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一体化模式

2024-07-20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一体化模式(共10篇)

篇1: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一体化模式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一体化模式

一、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为适应机电技术的迅猛发展,各高职院校纷纷对机电专业教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这种改革是在原有机电专业教学框架下完成的,即专科层次的教育只是将本科层次教育的专业课减少一些,并降低部分课程的难度,实践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践表明,现有机电专业教学模式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失衡

实训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实训学时分散在各门课程之中,数量较少,在课程的成绩考核中所占的比例极小,且不少实训缺乏合理、完善的考核办法,期末以理论考试为主,导致学生对实训课很不重视。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依然普遍存在。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伴随着机电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理论教学中已及时增加了这些新的内容,而实训教学却严重滞后,实训内容长期不变,内容上以理论验证为主要目的。有的则采用了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实训的方式,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三)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不明显

实训教学缺乏相对的独立性与整体优化。专业实验的工程特征不明显,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特色不明显,特别是机械和电气不能有机统一起来。

二、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

通过学习体会的方式获得知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其基本特征是: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工作过程引导学习活动,侧重于职业能力的.培养,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选择和序化学习内容,教学内容针对性强,理论实践一体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完成各种项目任务。

教师和管理者要树立新的观念:把课程从教师讲解为主,变成由教师积极引导和创造学习的环境条件为主;把学生由被动听变成主动积极参与操作,主动积极参与新知识的探索;教师可以少讲理论知识,但要带学生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索到了知识,真正提高了能力,这就是好课。故而对老师也有了新的要求:既要能讲又要会做。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学一体化”模式。

1.认识导向教学法。过去往往采用先实习后教学的教学方法,效果不尽如人意。现在我们先带学生到相关企业做短期的认识实习,由于高职生大多不是源自企业,感性认识会对其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接着的课堂讲授主要在设有实训设备的教室进行,面对实物现场教学,加上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2.专业项目教学法。课程具体授课内容和训练项目都来自企业实际。比如机电专业船舶电气方向,可采用电动液压起货机控制系统、电站并车解列等案例,先让学生经过思考,收集资料信息,并独立进行复杂回路的分析,同时在实训台上进行元器件的选取、回路的搭建、调试运行、故障分析等,学生通过收集信息、方案实施、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等环节,为今后独立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顶岗实习教学法。到与机电专业相关的的企业,在教师和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学生参与实际产品的安装调试,在实习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提早了解企业生产实际,树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管理意识,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技术水平。

(二)以职业技能鉴定为手段,改进传统考评方式

高职机电专业教育是把具备高中文化水平的学生。培养成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在对学生学习课程的成绩进行评定时,应避免以往一卷评终身的评分方式。分别从动手能力、知识目标、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四个方面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以重视个性为指导原则,从重结果评价转向重过程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实践环节突出四个特性:基础实践教学环节的普及性、专业基础实训的严格性、专业实训的必备性及毕业实习环节的针对性。加快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专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本着“先求合作、后求发展”原则,建立稳固校外顶岗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课程实训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数控机床操作等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改革毕业设计原有的限于纸面的图纸设计、毕业论文的形式,将毕业环节变为毕业实践、毕业设计和毕业制作,使其内容多样化、形式多样化、过程多样化,逐步转为对职业技能培训更有促进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或控制器的实体制造与制作。

突出实践性课程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和院校的培养优势,扬长避短,明确校企分工合作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共同制定培训大纲、计划和培训课程。学生在校内进行理论教学和基础技能训练,在企业进行岗位综合能力培训和实践,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过程监控,企业对人才质量进行目标评价;双方实现设备设施技术信息与人才资源的共享,学校的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技术咨询和智力支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担任兼职教师或指导学生实训。

三、结束

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以就业导向和职业能力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为主题,形成培养高职人才的新模式。一是在培养内容上,做到“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使学生知识够用、技能过硬。二是从培养方式上,做到“讲授与实训相结合”。三是从培养主体上,做到 “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形成课程知识与实践的贯通,缩短岗位适应期,成为企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篇2: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一体化模式

本文介绍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特点与教学现状,针对该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机械学)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电子学)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

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结合的一门技术,它的发展使冰冷冷的机械有了人性化,智能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针对传统机电一体化专业理论课程偏重的弊端,其实践训练环节的能力培养日益受到重视,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性的改进目前的教学模式,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相关课程的认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1 目前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存在问题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存在文理兼收现象,一些文科基础的学生在《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专业课知识缺乏的情况下,进行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有较大的学习难度。

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论基础,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选修课程,弥补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完整牢固的知识结构体系。

1.2 理论和实践教学比重安排存在问题

机电类专业的课程内容包括很多的技术内容,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机电专业课程体系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课程内通过过多过深奥,理论课时数太大,实践技能教学课时不足,而且内容陈旧,使得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社会上用到的知识相差很远。

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安排方式,使得学生所学到的实际操作技能很有限,不利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

1.3 实践教学条件存在问题

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开设的实验与实训课程,往往由于相关设备体积比较庞大,集成度高,价格昂贵,因此,许多院校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实验实训所配置的设备都相对比较陈旧、简陋。

篇3: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一体化模式

关键词: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高职教育培养的就是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要结合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特点, 培养基础扎实, 动手能力强、有实践技能, 能胜任工作岗位的需求, 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 由于专业特点和行业需求, 学生可以是以设备操作为主的一线“蓝领”人才也可以是生产一线的“灰领”人才, 在这样的背景下, 因此就要求机电一体专业的教育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人才培养, 探索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机电一体化专业髙级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1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

