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兴趣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024-08-02

浅谈兴趣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共12篇)

篇1:浅谈兴趣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兴趣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够成就兴趣者的事业。伟大的物理学家瓦特、家因匠坦,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苹果公司已经故总裁乔布斯,不无是兴趣引领他们走向成功。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兴趣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垢各个环节都有很多可利用的兴趣点,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去挖掘

篇2:浅谈兴趣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素质教育”思想提出 的,“兴趣教学”这一观点也很快提了出来,也的确有很多人欣然采纳,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实,“兴趣”不但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也可以在日常学生管理。中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初中谈一个粗浅的看法。

一、“兴趣”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增强课堂活力。

几十年来的“应试教育”已经在一部分老师头脑中打下了深沉的烙印。老师讲学生听,认真记笔记,学生可以学会课堂上教师讲的所有内容,但遇到没有讲过的问题,就往往不能解决。

究竟该怎样激发学生的思维呢?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让学生对所学学科产生 ,他就会积极投入、主动思考。有个语文教师在讲授《怀疑与学问》一课时,采用了这样一个导入法:上课之前,让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晚进教室,上课后,老师就对全班学生说,那名好学生因为偷盗而刚刚被公安机关带走。立刻全班的学生就活跃起来,都感到惋惜,有人觉得不可思议。就在学生们发表各种感想的时候,老师让那名学生走了进来,并引入课题,说:“这样一名学生怎么会做这种事呢?你们在生活中,应该善于思考,敢于怀疑,这样才能做好学问”。经过这样一番指导,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当然,这节课整个过程都进行的非常好。不但理解了所学课文,还掌握了学习方法。相信,这些学生今后在学习中一定能够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兴趣”可以增强教师人格魅力,改良师生关系

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教师,听课兴趣高;不喜欢某位教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其实学生们不喜欢的教师往往都是态度认真、工作负责的教师。只是他们在这中更多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没有适应学生的性格特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讲的再细致、再全面,学生不愿学、没有学会,我们的工作就没有价值。当然,我们不主张用低调迎合学生,但我们可以用很多方法使学生对我们产生兴趣,从而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改良师生关系。

“什么样的教师是一个好教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学生家长可能会说“能够使我有孩子考入重点中学或升入大学的教师就是好教师。”中学校长可能会说“能够忠于自己的职责,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人师表的教师就是好教师。”而一位家中没有孩子上学的普通人可能会说“会教书的就是好教师。”让我们不妨听听学生们是怎样描述他们感兴趣的老师的。

学生甲:A老师在讲数学时总是充满着活力和激情,神采飞扬,讲课就是说评书,讲得很有趣,那样的学习很有吸引力。因为你听起来不感到厌倦,学起来就觉得很容易。

学生乙:当你有困难的时候,可以时问B老师,他会耐心听取你的问题,并提供帮助,他不会像其他老师那样向你发怒。

学生丙:D老师有吸引学生注意的特殊的思维方式,他能调动学生的脑子在“转”,在“想”。他有一种讲解的特殊方式,使你不容易遗忘。

学生丁:E老师的影响出自他给我们大量不平常的作业,当我们在讲非洲的时候,他会想出一个主意,让我们去研究到哪去旅行,该做哪些事,我们不得不去旅行社并寻找氖的有关资料。因为他要我们告诉他,我们想去哪儿,想在那儿看到些什么。我们甚至还要告诉他,是坐船,乘飞机,坐汽车或者是骑自行车,到非洲旅行一次的费用是多少……他真正打开了我们的眼界。

学生对老师的兴趣,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有这种人格魅力的老师不但可以有效地进行教学,还同时能改良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三、“兴趣“可以活跃校园气氛,开发学生潜能

中央电视台曾经推出一档节目叫”纸板椅大赛“,用纸板作材料,运用几何和物理学的有关知识,加上美学观点,考察参赛选手的纸板椅的美观和结实耐用程度,这次比赛吸引了很多人参加,其中不乏中学生。这种活动也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开展这种活动,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可以活跃校园气氛。很多学生都觉得单调的英语字母和枯燥的数学符号远没有电子游戏和网吧交友来得有趣,于是这种趣味把他们的注意力带到了校外。而学生是有表现欲的,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欲望多举办一些科技的、体育的、文艺的活动,如创造发明活动、运动会、书法比赛、作文大赛等等,既满足了他们的愿望,又增强了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在校园中形成一种比较高尚的文化氛围,从而活跃校园气氛。

其次,这些活动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

我们学生的潜能无疑是巨大的,同样也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节目,是小车爬坡比赛,中学生自制的小车不但爬上了90的陡坡,还爬上了120的陡坡。这在一般人恐怕是难以想象的,但他们确实做到了。这样的学生学习成绩即使不好,我们也无法否认他们是一个人才。

当然,人才要有好的环境才能成长起来,就像一粒种子,有了适当的条件,才能发芽、成长,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为这些有特长的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其成长,决不要轻易将兴趣的萌芽扼杀在摇篮中。

篇3:浅谈兴趣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 明确学习目的

在刚刚开课时, 要使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科学不单单是为了考试, 而是为了了解自己本身和所生活的环境, 解释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要达到这个目的, 可以结合课本内容用大量的生活实例和生物技术新进展来加以说明, 例如农业生产、家庭生活、生老病死、器官移植等学生感兴趣的实例, 都可以用来说明学好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及其实用性。

