精神使他们不朽。雷锋精神不正是如此吗?他默默地承受了责任,在承受责任的同时无私奉献。“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正是雷锋坚守责任、做好事、乐奉献的精神,使得雷锋精神历久弥新,在时间的长河中愈加显现出它的价值。

在新时代,我们要学习雷锋精神,将它发扬光大。我们可能做不到像雷锋那样无私奉献,但在生活中,让我们去帮助人,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去爱护人,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去理解人,做一个与人为善的人。有人说,“真正的雷锋在岗位上”,因此,作为学生,真正的雷锋精神也体现在学习中。会学习,乐学习,爱学习,我们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做到学有所成!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即使是一滴水,我们也要滋润万物;即使是一颗粮食,我们也要将生命哺育;即使是一线阳光,我们也要带来一分光明!

篇7:让雷锋精神永存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谈论雷锋,模拟雷锋,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领悟到雷锋精神,而只是了解其表面,自身却没有成为真正的雷锋。

就说我们班的甄锋同学吧,他和雷锋同名但不同姓。他最喜欢模拟雷锋了,经常戴个旧军帽,穿个军服,腰里束根皮带,逢人就讲:“我就是雷锋”。班上同学看到他那认真而滑稽的样子,也经常喊他“甄雷锋”。可一次偶然的机会,却使“甄雷锋”发现自己原来是个“假雷锋”,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雷锋。

那还是去年国庆节,“甄雷锋”约了我们四个平时最要好的同学去他家玩。我们约好早上9点在学校门口集合,由“甄雷锋”带我们一起去。我们在学校门口坐上457次公交车,车上人并不多,我们每人都占了一个座位。可刚过了几站,车上的人就多了起来,就连走道上都挤挤挨挨地站满了人。

在我们的左前方,有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一手拄着拐杖,另一只手吃力地抓住车顶上的吊环,颤颤巍巍地站在那里,坐在他身旁的人,似乎什么也没看见似的;在老大爷身后不远的地方,有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拎着提包,被人们挤得左右摇摆,她用求助的眼神看着身旁座位上的一个小伙子,可那小伙子正在闭目养神;在靠近车厢后门的地方,有一个大肚子孕妇,她一手抓住吊环,一手捂着肚子,身体随着车身上下颠簸,左右摇摆,可坐在她身旁的几个年轻人,却在装模作样的“看风景”。在孕妇的身后,有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看着眼前这种场景,脸上显出十分痛苦的神情,她一手吃力地扶着孕妇,一边高声地对着全车的人发问:“雷锋在哪里?”

满车的人震动了!那些“看风景”、聊天、闭目养神和装作睡觉的人,都睁开眼睛,回过头来,不约而同的看着老奶奶,每个人的脸上都显露出十分羞愧和极不安闲的神情。这时,“甄雷锋”和我们四个人不约而同地站起来,纷纷给老大爷、老奶奶和孕妇让座,车上的许多人也都站起来,有的帮妇女抱孩子,有的给老奶奶提包。“甄雷锋”第一个跑过去,把那位70多岁的老大爷搀扶在自己的座位上。车厢里顿时活跃起来,人们的脸上露出了笑脸。

争当小雷锋

三月里微寒的季节,春回大地。又是一个学习雷锋的日子,可你又在哪里呢,雷锋?当他那清澈的眼神再一次出现在面前,当他那些动人的事迹再一次被颂扬……我,流泪了。

高云淡,微风习习,三两只风筝在湛蓝的天空若隐若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温暖的春天,三月的春风像春姑娘的手一样轻抚着大地,处处都是春的气息,三月是我们的文明礼貌月,是我们向雷锋叔叔学习的时光...

雷锋叔叔只是一个普通的汽车兵,而他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好事做得不计其数。雷锋叔叔之所以这么伟大,是因为他把远大的理想和生活、工作中最细小的事情联系在一起,用革命的干劲深深地鼓舞着自己,用党的光芒照亮着自己。

看了《雷锋》这部电影,雷锋叔叔的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还听过这样的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电影中有一个镜头。

今天,在全社会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在全市重点开展社会环境整治的时候,在“文明、礼貌、守纪月”活动进一步深入的时候,市团委郑重向全体人民发出倡议:1.学习雷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

月五日这天,我们学校的环保小卫士和红领巾小导游在少先队辅导员张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张家界森林公园,在景区开展了“学雷锋”的环保活动。我们穿着整齐的校服,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了景区大门。

用心学雷锋

雷锋,一个在人们心中一直呼唤的名字。他是社会主义时期一代新人的杰出代表,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楷模,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949年8月,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他的家乡,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1950年他入小学读书,第一批加入中...