1.1实训基地条件的问题

机电一体化专业几乎大多高职院校都开设这个专业, 可实训教学条件却不平衡, 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设备价格相对昂贵, 大多院校对于这个专业所配置的相对落后和陈旧, 而且大多实验设备只存在于演示和认识的阶段, 学生在实训中对于动手能力的锻炼有限。

1.2专业课程安排合理性问题

很多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点放在了追求知识和理论的体系完整上, 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 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

1.3机电一体化教材内容合理性问题

传统的机电一体化类教学各科之前各自为政, 忽视了科目之间的联系, 存在衔接性差、内容重复或脱节等问题。

2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分析

2.1实现资源共享、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

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可通过建立现代化的模拟实验室。可以使教学过程更接近于实践, 避免教学与实践工作相脱节。高职院校可与相关企业合作, 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 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锻炼、学习。建设课堂学习加实践深化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并以校内实训中心为重要载体, 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两大中心任务, 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和日常生活中, 不仅是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而且更强调职业素质训导。实现校企合作, 定期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训, 加强学校和企业这前的互动培养,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和创新能力。

2.2调整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式

做好课程教学改革, 动用多种教学手段, 要注重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体化教学, 让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机电一体化课程中原理图、程序及电路图较多, 有些课程比较难理解, 学生在学习时感觉枯燥, 教师可以利用好课堂的互动, 并定期根据学生所学识识完成并设计一件有趣的机电类产品, 这样学生能够直观的获得感性认识, 也容易理解和掌握操作要点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在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 应以加大其学分比例和课时数来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 根据不同的课程展开不同的实践环节教学, 如在单片机教学过程中, 应多做实验, 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以制作出简易的电子钟或者智能小车或者测距仪等产品的形式来完成教学, 关于数控类课程的教学, 教师把课堂放在实训现场, 进行实际操作, 在完成演示后由学生进行操作, 直到理解、会用、能操作, 这样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2.3教师应与时俱进, 了解机电专业的最新技术及动态, 及时传授给学生。制订相应的课程标准, 做好每门课程之前的衔接, 避免内容重复。并必须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严格按课程体系内容, 按时按质按量的落到实处, 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的的训练。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进而提高其就业率, 在先进的教学方式及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下, 为能更好支撑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 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性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经文.浅谈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2]何丹辉.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3, 11

[3]马国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 2001 (4) :19-20.

篇4: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一体化模式

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电一体化;顶岗实习

引言:由于社会企业的变化发展以及机电一体化专业特性,这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特別严格。高职院校在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时,往往采用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企业从事相关专业的生产、管理等工作,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但是,如何克服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所遇到的难题,使学生顶岗实习能够有效学习到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知识技能,这是值得高职院校、企业以及学生重要思考的问题。

一、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顶岗实习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安全问题。在企业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人数过多,实习的地点比较分散,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这很容易给学生的人身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1]。另外,有些企业由于规章制度以及企业规模的限制,不能给大批的实习生提供用餐和住宿的条件,有的甚至还需要学生自己解决实行上班的交通问题,这给学生的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学生由于自制力差,很难控制住下班之后的生活。另外,企业的生活和管理与学生在平时的高职院校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面对企业严厉的管理制度,非常难以适应。学生平时在高职院校的生活十分轻松悠闲,而在实习企业,空余的时间特别少,从而会产生不服从管理,甚至矿工的行为。

(二)企业不愿意参与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社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所追求的是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对于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培训锻炼的动力不足。许多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不愿意接受甚至拒绝接受高职院校的学生顶岗实习,唯恐自身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害。此外,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长期在宽松的学校环境中学习生活,一旦到了企业顶岗实习,很难真正适应企业的生活和管理方式,这个企业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扰。有些企业在接受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通常是把学生安排在流水线或者简单次要的工作岗位,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在真正的顶岗实习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三)顶岗实习的教师指导存在缺陷。在高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师队伍中,许多教师都没有真正的企业实践经验,在学生真正的顶岗实习中,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技能的指导。另外,由于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要按照企业的严格规章制度,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作息,这个学生与教导教师的直接见面时间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教导和培训。而在企业的技术工人,由于忙于企业规定的日常工作任务,很少有时间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详细的工作指导。这就使得学生的顶岗实习没有产生良好的学习实践效果。

二、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顶岗实习模式的具体实践措施

(一)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树立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意识。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学校和企业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2]。学校要积极加强对学生实习的安全工作教育,及时掌握学生的生活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状态,提醒学生在日常的实习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教师和企业要对学生的工作之余时间做好监督,保证学生热人身安全。另外,学生也要积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服从企业的安排,争取做到不矿工,不违纪,使得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能够有效学习的机电一体化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积极加强对学生机电一体化技能知识的培训。高职教师要积极保持与学生的日常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实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指导。另外,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主要是通过在企业的实际工作,掌握专业技能的实践知识。企业职工对于这一方面实践经验比较熟练。因此,企业可以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工作岗位,尽可能地让企业职工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校企要积极加强交流与合作,合理设计学生以及实习的知识内容。学校和企业要积极加强交流与合作[3]。通过交流了解学生在学校与企业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的状况,为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和实习工作任务,使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学校学习中,充分掌握机电一体化实践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在企业能够充分学习到机电一体化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结语: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顶岗实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为社会企业培养综合型的应用人才。因此,学校与企业要通过交流合作,加强对学生机电一体化技能知识的培训,合理设计学生学习以及实习的知识内容。

参考文献:

[1] 刘雪梅.谈高职机电一体化大学生定岗实习的实践[J].企业家天地,2012,05(20):78-79

篇5: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

通过探索与实践不断完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经济发展,更好地发挥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崭新的办学理念和鲜明的职业特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生力军。[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已从原来以机械制造为主的领域拓展到目前的汽车、化工、轻工、仪表、通信、电力、建筑、冶金等广泛领域。

