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叙事作文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思想

2024-07-11

高考叙事作文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思想(共7篇)

篇1:高考叙事作文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思想

这一方法主要是针对学生自已而言,事情不外乎人和事两大因素,事源于人,因人而成事。

如果自已亲身参与其中,感想也一定颇多,想的一定也多。反过来,再下笔的,先将事件分出重点,针对重点事所产生的最能代表自已的想法的写出来,达到虽想的多但下笔时能将精华挖出来,针对事情的重点、有的放矢的将所想的表达出来,起到以点带面、万花丛中一点红、喧宾而不夺主的修饰作用。

例如:一位同学写自已的好朋友参加比赛,“只见他左手拨弦,右手拉弦,脚不停地在地上打着弹子,显得那么投入,大家都在认真地吆呵着。我的心也跟着琴声飞起来了”。最后一句其实便是小作者的所想,在介绍好朋友比赛的几个环节:上场、弹奏、下场,这几个环节中,弹奏是重点,作者叙述详细,末尾以一句自已所思,将好朋友的琴声之美加以烘托,起到了绿叶的作用,这就是重点部分有所思起到的.好处。

所以在叙事过程中,如有自已参与要教会学生分清重点的展示自已的所思。

篇2:高考叙事作文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思想

文章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文章是语言文字凝炼而成,文章中从头到尾充斥着所“思”,有喧宾夺主的感觉。所以删繁就简是重要的标准,删谁留谁,要看谁能为文章重点服务。

叙事作文重点在叙,事有起伏,“思”为“起”处增彩,这样才有烘托之效,思不宜过多,点到为止,我在教学时告诉学生,先找出事情的几个重点叙述部分,用精炼的语言传达你的所思,目标就是烘托主题。

篇3: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探究

关键词:高考作文;写作技巧;方法

一、关注细节

1.先“袖手于前”,不急于动笔

高考作文属于“遵命作文”,写作者应立足话题和材料以及命题的视角,对命题者的意图要认真揣摩,尽力做到对其要求能够严格遵守。把想写的内容和运用的手法以及如何进行摆布,还有对写得怎么样能够预计出来,想好这些问题,再进行快速写作。

2.标题鲜明

正如通常所说的题好一半文。把标题拟好,能够达到眉目传情的目的。(1)“痛苦如花朵绽开”和“笑是最美的符号”是巧用修辞进行拟题的范例。(2)“近朱者未必赤”属于反向拟题范例。(3)“一蓑烟雨任平生”和“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运用诗句进行拟题的典型范例。(4)“生活调色板”和“痛苦不等式”等为巧用行业语进行拟题的典型范例。

3.书写美观规范

具有整洁的卷面和美观字体以及格式正确的写字与标点是高考作文阅卷要求。文面,就是所说的文章“脸面”,具有明晰与美丽的脸面,阅卷人往往会产生一见钟情的感受,“偏爱”你的文章就是自然的结果。运用大小适中的字体,不要出格,太小也不好。注重做到清晰与工整。纯蓝钢笔是最适合的书写使用工具,爬坡字(也就是斜字)和蚂蚁字(太细太小的字体)以及拖尾字(尾笔拖长的字体)是不应书写的字体,而且大小匀称和横平竖直是对字体的要求,追求“养眼”,至少做到顺眼。标点要单独运用格式,力求用对,避免一“逗”到底现象的出现。

4.段落清晰

构思精心和安排认真是对段落的安排要求。力争形成完整的段落、匀称的分布,精彩段落最好出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亮点”。要尽量展示在文章前头,争取做到“亮相”就能获得“满堂彩”的效果,“图穷匕见”是需要避免的状况。文章仅800余字而已,最为适宜的就是安排5~7段(但不包括散文),三大段和太长的首段状况尽量避免出现。

二、写作技巧

1.扣准话题,重现、点题

话题作文,一定要注重把话题扣准。一般结构在安排上遵循开头扣题,对话题重现在中间进行,点题在结尾进行的原则。主要把提示和导语看清,对于所给具体材料的含义要真正理解透彻。高考命题人说,作文材料就是发挥例子的作用,启发和诱导是其目的所在,所以就审题立意而言,注重对材料与话题进行分析,把其内涵真正理解透至关重要。

