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景物作文800字

2024-08-03

描写景物作文800字(通用18篇)

篇1:描写景物作文800字

学校的老师们相约去旅游,妈妈也把我带上了。我非常高兴,忙拉着妈妈到超市买了一大袋零食。唉,什么时候去九寨沟呀?真急死了!

终于到了那一天,我们提着大包小裹先坐车去武汉,然后乘火车去成都,第二天我们还坐了8小时的大巴士才到了九寨沟。我的腿都坐麻了,唉,出去旅游是要付出代价的。

第三天一早,我们正式来到九寨沟山底下。啊,真是名不虚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入云的青山,此刻它们头顶上被云雾轻轻地笼罩着,就像带着漂亮的帽子,又像头顶飘渺的面纱。我想:如果我能爬到山顶,摘朵云吃,呵呵,美极了!

九寨沟最多最美的是水,沿途所到之处让人啧啧称赞的还是水!那水蓝的发亮,水面上倒映着青山。瞧!它俩在比美呢!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阳光无私地将自己洒在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水面立即射出了五种颜色,波光闪闪,青山也如同披上了一身昂贵的礼服。怪不得人们常说:“九寨归来不看水!”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海子,熊猫海、箭竹海等。那流畅的透亮的水,那青绿的树木,无不吸引游客们拿起相机纷纷拍照。还有很多汹涌的瀑布,其中我认为最吓人的是诺尔朗瀑布,它宽11米,落差23米。在那照相更要扶稳栏杆。由于瀑布的水花四溅,地面滑,而且人感到凉气扑面而来,好冷呀!

诺尔朗瀑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水急,那白白的水花争先恐后地从高空倾斜而下,让我真正体会到“飞流直下三千尺”。2、声音大,“轰”“轰”那里水花和石头永不停止的碰撞可苦了我的耳朵,老师们都连连惊叹道:“大自然好神奇!”“好美呀!”咳咳,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坏消息,妈妈的手机掉到瀑布里去了。情景回顾:看着这美妙的瀑布,我拿着手机照相。突然,手一松,手机掉到湍急的水中,我呆了,望着它被巨大的白浪,瞬间冲得没影了,差点吓哭了。还是妈妈安慰我:不要紧,还好不是人掉了。

“啊!神奇的九寨,啊!人间的天堂……”大自然真神奇,九寨沟给了我们无数的神奇!

篇2:描写景物作文800字

一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了,同学们陆续背着书包出了教室。我的心中依然不适意,就如一块千斤巨石压在一只蚂蚁上。窗外渐渐下起了牛毛细雨。校门口的同学都被接走。只有我一个人孤独地立在门口,如一根小草般无助。我期待着家人的到来。

不久,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的视线。只见父亲骑着他那“年事已高”的电动车缓缓向我驶来。我的父亲不高,和我一样驾着副眼镜,是一个平凡的医师。

车在我面前停下,父亲“刷”地一下来到我的身边,目光急切地盯着我,“没事吧?”“没事。”我答道。“对不起,爸爸来迟了。”他急忙脱下雨衣,为我穿上,说:“呵呵,出门时太匆忙只拿了一件。”

其实,在我读五年级以前,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位严厉的父亲。在我那时的眼里母亲是白天使,专门关爱,呵护孩子;父亲是黑天使,专门呵斥,教训孩子。直到我无能为力地捧着一道奥数题,请教父亲时,改变了我的看法。那一天的晚上,父亲熬夜苦攻奥数题,只为明天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不管是白天使也好,黑天使也好,他们都是在关心着自己的孩子,只是方法不同罢了。

穿上父亲的雨衣,听到父亲柔和的话语,我得到了一份安慰。与父亲一同上了电动车,忽然想起没有雨衣的父亲,顿时,眼泪流转在眼眶中,本不宁的心绪散了几分。

路上,雨水打湿了父亲的衣服,而我却躲在父亲的背后,没有受到一点儿伤害。此时的我,犹如一棵依靠在泰山后的树木,任凭风和雨在泰山上掠过,也不受到半分伤害,想到这儿,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篇3:作文景物描写例谈

一、色彩的描写

一篇好的作文,离不开色彩描写。 色彩描写在文章中可起很大的作用,如果缺乏色彩描写,语言就会显得干巴巴的,文章就不会感染人。学生们在作文时,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色彩描写:1. 自然环境的描写,大自然本身就是五光十色的,抓住它们的色彩特点,准确地勾画,可以使人如见其景,如临其境;2. 具体事物的描写,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物,它们都有自身特定的颜色, 应该引导学生在相关的作文时,写进文章中的事物的色彩,就应该具备它的独特色彩:3.对动物的描写,不同的动物外形各有自己的颜色特点,在习作时抓住它们的特点,加以准确地描绘,可以使人如见其物;4.对植物的描写,不同植物的外形各有自己的颜色特点,抓住它们的特点,选择准确的色彩词语,就可以把植物描绘得有光彩,使人更加喜爱。老师在作文教学时,应该让每个学生学会认真观察,作好色彩描写,使文章更生动,更感人。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 梨儿!”这段文字作者集中笔墨只描写了一种景物———春花,通过色彩对比, 写出了春花竞放的特点。