机械和电子两大学科的内容本身已经十分广泛,本科院校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知识已经很难,让一个高职学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既掌握“机”又掌握“电”是不现实的。[2]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既要防止出现教学内容过多、过杂、过深、专业技能不突出的现象,[3]又要防止不恰当地降低理论课的学习要求,培养出的学生缺乏迁移能力和应变能力,将来无法胜任工作,影响升职和发展。

一、合理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适应市场需求,瞄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以就业为导向,制订“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

以“够用、实用、适用、先进”为原则,既重视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注重实现零距离上岗就业,同时也关注培养学生毕业后的转岗能力、职业迁移能力、竞争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前南通的工业化水平正处在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企业技术升级加快,集中表现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制造业的技术含量持续增加。

[4]通过人才市场调查发现,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不仅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制造企业,更多的是使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广泛的行业领域。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主要从事的岗位为: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升级改造和技术管理等。

其中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往往以技校生、中职生为主,也是高职生的初次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岗位、维护维修岗位属于综合技能型工作岗位,一般对学历有一定要求,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基本为高职生和本科生;机电一体化设备升级改造和技术管理岗位则不仅有学历要求,还有工作经验的要求。

这类岗位的任职资格一般需要大专以上的知识素养,并经过操作岗位、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岗位锻炼过的高技能型人才。

多年来的专业调研表明: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已渗透到传统的机电行业,控制方法和手段也悄悄发生着变化,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差别。

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将机电行业中普遍使用的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作为职业技术课程的核心,构建“以电为主,以控制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突出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在机电产品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在掌握“够用、适用”的机、电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机电一体化“融合”技术,从而克服原来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机”不如机制专业、“电”不如自动化专业的尴尬局面,并且做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拓展性,培养学生既要具有实践动手能力,更要具备随产业升级的岗位迁移能力。

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按照“企业调研—职业能力分析—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的步骤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1.进行专业调研,明确职业工作岗位

深入南通及长三角地区各行业中涉及机电产品、自动化设备与生产线的制造、使用的企业调研,由企业专家提供有关本专业的工作岗位及实际工作任务。

全面打造机电设备运行维护、机电产品检测、装配、调试能力以及故障诊断及维修技能等专业核心能力,使其符合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2.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

对企业调研所获取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明确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做好这些任务必须具备的能力。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员的典型工作能力概括为:熟知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构造和信息流程,会定期进行检查、拆装和润滑、保养;对设备常见故障有判断力、预见性,了解适当的处理、防范措施;会根据工艺要求调整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等器件的安装位置和运行参数;能看懂和调试PLC控制程序、设置变频器参数等等。

3.基于实践能力培养,构建学习领域

以上的工作能力都要求学生具备读图、识图能力和常见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及相关教育方法论对行动领域进行整合,围绕学习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本着注重基础、强化共性的原则,整合知识点。

确定了五门专业核心课程:机械零件加工与拆装、传感器安装与信号处理、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交流伺服与变频器技术和自动生成线的安装调试及维护。

4.由浅入深排序,设计学习情境

根据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以项目、任务、案例、设备、现象、产品等为载体,进行学习情境设计。

工作项目的选择由易到难,将学习内容按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整体→系统、由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进程,将知识的学习和企业实际工作过程有机结合,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提升,实现教师的传授由多到少、学生自主学习程度由低到高递进。

5.加强校企合作,深化课程改革

广泛听取行业企业意见,与企业技术专家一起共同研究课程描述、学习情境划分、学习项目(任务)的划分、推荐考核方式等内容,经教学实践不断地修改完善,最终建立成熟的课程标准。

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课程开发六步法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和项目化教材编写。

教材内容与课程结合紧密,以实际工作任务和新方法、新内容、新规范、新标准等作为编写内容,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对接国家职业标准、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三、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训是促使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关键环节,为培养学生真正的职业技能,要有真实的或类似真实的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只有职业化的设备才可能培养出职业化的人。

[5]学校要增加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硬件投入,购置符合行业现状、技术先进的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室,采取类似真实工作情景的实训教学模式,制订符合真实工作要求的严格的考核办法。

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创建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以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学生。

在项目中让学生分别担任操作员、检验员、工艺员、技术员等不同的角色,经历制订计划、设计工艺、准备材料、生产运行、质量控制、产品交付等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在项目评分中,让学生体会到将来的工作要求,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以职业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

将课程教学尽量安排在实训室、生产现场进行,“理实一体”,将元件、仪器带进课堂,对着实物讲原理,按照实景讲流程,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实践、边学习,在“教、学、做”一体化的现场教学环境下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

例如:电子技术这门课项目化改革后,将学生按个人兴趣分组,分别组装收音机、门铃、小音箱、万用表等常见常用的电子产品,从元器件的选择、焊接、安装、调试到最后能正常使用,学生完成任务时很有成就感,极大地激发了其学习热情和主动参与能力,提高了其实践技能。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打铁先要自身硬”,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要有较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6]并且对机电一体化工作岗位的要求、行业标准和规范要非常熟悉,能把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能正确地指导学生实训实习,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中,能结合机电专业知识进行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等。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专业教师通过到国内外研修先进的职教理论和到企业学习、锻炼,参与企业横向课题,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从而拓宽视野、掌握行业动态和先进机电一体化技术;从企业聘请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从事实践教学工作。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任务导向、项目驱动的实训项目、课程、教材,发挥企业技师、工程师丰富的工作和管理经验优势,从而打造出一支专兼结合、技术过硬的优秀教学团队。

五、结束语

总之,新形势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从服务地方经济、实现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出发制订明确的培养目标,并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全面推广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总结,购置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先进教学仪器设备,不断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同时培养和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从而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陈为,范骏.以就业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研究——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6).

