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立体几何》教学

2024-08-28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立体几何》教学(共9篇)

篇1: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立体几何》教学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立体几何》教学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 孙枫

新课程中的《立体几何》部分,从设计到理念与《大纲》教材有较大的变化,针对这些变化,下面我就这些变化作一个分析。

一、立体几何内容变化

新课程中,立体几何知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修2中的“立体几何初步”;另一部分是选修2—1中的“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这部分内容有以下的一些变化:

1.增加了平行投影、中心投影,三视图

增加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更进一步地认识空间图形,通过三视图及空间几何体与其三视图的互相转化,对空间图形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几何直观能力,更全面地把握空间几何体。

2.对于“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课标》强调重点应放在定性研究平行与垂直上,有关空间角、距离的计算在必修中不作要求,而“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等内容被安排在选修2-1“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仅是理工科学生学习。

3.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只要求直观感知、操作确认,不作证明,严格的证明被移到“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部分,体现了分步到位,螺旋上升的设计理念。

4.新增内容“多面体与欧拉公式”,被安排在选修系列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二、立体几何内容、结构特点的变化

《大纲》教材中的立体几何对能力的要求除了运算能力外,教材强调公理化体系,注重逻辑推理,重点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而新课程中,首先安排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认识,要求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在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研究中,是以“长方体等几何体”为模型进行说理或简单的论证。在选修2-1的“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部分,则是以逻辑推理与向量运算相结合的方式完善了空间几何推理论证,并对空间几何

中的一些问题从向量角度予以证明。

由此看出,《课程标准》理念下的立体几何教学内容有这样的一些特点 : 1.立体几何的内容安排,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与以往立体几何的内容体系相比,本模块立体几何的内容体系在结构上有重大改革。

以往立体几何内容,常从研究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要素:点、直线和平面开始,讲述平面及其基本性质,点、直线、平面之间位置关系和有关公理、定理,再研究由它们组成的几何体包括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体积、表面积等等,基本上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原则.这种安排有它的道理,它严格按公理化的体系,按知识的进程来安排内容.逻辑关系非常严谨,老师教起来也感觉数学的味道很浓.但这种安排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思维方式,这也是学生学立体几何感觉困难吃力的原因之一.而新课程下的立体几何,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这样的安排先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感受入手,再研究组成空间几何体的点、直线和平面。这种安排更多地是从关注学生的角度出发,在章节内容的安排上,在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上都有所体现。而这样安排有它实际的意义,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的世界中,对于一个物体,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轮廓,之后才会对它的侧面、边角感兴趣。而这种先由整体上认识空间几何体的安排,更符合人的认识规律,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几何的直观性,有的教师让学生观察大量的空间几何图形的模型的同时,还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基本的空间几何体的模型,让学生感受这些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这对于空间几何体的认识和空间感的培养还是非常有帮助的.2.强调几何直观,渗透公理化思想,引进合情推理,进行适当的几何推理

高中立体几何课程历来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而新课标更加强调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强调空间观念的建立,并且通过强调几何直观来落实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标准中强调:“借助长方体模型,在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抽象出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定义„”,“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并总结归纳一系列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在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在获得数学结论、空间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应当“经历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过程”,从而将合情推理引入课程。

在大量的实际背景,直观操作和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若干定理,让学生感受公理化思

想(而不是进行严格的公理化的训练)、了解证明的意义。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逐步认识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在推理过程中渗透公理化思想,养成言必有据的理性思维精神,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的能力。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高中学生普遍对立体几何的入手感到困难,其主要原因有:

①学生的实际感知及所具有的数学能力一时难以适应这种由平面到空间的突变;

②在教学中缺乏直观的空间模型和实验操作,以至于学生不能通过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悟出数学问题的实质。

针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对具体素材的依赖性强,具体与抽象割裂的不足,在教材中,有的放矢地设计立体空间模型的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结论,并通过分析、论证、说理,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从而从不同的感觉渠道促学生空间概念的建立.如“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在传统教材的明非常经典,在证明的过程中也渗透了许多的数学思想。而在新课程中,该定理是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而获得的,虽然没有经历传统证法中的思维训练,但学生经历了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并直观感判断线面垂直的必备条件,这对于学生认识空间位置系、提升空间想象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3.从整套教材来看,立体几何教学、学习的要求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阶段、分层次、多角度的。与传统立体几何的教学内容相比,《课标标准》在“立体几何初步”删掉了许多定理,剩下的又有一半不做证明要求,那么是不是《课标标准》对立体几何证明的要求降低了呢?

