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政工干部应具备六种能力

2024-06-23

公安政工干部应具备六种能力(通用8篇)

篇1:公安政工干部应具备六种能力

《学习研究》:公安政工干部应具备六种能力

公安机关政工干部是本级领导的参谋、助理,其工作水平的高低,素质能力的强弱,不仅直接反映政治机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还体现着本部门的形象和权威。政工干部的能力素质是多方面,由于政工部门地位比较特殊,要求必须是精通本职业务的专门人才。因此,政工干部做好本职工作,应努力提高“六种能力”。

(一)谋划指导能力。多谋才能善断。政工干部要主动研究问题,出主意、想办法。既要做好事务性工作,又不要陷于事务的圈子。具体说来,谋划指导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要谋好本级领导的。给领导当参谋、提建议,同位思考,谋得高。考虑问题要自觉站在领导的高度,这样,所提的建议才能避免局限性,写出来的讲话稿才像领导的口气。同步思考,谋得准。紧跟领导思维,和领导思想合拍,急领导所急,谋领导所谋,想领导所想。领导决策前,广泛收集有关材料,提供信息,找好政策依据,供领导决策参考;决策实施后,主动抓好信息反馈,协助领导发现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超前思考,谋得远。根据领导工作的规律、特点和要求,在真正吃透上级精神,掌握下级情况,了解外头信息的基础上,胸怀大局,立足本职,及时对下阶段甚至更长远的工作超前调查、分析、判断,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二要谋好自己的。“凡事预则立”,对自己分内的工作,善预测,要具备很强的预见性和超前性,对上级公安机关和本级领导需要的情况,早计划,早安排;善思考,开动脑筋,工作讲质量、讲效率;善应变,能灵活处理突发情况和棘手问题;善总结,对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点点滴滴的体会和感受,通过总结变成比较系统的、本质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工作规律。自觉做到:请示工作有方案,汇报工作有依据,贯彻指示有措施。三是指导下头的。善于把上级的方针、政策和指导具体化,积极为所属部门出点子,找路子,想法子,帮助下级公安机关排忧解难,既谋大略又干实事。

(二)文语表达能力。文语表达能力指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既通常所讲的“能说会写”。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政工干部基本要求,更是其思维深度、知识广度和灵敏程度的综合反映。政工干部从事的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工作,离不开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这两种形式。汇报情况,提出建议,组织协调,大都是通过口头表达进行的。口头表达,要力求做到谈吐把握分寸,说话讲究艺术,语言恰到好处;文字表达能力是政工干部的基本功,或叫“看家本领”。一名合格的政工干部必须具备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能够熟练地驾驭文字,准确地表达言辞,写出主题鲜明、观点正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文从字顺、简洁明快的各种公文。写东西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差事。每一位政工干部都要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字能力,特别是对一些平时用得比较多的文体,如通知、请示、报告、会议纪要、领导讲话、经验材料等,要准确把握其特点和写作要领,随时完成好领导交办的任务。

(三)调查研究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调查研究是政工干部的经常性工作,也是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方法。政工干部作为综合部门的一名人员,要主动向本级领导提建议、出主意。要想所提建议可行,所出主意合理,必须通过调查研究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领导决策,有利于问题解决。具备调查研究的素质和能力,是对政工干部的基本要求。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情况的深入了解、透彻分析和对事物规律的正确把握上,从而得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正确结论,向领导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为领导决策服好务。目前,有些政工干部,只会办具体事,不会给领导出主意、想办法、当参谋,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深入调查研究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各级政工干部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根据工作任务,结合当前公安工作热点、难点问题,合理确定调查研究的主题和对象,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深入警种部门和基层所队开展调研,抓住典型,解剖麻雀,把上级指示与本单位实际相结合,提出看法,拿出办法。

(四)组织协调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指政工干部根据领导意图,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组织各项活动、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协调是政工部门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也是政工干部应当具有的一种基本能力。协调是一门艺术。同样一件事,由具有不同协调能力的人员去办,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有时不仅会因一字之差,一个说法不当,影响协调效果,而且往往会因表情和语气不妥,导致应该协调好的事情,出现了难题。因此,政工干部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提高协调能力,特别是要善于站在本级公安机关的全局上,合理确定协调的方式方法,熟练运用协调艺术,注意处理好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同级的关系,处理好与下级的关系,处理好与其他警种部门的关系,努力成为理顺关系的“润滑剂”,激发活力的“催化剂”,凝聚人心的“粘合剂”,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所属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单位凝聚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

(五)处理事务能力。会处理事务是政工干部的一项重要素质能力。这种素质能力是以丰富的经验,广博的知识、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处理事务能力,主要体现在“快、准、细、严、实”五个字上:“快”,就是迅速敏捷,高效率。领会领导的意图快,能抓住要害,领会实质,及时布置,尽快落实;对领导交办的事项快速反应,办事干净利索,雷厉风行,快节奏,高效率;办事过程中遇到困难,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办法解决,及时报告办理结果。“准”,就是准确地领会领导和上级的意图,准确地掌握真实情况,准确地把握自己的位置;吃透上级精神,摸清领导的真实意图,准确地传达领导的指示,正确地处理领导交办的各种事项。向领导提供情况准,不能含糊其辞;领会领导的意图准,不能似是而非。“细”,就是工作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做到考虑问题多向思维,提出建议多种方案,起草文件反复推敲,答复问题掌握分寸,安排工作多方商量。“严”,就是严格要求,严格标准。政工干部必须把严格标准、严格要求提高到党性修养的高度认识,严格规章制度,严守工作纪律,严格检查督促。“实”,就是求真务实,工作扎实,狠抓落实。求真务实,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扎实,就是说实话,办实事,讲实效,解决实际问题;狠抓落实,就是“言必信、行必果”,工作有部署,有检查,不把预测当现实,不把目标当成绩,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落实。

