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选择综合题

2024-07-09

电路选择综合题(共9篇)

篇1:电路选择综合题

主观题答题技巧

所谓主观题,是指除选择题外必须用文字表述的试题,它包括材料题和问答题,是影响同学们文综成绩的主要因素。那么主观题要如何答,才能拿高分呢?

01

读题要仔细

高考题注重“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创设和运用,因此在做题过程当中我们要规范阅读材料的程序,应当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读引言(题引)

阅读引言可以使我们快速明确命题意图和题目考查内容,因此阅读引言就如同找到一把解题的钥匙,有利于我们揣摩命题意图,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

2.读材料正文

这是读题的核心任务,一般要求阅读材料在2遍以上,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要动笔圈划关键词、句,最大限度的提取材料信息,并根据材料内容划分层次,并简单概括各层次的中心。

3.读材料出处

材料的出处作为材料的组成部分,往往暗含历史信息,根据材料出处的判断,我们可以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建立起相应的联系。

02

审题有技巧

1.审题目类型

叙述题、论证题、分析题、比较题、评价题和综合题。

2.审限定条件

题目的限定条件包括时间、空间、人物、设问角度等。

3.审求答题内容

这些内容通常是原因、影响、异同点、特点、性质、结局、意义之类。

4.审能力要求

试题考查我什么能力?是识记?理解?还是应用?题目的要求与教材的关系如何?

5.审题目分值

一个2分的求答项,就不需要用很多话来回答。

03

答题要规范

1.字迹端正,文句通顺,杜绝错别字。

2、形式上要“三化”

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

序号化(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

3.点多而全,结构严谨,回答直接,使用专业词句。

一要注意问什么、答什么,做到紧扣题意,有问有答;

二要讲究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做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三要有正面的回答,也要有一二句话的小结。力争内容完整是解题的重中之重。

例:以历史原因的分析为例,总结中国古代史上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政治因素:国家统一与分裂,社会动荡与安宁,政府重视与摧残。

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与停滞,发展的新突破与新的生产方式出现。

3)民族关系:民族友好与战争,民族融合与交流。

4)对外关系:友好往来与频繁交往,闭关政策与开放。按此思路和技巧,可得出中国古代史上任一时期文化发展的历史条件。

选择题答题技巧

选择题在高考历史中占比较大,却往往又是最让同学们头疼的,特别是在经过筛选后只剩下两个选项时,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更是苦不堪言。然而,Get了下面这些小技巧,你就能与选择题轻松过招啦~

技巧

1.掌握史实

2.理性审题、形成技巧

3.总结思考,错题归因、效率提高

切忌

1.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2.思维不全,错误连连

3.技巧不熟,跌跌撞撞

4.心态不稳,前功尽弃

01

文字类材料选择题

【题型特征】

在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造新的问题情景,结合材料设计选项,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和分析有效信息,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关注社会,以史为鉴。

【解题技巧】

1.读:解读史料信息及反映的主旨内涵。

2.找:时间、人物、地点、事件;注意材料当中的转折词(转折词后面往往是材料强调的重点) 。

3.联: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史料有效信息。

4.析: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史料和题意要求。 注意:浓缩材料找大意,找出句子主谓宾。

例:(·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4)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02

图表类材料选择题

【题型特征】

1.近几年高考将图表作为材料引入试题,扩大了历史资料的来源,形成活跃的命题形式。

2、历史表格类材料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各种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材料的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题技巧】

1.“三看”

①看表头及出处:确定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

②看表格中的项目: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

③看表格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

2.“四注意”

①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

②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

③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

④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

具体操作:

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

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

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

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03

地图、图片类材料选择题

【题型特征】

地图、图片类材料题主要以地图、历史照片、图片或漫画等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图片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阐释能力。

这类试题不仅提供了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试题意境,使试题呈现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也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直观印象,为命题和能力考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反映了文综试题命题改革的方向。

【解题技巧】

1.“四审”:

①审时间和空间

②审图片反映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

③审关键信息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④审多幅图片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与变化

2.对被选项要“三判”:

①判选项是否符合图片所反映的史实

②判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③判定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3.对图片和文字要“二补”:

①是要以图补文

②是要以文补图;