学习雷锋好榜样,这句传唱数十年的歌词如今落到了我们身上。短短的三月已快要结束,然而,我们学习雷锋的脚印不会因为雷锋月的结束而停止。因为不论在什么背景和时代,雷锋都代表着人类的高尚和心灵之美,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2月14日那天,我们观看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后,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影片讲述一位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在一次倒车时不小心车尾撞在了木柱子上,柱子倒了,正好砸在了雷锋的太阳穴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中国是一个英雄的国度,有这样一位战士,他没有在战场上的浴血奋战,没有建立过丰功伟绩。但他的名字却被我们永远铭记在心里。有这样一种精神,它不是一瞬间的光芒四射,也不带有丝毫堂皇的理由。

雷锋叔叔,你离开我们已很久很久,但是你的故事像星星一样多。你背伙伴过河,你扶大娘上火车,你冒雨送大娘和孩子回家,你到工地去干活,你打扫车站为旅客服务。啊,雷锋叔叔,你的故事讲也讲不完。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谈论雷锋,模拟雷锋,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领悟到雷锋精神,而只是了解其表面,自身却没有成为真正的雷锋。就说我们班的甄锋同学吧,他和雷锋同名但不同姓。

篇8:让雷锋精神永存

一、教学理论研究

张正东教授的外语教学理论观游走于中西之间, 是继承中华文化并借鉴国外成果的融合体。张教授一贯主张“中国的英语教学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实际, 外国的东西可以学习、借鉴, 但不可照搬。”如, 最先开展课堂教学调查 (1953) ;第一个到藏区教课、调研并呼吁要重视少数民族的外语教学 (1983) ;第一个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目标提出建言 (2005) ……张教授发掘了很多“中国特色”的教研成果, 如, 在英语课堂上“用功学习外语的中国学生如果一节课不能记点什么, 就会感到空, 似无所获。他们总觉得记住了东西才是自己的, 这为运用积累了‘本钱’。”这对我们现今的外语教学很有启发意义。在继承中华文化方面, 张教授从中华教育经验中概括出四条原则:⒈教师推动原则;⒉温故知新原则;⒊导而弗牵;⒋教、学交错原则;⒌活化事件原则。张教授对上述原则既有继承, 又有创新, 如, 中华文化向来主张“严师出高徒”“教不严, 师之惰”。张教授认为“严师并不只是指对学生严厉, 而是指对学生、对教师都要严格要求, 教师必须以‘一桶水’传‘一瓢水’, 不断地重新备课, 切实做到‘师高’从而使‘弟子强’。从外语教学来看, 体现对师、生双方严格要求的严师精神应该是值得保存和发扬的。”对于外语教学法研究, 张教授建议外语教师要清晰了解外语教学法的属性和类别, 这是教学法学科建设的起点。很多人把学校外语课的教学和人类学习外语等同了。人类学习外语只有工具性目的, 而学校外语课是完成特定教育目的的手段。研究人类外语学习的应用语言学不能等同于研究学校外语课教学的外语教学法。

二、教育政策研究

我国是居世界首位的外语教育大国。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多, 其中制约全局的大问题便是缺乏成体系的外语教育政策, 更缺乏有关外语政策的研究。有鉴于此, 张教授耄耋之年还不忘为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撰写了《中国外语教育政策漫议》系列文章。立足国情, 张教授提出制约外语政策六因素:1.自上而下中华大统一文化;2.发展不平衡的多样并存与无目的语环境;3.严格计划导致人文素质的边缘化;4.英/外语价值观的矛盾;5.外语教学及其研究中的西方中心;6.方法论的三大失误。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张教授指出“我们既没有抓住外语教育教学都属于文化传承活动这个共性, 又没有抓住外语教育不同于科学教育、也不同于母语、二语、通用语教育的特性。”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英语课程标准》, 张教授亦从实际出发提出制约我国英语课程目标的因素:1.忽略了中国国情特点;2.脱离经济实际搞“齐步走”;3.学制的诉求。张教授据此提出了以下建言:1.整合教育目标;2.突出语言目标的外语特点;3.语言目标的多元化。就英语课程目标, 张教授一直强调“基教阶段要着重培养广大学生离校后一遇到需要而继续学习英/外语的能力和方法。”这些给予我们的启发是:基础阶段的外语教学是打基础的教学, 教师应教会学生“工具性”知识。此外, 张教授对西部大开发外语教育政策的制订、小学英语的教育政策、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对我国英语教育政策有效运行将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

