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

2024-06-28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精选8篇)

篇1: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情况的学习收获,谈谈你对作文教学的认识? 齐齐哈尔市第五十九中学 姜林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自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作文教学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真切感受的表达出来,这不仅体现了他们的语文能力,而且体现了他们的认识能力。

一、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新课标提出:“中年级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也说明了习作的外延是应该与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了习作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这就要求老师在习作教学中去寻找,去挖掘生活的习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就是习作的来源。这样学生就有意识地留心生活并主动融入生活,即留心周围的一切,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比如我在习作教学课中,以课文要求习作的内容为基础,慢慢的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因为学生主动注意,亲身经历,所以有内容可说,写起来也觉得非常的容易。这就说明了在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学生有内容可写,才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二、写作的材料来自于生活

(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开展课外活动,能使孩子们的“泉源丰盈”。重要的还是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去留意去表达。我们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身临其境才能获取和积累写作素材,写出的作文才有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尽可能多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参观、课外实践活动等,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如:组织学生参加一次到野生动物园烧烤活动。到了野生动物园,参观完动物园后,烧烤开始了,学生个个兴高采烈,忙的不亦乐乎,这可是他们头一次头一次野外烧烤啊!他们几人一组,想尽一切办法地把食品烤得色香味样样俱全,他们吃得津津有味,个个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回来后,我让他们以《快乐的烧烤》为题记录下了这次活动。学生作文里,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兴奋、快乐的感受。写作兴趣也会自然提高了。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事情,可以大胆的引导学生去做,去写。这样学生们就会有事可做,有话可写,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从而让学生自主拟题,自主作文。

三、鼓励学生分享习作乐趣,学习修改习作,提高习作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的词句。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一些老师只重视作前的指导,而轻视甚至忽视作后的讲评、修改。其实,讲评、修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要提

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作后的讲评、修改也同样要重视。老师只有大胆放手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自改过程中得到炼意、炼句、炼字的反复训练,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因此,要引导学生每完成一篇作文后要认真读,找出其中写错的字,用得不准确的词语,揣摩不通顺的句子。讲评后,要引导学生根据作文存在的问题再次修改。把文中不具体的地方补写具体,把多余的词句删除,把不合适的地方修改过来,把错乱的段落与层次整理过来。有时组织学生每几个人一小组,共同讨论修改一个同学的作文,在互评中,发现别人的优点,指出缺点,不断提高自身的修改能力,表达能力。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当小老师批改作文,提高优等生遣词造句,审美感悟能力;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要当面指导修改。只有时时刻刻不忘作文讲评,作文修改,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篇2: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

一写作的材料来自于生活

新课标提出:“中年级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也说明了习作的外延是应该与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了习作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今很多学生就是苦于无材料可写。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就是习作的来源。有了这样的感悟后,我就要求我的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哪怕是卖菜的小贩,也要留心他们的言谈话语。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嘛。只有有意识的观察生活,观察社会,才会让学生心中有材料。学生有内容可写,才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例如我们学校的学生在今年的五月份曾经组织了一次规模盛大的“远足”活动,很受学生的喜爱。当时电视台全程报道这个事件,很多学生也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在这次“远足”活动中学生学生的潜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很多孩子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在活动中他们也收获了很多。这次活动也许他们会铭记一生。我就利用这个时机让他们写了一篇作文,因为是亲身经历,所以优秀的范文特别多。由此可见,写作的材料来源于生活。

篇3: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

一、新时期人才培养规格对语文教育提出的要求

1.社会发展对现代人的要求

转型期的社会发展主要是由传统走向现代, 从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到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再到观念层面的现代化, 步步深化, 突出表现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 民主、法治等观念深入人心等方面。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是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 计算机和互联网出现并逐渐普及, 信息的容量, 信息的传播速度, 信息的应用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增长, 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这些大容量的信息资源包罗万象, 内容丰富但又十分庞杂, 一些片面的、偏激的甚至错误的观点随处可见。这就要求学习者不但要有较强的信息搜集能力, 还要有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 能有效地识别、提取、处理各种信息。

民主、法治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那么何谓民主?何谓法治?民主是指人民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 法治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治理国家。除了国家制定保障人民民主参与的制度, 完善各方面法律法规之外, 要实现民主法治, 更需要广大民众的努力。这就要求人们整体性地增强民主意识、法治精神, 提升参与各项事务的能力, 为国家实现平稳的转型贡献力量。

2.经济发展对现代人的要求

我国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是经济体制上主要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知识经济成为时代的宠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即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这样的经济体系中, 自由、平等、竞争、合作、法制、道德等被彰显得淋漓尽致, 要求人具有较强的主体性, 以自觉主动的积极心态迎接竞争的挑战, 不断地开拓、创新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状况。当然, 竞争的过程也存在合作, 人们必须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市场经济中的合作是以互利为原则的, 但也需要尊重道德、遵循法律, 它们是市场经济合理长效运行的基本保障。因此, 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 还需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增强法制观念, 使自己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由于我国社会转型期经济结构的调整, 知识经济越发引人注目。可以说, 农业时代以知识的继承和积累为主题, 工业时代以知识的普及和扩张为特征, 知识经济时代则以知识的创新和探索为旨归, 而知识又以人为载体, 所以, 要适应知识经济的形势, 现代人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济转变, 粗放型经济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 而集约型经济则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这种新方式的能耗低, 成本低, 经济效益高, 如果没有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是无法实现的。

