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学习体

2024-07-26

如何提高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学习体(精选6篇)

篇1:如何提高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学习体

如何提高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学习体

油岜中学王荣菊

创新用很简单的话说,就是多积累,把前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在前人的基础上下功夫。要敢于想象,要敢于探索多使用发散思维,尽量避免惯性思维,条件允许的可以多想一想,用其他办法可否解决这个问题,能力的培养需要时间,重要的是坚持,积累,将创新变为一种习惯。最好有点生活阅历,尝试去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务须怕别人笑话.去想儿童的思维,把自己的思维空间放到自己都不可以预测的地步,记住失败乃成功之母亲,成功就在自己脑后。

1、启迪并激活自身的创新意识。

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在《回答未来的挑战》中指出,学习总结起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维持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一种是创新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处理好社会日新月异发生的变化。试着把学习中的“记”向“问”的转化,勇于提出问题,摆脱思维定势,对问题保持一种敏感性和好奇心,通过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2、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

健康的心理,对客观事物有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心态;良好的自信,对自己的能力与水平的恰当认同与相信;灵活的思维,在追求目标过程中不受思考角度的影响;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思想系统中弥散浸润着思新求变的意向与冲动;明确的目标,对未来自我有清楚的设计与追求,理想目标要清晰、可行、有价值;恒久的耐心,在追求目标创新过程中,始终保持对目标实现的高度期待;坚强的意识,为达到目标而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状态;坦诚的合作意识;现身精神,对新事物中蕴含真理的无私热爱与忘我追求。

3、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多看看意义深刻的书籍、电影、电视节目,并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没事就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生活,使自己的思维不再局限于书本;坚持每天写日记,把自己的所见、所听、所感记录下来,相信生活不会亏待一个热爱它的人。

另外,还需要多锻炼身体,毕竟没有一个健康的体质一切等于零。相信这样一定能为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新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们已经生活于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各种创新层出不穷,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了解各方面的信息来丰富自己的想象力,使自己的创新思维立足于更高的平台,倘若受知识的局限我们做了前人早已经实现过了并成了历史的创新,那就没有意义,虽然精神可嘉。所以,让我们学会创新,努力走向世界的最前端。

篇2:如何提高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学习体

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陶丽艳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小学数学计算的要求是:正确、熟练、合理、灵活。就一年级计算而言,基本口算,尤其是2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是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百以内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计算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达到正确、合理、迅速、“脱口而出”呢?下面就结合自己教学的体会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重视算理教学,是准确计算的前提。

新大纲明确要求我们“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研究教学规律。”要减少学生在计算中的错误,首先就要重视计算中的算理教学,使之符合儿童概念形成的认知规律。

1、在操作中揭示算理。

恰当地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想一想、改一改、算一算,从中揭示算理。为了让学生理解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理,我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例如:算“18 –7”,学生先摆一捆零8根,然后从8根里拿走7根,这样,为学生理解记忆算理建立了清晰的表象,也为学生正确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在演示中明确算理。

教学中尽可能地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明确算理,我在教学“9加几”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凑十”思想,通过同桌讨论,操作演示,在分、画、填、想、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动关于中小学课堂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

脑、动口,最后概括出“凑十”的方法。

3、在类比中同化算理。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完成知识的正迁移,十分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认知结构的形成。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就可以利用“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口算方法。

二、科学组织练习,是准确计算的关键。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过程,要在理解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练习来加以理解,逐步掌握。”但练习绝不能搞题海战,多多益善,我觉得练习的有效与否,更要突出一个“巧”字。

1、先慢后快。在刚刚教完一个新的计算内容时,我要求学生侧重掌握计算方法。因此,设计练习时,尽量计算量少一些,且不计时间,重在算对,过了一段时间,逐步提高计算要求,重在算快。

2.重点部分重点练。在教学前先认真分析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和关键,从而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例如“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这节课的重点是“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为此,在教学时我不急于要学生算出计算结果,而是在练习中特意安排了突破“十位”的变式练习。

3.经常出错的计算反复练。计算过程中学生发生的错误尽管五花八门,但细细发现还是有规律的。较小数加较大数比较大数加较小数容易错,例3+8、4+7等;相邻两个加数相加,或者减数和差是相邻数的容易错,例3+7,11-5;只是符号,或者某个数发生变化的算关于中小学课堂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