毫无疑问,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新的《课标标准》,从整体的教学内容安排来看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几何教学、学习的要求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阶段,分层次,多角度.认让知关证进

(1)新课程中立体几何的学习是分三个阶段进行的: ①必修课程: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 ②选修课程:系列2《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③选修系列3,4:系列3-1《数学史选讲》中的部分专题以及系列3-3,球面上的几何;系列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系列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系列4-1,几何证明选讲等;

因此我们不能说:新的课程标准降低了几何证明的要求.从上面三个阶段来看,要求是一步一步提高的,这样的安排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几何的需要。

(2)立体几何的学习也是分层次、多角度的:

第一层次:对几何体的认识,依赖于学生的直观感受,不做任何推理的要求.第二层次:以长方体为载体(包括其它的实物模型、身边的实际例子)对图形(模型)进行观察、实验和说理.引入合情推理.第三层次:严格的推理证明.如线面平行、垂直的性质定理的证明 第四层次: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

在选修系列2部分(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引入向量与坐标,用它们处理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的交角以及点到线、点到面的距离,从而使几何问题代数化,这不仅使几何问题的处理有了多种方法,而且对立体几何问题的认识也有了多视角,这无疑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中的几何问题。

三、立体几何内容变化的分析

从几何的发展,以及几何的研究方法和教材的变化整体看,随着几何知识复杂程度的提高,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是几何研究发展的大趋势,而且研究几何使用的代数工具也是不断提升。

另外,从推理角度来说,既有合情推理,又有演绎推理,而且从数学自身发展的过程来看,即使演绎推理也并非“几何”所独有,它广泛存在于数学的各个分支中。

四、立体几何有关内容的教学建议 1.关于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引导学生重点观察柱、锥、台、球的特点,并根据各自的经验、结合身边的模型讨论各个几何体的特点,可以通过学生自制模型来提高认识,并在比较中形成对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直观认识。

2.关于投影、三视图

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在讲授前要充分了解初中教材中的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的范畴、与高中教学要求的异同,也好做到有的放矢。

2.1平行投影、中心投影

初中人教版教材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投影、投影线、投影面、中心投影、平行投影、正投影、线段的投影、平面的投影、正方体的投影,教学要求均为了解。

2.2 三视图

2.2.1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三视图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和正上方观察到的几何体的正投影图,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三视图的教学内容与初中相比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初中涉及的几何体都比较简单,具体的教学要求不尽相同,初中的教学要求是:由几何体画三视图(三等原则);由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描述物体的形状;由三视图求物体的表面积。高中的三视图的教学要求是: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图形比初中的复杂);增

加了斜二测画法(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2.2.2 三视图的教学建议:

对于画三视图和直观图的几何体,只要求前一节介绍的柱、锥、台、球及它们的一些简单组合,不必研究较复杂的几何体,尤其由三视图和直观图画实际的立体图形要求不宜过高。三视图的教学中注意要求的层次性,注意虚线的使用。三视图还原几何体不惟一的情况不要涉及。

教师在这部分教学中应该意识到:实物与相应的平面图形、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不仅是一个思考过程,也是一个实际操作过程。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能根据条件作出立体模型、根据三视图经过头脑的加工和组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尝试和动手操作来实现。

总之,本节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仅仅会画空间几何体.而是通过作图:从实物模型到三视图再到直观图这样一个过程,来认识空间几何体,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这是我们教学的重心,也是学习后续内容的基础。

3.关于逻辑推理与证明

立体几何中涉及的逻辑推理与证明,主要集中在必修2中的第二章“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中关于线、面的平行与垂直问题的处理,这部分具体的教学要求是,对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判定不作证明,只要求操作确认,对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要求证明,但教材的理念十分清晰,就是分步到位,因此立体几何教学不应忽视推理与证明。

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把握“直观感知”、操作确认”,下面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为例作简要说明。【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折纸试验,使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归纳和确认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并能简单应用定义和判定定理;

2.通过对判定定理的探究和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对探索过程的引导,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教学过程】

1.实例引入、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

2.通过试验,探究定理

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直观感知判断线面垂直的条件 问题1:折痕AD与桌面一定垂直吗?

问题2: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与桌面垂直?追问:为什么折痕与桌面是垂直的?(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解释)问题3: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能判断此直线和平面垂直吗?(学生利用模型说理)问题4:条件中的两条直线必须相交吗?(学生借助模型说理)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借助模型感知并确认判定线面垂直的条件.教师在此基础上,利用几何画板课件将上述过程进行动画演示,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判定定理中两个关键条件“双垂直”和“相交”进行理解和确认.