三、教学流派研究

张教授主持的《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研究》是我国第一个外语教育的国家社科资助金项目课题。《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既继承了中华文化, 又吸收借鉴了西方理论, 对立足本土的英语教学理论与流派总结全面且富有特色和代表性。以英语大师林语堂为例, 林氏以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和英语通著名, 他对外语教育的贡献非常大。自20世纪30乃至40年代初期, 许多学人都因读过《开明英文读本》《开明英文文法》而在英语学习上受益终生。林氏的英语著作因政治原因在建国后一段时间被禁止引用, 直至1982年, 外研社出版《开明英文文法》, 逐渐打开林氏作品的“禁区”, 呈现外语教育与研究的新纪元。张教授多次提及林氏对外语教育的贡献, 如在《张正东英语教育自选集》“自序”忆恩师时写道, 那以后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教我们读林语堂的《开明英文文法》, 虽然苦涩难懂, 却令我了解到英语这东西“不过如此”。有此认识, 学习起来就不再那么朦胧了。张教授在其“论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道路”中提出, 我国英语教育应拟定分层目标, 并把林语堂作为精通英语语文、令英美人敬佩的英语高级专家的代表人物。张教授在其《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的第二篇“中国外语教育家的思想与理论”及第三篇“中国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以26页的篇幅分别对“外语教育家林语堂”以及“林语堂教学法”进行专题论述。这是对张教授在其“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理念”一文中所指出的“我们对民国时期的积极教育经验缺乏总结”的最好诠释。与民国时期英语教育研究史料非常缺乏相比, 《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对我国英语教育流派全面总结的水准可见一斑。

四、教育内容研究

有关外语教什么的问题, 张教授高瞻远瞩, 强调我国英语教学应是立足语言知识教学兼顾人文教育的渗透。语言知识的落脚点又是什么呢?张教授认为“FL学习者的教学内容应侧重其语言的规范性和高频率的使用面, 帮助学生学一些‘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学一当十’具有生成力的‘种子性’语言材料”。张教授的研究结论并非闭门造车, 而是站在哲学的高度对整个人类社会在开展外语教学进程中的得与失、优与劣的深刻总结与概括。立足国情并从语言学习、运用及教学的角度, 张教授从源头上分析L2及FL教学的本质属性, “FL是为了与外国交流沟通而使用和学习的非本族语言, L2则是在异国之内学习和使用的非本族语语言”。从学习动力来看, “L2学习者在异国的环境中主要为了生存而学, 他们要通过目的语的学习而融入当地社会, 有一种‘背水一战’的压力;FL学习者主要是工具性动力, 即把目的语作为图谋良好发展的工具, 如升学、升职的工具, 国际交流的工具等。”张教授关于外语教学内容研究的前瞻性还体现在寓人文教育于外语教育之中。外语和其他科目具有同样的教育任务并必须包含人文教育的内容。2003年教育部研制的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英语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即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其前两项是语言内容, 后三项是人文教育内容。从人文教育内容的范围来看, 情感态度在教学中主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只有在学习中通过外显或内隐的方式从情感态度方面激发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 张教授所著“外语教学的情感因素”一文初刊于《西南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 》1985年第2期, 比新课程提前了18年。张教授据情感因素提倡四种教学法:⒈学生主体;⒉教师导而弗牵;⒊具体教法多样化;⒋掌握教学活动的情感目标。