式容易错,例14+6与14-6;4+2与4+12。针对这些容易错的算式,我都及时纠正并加强针对性练习。平时批改作业时,我有意识地把学生作业中算错的题进行分析、归类,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4.讲究练习形式的灵活多样。针对一年级儿童好动,持久性、稳定性较弱的特点,试着采用了许多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例如:利用口算卡片;每天课前2分钟的口算或2分钟的对口令,开火车等方式进行听算;也有“找朋友”、“邮递员”、“给小动物找家”、“放鞭炮”等视算、听算相结合。多样化的练习丰富了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使计算能力的提高有了保证。

5.培养瞬时记忆能力。心理学上说:“人们学习是不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它是靠记忆来实现的。”学生只有对旧知识拥有记忆才能理解新知识,只有对系统知识拥有记忆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创设各种条件,教给学生瞬时记忆的策略,指导学生用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获取良好的记忆效果,视听、视算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速看速算提高学生感知和记忆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准确计算的保证。纵观学生计算中的错误,由于不良的计算习惯造成的错误远远要高于认知方面的错误。小学生的可塑性大,尤其是一年级学生,这一时期是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期。那么,怎样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呢? 关于中小学课堂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

1.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学习习惯中的每一项内容做起,持之以恒。

2.抓住机会,不失时机地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例如做口算时,采用“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做作业时,“比一比,谁的书写最认真、最仔细、最规范”;课堂上,“看一看,谁听课最当心,回答时声音最响亮。”

3。举办作业展览评比。对作业书写工整规范,认真仔细,计算正确,按时完成的小朋友予以表扬、鼓励,往往一个小小的“优秀作业”、“作业认真”、“进步真大”的鼓励会给孩子们一个莫大的欢欣与激励:“下一次我会写得更好,做得更快。”

4.及时表扬学习习惯方面有进步的小朋友,并用鼓励的话语期待着他(或她)有新的进步。

我想,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成功了,必将会促进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提高。但在实施过程,仍然有一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是比较差。这还有待于我下学期进一步调整。

篇3:如何提高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学习体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 加上富于儿童化的语言来进行教学

鲜艳明丽的色彩最容易引起低年级学生各种感官的共鸣。所以, 一年级教科书上配备了一幅幅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情境图。这些情境图, 巧妙地把每个汉语拼音符号转化为生动的图案, 有益于使其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因此, 在备课和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态度, 合理开发和利用好每一幅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的内容, 以从图中明白字母的音和形, 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这样不但从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例如, 在单韵母“e”的教学中, 当学生根据观察情境图:“一只大白鹅浮在水面上, 身影倒影在水中。”引出了“e”的读音, 教师同时板书“e”的字形, 再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哪部分与“e”的字形相似, 学生们马上以积极的态度得出了这个字母的形状和鹅的倒影相似的结论, 接着教师顺便边讲解, 边教学生书写这个字母的笔顺, 学生热情高涨, 我想“e”这个字母将使学生终生难忘。在教学完六个单韵母后, 教师还可以自制这六幅情境图, 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猜字母。这样学生既复习了字母的音和形, 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继续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二、设计不同游戏, 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习汉语拼音

教育家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 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游戏可以把索然无味的汉语拼音教学变成一件学生非常乐于接受的事情, 使它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一年级学生刚从宽松丰富的幼儿园环境步入到紧张正规的小学一年级环境中, 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 对同一事物的新鲜感来得快去得也快, 但他们对游戏却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游戏可以轻松地调动他们手、脑、眼、口、鼻这些感官的活跃性, 使这些感官相互配合并作用于同一对象, 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它既不会抹杀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 又进一步开发了他们的智力。汉语拼音教学中的游戏种类较多, 如:分角色表演、开火车、找朋友、摘果果、猜一猜、变魔术、拼音牌、编口诀等。但不同教学内容对游戏的选择和设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游戏形式设计不当, 则会令学生参与热情受挫, 学习效果只会事倍功半。

所以, 教师必须要会精心选择设计各种游戏, 例如, 在教学jqx和ü相拼时, 去掉两点的规则是学生最难牢固掌握的内容之一。为此, 我准备好标有jqx和ü的两个头饰, 先由教师和一个学生进行示范, 同时配上儿歌“小ü小ü有礼貌, 见了jqx, 马上就摘帽。” (师演jqx, 生演ü, 配合较好。) 然后请前后座位的同学之间相互换角色表演。让他们在活动中懂得尊重别人, 而且在愉悦的表演中掌握了jqx和ü相拼的规则。