篇2:电路选择综合题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指某一环境对污染物最大承受限度,在这一限度内,环境质量不致降低到有害于人类生活、生产和生存的水平,环境具有自我修复外界污染物所致损伤的能力。环境容量由静态容量和动态容量组成。

2.生物放大作用: 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这些污染物在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向下传递,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随生物的营养级的升高而升高,使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叫做生物放大作用,又叫生物富集作用,也叫生物浓缩。

3.超城市化: 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盲目从农村涌入城市,致使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超过了城市设施、区域资源和环境的负荷能力,从而带来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种现象称为“超城市化”。

4.水体富营养化 :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5.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较一次污染物还强。最常见的二次污染物有硫酸烟雾及光化学烟雾。

6.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环境质量通常要通过选择一定的指标(环境指标)并对其量化来表达。

7.城市热岛效应: 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8.水环境容量 : 水环境容量是指在不影响水的正常用途的情况下,水体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量或自身调节净化并保持生态平衡的能力。水环境容量是制定地方性、专业性水域排放标准的依据之一,环境管理部门还利用它确定在固定水域到底允许排入多少污染物。

9.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也可简单定义为,生物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及其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

10.荒漠化: 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正因为如此,凡是具有发生沙漠化过程的土地都称之为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还包括了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沙丘前移入侵的地方和原来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由于植被破坏发生流沙活动的沙丘活化地区。

二、填空题:

1、环境破坏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产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2、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不断地通过(物质传递)、(能量传递)和(信息传递),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自然整体。

3、对于城市垃圾的处理,若垃圾中无机物含量高,则宜采用(填埋)法;若垃圾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高,则宜采用(堆肥)法;若垃圾中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高,则宜采用(焚烧)法。

4、CFCs的全称是(氟氯碳化合物),哈龙的全称是(含溴化合物)。

5、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6、大气污染的形成过程由(排放源)、大气和(接受者)三个环节组成,缺少其中一个环节就构不成大气污染。

三、问答题:

1、生态系统能保持动态平衡的原因是什么?

答题要点:

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限度的自动调节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环境具有自净能力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经过自然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作用,使污染物质在空间扩散、稀释,其浓度下降,最后受污染的环境恢复原来的状况。

(2)自动调节作用

当生态系统的某一部分出现了机能异常时,就可能被其他部分的调节所抵消。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2、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技术和方法?

答题要点:(1)热化学处理:包括焚烧、热解和湿式氧化技术;

(2)生物处理:包括堆肥化处理、厌氧消化法-沼气化处理技术

3、环境噪声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控制?

答题要点:噪声特点:

  环境噪声是一种感觉公害。

具有局限性和分散性,即影响范围上的局限性和声源分布上的分散性。噪声污染还具有暂时性。

控制:

控制声源

     是减弱或消除噪声的基本方法和最有效的手段。

(1)改进机械设计

(2)改进生产工艺

(3)提高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

(4)加强行政管理

控制传播途径

(1)闹静分开,增大距离:利用噪声自然衰减作用,将声源布置在离学习、休息场所较远的地方。

  (2)改变方向:

利用声源的指向性(方向不同,声级不同),将噪声源指向无人的地方。

如高压锅炉的排气口朝向天空,比朝向居民区可降低噪声10dB(A)。

 (3)设置屏障

在噪声源和接收者之间设置屏障,可有效地防止噪声的传播。

加强个人防护

佩带护耳器(耳塞、耳罩、头盔),可降噪10-40dB(A)

四、论述题:

1、臭氧层位于什么位置?南极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地球上“南极、北极、青藏高原”三处上空的臭氧层破坏严重?试分析这三处上空臭氧层破坏程度的顺序并说明原因。

答题要点:(1)臭氧层位于离地面20-30km处。南极形成臭氧空洞,主要原因为:

1)南极气温低(低于-80℃),极区上空平流层形成的涡旋阻断了空气的交换,使空气(带着臭氧)不能进来,不能补充流失的臭氧;

2)南极的极低温有助于极性冰云的产生,含卤化合物被吸附在冰云表面,当早春阳光出现时,这些化合物被转换成活泼的Cl、Br等以惊人的活力与臭氧分子反应,造成平流层臭氧大量损耗;