(六)信息化应用能力。指政工干部掌握和运用以微机为代表的现代化办公的能力。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重要举措。近日,公安部开通了全国公安政治工作信息网,为全国公安政工干部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作为一名公安政工干部要牢固树立政治工作与信息时代同步、以信息化引领现代化的观念,以开通全国公安政治工作信息网为契机,进一步拓展信息网络技术在公安政治工作中的应用领域,不断增强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现代办公的能力和水平。当前,提高政工干部现代化办公能力的当务之急是,在全面系统学习微机知识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不仅能利用微机输入文字、编辑文稿、查找资料,而且能利用计算机网络快速准确地上传下达文件,在此基础上,逐步达到会制作多媒体课件,会操作应用系统软件,全面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公安政治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篇2:公安政工干部应具备六种能力

——聆听全省农信社优质服务巡回演讲有感

1月12日,全省农村信用社优质服务巡回演在宜昌举行,来自全省农信社的9位基层员工讲述了身边优质服务的典范,他们的事迹让我感动。我是一名基层信贷员,长时间与各种客户打交道,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不断提高信贷业务素质。搞好信贷服务我认为要有“六种能力”。

具备熟知政策法规的能力。首先要认真学习政策法规,把握关键内容,严格按照政策执行,做到依令而行,不避实就虚,保持执行信贷政策的统一性、严肃性和自觉性。同时,信贷人员要善于总结,对执行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问题和相关现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便于信贷决策工作的日臻完善。

具备专业服务的能力。第一,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必须对国家的金融政策、贷款的基本原则、发放条件,贷款流程、贷款“三查”内容及要求、风险管理与控制等知识点都能熟练掌握。第二,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从客户受理到贷前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贷款审查、签订合同、输入客户信息、贷款发放、贷后检查、到期收回等环节,做到环环相扣、操作自如。第三,具有企业财务分析能力。一方面掌握信贷档案的收集与整理方法和五级分类的基本原则、基本标准、核心定义、分类的流程等基本的业务知识,另一方面能熟悉测算、分析企业的三大财务指标,预测企业的经营质态、发展趋势,发现和揭示企业的风险点,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资产转换周期、产品成本的摊销与利润的消化等知识点,了解企业报表造假的动机与方法,掌握识别企业假报表的技巧,最大限度地获得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

具备调研分析的能力。作为信贷人员,除了坚持常规的贷款“三查”外,还应突出对一些经济现象、工作现象做专题调研。要学会用辩证法的观念及逻辑思维方式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综合的、客观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不仅可以为领导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更重要的要以此来逐步实现信贷管理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的转变。

具备文字写作的能力。在与客户交流时做到口齿清晰、讲述通俗、用语规范、推理性强。文字材料上做到条理清晰、用词准确、内容详实、依据可靠、意见具体、说服力强。

具备相互协调的能力。农村信用社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信贷人员普遍偏少,但其服务的客户、业务量普遍较多,一个信贷员既要做好组织资金、调查放贷、评级颁证、贷后检查、催收维权、五级分类、调查统计、编制报表、撰写材料等日常工作,又要完成一些阶段性任务,如上级检查、工作验收等,工作异常繁忙,如何高效、独立完成各项工作?这就要求信贷员每月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每周整理出明晰的工作思路,按计划有条不紊组织实施。

篇3:公安政工干部应具备六种能力

首先, 合格的政工干部综合素质要“高”。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说具有政工干部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和职能, 新的角色提出了新的工作标准, 转变思想观念、突破传统模式、跟得上形势变化、向复合型人才发展……这就要求政工干部在抓好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 更要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 不断拓宽知识面, 努力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水平和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通过精选学习内容, 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专业知识, 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 才能全面提高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 具备研究政策和探索管理途径的能力, 适应企业改革发展和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其次, 合格的政工干部工作作风要“实”。一是要树立求真务实、勤奋上进的作风。政工干部要有针对性地多深入基层调研、了解情况, 要勤于动脑, 真抓实干, 将安排的工作谋划好, 增强处理问题的预见性。二是要树立精干务实、严谨高效的作风。要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工作, 善于抓重点、抓关键, 成为多面手, 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树立亲和但不失原则的作风。要充分发挥政工干部的优势, 贴近职工, 有效沟通, 同时必须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党纪、政纪和规章制度, 严以律己, 清白做人, 踏实做事, 以一名合格党员干部的形象出现在职工群众中间。

篇4:谈企业政工干部应具备的工作能力

关键词:企业;政工干部;能力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工部门的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各级政工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在企业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处理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新情况,进一步发挥政工干部的能动性,政工干部亟待具备以下幾种能力。

一、思想洞察能力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政工干部队伍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改革事业已进入攻坚阶段,无论是在党政机关,还是在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大力加强和改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企业职工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政工干部的思想洞察力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因此,政工干部要对周围发生的各种情况作出及时的判断,把握好职工的思想动态,对企业的发展未雨绸缪。

这就要求企业的政工干部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从政治、经济、生活等多方面对员工进行沟通和教育,使员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去。同时,政工干部也要加强学习,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综合利用网络、计算机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开展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细微处着手,关心员工,关注企业,这样才能让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与员工的亲和能力

政工干部要深入基层,与员工进行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及时处理员工思想上的矛盾和心结,要把员工真实的思想状况反映给上级,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个别政工干部在工作中采取以权压人,欺上瞒下,不给员工说话的权利等极端方式,笔者认为是非常不可取的,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企业人心涣散,生产效率低下。政工干部要提高与员工的亲和能力,不能只停留在文件上,而是要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与员工打成一片,充分发挥政工干部的特长,对员工的性格、家庭情况做到心里有数。当员工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进行帮助。在工作之余,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为员工提供一个可以展示个人才能的机会,使员工真正感觉到政工干部和他们没有距离,没有陌生的感觉,这样才能够凝聚人心,增加员工工作的劲头。在特殊的工作岗位上,政工干部要做到心中有本账,对每个员工的特长熟记在心,工作中对员工多加表扬,这样才能使员工不断提高工作热情,企业的发展也会在和谐的氛围中显示出勃勃生机。