又如, 我在声母的教学中, 为了解决学生对相似字母混淆的难点, 采用了组织学生编口诀的方法, 如, 一个门洞nnn, 两个门洞mmm, 一把雨伞ttt, 一尊坐佛fff等, 学生学一个编一个, 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这样编出的一个个口诀朗朗上口, 易于学生记忆。

三、编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可以消除学生对汉语拼音的陌生感。使他们在情感上与所学内容产生共鸣, 乐于接受相关知识,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 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时, 我利用一年级学生善良, 容易同情弱者的心理特点编了一个童话故事:一天单韵母孩子“i、u、ü”一起出来找妈妈, 小“i”找到了大“Y”妈妈, 小“u”找到了大“W”妈妈, 小“ü”找不到妈妈, 它伤心地哭了, 大“Y”妈妈看见了, 走上前帮它擦干眼泪认它做了自己的孩子, 从此以后小“i”、小“ü”跟在大“Y”妈妈身后, 为我们组成了“yi、yu、yue、yin、yun、yuan、ying”7个整体认读音节, 使它们共同成为了16个整体认读音节家族中的固定成员。这样学生通过这个故事清楚地知道了大“Y”后面只要紧跟小“i”或小“ü”, 就会构成整体认读音节这个知识点, 同时还受到了助人为乐的品德教育。我相信这样获得的知识点会令学生终生难忘。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一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及理解能力都很差, 皆处于起步阶段, 所以, 它们面对枯燥无趣的汉语拼音字母感觉较为陌生甚至有排斥情绪产生。兴趣是成功打败这些困难的绝佳武器, 为了让他们怀着愉快的心情乐于接受这些字母符号, 教师要巧妙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声像兼备、图文并茂、交互性强的特点,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源, 这种教学方法将会对汉语拼音教学起到举足轻重的辅助作用。

例如, 我在教学“j、q、x”和小“ü”构成音节的规律时, 就设计使用了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 课堂上随着欢快的音乐课件“j、q、x”三个卡通娃娃来到了小河边玩耍, 河里的小鱼看见了, 想和他们一起玩, 就摘下头上的帽子向“j、q、x”提出了要做好朋友的请求, “j、q、x”看到小“ü”很有礼貌就和它做了朋友。同时课件出示儿歌:“小ü小ü有礼貌, 见了‘j、q、x’马上就摘帽。”这样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轻松地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可见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开发他们的智力。而且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教学效果尤其显著。

五、注意读写结合, 不断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成果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拼读、拼写能力时, 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试着用带调音节进行组词、造句、写话的练习, 来赋予音节以实际意义。这样学生可以在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的同时, 既提高了汉语拼音学习的学习兴趣, 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发展学生的语言。具体做法如下:

1. 引导学生自制分类音节卡片, 如生活用品类、动物类、交通工具类等, 并组织展示、评比。

2. 鼓励学生用音节有目标地记录所见、所闻、所感。

3. 采用多种形式阅读:自读、集体读、分小组读、男女生轮读、引读等。

4. 充分利用自读课本, 培养阅读兴趣。

5. 读拼音读物, 开展讲故事比赛。

其实, 汉语拼音教学是一个看似枯燥无味, 实则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我们一年级教师作为启蒙教师一定要积极合理地设计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内动力, 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使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成为欢乐的海洋。

摘要: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 学习普通话的必备工具, 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说我们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那么汉语拼音教学就是小学语文教育基础中的基础。一年级是汉语拼音教学的起步阶段, 所以我们必须抓好一年级汉语拼音的教学, 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但由于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 它难读、难记、易混、易忘, 所以它又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道难关。攻克任何难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篇4: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

关键词:口算基础;笔算;估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一年级的口算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加减法。”从一年级教材编排上来看,口算内容占很大篇幅,足以看出口算的重要性。一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关键阶段,它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笔算和估算。

一、激发学习口算的兴趣

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并且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是口算教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枯燥的,如果方法不当,极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让学生意识到口算既快又准的好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要巧妙地把生活中的数学带到课堂上,通过生活中熟悉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口算能力强的优势,从而激发学生学好口算的欲望。一旦学生产生了兴趣,就等于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二、掌握科学的口算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加之受“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观念的影响,迫使一些家长在孩子入学前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一年级的课程,打好基础。殊不知,这样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学生入学后老师很快就会发现,新入学的学生多数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算题时摆弄手指或者看手型。因为孩子们并没有真正掌握“指算”的要领,只是把手当成了计算工具而已。久而久之,大脑不思考,何以提高口算速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算法多样化,但并不是什么方法都提倡,还应适当地优化。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才有助于能力的提升。