二、芳香的描写

芳香的描写,也就是通过嗅觉这个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如果对其独有的芳香进行精妙的用笔,就会起到怡神悦态的效果。如《紫藤萝瀑布》中说芳香是“浅紫色”的, 这里作者要写的是花香,是嗅觉,却用视觉的浅紫色来形容,这就使作者所描写的紫藤萝花更加具体可感,使读者对紫藤萝花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其语言更加的清晰灵动。如鲁迅的《社戏》 中的第一段景物描写:“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里就有嗅觉的描写,其中一个角度就是,从芳香落笔的,整段话文笔优美,情景交融,充满了梦幻朦胧的味道。作者充分调动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表现了自己看社戏途中的愉悦感受。

三、声音的描写

声音描写是写作的一项重要方面, 世上许多事物既有形态、色彩,也有味道和声音。人们在感知客观事物时,主要是依靠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器官,所以老师在教授学生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就不能只限于一个方面,而要发挥各个器官的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其中也包括声音的描写。同样在 《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其中,“闹”就是从声音方面,描写春天的, 和文章前面的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一起,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五彩缤纷、 立体感极强的优美画面。《木兰诗》中描写黄河流水声和胡骑的鸣叫声,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急迫、心境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斗气氛。

四、形体的描写

形体是指物体的外在表现,它是一门艺术。如人体只有在四肢、躯干、头部及头部五官的合理配合下才能显示出姿态美、体态美、线条美和外部形态与内部情感的和谐统一美。

描写物体,就要抓住其形体特征, 如此写下的文章,才会生动传神,惟妙惟肖。抓事物的形体,这是笔者要求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写作手法。学生运用这种手法创作出的作文,可以使文章 “言之有物”、“言而有味”。

总之,初中生既不同于小学生,也不同于高中生,在作文教学时,必须要求掌握一定的基本方法,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训练他们写出写好景物,写好了景物,就具备了写好作文的基础。当然, 仅仅抓住景物的特点还不够,发现了景物的特点并不等于能把这些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因此,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的同时,还应引导他们通过大量反复的阅读、积累,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丰富词汇,炼字炼句,学会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只有整体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再让他们写出一篇篇质量上乘而优秀的作文,就水到渠成了。

篇4:作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浅析

一、注意景物的整体和局部

无论是自然界的景物,还是图片画面,学生的观察往往不能全面。只注意了鲜艳的色彩,尖锐的矛盾冲突,而忽视景物的背景和细节。例如在写雨景时,既要写远处迷蒙的雨幕,又要写芭蕉叶上滴落的串串珍珠。这样写景就注意了点面结合。

二、注意写景的动静结合

活动的画面比静止的画面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

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干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中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這是作者回忆故乡的榕树,枝叶婆娑,流水潺潺,鸭群嬉戏,又加以活动的人群,使画面动静结合,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的作文《春天的早晨》,葱郁的树木,袅袅的炊烟,田间的老农,一切沐浴在金色的朝霞里,这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同时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三、 用五觉描写景物

综合运用各种感觉描写景物,可以使景物描写更加细腻。例如:

细细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如烟似雾;润湿的泥土散发的清新和芳香沁人心脾;雨点滴入口中,甜甜的,令人回味无穷;春风把雨丝送上你的脸颊如少女的手儿温柔细腻;俯身静听草长得声音如一望无际的旷野上悠扬的笛声在耳畔回响。啊,潇潇春雨,春雨潇潇。 (学生习作《春雨》)

这段作文综合运用了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五种感觉写春雨,细腻传神,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写作方法。

四、注意描写景物的色彩

彩色的电影比黑白的电影前进了一大步,彩色的画面比黑白的画面对视觉更具有冲击力。例如:

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特别诱人的是牧野的黄昏,落日映红周围的雪峰,像云霞那么灿烂。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褪,银灰色的暮霭笼罩着草原的时候,你就会看见无数点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

这两段文字中,蓝天、白云、银灰色的暗花,夕阳的红火连锁映衬着蒙古包,牧女笼罩在金碧辉煌的世界中。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景物五光十色,准确的使用色彩词语会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当然,这离不开细致的观察。

五、写景的最高境界——情景交融

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说出了景和情的关系。你高兴时,小鸟为你唱歌;你悲痛时,乌云为你哭泣。一切景物都承载人的思想感情。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到了槐树的落蕊、牵牛花的蓝朵、农民的青衣、廿四桥的明月诸多景物,这些景物呈现处蓝白黑灰的冷色调,非常吻合作者当时苦闷的心情;当时北平有香山的红叶色彩绚丽,颐和园游人如织,这些暖色调不吻合作者心情。作者的心情孤独、苦闷、悲凉,笔下的景物自然就清、静、悲凉。此文写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篇5:描写景物的作文800字

一入洞,我就被眼前的气氛惊呆了,并没有我们想像的热闹,而是寂静的,让人感觉一下子掉进了另一个神秘莫测的地方。

我们走着,碰上了迎宾员——美丽的孔雀,它优雅地昂着头,展开双翅,尾巴开了异常美丽。于是,我们拉开了这次旅程的帷幕。我们来到了银子岩中的第一宝——佛坛。这里的佛像生动传神,活灵活现,数量繁多。看了这个,也许有人会问,这么像,是人工雕琢的吗?回答是没有!

