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食品科学工程的

2024-09-01

对食品科学工程的(精选8篇)

篇1:对食品科学工程的

对食品科学工程的专业认识

食品科学与工程不是一个低端学科,当然更不是常人所理解的做食品等。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个高深且复杂的专业,它涵盖化学,生物学,营养学,数学,甚至物理学、工程学等等,所要求的学科间的交叉程度也比一般学科要大很多。虽然食品科学不像基础学科那样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一些前沿科技问题,但是食品科学却可以把它们这些部分已获得证实与解决的问题转换为造福人类的科技产品,使前沿科技由实验室的抽象走向大众的具体。例如生物学、化学等学科新发现的检测方法能极大地提高食品的检测的速度与精度,微生物学的发展则极大地促进了发酵食品的生产与行业的快速发展,物理学发现的超流体现象使得食品加工与提纯加以改进。虽然食品科学没机会参与到各个学科的基础研究,但它却使各个学科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食品科学离不开基础学科的支持,基础学科也离不开食品科学对知识与科技的有效整合,二者相互依存!

就食品科学的涉足面而言,它也一门博大的学科,它涉及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分析检测、食品加工与保藏、食品安全与质量、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等,涵盖了食品生产运输与保存的各个方面。做好食品科学的这些方面的研究与保证,将极大的促进我国食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对我国食品安全的极大改进与提高。

一.食品工程的研究方向

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了解到食品工程是一个应用型专业而非基础性专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课本基础知识,重在实践与实验。食品工程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到食品加工,保存,综合利用及食品的安全与质量。

1.对于食品加工,食品加工就是把可以吃的东西通过某些程序,造成更好吃或更有益等变化。将原粮或其他原料经过人为的处理过程,形成一种新形式的可直接食用的产品,这个过程就是食品加工。比如用小麦经过碾磨,筛选,加料搅拌,成型烘干,成为饼干;如将马铃薯加工成薯片,或将面粉加工成方便面等等。就是属于食品加工的过程,食品加工是一种专业技术。而是食品加工又可以分为制品加工、调味品加工、水果制品加工、酒类加工、淀粉及其制品加工、膨化食品加工、糖果制品加工、饮料加工、休闲小食品、水产品加工、禽蛋制品加工、面制品加工、乳制品加工、豆制品加工、米制品加工、薯制品加工、蔬菜制品加工、综合加工技术。食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食品工业指主要以农业、渔业、畜牧业、林业或化学工业的产品或半成品为原料,制造、提取、加工成食品或半成品,具有连续而有组织的经济活动工业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的食品工业发展迅速,食品加工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展,利用的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2.而对于食品的保存,其方法有除去食品所含的水分,如干燥、脱水。冷藏食品,如冷却、冷冻。运用加热的方法,如罐装、瓶装。利用X或伽玛射线照射食品,采用化学方法,如盐腌、腌渍、裹糖屑等。正是有了这些方法,我们的食品才能长时间运输和保存,我们才能吃到以前吃不了的东西。

3.对于食品的安全与质量,随着现代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的拓展,不仅需要食品理化分析和食品卫生学检验人才,还需要食品安全,食品保健功能的检测人才。按现有的专业目录,“食品毒理”(即食品安全检测的理论基础)专业人才的培养,是由医学院校的公共卫生学院承担。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的管理和控制,保证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卫生质量,促进人体的健康。食品营养与安全的保证主要依靠食品生产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从而使营养与食品安全从过去的监督管理,扩展成包括食品生产、食品营养、食品安全、食品管理、食品质量控制的诸多领域,在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有个词叫“衣食住行”,足见衣食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就现在来看,住与行的行业发展最快最受追捧,然而无论住与行怎么快速发展,其更新周期决定了它总有发展到饱和的那一天。而衣与食则不然,但衣与食二者相较却又是食更关乎人们的日常生理需求,所以无论一个国家怎么发展“吃”总是摆在最基本的位置,这就决定了食品行业的永无夕阳期的发展前景。

二.食品工程的发展前景

起初也是不怎么了解这个专业,后来在老师的指点下,我明白了其实很多时候专业都一样的,关键是看个人,“360行,行行出状元”。对于本科生,不考研的话,这个专业毕业后工作对口单位主要有:海关,卫生疫站,疾控中心,食品药品管理局,粮食局等,但这个需要强大的自身实力。其他的就是食品企业,虽然目前很少有机构雇佣专门品安全负责人,但是就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无疑是食品专业就前景很好!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它在一个国家工业体系中所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我国又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对食品的需求依然很大。更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需求已由过去的单一温饱型逐步向五彩缤纷的精品科技型过渡。食品专业本科毕业就可以工作了,考研也可以。食品专业研究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吃饭问题,其作用不可低估。

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食品工业生产中所用的加工方法、过程和装置,她是食品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设计基础,涉及化学、物理、农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学工程、生化工程、机械工程、人体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治理与工程等各门学科。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对食品的需求量势必剧增。方便、速冻、保鲜、保健、微波、休闲、儿童、老年食品及健康饮料和调味品将风靡全球。食品行业的“大输血”为食品专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目前人们特别关注食品安全,因此食品安全方面的人才就业应该不成问题。同时,人们对于食品营养和健康饮食的需求也使营养学家和膳食学家有稳定的就业。相信,食品专业就业前景将会愈加光明。

虽然我国的食品行业发展前景好,而且有相当大的市场,但我国的食品行业却是大而不强,远不能和那些欧美发达国家的相提并论。原因我想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国家的食品科学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其主要表现在:在尖端技术上,我们还要向对方学习;硬件设施上,我们还要从对方引进;理念上,不如对方之细致严谨。当然这也是我们科技实力不强的具体体现!在这种情形下,国外食品业巨头对我国食品行业的用心不良,直接使我国粮油食品这一国民经济命脉受到影响!