3)南极地区因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空气对流运动较弱,对流层较低,因而相应的平流层的高度也随之降低。人们向对流层大气中排放的氯氟烃会随着大气的环流运动而到达南极的上空,由于南极上空的平流层较低,所以氯氟烃能到达平流层中而破坏臭氧层。

(3)三处上空臭氧层破坏严重的原因:

对流层的高度就是该层空气对流运动所能到达的顶端,因而其高度随纬度和地势高低而变化:赤道地区因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空气对流运动旺盛,因而对流层较高;两极地区因所获

得的太阳辐射较少,空气对流运动较弱,对流层较低;南极相对于北极更冷一些,因而其对流层就更低;青藏高原虽然纬度不是很高,但由于它作为“世界屋脊”的较高的地势,使其表面温度降低,空气对流运动不够旺盛,因而对流层也较低。正是由于这三处地区上空的对流层较低,相应的平流层的高度也随之降低。人们向对流层大气中排放的氯氟烃会随着大气的环流运动而到达这三个地区的上空,由于平流层较低,所以氯氟烃能到达平流层中而破坏臭氧层。因此南极、北极、青藏高原三处上空的臭氧层破坏严重。

(3)三处上空臭氧层破坏程度的顺序:

南极上空破坏程度>北极上空的破坏程度>青藏高原上空的破坏程度

原因:南极气温<北极气温<青藏高原

四、选择题

1、环境科学以(C)为研究对象。A.宇宙

B.动植物

C.人类

D.微生物

2、依环境的不同主体,环境可以分为(AB)。A.自然环境

B.人类环境 C.城市环境 D.生物环境

3、我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是(C)发布试行的。A.1977年

B.1978年

C.1979年

D.1980年

4、我国《环境保护法》是(C)颁布实施的。

A.1987年

B.1988年

C.1989年

D.1990年

5、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国家环境保护局”是(B)成立的。A.1988年

B.1989年

C.1990年

D.1992年

6、《环境保护法》是调整人们在环境保护中产生的(A)的法律规范。

A.法律关系

B.社会关系

C.经济关系

D.人际关系

7、确立法律对人的适用范围的原则是(BC)。

A.属人主义

B.属地主义

C.保护主义

D.以B为主,以A和C为辅

8、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D)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A.1966年

B.1968年

C.1970年

D.1972年

9、法律上的个人是指(ABC)。

A.我国公民

B.无国籍人

C.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公民

D.法人

10、(B)8月,我国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A.1963年

B.1973年

C.1983年

D.1993年

11、我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起步阶段是(C)。

A.1982-1987年

B.1979-1981年

C.1972-1978年

D.1966-1971年 12、2010年10月,欧洲多瑙河流域发生了严重的污染事件,污染源位于(A)境内。A.匈牙利

B.德国

C.保加利亚

D.罗马尼亚

13、现代世界各国在溯及力上大都采用(B)。

A.从新兼从轻原则

B.从旧兼从轻原则

C.从新原则

D.从旧原则

14、截至2006年8月,我国已制定了(D)防治环境污染单行法。A.一部

B.三部

C.五部

D.九部

15、英迪拉·甘地提出污染最糟糕的形式是(B)。A.富裕

B.贫穷

C.产业发达

D.科技进步

16、(CD)都是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政执法机关。

A.公安部门

B.司法部门

C.统管部门

D.分管部门

17、我国的法律所指的法人是(AC)。

A.企业法人

B.公民

C.非企业法人

D.外国人

18、我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徘徊阶段是(A)。

A.1982-1987年

B.1979-1981年

C.1972-1978年

D.1966-1971年 20、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手段大体可以分为(ABC)。A.行政

B.民事

C.刑事

D.罚款

五、判断题

1、在自然界中经过人工改造过的环境,因其存在于大自然中,因此可以称为自然环境。错

2、《环境保护法》主要是力图解决第二类环境问题。对

3、一切与环境有关的社会关系都由环境保护法调整。对

4、环境保护法的目的是“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

5、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对

6、依环境的不同主体,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对

7、由自然界的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原生环境问题。对

8、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也称环境保护法的效力范围。对

9、对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来说,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的执法地位不一样,属于上下级关系。错