(二) 生物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1. 多媒体教学:

生物课程内容有许多知识和生理过程是很抽象的, 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 这时就要采用多媒体教学, 变抽象为直观。例如光合作用、生殖发育等教学内容, 这些内容在教学中是无法观察的, 因此要采用多媒体形式来形象演示这些生理过程。课件可以发动学生制作、或上网下载, 录像资料可以从电视上录制, 如中央电视台的《走进科学》《动物世界》等栏目。

2. 例证法: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用社会热点、农谚俗语中大量的实例来对相关生物知识进行讲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解植物对水分、无机盐的吸收和利用时, 可以通过“有收无收在于水, 多收少收在于肥”、“庄稼一枝花, 全靠粪当家”等农谚, 说明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的重要作用;只要细心观察, 并和生物知识相联系, 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典型的事例。

3. 类比法:

科学史上很多重大发现、发明, 往往发端于类比, 类比被誉为科学活动中的“伟大的引路人”。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进行类比, 可启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例如在讲解生物细胞的结构时, 利用类比的方法来使学生理解。如整个细胞, 就是一所学校, 每个教室就是一个细胞器, 细胞核就是主管教务处, 负责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 学校的围墙和大门就是细胞膜, 负责相关人员的进出, 各个教室都在按教学计划正常的上课。这样就使学生明白了组成细胞的各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 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 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因此, 类比法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 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中起到举一反三的好效果。

4. 角色扮演法:

根据教学内容, 让学生扮演角色,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进入光合作用的教学内容之前,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身份, 现在你们就是种植大棚菜的农民, 作为农民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使自己的蔬菜产量高) 如何才能产量高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 就可以给蔬菜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 提高产量。其它的教学内容都可找到合适的角色让学生来担当,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三) 生物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人人尽知, 但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老师的重点研究的问题, 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1. 注重感情投资, 激发兴趣。

如果学生对教师感兴趣, 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也就是所谓的爱屋及乌。因此, 老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感情投资, 做到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而不是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师道尊严、不可侵犯的样子来。同时课余时间还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 和他们讲讲生物领域中的各种各样的趣闻, 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这个老师, 进而喜欢生物学科。

2. 给每节课开好头, 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对每节课的开场白应该仔细推敲。要使开场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就必须根据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如第一节课来段精彩的开场白, 可以讲讲神秘的奇花异草, 动物的一些特殊行为, 其间还穿插一些生物学家的趣闻逸事。这样旁征博引、深入浅出, 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 学生自然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3. 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 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 这样不仅可以使知识掌握得牢固,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如讲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大分子不能通过时, 让学生想想家里腌大蒜时的做法, 为什么要用开水烫好后才用白糖腌制?种菜施肥时为什么要松土?再如, 讲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后, 让学生分析新疆的哈密瓜为什么那么甜?当这些问题得到解答后, 学生不仅仅掌握了知识, 兴趣也更浓了。

篇4:浅谈兴趣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是重视学生兴趣的形成。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认识到,教学效率的提高,只凭教师单方面是不行的,强行灌输或强化训练也是行不通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强调教学的实用性、增强内容的趣味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切实处理好以下的辩证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重在“学”,要化“教”为“学”。这是教育思想的调整。传统的英语教学,偏重于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费力不讨好。只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转变老师要他学为他自己要学,并努力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与方法,才能使他们真正学好英语。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自学。每教一种语法,一定要学生先自己阅读,将自学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再与同学讨论解决,如果还不能解决,则上课时集体讨论解决,老师略加点拨。这样学生才学得牢固、踏实。

死与活的关系。“死”与“活”,重在“活”,要化“死”为“活”。这是教育目的的调整。传统的英语教学,偏重于知识的掌握,死记硬背,不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不切合生活的实际,学习的效果也不好。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是现代交际的重要工具之一,如果忽视它的实用性,那是教学目的的偏离。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运用,让学生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掌握知识。每教一篇课文,或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或让学生演示课文情境,或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实际训练。这样,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效果好。

外与内的关系。“外”与“内”,重在“内”,要化“外”为“内”。这是教育内容的调整。传统的英语教学,偏重于外在的表面的知识,忽略了内在的素质培养,许多学生一毕业,就把所学的所有知识忘得一干二净,并没有转化为自身的内功。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启蒙课内而得益于课外,或引外助内,外为内用,或内外结合,相得益彰。讲课中,以课外生活为引例,帮助消化课内知识。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掌握规律,迁移能力。

苦与乐的关系。“苦”与“乐”,重在“乐”,要化“苦”为“乐”。这是教育方法的转变。传统的英语教学,偏重于强调学习的刻苦,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乐趣的引诱。应该讲,那是良药,但却苦口。我们要给学生以良药,但可以以糖衣片的形式呈现,让学生乐于接受。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方法的多样、知识的实用、内容的趣味、氛围的热烈,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也学得好。

其次是分析学生兴趣形成的条件。人的认知与情感密不可分。不同的情感对学习有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感,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很大作用。人在愉快时感知较敏锐,记忆力较牢固,想象力较活跃。愉快教学正是适应了这个特点,能够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中学生正处在智商、心理和生理成长发育的多变时期,往往表现出好奇心强、喜欢模仿、愿意表现、争强好胜等特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了我们中学教师只能采取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因势利导。可以肯定的说,教学中切实处理好以上的辩证关系,是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我们要晓之以理,使学生愿学;动之以情,使学生爱学;授之以渔,使学生会学;激之以趣,则使学生乐学。下面我结合这些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激发兴趣”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希望能与大家共享。

