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素质教育 打造健康快乐校园

2024-07-09

推进素质教育 打造健康快乐校园(精选8篇)

篇1:推进素质教育 打造健康快乐校园

推进素质教育 打造健康快乐校园

白马湖中心初中创办于1960年,经历了新中国教育改革的风风雨雨。新世纪初.学校秉持“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办学信念,坚持以德育为龙头,以课改为中心,以艺术教育为特色,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三大工程”,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之路。

一、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落实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

现代学生要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广博的知识,多方面的劳动技能,而且要有优良的心理素质。

形成共识。人的素质是整体的,人的教育也是整体的,心育是落实德育的基础。德育要有实效,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必须与心育同构共建,相融相合,就必须要做到以心育德,以德养心,形成“德——心”一体的教育体系。

确立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中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提高他们对中学生活的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开朗、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立、开拓、创新的健康人格。

立足课堂。学校从2002年起就提出了“学校每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口号,率先将心育活动课纳入正式课表。从挖掘教材中心育资源入手,编写学科教学渗透心育的教案,将学科渗透循序渐进地开展起来。心育课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着力于让学生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去体验,去感悟。老师给学生送快乐,学生给老师送快乐,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愉悦情绪的重要,感悟到给别人带来快乐是最快乐的事。

依托阵地。学校一是利用每周校广播站设立心育辅导专题节目“送你一束阳光”“给你一个好心情”等等。二是利用板报橱窗,各班专门辟出 “心语天地”专栏,有针对性地定期对本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或疏导;三是利用“知心姐姐信箱”,给学生提供一个敞开心怀倾诉悄悄话的平台,给学生一个交流论坛去明辩感悟的时空,给学生一个相互自我展示自我教育的机会,在这里学生有的战胜了自我,有的找回了自信,有的学会了宽容„„四是书写“心灵日记”。开学伊始,班主任老师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心灵相约”本,要求字数、内容不限,一周与老师交流一次,老师对学生感言进行回音并对此内容保密。这种交流实则是一种心与心的对话,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密切于和谐。

依托活动。学校遵循“活动育人”的原则,开展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有益的活动之中,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在每年的清明远足祭扫烈士墓活动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在体验教育活动如“我为父母洗一次脚”“我当小营业员”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孝心、耐心、爱心和细心„„一系列活动,强调了对话与互动,自主与体验,淡化了教育的痕迹,走进了孩子的心灵,因而深化了教育的效果。

心育犹如打开了德育工作另一扇窗口,更多的阳光普照进来了,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互动关系建立了,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习的兴趣浓厚了,学习的习惯养成了,“双问题”学生大大减少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

二、深化课程改革,畅通素质教育的绿色工程 课程改革从制度建设入手。一是例会制度。将本校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组织起来召开课改工作例会,集体学习相关理念,汇报教师课改实践工作中的做法,互相交流心得体会,以达到横向交流,相互监督,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作用。二是展示制度,精心组织各项活动,真心为教师搭台,发挥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作用。学校常年开展骨干教师每周的“课堂教学研究”小组展示活动,开展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赛课活动,给教师以观念和行动上的引导。三是反思制度。要求教师课课个体反思,每周一集体反思并组织反思随感的评比。

课程改革从校本开发突破。1.建设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主要载体,是引领学生走向幸福人生的灯塔。为此,我们除了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以外,还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切入点,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1)乡土文化综合实践

我校综合实践的特色主题为:挖掘家乡传统文化内涵,开展民族精神教育。

首先组织教师编写我们自己的校本教材《人文淮安,梦里水乡》作为教材,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各个班活动主题丰富,有:(1)家乡名胜古迹知多少;(2)走近周恩来;(3)淮安与名人;(4)为《西游记》中的人物设计卡通形象„„由于活动富有创意,具有乡土特色,所以县级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征集活动中,我校获较好成绩。比如,“走近周恩来”这个综合实践活动分四个步骤:

一、让学生阅读与周恩来有关的文章,对周恩来生平事迹有大致了解;

二、组织学生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听工作人员讲解;在家长陪同下,到周恩来故居参观。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现你所了解的周恩来,可写日记,可绘画,可书写周恩来诗歌,可写调查报告,可写导游词,可出一期手抄报等等;

四、举行“走近周恩来”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展示会上,学生快乐地展示自己的成果,有文字、绘画、手抄报等。同学们在实践之中,汲取了水乡文化的母乳,接受了家乡文化的熏陶。

(2)课外阅读日积月累

多年来,我校7-9年级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学校组织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语文乐园》、《日有所诵》、《成长》,将新华书店配发的部分教辅书改为课外阅读教材,人手一册,师生共读,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启迪学生智慧的灵光,为他们的生命成长积淀底蕴。

2.打造和谐人文的环境课程

学校环境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校舍建筑、人文景观、活动设施、宣传橱窗、班级布置等等。在学校的整体规划与建设中,优美、和谐、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滋润学生的心灵。我们的校园环境有这样的特点:

(1)注重审美——让校园充满诗情画意

我们的校园整体布局科学合理,利用、花圃、草坪等场地,通过文字、图片、雕塑多层次地构造出一个立体的景观。操场,绿草如茵;亭子,错落有致;花木,相映成趣。各个班级的布置富有特色,不仅美化教室,而且让教师的板报和墙报宣传成为展示学生素质的舞台。

(2)富有情趣——让校园唤起童年梦想

学校的主体是学生。校园每面墙、每条标语、每一扇门、每条小路、每个角落都要富有情趣,具有文化品味,体现人文精神。

学校对外橱窗,我们张贴的不是领导视察留影,而是几百名同学的张张笑脸图,以及同学们课外活动剪影,学生能从中找到自己。

(2)突显主题——让校园每一面墙壁会说话 学校的环境布置应该有在办学理念映照下的教育主题。做到了让每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

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成长的特点,在每一层教学楼都有不同的教育主题,比如第一层楼是七年级学生为主,那我们宣传是以画面为主,突出两大主题,一是“校园之星”介绍学校优秀学生,让校园之星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二是常规教育,用图片的形式向刚入中学的学生介绍,中学生应养成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二层楼主要是八年级教室,宣传的主题是“好书伴我成长”,我们主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名家名著,展现了中外文化名人的生平故事,同时张贴了一些同学的读书笔记和读书手抄报。第三层楼是九年级教室,橱窗宣传的主题是科技与艺术教育。墙壁挂满了学生的书画与摄影作品,这是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由学生书写的名言警句,时刻感染激励着学生不断地进取。