10、水污染防治法适用于我国环境保护法设计的领域、其他海域的陆地水体和海洋污染损害的防治。错

11、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原生环境问题。错

12、人们的行为规则在法学上称为规范。对

13、从法律地位看,环境保护法与民法、刑法等都属于国家基本法。错

14、在我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与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提法不同,但其实质是相同的。对

15、把海洋法与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对

16、《环境保护法》是调整人们在环境保护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对

17、我国环境保护法具有的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错

18、《环境保护法》及其法学出现的客观原因是第二类环境问题的产生。对

19、我国环境保护法在空间上的效力包括我国的领海、领陆、领空、延生意义上的其他领域和其他海域。对

20、对环境污染赔偿纠纷案件,属于跨省界的,上游省份因排污对下游省份造成污染事故的,由上游省份承担相关责任。对

填空题

1.对环境的分类,一般按照环境的主体、环境的要素、环境的范围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

2.我国环境保护法具有的自身特点科学技术差、综合性和广泛性、可持续发展性。3.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4.环境保护法只调整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社会效应。5.环境问题分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两大类。

6.法学上称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则是环境保护法。7.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的。8.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一般是同工业化和技术发展有关。

9.当今人类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是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

10.环境保护法涉及的环境既包括生活环境、也包括生态环境,体现了“大环境”的概念。11.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

12.生态环境条件是指包括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生物条件、地理条件、认为条件的综合体。13.人的行为规则在法学上又可分为技术规范、社会规范两大类。

14.作为综合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环境保护方面是原则性的一般的法律规定,而不是具体的详尽的的法律规定。

15.从环境的形式要素来看,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问答题

1.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是指什么?

答: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它包括生活环境,也包括生态环境,体现了“大环境“的概念 2.环境保护法有什么意义?

答:环境保护啊关系到国家建设、名族复兴、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子孙后代幸福的大事,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位置和意义:①环境保护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②环境保护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③环境保护法是坚持执政为民、提高执政能力的实际行动。④环境保护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有力保证。⑤加强环境保护顺应了世界发展趋势。

3.环境保护法有哪些作用?

答:①是实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依据。②是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法制观念的好教材。③是维护我国环境权益的重要武器。④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护世界环境的重要手段。

4.环境保护法学是如何分科的?

答:大体上可以分为:①本国环境保护法;②外国环境保护法;③国际环境保护法;④比较环境保护法;⑤环境保护法史学。

5.什么是环境问题?

答: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者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身体健康以至生命安全及其他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6.环境保护法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答:⑴环境保护法是环境管理中比较有效的手段:①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特点;②其他手段大都规定在法律中,并以法律手段作为其实施的保障。

⑵环境保护法与客观规律:①环境保护法必须以生态规律为依据;②环境保护法必须反映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要求;③环境保护法必须反映价值规律的要求。7.环境保护法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①必须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②要进行比较研究;③要努力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其中的环境科学技术。

8.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有哪些特点?

答:⑴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都是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政执法机关。

⑵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的执法地位平等。

七、论述题

谈谈环境保护法的产生于发展过程?

答: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是国际环境保护法的初创阶段

早期的国际环境保护法是一些国家之间签订的保护国际航道和渔场的国际条约。在此阶段,若干国际间环境争端的解决及其所确定的原则,对以后国际环境保护法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这一阶段还有了萌芽性的国际环境保护组织。

(二)第二阶段从联合国成立至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前

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开始涉及国际环境问题,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扩大至某些高度危险行为所产生的污染。另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确认。

(三)第三阶段从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至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前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国际环境法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在这一阶段,随着环境问题国际化的逐渐展现,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球是个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环境问题是没有国界的,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协调各国的行动,才能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一系列旨在调整国际环境保护关系的法律文件应运而生。在近代国际法学和新兴的环境科学相互渗透的基础上,也产生了国际环境保护法学。

(四)第四阶段从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至今

篇3:常见的四种电路故障题

一、通过电表示数的变化, 判断电路故障

例1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 闭合开关S灯L不亮, 电压表V有示数。已知电路中各处均接触良好, 除灯L和电阻R外, 其余元件均完好。 (1) 请判断该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请将两种可能填写完整)