2.材料作文,勿抛材料

就材料作文而言,对材料紧扣是必然要求,复述材料大段大段展开是绝对不可以的。行文步骤一般遵循“引入材料—确立观点—展开论证—联系现实—得出结论”的原则。主体在“展开论证”和“联系现实”上,“展开论证”可结合正反进行,“联系现实”就是与类似的道理或社会现象进行联系,注重突出重点,自然过渡。

3.事实材料,说理论证

高考作文应注重各种事实材料的运用,要想获得高分的关键在于说理论证。所以,学生论证说理要注重把古代或现代的事例尽量运用其中,一些鲜活的事例最好被采用。用例方式以结合概括段和形象描述段为宜,就是形象描述一个段,再加概括事例段一个,就能够与“内容丰富”要求保持一致。

4.排比比喻,谋求“发展”

得高分要想在发展等级上实现,排比与比喻等修辞手段是必须运用的手法,而且多样化的形式是必要之举。发展等级高分的获得依靠运用句式能完成。但如果想创新形式,对戏剧式或诗歌式以及古文式等进行运用,在平时考试中加强训练就是极为必要的,否则在高考突发奇想而采用就是十分草率的行动。平时得心应手的运用创新一种或两种样式,就为游刃有余和左右逢源地对其运用在高考考场上打下扎实基础。

5.积累素材,有米之炊

高考前要把正面与反面,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等方面的事例写作素材准备好,注重把有个性和有影响的事例选择并记录下来。这样记得多了,就会把见识面拓宽了,自然开阔了视野,达到打开写作思路的目的。

上面就是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在短时间内把作文成绩提高的方法,由于笔者受理论水平的局限,所以文中阐述的一些观点合理性可能不足,但确实很实用,这是经过实践证明的,考生们能够以实际为出发点。结合上述理论,与文中所举的作文案例紧密联系,与自己作文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联系,达到去粗取精,相信此方法必然为学生高考作文增加筹码。最后,衷心祝愿考生们高考作文能够获得高分,为自己理想的实现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王帅.试析高考语文作文技巧[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 2014(02).

篇4:高考叙事作文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思想

曾听到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说: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这话说得没错,但不够到位。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下,学生的生活经历一是缺少丰富性,二是缺少差异性。如果笼统地讲“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结果文章往往难逃雷同的陷阱。比如2004年上海高考(论坛)作文的话题是“忙”。如果只强调写熟悉的生活,那么许多考生马上会想到高三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这正是他们最为熟悉的。事实上当年也确有不少考生以此为素材,结果是了无新意,鲜有佳作。

我给学生的建议是:写你独有的生活。有的学生反问:我们都是同龄人,经历大同小异,哪来独有的生活呢?我给他的回答是———舍大同,取小异。

为了使这条建议更具操作性,我们可以为“写你独有的生活”这句话加一个注脚:回顾经历,区别他人。这八个字就是找出自己“小异”的方法。树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地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学生都应该回顾和翻捡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找出与众不同的那份生活。这份生活,正是你藉以取材的最佳土壤。在高考考场上,考生应该树立一种自觉意识:在命题允许的范围内,我要力求从那块最独特最肥沃的土壤中取材,我要拿最有价值的东西示人。

为更好地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块取材的沃土,不妨再铺设两块跳板。

一、从生活环境的角度,去搜寻自己独有的经历。

比如有的学生在外地或农村生活过,这份经历相对于始终生活在本土城市的绝大部分同学而言,就是一份独特的素材。再比如,近年来中国社会变化剧烈,有的学生父母下岗,有的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这种经历本身固然是一种不幸,但是“文章憎命达”,苦难常常是写作的温床。这份不幸的体验也是你成长的精神营养。它是珍贵的,因为别人没有;它又是真切的,因而写出来容易打动人。

二、从爱好、专长的角度,去挖掘自己独有的体验。

如果说艰难的生活经历毕竟是块苦涩的素材沃土,不可求也不愿“遇”的话,那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少学生还有一块属于“暖记忆”的独特土壤,那就是个人的爱好或专长。无论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还是迫于家长的安排,对于自己的爱好或专长,你都投入过大量的精力。这份生活,既是自己熟悉的,又是大部分人没有的。因为是他人所无,所以写出来就有新鲜感,就有可读性;又因为谙熟此道,所以就能写出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独到的体验与心得。而这些,正是构成一篇文章生动性和感染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上海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叫“我的财富”。当年几万考生很多人写我的财富是知识,是书籍,是青春等等。教师在阅卷过程中,只觉大同小异之作铺天盖地,似曾相识之感挥之难去,评卷成了一种苦刑。有一名考生却独树一帜,写了他所收集的近千枚古币和近十年的集币经验。作者就是从自己独有的生活中取材,告人以未知,道人所不能道,使一篇应试之作获得了一种无可替代的审美价值,让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自然就得了高分。