要提高我们食品企业与行业的竞争力,尤其是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尤其是提高我们食品科学方面的创新与发展。而依靠科技实力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才的培养与科研人员的努力钻研;而对于我们学习食品科学的学生而言,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食品科学好这门课程,当然仅仅学好专业科也是不够的,食品科学的学科交叉性决定了我们要有广阔的知识面。无论是从食品科学的贡献层面来看还是其学科本身的科学价值,其都具有深远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篇2:对食品科学工程的

主要研究食品成分的组成、性质以及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研究各种单元操作加工对食品质量品质的影响和确保食品在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中维持质量所需要的加工条件;开发和创造满足消费者对食品营养、健康、美味、安全、方便等需求的新型食品;探讨食品资源合理利用以及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研究食品工业生产中所用的加工技术、加工过程和设备装置,实现规模化、连续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的食品制造。

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综合的食品科学、食品工艺、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安全卫生管理理论知识,具备食品加工、储运技术以及产运销过程中营养品质监控能力,具备保健食品研发、食品与健康关系机理研究能力和公共营养咨询、指导能力,同时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食品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无机及分析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实验、生理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技术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卫生学、应用营养学、营养配餐设计与烹饪学、功能食品原理与应用、食品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及相关实践课程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类食品企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贮运销售、保健食品研发;到大型超市、酒店餐饮部、食品流通领域、营养保健机

构、食品监管部门和科研院所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从事食品卫生与营养品质监管、指导等相关工作。

通过专业导论课的学习,我更进一步的了解现阶段我们国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基本概况,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情况,培养目标。对此,我对四年大学的学习做出以下规划:

1第一年,适应大学生活,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方式。认真学好通识教育必修课,打好知识基础。

2.由于自身英语薄弱,所以第二年的主要任务是在学好各个通识教育和专业课的基础上,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英语,尽最大的努力争取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另外,大量阅读各类书籍,为大脑充电,拓宽思路。确定大学毕业后,要不要考研。如考研,明确方向,目标。

3.第三年,认真学好专业课程,有机会的话尽量多参加各种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商业策划大赛,商业模拟运营等活动)。为今后工作积累各种经验,丰富大学生活,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

篇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探讨

一、合理设置课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其主旨是为食品生产企业输送技术人才, 直接与地方食品企业的生产活动紧密联系。由于不同食品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 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也要求有所不同, 因此对高校如何合理设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 高校必须对原有的办学模式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和调整。因材施教, 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环。模式化教育的

弊病就在于刻板化教育, 不能因材施教。21世纪的教育是开放式教育。它要求教育必须有针对性, 在实施一定的基础课教育后, 就要尽可能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 发挥各自的才智和潜力, 提高其获取知识和增强能力的效率。因此在专业课设置要富有弹性和可选性, 在专业方向上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要求, 做到因材施教, 分流培养。对选修课设置要更富有“柔性”和“实践性”、“多学科性”。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涵盖面宽, 涉及农产品的贮藏加工与质量控制、食品发酵、水产及畜产品的贮藏加工与质量控制、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微生物及食品生物技术等方向。如果这些方向都要面面俱到, 那么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将难以讲深、讲透, 造成学生的知识广而不专。因此如何合理设置课程, 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能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多方向性的特点,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采用“面+点”的模块式教学。“面”就是加强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开设, 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点”就是按不同专业方向, 设置不同的模块课程, 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在该方向上获得深入学习。在“点”的课程设置上, 可以与地方食品行业经济和地域特点结合, 形成各高校的鲜明特色。通过“面+点”的模块式教育, 可以让学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的同时, 在具体方向上获得深入发展。同时也更能满足不同生产类型的食品企业对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需求。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养

普通高等院校过去的办学模式是一种学科性教育, 侧重于理论、知识和学术的严谨和完整, 因此极易造成学生的技能与企业生产脱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旨是为食品企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 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 还应具有较好的职业技能。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的学科性教育模式, 在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 必须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 在教学中有机融合职业教育元素, 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按照“瞄准市场需求、提升职业能力、转换择业观念、加强就业服务”的要求,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改革, 以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建设为切入点, 增补部分国家职业标准双证课程, 使学生在取得学分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 实现“双证制度”课程互认模式,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同时突出职业性和学历性, 使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 同时获得普通高校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 提高学生质量和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三、重视实习、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随着科技和相关学科的不断进步,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项目也不断涌现。但由于时间和教学条件的限制,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中, 不可能涉及所有技术、方法和项目的理论和实验。同时, 作为工科专业, 只有深入企业开展教学实习、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工作, 才能让学生开阔视野, 真正感受和感知食品企业的工业化生产过程, 在理论和实验课程的学习中才能有的放矢, 并结合在各种实习中的认知, 对课本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 更全面地掌握食品生产的工艺、技术和方法。