这是新课程下利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来获得判断定理的典型案例,学生无需经历严谨的推证过程,借助实验操作、直观感知,并可以借助简单的描述说明其道理,从而便获得了判断定理。

篇2: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立体几何》教学

新建小学 黄淑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一年级上册教科书以色彩明丽的插图、朗朗上口的儿歌、富有童趣的练习深深吸引着这群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整本教材无不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应该体现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的价值取向。在教材开始部分的拼音阶段,呈现给学生的就是多元化的内容,它既有纯拼音的教学,又有利用拼音来认读词语、学习汉字的内容,同时还有巩固拼音、学习汉字的儿歌。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在掌握汉语拼音的同时发展语言、形成学习能力。这样的教材,给了我们教师极大的创新空间。在教学上教师要努力打破以往强调字母音、形的教学程序,应该把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注意分层整合,调动学生兴趣,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一、善用比赛,体验乐趣

《大纲》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标准》也特别强调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强调学生要喜欢学习,有兴趣学习,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刚入学的小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不随意注意占主导地位,那么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把不随意注意与随意注意相结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的成功中体验、感受快乐呢?

在教学“ ai、ei、ui ”等复韵母之前总会有一个复习环节,我经常采用的是“游戏过关”的方式,游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组长采用轮换制,我会提前告知并让他做好相关准备的,小组成员就是评委,比赛过程中大家均无异议的才能评奖,我的角色就是观察者、协调者、意见收集者。比赛结束后会有一个简单的汇报活动,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表扬优秀,同时还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

二、发展语言,训练思维

为了更加有效的将学音节、识汉字和学儿歌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使学生得到主动的发展。我在教学“ai ”的四种声调时,我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带调韵母进行说话练习,有的孩子说“挨着我家住的是李林和他的爸爸妈妈”,有的孩子说“我爸爸说做不好作业要挨打”,有的孩子说“我比老师矮”,至于“ài”,孩子说的就数不胜数了。这样的教学,既让孩子记住了“ai”的读音,还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进行了语言的训练。

又如在教学《小白兔》这首儿歌时,我先让“能干的小朋友”找找他认识的拼音宝宝,再大家一起交流,再让这些“能干的小朋友”找找自己认识的汉字宝宝,再次交流,这样以后,孩子不会自己拼读的音节就很少很少了„„这样既复习了以往的学习内容,还培养了学生利用旧知识进行新知识学习的能力。

三、学习合作,互助探究

《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特点,我将拼音教学阶段的训练基调定位于“学习合作、互助探究”,这一阶段的培养要点在于教给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拼读词语这一环节时,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开始阶段我请一个学生读,另一个学生听,一段时间以后,我就让一个学生拼读音节,另一个学生用这个音节所代表的词语进行说话。又如在教学“我、他、你、她”以后,我让学生自然分组,每个人说出小组里的“我、他、你、她”,然后,我让学生按照男女分组,让他们了解什么是“他们”和“她们”、学生在笑声和闹声中朝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四、巧用动画,激发兴趣

低段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段时间的拼音教学之后,大家都变现的有些懒散,那天在教学“ang”时,有一个内容是拼读“羊”的读音,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羊吗”,教室一下子炸开了锅,由书上的小绵羊说到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这给了我很大启发,在后面的教学中,只要能联系上的动画,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乐一乐,而每次的“乐乐”之后,孩子们对拼音的记忆就越深刻。

篇3:例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

新课程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数学思考的要求是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能力, 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学过程是教和学两个过程的有机统一, 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对我们的教学活动进行充分的反思, 从而适应新课程改革时代发展的潮流.现将我的人教版必修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教学中的重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对“错位相减”的教学反思展示出来, 供同行参考.

二、课堂教学中公式推导教学细节

1. 公式的猜想与发现

数学公式反映了数学对象的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是人们对概念的内涵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才产生的.公式的发现要经过分析、归纳、猜想、证明才能产生.那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q≠1) 是怎样产生呢?我启发学生根据数列求和的意义展开讨论.把Sn看成数列{Sn}的一个通项, 容易得出:S1=a1, S2=a1+a2=a1+qa1=a1 (1+q) , S3=a1+qa1+q2a1=a1 (1+q+q2) , ….观察等式右边的因式与我们常用的一些因式分解的公式有什么共同点, 可以发现当q≠1时, , …猜想:, 这就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2. 公式的推导

对于公式中“错位相减”方法的探索.为了更深刻地揭示公式的内涵, 暴露公式产生的过程, 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要证明, 只须证明Sn-qSn=a1-a1qn.思考:等式中的关键量是q, a1, n, Sn, 可以用q, a1, n表示Sn, 得Sn=a1+a1q+a2q+…+an-1q, qsn=a1q+a1q2+…+a1qn-1+a1qn.两式相减得Sn-qSn=a1-a1qn, 即 (1-q) Sn=a1 (1-qn) .当q≠1时, 即得.又因为a1qn= (a1qn-1) q=anq, 所以前n项和公式又可以表示为;当q=1时, an=a1qn-1=a1, , 即sn=na1.