3.语文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回应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语文教育也紧跟时代脉动, 锐意进取实行改革, 为实现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不懈努力。本次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 坚持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不变, 即坚持在基础教育领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课程目标方面, 语文的课程依然从三个维度进行设计, 不但重视知识与能力, 还突出过程与方法, 并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融入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 这是对传统的双基目标的发展, 也是语文教育应对时代问题的进步之举。同时, 明确了语文的课程性质, 将其表述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综合性和实践性突出了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等对人们开阔视野、开放心态、创新思维的要求。在课程内容方面, “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都提出了要求, 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 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在课程实施方面, 注重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想象力, 开发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在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注重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二、社会转型期价值失落对人文教育的呼唤

转型期社会的经济、科技等发展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 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失落与道德沦丧等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语文课程是一门极富人文内涵的课程, 如果能将其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地统一起来, 它将较好地凸显人文关怀, 整合价值观念, 遏制功利主义, 对学生精神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语文教育凸显人文关怀

我国的人文主义传统主要是群体意识、社会人格、天人合一等思想。现代社会的“人文”主要倡导“以人为本”的精神。综合古今对人文的理解, 我们可以把人文精神理解为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最高体现, 它引导人们向真向美向善。但由于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且人文精神在当今社会中似乎也不那么实用, 所以, 人文关怀不断失落, 人文精神逐渐被边缘化。

受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 语文学科性质也受到了争议, 有人持工具论的观点, 有人持人文论的观点, 工具论者认为语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 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人文论者认为应该弘扬人类和民族的优秀文化,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事实上, 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这两个目标并非泾渭分明, 他们都是语文教育应有之义, 决不能顾此失彼。语文教育要突破转型期过于浓厚的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氛围, 冲破应试教育的苑囿, 克服肢解课文、脱离生活、忽视人文精神的弊端, 着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 具有博大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人格底蕴, 自觉地把所获得的语文知识、技能内化于心, 升华成为稳定的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 从而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语文教育整合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指关于社会现象的价值信念、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标准、价值规范, 如关于主体行为、生命、财富、荣誉、人格、贡献、享受、权利、责任、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等的价值的观念。社会转型过程中, 新的社会体系初见端倪, 旧的社会体系还未消解, 不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新与旧之间游走, 而且传统与现代的价值观念也变得冲突起来。其冲突主要表现在个人与集体两种价值观念的碰撞上, 语文教育则注重整合不同的价值观念, 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进行合理引导。

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倾向于以社会、集体为中心, 要求个人服从集体, 凡事以大局为重。西方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是个人本位, 它肯定个人与生俱来的生命、自由,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随着世界交往的日益广泛, 西方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涌入我国, 在中西文化交流、融汇的过程中, 我国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受到了个人主义的冲击。语文作为母语课程, 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同时也倡导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也就是说, 语文教育并不把个人与集体完全对立, 它力图寻求价值观念之间的契合点, 对其进行整合, 使青少年的价值观念趋向合理。

3.语文教育遏制功利主义

功利, 即功效和利益, 人们重视功利、追求功利是无可厚非, 但如果对物质利益的关注超过了对道德精神的关注, 就会出现功利主义倾向。我国早期的教育似乎带有很强的功利性,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千钟粟, 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封建社会的中国, 读书可以加官进爵, 改变身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功利原则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 不但经济领域加以运用, 其它领域也争相试用。所以, 在传统与现代的功利思想影响下, 人们对功利的追求愈发兴盛。不但对个人的成长极其不利, 还会严重影响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功利主义在语文教育上的表现主要是教育目标片面化:教育本应该关注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功利化的教育却片面注重智育, 轻视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忽视学生长远发展;教育途径单一化, 除了课堂教学活动之外少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教育情感淡薄化, 注重知识的灌输, 忽略了人文精神的传递、渗透, 错误地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 获得更高的文凭、找到挣钱而又舒适的工作成了学习唯一目的, 孩子的童年与童真被功利化的教育无情地剥夺了。语文教育从各个方面重申我国重义轻利的优良传统, 挣脱功利思想的束缚。

三、多元文化对语文教育的渗透

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集团群体、社会共同体、区域联合体等系统中共存的且有一定联系的诸种文化。它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容忍和接纳其他民族的文化, 促进各种文化的共存共荣。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表示了对待多元文化的总的态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提高文化品位。”在教材编写建议提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关注现实, 关注人类, 关注自然, 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 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元文化对语文教育的渗透主要表现对待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外来文化上。

中华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旨在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这样的思想在语文教育有明显的体现,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语文教材收录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课文。比如,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有《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我们的民族小学》《文成公主进藏》《云南的歌会》《驿路梨花》《格萨尔王的故事》《敕勒川》《木兰诗》等, 它们涉及到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民俗习惯, 还有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关心各民族的生活, 尊重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同时, 还能帮助学生学会从其他民族文化的角度来感受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 以此获得更为宽广、更加深刻民族认识。