篇5:浅谈兴趣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中方县中兴学校 张蕾

本文以怀化市中方县桐木镇一所普通乡村小学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5年所经历的过程进行疏理,期间碰到了许多问题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尝试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认识兴趣小组活动在学校学科课程中的意义,为促进兴趣小组活动发展,培养学生兴趣提供些许值得思考参考。论文对兴趣小组活动以及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简单叙述了其内涵,论述了在当前我国的教育背景之下小学兴趣小组活动的价值取向与施行状况,并探讨了兴趣的影响因素、兴趣与需求等兴趣小组活动研究的重要问题。美术兴趣小组顾名思义,是将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基础较好,对美术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各班学生组织起来,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活动小组,各小学美术教师只要组建好一支美术兴趣小组,井组织开展好各项课外学习活动,对带动全校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人自从2011年开始组建第一批美术兴趣小组以来,我乐此不疲,在全校仅有一位美术教师,每周课时量达二十一节的情况下,都不曾间断过,其中缘由是因为美术兴趣小组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兴趣;小组;兴趣小组活动

一般来说,一所学校除了正常的学科教学以外开展的其他辅助教学活动,非正式教育活动,我们称之为课外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随之发生改变,以前的课外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现教育阶段我们把“课外活动”称之为兴趣小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就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为了培养更加全面且有特长的新型人才,就必须从小抓起。而“兴趣”是特长的最初阶段,也是特长形成的最有利的条件。众多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兴趣对于他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乡村小学的学生,所以我认为在小学生中建立兴趣小组,是一项很有实践意义的举措。

兴趣常常表现为一种内在的需要,人们的直接或间接需要都是由兴趣所引导。人们对某些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了解这种事物的内在驱动力,并积极参与有关活动,并且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兴趣也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小学生在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方面,总会拿出自己百倍的精力、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其中。比如学生喜欢航模,那么一旦有闲暇时间他就拿着航模玩弄,从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世界上任何哪一种课程形态在实施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尤为突出,在伴随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索,如何解决兴趣小组在学校所担任的角色,正确看待学校兴趣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兴趣发展的意义值得探讨。其中有以下几个特别的作用:

一、美术兴趣小组能激发最广泛的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兴趣

由于兴趣小组成员都来自全校各班级,每一位学员所参与的活动都会引起全班同学的关注,每一位学员在学习中,所取得的成绩和提高,同学们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每当一件好的美术作品完成之后,都会引来不少同学围观,许多同学眼中流露出赞赏的目光和羡慕的眼神,使更多同学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和迫不及待的欲望,恨不得马上参与进来这此主要表现在小组开课一段时间后,还有不少同学中请参加兴趣组学习的情况,整体上,大部分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认真得多了。

二、兴趣小组的活动,较大程度的活跃了第二课堂,陶冶了学生高尚的情操 美术兴趣小组成立以后,每星期定期开展两次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员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新技法,还可以进行兴趣制作和绘问创作。经常有学员由课外活动时间学到晚自习预备铃打响才依依不舍地离去的情况,真可谓废寝忘食。有时问范问的时候,小小的活动室常常被围观的同学们围得水泄不通。与学员们轻松愉快的作问,共同分享着成功的快乐,真是其乐无穷,胜饮甘露

三、美术兴趣小组能促进全体学生美术作品质量的提高

由于兴趣小组成员的选拔是以具有浓厚兴趣和较好的美术基础为前提,学员兴趣足,基础好,起点高,再加上参加过较为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全体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思想的交流,每学期我们定期举行一次全校学生美术作品展览,井选送作品参加县一级的小学生书问大赛,井取得了二、三等奖各一名,县级奖多名的好成绩。另外,每年一届的全国小学科学幻想绘画大赛,我校均有作品参加,取得国家级二、三等奖各一名,省级一等奖两名、三等奖一名,县奖多名的好成绩。整体而言,美术兴趣小组在美术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火车头的作用,学生美术作品质量显著提高,得到广大师生、学校领导及众多家长的好评。

四、兴趣小组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美化校园环境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兴趣小组成员大部分是各班美术尖子,可承揽各班级一切美术事务,例如:黑板报的编排规划、刊失的设计、绘制以及美化等}_作,墙报的布置与更新,各种文艺活动的安排和策划,班级文娱活动场境设计只要组织好他们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便可以承揽班级乃至全校的大部分美术事务,起到丰富校园生活和美化校园环境的作用。自从兴趣小组成立以后,各班级学习环境与生活面貌焕然一新,校园环境也有了很大改观

五、兴趣小组可为更高一级学校培养美术人才和为社会培养所需的美术相关人才

在我6年的教学生涯里,所教过的学生,有毕业于各类美术院校走向各种工作岗位的,比如:美术教育岗位、装演设计岗位、工业设计岗位等等,有从事与美术有密切联系的职业的,例如:室内装修、广告设计、工艺制作等等。他们都凭着对美术执着的追求和热爱,凭着较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迈向成功,他们都曾经在美术兴趣小组这一摇篮,度过他们艺术的童年。