五、教法改革研究

张教授是教学探索不折不扣的“改革派”。在他看来, “教改探索是一切教学研究、改革、创造的源头, 是发现问题、验证问题以至尝试解决问题的活动。”同时, 张教授还倡导教学探索的个性化, 应依据外语教学所在国家、地区和个性 (特殊情况) , 否则易陷入外语教改探索的三个误区:西方中心, 忽视教学环境, 围绕新异的语言学说打转。张教授从实践层次着手研究, 提出“外语立体化教学法”, 该法的哲学思想是从教学实际出发, 因环境制宜, 扬长避短。就结构讲, 该法将教学主体 (学生) 、教学客体 (外语) 和教学环境三者组合成以跨国文化为顶、经济发展为底的立体。国外各流派大多只注意立体的五面之一, 或只注意学生和语言, 那是片面的。关于教学主体, 此法从我国文化和学习传统出发, 认为学校外语课的学习主要是认知学习, 不是习得;在教学客体方面, 认为学生的思维水平远远超过其外语言语能力, 学习语言结构是训练语言能力的基础。在教学环境方面, 此法重视学生的母语特点和所在班、校的教学条件, 如师资水平、教学设备, 尤其注意外语与第二语言以及学校外语和职业培训外语在教学上的差别, 反对食洋不化。就跨国文化, 此法主张除了目的语国家文化, 还要注意本国文化;还要视需要定英语教学的目的及要求。外语立体化教学法追求广泛的适用性, 即不论什么学校、班级都可以应用, 应用之道是遵守6句24字原则 (即总模式) :自学为主, 听读先行;精泛倒置, 知集技循;整体多变, 用中渐准。张教授创立的“立体化教学法”与当今教学改革主流理念不谋而合。1991年在英国召开的第25届国际英语教师协会 (IATE-FL) 年会上公认20世纪90年代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是从语言 (language) 到教育 (pedagogy) , 2007年召开的TESOL和IATEFL国际学术年会中均有专家、学者提出了英语教学对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及相关理念的重视等许多观点与此法不谋而合。该研究成果于1996年、1997年受到四川省政府和教育部表彰, 同时被《中国中学英语教育百科全书》收录并作详细介绍。

六、教师教育研究

作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的顾问和学术组长, 张教授没有停止过对职前英语师范生教育及职后教师教育工作的思考并提出建言。针对当前师范外语院系所面临的追赶非师范外语院系、受非师范外语院系排挤以及师范外语院系的功能错位等现象, 张教授深入剖析其成因并从政策层面、院系建设和应对策略给政府、师范外语院系以及一线教师提供了可行的方法。针对师范外语院系建设, 张教授提出“研究生扩招后, 一般高校外语院系也招英语教学方向的研究生, 难免有人对语言/英/外语教学研究必然以中小学初学者为对象这种基本概念还欠清楚。”这致使我国师范外语院系长期忽视研究自己的经验, 即忽视了立足实践层次的研究。关于教改实践, 教师如果仅仅是立足三尺讲台保住自己的“升学率”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 不断研究信息时代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事物才能跟得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 张教授提出“寻找问题—认识问题—形成假说—验证假说—表述成果”的五环节科研模式。对于整个科研的宏观态度, 张教授倡导胡适所提出的“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的观点。张教授还从学术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高度强调“中小学外语教学科研所研究的问题侧重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教学, 如果对研究的结果不抱着小心求证的态度, 一旦将不符合实际的结果传播出去, 就会误人子弟, 危害下一代。”张教授这些建言对规范目前的外语师范教育及教师教育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篇9:让雷锋精神永存

一、打造雷锋文化,让师生在生活中感知雷锋精神

为了让广大师生真正感知、感悟雷锋,学校坚持让雷锋形象入眼帘,使师生能看得到、触摸到雷锋;让雷锋事迹入课堂,使师生用理性来判断、思考雷锋;让雷锋精神入脑海,使师生将其化为自己的一言一行。

1.让雷锋形象进校园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2010年,学校以改扩建为契机,对校园内外环境重新进行了布置,增添了与雷锋有关的教育资源:校门前雷锋叔叔和孩子们在一起的雕塑,走廊内雷锋同志的照片和日记,江泽民同志与雷锋小学师生在一起的巨幅画像,学校独特的纪念雷锋、学习雷锋展室,让广大师生与雷锋叔叔实现了“零距离”的接触。它们是历史,见证了五十年前雷锋叔叔在这所学校担任校外辅导员的特殊日子;它们是积淀,沉淀了五十年来一代又一代雷锋精神传人的高尚品格;它们是特色,宣告了这所学校五十年来始终如一的执著追求;它们是象征,预示着五十年风雨中雷锋叔叔始终与雷锋小学的师生们在一起,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