随着导游的讲解,我们看到一把岩石“钥匙”,这把钥匙打开了前方的大门,我们看到了减肥后的杨贵妃化做一条美女蛇在洗澡,边上独柱擎天,还把一把漂亮的珍珠伞。珍珠伞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据说它是玉皇大帝的宝物,当年孙悟空闯了祸被关在这把伞里。结果机灵的孙悟空用长长的金箍棒一捅,把伞打了个缺口,钻了出来。咦,孙悟空在哪里呀?哦,它正在左上方的岩石上哈哈大笑呢!当然,大家也不用担心伞被破坏了,玉皇大帝已经派人来保护了,瞧,那些天兵神将在右下角哩!

接下来,我们进入了时光隧道,它会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穿越时光隧道,我们来到了冰雪世界。天上垂挂着雪花似的岩石,东面是一座城堡,如梦似幻。我们还未从冰雪奇缘的梦中醒来,这边导游已经喊我们吃“蜂蜜”了,一个巨大的“蜂巢”!里面的蜂蜜定是美味极了。吃好蜂蜜,来到天然的岩石音乐厅,轻轻敲了敲岩石变成了优美动听的音乐,余音缭绕。听完音乐,我们来到了柱子岩石的家:又粗又壮的是爸爸,细长苗条,有花纹的是妈妈,还有他们爱情的结晶——柱子宝宝,她幸福地依偎在爸爸的身旁,差不多是柱子爸爸的一半高。最神奇的是,柱子妈妈的根部是悬空的,大自然真是神工鬼斧,不可思议啊!走,在大家的催促下,我们又去看了化身“芋头”和“哈根达斯”的岩石,形象逼真得让人垂涎三尺。我们流着口水美滋滋地出了银子岩。

走出洞口一片明媚,我想想其实灯光很重要,有了它才使岩石变得栩栩如生,还添加了一份神秘。俗话说“三分形像,七分想象,越想越像,不想不像”,是聪明的人们展开想像的翅膀让银子岩变得神奇。

篇6:描写景物作文100字

我先来到了果园,看见了红通通的大苹果,像小姑娘的脸蛋;香蕉像一个月牙形;提子也在秋天出来了,紫加绿真是一种好看的颜色,吃一口提子汁流了出来,又酸又甜,可好吃啦!可我最爱的还是橘子,因为橘子不仅外表好看而且里面的肉更好吃,吃一口很甜哦!

接着我来到了公园里,公园里的`菊花有金黄色的,在阳光的映照下,像一个仙女在跳舞。

我最后来到了桂花树前,桂花全开了,我走到哪里,那里的香气都很甜美。

篇7:描写景物作文300字

田野里的声音在青蛙哥哥的歌声里,他用娓娓动听的歌声向你表示欢迎,让你知道田野的广泛和美妙。

田野里的声音在小花姐姐的谈话声中,她用珠圆玉润的语言安抚你的心灵,告诉你她心中的故事,告诉你所以的烦恼都可以忘掉。

田野的声音在小草妹妹的哭泣里,她用细若游丝的哭声向你诉说心中的遭遇,向你诉说心中的一切的一切。

篇8: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表达情感

众所周知, 现行中小学语文课本所入选的文章, 无论是记叙文、散文、诗歌、小说、戏剧, 还是古代的诗词歌赋等等, 尽管题材不同, 形式多样, 风格迥异, 总是不乏景物描写。只有这样, 文章才能显得文字活泼, 内容丰满, 意蕴深邃, 精彩纷呈, 以至于产生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景物描写范围之广, 如: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云雨雾、日月星辰、江河湖泊、高山流水、名胜古迹等, 然而景物描写在文章中到底有哪些作用呢?愚以为首先具有表达情感的作用。譬如, 现行九年级语文课本上册的《故乡》一文, 其体裁为小说, 当小说的主人公“我”渐近故乡时, 作者鲁迅做了以下一段景物描写: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 从蓬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这段景物描写, 可谓气氛阴沉, 色彩暗淡, 文字呆板, 将二十年后故乡一派衰落凋敝的景象描绘得入木三分, 把小说中的“我”此次回乡的悲凉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使文章一开始就为全篇定下了抑郁深沉的感情基调。现代白话文如此, 古诗文亦然。

二.暗示下文

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除了表达情感之外, 还兼有其它。铺垫下文就是其它作用之一。这种作用需要结合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景物描写所处的语言环境加以分析。如:现行七年级语文课本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本文第55自然段中, 当参加完小学毕业典礼的英子走进家门, 发现家里异常安静时, 作者做了这样的景物描写: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 散散落落的, 很不像样。这里寥寥数语, 表面上看只是对院子里的景物作了轻描淡写的描绘。而实质上作者是匠心独运, 以花喻人, 通过对院子里夹竹桃垂败散落的描写, 暗示下文英子的父亲在医院病逝的凄凉情形, 从而把英子丧父的悲痛心情推向极致。