篇4: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

社会转型人才培养价值观多元文化语文课程标准

改革开放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社会逐渐进入了一个全面的转型时期,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一次特殊的复杂的整体性的转型。其具体表现在政治上的集中走向民主,经济上的计划走向市场,思想上的保守走向开放,我国社会从整体上向现代化、全球化、多元化等方向发展。可以说,社会转型既是语文教育变革的背景,也是语文教育变革的动力。转型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我国人才培养的规格提出了新要求,语文教育自然也需要做出恰当而有力的回应。

一、新时期人才培养规格对语文教育提出的要求

1.社会发展对现代人的要求

转型期的社会发展主要是由传统走向现代,从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到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再到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步步深化,突出表现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民主、法治等观念深入人心等方面。

信息技術广泛应用是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计算机和互联网出现并逐渐普及,信息的容量,信息的传播速度,信息的应用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增长,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这些大容量的信息资源包罗万象,内容丰富但又十分庞杂,一些片面的、偏激的甚至错误的观点随处可见。这就要求学习者不但要有较强的信息搜集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能有效地识别、提取、处理各种信息。

民主、法治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那么何谓民主?何谓法治?民主是指人民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法治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治理国家。除了国家制定保障人民民主参与的制度,完善各方面法律法规之外,要实现民主法治,更需要广大民众的努力。这就要求人们整体性地增强民主意识、法治精神,提升参与各项事务的能力,为国家实现平稳的转型贡献力量。

2.经济发展对现代人的要求

我国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是经济体制上主要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知识经济成为时代的宠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这样的经济体系中,自由、平等、竞争、合作、法制、道德等被彰显得淋漓尽致,要求人具有较强的主体性,以自觉主动的积极心态迎接竞争的挑战,不断地开拓、创新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状况。当然,竞争的过程也存在合作,人们必须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市场经济中的合作是以互利为原则的,但也需要尊重道德、遵循法律,它们是市场经济合理长效运行的基本保障。因此,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还需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增强法制观念,使自己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由于我国社会转型期经济结构的调整,知识经济越发引人注目。可以说,农业时代以知识的继承和积累为主题,工业时代以知识的普及和扩张为特征,知识经济时代则以知识的创新和探索为旨归,而知识又以人为载体,所以,要适应知识经济的形势,现代人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济转变,粗放型经济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而集约型经济则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这种新方式的能耗低,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如果没有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是无法实现的。

3.语文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回应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语文教育也紧跟时代脉动,锐意进取实行改革,为实现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不懈努力。本次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坚持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不变,即坚持在基础教育领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课程目标方面,语文的课程依然从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不但重视知识与能力,还突出过程与方法,并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融入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这是对传统的双基目标的发展,也是语文教育应对时代问题的进步之举。同时,明确了语文的课程性质,将其表述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突出了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等对人们开阔视野、开放心态、创新思维的要求。在课程内容方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都提出了要求,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在课程实施方面,注重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在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注重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二、社会转型期价值失落对人文教育的呼唤

转型期社会的经济、科技等发展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失落与道德沦丧等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语文课程是一门极富人文内涵的课程,如果能将其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地统一起来,它将较好地凸显人文关怀,整合价值观念,遏制功利主义,对学生精神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语文教育凸显人文关怀

我国的人文主义传统主要是群体意识、社会人格、天人合一等思想。现代社会的“人文”主要倡导“以人为本”的精神。综合古今对人文的理解,我们可以把人文精神理解为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最高体现,它引导人们向真向美向善。但由于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人文精神在当今社会中似乎也不那么实用,所以,人文关怀不断失落,人文精神逐渐被边缘化。

受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语文学科性质也受到了争议,有人持工具论的观点,有人持人文论的观点,工具论者认为语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人文论者认为应该弘扬人类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事实上,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这两个目标并非泾渭分明,他们都是语文教育应有之义,决不能顾此失彼。语文教育要突破转型期过于浓厚的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氛围,冲破应试教育的苑囿,克服肢解课文、脱离生活、忽视人文精神的弊端,着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具有博大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人格底蕴,自觉地把所获得的语文知识、技能内化于心,升华成为稳定的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从而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语文教育整合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指关于社会现象的价值信念、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标准、价值规范,如关于主体行为、生命、财富、荣誉、人格、贡献、享受、权利、责任、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等的价值的观念。社会转型过程中,新的社会体系初见端倪,旧的社会体系还未消解,不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新与旧之间游走,而且传统与现代的价值观念也变得冲突起来。其冲突主要表现在个人与集体两种价值观念的碰撞上,语文教育则注重整合不同的价值观念,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进行合理引导。

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倾向于以社会、集体为中心,要求个人服从集体,凡事以大局为重。西方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是个人本位,它肯定个人与生俱来的生命、自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随着世界交往的日益广泛,西方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涌入我国,在中西文化交流、融汇的过程中,我国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受到了个人主义的冲击。语文作为母语课程,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也倡导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也就是说,语文教育并不把个人与集体完全对立,它力图寻求价值观念之间的契合点,对其进行整合,使青少年的价值观念趋向合理。