以上教学我重点体现了归纳、猜想、证明的思想, 错位相减的方法技巧过渡得比较自然.

三、教学的结果

在上完这堂课后, 我想了解一下情况, 所以对学生进行了一个基本的调查.我有意识的选择了成绩上中下的三批学生, 结果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 他们普遍反映对“错位相减”这种方法感觉很巧妙, 但让自己去想是肯定想不出来的, 只能记住这个方法, 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我出了一道题目:求1×2+3×22+5×23+7×24+…+ (2n-1) ×2n的和, 但是五名优秀学生只有一名学生做出来, 这种情况说明对“错位相减”这种方法学生还没有理解它的精髓, 还没有领悟到这种方法的优美, 也还没有注意到方法技巧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也就是说我在课堂中的公式推导表面上有归纳、猜想与证明, 但只是看着热闹, 学生实际上不能在方法上做更深层次的迁移, 这样的教学效果我认为远远没有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四、教学改进与评析

遵循“数学是自然的”这一理念.我对公式中“错位相减”的教法做了如下改进:

提出问题:比较1+2+4+8+16+32与2+4+8+16+32+64的大小.相信学生一般都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再进一步, 为什么后一个比前一个大, 大多少?此时学生就能在这一步步的问题思考中找到关系, 并且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找到两个关系: (1) 后一个比前一个大63, 因为中间很多都相同; (2) 后一个是前一个的两倍.再问:从这两个关系中, 我们又怎样不用一个个做加法而算出它的具体结果出来?引导学生想到建立方程组来求解.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最后让学生总结, 老师写出方法如下:设x=1+2+4+8+16+32, 设y=2+4+8+16+32+64, 则建立方程组.仿照这种方法, 进一步对学生提出要求:能求1+2+22+23+…+263的结果吗?还是让学生自主讨论, 老师只是引导, 学生的讨论是主旋律.这样设置问题就做到“猴子摘桃, 跳一跳就可以摘到”的程度, 这个时候学生自然能很容易的把方法迁移过来:构造一个新的数列{2n}, 求2+22+23+…+263+264的和.这个过程让给学生去动手, 去体会.最后, 让学生谈谈这种方法“妙”在什么地方.老师总结出是因为原来的数列和新的数列之间有很多相同的项.这个时候水到渠成的让学生思考:3+32+33+…+361怎么求和.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 (1) 进一步让学生熟悉与体会这种方法的“妙”, 为后续的“错位相减”作好思维的铺垫; (2) 构造的新数列有学生可能就只想到把原来的数列的每一项乘2, 而不知道乘的是公比.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引导方法, 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错位相减”了, 剩下的工作就可以加快进度了.这样处理比前面的教学中的处理自然得多.另外, 在“错位相减”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除方法以外还要强调步骤, 步骤包括: (1) 要把式子写成方程的形式, 也就是要设Sn=a1+a2+a3+…+an-1+an; (2) 必须要除了省略号外写出前三项和后两项; (3) 强调qSn与Sn的对齐方式; (4) 必须按照通项的样式将项写出, 对于具体的数据不要在项中将之计算出来, 如将3×23写成24, 这样才对以后用错位相减方法求“等差比数列”的前n项和有利.

篇4:谈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理念

Abstract:The concept of teaching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o that teachers canfur ther thet ecahingpoint of view ofstudents from the“Society”To “learn from” problem solving to “ask questings”of thechang Keywords:new curriculum ideas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室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蘇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方法是受到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为此,我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从统一要求到面对全体学生

由于以往的教材比较突出学科的知识体系和高考这一严峻的事实,使得课堂教学往往是按照高考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进行,相当多的学生在浩瀚的习题中日夜苦读;同一要求之下,使学生本来具有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慢慢的消失。每个学生不可能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可以同样的速度,沿着同样的一条路径到达相同的终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要求,要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教师要为他们的进步、为他们的成功、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和创造条件,是他们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都能获得一些成就感,能使人对生活持乐观态度,能把艰苦的学习任务变为乐于接受的事情,能使学习的注意力较长时间的集中,能提高思考问题敏捷程度。

中学生自我实现的重要体现就是活的成就感。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健康个性,使学生群体呈现丰富的统一。开放性的新课程形态,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身特长的机会,平时少言寡语的同学可能做事比较细致,在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中可能表现得比其他同学更突出;平时做事莽撞的同学,可能比较敢闯,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他可能在外出时的联络工作中发挥大的作用;平时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可能承受挫折的能力、意志力都比较强,在活动处于困境的时候,他的精神可能对其他同学能够起到一定的鼓舞作用………这样差异就不会被教师当作令人头疼的事,而是当作一种财富和底蕴。