三、团结协作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几乎是每个应届毕业生求职简历上的必备字眼,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才能做到呢?这恐怕就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吧。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团队分工越来越明确,不同团队之间的团结协作也渐渐成了政工干部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报告单需要签字时,经营管理处要求先让财务处签字,财务处要求先让直属领导签字,而直属领导又要求经营管理处先签字等“踢皮球”的现象,这就反映出我们的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分工还不够明确,部门之间协同工作的意识还比较薄弱,甚至一个部门中也会出现水火不容的情况。

这就要求我们企业里的政工干部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先锋作用,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不管在哪个部门,都要以企业生产为重,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在工作中不带情绪,不抱怨,使员工能够看到我们这种健康的工作方式。

其次,要努力协调各个部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使不同部门的员工之间能够相互协作,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在工作遇到困难时,政工干部也要及时和行政干部进行协作,理智地处理好权与利的关系,不能和行政干部各自为政,甚至是“当面搭台,背后拆台”,这样都会给企业管理和员工的情绪带来严重的影响。

四、不断学习的能力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企业的政工干部,我们打交道的对象是企业中的一个个员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生产关系的变化,员工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何能够及时地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就要求政工干部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在实际工作中,要敏锐地观察员工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自己的欠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在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和心理学等领域获得专业的知识,使我们在给员工做思想工作时能够旁征博引,提高员工的认同度,在企业思想政治领域中树立起全新的形象。

企业政工干部不但自己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也要能够组织员工,发挥每个员工的智慧去学习。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革新技术,产品也要不断推陈出新。这就要求企业从管理者到员工都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然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就会被对手超越。政工干部一定要能够从思想上去提高员工对学习能力的认识,正确地进行宣传和引导,不断把企业创新推上新的高度。正如拿破仑所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第一种是剑,第二种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有力量。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才是有能力的人。企业政工干部只有在思想上保持领先地位,才能在给员工做工作时立于不败之地。面对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工干部的政治思想先锋作用。

五、结束语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必须紧紧抓在手上。政工人员要把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职责,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才能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收到实效,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营造和谐的环境。

篇5:公安政工干部应具备六种能力

提高政工干部的能力素质,是加强监狱党组织能力建设、实施人才战略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监狱整体建设水平的先决条件。从当前监狱政工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看,应着力提高六种能力。

一、提高管思想、抓教育的能力

政工干部首先是党务工作者,牢牢把握监狱的政治方向、确保党对-监狱的绝对领导是其首要任务和根本职责。

实际工作中,有的同志忙于日常事务多,做思想政治工作少:有的就事论事多,理性思考少,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战略意识不够强:有的把经济和管教工作当作“硬指标”,把思想教育当做“软指标”,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有的感到行政手段见效快,乐于用命令指示代替说服教育,不愿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有的面对纷纭复杂的形势变化、各种思潮的激烈交锋、社会矛盾的此起彼伏和监狱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表现出“一筹莫展”、“消极等待”和“无所作为”,个别的甚至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效果产生怀疑。针对上述情况,应该引导大家提高三个认识,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新阶段政工干部肩负的使命任务,充分认识当前监狱思想政治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要求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民警思想的日益活跃,要求政治工作只能超前,不能滞后,自觉把管思想、抓教育贯穿于监狱民警队伍建设的实践中,贯穿在经常性工作的落实中,贯穿于民警立身做人的日常养成之中,积极为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提高民警队伍的整体素质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

二、提高育人才、带队伍的能力

政工干部是监狱民警队伍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和带头人,能否打造一支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人才队伍,形成人才辈出的好局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思想观念上,要强化“园丁”意识,牢固树立培养人才是政绩、忽视人才培养是失职的观念,重使用、轻培养的认识偏差。在舆论导向上,积极倡导凭素质用人、看政绩用人的用人导向,按照正确的标准选人用人,不因个人好恶取舍选人用人,旗帜鲜明地反对跑官要官、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真正把广大民警的心思和精力引导到学习成才、干好本职、成就事业上来。在培养渠道上,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依托院校培养与在职培训互补、基础教育与继续教育衔接、岗位实践锻炼与个人提高联动的路子,把有限的资源、有限的经费、有限的时间用在最需要的知识补充上,用在最需要的人才培养上。在政策措施上,通过完善各项奖惩规定,争取政策,采取措施,真正把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引进来,把监狱中的优秀人才留下来,形成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要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尊重人才的精神追求和物质需要,政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帮助、生活上多关怀,积极为人才成长解除后顾之忧。政工干部要做成才的表率,带头勤奋学习,带头扎实工作,带头创新实践,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凝聚和感召人心。

三、提高搞研究、促创新的能力

创新发展是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时代变革对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从实际情况看,一方面,、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使监狱民警成分发生改变,给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信息社会增强了民警获取各种信息的自主性,给政治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多彩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民警行为方式的多样化,给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考验;推进中国现代化监狱建设提升了监狱各项建设的标准,给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功能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些政工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不解放、眼界不开阔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有的同志对监狱发展趋势和民警深层次思想问题认识不清、把握不准,有的同志驾驭复杂局面和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弱,有的同志在面临暂时的困难和挫折时一筹莫展无所作为,等等。

各级政工干部既要继承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又要切实把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搞清楚,把带来的深刻影响分析透,把解决的对策和办法想实在。如研究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领域的形势变化,探索坚定民警理想信念和加强党的能力建设的具体措施;研究建设现代化监狱的方法,探索现有基础与长远发展结合的有效途径;研究民警结构与成长需求的变化特点,探索全面提高民警素质的有效方法:研究新形势下从严治监、从严治警的有效机制,研究现代科技成果和各种信息资源的功能性,探索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等,不 1 断创新政治工作的内容、手段、方法、机制,使之更加贴近时代发展、贴近形势任务、贴近监狱实际、贴近民警思想,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四、提高抓典型、谋全局的能力