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食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食品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表现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如何, 不仅影响产品的质量, 而且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 在传授学生各种工作技能的同时, 必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加大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的力度, 使学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这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首要因素, 是改进工作技术和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也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的根本基础。

五、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对食品的消费理念也发生根本转变, 对食品的种类、功能性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食品工业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时期。伴随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 对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在品质、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等方面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 人才培养必须从传统的知识型、专才型向现代的复合技能型转变。只有时刻把握食品行业的发展潮流, 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特点, 根据社会需求, 合理设置课程, 调整办学模式、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和职业道德教育,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俊、张家年、罗学林:《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步实践》, 高等农业教育, 2009, 1:54—56。

篇4:对食品科学工程的

关键词:食品科学简史;现状;发展趋势

自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就同食品联系在一起,“民以食为天”说明食品对人类来说如同阳光雨露一样重要。

1 食品科技史中的四个里程碑

从茹毛饮血到燧木取火,从原始蒸煮到美味佳肴,以及罐藏食品的出现和现代营养学的建立是食品科学史中的四个里程碑。

2 二十世纪末的食品

2.1二十世纪末食品发展的总趋势

二十世纪后期,人们开始从健康、卫生、营养、科学的角度注重食生活,过去高能量、高脂肪、低纤维等引起心脏、血管、消化道等疾病的食品用量逐渐减少-食品发展的总趋势表现为:高质量低热卡食品;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食品;方便食品;保持自然体系食品;强调“天然”组分食品;单一组分含量丰富食品;微波制品和高档次包装食品。

2.2微波热处理食品

传统的食品加热方法是表面热交换,传热速度慢,受热不均匀,制品营养破坏严重,且热交换器表面易积垢,清洗困难。九十年代,人们开始使用微波加热,微波加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高频发射极随机发生,如家用微波炉;另一种是APV磁控方式,从高频发射极产生恒场强,食品能受到均匀的磁场强作用。微波技术开发后,被广泛用于食品的调和、融冻、干燥、加热、焙烤、杀菌等方面,经它处理的食品不仅受热均匀,而且在结构、营养和感官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产生高的附加值。

2.3辐射食品

用射线(如Co60-γ射线、Cs187-γ射线、X射线、电子射线等)辐照能够杀死霉菌,抑制酶的活性,推迟果蔬成熟期,对延长食品货架期和贮藏保鲜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卫生方面来看,辐射可杀死或显著减少肉类、菜类和淀粉等多种制品中的致病菌或腐生菌;辐射还能抑制土豆、洋葱、萝卜等的发芽,防止谷类及其它贮品的昆虫侵害。

3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食品

根据二十世纪末世界食品市场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人造食品、方便食品、变态食品、水产食品、绿色食品、昆虫食品等得到了迅速发展,它们已成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主要食品。

3.1人造食品

近年来人造食品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发展迅速。美国人造食品年销售额达23亿美元,人造肉产量达45万t,占肉类产品总量的20%左右,人造黄油占黄油用量的60%。美国生产的人造鸡蛋、人造鱼子、人造火腿、人造虾已成为家常菜肴。日本人以猪皮为原料生产的“人造海蜇皮”,不仅外观与天然海蜇皮一模一样,且鲜脆可口,畅销国内外。俄罗斯人用8种有机物合成人造胡椒,香味与天然胡椒几乎一样,已获准在食品工业中使用。专家们指出,人造食品前景广阔,它将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2昆虫食品

二十一世纪昆虫食品将成为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昆虫占地球上动物总重量的4/5,体内蛋白质干基含量达40%~85%,体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达300~234mg/L。昆虫富含脂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胆固醇含量很低,对心脏病患者尤有好处。昆虫含有丰富的铁、锌等微量元素以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除了美食外还有独特的保健作用。昆虫含有抗菌肽,它不仅对细菌、真菌有广谱抗菌能力,而且对病毒、病原虫及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效果。昆虫还含有丰富的昆虫激素等活性物质,从而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良好作用。从昆虫中提取活性物质复合到其它食品中,这将是开发功能性食品的又一个方面。现在的蚂蚁食品、蚕蛹食品、蚯蚓食品、蜜蜂食品、天蛾食品、蝇卵食品、蚱蜢食品、蟋蟀食品、蝎子食品、蛇类食品等已成为西方国家贵宾席上的美味佳肴,中国也有相当量的昆虫食品生产。

3.3方便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用于烹制食品的时间越来越少,于是吃起来既省时又省事的方便食品涌现了出来。把食品预制成半成品或成品,然后冷冻起来,用时简单加工,可随时随地食用。现在的方便面、牛肉干、果蔬罐头、肉类罐头、各种饮料、方便米粉、藕粉、河粉、玉米羹、黑芝麻粥、燕麦粥以及冻水饺、冻面条、冻汤圆等,种类繁多,风味各异,具有大众化的特点,是适应性很强的食品,并且可以工业化生产,它们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消费量最大的食品。

4 食品科学的发展趋向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食品科学的发展趋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4.1食品生物技术