3.开辟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

我校以丰富多彩教育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文明、健康、乐观、向上的人文环境。

(1)举办校园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活动。学校启动了阳光长跑活动,成立了学生合唱团、舞蹈队、田径队、书法小组、计算机绘画、科技等兴趣活动小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每学期,学校都会举行广播操比赛和学生运动会。(2)开展传统节日庆祝主题教育。

我校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懂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个传统节日前后,学校都组织开展主题班队活动。

如中秋节:(1)开展搜集、诵读有关中秋佳节的诗词活动,体会诗词描述的美好意境。(2)在与家人品月饼、赏明月过程中激起学生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学校每年举行读书节,连续举行了五届。我们提出:“让阅读成为习惯!”“读经典的书,做有理想的人。”等读书口号,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与经典为友,和大师对话。通过优秀图书展、读书报告会、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读书征文竞赛、读书手抄报评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书籍的魅力,享受到读书的快乐举行书香班级和书香家庭的评比活动。让学生在书香的浸润中受到文明的洗礼、文化的熏陶,为学生的精神成长打下根基。

由于,我们平时开展活动正常,所以,我校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捷报频传,仅2009年,获奖30多人次,其中一等奖就有10人次。

三、加强艺术教育,凸显素质教育的亮色工程

开发环境课程,激发艺术情感。加强硬环境的建设。学校严格按省级分类配备目录要求,克服经费困难,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配备了艺术教育专用教室和教学需要的各种教具、挂图等教学设施。学校现有音乐教室二个,美术教室二个,艺术训练室一个,多功能礼堂一个。艺术教育器材的价值达二十余万元,所有场地建设符合规定、器材性能合理。学校还加强了校园的美化、绿化建设,使学生进入学校犹如进入一个美的世界,一个艺术的殿堂。重视软环境的建设。重视艺术教师的继续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学历水平和器乐技能;注重艺术教师科研能力提高,学校先把五、六位金湖知名人士聘为艺校指导教师,与南京艺术学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弥补艺教师实践层面多、理论水平差的弱点,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创新型的艺术教师队伍。

强化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素质。围绕艺术教育这一主题,学校成立了声乐、器乐、铜管乐、舞蹈、书法、绘画、手工等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特长培训,使学生在学好规定学科的基础上具有一技之长。学校特别注重兴趣小组活动的安排,活动有名单、时间、地点,教师辅导有计划、有目的,学生活动有组织、有秩序。

学校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进行兴趣小组成果汇报,举办书法、美术作品展,举行了文艺汇报演出、校园文化艺术节。在各种活动中,学生展示了自己,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自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

多年来白马湖中心初中的艺术教育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与特色,取得了骄人的佳绩。学校文艺代表队参加县级文艺汇演取得的成绩在农村初中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从艺术中发现了生活的真善美,他们的情操高深了,心灵纯净了,精神高昂了,举止文明了,意志品格坚强了,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了。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快乐成长,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今后,我们多向兄弟学校学习,多探索、多实践,真正让孩子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为金湖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篇2:推进素质教育 打造健康快乐校园

在过去的一学年里,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各项工作得以扎实开展,确保了校园的平安和谐;荣获了龙岗区教育局授予的“区校本培训示范校”称号,师生体艺比赛、各科教学检测连连飘红:特别有2010-2011学年六年级科学专项素质抽查获区第三名和六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数、英三科总分名列第一名,让学校赢得了家长的好口碑,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许。

此时,新学期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征程又如初升的朝阳召唤着学校忘记过去,展露新辉。学校将齐心协力谋求质量,继续书写阳光小学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

【指导思想及工作思路】

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对教育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三基德育为突破,以教学科研为抓手,以安全维稳为保障,坚持“制度管理人、机制发展人、情感凝聚人、实绩考核人”,向管理要质量,显效益,抓细节,重过程,在落实上下功夫。

学校紧抓“一个中心”(质量中心),推进“两大战略”(和谐教育战略,幸福校园战略),树立“三种意识”(品牌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实施“四项工程”(师资队伍发展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校本文化建设工程;后勤服务保障工程),实现“五个突破”(在办学品牌塑造上求突破;在文化品位提升上求突破;在教育科研氛围上求突破;在教师专业成长上求突破;在后勤服务质量上求突破),进而把学校建设成为较具实力(师资实力、课程实力、质量实力)、特具活力(机制活力、开放活力、文化活力)、独具魅力(学生喜爱、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现代化精品学校。

【总体工作目标】

1、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以德立教”、“以身立教”意识,力争培养一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和谐向上的教师队伍。

2、教学工作:确立教学为主地位,规范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大面积提升。

3、德育工作:确立一种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抓住两条主线(养成教育,班级管理);转变三个观念(变灌输为渗透,变单方面为全方位,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

4、学校管理:加强制度化管理,继续推进“法治校园、民主校园、质量校园、幸福校园”建设,确保师生及学校的安全与稳定。

【具体工作措施】

一、高举发展旗帜,科学管理。

1、以建章立制为核心,狠抓秩序管理。本学期学校继续推进依法治校,与时俱进,完善《布吉街道阳光小学临聘教师工资分配方案》、《布吉街道阳光小学教职工考勤管理条例》、《布吉街道阳光小学奖教奖学暂行条例》等规章制度,以实现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如:实行“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加强工作秩序的管理,用明明白白的制度,清清楚楚的“尺子”,扎扎实实的落实来加强学校管理。

2、以作风建设为重点,加强师德管理。学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强化“以德立教”、“以身立教”意识,要求教师强化主人翁意识,把爱国、爱校、爱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课堂作为显示教师职能、宣传德育思想的主阵地,做到一颗红心、一身正气,一生奉献。工作中要落实“八要八禁”:教师要热爱学生,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爱岗敬业,禁止从事营业性家教;要廉洁从教,禁止收受学生及其家长的钱物或宴请;要严谨笃学,禁止出现“放羊式”或得过且过式课堂;要尊重家长,禁止怠慢甚至斥责家长;要无私奉献,禁止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要重德守纪,禁止推销报刊、教辅材料及其他用品;要为人师表,禁止参与迷信、赌博等活动。学校拟在年终举行一次 “德育标兵”的评选活动。

3、以平安稳定为导航,严格安全管理。稳定是改革的基础,发展的前提。学校建立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长效机制,任何时候都要紧绷安全稳定这根弦。对于安全工作,学校严格实施网格化管理,涉及校舍、交通、饮食、卫生、防火、溺水、防爆等多方面;做到全方位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教育常讲,警钟长鸣,贯穿学期始终,确保不出安全责任事故。