[2]王怀奥,徐智跃.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探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

[3]刘焕平.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3).

[4]管德明,汪锋.南通产业结构调整与高职教育发展互动的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1).

[5]李湘伟,周文玲,黄伟明.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综合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版),,(2).

篇6: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一体化模式

随着综合素质人才社会需求量的增加,机电一体化专业备受社会和高职院校的青睐,虽然各院校就此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尽相同,但是几乎都是将机械专业与电类专业中核心课程的简单结合,没有体现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内涵特征,因此造成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学生学习任务重,专业技能掌握肤浅,相对于机械和电类专业学生来说,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长此下去必将造成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社会认可度降低,开发机电一体化专业,设置合理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一、高职机电类教育定性分析

1.机电类学生的学情分析

目前很多学者都注重对教育条件进行分析,包括教师水平、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往往忽略对学生的分析。

教育是一个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的过程,只有双方深入了解,做到完美互动配合,才能最大发挥交互作用。能够科学掌握学生的学情特性是高职教育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1]。据统计80%以上人士认为高职学生的学习素质低于在学科教育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如本科学生,因为他们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是高考成绩,任何工具都不能全面衡量事物利弊,应该以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的两面性。对200名机电专业学生就最喜欢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问卷调查统计情况表,喜欢原理分析、结论推导和综合计算教学内容的学生人数(包括自主性和引导性学习方式)占22.5%,喜欢案例、现场实物和综合实践教学内容的学生人数(包括自主性和引导性学习方式)占77.5%,原理分析、结论推导和综合计算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案例、现场实物和综合实践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喜欢自主性学习方式的学生人数占28%,喜欢引导性学生方式的学生人数占72%。通过以上统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职学生比较善于利用形象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不善于自主性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在了解被教对象的学情特点后,以充分发挥学生形象思维为切入点,构建恰当的课程方案体系,因材施教,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机电专业的的现状分析

高等教育的扩招造成高职教育的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呈现学生学习能力不强的特点,除去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半,因此高职学生学习比较困难。但是由于机电一体化具的综合性特征,往往此专业的学生相对于其他的专业的学生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要学习更多的专业课程,更加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性。

另外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同样的课程学生领悟程度也不尽相同,造成教学效果不佳。专业设置上,目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基本上按“既懂机又会电”来定位,但实际上机械与电子本身各自为两大学科,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非常广,让一名高职高专生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里系统地掌握两大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是不现实的,也没有这个必要。理想化定位,往往造成“机不太懂、电也不太通”的尴尬局面,失去了该专业应有的特色,达不到培养目标。由于许多专业,如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一般也加入了电子和计算机等方面的课程,致使专业之间没有多大差异,甚至于学生到毕业也没有搞懂机电一体化专业到底以什么为主。

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不准及专业培养目标的含糊不清,影响了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和专业建设的适应性及课程模式的开发。课程设置主要是机械专业的部分课程与电类专业部分课程的简单叠加,且明显偏向于机械方面,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学生不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处理问题,学生处于“孤岛”的地位,不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体现机电一体化的.本质特征。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应用技术,实现知识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互补,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的能力。另外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材大多没有充分体现出现代机电行业的发展水平,内容陈旧、落后,且各门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相关知识未能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在一起。

二、设置机电专业分层次教学主要措施

1.专业方向分层次设置

为明确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按照高职教育依托区域行业发展的办学方针,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设置专业方向。根据区域工业发展状况,结合社会机电行业的岗位需求量,例如,按照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修、数控维修与诊断、电梯安装、维修与维护三个专业发展方向编制班级。新生入学进行专业教育时即可介绍不同专门方向的课程设置大致情况和与之适应的就业岗位.以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和主动性。同时专业方向自愿选择,让学生及早明确对应工作岗位的性质和状况,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对口率,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2.理实教学权重比分层次设置

高职教育有别于中职教育,通过高职教育学生除了掌握熟练的实践技能之外,还需要学习一定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上岗有特色、转岗有可能,晋升有潜力,学习有基础。但是随着高职生源质量的逐年下降,理论教学的效果不尽人意,如果一味追求实践教学,又雷同于中职教育,没有发挥高职教育的“高等“属性。通过调研,进入高职院的学生主要有两大类学生:

一类是高考失利,希望通过高职教育晋升到本科教育的学生以及学习潜力较大的学生;

一类是以学习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学生以及学习潜力较弱的学生。因此教学任务理实权重应该合理设置,对于前类学生,考虑学生升学以及学习潜力大等情况,理论教学的比重可以大一些,对于后类学生,实践教学的比重可以大一些。不同理实权重的教学通过不同的班级实施,按照300人的招生计划,每个班级人数在30—40人,每个专业方向至少可以编制两个班级,划分为A类班级和B类班级。同样让学生入学初明确每类班级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学生自由选择。

3.课程体系分层次设置

传统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涵盖的领域广泛,造成课程设置多,学生的学习针对性不强,通过专业方微电子论文发表向和教学班级的层次化设置,教学培养目标明确,知识应用水平具体,因此比较容易设置课程体系。高职课程体系设置应从职业教育的特点着手,按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要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与中职的衔接,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则根据职业岗位群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教学模块,建立一个宽广、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知识平台。自动线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修方向可以设置PLC、现场总线、电动机、液压与气动、机械拆装等核心专业课程;数控维修与诊断可以设置数控、PLC、电气、加工工艺等核心课程;电梯安装、维修与维护可以设置PLC、单片机、机械传动、电动机等核心课程。高职教育主要服务地方企业,课程设置需要协同企业人员,培养的学生才能满足企业要求。据统计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学生进入企业后从事营销的比例较高,设置人际交往和营销课程也是必要的。