(2) 为进一步确定故障, 小明同学将一个电流表正确串联在电路中, 闭合开关S,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情况。若电流表有示数, 说明故障是_______________;若电流表无示数, 说明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进一步确定故障, 小华同学将图中的电压表V正确并联在灯L两端, 请判断他能否查找出电路的故障, 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电压表有示数, 说明与电压表连接的整个电路是连通的, 灯L不可能断路, 有可能是灯L短路;还有可能是电阻R断路, 此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 电路上的电流太小, 灯L不亮。

答案:灯L短路、电阻R断路

(2) 电流表有示数, 则说明整个电路是连通的, R不可能断路, 电路故障是灯L短路;电流表无示数, 说明整个电路不通, 应是电阻R断路。

答案:灯L短路;电阻R断路

(3) 在灯L短路和电阻R断路两种情况下, 改接后电压表的示数都为0, 不能查找出电路的故障。

答案:不能。在灯L短路和电阻R断路两种情况下, 电压表V均无示数。

点拨:电流表无示数, 可能是电路断路无电流, 也可能是电流太小, 指针的移动不容易观察, 这种情况尤其会出现在电压表并联两点间的用电器出现了断路, 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了, 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很大, 电路中的电流很小, 近似为0, 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 此时灯泡不发光。这是中考出现频率最高的一道电路故障题。

二、用一根导线并联在电路的两点间, 检查电路故障

例2如图2所示, 闭合开关S时, 灯泡L1、L2都不亮。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 两灯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 两灯都不亮;接触c、d两点时, 两灯都亮。则 ()

A.灯L1断路B.灯L2断路

C.灯L2短路D.开关S断路

解析:用一段导线并联在电路的两点间, 实际上将这两点短路了, 接触c、d两点时, 两灯都亮, 说明c、d两点间断路, 电流通过导线形成了通路。

答案:D。

点拨:导线的电阻等于0, 将导线接在电路的两点间, 实际是将导线两点间的用电器短路, 让电流通过导线形成一条通路。这可以用来检查用电器损坏, 造成了电路断路的情形。

三、用测电笔检查电路故障

例3小明想在家里安装一盏照明灯, 图3是他设计的电路, 请你帮他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开关和电灯的符号。小明请电工师傅正确安装完毕, 闭合开关, 电灯不亮。电工师傅用测电笔分别测试电灯两接线处和插座的两孔时, 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 则电路的故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按照安全用电的要求, 开关一侧应与火线连接, 另一侧再串联用电器与零线连接。虚线框内应填入的开关与灯泡应如图4所示。测电灯两接线处和插座的两孔测电笔氖管都发光, 说明从进户线到灯泡和插座都是连通的, 灯泡不亮, 只能是进户线零线开路。

答案:零线开路。

点拨:测电笔接触家庭电路中的某点, 若氖管发光, 则说明该点与进户线间是通路, 若氖管不发光, 则可能是该点与进户线的火线间有断路, 也可能该点是进户线的零线。当进户线的零线开路时, 测电笔测用电器的前后接线柱, 氖管都会发光, 这是中考常考的一个知识点。

四、用一个能正常发光的灯泡检查家庭电路各支路的故障

例4电工师傅常用一只标有“220V40W”的灯泡L0 (检验灯泡) 取代保险丝来检查新安装的照明电路中每个支路的情况, 如图5所示。当只闭合S、S1时L0不亮;当只闭合S、S2时, L0和L2都呈暗红色;当只闭合S、S3时, L0正常发光。由此可以判断 ()

A.L1所在的支路短路

B.L2所在的支路断路

C.L3所在的支路短路

D.各支路均完好

解析:若L1所在的支路短路, 当只闭合S、S1时L0应亮且正常发光, A错;若L2所在的支路断路, 当只闭合S、S2时, L0和L2应都不发光, B错;L3所在的支路短路时, L3两端所加电压就是电源电压, 灯泡应正常发光, C对。

篇4:电路选择综合题

一、总原则

选择仪器和电路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使测量尽量准确.因此,为了使测量尽量准确和保护仪器,选择仪器和电路时应注意如下总原则.

1.电表的选择:①尽量选择较理想(即安培表内阻越小越好,伏特表内阻越大越好)的电表(电压表,电流表);②选量程时应尽量使指针达半偏以上,这样有利于减小误差.