篇5:高考作文如何写出亮点

亮点一:巧用新颖题目

如果把文章比做人,那么主题是灵魂,内容是血肉,结构是骨架,而题目就是眼睛。古人曾把拟题比做“点睛”,画龙既毕,点睛尤为重要。俗话说:“题好文一半。”一篇好的文章需要一个好的标题,一个好的标题也会使文章流光溢彩。

考生要在拟题上展现才智。新颖的题目应体现以下几种美学特征:①动态美。在标题中嵌入恰当的动词,使之具有动感。如:《高扬两面风帆》、《握住别人垂下的绳索》、《带上自信上路》、《找回失落的家园》。②力度美。在标题中,开诚布公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抓住要害,达到一种无可辩驳的力度。如:《沟通,勿轻视语言》、《自信,但不能盲目》、《遭遇挫折,笑对痛苦》。③含蓄美;将丰富的内容以含而不露的形式表现出来,留下回味余地。如:《宽容是阳光》、《生命是一朵常开的花》、《没有翅膀的飞翔》、《菊花飘香的季节》。④古典美。恰到好处的引经据典,或对其恰如其分的改造,表意精当,含义深远,给人一种庄重深邃之感。如:《矮纸斜行闲作草》、《任是无情也动人》、《此时有声胜无声》。

亮点二:开宗明旨写题记

题记是凸现和揭示文章主旨、情感的句子,或引用,或创新,贵在简洁含蓄。好的题记会显“奇效”之功。如《“回声”的启示》题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语)”。《五彩的幸福》题记:“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生活如梦,绚丽多姿”。《感悟高中》的题记:“那是心灵深处一股清泉,流不尽,吐不完,一直奔流到永远永远,去浇灌我人生旅途中的每一草、每一木……”。

亮点三:先声夺人亮凤头

古人云:“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好的开头,有如春云初展,鲜花含露,叫人一见钟情。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头也是展现给阅卷者的第一缕“阳光”,考生尤需悉心打造。它不仅奠定了行文的基调,而且也能带给阅卷者一份好心境。

文章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开头方法:①开门见山法:开头不加任何修饰,直接进入正题。此种方法干净利落,简洁明快,易被读者接受,适用于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②比喻法:在文章开头,用一个或多个恰当的比喻句,可以给人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③引用法:开篇引用几句切合题意的名言警句,一方面可以突出主题,另一方面也能为文章增加文采;④设置悬念法:文章一开始就设置疑问,能吸引读者往下看,让读者自己寻找答案或在文章后点出问题的答案。

亮点四:鲜活生动用材料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要具有典型性:必须是众所周知的,必须与观点相吻合,必须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熟、俗、怪、僻的材料要避而远之。

议论文要做到“有理有据,层层深入”,论据要宁简勿繁。旧材料可“以旧翻新”,可“新瓶装旧酒”,但要变换角度。如一位考生在《选择永恒》中这样论述永恒:“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亮点五:合乎规范讲文体

紧扣要求,扬长避短,选自己“拿手文体”。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但并非不讲文体。不讲文体,随心所欲地写作,只会写出结构松散,不合章法,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文章,那就必然产生“文题不符”的现象,得不到高分。

亮点六:优美精粹用语言

语言讲究文采,要如珍珠美玉,既有闪亮的文采,又有丰厚的内蕴。内涵要丰富,词语要生动,句式要灵活,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散文《猛虎与蔷薇》中写道:

名山大川,小桥流水,可悦人目;蝉吟虫唱,风声雨声,可愉人耳;涛走云散,潮涌星移,可启人思;珍器古玩,诗文书画,可怡人情。斑斓绚丽的事物,给了我们最直观的认知。

高山流水,天涯毗邻,给我们知己的情怀;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给我们情爱的感动;阖家欢喜,天伦之乐,给我们人间的温馨。这何尝不是情感的体现?