10以内加、减法是计算中的基础。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基础是关键。因此一定不要忽视这部分教学,恰当的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认为首要问题是让学生明白分与合,它是理解加减法意义的前提,是掌握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在通过摆学具、数图形等各种直观操作活动中理解数的分与合,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分与合,从而建立数感。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要时刻关注能力有差异的学生,树立其自信心。

20以内进位加法是口算教学中的难点。这部分内容如果没有学扎实,将直接影响以后口算的速度和准确度。这个难点如果得到很好的突破,那么以后20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也就迎刃而解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前比较科学、快捷的方法就是凑十法。也就是看大数,拆小数,凑成十。因此教学时提倡先用这种方法教学,把具体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起来,使学生头脑里形成凑十的表象。教师再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方法的快捷性。然后再介绍其他方法,让学生进行比较,再结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选取合理的算法。

教学时,一定要避免只要学生算对即可,只关注结果,而不重视算理的教学。有这样一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培养学生很强的口算能力,教师还要在方法上做文章。

三、进行多样的口算训练

学生对口算产生了兴趣,又掌握了科学合理的口算方法,接下来就要进行多样的口算训练了。“熟能生巧”用在培养学生口算能力上真是恰到好处。一年级学生缺乏耐心,如果只是搞单一、枯燥的题海训练,肯定事倍功半,因此一定要让他们感觉到训练就像玩游戏一样有意思,有新鲜感,这就需要老师多费心思,精心设计训练方式。在教学中,常用的方式有开火车、夺红旗、对口令、我是口算小能手等,一些老师还会用很多新鲜的名词来吸引学生。除了这些,我认为比较有效而且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就是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出题考查对方,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要像老师一样帮着纠正过来。低年级学生写字吃力,长时间或处于紧张状态下的书写对他们的成长发育很不利,采用这种方法既不会使学生感到疲惫,又会使他们有自豪感,可以像老师一样,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全员参与,覆盖面广。每天坚持几分钟这样的训练,能够使学生的口算达到熟练。同时,定期对学生进行口算达标测试,看能否达到每分钟6到8题的目标,优等生还要提高标准。通过测试,教师及时了解了学生的口算情况,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训练,从而全面提高口算速度。

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要常抓不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的学习态度,都是提高口算能力的有效途径。总而言之,计算要过关,必须抓口算。

参考文献:

何姣娥.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5(06).

篇5:如何提高一年级写字能力

在第一册语文书的写字部分的编排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数量少:全册汉字要求认的是400个,而要求写的字仅100个。学生每课的习字量只有3-4个汉字,且都是按字形规律编排的笔画简单的独体字。教材科学的编排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下面就谈几点关于写字教学方面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学生对写字缺乏兴趣

科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兴趣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心理条件之一。在分析学生作业以及心理特点时发现,学生在写字兴趣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个体差异。首先表现在兴趣的稳定性方面。有的学生对写字只有暂时的兴趣,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有的则具有稳定的兴趣,一旦对写字产生兴趣,就会深入钻研,锲而不舍.另外表现在兴趣的效能方面.兴趣产生后,所起作用的大小是很不一致的。有的学生的兴趣仅停留在期待和向往的状态中,不能使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努力满足兴趣,成为无效兴趣;而有的学生兴趣一旦产生,便成为强大的动力,他们能自觉克服困难,善于寻求最佳习字方法,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学生习字的兴趣,激发他们写字的热情,增强他们习字的信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使学生能够自觉地知难而进,勤学苦练可以利用物质奖励.调动学生写字积极性,提高写字兴趣,还可以运用榜样激励。教师应着力在四个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1)教师榜样。教师不分学科,在课堂上都应做到认真写好每一个字;课下坚持练字,并定期向学生展示。(2)组织学生留心报纸杂志上的优秀书法作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好字,认真看,细揣摩,做到胸有成竹。(3)同学榜样。定期在学生中开展优秀作品评比展览。(4)自我榜样。引导学生定期公布自己所写的最漂亮的字,以自我鼓励,不断进步。

问题二:写字姿势不规范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而当前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是个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一”大都不到位:握笔离笔尖太近;胸部紧贴着桌边;头偏向左侧;眼睛离本子太近。我曾随机观察、调查过本班和临近班级,发现写字姿势的正确率仅在5%—30%。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先对学生明确危害,除了让学生懂得怎样写字是正确的姿势外,还得让其明确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对身体的危害——易患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毛病。引领他们反复练习,逐步养成不摆好姿势不动笔写字的习惯。同时还可以和家长取得联系,请他们在孩子写字出现错误姿势时,及时地进行纠正,配合学校规范孩子的写字姿势。

