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监事的职责和法律责任

2024-07-31

公司监事的职责和法律责任(精选6篇)

篇1:公司监事的职责和法律责任

(一)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

(二)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三)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篇2:公司监事的职责和法律责任

2、监事有权对提交会议的文件、材料提出质疑,要求说明。

3、监事有向监事长提出召开临时会议或特别会议的建议权。

4、为了查询或调查监事会的专项工作,监事有权调阅公司档案、文件或约见公司经理人员了解情况。

篇3:公司监事的职责和法律责任

自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以来, 为解决代理问题以及获得更好的发展, 公司治理 (Corporate Governance) 被引入公司的日常制度中并发挥一定的作用。Cadburyy (2000) 提出一个简单但是很有说服力的定义, 他认为公司治理是一个指导和控制公司的制度或过程。郑洪亮等 (2000) 强调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是公司治理机制中的主体框架, 在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必须坚持。其中, 监事会起着有信誉的顾客、友好的顾问、严格的监督者、独立的监督者四方面的作用 (Xiao et al1, 2004) 。那么, 具体到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决策, 监事会扮演着什么角色, 如何使监事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是当下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监事会对CSR履行影响的研究文献回顾

监事会的制度最早在德国产生。1861年《德国普通商法典》中第225条规定公司可以任意设置监事会, 由此监事会作为股份公司的机构在法律上被认可。而之前无论是在德国股份公司的法律还是相关事务上, 监事会这一名称完全没有被使用过。1993年我国《公司法》对监事会制度的导入使得对于监事会问题的研究日益丰富起来。

学术界大多将监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 来探究监事会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 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 监事会规模。宋建波、李爱华 (2010) 以200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通过自行设计的社会责任指标, 实证分析后发现监事会规模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同样的, 吴蜀皖 (2011) 基于2004-2009的面板数据, 实证发现监事会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 但是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二, 监事会会议次数。任连胜 (2011) 从监事会的行为特征——年度会议次数来探讨监事会会议次数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 实证研究后发现上市公司监事会会议次数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程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卓敏、胡勇 (2012) 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从中可以看出国内研究监事会和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文献十分有限, 且较少涉及监事人员的人员特征如财务人员比例, 职业背景, 年龄等因素。另一方面, 学者们大多将上市公司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而未区分国有和非国有。因此本文从监事会人员特征出发, 研究监事会与国有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履行问题, 可以丰富监事会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

二、分析与研究假设

范建红等 (2011) 在对董事会资本进行实证研究时采用的是董事会成员的平均年龄、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来衡量的。本文借鉴范建红的衡量方法来考察监事会人员特征。在人力资本等个体层面含义基础上, 连同整体层面因素——监事人数, 下面将综合分析监事会人员特征以探讨其与国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关系。

我国公司法规定, 在监事会中成员不得少于3人, 有特殊情况除外。对社会责任相关事项进行决策时, 监事会对该事项进行商议时, 可以集思广益。在各种观点启发下, 往往容易达成偏向社会舆论的一方, 即更容易对社会责任事项投赞成票。因此, 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监事会人数与国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正相关。

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其经验和阅历密不可分, 监事成员处于年龄层偏大, 会更倾向于做社会事业, 对社会尽应有的贡献。也就是说, 监事年龄越大,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更好。所以, 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监事会成员平均年龄与国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正相关。

监事的职业背景可以分为智能管理型、专家支持型和社会影响型三种。在此我们考虑的是专家支持型, 即具有法律、财务会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的人员。具备这类相关职业背景, 可以对社会事件有更好的认识, 在做出决策时考虑的更加全面, 做出符合公司整体利益及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因此, 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监事会成员具备相关职业背景与国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正相关。

三、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8年—2012年中国企业社会研究中心公布的“国有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榜100强”为样本进行分析。在样本的选取过程中进行如下处理:1.考虑到金融保险类企业的特殊性, 剔除金融保险行业的上市公司;2.为保持数据的匹配性, 剔除在香港上市的国有上市公司;3.为保持数据的完整性, 剔除监事年龄缺失的公司。经过处理后得到的样本观测值386个。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使用了Excel和Stata11软件。