三.渲染气氛

当然, 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也不能千篇一律, 在特定环境中, 根据表达的需要, 景物描写又具有渲染气氛的作用。如现行七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斑羚飞渡》一文第11自然段, 在斑羚一老一少结对飞渡悬崖时, 作者这样写道:山涧上空, 和那道彩虹平行, 又架起了一座桥, 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这里作者把斑羚飞渡时形成的弧线这种景象与空中的彩虹这种自然景物有机融合在一起加以描写, 意在渲染斑羚飞渡时的悲壮气势, 让读者领悟到为了种群的生存, 老斑羚甘愿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四.推动情节

还是以《故乡》为例。《故乡》根据情节的发展描写了现实中的故乡、回忆中的故乡和理想中的故乡, 这三个故乡都安排了特定的景物描写。因为我这次回故乡的目的, 是想卖掉老屋, 又是冒了严寒, 所以这就自然而然看到了衰败、凋零的故乡。但作者没有停留在对故乡的议论和哀叹之中, 而是通过母亲的口提到闰土引起回忆, 而且引出了记忆中的故乡。特别是把少年闰土月夜守瓜图描绘得明快艳丽, 人物英俊活泼, 相映成趣。展开故事情节后, 冷酷的现实随即摧毁了少年闰土美好的形象。这篇小说中唯一欢快的情景就被对“故乡”现实描写的低沉空气驱散了, 剩下的只是“我”的一种忧郁和感伤。实际上, 故乡的全部美丽都属于记忆中, 而且是仅仅停留在少年闰土身上。篇末借助渐渐远离故乡的“我”朦胧之感再一次幻化出神奇的境界:海边, 碧绿的沙地;上面,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它似乎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之路, 或者说坚定了我追求理想中故乡的决心。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 渐渐地使读者的心灵进入了我回故乡、忆故乡和离故乡之中去,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篇9:浅谈作文中的景物描写

学生的作文如何写具体呢?新大纲的阶段教学目标中提到,要“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描写”作为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显然是不可忽视的。

那么应如何训练学生的描写能力呢?

一、运用“五觉法”描写景物

“万事开头难”,学生初练描写,最困难的莫过于不知道应该写什么?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应该交给他们一些描写的套路。

“五觉法”就是通过人的各种感官充分接受外界的信息,从而表达出对事物的多重感知的方法。如果能够在描写过程中,视、听、嗅、味、触等“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这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写作方法。

学完朱自清先生的《春》,我曾给学生留过一个作文题目《秋天的校园》,开始很多学生反映不会写。于是我给他们提示了一些古诗,让他们思考分别从哪种感觉写的:于是他们从“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懂得了应用眼睛去观察秋天的色彩;从“八月秋高风怒号”懂得了用耳朵去聆听秋天的声音;从“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懂得了用鼻子去嗅取秋天的味道;从“天阶夜色凉如水”懂得了用身体去感受秋天的温度……很多学生觉得开窍了,写作一发不可收。

其实初一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二段和第七段关于春夏秋冬的百草园的描写;《社戏》中关于“夏夜行船”和“月夜归航”的描写都是练习“五觉法”的很好的范例。

二、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格

掌握了“五觉法”,只是让学生有了可写的内容,要想增加文章的文采,必须指导学生有意识的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

练习运用修辞,可以有意识的做一些修改训练。比如把“天空,更加蓝;云,更加洁白;水,更加清澈;大地,更加广阔。我,更加美丽。”加上修辞修改成“小鸟,因天空而更加轻捷;微风,因轻云而更加温柔;鱼儿,因湖水而更加可爱;树木,因大地而更加茂盛。我,因初中生活而更加美丽。”

三、抓住事物的特征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它需要老师的强迫和激发。我曾经搞过一次关于“寒冷”的小组对抗,让学生去寻找寒冷时人和动植物的反应,却不允许出现寒、冷等字眼,说不上来或重复的组淘汰,来决出优胜组。结果原本要进行一节课的活动整整延续了两节课,同学们连冷的时候摸到暖气时感觉很热还是没感觉都讨论到了,这一篇“寒冷”的作文写得极其成功。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去写一个季节,却不允许他们在文中直接点明季节,让学生有意识的去寻找能体现四季特征的细节,如春季融化的冰雪,待放的花蕾;夏季盛开的鲜花,如茵的树木;秋季累累的硕果,金黄的麦浪;冬季皑皑的白雪……

四、情景交融

会景物描写了,学生往往陷入另外一个误区。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写道“考试没考好,见到蓝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欢唱的小鸟也无心欣赏。”还振振有词的说当时天气确实很好,可如果你真的心情不好,明媚的阳光只会让你觉得刺眼;歌唱的小鸟也会让你觉得吵人才对。

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你高兴时,小鸟为你唱歌;你悲痛时,乌云为你哭泣。同样面对寒冷的冬天,毛泽东感受到的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豪迈;岑参看到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妩媚;孔子则体会到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哲理。

篇10:描写景物作文300字

鼓浪屿像万倾碧波捧出的一朵青莲,在阳光下盛开着。沿着弯曲的小路从沙滩往山上走,一路上有一棵棵千奇百怪的大榕树,有的已经两百九十岁,有的树根抱着一块大石头,有的树根盘在墙上,像一把巨大的绿色阳伞。晚上,从厦门到鼓浪屿的游轮上看,鼓浪屿像被蓝色和黄色笼罩着的“梦境小岛”!