4、以党工妇团为载体,规范民主管理。推进民主校园,积极实施“亲师工程”、“近生工程”、“心桥工程”和“实事工程”,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教代会、工会、团支部、妇女等组织的职能作用,在教职工队伍中架起一座连心桥,打开一扇知情窗。本学期学校继续做好各组织的常规管理,提高党员教师模范带头的积极性,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在教师中形成工作、娱乐良性互动;严格贯彻上级管理部门关于计生、人口管理的文件精神,抓好计生工作。本学期学校将按程序认真完成第二届教代会换届工作,增补教代会委员。

二、把握教学主线,再创新高。

本学期,学校将以教科研为切入点,抓好教学的细节和过程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大面积提升,推进质量校园。

1、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时间就是效率。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成绩,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是每一位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课上用时越少,精华越多,课下用功就越多;课上用时越多,重点不突出,则说明课下备课不充分。所以,需要老师们在课下多采花粉,充分酿蜜,在课上把蜜的精华奉献给学生。

2、加大校本研修的力度。学校致力铺设“三环路”(上级部门的继续教育——外环,实效性强的校本研修——中环,教师个人的教学熏陶——内环);在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实践(中环路)中,学校设立教导处、学科组、教师三级校本研修网络,发动以科组为单位申报校本研修课程,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学科特色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学校鼓励教师们要站在新课改的高度,站在以学生为本的高度,站在尽快提高教学成绩的高度,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出发,研究出适合你自己的教学方法,研究出适合学校学校的教学方法。

3、抓好教研课的指导工作。学校依靠“四个平台”——青蓝工程、阳光论坛、专业引领、学习反思,通过“三项工程”建设(师表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继续开展好观摩课、公开课和听评课活动。教导处要与各科组紧密配合,狠抓听课评课,在如何听课上做文章,在如何评课上做文章,制定出听课评课的计划、方法和措施,在教学方法的探索上闯出一条新路子。

4、抓好教师的传帮带活动。学校立足于“学校年轻,新教师多”的现状,为青蓝工程的实施确立了“学、赛、展、研、思”五步曲,为年轻教师制定“1~2年入格,3~4年升格,5~6年形成风格”的成长目标。为了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老教师、年轻教师这两股力量凝聚在一起,建设一支高质量师资队伍,学校本学期继续启动第四届“青蓝工程”,实行师徒结对。希望青蓝师徒们在工作中要互学共进,在工作上要追求三种境界:有效教学、高效教学、魅力教学;在生活上要追求“四个度”:人格要有硬度,形象要有亮度,积淀要有厚度,思想要有高度;为我校学生与教师的发展发挥更大的能量。

5、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强调任何一学科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把握如下关键词:①激趣:教学方法应该努力把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作为第一要素。②促思: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兴趣、思想习惯、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③启智:努力把学生教聪明。④怡情:努力使课堂充满一种活力,一种人性的光辉。⑤有效:从规律入手,努力把复杂的教简单,简单的教明了。

6、积极推进教育科研工作。本学期学校加大力度,认真落实五项区级和谐教育课题的结题准备工作;严格督促两项省级课题按计划规范地开展实施研究。学校拟成立教科处,加强各项课题的过程性管理,扎实推进其研究进程;并积极倡导教师将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努力开展“个案研究、叙事研究”等日常性行动研究,并将有价值的反思总结成文,向核心教育刊物和主流评比活动投稿,努力提高层次,增质增量;努力让课题研究锤炼一批骨干教师,引领一批青年教师在教科研平台上得到成长。

7、提高体卫艺的教育水平。(1)体育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积极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加强大课间的管理。本学期要认真组织好第四届体育节活动,把群体性体育活动与提高课余体育训练水平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运动水平。(2)卫生工作:加强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坚持学生的晨检制度、及时报告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3)艺术工作:加强音乐、美术课的日常教学管理,继续办好音乐、美术等社团活动小组,使之常态化,使在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一项专长。

三、发扬“三基”德育,阳光育人。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狠抓班级管理。加强阳光小学“五项”德育常规管理,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落实班级“五项”常规工作,且主题班会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主题、有实效,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每学期安排两次对学生影响较大、质量较高的主题中队会观摩课,并做好班会记录。特别将德育工作作为评估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健全奖励表彰制度。修订《布吉阳光小学班主任绩效月考核奖金分配方案》,要把教师的德育工作实绩和德育研究成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先、名师评选的重要条件。

2、实施德育分层教育,加强养成教育。本学期建立年级德育分成目标和学生德育分层目标,体现有序实效。结合《阳光小学“星级班集体”评比制度》,从行为习惯入手,重点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进行“五爱”教育,以情感激发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知法守纪、爱校爱师、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自强自律的思想教育工作。联系实际进行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热爱同伴以及社会、生活常识教育。如:深入开展“远离毒品”、“校园拒绝邪教”和“严防爱滋病”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

3、教育贯穿主题活动,实施“三生教育”。深入开展“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主题活动,努力营造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特别要开展“建设绿色校园,告别不文明行为”的活动,以迎接绿色学校的评估工作。学校要求

保持校园整洁和公物的维护,关键在于教育强化,制定公物检查制度,做到班班都清楚,人人都知道;开展“我最喜爱的校园一角”摄影和征文、手抄报比赛,让学生真切意识到校园的美;同时充分发挥班级“礼仪小先锋”、“环保小卫士”的作用,坚持卫生检查,加强常规自查和突击检查,实行评分制度,每月评比卫生优秀班级。

4、发挥德育阵地作用,教育潜移默化。继续用好升旗仪式、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阳光》编辑部以及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阵地,设置专项教师负责各块阵地,并做好详细的分工安排。

5、实施“四走进”工程,构筑网格工程。通过开展法制副校长走进校园,校外德育导师(辅导员)走进教室,教师走进家庭,家长走进课堂等专题活动构筑学校德育立体工程;主动与社区关工委、辖区派出所、妇联、团委等部门联系,开展文明共建活动。本学期陆续召开一年级家长会、六年级家长会以及一次全校性家长会,每学年班主任家(电)访率为100%。

6、启动心晴咨询室,完善德育预警体系。学校创建德育预警信息监测、收集和处理网络,建立流生问责及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机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培训体系、融入管理体系、进入实施体系”。本学期继续充分发挥“阳光心晴”心理辅导室的疏导作用,做好青春期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促进同学们健康成长;一旦工作中注意苗头性、控制常发性、严防群体性、增强预见性,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守住底线。

7、深入推进“扶贫助学”工作。实施好“同享蓝天 共沐阳光工程”。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外来务工子女、后进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全方位、多渠道关心他们的成长。

四、落实后勤工作,改善办学条件。

1、严格财产管理制度。严格出借手续,损坏照价赔偿。及时添置和维修教学设施设备,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别指出:严格收费管理,未经学校同意,严禁向学生和家长收取任何一分钱。