(二) 模型与变量定义

根据研究需要, 即为考察监事会人数、职业背景和年龄对国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影响, 本文设计如下模型:

模型中的变量定义如下:

1. 被解释变量

社会责任履行: (Score) 作为被解释变量, 用中国企业社会研究中心公布的得分作为指标衡量, 得分越高表示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越好。

2. 解释变量

监事会人员特征:分别采用监事会人数 (Number) 、监事职业背景平均得分 (Background) 、监事平均年龄 (Age) 三个指标。其中监事职业背景中“1”中代表的具有下列6个关键词之一或两个以上的项目——会计;财务;审计;管理;经济;法律。“0”表示不具有上述之一的项目。

3. 控制变量

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包括资产负债率和企业盈利能力。此外, 本文控制了年度效应的影响。

四、实证分析

(一) 统计性描述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得分平均分为34.02683, 中位数为33.0065, 中位数大于平均值, 表明在所考察的公司中, 分数在33以下的居多, 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不佳;在解释变量方面, 监事会规模在3—10人之间, 平均在5人左右, 表明各国有上市公司只是在依照证监会的要求, 设置不低于3人的监事会, 保持了一个较小的监事会规模。监事会成员的年龄均值为50.16177, 但年龄段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在监事职业背景方面, 均值为0.375805, 监事大多不具有财务、经管和法律相关的职业背景。总体来说, 我国上市公司的监事会人员特征状况不容乐观。

(二) 相关性分析

经过相关性分析后发现, 各变量之间相关系数据小于0.5, 说明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另外, 监事会人数、职业背景和年龄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与社会责任得分正相关, 与假设一致, 为下文的多元回归分析提供参考。

(三) 多元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 监事会人数、监事职业背景和监事年龄均与社会责任履行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研究假设均得到验证。具体的来说, 监事会人数 (Number) 的系数是正值0.7828015, 且在5%水平上与社会责任履行显著正相关, 说明监事会每增加1人, 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得分就增加0.7828015, 即监事会规模越大,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的越好。同理, 监事职业背景 (Background) 和监事平均年龄 (Age) 的回归系数分别是正值2.738879和0.3916891, 分别在10%以及1%水平上统计显著, 这说明监事中具有财务, 审计, 经管和法律背景的越多, 监事年龄越大, 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的越好。

五、结语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得出如下结论:一方面,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监事会规模越大,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越好;另一方面, 监事会成员平均年龄越大, 拥有更多的财务, 经管, 法律背景,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越好。为此, 本文认为可以适当增加监事人数, 扩大监事会规模;在选任监事时, 注重监事的专业素质;选任年龄较大的候选人成为监事。

另外, 本文在企业社会责任衡量指标上, 采用的是“国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100强榜单”公司的得分由此造成数据样本 (386个) 偏小, 对实证结果的代表性存在影响。今后有待数据的进一步完善, 相关结论有待进一步检验。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布的2008-2012国有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榜单, 从监事会人员特征如监事人数、年龄和职业背景等来分析监事会对于我国国有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监事人数, 年龄和职业背景均与社会责任履行显著正相关。提出要适当增加监事人数, 任命年龄层偏大且其具有相关职业背景的人作为监事会成员等建议, 以推动国有上市公司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监事人数,年龄,职业背景

参考文献

[1]范建红, 林润辉, 栾国成.董事会资本与企业绩效研究[C].第六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 2011.

[2]任连胜.我国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河北金融, 2011 (06) .

[3]宋建波, 李爱华.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司治理因素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10 (05) .

[4]吴蜀皖.公司治理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5]郑红亮, 王凤彬.中国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研究.一个理论综述[J].管理世界, 2000 (03) .

[6]卓敏, 胡勇.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的研究——以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会计师, 2012 (04) .