那里的“百鸟园”也十分美丽,他坐落在一个郁郁葱葱的山顶上,上面有一个遮天蔽日的大网,网下面就是百鸟园。百鸟园里有鹦鹉、孔雀等其他鸟类……

篇11:描写景物作文250字

我的家乡在黄岩,黄岩的房子非常有特色。我第一眼看到黄岩的房子的时候,觉得它像一个亭子,因为它房顶是人字形的,房顶上还盖着灰白色的瓦片哩!房子的墙壁上涂着白色的油漆,崭新崭新的。

这些房子都是依山傍水而建的,房子周围有许多竹林和树木,景色十分秀丽。房前屋后都有大片大片的草地和庄稼。清早一起床就能闻到一股清新的气息,舒服极了!村里的房子不象城里的房子那么整齐,但看上去错落有致,十分自然。

晚上,星星挂满天空。房子在月光下,犹如神秘的城堡,幽雅地卧在巍峨的山脚下,安静地入睡了。一阵阵微风吹拂着树枝, “沙—沙—沙—”,仿佛在述说着古老的传说。

篇12:描写景物作文200字

春天,公园里的小鸟放声歌唱。河水哗哗地流着,就像在为小鸟伴奏。

夏天,公园里的树木非常茂盛。知了在枝头弹琴,人们在树下乘凉。

秋天,金黄色的落叶在空中翩翩起舞,犹如一只只蝴蝶。燕子朝南方飞去,告诉人们冬天就要来了。

冬天,大雪纷飞,整个公园变成了白色的世界。小朋友们在打雪仗、堆雪人,玩得开心极了。

篇13:立体景物描写探微

一.远远近近, 形成立体感。

描写景物就像画一幅风景画, 要选好观察点, 按一定顺序写。有的先写全貌, 再写部分, 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 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 先画轮廓, 再突细节。远景给人以全貌, 但不细切, 近景给人真切, 又缺乏立体感, 这就要求作者将观察中的距离伸缩。

如:云团缓缓的移动着, 被吞没了多时的满月一下子跳了出来, 像一个刚出炼炉的金盘, 辉煌灿烂, 金光耀眼, 把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 荷叶上的青蛙草丛里的蚂蚱和树上的小鸟, 都被这突然降临的光明惊醒, 欢呼、跳跃、高声鸣唱起来。

本段既有远景勾勒———亮堂堂, 又有近景描写———青蛙、蚂蚱、小鸟, 是通过远近不同画面组合而成, 给人以立体感。经常用到的有如下两种换景方法。

1.定点换景

如: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 不必仰头, 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 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 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

2.移步换景

如:揪着草, 攀着乱石, 小心探身下去, 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 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二.物物我我, 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物是客观的, 但若不能给景自然地烙上情印, 这样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 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其实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 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的, 情由景所背负, 景为情而浸蘸, 情是灵魂, 景是载体。这就要让景与情有机融合, 只有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 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 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那么如何为情感的抒发找好婆家使之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呢?关键要挑选好景物, 所选取的景物具有的特点必须与作者抒发感情的主旨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 正所谓“亮景写喜情, 暗景写悲情”。写景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大自然的壮美, 更重要的是写出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感受, 只有情景交融才能让人感受到你笔下的景物生动, 形象, 真切, 令人陶醉。

鲁迅在《故乡》是这样描写故乡的:“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枯萎的野草, 没能享受阳光雨露, 在寒风的摧残下, 只能是“断”了, “抖”着, 一个“断”字, 何等伤痛;一个“抖”字, 何等凄惨;由静到动, 何等传神。此情此景, “我”心伤故乡之情, 已跃然纸上。在写景的字里行间, 自然渗透感情, 景与情可谓有机交融。

三.虚虚实实, 意境深远。

“实”景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 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 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 未来之景, 或引发想象, 创造出新景象, 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 这就是虚实相生法。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 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 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 同时达到深远境界。因此, 在实写之时, 要适当进行虚写。《雨中》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水淋淋的马路, 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 在初夏的绿荫中轻轻地飘。过往的车辆, 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作者由眼前的“马路”、“车辆”, 联想到“绸带”、“小船”, 这种虚实相间, 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

再如朱自清的《春》一文, 由果园中满树的果花, 想到“仿佛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 梨儿”。这种由实到虚, 再造出新画面, 使景物更加神奇美丽, 使文章的境界开掘更深。同时, 写景不可能把所有的景物一一写出来, 而应截取那些富有代表性的部分, 其余留下空白, 让读者进行联想。如:“一枝红杏出墙来”, “小荷才露尖尖角”只截取一支由此而产生时空纵横想象, 形成立体感。