六、美术兴趣小组还是学校美术事务的应急特别行动小组

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只要充分认识到美术兴趣小组存在的价值和作用,美术兴趣小组完全可以承揽很多学校内外的美术事务。而且还能做得很好。比如,在学校举办的各种文娱活动中,舞台美术设计与布置,校内庆典和各种集会活动场地的规划和安排,都可以交由他们去做,让他们在成长中,得到锻炼,在教师引领下茁壮成长。让人难以忘怀的是每一学期的全校美术作品展览的情况,从作品筹备到展览结束,无时无刻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从他们各人参赛作品的构思、构图、起稿绘制,到作品完成;从帮助、辅导同班同学完成作品,到设计绘制展览宣传海报;从到处张贴展讯广告到布置展览;从展览开放守护到结束撤展。自始至终基本上都是由他们完成,教师只负责指导工作。美术兴趣小组能成为学校美术事务特别行动小组的作用,在一次次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七、美术兴趣小组能推动素质教育的尽快实现,是引领全体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领头雁

从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次作业到每一件参赛作品的完成,都凝聚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记忆、思考、追求和想象,对未来的创想、设计、规划和如何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和措施,表达了学生各自美好的需求和愿望。每一件作品都最大程度地培养和发挥了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的能力。在美术兴趣小组的带动和影响下,各班同学竞相学习,积极参与,耐心细致的生活习惯初步形成,作业质量普遍提高。加快了索质教育的实施进度,更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篇6:浅谈兴趣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生有着天性爱玩,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特点,新知的学习中如果带有故事的可爱人物和动人情节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对老师来说,这样的教学是有趣的,是寓教于乐的,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学生也自然就会带着积极的情绪投入到教学中来,互动的教学是老师所最期待的。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是愉悦的,是主动的,因此也一定是事半功倍的。教学中不仅要收集各种有趣的故事,更要学会自编故事,并不是每个教学内容都有相应的故事与之配对。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的便捷获取尽可能多的趣味故事,也可以自编故事情节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从而一改数学学习枯燥的现状。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没用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枯燥的学习会让他们对学习失去热情,我们要做的是通过故事让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数字的认识时,我把喜羊羊、海绵宝宝等小学生所熟悉的动画人物运用到数字认识中,小孩子对动画人物有着很深的感情,容易产生共鸣,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更加活跃,学生自然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了,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会慢慢接受数学,爱上数学。

2在游戏活动中导入数学教学

小学生还处于好动、爱玩的成长阶段,小学生在玩游戏时,身心都是出于轻松的状态,也是大脑最为活跃的时候,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不能再采用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学生不仅会抵触这种教学方式,还会因此讨厌数学,最终会导致教学质量低下。教师如果采用趣味性教学,以学生的兴趣为先导,结合知识进行教授,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会对数学产生好奇的心理,从而想要进一步的对数学知识进行了解,尝试数学的实践应用。比如教师在进行“元、角、分”这一章节的教学时,老师可以采用玩家家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老师扮演小贩,学生扮演爸爸、妈妈、儿子,教师将一些玩具标价,给学生准备一些圆角分的钱,让扮演“爸妈”的学生首先给“儿子”一定数量的钱,然后让“儿子”来买玩具,在这个游戏过程中,老师教授学生识别圆角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高兴的玩游戏,还能让学生快速的掌握数学知识,在愉快的氛围中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通过“动手”开发学生的智能

小学生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有限的,因此,在数学的学习中会遇到很多不能理解的情况,小学教师在课堂上要首先要解决学生这一问题,因此要加强小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的培训,从而让学生在能读懂题目的情况下进行自主学习,加深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三角形这一课程的学习时,老师可以带一些平时小孩都爱玩的积木进入课堂,让学生拼积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动手进行拼图,还能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形的了解。老师在学生进行拼图时,可以进行指导,为学生讲解三角形相关的特点等,全方位的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

4通过巧妙设计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业的设计形式不拘一格,只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将趣味性融入到作业中,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作业的作用就得到了充分发挥。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为例,针对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可以将作业设计为:小明在实验室作清洁,失手将一块三角形玻璃摔碎,三角形的玻璃一分为二,想去买一块回来,又不清楚三角形的尺寸,此时小明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对此问题跃跃欲试,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说选有一个角的玻璃,将角的两边延长,但玻璃的形状却无法固定;有的同学说,选有两个角的玻璃,将角的边延长,交于一点,此时,三角形的形状便固定了,问题迎刃而解。将作业融入一些趣味性,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总结

篇7:浅谈兴趣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兴趣培养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老师。培养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求知,这样学生们收效大。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巨大源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激发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尤其重要。而今,初中的生物学科面临边缘化,虽在升学考试中占一定份额,但是由于分值太少,课堂时间有限。

所以学生重视不足,成绩不佳,效果不理想也就不足为奇。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由好之者变为乐之者,我们的教学将事半功倍。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重新课导入的艺术性、科学性、重要性。生物是一门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联系的一门学科,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兴趣。如在讲《尿的形成》时,出示一个猪的肾脏,问同学知道是什么吗?有什么作用?并告诉他们:他们身上也有类似的器官,也有相同的作用,一个实物和一连串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起来。学生对本节课就产生浓厚的兴趣,焉有不学好本节内容的想法呢?老师再把所学内容逐一引导下去。