上世纪七十年代基因克隆和重组技术诞生以来,揭开了利用基因工程生产食品的序幕,现在人们已通过固定化酶、细胞融合、外源基因导入等技术来改善生物活性,开发高质、节能、无公害的食品。例如由物质自身生产天然色素,产量低、成本高,现在利用固定化植物细胞培养已得到了胡萝卜素类和花色苷的高产菌,工厂化生产色素已成为可能。用基因工程新技术培育而成的谷氨酸、赖氨酸等高产菌产酸率比一般菌种要高得多。根据加工品的需要,定向培育相应的原料在国内外已普遍实施。食品中有效成分重组技术、生理活性物质交换技术、功能性食品解析和分子设计等新概念将成为功能食品的研究方向。基因工程在食品科学中应用潜力很大,已逐步形成“食品生物技术”的新学科。

4.2食品酶学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高效催化效率和高度专一性的生物催化剂。已发现自然界的酶有2700多种,但截至目前真正投入工业化生产的仅有几十种,现在世界酶制剂年总产量为十多万t,食品工业用酶占一半左右。

4.3食品加工高新技术

未来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将使用高新技术,使食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目前已经研究成功的或尚未开发的高新技术,如膜分离、超过滤、反渗透、油米过滤、超临界萃取、分子蒸馏、微胶囊包埋、挤压与膨化、快速冻结、微波加工、真空浓缩、真空冷冻干燥、超高压加工、超微粉碎、超高温瞬时杀菌、电阻加热杀菌、辐射杀菌、无菌贮存与包装、果品蔬菜气调贮藏和冷湿保鲜技术等将得到广泛的应用。食品种类将逐年增多,质量将进一步提高,附加值将进一步加大。食品质量卫生保障体系将逐步健全,各类食品标准将进一步完善,多功能、高精度、快速方便的食品检测仪器和手段,如栅栏技术、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技术、微生物预报技术等将广泛应用,以保证食品安全、营养与卫生。在食品科学研究方法方面,将采用合理的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计算机在产品研究和生产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将使食品工业实现高度自动化、智能化,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唐璎,孟宪刚.新型天然生物功能食品添加剂的研究与发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1(03)

[2]李述日,吴清平,吴军林.利用细菌开发天然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1(02)

篇5:有关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介绍

[size=4][color=red]从有关网站转载了下面这个有关食品专业的详细介绍,其中的内容有涉及了当前的行业状况,高校教学状况,毕业后的就业状况方面的信息.已经是相当详细的了.现在把它贴出来,让大家再来重新认识一下专业状况,再一次定位自己.我想无论是对自己的学习,工作都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了~~

[/color][/size]专业概述:

本专业学习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培养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食品科学类毕业生主要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设计单位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和设计工作。大致有两个方向:大、中型食品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从事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工作;有关公司的业务管理部门,从事经营销售、企业管理等工作。

一、专业基本情况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保藏、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

◆ 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方法;

◆ 具有工艺设计、设备选用、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 熟悉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 了解食品储运、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主要学科

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4、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化工过程与设备和食品技术原理。

5、实践教学

包括工艺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30周。主要专业实验:原料预处理。

6、修业时间

4年。

7、学位情况

工学或农学学士。

8、相关专业

生物工程。

9、原专业名

制糖工程、粮食工程、油脂工程、烟草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蜂学(部分)、食品卫生与检验、粮油储藏、农产品贮运与加工、水产品贮藏与加工。

二、专业综合介绍

或许正如一些人戏称的那样,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能让人在生理和精神上都可以得到满足的专业。

“民以食为天”,本专业研究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吃饭问题,其作用不可低估。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食品工业生产中所用的加工方法、过程和装置,她是食品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设计基础,涉及化学、物理、农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学工程、生化工程、机械工程、人体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治理与工程等各门学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引入和运用化工单元操作,并发展形成食品工程单元操作,从而促进食品工业向大规模、连续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同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紧密相关,她的发展方向是新包装手段和装备改善食品包装技术,提高食品保藏性能和货架寿命;完善蒸煮技术、无菌包装技术;研究合理的节能装置以降低冷冻食品的成本;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的最优化、自动化及计算机的应用。

食品科学与工程虽然是年轻的技术学科,但她在现代社会早已成为经济发展、文明程度提高的主要标志。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借鉴基因技术的发展成果,研制出营养更加丰富、味道更加鲜美、保质期更科学的食品。比如,科学家正在试图把鱼的基因和西红柿的基因结合,培养一种更富营养的新品种。这的确是一个特别新兴的领域,虽然关于基因食品的利弊人们一直争论不休,也有待科学的定量分析,但我们相信这个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使食品工程生产出花样繁多的新新食品,丰富我们的餐桌,美化我们的生活。

目前有许多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比如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本专业学生要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方法;具有工艺设计、设备选用、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了解食品储运、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和发展动态。毕业生适宜到有关食品研究机关、设计部门、检验单位、食品工厂、企业从事设计、研究、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当然,如果不想进入具体的生产部门,也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虽然可能清苦一点,但是会有很丰富的精神生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1401。

三、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食品科学与工程(Food Science & Engineering)专业属我国高等院校中理工科性质的典型专业。根据国家科技局的学科分类,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一级学科,与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化工等基础学科属同等地位。它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农学、机械、环境、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特别是五十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食品专业更是如虎添翼,使人类解决当前的食品危机成为可能。

其实,说起食品加工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古代江南青莲岗文化时期(约公元前4500—前4000年)就已形成。但就其教育而言,却经历了几千年的坎坷旅程方初具规模。