2.让雷锋精神进课堂

在通过各种途径向广大师生宣讲雷锋事迹的同时,学校还聘请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雷锋故事》的作者陈广生,雷锋照片的拍摄者张俊,雷锋辅导过的学生孙桂琴,雷锋战友、雷锋事迹史料整理者、原海军中将冷宽将军,沈阳军区雷锋金质奖章获得者龙凡将军等,作为雷锋小学的校外辅导员。2011年3月5日,时值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48周年之际,学校邀请新时期学雷锋模范代表郭明义参加了第六届“感动‘雷小…学雷锋表彰动员大会,并聘请他为学校校外辅导员。这些校外辅导员义务承担起宣讲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神圣职责。无论是身经百战的将军,还是雷锋班的历任班长,无论是雷锋生前的战友,还是各行业学雷锋先进典型,他们都自发地走进雷锋小学,走入课堂,走近学生,从不同的侧面,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互动,宣扬雷锋精神。

3.让雷锋事迹进教材

为实现用雷锋人格塑造小学生人格的目标,学校利用雷锋这一特有的资源优势,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成长》一书,作为全校师生共同学习提高的实践手册。这本教材以雷锋成长的足迹为主线,以培养学生文明素质为切入点,将“小、近、实、新、奇、特”的德育活动载体融于其中,使德育工作校本化管理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可以说,雷锋是雷锋小学师生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是雷锋小学师生们共同的“偶像”;雷锋小学师生是雷锋最忠实的“粉丝”。

二、丰富时代内涵,让师生在实践中内化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是塑造师生健康人格的宝贵资源。学校立足传统,与时俱进,将雷锋精神丰富的内涵,以固化的活动形式,让师生在实践中渐进式地内化雷锋精神。

1.争戴雷锋奖章,开展“五型”教师评选活动

为引导广大教师立足岗位学雷锋,学校开展了争戴雷锋章,做“五型”教师活动。以奉献、平凡、钻研、团结、感恩为主要内容的“五型”精神,既是对雷锋精神的恰当诠释,又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充分体现。讲奉献,就是鼓励教师参加“大手拉小手”结对帮扶活动。每逢儿童节、新学期,学校教师都会为贫困孩子送去新书包、新衣服、书籍等礼物,让他们感受到“雷小”大家庭的温暖。讲平凡,就是鼓励教师争做优秀的平凡人,自觉上好每一节课、随手关掉水龙头等看似细微而又平凡的小事,用高度负责的精神为教育工作竭尽微薄之力。讲钻研,就是鼓励教师发扬雷锋“钉子”精神,积极参加校园读书节、“读书涵养教育人生”读书交流等活动,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同时,学校创新师训模式,内引外联,多渠道开展教师培训。讲团结,就是鼓励教师增强团队意识,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正因为有了拥有共同愿景并为之奋斗不息的师资队伍,雷锋小学近年来才成功举办了五十年校庆、纪念雷锋担任校外辅导员五十周年暨新校舍落成庆典等一系列大型综合活动。讲感恩,就是鼓励教师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感恩之举,积极参加“代理妈妈”等社会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2.争做雷锋传人,开展“五四三二一”活动

为教育广大学生争做雷锋传人,学校开展了“五四三二一”系列教育活动。“五”是指五个纪念日,即在3月5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纪念日、4月5日清明节、8月15日雷锋牺牲纪念日、10月10日雷锋担任学校校外辅导员纪念日、12月18日雷锋诞辰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实践活动。“四”是指“四个一”,即在新生入学第一天、入学第一周、入学第一个月、入学第一年,组织学生认识雷锋、了解雷锋。“三”是指“三件宝”,即将雷锋生前留下的针线包、储蓄盒和节约箱,演变成“角色换位体验岗”“小雷锋道德银行”“绿色节约箱”等,对学生进行传统雷锋精神教育。“二”是指两项活动,即开展“说给雷锋叔叔的悄悄话”和“续写雷锋日记”活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一”是指“一贯制”的雷锋人格教育,即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细化雷锋精神教育,由小及大、由近及远,让走进学校的孩子始终受到雷锋精神的熏陶和教育。由于发挥了资源优势,雷锋小学目前已经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成为培育雷锋精神传承者的摇篮,一批又一批学生离开校园后,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岗位继续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三、拓展教育空间,让师生在交流中丰富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学雷锋活动中,只有“请进来,走出去”,才能追随时代节拍,永葆生机活力。请进来,是为了夯实内涵;走出去,是为了开拓视野,寻找更广阔的舞台。