2.变阻器的选择:原则上要便于调节.所以在限流接法中其电阻值应接近待测电阻,不要过大,也不要过小;在分压接法中,尽量选阻值小的.额定电流则越大越好.

3.安培表内、外接法的选择:当RxRARVRx时,即测大电阻时用安培表内接法.

4. 分压、限流电路的选择:①选择电路时优先考虑限流电路,当电路中最小电流仍超过电流表量程(或电路中额定电流)时,就用分压电路;②要求负载电压从零开始或尽量多测几组试验数据时,用分压电路;③用图线法处理数据时,用分压电路.

二、例题解析

例1(2013·北京·21)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 Ω的电阻Rx的阻值.

(1)现有电源(4V,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0~50 Ω,额定电流2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

A.电流表(0~3 A,内阻约0.025 Ω)

B.电流表(0~0.6 A,内阻约0.125 Ω)

C.电压表(0~3 V,内阻约3 kΩ)

D.电压表(0~15 V,内阻约15 kΩ)

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电压表应选用(选填器材前的字母);实验电路应采用图1中的(选填“甲”或“乙”).

图1(2)图2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在(1)问中所选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充完成图中实物间的连线.

图2(3)接通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某次电表示数如图3所示,可得该电阻的测量值Rx=UI=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3(4)若在(1)问中选用甲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若在(1)问中选用乙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流表测量值小于流经Rx的电流值

B.电流表测量值大于流经Rx的电流值

C.电压表测量值小于Rx两端的电压值

D.电压表测量值大于Rx两端的电压值

解析(1)为了减小误差,应使电表读数为量程的13~23,电源电动势为4 V,故电压表选C.估算通过Rx的最大电流约为Im=35A=0.6 A,所以电流表应选B.因为RVRx>RxRA,所以电流表应外接,即应采用甲电路,测量误差较小.

(2)如图4所示.

图4(3)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I=0.50 A,U=2.60 V,所以Rx=2.600.50Ω=5.2 Ω.

(4)甲电路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选项B正确.乙电路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故选项D正确.

例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若待测金属丝的电阻约为5 Ω,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提供以下器材供选择:

A.电池组(3 V,内阻1 Ω)

B.电流表(0~3 A,内阻0.012 5 Ω)

C.电流表(0~0.6 A,内阻0.125 Ω)

D.电压表(0~3 V,内阻4 kΩ)

E.电压表(0~15 V,内阻15 kΩ)

F.滑动变阻器(0~20 Ω,允许最大电流1 A)

G.滑动变阻器(0~2 000 Ω,允许最大电流0.3 A)

H.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时应从上述器材中选用(填写仪器前的字母代号);

(2)测电阻时,电流表、电压表、待测金属丝电阻Rx在组成测量电路时,应采用电流表(选填“外”或“内”)接法,待测金属丝电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选填“大”或“小”);

图5(3)若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d的读数如图5所示,则读数为mm;

(4)若用L表示金属丝的长度,d表示直径,测得电阻为R,请写出计算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ρ=.

解析(1)电池组电压是3 V,流过金属丝的最大电流Im=Er+Rx=0.5 A,故电流表选C,电压表选D;滑动变阻器选总阻值小的,便于调节,故选F;另外要选导线、开关.

(2)因为RxRA=40,RVRx=800,故电流表选择外接法,外接法测量值偏小.

(3)根据千分尺的读数规则知,读数是0.5 mm+40.0×0.01 mm=0.900 mm.

(4)R=ρLS=ρ4Lπd2,解得ρ=πRd24L.

例3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中找到一只小灯泡,其标称功率值为0.75 W,额定电压值已模糊不清.他们想测定其额定电压值,于是先用欧姆表直接测出该灯泡的电阻约为2 Ω,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该灯泡的额定电压U=PR=0.75×2 V=1.22 V.他们怀疑所得电压值不准确,于是,再利用下面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电路,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并根据测量数据来绘制灯泡的U-I图线,进而分析灯泡的额定电压.