四.动动静静, 情趣盎然。

静景和动景是客观存在的, 高山、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 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 而聚散的云彩, 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我们观察景物时, 既要注意它的静态, 又要注意它的动态。若只写静景, 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滞, 而只写动景, 又可能失去稳定。动笔时, 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静中有动, 动中有静, 两相对比, 相互映衬, 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 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如李白诗:“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人李白借助动态语言描绘出天姥山的气势磅礴, 令人赞叹。又如:“它们不怕山高, 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 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 在半空展开杈叶, 像是和狂风乌云去争夺天日, 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 不见你来, 独自上到高处, 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 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 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 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 谁少了谁, 都像不应该似的。”作者李健吾凭着他那神奇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 把泰山松描绘得千姿百态、情趣横生。

五.浓浓淡淡, 浓妆淡抹总相宜。

苏东坡曾在一首诗中写道: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这一审美观念告诉我们:描摹景物不可只“浓”或只“淡”, 而应该“浓”和“淡”相配适宜得当。“浓”就是要浓墨重彩, 即对景物的某一部分进行精雕细刻;“淡”就是轻描淡写, 即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勾画出景物的特征。怎样做到“浓”“淡”相宜呢?“浓”绝不是事无巨细都需花费笔墨, “淡”也绝非都寥寥数笔, 简笔勾勒, 而应该根据主题的需要, 分清主次, 恰如其分地进行选择。对于那些与主题或所要表达的情感关系密切的景物要泼墨浓洒, 也就是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 从性质、形态、大小、色彩、声响、滋味等方面着力描绘, 使之鲜明、具体和生动。与主题有着间接关系的则要淡墨勾勒, 使之简洁、传神。

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 作者先抓住春山、春水和春日的特点, 简笔勾勒, 传神地勾画出了春景的轮廓。接着浓抹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在描画春风图时, 为突出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 首先借助触觉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其次, 借助嗅觉写“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青草味儿”, “花的香”, 最后借助听觉写鸟儿“清脆”、“宛转”的鸣声, 牧童“嘹亮”的短笛声。这样, 从多方面, 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 具体生动, 美妙感人。又如《鄱阳湖日出》:“如果天气好, 还可以看见鄱阳湖上的日出。水天相连的地平线上, 由淡青变为淡黄色, 渐渐又由淡黄变为绯红、深红、金红, 紧接着金光四射, 跃出一轮红艳艳的朝阳!霎时间, 整个鄱阳湖显得生机勃勃, 碧蓝的湖面上金波闪烁, 白帆点点。再看看含鄱口左边高耸云霄的五老峰和右边陡峭的犁头尖山, 啊, 百里鄱阳湖一齐被收揽在这两山夹峙的豁口中了, 含鄱口由此而得名。”

再如杨朔 《黄海日出 处》: “好几天来, 一直阴沉沉的要下雨。可是现在, 天空像绷紧的淡蓝色绸缎, 清澈明亮地笼罩在海洋和陆地上。嫣红与金黄的透明云彩, 簇拥着它。一轮旭日, 庄严地从水波涟涟、亮光熠熠的海面上升起, 而海洋好像在它下面颤抖和脸红起来似的……这一天就是这样开始的。”

篇14:描写景物作文800字

【关键词】小学语文;景物描写;作文教学;分析

有一定阅读量的人们都会发现,一段好的景物描写能够良好地展现出一个画面,有效地烘托出当时的气氛,让人们很容易接收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朱自清在《春》中这样写道:“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段对春的描写,选取了春天最吸引人的特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但是,在小学作文中,我们几乎不会发现这样的描写,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启发学生的同时,把一些有助于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一、训练学生的感受观察能力

景物描写中,无论是对所写事物粗略地描绘,还是细致地刻画,都要抓住事物特征,这是关键。如果没有真实、准确的把握住所写对象的特点,那么写出来的东西往往是空洞甚至是错误的。小学生是一群活泼好动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喜欢跑跑跳跳,往往没有耐心停下来好好观察、感受什么。所以,在课堂上训练学生们的观察感受能力是很好的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们得到了训练,一旦学生养成了善于发现、勤于观察的好品质,这样在生活中他们就会不自觉地进行训练,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人们对于事物的感知往往来源于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而景物描写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

二、鼓励学生说出感受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最终表达的都是感情,没有感情的景物描写是没有血肉的。所以,对于事物的观察,都要落脚到情感上。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有很多想法,这时就要利用这种天性加强训练。课堂上,老师可以准备一幅风景画或者一段文字作为材料,让同学们在观察和阅读过后发表自己的感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同一事物的感受不会完全相同,应该请不同同学发表感想,这时的感想不要求文字优美,只要能正确反映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这种训练应该和观察事物联系起来,这样能让学生在观察过后就能立即说出自己的想法,一举两得。