问题三:写字训练时间较少

俗话说:“账要勤算,字要勤练”。写字使是一种技能训练,要想练好字,就得下苦功夫,就得坚持天天练、月月练、年年练,就得达到足够的训练量。但从目前的小学生写字训练量来看,严重不足,根本达不到要求。尽管现在不少学校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开设了写字课,正常情况下每周两节课左右,一年下来仅有50多个小时,这么少的训练时间显然是不够的,再加上写字课经常会被其他一些主科挤占,可以说是徒有其名,形同虚设,写字训练量也就变得少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确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

小学生虽然上写字课的时间不多,但平日写字实践的时间相当多:如抄生字是写,写日记是写,做各科作业也都是写。然而由于学生急于赶作业,注意力又不在练字上,所以往往缺乏训练意识,字写得不够认真。但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确立一种“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也许能够增加学生的练字机会,解决写字训练量不足的问题。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咱们天天为了实际需要而写字,其实是天天再练字,更不必特别划出练字的时间。”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这么一种良好习惯:不管在什么场合下写字,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地写,认认真真地写,力求做到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一开始学生可能不太习惯,也可能影响做作业地速度,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越练越熟,做到既写得好,又写得快。

问题四:教师传授写字知识过于枯燥

学生写字的好坏不仅仅是学生书写的重点,教师在传授时也要形成系统化、模式化。新课标对学生的书写有很高的要求。接下来我就我个人的工作经历谈谈新课标下教师要如何对待学生的书写问题,如何在死板枯燥的单纯书写中寻找乐趣。

一、观察联想,活化字形,感知字形美,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汉字由抽象的笔画组成。如何让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呢?除了故事、儿歌以外,比喻是个好方法。“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比如“伞”,同学们看像什么呢?有的说像大蘑菇,有的说像大树……想象生动的比喻,再加上形象的电脑画面的显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让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字形顿生兴趣,产生了写字的欲望。

例如:教学“人”,“人”字很简单,一撇一捺,写起来却十分不易。由于不知道运笔方法,学生写出来的“人”字,就像两根支撑起来的小棍子。我引导学生观察电脑画面上的笔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看看这“撇”像什么,“捺”像什么,有了生动的视觉感受,有了如此形象的比喻,“人”这个字在孩子的心中已经不再抽象了,而变得生动可感起来。比喻,充分激起学生写字的热情,学生按捺不住,自己尝试着写了起来。

二、比较观察,示范演示,体会书写美,提高书写兴趣。小学生写字往往眼高手低,原因在于,相对某一个人来说,其观察审美能力比较强,但实际动手书写的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很好地把观察审美能力转化为书写审美能力。那么,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呢?

一年级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要求。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很重要。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学生的临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是比较运笔方法:让学生观察老师正确的运笔之后,再要求学生进行临摹,将学生的不正确的书写和范字比较,在比较中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还可以比较间架结构:教师除了指导汉字的笔画,还应该着重指导汉字的间架结构。例如:教学“皮”,在观察“皮”后,我让学生临摹,学生写出来的“皮”字,五花八门。有的把下面的“又”字写得太短,有的把“又”写的太窄,有的又写得太宽……这时我将他们这些字在黑板上“公开亮相”,和书上的范字进行比较,并逐一帮助他们找到“病因”,指出“治病良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孩子们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比较之后的书写,效果令人满意。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造型美。

三、严格训练,培养习惯,发展个性美

1.练字要严格要求。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中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终身受益。写字前,教师指导学生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指导执笔方法。练习时,教师巡视,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书写时,教师要适时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与上一个笔画的间距,其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

教师在课堂上要反复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要认真书写,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写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训练要有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小学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学习兴趣也难以持久。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一个“少”,保证一个“好”字。每课的字,每个写2-3个,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就可以多写几个。你还想写哪个字,就可以再写几个。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好”。我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选择作业的权利。我们的作业本上不再像以前一样整齐划一的作业,而是有的多,有的少。写的字,有的可能是“五、一、二、三……”。有的可能是“入、八、大、……”作业虽然不像以前那样整齐划一,但所有的孩子在写字方面的发展却是一样的。

四、激励评价,鼓励进取,展开竞赛

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们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课后,我们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常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了解自己在班中的位置,而且时常 能听听同学生的建议。这样的竞赛虽无物质鼓励,但同学们依旧兴致高昂,有时因没有上榜,会嘀咕半天,眼中流露出的尽是悔恨,这些足以证明每个学生都有可贵的上进心。