最早的古代书院设置的都是“六艺”之学——礼、乐、射、御、书、数,作坊式的食品生产根本难登大雅之堂。发展至后来,“六艺”演变为“天、算、农、医”四大教育方向,虽说有些教“农艺”的技校开设了桑学、蚕学等面向生产的科目,但关于食品的制作加工技艺仍以“传男不传女”的“祖传秘方”或“学徒”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缺少正规的学校教育。上千年来,食品教育只是作为农业教育的点缀若隐若现。地漂浮在历史的长河中。直至1927年,在蔡元培等教育先驱的提议下,政府实行大学区制,将一些农业技校纷纷并入大学改为农学院,有的农学院初设与食品相关的农产制造科,这才使食品科学在高等教育中崭露头角。而食品科学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出现于大学中,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始于20世纪后半叶。随着食品生产技术发展,产生了对高级技术员、工艺工程师等人才的需求,培养技术类人才的职业教育水平才逐步达到大学本科知识研究生层次。

我国是借鉴苏联的经验,在1952年的第一次院系调整中,将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和江南大学等校的食品、农业化学等系合并为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即现在的无锡轻工业大学)。这便是我国最早招收食品专业本科生的高校。随后,1958年又进行了一次专业调整,此次新成立的天津科技大学和郑州轻工业学院也相继开始招收食品科学方面的本科生,其中郑州轻院于1981年第一个开始双班招生。

现如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已是举足轻重。它正在各类综合大学、农业院校、轻工院校及商学院中

上演着不同的角色。国家教委最新实施的专业调整使这一专业的口径加宽,也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拓宽后的专业培养方向包括食品工程、制糖工程、粮食工程、油脂工程、烟草工程、食品卫生与检疫、农产品及水产品的贮运与加工、冷冻冷藏工程及蜂学等等。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中国农大、天津轻院、郑州轻院、无锡轻工大、大连轻院、华南理工、浙江大学、华中农大、华南农大、上海水产大学、天津商院、黑龙江商院等在食品专业方面都取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国食品发酵研究所、上海香料研究所等单位也设立了授予硕士学位培养点。华南理工大学和无锡轻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据1993年底统计,我国1075所高等院校中设有食品专业的有83所,其中招收四年制本科生60所(现今已达76所),其余招收三年制或二年制的专科生。目前,在校人数达1.7万人。

在众多院校中,无锡轻工业大学的学科建设尤为成熟,在发酵食品及粮油方面都极具特色:原郑州粮食学院(现河南工业大学)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粮油食品工业高等学院;同处一地的郑州轻工院则被同行誉为培养烟草专业人才的“黄埔”。华南理工在制糖工程方面独占鳌头。此外,西南农业大学的“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为全国重点学科,而云南农业大学在蜂学方面独树一帜,建有专门的“蜂学研究所”。因此,偏爱于食品专业某一方面的同学可按自己的“口味”选择合适的学校。

目睹食品专业的成长与壮大,我们不应忘记为此做出最大的贡献的教育工作者和学术带头人。正是他们将科学的火种一代代延传下去,为我国食品行业不断输送着大量“新鲜血液”,像致力于“食品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及其工程化技术”研究的前无锡轻院校长丁智霖教授,在“食品亲水胶体和食品多糖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许时婴教授等等。纵观我国食品专业的发展,“教”与“学”的成果都是喜人的。但作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食品工业仍面临着人才严重短缺,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远远不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食品工业专门人才仅占职工总数的3—4%,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食品科技人才更是奇缺。同时,全国各地食品人才不平衡,许多县级小厂甚至没有专门的食品技术人员。上述种种都与在全国各工业部门总产值排行榜中高居榜首的第一大工业的地位极不相称。而放眼海外,西方发达国家食品专门人才在职工总数中的比例可达20%以上。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食品人才的培养,几乎所有的知名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NIT)、威史康逊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均设有食品科学与营养科学系。因此,我国大力发展高等食品专业教育,培养该行业科技人才已是形势所迫、不容忽视。

再看全球,食品工业(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以2.18万亿美元的营业额雄居世界工业霸主地位,超过了汽车、航空、信息等行业。在我国,2000年食品工业总产值已在1994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达到7000亿元人民币,加入WTO对食品工业既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预计未来20年里,世界人口每年将增加7300万,对食品的需求量势必剧增。方便、速冻、保鲜、保健、微波、休闲、儿童、老年食品及健康饮料和调味品将风靡全球。食品行业的“大输血”为食品专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作为跨世纪的青年一代,积极投身于这一古老而又充满希望的庞大队伍,“糊众口该糊己口”,相信不失为明智之选。

四、专业就业数据分析

五、专业就业状况及趋势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维持生长与健康的第一需要。由于其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与成败,在全球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里,没有哪一个政府能轻视食品工业的发展。正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食品工业与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并称为国民三大支柱产业,在我国,食品科学被科技部定为一级学科,与数学、物理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它的下面,以前曾设有制糖工程、粮食工程、油脂工程、烟草工程、农产品贮运与加工等多个具体专业,但教育部颁发的最新专业目录中,已将这些专业统一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这样使得食品工程的专业领域大大拓宽,有利于我国食品工业培养更多宽口径、复合型的现代科技人才,更有利于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食品工业正在向着科学化、自动化、大型化方向发展。食品工业在国