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激励作用,使典型经验正面上开花结果,对于指导和推动工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政工干部要把“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作为基本工作方法,围绕监狱全局和长远建设,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任务、不同岗位中培养典型,使典型与监狱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防止和克服随意拔高、与中心脱节或只重总结宣扬、不重推广运用的不良现象。

要适应形势抓典型,做到时代召唤什么、监狱工作需要什么、民警拥护什么,就弘扬哪方面的典型,用典型昭示主旋律、体现先进性,当前尤其要注重培养实践先进性要求、在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文明监狱-建设中创一流的先进典型。

要紧贴思想抓典型,紧密联系民警思想实际,做到出现什么思想倾向,就用什么方面的典型引导,使广大民警在学习典型的先进思想中产生共鸣、提高认识,懂得立身做人的道理。要结合任务抓典型,在监狱改造生产中、遇到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典型的骨干作用和表率作用,能够为完成任务树立标杆、增加动力、提供方法指导。要着眼全局抓典型,在各方面分别树立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先进单位、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青年岗位能手等不同侧面的典型,营造行行有模范、层层有榜样的比、学、赶、帮、超局面。

五、提高出主意、会协调的能力

政工干部既要善于把自己的思想变为工作的思路和大家的意志,又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群策群力开展工作。

在提升个人素质上,要努力培养具备宽阔的眼界、理性的思维、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科学的方法。看事物、想问题要站得高、望得远、想得深,头脑要清醒,脑子要灵活,思路要清晰,遇事有主见,克服人云亦云、随大流的现象。

在议事决策上,要结合上级指示精神和监狱实际情况,把自己的思想贯穿体现在各项工作当中,从而变为集体的智慧、形成单位的特色。在工作指导上,要帮助基层单位理清工作思路,掌握工作方法,提高抓落实的具体能力。对他们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出现的失误,要主动出主意、想办法,及时解决和纠正。在解决疑难问题上,采取难题会诊、座谈讨论等方式,发动群众贡献聪明才智,集中集体智慧攻关。在协调关系上,要协调好上级与下级、领导与下属、机关与基层、部门与部门以及监狱与地方、工作与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争取一切帮助,凝聚一切力量,解决监狱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

六、提高解难题、抓落实的能力

监狱工作千头万绪,但主要还是在经常性工作的落实上。经常性工作落实不好,容易造成问题堆积、矛盾累积、隐患沉积,经过由“量”到“质”的变化,最终导致小问题酿成大问题、小矛盾酿成大冲突、小隐患酿成大灾害。从主观上剖析原因,无一不与领导作风不扎实、精神不振奋、精力不集中有关。

要转变作风抓落实,把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当作领导干部的重要课题来实践,把狠抓工作落实当作讲政治的具体要求来体现。对上级部署的任务、党委既定的工作要立说立行,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防止和克服拖拉扯皮的不良习气。把队伍战斗力是否提高、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判各项工作落实与否的标准,深入一线视察实情、解难题、问实效,坚决摒弃蜻蜒点水和华而不实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篇6:驻村帮扶干部应提高六种能力

(2016-12-04 18:53: /王思铁

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内在要求,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全国选派驻村工作队12.80万个,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48万多人。针对贫困村村情千差万别、贫困现状表现不

一、致贫原因各不相同的情形,“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要解决好“干什么,怎么干”以及“帮什么、怎么帮”等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又迫切需提高自身的情感、学习、调研、干事、协调和自律六种能力。

一、提高情感能力

总书记曾经说过:“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就是适应社会能力。”情商,说的是人在情绪、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品质。“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这话是说给村官听的,更是说给广大党员干部听的。他还写过一篇专谈情感方面的文章:《树立五种崇高情感》。所以,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在须得提高的“六种”能力中,自觉提高情感能力,应当是第一位的。

(一)情感能力是什么?

众所周知,人们在完成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有所不同,所以,能力也就有了不同的分类。在现代汉语中,情感指的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等。情感在人的本能、传统、理性三种适应机制中,应属于本能和传统的综合产物。然而,由于理性能力可以被明确意识到,理性赋予自身以优先地位,而情感能力通常在社会合作中的作用被低估,特别是在基层是这样。

所谓情感能力,就是指理解、表达、感受、运用等等的素质。就一个个体来说,简单地测试你的情感能力,当你听闻或见到一起不正义的剥夺甚至侵害贫困居民利益事件时你是否有义愤感?当你获悉一起贫困中经由艰辛努力而成功脱贫的典型时是否被主人公所感动,还有很多复杂微妙的不宜贴上简单标签的情感触发事件,你的情感系统是否被调动起来。

这样看来,情感本质上也就个感情问题。生活中,总有这样的现象,有的人是个“急性子”,有时极端情绪化,有一点儿事情就耿耿于怀、反应强烈,这就严重影响了自己与同事的关系。假如别人对事情的看法与自己不同,就气急败坏,要么照自己的意见做,要么就不做。这种极端情绪化的人,完全不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更不愿做任何让步。如果,我们用智商与情商来作个判定,可以说这种人的情商非常低,处于亟待提高的状态。

(二)为什么要提高情感能力? 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为什么要提高情感能力?

一是由帮扶工作的性质决定的。向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是落实中央指示的需要,联系群众的需要,锻炼干部的需要,脱贫攻坚的需要,同步小康的需要。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干部驻村扶贫的职责任务,主要是“五个着力”:着力建强基层组织、着力推动精准扶贫、着力为民办事服务、着力维护和谐稳定、着力提升治理水平。要完成这一任务,特别需要增加同群众的感情,取得他们的信任。

二是由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总书记说:“感情是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不带着感情去做接地气的动作,就是‘作秀’了。有感情的同志下基层做工作,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那是一种温度。”他还说,“一个人对一个地方感情深不深,主要不在时间长短。焦裕禄在兰考工作只有一年多,但精神永存。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有了这份感情,只要在一个地方工作过,就永远不会忘记那里的群众。”

三是由提升自身能力决定的。贫困居民是最弱势的群体,他们虽然极为贫困,但又是扶贫的主体。扶贫者只有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才能和他们打一片,提高自己的情感能力,也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按期消除贫困问题。我们的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干部中不乏“能人”“强人”,但却缺少“有情人”。因此,特别要树立人有“男女、老少、职业、穷富”之分,但是人格尊严是平等的。提升自己的情感能力,自觉维护穷人尊严也是精准扶贫。

(三)怎么提高情感能力?