3.语文教育遏制功利主义

功利,即功效和利益,人们重视功利、追求功利是无可厚非,但如果对物质利益的关注超过了对道德精神的关注,就会出现功利主义倾向。我国早期的教育似乎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封建社会的中国,读书可以加官进爵,改变身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功利原则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不但经济领域加以运用,其它领域也争相试用。所以,在传统与现代的功利思想影响下,人们对功利的追求愈发兴盛。不但对个人的成长极其不利,还会严重影响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功利主义在语文教育上的表现主要是教育目标片面化:教育本应该关注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功利化的教育却片面注重智育,輕视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忽视学生长远发展;教育途径单一化,除了课堂教学活动之外少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教育情感淡薄化,注重知识的灌输,忽略了人文精神的传递、渗透,错误地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获得更高的文凭、找到挣钱而又舒适的工作成了学习唯一目的,孩子的童年与童真被功利化的教育无情地剥夺了。语文教育从各个方面重申我国重义轻利的优良传统,挣脱功利思想的束缚。

三、多元文化对语文教育的渗透

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集团群体、社会共同体、区域联合体等系统中共存的且有一定联系的诸种文化。它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容忍和接纳其他民族的文化,促进各种文化的共存共荣。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表示了对待多元文化的总的态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在教材编写建议提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元文化对语文教育的渗透主要表现对待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外来文化上。

中华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旨在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这样的思想在语文教育有明显的体现,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语文教材收录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课文。比如,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有《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我们的民族小学》《文成公主进藏》《云南的歌会》《驿路梨花》《格萨尔王的故事》《敕勒川》《木兰诗》等,它们涉及到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还有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关心各民族的生活,尊重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学会从其他民族文化的角度来感受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以此获得更为宽广、更加深刻民族认识。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等,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碰撞,使得多元文化蓬勃发展。如何看待并继承和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如何借鉴外来文化并更新和创造,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时代课题。语文作为文化传承、文化交流的基础学科,如何体现多元文化和应对多元文化已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课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改革对多元文化加以关注,使多元文化的思想渗透于语文教育之中。以前,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书中只是点缀,而且主要是苏俄作品为主,揭露资本主义的丑恶现象,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转型期的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数量增多,内容也更加丰富。时间上以19世纪、20世纪的作品居多;空间上突破了以苏俄为中心的局限,广泛涉及欧洲、美洲、亚洲邻国;选文内容包括个人修养、社会伦理、自然科学等方面,如亚米契斯的《争吵》,居里夫人的《我的信仰》,里夫金和霍华德的《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霍金的《宇宙的未来》,罗迦·费·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等。通过语文课向学生展示国外文化,使学生开阔视野,并在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学习中学会批判性地思考。

参考文献:

[1]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

[3]朱慕菊,余慧娟.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课改热点问题访谈[J].人民教育,2011,(18).

[4]徐序修.知识经济与语文素质教育(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07).

[5]王玉毝.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付宜红.准确把握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价值与解读[J].中国民族教育,2012,(03).

[7]张宇.20世纪以来语文教育大讨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8]彭泽平,李茂琦.对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1).

[9]李长吉.教育价值观念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2,(04).

[10]李敏.人文关怀:教育转型期师生交往的新需求[J].教育探索,2003,(11).

[11]陈时见.全球化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使命[J].比较教育究,2005,(12).

篇5: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

1.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3.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下,设计了哪几个学段?

4.学段目标从哪几个方面提出要求的?

5.课程目标从哪三个方面加以设计?

6.义务教育阶段要求认识多少常用汉字?背诵多少优秀诗文?课外阅读总量应有多少万字?

7.第四学段从哪几方面提出了要求?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多少字?

8.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哪些表达方式?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多少万字?背诵优秀诗文多少篇?

9.初中阶段写作常用文体有哪些要求?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多少次?其他练笔不少于多少字?45分钟完成不少于多少字的习作?

10.第四学段对讨论问题,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11.综合性学习提出了自主组织文学活动,主要指哪些活动?

12.课标提出了哪些教学建议?

13.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了哪些具体的建议?

14.写作教学要抓住哪些环节指导学生写作?

15.课标对综合性学习提出了哪些具体的建议?

16.课标提出了哪些评价建议?

17.朗读评价的总要求是什么?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18.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考察的着重点是什么?

19.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方式有哪些?

20.教材编写建议有哪些?

21.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格有哪些?

沈颖颖意见:

老师整理得已经很周全了,我觉得新课标会在三种题目中出现:

1.选择或填空题,这一类题目会考一些大框大条或硬性规定类的,比如义务教育阶段要求认识多少常用汉字?背诵多少优秀诗文?课外阅读总量应有多少万字?学段目标从哪几个方面提出要求的?