内外的竞争,最终体现在技术竞争与人才竞争上。食品工业的发展关键是人才培养。在我国,设置有食品科学与工程或相近专业的高校为数不少,但大多数集中在轻工类院校、原国内贸易所属院校和农业院校中。在这些高校中,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中国农业大学、无锡轻工业大学等教育部直属院校均有一定实力和特色。此外,天津科技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天津商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原郑州粮食学院)等在食品学科方面也都取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这表明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了培养高层次食品科技人才的教育体系。这些高校毕业生分配部门和国家有关部门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食品科学类毕业生除继续深造,报考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设计单位,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和设计工作。去向大致如下:大、中型食品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从事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工作;有关公司的业务管理部门,从事经营销售、企业管理等工作。

但是最近几年受国有企业进行体制改革及食品工业普遍效益不佳的影响,食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陡然增大。根据国家教育部最近公布的直属高校99届毕业生就业率显示,食品专业最大的载体高校——轻工、农业院校整体就业率均不高。无锡轻工业大学、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就业率均不足70%,列45所部属高校的最后二位。著名高校尚且如此,其他院校的情况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同一院校内部,食品专业相对于计算机、电子通信等专业而言,也是非常冷清。上海交大、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名校热门专业的不少优秀生在大三时已经接到高科技公司的聘用通知,试用期月薪普遍在3000元左右;相比之下,食品行业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待遇较低,让众多充满激情与幻想的青年人感到失望。反映到升学与就业上来,食品科学专业招不到高分考生,生源质量不高的状况一直未能改变;在校生改修其他专业或跨专业考取研究生以远离食品工业,又使不少食品单位难以觅到合适的人才以改善自身条件。由于生源不佳及就业形势严峻,不少轻工、食品类院校纷纷更名,随潮流开设了很多热门专业。这种不利于食品工业发展的恶性循环至今没有改善的迹象。

中国农业大学一位食品专业的大学生坦言:“说实话,舍弃学习了好几年的专业我也很舍不得。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你看吧,一边是信息产业的红红火火,一边是食品单位不断的减员增效,破产兼并。你说我该去哪?”

就目前而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冷门专业,在招生、就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能否因此而认为食品专业已经没入夕阳,不值得重视呢?答案显而易见是否定的。

首先,正如前文所述,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它在一个国家工业体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我国又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对食品的需求依然很大。更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需求已由过去的单一温饱型逐步向五彩缤纷的精品科技型过渡。据最新的资料显示,反映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总支出百分比的恩格尔系数,我国城市为44.5%,农村为53.4%,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上40—50%的平均水平。它表明传统的食品制造与食品简单加工在食品工业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关注健康、营养,并已形成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食品企业不断出现,它们已经创出了很多驰名品牌。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营养保健食品、生物食品、食品的精深加工业将有较大的发展,对高素质的专业科技人才将有极大的需求。那些学有专长,又勇于开拓创新的食品专业毕业生将会成为这些新兴企业的主角。

其次,现在食品行业所出现的生产不景气,下岗人员较多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所不可避免的。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度增长带来就业的高增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依靠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包括劳动力的承包统配,实行高就业低工资的政策。食品工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生产短缺消费产品的企业吸纳了大量人员。各地重复建设过多,生产效率低下。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就业已走向市场,毕业生就业的选择自由度增大,人才流动呈活络畅通的状态,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对食品工业的要求,加快国有食品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众多中小型企业积极试验和推广产权重组,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提高国有食品企业的运行质量和运转效率,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鼓励兼并规范破产,积极组建若干跨地区行业的具备相当实力的企业集团,推广现代企业制度,以科技为动力,开展食品精、深加工,增强知识经济,大力开发智力型人才,完善人才奖励机制,加快知识更新步伐”。

可以想象,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各项政策的落实,食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会有所改善。

与世界的接轨,使我国食品市场与流通秩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先进的技术与管理制度的大量引入,为食品工业毕业生大显身手提供了舞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伴随着科技的进步,食品工业也在进行大改革。今后的食品工业,将会摒弃传统的生产加工模式,向着高科技高附加值,向着食品工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毕业后从事一切与食品生产、检测、开发有关的工作:

食品化验员——进行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工作;

食品生产主管——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技术管理和协调;

食品研发人员——应用现代营养学知识,研究和开发新的高效食品;

篇6:食品科学与工程(烟草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烟草化学、卷烟加工工艺、卷烟产品设计、烟草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掌握一定的烟草种植理论与技术,能在烟草相关单位或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卷烟工艺学、烟草化学、烟草原料初加工、卷烟调香学、烟草机械、烟草原料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烟草主要成份的分析方法和烟叶复烤发酵、卷烟加工、产品设计以及烟叶生产的原理和基本技能;具有在烟草行业内从事生产管理、研究开发、质量控制的基本能力。

三、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烟草化学、卷烟调香学、烟草原料初加工、卷烟工艺学、烟草品质检测、卷烟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了解卷烟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前沿及其发展趋势,具有卷烟配方与调香技术设计、新产品研发的初步能力。