2、追求绿色品质生活。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积极响应《深圳市无烟学校创建实施方案》和《深圳市绿色单位考评细则》的各项要求,推进我校绿色学校、无烟学校创建工作,加强校内的美化绿化工程,经常为绿化树剪枝,为花坛除草浇水,保护教职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创造优美、洁净、低碳、文明的校园环境。

种子刚刚播下,繁忙的收获季节也将不会久远。新的学期,在推进和谐教育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有上级的正确指引和大力支持,有以往扎实的基础,有指导

篇3:推进素质教育 打造健康快乐校园

1 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文化移通”系列课程意义重大

1.1 以开阔视野, 陶冶情操, 升华思想境界, 提高文化素养为历史使命

学院“文化移通”由名家讲坛系列讲座、名师课堂选修课程和明星参与迎新晚会三部分组成。作为民办高校中第一个倾力打造的校园文化建设品牌, 承载了让学生不出校门即能与名人、名家、名师面对面交流, 感受文化、艺术、学术的无穷魅力。

1.2 以开拓创新、敢于挑战为指导思想, 大胆尝试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学院在民办高校中第一家把文化校园建设作为“五个校园”建设之首, 第一家从文化的角度正面回应“钱学森之问”, 第一家尝试建立自由、开放、国际的大学文化, 民办高校中第一家将创业文化提升到学院文化灵魂的地位。

1.3 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契机, 搭建实践平台, 打造核心校园文化

“文化移通”系列活动建设, 学生以体验的形式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与名家、名师、明星一起讨论交流, 百家争鸣, 其乐融融, 文化移通山高水长。文化的绵延发展、潜移默化, 令每一位移通人受益, 也是学院不断开拓创新、完善发展、建设“国际化信息产业人才培养领域最佳独立学院”的最有力的支持和基础。

2 全院参与、集思广益, “文化移通”课程系列课程备受青睐

2.1 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 纳入教学计划, 进行学分认证

“文化移通”课程建设是学院发展的需要, 是学生成长中的必要需求。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 学习效果显著, 为了规范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院将“文化移通”纳入了教学计划, “文化移通”中的“名师讲座”和“名师课堂”各占有学分, 实行严格的考勤并进行了学分认证, 学生只有通过参与讲座或者选修课程的学习, 获得学分才能顺利毕业。

2.2 多领域名师、学者、专家等汇合, 拓宽学生知识面

学院以工科为主, 管理、外语学科相结合学院构成体系。近年来, 邀请了经济学界、文学领域、时事评论、资深媒体人、时尚礼仪、主持行业、金融界等100余名专家学者与在校学生进行10万余人次的交流。其中包括“名师课堂”中的30余名客座教授。特别是自由学者童大焕经常做客远景学院, 与学生进行座谈交流, 同时成立了大焕城市研究学院, 带领学生团队参与研究。

2.3 以“感知论坛、新大学思维”为载体, 提炼课程成果

为确保学习效果, 每月至少开展两次的“文化移通感知论坛”, 组织参与过“文化移通”的学生进行“专题”探讨, 收集学生对“文化移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建立了收集学生心得体会的制度, 对每期讲座的内容进行整理汇编成册。针对讲座的内容, 收集整理收录于《新大学思维-在移通听讲座》一书中。

3 实践中学习, 学习中实践, 建构“文化移通”校园文化育人体系

3.1 建构完善的育人模式, 实现全新探索

以“名师讲座”为平台,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求知意识, 学会吸取不同领域的知识, 开阔视野, 营造一种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氛围。一是建立学生组织体系。以专业领域为基本单位, 重点推荐相应系部学生参与选课;二是建立会场监督机制。以系部承办组织相应讲座, 确保课堂氛围及讲座质量;三是实行现场互助与网络观看相结合, 辐射全院学生;四是完善育人监督机制。通过学生助理及学生代表对学生在讲座过程中进行监督。

3.2 明确育人具体目标, 实现知行合一

明确的方向是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一是整合“文化移通”现有的资源, 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主体, 建立长效机制, 形成校园与众不同的文化品牌。二是以“文化移通”课程建设为契机, 让学生不出校门即能与名人、名家、名师面对面交流, 感受文化、艺术、学术的无穷魅力, 树立学生正确寻求知识意识, 养成良好的学习求知习惯, 使知识与育人相结合, 推动学生素质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3.3 打造新型育人名片,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文化移通”建设与课堂教学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通过纳入教学计划, 以课程的性质进一步凸显其重要性, 充分互补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育人功能。学院名家大讲坛, 作为学校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学术探索、思想创新的试验场, 每学期邀请约15—2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成功人士走进校园。此外, 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教授来校授课。每年的迎新晚会上, 明星与在校学生同台演出, 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 近距离感受明星风采。“文化移通”的启动, 将成为学院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也将是学校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贾小霞.浅谈高校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J].黑河学刊, 2012 (8) :138-139.

[2]周作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发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11) :167-168.

篇4:快乐教育打造健康人格

斯宾塞的教育理论,其实是从他作为一个父亲教育自己孩子的生命经验,一步步学习和累积成的。小斯宾塞是斯宾塞远房亲人的孩子,因为家庭变故,而由斯宾塞像父亲一般教养长大。

而在单亲义父斯宾塞用爱心和智慧的教养下,小斯宾塞在十岁时的一篇《星云假说》得到爱丁堡大学自然征文奖。也在那一年,镇上图书馆被关闭,在小斯宾塞努力说服政治人物和其他小朋友后,重新将又暗又湿的地下室改成小区儿童图书馆。小斯宾塞14岁时就被剑桥大学破格录取。

斯宾塞相信教育是为了未来的生活做准备,而家庭应该既是孩子的摇篮和港湾,也是孩子适应社会和未来生活的训练场。他所有的努力都是尝试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为小斯宾塞建立一个在未来生活的能力,不论是心智、体能还是品格的能力。从斯宾塞如何培育小斯宾塞的故事中,我们也许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玩在教育里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不能缺席的。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所以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要先把孩子的情绪调到快乐、自信和专注,再开始学习。

小斯宾塞五岁时,镇上开始流传:“其他家庭是在哭声和骂声中种土豆,只有斯宾塞家在快乐地种金子。”

斯宾塞经常和孩子一同在家里和野外放声唱歌,也经常带着小斯宾塞从镇上跑到德文特河边,在那里大喊大叫,然后在河边打水漂儿,看谁打得多,或是用泥沙堆城堡,看谁堆得快,尽情地呼吸,小斯宾塞像只小牧犬般又跳又闹。

斯宾塞把到河边运动和观察大自然当成是快乐教育的一部分。后来小斯宾塞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这是我热爱生活,热爱德文特河,热爱家乡的主要原因。”