2联系生活,巧妙设疑,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思、疑是密切相关,辨证统一的。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我在讲《血液》时,出示一张验血报告单,问学生见过没有?谁能看懂?想看懂吗?一连串的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问题从生活中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激起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和思考。在思考中教师除了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发展和升华外,必要时师生间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间双向的智慧交流,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

3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有利于兴趣的培养

“亲其师,则信其道”。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学生对堂课的兴趣与积极性的高低,常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由此可见,高尚纯洁的爱,则是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启发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引导学生前进的路标。教师除了要有人格魅力外,在教学中,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生活上关心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

特别是那些成绩相对比较滞后的学生,由于他们生活经验丰富,相对来说,可能他们的生物学常识还由于其他同学。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微小的闪光点,让他们对我们生物老师产生亲切的感觉。而利用上课前的一点很少的时间,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听他们丰富的知识,赞赏他们,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尤其是对学困生更应多给他们关爱,多找出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

4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与我们参与活动的感官密切联系。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否会有长足的进步,常常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在过去教学中,多数是“照本宣科”教学,教师只是讲讲、写写,学生只是听听、记记,对知识的理解、认识的提高,很多都是抽象的、深奥的,很难真正搞清楚,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诸如电影,电视,尤其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电子白板教学。更是替代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传统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到会厌软骨在吃东西和说话时怎样起作用的,可以制作一个Flash动画,就可以把学生难以理解的科学知识通过生动形象动画说明白,而且学生易懂。

再如,讲到《输血和血型》时,出示大量的血型发现的图片,和车祸现场的混乱,急救场景,让学生犹如亲临现场和过程。让学生把动画、图象、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情景,使之有身临其境之感,让他们产生为伤者英勇献血的情感体验。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5巧妙结尾,激发学生的兴趣

篇8:浅谈兴趣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适当开展各种竞赛,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的学科特点注定了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要大量背诵单词语法等, 识记的内容较多。初中生天性好动, 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兴趣, 因此, 一味的让他们背单词, 记语法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 甚至对英语产生厌烦的心理, 这对于英语学习是十分不利的。因此,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初中英语教学者要注意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多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或游戏, 让学生在学习的英语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从而逐渐爱上学习英语, 提高学习效率。开展竞赛活动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竞技氛围, 从而全力以赴, 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 具体可以开展以下几种活动:

1.“词王”擂台赛。英语学习需要学生掌握较大的词汇量, 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教师可以进行一下小小的变通, 让记单词变成一项比赛, 为识记最快的学生颁发“词王”的称号, 让学生竞相争夺这个称号, 这一改变看似简单, 却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面对每一个挑战, 当背单词变成一种乐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自然提高了。

2.“口语最强者”争夺赛。在每一单元的教学结束后, 教学者可以根据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选择合适的时间开展复述课文比赛, 在参赛选手中选取“口语最强者”。这个比赛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学生只有在真正理解了文章的基础上才能对文章进行复述, 因此, 在学生准备参赛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掌握了文章的内容, 达到了自主学习的效果。同时, 英语口语能力对于学习英语的人十分重要, 这个竞赛可以让学生更加关注口语能力的提高, 为提高其英语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趣味教学, 寓教于乐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 俗话说:“All work and no playmakes Jack a dull boy.”要让学生真正爱上英语学习, 就要顺应其天性, 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 让学习的过程更富有趣味性。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时, 学习对其而言就不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因此, 初中英语教学者要寓教于乐, 采用趣味教学的方法, 让学生在玩中学。

1.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英语是一种语言, 工具性是其重要的属性特征, 在进行对话教学时, 教学者可以根据对话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英语, 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特定语句的使用场景更加明确。例如在教学关于餐厅用语时, 教师可以请一位学生扮演餐厅老板, 一位扮演服务员, 另几位扮演顾客, 让他们开展情境对话, 用这种方式进行对话教学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的进行思考, 了解不同身份的人物应该怎样表达。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角色扮演的乐趣, 同时又掌握了英语知识, 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2.及时克服难点, 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其进行鼓励, 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透彻, 就更容易对这门课产生兴趣, 因此, 教学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 对其不懂的知识及时给予讲解, 答疑解惑, 让学生顺利克服学习中的难点, 保持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三、在开展趣味活动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1.公平竞争和公平相待的原则。在开展趣味活动时, 学生当然希望得到老师公平公正的对待和打分。如果教师没有充分注意和揣摩到学生的这种心理的话, 就很有可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因此, 教师要做到“两公平”:公平一, 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 教师都应公平对待, 给予他们公平竞争的机会。公平二, 教师应充分了解到不同学生之间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个体差异, 激励学生发挥个性。

2.保证趣味活动过程在可控范围内。在开展趣味活动时, 教师如果不掌握好活动节奏, 就有可能超时或影响比赛效果。另外, 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容易产生强烈的求胜心理, 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 学生之间有可能引发矛盾。因此, 教学者要有效控制趣味活动的进程, 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 使英语课堂“有声有色”

要使英语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教学者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 相较于书本, 多媒体课件有更加生动直观的优点。利用音频可以为课堂创造特定的氛围, 利用影视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英语知识, 总之, 只要运用合理, 多媒体可以让初中英语课堂“有声有色”, 焕发活力。一个活力四射的课堂无疑会让学生更加专注, 学习起来更加轻松惬意, 真正实现让学生在享受的过程中学习。

总而言之, 英语学习应该是个快乐的过程, 初中英语教学者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对英语产生兴趣, 从而更容易地掌握英语, 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英.新课程教学设计[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刘倩.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开明出版社.2003.