3、具备卷烟工艺管理、卷烟原辅材料研发的初步能力,掌握烟叶复烤发酵、卷烟制造的生产工艺技术。

4、具有烟草理化成份分析与检测、烟草质量评价及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5、熟悉烟草法规,了解国际、国内烟草产业发展趋势和相关政策,并具有一定的烟草专卖管理和市场营销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具备较强的研究决策、组织管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四、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五、核心课程

卷烟工艺学、烟草原料初加工、烟草化学、卷烟调香学、卷烟机械、烟叶分级、烟叶品质分析、烟草原料学。

六、主要实践环节及主要专业实

主要实践环节:卷烟工艺实习、烟草加工设备实习、电工与自控实习、卷烟调香学实习、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烟草原料初加工实验、卷烟配方设计实验、卷烟调香学实验、烟草加工工艺实验、烟叶分级实验。

七、学制 4年。

八、全学程时间安

全学程以4年计共201周,其中:理论教学109周,实践教学38周,入学教育1周,毕业教育1周,军事训练2周,考试8周,寒暑假37周,机动5周。另分散安排劳动4周,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2周。

总学时为2560,其中必修课2074学时,占81%,选修课486学时,占19%;选修课中人文社科类不少于150学时,其余由学生自选。

九、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学生取得下列学分,可取得业务方面的毕业资格:

必修课学分105.5学分,选修课学分21.6学分,实践等其它环节40学分,毕业论文(设计)学分5,合计172.1学分。

选修课学分中人文社科类不少于7.5学分,其余学生自选;在实践等其它环节中,系列学术报告不少于2学分(至少6次),其余为自然科学类和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学分。参加过社会实践和科研训练的记2学分。

篇7:食品科学与工程简历

目前所在: 中山 年龄: 35
籍贯: 茂名 国籍: 中国
婚否: 已婚 民族: 汉族
身高: 170 cm 体重: 80 kg

简历求职意向:

求职职位: 精细/日用化工:工程师,精细/日用化工:化验室主管,精细/日用化工:工程师
工作经验/年: 7 专业职称: 中级
工作类型: 均可 就职时间: 一个月
期望薪资: 5000--8000 求职地区: 广东省,中山,广东省

工作履历:

中山杰思日用化工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xx-07-01 ~ 20xx-12-01
公司性质: 中外合资所属行业: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担任职位: 实验室主管和开发工程师
工作描述: 从事彩妆,膏霜,洗涤类、洁面类,儿童类化妆品等产品开发工作
离职原因:

 

 

广州市雅仕娜日用化工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xx-09-01 ~ 20xx-05-01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所属行业: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担任职位: 助理工程师
工作描述: 从事彩妆,膏霜,洗涤类、儿童类产品等产品开发工作
离职原因: 为了积累更多工作经验

教育简历

毕业学校: 大连轻工业学院

 

 

 

 

最高学历: 本科获得学位: 毕业时间: -07-01
所学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第二专业: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1995-09-01 1999-06-01 大连轻工业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毕业证书 -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一般 粤语水平: 优秀
第二外语: 国语水平: 良好

简历自我评价

1.非常熟练食品类和日用化工类的`化验工作2.非常熟悉化验室日常工作3.能从事气雾剂类产品,唇彩,唇膏,胭脂粉,眼影粉,儿童指甲油,沐浴露,洗发水,洗洁精,膏霜,洗面奶等产品的配方,工艺,开发.4.本人有多年儿童化妆品开发,生产的经验。

求职自我介绍参考

本人工作态度积极,一丝不枸。希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希望有缘和你真诚的合作。共创美好的明天。熟练使用Word、Excel和PPT等办公软件和设备,善于借助互联网查找资料,对搜集的信息有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口齿伶俐,管理和组织能力强。有良好的与人沟通和协作能力,对行政人事和仓库管理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对工作有极高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

篇8:对食品科学工程的

1 食品科技史中的四个里程碑

从茹毛饮血到燧木取火, 从原始蒸煮到美味佳肴, 以及罐藏食品的出现和现代营养学的建立是食品科学史中的四个里程碑。

2 二十世纪末的食品

2.1 二十世纪末食品发展的总趋势

二十世纪后期, 人们开始从健康、卫生、营养、科学的角度注重食生活, 过去高能量、高脂肪、低纤维等引起心脏、血管、消化道等疾病的食品用量逐渐减少-食品发展的总趋势表现为:高质量低热卡食品;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食品;方便食品;保持自然体系食品;强调“天然”组分食品;单一组分含量丰富食品;微波制品和高档次包装食品。

2.2 微波热处理食品

传统的食品加热方法是表面热交换, 传热速度慢, 受热不均匀, 制品营养破坏严重, 且热交换器表面易积垢, 清洗困难。九十年代, 人们开始使用微波加热, 微波加热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从高频发射极随机发生, 如家用微波炉;另一种是APV磁控方式, 从高频发射极产生恒场强, 食品能受到均匀的磁场强作用。微波技术开发后, 被广泛用于食品的调和、融冻、干燥、加热、焙烤、杀菌等方面, 经它处理的食品不仅受热均匀, 而且在结构、营养和感官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产生高的附加值。

2.3 辐射食品

用射线 (如Co60-γ射线、Cs187-γ射线、X射线、电子射线等) 辐照能够杀死霉菌, 抑制酶的活性, 推迟果蔬成熟期, 对延长食品货架期和贮藏保鲜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卫生方面来看, 辐射可杀死或显著减少肉类、菜类和淀粉等多种制品中的致病菌或腐生菌;辐射还能抑制土豆、洋葱、萝卜等的发芽, 防止谷类及其它贮品的昆虫侵害。