2.说课,这一类题目主要是明确新课标对各类文体的要求,比如文言文、议论文等应达到怎样的要求;还有就是明确对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要求。

3.案例分析题,仔细观察题目给出的设计或教学流程有哪些不符合新课标的,或名义上打着新课标的旗号,但实质华而不实等等,针对这一类题目主要是明确合作探究、阅读或写作要求等。

篇6: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

一.加强对课程标准研读,是有效实施地理课程的基础。教师必须在教学中真正确立以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的思想,教师只有通过地理课程标准的认真学习,才能了解地理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地理课程的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估建议等。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容,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指导地理教学。离开了课程标准,教师无法上好今天的地理课。因此,今后我一定要确立课程标准的法规地位,让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吃透课程标准,整合教材,还要在钻研吃透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转换角色,站在自己所教的学生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弄清学生相关的已知领域,了解学生相关的未知领域,推测学生难知的相关领域。通过这种转换来深度理解课程标准。将教科书的内容和教科书以外的相关内容有机地增减取舍重组再织,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有机的“重构”。我们地理教师不光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还要做到不仅“教教科书”而且“用教科书教”。

二.初中地理课标要适应普及义务教育需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标”,以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从课标制订的宏观层面看,内容选择宜少而精,应突出重点和关键性问题,并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规律相适应。首先,初中地理课标在内容选择中删减了一部分较难的内容。其次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载体的地位得到强调和规范。与以往教学大纲不同,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地理课程标准》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通过收集第一手资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探究性实践活动。课程内容重整和精选后,乡土成为综合学习和实践基地,学生通过搜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开展以环境与发展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这不仅是初中阶段性学习的总结,也为将来升学或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三.新教材加强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过程,突出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条件。教学过程倡导师生互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新教材和课程标准提倡学习有用地理、生活地理。

篇7: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修订说明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9月,初中科学课程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在浙江省以及广东深圳南山区、湖南长沙开福区、山西临汾曲沃县等七个区县开始了新一轮实验,至今已经十年。

2003年,根据教育部基础司的要求,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研制组开始课程标准修订,主持人袁运开(华东师范大学)、赵峥(北京师范大学)、余自强(浙江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2004年6月完成了第一次修订稿。2007年4月,重新组建的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开始第二轮修订工作,主持人陈佳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受宜(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赵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修订工作组成员有(以拼音为序):方红峰(浙江省教研室),郭玉英(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何力千(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刘炳昇(南京师范大学物科院),刘洁民(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罗星凯(广西师范大学教科所),王顺义(华东师范大学),余自强(浙江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2009年底,由于修订工作需要,增补陈胜庆(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王运生(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为修订组成员,并特邀胡久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刘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王能智(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参加修订工作。2011年2月,修订工作基本完成。2011年4~7月,根据课程标准审议组的意见,修订组又对修订稿做了相应的修改。

一、指导思想和修订原则

修订工作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立足于发挥科学课程的固有优势,充分体现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修订工作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 2.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更好地体现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价值; 3.参照科学教育国际比较结果,反映科学教育的新观念、新进展; 4.反映科学各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5.充分考虑实验区的调查结果和反馈意见;

6.充分考虑初中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尽量减轻学生负担;

7.充分考虑科学家意见,同时体现修订组几年来的思考和讨论。

8.与小学科学课程相衔接,与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程相协调;

二、标准修订过程中关注的若干重要问题

(一)对初中科学课程的总体认识

国内外广泛调研的结果表明,科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和结构基本符合国际科学课程的发展趋势,适合我国初中科学教育的需求。特别是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反映当代科学成果等课程理念,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同。虽然初中科学课程在实验区的推广过程中遇到很大困难和阻力,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初中科学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是值得肯定的。

(二)关于科学本质的认识和表述

科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建立在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基础上。科学本质是当代国际科学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在发达国家的科学课程标准中都有体现,但在我国的科学教育中关注较少,教师对科学本质缺乏认识。科学课程标准是我国第一个将科学作为整体课程设置颁布的国家标准,需要对什么是科学做出清晰准确的说明。修订稿前言部分细化了对科学本质认识的表述,既方便教师了解相关内容,也为在教学实践中深化科学教育提供了依据。

(三)关于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我国传统科学教育中的薄弱环节,2001年启动初中科学课程实验后,由于一线教师初次接触科学探究,在实践中出现了形式化倾向。为了克服这种倾向,对课程理念和目标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修改,实事求是地提出明确和具体的目标要求。

(四)关于科学知识和技能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课程标准对具体知识的要求非常详细,知识点的数目很多,但对技能和能力发展的要求不明确,实验区也反映教学时间紧,知识内容偏多。因此,本次修订关注重要的科学概念和不同学科共同的科学观念,如物质、能量、系统等,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和科学的整体认识。对部分知识内容进行了整合,减少了不重要的知识点,明确提出了对学生相关技能和能力的要求。

三、对修订内容的具体说明

修订稿充分坚持了实验稿的基本方面,立足于更准确、全面地阐述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突出科学课程的特点和固有优势。课程内容总量与实验稿基本持平,但有大约7~8%的内容降低了难度或缩小了范围,具体内容的表述力求清晰、准确,便于理解和实施。适当细化了实施建议,使之更为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一)前言的修订

导言部分概述了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果、发展趋势和文化价值,强调“科学和技术一方面以不断分化的方式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综合的统一整体。面对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深刻影响,人们迫切需要提高科学素养,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和获得自身的发展。与此同时,人类还面临着资源、环境等一系列新问题,这些都对科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为综合性的科学课程的设置提供了现实依据。

对课程性质的表述突出了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和综合性三个基本方面,增加了对科学素养的界定,对科学知识的构建过程、科学探究过程、科学伦理等问题也有更为明确和细致的表述。