[7]Cadbury, A,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agenda, Journal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Practice-Based Papers, ”, 2000 (08) .

篇4:公司监事的职责和法律责任

关键词:上市公司 监事会 独立董事

我国采用二元制的公司治理模式,即在董事会之外设立与其平行的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的财务和经营加以监督。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被称为是“聋子的耳朵”。因此2001年中国证监会用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要求上市公司引入新的监督制度--独立董事制度,我国新《公司法》对这一制度进行了确认。但是增加一种监督制度是不是必然能改进监督效果呢?实际上监督效果并不取决于表面上的监督制度的多少,而是取决于所谓的监督制度是否能真正起到监督作用,取决于各种监督制度能否形成正向合力,而不是相互抵销。

一 、对独立董事和监事会两种制度的三种观点及评述

根据新《公司法》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两种制度的功能大体相同,由于交叉和重叠,必然会造成机构的重复,权利范围无法界定而互相推诿,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增加监督成本。因此学界对两种制度的改进存在三种观点:

1、两种制度并存型

马更新(2004)等指出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制度都存在各自的优点和缺陷,所以其赞同通过立法重新界定两者的界限,将两种制度有效的结合。

2、强化监事会型

王丹(2003)、陈钟松(2005)等认为,与其引入一种新的制度,不如扩大监事会的权力,当务之急应是加强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建设,改进和完善监事会的构成和运行机制,发挥其监督作用。如设立各种委员会,引进外部独立监事,提高监事的独立性等等。

3、强化独立董事型

汤火箭(2003)、彭晓峰(2003)等认为,相对于监事会,独立董事可以防止大股东操纵董事会,制约大股东利用其控股地位作出不利于公司利益和外部股东的行为,确保董事会运作的独立、公正、透明;可以为公司发展提供建设性的建议,提高公司决策水平,大大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因此应该重点建设独立董事制度,取消监事会制度。

对于第一种观点,笔者认为监督者过多,容易出现无相推诿,无人监督,造成“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再者,两种监督制度的存在也会出现重复监督,将会加大监督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最后,公司大股东或者经营者可能利用一种监督制度去制约、对抗另一种监督制度,造成公司内部监督失效,不仅无法有效监督,而且增加了监督的成本。

后两种观点都有其可行性,但笔者更倾向于取消监事会制度,建立一元公司治理模式--独立董事制度。

二、取消监事会制度的理由

1、监事会成员的地位低下

我国《公司法》第104条规定,“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民主选举产生。”一方面,股东代表的监事往往仅是控股股东的代表。我国《公司法》第103 条规定,股东大会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而根据公司法,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出任监事的表决,属普通决议表决,只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即可。选举结果往往是大股东在控制了董事会后,又左右了股东监事人选。李燕兵(2000) 对1998 年1-6月新上市及公开募股的52 家公司的调查发现,监事来源于大股东的占74. 47 % ,来源于其他法人股东的占8. 78 % ,来源于关联企业的占7.11 % ,来源于独立人士的占9. 62 %。另一方面,职工监事与公司经营者存在上下级的关系,加之立法上对职工监事行使监督权可能受到的利益侵害,未予应有的法律保障,所以职工监事难以行使监督权力。

2、监事会成员缺乏必要的知识

我国公司法未对监事的专业技能做出规定,从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成员的来源来看,党组干部、工会代表占绝大多数,许多公司的监事会没有法律,财务,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李维安、张亚双,2002)指出从职称上来看,监事会成员拥有政、工、师职称的占32. 0 % ,监事会主席更高达52. 0 % ,而拥有会计师职称的仅分别为8. 1 %和3. 0 %;监事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下的占72. 0 % ,显著低于其他管理人员,这种情况决定监事难以对董事会和管理层进行及时和有效的监督,无法履行监事会应有的职责,监事会形同虚设。

3、监事会的具体议事规则缺乏规定

我国公司法对监事会的议事规则未作明确规定,只是简单地规定“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公司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这样对监事会对有关事项的审议和决定产生不利影响。另外,从监事会的会议情况来看,大大低于董事会的次数。有的上市公司一年两次的监事会省成一次,有的甚至与董事会合并召开。