4.教学内容和目标分层次设置

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逐渐被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所代替,采用任务驱动方式、设置任务小组[2]。基于此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为不同层次,实现教学的进一步层次化。通过专业方向和教学班级的层次化设置消除了学生的主要差异性,但同一班级学生之间还会呈现一定的差异,教学过程中设置工作任务小组,每个小组的任务内容按照学生的层次分级。通过分层次教学模式的设置,基本实现了学生个体的专项能力的层次化训练,克服了高职教育对象参差不齐的客观因素,对不同特点、不同职业取向的学生采用分层递进的方式因材施教。

三、优化机电专业的分层次教学的措施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性,由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任何模式下的课程方案体系适合学生个体的程度永远达不到100%,为了弥补该模式下课程体系的不足,特提出以下五点策略。

1.为高职学生实现人生导师制,导师制一般是为培养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教师对学生个体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辅导,主要目的是培养高质量的学术人才。高职学生自信心和奋斗欲不强是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重要因素,为高职学生开展导师制,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乐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建立学生科技活动实验室能采取多渠道、多手段的方法,丰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创新充分保障学生实验学习时间的机动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展示自我的舞台。

3.为高职学生创建参加科技竞赛的机会,科技竞赛活动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密切相关,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拓宽知识面,并有效地提升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和重要举措之一[3],同时又有助于深化教学改革,推动课程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以科技竞赛活动为载体,为学生的个性发挥提供平台。

4.成立开放性实验室,充分保障学生实验学习时间的机动性,能够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极大便利,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5.定期邀请校内外教师以开展学生科技讲坛或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的科技动态和前沿知识,活跃校园科技气氛,让学生有了解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机会,扩大学生的专业眼界,拓宽学生知识面。

参考文献

[1]杨帅.浅析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科技信息,(21):20.

[2]薛岚.浅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凌阳单片机课程项目化教学[J].科技信息,(17):26.

篇7: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一体化模式

摘要:中职机电一体化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培养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使用和技术管理工作的中初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其核心能力是培养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和管理,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优势学科方向。本文根据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现状,对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索,明确专业目标,改革教学模式,保障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学科开始交叉渗透,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导致工程领域的革命与改造,机电一体化被赋予新的内容。目前,真正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中职学校为数不多,即使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校,也只是把机械和电气的知识简单地组合起来进行教学,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不能满足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渴求,探索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现阶段许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合格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人才。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和探索方法

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三个突出”:(1)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2)突出创新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3)突出知识、能力、素质三维度的教学目标。机电一体化专业综合性较强,跟数学、物理及电路等相关课程联系精密,需要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控制、电子电器和机械等相关专业。中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在学习较难科目的过程中会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即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在课堂教学、实际生活和职业实践中总结教学问题,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学过程中,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共同寻找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

二、确立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和目的

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培养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使用和技术管理工作的中初级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要培养出符合科学技术进步的创新型人才,必须确立先进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目标。目前我国教育一直注重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大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忽视学生潜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种顺应时代的培养模式,应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指导”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以“培养什么样的创新人才?怎样培养创新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机电行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三、培养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人才的有效策略

1.合理设置课时教材,优化课时目标。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课时被缩减,由于课程综合了多门学科,所涉及的概念、专业名词多,并且内容抽象,学生很难在短短的几十个课时内掌握。而且课程使用理论教材内容比较多,各个章节所覆盖的是不同学科的内容,比如前一章是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后一章是机电一体化检测系统,再下一章又变成计算机控制及接口技术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将各个章节的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课时目标的设计要遵循具体性、可操作性、完整性和层次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观念上要树立为获取信息而阅读的思想,方法和原则必须对教材进行整体教学,以此带动学生深入教材中的理论学习,掌握课文内容,全面提高专业素质。

2.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在机电一体化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即忠于教材,照本宣科,在一堂课上教师从头到尾都讲理论知识,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使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可以从创新教学方法入手,运用行动导向法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方法要求教师首先要进行角色转变,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学习。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采取第一堂课与第二堂课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围绕课本设置相关课程,实验实训室开放式管理,为学生提供课内课外两位一体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专项集训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让学生掌握知识、积累经验。大多数学校的课堂教学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教师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技能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为每一个教学单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以实际的例子导入,指导学生设法解决有关知识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同时积累经验。如对于金工实习,应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立足专业实际,在具体操作中以车工、钳工、焊接等工种的操作为基础,紧紧围绕机电工程技术专业实施,特别要普通车、铣床与简易数控机床操作上多下工夫,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对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索,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结合中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实际情况,从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实际出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提高和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创新、一种尝试,要全体机电专业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懈努力探索,不断地充实完善。

作者:张秋 单位:江苏省宿城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高亮.浅谈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

[2]吴艳芳.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

[3]胡长城.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探析[J].统计与管理,2015.

[4]蔡红琴.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机械管理开发,.