对于父母来说,拟订一个渐进式的家庭教育计划,会使父母充分享受教育的快乐。斯宾塞建议把要教给孩子的东西分类,比如品格、习惯、健康、语言学习、运算等。然后,拟订一个每周的小计划,一周实施一点,日积月累就会看到成效。

例如,小斯宾塞快到上学的年龄,由于显得散漫,所以斯宾塞决定开始培养他做一个好孩子的习惯。首先,从整理自己的衣物开始,斯宾塞家开始了一个比赛,看谁把自己的衣服洗得干净,收拾得有秩序。刚开始的一两天,小斯宾塞很有兴趣,但是过了几天他就不愿去做了。于是,斯宾塞又在家里挂了一个小黑板,每天把做得好和不好的人名都写上,这下子,小斯宾塞又来劲了。三个月下来,小斯宾塞对衣物的干净和整洁,由兴趣变成了习惯。一个生活习惯良好的孩子,身心也在培养的过程中得到修炼。

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能够不教

小斯宾塞很小的时候,斯宾塞就开始培养他自我学习和专注的能力,启发他了解专注的含义,再通过有趣的事,培养他专注的习惯和体会专注的快乐。他常问小斯宾塞,为什么燕子在春天飞来,深秋的时候又飞走?为什么太阳白天升起,黄昏又落下?

观察蚂蚁是小斯宾塞最喜欢的事。斯宾塞提议把蚂蚁王国的情况彻底弄清楚,其他事则一件也不做,即使其他小朋友来约他出去玩,也不去。斯宾塞准备十张小卡片记下关于蚂蚁的问题和书籍,就这样花了一天时间去弄清楚蚂蚁的问题。斯宾塞就这样让小斯宾塞练习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一本书没看完,不去看第二本;做一件事时,不去想另一件事。

对于孩子的道德和意志、品行方面的教育,和开启他们的智力同样重要。一个缺乏道德和伦理教育的孩子,他的智力发展越高,对社会的危险就越大。斯宾塞建议父母让孩子远离残忍和不良场所。他认为,人类的天性是对生命有同情心,孩子天性喜爱动物,但他如果经常看到屠杀动物的过程就会变得麻木,而周围如果有人把他当做是合理的事和勇敢的行为,孩子就会仿效。

而在道德和品行方面,孩子很容易受父母影响。父母用爱包围孩子,孩子就会用爱去对待别人。父母对生活中的细小善行充满感激,孩子就会对生活怀有欣慰。父母和老师表现的生命力量会感召孩子走到真理身边。但是,在道德和品行方面,还是必须要教导和鼓励孩子去做。

有一次,小斯宾塞问斯宾塞,“我希望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受大家尊敬的人,但你平常说得太多,我不知道该做哪些?”于是,斯宾塞先在小斯宾塞房间贴了一些文字:“我希望我的孩子具有同情心,对别人的痛若要同情和安慰”;“我希望我的孩子尊重别人的工作和财物”。

在生活中,斯宾塞准备了一本笔记本,把小斯宾塞所做的好事一一记录下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不仅在物质上,同时也在精神上关注他。

让孩子明白生活是自己的事,不管我们多么地爱他们,也不管思念和牵挂有多么长,他们仍会走向自己的人生。因此,还是得抹掉泪水,把坚实的手掌放在他的肩头说:“去吧。孩子,那是你的世界。”但是在和他们说再见之前,得为他们做一些必要的准备,知识的、品行的、习惯的、身体的各种准备。

“给孩子最好的,他会去放大。”斯宾塞的家庭教育渐渐成为镇上有名的模范,于是有一天,镇上邀请斯宾塞演讲家庭教育。镇上一位铁匠汤姆逊问:“我们都知道你在家庭教育上下了很大的工夫,但是我们全是小人物,像我們这样的人,能把孩子教育成什么大人物呢?”

凡人教育

斯宾塞回答说:“是的,我们大多是一些平凡的小人物,但是这不表示我们的孩子也必然是,也不表示我们没有能力和没有必要全心去教育我们的孩子。孩子的生命才刚开始,在这个千变万化的社会中,也许我们不会再有什么机会了,但是孩子们有。”

篇5:推进素质教育 打造健康快乐校园

罗庄区第一实验小学成立于2000年6月,是一所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学校。经过八年的跨越式发展,学校从建校初的200多名学生发展为27个班1500余名学生。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如何进一步挖掘学校综合竞争力,提升社会美誉度,这是摆在区一小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2006年始,学校提出了全力实施品牌战略,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工作举措,紧紧围绕“规范管理、特色办学、文化立校、打造精品”的 工作思路,把搭建校园文化平台,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充分挖掘校园文化内旨,全面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倾力打造鲜亮的校园文化特色品牌。现在,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已收到显著效果,一股清新的文化气息已吹遍校园的每个角落,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在校园里激荡,孩子们在贴近身心、贴近成长、贴近理想的文化氛围里得到全面的关怀和健康的发展。

一、优化育人环境,打造文化空间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本着“处处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师”的原则开展环境建设,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使墙壁说话,花草发声。通过精心设计,把育人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1.美丽校园彰显和谐

走进罗庄区第一实验小学,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赏心悦目;教学楼、科技楼环绕而立,气势恢宏;立体雕塑“希望之星”映衬着湛蓝的大型玻璃墙;造型活泼的草坪牌、树牌点亮校园。“U”字型主体楼上十一个大字庄重醒目——“这里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 塑胶操场大气磅礴,活动场地平坦宽阔。教学楼内设有36口宽敞明亮的教室、能容纳近千人的现代化餐厅、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舞蹈室、音(美)教室及其器材室、图书室、实验室、演播室专用室及闭路电视系统、监控中心等,其间教学设施先进,管理、使用规范,一千五百余名蓬勃少年在这里幸福地探索做人的真谛,领悟知识的奥秘,感

1受合作的愉悦,体验生活的情趣。

2.走廊文化风景亮丽

教学楼为四层设计,宽敞大气的走廊使人身心愉悦。为充分发挥走廊空间的作用,我校师生自主设计了典雅别致的文化艺术长廊,成为我校一大亮丽风景。一楼是养习长廊,“学之初,重养习”,低年级是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也是最重要的时期,为此我们设计了养成教育长廊,并用歌谣、图画等浅显生动的形式予以体现,深受孩子喜爱;二楼是诗词长廊,我校从三年级起逐渐对学生渗透诗词等“国学”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经典诗词品读中传承民族文化、升华爱国之情;三楼为名人走廊,介绍的是20多位沂蒙历史名人,“走近名人,爱我家乡”以沂蒙名人的先进事迹来激励学生立志笃行;四楼为文化走廊,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区别,旨在使学生面向世界,开阔视野。这样根据相应楼层年级的特点分层设计主题,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着熏陶。