1.与“雷字号”学校联谊,交流雷锋精神教育经验

2004年,学校发起并组织了全國雷锋小学大联盟,先后与全國20余所“雷字号”学校组成德育联合体,定期举办高峰论坛,研讨交流学雷锋经验做法,开展比、学、赶、帮、超竞赛活动,促进全國各地“雷字号”学校的学雷锋活动共同向前发展,成为当地弘扬雷锋精神的一面旗帜。

2.与名校互动,创新雷锋精神教育形式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与全國各地名校的伙伴联谊,不仅可以传扬雷锋精神,还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校先后与上海金苹果学校、浙江省南明小学、上海浦东南路小学等建立了联谊关系。目前,已连续两年与上海浦东南路小学组织“小雷锋”互访活动,不仅实现了南北教育的优势互补,而且将学雷锋体会带到东海之滨,实现了两校办学上的“双赢”。

3.与高校联手,深化雷锋精神教育活动

挖掘热衷弘扬雷锋精神的高校资源优势,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联手,请大学师生走进学校传播雷锋精神,升华了师生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作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雷锋实践基地,学校为大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锻炼自我的平台。学校还与上海建桥学院、沈阳建筑大学联姻,双方定期派出师生学习交流。特别是建桥集团董事长周星增先生,作为一位非常有爱心的企业家,对学校学雷锋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2004年,上海建桥学院为学校设立了“建桥奖学金”和小雷锋奖章。目前已连续6年颁发小雷锋金章15枚、银章59枚、铜章134枚,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

篇10:雷锋精神世代永存

世纪五年级二班 韩越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世纪五年级二班的韩越,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雷锋精神世代永存。

早春三月,春暖花开,处处充满了生机,但我们的心情却是沉重的,因为,在1962年的三月里,一位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战士牺牲了,他——就是我们敬爱的雷锋叔叔!一转眼,雷锋叔叔已经离开我们五十年了。在这风风雨雨的五十年里,发生了大大小小的事件,但雷锋精神在这些年里,并没有被人们忘怀。就拿“五一二’’大地震来说吧,地震虽可怕,但大家的心是一起的。地震中,大家互相帮助,合力打倒困难;地震后,全国各地男女老少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充分体现了浓浓的亲情和友爱。

但是,有一些丧尽天良的人,只是口头上说学雷锋,却没有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刚刚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大家看,先是两辆车碾过,无人问津,更可笑的是,在短短七分钟之内前前后后经过十八个路人,竟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就这样,一个两岁的小生命就这样悲惨地离开了人世。我感到无比的悲愤。

难道这就是世世代代相传的雷锋精神吗?当然,这不是。因为雷锋精神是无私服务,不拘小节。三月里的校园,不仅充满了墨香、书香,还充满了浓浓的雷锋气息。看啊!大家都在争先恐后的去做“活雷锋”呢!比如:地上的果皮纸屑,总有人去瞧瞧地捡起;教师的喇叭坏了,大家会争先恐后地去修理;同学感到不舒服,很多同学都跑过去嘘寒问暖〃〃〃〃〃〃

学习雷锋精神,先从小事做起,就像借铅笔橡皮,给老人让座,这全是做好事啊!让我们伴着“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句名言,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三月即将过去,但学习雷锋精神的活动不会就此结束,我们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要时刻牢记雷锋精神,以帮助关心他人为荣,让世界布满无数个“活雷锋”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此稿百分之百原创

2012.3.14

篇11:雷锋精神永存

有一种精神,它被定格在三月五日,它是黑夜里的灯火,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它是他的化身,他就是雷锋精神。

周恩来同志曾把雷锋精神概括为四句话:“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雷锋他没有高挑的身材与强壮的身体,但他有一颗真诚的热心,虽然只有22年的人生,却让人们永远的记住了他。