A.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

B.电流表A1(量程150 mA,内阻约2 Ω)

C.电流表A2(量程500 mA,内阻约0.6 Ω)

D.滑动变阻器R1(0~20 Ω)

E.滑动变阻器R2(0~100 Ω)

F.电源E(电动势4.0 V,内阻不计)

G.开关S和导线若干

H.待测灯泡L(额定功率0.75 W,额定电压未知)

(1)在下面所给的虚线框中画出他们进行实验的电路原理图,指出上述器材中,电流表选择(填“A1”或“A2”);滑动变阻器选择(填“R1”或“R2”).

(2)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将灯泡两端的电压由零缓慢地增加,当电压达到1.23 V时,发现灯泡亮度很暗,当达到2.70 V时,发现灯泡已过亮,便立即断开开关,并将所测数据记录在下边表格中.

篇5:电路选择综合题

1、简述断奶仔猪选择的方法和要求?

2、防止母猪流产的措施有哪些?

3、当前农村仔猪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猪场的防暑降温有哪些主要措施?

5、猪场选址的要求有哪些?

6、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原则?

7、论述题-请联系生产实际谈谈如何提高母猪的单产效益?

简答题

8、现代化养猪生产有哪些特征?

9、建立 SPF 猪群的方法?

10、当前肉猪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1、减少猪场污染主要有哪些对策?

12、论述题-请联系生产实际谈谈我国养猪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3、在养猪生产中如何利用猪视觉差、嗅觉发达这一生物学特性?

14、现代养猪生产中常见有几种生产流程?各有什么优缺点?

15、问答题:详述如何养好保育期仔猪?

16、问答题 :如何培育保育期仔猪(早期断奶-70 日龄)? :

17、如何利用猪生物学特性,为养猪生产服务?(15分)

18、填图:猪群周转流程图(四阶段)

19、简答题:猪的选种方法有哪些?

篇6:电路选择综合题

310、猪场内若只是CO2含量的适当升高,而其他有害气体不超标,猪只并无影响。()

311、种母猪的繁殖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较低,选种时一般以家系选择为好()。

312、兼用型猪的瘦肉率应在45%—50%。()

313、猪群会圈分群原则是拆少不拆多,留大不留小,夜并昼不并。()

314、母猪发情后接受按压和公猪爬跨的反射叫“静立反射”。()

315、由于仔猪在母体内受胎盘屏障病原有原因,因此仔猪在母体内不会出现疾病。()

316、实行饥饿疗法,进行解僵处理,其停食时间在12小时即可。()

317、考核母猪泌乳力的高低常以仔猪断奶窝重来计算。()

318、所谓“三点定位”是指猪只在固定地点排粪、运动和睡觉,关键在于定点排便。()

319、猪舍内风速要求:一般夏季不超过1、25m/s,冬季不小于0、25m/s。()320、为避免猪群疾病的传染,舍与舍之间的卫生间距一般为50m。()

321、一般妊娠母猪在产前10—14天可以迁入产房,以便新环境的熟悉。()

322、我国的地方猪品种分为华北型猪、华南型猪、华中型猪、江海型猪、西南型猪、高原型猪和香猪七大类。()

323、两广小花猪体形外貌特征:体形小,头、颈、耳、身、腿、尾“六短”之称。()

324、培育品种特性体躯结构、后腿丰满度、生长发育、增重速度、饲料利用率不及国外猪种,但瘦肉率与国外引入猪种相差不大。()

325、精液的稀释时,一般使用奶粉卵黄和葡萄糖稀释液进行稀释。()

326、诱情是用试情公猪追逐久不发情的母猪,或把公母猪关在同一圈内,公猪的接触、爬跨等刺激可促进发情排卵。()

327、在母猪配种后16-18天,注射1mg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未孕猪一般经2-3天后出现明显发情征状,孕猪则无反应,以次可以判定真假发情。()

328、某规模化养猪场实行35天哺乳后断奶的发生,该场母猪平均年产2、4胎。()

篇7:电路选择综合题

44、育种基地的繁育体系包括育种群、繁殖群、生产群。()

45、通常仔猪去势,免疫注射,断奶同时进行以减少应激次数。()

46、产后母猪应立即饲喂大量饼类饲料,以催乳。()

47、后备猪一般采用高能量,自由采食方式饲养。()