二、从“学会”到“会学”

如何使学生能够适应知识更新速度之快的未来社会呢?最好的方法,也是根本性的方法,就是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一定数量的必要知识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中培养学生会学知识的能力,并且有终生学习的意识。

学会知识与会学知识虽仅是一字之差,但其中含义却很深刻。科学家老厄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所剩下的东西”其中必然有学生的学习能力。据了解,很多教师非常好心,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课堂上把要向学生介绍的概念和规律、例举的典型例题,运用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时要注意问题讲全、讲细、讲深、讲透、讲到位。一些教师为了争取时间而替学生做、替学生说、替学生小结,甚至替学生想,有的教师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仅是只是的接受者,则效率可能不低。但是若把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则以上做法值得深思,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不利于培养学生会学知识的能力。要让学生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必须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知识发展的过程。而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力图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只是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加工内化、知识重组、用中或化得经历。这样必须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表面上看可能不会“高效”,但从发展的角度,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角度确是“高效”的。其实课堂上教师讲的知识再多,也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只有使学生具有学知识的能力,才能享用终身,才适应未来的学习化社会。教师今天的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会学知识的能力。

三、从“解决问题”到“提出问题”

中学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成培养学生“应试”能力。应试能力的培养是以题海训练为手段,以“建立条件反射式的解题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各种训练几乎代替有些教师的正常教学,题海训练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真正原因,会扼杀学生学习兴趣,阻碍学生智力的发展,与教育方针相违背,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违背。

教学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知识。比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

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两侧正好能够重合...”。学生自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之后,可以让学生两两提问生活中的(比如数字、字母、汉子、人体、教室中的物体等)“轴对称图形”。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主探究,敢于挑战教材,挑战教师。

如果每一节课学生都能对所学的知识多问几个问什么、甚至能对一些概念、定理、公式提出独特的看法,这样才会不断有新思想涌现,久而久之,他们才会逐渐树立创新意识。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篇5: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杨莉

众所周知,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先有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传统的教学设计还停留在只考虑知识的重点难点的讲解和教学过程所安排的逻辑起点上。其实教学设计除要考虑以上问题,还应该体现对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情感的培养、学习方式的指导和学习技术(策略)的关注。教学设计从关注学生为什么学,怎么样去学出发,来考虑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样去教,直至学生学得怎么样,考查和评价教学行为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掌握。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任务及对象、策略、过程和评价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一)教学任务分析。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l.教学背景。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的起点。教学关注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等,那么,教学背景分析也要从这几方面去呈现在教学前的实际状况。首先,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已达到何种程度,对于本内容的学习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方式都有哪些准备,等等。也就是从学生的原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加工能力几个方面来认识教学对象。其次,对于本教学任务的完成,在环境的设置上,当前已经有了哪些准备?对教学媒体的设施和班级的设置,班级学习氛围、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学任务分析中,还需要进一步对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况再作出更明确的分析。如《背影》一课,从小倍受宠爱的学生很可能认为父亲买桔送别事小,不值一提。讲解的时候就要注意避开对事件本身的谈论,着眼于对父亲爬月台的艰难,送别时的担忧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学生从这些细微之处去感受细腻的情感。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以往我们仅关注教材分析,教材的分析基本关注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考点方面,较少关注与学习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认知和心理因素,以及教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而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只是阐述其内容,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事实上,教学的载体已不仅仅局限在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材应该二度加工,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因此,对教材也不仅仅局限在显性方面,不再仅是教材的分析,而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要充分彻底地分析所教学的内容,应该针对培养目标,综合学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形式、特点和规律以及知识结构图到学生学习能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去进行学习重点、难点的分析。如《孔乙己》一文,主题深刻,语言含蓄,值得研究探讨的东西很多。如果仅凭学生先有的知识及思维方式,要达到迅速的领会作者材料安排的意图,是非常困难的。不如从人物入手,先提示学生找出能概括孔乙己特殊身份的一句话,抓住三个要点,联系此句话的前后内容,以此为阅读的突破口,化难为易。

3.教学对象。学生是分析教学任务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分析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完成教学任务。教学难点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思维规律和特点决定的,因此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学生学习心理、思维障碍分析,结合学情考虑学生在学习此内容时的心理特征及遇到的困难是很重要的。

(二)制定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综合性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以考虑。