三、加强阅读,模仿写作

有的学生观察到位,想法丰富,但是到动笔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自己丰富的想法反映不到纸上,这说明对于写作的方法还没有掌握。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加阅读,才能慢慢体会到别人是如何把感情通过一支笔描绘出来,如何让读者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这是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很难看出效果,但是依然要持之以恒地坚持。

读书也要求读好书,只有读有益的书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素质。这就要求老师做好推荐书目的工作,在语文课本之外,老师应该给学生留阅读作业,将对学生景物描写写作有益的文章或者图书推荐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后根据某一段进行模仿写作,这项工作也可以偶尔放到课堂中进行。在进行长期训练后,学生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语感,能用一段景物描写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或者烘托出某个气氛,这就达到了目的,而学生的内在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四、综合训练

前面一些训练都是基础工作,属于准备材料,只有前面一些是不够的。有的学生会观察、有想法、能写出一段不错的景物描写,但是全文结构混乱,条理不清,这也是不行的。

第一,老师应该教授文章的条理顺序。无论是文章还是观察事物,顺序都是重要的,有序的观察和结构能让文章表达清楚,让读者清楚明了。所以,在进行观察训练时,老师要加入对观察顺序的引导,在进行写作训练时,老师也要时刻提醒描写事物的顺序,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写作习惯。

第二,老师应该教授修饰方法。没有修饰的文章写的好叫朴实,写的不好叫平淡。而小学生几乎达不到朴实的效果。在进行模仿写作时,学生往往会不经意地掌握几种修辞手法,但这对于他们是模糊的。在对修辞手法进行系统地讲解和专项练习过后,学生们才会在理论上有所领悟,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会更加熟练,这样会对文章增色不少。

第三,在小学作文中,景物描写往往服务于记叙文,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时,应该多加强调景物描写的运用。在作文批改时,对于用的好的景物描写要给予鼓励,不恰当的景物描写给出修改意见,这样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五、小结

小学作文对学生以后的写作起到奠基作用,不能忽视,所以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巧妙的方法来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当学生把景物描写成功的运用到文章中时,说明他对写作已有了初步的感觉,对于以后的写作很有帮助。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努力会成功,老师努力一样会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秀丽.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学周刊,2012(23)

篇15:描写景物作文400字

以前我们去那玩,空气中总是弥漫着花花草草的香味。满地都是緑油油的小草,鲜花有红的、黄的、粉的、紫的……花儿开得遍地都是。小湖清澈见底,大人们在里面游泳,小孩就拿柳条钓鱼玩。公园里有许多动物,珍珠鸡、虎皮鹦鹉、孔雀、梅花鹿、猴子、狗熊。我们经常拿树叶喂梅花鹿,给猴子吃爆米花,看大狗熊洗澡。

可是近几年,公园的花草少了,小湖干凅了,长满了野草。动物也少了。珍珠鸡和孔雀不见了,猴子也没有了,看不见大狗熊洗澡了。公园里到处是垃圾,树枝上挂满了塑料袋。草坪也没人修理了,被人们踩出了一条条小路,再也找不到以前的生息了。

篇16:景物描写片段作文500字

我和爸爸看看这个,又瞧瞧那个。我看到这么多的五颜六色鲜花,恨不得把它们全买下来。我和爸爸经过一番精调细选,买来了一百多盆花。

到了家,我兴志勃勃的将那一盆盆鲜花拿下了车。傍晚,我看到那一盆盆花有一些枯燥了,便从仓库里拿出水桶来浇花,水像雾一般珑盖着这些花,水一浇,花儿们又恢复了原来的生气,我浇着水,心里乐滋滋的。

第二天早上,我很早就起了床,提着水桶,去浇花。到了那,一副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眼前,红色的鸡冠花挺着“腰儿”对着太阳公公微笑;像小辣椒一样的一串红,随着风儿在偏偏起舞;千姿百态的菊花,扭动着柔软的身体,向我打招呼……这么多的花,散发着馥郁的芬芳,真让人心旷神怡。我看到这副景象,更带劲儿了,我也好想变成花,和这么多的花,偏偏起舞,斗艳争芳。

晚上,一个不好的消息传到了我的耳朵里,我养的那一些花,被隔壁拉面馆的人用烟熏死了。我心急如焚的跑到门口。啊!花儿们都失去了生命,头都低低地靠在地上。我的心如刀绞,我喜爱的花就被这样给糟蹋了。我真恨不得拆了拉面店。我又仔细一看,啊!太好了,还有很多还活着,我不顾疲劳的把五十多盆花搬到了楼顶。我喘着气,看着这些花,心中半喜半悲。

篇17:描写景物作文小学300字

我不愿意踏着青石板唱歌,因为那坑坑洼洼的表面,一如我心底失去的信心般,满目疮痍.

这次的月考失败了,得到成绩后,我独自一人走在荒凉的小街上,两旁树上的鸟儿唧唧咋咋的叫声使我感到十分的烦躁,但是仔细的听,这些鸟儿像我的知己一般,似乎听懂了我的悲伤,陪着我一起哭。

书包的肩带在肩上勒出两道细细的痕迹,很痛,很沉重.看着那垂坠的夕阳橘艳地近在咫尺,像是要融化了般要滴下泪来.你是在为我哭泣吗?