一是要带着深厚感情做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扶贫人始终要牢固群众观点,走进群众,融入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才能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就是对贫困群众应存尊重之念、展宽容之怀、守诚信之德、有欣赏之眼、能成人之美。无“情”未必真豪杰。“第一书记”、扶贫干部真能将情商运用得当,“刚性”政策,“柔情”操作,帮扶工作或可开辟一个新的境界。二是要坚持从思想和灵魂深处贴近群众。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与生俱有的,它是在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产生和培育的。要摆正主与仆的位置,真正从思想上把贫困居民当亲人,从工作上把贫困居民认可当标准,从行动中与贫困居民同甘苦、一条心,真正把以人为本内化于心、见之于行。三是要坚持与群众一起苦、一起干、一起过。为贫困居民着想,为贫困居民谋利,为贫困居民造福,与贫困居民一起苦、一起干、一起过,是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增进同贫困居民的感情,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化的号召上,也不能靠一时一事的热情和干劲,“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所以,要用制度规定常态化,推动服务贫困居民向规则之治深化,从而打造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扶贫团队。

二、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是个老生常谈的旧话题,我不说大家都会想到“活到老,学到老”。在这里,我们也没必要说这些大道理,只就面对的现实来说,学习能力是“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必须有的基础能力。所以,必须解决好“为何学、为谁学、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学习。从适应帮扶工作需要来说,不学习不行。“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从机关到贫困村,工作环境条件、对象范围、内容形式、方式方法、时间空间、包括工作的人际关系,都发生了改变。面对尚处“农耕时代”特点浓厚的环境条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群众、限期脱贫摘帽的刚性目标,要履行好帮扶职责任务,要完成好精准扶贫、村域发展、基层党建硬“作业”,要做好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帮扶群众的工作,仅靠原来脑子里装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向基层、实践、群众学习的能力。进农家门、说农家话、喝农家茶、吃农家饭、解农家难,和村民打成一片。从自身成长需要来说,不学习不行。派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贫干部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锻炼干部,让其在实践中成长。《党章》在规定党员义务与权利时,是把必须履行的义务摆在第一的,而必须履行义务的第一条就谈到要“认真学习”以“提高本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中“选拔任用条件”的第一条就谈到要“坚持讲学习”,第四条就谈到要“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总书记更是将学习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毋庸置疑,不学习很难当好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进而也很难胜任驻村帮扶工作。

从提高素质能力来说,不学习也不行。我们国家现在的农村,处于一个集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时空并存期。“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在村里的时间是有限的,你还得回到原有的单位或走到新的岗位,那里又是一个“天地”,那些爱学习的同事、同志,可能跑到你前面一大段了!靠什么提高自身素质?无疑是靠学习。毛泽东有句名言:“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修养品行从学习开始,学习以读书为根本;元代著名学者许名奎《劝忍百箴》中说:“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基,基础也。在安身立命的诸多本事中,学习是最为根本的。不管是哪行哪业,都应该以学习作为基础。用时髦点儿的话说就是“学习是人生的第一需要”。

(二)学习什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探讨学习什么的问题。针对“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来说,要联系实际,可能应抓好三个方面的学习。一方面,要学习系列讲话。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他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学xxx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政治理论和法律知识。这方面学习不好,就容易出现看问题眼光不高、分析问题不深、解决问题不准的问题。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成熟的标志,思想理论素质是干部素质的灵魂,是一个合格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首要素质。另方面,学习三农基础知识。“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要作好定位,你是贫困村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而不是别的什么村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是参与扶贫项目的规划者、设计者、实施者,所以,就要有一定的农、林、水、电、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生产经营知识,同时,能够找到相互之间关系,使项目资金投到关键处,让精准扶贫扶到根上、点上。

再方面,学习其他的知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颗针,到了村一级就都“扎堆”了,也就要求你“门门都要懂一点了”。当然,由于是给贫困村,给村民打交道,所以,特别要学一点如何提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的东西。总之,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学无止境,实践有益。

(三)怎样学习。对学习,《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其中也包含了学习途径和方法。学习问题,一是基础,二是方法,三是勤奋。对于“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第二点很重要,解决得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要做好四个结合,一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二是读书本和“读实践”相结合。三是系统学与重点学相结合。四是培训学和自我学相结合。对于我们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来说,更多的还是要靠自学,这是主要方式,坚持好自学,大有好处,必有好处。学习的方法很多,也因人而异。但有一条,都要下苦功夫、真功夫、长功夫。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要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职责、一种思想境界、一种人生追求、一种帮扶需要。

三、提高调研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陈云同志曾说:“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总书记经常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两个“九十”,对我们做好帮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一)调研是工作的基石。毛泽东同志有个著名论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所以,调研能力对我们“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来说,确实非常重要。

调查研究是指对某些问题和现象,通过某种方式方法,收集有关信息资料,进行推理、分析和综合,阐释事物真相、本质和规律,提出意见和对策的活动。调查的任务在于搞清“是什么”“怎么样”,研究的任务在于探究“为什么”“怎么办”。两者结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是认识和解决问题或事物的过程和方法。毛泽东同志还有句名言:“中国的秘密在于农村。”那么,我们脱贫开发的“秘密”在哪里呢?就是在贫困村。这是我们“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冲锋陷阵的战场、施展才华的平台。对这个战场、对这个平台必须要了解、熟悉,也就是要吃透村情、社情、民情,也因此也必须搞好调研。

贫困村、贫困户的情况是变化的,新问题、新情况、新事物也会不断出现,这也就需要我们去认识、去把握、去解决,所以,“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必须练好调研这个基本功,这是帮扶工作取得成效的坚实基础。