3.班级文化点亮校园

我校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学校每学年伊始,均要举行一次班级文化评比,引导每个班级努力创建充满特色的班级文化氛围。走进区一小的班级,物品有序、生机盎然,使人赏心悦目:班里设置了生物角,窗台上、角落里摆放着一盆盆各种各样的植物,几尾金鱼在孩子们自制的“假山鱼缸”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虾儿、蚌儿乐融融的生活在一起„„“争星棒”上“五星” 争艳(学习星、行为星、劳动星、特长星、作业星),比比谁的星空最灿烂。“百花园”里百花齐放,有孩子们得意的“非常亮相”、记录得失的“实践舞台”、昭示收获的“书海拾贝”、寄予希望的“晨曦寄语”。就连墙壁上的一句句话语都无时无刻不在昭示着人文教育——卫生工具摆放处写着“请给我们排排队”、“请你把我放好”,教室的前门也会说话,告诉每一位同学“请轻点,我怕疼” „„每一面墙壁都在说话,让每一个字闪烁人文光辉,班级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着孩子,让他们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张扬个性,健康成长。

4.英语文化特色浓郁

我校是全区唯一一所从一年级起就开设英语课的公立小学,英语教学已成为我校一大特色,学校处处都能体现着英语教育、感受着英语文化。校园内的花草树木配有英语名称;校园随处可见英汉两种指示语;每层楼均设有英语墙报专栏;为了帮助孩子识记单词,我们再走廊里开设了“英语单词世界”,分楼层、年级展示课本单词;二楼大厅

建起“英语童谣园地”,一楼大厅每月更新展示在英语学习方面突出的“英语之星”;红领巾广播站开辟了英语节目专栏,每天教学生一首英文歌曲或一句英语;班里的英语角独具特色,还到处张贴着同学们自己制作的“英语单词卡片”,就连课程表的内容也全部换成了英语。随处可见的英语元素,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说起了英语,用到了英语,校园里洋溢着浓郁的英语学习气息。

5.师生展示异彩纷呈

“给师生展示空间,让师生做主文化舞台”是我校文化建设始终坚持的原则,这一点在学生方面体现尤其突出。教学楼内所有文化元素均是由师生自主设计的:学校校训、“三风”、校徽都是教师的自主设计;一楼的行为童谣是学生自主创编,由教师配图设计成板;二楼的古诗词、三楼的“沂蒙名人”、四楼的“中西文化”均由师生提供素材并设计;走廊里随处可见学生的“凡人哲语”——“一小是我家,美丽靠大家”、“弯弯腰,让流浪的纸片回家吧”这些孩子自己创编的警示语取代了名人名言,犹如珍珠般闪烁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更能触及学生心灵,使孩子有所感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从中汲取成长的动力。另外,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才华展示平台,班级走廊都开辟了“班级文化墙”,定期展示学生的手抄报、钢笔字等,每层楼的“艺术长廊”里更是贴满了孩子一张张稚真的图画,琳琅满目,色彩纷呈。多角度的展示舞台,给了学生信心和勇气,给了学生智慧和热情,走廊文化成了无处不在的向真、向善、向美之声,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大餐。

二、开展多彩活动,打造文化生活

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校园文化的活力所在。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特别注意提高各类活动的学生参与率,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校园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多彩的活动、多样的舞台,给了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为学生搭建了多样展示个性特长的平台,让每个孩子寻找到绽放自己的契机。

1.书香校园润蓓蕾

以书香促养成,以书香长知识,以书香增智慧,以书香育人格。阅读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一个人物可以感动人的生命。让孩子们从小就与书为伴,在阅读中丰富生命,在感动中自觉成长,这正是我校培植校园文化之目的。“阳春三月”、“火红十月”,每学期一次的校园读书节开

始了,各班师生捐书成立读书角,并开展了“晨读风景线”、“读书交流会”、“经典美文诵读”、“古诗文背诵比赛”、“课本剧表演”等精彩的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引领阅读、激发阅读、促进阅读。我校坚持每学期进行“书香班级”、“读书之星”等的评比,还建立了学校自己的读书博客(http://luozhuangqvyixiao.blog.163.com),给师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营造了“快乐读书,读书快乐”的学习氛围,阅读文化赋予了校园生活以丰富的内涵和生命的活力。

2.德育活动巧开展

我校适时结合传统节日、重大节日开展序列活动,力求教育活动有深度、有新意、有特点,把道理融化在具体的一个人、一项活动、一件事中,使教育主题与学生思想产生共鸣,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小处入手,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做起,针对学生现实的思想问题,力求选实例、讲实话、求实效。几年来,我校适时开展了“感受新变化,迎接十七大”、“童心迎奥运”、“情系汶川,爱心传递”等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走进时事,感受变化,培养了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操。

3.体艺双馨溢满园

“学会一门艺术技能,擅长一项体育活动,获得一次登台表演的机会,留下一件值得回忆的作品”是我校对学生提出的每学年的体艺发展目标,为此,我校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师生自学《阳光校园》集体舞、创编英语操、舞蹈操;每年一次的“六·一”才艺展示、“校园文化艺术节”、“英语艺术节”、适时开展的英语短剧大赛、演讲比赛、独唱比赛、写字比赛、数学竞赛、跳绳比赛、广播操比赛等,一次活动就是一次展示,一个场地就是一个赛场,每一个展区就是一个文化长廊,每一个展台就是一个舞台。师生齐唱主角之戏,人人以满腔热情,尽情展现才艺与激情,校园到处洋溢着浓浓的文化艺术氛围,真可谓是“群师展才、千生争艳”。

4.家校互动显合力

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有力补充,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我校早就正视的一个问题。学校经常采用“致家长的一封信”、“家校联系卡”等方式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向他们宣传我校近期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坚持开展“互访”活动,定期召开家长会。尤其是近一年,我们根据市区教育局的有关文件要求,认真组织组建家长学校,创编《罗

庄区第一实验小学家长学校章程》,成功开课多次,培训家长1万余人次,通过培训,转变了家长的家教观念,为家长提供了良好的家教方法,增强了家校教育合力,获得了广大家长的一致认可,被评为“市级家长示范学校”。

三、开辟“第二课堂”,拓展文化阵地

我校一贯重视艺术教育和团体工作,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于2006年我们根据国家课程设置方案的要求,充分发掘校内外教育资源,开设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涵盖艺术、科学、教育、生活、体育、社会等六个大类,涉及书法、舞蹈、田径、电脑制作、家政、棋艺、小记者等12项课程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选修课的开设给孩子的特长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够得到更好的展示张扬,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了平台和保障,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在2007的区艺术节比赛中,我校取得了音乐团体第一名、美术团体一等奖的佳绩。