篇9:浅谈兴趣在拼音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拼音;小学生;兴趣

大家都知道汉语拼音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学好汉语拼音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识字,还可以让孩子们说好普通话。对于刚刚离开幼儿园,进入到校园这个环境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拼音他们并不陌生,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初步接触到了拼音,可是他们却对拼音不感兴趣,因为缺乏新鲜感。我发现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孩子们不认真听讲、小动作等现象,导致孩子们拼音学习不扎实,阅读时出现读错音或平翘舌不分等现象。我思考很久觉得还是应该从教学方法上入手,真正让孩子们喜欢拼音,把学习拼音当作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要能做到这点,就需要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兴趣入手,加以引导,最终实现学好拼音的目的。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感受。

一、导入新颖,启发学习兴趣

每节课我们都需要用一些方法导入本课内容,比如:一些词语、句子、讲小故事等。目的就是让孩子们产生兴趣,然后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深入学习。那如何开好这个头,如何使学生在一开始就产生兴趣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如:教学ie ei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形象的画出ie ei两个“小蜗牛”,并告诉孩子们他们是兄弟俩,长得很像,一个喜欢向左走,一个喜欢向右走,所以他们很少见面。他们的妈妈经常把他俩弄错,可聪明的小精灵一看就能把他俩分清,孩子们,你们想知道小精灵是用什么办法把他们分清的吗?”这样,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教师抓住这一极佳的时机,导入新课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的教学课堂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可以借助课件展示,也可以设计互动环节来吸引孩子的眼球。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让孩子们能有兴趣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创设情境。如:在学习单韵母“a o e i u ü”时,我让孩子们上前面用我准备的道具来扮演这六个单韵母。孩子们兴奋极了,边扮演边摆出相应的造型,然后让下面的同学猜他扮演的是哪个韵母,演得最像的还有小奖励。孩子们完全沉浸在我所设计的情景当中,情绪高涨,注意力空前集中,而且还牢牢记住了这几个韵母,尤其在区分“u ü”时,扮演“ü”的小朋友把两个气球绑在了头顶,使孩子们一下就记住了“ü”的写法。比在黑板上反复地讲效果要好很多。

三、敢于质疑,培养学习兴趣

真理往往诞生在疑问之后,有疑问才能更深入去学习去研究问题。因此我常常鼓励孩子们大胆质疑,大胆发问,并和同学们一起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在讲汉语拼音第六课《j q x》时,以往教学时,都是由老师告诉学生 j q x 与 ü 相拼的省写规则。这次学习,我调整了教学思路,首先板书了这部分内容,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没过多久,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有的学生说:ju qu xu 中韵母 ü 上的两点怎么没有了?有的说:“本来韵母是 ü,只是书写时省写了两点。这是因为,再普通话里,j q x 不能和 ū 相拼,所以和 ü 相拼时,ü 上的两点可以省去。你能编个儿歌记住这个规则吗?顿时,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纷纷发言:小 小 ü 有礼貌,见了 j q x 就脱帽。小 ü 碰见 j q x, 去掉两点还念 ü……此时,连教师也不得不佩服学生思维的活跃。可见,为学生创设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四、多种形式,强化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切忌一种形式反复使用,孩子们会感到厌烦,从而失去对拼音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一些有趣的环节穿插使用,让孩子们既有新鲜感又能对学习产生兴趣。

在复习课上我用:“找果实”的方法让孩子们动起来,先在黑板上画三棵大树,分别写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在彩纸上写上拼音,用剪子剪下来分小组把自己的果实贴到黑板上,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果实贴正确的最多。孩子们在学习的基础上参与了动手游戏,真正做到了快乐学习。

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应用在拼音的教学环节中,例如:闪卡、打拼音扑克游戏等,这些环节的设计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还使课堂气氛十分的欢快,也使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喜欢学习,愿意学习。

总之,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只要创新地设计教学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就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学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人教版.语社版.小学语文新课标教材

[4]巢宗祺等.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篇10:浅谈表扬在教学中的作用

表扬是学生的心理需求,但是如何表扬才能真正地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呢?艺术的表扬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勇敢的展现自我。

首先,表面上的表扬语言要丰富。要给学生新鲜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学生答对了,教师可以这样表扬:“对!”“不错!”“好!”“好极了!”“行!”“可以!”“正确!” 学生回答有创意,教师可以这样评价:“够水平!”“真出色!”“多精彩的分析!”“你真爱动脑筋!”“多么独特的见解!”