(二)调研的特点和要求。调研是一门学问,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一是指导性,调研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做好帮扶工作服务。二是针对性,对村、户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三是应用性,调研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就是说要为应用而调研。四是超前性,调研必须有战略眼光。五是操作性,思路和措施要可行,不能空发议论。六是时效性,要快速反应,不能时过境迁。

搞好调研活动的基本要求,一要求全面系统,从总体上把握调研对象。二要求事实清楚,了解事物的真实面貌。三要求数字精确,有基本的数量分析。四要求定性准确,把握准事物的性质。五要抓主要矛盾,进行重点分析。六要探索事物的规律,认识事物的变化发展。七要有综合分析,正反利弊都要想到。八要提出可行方案,提出工作意见和解决问题对策。搞好调研,特别是对重要问题的调研,做好了很不易。

要提高调研的水平和质量,到社入户了不等于调查了,调查了不等于研究了,研究了也不等于意见和对策就正确了,还要看实践的检验。调研是为了吃透村情、社情、民情,解决帮扶工作中的问题,所以,扶贫要讲质量,调研更要讲质量。

(三)怎么搞好调研。我们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就在村里,调研的方法、步骤显然与机关下来调研的方法步骤有所不同。当然也有共之处,譬如选好题,避免无效劳动;立个调研提纲,让调研有所遵循;讲究调研方法,争取好的效果;认真研究,产出好的报告等。

但是,我觉得,从“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的角色出发,主要还是要抓住调研的不同点。从目的上看,主要是为了解决本村内的问题,也或展示本村的成果;吃透村情、社情、民情,便于开展帮扶工作。从类型上看,有的是为争取资金项目的调研,最终形成给上级的申请报告;有的是为解决问题的调研,为村两委决策提供依据,有的是经验型的调研,为对外对上展示本村形象。从方式上看,主要还是走访调研,座谈调研,资料调研,等等。

搞好调研,关键在我们“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要以严谨态度,严格历练自己,提升理论功底、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待被调研对象的态度,要抱着甘当小学生的态度,虚心向村里的干部群众学习。

四、提高干事能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干事必艰辛,特别是在贫困村是如此。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都要记住:学、懂、信、用、干,干是根本,干是核心;事业是靠干出来的,进步是靠干出来的,有意义的人生是靠干出来的。

(一)干是根本。邓小平同志在改革之初曾告诫全党:“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总书记强调:“行动最有说服力。”从当年邓小平强调“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到今天总书记指出“行动最有说服力”,变化的是干事的历史方位,不变的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脱贫攻坚,脱贫需要实干,攻坚需要行动。只要思想上追求脱贫、行动上坚持攻坚,实干、苦干加巧干,我们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就能在行动中把握脱贫机遇,在行动中破解攻坚难题,将脱贫目标转化为实际举措、实际行动、实际成果,赢得属于我们脱贫奔康时代的新光荣。

(二)干要担当。最近,《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正式颁布,引起党内外高度关注。翻开仅1700余字的《条例》,问责之箭指向一个清晰的靶心——担当。记得早在这之前的2014年10月,总书记对云南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三句话”是对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概括和朴素表达。我们讲忠诚,就是干事;讲担当,也还就是干事。不担当,半点忠诚都没有。干高干低、干长干短是个水平问题,干与不干则是个态度问题。所以,干事能力是我们“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能力中的核心能力。

(三)干的内容。干什么,为谁干,怎么干?这是“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要考虑的。一要抓精准扶贫。坚持把“几个精准”“几个一批”落到实处。精准扶贫的根本是精准施策,要“点对点”“面对面”“硬碰硬”“实打实”地去做,这样才能提高针对性、聚焦性和有效性。二要抓村域发展。脱贫攻坚有两大功能,“一大”是重要民生、扶贫济困;“二大”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抓脱贫就是抓发展,抓攻坚也是抓增长。三要抓基层党建,通过“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四)干的方法。要干成事,关键是怎么干?从贫困村、贫困居民的实际来看,方法还是比较多的,譬如:把小事办实、把急事办妥、把难事办好、把大事办成,等等。当然,不仅要干事,还要“不出事“。在当前,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抓驻村与跑步相结合。干部接受派遣去扶贫,就应当尽心尽力,这是职责使命之所在,来不得半点含糊。一些地方还仍有“挂名”“走读”“空中飞人”的现象,驻村帮扶文件发了、会也开了、名单也有,人到村里“报到过了”,之后就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楼”了。驻村干部,一定不能忘了初心,要“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这才是群众期待的驻村帮扶,才是对精准扶贫要义的充分诠释。同时,也要抓跑步,就是要抽出时间,利用或创造机会,为贫困村争取资金项目,助推发展。要避免成天陷入在参加会议、填写报表材料里的现象发生,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会议”“报表”的“奴仆”。

二是抓质量与抓落实结合。扶贫与帮扶都要抓质量,在政策操作层面,应把握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这三个环节。精确识别是确保扶贫质量的前提、精确帮扶是确保扶贫质量的关键、精确管理是确保扶贫质量的保障。脱贫攻坚关键在抓落实。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帮扶工作就是要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帮扶工作,空喊口号、好大喜功、胸中无数、盲目蛮干不行,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手榴弹炸跳蚤也不行。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必须以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来检验我们的行动。避免“目标不明决心大,胸中无数措施多”的现象。三是抓传承与抓创新结合。既注重借鉴过去好的做法和经验,又善于结合新形势下帮扶工作的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把零散的做法系统化,以形成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新对策。扶贫干了几十年,有些好的作法,要传承,譬如,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五大扶贫工程”还必须这样干。但也必须创新,善于把上面的顶层设计与我们的基层探索结合起来,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和长期困扰帮扶工作的老大难问题等,使创新过程变成解决实践疑难问题的过程。既不能下面过了河,上面还喊摸石头;也不能上面叫摸石头,下面不下水。