3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食品

根据二十世纪末世界食品市场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人造食品、方便食品、变态食品、水产食品、绿色食品、昆虫食品等得到了迅速发展, 它们已成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主要食品。

3.1 人造食品

近年来人造食品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发展迅速。美国人造食品年销售额达23亿美元, 人造肉产量达45万t, 占肉类产品总量的20%左右, 人造黄油占黄油用量的60%。美国生产的人造鸡蛋、人造鱼子、人造火腿、人造虾已成为家常菜肴。日本人以猪皮为原料生产的“人造海蜇皮”, 不仅外观与天然海蜇皮一模一样, 且鲜脆可口, 畅销国内外。俄罗斯人用8种有机物合成人造胡椒, 香味与天然胡椒几乎一样, 已获准在食品工业中使用。专家们指出, 人造食品前景广阔, 它将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2 昆虫食品

二十一世纪昆虫食品将成为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昆虫占地球上动物总重量的4/5, 体内蛋白质干基含量达40%~85%, 体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达300~234mg/L。昆虫富含脂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胆固醇含量很低, 对心脏病患者尤有好处。昆虫含有丰富的铁、锌等微量元素以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 除了美食外还有独特的保健作用。昆虫含有抗菌肽, 它不仅对细菌、真菌有广谱抗菌能力, 而且对病毒、病原虫及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效果。昆虫还含有丰富的昆虫激素等活性物质, 从而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良好作用。从昆虫中提取活性物质复合到其它食品中, 这将是开发功能性食品的又一个方面。现在的蚂蚁食品、蚕蛹食品、蚯蚓食品、蜜蜂食品、天蛾食品、蝇卵食品、蚱蜢食品、蟋蟀食品、蝎子食品、蛇类食品等已成为西方国家贵宾席上的美味佳肴, 中国也有相当量的昆虫食品生产。

3.3 方便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用于烹制食品的时间越来越少, 于是吃起来既省时又省事的方便食品涌现了出来。把食品预制成半成品或成品, 然后冷冻起来, 用时简单加工, 可随时随地食用。现在的方便面、牛肉干、果蔬罐头、肉类罐头、各种饮料、方便米粉、藕粉、河粉、玉米羹、黑芝麻粥、燕麦粥以及冻水饺、冻面条、冻汤圆等, 种类繁多, 风味各异, 具有大众化的特点, 是适应性很强的食品, 并且可以工业化生产, 它们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消费量最大的食品。

4 食品科学的发展趋向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未来食品科学的发展趋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食品生物技术

上世纪七十年代基因克隆和重组技术诞生以来, 揭开了利用基因工程生产食品的序幕, 现在人们已通过固定化酶、细胞融合、外源基因导入等技术来改善生物活性, 开发高质、节能、无公害的食品。例如由物质自身生产天然色素, 产量低、成本高, 现在利用固定化植物细胞培养已得到了胡萝卜素类和花色苷的高产菌, 工厂化生产色素已成为可能。用基因工程新技术培育而成的谷氨酸、赖氨酸等高产菌产酸率比一般菌种要高得多。根据加工品的需要, 定向培育相应的原料在国内外已普遍实施。食品中有效成分重组技术、生理活性物质交换技术、功能性食品解析和分子设计等新概念将成为功能食品的研究方向。基因工程在食品科学中应用潜力很大, 已逐步形成“食品生物技术”的新学科。

4.2 食品酶学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高效催化效率和高度专一性的生物催化剂。已发现自然界的酶有2700多种, 但截至目前真正投入工业化生产的仅有几十种, 现在世界酶制剂年总产量为十多万t, 食品工业用酶占一半左右。

4.3 食品加工高新技术

未来食品在加工过程中, 将使用高新技术, 使食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目前已经研究成功的或尚未开发的高新技术, 如膜分离、超过滤、反渗透、油米过滤、超临界萃取、分子蒸馏、微胶囊包埋、挤压与膨化、快速冻结、微波加工、真空浓缩、真空冷冻干燥、超高压加工、超微粉碎、超高温瞬时杀菌、电阻加热杀菌、辐射杀菌、无菌贮存与包装、果品蔬菜气调贮藏和冷湿保鲜技术等将得到广泛的应用。食品种类将逐年增多, 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附加值将进一步加大。食品质量卫生保障体系将逐步健全, 各类食品标准将进一步完善, 多功能、高精度、快速方便的食品检测仪器和手段, 如栅栏技术、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技术、微生物预报技术等将广泛应用, 以保证食品安全、营养与卫生。在食品科学研究方法方面, 将采用合理的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计算机在产品研究和生产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将使食品工业实现高度自动化、智能化, 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摘要:介绍了食品科学的发展简史;回顾了二十世纪末的食品;展示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食品;论述了食品科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食品科学简史,现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唐璎, 孟宪刚.新型天然生物功能食品添加剂的研究与发展[J].食品工业科技, 2011 (03)

[2]李述日, 吴清平, 吴军林.利用细菌开发天然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 2011 (02)

上一篇:职业规划生涯下一篇:名人伟人的爱情观(爱情短信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