1。教学组织形式。由于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的增加,传统的单一的课堂组织形式显然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出现了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发展学生学习潜能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因此,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要求的新的课堂组织形式,也成为教学设计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探究学习中学生对于问题情景的体验和问题解决的结论论证,合作学习中师生、生生间的交流等,都不可能用以往的授课组织形式替代。

2.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教学有规。面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哪些是教学设计中应优先考虑的方法?这些方法又该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制定教学策略的基本问题。虽然,教学方法灵活多变,但是教学还需遵循一定的规律,一般教学论著作中对选择教学方法的原则均有过论述,认为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教学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来选择教学方法。此外,除了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还需要考虑适当的选择程序。应避免以下问题:第一,对学法不重视。既然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就应该既包括教法也包括学法,但是,目前的教学方法都是仅仅从教师活动来说的。第二,教学方法的设计过于一般化,缺乏针对性。如“讲解”和“讨论”,“归纳”和“演绎”等。第三,对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方法缺乏研究。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不可能完全照搬已有的教学方法,这是没有人能够否认的,但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方法到底有哪些?很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因此,在考虑教学方法的同时还需考虑学法指导。

3.学法指导。(1)制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重在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营造一个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思维。(2)制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的问题化,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通过组织多形式、多层次的课堂讨论、交流、辩论、竞赛等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充实教学过程。(3)制定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中要考虑让学生学会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探究,乐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会评价,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独特的见解。

4.教学媒体。媒体可以是作为教学环,境设计的一个部分;也是教学活动中教学呈现的一种载体,他们不是独立地存在于教学之中,而是与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成为教学策略的主要因素。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对媒体运用设计存在的问题,如:所选择或制定的教学媒体与本节课的主题联系不当、华而不实、喧宾夺主引起注意的混乱,从形式上看很生动、很美观,而内容却无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等等。板书作为传统的、常规的媒体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应该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在设计媒体时千万别忽视了对板书的设计。

(三)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那么怎么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是教学设计的一大难题。

教学设计是以目标导向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目标的达成与否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馈调控来实现的。而预期效果的设计便是实现反馈调控的一个关键的手段。另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能够使教师在目标指引下理性地进行教学,因此,对于每一环节中的教学目的也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在过程设计中,增加教学目的这一要素。(四)自我评价

篇6: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立体几何》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同时,阅读教学的成败,往往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当务之急,我们应努力探索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捷径。通过对《新课标》的细心研读,加上十几年来的教学积累,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寻;

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老师们一直在尝试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但都流于形式,不敢大胆放手,生怕孩子又学漏了哪一个知识点,所以,始终是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所谓“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轻易改变的行为、倾向,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拟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有序阅读的习惯。学习一篇文章,都需经过从阅读到领悟的过程,其中包括感知、理解、鉴赏等几个环节,环节之间有序排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反映了阅读能力的层次不断提高。我们平时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有序阅读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求学生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不望文生义,不凭想当然,也不依靠别人。另外,根据实际情况,还应及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其他工具书,如《古汉语字典》、《现代散文鉴赏辞典》等,并传授一些查阅图书资料的知识和方法。这样,日积月累,久而久之,学生既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增长了许多知识。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不是本文能够穷尽的。要学会好的方法,养成好的习惯,需恒心,靠勤奋。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 “ 以学生为主体 ” 的阅读教学思想,切切实实地做好学法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努力实现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内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3,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第一任老师”,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从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把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有机结合,是行之有效的。

如《月光曲》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播放《月光曲》,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多么美妙的曲子呀!贝多芬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这首曲子的呢——从而激起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九自然段时,抓住皮鞋匠听曲子产生联想的句子,多读,多体会,看看皮鞋匠仿佛看到了几个画面——教师用大屏幕展示画面,学生结合画面朗读课文,这样就把皮鞋匠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我坚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新课程理念的牵引下,阅读教学将不断走向开放,变被动的、单一的、平面化的阅读为自主的、多样的、探究性的学习。我们的教师将会在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

篇7: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实验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将实验教学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的转化,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养成自主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因此改革传统的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创建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的物理实验课探究模式,已成当务之急。那么怎样创建当今教育形式下的物理实验课模式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增强演示效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物理兴趣

我们知道,在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因此,演示实验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为增强演示效果,增大实验的可见度,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检验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每个学生自己都可以做这个实验,实验器材(一个输液瓶,一根10至20cm的小玻璃管及带色的水)来源也很简单,如图所示.实验步骤是:在瓶里装入适量的水,用胶塞封闭,将玻璃管从胶塞中间插入瓶中,再从玻璃管上方吹入少量气,使瓶外的管中能产生一定高度的水柱,再观察它在楼顶和楼底的水柱的高度变化情况,从而推断出气体压强随高度变化情况学生便一目了然。