篇8: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一体化模式

1.1 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

根据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目标, 采取分层次分阶段过关的递进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即将机电一体化专业各专门化方向的实践教学目标分解到六个学期即六个阶段, 并制定各阶段的技能教学考核标准和实践教学任务。必须完成前一阶段的实践教学任务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即递进式。各阶段的实践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制订是围绕工作任务这条主线进行组织的, 以项目化形式体现其教学内容。

将实践教学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强化技能训练、顶岗实训等四个层次。基本技能训练作为最低层次包括《电工综合实训》、《电子综合实训》、《机械基础综合实训》等;专业技能训练作为第二层次包括《电控综合实训》、《计算机综合实训》、《数控综合实训》等;综合强化技能训练阶段, 由技能鉴定部门组织考核, 让学生取得相应技术等级证书;最后第六学期采取到企业顶岗实训, 在真实的工作场所, 由指导老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制定实训计划, 共同指导, 共同考核, 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1.2 工学结合的内涵

工学结合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职业素养养成。第一年暑假, 利用学院的产学合作工作站, 学生就近进行企业实习, 了解社会、企业的职业环境, 培养吃苦耐劳、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通过实习了解通用机电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了解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工作岗位的职责与工作过程。实践结束要求完成暑期实践报告, 并开展暑期企业实践交流活动。第二阶段:专业技能训练。第二年, 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就业倾向, 到校外实习基地以技术工人的身份实习, 参与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工作, 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与管理, 了解新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巩固和提高专业知识, 同时了解下一步需要学习的内容。实习将由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管理和考核。第二阶段的工学结合实践安排在第四学期, 结合暑期实践时间共计4个月。实习前, 学校和学生家长共同完成实习学生的系列动员与安全教育, 组织学生学习实习手册, 为每位学生配备校内与企业指导教师, 购买保险。实习中, 指导教师定时到企业现场看望、指导学生, 与企业指导教师交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 在完成企业工作的同时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实习结束, 学生要完成工学结合的总结, 校内与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考核学生的实习情况, 同时通过总结、表彰, 评比出工学结合积极分子。第三阶段:与就业相结合的毕业实践。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 毕业生与企业双向选择, 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带薪工作, 完成毕业顶岗实习。一方面, 毕业实践让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了综合运用并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 企业对学生进行就业试用, 考核合格者录用。学生将由指导教师跟踪管理, 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考核。第三阶段的工学结合实践安排在第六学期, 时间为2~4个月。

1.3 建立工学结合、分阶段递进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 也是高职教育特色的主要方面。实践教学质量是衡量高职办学水平和能力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 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建立具有高职特色并适合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2 建立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要建立完善的工学结合、分阶段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 首先要建立一个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工作任务为主线, 技能培训为主体的不受理论约束的教学体系。理论教学将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将有关知识和技能综合成公共课 (基础理论) 、专业核心课和专业专门化方向技术课 (技术应用) 三大模块。以实践性环节为中心线索, 串接这三大模块。使这三大模块既分工明确, 各有侧重, 又相互联系, 围绕着实践性环节有机地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的整体。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监控评价体系、保障体系等四个部分,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体系及内容体系。

2.1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对职业岗位 (群) 和技术型人才知识和技能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和设计, 建立独立于理论教学体系并具高职教学特色的, 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职业素质训练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两翼的“T”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首先, 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设计实践教学计划, 确定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目标, 并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大力度的改革。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达到1∶1。实践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50%, 不少于24周的整周实践教学,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进行实践能力训练;在实践教学内容上, 形成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强化训练及顶岗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

其次, 教学体系设计体现职业素质教育, 以能力为本位, 按照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来设置课程, 建设“课堂学习”加“实践深化”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并以校内实训中心为重要载体, 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两大中心任务, 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和日常生活中, 不仅是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而且更强调职业素质训导。

再次, 学院要实行严格的“双证制”, 要求毕业生在获得大学学历证书的同时, 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此, 要积极引进、建设国家 (行业) 职业技能鉴定点、考点或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点。各专业方向都要选定权威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训练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全面接轨, 选择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资格证书, 少数专业采用其他部委、外国政府机构证书或一些跨国公司证书在内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职业资格证书的训练内容和考试要求列入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之中, 作为学生毕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

最后, 采取成立专业管理委员会的形式, 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目标。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标准的审定。

2.2 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以生产 (加工、设计) 过程为主线, 分阶段制订实践教学内容, 内容包括实训大纲、实训教材、实训教学规范、实训考核标准、题库等。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以精工艺、善施工、懂数控、会操作为目标, 制订各阶段实践性教学总体计划与要求。形成与理论教学相互配合, 以基本技能为基础, 专业技能为重点, 注重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放式管理, 学、产、研、培一体化的体系。实践教学计划与课程标准要明确各阶段学生做什么、怎样做、完成什么、达到什么标准等制定具体量化的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一般采取按能力层次划分的“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内容体系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和综合技能四大模块呈递进关系构建。基本技能侧重操作性, 专业技能注重技术应用性, 综合技能和技术应用强调综合实践性, 注重“产品”教学、创新制作和新技术应用。因此,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具有模块化、组合型、递进式的特点。专业理论按职业技能来设计模块, 综合设课, 整体优化, 形成基本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训练, 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训室实行全开放, 随时有实践指导教师值班, 一些基本的实验仪器, 甚至交给学生自己管理。打破传统的学生按照教师事先布置好内容和程序, 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的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训项目和设备进行实训, 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各专业方向要根据职业岗位群的实践能力要求及实践教学特点来确定实践教学体系。其基本技能要能满足未来岗位群的最低要求, 专业技能必须得到全面训练, 要能适应其就业的广泛性和可选择性, 专业实践必须在与实际工作环境基本类似的实践环境中进行。最后, 在一专多能的前提下, 必须确保学生获得综合性训练。

3 强化实践教学管理, 突出实训项目教学

实践教学文件和管理制度包括实践教学计划, 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和教材, 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单、卡、报告, 实习指导书等实践教学文件和各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制度。在实践教学计划中.明确实践教学目标要求之后, 就必须制定完备的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标准。实践教学标准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对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项目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形式、手段、学时安排, 与理论教学的衔接以及考核方式、方法等应作出明确的规定, 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实践教学用书, 一般应包括教材、讲义、实训实习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毕业设计指导书、技能训练指导书、实训项目单、实训项目卡、实训项目报告、设备操作手册、各类专业技术规范, 还有音像、计算机软件及期刊等参考资料等。