修订稿坚持了实验稿的课程基本理念,主要变化是将第四条“突出科学探究”调整为“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这主要是为了纠正教学中科学探究表面化、八股化的倾向,强调在教学中要更加关注科学探究的实质,也更有弹性。这个意图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中都有明确的体现。课程设计思路仍然强调“整合”与“探究”两个特点,强调“通过对内容的整合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理解科学,并不刻意追求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程度”。明确指出课程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统一的科学概念与原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事实、概念、原理、观点和思想;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容;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内容;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以及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关系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的修订

对总目标作了三方面修改:总体要求适当降低,更为切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加了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与分目标相对应分条目表述,使之更明确、清晰。

为防止对科学探究的机械理解,避免与内容标准中的具体目标重复,将科学探究6条目标整合为3条,分别对应认知目标(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过程目标和能力目标。

“科学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变化是增加了两条技能目标,即:“5.具有初步的观察技能、实验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技能、用科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技能。6.具有初步的应用科学知识描述和解释周围世界的能力,以及初步的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要变化是将原来的4条目标整合为3条,第一条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态度,第二条是对科学的态度,第三条是学习科学、处理事务与人际关系的态度。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调整为“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增加了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伦理问题的认识,增加了环境教育的内容:“5.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

(三)内容标准的修订 1.科学探究

为避免表面化、八股化的理解和做法,修订稿明确指出:“科学探究的方式和过程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并将实验稿中明确概括的六要素改以举例的形式表述。修订稿还明确提出了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要求,特别是对观察、实验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力求避免忽视基本技能培养的倾向。

2.生命科学

(1)调整、合并了部分内容,使之更科学、准确。例如原主题2“生物的新陈代谢”修改为“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其中专题三“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其下的条目1-3中涉及各种生物形态结构特点的内容,归入主题1下专题一“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中。而细菌真菌的繁殖归入主题4下新增的专题一中。

(2)删除了部分对学生认知和教学条件要求过高的条目。

(3)修改了部分目标行为动词,使之更加明确、具体,符合中学科学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4)部分条目进行了合并或拆分,使表述更加条理化,更有层次。(5)活动建议中删除了部分过于具体的描述,为不同地区的教学留下更多的自主空间。对部分活动建议作了整合,去掉了活动建议中不易实现的内容。活动建议中还增加了部分关注科技最新进展的内容。

3.物质科学

(1)将主题4“能量与能源”改为“能与能源”

(2)调整、合并了部分知识内容相关的条目,使之更简洁、准确,避免重复,例如,将常见的有机物合并到常见的化合物中;

(3)增加了部分动手实验、联系实际、应用性强、反映现代科技内容的条目,如:增加了“观察琴弦、鼓面的振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演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演示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了解分子运动的特点,列举支持分子运动的证据;知道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存在”、“了解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等条目;

(4)删除了部分对学生认知和教学条件要求过高的条目,如:删除“了解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大小的数量级,了解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前景”;将“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中子由夸克构成”改为“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5)目标的文字表述更加明确、具体,符合中学科学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一些核心概念的要求也更为明确,如,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的特点,如水的沸腾、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能用图像描述这些特点,知道物态变化伴随吸热和放热。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了解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知道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等)的原理,用简单机械原理解释一些生活实例。知道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等)的原理,用简单机械原理解释一些生活实例。以汽油机为主例,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6)内容目标中部分活动性强的条目移入活动建议,原来活动建议中的实验内容明确标为实验,增加了部分必做实验和关注科技最新进展的内容,对部分活动建议作了整合,删去了活动建议中不易实现的内容。

4.地球和宇宙

(1)将实验稿中的“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改为“地球和宇宙”。

(2)删去某些较为困难的内容,对一些内容降低要求或缩小范围。如:删去了“日界线”和“时区”等内容,删去了“了解人工降雨的主要方式”将“说出阳历(包括节气)和地球公转的关系”改为“说出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知道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将“知道农历与月相的关系”改为“知道阴历与月相的关系,知道朔、望、上弦、下弦的月相”,即把“节气”限定为4个主要的节气,把“月相”也限定为4个主要的月相;将“知道宇宙是均匀的、无边的、膨胀的”改为“知道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胀的、演化的”。

(3)某些修改主要依据学术界公认的最新研究成果,如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新的行星定义,把冥王星列入“矮行星”,于是太阳系只有八颗行星。修订稿相应地将“了解九大行星、卫星及小行星带”改为“了解八颗行星、卫星及小行星带”。

(4)由于一些具体原因,增加了少量内容。例如,在“地壳运动和地形变化”中增加了“知道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三类岩石”,此内容虽然小学科学课程简单提到过,但初中科学课程中的一些内容需要以此为基础,而且需要比小学的相应内容适当详细和深化。又如,考虑到我国西部山区的地质灾害中,泥石流的危害很大,许多山区存在泥石流的潜在威胁,在“地壳运动和地形变化” 中增加了“知道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和危害”。