48、母猪分娩的主要征状是食欲下降、衔草做窝、频频排泄。()

49、哺乳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消化道疾病。()50、仔猪去势越早越好。()

51、在猪的选种中,胴体越长,瘦肉率越高越好,背膘越薄越好。()

52、瘦肉率越高猪种越易出现 PSE 猪肉。()

53、胎儿在妊娠前期,绝增重最大。()

54、用一头公猪在母猪一个情期内配种 4 次的比配 3次的产仔多。()

55、后备猪一般采用高能量,自由采食方式饲养。()

56、产后母猪应立即饲喂大量饼类饲料,以催乳。()

57、母猪分娩前 3 周要进产房。()

58、一般来讲小猪怕冷,大猪怕热。()

篇8:怎样解电路计算题

解题中经常从已知量多的那部分电路入手,某部分电路中I、U、R有两个已知,必可求出第三个量来.

有的题目给出了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系数,那就等于给出了该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路两端的电压. 要弄清电流表测量的是哪里的电流强度,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两点间的电压.

电路计算时要注意题目中的一些隐蔽的条件. 例如不加说明的电源电压可以认为是保持不变的. 照明电路中各用电器、插座都是并联的. 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

电路计算方法很多,应选择简便的解法. 电阻并联,常利用U相等;电阻串联,常利用I相等.

例如图1所示的电路,R1=20Ω,R2=40Ω,R3=30Ω,电源电压不变。(1)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问电源电压是多少伏?(2)当S1、S2都断开时,加在R3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3)当S1、S2都 闭合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少安?

分析:要注意电键的作用. 一般电键是为了控制用电器电流的通断,把电键和用电器串联,如图中的S2. 而图中S1的作用和一般电键的作用不同. 当S1闭合时,R3被短路. 电路就和R3为零一样.

解:

(1)当S1闭合、S2断开时,R3被短路,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

设电源的电压为U,则

U=I×R1=0.5A×20Ω=10V

(2)当S、S都断开时,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

篇9:东软模拟电路题库(填空题)

4、N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电子,P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空穴。

6、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的外部条件是发射极正偏,集电极反偏。

7、经测试某电路中晶体管的基极电位为0.7V,发射极电位为0V,集电极电位为5V,则该管是NPN型的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9、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有直接耦合 阻容耦合 变压器耦合光电耦合。

12、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而采用甲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

13、OCL电路是双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OTL电路是单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14、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倍数小,输入电阻_大_,输出电阻_小_等特点,所以

常用在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15、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_零点_漂移也称_温度_漂移,所以它广泛应用于_集成_电路

中。

16、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所以PN结具有___单向_导电性。

19、漂移电流是温度电流,它由少数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温度有关而与外加电压_无关

22、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分别是共基、共射、__共集_放大电路。

25、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A /(1 + A F),对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AF=___f分之1____。

26、空穴为__多数_____载流子。自由电子为少数载流子的杂质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

28、稳压二极管工作在稳压状态, 其稳定电流IZ要___大于____IZmin并且要小于IZmax。30、基本晶体管放大电路输出特性曲线可以分为截止区、饱和区和_放大区_。

32、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Ic=βIB ,所以它是___电流____控制元件。

33、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采用直流负反馈。为稳定交流输出电压,采用

____电压__负反馈,为了提高输入电阻采用串联负反馈.。

35、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采用___直流____负反馈。

36、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零点漂移,也称_温度_漂移,所以它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中。

39、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而采用甲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42共射级放大电路输出信号如果出现顶部失真叫截止失真如果出现底部失真叫饱和失真。

43、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负反馈方式有四种,分别是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基区:较薄,掺杂浓度低。

发射区:掺杂浓度高(多子载流子浓度高)。

集电区:面积较大(利于少子漂移)

发射结加正向偏置电压。

集电结加反向偏置电压。

零点漂移概念(温漂)可描述为:指当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为零(即没有交流电输入)时,由于受温度变化,电源电压不稳等因素的影响,使静态工作点发生变化,并被逐级放大和传输,导致电路输出端电压偏离原固定值而上下漂动的现象

一:共模信号的抑制二:零漂干扰的抑制

上一篇:入党介绍词下一篇:寝室文化建设活动汇总