以上文字,斑斓多彩的事物,层见叠出的画面,令人目不暇接,使人浮想联翩。用词生动形象,排比中暗含引用,句式变化中更显齐整,语言鲜活,文笔流畅,丰富多彩的事物对人思想、情感的不同影响,揭示了“情感与理智”之间复杂的关系。

亮点七:自然过渡巧照应

过渡是指段与段之间的衔接,照应是指开头与结尾、前后文内部、各部分与题目之间的呼应。一篇文章在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跳跃性很强,就需要用一两句话过渡一下,这样文章的思路就会很顺畅,没有断裂不衔接的缺陷。同时也要注意过渡的内容不能太多,多了反而显得繁琐累赘。如果文章缺少照应,就会给人一种不完整或是偏离题意的感觉;如果重视照应,就会给人结构完整的感觉。

亮点八:细腻动人描细节

如果说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那么细节就是人物的血肉。细节是指某些琐碎细小的事情,而在文章中则是指那些能够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组成单位。要选择有特征的细节,要以小见大,要有明确的目的,在记人叙事的文章里,主要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

亮点九:卒章显志亮结尾

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无穷。似断而非断,似了而非了,读之雅而有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结尾既不宜虎头蛇尾草草收兵,也不宜画蛇添足,拖泥带水。结尾处追求诗的语言,诗的形象感,诗的丰富内涵,力争言有尽而意无穷,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效。可以用以下技法:①要言点睛,卒章显志。②巧妙引用,余音绕梁。③抒发情感,拓宽意境。④比喻排比,照应文题。

亮点十:美化文面显功力

文面整洁干净,书写端正美观,字体清晰规范,标点准确无误,篇段合乎款式,字数合乎规定,笔色浓淡适宜。写完检查时发现了错别字、错用了词语、有语病的都必须要修改,但必须用通用的修改符号,切忌“涂鸦”。可改可不改的,就不必改了。文面美化是高考作文获得高分的一张王牌。

此外新颖独到的见解,生动形象的画面,深邃丰厚的哲思,奇特瑰丽的想像等,都可以构成文章的亮点。

总之,这些亮点,来自于平时的积累和努力,可以考试前自我提醒,也可以考场急就。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洛中学(726000)

篇6:高考叙事作文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思想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 真情实感

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也会因人而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学生也不例外。作文,本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写出真实、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高尔基说过:“文学即人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作文即做人”,这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小学生的作文就是写“自己”,写出自己真实的生活,就是要表达真情实感,不要说假话。

作文的实际状况。在教学实践中,我接触过大量的学生习作,常常见到似曾相识与内容雷同的作文。一经调查,有的是从报刊上改头换面套来的“套文”;有的甚至是原样照抄来的“抄文”。这样的“套文”“抄文”不仅常出现在学生平时的习作中,在赛场上也屡见不鲜。教者稍有不慎,竟会“上当受骗”,大出洋相。

追究作文“不真实”的原因。造成作文“不真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学生平时不留心观察积累“自己”的生活,作文时就“无米之炊”,只得胡编乱造一气,乱抄乱套一气。有些学生甚至有的教师围绕考分转,认为搬搬抄抄优秀作文是获取高分的办法。

所以说,作文要打假,要使学生的作文纯真起来,多一些童趣,必须在“真实”上下功夫。

一、深入生活,仔细观察,积累写“真实”的素材

1.联系生活,开拓生活源泉。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没有生活的经验和感受,就无法形成于文。教师应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调动学生观察、实践、练笔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走进社区,去了解社区的建设,从而使学生幼小的心灵萌生自然真实、朴素美好的情感。同时,引导学生实践,手工制作,自然课的各种实验都要指导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感、有所悟。

2.拥抱自然,在观察中积累。教师要带领着学生走进自然的怀抱,让学生去感受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繁茂,体验秋天的奉献、冬天的孕育;让学生去观察太阳是怎么样让人从黑暗走向光明,月亮怎样在云朵里穿行的微妙动态,感受日出的气势、光亮、色彩、炽热,体验月行的恬静、温柔和神话般的意境。还有,那春雨的淅沥、雷雨的轰鸣、晨雾的迷蒙、白雪的纯洁……都是大自然为学生早已准备的习作内容。

二、潜入书海,广撷博采,掌握写“真实”的方法

当学生缺少写作的素材时,自然就会说空话、说假话。“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调动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盘活学生的知识库存,才能让学生“情动而辞发”,写出以真出情,以情動人的文章。