篇18:巧用妙法,描写景物

学生在写作中如何将景物写得形象生动逼真, 从而达到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观其色、如嗅其味的艺术效果呢?

一、立即抓住写作主体

“主体”即指作文题中的描写对象。见到写景状物的题目, 要立即选准观察点, 抓住题目中要求描写的景和物进行分析, 分析主体的特点, 描绘主体的形象。抓主体也就是抓主要矛盾, 抓住了主体, 就突出了特点, 文章就不会走题。这样, 思维就不会涣散, 写作速度也就加快了。譬如写《故乡的吊桥》、《高高的脚手架》、《人民英雄纪念碑》、《河边垂柳》等题目, 见到题目, 丝毫也不要犹豫, 立即抓住“吊桥”、“脚手架”、“英雄纪念碑”、“垂柳”等题目中要求描写的主体物, 分析它们的特点, 瞬间便可下笔写作。

二、描摹景物主要特点

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 每一个事物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这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特点。状物作文, 应力求所写事物形象逼真, 让人如见其物之感。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 抓住物体的个性特征来描绘, 这样才能使读者对事物留下深刻的印象。“描虎不能像猫, 画叶不能像花”。由于物体的类型不同形态习性各异, 因此我们在描摹物体时, 就要抓住它们与众不同的特征加以描绘, 才能把其写真写活, 真实地再现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是写景状物的基本功。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咏鹅诗》:“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把鹅状写得准确传神, 吟咏该诗, 一幅“春鹅戏水”的水彩画就历历在目。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魅力呢?我以为就是得力于“白、绿、红、青”四个表色彩的词语准确地再现了描写对象, 从而产生了很好的审美效果。

三、局部描写也要仔细刻画

如果不写“细”处, 一味写全局大部, 文章就会患“贫血症”。一些学生写景状物三言两语, 寥寥几笔。虽然准确, 但空洞无物。观察景物要尽量细一些, 角度多一些, 视点小一些。那些写景状物的经典名篇无不是在“细”字上下功夫, 刻画出一个个精彩细致的特色镜头。如宗璞的写景名篇《紫藤萝瀑布》不仅准确写出紫藤萝整体像流动的瀑布, 而且从局部细致刻画一穗花、一朵花的花苞与花舱的风姿, 以及颜色光彩的细微变化。细致了, 文章才会具体, 内容才会丰富。观之要洞烛幽微, 明察秋毫, 使景物纤毫毕现。

四、围绕主体迅速辐射联系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彼此互相联系的, 而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写的景或物也一样, 它们总是和周围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这个原理, 我们写景状物不能孤立、静止地写主体物, 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很多学生面对写景状物的作文题, 觉得无话可写, 主要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写联系物的方法。所谓迅速辐射联系, 就是说抓住主体物以后, 要尽快找到主体物的联系物。只写主体物会显得单调, 内容贫乏, 一写联系物, 文章的内容就会变得丰富多彩。辐射联系, 就是说以主体物为中心, 观察点移向主体物的周围事物, 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找联系物。比如写《家乡的小河》, 除了写小河这个主体物之外, 还可以写河中的鱼虾、鹅卵石, 河上的小桥, 河边的树木, 等等。

五、借助各种感官的不同体验展现景物特点

观察, 不仅要看, 而且要听、闻、摸, 多方面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感受事物的特征。从颜色、形状、声音、味道等多方面把握事物的特征, 以便真实、细致地进行描写。

如朱自清《春》:“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春天像……春天像……春天像……”这几句对春天美景的描写文字, 以花、蜜蜂、蝴蝶、小鸟、风为关照对象, 从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写起, 抓住事物的特点, 恰如其分地运用“红的、粉的、白的、闹着、飞来飞去、抚摸、酝酿、呼朋引伴、应和”等形容词和动词, 把它们的“春”态写得生动可感, 赋予了春天青春少年般地健康、活力等生命特征。这样, 春天的景色就从形、声、味、色各方面显现了出来。在朱自清笔下, 春的景色借助人各种感观的体验, 以及作者精心的体味, 完成了从植物到动物的状写, 使景状物达到了极致。

六、利用多种修辞手法丰富景物内涵

要想生动形象地把所描写的对象勾勒出来, 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段是必要的。因此, 写景状物的文章要多种修辞手法交错运用, 多角度展现景物内涵。比喻是景物描写中最常见的手法。它的作用在于使景物明白、生动, 并可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大大丰富景物形象的内涵。拟人也较多地运用在景物描写中, 用人的形态、动作, 甚至情感来描画景物, 使之表现得具有人一般的思想情感, 会说话思考, 有喜怒哀乐, 具有生命的活力。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就要绽开似的。”作者把紫藤萝花比喻为“帆”和“船舱”, 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 显得生机勃勃。拟人比作“笑容”, 更显得美好可爱, 也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上一篇:初二雨的作文下一篇:警示教育(领导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