“园美土沃勤耕耘,花香果硕满园春”,校园文化赋予了罗庄区一小以丰富的内涵和生命活力。它是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个窗口,一个激活点。区一小人用先进的理念、踏实的工作作风书写着学校素质教育的新篇章:学校先后被授予“临沂市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临沂市花园式单位”、“临沂市校本教研先进单位”,连年被评为“罗庄区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小学教学先进单位”,2007年实现了“省级规范化学校”、“市级教学示范学校”、“市级信息技术教育先进学校”“三校联创”的目标。

篇6:推进素质教育 打造健康快乐校园

11月20日 星期天 晴

每年的家长会,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往往这对我并没有什么问题,可这次却有些发愁了——我“荣幸”地被选作在家长会那天需要采访的小记者,面对那么多的家长,要是出了错,那还不得糗大了?但对于学生而言,老师的话就是圣旨,想违反也没可能啊!唉,我只得硬着头皮去采访,一切都听天由命吧!

相比于采访,第一项任务还是挺容易的——为家长们指引方向。我面带微笑地站在操场上,心里却直发毛。我拼命地调整呼吸,好不容易冷静下来,忽然,一个瞪着眼睛、显得有些“面目狰狞”的爷爷,气鼓鼓地走了过来,我的心又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小孩儿,到哪去开家长会啊?”那老爷爷严肃而又苍老的声音传了过来,我一下子打了个哆嗦:“1~10班在六楼演播厅,11、12班在三楼科学室,13、14班在„„”“哦,谢谢。”还没等我说完,老爷爷便匆匆离去了。我摸摸狂跳不已的心脏,松了一口气。

天空中飘起了小雨,我忧虑地看着潮湿的地面,着急地盯着表。雨悠悠扬扬地飘了下来,空气中有些寒意。这鬼天气,怎么下起雨来了?家长们匆忙走进楼道,操场上人越来越少了。这总算快结束了!下面的任务就更艰巨了,要开始采访了。

寻找到采访目标——王御瑄同学后,我清了清嗓子,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后,振振有词地抛出了一大堆问题:“你想要考的中学是什么?你对自己有信心吗?平时是如何准备的呢?”显然,她没有被我的这些问题所难倒:“我还是比较喜欢外国语学校吧。我的信心也不算多,只有一半啦。所谓的准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平时多听、多练、多思考,这样,考试就不成问题了。俗话说‘功夫在平时’嘛。”王御瑄同学略略思考了一会儿,便流利地说了出来。看来采访也没那么难嘛!我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下一个采访目标是14班的潘凡同学。好不容易把她从教室里叫了出来,才问了一个问题,她由于要去家长会上发言,便匆匆离开了。真是个“大忙人”!我无奈地朝她的背影叹了口气。真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问题都没问完呢,这可怎么办才好呢?唉,算了,等“家长讲坛”结束后,再继续采访吧。盼星星盼月亮,潘凡同学总算是出现了。我一个箭步跃到她面前,认真地问道:“对于这次家长会你准备了多久?准备的是什么主题?”

她显然被我吓了一跳。“对于这次家长会,我们大家都是在很努力地准备的,时间并不重要。这次家长会的主题是‘付出就会有收获’,同样,我们也只有努力,才会有收获。”总算是“逮”到她了,我飞速地记录下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篇7:打造温馨校园,构筑快乐之家

寺坪镇地处保康西北部,地域面积352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全镇总人口 28525人,其中农业人口26603人,是一个分布辽阔,山大人稀的大乡镇。全镇现有学校7所,均为寄宿制。学生在寄宿制学校就读,全年在校活动约210天左右,学校是少年儿童第二个家。为保障学生能够在校愉快学习生活,健康快乐成长,我们坚持以打造温馨校园、关爱服务学生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比照家庭生活方式,提出并实施“五个三”寄宿制学校管理模式,孩子们在这里学得安心,住得舒心,吃得称心,玩得开心。“五个三”具体内容是:

“三层深入”知详情。学校领导干部坚持做到深入基层学校,调查研究,对寄宿制学校发展、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情况了然于心。一是深入学校知校情。中心学校管理干部每月至少下校一至二次,积极为学校当好参谋,协助学校制订发展规划,研究和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加强教师与学生的联系与沟通,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二是深入课堂知教情。领导下校必须进课堂听课,全面了解师生所思、所惑、所困,积极与教师们一道探讨提高教学水平加速课改进程的策略与方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是深入学生知学情。经常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并及时为学校领导和教师提出改进建议。

“三同体验”联师生。学校注重培育一种平等亲近的师生关系,形成一个清新和谐的育人氛围,教师们身临其境,亲身体验,与学生打成一片,犹如父母、兄长一样时刻关顾学生的起居、餐饮和学习,使学生时时能够感受到亲情就在自己身边。一是同吃一锅饭,适时了解食堂饭菜是否可口,数量是否充足,了解学生

根据学生年龄及班级特点,学校将图书分发到各班,乡下学校把图书室搬到学生活动室,柜子不上锁,借阅免登记,在保证不损坏不遗失的前提下,学生想看什么书自己取,看完后自觉归还。三是开放食堂。为让学生在校同样能够体会到家的温暖,食堂特设“病号窗口”和“生日窗口”。学生生病时想吃什么,病号窗口就及时为他提供什么。各班还将本班学生生日时间逐一摸底统计,报到食堂,学生生日时,食堂“生日窗口”就为学生提供一份优惠的生日套餐,班上还特别组织一个简单热闹别开生面的生日庆祝聚会,学生从内心里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

“三卡服务”系爱心。学校作为一个大家庭,学生在校的一切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人心。为打造一个温馨、和谐、平安的校园,学校以“三卡”作为服务学生、奉献爱心的重要举措,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家长的拥护。一是家长接送卡。学校为每个走读生制发一张家长接送卡,学生离校,必须由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在接送卡上签字,做到交接有序,去向明确,责任分明。二是亲情电话卡。学校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长期远离父母,思亲之情可想而知。为使这部分学生不因见不到父母而感觉孤独,各学校都特别设置了亲情电话卡,设立亲情电话,让学生能够定期与其父母联系,使他们的心灵及时得到抚慰。同时,学校也利用亲情电话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使他们对孩子放心,在外务工安心。三是生活接济卡。学校每学期拨出一定资金,专设一张生活接济卡,为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解决生活问题,使他们不因暂时的生活困难而影响到学习。