(5)长期以来,地理课程中的天文学内容被安排在高中阶段学习,内容也较少。这种情况在课程改革后并未改变,高中地理课程的必修部分天文学内容仍然很少,而选修部分很少有学校开设。与此形成明显对比,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及亚洲许多国家在初中科学课程中都对天文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天文学是以宇宙中各种天体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探索自然过程中较早形成的知识领域,它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基本的天文知识是现代公民科学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天文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陶冶性情,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世界观,了解天文学家的探索历程,有助于培育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因此,虽然一些地区的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对天文学内容感到一定困难,但修订稿仍然基本维持了实验稿中天文学部分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5.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1)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调整为“科学、技术、社会、环境”。(2)增加了主题“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在其中增加了环境教育的内容,并对四者关系给出了较为具体的表述。

(3)将“科学史”调整为“科学技术史”,参照“科学的本质”改写了“科学技术史在科学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使其更为具体并有所深化;将“科学史进入科学课程的基本方式”改写为“科学技术史融入科学课程的若干建议”,使之具有更明确、更具体的指导意义;删去“科学史料举例”,因其已包含在内容标准的有关部分。

(4)增加了对技术素养的界定,重新表述了技术设计部分的内容及要求,使之更为具体、确切和具有可操作性。

(5)重新设计了“当代重大课题”,对设置这部分内容的意图作了更明确的表述。由于具体课题的内容目标和活动建议实质上已出现在内容标准的前几部分,故删去细节,仅列举若干重大课题。

(四)实施建议的修订

增加了导语“科学课程的实施,应在教学、评价、教材的编写以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整合与探究的特点”,为实施建议确定了基调。

1.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在结构和内容上都作了较大调整,以突出科学课程自身的特点,体现新的教育理念。在导语中进一步强调课程理念,根据课程目标将具体建议整合为五个方面:注重引导学生形成对自然和科学的整体认识;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注重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联系;优化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2.评价建议

根据近年来国际科学教育评价的最新成果和实验区的教学实践,对评价建议做出较大修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评价目的;增加了评价原则(导向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多元化原则,公平性原则);将原来分列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改为“评价内容和方式”统筹处理。

十年来初中科学课程实验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在各级各类学生学业评价中,未能突出初中科学课程固有的“整合”与“探究”特点,未能充分体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其结果是,一方面使初中科学课程的存在价值受到质疑,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课业成绩受到质疑。为此,导向性原则明确要求:“评价应以本标准为基本依据,评价目标要与课程目标一致,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应有利于引导教师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体现本课程整合和探究的特点,增进学生对科学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教材编写建议

本部分的导语进一步明确了教材的地位和编写原则:“科学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的编写是在课程标准基础上的再创造,标准所阐述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都应在教材中得到体现,使教材成为科学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重要载体。”“教材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经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呈现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在实验稿基础上,对于教材的呈现方式进一步要求:“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有利于学生通过活动建构新知识。应当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和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认识到教材内容不是让他们被动地不假思考地全盘接受,而是提供一些供他们分析和思考的素材,提出一些供他们活动参考的建议。”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在表述的规范性、严密性方面作了加工,增加了关于科学教师的内容:“科学课程的实施,首先有赖于合格的科学教师。科学课程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方法和理念,注意积累经验、加强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之间的交流,通过专业互补、互帮互学、校本教研、短期培训和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

篇8: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

关键词: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11年版

自教育部2001年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实验稿》) 到2011年出台《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2011年版》) , 经过了整整十个年头。在这十年里, 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水平得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 一线生物学课程教师和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入, 课程改革的教育管理、教育理念不断完善。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制订人员在获得大量反馈信息的基础上, 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 完成了《2011年版》的制定。深入仔细地比较《实验稿》和《2011年版》发现, 无论是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都进行了部分修订。本文仅就这两个版本“前言”部分的变化进行初步探讨, 希望能为从事中学生物学教学的一线教师、生物教育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文字表达更加科学、准确、简洁和富有逻辑性

对《实验稿》的修订, 首先表现在对这个指令性文件名称的修改上, 如《实验稿》的“生物课程标准”变成《2011年版》的“生物学课程标准”。因为从概念的角度来说, 生物是指有生命个体的集合, 在自然状态下具有生存能力和自我繁殖能力, 与其对应的就是非生物即死物, 因此“生物”不是知识体系, 没有办法制定课程标准;而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本质的一门自然科学, 揭示的是生命活动规律, 是人们对生物不同层次结构与功能的认识, 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 所以《2011年版》对课程标准称谓的修改是科学的、准确的。《2011年版》还用“课程基本理念”取代“课程理念”, “课程设计思路”取代“设计思路”, 都体现了用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因为生物学教学的理念有多个方面,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只是众多教学理念中的基本理念, 而不是全部理念, 所以要加上“基本”两个字进行修饰。所说的“设计思路”是课程的设计思路而不是教材的设计思路, 也不是教学的设计思路, 因此在原题目前加上“课程”进行描述就更加准确、明了, 也避免产生异义。