五、提高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是我们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必备的能力。一个优秀的“第一书记”要想做到村民安心、上级放心、同级热心、内外齐心,必须要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这就要求不断提高理解别人的能力和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协调能力,是聚分力为合力的能力,是化解矛盾的能力,是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能力,是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力,是处理好各相关方关系的能力。我们说,要提高基层的执政能力、治理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具备很强的协调能力。

(二)协调工作的作用。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特别是“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须得把各方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潜能发挥出来,靠集众工之力开展工作。协调能力是很见功底的事。我见到有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虽有业务水平,也有敬业精神,但却缺少协调、沟通、交际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

(三)协调工作的内容。协调能力包括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两个方面。对于驻村帮扶干部特别是“第一书记”来说,这两方面都重要。客观现实就是这样,你到这个村,你的责任就是帮扶脱贫,而脱贫的关键就是资金和项目。正常的资金项目,分给谁不是分呢?就一定得分给你这个村么?这个时候,就看你的协调功底了。

(四)注重协调的对象。在村内,“第一书记”与驻村干部的关系,“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与村两委的关系,与社组干部的关系,与村民的关系;在村外,与乡镇的关系,与派出单位的关系,还有与社会相关方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取得各方对工作的认可、支持,主要是靠协调、靠沟通、靠交流。为了脱贫开发,把各种关系正当用起来,争取资源向所在村凝聚,也是协调能力的体现。

六、提高自律能力

“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凡成功者无不懂得自律。自律是修身立志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我们驻村“第一书记”、干部必备的能力。

(一)自律非常重要。自律是你可以克制自己的情绪而让自己行动的能力,也就是自我约束。从我走访了解的情况看,我们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在原单位多数都没在要害岗位,职务也不高(不像陕西省旬阳县城关镇李家台村的“第一书记”刘满堂,人家可是中核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但他有权也没乱用啊),手中也就没有掌握多少权利。但是,到贫困村,你就是上面来的人,你可就是“官”,肩负着精准扶贫、精准贫脱贫的责任,所以,自律能力就重点体现在遵守廉政法纪、遵守群众纪律方面,就是要严格按照“三严三实”自我监督、接受监督,管好自己、约束自己,为村民为作好表率。“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严以律己,是摆在我们所有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永恒课题,值得时时警醒、事事谨记。

(二)自律的主要内容。作为“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自律的内容,也应是多方面的。重点是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作为“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中的党员,要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非党员的要遵守《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等相关法规。涉及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法纪和道德,思想和行为,勤政和廉洁,是“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统一。从个人自律内容上讲,归纳起来主要是勤政廉政。也就是总书记所要求的:“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勤政就是干事,干事是干部的重要标准。想干事是德的体现,会干事是能的体现,多干事是勤的体现,干好事是绩的体现。干事还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忙而不乱,忙而有序。按职责办事,按科学办事,干实在的事,干有成效的事。

廉政也可以说是干净,不贪不占,清正廉洁。总书记在《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一文指出,领导干部要算好“三笔账”:一是算好“利益账”,坚持正确的利益原则;二是算好“法纪账”,坚持法纪原则;三是算好“良心账”,坚持良知原则。这也应当是做好自律的三条防线。要筑牢思想防线,决不能碰高压线。扶贫人一定要守住良心底线。

篇7:政工干部应历练八种能力

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政工部门作为队伍建设的主管部门,只有不断提高政工干部的素质,历练八种能力,才能有效应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

一、深刻理解领会意图的能力。政工部门是党委的综合工作部门,政工干部如果不能准确、全面、及时领会领导意图,指导工作就会偏离方向,抓落实就会出现差错。要领会好领导意图,必须做有心人。一是用心学。认真学习党政理论,学习上级指示要求,力求在与领导的同步学习中进行同位思考,打牢深刻领会领导意图的基础。二是留心察。注意从领导讲话中把握基本思想,从领导言谈中把握基本观点,从领导对事物和问题的处理方法中把握基本原则。三是细心问。对领导的指示,要注意了解背景,搞清缘由,吃准意向,对听不明、悟不透的,要及时请示,不能凭大概、靠感觉。四是静心思。要了解领导在不同时期,对不同问题上的处理意见,从贯性中分析领导思路,摸准领导意向。

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能力。政工干部必须学会调查研究,以取得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的发言权。一是善于从客观事物中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调查的开始,是确立调研主题的前提,也是提高调研质量的关键。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掌握真实情况,占有第一手资料。要善于小中见大,平中见奇,能从个别、局部现象联想到普遍性、全局性问题。二是善于从宏观上认识问题。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借助这个政治上的“望远镜”、“显微镜”去观察、分析问题。调查中要了解全局、关注重点,反复比较、科学判断,既要了解当前,又要知道过去、把握未来;既要掌握现实具体情况,又要清楚背景原因;既要有定量的分析,又要有定性的判断.以区分轻重缓急,找准解决问题的重点和关键。三是善于着眼工作需要研究问题。要围绕制约公安工作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围绕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查研究。要立足本职、结合工作,以解决问题、促进工作为目的,做到研之有理、行之有效。

三、掌握政策高效服务的能力。一是认真落实政策。政工干部要认真做好政策的宣传工作,以维护民警自身权益,积极主动地解决和处理问题,凡是政策有明确规定的,要主动搞好服务,抓好政策的全面落实。二是严格把握政策。要严把政策关,对违反政策、超越权限的事,绝对不能办;吃不透标准的事,不能轻易办;符合政策的事,要赶快办、努力办好。三是灵活运用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机关的支持,用足用活政策;加强机关之间的横向沟通协作,根据队伍建设发展需要,延伸政策,想方设法为基层民警办实事、解难事。