实训项目是指将实训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可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单元, 每个训练单元就对应为一个实训项目。

在校内外实训基地中, 课程和项目必须严格按规范的课程标准, 项目化进行训练。实践教学工作十分繁琐, 必须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在已有理论教学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相应地建立和完善配套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使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 全面加强师资队伍梯队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必须重视师资队伍的有计划建设;在机制体制上分别从“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四个梯队来培养, 并有一定的奖励制度, 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培养过程中把“双师素质”培养作为重要内容。

5 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主要体现在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上。为此, 学院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支持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 成立由主管教学工作院长任组长的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 负责学院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与指导。在教材建设上要制订《高职教材建设规划》及《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使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尽快走上正规化、制度化。

学院每年要安排一定的经费设立出版基金、精品课程建设基金, 支持教师出版教材, 支持精品课程建设和开展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突出高职教育特色[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网, 2005.

[2]程康.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年海峡两岸高等职业 (技职) 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2001.

篇9: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一体化模式

【关键词】专业群 培养目标 原则 方法

所谓专业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的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专业群有两个典型特征,一是专业群内的专业往往是围绕某一行业设置形成的一类专业,各专业可以在一个体系中完成实训任务,在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上也必然有大量的设备是共用的;二是专业群内的专业是学校长期办学过程中,依托某一学科基础较强的专业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类专业,各专业有相同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师资队伍必然有很大一部分是共同的。

一、农机特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的模式

娄底市是全国闻名的小农机制造销售集散地,为更好的满足娄底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提高毕业生服务当地经济的能力,让毕业生早参与当地经济生产,促进市政府、当地企业、学院、科研机构的有效对接。

二、专业群建设理事会成员及其分工

地方高职院校专业群的构建主要是围绕地方特色产业链、相近职业岗位群和学科基础来构建。学院的规模快速扩大,内涵提升迫在眉睫,虽然学院采取了变革管理体制、健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举措来应对这种新的变化,但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如何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的特定要求,做到既灵活开放又不放任自流。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搭建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的“专业平台”,即成立专业群建设理事会,由市政府、科技局、农机局、财政局、教育局、娄底农业发展银行、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湖南湘圆娄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等市内农机企业共同组成。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小农机市场把握和农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银行在资金等方面优先向联盟企业提供双赢服务;学院是龙头,负责协调各理事单位,积极向联盟企业提供新技术、科研成果转化和高素质生产者;联盟企业向学校提供生产性实训设施、部分科研场地设施、兼职教师(需企业技术骨干)以及为当地政府多纳税,推动当地经济技术发展。

三、“四共”建设措施

1. 人才共育。一是依托农机联盟,新引入一家农机生产企业组建合作公司,共建“校中厂、厂中校”生产性实训基地。二是开展分段式“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与湘圆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等农机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是以企业的技改项目和学校的教学改革项目为载体,校企双方人员双向参与介入,构建长效、稳固、双赢的校企合作新机制。联盟企业利用自身资源,接纳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带项目下企业锻炼,同时为机电一体化专业提供兼职教师;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每年为联盟企业提供多层次的职工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同时专业教师到企业承担岗位培训和技术服务等工作。

2. 设施共建。在现有校内外实训设施基础上,改扩建普通机加工实训室、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室、特种加工实训室、注塑成型车间、PLC仿真与创新实训室等实训室;新建材料力学实验室、自动化生产线组装实训室、热处理实训车间,利用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第二期设备与场地新建联合实训基地,组建农机装配、调试实训工厂。

3. 技术共研。一是深化与娄底市湘圆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的合作,扩大4LZ-1.0、4LZ-0.6等型号联合收割机生产规模,力争2014年产值达一千万;二是与农机联盟共建湖南省农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研发面向南方丘陵地区轻便、耐用、低耗的新型旋耕机、耕整机和植保机械,开展农机技术研发、推广与服务工作,建设期内开发出农机新产品3-5款;三是与娄底市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娄底市农机研究所及联盟内企业共同探索收割机、旋耕机的相关行业技术标准,并推广实施;四是与湖南农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三一娄底中兴液压件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成立“机电设备维修与培训工作室”,开展技术培训与服务工作。

4. 过程共管。一是制订覆盖整个校企合作过程和合作项目的管理制度。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农机产学研联盟理事会的指导下与企业共同制订《理事会章程》《人员互聘双重考核制度》《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合作管理制度》《订单培养及员工培训制度》《技术研发及产学结合制度》《教学质量共同评价制度》等系列制度,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校企共建质量监控系统。由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牵头,与农机企业共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立体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合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指挥运行系统进行评估,适时调整管理制度、措施和方法,加强过程控制,促进发展。

四、结束语

“三方联动”的专业群建设平台,是个动态的,三方互赢、工学结合的专业群建设模式,需要三方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学校的健康发展,为学生职业迁移能力,为地方经济良性发展,为企业红红火火,适时调整政策、人、财、物的配置。

【参考文献】

[1]齐艳苓.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2009(5).