篇8:推进素质教育 打造健康快乐校园

创设条件打造快乐校园基础

“近年来, 我们努力改善学校软硬件条件, 致力于让孩子在古城小学快乐地成长, 快乐地生活, 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为孩子健康成长打好基础。”古城小学校长李长政说。

在快乐校园活动开展过程中, 古城小学积极与上级文化、体育主管部门协调, 申请调拨体育器材, 投入资金, 添置了大量的器材设施, 同时, 坚持土法上马, 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原则, 发动师生自制所需器材, 弥补了设施的不足, 有力地保证了快乐活动的正常开展。

“学校的生活真的是很快乐, 学习文化课的老师会在课堂中涉及很多的游戏, 让我们边玩边学, 下课后还有我喜欢的老师上我最喜欢的舞蹈, 课余还和很多对科技制作感兴趣的同学一起做小制作, 我的小制作有时候还会被老师当作教具使用。”六年级的一位学生告诉记者。

目前, 古城小学所有教室全部开通了远程教育资源网、因特网、校园局域网、闭路电视网、校园广播网, 建起了科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 拥有94 台电脑微机室, 班班采用电子白板教学, 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学。

校园文化营造快乐育人环境

“古城小学的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做得很好, 达到了文化育人的效果。无论是优美的文化墙、橱窗板报, 还是校园广播站, 以及他们开展的读书活动等, 都给学校创设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起到了怡情励志的作用。”金塔县教育局副局长蒲玉霞说。

“这幅画是我画的, 这是我的创意, 而且, 过一段时间我们会和老师一起把自己最新的创意或最美好的想象贴在这里。”五 (1) 班学生柳凯说。

古城小学积极开展校园绿化、净化、美化活动, 让学生自己动手参加教室、文化走廊、宣传栏、板报、作品展示窗的布置, 营造具有乡校特色、体现学生特点的校园文化气息, 让全体学生在活动中欣赏美、创造美。同时, 学校于每年五月份、十月份进行两次校园综合整治、校园文化建设、快乐特色学校建设展示观摩评比活动, 推动了快乐校园建设深入健康发展。

为了增强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积极性, 通过读书活动,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古城小学提出“晨读、午诵、暮省”的要求, 坚持开展校园读书活动, 实施“学生海量阅读”工程, 改造了校园树林, 添置了休闲小桌椅、校园移动读书车, 每个楼层设有读书柜, 教室设有读书角, 为学生室外阅读提供了方便。

“我们定期在广大师生中开展读书心得交流、好书推荐活动, 学生都喜欢把自己喜欢看的书推荐给大家, 推荐的时候要写出或者说出推荐理由, 这样, 既提高了孩子们的写作表达能力, 也达到了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近书本、热爱书籍的目的。时间长了, 孩子们就会养成喜欢阅读的好习惯。”学校教师兼图书管理员老师说。

活动育人催生快乐成长氛围

快乐活动的开展是打造快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城小学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创建快乐校园的三大部分 (即快乐环境、快乐课堂和快乐活动) 制定了详尽可行的活动计划, 根据设置的活动项目分别成立了相应的兴趣小组。古城小学课余活动项目总体分为四大类:一是艺术类, 包括舞蹈、演奏、腰鼓、鼓号、书法、绘画等;二是体育类, 包括足球、棋艺、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呼啦圈等;三是游戏类, 包括跳方、滑梯、翘翘板等;四是科技类项目, 包括科技制作等。快乐活动时间有两个组成部分, 一是大课间活动, 即在上午第一节课间活动时间为30 分钟, 在这个大课间的时间里, 主要活动内容是做眼健操、《弟子规》操、自创操、小学生广播体操;二是课外活动时间, 即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后的40 分钟为课外活动时间, 在活动过程中, 为了使学生全员参与, 并且学到不同的特长, 学校在学生自主报名的基础上实行定期轮换参加不同的兴趣小组。

“刚开始我喜欢画画, 后来我喜欢舞蹈, 在我犹豫该选哪一个作为‘ 选修课’时, 老师告诉我, 可以定期轮换兴趣班, 现在我有时候学画画, 有时候学舞蹈, 还常常参加学校的节目, 我觉得学校的生活真得很充实, 很快乐。”一位学生告诉记者。

为激励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古城小学还坚持定期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适时举办乒乓球、广播操、拔河、跳绳、踢毽子等体育比赛, 定时组织歌咏、绘画、舞蹈、演讲、手抄报评比、书画竞赛、科技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和小论文评选活动及才艺大赛, 为展示学生个性特长提供了广阔舞台。同时, 学校还每年组织召开校园文化艺术节及师生运动会, 通过检验师生的才艺水平, 引领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快乐, 也进一步激发了师生对才艺的重视和发展, 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活跃了校园气氛, 激发了学生兴趣, 培养了学生能力, 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尽自己所能给学生教会中国乐器, 我觉得我是乐在其中的, 自己喜欢, 也发展了学生的兴趣, 并能在全县师生才艺展演中获得认可, 真得是很知足。”一位老师告诉记者。

课堂引领营造乐教乐学境界

“我觉得师徒结对活动开展的很好, 我在老师跟前学到了很多经验, 经常听课也让我受益匪浅。”参加工作一年的一位老师说。她是“一带一结对”活动中一位老师的“徒弟”, 一年以来, 进步非常快。

为实施教师素养专业化提升工程, 古城小学制订了《金塔县古城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行动实施规划》和《金塔县古城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评价考核办法》, 启动“一带一结对、随班听课”活动, 通过才艺展示、教学大比武、课题研究、外出充电、寻经淘宝等形式使每位教师都熟练掌握一至两种体艺活动技能, 保证了快乐校园的师资力量。同时, 以校本培训为切入点, 利用现有资源, 通过开展快乐校园活动的意义、目标及途径, 实施快乐教育的理念, 构建快乐环境的方法与措施, 开展快乐活动的具体步骤及要领等内容的培训, 教师们能够自觉学习快乐教育理念, 转变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结构, 改进教学手段, 在实施快乐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 更好地促进了快乐校园的健康有序发展。

“我们积极拓展渠道, 争取机会让老师到县内外、省内外学习, 加上我们开发的校本教材, 老师们在学习中转变课堂教学思维, 开始快乐地教, 学生们快乐地学, 效果很好。”校长李长政说。

古城小学结合学生实际, 联系课改内容, 开拓创新, 探索尝试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创造快乐和谐的教学环境, 引导学生在快乐中求知, 营造学生因学习而快乐、由快乐而爱学习的教学环境。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追求有效课堂, 实现愉快教学”、“追求有效、智慧、快乐教学,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等主题教学研讨活动和课题研究。致力于“快乐教学”研讨, 力求通过快乐、有效的课堂教学,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全面推进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上一篇:小学期末统考方案下一篇:中学语文教师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