同《实验稿》相比, 《2011年版》的文字表达更加科学、准确和简洁, 逻辑性更强, 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的修改。前言的第一自然段变化较大, 如把开始两句由41个字变成了“生物科学从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极为迅速, 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 更加简洁、清晰;把“最为迅速”改成了“极为迅速”, 一字之差, 显著地增加了对生物学发展情况描述的科学性、准确性;把“在20世纪”改成“从20世纪中叶以来”, 更加符合生物科学发展的实际。这一自然段的部分内容, 也进行了前后的次序调整, 使层次更加分明, 逻辑性更强。在第二自然段中, 由“本标准”取代“新研制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标准》) ”, 用“生物科学教育”取代“现行生物教学”, 删除“并增加实践环节”的内容和增加“能够对生物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一句。所有这些变化, 使描述的内容更加科学、准确、简洁和更加符合逻辑。

在课程性质部分, 之所以把“农、林、牧、副、渔”简化为“农林”, 是因为牧、副、渔在学科分类中属于农业或林业方面的知识内容, 从而减少了重复, 理清了知识的层次。在前言的所有内容中, 对课程性质的描述进行了最大幅度的扩展, 提高了对课程性质的理解与叙述的科学性。通过对生物学与其他自然科学性质的比较, 更加突出和明确了生物学课程的性质, 对知识与能力、科学态度与思维习惯, 对生物学现象与规律的探究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些要求如实反映了生物学课程所具有的性质与特点。

从以上内容的变化不难看出, 修改都是本着增加科学性、简洁性和逻辑性展开的, 也使教师能更加科学、准确地把握《2011年版》的本质, 在教学中更好地贯彻新版标准所蕴涵的精神和倡导的教学理念。

二、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标准的修订

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研究成果在《2011年版》得以充分体现, 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 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2011年版》认为, 生物科学不仅是一个结构丰富的知识体系, 也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 使生物学课程真正成为有别于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学科课程。因此, “既要让学生理解基础的生物学知识, 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还“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 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 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 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运用什么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达到这一要求, 来正确认识生物学课程的性质, 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 及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 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领悟其精髓。

在“面向全体学生”部分, 增加“所有的初中学生都需要学习生物学, 也可以学好生物学”, 这是情感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核心内容的充分体现。以罗杰斯为代表提出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充分肯定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 认为人皆有其天赋的学习潜力,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认定每个学生均各有自己天赋的学习潜在能力, 保持学生的好奇心, 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这一修改再次提醒从事生物学教学的全体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 要准确把握和有效贯彻《2011年版》提出的基本教学理念,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 放弃陈旧落后的、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的同时, 还要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 突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011年版》还要求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 通过学习生物学课程“能够对生物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这进一步强调非智力因素在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要求教师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 让“兴趣”成为中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 为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打下基础。

三、反映了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趋势和科研新成果

前言的引言部分, 《2011年版》在描述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时, 把“生物科学”修改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 既突出了生物技术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又突出了生物科学的基础性及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一方面,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 即侧重于生命活动规律的研究。而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 (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细胞) 来生产有用的物质, 或改良生物的特性, 以降低成本及创新物种的科学技术, 即侧重于生产与应用的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 更加注重知识及技能的运用。另一方面, 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的理论研究为基础, 结合其他科学的基础原理, 采用先进的技术为前提;只有在了解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上, 才能在生物等高新技术的参与下转变成生产力, 人类面临的很多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因此, 这种改变反映了生物科学的一个发展方向, 又突出了生物学知识应用的重要性, 也为高中阶段的学习, 特别是选修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引言的最后一部分, 描述对学生的期望时增加了“环境意识”。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类在利用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 环境意识的提出是科学发展与人类发展的需要, 也是重要的生物学教学理念之一。环境意识作为一个哲学概念, 是指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即环境价值观念, 又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 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互相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必须依赖环境提供的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必然会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都与环境密切相关。因此, 只有从小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现状才可能缓解, 正确认识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 又要很好地保护自然环境, 让它永远生机勃勃、良性发展, 人类与环境才能和谐共处。所以,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加强环境意识教育, 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已成为义务教育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2011年版》仍然保持了《实验稿》的思路与框架, 没有进行大幅度的改变, 而细小的变化的确能体现出作者的理念与用心,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生物科学及生物学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之所以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变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 是因为由中国科学家参加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从1990年开始启动, 2000年宣布完成了人类基因的草图, 2006年5月精确地完成了全部计划内容。在编写《实验稿》时, 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在实施中, 到编写《2011年版》时已全部完成, 所以把《实验稿》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改成了《2011年版》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两字之差, 既反映了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最新进展, 也丰富了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再者, 把“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成功”变成“动物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克隆获得完整个体的成功”, 同样是更好地反映了动物克隆的最新研究进展, 也提高了文字表达的科学性、准确性。

四、提高了教师运用课程标准的灵活性

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教育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因此具有法律效应。如果课程标准撰写时不增加一定的灵活性, 就限制了教师主动性的发挥, 课程标准精神的贯彻也会受到限制。《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制定, 就增加了教师使用的灵活性, 如在描述课程性质时, 认为“生物科学不仅是一个结构丰富的知识体系”, 还是一个“探究过程”。笔者认为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 是说对生物科学的认识过程是一个探究、深入的过程, 是不断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另一方面, 生物学教学过程同样是一个不断发现、创新、完善的过程, 更是一个“教学艺术”的加工与提高的过程, 这就为生物学的探究学习、探究教学打下了基础, 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舞台。

上一篇:民生与社会建设下一篇:润物细无声骨干班主任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