我坚持在写雷锋日记,也读过雷锋他自己所写的日记,有这样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当我们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为曾经虚度年华而悲哀。”在很多人看来,雷锋只是那年代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并不是我们21世纪所倡导的。今日的世界由于高速的经济发展,我们曾经火热的心却开始变得冷漠,有许多不该变的都在改变:亲情冷了;同居一楼邻里相见却不相识;同学之间有困难也是“爱莫能助”„„曾经几十年来所景仰、崇拜和学习的雷锋榜样已经被认为是傻子。雷锋的名字随着我们的富足而渐渐远离了我们。有人质疑,有人嘲笑,然而事实上,一个人要获得成功与幸福,能够缺少雷锋精神吗?

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名中专生,我们需要雷锋精神,我们要向雷锋那样刻苦钻研、勤俭节约,把学习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当成自己的职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升素质,未来才能有好的发展。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雷锋精神,当同学、老师、其他任何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这样我们才能同样得到别人的援助之手与尊敬,才能更快乐的生活。

篇12:雷锋精神永存作文

篇一:雷锋精神永存

柯仕勇 /书香八闽 /1205

雷锋精神永存

雷锋,是一位拥有着崇高品德的人,他的无私奉献精神教育这每一位体内流淌着滚滚热血的中华儿女。3月5日,它是一个每一个人都记得的日子--学雷锋纪念日。

自从懂事开始,雷锋的精神就一直萦绕在我的身边并教育着我,是这种精神伴随着我成长。在这新时代中,社会发展变化是如此迅速,然而雷锋精神一直深深的存在每一个人的内心中,也许有些人会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但是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还是认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新时代不朽的精神财富。

在现在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中,都少不了雷锋叔叔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这种精神。不错,今天我就给您讲一讲我身边活雷锋的>故事。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晴空万里,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一阵南风刮来,从地上卷起一股热浪,火烧火燎地使人感到窒息。我和>我的朋友为了晚上的派对不得不出去买些东西。去超市的途中要经过一个地下通道,通道中,很嘈杂,有大声吆喝卖东西的;也有手拿小广告准备发给过往行人的;还有手持吉他在通道中卖唱的。这炎热的天气让人不爽,我想赶快通过然后去超市内享受空调带来的凉爽。突然,朋友拍了下我的肩,示意往那边看去,我顺着他示意的方向看去,发现了一个小女孩,大约十五、六岁的样子。跪在地上,低着头。似乎不愿意让人们看到她的脸。我心想“这么热的天,一个人跪在这里,难道是迷路了?还是乞讨的?还是出来骗人的?”一连串的问题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们抱着好奇的心态走到了这个小女孩的面前。我上下打量了一下她,一双白色运动鞋,鞋子其他地方都很干净只有鞋面上很脏,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怀疑。再往上看,一条深色的运动裤,看上去样子很厚。我想“这应该已经离开家很久了”再看上衣,一件套头T桖。上面有明显的血迹,还有打斗时留下的痕迹。最后看到了头发,一头乌黑及肩发,看得出来,已经很久没有洗过头了,头发已经出现了分叉。她的面前写着一短话:求求好心人给2元钱买个面包吃吧,我已经好久没有吃饭了。我对朋友说:“这可能是被人所逼出来乞讨的。”朋友没有说话,只是蹲了下来,对小女孩说:“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啊?”女孩没有说话。周围的人都看了过来,弄的我和我朋友都很尴尬。我的朋友站起来,然后转过来对我说:“在这等下我,我马上回来。”我问:“你去哪?”还没等我说完,他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地下通道中,留下我和小女孩在原地。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朋友还没回来。10分钟后,朋友满头大汗的跑回来,手里拿着牛奶,面包和矿泉水。他走到了我旁边,蹲了下来,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的往下滴,嘴里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用尽量平缓的语气说:“小妹妹,这些东西给你吃。”小女孩还是低着头,只是伸出了手将东西都拿到身后了,并说了句谢谢。我的朋友又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张百元大钞给了小女孩,小女孩抬头看了看我的朋友然后收下了钱又说了句谢谢。之后依旧跪在那里,等着下一位路人的施舍。周围的人都用一种似乎看到白痴的眼神看着我和我朋友。我对朋友说:“我猜对了,这是个骗子,你遇到骗子了。”朋友笑着对我说:“没事,花钱买个教训,看起来她挺可怜的,就当献爱心了。”自从这件事后,我就知道了活雷锋是什么样的了,同时我也懂得了一个道理,尽管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骗子,但是,帮助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这就是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