4、监视会成员缺乏足够的激励和责任感

我国公司法对监事的激励机制没有相应的规定,(彭晓峰,2003)指出监事会主席的薪酬明显低于总经理,也低于董事长。由于以上三者职责不同,监事会主席的薪酬低一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以监事会主席承担的责任,也不至于差距如此之大。因此,为监事付出如此低廉的代理成本,自然难以期望其发挥较大的监督作用。

5、监事会的工作报告缺乏价值

从目前披露的监事会工作报告来看,监事会的报告和董事会的基本一致,几乎不存在不同意董事会决议的监事会报告。(缪艳娟,2003)指出,在1100多家上市公司中还未发现哪家上市公司的监视会报告涉及董事会违规问题,甚至有的上市公司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司法介入,其监事也未能发表有关董事会违规的决议,可见现实中监事会基本上是“橡皮图章”。

三、独立董事制度的可行性

1、独立董事的成员具有明显的独立性

独立董事从与公司无利益关系的人士中产生,为商业、法律和财务方面的专家,不在公司担任除独立董事之外的其他职务。而监事会成员一方面来自控股股东的代表,另一方面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员工,很难真正的起到监事的作用。对于为人诟病的独立董事存在“人情董事”的现象,汤火箭(2003)提出通过建立独立董事协会来解决。 独立董事协会由具有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的人组成的社团法人,对独立董事进行管理。有其成立独立董事人才库,吸收具有一定资格的人员成为会员,并赋予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提名权,独立董事协会有权根据上市公司的需要,在符合独立性的人员中选聘,从而避免独立董事成为“人情董事”。

2、独立董事的知识优势显著

独立董事一般都是商业、法律和财务方面的专家,他们具有较高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独立董事必须“具有五年以上法律、经济或者其他履行独立董事职责所必需的工作经验”,且“至少一名独立董事是会计专业人士”。而根据本文前述,监事会成员大都缺乏必要的知识。

3、独立董事职能上的优势

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赋予了独立董事很大的监督权力,包括五项独立意见发表权和六项特别职权。对于六项特别职权,其中重大关联交易须经独立董事认可、由独立董事向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公开向股东征集投票权、对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项有独立发言权4项特别职权是监事会不具备的。而这四项权力对于独立董事行使监督职能,很好的维护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防止大股东侵害上市公司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在《公司法》赋予监事会的六项职能中,其中有两项是独立董事不具备的,一是监事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二是当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利益时, 监事会要求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这两项主要是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合法性以及防止侵害公司利益,对于这两项职能,董事会完全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委员会来解决。

因此,相比之下,独立董事的职能更丰富,更明确,这样,独立董事的监督制约作用就更大。

4、独立董事的事前和决策中的监督

独立董事作为董事会成员,享有董事会的投票权,其在决策时就可以履行监督权利,而监事会只能参加会议,却没有表决权,这样,监事会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预防虚假财务报表,控制大股东通过经营层实施关联交易等行为的“防火墙”作用。监事会的监督按《公司法》所赋予的权限与行权过程,表现为事后监督,非参与决策过程监督等特点。相比之下,独立董事制度具备事前监督,决策过程监督等优点。这对于独立董事更好的履行监督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5、独立董事机构设置合理

独立董事下设专业委员会,这样有利于提高其决策效率和运行质量,其中最主要的是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考虑到我国的现状,在取消监事会的同时,可以将监事会成员进行重组分流,吸收部分合格的人员进入审计,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

四、结语

我们应该看到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的构建和完善任重道远,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现实具有复杂性,要想解决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既有赖于独立董事监督机制的完善,也有赖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建设,特别是社会综合监控系统的完善,即股东大会,董事会,司法机关,审计部门,社会独立评估机构等一系列监控主体在内的行之有效的监控系统。

参考文献:

[1]吴艳芳.独立董事与监事会择其一的制度借鉴[J].财会月刊,2006,8

[2]李明辉.对完善上市公司独立监事制度的思考[J].理论学刊,2005,7

[3]王丹.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之比较研究[J].经济师,2003,2

[4]陈钟松.重构我国监事会制度[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3

[5]马更新.独立董事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6]彭晓峰.论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J].生产力研究,2003,6

[7]汤火箭.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天府新论,2003,6liming

[8]李维安.如何构造适合国情的公司治理监督机制[J].财经科学,2002,2

[9]缪艳娟.重塑我国公司治理监督机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11

[10]饶丽佳.论我国国有公司监事会的发展趋势[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1

篇5:公司人事监事职责

1、制定公司人力资源整体战略规划,并制定实施计划,确保战略落地;

2、负责组织起草、修改、和完善人力资源各模块制度体系、管理方法,优化人力资源工作流程;

3、负责部门日常管理事宜,主导执行招聘、培训、团队建设、薪酬绩效等工作;

4、根据行业和公司发展状况,协助制定公司薪酬体系、激励体系并负责实施;

5、协助监督控制各部门绩效评价过程并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6、协助推动公司理念及企业文化的形成;

7、负责部门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公司安排的其他工作。

公司人事监事职责2

___人事:负责公司内部员工的工资、考勤、钉钉、社保、员工活动等人事管理工作;

2.行政:负责编写___,办公用品等管理,领导交代的临时性事务。

公司人事监事职责31、制定公司人力资源整体战略规划,并制定实施计划,确保战略落地;

2、负责组织起草、修改、和完善人力资源各模块制度体系、管理方法,优化人力资源工作流程;

3、负责部门日常管理事宜,主导执行招聘、培训、团队建设、薪酬绩效等工作;

4、根据行业和公司发展状况,协助制定公司薪酬体系、激励体系并负责实施;

5、协助监督控制各部门绩效评价过程并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6、协助推动公司理念及企业文化的形成;

7、负责部门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公司安排的其他工作。

公司人事监事职责4

1.负责相关部门的岗位招聘,分析相关需求,参与制定招聘计划并组织实施;

2.协助完善企业招聘制度、招聘体系;

3.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完善内部人才储备及推荐机制;

4.协助制定公司雇主品牌内外沟通策略与计划实施;

___支持和参与校园招聘的统-

-计划、组织和实施;

公司人事监事职责51、协助人事经理制定公司的培训计划;

2、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3、根据公司各岗位的需求,负责协助人事经理招聘人员,发布招聘信息、简历及人选初筛及报送等;

4、负责员工入职、离职、调动的手续办理;

5、负责办理和缴纳员工的社会保险;

6、负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手续工作;

7、负责建立员工的个人档案,建立公司人事档案;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公司人事监事职责61、负责招聘、员工关系、入离职办理、绩效薪酬、企业文化活动、行政事务等工作;

2、负责各项人事制度和行政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上传下达;

3、负责物业对接,各项行政费用的管控。

公司人事监事职责71、负责公司的日常行政管理,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

2、协助总经理构建和完善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人力资源架构、人事管理制度及企业文化建设,并严格监督运行;

3、进行简历甄别及人才测试、面试、筛选、录用等工作;

4、负责员工关系管理,公司人员入职、离职、社会保险,考勤,绩效管理,办公用品的保管与发放等,5、负责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员工活动组织、策划和安排;

6、负责各部门的协调与关系维护;

篇6:公司人事监事职责

2、负责组织起草、修改、和完善人力资源各模块制度体系、管理方法,优化人力资源工作流程;

3、负责部门日常管理事宜,主导执行招聘、培训、团队建设、薪酬绩效等工作;

4、根据行业和公司发展状况,协助制定公司薪酬体系、激励体系并负责实施;

5、协助监督控制各部门绩效评价过程并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6、协助推动公司理念及企业文化的形成;

上一篇:防汛防风安全教育下一篇:喜迎十八大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