1.扩大阅读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2.读中悟法。课外阅读,不仅能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没,而且还能借助阅读,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方法,从而指导学生的习作活动,所谓“无师自通”就是这个道理。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她采用了“教一篇,带一组”的方法,让学生大量阅读,读中悟法。

三、放飞想象,搭建平台,创设写“真实”的最佳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作文“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要“写想象中的事物”,要写“想象作文”。当前,社会上批评学生作文的模式化严重,连说假话,也是异口同声,千人一腔。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举不胜举。而造成这种情况,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学生缺少想象力,特别是缺乏创造想象力。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离不开现实生活,因此,引导学生写想象作文,要如上文所表述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实践,积累素材,为展开丰富的想象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善于挖掘想象的资源,为学生搭建想象的平台,触动学生的灵感,让学生敢于想象、乐于想象、善于想象,在习作中放射中智慧的光芒。

1.挖掘想象的资源

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教师要善于挖掘,巧于设计,相信学生会给我们很多的惊喜。

2.搭建想象的平台

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不是靠几节作文课能解决的,应遵循有易到难、仿中学创的原则。教师要以阅读教学为抓手,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练笔,给学生一个平台,让学生神思飞扬,文如泉涌。

四、自主命题,发挥个性,获得写“真实”的自主权

好的命题能帮助学生打开记忆的大门,激起作文的需要和欲望。现今的作文大部分仍是命题作文,命题有时与学生积累不一致,有时与学生兴趣不一致,有时与学生的思路不一致。这样有些学生就会无从着手之感。如何给学生写作的自主权,写他们想写的东西呢?

1.命题内容贴近学生。叶老说过,命题应站在学生的立脚点替学生着想,什么材料是学生所能和所要写的。小学生的生活是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学习,活动,交往,街道见闻,商店橱窗、神奇的大自然……作文命题应贴近他们的生活,引导他们写熟识的、理解的,写对他们有触动的、为他们所喜爱的、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实物实景,写他们的真情实感。

2.命题方式新颖多样。(1)不规定题目,只提出范围。如“观察一座建筑物”“介绍一种水果”“写一个熟悉的人物”,等等。只提作文要求和需注意的问题,至于写什么,用什么题目,都由学生考虑。(2)半命题。如《我喜欢——》,《今天,我真——》等,省却的部分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补充。这种蜜柑难题方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为学生唤起真实的生活和实践的回忆提供了比较大的余地。(3)让学生自由命题。即尝试“新概念作文”,它以“新思维、新角度和真实体验”为出发点,凡是学生有兴趣的,感触深的,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的都可以。尤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喜好说自己想说的话,写出真实的感受。

篇7:写出自己的真

张炎

小巷是块块石板铺成的

雨水打湿的时候

我喜欢来回踱步

或者疯跑

家就在小巷的边上

隔着一堵

半高的围墙

围墙挡不住

游荡着的吆喝声

梧桐站在小巷一侧

靠着半高的围墙

围墙被那份绿意垫着

有种叫单纯的快乐

陪伴我成长

9月18日晴

带着满身的罪孽改造于清流监狱六大队,面对这陌生的世界,冷清的高墙,我凄然,感到前途一片渺茫。曾经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从同改处那里看到一本《青少年日记》,里面每一篇精彩的文章深深吸引着我,既教我写作,更教我处世。在我失意的生涯里,《青少年日记》让我从中找到了很多安慰,也寻回了曾

经的那份自信。

阵阵的共鸣使我从往日的沉沦中惊醒,再也抑制不住的情感促使我拿起笨拙的笔洋洋洒洒写下几篇文章,充满自信地把它投入信箱,寄出一份绿色的希望。一篇、两篇、三篇……始终未见成果,心中不禁失落……兴许是自己的文笔过于稚嫩,语言缺乏力度吧。于是匆匆摘录一些优美词句强行安排于自己所写的文章中,如同给出售的国产太阳镜上贴个外文商标,虽显得不伦不类,但总觉得份量十足,寄出后心里踏实些。

终有一篇《父亲第一次流泪》和《走在新生的大路上》在《青少年日记》杂志上化为铅字,按捺不住欣喜之情逐行自赏。仔细一看,原先自认为份量十足的优美词句被编辑老师一删而光。通篇文章在编辑老师的修改下,显得更加朴实无华。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作业一下一篇:班级趣事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