篇6:如何提高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学习体

德江县第七小学

张连芬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文化的拐杖,也是大众识字正音的工具。汉语拼音是小学低段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汉语拼音也是一种很抽象的表音符号,教师单纯的教读音认形状,学生很容易混淆,难以接受,因而产生厌学情绪。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在汉语拼音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让学习兴趣成为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源动力。那么,怎样让一年级小学生爱学汉语拼音呢? 在汉语拼音教学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中,我初步探究到一些行之有效的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下面笔者谈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采用的几种方法。

一、运用表扬法,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

教师的表扬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更加明显。在教学汉语拼音中,我特别注重表扬的效果,时刻关注着每个一学生,不时的用“你读得真准”、“你写得真漂亮”、“上课你多认真听讲啊”,等等,用这些鼓励的话来表扬学生,肯定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了让表扬真正达到目的,我还把表扬落实到实物上,有时给学生送上一朵漂亮的手工红花,有时是一张我亲手画的图画,有时是一个鲜艳的五角星贴纸,还有时是一片信手捻来的我赋予它特殊意义的黄树叶,这些别出心裁的奖品让学生们在枯燥的汉语拼音课中兴致勃勃,兴趣浓烈,整个课堂气氛生

动活泼,师生关系融洽。

二、采取游戏法,让学生轻松地学到汉语拼音知识。

在教学汉语拼音中,我善于抓住孩子们好玩的天性,把知识教学与趣味游戏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学生学习的过程穿插玩,让他们在玩的同时轻松地学到了汉语拼音知识,学习效果比教师单纯的讲解要好得多。例如在“送拼音宝宝回家”的游戏中,我把一些声母、韵母和音节打乱,混杂在一起,让学生把它们准确地送回同一类别的“家”。在“摘苹果”游戏中,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苹果树,上面贴满了写有拼音字母的大苹果,请学生上来分类摘下贴到旁边的大篮子上。生动形象的大苹果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刺激着他们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开火车”、“找朋友”等游戏,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汉语拼音的快乐,让他们更期待上汉语拼音课。

三、讲故事,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爱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在枯燥单调的汉语拼音教学中,加入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儿童故事,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加深记忆力。在教学j、q、x与ü相拼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故事:有一天,j、q、x三个小朋友一起要去公园玩,路过小i的家门口,看见小i自己在门口玩,就叫小i一起去公园玩。它们一路上唱着跳着可开心了。这时小ü看见了,也跑过来说要跟他们去,急得都哭了。j、q、x说,你先擦掉眼泪,我们就带你去公园玩。小ü连忙擦掉眼泪,和j、q、x手拉手一起去公园玩了。在老师

声情并茂的讲述中,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栩栩如生的故事情节让他们记得容易记得牢,有时甚至还能模仿编故事呢。

四、编顺口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根据一年级学生自身特点,一些简单直白、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能激发他们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并且容易记得住。反之,老师冗长抽象的讲解,经常让他们一知半解,糊里糊涂。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较丰富的特点,我把一些拼音符号编成顺口溜或让学生自己编顺口溜,让学生感到汉语拼音简单直白,不仅容易学会,而且也好记,满足他们学习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如在教学m和n时,我指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编出了顺口溜:两个门洞mmm,一个门洞nnn。在f与t的比较中,他们编出了顺口溜:拐杖fff和伞柄ttt。针对d和b形状的特点,他们编出了顺口溜:左下半圆ddd,右下半圆bbb,等等。通过编顺口溜或儿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纷纷举手发言,展示自己的智慧。在生动活泼的汉语拼音课堂中,孩子们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在汉语拼音的世界里,收获着成功的喜悦。

五、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生动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手段已走进校园并日益普及。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教学拼音的过程中,我坚持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为拼音教学服务。

以《bpmf》一课的教学为例。我用课件出示四个声母的插图,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四幅图,思考:丁丁在干什么?(图一:丁丁在爬山坡;图二:丁丁在听广播;图三:丁丁在摸大佛;图四:丁丁在看大佛;)再让学生猜一猜图旁声母的名字。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我用课件出示儿歌,请学生跟读:“丁丁喜欢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喇叭里面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有趣的儿歌、生动的画面,让孩子学得更投入了。多媒体把学生带入了拼音学习的快乐殿堂,让学生爱上了有声有色的拼音世界。

上一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下一篇:小学生记忆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