四、把握规律指导工作的能力。队伍建设具有内在规律性,政工干部要搞好工作指导,就要善于把握规律。一是把握变化规律,超前指导。提前摸底思考,适时提出建议和要求,把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思考在先、解决在前,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二是把握内在要求,具体指导。熟悉工作的内容、标准、程序,搞清内在联系和要求,即要教思路,又要教办法。努力做到解决一个问题,要让基层增长一份才干,处理一件事情,要让基层明白一个道理。三是把握特点,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单位的基本情况,不同工作和任务的标准、要求,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五、统筹兼顾协调运转的能力。一要熟悉协调的内容。要在协调上下、左右、内外关系中,熟悉经常遇到的需要协调的事项。二要掌握协调的原则。要顾全大局,按职负责,突出重点,积极主动,讲究实效。三要学会协调的方法。要未雨绸缪,成竹在胸,做好充分准备;要把握时机,沉稳果断,使之恰到好处;要严格程序,必要时请领导出面沟通协调,求得认同,取得理解支持。

六、语言流畅能说会教的能力。一是讲得清。讲话要有逻辑性,条理分明,让人听得明白。二是话要精。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语言精炼,切忌东拉西扯,面面俱到,拖泥带水。三是语言新。要探讨新问题,进行新思维,阐述新见解,不能人云亦云。要善于用群众的话,讲自己的话。四是谈得深。要调查研究,掌握情况,避免说外行话;要学会用脑,认真思考,加工提炼,避免说肤浅话;要登高望远,想全局、谋大事,避免说平庸话。五是说话慎。要清楚自己的身份,懂得职责和纪律要求,该说的一定要说到说好,不该说的决不乱说。

七、功底扎实善于写作的能力。不会玩“笔杆子”,就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政工干部。一是要博学。要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我军政治工作的理论、传统和经验;要学习历史、文学知识,了解现代科技知识,开阔视野,丰富语言,为写好打下基础。二是要勤思。事物在思考中感悟,认识在思考中深刻,思想在思考中鲜明,语言在思考中生动。思考越经常,头脑越灵活;思考越深入,论述越深刻。三是要苦练。真正的高手都是苦练出来的。有写作任务,要积极参与,勇挑重担;没有写作任务,要自我加压,做到时有所思,日有所写,周有成文。四是要精改。“文章不厌千回改”。初稿写成,要反复修改,看主题突出不突出,观点鲜明不鲜明,表述切题不切题,语句通顺不通顺,事例典型不典型,文字精炼不精炼。每改一次,都要有所体会,有所提高。

篇8:公安政工干部应具备六种能力

关键词:信息素养,政工干部,分析

当前,信息系统越来越成为政府、科技、教育、卫生、工业、农业等各行各业了解情况、数据统计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的得力助手。政工干部信息素养提高刻不容缓,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政工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从思维层面分析,政工干部信息素养的特点应当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信息的基础认知的层次,这个层次要求政工干部应当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从繁杂的信息中注意、发现有用和有效的信息资源,对信息具有敏感度和注意习惯。思维层面的较高层次是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综合信息、存储信息、表达信息和再用信息的能力。例如,教师能够通过网络搜索需要的信息并存储,通过图形处理软件对图片进行处理并用于教学,用数据库软件对学生的学习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使用多种媒体教学,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等等。这个层次要求教师懂得使用信息技术,能够以现代教育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手段、方法,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教学工具。

从技术层面分析,高校政工干部应当了解不同的信息技术工具的功能、用途,掌握常用的信息处理工具的使用技能。例如,网络资源的检索方法、网络资源的上传下载技能、计算机相关应用软件的使用、计算机外部设备的基本使用方式等等。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还应当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例如将最新获得的教学资源加以处理并上传到网上供学生查阅和学习。对于使用网络技术的更高要求是教师应当能够在网站上建立学习讨论区,提出要讨论的中心问题与学生探讨。

那么,高校政工干部应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呢?(一)转变观念态度,重点培养信息意识。网络是实现信息共享最有效的途径和平台,通过网络可以把信息提供者、管理者和使用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以数据库为核心,信息流出带头的整体,网络才具有更大的开放性。随着信息素养在生活、就业以及社会道德等方面作用的日益显现,原有的素养已不足以应付工作,原有的知识已无法适应时代,特别是对中老年高校政工干部应即时更新观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必须建立新的信息素养基础,以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当前高校政工干部有一个错误认识,特别是年龄偏大的政工干部,他们认为能不能跟上信息时代发展脚步,无所谓了,只要能说会道,能写公文,能为学校顺利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行了,这种错误认识导致广大高校政工干部对现代信息技术产生一种冷漠旁观的态度。这种认识是不对的,政工干部应充分认识到培养自身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增强信息素养培养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消除这种认识,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培养的主动性。

(二)通过多样形式学习,在实践中提高信息素质。提高信息素质一是采用个人自学,提高信息素质。过去管理教育模式已不再满足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网络教育应运而生,网络传媒的优势一是网络传媒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高校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可以通过网络,依据上下级隶属关系,以一级一级政治机关为节点组成网络结构,实现上下级机关的互联,资源共享和网上指导工作,大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二是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吸引力。但是政工干部要想通过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应当对网络知识有足够了解,因为只有这样,工作起来才能游刃有余、管理有度。这就要求必须加强自身学习。通过自己翻阅书本,向同事学习或是通过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学习,只要自己敢付出,肯付出,就一定能够取得丰厚的回报。二是采用多人集中式学习。学校可根据自身需要,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对政工干部进行集中学习研讨。这种多人学习方式,便于相互学习,激发灵感,教学互动、良性提高。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未来信息化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政工干部人才需要的紧迫性,将信息素质视为提升政工干部能力的关键一环。同时,还必须强化信息意识的重要性、信息素质在履行岗位任职中的重要作用,使他们认识到信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作用,让信息意识深入人心,使高校政工干部能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永国,亢晋勇,周宁,21世纪高被教师信息素养加借养和提高,忻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0卷第4期,2004年8月

[2]张爱珍,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浅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第14卷第6期:第108一117页,2004

[3]尤甜,论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第21卷第5期,2005年5月

[4]伏秋平,浅论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与职业,第14期,2006年5月

上一篇:男人的调侃网络经典语录下一篇:江苏省苏州市蓝缨学校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题 (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