篇10: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一体化模式

【摘要】近年来,在文秘职业教育领域,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也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众多专家、学者已在课程、教材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从评价的角度来讲,高职文秘专业要适应中高职一体化发展趋势,需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加以改革,要以职教集团为平台构建高职文秘的多元评价主体,以职业能力为内容建立高职文秘评价标准,以互通互认为基础实现高职文秘评价方式多样化。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文秘 评价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文秘类专业教指委重点课题“以中高职衔接为前提的文秘专业教学评价模式研究”(项目编号:ZD7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10-0227-02

教育部9号文《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当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1]。因此,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在中高职一体化方面的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关注于课程和教材领域的建设,在教学领域――特别是作为教学过程重要环节之一的评价方面却鲜有涉猎。有基于此,笔者试图从中高职一体化入手,结合高职文秘专业的评价实际,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探讨评价模式的改革问题。

一、以职教集团为平台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职业教育的评价是基于教学是一个闭合系统的前提下展开的,由于中高职教育分属不同的培养阶段,因此其各自的评价主体――即专业授课教师仅在其自己的教学环节中完成各自的评价工作,这就造成了高职文秘专业评价主体的单一性以及中高职之间的割裂,背离了中高职衔接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开放的教育,需要引入各种资源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因此,高职文秘教育的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要充分体现这一要求。特别是在中高职一体化的前提下,高职文秘教育如何多种评价主体统一纳入到自己的评价体系,同时又满足中高职衔接的要求,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变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现有实际情况看,高职文秘专业要实现这方面的改革,必须充分借助职教集团这一平台。教育部职成司209号文中明确提出了引导和鼓励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创新集团化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积极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作用,实现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吸收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形成相互衔接的多元评价机制。[2]因此,高职文秘专业可以借助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以校企深度融合,推进产教合作对接为契机,与中职学校文秘专业共同建设一体化紧密型实训基地,并以之为载体,双方共同聘请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到评价活动中,形成中高职文秘专业教师、行业和企业相关专家、工作领域行家里手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从而实现评价的连续性和多元化。

二、以职业能力为依据实现评价内容标准化

传统职业教育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其评价内容多侧重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这既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也不符合中高职一体化的要求。并且,由于我国现行中高职教育中存在着相当程度的课程重复设置现象,因此这种评价容易导致学生为应付考试而重复学习同一课程内容,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以,高职文秘教育的评价亟需在这一方面加以改革。

中高职一体化为改变这一弊端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教育部年9号文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3]从这一表述可以看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致的,即都是技能型人才,其核心指是职业能力,两者区别仅在于层次上的差异。另外,从课程开发的`角度来讲,相对部分专业其所面向的职业岗位便可区分中高职课程,大部分专业,包括文秘专业不仅在职业岗位层面难以区分,甚至于许多工作任务也是中高职可以共同学习的,这时就需要继续推进到职业能力层面,即区分所能达到的职业能力水平。[4]基于此,笔者认为高职文秘专业的评价不应关注于掌握知识的多寡,而是应该强调学生习得职业能力的程度,即需将职业能力作为主要评价内容。这一点上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如美国俄亥俄州课程标准(见表1)[5]就清楚显示不同层次的教育面对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可以是相同的,区别在于其职业能力所需达到的水平是不同的。国内著名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徐国庆、石伟平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见表2)。[6]

笔者认为,高职文秘专业评价内容体系的改革完全可以借鉴这些经验,通过对文秘职业能力标准体系加以研究,系统的区分中高职文秘在各项职业能力上的差异,并依此为依据,最终确定高职文秘专业的评价内容,进而实现中高职评价标准体系的有效衔接。

三、以互通互认为基础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传统职业教育评价主要的采用的是以试卷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虽然这一评价方式简单、有效,但其仅限于对单一教学阶段的知识掌握情况考核,不能有效反映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状况,更割裂了中高职评价之间的有机联系,已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我们打破原有的这种仅以掌握知识点为主要考核内容的评价方式,寻求能从学生能力发展角度着眼,并体现职业能力发展状况的评价方式。

从高职文秘专业实际情况来看,改革原有的评价方式,适应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开拓以证书认证、技能竞赛认证等形式的多种评价方式,从而形成中高等文秘职业教育互通互认的评价认证体系。所谓互通主要是指“双证” 互通,即职业教育中的学历教育(以学历证书为标志)与职业资格培训(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之间的一种融合、互认和互通,其实质就是两类证书内涵(即综合文化水平与职业技术/技能等级)的衔接与对应。[7]体现在文秘高职评价中,主要为中职学生在校期间所获相应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如何与高职毕业证书相衔接。所谓互认主要是指学分互认,是指已经获得的由国家统一认可的各级各类学校、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给予的学分,如何科学地转换为所需的学分。换句话说,就是以前在别处已经获得的学分,能否全部或部分地转换为当前所需的学分。[8]体现在文秘高职评价中主要是部分学生在中职学校所获的部分先修课程的学分,能否在升入高职院校后得到确认,转化为获取高职毕业证书所需的学分。此外,还有在由国家或当地教育机构举办的各类文秘职业技能大赛中的获奖中职学生,其所获奖项能否折抵高职学习过程中的相应学分。

实践证明中职文秘学生通过上述途径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已经能够符合免修高职相应课程的要求,其所获成绩理应获得认可。另外,现代职业教育的所推广的3+2及自主招生等模式,也使得互通互认的评价方式有了实施的可能。因此,基于互通互认为基础的高职文秘评价方式的改革,不失为打破原有中高职评价体系相互割裂,促进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一种有效路径。

四、结语

文秘专业的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未来文秘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能否实现有效变革势必会影响文秘职业教育的这一发展进程。因此,高职文秘专业评价模式只有在充分考虑中高职衔接基础上,从评价主体、内容和方式上等几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顺应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促进专业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3]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教职成[2011]9号)[EB/OL]

[4][5][6]徐国庆,石伟平. 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5):69-73

[7]周继瑶,甄凯玉. 高职教育“双证书”互通制度研究[J].教育与职业,(5):4-6

上一篇:破冰活动策划案下一篇:大堂服务员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