用乒乓球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水杯做放大镜实验等等,总之,能够让学生做的,一定要让他们做起来,协助他(她)们做成功,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产生强烈的成就感。

其次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创新能力

教科书上的探究实验是对一些重要定律和原理让学生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但在实际教学中,绝大部分老师都是替学生设计好实验步骤甚至做成演示实验,学生成了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更不能说学生能够很好的熟悉实验器材。因此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操作,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对未知结论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状态,认识到这些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从而认识并形成正确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思考:放入水中的乒乓球,从它刚露出水面到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不动的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怎样变化?浮力怎样变化?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怎样变化?从而让学生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根据现象作出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分析论证并尝试改进实验方案。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不仅得出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逐步树立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世界观。

第三,协助学生进行日常生活小实验,及小制作教学手段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重视初中教材中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对全面提高物理实验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小实验和小制作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导致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若能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通过学习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就可激发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通过小实验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小制作活动,如自制电动机、测力计、潜望镜、简易望远镜、三棱镜、电铃、楼道电灯开关电路等。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物理学是实验科学,提倡学生自编实验和自制实验器材,可培养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动手创新的能力,又如“纸盒烧开水”、“小风轮”等小实验的实施和操作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并由此达到升华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通过对小实验的教学,达到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复习和提高的作用。因此,小制作、小实验的实施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并由此达到升华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同时,通过对小实验的教学还可教育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精神,实施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第四,拓展实验教学的思路,扩大实验探究的范围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及“想想做做”小实验,而是将实验探究贯穿于物理学习的全过程。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 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可乐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乒乓球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物理知识。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篇8: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

一、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倡导个性化阅读

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 激励学生提出高质量问题, 获得独特感受与体验, 然后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彼此交流启发, 共同探讨,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有多种途径, 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意识和习惯, 培养他们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他们喜欢的方法探究、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去读文章, 并且主动地进行讨论交流, 在自主探究中感受获取知识的乐趣。随着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习惯的养成和自主探究经验的不断积累, 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鉴赏水平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能够自主探究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 阅读逐渐走向深刻与成熟。

阅读教学大多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 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 以发展读者个性为归宿,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各人的阅读习惯都不一样, 对文本中某一句某一词的理解也有所差距, 这样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达到不同的感悟和体验, 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有力展开。个性化的阅读还有利于学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 包括朗读和默读, 以及精读、略读和浏览, 个性化阅读也为培养学生自身的阅读方法和语感提供了一个机会。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通过新颖手法, 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 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 把课文内容与经典作品的思想真谛以及语言内在意蕴在感悟中升华, 培养学生思考的灵活性, 多向性, 深刻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对同一问题做多角度思考, 进行丰富的想象, 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和综合思维的能力, 并不断加以深化,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从而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课题解读, 巧设悬念, 唤起学生阅读意识, 提倡多角度的, 有创意的阅读, 充分利用阅读期待, 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发现文本蕴含的深刻意义, 提高阅读质量。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承担主持人的任务, 采用反驳、解疑的方式在共同探讨中不断加深自己的理解, 使自己的想法更为成熟。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 在文中找出论据, 再融合收集的资料和自己的理解, 让学生自由发言, 共同探讨, 从而加深理解。

四、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转变观念, 减轻课业负担, 还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要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 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使之形成重视读书的良好风气。要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 让学生走出封闭、狭隘和沉闷的死胡同, 进一步让课堂向社会和自然界开放, 恢复知识生动丰富的本来面目, 明确课内外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教学原则。

五、重视课外阅读和方法指导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发展, 教师要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阅读条件, 并注意方法指导, 加强阅读指导的针对性, 体现层次性,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层次, 高起点, 高要求, 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 让学生在中外名著中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 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并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克服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增强阅读效果。通过课外阅读, 他们的阅读欣赏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更广泛, 求知欲更强了。

六、培养学生阅读的多种途径

快速阅读, 一目十行, 提高阅读速度, 扩大阅读范围, 增加阅读量。快速阅读使学生所感知的不再是一个个的文字, 一个个零零碎碎的符号, 而是由字、词、句、段所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陶渊明的“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则欣然忘食”中的“不求甚解”实际上就是指快速阅读的过程, “有会意”则是对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的准确把握。所以, 学生在进行快速阅读时, 确实没有必要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的意思, 而利用与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览过程, 提高阅读速度, 从而快速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把握作品本质。跳读、翻读、猜读、倒读等往往是预见、猜测、期待的外在表现, 可以活跃主体的直觉思维。有了快速阅读作基础, 就能广泛地浏览, 增加阅读的范围, 扩大学生视野, 丰富其感知对象, 增加学生的词汇、句式的储备, 使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 培养语感, 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

篇9: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作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写作提出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要求一方面强调了学生习作的自我表达,发展个性,另一方面强调了学生习作要适应社会,注重交流。如何在作文训练中落实这些新课程理念呢?