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有着许许多多的雷锋,不信你看:他们伸出勤劳的双手,捡起了遗留在地上的矿泉水瓶、果皮纸屑等。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擦干净了一扇扇的门窗;他们伸出节俭的双手,主动关掉了教室里的风扇,走廊上的长明灯,积极回收废品变废为宝,他们伸出灵巧的双手,认真地修理着教室里损坏的公物。

身处美丽的校园,望着我们可爱的老师,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重温雷锋精神吧:“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的岗位?”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学校是我家”的主人翁责任感,在学习和工作中刻苦钻研,求真务实。让我们平凡的人生孕育出雷锋般的崇高精神,只有有了崇高的精神我们才能铸就明天的辉煌。老师们、同学们,让雷锋精神成为我们生活道路上的指路标吧!让雷锋精神长驻我们美丽的校园!最后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对待他人要像春天一样>温暖,对待学习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困难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不文明行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篇二:雷锋精神永存

曹进明 /书香八闽 /1205

三月的春风唤醒了万物,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那平凡而伟大的战士的怀念。每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为曾经虚度年华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的那么富有爱心,永远的那么真诚,永远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雷锋,这个影响了几代的人名字。早已超越了名字本身的意义,成为我们永远的榜样,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雷锋精神不断地弘扬与延伸。雷锋对世界和他人真诚的爱心永远是人间渴望的那种温暖,像阳光一样永远成为人类永恒的需要。时代呼唤雷锋,我们的成长需要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当雷锋听到有的同志说工作这样忙,实在没有时间学习时,他便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然而一个有英雄却不知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怜的民族。雷锋是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他所创造的财富需要我们每个人去珍惜。雷锋从来不会离开我们,我们也永远不会离开雷锋。雷锋应该永远属于中国,雷锋精神应该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我们的国家才能进步,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志存高远,胸怀宽广,树立远大理想。

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紧跟时代步伐,发奋学习,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学习雷锋,除了学习他无私奉献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之外,我们要学习他的钉子精神。”若非一番寒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人们常说”雷峰三月里来了,四月里走了“。我希望大家能够像钉子一样,钉在学习上,在学习上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一丝不苟 ,牢记水滴石穿;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抱着 虚心指教;钉在校园中,在校园里我们应该尊敬老师,遵守纪律,完成作业,爱护公物;钉在班级里,在班级里我们应该乐于助人,团结友爱。钉在家庭里,在家庭里我们应该孝敬父母,和睦邻里。

闲时,看了《雷锋的故事》,感慨颇深,只愿雷锋精神永放光彩!雷锋同志是一个普通的汽车兵,然而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把远大的理想和日常工作、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用共产主义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论和行动,表现出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广阔胸怀和高尚情操。

三月是雷锋月,虽然雷锋仅仅在人间度过了二十二年,但是他走到哪里就把温暖带到了哪里。有句话说得好:”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说过一句话:”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们要把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扬下去。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像雷锋的人,比如说我的一个朋友。那天我和他一起出去玩,看到了一个孤儿很可怜,那个孤儿直愣愣的看着我们,我的朋友就问了一声:”你饿吗?这是我妈妈给我带的面包,我不吃了,给你吧。“那个孤儿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接过面包说了一声:”谢谢!“,我的朋友听到他的声音,感觉到他好久没有喝水了,二话不说直奔着旁边的小超市过去买了一瓶水,给了那个孤儿。自从那件事之后我的那个朋友有了个小外号叫”活雷锋“。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雷锋就在我的身边,但需要帮助的人也在我们的身边,我也要做一个”活雷锋“。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可是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在哪里?雷锋以自己的行动为我们做了世界上最精彩的回答。也因此雷锋才能一直活在人们心中,这就是雷锋的价值,也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人生目标,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目标,我们的行为才能更加完善我们自己。

上一篇:工作安排计划表下一篇: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发言稿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