其次,表面上的表扬形式要多样。教师除了用语言来表扬,也可以用肢体语言来给予评价:鼓鼓掌、竖竖大拇指、发自内心的微笑、连连点头、抚摸孩子的小脑袋„„要知道,教师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一瞥,学生心灵的深处便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

在教学中运用表扬的艺术。这对于鞭策先进,激励后进、肯定正确否定错误,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1、表扬应适量。一般说来,表扬都有一定的目的性,或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或针对其作业书写、思维方式等。只有恰当而准确的表扬,才能使学生明确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起学生的进取心和荣誉感,使大家产生一种羡慕、向往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反,信口开河、随心所欲的表扬,不但起不到鼓舞、激励的作用,反而会使教师威信下降。

2、表扬应适度。表扬应该语言准确、讲究分寸。表扬的基调的高低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该高却低,就不能激励先进,发挥典型、示范的效能;如果言过其实,就会贬低表扬的价值。表扬次数的多少,也应慎重考虑。

3、表扬要适时。表扬要起到应有的作用,还须及时并选择最佳时机。当一件先进事例发生时,教师应作出积极的反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特别是对后进生的表扬更要及时。例如,我班有个学生上学经常迟到、上课不专心、作业完不成,学习成绩也很差。但他非常爱劳动。有一次学校进行大扫除,他最后一个走进教室,手里拿着垃圾铲汗流满面,我趁机把他叫上了讲台,在班上大大表扬了他一番,全班同学都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从此以后,我发现他改掉了以前许多坏毛病,成为一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

4、表扬要挖掘。只要表扬能促进学生改过自新,不断进步,这就是可取的、成功的。有时学生做了一些好事,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他们自己却不一定能清楚地认识其重要意义。这时教师的表扬就不应该就事论事,只停留在事件本身,而应进行理论分析,挖掘其所蕴含的意义。

总而言之,表扬也是一门艺术,它要求适量、适度、适时和适宜,并能善于挖掘、发挥。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会用丰富多彩的语言随时随地、恰如其分、形式多样地表扬学生,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指出:“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的多。

对于学生来说,表扬就像小树苗成长过程中的阳光和雨露,尤其是对于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表扬会使原有的一点优点越变越大,缺点越变越小,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篇11:浅谈游戏环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生动有趣的教育方式才能吸引学生,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学到知识。游戏环节是最有趣,也是最有效的教学环节。通过游戏学英语,学生在快乐中学会语言,掌握语言,从而开发智力,在游戏中找到学习英语的兴趣。关键词:兴趣、游戏环节、学习英语

相对于初中、高中英语来说,小学英语肩负着启蒙和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重任,但由于教学对象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接受、分辨能力相对较低等,小学英语的教学就更为困难一些。那么,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如何在教育中添加“欢乐”这种调味品?我认为应在分析学生的年龄、心理、注意力等特征的前提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教学中要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要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实践表明,游戏教学环节正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活动。游戏既满足了学生的天性,又解决了学生“学与玩”的矛盾,它可以满足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强烈的需求。若能将知识融于游戏中,在课堂教学中把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游戏化,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在蹦蹦跳跳中学英语,那么学生就会学得快,记得牢,也不会觉得学习内容枯燥,乐于参与,自然也乐于学习。因此,游戏环节成了学生普遍喜爱的教学活动。

那么游戏环节在英语教学中有哪些作用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活跃气氛,吸引注意力。

英语是一种语言教学,既抽象又枯燥。而且大部分学生周围没有相应的语境,难免会使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感到陌生。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性较差。最多的也只能保持30分钟,况且长时间的有意注意容易使人感到枯燥乏味,投入程度也不会高。但是小学生的天性是玩,他们活泼好动,爱表演,乐于接受趣味性强的事物。游戏正好顺应了小学生之一特点,寓教于乐。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感官,用视听说写画唱等形式满足他们好动、好奇的心理,营造出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问候语时,刚开始学生都觉得新鲜,兴趣很浓,热情还很高,但随着句子越来越长,听讲和读的时间加长时,他们便感到很疲乏,觉得没意思了,注意力也不能很好地集中了。这时,我适时地加入了游戏环节,让学生自由搭档,两个学生为一组,让他们用hello,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等句型编写对话并练习。同学们忙得不亦乐乎,然后抽几组同学上讲台上进行情景对话,最后评选出最佳搭档,并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最终同学们在笑声中记住了这些问候语。

二、游戏环节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由于小学生爱动手、动脑,因此要给予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空间。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记忆、理解、书写,还要能够正确流利地说出来。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他们往往心里紧张,没有自信,不敢开口说,更别说在课后生活中运用了。要攻破这个拦路虎,首先必须给学生一个没有压力的轻松环境,消除内心的紧张与害怕,同时,鼓励他们进行语言交流,在运用语言与其他人互相讲话时,学习的内容会丰富起来,游戏就恰恰能够做到这些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unit2 GREETINGS时,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游戏游戏比赛。班上以排为单位,前后进行问好,轮到的同学必须战起来大声向后面的同学问好。所以,他们就把本课的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nice to meet you等句型掌握得很好并熟记。在课后,我要求学生与老师或同学见面时要运用这些问候语问好。经过我的表扬后,同学们对自己更有信心,每次开口说英语都特别神气。以游戏为形式的动态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孩子们爱学、会学、乐学,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了兴趣,增强信心。