一、开发课程资源,丰富作文题材,培养作文兴趣

小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题材匮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把学生的视野引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能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发现和感悟。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要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大语文教学观,充分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无处不在,作文材料无处不在。小学作文训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不是背诵几篇范文就能提高的。它包括诸如语言文字知识技能训练的系统,心理能力训练的系统,思想内容积蓄的系统以及语言交际功能发展的系统。儿童语言交际功能发展的系统是起主导作用的系统,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线。每一种语言的交际功能都有相应的语言形式和手段。因此,在小学各个阶段教学生哪些表达语言文字的知识技能,首先不是决定于语言文字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而是决定于学生从事哪一类语言活动,发展哪一种语言的交际功能。《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的训练目标都提出了明确要求,需要教师认真落实。

低年级学段学生主要从事读、写、算入门的活动和游戏活动,也从事简单的劳动和人际交往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周围世界形成初步的、带综合性的认识,并掌握最简单的学习工具和做人的基本道理。因此,这一阶段学生主要发展初步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语言功能。为了顺利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复述教材和看图作文,而应该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听广播、看电视,阅读儿童报刊、童话故事和浅显的科普作品,参加各种自我服务劳动,兴趣小组活动和户外游戏活动,以便让他们尽可能地了解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变化的一般知识,初步形成一些基本的道德品质。中年级学段学生主要从事比较系统的读、写、算活动,也从事一定的人际交往、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一阶段学生主要发展比较系统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表达真情实感的语言功能。为了顺利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应充实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生活领域的知识,充实他们的常用词汇,一是要加强习作和各科教学的联系,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认真积累在语文阅读、自然常识、音乐、美术等科目和课外活动中学到的基本知识和专门名词,二是进行专门设计的观察习作,即以实物、音乐、表演、图画、语言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激起儿童的兴趣和独特感受,形成表达的愿望。高年级学段学生除了系统学习书本知识外,还积极参加各种课外和校外活动,人际联系逐渐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这一阶段学生主要发展根据不同对象施加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教师要经常根据形势确定一些带有综合性的教学主题,或者随机确定一些主题。

二、根据各学段的不同作文训练要求开展不同方式的作文训练

作文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交际和表达能力。小学生主要学写记叙文,也应兼学其它各种简单的实用文体。他们的作文能力可以有多种,但概括起来是两种:产生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和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前者包括选题、审题、产生材料、选择材料等具体能力,后者包括安排文章结构、选词、造句等具体能力。在这两种能力中,前者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它的心理机制是将鲜明的表象和准确、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以及正确地运用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发散性思维。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确定各种不同的作文训练形式,以逐步培养各种作文的智力技能和创造技能。

低年级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他们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因此,低年级要发展儿童初步地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最佳的作文心理形式既不是复述,也不是看图作文和观察作文,而是创造型的想象作文和童话体作文。通过童话作文,可以培养学生有意地重现表象的技能,包括在头脑中有目的地产生丰富的表象,确定表象之间的联系和积极地变换表象结构。

在中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迅速发展,表现为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和概括性不断加强,能通过观察比较正确、全面、深入地感知事物的特点。观察力的发展也是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概念思维逐步取得均衡发展的重要标志。可以说中年级是学生观察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此外,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教会学生“虚构”,而是教会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因此,中年级要发展儿童比较系统地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最佳的作文训练形式是观察作文(素描作文),即以实物、音乐、表演、图画、语言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激起儿童内心的感受和情致,形成表达的愿望。儿童需要观察,犹如植物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因为儿童靠观察去认识周围世界,观察为儿童的思维、想象活动积累了表象。有许多创造发明就是在实际观察中,从某一现象中得到原型启发而成功的。所以,通过观察存储表象,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步骤。在观察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获得丰富、鲜明的感性表象,帮助他们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并让他们通过想象生动地表现该典型表象。

小学高年级主要进行实用型的记实作文,同时适当地进行想象作文,重点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技能。高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是抽象思维开始成为思维的主要形式。此外,高年级的学生开始進入少年期,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人际交往开始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因此,要发展他们根据不同对象施加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作文训练应该从观察作文转向实用型作文,包括写中心明确的记叙文,写简单的议论文和说明文,写各种应用文和读书笔记,其间,也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协同活动适当地进行想象作文训练,或者鼓励学生在前述文体中展开想象。写各类实用文必须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的技能以及发散思维能力。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少先队工作计划格式结尾下一篇:湖心亭看雪主题及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