三、培养情感,发展能力。

在教学中,有趣的游戏活动,可以养成学生热爱生活,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能够让学生有机会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生命活力和丰富想象力,创造力。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使其体验到团结、友爱、互助、荣誉感、责任感,进取心等积极的情感。比如,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使其学习表达各种社会角色的情感,在画画游戏中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美感,此外,游戏中还存在一个如何协调的问题,如何制定游戏规则和如何违反规则进行处罚的问题,学生们需要自主地讨论和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都得以锻炼,同时这队学生的独立性、正义感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只有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才能丰富他们的语言,语言才能流畅。游戏在英语教学中就起到了促进孩子们的思维发展的作用。在游戏的同时,还能够引导孩子们动用多种感观进行学习,将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在游戏中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在句子教学时,可让学生编儿歌。在编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启发学生观察句子的结构,继而大胆合理地想象,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我们的教学效果往往能得到意外的收获。例如:“I have„”I have a dog ,I have a cat ,I have a frog, in my hat.I have a pear ,I have an apple, I have an orange, I love them very much.„„练习时,再引导学生配以动作以及声音,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了,积极因素性就提高了。思想集中了,思维活跃了,自然也就记得快,记得牢了。因此,以游戏为形式的动态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孩子们爱学、会学、乐学,而且有利于师生之间、伙伴之间的人际活动关系和多种类型的交往。

五、游戏能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游戏不单纯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一个游戏的设计能突出重点难点,老师能在游戏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作出补救,有的放矢,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篇12: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提高学习兴趣 促进学习效率

河北蒙中

【摘要】:"多年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也证明,信息技术能够显著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特别对广大农村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犹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缩小教育质量差距,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1世纪,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是当前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提高了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过程策略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网络化。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概念,教师如何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以及如何实施有效整合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学科整合 直观

信息时代以迈进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国家“十五”期间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就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课程整合成了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新视点,也是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现代化的深入进行,信息技术更为其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高度交互、因材施教;信息量大、重现力强;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自主控制、操作简便等优势与课程整合,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固有的教育观念、思想、理论以及教学内容、方法、模式,毋容置疑,这是课堂教学的一场革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更好地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涵义。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给许多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成为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整合”是个新概念。“整合”中“整”这个语素。它包含了“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丰富内涵。“整合”一词,鲜明地体现了改革的召唤,强调了改革的力度。“整合”昭示着这样的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一番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整合”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而是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的现代化,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整合” 是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如何进行学科的整合呢?我认为,把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组合,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使教学活动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同时,还要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发挥“不可替代”功能,不摆花架子,要从实效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多发挥信息的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有利于教师的教。课程整合有了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持,能使课堂教学大幅度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直观教学是最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课堂中,我们合理开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围绕教学内容,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采用开放性、全球化的学习,思接于载,天马行空,任意驰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自觉地加入到获取知识的活动中去。例如英语课Module 2 shopping《How much milk do you want》一课中,教师通过演示Flash课件,运用直观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边看边学中,掌握购物时的对话,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一次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课堂教学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通过自由点击Flash课件中的学习按钮进行学习。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听课率和参与率,同时也为教师轻松解决了上课中准备教具而犯愁的问题;又如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制作互交式课件,对课文进行教学,教师通过点击课件中的图标,对学生进行教堂教学,极大的减少了教学的工作量,减少无笔化教学,运用有声有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无笔化,教师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学生的学习氛围得到提高,实现双羸的局面。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指导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关系,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就会出现教学偏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考虑的不是教师,更不是计算机媒体,而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就要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才能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如二年级语文教材《四季的脚步》一课教学,作者主要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及特征,把一年四季的悄然变换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有关四季变化的课件。在课前导入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你们知道四季是什么样子的吗?能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个季节?”问题时,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然后教师在演示课件的同时,进一步提出问题,“我们看看四季的变化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各个季节的神奇变化,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学习课文时,教师点击课件中的朗读按钮,让学生跟着优美的影音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阅读能力,感悟四季的美;再如三年级教材《东方之珠》一课教学中,教师先收集不少有关香港市场、美食、旅游、回归等的图片、文字,并利用PPT软件制作课件运用于教学中。教师先提出问题“大家看完后谁能说说图片中向我们介绍了香港哪些好地方。”然后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香港的美景(配乐),整体感知香港的繁华。学生边看、边说,课堂气氛好。在感知完香港的美最后,老师运用小导游的形式对课文各段落进行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然而在学习生字词的时候,通过点击相应的词语(琳琅满目

物美价廉

璀璨无比等出现特殊标号)解决了课文难学的生字词,为学生都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读打下良好基础。整堂课,学生在活跃、快乐、新奇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在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其自身在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获取大量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这样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仅培养了他们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还不断提高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需的一种基本素养。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儿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足以说明,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产生求知欲望,才能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常言道:“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就是要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知识量和恰当的信息量,让学生在获取知识中提高他们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能再观其特点。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这一个特点,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制作可爱的、漂亮的、有声有色的课件吸引学生。通过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全方位的感受,使抽象变得具体、静态变成动态,虚幻变成真实、想象变成可能,既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空间,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动起来。例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S版第七课《风》的教学中,互交式课件为学生提供了自学和巩固的条件。就像英语点读机一机,只要有电脑,学生自己可以通过点击课件学习课文,同时在学校没有记牢的知识点,只要课件上传到网络上,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找到相关课文的课件,在家也可以进行学习巩固。

在“整合”过程中,教师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这把“利器”,开展探索和研究性学习,通过人机互动、协作学习,把信息技术贯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大极限地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面对缤纷的世界,面对海量的知识,面对复杂的场景,成为老师能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展示无疑是最好的办法,通过网络搜索无疑是最快捷的做法。新课改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势在必行,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通过人际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很自然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然会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李健平:《整合学科教学过程构建信息技术平台》,《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7期;

上一篇:教师工作调入申请下一篇:湘少版五年级上册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